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特点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有何特点和作用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当前位置:—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解读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一、构建“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的意义: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经历五年探索,共同研究,提炼出了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绿色指标体系。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教育质量的理解需要基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需要坚持对教育质量最核心的价值的追求。上海率先启动实施的基于地方标准的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测试(也称作“绿色评价”)是一套既反映教育内容,又反映教育方式,既体现教育目的,又体现人的发展性的质量标准。可以说“绿色评价”开创了基础教育评价的一个新的时代。“绿色评价”的开创性至少体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1.“绿色评价”从传统的排序评价走向标准评价。
传统评价把学生个体与学生的同伴作比较,通过分数明确个体在特定群体中的地位,按考试成绩划分的低、中、高分数段的学生各占一定的比例。“绿色评价”考察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把学生当做个体看待,而不是与他人相联系。通过考察学生在各科达到合格水平的比例来帮助班级、学校、区域更好地改进与提高。“绿色评价”让我们看到发现有“多好(达到目标的程度)”比发现“多少(明确在团队中的地位)”对学生的发展更有价值。
2.“绿色评价”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
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重视被折算成分数与排名的结果,往往忽视了教育的过程。比如:重视学业成绩,忽视了在获取学业成绩的同时,学生付出的时间成本、是不是以牺牲身体健康作为代价,校长和教师在过程中体现的作用,家庭环境是不是会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等等因素。科学的评价必须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符合教育的规律,尊重教育的过程。“绿色评价”就及其看中评价中的这些因素。通过“绿色评价”,我们就能全面地观测到整个教育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
3.“绿色评价”从数字统计到“质”性描述。
传统教育评价着重测查学生智力水平,以分数描述学生智力水平和知识数量的差异。对于学生的分数平均数、标准差,进而判断学生个体、学校、区域教育的优劣。量化的评价的诸多限制使教育评价失去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甚至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本质的东西。“绿色评价”将学生学习动力、品德行为都纳入了评价的范围,从中可以看出“绿色评价”努力在实现全方位的教育评价,它正在从统计数字的观念中走出来,寻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评价。
4.“绿色评价”从静态判断到动态分析。
传统教育评价是静态的过程,提供的是学生在单一时间点的表现或成就的信息。这一评价只能了解学生“所知所能”而不能了解学生“可知可能”,对学生、学校、区域下一代发展缺乏预见功能。“绿色评价”其中有一项是进步指数,通过对大规模测试的数据纵向比较来发现学业质量的提高和降低,而且影响学业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学习动力指数、师生关系指数、学业负担指数等也纳入比较的范围,通过自身的比较来导致学生个体、学校、区域产生更高的行为。“绿色评价”不仅考察已经获得的成绩,还通过比较了解评价对象的“动态”潜能。
“上海的基础教育没有躺在PISA成绩第一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是学习借鉴了PISA的评价工具、方式和理念,并与多年来合作愉快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共同研制上海版绿色指标,这种用于改革的精神非常值得学习”——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在2011年8月的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这是上海市领导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透露绿色指标,更意味着撬动了内涵发展中最重的那颗评价砝码。
“这是直接指向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发挥科学的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同时有利于引导区县、学校开展全面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巡视员朱慕菊。
构建绿色指标是一项有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构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构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回应社会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实现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薛明扬。
构建绿色指标,一是有利于政府从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质量的真是状况;二是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三是有利于构建教育内部“标准—教学—评价”的循环系统。这样的体系将不仅针对时弊,为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将为课堂教学水平的改进与提升、为区域教育的专业领导提供参考和支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二、构建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的过程:
建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是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的教育质量评价反馈和指导改进系统。
美国早在1969年,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就设置了全国教育进展评过机构(NAEP),布什政府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目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其中加强教育质量评价与分析就是一个重要举措。
英国政府于1992年成立了教育标准办公室(OFSTED),又通过整合建立了一个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的全国质量分析体系,对去全国的公立学校实施质量评估;而1997年成立的教育证书与课程管理局(QCA),则负责制定国家课程和各种教育证书标准,组织统一的教学水平评价。
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与质量评价、分析和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国际性的大型教育评价项目也积极开展,如PISA和TIMSS就是为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而设计开发的跨国评价系统,并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PISA和TIMSS测试项目:
1.什么叫PISA测试?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合作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测量义务教育即将结束时,年青人(15岁)为走向社会而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情况。
PISA以纸笔测验的形式测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还需完成一份关于他们的背景和态度的调查表。PISA每三年测试一次,每次以一方面能力为主(2/3),其他两个方面能力为辅(1/3)。2000年重点考察阅读能力,2003年的重点是数学能力,2006年则为科学能力,2009年开始第二个循环。另外,PISA在2003年还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
