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从学术形变为技术性大学从花千骨什么时候更新开始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改制背景下我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对策研究.pdf7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术出版是出版的灵魂,是学术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是最前沿的出版门类,
是中国文化、文明向世界展现的必经之路,是抵御“快餐式阅读’’蚕食人类精神
境界的有力武器,是时代对大学出版的最高要求。大学出版社应以“倡导学术出
版,推动学术交流,营造科学氛围"为己任。
“事转企’’的改制促使出版社更多地关注市场需要,力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维持自身生存发展,这种取向在某种程度上消磨了部分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
意志。研究逐步参与改制的大学出版社如何坚持及做好学术出版,对其秉承学术
出版使命、繁荣学术出版市场、实现终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整理归纳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核心竞争力和文化产业
的相关理论,首先通过我国大学出版社从事学术出版的情况和学术出版市场的现
状分析,了解到已经取得的一些成绩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对大学出版社
学术出版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分析,理顺了学术出版所具备的条件和面临的
挑战;最后提出可以通过观念、战略、机制、技术等10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大
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目前存在的问题,最终使大学出版社在专注于学术出版的同时
能够形成特色和品牌,以市场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保障学术出版高地的坚守,为
学术发展和思想传承做出贡献,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继续繁荣腾飞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核心竞争力,对策
issoulofth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在中国,由于大学长期以来是党委机关和行政组织的二分天下,行政权力压倒、代替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学术管理组织的概念、特性和职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从探索到转型-依托“两业两域”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思考与实践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从探索到转型-依托“两业两域”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思考与实践,从探索到转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51: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从探索到转型-依托“两业两域”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思
官方公共微信研究型大学校长之学术背景: 一个中美比较
研究型大学校长之学术背景: 一个中美比较
摘要:作为大学的行政负责人,大学校长在大学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校长遴选就成为中外大学办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中,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是成为校长及校长遴选的一个重要参考。本研究在界定学术背景内涵基础上,把历史与个案研究、内容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融为一体,从教育背景与工作背景两大领域对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美国著名私立“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著名的私立“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以出身理科为多,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校长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这与中国无论学校学科构成如何,其研究型大学校长均以理科学者出身为主的情况完全不同。(2)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外部选拔模式”,而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内部选拔模式”。(3)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而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不到一半且博士学位来源多样化。(4)美国公立顶尖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私立顶尖大学校长则很难一概而论,而当前中国顶尖大学校长的职业经历显现单一化。据此,本研究提出了改进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选拔政策的三点建议,从而为未来的大学校长“候选人”及选拔大学校长的高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若干历史经验与国际参照。
关键词:大学校长;学术背景;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研究型大学
(一)问题的提出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人文学与高等教育”一文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年以前,哈佛大学主持了一次中国的十位大学校长和美国的十位大学校长的会谈活动。中国的大学校长基本上是理工科出身的(现阶段北京的领导阶层也大都是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理工传统培养出来的人才),而参加会谈的美国的十位校长除了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外,都是研究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当时哈佛的校长陆登廷(Neil Rudenstein)是研究英国文学的,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加斯帕(Gerhard Gasper)是研究法学的,耶鲁大学的校长列文(Richard Levin)是研究经济的,而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瑞普(George Rupp)却是一位神学家。”[1]而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有可能影响大学社会批判功能的强弱,因为人文学的精髓之一就在于其“独具的批判精神”(杜维明,2002)。尽管人们认识到建设一流大学最关键的是学校的运作机制。但是,在“机制”一时无法改变之前,人们同样清楚,而且“几乎所有领导都强调,选好领导班子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中的关键”(朱清时,2003)。[2]可见,选择什么“背景”的人担任大学校长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
正是由于大学校长对于大学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学校长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Thwing Charles Franklin所著《高校校长》(1926)描述了高校校长必须培育的各种内外关系,校长作为个人和专家必须培养和展现的各种素质和特征,分析了校长岗位的风险和收获,以及如何实行有效的领导等问题。[3] Schmidt,G.p.在《旧时的大学校长》(1930)一书则讨论了1760年至1860年间的美国学院院长们,讨论了他们的职务,考察了他们作为宗教领袖、爱国者、管理者、改革者、学生招募者、筹资者、反动分子等多重角色。[4]Harold W. Stoke所著《美国大学校长》(1959)一书详细论述了大学校长的作用的变化。他认为,大学校长已开始从“学者型”变成“管理型”,成为“经理型”的校长。[5]Cohen Michael D.与 March,James G.合著有《领导与模糊:美国大学校长》()。在该书中他们论证说,由于绝大多数大学是“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是个“杂乱无章的世界”,因此大学校长很少能做成什么事情。[6]Kell,Clark 和garion L.合著的《大学校长的多重生活:时间、地点、性格》(1986)通过对对若干大学校长及其配偶,以及其他有关人士的800次访谈,揭示了大学校长的经验与期望,探讨了不同的管理方式,以及校长们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决策时所扮演的不同角色。[7]鉴于大学校长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先后对美国高校校长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查,显示了美国大学校长群体的基本特征与变化趋势(1988)。[8]其最近的调查涉及了236所“有博士授予大学”,这些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不能完全等同(Melanie E.corrigan,2004)。[9]当然也未见国外的校长研究涉及了中美之间的比较。
国内对大学校长的研究主要从历史与理论两个角度进行:前者以校史研究室进行的个案分析为主,并集中于著名大学的著名校长研究,[10]后者主要以文献把握基础上的理论思辨为主,部分研究涉及了调查[11]。对大学校长考察的另一角度是国际与比较教育的视角,这也有两种取向:其一是对国外大学校长遴选、办学与角色变迁方面的考察;[12]其二是对中外大学校长的比较研究。如有研究比较了大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选拔程序(许晓东,1995;周群英,胥青山,2003),[13]另有研究则进行了中外知名大学校长的比较研究(席酉民,郭菊娥,王洪涛,王大刚,2002)。[14] 此外,至2003年,中国(大陆)有三篇博士论文专门论及大学校长:或探讨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眭依凡,2001)[15],或对大学校长的治校之道进行个案分析(陈运超,2002),[16]或探讨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之关系(胡国铭,2002)。[17]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台湾大学历史系黄俊杰教授从最近10年来台湾地区大学院校所实施的校长遴选制度的实际经验出发,分析了这种校长产生方式的积极贡献与负面效果,也探讨这种制度所产生的各种制度性的与非制度性的问题及可能的调整方向(黄俊杰,2002)。[18]这为大陆校长遴选提供了台湾的经验参照。
综观已有的研究,除了席酉民等人的研究(2002)简单论及中外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外,集中探讨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学术背景的论文尚未发现。即使是在席酉民等人的研究中,由于涉及面很广,加之没有对“中外”、“知名大学校长”进行明确界定,所以我们难以了解这些大学校长的样本情况及其代表性,更无法深入了解这些大学校长的学习与工作背景之详情。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大学校长研究资料基础上,我们同样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谁在当中国大学校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如何?差别何在?有研究在考察政治精英的职业选择之后指出:精英人物的职业选择不仅是“由社会面临的问题类型决定的”,而且是由解决那些问题所需要的技能决定的(Gaetano Mosca,1939)。[19]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由此类推:中国大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技能决定了其大学校长的选拔?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在描述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学术背景的基础上进行跨国比较,以为即将成为大学校长“候选人”及需要选拔校长的大学或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多角度的参考及启示。
(二)研究方法
为了对上述问题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回答,本研究拟以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为主,佐以比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来比较研究中美两国大学校长学术背景间的内容差异[20]。内容分析法主要是对两国的样本分别进行描述性叙述,即按照学术背景的两大领域——教育背景与职业背景依次进行历史或现状的描述分析;比较分析则是在内容分析基础上并列(juxtaposition)并比较(comparison)各自的异同与优劣。当然,这两种研究方法之外还结合了历史研究与个案分析,并使各研究方法融为一体,以求相得益彰。
鉴于中美两国大学众多,国情各异,本研究把中美两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校长作为考察的重点,且把考察的时间跨度定位为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阶段。之所以主要考察20世纪以来美国的大学校长,是因为正是到了20世纪,美国的高等教育才在吸取英德两国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美国特色并进入超一流行列,而中国也在经历诸多曲折之后开始进入大学发展的稳定时期。
本研究所考察的23所美国高校均为美国排名靠前的知名学府。其中包括“常春藤联盟”8校及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合计14所私立知名学府与伯克利加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9所公立知名大学。为了与上述高校相对应,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大学等15所中国高校作为对照样本。尽管各种排行榜差异较大,但上述大学作为两国各自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代表通常不会有太大的异议。唯一不同的是:美国大学取样主要依据大学发展历史地位及历次排行榜的排行情况。而中国大学取样除了考虑这两者之外,还兼顾了大学的“科类结构”。鉴于各校公开的资料既不完整,也不一致,本研究尽可能查阅补充了校长们的其他相关资料。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架构
(一)核心概念
本研究对所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界定如下:所谓“研究型大学”,就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王战军,2003)。[21] 学术(Academia)是“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22]相应地,学术背景(Academic Background)就是指从事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的背景。从狭义的角度看,学问是指学者从事专门的学术研究;从广义的角度看,“世事洞明皆学问”。本文的“学术”主要是一种广义“学术”。为了便于概念的操作化,这里把学术背景限定为教育背景与职业(专业)背景两大方面。当然,这两大方面不能概括学术背景的全部,所以,在下面的论述中,本研究还将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补充或说明。
教育背景(Education Background)是指所受教育的基本情况。它涉及这样一些问题:新任校长是从哪所大学毕业的?他(她)毕业于本校还是外校?是名校毕业生还是非名校毕业生?是本国出产的“土鳖”(本国毕业生)还是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海龟”(留学生)?校长获得的是什么性质与层次的学位[23]?他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科”的?[24]进一步的问题还在于:就读什么样的学校有利于成为研究型大学校长?学习什么性质的学科更可能成为大学校长?高学位有助于成为大学校长吗?单一学科经历还是交叉学科经历更有利于从事校长工作?要成为大学校长是否必须出国留学?总之,什么“教育背景”的大学校长候选人更有可能成为大学校长?
