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出自哪一词射大雕出自哪里,大意是什么 打一成语

金戈铁马走大良(上篇)
这座城寨曾经喧嚣过,但这喧嚣只有短短的三十余年;
这座城寨又是寂寞的,而这寂寞一来就近八百年。
一个春阳高照的日子,我缓步行走在这座一片寂静的城寨上,想找寻到当年古战场上的喧嚣。然而,那喧嚣早随几百年的风雨飘散而去,留下的是平和,是静谧,即使有一点声音,那也是茅屋瓦舍里的鸡犬之声,是孩子相互追逐的嬉笑,是大黄葛树下眼神浑浊的老人拉家常时的缓缓细语,是寨上人们望着我这陌生来客时诧异的目光。而这静谧留给我的更是一位访古者心中淡淡的遗憾。在来这古城寨的一路上,我一直希望能听到当年那铿锵的金戈碰击声,想听到战马在蜿蜒的甬道上飞奔的哒哒蹄声,想见到当年在这数不清的丘壑间千军万马汇集于此的壮观场景。但是,这一切今天都不可能看见了,我只能站在这山崖上任山风吹拂思绪,在老人们单调而又枯燥的喋喋叙述中去苦苦寻觅,在那仅有的残卷中去尽力想象……
这座城寨就是位于四川广安市前锋区境内的大良城,一座曾经在南宋王朝统治者眼中充满期冀,一座曾经在蒙古铁骑指挥者手下不知被重重指点了多少次的城寨,一座被人们称为能与合川钓鱼城齐名的川东抗元历史名寨。
&有人说,大良城始筑于唐代,这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我还没找到相关的确切依据,但是建立于宋代,兴盛于南宋末年这是不争的事实。
&今天的大良城,古战场风貌几乎已消失殆尽,但站在山下,远眺横亘于千丘万壑间的寨城,气势还是那样雄伟:悬崖依旧陡峭,山壁令人胆寒。如果围绕山崖转一圈,确实还能让人想象到冷兵器时代此处易守难攻的险要。一条蜿蜒的乡村公路让我们乘坐的汽车轻松地登上了城寨。这公路贯穿山寨,把寨上的小东门与东门连接了起来。
&大良城,古名大良平,这里的“平”字与“坪”相通。寨上除西门湾地势稍低外,其余地势在我看来基本可算平缓,没有很大的起伏。不过当地百姓仍然将全寨分为九塝、十三沟、二十四个拦垭丘。据说全寨还有六道山梁,诸如碑梁子、黄葛梁子、庙梁子、砖梁子、走马梁子等等。
大良城又名莲花山,系因此寨山形如盛开之莲花。由于身处山寨之中,我不能一睹这山寨全貌,但是当我来到北门往南看去,只见绵延的山崖之石如莲花般一瓣一瓣依次排列,恰如观音所坐的莲台宝座。这形状倒使我对莲花山之名有了一种直观感受,忙叫同行朋友观察,都觉很像。
有资料记载,大良城海拔429米,相对高度为100米。对大良城较早描绘的有《方舆纪要》,书中称此地:“石岩四绝,天然险固”。民国版《广安州新志》中的“岩险志”也称其“山势奇峻,周围数千丈,高数百丈”,乃“石壁四绝之地”,因而“地控川东之西,与钓鱼城为形势之要。”确实,大良城四周多为高约10来米的悬崖峭壁,当年只有山丘之间的几条小道才可以进入城寨。西北两面可控渠江,东南两面可制约广安与大竹之间的陆路交通,因而是一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塞。
大良城有多大?有人曾对山寨的周长做过实地测量,绕城一圈整整有四公里,可见山寨是很大的。山寨大,城墙规模自然也不小。宋朝末年筑城后,大良城城墙曾几经修缮,主要集中在清嘉庆年间、咸丰五年和民国四年。然而多年来,这些石头垒筑的城墙已难看到。我曾沿着山寨悬崖的边沿认真寻找,一路上除偶尔可见一些被荒草和泥土遮掩的断垣残墙外,绝大部分地段几乎没有了。老乡告诉我,当年城墙上的石头要么被农民撬去砌了房屋,修了猪圈,要么就是抬去修了渠道水塘,而毁坏的年代也大致在农业学大寨的岁月。我曾考察过广安境内不少的古寨,它们的命运几乎都是一样。由此可见,人的建设能力确实很令人惊叹,但一旦破坏起来也绝不示弱。
站在大良城上,环顾四野,渠江从城寨很远的西北和西南静静流过。但是,与合川钓鱼城不同的是,钓鱼城下就是嘉陵江,山崖根前就是水军码头,而大良城与渠江却相距六、七公里之遥。大良城四面有许多小山寨、小山包。东面有大岩寨、曾家寨,离东门不远处有一兀然耸峙的独立山丘,与大良城相对而立,当地人称之为“对山”;大良城的南边,是太平寨和石谷寨;西边是双鱼城。为何叫双鱼城?寨上没人能说出其因。但古志上却有说法:“双鱼城,州东五十四里,以石似双鱼形名。下即梭罗溪。”寨的北面,是著名的小良城。
