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我发现都有一条定律,就是里面的女主角永远都是喜欢男主角误会女主角的,对吗?

电影或电视剧中有哪些常识错误?
电视电影现在是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通常有不少常识错误出来误导观众,比如以前最常见的主角需要输血父母兄弟姐妹挽起袖子就上的医学错误,保大还是保小等
按投票排序
420 个回答
“电击除颤”是用来除室颤的,心电图都特么是一条直线了,就甭凑这个热闹了。ps, 正确的放置位置是这样,而不是电视里常演的左右对称放在乳头上,囧。图来自美国心脏协会CPR培训课程。。。。的手机拍摄版
前几天《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面不止一次演员们指着稻子说小麦。
“来人!赏赐纹银一千两!”然后太监托着盘子盖着黄布就出来了。————————————————————————————————————————————老梗了还能一百多赞。。。好吧附赠科普一份: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论一面穿越到隋朝的屏风
《楚汉传奇》里一个太监跑来给赵高报信:不好啦!不好啦!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啦。你妹的起义了,不是应该造反了么?你有没有点立场啊,小太监!?
上海十年一次的大雪小时代三部曲每部都撞上了。呵呵
难道不是“卡拉什尼科夫赐予我力量吧!”
欧阳o笛卡尔o少恭
心脏骤停的时候电除颤,病人都会从床上弹起来!!!弹你妹啊!!能弹起来的电压能把你烧烤一遍了吧!!(具体能不能考熟其实我也不知道)害得我每次在临床上看见除颤的病人一动不动都感觉做的不对。。。
妇女儿童发现失踪应当立即报警,但是好多电影电视剧里面都说失踪24小时警察才受理。这个真心耽误事儿!
S S i n p e r
说一个挺重要的: 野外被咬 用嘴吸毒 野外被咬时,并不提倡用这种民间法。因如果口中有溃疡或存在嘴唇皮肤破损等情况时,毒液可能通过溃破处威胁到施救者。有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人也不能使用这种施救方法,有时候,即使有龋齿也未必能感觉到,所以还是尽量少用。   正确的方法是:被咬后,1、立刻原地坐下或躺下,在离被咬的伤口15~20厘米处迅速用鞋带、裤带等绑扎伤口近心端,以防血液循环。2、用小刀以伤口为中心呈十字划开(若紧急中找不到小刀,可找块干净的石头咂落一小片薄石来当做手术刀),尽量挤出伤口的血液,若伤口发肿发紫时除了挤血之外可以隔一层塑料袋吸出浓血。(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每隔15分钟左右要松开胶绳1~2分钟,让血液适当循环一下,不然会导致伤口附近的肌肉因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坏死,不用担心毒液会趁机流入心脏,因为在这之前的十分信你巳挤出了大量的血液和毒液,新的血液补充进来一方面可提供养料,另一方面还会中和冲淡残留的毒液,而且下一步你还有血可挤。)3、有条件的话用稀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没有就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4、呼救,由急救人员尽快将人用担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补充:之前答案里面提到冰敷,有些知友有疑问说不能冰敷,我查了一下,冰敷主要是为了防止血液循环,但也会有冻到局部组织坏死的风险。所以冰敷这点还是存疑吧,谢谢知友们的提醒!
