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制造网国际站不如中国创造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制造网
& 想放端午假先上七天班 网友吐槽还不如正常上班
想放端午假先上七天班 网友吐槽还不如正常上班
  五一小长假刚过去不久,各地又相继公布端午节三天假期的具体安排。由于端午节与劳动节一样,刚好是日周三,故6月10日至6月12日放假调休,但6月8日(星期六)、6月9日(星期日)要正常上班。对此,有网友表示,如此调休,&总有那么几天是活在&爱与痛的边缘&上。&
  连上7天班&憧憬破灭&
  6月8、9日上班,6月10、11、12日放假,6月13、14日上班,6月15、16日放假&&算来算去,其实端午节和五一劳动节一样,只是放假一天而已。话虽如此,不少网民仍参照&五一&假期的拼假,将端午、年假、双休拼凑成一个长达7天的假期,使一个悠长假期成为可能。
  亦有网友认为,&端午的3天小长假,得靠&7天班&的召唤,对小长假期的憧憬瞬间破灭了。&
  调休比上班还累
  自从取消五一七天长假后,每到法定节假日都会有市民想尽办法把法定假日、临近的周末以及事假、病假、年假拼凑起来,推出让短假期变成长假的休假攻略,这多少反映出市民对长假的渴望。
  不过今年农历新年后的假期,如4月清明节、5月劳动节以及即将到来的6月端午节的假期都出现需要周末上班调休、节后拼假的情况。有市民对周末调休感到不满,认为连续上班7天会很疲惫,还不如正常上班。网友@阿修罗就评论表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是活在&爱与痛的边缘&上。&而网友@fanlz慧人期望就表示,&能不调吗?端午放我一天就好。&
1、任何注明&来源:中国制造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其版权均属中国制造网所有,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传播。已授权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制造网&,否则,中国制造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任何非注明&来源:中国制造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等的资料,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中国制造网转载该资料,并不代表中国制造网同意其观点,中国制造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该资料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甄别,判断真伪。
3、因为作者的信息不明等原因,中国制造网使用部分文章、图片等资料的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相关权利人可与。
采购物品名称热门搜索:
手机浏览微商铺
手机查看产品信息
产品单价:电议产品ID号:最小起订:不限所在地区:山东济南供货总量:不定在线沟通:
联&&系&&人:王小姐女士 (销售总监)
联系电话:400********
主营产品:
品牌:美国ICAN基本投资额:5-10万 保证金额:100000元保证金额:100000元项目区域要求:请选择 品牌发源地: 预计回报率:%预计回报周期:年特许权使用费:元合同期限:年加盟商总数:家特许经营时间:年经营模式:代理 发展模式:区域代理
2013年应届毕业生人数数量高达将近万人,同比去年毕业生数量增加了万人。面对如此庞大而待业人群,中国国内就业形势更加险峻。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呢?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应届毕业生们应该何去何从?对于这一现状,自我认为就业不如创业!
应届毕业生之所以会有就业难的趋势,主要原因还得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我国**P增速由2009年的8.7%下降到2012年的7.8%,今年又下调为7.5%,**P的下调对就业将产生重要影响。&2013年国内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已达到2500万人,高校毕业生总量比2009年增加了近100万人,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部分地区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失衡现象更加凸显,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
二、由于国际经济趋势都不稳定,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持续低迷,预计增长率为。截止到到年,全球失业人口人数已经高达亿,全球青年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欧美、亚洲、北非等地区。同时由于国际经济的不稳定因素而导致了我国外贸、出口以及投资等方面出现一定的动荡,影响中国贸易市场的正常运转,减少了一定的就业岗位。
三、就国内人才市场就业情况来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来看,从今年2月初起,有近家用人单位招聘计划同比降幅约左右。从行业情况看,医疗卫生、咨询、电子商务、旅游、创业、进口轴承市场等行业略有好转,在即将毕业的300家高校中,约有4成学校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十分险峻。有此不少毕业生都感到很有压力。
面对中国市场如此动荡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避开这个就业高峰期呢?国家对于这个情况也出台了一些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比如说鼓励一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就业等。目前自主创业还比较有市场的就是刚刚进入中国轴承市场的美国轴承。是自主创业者的首要选择。
更多关于自主创业项目的问题,请拨打美国(中国)代表处免费咨询热线
美国ICAN轴承中国代表处&&&
王小姐女士
(销售总监)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中国制造
交易网上看到的,谢谢!