就是这样一个高耸的山寨,水源却相当丰富,有塘堰十来口,水井十九口,其中的一口最大堰塘面积约10余亩,堤坝是用上好的大青条石砌筑,坚固无比。绝非现今一些地方的那种豆腐渣工程。当年大良城军民饮用和灌溉的主要水源即来自于此。至今,它还是大良城上百姓主要采水地。除了塘堰,这里的山泉也很丰富。老乡告诉我,在小北门和东门各有一股山泉水,很大,时间关系我没去看,但我在西门城门根下却见到了一汪常年不断的浸水在汩汩外流。回来时查了一个资料,证实小北门的泉水每小时可以接20挑,大约相当于一吨水,东门的泉水可接10挑。可见其水量真是不差,让我有了一种山高水也长的感受。
正因大良城山势险峻,地处要冲,耕地较多,水源充足,所以才有了余玠将其作为广安军治所在、使之成为当年抗元重要据点的决策。
站在城寨最高处,一个叫做黄葛树梁子的地方,这里几乎可以把全寨一览无余。昔日蜿蜒曲折的城墙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零散分布于寨上的座座不成规模的民居,还有生长于四野的黄葛树。以前来这里时,寨上种满了油菜,花开季节,放眼一望,金黄耀眼,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采着花粉。今天来时已是暮春,菜花开过,油菜正结籽。一些空地里,老百姓正操作着耕土机在整理土地。“突突突”的马达声打破了城寨的寂静。沿着寨上往东门去的小公路,我们来到了一条小街,当地人称之为新街。顾名思义,这街道之外肯定还有一条老街。新街主要是用当地盛产的青砂石铺就而成。街道不宽,房子多为典型的川东民居风格,青瓦房屋,临街一色木板铺面,也还古朴。街上偶尔会跑过一两只小狗、小猫。寨上人告诉我,这里当年很热闹,八个生产队,八百多人,是大良公社(后改为乡)所在地。供销社、学校、商铺一应俱全。后来这里取消了乡的建制,加之公路修通,寨上于是便慢慢清静起来。离新街不远有一个大石坝,俗称砖房梁子。称其为砖房梁子是因为这里当年有一砖砌的四合院。相对独立,一楼一底。据说这砖房小院是当年地方武装首领郑启和在大良城居住的地点。郑启和,同盟会会员、广安代市人。上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曾随熊克武征战,官居师长之位。后离开军界到上海办厂。九一八事变后,郑回广安搞实业救国。在天池打锣湾一带兴办纸厂、硫磺厂、煤矿。同时在木耳湾、大良城等处建有三处兵工厂。并以大良城为据点,组建了一支拥有近千余支步枪、人数上万的私人武装。郑在这一带杀富济贫,占山为王。其势力范围内,禁捐税,禁大烟,抗丁抗粮。郑启和的行为自然要引起国民党政权的关注与不满,1941年夏天,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计约4万余人对其围剿,最后郑启和兵败,急火攻心,双目失明,被围困于离大良城不远的梭罗乡辛家石坝贺家大田,饮弹自杀。一世枭雄就这样了结了其传奇的一生。据熟悉郑各处房屋建筑风格的朋友讲,这处房屋应该是郑启和当年居住过的旧居,它与郑启和其它地方的房屋样式完全相同。不过,由于年久失修,房屋虽在,却已十分破败,危在旦夕。老乡告诉我,在这院子里,有几堵墙壁很特别,它不是普通的房屋墙垣,外观看是墙壁,里面却为夹层结构,其宽度可容下一人在里面躲藏或侧身行走。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用作房主人临时藏匿防身。据说当年抓壮丁,寨上就曾有年轻人在这里面藏匿过。
人们都说大良城的城门一共有十二座,四川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胡昭曦1983年曾到大良城考察,他给我们留下的考察资料也证明如此。这些门分别是东门、小东门、南门(内外两道)、小南门、西门(内外左右四道)、小西门、北门(内外两道)、小北门。但是我在寨上认真地统计了一下,实际只有十一座城门,且多已破损,完好者不多。寨上各道主城门之间的距离大致如下:从长庚门到西门距离约1华里。从西门到南门约1华里,到北门约1.5华里,从东门到北门约1华里。
