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丙烯和乙炔合成苯怎样合成3-庚烯

乙炔法丙烯酸竞争力分析--《广东化工》2012年06期
乙炔法丙烯酸竞争力分析
【摘要】:文章简述了乙炔羰基合成丙烯酸(酯)的工艺,并分析了丙烯酸(酯)的市场,乙炔羰基化生产丙烯酸的成本,对电石法氯碱企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Q225.131;F416.72【正文快照】:
丙烯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大部分用于生产丙烯酸酯,如丙烯酸甲酯、乙酯、丁酯及辛酯等,少量用于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助洗涤剂和水处理剂等。丙烯酸及其酯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涂料、化纤、纺织、皮革、塑料、粘和剂、石油开采等各个领域。1生产工艺当前,丙烯酸的工业生产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施小仙;田恒水;朱云峰;;[J];广东化工;2008年09期
长青;;[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8年08期
唐聪明;曹平;曾毅;杨先贵;王公应;;[J];石油化工;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旭涛;田恒水;孙浩;李玲;;[J];广东化工;2010年03期
李新利;唐聪明;王斌;;[J];广东化工;2011年05期
阳辉;郑晓广;;[J];广州化工;2011年19期
刘杨;朱林;李毅;黄超明;;[J];化工进展;2010年S1期
张新民;周喜;;[J];合成化学;2012年03期
李心忠;林棋;;[J];石油化工;2010年03期
方向晨;张志智;张喜文;;[J];当代化工;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金锋;[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舒志愚;[D];河南大学;2010年
李鑫;[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聂宗武,许松岩,陈贻盾,马锦波;[J];催化学报;1985年02期
辛采芬,钱新荣;[J];化学进展;1994年01期
薛祖源;;[J];上海化工;2006年03期
黄新汉,杨先贵,张家琪,刘昭铁;[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年01期
曾毅,王公应;[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年02期
杨先贵,张家琪,刘昭铁;[J];石油化工;1998年04期
邱家明,安一哲,杨大海,冯良荣;[J];天然气化工;1994年04期
杨先贵,张家琪,刘昭铁;[J];天然气化工;1998年02期
李金恒,江焕峰,b陈鸣才,李国平,陈伟强;[J];有机化学;2002年07期
谢叶香,李金恒,尹笃林,江焕峰;[J];有机化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淑艳;;[J];农村养殖技术;2006年02期
钱伯章;;[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03期
正;[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5年23期
正;[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6年13期
荣;[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6年15期
钱;;[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01期
;[J];中国包装工业;2010年09期
蒙贵愫,黄礼杰,蒋先明;[J];化工技术与开发;1992年04期
徐;[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8年23期
;[J];山东农药信息;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小燕;黄世强;;[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倪加旎;高传花;贯璟;林薇薇;郑强;;[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邓锐;周奇龙;艾照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黄宏志;鲁德平;沈玲;谢瑾;;[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游波;文男庚;郭界;武利民;;[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卢志敏;李国明;;[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李敏锐;郑震;刘淑娟;王新灵;;[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吴素芳;郭青松;;[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张宝华;陆佳琳;王伟强;;[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何勇;苑金凯;聂俊;;[A];2006中国科协年会——数字成像技术及影像材料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枫;[N];中国化工报;2007年
刘国光;[N];中国工业报;2006年
庞晓华;[N];中国化工报;2006年
何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王玲;[N];中国化工报;2006年
钱伯章;[N];中国石化报;2008年
本报记者 彭跃东;[N];沈阳日报;2006年
通讯员  汪铎 记者  赵荣林;[N];泰州日报;2006年
刘国光;[N];中国化工报;2006年
首席记者  齐泽萍 通讯员  王若群;[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久寅;[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林明涛;[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文秀芳;[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张静;[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马彦;[D];复旦大学;2007年
陈日清;[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裴勇兵;[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张震;[D];天津大学;2007年
王海花;[D];陕西科技大学;2008年
程喜娥;[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富刚;[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李东辉;[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高姗姗;[D];河北大学;2008年
