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三年 现在已经读了两年了查出乙肝五项现在喊退学

退学事件:渭南技校版“乙肝恐怖论”,亟需开胸验肺    文/杜波吾思
初稿,修改    在医贩子团伙辛勤的肝矿经营中,中国大陆的“乙肝恐怖论”,层出不穷,连绵不绝。连续数月反“恐”奋战,我已异常疲惫,以至于数日前,不得不做出决定:休养生息三个月。可10月20日一则潇湘晨报的报道,《陕西31名乙肝病毒携带学生被劝退回家》,却如刀剑般划痛我的心,哪里还有心思休息?莫斯科保卫战中的那句名言,时时回响耳边:俄罗斯幅员辽阔,可我们已无退路;后面,就是莫斯科!    一、“学生一旦查出有传染性疾病,必须先回家,不得再在学校与其他学生接触。要乙肝病毒携带者休学,学校是有惯例的。”中铁二十局技校学生科副科长汪海涛对本报记者说。
    ——请问尊敬的汪海涛先生,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是不是传染性疾病?中铁二十局技校有没有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上述方面的的检测?如果没有的话,依据汪海涛副科长的高见,我认为,贵校亟需再培养至少21个新的惯例——要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的学生休学、要伤寒和副伤寒的学生休学、要艾滋病的学生休学、要淋病的学生休学、要梅毒的学生休学、要脊髓灰质炎的学生休学、要麻疹的学生休学……    二、汪海涛……对本报记者说,如果一个“有毒”的学生与一个“无毒”的学生在一起,刚好都擦破皮出血又接触了,传染后找学校讨说法,谁来负责?“自然舆论会将学校推上风口浪尖。我们不能不考虑周详。”
    ——请问尊敬的汪海涛先生,如果一个有马家爵倾向的学生和一个无马家爵倾向的学生在一起,刚好又因为网络游戏之类的事点燃了导火索,无马家爵倾向的学生被害后,其家长找学校讨说法,谁来负责?依据汪海涛副科长的高见,我认为,贵校亟需考虑周详,对每一个学生新增马家爵倾向方面的检测。    三、9月17日,学校在网上发表“特别公告”,对强制退学说法做了辩解,“学校采取的是‘让患病学生休学回家治疗、保留学籍、待病情相对稳定返校继续就读’的办法,而非流传的‘强制退学’”    ——最新的官方数据是:我国目前有乙肝患者 2000 万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9300 万人。把31个携带乙肝的学生全部称为需要“回家治疗”的“患病学生”,是多么的无知和无耻!可以想见,如果依照渭南技校式的大嘴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大陆艾滋患者的数量,将被渭南技校一嘴翻上好几番。    四、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副科长夏雪芹对本报记者说,以往的大三阳小三阳是对乙肝病毒的定性,只表明此人是否有乙肝病毒,而DNA检测能看清楚体内的病毒数量与复制速度。……在汪海涛出具的这些学生的检测图纸上,一条黑色的线如山丘一样高高隆起,汪海涛解释说,“学校要维护稳定,就无法让他们继续留下来。”……“对于乙肝这种得一次而终身难痊愈的病来说,三年时间可能不够。”夏雪芹说。
    (一)在卫生部准备出台取消入学、入职中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的节骨眼上,夏雪芹版DNA论,使得渭南技校几十个乙肝学生被彻底退学。作为“医贩子”一词的发明者,本人预计,活跃在中国大陆的数百万医贩子,下一步,很可能会把“乙肝恐怖论”的载体由两对半变换为DNA。让我们拭目以待,伟大的中国大陆医贩子,继续沿用——“乙肝恐怖论→发动群众斗群众→推销疾病以卖药”——这一屡试不爽的肝矿营销理念,继续利用医政部门在相关条文中或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无数“后门”,让相关非歧视法规继续“口惠而实不至”下去,让中国大陆的肝矿市场,继续从繁荣走向新的繁荣!继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夏雪芹副科长,对乙肝疫苗的作用避而不谈,对成年人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避而不谈(成年人即使在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下感染了乙肝病毒,他成为携带者的概率仍小于5%),对流行病学的一个基本规律避而不谈(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传染就不会发生),却对尚待开发的DNA检测市场情有独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参考资料:儿童满8周岁,免疫系统渐趋成熟,此时感染乙肝病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可能性只有5%,如果他们在新生儿期免疫,感染后5%成为携带者的可能性都没有,也很可能更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    (三)“对于乙肝这种得一次而终身难痊愈的病来说,三年时间可能不够。”