嗯,我来说说称呼上的吧,仅限国内。1、某后或某妃:臣妾or本宫……某后或某妃一般自称“妾身”“”妾“或直接是“我”“吾”等。”本宫“这个词,应该也不多见,本人记忆中还没有见过,一般也是”我“或“吾”。PS:关于”臣妾“这个词……完全是影视剧和小说的原创啊,历史上十分罕见。2、上面有人提到了,“皇上”这个词一般多是满清时期使用。汉魏多称”陛下“,唐称”圣人“或亲近者呼之为”某(排行)郎“,也称“大家”,宋称“官家”,另“今上”“圣上”“历朝历代均有使用。3、提到称呼,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词,”大人“。这个词可以说是被影视剧和小说滥用至极的词汇了,”大人“在明清之前指父亲,到了明清(主要是清朝时期)才被谄媚者用以称呼上官,在此之前多称之为”县尊“(知县、县令)”府尊“”府君“”太守“(知府、郡守)明君(视情况而定)等。4、您这个词一般人注意不到,“您”有史记载始见于宋代,《俗字背篇》中有:“您,你也,俗。”经常用于填词。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您”和“你”并无任何含义上的区别。数百年后您才慢慢在北方方言区变成“你”的敬称。另,您又可写做“恁”,清代更通“伫”(本为繁体字,左单人,又宁)。5、小姐“小姐”亦是被滥用至极的词汇,很多剧作者的使用根据是《西厢记》中呼崔莺莺为“小姐”(《西厢记》版本众多,关于崔莺莺的身份也有很多版本,一为大家闺秀、相府之女,一为妓女),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小姐”这个词从古至今的意思并没有太多差异,都是高级性工作者的代称。拿宋代举例(其实大家可以从《水浒传》中窥其端倪,虽然《水浒》里不少是明代的用词习惯),当时的人们又是怎样称呼正经人家的姑娘呢?一般,呼之为“娘子”,对于年纪小的就称之为“小娘子”,这也是很多看《水浒》的读者不理解为什么小说中某某人家的管家也像此间主人一样,称呼女主人为“娘子”了。PS:“小姐”在明清时期逐渐转为现今理解的对未婚女性的敬称。“娘子”一次在部分方言区仍然有过去的含义,如“小娘子”“二娘子”(意指小女儿、二女儿,不特指自家)。6、太监“太监”本为官名,中官之首才能称之为“太监”,其下有“少监”等。也就是说,只有大太监才能叫“太监”(呃,有些绕),一般的阉人、宦官是没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当然,随着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大太监的威名日重,民间渐渐就以“太监”一词代指阉宦了。暂时写到这,想起来就补,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古代打仗跟打群架一样,一群人冲在一起拿个刀啊枪啊乱砍,一点素质都没有,街头混混打群架都知道要包抄排阵位,古代兵书记录下来的那么多阵法都被导演和编剧这样的狗吃了吧,你以为练兵练什么?古代就是练阵法,弓弩手在哪里,长枪手在哪里,骑兵在哪里,谁先动,都是有要求的好吗?狼吃羊群都有战术,人打仗就混战啊!!!骑兵比多数步兵的成本高好吧,导演一次次拿骑兵去冲击步兵方阵,国家再有钱不是你这样糟蹋的。骑兵古代是用来包抄,突袭,快速机动这样高价值的行动用的,骑兵的速度优势在冲击步兵方阵根本体现不出来好吗,正面冲击骑兵没有特别大的什么优势的好吗?(评论中有人提到重骑兵,重骑兵是用来冲击步兵的,在中国南北朝和唐朝比较盛行,宋朝因为损失了大量草场,马匹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骑兵逐步成为步兵的附属,重骑兵这种高成本的兵种也逐步淡出主要战场。而国产各类影视剧中的骑兵,能带个头盔和胸甲就已经算是精良部队了,更不要说马匹的护具了,所以这些影视剧中几乎没有重骑兵的存在,更不要说重骑兵冲击步兵,而我的上述回答针对的是轻骑兵冲击步兵方阵,这个我更正下,谢谢)说说近代打仗,抗战吧,大家吐槽穿越枪支什么的我就不说了,还说说战术,共产党游而不击的传言和你们这群二逼导演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每次打仗都是在山谷里伏击啊,日本人就是猪山谷里走多了也都知道山谷里行军太危险了。