2015年双鱼座考试笔袋双鱼座适合什么颜色色

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_中学_教师资格考试_教师类考试用书_『华图图书网』公务员考试教材_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华图图书网
您好,请,&
热门搜索:
您好,请,&
加载中,请稍候...
& 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折&&&&&&扣: 4折
作  者: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
出 版 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2月
页  数: 328
字  数: 656千字
开  本: 16
ISBN 号: 978-7-
上架时间:
购买数量:
&&商品总价:
购买最佳组合
已 选 择:个商品
总 定 价: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属于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该教材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部分,完全符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每部分又按照大纲要求的考点划分章节,每章节又分为核心考点提示、知识体系导览、名师要点精讲和命题热点集训等。核心考点提示主要将章节所包括的考点及对考生的掌握要求进行总结;知识体系导览抽取了各个章节的主体框架,方便考生了解章节脉络;名师要点精讲更为具体地对考点所覆盖的知识范围中重要的部分进行总结、罗列;命题热点集训是组织相关专家,根据考试大纲和真题所编写的模拟试题,并附有答案和解析,以帮助考生进行试题演练,学会运用考点知识。另外教材中还穿插有经典例题,有助于考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检验掌握情况。本教材内容设置科学合理,题目符合考点,难度适中,非常适合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的考生使用。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
  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3
  核心考点提示3
  知识体系导览3
  名师要点精讲3
  第一节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其门类划分3
  第二节美术的流派与思潮5
  第三节美术基础知识17
  命题热点集训43
  第二章中国美术简史46
  核心考点提示46
  知识体系导览46
  名师要点精讲47
  第一节原始社会美术47
  第二节夏商周时期美术52
  第三节秦汉时期美术55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62
  第五节隋唐五代时期美术65
  第六节宋元时期美术71
  第七节明清时期美术79
  第八节近现代美术93
  命题热点集训97
  第三章外国美术简史100
  核心考点提示100
  知识体系导览100
  名师要点精讲100
  第一节史前美术100
  第二节古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美术103
  第三节古代欧洲美术127
  第四节20世纪美术173
  命题热点集训179
  第四章美术艺术及设计技术182
  核心考点提示182
  知识体系导览182
  名师要点精讲183
  第一节人体艺术183
  第二节工艺美术192
  第三节建筑艺术198
  第四节雕塑艺术212
  第五节美术设计218
  第六节电脑设计236
  命题热点集训242
  第二部分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47
  核心考点提示247
  知识体系导览247
  名师要点精讲247
  第一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节选)247
  第二节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57
  命题热点集训258
  第二章美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261
  核心考点提示261
  知识体系导览261
  名师要点精讲261
  第一节高中美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261
  第二节高中美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268
  第三节高中美术教学设计272
  第四节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与教学实施282
  第五节高中美术教学评价293
  命题热点集训296
  第三章经典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展示303
  经典教学案例一303
  经典教学案例二304
  经典教学案例三308
  经典教学设计一310
  经典教学设计二314
  第三节美术基础知识
  一、素描
  (一)素描基础知识
  1.素描的定义
  广义上的素描,是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2.素描的表现形式与分类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形式之一,其表现形式是十分重要的。素描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都是艺术家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以明暗为表现形式
  明暗是光线照射在客观物象上产生的光线反射带给人的直观感受。素描的明暗构成,是光线在物体上作用的描绘,是对客观物象在不同光线下进行的艺术表现与处理。这种艺术形式源于人类对光线的认识和理解。以强调光为表现的艺术形式是非常普通的。例如油画作品,强调光产生的色彩变化。又如舞台艺术,用光来表现各种舞台效果。素描学习中,用明暗来表现是素描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
  (2)以线条为表现形式
  线条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在绘画产生时就已存在。从人类早期的岩画到中国几千年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等,都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线条本身构成形式美。在素描学习中依靠线的长短、粗细、曲直、浓淡、虚实的变化,表现物象自身具有的形式美,是素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3)以线和面结合的表现形式
  这种方法要充分发挥线与面独具的表现力,以灵活多样的手法,将线和面融于素描造型之中,准确、精练、概括地表现物象。
  3.素描的类型
  (1)从表现手法上分
  ①光影素描:用明暗调子来表现被画物体,比较接近客观事物,可表现的内容较丰富。
  ②结构素描:主要采用线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关系,偶尔使用简单的调子来表现体积及空间。
  ③白描:用单线来表现对象,手法简练,讲究用笔方法。
  ④速写:以上各手法的综合运用。
  (2)从目的和功能上分
  可分为创作素描和习作素描两大类。
  (3)从使用工具上分
  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或多种工具并用的素描等。
  (4)从写生内容上分
  可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5)从时间概念上分
  可分为长期素描、慢写、速写等。
  (6)从作画形式上分
  可分为写生、临摹和默写等。
  4.素描常用工具
  (1)铅笔
  铅笔是最简单而方便的工具,初学者常从铅笔开始。主要原因是铅笔在用线造型中可以十分精确而肯定,能较随意地修改,又能较为深入细致地刻画细部,有利于严谨的形体要求和深入反复地研究;同时铅笔的种类较多,有硬有软,有深有浅,比较俱全,可以画出较多的调子;铅笔的色泽又便于表现调子中的许多银灰色层次,对于石膏等基础训练作业效果较好,初学者比较容易把握。因此,铅笔较适合于基础训练开始时使用。
  (2)炭笔
  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力,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3)木炭条
  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
  (4)炭精棒
  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较强。
  (5)钢笔
  包括一切自来水型硬质笔尖的笔。使用日常书写的钢笔绘画也可以,一般都作一点加工,将钢笔尖用小钳子往里弯30度左右,令其正写纤细流利,反写粗细控制自如。
  (6)画纸和速写本
  洁白、厚净、有纸纹的纸。铅笔画纸不宜纸纹太粗,炭笔画纸表面不能太光滑,而钢笔画纸却要较光滑的纸面,还要有一定的吸水性。
  (7)画板和画夹
  画板用全木质的比较坚固耐用,型号一般按纸张大小可分为:0号画板、1号画板、2号画板。画夹,打开之后里面有纸袋,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
  (8)橡皮
  一般常用的有绘图橡皮和橡皮泥。橡皮泥较适合调整画面,而绘图橡皮则擦得很干净。
  (9)固定工具
  固定画纸的胶布、胶带、大号的铁夹子等。
  (10)画架子
  放置画板用,可根据需要调整画板的高低及角度。
  (11)画筒
  装纸或装画的专用工具,筒身有背带,便于携带。
  (12)其他
  笔袋、削笔刀、图钉、擦布、固定液等工具。
  5.素描的基本要素
  (1)形体的点、线、面
  ①点:点表示位置,是形体塑造的标记,对于造型有着特定的数量意义。先看位置点,找出它的基点与顶点、右点、左点、近点和远点,这些点规定着物体的整体范围和各面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再看转折点,这些点如同交通枢纽,联系着形体中的线与面。
  ②线:线由点的定向运动产生。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连接起点和终点,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的线组合而成的。线是形体塑造的中坚,有着无穷的魅力。线可以分为辅助线和轮廓线。辅助线是指在形体塑造的过程中所借助的假设线。这些线有助于我们把握形体的动势和形体的整体特征,有利于我们表现形体时能做到从整体到局部有序地进行。轮廓线反映的是形体转折部分。在绘画过程中,轮廓线的表现要求由直线到曲线,由外轮廓到内轮廓,从而形成物体的立体框架。