手机号码:固定电话:86-7传真号码:86-9电子邮箱:ican_商铺地址:地址:历下区趵北路1号开元广场A座添加到手机联系人
本企业其他产品
面议面议面议面议面议
五金工具代理加盟 相关产品信息:
五金工具代理加盟 相关企业信息: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趋势――就业不如创业由企美国ICAN轴承中国代表处自行提供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趋势――就业不如创业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美国ICAN轴承中国代表处负责,中国制造交易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风险防范建议:
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 。
广告经营许可证 | 豫B2-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2-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29.90 [7.6折][定价:¥39.8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中国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查找同类商品
  1.中国企业的大胜局;企业界人手一册的致胜宝典;了解中国企业崛起,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作品;  2.独家揭秘王传福、马化腾、张瑞敏、鲁冠球、沈文荣、李书福、施正荣、王文京、陈天桥、郭广昌、梁庆德、李宁、柳传志的成功秘籍!  3.与《大败局》相比,《中国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就是中国企业的“大胜局”!  4.深度解读“中国式成功”!探寻著名企业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型之路!  5.人物刻画丰满而真实,看今日的企业英雄如何博弈商场!  6.选择的案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企业,使我们感受新一代枭雄的雄韬伟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势在必行。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实际上是市场升级的一个重要过程,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获得更大收益。《中国造》以生动逼真的实例为您解读中国企业怎样从低端的“制造工”和资源“搬运工”的困境中走出来,如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揭示了“中国制造”要想战胜“外国制造”,最终的取胜之道是“中国创造”。因为只有“创造”才能为中国经济发展突破瓶颈带来全新思路,以商业创新和品牌战略赢得属于我们的尊严!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就职于《第一财经日报》,现为《福布斯》杂志主编,长期从事经济管理研究,并有多部专著问世。  富强
满族,毕业于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文学硕士。曾任大学教师、自由撰稿人、编辑等。有多篇论文、小说发表,多部著作、译著问世。
  中国造走向国际化的动力是中国企业家向上的企业精神。  ――柳传志  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势在必行。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实际上是市场升级的一个重要过程,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获得更大收益。  ――宗庆后  在国际市场上。你只有靠专业能力和独特的创造,才可能让外国客户和同行尊重你,这跟以往的中国制造是不一样的。  ――陈志列  当我们中国企业崛于世界之林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真正实现了!  ――牛根生  仅仅依靠“中国制造”是完全不够的,我们应该用“中国创造"去寻找非资源知识化的创新优势。  ――张瑞敏
1第1章 比亚迪:电池大王的新能源汽车梦第一节 造物先造人
15第二节 可怕的铁电池
21第三节 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
29第2章 腾讯:企鹅帝国在行动第一节 “书呆子”马化腾
37第二节 天生技术派
42第三节 细分领域击败微软
47第3章 海尔是海第一节 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行业
55第二节 再造海尔
60第三节 变革中继续前进
65第4章 万向:从铁匠铺到跨国大集团第一节 追着汽车跑市场
73第二节 “常青树”的本色
77第三节 为理想选择一个载体