PISA是由OECD成员国发起并参与的,同时也吸纳其他非成员国和地区参加,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北都已参加,中国上海计划于2009年参加。参加PISA测试的国家和地区,2000年有43个,2003年为41个,2006年有58个,每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的学生人数在4500人到10000人之间。PISA在2000年、2003年2006年三次测试之后,其新颖、规范、科学的设计与严格的控制标准,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PISA现在已发展成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业评价,参与的国家和地区的GDP总量占全世界的86%。
  PISA的测评分为三方面,即: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2003年还加入了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该项目每次测评的重点不同,2000年定为阅读,2003年为数学,2006年将是科学。除了进行由专家出题的笔试之外,参加测评的学生和学校也要回答特定的调查问卷,提供有关学习态度和方法、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等方面的问题,最后由专人负责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出影响学生成绩好坏的因素。2009年上海第一次参加PISA的测试,在三项内容都是排列世界第一,震惊世界。
2.什么叫TIMSS测试?
TIMSS是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一个大型国际比较研究项目,项目每4年一轮,主要通过测试和问卷,测量国际上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成绩的状况,了解影响成绩的不同因素。该项目是自20世纪60代以来组织的历次教育评价研究则中,迄今为止影响面最广、受关注程度最高的数学教育评价项目,它对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影响。1995年,IEA对四十五个国家的五个年级(3、4、7、8和中学的最后一个年级)的学生实施了数学和科学测试,同时对参加测试的各个国家的课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学校、教师和学生问卷收集了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背景信息。
在此之前,IEA分别进行过两次数学和科学研究,因此1995年IEA将数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的第三次研究命名为“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各国计划课程的实现程度,因此其在数学和科学内容选择上以各个国家的课程为依据,在编制测评框架之前要对各国的数学和科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查。
在全国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业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教育系统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一是如何评价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其二是如何引导全社会建立新的学业质量观。
为此,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于2003年启动了“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项目旨在依据新课程标准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的标准,并进行大规模测试,同时通过问卷了解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由此,该项目不仅能按新课程要求科学真实地了解新课程实施后的教学成效,而且能通过数据的分析改进策略与改进教学。项目开展至今,先后对上海、江苏、甘肃等6个省市和近20个地市进行学业质量测试,共有约335万人次的学生参加了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约15万名教师与1.2万名校长参加了问卷调查,在2009年还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和八年级的学业质量状况的全国常模测试。上海市从一开始就参加了项目的创立与发展,初步建立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数据库。
2010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在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进行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提炼出了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如学习动力、师生关系、学业负担等,据此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指标体系,现已命名为学业质量的“绿色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旨在引导全社会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引导教育部门科学地管理教学,引导学校和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秩序和环境。
三、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的内容解读: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测试与背景问卷相结合的评价。主要是宏观层面政府部门对教育质量的综合分析,提供的是客观数据(成绩+问卷)和相关性分析。
学业质量测试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和中学九年级学生。测试科目四年级为语文、数学两门,九年级为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中任选两门。
学业质量评价不仅包括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而且还包括时代发展所要求的中小学生所必备的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评价还使用学生、教师和校长问卷对学生学习背景信息、教师教学相关情况以及学校管理相关内容等进行调查。学生问卷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校环境、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学习动机、自信心、学习方法等。教师问卷的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任职经历、职称;教师对课程的看法;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校管理的看法;面临的困难;教育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校长问卷的内容包括学校硬件条件、校长办学理念和教育观、校长的学校管理方法等。
学业质量测试的命题有规范、严谨的程序:依据标准编写三倍于正式测试需要的试题;组织约三千名学生参加测试;数据组对试卷进行分析并反馈各命题组;命题组进行调整形成正式卷和备用卷;聘请教师对试卷的题量、难度进行评估;进行测试了解试卷难度、题量和新颖程度;聘请省级考试院的专家对试卷进行评审;依据专家/教师/学生反馈意见进行调整。
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基于5年来的探索及2009年全国常模测试,初步提炼了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绿色指标体系。主要指标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跨年度进步指数共十项内容。
(一)学生学业水平指数
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包含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
其中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的是学生在各学科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人数比例。
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主要包括知识迁移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区县间均衡和学校间均衡三个方面。
以下对2010年上海市五区(黄浦、静安、徐汇、长宁和闵行)测试数据,从“绿色指标”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
2010年学生学业成绩的合格标准达成度指数如下(星号越多,表示达成度越高)(同类地区指的是北京和上海):