共产党那么多优秀的游击战术被你们吃了吗,破袭战知道吗,麻雀战知道吗?天天就知道山谷里伏击,搞得中国只有山谷能打胜仗似的!还有阵地战五米一个机枪,我去中国军队的配置好精良啊。你丫子弹好多啊,还把机枪拍正面。国军精良的中央军一个师才300多挺轻重机枪,你一个阵地几米就一把机枪,德军都没这配置。还有啊,机枪尤其是捷克式轻机枪不带换子弹的,一个弹夹里20发子弹,每分钟射速600-700发的射速都不够你突突的,有经验的射手都是点射好吗,一方面省子弹,另一方面不让敌人推断出你换弹夹的空隙。你突突突打枪管早打红了好不好。还有啊,有个兄弟死了,总有个傻逼高呼着dog fuck Japanese的口号跳出阵地抱着机枪突突突,你不知道机枪手很重要是不是,熟练的机枪手,训练成本比步枪手贵多了好吗,没那心理素质谁来让你做机枪手的。最后啊,机枪的用法不是排在正面,你在正面突突突,冲击部队稍微分散点,你就是在费子弹,机枪都是在侧翼形成交叉火力的,这样才能形成最大火力!再说说打架,不管是带武器还是不带武器,哪有让你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的,真正的比武几下就能分出高低,就是规则限制的各类格斗比赛都不会出现几个回合不分胜负的,更何况没有限制的比武。瞅准一个机会插眼踢裆或者给一刀,就差不多了。拿个刀打半天不分胜负的那是武侠好不好。另外就是你打个半分钟,够长的了吧,电视里的人喘都不喘一下,你试试,精力高度集中,对面每一个攻击都要全力防住或者迅速躲开,然后还要全力进攻,这个体能消耗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除非专业运动员,打个半分钟不大口喘气。先这么多,等想到了再来更新----------------------------------------10.1 update----------------------------------------------------------------------继续说说战术,一群逗比导演拍了好多战争片,攻坚战冲锋永远都是一堆人扎着堆往前冲,然后就被机枪突突死了,结果导致大家认为GCD打冲锋都是添油战术、人海战术,黑TG的人一度传言国军打不赢内战/美帝打不赢朝鲜战争,是因为TG人海战术让国(dou)军(bi)的战士们/美帝的人权卫士杀人杀到手软,不愿意再屠杀同胞/TG了。别逗了好吗,攻坚战这么打TG多少人都不够送的。就是新兵蛋子上战场,都看的出来,扎堆冲锋除了送死一点意义都没有。真正的冲锋队形要适度分散,不然一颗炮弹可以带走一个班。TG在抗日斗争中早已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冲锋战术,并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屡试不爽,这就是林彪经典的三三制冲锋阵型。这种冲锋以班为单位分成了三个梯队,一个班又分成了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以便相互接应。三人战斗小组呈箭镞式进攻队形每名士兵任务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一个步兵班分三个小组,班长,副班长,还有一个小组长,各带一小组人行动。行动时三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行动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不懂的人可以参见我朝农业卫视每晚七点三十分的农(军)业(事)报道,里面依然有步兵冲锋演习,看看那个冲锋密度就知道导演们编剧们到底有多傻【哔~~】了。