  ③面:无数点的组合或无数线排列后的效果,在视觉上形成了面,而面运动产生了体。在造型过程中,面可分为两类,即直面与曲面。
  a.直面:立方体在画面上一般是以正面、侧面、顶(底)三个面呈现。
  b.曲面:球体借助于光线,在画面上一般是以亮面、暗面、明暗交界线(面)、反光面和投影组合而成。任何一种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用立方体、球体体面关系去理解和分析。
  (2)比例与分割
  比例是指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的大小、长短、高低、多少、窄宽、厚薄、面积等诸方面的比较。不同的比例关系形成不同的美感,观察与表现比例关系比较好的方法,如:先抓住相比关系因素的两极,再确定中间部分,依次分割下去,就可以确定出任何复杂的比例关系。
  (3)特征与基本形
  物体的形体特征,是指物象都有自己的特征,使之相互之间得到区别。我们对形状进行概括与归纳,形成了一个基本形的概念,如圆形:人脸、苹果、罐子、太阳;方形:课桌、书籍、电视机、房子等,因此可以这样说,抓住了基本形就基本抓住了形体的主要特征。从形体总体出发,对物体的原型进行简化,省去烦琐的细枝末节,以形成简单的几何形状。
  (4)转折与轮廓
  当构成物体的面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形体的面就出现了转折。方形物体转折明显,称为折,圆形物体转折缓慢,称为转。一般的物体的边缘可以看作是转折,立方体外缘内的棱为转折,叫内轮廓。球体内侧的明暗交界可视为转折,也属于内轮廓。在造型过程中,当我们以线去体现形体的转折处时,即为轮廓线。根据形体转折内外的部位,轮廓线可分为外轮廓线和内轮廓线。在作画起稿过程中,应集中表现物体的轮廓,抓住轮廓的方法可采取由外到内的方法。
  (5)结构与构成
  结构是指物体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和构造。物体都有内部和外部的构成因素和结构关系,各部分的互相连接穿插、重叠、相离等决定了物体的形体。在素描训练中,对结构加进一些主观成分和表现手法,反映在画面上的形体结构,可看作一种构成。
  (6)透视与空间
  一切物象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与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距离。如画者与写生物之间的空间距离,被画物体之间的空间距离,被画物本身前后的空间距离,被画主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等。在素描中,很多利用物体的透视变化产生距离感,表现空间的技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透视原理的运用。
  ①几何透视法
  几何透视法产生于数学原理,是把几何透视运用到绘画艺术表现之中,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技法。它主要借助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它可以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所谓平行透视,是指当立方体的六个面中,有一个面与画者的位置呈平行状态时,画者所看到的是它面产生的透视变化。成角透视,是指当立方体的一个角正对画者时,立方体所有的面都产生透视变化。
  几何透视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a.视平线,一般是指画者平视时与眼睛高度平行的假设线。视平线决定被画物的透视斜度,被画物高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下斜;被画物低于视平线时,透视线向上斜。
  b.心点,是指视觉中心。它位于画者的核心部位。在平行透视中,一切透视线引向心点。
  c.距点,视点至心点的距离叫距点,如果把视距移至视平线上心点的两侧,所得的点为距点。
  ②空气透视法
  空气透视法是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表现绘画中空间感的方法。它主要借助于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其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平面变化,形的繁简变化。
  (7)明暗与调子
  物体的形象在光的照射下,产生了明暗变化。光源一般有自然光、阳光、灯光(人造光)。由于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光源与物体的距离不同,物体的质地不同,物体面的倾斜方向不同,光源的性质
  不同,物体与画者的距离不同等,都将产生明暗色调的不同感觉。在学习素描中,掌握物体明暗调子的基本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物体明暗调子的规律可归纳为“三面五调”。
  ①三面: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这就是三面。
  ②五调:调子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是体面所反映光的数量,也就是面的深浅程度。对调子的层次要善于归纳和概括,不同的素描调子体现了不同的个性、风格、爱好和观念。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即亮色调、灰色调、明暗交界线、暗色调(包括交光)、投影。
  (二)构图
  1.构图概念
  构图指创作者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自己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安排,形成形象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形象空间之间的特定的结构、形式。简言之,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包含全部造型因素与手段的总和。
  在各种造型艺术中,构图称呼有别,例如绘画的“构图”,设计的“构成”,建设的“法式”与“布局”,摄影的“取景”,书法的“间架”与“布白”等均指构图。构图概念内涵丰富,包括:
  (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艺术形象在空间大小的确定。
  (3)艺术形象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艺术形象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艺术形象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2.构图重点
  构图显示了作品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一致性,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性,是艺术家人格力量和艺术水准的直接体现。为此,
构图能力在美术创作中,构图分析在美术欣赏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构图应重点把握:
  (1)确定构图的基本形和形式线
  分割画面的主要长线有:竖线、横线、斜线、折线、波浪线,在构图中起主要作用。画面表现形象主体组合的基本形状有三角形、圆形、断环形、放射形、旋形、同心圆、十字形、栅栏形、“S”形等。
  (2)探求构图所运用的形式美法则
  迄今为止,形式美法则有两类八对十六种,分别是均衡与对称、渐次与重复、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体与主体、微差与统调、特异与秩序,前者多显示生动性,而后者显示秩序性。
  (三)明暗
  用现有的作画工具表达的色阶是有限的。素描无法表现自然界光色的绝对强度,但可以用减弱相邻色调强度的方法,相对地表现对象。运用有限的明暗层次表现自然界复杂的光色,关键在于明暗对比度强弱的把握,而不是描摹对象所有的明暗变化。
  明暗关系因对比而存在,物象暗面、亮面、中间色调是在对比中确定相对明度关系的。因此,根据对象准确地画出明度比例关系十分重要。确定明度比例,需要对明暗调子作整体比较,抓住主要明暗对比,从受光和背光两大关系入手,然后进一步去表现中间色、亮部和反光等。这就是所谓的“从大体着眼,从大体入手”。
  比较是明暗表现最重要的方法。把握大的明暗关系需要比较,在局部表现的时候同样要进行比较,局部关系必须从属于整体关系。
  以明暗交界线为界的暗部和受光部是明暗基本关系的两大区域。暗部背向光线,明暗对比较弱,但是受周围环境漫射光的影响,会出现反光而具有明暗变化,所以暗部不能画成漆黑一片。中间调子集中于物体暗面转向亮面的部位,形体清晰,色调层次丰富。如不作比较,往往会把暗部反光面画得太亮。中间色调过深,从而破坏了亮部和背光的基本关系。中间调子再深只能局限于受光部的明度变化范围,反光再亮仍属于暗部的变化。
  明暗关系有其自身规律,但决定明暗变化的是物体结构。作画时应牢固地树立形体观念,深入研究对象体面关系。要从具体对象出发,表现其造型特征和精神状态,表现各种质感。如果脱离具体对象,公式化画明暗,明暗表现就失去了造型意义和表现力。
  (四)三大素描方法
  1.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又称“形体素描”。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1)结构素描的特点
  由于结构素描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因此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结构素描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所以结构素描要求画者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结构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力和把握能力的训练。在形象的细节表现方面,结构素描所要表现的是对象的结构关系。结构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现实的形体中提炼和概括出来。
  (2)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
