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教授与研报 核九院院研究员哪个好?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院系专业风采>>四川高考招生网>>大学在线(985、211工程院校)--高考网>>招生专业,专业分数线,最高分,平均分
搜索热词: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标签:招生专业,专业分数线,最高分,平均分
电话:(028)&&&& &&& E-mail:zhangjunlei_& zhangjunlei@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系始于1926年,办学体系完备、学科配备齐全,具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集基础学科、电子信息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于一体。学院下设物理学系、应用物理学系、微电子学系、核工程与核技术学系、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等教学科研部门。
为了发挥物理学院为主的四川大学核学科的优势,与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于2007年9月6日签约共建成立了核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目前学院由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核工程与核技术系、辐射物理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教研室组成。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已有50年历史。1980年经教育部和原二机部批准建立了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学院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核科研院所和核工业企业,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
学院(含核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88人,其中院士2人、特聘兼职院士6人,教授4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有一支以老、中、青专家组成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学院现有原子分子物理和核技术及应用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其它所建学科均为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物理学和核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立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现在在15个硕博士专业招生,有本科招生专业5个;在校本科生近1100人,博/研究生近500人。
国家在学院建立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基地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物理学基地班、微电子学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按专业招生。应用物理学专业和核物理专业实行按类招生,入学后经两年的学习,在第四学期按学生志愿、社会需求和学科建设需要选择专业方向。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阶段人才的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能力强、学术与应用视野宽,是我们学生的特点。学院已经主编基础物理和实验物理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有两门课程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学院每年还承担全校理、工、医科7000余名学生的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两大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
学院拥有“氦3极低温、超导强磁场”系统、1.2米回旋加速器、CS30回旋加速器、2.5MeV质子静电加速器、600KV离子电子加速器、二级轻气炮、高温激波管、瞬态光谱仪、多功能高分辨原子碰撞装置和Cadence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和充足的教学科研场地。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
多年来获得国家和省、部、市级科研奖 17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 40余项,教学优秀成果奖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4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20余部。一批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系列等国际著名期刊上。近年来 SCI、EI收录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数十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总装备部民口配套十五重点项目、“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达2000万元。
学院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已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瑞典 Karolinska研究院、美国西雅图医学研究所、美国Auburn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乌克兰基辅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西南物理研究院以及港澳台的多所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合作关系。目前我们每年直接向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
学院是四川省物理学会、成都市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为学术交流、科普教育、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院承办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和《光散射学报》均为全国核心学术刊物。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已经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物理学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位中国科学院、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已经在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物理和应用物理中青年学者,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核学科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核科学技术人才,为国防安全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005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授予“十五期间为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突出贡献奖”。已经办学50年的微电子学(半导体)专业,已经为国家输送了2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动力,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作保证”的建院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学风,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为国家、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优质人才培养。
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成都720所)
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成都720所)的前身为国家计委1972年立项的“七二0工程”,经教育部和原二机部共同批准于1980年成立,主要从事核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研究所目前有职工近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6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拥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如CS30回旋加速器、2.5MeV静电加速器等多台加速器及相应的终端实验设备。
1993年获准建立了“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2年建立了“核科学与核技术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以及“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学位授予权。“核技术及应用”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四川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学科和“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并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5个:1)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2)团簇及固体中原子碰撞物理,3)材料的辐射改性技术,4)同位素及辐射生物技术,5)核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
近五年来,研究所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部委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包括总装备部民口配套十五重点项目、“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等。近五年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发表学术300多篇,SCI、EI收录100多篇,一些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系列等国际著名期刊上。从八十年代起,研究所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0多项。