【三三制,机枪手在后掠阵,两步枪手前出,销魂的投弹姿势,土工一流】【三三制,机枪手在后掠阵,两步枪手前出,销魂的投弹姿势,土工一流】——————————————10.2update————————————————说说狙击手吧,不知从何时起,狙击手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越来越流行,不管现代还是近代为背景的影视剧,没个狙击手的在里面都不好意思说是军事题材/战争题材的。但是啊,这些影视剧给了人们一个错误的影响————狙击手都是用来爆头的。不说狙击手,稍微涉及点神枪手的都会大量出现爆头场景啊。玩过CS/CF的玩家都知道,在游戏里打一个爆头是多么难,不管你用的是不是狙击步枪,现实战争中,中远距离打个爆头确实是难上加难。在远距离即使你开高倍镜,想打中一个人都要十分费劲,更别说你正中眉心的爆头了。Discovery频道的狙击手节目里就讲过,打中一个人眉心所花的时间,够狙击手打三个人的躯干了。所以不是特别情况,比如敌人漏出的身体过少之类的,狙击手不会优先选择爆头。另外啊,爆头是真的把头爆了,不是打一个小洞洞(这么处理是为了画面能让大多数观众接受),这点在僵尸片里为了追求血腥画面反而做的更加真实,玩过《狙击精英》的基佬们都感受过那种慢放的爆头画面。普通步枪打人脑袋会削掉半个头,更不用说狙击枪了,伊拉克战争中一个美军狙击手在狙击水塔上的敌人时,直接把伊拉克士兵的下半身从水塔上打飞,而上半身还留在水塔上,可见狙击手狙击镜里看到的是多么血腥的画面。除此以外,影视剧里常见的错误还有就是用狙击镜十字瞄准目标,亲,求不闹,地球有引力,还有风,还有水汽,还有自转,你在中远距用十字对着目标你百分百不中,这都还不计算目标运动的提前量。一把狙击枪虽然精度够高,但也有误差,这种误差就是可能在远距离你瞄着十环打的时候,子弹的总是在十环8点的方向,因为这种误差在远距离就被放大了,所以狙击手一般不换枪,因为要打几千发子弹才能彻底征(shu)服(xi)一把枪的性格,扳机的力度,子弹的偏向等等。——————————————10.3update——————————————————————还有打架,不管是古代还是还是现代,出现那种一挑好几的镜头,然后主角很潇洒的把这些不识好歹的对(sa)手(bi)们一一打趴在地,哥真是醉了。导演,你站出来,我绝对不打你,跪下来求你给主角几个智商正常的对手吧。看看那些猪一样的对手,在镜头里晃来晃去,然后等同伴倒下了一个接一个排队上去等主角KO。你是傻还是咋的,不知道你武力值不如主角啊,还想绅士风度的单挑。多打一这么好的机会大家一起上,再牛逼的高手也被干爬了知道不。只要前期有一两个上去吸引对手/充当承受伤害的肉盾,迂回到侧后方的队友一人一脚/刀,直接搞定。纵使他有三只手三只脚也不够用的。不然打架为啥谁人多谁牛逼?我见过能打的,一打三都能赢,不过是苦战,但是从没见过一打5还能赢的,他告诉我,看他一个对对手几个人,2-3个人,不得以动手的,能打翻一个是一个,如果对手是5人+,则是能跑就跑,除非对方都是小学生。—————————————10.6update———————————————————————感谢
评论中提到的问题。国产影视剧里的炮弹和手雷的威力是个超级大的BUG,在面对常凯申物流公司\日本鬼子的时候,边去造手雷的威力大于敌人的炮弹,一枚下去,方圆两米的敌人顿做腾空状,而凯申物流或者日本人的炮弹手雷打过来就跟炮仗似的,在主角为首的正义人士脚边就听个响,顺带带起一片尘土,脏了正义人士的头发和衣服。不得不感慨咱们边区造的质量真是杠杠的。想当年红军长征前,赶制了一批手榴弹,好多扔出去响声都听不到,看来TG的手雷制造能力在电视剧里进步飞快啊。手榴弹这类装备主要是破片伤害好吗,不是尘土伤害,如果没有遮蔽的话,几米之内的站立人员虽不会腾空飞起但都会受到破片杀伤,封闭空间内这种伤害会更大。另外说说炮弹,其实看看《集结号》(少有的良心战争国产片)里的战争场面就知道了,一颗炮弹下来,落你附近就算炸不到你,也能把你震个半残。炮弹到地上炸了不是掀起点土听个响的,是一个弹坑好吗,在地上打不出弹坑的那是《坦克世界》?炮弹是真能掀起尘土,这些尘土可以把方圆几米的炸不死的人都活埋了,主角们对炮弹手雷的免疫,让人真觉得不可思议。
特别是当A打断B的时候,B好像知道自己要被A打断一样,故意只说到被打断的部分。还有还有,主角一觉醒来既没有满脸油也没有出眼屎。。。(刚刚睡醒想到的。)