  结构素描以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为中心,不受环境自然光线的直接影响。在观察对象时,可以不管光线在物象上产生的明暗投影,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物象的结构本身上,找到支撑物体的框架就找到了结构。对于物象的结构不仅看清楚的地方要研究分析,看不清的地方也要研究分析。整体观察、整体比较、再整体去画,一下笔就要分清主次和前后关系。
  (3)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
  我们研究结构素描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结构素描不是将物象都画成几何形的堆砌,我们通过结构分析,是为了更清楚理解对象,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去表现对象。结构素描以线为主,准确、有力、优美的线条,可以让画面充满生命力,丰富人们的视觉效果。
  线条的处理方法主要有:
  ①用长直线,抓大的感觉
  画几何体和静物,外轮廓大多以长直线为主。抓住物体的整体感觉,再用长直线去体现物体的长宽比例,大小比例和前后关系等,使画面有整体感。
  ②找点
  通常我们要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因为点一般都处在始端与末端,点如果找得准确,形体也就抓住了。在这里,点包含的因素是:形体转折开始的地方与形体转折结束的地方。
  ③线条的穿插
  在基本点找到之后,便是用线条连接各点,使形体明确起来,线条要相互穿插,有出来的地方,也有回去的地方。线条的穿插,必须符合其形体结构的规律,要分清线条的前后关系、虚实关系和空间关系。
  ④线条的表现
  线条是结构素描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无论在塑造形体、表现体积和空间方面,还是表达情感方面,都显得十分明确,且线条还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
  2.明暗素描
  明暗现象的产生,是物体受到光线的照射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光线不能改变物体的形体结构。表现一个物体的明暗调子,正确处理其色调关系,首先就要对对象的形体结构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因为物体的形体、结构的透视变化,物体表面各个面的朝向不同,所以光的反射量也就不一样,因而就形成了色调。
  (1)与五大调子有关的一些问题
  高光:高光位于亮面内。高光在物体上往往只是一两点,或是一条线,也可能是一个面;高光是由于物体的一个面与光源成垂立的缘故而产生的,所以高光与物体的质感关系很大;高光本身有具体的形状,这与物体的形体及光源的形状有关;高光亦交代了周围面的转折关系,故与物体的体积感也有关。
  明暗交界线:明暗交界线是物体受光部和背光部相互交接的地方,它实际就是轮廓线。我们叫它“线”,其实是明暗层次变化的大小不同的各种各样的面。一般来说,明暗交界线不受光源的照射,也不受反射光的影响,所以这部分受光最少,比较起来在五大明暗层次中是最暗的。
  反光:物体的暗部因受到环境及周围受光物体的影响,就产生了反光。在一般情况下反光的亮度是不会超过受光部的。
  中间色:即灰色,这是物体受到光线侧射的地方,同时亦受环境色的侧反射影响,加上物体的结构(特别是人物的造型结构)的复杂变化,中间色的层次变化显得微妙、复杂和丰富。这些灰色在物体上有两个,一个在亮面与明暗交界线之间,另一个在暗部里。
  投影:投影是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的。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投射到另外物体的面上就产生了投影。投影对表现对象暗部结构是很起作用的,与空间也有很大的关系。画投影要注意它的透视变化和明暗变化,投影越接近本物体,它的颜色就越重,边缘轮廓就越清楚;距离本物体越远则颜色越浅,边缘轮廓越模糊。把握住这一规律就能准确地表现出空间关系。投影与物体本身的形体及被投射物体的形体有很大的关系,当投影落在凹凸起伏的物体上时,投影也会随着凹凸起伏的形状而变化。
  物体边线:实际上是物体转折的透视面。处理好物体边线与背景的关系很重要,其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空间深度。边线的转折要画得丰富,要交代形体的透视转折关系,这个转折的透视面在素描中是明暗的虚实变化。
  素描的颜色:素描虽然是单色画,但我们应利用这一单色画出不同物体的不同固有色的感觉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只表现对象的明暗上。只要能准确地画出对象的丰富层次和色调变化,就能表现出物象的颜色感觉。
  素描的调子:素描必须有调子。由于对象所处的空间、地点、时间与光线的不同,画面就有不同的明暗层次变化。调子并非在作画的最后阶段统一而成,而是在素描一开始时就应胸有成竹地去考虑,处理好明暗层次的关系,既要注意画面空间的虚实变化和物体“横”的转折,又要有从上而下“竖”的亮度变化节奏。
  (2)明暗素描的作用
  ①形。以头像素描为例,形的准与不准直接决定整张素描的成败。
  ②型。光有单薄的线性形体还不够,还得塑造立体的“型”,线描类速写除外。“型”好的作品通常有这些特征:a.画得很像,也就是型要准。b.质感很好,黑、白、灰到位。c.很舒服,很生动,技巧熟练,松紧适度。
  ③个性,品位,包括个人习惯。如构图,可以不必拘于传统,大胆个性的构图理念会让作品更突出。
  3.风景素描
  风景素描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取景。取景时可用一个跟画纸比例相当的矩形框来取景,简单的方式就是用手指组成矩形框来取景,构图时注意所要表达的主体在画纸上不要太偏。
  (2)形体结构。大的形体结构要准,这是素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例如画一幅有建筑的风景,首先绘出建筑的形体,透视要准,按照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作画。
  (3)明暗调子。明暗是素描的灵魂,分黑、白、灰三大调子,例如风景画里由远到近是由亮到暗的原则。
  (4)虚实。例如风景画由近到远、由主到次都是由实到虚来画,近处的景物要画得具体写实,远处的景物要画得虚一点。
  (5)线条。例如风景画,近景笔触细且重,远景笔触粗且轻。
  (五)素描创作
  素描创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1.经营构图,确定轮廓
  构图和轮廓是素描习作深入刻画的基础,也是取得画面效果完整的关键,构图是指画面的布局定位,它关系着画面的美感,也体现着作画意图。
  在描绘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要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角度、动态、色调作出最佳的画面安排;
  (2)画面的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当的空间,切忌过满,没有空间余地;
  (3)布局要注意均衡、稳定,朝向一方可多留出空间,给人一种开阔感,忌过偏,否则显得不稳定;
  (4)画面构图应使观者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感,要有视觉舒适的效果。
  随着布局的开始,物象的大体轮廓也跃于纸面。勾画出立体的结构骨架,在确定轮廓过程中要把握住物象的形体特点,从立体空间概念出发,表现结构比例关系,经反复观察,相互比较,把握内外关系,以直线勾画的方法,确定物象的整体轮廓和局部形象的位置。
  2.深入刻画,塑造形象
  深入刻画是在大的形体轮廓的基础上运用明暗调子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起伏转折及立体空间效果。在以明暗层次色调塑造形体结构时,要着重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的凹凸转折部位和体面的明暗对比,从明暗交界线入手分清受光面和背光面两大明暗关系,深入刻画暗面与反光部分,再与两面交替刻画,随着明暗调的逐渐丰富,形体结构特征也就更趋具体和完整。在整体结构、形体、色调、空间表现的基础上,要有取舍地对各个局部、形体结构、明暗调子、立体空间做深入细致的刻画,完美地塑造好形象。在深入刻画,塑造完整形象的进程中,始终把握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具体描绘局部的细节时,要注意服从整体、保持整体效果。
  3.调整统一,完美画面
  在深入刻画临近结束的时候,要在整体的角度上,感受一下画面的总体效果,看一下形体结构是否准确,比例关系是否匀称、明暗对比是否分明,立体空间是否强烈,整体与局部关系是否统一,主次、重点是否突出,形象刻画是否生动等等。
  二、速写
  (一)速写基础知识
  1.速写的概念
  速写,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速写的英文是sketch,有草图的意思。速写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立形式的确立,出现在欧洲18世纪以后,在这以前,速写只是画家创作的准备阶段和记录手段。
  对于初学者来说,速写是一项训练造型综合能力的方法,是我们在素描中所提倡的整体意识的应用和发展。速写的这种综合性,主要受限于速写作画时间的短暂,这种短暂又受限于速写对象的活动特点。因为速写是以运动中的物体为主要描写对象,画者在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情况下,必然以一种简约的综合方式来表现。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速写是一种学习用简化形式综合表现运动物体造型的绘画基础课程。
  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速写是感受生活、记录感受的方式。速写使这些感受和想象形象化、具体化。速写是由造型训练走向造型创作的必然途径。
  2.速写的作用
  (1)速写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使我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
  (2)速写能培养我们的绘画概括能力,使我们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画出对象的特征。
  (3)速写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素材,好的速写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艺术品。
  (4)速写能提高我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
  (5)速写能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