职业背景(Professional Background)又称作专业背景,是指人们担任现职(校长)前从事的工作情况。它主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担任校长之前主要从事什么专业工作?进一步的问题则在于:校长的专业特长是什么?成为校长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经历?职业经历(如从事管理工作或学术工作)多样化必然有利于成为校长吗?大学校长的经历“顺利还是曲折”更有利于办学?在成为大学校长之前通常经历哪些“官僚层级”?在学校内部工作还是在学校外部工作更有利于成为大学校长?
毫无疑问,本研究不可能全面地回答上述所有的具体问题。即便回答了其中的某些问题,其重心也是根据事实分析而有所不同的。
(二)研究架构
大学校长的遴选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或政府意志的决策过程。它受制于学校与环境两大方面的互动。具体说来,大学校长的遴选既受制于大学自身的历史传统、大学的类型与目标及校内外直接利益团体,也受制于政府及其管理体制、国内外形势变迁及企业市场与某些非政府组织(NGO)。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大学校长选拔的机制与内外影响因素形成了如下的大学校长选拔构架(图1):
大学 校长选拔 环境
校内群体 国内外形势
选拔委员会
(或董事会、评议会等)
大学体制、 政府及其
文化 与目标 管理体制
&&&&&&&&&&&&&&&&&&&&&&&&& 本校与外校校长候选人&&&&&&&&&&&&&&&&&&&&&
(学术背景等个人因素)
离校群体 企业与NGO
图1 大学校长选拔构架
图1表明,大学校长选拔的“小环境”主要集中于大学选拔委员会(或董事会、评议会等)与本校与外校校长候选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受到大学历史、类型、层次与目标和政府及其管理体制等“大环境”的直接影响,而这种“大环境”影响又穿插了校内外各种影响因素,校长候选人的“学术背景”等个人因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量”。本研究即依据上述构架收集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历史与个案资料,述评他们的异同及各自的优劣。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
按照前述概念界定,本部分主要从教育背景与职业背景两大方面按照公立与私立两种大学类型分别描述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我们不妨从美国两所不同性质的著名大学——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始,逐个展开我们对美国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校长“学术背景”的个案考察和分析。
(一)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校(院)长的学术背景:历史考察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而MIT则是美国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表1显示了20世纪以来哈佛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情况。
表1 20世纪以来哈佛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
(生卒年)上任年龄(岁)任职时间(年)教育背景
(学校、学位、年等)职业背景
1.Charles W. Eliot
(40年)哈佛学院
1853:文学士(A.B.);1856:文科硕士(A.M.)分析化学教授(MIT)
2.AbbottL. Lowell
(24年)哈佛学院1877:文学士(A.B.)
哈佛法学院1880:法学士(LL.B.)Eaton政治科学教授(哈佛)
3.JamesB. Conant()40 193-1953
(20年)哈佛学院1913:文学士(A.B.)
哈佛大学1916:哲学博士(PhD)Sheldom Emery 有机化学教授(哈佛)
4.Nathan M. Pusey
(18年)哈佛学院1928:文学士(A.B.)
哈佛大学1932:文科硕士(A.M.)
1937:哲学博士(PhD)Lawrence 学院院长(Appleton,Wis.)
专长:古代史
5.Derek C. Bok(1930- )91
(20年)斯坦福大学1951: 文学士(A.B.)
哈佛法学院1954:法学博士(J.D.)
George Washington大学 1958:文科硕士(A.M.).律师
哈佛法学教授、法学院院长
6.NeilL. Rudenstine (1935- )01
(10年)普林斯顿大学1956:文学士(B.A.)
牛津大学1959:文学士(B.A.)
1963:文学硕士(M.A.)
哈佛大学1964:哲学博士(PhD)Andrew W. Mellon基金会执行副主席(纽约)
英美文学学者
7.Lawrence H. Summers
(1954- )472001年至今麻省理工学院1975:理学士(B.S.)