研究所还与国内外有关核单位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84年,1985年被评为原子与分子物理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原子与分子物理全国唯一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5年获高压科学与技术博士点授予权。该所科研实力雄厚,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多项科学研究。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等有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并联合成立了二个研究所(与九院一所联合的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和与九院二所联合的原子与分子工程研究所)。目前主要从事高温高压下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等离子体中的原子分子物理过程研究、纳米物理与新材料的原子分子设计与高压合成、生物凝聚态的原子与分子物理等方向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预研基金、国家“863”高技术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为国防科研提供了若干理论成果和有用数据。
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3年批准建设,于1995年正式对外开放,1998年3月通过教育部的评估验收。2000年和2004年先后通过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估,是我校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单位为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王乃彦先生,实验室主任为安竹研究员。
实验室主要从事与辐射物理及技术有关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强调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术交流。实验室目前的主要有: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固体的辐射效应及应用;粒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同位素及辐射生物技术;核监测与控制技术。
实验室拥有包括多台加速器在内的大型科研设备,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 实验室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攀登计划子项目、军工配套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等。近五年来,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150多项,实到总经费4000多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近10项,发表被SCI收录80多篇,EI收录90多篇。
实验室将继续巩固发展现有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凝聚新的学科交叉点;积极开展前沿领域研究,新建一个或几个先进的研究平台,如在西南地区建成以CS30回旋加速器为基础的放射性同位素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的技术平台;克服地处西部的不足,加强实验室人才梯队建设,争取在高层次人才建设方面有较大的突破。最终把实验室建成具有特色的我国一流的辐射物理及技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于2008年5月获准建立。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国防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依托我校物理学和核科学技术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开展高能量密度物理学相关领域的关键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实验室的主要有:1.高功率激光器光束传输与控制理论及技术;2.制靶科学与薄膜和陶瓷技术;3.强场与高温高压下的原子分子物理及技术;4.超短超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理论及技术。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50余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3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在四个上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充满活力的研究团队,具有很强的创新科研能力。
原子分子工程与高压合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1995年由四川省教委审批建立。实验室以“原子分子物理”全国重点学科为依托,与中物院联合建立的高温高压物理所和原子分子工程研究所为基础,以建立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的科学研究基地。拥有高温高压、瞬时、冲击现象与光谱检测设备,以及研究原子分子碰撞及超细及超细微粒团簇的制备与检测设备。在高压发生与合成方面,实验设备覆盖全部人工能产生的压力范围。对研究高温高压极端条件下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及材料合成,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近5年SCI收录、EI收录近30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16项。
微电子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01年12月批准建设,由半导体平面工艺实验室、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测试实验室和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组成。主要从事器件和集成电路工艺研究、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特性研究及集成电路系统的研发。依托微电子学专业,已经建成四川省重点学科,拥有凝聚态物理博士点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点。近5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实验室重视与国内外本学科领域有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英国卢瑟福实验室、、中科院半导体所、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光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1999年批准成立,其宗旨是建成代表我国本学科西南地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并实现开放式运转。现有固定人员26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13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8人。拥有多台固体和气体激光器、大型摄谱仪、工作站/服务器、视频图象处理实验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主要有信息光学、光学三维传感与全息术、高功率激光技术、半导体激光与光纤通信、微光学、非线性光学等。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和省部委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1000多篇,并为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培养了相当一批光电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辐射固体物理研究所
成立于1994年。主要研究氧化物绝缘体、低维半导体、智能金属等功能晶体、薄膜及陶瓷材料的辐照效应和辐照改性;功能晶体、薄膜和陶瓷材料的人工生长和制备;辐射诱导缺陷的能态及光谱的理论计算。近5年来,先后承担了“十五”军品配套项目、国家军品配套年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共计20余项。
信息光学研究所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有衍射光学、波前工程学、微光学、光电信号处理、光信息记录材料和全息技术。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数十项科研项目,鉴定科研成果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300多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现代光学与激光技术研究所
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与共同协商于1996年正式成立。主要为强激光物理与技术、惯性约束聚变驱动源技术、衍射光学、自适应光学、非线性光学和光学参数检测。多年来,该所为促进学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为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紧紧围绕我国高科技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等高科技研究课题并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激光物理与激光化学研究所
成立于1981年,在激光分离同位素、非线性光学、激光光学、强激光技术、新型激光器的研制等方面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先后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SCI、EI检索数百篇。
高能量密度与凝聚态物理联合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中心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高能量密度与凝聚态物理联合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5月27日。联合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制靶相关薄膜材料与器件;2.光电功能材料(激光透明陶瓷、镀膜用陶瓷靶和光学窗口等);3.强激光与凝聚态物质相互作用;4. 聚变模拟。标签:招生专业,专业分数线,最高分,平均分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查看话题
太原理工or绵阳九院二所?