  (6)经常练习速写,能使我们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地画出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动态和神态,对创作构图安排和情节内容的组织会有很大的帮助。
  3.速写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速写有不同的分类形式。
  (1)根据表现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线条为主的速写、以面(明暗调子)为主的速写和线面结合的速写。
  ①以线条为主的速写特点是形体结构鲜明,画面简洁明快,铅笔、钢笔、针管笔等各种硬笔适合进行单线速写。在表现物象的过程中,从结构出发,将物象的形体转折、变化运动以及质感用概况简练的线条来表现。
  ②以面(明暗调子)为主的速写常用较细的线勾勒轮廓、简单的块面表现光影。
  ③线面结合的速写是在视觉上表现体积、光影等造型要素,适合表现设计和写生的综合直观效果,具有真实感,层次丰富,表现力强。这种速写还可以较充分地描绘物体在结构上的特点,但是费时较长,可以使用宽线和大块面表现以提高速度。
  (2)根据表现工具的不同,速写可分为铅笔速写、钢笔速写、毛笔速写等,另外还有油画、水墨、水彩等形式。
  (3)根据描绘对象的不同,速写可以分为人物速写、动物速写、风景速写和静物速写。
  (4)根据速写本身的表现特点,速写可分为研究性速写和表现性速写。
  ①研究性速写
  研究性速写即画家或建筑师用来收集创作素材,深入研究某个客观物象的形态、结构和运动规律,加深理性认识,由慢到快、由静到动、由深到浅、由简到繁的反复研究,为创作设计做充分地准备。通常可以是局部的、零散的,也可以是集中的、整体的。时间上也是可长可短。
  ②表现性速写
  表现性速写对客体充满激情和冲动,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感情色彩,赋予主观的审美感知,能够引起观众的审美联想。表现性速写具有完美性,就是追求画面形式的完整和完美,侧重于物象整体气势、构图和效果的把握描绘,可作为一幅完整作品来欣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二)人物速写
  1.人物速写基础知识
  (1)概念
  人物速写,是以人物为描绘对象的快速写生方法。它为画者了解人体结构,提高造型能力起到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人物速写因人而异,既有写实概括的所谓的学院派风格,也有夸张变形的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
  (2)工具
  人物速写工具不限,一般常见的有:铅笔、炭笔、炭精条、毛笔、色粉笔、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这都取决于画者的个人习惯。
  (3)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的外在造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组成。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在外形上直接显于皮下的部分称骨点,是塑造人体各部的重要标记。
  (4)人体的比例
  我国比较匀称的成人身高约等于其头长的七个到七个半(连头在内)。理想的人物比例可以在八—九个头,这个比例一般应用在服装设计稿上,多数现代艺术家在雕塑、绘画创作英雄人物时,也往往加长了身高。传统绘画中有“立七、坐五、蹲三”的讲法。生活中每个人的体型、比例各有不同:老年人因脊柱弯曲,身高趋矮;儿童头大,腿短;高个子下身较长等,作画时需要不断地去观察、比较,抓住对象的个性特征。
  (5)人物线条的运用
  线条是客观对象并不存在的东西,但作为造型的一种表现形式却被广泛运用。
  首先在人物速写中的线条有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①主线条表现人的主要姿态;
  ②穿插线条表现人物衣纹、结构;
  ③疏密线条表现人物层次、结构。
  其次,避免把人物的外形及线条的轮廓处理得死气沉沉,缺乏健康的气息。身体是一个完整的创造物,它运动的时候,所有的部位相互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体具有弹性的特性,每一个动态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物形体应该安排得位置恰当,画出的形态应有动感和流畅感,以表现出内在的生命力。因此,笔意的生动、流畅、灵性也非常讲究。
  2.人物速写的学习顺序
  学画速写应该遵循由简入繁、由静到动、由易到难的步骤,这样容易树立信心。方法上可以从临摹和慢写入手,稍熟练后转入快写和默写。开始以画单个人物为主,以后再转入画组合人物速写和场面速写等。
  (1)临摹
  临摹是绘画练习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初学者可以采用对着照片画速写的方法进行练习。画照片,对象是静止的,让你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动态分析和线条的组织,从中练习概括和取舍。临摹他人的优秀速写作品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包括“读画”和“摹写”两个过程,可以从中揣摩他人的处理手法和技巧,并结合自己的速写进行对照,寻求借鉴,以免停留在仅是简单的依样画葫芦阶段。
  临摹的方法不仅初学时要采用,以后深入到速写的各个阶段都应该反复进行,经常观摩学习优秀的速写作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的不足,对提高速写技艺会有很大的作用。
  (2)慢写
  初学者对于复杂的人物和环境较难把握,
可以先画一些简单的静止的形体,除有条件在课堂上画模特儿外,最好能请同学或熟人当模特,摆个好画些的姿势,时间可由慢到快,熟练后逐步缩短(半小时至5分钟),也可以快慢穿插。要求掌握大体关系,做到姿势与特征比较正确,结合艺用人体解剖知识的理解来观察对象、表现对象。
  (3)外出写生练习
  外出画速写应先找动作比较简单而少动的对象。作画时应该注意有意识地表现对象的动态及神态给自己的感受,心系整体,注意人体各部位的结构、比例和透视关系,尽量舍小就大,左顾右盼,把握住基本形。到公共场所画速写经常会遇到画了一半,对象走了或动了的情况,对此不要气馁,可用默写或嫁接的方法进行补充,加强观察和理解在此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4)锻炼默写能力
  速写练习了一个阶段,对人物大的比例关系及人体运动规律初步掌握后,就应穿插进行默写和记忆画训练。它对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记忆形象的能力、理解形象的能力和想象力有独特的功能。
  画动态速写常常用眼睛观察与默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所以默写在速写练习中是非常重要的。默写范围很广,默头像、默全身像,还可以默色彩,默场面气氛。有了熟练的默写能力,就能随意构图,安排人物的各种动作达到自己的创作意图。
  开始可以默写一些简单的姿势,默不出可到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默记,回来再画。观察时要分析人物动作的规律,抓住动作要点、动势线,肩、臀等关键部位的变化,或作些简笔画,以圈代头、以划代手画出人体大的动势。
  默人物动态最好先学习和掌握一些人体解剖知识,注意重心,平时多设想一些动作姿态,举一反三作想象画,增强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默写水平。
  默形象要记住特征,适当夸张,抓住对方的神情和气质。默写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和反复的练习,平日即使不带速写本,也要随时随地认真观察,养成在脑子里作画的习惯。
  3.人物速写常用的表现方法
  (1)用线条表现的技法
  线的表现力很丰富,线条有浓淡、粗细、虚实、疏密、刚柔之分。笔力的流畅、顺逆、顿挫、滞涩等变化,能使线条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体现作者的设想。线条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形体准确的基础上,使线条表达出形体的结构和作者的艺术概括能力。初学者要多看、多画,经常把自己的作品与画得好的速写进行对照、分析,提高速写的水平。
  结构明显的部位和在前面的部位,可用较有力的线来表现,后面的、外形松散的部位用线可淡些、虚些。骨骼突出的部位及转折处,用线宜实,反之则应虚些。
  用疏密线条来衬托主体:可加强宾体的繁复来衬托主体的简练,也可删减宾体的线条来突出复杂的主体。
  由于人体运动及风力、离心力等作用,动态特征最明显的部位,衣服与人体贴紧的地方,用线宜实些、粗些,有的部位衣服与身体脱开,用线可松些,流畅些,表现飘逸的效果。以对象的受光与背光来用线。亮部用线淡而疏,暗部用线可浓而密,有时,也可略去一些衣褶及次要部位的线条,造成意到笔不到的效果,使主体更突出,画面效果也更生动。
  画人物速写,衣褶是不可缺少的细节,它能帮助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有一定的规律性。处理好衣褶线条的变化,可以使画面更生动。衣褶的产生与变化服从于人体结构,服从于人体的运动,人们站着或坐着不动时,衣褶呈静止状态。人体运动时,衣褶相应地呈现出动势,强有力的衣纹能对动态起加强作用。要抓住关键性的衣纹变化,不要被琐碎的衣纹所迷惑。衣纹之间的结构关系,常常是既呼应又穿插。各种衣料的质感形成了不同的衣褶变化,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如用厚重干涩的技法表现粗糙的棉麻布,用流利飘逸的线条表现薄的绸类衣料,体现出各自不同的质感。画衣纹应有疏密主次,在转折和承重处衣纹线条比较密集,切忌平均对待,处理好衣纹,能增加画面的生动感,应该多加研究。
  (2)用明暗表现的技法
  要求明暗简练,不能像画素描那样有复杂的层次,但要求形象刻画深入、结实,抓住大的体面关系,抓准明暗交界线,受光、背光依靠明暗交界线过渡,适当减弱中间层次,表现出对象强烈、丰富的明暗效果。
  (3)线面结合的表现技法
  ①以线条表现为主,加上简略的明暗,有线有面,称线面结合。它比单用线条或单用明暗变化多,适应范围广,有一定的空间、主体感,画面比较丰富。画时应适当减弱光的明暗变化,强调人物和道具等的组织结构,也可用线画轮廓,以色块体面表现结构。
  ②头部和手用明暗技法来表现,衣服等用粗细线条加灰块面的技法来表现。它能突出重点,画面效果好,这是线面结合的另一种表现方法,一般采用较多,但要用得自然,防止生硬,画面上线、面要处理得当,不要分家。
  速写的表现方法很多,应该多看一些优秀的速写作品,主动尝试各种表现技法,找到最能反映生活,体现自我感受的形式语言。
  4.人物速写的基本步骤
  (1)观察与思考:整体观察对象,思考对象的解剖、比例、形态特征,从这些基本因素来思考画面的组织安排,做到“胸有成竹”。