夏雪芹说。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九分之八的人终身不发病,只有九分之一的人会因生活习惯不好、免疫力差等个体原因成为乙肝患者。——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    ——大部分乙肝人事实上活得很健康,但是,中外的医贩子们就是不放心。不知道他们是为乙肝人的健康而担心,还是为他们自己的钱包而担心。大部分乙肝人根本不是病人,根本不需要治疗。可夏雪芹副科长这句话,却很巧妙地把问题模糊化了,很容易让人得出这样的误解:不仅2000 万乙肝患者需要治疗,而且9300 万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也需要治疗。    (四)汪海涛解释说,“学校要维护稳定,就无法让他们继续留下来。”    ——像绝大多数大学一样,浙江大学从周壹超年代到雷闯年代,都一直没有限制乙肝人的入学。请尊敬的汪海涛副科长,前往浙江大学咨询一下,浙江大学是不是早就举校肝民了。另外,欧美日韩、香港台湾,从来没有学校,把乙肝人筛选出来、贴上标签、赶出校园。请尊敬的汪海涛副科长,下次出去公费考察或者公费旅游的时候,思考一下,欧美日韩、香港台湾的学校,为什么在没有驱逐乙肝学生的情况下,仍然秩序井然?     ——如果把尊敬的汪海涛副科长的高见推而广之一下,我们可否这样说:“一个国家要维护稳定,就无法让他们继续留下来。”如果把尊敬的汪海涛副科长的高见继续推而广之一下,我们可否这样说:“这个地球要维护稳定,就无法让他们继续留下来。”——好在尊敬的汪海涛副科长不是国家首脑,好在尊敬的汪海涛副科长不是联合国总秘书长,不然,我们这些乙等公民,都该主动蒸发、以谢国人,引颈自戮、以谢世人了。    ——在这句话中,汪海涛副科长把乙肝问题上升到了使用政-治术语的高度。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下也来几句。    
改革开放已成中国国策。改革开放是从废除针对“地-富-反-坏-右”及其子女的身份歧视开始的。从中不难看出,伟大的改革开放,蕴含有以下理念:要构建一个社会结构充分开放的社会,让任何愿意努力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自身奋斗实现向上的阶层流动。而今日之渭南技校,却让一个个血液里有乙肝的人,在入学这一事关一生命运的节骨眼上,因为乙肝而被一票否决:你目前在其他方面再优秀都没用,你日后在其他方面再努力也枉然。换句话说就是,今日之渭南技校,已依据一些学生血液里的乙肝信息,把他们和他们的生命尊严一并判了死-刑,判了只能窝在社会底层的死-刑。显而易见,就像美国当年歧视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与美国自由民主的伟大理念自相矛盾一样,渭南技校歧视乙肝人的DNA羊头,也是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理念背道而驰的,而且是彻彻底底的背道而驰。    
不仅如此。按汪副科长的高论,将导致上亿人无法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社会阶层上的向上流动。这制造出来的社会不平衡,也许会以反对乙肝歧视的面目展现出来,也许会暗藏在抗-议其他社会不公的外衣之下借壳释解,无论何种方式,毫无疑问,都将导致巨大的震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汪副科长的高论,不但没有维护稳-定,反而制造了不稳-定。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些学生感染的不是有疫苗可以预防的乙肝,不是大部分携带者都可以安安稳稳活几十年的乙肝,而是比乙肝严重很多倍的鼠疫、霍乱,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同样不容任何人剥夺!任何公民,不管他感染了什么,他都有学习和工作的权利,如果他们被剥夺了在一般的学校就学、在一般的企业就业的权利,国家就应该花钱为他们建立特殊的学校,或者特殊的企业,或者政-府长期掏出钱来发给他们。要不然,这些人怎么生活?是去抢-银行,还是上政-府招待所吃住?  