2010年上海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指数如下(星号数越多,表示差异越小):
(二)学生学习动力指数
学生学习动力指数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学生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学习自信心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评价、尝试解决困难问题的意愿、对取得优异学习成绩和完成学习目标的预期等问题,采集学生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
学习动机的测量包含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对于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等问题。
学习压力主要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负担和焦虑,通过询问学生做作业量的多少及难易、考试次数的数量以及学校公布成绩、考试之前的感受来调查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的情况。
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主要指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包括学生的同学关系、是否愿意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是否喜欢学校以及在学校是否会感到孤独等问题。
2010年上海学生学习自信心指数如下(星号越多,表示学习自信心越强):
(三)学生学业负担指数
学生负担综合指数通过对大规模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学业负担的增加并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简单办法,学生学习时间的增加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没有明了、简单的关系,更多的学习时间并不一定带来学生更好的学习成绩。
学业负担分项指数包括,睡眠时间,作业时间,补课时间。
2010年上海学生学业负担综合指数如下(星号数越多,表示学业负担越轻):
(四)师生关系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业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师生关系的调查主要包含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是否信任学生等。师生关系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2010年上海师生关系指数如下(星号数越多,表示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越好):
(五)教师教学方式指数
通过对大规模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良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到积极的影响。教师教学方式分为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两个方面。
其中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自评主要有三个指标,分别为因材施教、互动教学和探究与发展能力。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是否进行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等问题。
2010年上海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指数如下(星号数越多,表示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评价越好):
(六)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
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结果显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调查分析包含三个方面,分别为课程决策与计划、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是通过采集教师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2010年上海校长课程决策与计划指数如下(星号数越多,表示教师对课程决策与计划评价越好):
(七)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
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文化资源等综合为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学生社会经济背景与学生学业成绩结合起来,分析家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反映学校教育的作为。该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
2010年上海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如下(星号数越多,表示学业成绩受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越小):
(八)品德行为指数
良好的品德是个人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更是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品德塑造是否成功,真正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三方面,通过热爱祖国、自尊自爱、尊重他人、有诚信和责任心、遵守公德以及拥有关怀之心、公正之心等具体指标,以采集学生问卷数据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九)身心健康指数
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兴衰。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主要通过调查学生近视率、肥胖率、身体素质及幸福感等指标来反映。身心健康指数是通过采集学生问卷数据和学校行政部门的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
(十)进步指数
通过对大规模测试中部分省市历年数据的纵向比较,我们发现许多地区不仅学生的学业质量有所提高,而且在影响学业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进步指数包括学习动力进步指数、师生关系进步指数、学业负担进步指数等。
变化的结果分为五级,分别用-2、-1、0、1、2表示。0表示基本稳定,-1或-2表示下降趋势,1或2表示上升趋势。数值越大,趋势越好。
四、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热点问题解读:
1.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绿色”体现在哪里?
“绿色”,原意环保,无公害、五污染;教育“绿色”是指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促进师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状态;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绿色意味着全面、正确的学业质量观,它由学业水平及影响学业水平的相关因素所构成;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将引导我们既关注学生的学业,又关注学生为学业水平所付出的各种代价,从而创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2.提炼出这些指标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指标的提炼不是一蹴而就的,提炼指标通常有两种思维方式:其一,通过学业质量的内涵分析,逐步演绎,不断分析,从而形成指标;其二,通过学业测试、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逐步归纳,不断聚类,从而形成指标。凭借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不可能形成既合理又可行的指标。上海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提炼,首先是基于大规模测试调查的实证,然后是结合上海教育、上海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质量内涵分析所形成的。当然,任何的指标体系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所以,指标不推出,就永远无法完善。全面而完美的指标体系是不存在的。
3.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通过测试的方式进行的,多一次测试是否增加学生的负担?