肖占敏;[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黄璐;[D];东华大学;2012年
汪慧;[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张卫峰;[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何丽华;[D];东南大学;2005年
戴晶滨;[D];浙江大学;2008年
乔勇;[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Zn(OAc)_2/C-Al_2O_3催化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初探--《广东化工》2010年11期
Zn(OAc)_2/C-Al_2O_3催化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初探
【摘要】:考察了多种活性炭和γ-氧化铝作为醋酸锌载体在乙炔气相法合成醋酸乙烯中的催化效果,筛选出活性高的活性炭和γ-氧化铝载体并制备出基于活性炭-γ-氧化铝复合载体的醋酸锌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210℃,C2H2/HAc摩尔比为6:1,空速360h-1的条件下,复合催化剂F2合成醋酸乙烯的时空收率达到2.7g/(dmL),与相同条件下的醋酸锌/4#活性炭催化剂相比,时空收率提高了约13%,且催化剂的寿命明显提高;与醋酸锌/WHA-201B-γ-氧化铝相比,反应温度降低了30℃。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Q225.24【正文快照】:
醋酸乙烯(VAc)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50种化工原料之一,由它出发,可以生产聚醋酸乙烯(PVAc)、聚乙烯醇(PVOH)、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VAE)、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C)等众多高分子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各部门。目前,我国醋酸乙烯生产以乙炔气相法为主,占总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玲;郑洪健;;[J];化学工业;2009年07期
贾莉,蒋珖珖;[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2年03期
李雷;尹伟;彭金辉;张泽彪;杜丽梅;张正勇;张利波;;[J];金属矿山;2007年04期
崔小明;陈天舒;;[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0年03期
胡丞;;[J];现代化工;2006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莉;[D];浙江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倩;徐新;郭芳林;周林碧;;[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伍江林;杨运泉;段正康;刘文英;;[J];广东化工;2007年10期
郭萍;张新;张磊;宋阳;;[J];广东化工;2011年06期
周文学;虞贵平;;[J];广东化工;2011年08期
赵匡民;杨涛;;[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2年02期
吴晓军;桂建舟;王利;王阔;孙兆林;宋丽娟;;[J];工业催化;2008年02期
祝宝东;王鉴;董群;郭丽;王德秋;;[J];工业催化;2009年07期
林德海;王虹;王军利;冀德坤;李翠清;宋永吉;;[J];工业催化;2010年07期
李晓云;胡远明;郭郢;孙彦民;曾贤君;苗静;于海斌;李世鹏;;[J];工业催化;2011年01期
姚新星;杨世芳;董正凤;;[J];广州化工;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乔柯;刘欣梅;钱岭;阎子峰;;[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郑学明;尚会建;李明;胡国胜;;[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正勇;[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任瑞鹏;[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孔凡海;[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白富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李斌栋;[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马林转;[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陈慕华;[D];四川大学;2007年
杨运泉;[D];湘潭大学;2008年
李芬;[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毕晓伊;[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扬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段瑞哲;[D];兰州大学;2011年
刘祖超;[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刘凯;[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张保颖;[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陈晓;[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唐琪;[D];浙江大学;2011年
毛洪涛;[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赵令玉;[D];石河子大学;2010年
康丽琼;[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桂英;[J];工业催化;1999年06期
张永刚,闫裴;[J];工业催化;2000年06期
陈晨,林性贻,陈晓晖,郑起;[J];工业催化;2003年11期
董维阳,苏运来,王文祥,李利民,张元珍;[J];工业催化;1995年02期
程学杰;;[J];化工时刊;2008年06期
王春鹏;[J];化工科技市场;1999年06期
赵新宇,李春忠,郑柏存,古宏晨,胡黎明;[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秦张峰;孙予罕;李永旺;陈诵英;;[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1年04期
蒋王光,王光,居军,单寅生,蒋耿民,吕德伟;[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6年03期
蒋??,居军,单寅生,蒋耿民,吕德伟;[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明;尚会建;胡国胜;郑学明;;[J];河北工业科技;2009年05期
