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XY xy染色体同源区段怎么自交

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已知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分析回答:(1)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它们所控制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只考虑这对基因,杂合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bYB和XBYb.(2)若某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50%;若此雄果蝇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100%.(3)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1、2、4条(写出全部可能性).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此三体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和三体的比例为1:1.【考点】;;.【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范围有染色体组成、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等,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基因B和b表示一对等位基因,其携带的信息不同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不同.由于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所以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BYB或XBYb或XbYB,其中杂合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或XbYB.(2)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它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50%,即雌性都发病,雄性都正常.又此雄果蝇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雄性都发病.所以后代都会发病.(3)染色体变异有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两种,Ⅳ号染色体多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1条、2条或4条.此三体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1条Ⅳ号染色体与含2条Ⅳ号染色体的数目相等,所以它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和三体的比例为1:1.答案:(1)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不同&&&&基因分离&&&XbYB&和&XBYb(2)50%&&&&&&&&100%(3)染色体数目变异&&&&&&&&1、2、4&&&&&&&&&1:1【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sw0001老师 难度:0.59真题:3组卷:10
解析质量好中差什么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什么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什么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X染色体是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男性是XYX染色体遗传病是指发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疾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知其在X染色体上的带病基因为显性 所以通常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其标记方法是在(X)的右上角写基因女性 有病 后代无论男女一定有病(XAXA) 有病,但后代不一定有病(XAXa) 没病,后代不一定有病(XaXa)男性 有病(XAY)或者没病(XaY)
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通常大写字母表示)导致的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型佝偻病.通常女性患病高(因有两条X染色体).知识点梳理
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男性多于女性 社会调查表明,男性色盲占7%,女性则只占0.5%。交叉遗传 色盲基因从父亲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 色盲基因从母亲传给女儿,也传给儿子。隔代遗传 一般由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第一代男性色盲,第二代男女均正常,但女性是携带者,第三代外孙色盲。表现出代与代之间明显的不连续性。
在真核的体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染色体变异的原因: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有各种、药剂、温度的剧变等,内因有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失调、衰老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 染色体可能发生断裂,断裂端具有愈合与重接的能力。当染色体在不同区段发生断裂后,在同一条染色体内或不同的染色体之间以不同的方式重接时,就会导致各种结构变异的出现。染色体变异类型: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假设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的体色由基因A(黑色)和a(白色...”,相似的试题还有:
某生物中有两对控制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其中A、a与B、b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2)若A共含有6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共200个,则该基因第三次复制,共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个,该基因所控制合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最多为()()。(3)若该生物为小鼠,小鼠体色有褐色和黑色两种,已知黑色由基因b控制,但不知基因b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应该选择的杂交组合是();不通过杂交实验,还可通过统计具有隐性性状小鼠的()初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4)若该生物为一年生植物,某地区该植物类型均为aa型,某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的种子,不久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为55%AA、40%Aa、5%aa。则该植物自交2代后,基因型A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5)若该生物是菠菜,菠菜的叶型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D)对狭叶(d)为显性,D、d均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基因d为致死基因。为了探究基因d的致死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杂合的宽叶雌性与狭叶雄性杂交,根据实验结果推测:①若后代中(),说明基因d使雄配子致死;②若后代中(),说明基因d使雌配子致死;③若后代中(),说明基因d纯合使雌性个体致死。
(10分)下面甲图为某一动物个体的性染色体简图。①和②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II1和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1)分析甲图,该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或ZW)型性别决定。位于II1片段上的某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最可能与乙图的()(填编号)相符,其遗传特点是()。位于II2片段上的某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最可能与乙图的()(填编号)相符。(2)假设控制黄毛(A)与白毛(a)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①和②染色体的I片段上,某白毛雌性个体与黄毛雄性杂合子杂交,其后代中黄毛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人们在该动物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呈褐色的基因(T)只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若现有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O的褐色的雌性个体与正常灰色(t)雄性个体交配,那么子代中褐色个体所占比例为(),雌雄的比例为___()。(4)该动物体内另有一对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当b基因纯合时对雄性个体无影响,但会使雌性个体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性。让一只纯合褐色(T)雌性个体与一只b基因纯合的灰色(t)雄性个体杂交,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将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雌:雄的比例为____________,雌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9分)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其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眼色(B、b)有红眼和白眼两种,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与雄虫不同,雌虫体色的基因型无论为哪种,体色均为黑身。下表是两组杂交实验:(1)仅根据组的杂交结果,既可判断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又可判断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若只考虑体色的遗传,则乙组产生的子代黑身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若甲组的两亲本体色均为黑色,则两亲本体色和眼色基因型是。(4)一个基因型为AaXBXb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两次异常的染色体分离,其他变化均为正常进行,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最终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Xb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是。(5)此种昆虫喜欢捕食的某种植物有宽叶(显性B)和狭叶(隐性b)两种叶型,B、b均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为致死基因,为了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杂合的宽叶雌性与狭叶雄性杂交,根据实验结果推测:①若后代中,说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②若后代中,说明基因b使雌配子致死; 作业七:《染色体变异和育种2()》答案及解析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2》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B&