据说围棋爱好者都极其鄙视影视剧里出现围棋,因为那些傻逼完全都是在下五子棋。古筝古琴笛子等爱好者表示赞同。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从科学的角度来谈科幻电影中的一些常识问题,贴过来作为回答吧《电影你不爱科学》我们都知道电影是假的:银幕上的人做出租从来不给钱或者一给钱就是正好;他们从不锁车或者房门;他们总是跑到咖啡馆要一杯饮料,然后不付钱就匆匆离开……
对这些违反生活常识的地方,我们已经可以安之若素了——反正你知道这不是真正的生活场景。然而作为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时间有闲钱的四有观众,我们不能或者说不应该安之若素的是电影中那些不顾科学常识的胡扯瞎编,因为电影强大的视觉效果会深印进我们的头脑里,悄悄代替正确的科技知识——比如可怜的我当年在看了动画片《变形金刚》后,就一直以为能量是可以做成砖头式的能量块储存起来的,结果就是物理学界少了一位科学家,《环球银幕》多了一名写手……好吧,电影不爱科学,但是我们爱。为了不使未来的科学界再遭受人才损失,让我们开始行动吧!速冻活人速冻活人《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罗
兰·艾默里奇同学出于对环保问题的一片热诚,不惜花费了35亿个环保袋的资金拍摄了反映全球变冷问题的《后天》。为了突出问题的严重性,罗兰把北半球变成
了一个大冰箱:影片多次表现了气旋中心温度急剧下降的场面,比如,运送英国皇室的直升机舱门一打开,飞行员就被冻僵;霍尔教授眼看着一面美国国旗在飘扬的状态下就被冻住;山姆去拿药品,回来时拼命奔跑,身后的墙壁上迅速冻结出冰霜……我们理解导演想警告世人的热切心情,但从科学上说,这些场景都是
不可能发生的。我们且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讨论,仅以物理方面而言,一个人确实可能因为没有了氧气或者体内细胞被冻死而在一分钟之内死亡,但靠冷空气传导的
那点热量(这里也许可以叫冷量)以及人体本身的热传导就想快速把人冻成冰棍,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气旋内达到绝对零度也做不到。至于电影里面眼看着冰迅速在
墙上和地上凝结,就更扯了:不说热量和热导率的问题,单说空气里哪有那么多水去短时间凝结成那么厚的冰呢?所以说地球不是大冰箱,你可以速冻饺子,但不能速冻活人、速冻房间。别惹蚂蚁《八脚怪》(Eight Legged Freaks)、《秘密客》(Mimic)、《巨蚊之灾》(Mosquito)、《X放射线》(Them!)很
多女孩不怕猛兽(至少不怕看到它),不怕蛇,但一只小蜘蛛就能把她吓得尖叫起来。甚至有些男人对昆虫也充满厌恶和恐惧感。那么可以想象,如果一只比大象还
巨大的毛绒绒的昆虫或者蜘蛛这样的多足节肢动物出现在银幕上,观众会是什么反应(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这类电影都是不上台面的B级恐怖片,没有一部特别出色的)。在激发观众的原始恐惧感方面,这是个不错的点子,不过从科学的角度看,您大可不必担心昆虫或者蜘蛛这样的小家伙会忽然变异,成为像《巨蚊之灾》或
者《八脚怪》里那样的大怪物,当然就更不用在家里储存上几百罐强效杀虫剂或者火焰喷射器了——因为昆虫不像哺乳动物那样是用肺呼吸的,它们靠气管直接将氧
气提供给细胞,昆虫体内有很多这样充满液体的气管通向胸腹部,在胸腹部的外表有叫做气门的小孔。空气从这里进入,随着气管里的液体输送到昆虫全身的细胞中去。这种扩散式呼吸决定了昆虫不可能变得特别巨大,那样的话,就不能有足够的空气进入昆虫体内维持其呼吸。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一只或一群巨大的蚂蚁时,它