哈佛大学1982:哲学博士(PhD)经济学教授
美国财政部部长
小结平均上任年龄45.43岁平均任期22年(现任校长除外)1.哈佛校长至少必须具有一个哈佛学位,是否哈佛校友是成为哈佛校长的一个重要前提。
2.哈佛校长20世纪早期以理科学者为主,但近50年全部为文科出身。哈佛校长任前职位前期主要来自校内,近期主要来自校外。
资料来源:依据 http://www.president.harvard.edu/history/整理。表中画线部分表示与所在大学相同的教育或职业背景。Provost本为牛津、剑桥等大学的某些学院的院长或者美国某些大学的教务长,在本文中一律译为“教务长”。美国的Provost与中国的教务长职责并不完全相同。美国的教务长涉及到分管学术与财政事务。学位的翻译有时用中文有时用英文缩写是由校长背景资料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文中尽可能依据所收集资料情况加以注明,下同。
由表1可见,20世纪以来先后有7位哈佛大学校长,他们通常在35-56岁左右(M=45.43±7.41年)出任哈佛校长。哈佛校长平均任期22年(M=22±9.96年,其中Charles William Eliot 35岁当选哈佛校长,任期长达40年;任期最短的Neil L. Rudenstine校长也长达10年)。由表1可以推知,上任年龄较年轻,那么承担校长职责的时间有可能较长。日,现任哈佛校长Lawrence H. Summers(2002)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提到:“我坚信,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的原因之一就是(校长长期任期制)。自从1860年代美国内战结束以来,任职的校长总共只有七位。我非常荣幸地担任内战以来的第七位校长。由颇具魄力的领导长期任职能使学校为适应变化的新时代的需要而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改进。这是哈佛办学的悠久传统”。[25]杜维明(2002)进一步指出,校长任期长可以规划长远的策略。这种传统不仅反映在学校的教学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教育风格时时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26]
近期7位哈佛校长“教育背景”的共同特点是:至少有一个哈佛大学的学位。7位校长中有4位获得2个哈佛学位(Nathan Marsh Pusey有3个哈佛学位),4位有哈佛的本科学位,5位有哈佛的博士学位。换言之,哈佛“血统”的纯正几乎是担任哈佛校长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得到哈佛的本科学位,至少也要“补上”一个哈佛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且哈佛校长的其他学位也出自一流大学。
在“职业背景”中,在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哈佛有5位校长来自学术界(占7位哈佛校长的71%),且其中4位来自哈佛自己的教授或学院院长。90年代以后的2位校长则来自校外的基金会或者政府部门(占7位哈佛校长的29%),提示哈佛大学校长来源的新趋势。在专业特长方面,除了50年代前期有2位哈佛校长为化学家之外,其他5位校长均来自政治、历史、文学、法学、经济学等文科专业,表明哈佛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流来源。
尽管这些校长中没有一位出身教育学科,但是Derek Curtis Bok写了5本高等教育论著:《超越象牙塔》(Beyond the Ivony Tower,1982)、《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1986)、《大学与美国未来》(Universities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1990)、《巨流之形》(The Shape of the River,1998)、《市场中的大学》(University in the Marketplace,2003)。Lawrence H. Summers则在担任哈佛校长之前,除了担任MIT及哈佛大学的教师(1987年命名为Nathaniel Ropes政治经济学教授),随后自1991年开始进入华盛顿,在过去10年主要服务于一系列的公共政策部门,尤其是1999年成为美国财政部长而引人注目。可以说,无论哈佛校长来自校外,还是校内,学术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有趣的是,尽管哈佛校长绝对是个繁忙的角色,但表1显示20世纪的哈佛校长均享85岁以上的高寿。
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一所与哈佛大学学科构成完全不同的著名理工科大学。表2列出了20世纪该校主要校长的学术背景(限于资料收集困难,这里实际上仅列出1923年以来该校校长的学术背景情况)。
表2 麻省理工学院(MIT)院(校)长的学术背景
(生卒年)上任
年龄(岁)任职时间
(年)教育背景
(学校、学位、年等)职业背景
1.Samuel Wesley Stratton
(7年)依利诺伊大学(Urbana) 理
学士(B.s.,1886)
依利诺伊大学执教数学、物理、电子工程;
芝加哥大学教授(1900);
美国国家标准局()
2.Karl Taylor Compton
(18年)Wooster大学理学士(B.S.,1908)、理科硕士(M.S.,1909)、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哲学博士(PhD,1912)Reed学院执教物理学;
普林斯顿大学Palmer实验室主任兼物理系主任
美国国家科学院物理学部主席()
3.James Rhyne Killian
(11年)MIT管理学理学士(S.B.,1926);
MIT《技术评论》杂志编辑()、校长助理(1939)、主管副校长(1943)、副校长(1945)
4.Julius Adams Stratton
(7年)MIT电子工程理学士(S.B.,1923)、理科硕士(S.M.,1926)、瑞士苏黎世Eidgenossiche Technische Hochshule数学物理学理学博士(Sc.D.,1928)MIT电子工程系助理教授(1928)、物理系副教授(1935)、教授(1941)、教务长(1949)、副校长(1951)、代理校长(1957)
5.Howard Wesley Johnson
(1922-)71
(5年)中央学院(Central College)(1947)芝加哥大学教师(1948)、MIT管理学副教授兼斯隆学术规划主任(1955)、教授兼斯隆管理学院院长()
6.Jerome Bert Wiesner
(9年)密西根大学电子工程理学士.(B.S,1937)、理科硕士(M.S.,1938)、哲学博士(Ph.D.,1950)国会图书馆声学与录音实验室总工程师(1940)、MIT雷达实验室(1942)、新墨西哥州加州大学Los Alamos实验室成员(1945)、MIT电子工程助理教授(1946)、副教授(1947)、教授(1950)、电子学研究实验室主任()、电子工程系代理主任()、理学院院长(1964)、教务长(1966)
7.Paul Edward Gray
(1932-)90
(10年)MIT 电子工程B.S.(1954)、
理科硕士(S.M,1955)、理学博士(Sc.D.,1960)MIT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7)、学术事务部副主任()、副教务长()、工程学院院长()、校长(chancellor,)
8.Charles Marstiller Vest(1941-)491990年至今西弗吉尼亚大学机械工程理学士(B.S.)
密西根大学理科硕士(M.S.)、哲学博士(PhD)密西根大学工程系主任、教务长、学术事务副校长
小结平均上任年龄50.5岁(±7.25) 平均任期9.57年(现任校长除外)±4.241、几乎所有的校长都出身理科,且多具有名牌大学理学博士或哲学博士(占62.5%)。
2、只有37.5%的MIT校长拥有MIT学位,且有同样比例的MIT校长的本科学位并非出自名校。 1、MIT的校长有62.5%任职前曾经工作于MIT,另有37.5%的校长来自其他单位,且他们大多具有担任本校或外校系主任、院长、副校长或代理校长的职业历程。
2、几乎所有的MIT校长均从事有关理工科方面的工作
资料来源:依据 http://web.mit.edu.newsoffice/nr/2003/cmw.html整理。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大学校长具有与哈佛大学不同的特点。由表2可见,1923年至今MIT先后有8位校长,他们平均上任年龄50.5岁,平均任期9.57年(现任校长除外)。这比哈佛大学校长的平均上任年龄年长5.07岁,而平均任期则短了12.43年,显示两校校长的任期长短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很可能与两校校长的选拔与任期传统有关。
近期8位MIT校长“教育背景”的共同特点有两点:几乎所有的校长都出身理科,且多具有名牌大学理学博士或哲学博士(占62.5%),但只有37.5%的MIT校长拥有MIT学位,且有同样比例的MIT校长的本科学位并非出自名校。前者与哈佛大学近50年的校长全部为文科出身很不相同,后者与哈佛校长大多具有至少一个哈佛学位也很不一致。
虽然MIT校长也基本出身名校,但显然不如哈佛大学出身一流大学的比例高。似乎预示MIT在美国大学中的地位与哈佛大学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哈佛大学具有很多的贵族“保守气质”,而MIT则多一些平民“开放色彩”。或许这与学科构成有关:“文理主导型”的哈佛大学学科领域宽广,其校长在学生时期可以选择哈佛的学科相应地可以更加多样化;对“理工主导型”的MIT而言,其学科范围相对比较窄小,所以无论其校长在学生时期选择MIT,还是MIT选择学生,都使得相互的选择范围不如哈佛来的宽广。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或许还是来自体制与观念等因素。
在“职业背景”中, 有62.5%的MIT校长任职前曾经工作于MIT,这与哈佛71%的校长来自本校旗鼓相当。MIT虽然有37.5%的校长来自其他单位,但他们是在其他高校任职。与哈佛大学不同,没有发现MIT校长来自校外的基金会或者政府部门。在专业特长方面,毫无疑问,MIT校长几乎清一色来自理科学者。
(二)当前美国其他私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
除了哈佛大学与MIT,包括常青藤联盟在内的其他私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又如何呢?表3显示了当前美国12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相关情况。
表3 美国12所私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
学校名称校长姓名
(学校、学位、年等)主要职业背景
1.耶鲁大学Richard C.Levin
1993至今斯坦福大学文学士(B.A.,1968)
牛津大学政治与哲学研究文学士(B.Litt.)