  ——公正平等的受教育权,是任何社会都必须竭力守卫的正义底线。迟到的正义,算不上正义;饥饿的海洋,是沉默的海啸!(全文完)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如果一个“有毒”的学生与一个“无毒”的学生在一起,刚好都擦破皮出血又接触了,传染后找学校讨说法,谁来负责?“自然舆论会将学校推上风口浪尖。我们不能不考虑周详。”   =============================================  被人骂总比被赔钱好得多,两害相权取其轻
  【汪海涛】如果一个“有毒”的学生与一个“无毒”的学生在一起,刚好都擦破皮出血又接触了,传染后找学校讨说法,谁来负责?“自然舆论会将学校推上风口浪尖。我们不能不考虑周详。”     【945100】被人骂总比被赔钱好得多,两害相权取其轻    【杜波吾思】“被人骂总比被赔钱好得多”——如果这些被歧视的学生能够站出来,起诉校方和医院,让学校和医院赔钱,我想,校方也许就会重新“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  【杜波吾思】请问尊敬的汪海涛先生,如果一个有马家爵倾向的学生和一个无马家爵倾向的学生在一起,刚好又因为网络游戏之类的事点燃了导火索,无马家爵倾向的学生被害后,其家长找学校讨说法,谁来负责?依据汪海涛副科长的高见,我认为,贵校亟需考虑周详,对每一个学生新增马家爵倾向方面的检测。    (乙肝有疫苗可以预防;成年人即使在没有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下感染了乙肝病毒,他成为携带者的概率仍小于5%;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传染就不会发生。)    汪海涛把一个火星撞地球般概率的臆测事件,拿出来当成歧视乙肝学生的依据,实在是欺人太甚。
       “土豆网”惊爆怂人内幕:浙江电视台《新闻007》(视频)    /programs/view/E_9OlZEARP0/        确实下流、恶心——有图、有视频、有真相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60544.shtml      
  又是乙肝,得乙肝的人真多。  请问楼主是怎么得的?
  【winicn】请问楼主是怎么得的?    【杜波吾思】我不知道,我血液里的乙肝,是不是小时候,全班小朋友一起排着队,被不知道已经接触了多大地域的多少人的那个反复共用的非一次性注射器,带进我的血管的。我只知道,我与其他人一样,只有一次青春,只有一次生命,如果中国要等到2050年才去打击魔鬼化乙肝人的医界广告、才去废除歧视乙肝的法律规章,我将只能用高尔基的海燕来表明心迹:让乙肝歧视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forum/viewthread.php?tid=843107
  【winicn】又是乙肝,得乙肝的人真多。        【杜波吾思】中国大陆为什么有上亿乙肝人?----乙肝常识系列问答之(1)
.cn/hbvcckp     今日之中国大陆,有乙肝人接近一亿。他们之中70%的人,是因为中国大陆70年代左右到90年代初、卫生部门的落后愚昧造成的。30%是因为不安全的注射,40%是因为以前没有母婴阻断技术。    一个普通的成年人,(即使他没有接种乙肝疫苗),他/她感染HBV之后,成为乙肝携带者的概率小于5%。因为成年人的免疫系统完善了,能清除HBV。中国大陆目前乙人众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70年代左右到90年代初,很多儿童被不安全地注射、以及没有母婴阻断技术;儿童的免疫系统比较稚嫩,远比成年人更容易因为感染HBV而成为乙肝携带者。    中国大陆是70年代正式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计划免疫项目(即儿童注射疫苗)的。也即从7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为儿童注射牛痘、卡介苗、白百破等疫苗,这本来是件好事。(92年之后,才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接种计划)。可大忽悠时代运动式、好大喜功式的习惯,在这件事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落后的设备、医药,素质低下的医务人员(工农兵上大学,而非科班学习),接种率得到片面的追求,而不换针头、普遍共用针头接种疫苗的愚蠢事情则普遍发生。    而儿童的免疫系统往往不够成熟,所以,在缺少母婴阻断技术的情况下、在普遍共用针头的情况下,必然使得很多儿童成为乙肝携带者。    【参考资料】(1)在学龄前儿童期被乙肝病毒感染,表面抗原携带者比7岁以上人群感染后的表面抗原携带者高4.5倍。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是乙肝疫苗的主要保护对象,儿童满8周岁,免疫系统渐趋成熟此时感染乙肝病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可能性只有5%,如果他们在新生儿期免疫,感染后5%成为携带者的可能性都没有,也很可能更低。这就是我们在新生儿期免疫要达到的目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    (2)70年代—90年代初出生的人,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往往是一根注射器,小朋友们排着长队来轮流注射,有的换针头(针头也不是一次性的),有的连针头都不换,这样一来,如果队列中有一位小朋友是乙肝携带者,那么其他众多的小朋友就有可能因此而被感染。    (3)《工人日报》日报道:“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0%。但1/3是因不安全注射造成的,40%是通过母亲传染的。” 《新京报》报道:“中国因不安全注射造成的乙肝感染者不少于3600万人”,也即不少于30%的乙肝人是因为不安全的注射引起感染的。《联合国电台》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目前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的医疗注射不符合安全规定的现象表示极为关注。该组织负责注射安全事务的官员胡亭博士在北京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方面的有关人士星期一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宣传安全医疗注射的座谈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国目前在关系到广大公众健康的安全注射问题上的确存在着很多有待改进之处。根据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得到的数据,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着回收不洁净和未经消毒的针头和针管的现象;在中国偏远和贫穷的农村地区,类似的不安全医疗注射现象几乎高达百分之百。”  http://www.un.org/chinese/av/radio/transcript/china021125.htm      
  工人日报,新京报,这能作为学术权威?联合国电台那玩意连乙肝两个字都没提到,你就说和乙肝有关了。
  顶而不懈~继续努力!