  (2)构图:面对人物写生时还应选择最佳、最利于表现其人物形态和精神面貌的特征的角度进行写生,这样更具有艺术特征感。将写生对象安排在画幅的适当位置,用很轻的线粗略勾画出写生对象大的比例、动态、解剖及透视关系。构图时应注意人物大小要适中,应给观者留出想象的空间。多个写生对象要有疏密关系,人物高矮放置也应参差不齐,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3)局部刻画:根据画出的大体比例、动态,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勾画。例如画头部时,要用准确肯定的笔触描绘五官形象,由上及下,将写生对象身体轮廓、衣纹的起伏变化等作进一步的刻画。头发部分用线松动流畅,但要跟着头骨体积来,并顺着头发的生长规律走。在对头、肩、手、足的刻画时,应注意其内部的结构关系。写生中,应一边画一边调整,可以说,作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修改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4)节奏的调整:作画时应始终把握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原则,局部肯定之后,重心回到整体,该加强的部分加强,该削弱的部分削弱,要懂得画面中“取舍”的艺术含义。重点刻画之处一定要细致入微地刻画,最后还应注意“将错就错”的处理技巧。面对有些废线条时,不用擦去,在旁边适当补充几根线条就会形成新的组织和节奏,从而化腐朽为神奇。总之,作画时应从整体出发,不断调整、修改,直至最后完成。
  5.动态速写
  动态速写较难掌握,开始应先练习画有重复动作的动态,这类动态的起点和止点,相对说停留的时间较长。它又分为局部动态变动和全身动态变动两类。
  初学者可先练习画局部有规律变动的动态,如:化验、刨木等动作,要注意观察、研究,掌握动态规律,一般可先画基本不变的部位,当变动部位运动到你想画的瞬间时迅速抓住,并有意识地锻炼默写能力。对全身有规律变动的动态,如:插秧、锄地等,则可先画对象动的部分,分析动态规律,默记所选的瞬间。
  慢写与重复动作的速写练习了一阶段而且掌握得比较熟练后,可进行快写练习,也就是练习画变化较多的动态,如:打球、舞蹈等。
  画动态速写的要点:
  (1)仔细观察,发现规律,抓住对象最鲜明的特征,并要迅速抓住它最有力的一刹那或最有代表性的动态。
  (2)从能决定整个动势的部位入手——抓动态线。动态线是指能体现动态特征的轮廓或结构的线条。抓住动态线是决定能否画好动态的关键。
  ①动态线是由人体动作变化产生的。外形上最明显,衣服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就是动态线所在。
  ②画动态线时,要抓大的部位,抓关键的动态线,注意动态的重心。
  ③动态线是非常简练的线条。根据动作复杂程度来决定动态线的多少,如直立与弯腰的动作,动态线各有不同。但都应首先抓住最能概括动作特点的主要动态线。
  ④抓住人体的各个关键部位:头与肩、手臂与躯干、骨盆与腿、大腿小腿的关节、小腿与脚的结合部。
  ⑤抓住外轮廓形,也是较快地画出动态线特征的方法。外轮廓形总是明显地体现了动态的特征。
  6.人物速写常易出现的问题
  (1)比例不准。头部画得太小或太大。头与肩部配合不当,离开了结构。忘了抓整体,局部观察的后果往往会把手臂和腿部画得太长或太短。
  (2)结构松散。结构的关键部位往往抓不准,而又不注意纠正,对自己要求不严,速写水平会长期停滞不前。
  (3)虚实不当。人物线条画得主次不分,粗细变化处理不当,画面太花。
  (4)速写时,只追求线条的流利等表面效果,虽然已初步掌握了速写规律,但作画方法,常常千篇一律,单凭自己一套习惯手法来描绘任何形象,使速写成为程式化、公式化的符号。
  7.人物场面组合速写
  人物场面组合速写的目的是锻炼美术工作者不仅能描绘个别对象,还能把对象周围的各种人物和场景组合在一起画下来,实际上是一种主题性或非主题性的组合构图速写。要求培养抓主题性速写的能力。
  速写时要求找准组合人物中最生动、最关键的形象和动作,以其为中心点,其余人物的安排作为配角。构图上要注意疏密安排,视野范围内与主题无关的人和物可适当舍弃,也可把与主题有关的作些移动和再组合。合理地运用透视,以达到构图的完美和稳定。
  人物组合速写要注意避免的一些问题:
  (1)人物太分散,构图不集中。
  (2)组合不美,人物前后重叠。
  (3)构图呆板,人物动作单调。
  (4)组合不合理,违反客观规律。
  ?经典例题
  下列不属于人物面部写生中概括人物脸型的汉字是()。
  A.国B.风C.圆D.甲
  【答案】 C
  【名师点评】 人物面部写生用来概括八种脸型的汉字是:田、国、用、由、目、风、申。故本题选C。
  三、透视
  (一)透视的概念和基本术语
  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消失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斜角透视。空气透视亦称色彩透视,是指形体近实远虚的变化规律,如明暗、色彩等。
  下面简单介绍透视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1) 透视图——将看到的或设想的物体、人物等,依照透视规律在某个媒介物上表现出来,所得到的图叫透视图。
  (2)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
  (3)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4)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象连线。
  (5)视角——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
  (6)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7)视锥——视点与无数条视线构成的圆锥体。
  (8)中视线——视锥的中心轴,又称中视点。
  (9)站点——观者所站的位置,又称停点。
  (10)视距——视点到心点的垂直距离。
  (11)距点——将视距的长度反映在视平线上心点的左右两边所得的两个点。
  (12)余点——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统称余点。
  (13)天点——视平线上方消失的点。
  (14)地点——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
  (15)灭点——透视点的消失点。
  (16)测点——用来测量成角物体透视深度的点。
  (17)画面——画家或设计师用来表现物体的媒介面,一般垂直于地面平行于观者。
  (18)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一般指地面。
  (19)画面线——画面与地面脱离后留在地面上的线。
  (20)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保持原方向,无消失。
  (21)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有消失。
  (22)视高——从视平线到基面的垂直距离。
  (23)平面图——物体在平面上形成的痕迹。
  (24)迹点——平面图引向基面的交点。
  (25)影灭点——正面自然光照射,阴影向后的消失点。
  (26)光灭点——影灭点向下垂直于触影面的点。
  (27)顶点——物体的顶端。
  (28)影迹点——确定阴影长度的点。
  (二)透视在美术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绘画中,只有透彻地理解透视原理、掌握透视图的技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空间,准确地表现人物及景物的结构、造型等。
在进行艺术创作、设计构思的过程中,透视学的灵活运用,可产生多元的、丰富的视觉效果,可使艺术作品更具张力和感染力,可创造出更高水平的绘画作品和设计作品。
  (三)透视的基本规律
  (1)凡平行于画面的直线与平面,透视形状不发生变化,仍保持物体原来的比例关系不变。
  (2)凡有远近差别和不平行画面的直线、平面,都要发生透视变化。
  (3)平行变线都消失到一点,即向灭点消失。
  (4)平面消失到一条直线,即灭线(平面伸展至远方最后消失到一条线上,这条线就是灭线)。
  (5)近大远小:我们观察物体距离有限,不同距离物体形成的视线角度不同,因而产生近大远小的现象。
  (6)近实远虚:我们观察物体时,近距离的物体的影像不仅大些,而且受到光的刺激的感光细胞面积大,数量多,因此比较清晰,而远距离的物体就比较模糊。
  ?经典例题
  下列关于透视基本规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近大远小
  B.近实远虚
  C.平面消失在一条线上
  D.凡垂直于画面的直线与平面都不发生透视变化
  【答案】 D
  【名师点评】
凡平行于画面的直线与平面都不发生透视变化;凡有远近差别和不平行于画面的直线、平面均发生透视变化。而其他三项均是透视的基本规律,故本题选D。
  (四)阴影与反影透视
  1.阴影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受光部分称为亮面,背光部分称为背光面、阴面,同时阴面对邻近的承接面形成遮光,遮光部分称为暗影,暗影的承接面叫投影面。阴面和影子统称为阴影。
  (2)作用
  ①物体的阴影变化,可以增强它的形体感、结构感和空间感。
  ②画面上加强光影变化,可以增强明暗对比、节奏关系。
  ③画面中对光影变化有目的地运用,可以起到集中视线,突出主体的作用。
  2.反影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
  水面、镜面、光滑的金属面在光线的作用下能对外界景物产生一种反射映像作用,这种光滑的物体表面叫反射面,映像叫反影。
  (2)作用
  画面中对反影的运用,可以产生形象的重复,从而使主题形象与反影形象形成呼应,增加视觉韵味和艺术感染力。
  3. 阴影透视与反影透视的共同特点
  (1)凡是与画面、投影面平行的边线,属原线,其投影线仍保持原线状态,不消失。比如水平边对水平面的投影,仍保持水平状态。
  (2)凡是与画面成角度,与投影面平行的边线,其投影线从属于相关边线消失方向,消失至同一灭点。比如直角边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消失至同一心点;成角边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消失到同一余点。
  (3)凡是垂直于投影面的边线,其投影线,阴影类集中至投影面上的光足点方向(自然光侧光下对垂直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为水平状态,因侧光光点与光足点都在一侧无限远处);反影类仍与相关边线保持相同状态。
  (五)人物的透视现象
  1.人体整体的透视
  (1)人体的透视