耶鲁大学哲学博士(PhD,1974) 耶鲁大学经济学Frederick WilliamBeineche 教授
耶鲁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
2.普林斯顿大学Shirley M.Tilghman2001至今Queen大学(加拿大)化学荣誉理学学士(Honors B.Sc.,1968)
费城Temple大学生物化学哲学博士(PhD,1970)
国家健康研究所博士后西非塞拉利昂中学教学2年
癌症研究所(费城)研究
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人类遗传、生化和生物物理)
普林斯顿大学分析生物学教授(1968)
3.宾夕法尼亚大学Judith Rodin1994至今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士(B.A.,1966)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哲学博士(PhD,1970)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教授、系主任
耶鲁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务长
4.哥伦比亚大学Lee C.Bollinger
2002至今Oregon 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美国高等法院法官
密西根大学法学院院长
达特茅茨学院教务长
密西根大学第二十任校长
5.布朗大学Ruth J.Simmons
(第一位执掌长春藤大学的非裔美国人)2001至今Dillard 大学学士(1967)
哈佛大学硕士(1970)
哈佛大学博士(1973):主修罗马语言与文学
新奥尔良大学助理教授
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副教授、国际项目代理主任
南加州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
普林斯顿大学美非研究部主任、副教务长
Spelman 学院院长
Smith学院院长
6.达特茅茨学院James Wright
(1939-)1998至今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史学学士(1964)
威斯康星大学史学硕士、博士(1969)达特茅茨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1974)、教授(1980)
达特茅茨学院代理院长、院长
7.康乃尔大学Jeffrey Sean Lehman2003至今康乃尔大学数学学士(1977)
密西根大学法律与公共政策高级学位高等法院法官
密西根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律与公共政策教授
8.芝加哥大学Don Michael Randel2000至今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士(A.B.)、音乐硕士(M.F.A.)和哲学博士(PhD)康乃尔大学音乐系助理教授(1968)、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1991)、教务长
9.斯坦福大学John L.Hennessy2000至今Villanova大学电子工程学士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科学硕士、博士斯坦福大学教师(1977)、计算机系统实验室主任、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1987)、系主任()、工学院院长(1996)、教务长(1999)
10.杜克大学Nannerl Overholser.
Keohane1993至今 Wellesley学院院长
(第一位担任杜克校长的女性)
11.霍普金斯大学William R.Brody1996至今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理学士(B.S.)、理科硕士(M.s.)
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M.d.)、哲学博士(PhD)
霍普金斯大学放射学系系主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教授()
斯坦福大学放射学与电子工程学教授()
明尼斯达大学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12.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David Baltimore1997至今Swarthmore学院学士(1960)
洛克菲勒大学哲学博士(PhD,1964)
麻省理工学院、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后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1968)、终身教授(1972)
从表3可以看出,12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的“教育背景”中,除了杜克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资料不详外,至少有9所以上的大学校长具有博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与康乃尔大学校长资料未明确显示其校长是否具有博士学位)。与哈佛大学校长必须至少有一个哈佛大学的学位不同,这里的12所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杜克大学除外)中,只有4位大学校长具有所在学校的学位,提示美国多数私立研究型大学选拔校长在“教育背景”考虑方面“本校色彩”已经趋于平淡。在就读学校的“名气”上,12所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的校长几乎都有名校背景,但也有部分校长曾经就读名不见经传的大学。
在“职业背景”方面,12所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校长中,有5位校长具有任职大学的学校经历。如果把“教育背景”与“职业背景”进行交叉分析,则显示除杜克大学的其他11所大学中有占2/3的8位校长具有“本校色彩”。由此可见,是否具有任职学校的“教育背景”或“职业背景”仍然是能否任职的一个重要考量。道理很简单,具有任职学校的“教育背景”或“职业背景”这样一种经历有利于校长与任职学校的相互了解与感情沟通。但1/3的校长没有所任职大学的任何背景,则表明大学在选拔校长时“英雄不问出处”,唯才是举选拔人才的主流趋势。无疑,这两个方面并非矛盾而是相互补充。
要对一位现代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准确归类是有些困难的,因为文理兼通几乎是担任校长的前提,虽然校长有自己的学术或职业专长。如果一定要进行“学术背景”的分类考察,或许更好的的做法是“学术倾向”,即主要从事业务是偏向“文科”或者“理科”。由此观照当今美国大学校长,那么从表2与表3可以看出,理工主导的大学自然是选择“理科”人才担任校长(如MIT或Caltech)。没有明确的学科主导方向的私立综合性大学中,前10所大学中(杜克大学因资料不全除外),至少有7所大学由“文科”出身者担任校长。由于美国主要研究型大学多数是综合性大学,显示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校级行政人员由文科人才主导的基本态势。
(三)伯克利加大校长的学术背景:历史考察
由于包括中国大学在内的大学以公立大学为主导[27],因此本研究除了考察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外,也注重考察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相关情况。为了与最著名的私立大学——哈佛大学相对照,这里选择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公立大学——伯克利加大的校长作为历史考察的案例。该校校长的学术背景情况如下(见表4):
表4 伯克利加大校长的学术背景
任职时间(年)教育背景
(学校、学位、年等)职业背景
1.Clark Kerr
(6年)Swarthmore 学院文学士(A.B.,1932)
斯坦福大学文学硕士(M.A.,1933)
伯克利加大哲学博士 (PhD,1939)
伦敦经济学院研究()Antioch学院经济学教师()、斯坦福大学劳动经济学助理教授()、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伯克利加大商业管理学院副教授、工业关系研究所所长(1945)、教授(1947)
2. Glenn T. Seaborg
(3年)落杉矶加大文学士(A.B.,1934)
伯克利加大化学哲学博士(PhD,1937)伯克利加大教师(1937)、劳伦斯实验室副主任()
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参与曼哈顿计划
获诺贝尔化学奖(1951)
3. Edward W. Strong
(4年)斯坦福大学文学士(A.B.,1925)
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M.A.,1929)、 哲学博士(PhD,1937)伯克利加大讲师(1932)、全职教授(1947)、社会学系(所)主任(1946)、副校长(1958)
4. Roger W. Heyns
(6年)Calvin 学院文学士(A.B.,1940)
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文学硕士 (M.A.1942)、哲学博士(PhD)密西根大学教师(1947)、副校长(1965)
5. Albert H. Bowker
(9年)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文学士(A.B.,1943)
哥伦比亚大学PhD(1949)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纽约城市大学校长()
6.Ira Michael Heyman
(10年)达特茅茨学院
耶鲁大学法学学位伯克利加大法学教师(1959)、副校长(1974)
7.Chan-Lin Tien(田长霖)
(7年)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理学士(BS,1955)
Lousiville大学热传导机械工程硕士(MME,1957)
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文学硕士(MA)、哲学博士(PhD,1959)伯克利加大机械工程助理教授(1959)、全职教授(1968)、系主任()、研究副校长()
Irvine加大常务副校长()
8.Robert M.Berdahl
1997至今Augustana学院文学士(B.A.)
伊利诺依大学文学硕士(M.A.)
明尼斯达大学哲学博士(PhD,1965)Oregon大学历史教师、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
伊利诺依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Taxas大学校长()
小结伯克利加大校长的任期通常不超过10年(M=6.43±2.51年)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具有名校博士学位;
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几乎都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
几乎都是知名学者;
多来自本校或外校的副校长或校长,人数大致各占一半。
由表4可以看出,近50年来伯克利加州大学先后有8位校长,其任期通常不超过10年(M=6.43±2.51年)。在“教育背景”方面,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具有名校博士学位,且该校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但是毕业于伯克利加大的校长只有2位,另有3位校长则具有伯克利加大工作背景,综合后共有5位校长具有“本校色彩”(8位校长中占62.5%)。
如果把美国最著名的公立大学与最著名的私立大学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对伯克利加大来说,其校长的“伯克利血统”已经相当平淡。这与哈佛大学选拔校长时坚持“哈佛血统”完全不同,显示出两校的思想分野:前者更加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而后者则具有更多的排他性与封闭性。由于美国最著名的大学往往是私立大学,作为私立大学的排头兵,哈佛大学具有明显的排他性是不难理解的。但是,这种排他性利弊如何却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有朝一日,假如美国大学已经不再居于世界最前列,哈佛大学的校长选拔仍然坚持其“哈佛血统”吗?