82第5章 沙钢:“钢铁沙皇”打造百年老店第一节 所有的机遇都抓住了
90第二节 一个企业家的底色
98第三节 从没有想过要超过谁
105第6章 吉利:让中国车跑遍全世界第一节 造汽车因为一个好奇心
111第二节 民企必胜
117第三节 开启“海外收购”大船
121第7章 尚德:为地球的未来充电第一节 一个太阳能博士的能量
129第二节 转型大难题
134第三节 做的是阳光生意
139第8章 用友:一间房到一个园第一节 学而优不仕
145第二节 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151第三节 “只看机会,不看危机”/
157第9章 盛大:传奇在继续第一节 “网络迪斯尼”/
163第二节 整合是一个过程
169第三节 在盛大不需要斗争
175第10章 复星:像GE一样崛起第一节 复星不是神话
187第二节 最彻底的多元化、最彻底的专业化
192第三节 复星出海
198第11章 格兰仕:伟大是熬出来的第一节 笨就笨得彻底
204第二节 要做50年的苦行僧
209第三节 一个字――“拼”/
215第12章 李宁:一切皆有可能第一节 做有运动灵魂的公司
222第二节 梦想比战略更重要
228第三节 让中国运动服穿到外国人身上
234第13章 联想还能给我们多少联想?第一节 崛起中关村
241第二节 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249第三节 拐大弯,不拐死弯
  第1章 比亚迪:电池大王的新能源汽车梦  日,胡润中国百富榜发布,王传福排在第一位,从第103位到名列榜首,王传福只用了1年的时间。日,美国《财富》杂志中国富豪榜发布,王传福同样居首。王传福是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诞生的第一位中国首富,从白手起家到身家百亿,王传福只用了14年。  比亚迪在中国是独特的,一家企业横跨三大行业:汽车、电池和IT业。比亚迪的竞争对手都很强大,似乎个个都不可撼动,但王传福掌控的比亚迪总能用最快的速度做到大规模生产,并获取高额利润。目前比亚迪的IT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都已做到第一。在汽车领域,王传福提出比亚迪要在2015年做到中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好多人听了之后都笑了,王传福郑重其事地说:“比亚迪和别的公司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第一节 造物先造人  日本人不干,我们干  在全球电池行业,比亚迪本来是一只羊,后来慢慢变成了一只狼,最后强大到赶走了三洋、索尼等一群日本狼。  王传福是中国电池行业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比亚迪没人比他更懂电池。正是在技术上的极度自信,王传福的眼光一次又一次地穿透迷雾,捕捉到商机。  1993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任公司总经理。此间,王传福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了解到日本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这一则消息让王传福立即意识到这将是中国电池企业的一个机会。此时王传福的身份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总院301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和副教授。  充电电池在90年代是热销产品,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充电电池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利润率极高。日本公司控制了全球90%以上的电池市场。为了保持技术优势,维持自己在电池行业的垄断地位,日本禁止出口充电电池技术和设备。  “日本人不干,我们干!”瞅准了机会,王传福决定自己单干,尽快上马生产镍镉电池。为此,王传福辞去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放弃“铁饭碗”,自己下海创业。1995年2月,29岁的王传福拿着从表哥那里借来的250万元,和几个创业伙伴一起创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0万。  最初,比亚迪的业务主要方向是二次充电电池的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主打二次充电电池的委托加工(OEM)市场。  人+夹具=机器人  时至今日,创建一个公司并不难,生产制造出一个产品也不难,难的是如何用尽可能小的投入得到尽可能大的产出。要想在生产制造领域大有作为,必须在生产模式上有所创新,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在生产效率上优于所有的竞争对手。  今天的比亚迪拥有所有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还有就是一个独创的生产流程。这两者是比亚迪战无不胜的核心竞争力。