6.A& 7.B& 8.C&
9.D& 10.D& 11.A&
12.C& 13.B
14.D& 15.CD
(1)间(1分)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
(3)基因的自由组合 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XX或YY 
(5)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或者Y染色体)没有分离 
XXX、XXY、XX、XY、XYY、YY
17.(14分)(1)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DDhh和ddHH&&&&
9∶7&&
(3)氰酸&&&&&
ddHH或ddHh
(4)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18.(1)ddTT、ddTt
&(2)基因突变率低且变异是不定向的(2分)
&&(3)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
(4)单倍体高度不育&&
&&&&秋水仙素&&&&
《染色体变异和育种2》参考答案及解析
【解析】正确答案:①③。对于2号染色体,AA应该要分离。减二后期会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进入不同的配子,现在着丝点没有分裂,而是进入同一个配子,所以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不含性染色体,说明同源的一对常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两条常染色体进入同一个次级细胞,所以另一个次级细胞就不含常染色体了。当然也可能在第二次减数分裂是。着丝点没有分裂。使姐妹染色单体都进入同一个细胞。另外一个细胞也就没有了。所以③对。④太绝对,不全面。
【解析】自然界中的多倍体是有丝分裂受阻,导致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形成加倍的配子,形成加倍的合子,所以A选项正确。
【解析】单倍体是指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没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体细胞控制本物种生季节性全部遗传信息或遗传物质或基因。所以D正确。
【解析】培育无籽西瓜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原理,无籽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解析】由题意可知,有16%的卵原细胞进行不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正常的配子,当X和Y配对分别向两极移动,另一条X随机分配,则可能出现XX和Y或X和XY,所以会形成四种类型的配子,各种配子出现的机率相等,果蝇的性状与X染色体的数量有关,根据产生的配子,XX、XY、X、Y与X、Y结合的机率相等可知,子代的雄性和雌性比例相等,所以B选项错误。
【解析】F1基因型是DdTt,F2中矮秆抗病纯合子类型(ddTT)占1/16。
【解析】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不一定是纯合子,如单倍体是杂合子,则其加倍后是杂合子;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种子的胚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两个种群间可能存在地理隔离,则可能交配,或交配后产生可育后代;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解析】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d、g图,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c、h图,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e图。
【解析】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解析】①、②两过程都表示离体的花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该过程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诱导,故A正确;根据题干中信息“花药由花药壁(2n)和花粉(n)等组成”,可推理出③过程培养的再生植株可能来自于花药壁(2n)细胞,故B正确;利用花粉培育低芥酸植株的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它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效率最高,故C正确;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即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发生联会,故D项错误。
【解析】杂交育种需从F1自交后代中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所以诱变育种不一定具备更多优良性状;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新种全为纯合子,其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基因型DdTt的植株加倍后形成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形成三倍体,不育。
【解析】高杆抗锈病&矮杆易染锈病→子代:属于植物杂交花药→幼苗:属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即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诱变是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的方法,通常用于选育菌种、得到高产量植物种子等。所以C选项正确。
【解析】花粉是配子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为纯合子,所以B选项正确。
【解析】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可能是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则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D选项正确。
【解析】④过程中E幼苗的获得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过程④⑤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若C作物为水稻,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经过③过程形成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花粉有一半是蓝黑色,一半是橙红色,实验结果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1)间(1分)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
(3)基因的自由组合 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XX或YY 
(5)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或者Y染色体)没有分离 
XXX、XXY、XX、XY、XYY、YY
【解析】(1)果蝇X染色体上的两个W基因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这两个W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故其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复制时一条链上出现差错,则该染色体形成的2条染色单体中含有一个突变基因,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只有一个精细胞含有突变基因。(3)由于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W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性染色体组成XX或YY。(5)依图示,细胞内含有2条Y染色体,原因有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未分开,从而进入同一个精细胞中,另一个精细胞中不再含有Y染色体。(6)XXY的雌果蝇产生的配子有两种情况:XX、Y或X、XY,它们分别与正常精子X、Y结合,将形成6种不同性染色体组成的后代。其遗传图解如下:
17.(14分)(1)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DDhh和ddHH&&&&
9∶7&&
(3)氰酸&&&&&
ddHH或ddHh
(4)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解析】从题意可知,是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F1应为双杂合子,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根据杂合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中,显性概率为3/4,所以后代产氰与不产氰之比为9:7,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氰酸,叶片Ⅲ加入氰苷酶能产氰,说明无合成氰苷酶的基因,所以基因型可能为ddHH或ddHh,由于叶片Ⅳ根据题意基因型为ddhh,两种酶都无法合成,所以要想提取必须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原因是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18.(1)ddTT、ddTt
&(2)基因突变率低且变异是不定向的(2分)
&&(3)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
(4)单倍体高度不育&&
&&&&秋水仙素&&&&
【解析】(1)A组中F1高抗基因型是DdTt,则F2中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ddTT、ddTt,B组中F2植株是单倍体,其中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dT。
(2)由于基因突变率低且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基因突变不容易发生。
(3)由于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A组F2中的矮抗类型不能直接用做大田栽种。
(4)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B组获得的矮抗类型也不能直接利用,但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直接产生理想的矮抗品种,基因型是ddTT。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生物的变异、基因在染色体上等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⑴由赖氨酸和谷氨酸的密码子可推出密码子的就业人数A→G,红眼基因中模板链发生的碱基变化是T→C。⑵实验一的子二代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骓了摩尔根等关于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推迟同。用测交可以检测实验一中F1红眼雌性个体眼色的基因组成。⑷根据②暗②暗红眼(♂)&暗红眼(♀)→暗红眼(♀),朱红眼(1/2)、暗红眼(1/2)(♂),可推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朱红眼为隐性,且亲本的基因组成为XAY,XAXa,后代中的暗红眼雌果蝇的基因组成为1/2XAXA、1/2XAXa,暗红眼雄果蝇的基因组成为XAY;只有1/2XAXa和XAY后代会出现朱红眼,其比例为1/2&1/4=1/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y染色体同源区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