(四)当前美国其他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
除了最著名的公立大学之外,不妨进一步了解其他著名公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表5显示了当前美国其他8所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情况。
表5 当前美国其他8所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
学校名称校长姓名
(年:专业或学位)主要职业背景
1.弗吉尼亚大学John T.Casteen Ⅲ1990至今弗吉尼亚大学英文文学士(B.A.,1965)、 文学硕士(M.A.,1966)、哲学博士(Ph.D.1970)伯克利加大、弗吉尼亚大学英文教授
Connecticut大学校长()
落杉矶加大(UCLA)Albert Carnesale1997至今机械工程学士、硕士
原子能工程哲学博士(Ph.D.)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Lucius N. Littauer教授、主管学术系主任()、系主任()、教务长()
3.密西根大学(Ann Arbor)Mary Sue Coleman2002至今Grinnell 学院化学学士
北卡来纳大学生物化学哲学博士(Ph.D.)、博士后
Texa大学(Austin)博士后Iowa大学药学院生物化学教授、文理学院生物学教授、校长(1995)
4.北卡来纳大学(UNC, Chapel Hill)James Moeser2000至今Texas大学(Austin)优秀音乐学士(1961)、音乐学硕士(1964)
密西根大学音乐艺术博士(1967)堪萨斯大学风琴(Organ)系助理教授、主席(Chairman,1966)、美术学院院长(1975)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院长兼大学艺术部主管(1986)、南卡罗来纳学术事务副校长、教务长(1992)、Nebraska 大学(林肯)校长(1996)
5.威廉与玛丽学院Timothy J. Sullivan1992至今威廉与玛丽学院行政学学士()
哈佛大学法学学位(1966)
威廉与玛丽学院法学院助理教授(1972)、副教授(1974)、全职教授(1977)、法学院院长(1985)
6.伊利诺依大学(Urbana-Champaign)James J. Stukel1995至今Purdue大学学士(1959)
伊利诺依大学工程硕士(1963)、博士(1968)伊利诺依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学术事务副校长、临时校长()
7.威斯康星大学(Madison)John D.Wiley2001至今印地安纳大学物理学学士(1964)
威斯康星大学物理学硕士(1965)、博士(1968)贝尔电话实验室技术员()、威斯康星大学工程学院研究副院长()、高级研究员、研究生院院长(1)、教务长、学术事务副校长()
8.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G.Wayne Clough1994至今佐治亚理工学院民用工程理学士(B.S.,1964)、理科硕士(M.S.,1965)
伯克利加大民用工程哲学博士(Ph.D.)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Virginia Tech、U.of Washington教师;Virginia Tech民用工程系主任、工学院院长;U.of Washington教务长、副校长
由表5可以看出,除伯克利加大之外,其他8所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方面,如前一样,所有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都有名校高级学位。但是,似乎与美国私立名校校长多出身于文科不同,这里8位校长中,只有3位校长出身文科,其他5位校长则出身于理科,加上它们的主要“职业背景”,那么也只有一半(4位)的校长主营文科。再者,无论私立研究型大学还是公立研究型大学,除了早期大学少数例外(如哈佛大学),绝大多数校长都有其他学校的求学经历或职业经历。在一所大学从本科到博士,又留校工作升为大学校长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与中国主要大学偏爱“留校”的传统完全不同[28],其原因固然在于美国大学校长选拔机制与中国差异甚大,还在于美国大学学生就业政策与中国完全不同——即便最好的学生通常也不能直接留校任教,而必须离开熟悉的母校到外面打拼,在证明自己具有足够的才干以后才由母校返聘回校任职。毫无疑问,跨校求学与工作的背景有利于吸收各单位经验之长,综合形成新的特色与优势。
三、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学术背景
正如20世纪中国经历的曲折历程一样,中国大学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极为曲折的发展历程。按照历史分期,中国大学(这里指中国大陆内地大学,下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中华民国主管的大学为代表,后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学为代表。鉴于中国及其大学发展历史的曲折与复杂,本研究在案例方面,仅对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历史考察;对当前大学校长的考察,也不完全依据常见的大学排行榜,而是根据中国大学的实际把主要的研究型大学大致分为“文理主导型”与“理工主导型”两大类,选择这两类大学的主要代表,对其现任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分析。
(一)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历史考察
作为“211工程”与“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在我国大学系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校长的选拔同样引人注目。表6、表7分别显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两校校长的学术背景情况。
表6 北京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1952年至今)
(生卒年)上任
(年)教育背景
(学校、学位、年等)职业背景
(担任校长前)
1.马寅初() 60
(9年)北洋大学矿冶专业(1901—)
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1906-)北洋政府财政部职员(1915)、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教务长(1919)、浙江财务学校兼任浙江省省府委员(1927)、南京政府立法委员委员(1928)、财政委员会委员长(1929年后)、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兼任中央大学、陆军大学和上海交大教授、重庆商学院院长兼教授(1938)、上海私立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教(1946)、浙江大学校长(1949),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
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9年)北京大学学生会执委、北平市学联常委中共吉林市西区区委书记、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华北野战军三纵队政治部主任、铁道部政治部主任、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黑龙江省委委员、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3年)清华学校(1924)
芝加哥大学学士、硕士()
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1928)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29)、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教务长(1952年后)、副校长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
理论物理、流体力学家
4.张龙翔(1916-) 84
(3年)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化学系哲学博士(1942)
耶鲁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1946)
生物系教授(1955)
生物化学家
(1927- )89
(5年)清华大学数学系(1950)北京大学数学系教师(1952)、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1949- ) 96
(7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班()中国人民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教务长、副校长
(1934-) 99
(3年)吉林大学物理系(1954)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核物理及核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
(1942-) 582000至今北京大学生物系()、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生()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2-)、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
表7 清华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1952年至今)
(生卒年)上任
(年)教育背景
(学校、学位、年等)职业背景
(担任校长前)
(14年)清华大学中文系(1932-)
清华大学地下党书记、“一二·九”运动重要领导人之一、全国学联党团书记、团中央书记处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书记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中国青年运动著名领导者
(5年)北平辅仁大学肄业(1935-)中共东北局秘书处长兼东北军区参谋处长、哈尔滨市市长、东北农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局长、林业部副部长、东北林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黑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1963)、国家标准计量总局局长
著名教育家
(5年)西北工学院电机系(1945)
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1956)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副校长
中科院院士(1980)、著名电机工程学家
(1935-)94
(6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57)
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副校长
无机非金属材料博士生导师
(1935-)03
(9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专业(1958)
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一说亚琛大学)自然科学博士()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5-)582003至今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班(;)
丹麦Aarhus大学博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0)、副校长(2001)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
如果对近50年来的中国大学发展进行分期,那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院系调整后的“破旧立新期”()、文革十年的“基本中断期”()、改革开放以后的“重建新建期”()。与此相一致,“破旧立新期”的大学校长多来自著名学者或革命家,他们德高望重,一言九鼎,成为大学此期的开山鼻祖。文革十年的“基本中断期”社会混乱,多数校长靠边站,因而此时不少大学的校长史出现“断层”。到了改革开放后的“重建新建期”,少部分老领导重新“出山”,拔乱反正,使得多数大学逐步进入教学科研正常发展的历史时期,因此,此时能否成为知名学者是成为校长的重要前提。
由表6、表7可以看出,北大与清华文革前“破旧立新期”的校长任期相对较长,14年间只有1~2位校长。到了文革“基本中断期”,校长史出现空白“断层”。多数校长“诞生”于改革开放以后26年的“重建新建期”,期间北大出了6位校长,清华出了5位校长。除了极个别校长外,无论清华还是北大校长大多在57岁(北大:M=58.75±9.82;清华:M=56.17±9.56)左右才能成为大学校长。他们的任期平均为7年(北大:M=5.57±2.76;清华:M=7.8±3.83。现任校长未计算在内)。