尚会建;李明;胡国胜;郑学明;王亮;;[J];煤炭转化;2010年02期
周桂林,蒋毅,吕绍洁,李子健,邱发礼;[J];石油化工;2004年07期
周桂林,蒋毅,吕绍洁,李子健,邱发礼;[J];燃料化学学报;2005年02期
李达刚;邓金源;周士相;;[J];石油化工;1979年07期
;[J];四川林业科技;1978年01期
马昌菊;;[J];金山油化纤;1988年03期
赵寰;;[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1年02期
王琪,崔湘浩,王德军;[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79年03期
周游;[J];化学世界;196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学明;尚会建;李明;胡国胜;;[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廖锡任;;[A];微型化学实验专辑论文集[C];2004年
鲍卫仁;吕永康;;[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王亚丽;曹小安;刘永慧;彭燕;;[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马超平;卢木娇;卢凤珍;沈戮;;[A];微型化学实验专辑论文集[C];2004年
龙永福;李银奎;李德湛;刘钧;贾永博;;[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朱燕娟;唐振方;张海燕;何艳阳;伍春燕;王金华;陈易明;;[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王传志;刘玉华;;[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伍建华;;[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周安若;王铁;周上祺;刘林飞;黄玉堂;;[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赵凯;[N];中国证券报;2006年
尹捷;[N];中国化工报;2007年
饶兴鹤;[N];中国石化报;2006年
何川;[N];中国石化报;2010年
常森;[N];中国化工报;2007年
杨荣;[N];华中电力报;2009年
吴烨;[N];河南日报;2008年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于静提供;[N];中国化工报;2006年
常森;[N];中国化工报;2007年
张敏 黎丽 季煜;[N];扬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永康;[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黄正国;[D];复旦大学;2004年
李明东;[D];清华大学;2004年
田原宇;[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宋科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徐云鹏;[D];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1年
戴波;[D];清华大学;2000年
王志方;[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邢娜;[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陈志明;[D];浙江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莉;[D];浙江大学;2003年
张振友;[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潘鸣;[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郭春文;[D];四川大学;2002年
李娟;[D];四川大学;2004年
关有俊;[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罗义文;[D];四川大学;2002年
郑辉东;[D];福州大学;2004年
王功华;[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仇洪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三甲基硅基乙炔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三甲基硅基乙炔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外文名Trimethyl silyl acetylene分子量98.22
三甲基硅基乙炔中文名:三甲基硅基乙炔(TMSA)
中文别名:三甲基乙炔基硅;乙炔基三甲基甲硅烷三甲基硅烷基乙炔;(三甲基硅烷基)乙炔;三甲硅烷基乙炔;炔基三甲基硅烷;甲基硅乙炔;甲基矽丙烯酯;甲基硅烷基乙炔/乙炔基三甲基硅烷;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三甲基硅乙炔;(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三甲硅乙炔
英文别名:(Trimethylsilyl) Et TMS (Thrimethylsilyl) TMSA; t t Trimethylsilyl) -(Trimethylsilyl) -T cetylene, trimethylsilyl-; thyne,- thynyltrimethyl- ilane, ethynyltrimethyl-; ilane, trimethyl-, ethynyl-; ilane,ethynyltrimethyl-; r Thrimethylsilyl) thynyltrimethylsilane, wacker- trimethylsilyl)acetylene,; rimethylsilylacetylene, Trimethyl silyl acetylene
EINECS号:213-919-9[1]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为53℃/760mmHg;产品易燃,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颜色加深。
密度:0.752g/cm3[1]
沸点:53°C at 760 mmHg
蒸汽压:273mmHg at 25°C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远离火源。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1]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1]【用途一】(三甲基硅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是重要的具硅基础化工原料之一,也是重要的炔基化试剂,在各种单炔,多炔烃的制备中是必不可少的合成基元。另外,在杂环化学,碳-碳偶联,药物合成,催化化学和材料工业中有很多应用。
【用途二】硅基保护基,用于通过对二氮化合物的1,3-两极环加成合成吡唑,催化的和苄腈偶联反应的底物。[1]三甲基硅基乙炔安全说明书(MSDS)[1]
【食入】如果受害人是清醒和警觉,给2-4 cupfuls,牛奶或水。不要给吃任何东西,处于昏迷状态的人。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从现场至空气新鲜。如果没有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获得医疗救助。