绝不会气势汹汹地冲过来举着锋利的前肢把你撕成碎片,这家伙只可能有两种状态:不是正瘫在地上勉强倒气,就是已经憋死了。你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这大家伙弄回去,泡一大桶蚂蚁酒卖呢。没有我们的世界《我是传奇》(I Am Legend)、《罗根的逃亡》(Logan's Run)、《黑客帝国》(Matrix)、《末日侵袭》(Doomsday)《我是传奇》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荒废无人的纽约景象:杂草丛生的时代广场;野鹿和狮子在大街上漫步;所有的建筑里都是玻璃破碎,一片混乱……描写末世景象的电
影相当多,比如《罗根的逃亡》里,未来的人们都居住在一个地下城市里,后来一个叫罗根的人逃了出来,来到了一个满是荆棘野草的大厅废墟里——原来这就是华
盛顿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大部分影片里,对人类消失了之后的未来世界描绘得都大同小异:到处荒草、玻璃破碎、墙倒屋塌、满是灰尘……但你会发现,这个环境
居然还是能提供可供我们的主人公生存探险的基本物质保障,比如有自来水、道路可供行车、能找到基本完好的建筑居住、从尘土中挖出来的东西捣鼓一下就可以使
用,甚至还可能有电!不客气地说,这真是某种人类中心论式的幻想了。艾伦o韦斯曼几年前就出版了一本书叫《没有我们的世界》,非常详细科学地描绘
了末世的真实景象。英国的《每日邮报》也在《我是传奇》上映后刊登了一篇名为“假如地球上只剩最后一个人”文章,告诉我们,假如你是影片中的罗伯特o内维
尔先生,显然不会生活得那么自在舒坦,还能有闲心在航母上打高尔夫,在林肯中心钓鱼。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人类不存在之后几天,纽约地铁里就会洪水泛滥,慢
慢侵蚀城市的根基;也许用不了几个月,地基坍塌,巨大的高楼就会倾倒崩坏,再高标号的钢筋水泥也挽救不了宏伟建筑的命运,反而是老旧的石制房屋最为安全;
而柏油路面也不会还是那么平整,甚至可以让跑车在上面飞驰(《末日侵袭》里就有这样的场景),10年左右时间,野草就会把路面毁得七零八落,20年之后,
除非开着悍马那样强力的四驱车,否则你就在碎石荒草里“堵车”吧!等过了50年,最佳的交通工具将会是骏马或者骆驼,因为“道路”已经变成了森林。在末世
的都市里居住,夜魔倒不是最大的威胁,你最怕的应该是火灾!某处一次小小的漏电或者电击就可能引起熊熊大火,除非你是超人,能抓起几十支消防水管飞到事发
地点救火,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整个城市慢慢变成火海——好消息是,当火自然熄灭后,你可能会得到些野味。别以为乡村会比城市安全,因为没有了人类的控
制,核电站会因为失去能源导致冷却系统失灵,到处都有可能成为切尔诺贝利……也就是说,科学告诉我们,坚决不要做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在只剩下你们几个家伙
的时候,大家争先自杀吧(玩笑)。大块头有大智慧?《金刚》(King Kong)、《哥斯拉》(Godzilla)、《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金刚》中的一场人兽未了情让很多MM感动落泪。男同胞则总结到,这片子告诉我们:做男人就要做金刚一样的男人,在世界上最高的大楼上为心爱的女人打飞机!影片结尾那句“是美女杀死了野兽。”颇可玩味,但这个场景却是完全违背物理世界定律的:那么大质量的家伙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动能得有多大!电影里却是连个深坑都没砸出来,金刚同学的遗体就那么完好安详地趴在马路上任人践踏。按事实拍当然就很难有这种悲剧的美感了:我们只会看到一个大坑,和摔成稀烂飞溅得到处都是的猩猩肉末……话说回来,金刚这种家伙本来就不可能存在——人类似乎总爱幻想出大怪物来吓唬自己,也许他们觉得相对于地球而言,人类还是
不够“宏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打败大怪物来证明“我能,一切皆有可能”。骷髅岛上的那些大家伙其实还不算离谱呢,岛主金刚也不过才7.6米高。人家哥斯