  人体属于不规则的曲线,研究并掌握人体的透视规律,对于一个美术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体大致分为躯干和四肢两大部分。躯干由头、颈、胸、腹组成,四肢由上肢、下肢组成。各个部分均可概括为立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等(如下图所示)。由于人体的运动的与画者角度的不同,透视形发生着各种复杂的变化。人体的头部、躯干和四肢,可用圆柱体的透视来分析。直立的人,犹如一段直立圆柱体组合而成。人的形体结构是比较复杂的,综合着立方体与曲线体的综合特征。在视觉中,体现人体基本结构和结构变化因素都需要与透视发生联系,诸如人的高度与视位的关系,比例与透视的关系,基本形与透视的关系,对称因素与透视的关系。
  (2)视高与人物高度的关系
  视高与人物高度的关系也是测定人物高低变化的基准。
  从整体上讲人的形体在视觉中,如同其他形体一样,第一感觉是近大远小、高低变化的问题。这里有几种因素,一是观者的视位高低与人物高度的关系,二是距离的远近。视点平视时,代表视位高低变化的地平线是水平面的灭线,在画面上与视平线重合。因此,画面上的视平线可作为基面上人物高度及水平面的衡量标准。
  在水平基面上的人物,高于视位的,一定高于视平线;低于视位的,一定低于视平线。如果水平基面上有几个等高的人物,眼若低于人物高度时,人物不论远近,视平线一定要穿过人物的同一部位。眼若高于人物高度时,人物不论远近,他们的头顶至视平线的间距比例相等。因此视平线可以作为确立画面上人物高度的基准线,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把最近的人物作为标准高度,由其顶、足两点向视平线上灭点连线,形成一个同高度人物远近变化的消失比例尺,地面上任何一个位置上的人物高低程度都能由比例尺推出。
  有了这个比例尺,还可以测定不同高度水平面上的人物确切的透视高度。
  视高是人体各部位透视变化的决定因素。人体各个部位的高度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解剖学可以分析得很细致,而透视学对于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则从整体上考虑它在视觉中变化的协调关系。为了便于分析,可以把各部分概括为简单的形体。单纯从人体的高度讲,在平视视阈中,各部位虽然衔接、遮掩各异,但高度保持原比例;一旦人物超出平视视阈,出现俯仰角度,人物各部位高度则要体现近长远短的变化。
  (3)人物的动作与透视关系
  人体可分解为许多的体块,诸如头、胸、骨盆、大腿、小腿、上臂、下臂等,都有一定的基本形,并由连动轴(关节、脊柱)加以连接,这些轴是活动的因素,体块在肌肉的作用下,通过轴的扭转错动,可以改变彼此的方位关系,影响整个人体的透视变化。当一个直立的人物重心在双足间稍有侧重时,原来身体各部位对称因素的连线,就失去水平状态,变为斜线关系。当一个人物局部形体运动时,比如臂与腿的轴动、与画面作平行运动,仍保持原长,轨迹似正面圆的弧线。而当与画面作一定角度的运动时,就要产生前后轴动关系,臂和腿都要短于原长,越正缩得越短,垂直时最短。当身体各部位都发生连贯的系列性轴动时,就会形成全身运动,各部位的关系、整个身体的形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物可以坐、可旋转、可仰俯,这时我们既应认真分析每个部位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方向、透视变化,又应注意各部位在整体透视上的协调、平衡关系。
  重心在右腿重心在左腿
  2.人体局部的透视
  人体局部的透视包括头、腿、手等人体各部分的透视。进行人体透视时,需要注意突出人体的局部特征。
  腿的透视
  四、色彩
  (一)色彩概述
  1.色彩的产生
  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我们会看到同一种景物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物体的表面具有不同的吸收光线与反射光的能力,反射光不同,眼睛就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
  2.色彩的构成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有彩色是具备光谱上的某种或某些色相的色彩,统称为彩调,如红、黄、蓝等。
  3.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同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
  4.色彩的三要素
  任何一种色彩都具有三种基本属性,它们分别是色相、明度、纯度。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的区别就是由色彩的这三种属性决定的。在色彩的写生中,需从认识上理解和具体绘画中研究分析色彩三个属性的区别与共性。色彩的三属性也叫色彩三要素,是确定色彩性质的基本标准。色彩的三属性是互为影响、互为共存的关系,即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将会影响到原色彩的面貌和性质,引起另外两个要素的改变。
  (1)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第一属性。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从光学意义上讲,色相差别是由光波波长的长短产生的。即便是同一类颜色,也能分为几种色相,如黄颜色可以分为中黄、土黄、柠檬黄等,灰颜色则可以分为红灰、蓝灰、紫灰等。
  观察色相要善于比较,色相近似的颜色也要学会区别,能够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这种在相近色中求对比的方法写生时经常使用,如果掌握得当,能形成一种色调的雅致和谐、柔和耐看的视觉效果。一些初学色彩者为了拓宽表现色域、训练敏锐的色彩感觉,常作一些色相渐变练习,这些练习作为提高色彩认识与表现能力的辅助手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度
  明度是色彩的第二属性。明度,也称色阶,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从光、色的性质和二者间的关系来看,色彩的明度来自光波中振幅的大小。它包含了这样几层内容:
  一是指颜色本身的明度。在约翰内斯·伊顿所设计的十二色相环中,我们发现,黄颜色的明度最高,而紫颜色明度最低,其他各色基本上是处于灰与深灰之间,属中间明度。
  二是指同一色相的颜色也具有不同的明度,如红颜色中橘红、朱红要比深红、玫瑰红在明度上要亮,而大红、土红则在明度上介乎中间值。
  三是指某种颜色由于光照的强弱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明暗变化。
  从人们的感觉上来说,画面上色彩明度高,易形成淡雅、明亮的格调,有轻松、明快等特点。如果画面中色彩明度偏低,就会给人一种沉稳、凝重甚至压抑的感觉。
  (3)纯度
  纯度是色彩的第三属性。纯度,也称彩度,是指颜色的鲜灰程度,即颜色中色素的饱和度。颜色中以三原色红、黄、蓝为纯度最高色,而接近黑、白、灰的色为低纯度色。凡是靠视觉能够辨认出来的、具有一定色相倾向的颜色都有一定的鲜灰度,而其纯度的高低取决于它含中性色黑白灰总量的多少。刚从锡管挤出的未经调和的任何颜料其纯度都是较高的,一经同别的颜色混合,其纯度就会降低。写生作画时,通常不会用纯度很高的色去描绘,有时为了控制画面的色彩关系,为了表现物象的主要色彩,常常调配出不同色彩倾向的灰色,形成色块间的微妙对比和烘托,使画面中的景物显现出空间感、质感和量感。在处理画面色彩关系时,采用降低纯度而调各种有倾向性的灰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各种颜色的交叉调配会产生出多层次的色块,而纯色会在画面的局部更加丰富饱和。
  ?经典例题
  下列不属于色彩的三要素的是()。
  A.色系B.色相
  C.明度D.纯度
  【答案】 A
  【名师点评】 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它们是确定色彩性质的基本标准,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色彩的面貌和性质。
  5.色彩的特性
  (1)色彩的冷暖
  物体通过表面色彩可以给人们或温暖或寒冷或凉爽的感觉。一般说来,温度感觉通过感觉器官触摸物体而来,与色彩无关。事实上,各类物体借助五彩缤纷的色彩给人一定的温度感觉。
  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想到阳光、烈火,故称“暖色”;
  绿、青、蓝等颜色与黑夜、寒冷相连,称“冷色”。红色给人积极、温暖的感觉;蓝色给人低静、消极的感觉;绿与紫是中性色彩刺激小,效果介于红与蓝之间;中性色彩使人产生休憩、轻松的情绪,可以避免产生疲劳感。
  (2)色彩的轻重感觉
  各种色彩给人的轻重感不同,我们从色彩得到的重量感,是质感与色感的复合感觉。
  (3)色彩的膨胀与收缩
  比较一黑一白而体积相等的正方形,由于各自的表面色彩相异,能够赋予人不同的面积感觉。白色正方形似乎较黑色正方形的面积大。这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物体表面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的现象称“色彩的膨胀性”,反之称“色彩的收缩性”。给人一种膨胀或收缩感觉的色彩分别称“膨胀色”或“收缩色”。色彩的胀缩与色调密切相关,暖色属膨胀色,冷色属收缩色。
  (4)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
  如果等距离地看两种颜色,可给人不同的远近感。较底色突出的前进性的色彩称“进色”;较底色暗淡的后退色彩称“退色”。
  一般而言,暖色比冷色更富有前进的特性。两色之间,亮度偏高的色彩呈前进性,饱和度偏向高的色彩也呈前进性。但是色彩的前进与后退不能一概而论,色彩的前进、后退与背景色密切相关。
  (5)色彩的艳丽与素雅
  一般认为,如果是单色,饱和度高,则色彩艳丽。饱和度低,给人素雅的感觉。除了饱和度,亮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不论什么颜色,亮度高时即使饱和度低也给人艳丽的感觉。综上所述,色彩是艳丽还是素雅,取决于色彩的饱和度和亮度,亮度尤为关键。高饱和度、高亮度的色彩显得艳丽。
  混合色的艳丽与素雅取决于混合色中每一单色本身具有的特性及混合色各方的对比效果。所以对比是决定色彩艳丽与素雅的重要条件。此外,结合色彩心理因素,艳丽的色彩一般和动态、快活的感情关系密切,素雅与静态的抑郁感情紧密相连。
  (二)色彩的观察与应用
  色彩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感情,如在广告画设计中,利用色彩感情规律,可以更好地表达广告主题,唤起人们的情感,引起人们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兴趣,最终影响人们的选择。
  (1)运用色调的兴奋感,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红、橙、黄等暖色调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强,给人以兴奋感,能够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画上来,产生兴趣;蓝、绿等冷色以及明度低、对比度差的色彩,虽不能在一瞬间强烈地冲击视觉,但却给人以冷静、稳定的感觉。