太原理工or绵阳九院二所?
哪个好一些
目前状态:有意向,还没有面试
本人男&&家在西北
性格偏内向 喜欢从事研究工作
绵阳九院二所 军工单位 不缺经费
太原空气质量不好 空气质量没有想象的严重,这个不是问题,二楼言重了。 太原理工
http://bbs./tianyacity/Content/455/1/1590.shtml 如果九院有编制的话,想都不要想果断九院二所。九院待遇超好,绵阳虽然是地级市,但是空气环境质量肯定比太原好,至少没有沙城暴骚扰。 Originally posted by qlee at
太原理工or绵阳九院二所?
哪个好一些
目前状态:有意向,还没有面试
本人男&&家在西北
性格偏内向 喜欢从事研究工作 去研究所吧对男生来说好 绵阳好一些,环境好,发展空间的话跟学校差不多,也需要熬,但是待遇肯定要比高校好的多了。 九院的待遇那是没的说啊 拿着工作证去吃饭 酒店都要给你打折:D 没有家庭拖累的话,还是去九院二所,城市环境还是很好的,很安静,适合搞科研 研究所待遇好,大学比较悠闲 个人感觉去研究所会好点,能做出东西来,在学校活的有点累,待遇也不如研究所好 Originally posted by qlee at
太原理工or绵阳九院二所?
哪个好一些
目前状态:有意向,还没有面试
本人男&&家在西北
性格偏内向 喜欢从事研究工作 九院待遇被神化了 天天上班拿死工资 没意思 Originally posted by 文子526 at
九院待遇被神化了 天天上班拿死工资 没意思 楼上正解 九院待遇没喷得那么厉害 博士也就8-10万的样子 Originally posted by qlee at
太原理工or绵阳九院二所?
哪个好一些
目前状态:有意向,还没有面试
本人男&&家在西北
性格偏内向 喜欢从事研究工作 有同学签的9院
待遇很好呀 Originally posted by ronggangsky at
九院的待遇那是没的说啊 拿着工作证去吃饭 酒店都要给你打折:D 这位仁兄有点过了哈, 绵羊,当初我也有机会,我没有珍惜 九院待遇好多呢? 推荐楼主去太原理工吧,我家是太原的,太原的环境正在一天天变好,而且你是西北的,气候比较容易适应,另外太原理工的实力在省内首屈一指的,至于绵阳的研究所不了解,不过感觉地方不好。 我刚刚从绵阳九院面试回来,博士进去肯定哟编制,一年大概就9万吧,主要还是看每个所了,差别比较大,每个所的不同科室也差别比较大。。。 忘记问楼主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什么学历?
本科不是985高校不要去考虑啊~你现在的位置:
合作与交流
四川大学卢铁城教授和中物院吴卫东研究员访问固体所
  3月14日,应固体所徐文研究员的邀请,四川大学卢铁城教授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吴卫东研究员来所访问交流。卢铁城教授做了题为《YAG透明陶瓷制备及光学损耗研究》的学术报告,吴卫东研究员做了题为《可控量子共振隧穿输运》的学术报告。会议由曾雉研究员主持。  卢铁城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随后详细介绍了透明陶瓷制备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高透明陶瓷的高温高压制备方法,晶界对陶瓷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透明陶瓷的性能以用于产业应用等。  吴卫东研究员介绍了其所在课题组在量子输运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人员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成功地生长出间距可控的金属纳米阵列结构,并且发现通过改变偏压可以实现共振隧穿效应,这与常规的单电子隧穿具有明显不同特征。  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就有关问题与卢铁城教授、吴卫东研究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人物简介:  卢铁城教授,199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学专业,1997年在四川大学辐射技术及应用专业获博士学位。1993年7月留校工作,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四川大学科技处副处长,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两个重大专项教育部专家组成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理事,中科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成员,四川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成都市物理学会理事长。  吴卫东研究员,1989年7月毕业于湖南大学,199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研究员,材料工程部主任。主持和参加国防预研、高技术、国家重大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等项目多项,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卢铁城作报告吴卫东作报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九院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