在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方面,很有意思的是:北大校长大多非北大“出身”——8名校长中只有2名(占1/4)毕业于北大,且一半的北大校长为清华校友——马寅初赴美留学后期为清华津贴生。而清华大学几乎完全相反,6名校长中只有2名(占1/3)非清华“子弟兵”(其中没有一位为北大毕业生),似乎显示北大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而清华具有更多的排他性,后者或许与其“留美预备学校”的历史传统有关。如果把校长的“职业背景”加以综合,则无论北大还是清华,其校长基本来自本单位自身:北大88%的校长来自北大,而清华则有86%的校长出自清华。如果剔除政治上的安排,两校校长来自自身学校的比例有可能更高。表明中国最知名大学校长的选拔主要来自内部提升而非外部选聘的主流倾向。这种“内部晋升模式”与美国主要大学的“公开选聘模式”从程序与效果方面均将存在差异。
在“学科偏向”上,作为多科性工业大学的“排头兵”,清华大学校长偏向“大理科”并不令人惊讶,但是作为思想革命“领头羊”的北大,8名校长中除了1名“学科偏向”不详外,也只有2名偏向“文科”,其他都是理科偏向。这正是杜维明所指出的事实:中国的大学校长基本上是理工科出身。
在“学位层次”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即便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与清华,获得博士学位的校长比例也不高:北大8位校长中只有3位具有博士学位,且这3位校长的博士学位均是解放前获得的美国博士学位。与北大类似,清华大学7位校长中也只有3位获得博士学位。与北大校长的学位一样,这些学位均来自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清华校长的学位均是解放后留学国外获得的,且早已摆脱“留美预备学校”的影响——没有一个美国博士。两所最著名的中国大学校长的学位数量、层次与来源表明,中国国家政治经济的非正常发展已经在其校长的教育背景上也留下了明显的历史烙印,不能不令世人深思。
在“职业经历”方面,“破旧立新期”的大学校长多来自著名学者或革命家,所以此期校长的“职业经历”无疑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重建新建期”,或许与中国大学校长主要来自系统内部晋升有关,北大与清华校长的职业经历普遍变得单一化——他们的主要工作单位通常不超过2个。无疑,同一单位内部晋升的校长熟悉校情校史,有利于保存传统,及时开展工作,但是从公平与卓越的角度看,人才“内部选拔模式”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就学校发展言,仅在内部晋升有可能妨碍他们吸取其他部门或不同性质单位的优秀经验,从而导致办学思想与办学行为的相对保守与封闭;就国家发展论,如果各个学校都竞相留下自己的优秀学生,那么,落后地区就不能得到优秀员工,从而也得不到最优秀的领导后备力量。即便对人才本身来说,由于他们没有在落后地区及其基层的逐级提升,使得他们有可能少全局观念而多部门利益。总而言之,当国家人才匮乏只时,“内部选拔模式”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国家人才辈出之时,“内部选拔模式”的弊端就有可能强化。
(二)当前中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一):理工主导型大学
北大与清华是中国的两大著名学府,它们目前的地位决定了其他学校所具有的不可比性。因此,下文转而论述当前中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由于“985工程”选择的9所高校中,有6所大学原属于“理工主导型”,因此,这里进一步考察剩余的5所“理工主导型”的学术背景。表8显示了这5所当前中国主要的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
表8 中国5所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理工主导型
名称校长姓名
(年:专业或学位)主要职业背景
1.浙江大学潘云鹤
(1946-)521998年
至今同济大学建筑系()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湖北南漳钢铁厂技术员()
湖北襄樊自动化所技术员、所长、市科委主任()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博导()、副校长()、原浙大校长()
2.上海交通大学谢绳武(1943-)541997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光学硕士生()上海交通大学物理教研室助教()、激光研究室助教、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讲师、副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教授()
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1994)、博导(1994)
3.中国科技大学朱清时
(1946-)521998年至今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68)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大连化学研究所物理课题组组长、研究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
中国科技大学教师(1994)、副校长(1996)、常务副校长(1998)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99)
4.西安交通大学徐通模
(1939-)591998年至今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1961)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教授、能源系主任(1983)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1988)
5.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
(1958-)442002年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硕士、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机电学院副院长、机械系副教授(1990)、教授(1993)、博导(1997)、副校长(1998)
黑龙江科委主任、党组书记(1999)、黑龙江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2000)
由表8 可以看出,中国7所“理工主导型”研究型大学校长候选人在52岁(M=52.2±5.40)左右成为大学校长,这比同为“理工主导型”的清华大学的校长平均上任年龄56.17岁小了近4岁。
在“教育背景”方面,这5所“理工主导型”大学的校长基本上全部毕业并工作于母校(个别校长就读于两所学校),表明他们均是当年的留校学生。这与前述北大清华校长来源一样:校长基本来自本单位自身。在“学科偏向”上,5所“理工主导型”大学的校长与清华校长的“学科偏向”完全一样,即全部是理工科出身。这一点倒是很好理解,学校的学科构成必然如此。在“学位层次”方面,5所“理工主导型”大学的校长中仅有1位具有博士学位,再次表明中国社会历史上的非正常发展在教育行政与管理领域引发的不良后果(博士学位当然不是校长才能的重要象征,但它是一个必要台阶或者说基准)。
至于“职业背景”,5所“理工主导型”大学的校长完全出自母校,他们的职业经历相当单一,其利弊本文前面已有分析,这里不赘述。
(三)当前中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二):文理主导型大学
“理工主导型”大学的校长出自理工科很好理解,那么,“文理主导型”大学的校长的学术背景又如何呢?表9显示了中国7所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
表9 中国7所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文理主导型
名称校长姓名上任
年龄任职时间教育背景
(年:专业或学位)主要职业背景
1.南京大学蒋树声
(1940-)571997年
至今南京大学物理系(1963)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1993)
南京大学副校长(1996)
2.复旦大学王生洪
(1942-)561998年至今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1965)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政府教卫办主任、市委统战部长(先后兼任上海大学校长、高教局局长、党组书记等)、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3.武汉大学刘经南
(1943-)602003年至今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1967)
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系硕士(1982)
湖南煤田物探队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湘潭矿业学院助教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学测量工程学院院长、副校长
武汉大学副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
4.南开大学侯自新
(1941-)541995年至今南开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南开大学数学所所长助理
南开大学数学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
5.吉林大学吴博达
(1950-)522002年至今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硕士(1984)
中共中央党校中青班()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助教、讲师、系副主任、副教授
吉林工业大学副校长(1991)、教授(1992)、博导(1994)
吉林工业大学校长(1996)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2000)
6.中山大学黄达人
(1945-)541999年至今浙江大学数学系()
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
浙江大学数学系副主任、教务处长、副教务长、教授(1988)
浙江大学副校长()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1998)、校长(1999)
7.厦门大学朱崇实
(1954-)492003年至今厦门大学(1983)
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国际经济博士(1990)厦门大学副校长(1995)
表9结果表明,中国7所“文理主导型”研究型大学校长在55岁(M=54.57±3.55)左右登上校长宝座,这比北大校长平均上任年龄58.75岁小了4.18岁。
在“教育背景”方面,这7所“文理主导型”大学的校长有5位校长毕业并工作于母校,表明他们均是当年的留校学生(其余2位校长中也有1位毕业并工作于母校,后调任他校校长。只有1位校长主要来自行政部门)。这与前述北大清华校长来源一样:校长基本来自本单位自身。
在“学科偏向”上,7所“文理主导型”大学的校长与北大校长的“学科偏向”完全一样,即基本上是理工科出身:7位校长中仅有1人(14%)来自热门的文科——经济学,其余校长均来自理工科。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校长的“学科偏向”似乎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没有进行强强联合的“文理主导型”大学(如南大、南开)的校长的学科偏向更多倾向传统强势的基础学科(狭义的理科),而合并了工科强校的高校(如武大、吉大)的校长的学科偏向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工科出身的校长挤入了“狭义”的“文理主导型”高校。这显示中国大学“内部晋升模式”的校长选拔有可能受到学校强势学科(如学科内是否具有院士称号者)的影响,提示院校内部可能既存在“行政权力”的竞争,也存在“学术权力”的竞争,且两种竞争交互为用。在“学位层次”方面,7所“文理主导型”大学的校长中仅有1位具有博士学位,同样体现了中国社会的非正常发展在教育行政与管理领域引发的不良后果。
四、综合比较及其分析
任何比较都是相对的比较。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差异巨大,的确存在很多不可比的因素,具体到本研究同样如此。但是,既然都是研究型大学的校长,他们的角色与工作性质虽有差异,又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的领域,这样又存在不少可以比较的方面。这里不妨对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综合比较并作简要分析。表10比较了中美五所顶尖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鉴于对顶尖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考察并不能完全代替对其他研究型大学校长学术背景的分析。因此,表11进一步总结了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
表10 中美五所著名大学校长学术背景之比较
大学名称平均上任
(岁)平均
(年)教育背景
(学校、学位、年等)职业背景
(美国最著名的私立综合大学)45.4322哈佛校长至少必须有一个哈佛学位;哈佛校长20世纪早期以理科学者为主,但近50年全部为文科出身。总体而言,哈佛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71%的校长来自学术界(以早期为主),29%的校长来自校外的基金会或者政府部门(以近期为主);无论哈佛校长来自校外,还是校内,学术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麻省理工学院