在老乡的带领下,沿着新街,我来到了东门。当年的东门是一道拱形石门,寨门前一条石梯通往山下,多少年来人们就是在这梯路上来来往往,上上下下。遗憾的是原本保存很好的东门也在近年因修建进寨的公路而被拆掉,只剩下门上那棵黄葛树还在风中孤零零地飘洒着片片黄叶。就在这东门旁的石壁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见,然而,这门最终还是被拆掉了,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东门据说是大良城所有城门中最为壮观雄伟的一座。门的左右两侧是刀削斧劈般的石壁。如果站在东门关前,真会生出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而让我最感兴趣的,这里还是大良城存留文物最多的地方。就在东门的左侧石壁上,残留有一些摩崖文字。但几乎都已难以辨认。不过在《广安州新志》的《金石》卷内还有记载:“大良城东石刻:‘云根’一行,‘寒冽’一行,高各数尺许。绝壁上刻‘云根寒冽’四大字,款题‘明嘉靖壬子岁,安城伍思韶书。’下有清泉自石罅流出,虽岁旱不竭,又花园王德完旧宅亦有此四字。”
这是摩崖石刻一。伍思韶为何人?江西人氏,明朝嘉靖年间担任广安州知州,这里的安城我疑是刻书者在安字前刻掉了一个“广”字。另一处石刻为《大良城东门石记》,古志称:“残字高八尺,广六尺,字正字,径一寸半,约十余行,残缺十之九。当在景定初”。残存文字有“贼首□不□保守□毕布置□郡元元兵趋□昌路□自辽州至越十□寨路分率蒲总管至贼势&
贼拔□政和□。”《州志》作者还写道:“案《元史》,中统三年蒲总管已移夔东路。”和许多考察者一样,我也没有找到这块石刻,只在东门外的右边石崖上看见一块摩崖的痕迹,多年浸蚀风化,字迹根本无法辨认。胡昭曦教授判断这就是那块《大良城东门石记》。
然而最让我惊喜的是,在这里,我找到了那块著名的石刻明万历《禁童婚示谕碑》,这碑现存于东门右侧不远处的石壁底部,碑的旁边不久前被人建起了一个倚靠岩壁用水泥造成的极简陋的神龛,外边还用红色的瓷砖装饰,这碑刚好就被这神龛所遮掩。拢开石壁底部的杂草,石碑的真面目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虽已风化不少,但是不少字迹依然清晰可辨。我用相机把它拍了下来,回家对照资料整理如下:“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官者一同枷责。万历九年十一月吉分巡道刻石,守御所奉镌。”据胡昭曦教授介绍,“类似这样的示谕碑文,在四川省其他地方也有发现,它说明当时对童婚问题的重视和严厉禁止。”
这证明了明太祖洪武年间颁布的男十六,女十四方可婚配的法令。当年将此法令刻于石壁之上,正是一种长期的普法宣传。不过,对这则宣传古代法令的文物,我真希望有关方面能赶紧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否则,这块珍贵的石碑也将可能危在旦夕。
东门的右侧,是一段峭壁。在离门大约两百米处的石壁上,有一处危岩凹了进去,离岩顶约十来米处,一根长约三、四米,宽窄约一米的石条横搁在凹岩石壁的两端,就象一道石桥飞架于此。当地的人说,这就是有名的“神仙桥”(也叫仙人桥)。站在岩下仔细打量,这桥确实很险,如非武艺高强的神功奇人真是难以飞身上桥,观者无不为之惊叹叫绝。
看罢东门去北门,路上要经过小北门,此门现已被杂草所掩盖,从它旁边路过,几乎难以发现。我还是之前经山寨下的几位老乡指点才找到它。从山下看去,小北门城门不大,保存还较完整,但石梯很陡峭狭窄。这让我想起了广安虎啸城上的插门,也是几乎刚能容下一个人的陡峭通道,和小北门十分接近。
