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横过画面的运动物体得到的影像和用同样快门速度拍摄大门正对客厅镜头过来的运动物体所得到

拍摄运动物体的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对拍摄运动物体非常重要,决定运动物体在画面中是否清晰。物体的移动速度越快,要凝固它,我们就需要越快的快门速度。实际运用中,如果物体离我们很近,或者我们使用长焦镜头将物体“拉近”,会让这个物体在取景器里变大。所以,我们需将物体距离相对相机的远近和相机的焦距综合起来。
一般而言,手持拍摄,能够保证影像清晰不晃动的最低快门数为镜头焦距的倒数。
比如50毫米镜头,手持拍摄保持清晰的快门速度则最低需在1/60秒。如果是用100毫米的长焦镜头,则手持保证清晰的最低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125秒,200毫米镜头不低于1/250秒,400毫米镜头不低于1/500秒。
运动物体在取景器里越大,所需“凝固”的快门速度就越快。
运动物体的实际速度越快,“凝固”所需快门速度就越快。
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越接近平行于焦平面,“凝固”所需的快门速度越快。
对于快门的掌握,只有大量的拍摄实践才能积累经验,才能有一个理性认识,并最终形成条件反射。在摄影中,基本功的训练没有捷径。使用快门优先(S)的曝光模式大量拍摄运动物体,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下表为常见物体拍摄凝固所需时间:
上表是指物体完全横向运动而言(和相机焦平面平行)。
如果被摄对象沿斜线(45°左右)运动或被摄对象只占画面的一半,可以考虑使用慢1倍的曝光时间;如果被摄对象朝向或背离相机方向运动,可以尝试用慢2倍的曝光时间。
1/2000秒的快门速度捕捉一滴水从高处下落到水里的过程。由高处落下的水滴,在接触到水面的一刹那,从竖直的水滴形变成了扁球形。
下图这样的效果是怎么拍出来的?这种拍摄方法叫“追随拍摄”,也叫“摇摄”。选好能够清晰拍下被摄物的快门速度,然后拍照时相机跟着被摄体一起转动,就是一边按快门一边相机追着自行车转。OK!这样就得到主体清晰,背景被拉伸的效果。
背景中被甩出的线条长,速度感就会强烈;背景中被甩出的线条短,紧张感就会强烈。追随拍摄法所带来的两种视觉感受往往会交叉在一起。所以在使用追随拍摄法前,我们应当考虑需要更多地表现速度感,还是需要更多地表现紧张感。
不是所有的运动物体都可以用追随拍摄法表现,被追拍的对象往往需要具备快速或紧张的特征。比如在拍摄竞速类的比赛时、拍摄警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时,或者街头追逐时等等,摄影师经常会用到追随拍摄法。如果我们用追随拍摄法拍摄骑着小三轮的老大爷,无论是表现紧张还是表现速度,看起来都会觉得怪。
追随拍摄等到运动的主体到达拍摄地点再追拍,往往不能成功。应是:运动主体在远处时,我们就开始在取景器中跟踪锁定,如果希望被追拍的主体在画面中更清晰,我们就要在追随的过程中保持主体在取景框中的相对位置不变,按下快门后不要马上停止追随的动作,相机继续追随主体直到平滑停止。
如果相机上有连续对焦功能,并且对焦速度足够快,那么可以使用连续对焦。如果相机上没有连续对焦功能,或者连续对焦的速度不够快,那么就要判断运动物体将要经过的位置,并且对着这个位置预对焦,同时应当让景深稍微大一些如果来不及对焦,可以考虑使用区域对焦或超焦距。
如果相机的高速连拍可以达到8张秒或更多速连拍可以提高追拍成功率。如果相机的拍速度低于4张/秒,最好只用单次拍摄。因为这个时候使用连拍可能会错过关键瞬间。——这个拍法运动会上试下去吧!
运动摄影的要点:
 选择拍摄位置。指在拍摄现场,拍摄者所占据的拍摄地点。1.在这个位置上拍,能够反映出项目特点;2.在这个位置上拍,能够表现出运动员的技术、战术的特点;3.这个位置在关键时刻可以移动,随时靠近被摄体;4.这个位置要与自己具备的镜头相适应;5.这个位置能够尽量避免杂乱的背景。
 选择拍摄点(被拍人的位置),就是我们所要拍摄的那个地方。在体育摄影中,即是运动员所处的位置。1.必须了解运动员的典型动作;2.充分考虑到拍摄现场上的光线效果和背景对主题的烘托;3.