在最初进入电池产业时,比亚迪是一个先天不足的新手――一没有充足的资金,二没有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但它后来却成为了全球电池业的老大。这多少有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刚开始涉足生产镍镉电池时,资金有限的比亚迪还买不起进口设备,拿不出足够的钱建设一整套生产线。王传福干脆凭借自己的技术,亲自动手制造关键设备,他带着自己的员工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敲敲打打,创造性地组建出一套人力流水生产线。王传福把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关键的生产设备只要认为自己能造出来,都用自行研发的机器来代替。  仿佛只有神奇的王传福才能把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摸透,找到一种方法把成本压到最低。日本生产制造商的生产线是全自动化,大量机器人分布其间。工业机器人,是在既定的程序下工作,只要不是人为因素,很难出现技术型误差。但是比亚迪买不起也用不起机器人,只能另辟蹊径就地取材――中国的劳动力便宜,且基数庞大。  比亚迪通过观察发现人手做大范围的移动,误差不会很大,真正的误差是最后把零配件装上去的误差。于是比亚迪在最后的环节设计了很多简单实用的夹具――不符合它的标准就装不上去。这样,比亚迪用简单的人力加夹具,模拟出比较低端的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这样,在比亚迪的电池生产线上,那些不必要的自动化环节统统换成一个个人工。比亚迪制造流程分解为很多个具体的细节,每组工人只需要做一步很简单的工作就可以。比亚迪就是通过这样的“人海战术”打败日本、韩国那些自动化生产的电池企业的。  这是一个“奇怪”的组合:自动化和人工化掺杂在一起,最后居然融汇为巨大的生产能力。生产线具备的成本优势,成为王传福日后拼杀市场所向披靡的利器。比亚迪成立的当年,就成功售出3000万块镍镉电池。  王传福对高科技生产线向来不迷信,不盲从。王传福不是学院派学者,不是哲学家,没有格套,不玩虚的。他是一个企业家,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一个实干家,很会算账。同样,在比亚迪的IT业务中,生产线上的设备60%都由自己开发,模式也是将每一道工序分解成若干个工位,用大量人工代替机械化生产,借此降低生产成本。  王传福带领比亚迪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比亚迪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它和供应商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让自己的原材料比直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的成本至少低40%。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袭来,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40%。日系电池生产制造商大都陷入亏损的泥沼不能自拔,而比亚迪凭借成本优势,迅速抢占了镍镉电池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名不见经传的比亚迪迅速把年销售收入提升到近亿元。  90%零部件自己产  比亚迪当初从事的IT业,多么时尚光鲜,如今梦想着制造汽车――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一般人看来,这是多么愚蠢的举动。  上海的二月,阴雨绵绵,有丝丝寒意,天空灰蒙蒙的。刚刚一个猛子扎到汽车制造业的比亚迪正在开经销商大会。见面会本来应该是喜庆欢快才对,可惜天公不作美,上海这样的天气会让人感到压抑。刚出炉的样车要展现给人看了――一款命名为316的新产品,其实也就是老车福莱尔的加长版,摆在了经销商面前。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请了过来,让他们品评鉴赏,但看完车之后,很多人一句话没说就回房休息了。  这个新车见面会让所有的人都很沮丧,经销商百分之百不支持,其中60%不看好,40%不表态。这一晚,王传福没有睡好觉。这是发生在2004年的事情。  但三年多后,在比亚迪高调宣布打造电动车时,连太平洋彼岸的股神巴菲特都来捧场了。要知道巴菲特此时带来的还有留有体温冒着热气的美金――这太重要了――因为弥漫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让大企业、小企业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多日了。  2009年,全球汽车市场普遍不景气,中国汽车行业却一枝独秀。比亚迪第一季度销量多达近8万辆,同比增长近1倍。比亚迪公关部负责人自豪地说,金融危机对我们比亚迪汽车业没有什么影响。  比亚迪汽车奉行的是低价策略。外形、尺寸酷似丰田花冠的F3只卖5万多,非但远远低于合资品牌车型,也明显低于奇瑞A3等国产车型。  呵呵,10月我买了比亚迪F3豪华款的,听说很多工薪层都比较喜欢,配置还不错,用了几天了,感觉不赖。  这是汽车论坛里一个网友的一条留言,是笔者随手摘取过来的。