过了小北门,前面不远就是北门了,这是大良城一道较险要的城门,站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对面的小良城。北寨门并不宽阔,是由两道圆拱形制式城门构筑而成,两门的拱顶之间未曾封闭,犹如留有一个大大的天窗。人立其间,举头上望,蓝天白云就在眼前。寨门为何要设计成这样里外两道呢?难道是考虑第一道寨门被攻破,还可凭借第二道寨门防守吗?而这两道寨门之间的上方设计成天窗式,是否是让寨城上的守军能够从上往下对已经突破第一道城门的敌军居高临下进行攻击,置其于死地?把进攻者放入一个狭小的空间打击,在冷兵器时代这是很有效的防御办法。北门上边是一棵高大的黄葛树,从树的高度和大小来判断,似乎不应是一棵古树,要么是现代人所栽,要么是在原先已死的老树基础上再生起来的一棵。一条原始的石板路沿着陡峭的城墙根向山下蜿蜒而去,与下面深深的峡谷相连接。和东门外相对平缓的地势相比,这北门之外不是很容易集结兵力,即使集结,陡峭的地形也难以让兵力有效展开突击,甚至进攻者即使用火炮攻打,也不易直接瞄准北门轰击。
沿着山崖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大良城著名的景点“张口石”。这个“张”字,当地人念“zha”,意即“开裂”、“分开”。老乡告诉我,这张口石很奇特,它的上半段自然地与山崖分离,远处看去犹如一根独立的石笋。张口石上有一小坑,常年积水,人称“一碗水”。即使天旱之时,周围的土地开裂,植物干枯,而它的坑内却始终有水,从不干涸。我去时,石头上爬满了茂盛的野蔷薇,绿叶间开满了白色的花朵,很是漂亮,风过处,阵阵清香袭来,十分醉人。张口石的另一奇特在于,如果站在北面的寨城下来看这座山石,巨石就是一个侧面的人头像:有头发、额头、眼睛、鼻子、嘴巴、下颚,其形态之逼真,令观者无不为之抚掌叫绝。
和其他城门相比,西门所在的地形较为复杂,缓坡间也有耸立的悬崖,但相对其它地方,这里的石壁还不算最险,西门这一地带是一个类似口袋形状的谷地,口袋底部就是靠城的一处悬崖,西门就建在这悬崖上。以西门为中心,悬崖分别成为两道山梁向两侧延伸,在约半公里处形成一个山口,这山口位置较低,山梁两侧分别建有城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西门(老百姓又叫月亮门)、太乙门(老百姓又称太阳门)。而在袋口的悬崖前,建了一道城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长庚门,也就是外西门。由于西门湾与大良城的主城形成了一个落差,不如其它地方可以构成天然屏障。因此筑城者在设计时利用西门湾这一特殊地势,将西门湾与主城寨隔离开来,在相对险要之处构筑重重城门,形成一座子城。即使一道城门被攻破,进攻者也因关隘与陡峭的地形而不能长驱直入主城。不仅如此,如果防守者一旦组织反击,这道道狭窄的城门又令进攻者难以迅速有效地组织撤退——前有山壁,后有悬崖。于是西门湾便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战场,守城者可将入侵者围困在这山湾内的子城中,使之成为瓮中之鳖,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令其无路可逃。有细心者在考察时还发现,作为主城门的西门并没因瓮城门的存在而降低修筑标准,相反,它比瓮城门建造得更高大厚实,而且城门内外林木茂密。如果在距离城门100余米处的山湾里仰望西门,人们只看见蓊郁的树林而见不到城门,但城门上的防守者却可居高临下,清楚地观察到入侵者的行踪,这也是有效防御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西门外的石壁上有一摩崖,系《嘉庆十四年纪乱碑》。碑的上方镌刻着一横额,为“安汉保障”四字,题款为清“嘉庆十四年”等字。当年四川大学胡昭曦教授在考察时,曾对此作过测量,并有较详细的考察报告,现将其文录之于后:“额高84厘米,宽384厘米,横额之下为记事文字,文字所占石高252厘米、宽384厘米。可读文字有:我□大良城古寨世......公思......墙垣高其閈闳......即□凡遇难作......为有安由来□迨我朝定鼎康熙雍正乾隆......洽物阜......目不睹烽燧之□举百有□(余)□(年)......五十八......刘松刘之协以混元教......伪......之协逃去密奉白莲教□授......南人宋之清......齐林......