  (2)运用色调的明快活泼感,产生优美愉悦的效果。一般说来,暖色、纯色、明色以及对比度强的色彩,使人感到清爽、活泼、愉快。
  (3)运用色调的档次感,体现不同品味。色彩也有档次感,有气派的、华贵的色调,也有朴实大方的色调。
  (4)运用色调的冷暖感,表现不同物体的特点。如在广告色彩中,常常运用暖色调来表现食品,因为食品的颜色大多以红、橙、黄等暖色调为主;儿童用品给人的感觉是热情、活泼、充满朝气,因而儿童用品广告也多用暖色调;而空调、冰箱、冷饮的广告大都用白色、蓝色等冷色调,使人感到凉爽。
  五、图案
  (一)图案的概念
  广义的图案即图形的设计方案,是设计者根据使用和美化目的,按照材料并结合工艺、技术及经济条件等,通过艺术构思,对器物的造型、色彩、装饰纹样等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制成的图样。狭义的图案仅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
  (二)图案的种类划分
  按所占空间分,有平面图案(如地毯、织锦、刺绣图案)、立体图案 (如家具、陶瓷图案)。
  按历史范畴分,有原始社会图案、传统图案、现代图案。
  按社会关系分,有宫廷工艺美术图案、民间工艺美术图案。
  按工艺美术品的种类分,有青铜图案、陶瓷图案、漆器图案、印染图案、织锦图案、工业造型图案、家具图案、商标图案、书籍装帧图案等。
  按装饰手法分,有写实图案、变形图案、具象图案、抽象图案、视觉错图案等。
  按图案的结构分,有单独图案、角隅图案、边饰图案、连续图案等。
  按装饰题材分,有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器物图案、文字图案、自然现象图案、几何图案以及由多种题材组合或复合的图案。
  (三)图案的造型
  图案造型是依据形象所具有的自身规律,符合人类审美的需求,运用图像符号进行艺术创作。图案造型方法与绘画等造型艺术不同,它具有更多的表现力,除了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以外,一切抽象的形象也都是图案造型的基本手段。构成图案造型的要素是点、线、面。根据点、线、面以及色彩的视觉心理,运用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条理与重复、比例与权衡等形式美的原则,结合材料、工艺、技术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总体意匠,是图案造型的基本方法。
  1.点、线、面的视觉心理的运用
  点有规则形和不规则形。规则形点有圆形点、方形点等,其中圆形点给人以完整、充实、内聚、运动之感;方形点给人以方正、坚实、规整、静止、稳定之感。线有直线、曲线,运用疏密、长短、粗细、重叠、交叉、顺倒、连续等变化,可产生各种线形,给人以引导视线方向、起止、动静、升降、坚柔等感觉。面有平面(包括垂直面、水平面、斜面)、曲面,以大小、反复、交叉、重叠、相对、分割等组成各种几何形象。
  2.面的分割形成图案的骨骼和章法
  图案的骨骼主要有矩形骨骼、菱形骨骼、圆形骨骼、复合形骨骼、连续构成骨骼等。有的骨骼较显露,而有的骨骼则较为隐埋,可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如在连续构成骨骼中,将二方连续图案和四方连续图案每一单位连接时,采用方向斜置、倒置、位置间隔排列等手法,可取得千变万化的效果。
  3.图案形象格体的变化
  采用写实、变化、组合等手法,使图案形象格体多样化。写实型图案形象可分为精细型、粗放型和简化型。变化型图案形象可分为强化夸张型、概括简化型、抽象变化型等。例如,蝴蝶图案就采用强化夸张的手法,将它的双须、双尾适当伸长,不仅使其美观,而且有凌空飞舞之感。组合型图案形象可归纳为共生型(如合动植物形象为一体)、重叠组合型、集合组合型(如集合四季花卉于枝头的折枝花、集合数种鸟的形象于一体的凤凰、集合数种动物形象于一体的龙)、分离组合型(如原始社会彩陶中的人面鱼纹、青铜器图案的兽面纹)。
  4.动和静的效果、姿势的强调,明确动态与力度
  例如,飞天的图案有徐缓式运动型、飘越式运动型、飞翔式运动型、对垒式(两人相对)运动型等各种形式。
  (四)图案的色彩
  1.图案色彩的配置
  图案的色彩强调归纳性、统一性和夸张性,尤其注重对整体色调的设定。如何搭配好整幅图案的颜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寻规律并进行练习。
  (1)图案基本色调的设定
  图案的色调是指一幅画面总的色彩倾向。色调可以是亮色调或暗色调,鲜艳色调或含灰色调,也可以是冷色调或暖色调,或是有某一色相倾向的色调等。每一种色调中的颜色均可以有色相、明度、纯度及色性的变化,使色彩更加丰富。在调配一幅图案的颜色之前,首先要对图案的色调有一个总体的构想,确定大的色彩基调,具体的颜色搭配都应与基调的构想相符。颜色的面积比例关系对色调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对比色的配置
  对比色是指色相环上的120°以外的颜色,其中处于180°相对应的两色叫补色,对比最为强烈。对比色的效果活泼、刺激,变化丰富,在应用时要注意色彩的调和与统一。配置对色可以采用以下的手法使画面协调。
  ①降低纯度
  对比色在颜色纯度较高时对比比较强烈,如果将对比色一方或几方纯度降低,比如加入灰色或将对比色彼此少量互调,可使色彩变得含蓄、温和,达到既变化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效果。
  ②面积的调整
  对比色在面积较大而均等时往往对比最为强烈,如果将一种对比色做主色,大面积使用,其他对比色为辅色,少面积点缀,可以使对比减弱,达到统一。也可以将对比色分割成较细小的面积并置使用,使色彩远看能混合成一体,从而达到统一。
  ③无彩色的调和
  在对比色配置中运用黑、白、灰、金、银等无彩色,将对比色间隔开,是使对比色达到协调统一的极有效的手法。
  ④色彩系列化过渡
  按照色相环的顺序,选择两个对比色之间的系列色相与对比色同时使用,如在使用橙色与蓝色的同时,使用黄橙、黄、黄绿、绿、蓝绿等色,并将它们秩序化排列,使对比色产生一种渐变的效果,达到和谐统一。
  (3)其他艺术作品色彩的提取配置
  图案的色彩也可以借鉴绘画、摄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品等其他类型的艺术作品的颜色搭配。因为这些艺术作品本身已有比较完整的构思和比较理想的色彩效果,特别是现代风格的绘画作品及民间工艺品的色彩更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装饰性。可以直接仿照,但应注意造型上要有较大区别,以避免画面效果过于相似。
  (4)自然色彩的提取配置
  大自然中的事物本身就有很好的色彩搭配,如:花卉昆虫、飞禽走兽、石头草木及海洋生物等,它们美妙的颜色配置是我们主观无法设想出来的,为图案的颜色设计提供了很直观的参照。
  许多自然物的颜色配置是可以直接提取使用的,在运用中,除了要保持颜色的色相、明度及纯度关系相对准确之外,尤其要注意各颜色的面积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这是保持自然色彩原有整体感觉无大偏差的重要因素,如果忽视这一因素,将颜色的比例关系搞错,如将某种颜色面积使用过大或过小,或将某种特有的颜色位置关系打乱,就会改变色彩原有的色调,无法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色彩效果。
  2.图案颜料的调配方法
  (1)常用的图案颜料及其特性
  常用的图案颜料主要有水粉颜料和水彩颜料,其中以水粉颜料使用最多。
  ①水粉颜料
  也叫水粉色、广告色,有铅袋装和瓶装两种,瓶装广告色又有普通型和浓缩型(也叫图案色)。一般浓缩型的广告色更加细腻、纯净,比较好用。水粉颜料调配方便,覆盖力强,可薄可厚,可干可湿,既能大面积平涂,又可以进行细致描绘,修改容易,所以是图案绘制最基本、最普遍使用的颜料。
  ②水彩颜料
  水彩是一种透明的水溶性颜料,主要依靠水分来控制颜色的薄厚、浓淡,调配方便,但覆盖力差。水彩可以大面积渲染,也可以做细部刻画,但不宜反复修改。水彩的效果明快、淡雅、韵味独特。
  (2)图案颜料的调配方法
  ①水粉颜料
  一般都要加水溶解,将颜料中的胶调开。水粉颜料保持适当的干湿度很重要,颜色太稀不容易涂匀,覆盖力及饱和度都较差;太干又会使毛笔滞住,不容易画得平整、工细。
  由于买来的水粉颜色有限,要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就要把颜色进行混合调配。邻近色相调可产生丰富的色相变化,如黄色与绿色相调,可产生许多不同倾向的黄绿色;对比色相调在色相变化的同时,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纯度变化,如绿色中调入红色,会呈现出橄榄绿色,再加入红色,就会变成棕绿色直至棕色,纯度逐渐降低。颜料中加入白色可使明度提高,但会使颜色有偏冷倾向,纯度也有所降低;加入黑色可使颜色明度、纯度降低,色相则偏暖(但不绝对,如黄色加黑后会偏绿而变冷)。
  ②水彩颜料
  水彩颜料是通过颜料中的水分来调整颜色的深浅及纯度。水彩除了可以像水粉色那样相互混合调出各种颜色之外,主要是运用叠色的方法来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因水彩具有透明性,后画的颜色覆盖先画的颜色时,可以透出先画颜色的色相。同色相叠加会使颜色变浓、变深。不同色相叠加会产生新的色相,如黄色与蓝色叠加产生绿色。若是对比色叠加,则会使颜色纯度降低。用水彩色画图案要从浅到深,不宜画得遍数太多,否则会失去水彩颜料明快淡雅的特点。
  (五)图案色彩设计的基本步骤
  1.设计草图
  用铅笔在一般的草稿纸上将构思画出,并逐渐确定下来。用透明拷贝纸将草图拷贝下来。
  2.先着底色再拷印
  如图形有底色,先将底色平涂好,待干。如没有底色可直接上色,将拷贝纸上的图形用硬铅笔把图形拷印到已打好的干底色上。用力大小视印痕清晰度来定。
  3.着色
  将调好的色彩用所需技法描绘到拷贝好的底色上。
  六、美术字
  美术字是经过加工、美化、装饰而成的文字。也就是说,是一种运用装饰手法美化文字的一种书写艺术,是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字体整齐、
醒目、美观、易认,是开展宣传、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横幅标语、黑板报、墙报、会场布置、展览会以及商品包装和装潢,各类广告、报刊和书籍的装帧上等都离不开美术字。
  (一)美术字的起源及发展
  人类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了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演变阶段。
  1.甲骨文
  商代“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是象形字,又是表意字。从中可以看出,它起源于图画,并在商代以前还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两者合称“甲金文”。