的确,学业质量的监测要进行测试。没有测试的监测是缺乏数据支撑的。但是,质量监测的测试,是严格基于课程标准的,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同时又是抽样进行的,其性质时基于标准的水平测试。因此,不需要学校、师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所以,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4.测试对象为什么锁定在四年级和九年级?
许多研究表明:四年级、九年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年龄,国内外很多研究都是针对11岁、15岁学生进行的;国际上,许多学生成就评价项目的评价对象也是四年级、九年级学生。
5.上海学业质量监测与PISA测试有什么区别?
关于PISA测试,它是针对15岁学生,考察学生的几方面“素养”;不是评价学生掌握学校课程内容的程度,而是评价学生能否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只需理解基本概念,但需要学生灵活运用。PISA测试结合了实际生活内容,与学校课程很不一样,一般有三分之一内容学生不大接触;PISA测试的结果是相对参照的,对教学改进的直接指导力度不够。
关于上海学业质量监测,是严格基于课程标准的,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其性质是基于标准的水平测试,对教学改进的直接指导性强。它是在教育教学内部建立的“标准—教学—评价”的循环系统。
6.上海学业质量监测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关系?这一结果是否会对小升初或中考提供依据?
从性质上讲,上海学业质量监测与上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都是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两者的测试科目不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是除中考(升学考试)科目以外的一些相关学科,考试结果是学生初中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学业质量监测的考试科目是八年级的数学、语文、外语、科学,监测是教学内部循环系统的一个环节,旨在落实课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考试结果与学生是否毕业、能否升学不挂钩。
7.对质量监测的结果会如何使用?
质量监测的结果旨在反映区域学生的学业质量,诊断区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监测结果将以区县委单位,以学业质量白皮书的形式向区县反馈。
8.学业质量监测的命题科学性如何保证?
可以说,学业质量监测的命题科学性是充分保证的。首先,严格基于课程标准,然后编制项目,小范围(几十人)测试,分析后筛选项目,较大范围(数百人)测试,在筛选、调整项目,组成试卷。命题的双向细目表、题型、题量、题序、题值都是经过充分的论证,并经过测试予以调整。
《上海教育》
2011年/ 11A/ 11月1日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主任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2012年3月1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关于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的通报
(发稿时间: 11:22:3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次数:(
 关于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中小学教学质量  
检测情况的通报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mso-bidi-font-size: 12.0 mso-fareast-font-family: 楷体_GB92  
各乡(场)中心校、县直中小学:  
根据年初工作安排,7月1日,教育局对全县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学科和初中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汉语)学科教学质量进行了检测,现将质量检测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教学质量检测命题以新课改标准为指导思想,试卷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参加质量检测的学校有25所,学生3345人,参与质量检测考务、监考、阅卷人员190人。本次教学质量检测组织严密,被检测学校积极配合,阅卷、统分、复核等工作井然有序,检测结果真实地反映了被检测学科的教学状况。  
二、检测目的  
本次质量检测目的是考察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钻研、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重难点的正确理解,学生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三、阅卷情况分析  
五年级语文试卷:题目我会写和我会填,学生整体答卷情况良好,但部分学生字体书写不规范,错别字较多。题目我会做,缩写句子做的不好,部分学生把主语都缩掉了。把句子补充完整,部分学生会背不会写,错别字较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部分学生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没有打书名号。题目我会选(选词填空),第1、2小题填惩罚和惩处,错误率较高,对词语的理解不透。“吓唬”的“唬”字,绝大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题目我阅读,课内阅读部分在短文中的( )处填上恰当的标点,多数学生标点书写不规范,个别学生有漏做题的现象。课外阅读中的第3小题,很多学生回答了第一问忘记回答第二问。 题目我会写,习作设置了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部分学生能抓住人物特点,并能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突出了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内容真实,语言流畅。  
五年级数学试卷。第一分数部分学生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上掌握不太好,多数学生不知道将计算结果化简。如:填空题第9小题。简便方法的使用情况第五大题(计算)的第2小题,对于分数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不太好。第二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部分学生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上使用的方法不统一,大部分学生书写格式较乱。第三概念部分单位间的进率掌握不好,如:第一题中的第6题,自然数中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不清,如第二题中的第4题。第四应用题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粗心,列综合算式解题的学生较少,第六题第4小题学生把长度分数3M4千米和单位“1”中的1M4和1M3区分不开,计算进入误区,做对的学生较少。第五统计部分求平均数计算不认真,解题格式较乱,有些学生计算结果不写单位,不答题,第六题第3小题大多数学生不写计算过程,直接答题。  