□学明谢添绣于......各......夥乾隆六十年乙卯冬......轨......州即今绥定府则有徐......则有......等起于丰城巴州则有......则......俦等起于王家寨太平则......则......省之贼响应云集不下数......等......掌柜......兵千总等伪号各旗统......于川东川□(北)一带州......而荼毒蹂躏与前明闯贼献贼......年冬十有......贼由......县入寇我州所到之处尽成贼......寨......捕......
□□杀......惟大良城千......三年......势......之余始将大良城加修远近来......(以下摘录)周□义,甘光□,辛逋,罗士遇(均系落款的人名)。”据胡教授考证:“这些文字表明,这方摩崖是在嘉庆年间,广安官绅聚集大良城躲避农民起义,事后于嘉庆十四年镌刻的,可以作为研究这次农民起义的参考。摩崖文字首段追述了大良城的创建,与民国《广安州新志》所录有出入,待考。”
西门经过历朝的多次修葺。就在前述摩崖的附近,还有一方摩崖文字,仍是上额下文,额高60厘米,宽370厘米,刻“补修西门”四个大字,上款有“咸丰四年”等字样。额下正文文字所占石高276厘米,宽370厘米,全是捐款人姓名。由于风化的原因,如果不是事前已经知道这摩崖的内容,第一次接触这石刻的人是很难辨认出字迹的。
为了弄清楚西门湾几道城门的情况,我出西门靠着右边石壁前行约一里路,来到一个叫作连家湾的地方,再沿一条小路向北就到了小西门。这小西门原来就在张口石的不远处。城门不大,保存还很完整,只是门两侧的城墙已经坍塌,被一些杂草藤蔓所掩盖。熟悉当地情况的朋友告诉我,这附近有一镜子石,在小西门不远的悬崖上,我们努力寻找,居然找到,原来是岩壁上有一处被石灰涂抹的痕迹。但白色石壁何能成为镜子?真是天方夜谭。但朋友说,这镜子可以照到广安县城。县城里的妇女早上若对着这镜子石梳妆,即可看见自己的容颜。传说倒是很有趣,但我却相信不起来。回家查了一下资料,古县志上居然还真有记载,曰:“悬镜石,州东大良城西崖半。石正方,色莹白,遥望如镜。晴空愈明。”这个记载其实更可信,不过却少了点浪漫色彩。
在老乡的指引下,我们顺着小路朝东南方向去寻找另一道城门“太乙门”。没走多久,这门也被找到,就在一道山崖边,和小西门相比,也不大,较低矮。这道城门虽也有坍塌痕迹,但是保存较好。让我不解的是,这城门的门额上不见文字,倒是门内的一道横梁上居然刻有“寿星门”三字,其余旁款皆已风化,不甚清晰了。“寿星门”三字不刻在门额上却刻在门内的横梁上,是何原因?而这道城门为何在当地又被称为太乙门呢?难道是当年对这城门进行过维修,将原本在外的门额变成了门内通道了?百思不得其解。沿着来路返回到西门延伸出来的主路继续前行,远远就可以看见一道山门,这就是长庚门了。较之于前面的小西门、太乙门,长庚门要稍高大一点,建设在一道山梁上。门内是西门湾,门外则是一条较为狭窄的石头路,人称走马梁子。走马梁子路宽不足十米,是由一道石头山梁整体开凿而成。路的两侧是几十米深的绝壁,人行其上,如有恐高症的话还真有些害怕。沿着这路前行可以看见前面的一座山丘,状似地堡,人称状元坟。到底这坟是葬的那位状元,是否确有其事,当地百姓没能给我一个确切的回答。也有百姓说,这山丘下有一石头其状如轿,人称轿子石。我在那里仔细观察却没找到。夫子坟与我们所站的山梁原为一体,后因修建乡村公路被切开一道口子,于是相对独立。当地人说这条公路的修建使大良城的龙脉被切断,所以寨子难以如往日那样兴旺了,言语中流露出很强烈的遗憾。
站在走马梁子上极目远望,西南北三面一览无余。俯视四野,东南面是巍峨绵延的华蓥山,北面是缓缓流过的渠江,一望无际的浅丘郁郁葱葱,青山绿水中散落着座座川东民居,有传统的青瓦院落,也有刚建成的红砖小楼,田畴间曲曲弯弯的乡间公路,银光熠熠的高大铁塔,远处的代市火电厂为这古老的山寨增添了一道现代化的氛围。