  2.大篆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与原来的甲骨文相比,一是线条化,均匀柔和,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趋于整齐,逐渐离开图画原形,打下了方块字的基础。
  3.小篆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废止了与秦文不统一的文字,经过李斯等人的收集、整理、简化,产生了统一的文字——小篆。小篆与大篆相比,形体简化了,并把线条化、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看上去整齐协调,十分美观,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4.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其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5.真书
  真书也叫正书、楷书。西汉时开始萌芽,东汉末成熟,魏以后大盛起来。真书是从今隶直接演变而来,形体结构区别不大,只是用笔方法不同:今隶笔画波势挑法,真书笔画平稳;今隶形体结构平直方正,呈八字形的扁方形,而真书为永字形的正方形;今隶字势向外扩张,而真书向里集中,形成了今天的汉字形体。
  6.草书
  草书是快速书写和不断简化而自然产生的。每种字体都有在民间产生应用的草书,它包括篆草、隶草(古隶草书)、章草(今隶草书)、今草和狂草。从隶草到章草书写较快,容易认识,使用价值较高;今草比较潦草,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不容易辨认;狂草更是一点一画都是字,失掉了文字的阅读价值,成为只供欣赏的艺术品。
  7.行书
  行书是汉代末年介于真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真书如立,行书如行”,它一方面受今草“快速流畅”书写的启发,又弥补了今草不易阅读的缺点;另一方面,它追随了真书的“工整形体”,而补救了它不能快写的特点,直到今天它是既能快写又能认识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字体。
  8.印刷字体
  到了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毕昇发明了“印刷术”(活字印刷)。当时的佛经、历书和其他印刷品大为流行,后来先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伊朗、埃及以及欧洲。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初步的“横轻直重,阅读醒目”的印刷字体。
  9.宋体字
  北宋时期雕版印书通用的“结构方正、均匀”的印刷字体,人们称为“宋体字”。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到了明代,又从宋体字演变为“横轻直重,字形方正”的明体字,由于这种字体横平竖直,易于雕刻,易阅读,故广泛使用。直到今天,也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印刷字体,仍称“宋体字”,也叫“铅体字”。后来,人们逐步用毛笔仿写宋体字,便出现了仿宋体,也有人称仿宋为“新宋”,原来的铅字体为“老宋”。
  (二)美术字的种类
  1.从国度上来分,可分为中文美术字和外文美术字。
  2.从用途上来分,可分为印刷活体、书籍装帧、环境布置、黑板报、墙报、商业美术、广告、商标等。
  3.从形式上来分,可分为平面美术字和立体美术字;或写实美术字和写意美术字。
  4.从字体上来分,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大类。
  (1)宋体美术字
  宋体又分为老宋体、仿宋体和长宋体。
  ①老宋体
  老宋体是在北宋刻书字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字形方正,横细直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帚。风格典雅工整,严肃大方。适用于公告、法规及一些庄重的书写内容。
  ②仿宋体
  仿宋体是模仿宋板书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字身略长,粗细均匀,起落笔有笔顿,横划向右上方倾斜,剑锋加长。风格挺拔秀丽。适用于注释、说明、小标题及硬笔书法。
  ③长宋体
  长宋体是综合老宋体和仿宋体的特点而形成的。比老宋体长,横竖粗细接近。庄重大方,又活泼秀丽。适用于标语、会场、书籍杂志、商品装潢、黑板报等。
  (2)黑体美术字
  黑体美术字可分为黑体和长美黑两种。
  ①黑体
  黑体因其“字体较粗,方黑一块”而得名。特点是横竖粗细一致,方头方尾,所以也称“方体”。风格浑厚有力,朴素大方,引人入胜。适用于标题、标语等。另外强调说明,黑体字结构严谨,笔画单纯,是最适合美术字初学者练习的字体。
  虽然黑体字笔画横竖宽度相同一致,但不能绝对化,要根据字的横竖笔画多少而定,不能千篇一律。汉字一般横笔画多,竖笔画少。有的笔画多,书写时就涌塞、写不下;而笔画少的字,用同样的宽度反而觉得很空洞。所以,应在长与短、横与竖、笔画粗与细之间,做适当调整,达到整体均匀协调的效果。另外,写黑体字时,笔画的两端和尖锋一端要适当加强效果处理,显得更加厚实有力。
  ②长美黑
  长美黑是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一种新印刷体。其既采用黑体的横竖笔画、无笔顿、方头方尾的特点,又吸收长宋体长形字的点、撇、捺、勾的特点。风格庄重醒目,新颖大方。适用于报纸、杂志等印刷品的标题。
  ③黑体美术字的写法步骤
  a.划分结构;
  b.单线书写;
  c.双钩;
  d.填色。
  ④黑体的书写规律
  横平竖直字见方、大小粗细一个样、上紧下松要记牢、笔画穿插又避让、字隙均匀要讲究、整齐美观又大方。
  (3)变体美术字
  变体美术字的种类繁多,有象形的、变形的、立体的、阴影的,还有将黑体和宋体稍加美化装饰的,也有将书法艺术稍加变化的。
  ①象形美术字
  象形美术字包括添加形象、笔画形象、整体形象(如“北冰洋”用冰冻和雪花的形状,“海洋”用波浪变形)、标记形象等等。
  ②立体美术字
  立体美术字包括平行透视的、聚点透视的、成角透视的、本体透视的等等。
  ③阴影美术字
  有阴影的、投影的、倒影的等等。
  ④装饰美术字
  包括装饰本体、装饰背景、字的连接形、字的折带形、字与字的重叠等等。
  ⑤书法美术字
  即运用美术字写书法。结合书法的艺术特点,稍加变化。但从变化范围也有规律可循,不外乎三大变化:一是外形上变化。将字体变化为长、扁、斜、梯形、菱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波浪形等形状。二是笔画上变化。也就是在横竖主笔画不变的基础上,将点、撇、捺、挑、勾等副笔画加以变化。三是结构上变化。就是对局部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移位或改变字体重心,也可在不失文字原形的前提下增减笔画。
  ?经典例题
  “方体”指的是我们常说的字体中的()。
  A.宋体B.黑体
  C.楷体D.仿宋
  【答案】 B
  【名师点评】 黑体因其“字体较粗,方黑一块”而得名,特点是横竖粗细一致,方头方尾,所以也称“方体”。故本题选B。
  (三)美术字的审美原则和作用
  1.美术字的审美原则
  (1)思想性
  要求“文体相符”,即要从内容出发来对文字进行加工,使之生动、概括,突出表现其精神含义,以增强宣传效果。美术字多种多样,但因内容不同而情调不同,所以要求字体、形式以及色彩也不一样。有的需要严肃庄重(党代会、人代会、追悼会等),有的需要结实有力(政治运动、动员大会、大型活动等),有的需要活泼秀丽(幼儿园、娱乐场所等)。
  (2)可读性
  美术字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否全部都是美的还不一定。如果不该夸张的夸张,不该装饰的装饰,或者歪曲字形,或者出现错别字,甚至主观造字使人不认识,那就失去了美化的意义和文字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过分地变化字形结构,随意删减和改变字形笔画。
  (3)艺术性
  要求美观舒服。美术字与其他艺术作品一样,要有艺术特色,吸引读者和观众。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每个字要美观醒目,而且整幅、整篇的文字,都要整齐划一、均匀稳定,达到整体、美观、协调的效果。
  2.美术字的作用
  (1)美术字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宣传工具之一。比如,政治标语,经济广告等。
  (2)美术字的艺术感染力起着美化人民生活的作用。比如,人们在生活中,根据精神需要书写的中堂、对联、大门上的福、寿、喜字等。
  命题热点集训
  一、单项选择题
  1.在野外,教师要求同学们除了文字记录外,还要把看到的典型地貌和地质构造描绘出来。此时应采用的绘画技法是()。
  A. 速写
  B. 工笔
  C. 写意
  D. 油画
  2.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A. 叶浅予
  B. 丁聪
  C. 华君武
  D. 张乐平
  3.色彩三要素指()。
  A. 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B. 红、黄、兰
  C. 色相、明度、纯度D. 原色、间色、复色
  4.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透视法,它出自古代画论()。
  A. 《画山水序》B. 《林泉高致》
  C. 《画山水赋》D. 《历代名画记》
  5.荷兰一位善于应用局部光照明暗对比的画家是()。
  A. 哈尔斯B. 蒙德里安
  C. 鲁本斯D. 伦勃朗
  6.用三原色调配紫灰色,比例最少的原色是()。
  A. 红B. 黄
  C. 蓝D. 黑
  7.下列不属于中国画中常用的用墨方法的是()。
  A. 滴墨法B. 泼墨法
  C. 破墨法D. 积墨法
  二、简答题
  8.由王希孟的《江山千里图》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透视特点。
  9.风景速写的表现技法基本有哪三种?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
速写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其特点是能在短暂时间内画出对象的基本结构和轮廓特征。本题中老师要求学生描绘地貌和构造,因此应采用速写的绘画方法。
  2.D[解析] 略
  3.C[解析]
色彩可用色调(色相)、饱和度(纯度)和明度来描述。人眼看到的任一彩色光都是这三个特性的综合效果,这三个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售后服务电话:
客服中心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鱼座适合什么颜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