  不错不错,楼主是个绝对高手
  lz看起来不容易,可惜我帮不了你。
  看来跟我意见相同的人还不少~~~~
  兰州布裤,告诉你不一样的故事
  其实大家不应该歧视的,不管得了什么病的人,自己都不是愿意的呀,只是没办法。但是得了乙肝的人也要主动替其他人着想才是
  【945100】 回复日期: 20:30:41 
    工人日报,新京报,这能作为学术权威?    【杜波吾思】    1、以为“学术权威”四个字就比“工人日报”,“新京报”,更可信,实在是让人遗憾。君不见,医药贩子们在公汽座椅的广告上,登出来的那些江湖骗子,哪个不是挂着“学术权威”的头衔?科学,是好东西,但是,科学是可以被利益扭曲利用的。    2、科学从来就是一工具,它不能自择其所向;当社会的整体制度环境很差时,比如说在一个丛林社会中,它反而能提高利益掠夺的效率。    3、外国的医贩子绝不比中国大陆的医贩子更善良。看看美国人写的《制药业真相》,看看德国人写的《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就知道了。外国的医贩子没有中国的医贩子猖獗,  外国的跨国公司来中国大陆行其贿来甚至比国人还大方,都说明,决定利益分配格局的社会制度,才是让人性多彰显一些善,还是多多彰显一些恶的根本原因。      4、暴利之下,什么科学,什么人民卫生出版社,都他妈的可以被70码!希特-勒手下的科学家,一再论证犹太人的劣-等性即是明证!几百年前的美国白-人科学家,一再论证黑-人的脑容积比白人小、黑-人的智商介于黑猩猩和白人之间,即是明证!章立凡先生说:没有民-主撑腰,科学与文化在专-制之下都是婢女,在利禄面前只有腐败。诚哉斯言!    5、民主国家的医贩子都能有这样的黑度,中国大陆就可想而知了。只不过,中国大陆的媒体,一般不大有动力报道医药界的黑幕罢了。  
  且看某些科学是如何出笼的    --------------------------------------  将260毫克70码成200毫克,制造出来的,是滚滚的商机    《疾病发明者:现代医疗产业如何让你没病生病》,P44、P45    致病风险因素的认定,已被刻意设计成人人都有某些毛病。方法如下:首先找来许多健康的人测量实验值,例如找捐血者、新兵和体育系学生来做。下一步是求出平均值,任意将中间95%定义为“正常区域”,剩下的位于标准区域上下的5%被归类为“超标区域”,数值在这一区域的人即使很健康,也被认为为达到健康指标。照这种算法,可能全人类都有病。如果每个实验值都有5%的人属于超标群,那么每测验一个项目,超标群的百分比就跟着增加,例如求出20中实验值后,只有36%的人完全健康,做出100种之后,只剩不到1%的人是健康的。有的医生昧着良心根据这样的结果下结论:所谓健康的人,是还没有做检查或者没有经过彻底检查的人。    还有更严重的,部分致病风险因素从一开始定义就有问题,不是只有那5%的人属于危险群,而是直接把所有人一网打尽。就拿胆固醇来说,几年前德国的标准值设定,让多数人纳入“不正常”,只有少数人属于“正常”。    怎么会这样?某项大型研究在巴伐利亚找了10万人,算出平均分升血液含有260毫克胆固醇。而全国胆固醇协会(由13名教授组成的利益团体)却在1990年建议将正常值设定为低于200毫克,并宣称将实际采用该数值。 这群胆固醇协会的医生其实代表了几个利益团体,包括近似企业的德国抗高血压联盟、血脂联盟以及德国实验医学学会。他们在一份“策略报告”中呼吁大幅扩张诊断范围:“每位医生都应该知道自己的病人的胆固醇有多高”。    在唯利是图的医生宣布下,大多数德国民众变成高危险的潜在病人。根据前述随意定出的临界值,30~39岁的年龄层中,有68%的男性和56%的女性,胆固醇高得不正常;50~59岁这组中,不正常的男性甚至高达84%,女性则是93%。    这样的临界值带来荒谬的结果:经检测有潜在风险的人,却感觉健康自在。若真觉得有什么不对劲,那应该是对诊断结果感到异常不对劲。维也纳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说得好:“诊断是最常见的疾病”。  
  且看某些“科学”是如何出笼的    ---------------------------------  制药业的真相 & 伪装成研究的推广(1)     
“我们公司已经将草稿写完了,现在只需要一个作者”    
Neurontin的案例    
帕克戴维实验室对它的治疗癫痫症药物Neurontin采用的就是第二种策略。帕克戴维实验室是华纳兰伯特制药公司的一个分支,……。  
……    
帕克戴维实验室对外称这个计划为“发表战略”。它将赞助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论文,然后收买学术研究人员在这些论文上署名。这些研究规模很小,而且设计得很差,依据它们来得出正确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论文甚至连一点新数据都没有,通篇都是对Neurontin的溢美之词。它雇佣医学教育和传播公司来准备论文和寻找作者。有家公司准备了12篇论文,每一篇都获得了12 000美元的报酬。而如果“作者”愿意署名,就可以得到1 000美元。显然,这执行起来不会太容易。在帕克戴维实验室收到的一份进度报告中,一家教育公司抱怨道:“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作者在电话里对我们爱理不理。”它在报告中重点标注道:“我们公司已经将草稿写完了,现在只需要一个作者。”  
