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O3分子间有氢键属于范德华力吗么 甲醇呢

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_百度知道
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
为什么1个硼酸分子形成了6个氢键,但每个氢键是2个硼酸分子共用的谢啦!!
提问者采纳
1个硼酸分子有3个氢键供体和3个氢键受体,所以和相邻的硼酸分子之间可形成6个氢键。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属于共价键B.分子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属于共价键B.分子形成氢键一定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C.甲醇(CH3OH)比甲硫醇(CH3SH)熔点高,原因是甲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氢键不属于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A错误;B、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故B错误;C、由于O的电负性较大,甲醇中含有氢键,导致甲醇的熔点比甲硫醇的高,故C正确;D、H2O较稳定是由于H-O键键能较大,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属于共价键B.分子形..”主要考查你对&&氢键&&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概念: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N、O、F) 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 N、O、F)之问的作用力。如水分子问的氢键如下图所示。 (2)表示方法:A—H…B一(A、B为N、O、F“一” 表示共价键,“…”表示形成的氢键)。 (3)分类 (4)属性: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它属于一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其作用能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 (5)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分子问存在氧键时,破坏分子问的氢键,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存在氢键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例如:氮族、氧族、卤素中的N、O、F的氧化物的熔、沸点的反常现象。②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溶解性增大。例如:NH3极易溶解于水,主要是由于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问形成了氢键,彼此互相缔合,因而加大了溶解。再如乙醇、低级醛易溶于水,也是因为它们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③氢键的存在会引起密度的变化。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的反常现象也可用氢键解释: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的水分子形式存在;在液态水中,通常是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形成(H2O)n小集团;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连接,成为疏松的晶体,因此在冰的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④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不同影响:氢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内部的原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分子间的原子之间,只不过这两种情况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邻羟基苯甲醛存在分子内氢键:熔点为2℃,沸点为196. 5℃;对羟基苯甲醛存在分子间氢键:熔点为 115℃,沸点为250℃。由此可见,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更高。 6)存在:水、醇、羧酸、酰胺、氨基酸、蛋白质、结晶水合物等物质中都能存在;生命体中许多大分子内也存在氢键,如氢键是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的高级结构的重要原因,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也是以氢键相互结合的。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属于共价键B.分子形..”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57861057269091110627510554493218当前位置: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硫醇(CH3SH)比甲醇的熔点低的原..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硫醇(CH3SH)比甲醇的熔点低的原因是甲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B.氯化钠易溶于水是因为形成了氢键C.氨易液化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无关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0118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硫醇(CH3SH)比甲醇的熔点低的原..”主要考查你对&&氢键&&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概念: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N、O、F) 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 N、O、F)之问的作用力。如水分子问的氢键如下图所示。 (2)表示方法:A—H…B一(A、B为N、O、F“一” 表示共价键,“…”表示形成的氢键)。 (3)分类 (4)属性: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它属于一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其作用能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 (5)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分子问存在氧键时,破坏分子问的氢键,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存在氢键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例如:氮族、氧族、卤素中的N、O、F的氧化物的熔、沸点的反常现象。②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溶解性增大。例如:NH3极易溶解于水,主要是由于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问形成了氢键,彼此互相缔合,因而加大了溶解。再如乙醇、低级醛易溶于水,也是因为它们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③氢键的存在会引起密度的变化。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的反常现象也可用氢键解释: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的水分子形式存在;在液态水中,通常是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形成(H2O)n小集团;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连接,成为疏松的晶体,因此在冰的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④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不同影响:氢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内部的原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分子间的原子之间,只不过这两种情况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邻羟基苯甲醛存在分子内氢键:熔点为2℃,沸点为196. 5℃;对羟基苯甲醛存在分子间氢键:熔点为 115℃,沸点为250℃。由此可见,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更高。 6)存在:水、醇、羧酸、酰胺、氨基酸、蛋白质、结晶水合物等物质中都能存在;生命体中许多大分子内也存在氢键,如氢键是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的高级结构的重要原因,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也是以氢键相互结合的。
发现相似题
与“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硫醇(CH3SH)比甲醇的熔点低的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5530137612769311414278358078242水和甲醇混合溶剂氢键相互作用及对高分子链溶解能力的理论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3期
水和甲醇混合溶剂氢键相互作用及对高分子链溶解能力的理论研究
【摘要】: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水和甲醇混合溶剂体系的氢键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 .通过构象和频率分析发现在水团簇中五聚体和六聚体环状结构最为稳定 ,同时发现一个全新的特征 ,即甲醇分子能与水五聚体和六聚体形成双氢键 .根据各相互作用的稳定化能 ,分析了水和甲醇混合溶剂对 PNIPAM溶解能力的影响 ,并对实验现象给予了合理解释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O641【正文快照】:
水和甲醇配合物是典型的氢键 ( HB)体系 ,人们在实验和理论上[1~ 6 ] 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随摩尔比的不同 ,水和甲醇混合溶剂在结构、动力学和氢键网络性质上均会发生变化 [4 ,7,8] .这些特殊性质可应用于液相色谱及其它基于溶液的分离技术 [6 ] .最近有人在实验上对聚异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亮亮;滕启文;吴师;;[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4期
刘克敏;李玉宝;左奕;许凤兰;王学江;杨维虎;;[J];功能材料;2008年06期
张金平;杨胜科;段磊;王文科;;[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5期
都学敏;党政;张智峰;白博峰;;[J];化工学报;2011年06期
贾兴涛;何文;冯英俊;赵洪石;张旭东;李红;徐国纲;;[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鹏飞;[D];中北大学;2008年
尹志勇;[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张金平;[D];长安大学;2008年
陈昊;[D];兰州大学;2009年
蔡昊元;[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刘洋;[D];中南大学;2011年
王冬梅;[D];安徽大学;2011年
邢周静;[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张艳苹;[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镕时,杨琥,严晓虎,王治流,李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敏,谭克,周鸿君,严晓虎,余学海;[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年03期
;[J];Frontiers of Chemistry in C2006年01期
杨琥,尹唯斯,王治流,丁延伟,张广照,程镕时;[J];化学学报;2004年06期
尹唯斯,杨琥,郑云,王治流,程镕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勇;柳明珠;;[A];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焦新亭;李晓东;刘国文;陈全虎;;[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3期
程太平,章家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吴秀红,李井会,关永毅;[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罗运军,程镕时 ,谭惠民;[J];火炸药学报;1999年02期
,陈少镇;[J];兵工学报;1985年01期
张朝阳;;[J];兵工学报;2006年03期
任玉立,朱佩芬;[J];北京工业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王继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高岩,张蓓莉;[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1年03期
李立平,陈钟惠;[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春海;[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郝玉兰;[D];广西大学;2005年
黄玉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朱伟;[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谢志伟;[D];东华大学;2006年
张蕴韬;[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吴广州;[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健;童应凯;吴兆亮;李华祥;康晓芳;石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张克宏;王鹏;;[J];包装工程;2009年10期
邢亚第;徐建华;万中全;贾春阳;蒋亚东;;[J];材料导报;2009年04期
陈有双;唐忠锋;张培培;王继虎;;[J];分子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曹稳根;翟科峰;周芳;;[J];光谱实验室;2011年03期
韩彩芹;刘莹;赵文艳;骆晓森;倪晓武;;[J];光学学报;2009年11期
王晓燕;左奕;高世博;黄棣;李玉宝;;[J];功能材料;2011年07期
刘捷;杨旭阳;汤克勇;王学普;张浩可;;[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9期
陈有双;周小柳;唐忠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张皓;张成立;;[J];化学通报;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凡利;[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刘清泉;[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吴骞;[D];湘潭大学;2007年
王刚;[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刘艳英;[D];厦门大学;2008年
汪瑾徽;[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王庆国;[D];青岛大学;2009年
李志娜;[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张东红;[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马超;[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庞群利;[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水琴,吴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10期
程镕时,严晓虎;[J];高分子学报;1989年06期
朱红军,王锦堂,郭振良,张维光;[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东来;焦志峰;沈洪涛;翟玉春;;[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9期
赵剑英;张宇;;[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2期
黄方千;李权;赵可清;;[J];化学学报;2006年16期
徐友辉;;[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王云海;刘永东;罗云敬;钟儒刚;;[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7期
向铮;吴秀;郑妍;蔡皖飞;李来才;田安民;;[J];化学学报;2011年17期
张兴辉;张伏龙;耿志远;王永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张士国;张立超;杨频;;[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9期
袁焜;吕玲玲;王云普;刘艳芝;;[J];科学通报;2007年10期
曾荣英;唐文清;冯泳兰;邝代治;刘梦琴;;[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玉红;张材荣;康龙;罗永春;;[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陈玉红;康龙;张材荣;罗永春;;[A];第十四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7年
李玮琨;郭杨龙;龚学庆;李会英;卢冠忠;P.Hu;;[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姜晓庶;Walter R.L.L;[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梁俊玺;王彦斌;耿志远;;[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胡建明;程文旦;李俊篯;;[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苗常青;李思殿;;[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崔树稳;朱如曾;闫红;;[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庄志萍;王旭;赵冰;;[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王莹;陈景文;李斐;边海涛;;[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岩;[N];中国化工报;2009年
刘霞;[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月胜;[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李德华;[D];四川大学;2005年
颜力楷;[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阚二军;[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贺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金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门玉梅;[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曲玉辉;[D];山东大学;2005年
赵景祥;[D];吉林大学;2009年
张士国;[D];山西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佳颖;[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王瑞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冯晓琴;[D];中北大学;2008年
王飞;[D];郑州大学;2005年
严彬;[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侯永;[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魏娜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尹东学;[D];天津大学;2004年
冯丽霞;[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孙羽;[D];辽宁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键是化学键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