在西门,一位姓陈的老乡让我看了一颗他当年挖井时发现的石雷。称其为石雷,是我从其形状来判断的。这石雷有四五十斤重,形似陕北腰鼓,但比腰鼓更粗。石雷的一端被凿了一个小洞,深约二十厘米。我怀疑是当年填充火药连接导火索之用。战斗中点燃导火索,将石雷扔下城墙,即可在攻城的敌群中爆炸开来,杀伤敌军,这是一种推测;另一推测就是或许这东西就是一枚滚石,当敌军来袭时,将这滚石抛入敌群,也可砸伤敌兵。不过这都是揣测,最后这东西是何时之产物,用途是什么,还要靠文物专家鉴定了才算数。但是他让我对当年之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情景有了一种直观的感觉。
从长庚门返回西门,遇上了几位老乡,我问他们,这大良城上有庙梁子的地名,为何却没见到庙宇的遗址?老乡说有,就在南门附近就有一座寺庙叫南方寺,过去这南方寺一带还有很多高大的桅杆,还有牌坊之类的建筑,只是后来陆续被毁掉了。老乡还告诉我,在北门外的山下,当年有一座尼姑庵,香火挺旺盛。老乡指着西门旁边石壁上的一些石洞说,这也是当年庙宇留下的痕迹。凡是路过这里的人都要在这石壁上的菩萨面前燃上一炷香火,祈求平安。仔细观察,这里当年确实是一座简陋的庙宇,供奉着神像。可惜这些神像要么风化了,要么被人为毁坏了。就在这西门湾里,当年还有许多古墓,据说埋葬的多是寨上庙里的和尚,因此当地人把这一带叫做和尚坟。我们想找找,老乡说找不到了,早在多年前学大寨整田改土时就毁掉了。对这上面的寺庙,古县志上没见记载,但我还是相信老乡所说是真的。
从西门到小东门,当年曾有一条青石铺就的街道,叫做石板街,当地老乡称其为石板场。现在很多人都把东门旁边的那条新街误认为是这石板街,其实大错,这里才是石板街,大良城上最古老的街道。与石板街相交的一条街叫横街,南北方向,老一辈人还记得,石板街与横街交叉的街口叫巷子口,据说是古代大良城最繁华的地带,想来应是。作为当年的军治所在,商贸流通必然兴旺。从西门出发,我们往小东门一路缓行,想寻找当年街道的痕迹,但街道几乎全部拆除,只残留有很少的老街房。就在离西门不远的地方,我就发现了一座街道拆掉后留下的一破旧川东民房,这房屋临街是一用石头精心打造的柜台。有内行人判断,这建筑不会晚于清代。可惜当年的古街已不复存,我们只能从这点点残留建筑去想象当年的繁华,想象人们在这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热闹情形。
沿着古街,我要去寻找大良城最后的一道城门——南门。在一小池塘前,老乡告诉我,这里就是当年的铜元局,也就是铸钱局,也叫制币厂,专门铸造铜元硬币。有人说其主人是郑启和,但也有人说不能确定。直到现在,当地老百姓在这一带种地,还经常能够挖出一些铜币。老乡告诉我,由于铸币,常常有炼过的铜渣废弃于此,因而这土壤种起庄稼来收成不是很好。
离制币厂不远就是南门,这是大良城上目前保存最完整、也是最险峻的一道城门。一棵高大的黄葛树在城门上长得根深叶茂。这城门的一侧紧依垂直的绝壁,一侧堪称百丈深渊,门内的通道是在垂直绝壁的整石上开凿而出。就是这处险关,实际是由两道城门构成,在距它数十米处还有一道城门,两座城门由一条崎岖狭窄的山路连接,成为一座依山而建的瓮城。从外到内,第一道南门面向偏东,为双层石拱,据专家说,这结构与钓鱼城、神臂城、云顶山城、多功城的宋代城门形制相同。门洞高3米,宽1.94米,右边为悬崖,左侧是峭壁。现存门额上写着“寿星关”三字。但是不知是被人打掉了还是风化的原因,字迹已经不甚清楚了,落款也只能模模糊糊地辨认出一些来:大致是“民国四年己卯月□仲□□□关□重建”。第二道南门与第一道南门相距很近,门的方向偏东,额刻“周召关”。对两座城门门额上的字迹,我查了资料,确实是“寿星关”、“周召关”。南门的两侧均有城墙,高约五米,与峭壁紧相连接。两道南门顶上原有城楼,现已不存。可以想像,攻城者一旦身陷瓮城之内,必无藏身之处。难怪这南门瓮城,当年曾被称为余玠所推崇的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经典之作。南门上还保留了当年的一道古城墙,这是我所看到的大良城上保存最完好也是最古老的城墙遗址。旁边的一座房屋是一座老建筑,也应当是这寨城上目前最古老的建筑。