  且看某些“科学”是如何出笼的      ---------------------------------    《医药代表自曝与医生的暧昧关系》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夏金彪 日    
……    
暧昧的学术营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医生评职称需要学分、论文时,会由医药代表所在药企凭其关系为医生搞定;若某专家需要做一个课题研究,药企则会通过与医学组织合作的方式拨一定资金给专家。      在业内,由药企资助、各种医学会组织的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对医生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处方药销售占了药品市场的大约85%,其中绝大多数处方药是通过医院销售出去的,而医生是决定处方药销售的关键。      “我知道,很多医学组织依赖药企的赞助生存。”刘斌说。他们大量接受药厂的广告费、研究基金、会议赞助、活动资助和咨询费。“因此不难理解,他们已经成为药企的代言人,并在制定治疗指南时为药企的产品说话。”     近年来,这类事件不断被曝光,“全国牙防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作为卫生部下属的医学学术组织,全国牙防组通过为企业认证的方式,敛财两千万,成为企业利益的代言人。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也向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些所谓“学术营销”的内幕:在一次中型学术会议上,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学术会议全由药厂包办了。参会的每个厂家交3万元至10万元的赞助费不等。参会的共有15家药厂,所交赞助费60多万元。讲课的专家一概由药厂出面邀请,支付的讲课费一次2000元到4000元不等;其吃、住、旅游、来回机票全包,每人费用至少需4000元。       ……     “医学学术营销也是行业的潜规则。”刘斌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医学学会权力很大,集医疗事故鉴定权和医学科研成果评比权于一身,它又要企业化运作,经费没有保障。因此,与药企合作很自然。在医学组织的杂志上,与赞助商产品有关的临床研究报告得到优先发表,而有关公共卫生和其他治疗方法的文章则越来越少。此外,他们还在医学组织制定的指南上推荐赞助商的产品。”   
  老农民穿上白大褂,然后再给医院和媒体足够的提成,那么他立即就变成神医,这就是电台电视台乙肝广告的真相。  ————摘自网友“亭亭如盖矣”的签名档    肖启伟,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医院原外科医生,2004年底以实名举报揭开了当地医药机构部分领导和医务人员收受商业贿赂的盖子。然而,57岁的他却不得不提前办了退休手续。他在接受采访时语出惊人:“我这个举报分子离开医院后,大家可以更放心地搞回扣了。……举个例子,我们开江县医院的CT室对外承包给陕西咸阳CT商。对方不向医院交钱,唯一的好处是医生每开一个CT单,提回扣40元。羊毛出在羊身上,买单的当然是病人。出于相同目的,开江县医院还将皮肤性病科对外承包给福建农民。……  ————摘自拙作《“淘汰良医、催生医贩子”的医界潜规则》里面引用的一篇新闻报道.cn/s/blog_0ftt2.html
  行动起来,向狗日的医药贩子宣战!!      《对乙肝犯下的四个错误》的N个错误 ---01-09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95364.shtml      《肝矿经营报社论:魏升部花季护航,肝矿市场钱途无量》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95125.shtml      《乙肝检测取消后,会引发一连串馒头血案吗?(修改稿) 》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74404.shtml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74655.shtml      《乙肝恐怖论的幕后黑手——推销疾病以卖药的医贩子团伙》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26225.shtml      《如果吴钩先生也乙肝,可有“闲情逸致”话脑残?》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64052.shtml    《退学事件:渭南技校版“乙肝恐怖论”,亟需开胸验肺》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50285.shtml    《关于解决我国乙肝问题、体检问题的公民建议书》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77507.shtml    