【皮肤】获得医疗救助。至少15分钟,而用大量的肥皂和水冲洗皮肤,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眼睛】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眼睛,并不时提起上下眼睑。立即就医。[1]
【处理】操作后彻底清洗。有足够的通风条件下使用。转移物质时,接地和屏蔽容器。避免与眼睛,皮肤和衣物接触。空容器中保留有产品残余物(液体和/或蒸气),并可能有危险。保持容器密闭。避免接触热源,火花和火焰。避免食入和吸入。不要加压,切割,焊接,钎焊,焊焊,钻,磨,空的容器或接触热源,火花或明火。
【食入】这种物质的毒理学性质没有得到充分的调查。
【吸入】吸入蒸气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
【皮肤】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引起眼睛刺激。
【危害】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可能源的点火和闪光灯。大多数蒸气比空气重。他们将沿地面扩散并聚集在低处或密闭区域(下水道,地下室,水箱)。蒸汽爆炸的危险在室内,室外或下水道中。[1]
【EC风险短语R 11 】
【EC安全短语】S 16 23 29 33
【UN(DOT)】1993年
曝光控制/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眼睛: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化学安全护目镜,OSHA的眼睛和面部防护条例29 CFR 或欧洲标准EN166。皮肤:穿戴适当的防护手套,以防止皮肤接触。服装:穿适当的防护服以防止皮肤接触。
【呼吸器】按照OSHA呼吸器条例29CFR 或欧洲标准EN 149。请务必使用一个NIOSH或欧洲标准EN 149批准的呼吸器必要时。
【闪点】-34
【灭火】在压力需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设备,MSHA / NIOSH(或同等学历),和全身防护服。会燃烧,如果发生火灾。用喷水的方式使暴露在火中的容器冷却。极易燃的液体。加热时,容器可能会爆炸。灭火介质:喷水冷却暴露于火中的容器。水可能是无效的。在用火水喷雾,化学干粉,二氧化碳,化学泡沫的情况下。不要使用直流的水。冷却容器,充斥大量的水,直到火灾后。[1]
【】高度易燃的火灾隐患将很容易热,火花或明火点燃。
意外泄漏处理措施
【小泄漏/泄露】用惰性材料吸收泄漏,(例如,干沙或泥土),然后将化学废物容器。删除所有的火源。提供良好的通风。可以使用的蒸汽抑泡减少蒸气。喷水可以减少蒸气,但可能无法防止密闭空间起火。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材料中含有类似的功能,可以在高温下分解。还没有得到充分评估。
【不相容性】强氧化剂。
【分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燃烧产物】着火时可能产生刺激性,腐蚀性和/或有毒气体。[1]【贮藏】请远离热源,火花和火焰。远离来源点火。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不相容物质。冰箱/可燃物。[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年产3万吨丁醇丙烯净化及羰基合成车间的初步设计毕业设计.doc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1.1意义与作用
丁醇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它有三个重要的品种:正丁醇、异丁醇。正丁醇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联二酸二丁酯等酯类产品。前者用于涂料和粘合剂,后者为PVC的增塑剂。用丁醇生产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生产。丁醇是生产丁醛、丁酸、丁胺和醋酸丁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原料,可用做树脂、油漆、粘接剂的溶剂及选矿用的消泡剂,也可用做油脂、药物和香料的萃取剂及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前景
1.国外发展概况
丁醇是随着石油化工、聚乙烯塑料工业的发展和羰基合成工业技术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的。羰基合成反应技术是1938年在德国最先开发成功的,随着在英、美、法、意等国家获得发展。自低压铑法问世以来,该法在丁辛醇工业领域独领风骚,先后转让给9个国家,共建设了23套装置,采用该法生产的丁醛产量超过3.5mt/a,占丁醛总产量的70%。所有新建装置全部采用低压铑法,该法以其技术优势正在逐步淘汰高压铑法。
近10年来,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烟气脱硫的关键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开发并取得显著成效。据有关资料统计,到1998年止,美国投产了相当于装机容量150?GW的电厂烟气脱硫装置;德国投产了相当于装机容量30?GW的电厂烟气脱硫装置;日本已建成投产大型脱硫装置1?400台(套),相当于装机容量39?GW。
2.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的丁醇生产技术在1980年以前主要采用粮食发酵法制丁醇,采用乙醛缩合法制丁烯醛,丁烯醛缩合、加氢制丁醇。由于工艺技术落后,这类的丁醇生产装置已经停产。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用化学方法鉴别1-乙炔环戊烷,1-丙烯环戊烷,1,2-二甲基环丙烷,1-甲基环己烷_百度知道
用化学方法鉴别1-乙炔环戊烷,1-丙烯环戊烷,1,2-二甲基环丙烷,1-甲基环己烷
分三步:1、先加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前三者会褪色(1-乙炔环戊烷褪色比较慢,要几分钟,可初步鉴别),不褪色的是1-甲基环己烷;2、向前三者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前两者会褪色,不褪色的是1,2-二甲基环丙烷(小环烷烃可与H2、卤素、氢碘酸反应开环,但不被高锰酸钾氧化);3、向前两者加银氨溶液,形成白色沉淀(环戊基乙炔银)的是1-乙炔环戊烷(炔烃的鉴别方法,应用末端炔烃的酸性),无沉淀生成的是1-丙烯环戊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这个题不难第一步:先加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前三者可退色,有三键和双键的就不解释了,疑惑的是为什么1,2-二甲基环丙烷会退色,这个是小环的特殊性质~大学中《有化学(第四版)》有讲到第二步:加酸性高锰酸钾 退色的是前两种,1,2-二甲基环丙烷,这里就不解释了~第三步:通臭氧,加银氨溶液,1-丙烯环戊烷有银镜生成,1-乙炔环戊烷无银镜生成。(理由:臭氧能使三键变成两个羧基,而让双键变成两个醛基,通入臭氧后就是如何鉴别羧基和醛基的问题了~)希望采纳,谢谢~
甲基环己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炔合成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