寻找那些动作高潮经常出现的地方和一定能出现的地方,如篮球投篮点、篮板下,足球射门点、禁区内,跨栏跑栏架上方等。
C 选择快门速度,高速快门。
影像被“凝固”,优点是动体影像清晰地记录下来,缺点是影像的动感不足。“凝固”的动体影像往往擅长于表现动体的优美姿势。要取得这种效果,只需使用相机上快门的高速度,如1/1000秒往往能把大部分动体记录清晰。
动体影像虚糊。优点是具有强烈的动感,缺点是对动体了甚至面目姿势表现不清。虚糊的动体影像往往用于表现高速运动的体育项目。一幅影像虚糊的体育照片,能再快速运动的动体在我们眼前飞驰而过的情景。通过模糊的动体与清晰的背景之对比,来表现出强烈的动感清晰还是模糊取决你想要的效果。
开开眼,看个和快门有关的新鲜玩意儿……英格兰生产的Purma
Special胶木相机,似乎只有一档快门速度,因为机器上找不到有任何调整快门速度的东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该机有三个速度,并且三个不同的速度是依靠重力来调整和实现!!!
原来该机有三个速度,并且三个不同的速度是依靠重力来调整和实现的!!!
镜头向前时,水平持握相机时,快门为1/150,将左侧向下竖握相机时,速度为1/450,而右侧向下时,快门速度则为1/250 !哈
!有意思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拍摄运动物体的方法
来源:极限网
作者:茶叶
户外运动物体该如何拍摄?很多摄影的朋友在户外遇到运动的动物就手足无措了,不知如何是好,就更不用说构思和找角度了
&&& 户外运动物体该如何拍摄?很多摄影的朋友在户外遇到运动的动物就手足无措了,不知如何是好,就更不用说构思和找角度了。其实拍摄运动的物体是有规律的,假若对此一无所知,自然不能得心应手。拍摄动体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凝固&动体,一种是&虚糊&动体。面对动体究竟如何处理,在客观情况许可的前提下,还得看拍摄者的意愿和宗旨,这恐怕也算是&意在笔先&吧。
  然而,拍摄动体最常用的是&凝固&法。平时,对于动体我们是司空见惯的,海陆空都有。人、动物、自然物和人造物都可成为动体。可是在特定场合中的动体,特别是快速动体,有时往往难于看清其&真面目&,如果用摄影手段使动体在高峰时一下子&定格&,我们便能端详其细部,了解其来龙去脉,感悟其精神力量,欣赏其动势美态。比如,凌空腾飞的威武雄姿,互不相让的勇猛格斗,飞流直下的汹涌瀑布,奔腾向前的飞驰摩托,若清晰地留在摄影画面上,难道不令人惊心动魄、为之动容吗?
  拍摄&凝固&性的动体照片的关键,是采用高速快门速度。一般来说,1/500秒快门速度已足以能对付大多数动体,有时1/250秒也行,但对于极快速的动体,如下坡滑行,那就不得不用更快的快门速度。当然,一般情况下使用1/2000的速度基本可以凝固拍摄中可以遇到的99%的场面啦。对于dc拍摄动体最好是带快门优先挡的(也称快门先决式)。其次,拍摄动体经常要远距离进行,因而少不了用远摄镜头。但这种镜头使用时易于抖动,所以需稳稳握住,有必要尽可能的使用三脚架固定好。大变焦镜头的远摄端的孔径比较小,可以考虑高一点ISO的档位(当然啦,DSLR在这个场合会有相当的优势的),这样才能用上足够快的快门速度。远摄镜头因焦距长而景深小,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一方面,景深小聚焦要绝对精确,否则动体会模糊不清;另一方面,用得好可使背景虚化,突出清晰的动体。
  当然,到底多高的快门时间才是合适的,这个问题要看实际情况来分析。
  具体来说,&凝固&动体的快门速度取决于三个因素:动体的动速、动体的动向和动体与相机的距离。
&&& 一般的规律是,动体的动速愈高,所需的快门速度愈快(动体的动向和与相机的距离不变);动体与相机的距离愈近,所需的快门速度愈快(动体的动速和动向不变);动体的横向运动与斜向运动、竖向运动相比,所需的快门速度前者最快,中者次之,后者更次(动体的动速和与相机的距离不变)。
  掌握了这一规律,不仅能根据三个因素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快门速度,而且还可增强应变能力。举例说,你想拍摄一个动体的&凝固,,影像,而可以采用的快门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又达不到所要求的那样高,这时你可变换一下拍摄位置,或是迅速后退,拉大拍摄距离,或是调头换一个角度,变横向为斜向、竖向,从而容许把快门速度减慢。此外,利用某些动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短暂停顿,比如跳高到达顶点的一瞬,快门速度也不必很高。