拉长得更帅,身长120米,直立起来身高55米,体重达6万吨!站起来就是帝国大厦,躺下去就是航空母舰啊。金刚跟它比起来,简直就是站在姚明旁边的小学
生。我们不知道哥斯拉会不会吃“钙中钙”,但要撑起这般块头,骨头和肌肉的密度不能比钢铁差多少,否则走两步就会骨折。此外,这位“大哥”的脚和腿肯定非
常粗大,绝不能按恐龙的比例放大,因为它必须保持可以支撑自身重量的力学构造:简单计算一下,如果一个生物的高度增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的支撑面积就要增
加到原来的4倍,体积也会随之增加到原来的8倍。按电影里哥斯拉的脚印大小(差不多能放十辆汽车)来算,其面积大概相当于人脚面积的1500倍,但它的体
重却是普通人的85万倍!也就是说,它的腿脚要担负的压力相当于人腿脚的560倍!“大哥”负担很重啊。也许在海洋里,这家伙还能扑腾扑腾,但到了陆地
上,它只可能有一种破坏方式:因为腿脚不支摔倒在地而砸坏某座海边建筑(自由女神像还是危险啊),但挣扎到麦迪逊花园球场产卵就别想了。乱飞冲天《星球大战》(Star Wars)、《钢铁侠》(Iron Man)、《神奇四侠》(Fantastic Four)、《世界末日》(Armageddon)、《十面埋伏》(House Of Flying Daggers)飞
船飞机飞艇飞刀飞人,电影中能飞的东西太多了。但这些在银幕上飞的玩意儿经常不管物理定律或者空气动力、航空管制那一套。所以卢卡斯创造的飞船在那个好远
好远的银河系里飞起来呼啸生风,毫不顾及真空里不可能有声音传播的定律。当韩索罗吹嘘千年隼的能力时,他说的话就更好笑了:“我能在12个秒差距内就穿越科塞尔通道。”且不去管科塞尔通道,单说这“秒差距”可是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啊。1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也是距离单位)或者30多亿公里。嗯,
这吹破的牛皮该给韩索罗还是卢卡斯呢?迈克尔o贝的科学知识好像比卢卡斯也强不了哪儿去,在他的《世界末日》里,那颗“像德州大小”的小行星还有
18天就将抵达地球。什么?像德州那么大的东西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它离地球只剩18天的路程?难道这小家伙有意识,会像《第五元素》里的黑星一样隐藏自
己么?对于德州大小的小行星来说,钻探240米就跟蚊子嘴探进肉里的深度差不多,这里放核弹能把小行星炸成两半么?还有,影片结尾处,老爸为救女婿和战友
们准备自我牺牲时,居然下起雨来。小行星怎么会留着空气,形成大气层呢(即使它跟德州一样大)?《钢铁侠》上映时,有理工科男生看到铁人飞行突破
音障时表现音爆的情形,不禁感到心头一热:“导演太体贴我们理工科生了!”其实前面铁人都在乱飞,哪怕掠过水面都不曾激起波浪(《神奇四侠》里火人飞行时
倒是注意了这点)。不过要说飞,最神奇莫测的大概还是《十面埋伏》里带自动寻的、可以空中大拐弯且可以自动加速减速的飞刀吧。李寻欢如果见到这般神技,肯
定发誓再也不敢使飞刀了!电脑脑残体《剑鱼行动》(Swordfish)、《反托拉斯》(Antitrust)、《真实的谎言》
(True Lies)、《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网络惊魂》(The Net)、《谍海计中计》(The
Recruit)、《黑客帝国》(Matrix)、《谍影重重3》(The Bourne Ultimatum)、《电子争霸战》(Tron)当代都市人的生活中已经很难离开电脑了。影视作品中,计算机以及黑客也是特别受欢迎的题材。然而就像中关村那些卖电脑的“挨踢人士”多半对计算机只是一知半
解一样,影视作品中有关电脑的情节也经常是莫名其妙胡说八道相当脑残。随便举几个例子:《谍海计中计》里最厉害的电脑病毒9号冰(那些代码看起来好假)居
然被女主角用U盘分几次从CIA的电脑里拷贝出来!而这个最牛的病毒居然是用电网传播的!这个设想倒也不是毫无根据,但一个是世界上各国电网多半是独立的