据史料记载,大良城南面的山崖上有一巨石,其形如挂钟悬空,城中寺庙撞钟,此钟也随之应响。我们寻遍南门附近都没找到这个悬空的石钟。或许早已风化崩塌了。
看完大良城的各道城门,我拿出一位朋友给我的一张有人考证大良城后绘制的示意图,这图上标明了城上各城门的位置。对照着我的考察情况仔细研究,应当说它的大体位置还是准确的。但是,图上少了小北门,同时太乙门的方位也绘错了。这图上在每一个城门旁都标注了一个瞭望塔,这是我之前没曾听说过的。但这次考察证明了它的存在。这瞭望塔实际是当年为观察山下敌情在寨上的每一个山口突出部位修建的哨楼设施。在南门旁边的一个山嘴上就还保留着当年的遗址。站在这遗址上,放眼一望,山下的一切尽收眼底,各个瞭望塔彼此呼应,敌军进犯态势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寨城的主要城门上当年还建有箭楼,就像当年诸葛亮面临司马懿大军来袭时观景弹琴所在的城楼一样的建筑。这一点我在南门观察时就有这样的感觉。不过有几个问题我还没有搞清楚,那就是大良城上到底有没有小南门。在胡昭曦先生的考察记载里明确说了有小南门,但是我问当地老乡,他们都说不知道。难道这小南门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毁掉了吗?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何南门已有寿星关了,而西门的太乙门也叫寿星门?大良城上已有长庚门了,为何小良城上的西门仍命名长庚门?难道是在维修城门时对其名称作了调整?
现存摩崖文字和城门题记表明,大良城自古就是军事要地。在南宋末年筑城以后,除宋蒙两军在此进行残酷的拉锯战长达32年外,清嘉庆、咸丰年间和民国初年,大良城还是当地军民躲避白莲教农民起义的堡垒,曾有不少军民聚居在城寨上。
这里要补充说明一点的是,郑启和在大良城上修建的军工厂,地点就在今天的小学校,当时叫库官院子,目前已经面目全非。说起当年戒备森严的库官院子,当地人向我津津乐道起一个传说。说的是不知何年何月,修建这库官院子的主人是寨上一位很有钱的人。他把这院子建得十分气派,还用红漆将院子涂得十分醒目。某日,一支马队路过大良城,远远望见这红光四射的院落很是惊讶,打头的问路人,是谁家的院子这么气派?有人告知了情形,那人冷笑道:他还真有钱呀!便过寨而去。不知是谁将这事报告了库官院子的主人,主人听后大骇,迅即令人将院子重新用绿漆再刷一遍,不再张扬。至今人们对此还百思不得其解。有人揣测,或许这主人知道来者是官府私访路过,恨其张扬,害怕问责,或许主人知道这人是比自己更富的人,担心与之炫富不得善终,故而一改张扬低调起来。
寨上人还说,当年的华蓥山游击队在广安活动期间,也曾将大良城作为其秘密据点。对此我很相信,因为当年杨玉枢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在观阁起义,大良城下的小井沟就曾是重要的战斗地点。 