七年级数学试卷。试卷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是放在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运用上,题目通过身边实例来体验数学的妙趣。数据统计部分两道试题难易适中,从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较好的运用了统计知识来解决问题。计算过程语言表述不够严密。部分学生辅助线用实线。第24题学生出错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是对条形图形、扇形图形的知识不理解;二是画条形图形时,没有标明具体数字。第25题& 学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差,得分情况令人十分不满意,另外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比较欠缺。  
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第1题是常规的古诗词默写,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默写古诗、名句容易出现错别字。字音、字形、病句修改题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导致失分较多,特别是修改病句,学生对句子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的病句难以找出原因,无法修改正确。第5-7题阅读部分两段简短语段,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答题不够准确。如:第7题,根据语段中给出的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三个,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按照题目要求写成了一句话,失误较多。第8题是语言运用部分,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语段的核心内容,回答到位,总结能力较强。第9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得分较少,说明平时学生课外书读的较少,积累俗语、成语等方面较差。“文言文阅读”部分,共6小题。学生得分不理想,学生得分多数在6分左右,说明了文言文的时代隔阂性,学习中的枯燥乏味和机械记忆性,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扰。现代文阅读部分共4小题,失分主要出现在16、19小题。学生对选文理解不深刻。选文是学生学习过的,主要考查学生对选文的理解、概括,文章结构的基本知识,即使做过讲过,学生得满分的并不多,并且还有部分学生12分中只能得3一5分,说明学生对课内知识巩固得还远远不够。写作部分是一道半命题作文,30%学生作文属二类,此类作文书写较为工整,能言语通顺地叙述一件事,中心较明确;10%属一类作文,此类作文不但题目补充得有新意,使人眼前一亮,而且选材新颖,词优句美,能以情动人;另外60%处于三类、三类以下,此类作文书写不规范,卷面不干净,叙事不清,立意不新颖,主题不够突出。  
七年级英语试卷。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本题容易出错的是 2.5.7 .9题。错误原因是没有掌握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3、9题失分原因是学生对“would like to do something ”掌握不够牢固。  
四、存在问题  
(一)教师教学情况。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还十分普遍,缺乏优化教学过程、激活教学方法的措施,缺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常规管理与落实不到位,部分学校对常规教学管理只做表面文章,检查流于形式,缺乏创意和特色,对教师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放任自流,做不到及时提醒与纠正。部分教师备课粗放、上课随意、作业重布置数量、轻批改质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下降,学校任其发展,至今未拿出应有的对策加以纠正,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从卷面看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识体验不足,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出现判断、选择性错误; 部分学生自醒自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欠缺。由于学生习惯于灌输式、接受式的课堂教学,习惯于死记硬背,掌握知识比较呆板,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回答问题生搬硬套,盲目乱答,找不准关键点。  
五、加强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加大教研工作力度,确保教学取得实效。加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学校不能只满足于“听―说―评课”活动,要在此基础上,坚持反思式教学研讨制度,确保教师在教学中研究教学、在实践中探讨改革。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加强新课程改革下的“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习题课、讲评课、阅读课”等课型研究,梳理课型基本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要加强课题研究,确立切实可行的教研课题,特别是在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狠抓双基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次质量监测成绩反馈给各学校后,各学校要仔细分析,认真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办法。在附表中单科成绩的平均分以加粗、下划线、倾斜字形式出现的各学校要组织该科目的教师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写出整改方案于8月30日前上交教研室。  
附《额敏县教育局2011年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分析表》  
额敏县教育局  
 2011年8月18日   
主办单位:中共额敏县委员会
额敏县人民政府&&&&版本:V1.0 B
地址:额敏县友好路
理:额敏县电子政务办
【新ICP备号】
本网站为额敏县政务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以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