(欧洲很多国家在一个电网里,北美也是),这病毒要传播到全世界,只能期待世界大同,所有电网都连通起来;再者,用电网传输病毒代码是种效率很低的方式,
也是种脱了那啥放那啥的行为:被传染的计算机不但要和放毒的在一个电网里,还要联上互联网,这不是多此一举么,直接网上传播显然更方便。早期描写
网络的影片《网络惊魂》提醒我们不要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警惕数字化带来的身份问题。作为一部1995年的电影,先进性还是有的,科学性就很一般了——
虽然涉及到了程序后门等方面内容,但那个软盘怎么看怎么像MO,拷贝速度飞快不说,还一插进去就自动运行,Mac的OS7系统真有那么牛么。电影
本来就是造神运动,黑客也在电影中被神话了。看看《剑鱼行动》,休o杰克曼饰演的黑客高手被要求在60秒内攻入美国国防部的网站,上面是枪指着头,下面是
美女服侍……绝对刺激,绝对令人印象深刻,但可能么?黑客破解密码侵入系统,自然有很多种方法,但最有效最简单的还是用密码字典进行暴力破解,也就是穷
举。而这除了需要非常出色的算法之外,大量计算和时间都是必须的。加密与解密堪称电脑领域中最复杂的部分了,像电影中那样不用软件辅助,随便噼哩啪啦敲敲
键盘、猜猜密码就能攻入一个系统,那当黑客岂不是太容易了点?黑客绝对不是想要啥就能得到啥的大仙,面对一个严谨完善、注意数据安全的系统,黑客是很难侵
入的(搞瘫它倒是容易得多)。何况,像美国国防部这样的地方,重要数据都放在内网服务器中,根本不与外网连通,就更不可能黑到了。在这点上,《黑客帝国》做得就认真严谨。崔妮蒂去电站切断电力一段,你能清楚地看到她是用Nmap(一种扫描网络联接端口的软件)来扫描port,然后用sshnuke
破解密码,再以ssh联机过去关掉电力的。而且用了很多管道——据说拍片子时特意用BSD(一种Unix衍生的系统)搭建了一个集群环境,可见其求真的态
度。《反托拉斯》也是在技术方面做得比较真实的影片,虽然故事情节比较差劲。这片子显然是为Linux(也就是开源软件的代表)唱颂歌,讽刺比尔
o盖茨和微软(商业软件的代表)的,因此在技术上得到了Redhat系统、Java语言等创始人的帮助指点。影片中黑客侵入的部分都是在Linux系统上
完成的,无论界面还是指令都有模有样(程序部分好像是用Java写的WebServer)。双方最后的斗法很精彩,一方猛试IP,想要远程关机,另一方迅
速地关闭IP,节奏相当紧张——其实他们大可以先输入IP数字,到时候按回车就好了。当然,影片里最不可能的应该是“One World,One
System”的设想了,虽然微软一直想千秋万载一桶浆糊,但把各种平台都拢进来,这胃口实在是太大,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是不用担心的。好莱坞的
片子虽然常有无视科学瞎编乱造的地方,但总体而言还不算太离谱。这点上我天朝的导演编剧就显得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人家根本不理会基本常识,说你黑客
你就黑客,不黑也黑:放个Windows98扫描磁盘程序的画面就敢说这是在入侵系统;操作个网游角色乱走就号称这是在网络追踪;还有牛人在电视剧里展示
了439.x.x.x这样的IP地址——要知道,IP地址是用四个八位二进制数字来表示的,最多只到255,怎么可能出来个439呢!这位老兄显然认为
IPV4、IPV6都是胡扯,他创造的大概是未来用的IPSB规格吧!附:十部科学上较为可信的影片《阿波罗13号》(Apollo 13)《超时空接触》(Contact)《戛塔卡》(Gattaca)《深渊》(The Abyss)《初始者》(Primer)《2001:太空奥德赛》(2001: A Space Odyssey)《终点站月球》(Destination Moon)《红色星球》(Red Planet)《天外来菌》(Andromeda Strain)《沉默奔跑》Silent Runn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主角超宠女主角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