大良城的北面是小良城,二者相距一公里左右。其规模约为大良城的六分之一。寨上三面绝壁,但是寨墙也已损毁殆尽。两座山寨一大一小,遥相呼应。小良城相对大良城位置稍低,却又拔地而起,陡峭耸立。说它低,其实在我看来也只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没有很明显的差异。小良城因其小,因而给人一种突兀耸峙的感觉。所以,《广安州新志》上有“小良城,去大良城一里。一峰插天,石岩险峻”之说。小良城有东西两座城门。或许是所处较为偏僻,上去的人较少,因此保存得相对完好。东门门额上的字迹已经不能看见了,但是西门的门额却保存得比较完好。西门也叫“长庚门”。门上还留有当年重修时的记载,虽有所风化,但大部分字迹尚可分辨:“□□□□□□□□□□□□□□□□佥创修,后因达匪滋事,禀请立案,城内地士常则各守疆界,□□则为附近避难之所。至今历年以久,风雨飘颓,而城垣亦后垮塌。今我堂叔□溪,因有兴废之感,□□□□□□□继述之恩,爰集众姓,塾今补修,而众志亦乐矣,友襄成。由是,缺者以补,废者以兴。不数日而鸠工告竣。爰为勒石,以志不朽云。庠生刘绍基撰,庠生刘芳渠书。”可以看出,这是当年白莲教兴起时,当地富绅为躲避白莲教而重修寨城以防御的记载。它与大良城西门的“大良城寨白莲教乱纪事”碑文有共同的意义。但是这不是修筑小良城的最早记录,小良城的修筑应当比这个记载的时间更早。就如胡昭曦先生所言,小良城应当“是宋末战争中与大良城非常密切的一个小山城。”小良城地势大致平缓,分为两台。城上有一池塘常年蓄水。池塘不大,但是从那块浸入水中已磨损得圆滑而不见轮廓的石梯看,应当很有些年成了。寨成长条形,东西窄,最宽处不过百余米,南北长,约五六百米。从寨上看四周,大部分地方为绝壁悬崖,望之头晕目弦,心惊胆战。在小良城上望渠江,更为清楚。尚有部分条石垒砌的寨墙保存完好。当年国民党军清剿郑启和武装时,寨上曾驻扎有军队,架炮对着大良城轰击。
说到小良城,我们不能不把它与山寨下不远的渠江联系起来。就在那段渠江上,有一险滩,名曰牛背滩。这牛背滩分为两段,一为小牛背,在温家溪渡口一带,第二段在纳溪口一带,离渠江梭罗溪渡口约五里。据当地百姓讲,此河段昔日有连绵的沙滩,江水清澈可见游鱼,古时曾有文人雅士在这里的河滩石坝上凿沟引水,曲水流觞,吟诗作赋,饮酒作乐,故滩上留有流杯古迹,因而人们也将这里称为流杯滩。其实,这里所讲的仅仅是这个江滩的上游一段,真正的牛背滩主要地段礁石成片,滩险流急,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平静,凡是船只到此都得减速慢行。当年渠江上运输全靠木船来往,船只若到此地,均需纤夫下河拉船,以控制船速。据熟悉渠江水流的老乡讲,牛背滩的水流之急,水下情况之复杂,远远超过下游的四九滩。
当年,宋元交战最重要的物资是粮草辎重。这是战争不可缺少的物资,物资的供应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在冷兵器时代,物资运输主要有两条路,一是陆路,另就是水路。在钓鱼城与广安之间,有嘉陵江、渠江两大河流,而对于广安的大良城来说,渠江是流经其境的主要河流。当年的渠江从渠县之瓦缶滩进入广安界,经过肖溪、鹅滩、梁滩(今作凉滩)、牛背滩(也作流杯滩)、三溪河、四九滩、罗渡、金滩、丈八滩,一直在合州钓鱼山下与嘉陵江合流。两江交汇处曰嘉渠口。渠江连接起了达州、渠州、开州、合州等几座重要山城,为坚守的宋朝军队提供着物资保障。大件物资水运,相对陆路更安全,更经济、更方便。而走水路,就必须走渠江,因此对于宋元双方而言,都要扼守这一水路要津,而离小良城最近的牛背滩又是渠江几大著名险滩之一,堪称咽喉。任何船队路过牛背滩,都要靠纤夫拉船。这就为元军或宋军打劫粮草辎重创造了条件,加之此处与小良城距离最近,因而宋军常常利用小良城派出伏兵劫夺元军粮草,而元军占领之后也以此为依托袭击运粮的宋军。牛背滩一带的江面也就成为当年宋元军队相互伏击,拦劫水上运送粮草辎重的必争之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戈铁马出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