  另:著名民意领袖——长平先生的大作      《比乙肝更容易传染的是偏见》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46685.shtml      《学习乙肝人士用行动反歧视》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82754.shtml      《卫生部请为查乙肝辩解几句》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43761.shtml
  还让不让人活了,什么时候才能跟别人一样有个平等的机会,不用提心吊胆,担心被福利了
  想要一份平等的权利居然这么难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制药专业学生查出乙肝无法从事相关专业 告学校-河北经济日报网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服务热线:5
制药专业学生查出乙肝无法从事相关专业&告学校
<FONT color=#8-10-8 15:57:27
【字体: 】
&&&学的是制药专业,准备实习时,却被查出患有乙肝,这意味着上了两年多学后将无法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为此,李庆欢以入校、上学没有体检为由,将学校起诉到法院。&&&&实习时被查出患有乙肝&&&&今年18岁的李庆欢是河北蠡县北埝乡人。&&&&据他在诉状中陈述,2006年,他通过中考,考入西安信息技术学院。当时学的是制药专业,入学时,还与学校签订了《学习就业合同》。该合同约定,学校将负责对毕业后的他安置就业,同时,该校承诺,如果未兑现安置就业,退还他的全部学费。&&&&李庆欢说,当时入校后,按照学校规定,他交纳了各种费用,其中学费是10800元,住宿费、生活费等共计17000元。“这些费用中,不少钱是家里借来的。”&&&&今年7月,学校开始让他们进行一年的实习,他被安排到了一家医院药房。但在该单位体检时,他被查出是乙肝携带者。后来,学校也以此为由不再给安排工作,并要求退学治病。&&&&“学校从未对我进行过体检”&&&&“但在入学时以及上学期间,学校从没有对我组织过任何形式的体检和体格检查。”李庆欢表示,由于乙肝目前没有治愈的可能,也就无法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学校保证就业的承诺,也就无法得到兑现。为此,他曾与学校协商,但一直没有结果。&&&&李庆欢认为,由于学校疏于管理,没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体检,导致他两年多时间被浪费,学校应对此承担相应责任。&&&&今年9月中旬,李庆欢将西安信息技术学院起诉到雁塔区法院,要求退还全部学费、生活费等27800元,同时要求该校赔偿不能参加工作的工资损失21600元。记者昨日获悉,目前西安雁塔区法院已经受理此案。&&&&该学院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2006年以前,入学的学生是否体检他不清楚。他说该学生发现患有乙肝后,曾经与学校交涉,学校当时同意退还学费,但学生家长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校方难以答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向法院提出诉讼,目前学校已经收到法院的传票。他表示,对于此事相信法院将会给一个公平合理的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的,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来源:华商报&&&陈静涛 芮潇潇
河北经济日报社版权所有 河北经济日报社网络信息部管理与维护
地址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86号 电话: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和镜像
建议使用分辨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常规能查出乙肝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