这位消费者说的话很随意,没有什么修饰,直接把自己买车后的喜悦说了出来。  A00级小车,比亚迪可以卖到2万多,而奇瑞、长安的则在3万多。汽车的品牌、性能和品质在二、三线市场的吸引力,显然不如价格一个因素引发的效应大。当别人试图急于甩掉低价车帽子的时候,比亚迪汽车的营销策略则逆势而行,从其他自主品牌车企中大肆抢夺市场份额。  这一切都归功于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比亚迪汽车为了更好地压缩成本,零部件很少从外边采购,除了轮胎是必须订购的,螺丝钉是没必要自产的,其余90%以上的零部件都由比亚迪自己生产。  能够产生规模效应的零部件都由比亚迪自己生产。汽车工业是一个模具工业。一辆汽车有一万多个零件,也就是有一万多个模具。如果你要做一个,贵一个,那么汽车做出来就成天价了,谁都买不起。  手机模具是比亚迪的主要业务,做手机模具的研发人员同样能做汽车零部件模具。比亚迪内部各业务之间有很好的协同效应,所以能把零件的成本一个个给降下来,降到最低,不能再低。这是比亚迪的本领。  一个认认真真的队伍  2000年9月,比亚迪迁入位于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的新工业园,占地面积达37万平方米,那时的员工人数已达1.7万多人。比亚迪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电动工具、无绳电话、电动玩具、应急灯、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客户群包括所有这些领域的知名品牌,其中电动工具、无绳电话和电动玩具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在2002年已达39%、72%、38%。比亚迪成为中国最大和全球领先的移动能源供应商。  比亚迪不但要制造产品,还要自己造设备,造工厂,同时还要“造人”。生产制造企业的管理最后就是对人的管理,无论什么制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于是,王传福认为应该――造物先造人。比亚迪就是靠着对人的管理,生产出好产品,直接叫板各大代工企业的。  王传福曾骄傲地说,比亚迪之所以能做这么多的产品,就是因为比亚迪有这么多的人,有这么大的一个团队,有一个认认真真做事的队伍。  比亚迪有14万人的队伍,我们是一个认认真真的队伍,我们并不比谁聪明,但是我们认真,把每件事做好,这就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是无数个你看不起的东西集成在一起。  比亚迪有数量众多的工程师和操作工。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有耐心,不能今天投入,明天就要看到成果。工程师会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要想管理好、形成力量并不容易。  因为技术人员有很多缺点,不会拍马屁,经常给你挑毛病,不会受压,你给他高压,他说我在哪儿找不到饭碗,为什么一定要在你这儿做?但要是认同你这个人和公司的理念,钱再少也跟你干。  而对于普通的操作工,主要就是加强培训,让他们认可比亚迪的企业文化,认同比亚迪是一个大家庭。比亚迪针对每年多达10%~20%的现场作业员工的流动,提出很多增强员工稳定性的方案,例如加强对多能员工的培养力度,优化基层管理者的选拔晋升程序,鼓励员工参与公司活动等。通过细分工艺流程,简化手工作业以及设置防呆装置,力求把人员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王传福式管理  比亚迪在管理制度的设计方面绝对是中国式的,王传福式的。王传福对坊间所谓的规则之类的东西不甚在意。在介绍比亚迪的商业模式创新时,王传福直言:“ISO
9001这种质量管理体系太虚。”  熟悉王传福的人都说,王传福很像个孩子,努力、勤奋,而且家庭观念很强。这直接影响到了比亚迪的企业经营方式。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钧说:  比亚迪拥有国企抛弃的一切东西。只有让员工不断跟比亚迪发生各种联系,而不是仅限于上班时间,才能让员工产生认同感。这种做法也是总裁倡导的“家文化”的体现。  在比亚迪的组织架构上,技术和市场管理始终由王传福一人掌控。再没有比这种集权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了。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让人感到庆幸的是,王传福还不算老,只是刚过不惑之年还不到知天命之年。但一个人不能强大到不衰老,把一个公司的整个组织和运转都负起责来。已经有业内人士在积极建议王传福,应当集中精力建立一个更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这样才能持续推动公司向前发展,发展,再发展。  王传福对公司高层还是非常倚重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王传福在比亚迪的持股比例只有28%,而其他34位高管共持有22%的股份。稳住高层,就等于稳定了比亚迪的根基。2006年,比亚迪推出过一个一次性股权奖励计划,把比亚迪电子公司9%的股权以馈赠方式转让给比亚迪电子35名高级管理层及核心业务部门全职雇员,约8600万元。  ......