  具体非要量化描述的话,我给出一个经验算法:
  动体-快门速度
  慢步行走;手势-1/500秒
  快步行走;时速为16~24公里的车辆-1/1000秒
  体育运动、跑步,时速为32~64公里的车辆-1/2000秒
  奔跑的动物、飞鸟,时速约为105公里的车辆-1/4000秒
  如果动体的运行和镜头成45度斜线方向,快门速度按上面所列的减半。如果动体和镜头成垂直方向运行,用上面所列速度的1/4就够了。同样,如果影像缩小,可以相应地减低快门速度。例如:将距离增加一倍(或者使用缩短一半焦距的镜头),影像的大小就会减半,所需快门速度也就减少一倍。拍摄动体也可用&虚糊&法。把动体拍成虚糊影像的目的在于强调运动的速度和力量,夸张动态的猛烈性和激越性,渲染一种紧张气氛。
  虚糊动体的基本手段是借助慢速快门速度。就快门而言,快门速度愈慢,动体就虚糊得愈厉害。如果选用的快门速度介于充分&凝固&影像和完全&虚糊&影像之间,那摄取的影像可能很有趣,即动体动得慢的部分是清晰的,动得快的部分是模糊的。此外,虚糊某一动体至少得采用何种快门速度,虚糊的程度如何,这与动体的动速、动向和与相机的距离密切相关,就是说,动速高、动向与相机的视向构成的角度大、距离近,虚糊动体的程度就愈高。倘若在慢速快门曝光的过程中再故意晃动相机,势必造成&天旋地转&,全景模糊,产生十分强烈的动态效果。如这幅照片,由于在1/8秒的曝光期间旋转相机,结果形成迅猛的&旋风&式动感,使比赛的激烈气氛和参赛者的拼搏精神跃于画面。
  为使拍摄虚糊动体可用上慢速快门速度,所以很必要使用低iso设置,要是光线比较亮,有时还需加用中灰滤光片,以减少进人相机的光量。&&& 还有一种处理动体的方法是追随拍摄,最终可取得动体基本清晰、背景虚化的影像,产生间接动感效应。所谓追随拍摄,就是摄影者手持相机,以与动体同等的速度紧跟动体行进,在恰到好处时就转身拍摄,这样,动体虽然被留住了动态,但背景却因相机的移动可能出现众多的动线,从而给人一种动体在&动&的感觉。不过要注意的是,追随拍摄中的快门速度不宜太快,不然会把背景给&凝注&,丧失应有的效果。通常,快门速度以不高于1/60秒为宜,除非追摄特别快速的动体,那就另作别论了。
  追随摄影主要用于表现动体的&动态&和&速度&有下面几种追随法:
① 平行追随.相机与动体的行进方向成90&.拍摄时,相机平行追随动体. ② 纵向追随.当动体纵向运动时,相机随之纵向追随.如小孩向上荡秋千,相机向上转动. ③ 弧形追随.当动体弧形运动时,相机随动体运动,弧形追随. ④ 圆形追随.当动体圆形转动时,相机圆形追随. ⑤ 斜向追随.当动体由高处下降时,相机可斜向追随. ⑥ 变焦追随.拍摄者在面对动体在镜头轴向移动时利用变焦镜头在变焦中追随拍摄。这时动体的四周会出现放射线条,动感很强。
  拍摄的要领是:当把动体对焦清楚后,随动体向前移动的方向,从远向近拉镜头,即从短焦距往长焦距拉动。如动体向后移动时,也可从近向远拉镜头,也即从长焦往短焦拉.变焦追随时,用左手拉动焦距,右手按动快门,在拉动焦距中按快门.背景要选择有景物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变焦时,出现迸发式的线条。拍摄时,因动体迎面而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拍摄前要选择安全拍摄点,以免被动体撞伤。
  另外,拍摄时的背景选择其实十分重要,许多朋友在抓拍的时候只关注了主体,忽略了背景的选择最终拍摄失败。追随法拍摄的时候要避免清一色的背景。背景的明暗反差应错杂一点,色彩斑烂的背景更好,为的是这在追摄中可造成漂亮的线条感,若拍彩色则更加绚丽多彩 .
图片欣赏: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图片资讯推荐
Copyright 2007-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门正对墙装修效果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