(MIT,美国最著名的私立理工科大学)50.50 9.571、几乎所有的校长都出身理科,且多具有名牌大学理学博士或哲学博士(占62.5%)。
2、只有37.5%的MIT校长拥有MIT学位,且有同样比例的MIT校长的本科学位并非出自名校。 1、MIT的校长有62.5%任职前曾经工作于MIT,他们大多具有担任教授、院长、副校长或代理校长的职业历程。
2、几乎所有的MIT校长均从事有关理工科方面的工作。
伯克利加大
(美国最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6.43伯克利加大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8位校长中62.5%具有“本校色彩”,但真正毕业于伯克利加大的校长只占1/4;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伯克利加大校长几乎都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几乎都是知名学者;多来自本校或外校的副校长或校长,人数大致各占一半。
(中国最著名的文理主导型公立综合大学)58.755.57北大校长大多非北大“出身”;但其校长基本来自北大教师,属于“内部晋升模式”;北大校长的教育“偏向”理工科。北大校长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不到一半,且这3位校长的博士学位均是解放前获得的美国博士学位。“破旧立新期”的北大校长的职业经历丰富多彩,“重建新建期”的北大校长的职业经历显现单一化——他们的主要工作单位通常不超过2个。
(中国最著名的理工主导型公立综合大学)56.177.80清华校长大多“出身”母校,且多来自本校教师,属于“内部晋升模式”;清华校长的教育“偏向”基本属于理工科;清华校长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不到一半,且没有一个美国博士学位。 “破旧立新期”的清华校长的“职业经历”丰富多彩, “重建新建期”清华校长的职业经历显现单一化——他们的主要工作单位通常不超过2个。
简要比较北大、清华校长比哈佛校长平均上任年龄分别晚13.32年、10.74年,清华校长比MIT校长平均上任年龄晚5.67岁。美国顶尖私立大学校长任期较长,中美顶尖公立大学校长任期相似,都比较短。1、在美国,最著名的私立综合大
学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最著名的私立理工科大学几乎所有的校长都出身理科,最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校长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在中国,无论“文理主导型”还是“理工主导型”的公立综合大学,最著名的大学校长均以理科学者为主。
2、美国顶尖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而中国顶尖大学校长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不到一半且来源有异。
3、中国顶尖大学校长的选择模式主要体现为“内部选拔模式”,而美国顶尖大学校长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选择模式与中国类似,20世纪90年代后期则主要体现为“外部选拔模式”——这在公立顶尖大学尤其如此。1.中美顶尖大学校长几乎均为著名学者,他们可能来自校内教授,也可能来自来自校外的基金会或者政府部门。
2、中美顶尖大学校长无论其来源几乎全部为逐级升上或“平调”到校长位置的,大多具有担任教授、院长、副校长或代理校长的职业历程。
3、“破旧立新期”的中国顶尖大学校长的“职业经历”是丰富多彩的,“重建新建期”的中国顶尖大学校长的职业经历显现单一化。美国公立顶尖大学几乎都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而私立顶尖大学校长则很难而一概而论。
表11 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学术背景之比较
大学名称教育背景
(学校、学位、年等)职业背景
美国研究型大学1、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由文科人才主导(“理工主导型”大学除外),而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科(文理)“偏向”不显著。
2、多数研究型大学(极个别例外)在所选择校长的“教育背景”方面“母校色彩”已经趋于平淡。
3、几乎所有研究型大学校长都有名校高级学位,但也有部分校长曾经就读名不见经传的大学。1、校长是否具有任职学校的“教育背景”或“职业背景”是能否任职私立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考量。但校长选拔时“英雄不问出处”,唯才是举成为主流趋势。
2、绝大多数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都有其他学校的求学经历或职业经历。
中国研究性大学1、“理工主导型”大学全部校长均是理工科出身,且“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的学科偏向主要也是理工科。
2、校长选拔倾向于选拔母校毕业生(个别学校例外)。
3、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高。1、大学校长基本来自母校。
2、职业历程以内部流动为主,经历比较单一(通常不超过两个单位)。
由表10、表11可以看出,以哈佛、MIT、伯克利加大北大、清华五校校长为代表的美国公私立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既存在相同方面,更存在不同之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何以中国存在其研究型大学校长大多来自“理科”的“重理轻文”现象?
毫无疑问,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大多来自“理科”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本研究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不仅在于人们的学科观念(如认为学数学的人聪明,而“主攻哲学等文科则主要在于记忆”等)与国外差别较大,还在于人文社会学科受社会政治影响波动很大,学术研究累积时间不长(中国大陆的多数社会科学研究几乎在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开始),加之学术风气不良、研究质量的“测不准”及研究质量重复低下(文科学术期刊在学术规范如研究方法、注释与参考文献、发表版面限制等方面均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从而导致文科发展的恶性循环。不可否认,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的院士一直占据中国院士数量的绝对优势,哲学社会科学的院士则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已经多年取消了文科院士评定,这样,以学术层级为划分标准的习惯,也无形中把人文社会科学院士排除在研究型大学校长位置之外(少量几乎纯文科的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也不能例外)。
至于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偏低则不是主要问题。随着中国毕业的博士增多与海外博士的回流,博士学位获得者成为校长的比例很可能增加,但至今为止海外回国的博士在这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值得反思。
与中国的情况不同,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由文科人才主导(“理工主导型”大学除外——其在研究型大学中不占主要比例),而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的学科(文理)“偏向”不显著,这同样有其根深蒂固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多数都是综合性大学,其诞生之初即有宗教传统,而宗教无疑属于“文科”范畴。这样的传统延续下来就影响了校长选拔中的“学科偏向”。相反地,伯克利加州大学等不少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属于“赠地学院”,虽然也具有类似私立研究型大学的宗教传统,但它受州政府影响很大,不能不在文理科各“利益”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其校长的文理学科“偏向”不显著就是这种平衡的反映。至于每个大学校长学术偏向的选择无疑都有其具体的历史与现实考量,这里不赘述。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研究,本研究认为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背景方面固然存在相同之点,更存在显著差异,显然这是由于中美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在教育(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要言之,本文得到如下四点基本结论:
结论1:在美国,著名的私立“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著名的私立“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以出身理(工)科为多,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校长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这与中国无论学校学科构成如何,其研究型大学校长均以理(工)科学者出身为主的情况完全不同。
结论2:美国多数研究型大学(极个别例外)在所选择校长的“教育背景”方面“母校色彩”已经趋于平淡,但校长是否具有任职学校的“教育背景”或“职业背景”是能否任职该大学的一个重要考量。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选拔倾向于选拔母校毕业生或本校教师(个别学校例外)。总体而言,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外部选拔模式”,而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内部选拔模式”。
结论3: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而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不到一半且博士学位来源多样化。
结论4:美国公立顶尖大学几乎都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私立顶尖大学校长很难而一概而论,而当前中国顶尖大学校长的职业经历则显现单一化。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建议1: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选拔可以兼采“内部选拔模式”与“外部选拔模式”。至于各校究竟采纳何种模式,则由校长遴选委员会(校内外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毕业与在学学生代表均占一定比例人选)决定。总的说来,必须改变目前比例过高的“内部选拔模式”,适当增加面向全球中国学者及少量外籍人士的“外部选拔模式”。
建议2: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选拔人选必须兼顾文理学科背景、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海内外组合等背景因素。
建议3:中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上任年龄可以在保证合适人选的基础上降低年龄限制(如55岁以下),并适当延长任期。
主要参考文献
Cohen Michael D. and March,James G Leadership and Ambiguity:the American College President. New york: Mcgraw –Hill,1974.Second edi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6
杜维明. 人文学与高等教育.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4
Harold W. Stoke. The American College President, N.Y.:Harper and Brothers,1959
黄俊杰. 从台湾经验论大学校长遴选的几个关键问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编. 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kerr,Clark ,and Gade,Marion L. The many Lives of Academic Presidents:Time, place,and Character.Washington,D.c.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1986
蓝劲松. 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Lawrence H. Summers. 21世纪大学面临的挑战——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中国大学教学.