  中国造走向国际化的动力是中国企业家向上的企业精神。  ――柳传志  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势在必行。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实际上是市场升级的一个重要过程,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获得更大收益。  ――宗庆后  在国际市场上。你只有靠专业能力和独特的创造,才可能让外国客户和同行尊重你,这跟以往的中国制造是不一样的。  ――陈志列  当我们中国企业崛于世界之林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真正实现了!  ――牛根生  仅仅依靠“中国制造”是完全不够的,我们应该用“中国创造"去寻找非资源知识化的创新优势。  ――张瑞敏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股票搜索:
----(------)
为什么是“中国制造”,什么是“中国制造”?
20:14:42 来源:  
  “中国制造”是一种精神,专访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总导演李彬彬——
  2007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已进入第八个年头。这一年,有着“中国经济界奥斯卡”美誉的这项评选再出创新之举——把“2007,谁是中国制造的脊梁”作为评选的主题。为什么评选以主题的方式进行?此次评选标准和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评选在市场上的反应如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总导演李彬彬先生。
  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中国经济周刊》:和往年综合性评比不同,2007年的经济人物评选第一次采用主题性形式,并把“2007,谁是中国制造的脊梁”作为评选主题,这是为什么?
  李彬彬:央视一年一度的经济人物评选有一些原则性要求。曾经我们希望对中国经济进行前沿的梳理,所以在过去七届,我们的主题始终是“谁照亮了中国经济”,“谁让中国经济在这一年具备不同的色彩”等等,是一个综合性评选。2007年第一次提出来主题性评选,把“2007,谁是中国制造的脊梁”作为评选主题,从综合性到主题性,这是这一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最大的亮点。
  2007年评选的四项标准是:推动力、影响力,责任感和创新。在这四项标准中,我们把推动力放到了首位。既然是一份推动力,我们到底要推动什么,这是一个关键。
  之前,很多人认为2007年是“理财之年”、“投资之年”,难道我们去推动一个投资吗?难道我们去推动一个所谓的理财时代吗?我们真的富裕到了只理财就可以了吗?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还远远没到坐享其成的时候;相反,从2007年初到现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和“中国制造”这个概念在世界范围内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至少在声誉上,世界经济实体对于“中国制造”的崛起是带着恐惧和抵触心态的,尽管他们在同时享受着“中国制造”所带来的物美价廉的好处。
  对于中国经济界来说,从2007年开始,他们所要面对的是一个进入世界竞争范围之内的“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概念将在全球范围之内和全球经济实体中间唱响,也会有更多的问题伴随着“中国制造”四个字而来。当然我们所说的“中国制造”不单单指一个产品的现实性制造,更多包含“中国制造”的理念,“中国制造”的精神,这是我们这次评选要着重阐释和诠释的。“中国制造”的精神就是实实在在的精神。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理解“中国制造”的内涵?本年度评出的经济人物都是中国制造业的吗?
  李彬彬:“中国制造”并不单纯指制造产品的企业家。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包括企业界和普通民众,一谈起“中国制造”,就是做杯子的,做床垫的,高级点的说做电子产品的,再高级点的说做汽车的,有觉悟的说“嫦娥一号”就是“中国制造”啊。
  “中国制造”是什么?
  这是中国人在干了那么多年后可能还来不及总结自己的经济行为对世界经济影响之后的一种发问:2007年的年度经济人物是不是就是10个做东西的人?是不是就是10个工厂的老板?不是这样的。
  “中国制造”是一种精神,是中国融入世界趋势的一个代名词。我们曾经说的“MadeinJapan”,并不代表某个具体产品是日本人生产的,而是日本的产业文化和经济渗透能力进入世界之后一种彰显的表现,现在“中国制造”正在承担和继承这样一个地位。2007年评选的10个人,依旧还是各行各业。
  那么,在我们通过调研,得出了那么多热门行业、热门经济事件、热门经济热点之后,为什么提出来一个“中国制造”精神?
  纵观2006年到2007年,中国社会由于资本市场的高度发展,导致现在的情况是:连卖菜的都在做着千万富翁的梦。整个民族的心理,已经被巨大的财富忽悠到了一定程度了,似乎很少有人说财富的积累是要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真抓实干才能出来的。很多人都在说投个机吧、买个房吧、炒个股吧,以为坐在家里敲敲键盘,钱就来了,就成富翁了,就可以享受这个时代的财富了。不是的!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无数个企业家一步步把一些产品做成了世界第一,在今天依旧是带着最严谨的态度、勤勤恳恳地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搏杀出一条道路。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努力太多了,很多艰辛不为人知,这其中包括一些国企的老总。
  所以,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通过一场评选,把“中国制造”的精神推向中国和世界,让一批优秀的、脚踏实地的、真抓实干的企业家成为大家所效仿的榜样。这或许能对未来的中国经济形成良性的推动。
  如何看待对“中国制造”的质疑
  《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国外媒体对“中国制造”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如何看待这种质疑?
  李彬彬:我认为质疑是对的,这是对自身消费安全的关心。不单单国外媒体在抓,国内媒体也在问,这产品是不是对我有害。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认为全天下的消费者都有权力发问,不单纯问中国产品,我还问美国产品——深海鱼油到底是不是深海的?我觉得这无可厚非,这是一个理性社会所表达出对经济界的一个良性拷问,用不着大惊小怪。质疑是最有效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竞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这样的质疑声越多,对中国经济促进的良性作用也越大,一个大国,一定要真正融入到世界经济实体中间去竞争,而且锻炼出真正的水平。
  换一个角度,为什么没有人质疑中国的航天技术,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只要中国的玩具一夜之间停产,世界儿童损失的就是全部的幻想和欢乐,就这么简单。当数量和竞争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别人指出一点点缺点,我们应该虚心地接受。对方做错的,污蔑的要道歉,要改正,这才叫经济合理的发展方向。中国政府能用这种心态面对,也是非常先进的,也是时代发展到21世纪,一个真正懂经济的政府所做出的正确的事情。所以,央视经济频道在做“中国制造”新版图,“相信中国制造”一系列特别节目的时候,觉得政党的先进性和经济工作引导思路的先进性,的确是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有今天这种成就的一个真正体现。这些先进的方法和思路,客观的、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精神,才是“中国制造”的精神内涵。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评选活动的“预热”,央视邀请往届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在国外进行了六场论坛演讲,反响热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李彬彬:让企业家走出国门,站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宣讲真实的“中国制造”,说实话,作为媒体是不应该做这件事情的。在国外,这些都是由行业协会作为企业或产业的代言人,主动、积极地去进行的。但在我国,行业协会的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当我国的产品在外国发生了贸易纠纷或受到名誉诋毁时,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冲在最前面。一般来说,行业协会连基本的国际操作经验都不具备。由此可见,中国的经济组织在构成和功能方面跟其他世贸国家相比,有着多大的差距。2007年央视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邀请往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在国外进行了六场大的论坛,就是想打破这种现状。从实际效果看,反响很好。我们第一站就选在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伦敦进行,足以见识中国人和“中国制造”融入世界经济的一种自信。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这是一次非同凡响的全球性的演讲,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制造”。这样的行动,我敢说只有中央电视台能做得出来,只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能够做得出来。
  《中国经济周刊》:据您了解,这次评选在市场上的反应是怎样的?
  李彬彬:每一年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都是一场盛宴。现在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共识:一名企业家能够从千千万万个同行中脱颖而出,站在提名奖、年度人物奖台上,基本上就是对他的经济行为以及经济成就的一次全面肯定。成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已经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了。(记者王红茹/北京报道)
(本文来源: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易财经今日推荐
  第一次创业选择了开餐饮店,挺有信心的……
——政治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马明哲2008年薪酬将分文不取
——下乡家电卖价高于最高限价
——一生交的税都去哪里了?
两市超过8成个股上涨,盘面被有效激活。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制造202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