林玉体. 哈佛大学史,台北:高等教育,2002年12月初版
Li Cheng,Jiang Zemin’s Successors:The Rise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Leaders in the PRC,The China Quarterly 161 March 2000
Melanie E. Corrigan执笔(文东茅编译).谁在当美国校长——2002年全美大学校长调查报告. 参见: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简报. 2004年第2期(总第42期)
Philip G. Altbach, Robert O. Berdahl, and Patricia J. Gumport主编 (陈舜芬等译). 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 台北:高等教育,2003年6月初版
Schmidt,G.p. The old Time College President. Columbia University Studies in History, Economics and Public Law,no.317.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0
“The College President:A New Survey by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Finds that the Typical Chief Executive is White, Male ,and 53 Years Old.”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March 30,1988,P.A.14
Thwing Charles Franklin. The College president. New york: Macmillian,1926.
席酉民,郭菊娥,王洪涛,王大刚. 中外大学校长的比较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 期
赵曙明. 美国大学校长. 高等教育研究,1989,2
作者:蓝劲松(1966— ),江西万载人。北京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社会战略、行动哲学研究。
[1] 杜维明. 人文学与高等教育.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5
[2] 朱清时. 建设一流大学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参见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编. 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Thwing Charles Franklin. The College president. New york: Macmillian,1926.
[4] Schmidt,G.p. The old Time College President. Columbia University Studies in History, Economics and Public Law,no.317.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0
[5] Harold W. Stoke. The American College President, N.Y.:Harper and Brothers,1959
[6] Cohen Michael D. and March,James G Leadership and Ambiguity:the American College President. New york: Mcgraw –Hill,1974.Second edi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6
[7] kerr,Clark ,and Gade,Marion L. The many Lives of Academic Presidents:Time, place,and Character.Washington,D.c.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1986
[8] “The College President:A New Survey by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Finds that the Typical Chief Executive is White, Male ,and 53 Years Old.”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March 30,1988,P.A.14 另参见:赵曙明.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9] Melanie E. Corrigan执笔(文东茅编译).谁在当美国校长——2002年全美大学校长调查报告. 参见: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简报. 2004年第2期(总第42期)
[10] 这方面主要的文献包括: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办学经费的筹措.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6年第3期;苗体君. 试析唐文治对早期交通大学的改革.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 期;刘尧. 大学校长应当具备的素质——评作为大学校长的朱久思. 吉林教育科学. 1998年第9期;王运来. 罗家伦主持中央大学. 民国春秋. 1998年第4期;唐克军. 傅斯年的大学理想与实践. 高等教育研究. 1999年第2期;庄景止. 司徒雷登在中国——从燕京大学校长到“内战大使”. 炎黄春秋. 1999年第1 期;郑可敏. 何炳松与华侨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理科教育. 2000年第3期;韩延明. 蔡元培、梅贻琦之大学理念探要. 高等教育研究. 2001年第3 期;周川..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 2001年第3期等。此外,各校史研究室出版的不少著作多从历史角度对大学校长作过相当程度的输理与分析。
[11] 刘昌明. 大学校长为何难以成为教育家——对1312名高校管理干部的调查引出的思考. 煤炭高等教育 2002年第1 期
[12] 对国外大学校长的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包括:赵曙明. 美国大学校长. 高等教育研究,1989,2;王英杰.大学校长与大学办学方向——麻省理工大学的经验. 比较教育研究.1994,3;郭健.艾略特与哈佛大学选修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06期;李延成. 美国大学校长的角色变迁. 中国高等教育. 2001年第1期等。近期台湾林玉体所编著《哈佛大学史》(高等教育出版公司,2002年12月初版)一书主要以哈佛大学历任校长为线索述评了哈佛发展的历史。
[13] 许晓东.大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和选拔程序的比较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1995年第2期;周群英,胥青山. 大学校长遴选程序的比较研究. 江苏高教 2003年第1 期
[14] 席酉民,郭菊娥,王洪涛,王大刚. 中外大学校长的比较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 期
[15] 眭依凡. 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1
[16] 陈运超. 大学校长的治校之道:一个个案的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
[17] 胡国铭. 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
[18] 黄俊杰. 从台湾经验论大学校长遴选的几个关键问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0
[19] Gaetano Mosca,The Ruling Class(New York:Mcgraw-Hill,1939)。原文为:According to some theorists in studies of elites,the occupational selection of elites is generally “determined by the type of problems confronting a society”and by the skills needed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转自Li Cheng,Jiang Zemin’s Successors:The Rise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Leaders in the PRC,The China Quarterly 161 March 2000:40
[20] 本研究考察的大学校长样本只涉及大学的正校长(President或者Chancellor),而不包括代理校长(Acting president)、临时校长(Interim President)及大学的副校长。也不包括校务委员会主席、校务会议临时主席、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院习调整筹委会主任等职。
[21] 王战军. 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2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23] 美国的学位与中国差别较大,不可作直观的、且与中国学位对应的理解。本文图表中的学位情况说明如下: (1)学士学位:A.B、B.A 与B.Litt均系文学士;LL.B系法学士;B.S与S.B均系理学士;Honors B.Sc系荣誉理学学士。(2)硕士学位:A.M.系文科硕士;M.A.系文学硕士;M.F.A系音乐硕士;M.S与S.M均系理科硕士;MME系机械工程硕士。(3)博士学位:PhD系哲学博士;J.D系法学博士;Sc.D系理学博士;M.D系医学博士。
[24] 本文提及的“文科”主要指人们习见的“大文科”,即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各科,“理科”指“大理科”,即指理工农医等各科。
[25]Lawrence H. Summers. 21世纪大学面临的挑战——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中国大学教学 :6
[26] 杜维明. 人文学与高等教育.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7] 与美国体制不同,东亚各国的主要大学仍然是公立大学:韩国主要大学之一的汉城大学建设采取的是“政府主导模式”,日本及台海两岸大学发展大多也是如此。其原因或许在于近代史上东亚诸国面对西方列强而民间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以政府主导方式集中国家资源以发展各种国力——包括大学建设——的思路与政策。但“政府失灵”及市场运作有效性,迫使东亚政府逐步“简政放权”,推动大学法人化,使之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参见王孙禺、蓝劲松、江丕权. 祖国大陆与台湾高等教育体制的宏观比较研究.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宋吉缮、蓝劲松. 韩国大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汉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为案例. 外国教育研究,;蓝劲松. 国际政治与大学发展之关系——以台海两岸大学尤其是民办大学发展为重点进行的初步探索. 民办教育研究,-76
[28] 对中国高校“留校”利弊及其原因更详细的分析可参见蓝劲松. 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蓝劲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千骨什么时候更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