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过成语有许多出自典故的路,看过成语有许多出自典故的云出自《湘行散记》哪篇文章

我想问一下几个作家的问题_百度知道
我想问一下几个作家的问题
能不能介绍一下丰子恺,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冰心这几个作家的生平中的感人事迹,谢谢!!!满意必定追加悬赏分!!!
提问者采纳
抗日战争之前,在苏州缘缘堂期间,有一次,丰子恺先生从石门湾携带一只鸡,要到杭州云栖放生。但是他对鸡也起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鸡脚的部位捆缚起来把鸡倒提着,于是撩起自己的长袍把鸡放在里面,外面用手兜着。由石门湾乘船经崇德,到长安镇转乘火车。因为他用手兜着的布长袍裹面鼓起了一团东西,看过去这个怪模样很可疑,因此在长安镇火车站引起了一个便衣侦探的怀疑,便一直追踪着,同车到达杭州,一出站门便衣侦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侯丰子恺,于是彼此说明原委,侦探才知跟错了人。丰子恺捧着要放生的母鸡,引得在场众人大笑不已。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1条回答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丰子恺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
人道是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这话可不假。丰子恺是笃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劝人们护生戒杀。他也因放生而闹出了一则趣闻。
抗日战争之前,在苏州缘缘堂期间,有一次,丰子恺先生从石门湾携带一只鸡,要到杭州云栖放生。但是他对鸡也起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像常人一般在鸡脚的部位捆缚起来把鸡倒提着,于是撩起自己的长袍把鸡放在里面,外面用手兜着。由石门湾乘船经崇德,到长安镇转乘火车。因为他用手兜着的布长袍裹面鼓起了一团东西,看过去这个怪模样很可疑,因此在长安镇火车站引起了一个便衣侦探的怀疑,便一直追踪着,同车到达杭州,一出站门便衣侦探便把他捉住,恰巧站外早有人迎侯丰子恺,于是彼此说明原委,侦探才知跟错了人。丰子恺捧着要放生的母鸡,引得在场众人大笑不已。
丰子恺为什么笃信佛教呢?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受了父亲的薰陶。他父亲丰斛泉在一九二零年中了举人,但是因故未去北京赶上最后一科的科举会试,眼看清朝已在风雨飘摇,仕途无望,只好在家设塾授徒,维持生计。丰斛泉为人平易可亲,热心助入。邻里亲朋故凡有婚丧之事,都请他撰联题书。他也为人代笔书信,或代书契约等,都从不计较酬金。
丰斛泉一次为渔人代笔,知道渔人穷苦,没有接受酬金。一天,渔人送来大小水鱼七只,水鱼亦即是鳖。丰斛泉平素诚心信佛,好为善举。当夜,他梦见有七位穿着裙子的女人向他跪拜求救,大呼“老爷救救,老爷救救—”丰斛泉猛地醒来,深感梦境奇怪,反覆思量,不得其解,检点平日自己所作所为,也没有见愧于心之事,但是梦境使他整日坐立不安。忽然悟到水鱼四周有一圈软皮,俗称作“裙”,因此相信是七只水鱼托梦向他求救,便立即全数放生。
丰子恺幼承家教,在作为佛教居士之后,更加爱好放生。他绘有《护生画集》六集,流传于世。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日,佛教徒习惯在这一天放生。丰子恺在每年这一天,买来螺狮蚬蚌鱼虾,带领子女一同去放生,就是平日,也不时亲自放生。沈从文与张兆和的似水姻缘
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苏州一个名叫张吉友的富商,除了拥有万顷良田,热心于结交蔡元培这样的教育界名流、投资教育事业,还因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尽人皆知。后来,这个大户人家的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儿张兆和则嫁给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从文。
就在张允和与周有光喜结良缘后不久,她的妹妹张兆和也在名作家沈从文的长时间进攻下举手投降,成为这个情书圣手的俘虏。
沈从文来自风景秀美的湘西。玲珑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他柔顺多情的个性。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青年时代的沈从文就因写过一些新潮的白话小说而在文坛崭露头角,由于诗人徐志摩的介绍,他被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为教师。然而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夫人的张兆和。
18岁的张兆和在中国公学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聪明可爱,单纯任性。兆和身后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
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点点滴滴滋润着对方的心。女学生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理论,那个校长就是胡适。
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兆和连忙说:不要去讲,这个老师好像不应该这样。没有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沈老师继续对她进行的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沈从文开始了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
沈从文带着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
1932年夏天,张兆和大学毕业回到了苏州的老家。沈从文带着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二姐允和出来招呼了这位不速之客。弄堂很窄,允和对站在太阳底下的沈从文说:你进来吧,有太阳。沈从文不进来,允和就告诉他三妹上图书馆去了,不在家,让他进来等。沈从文听完说了声“我走吧”回头就走了。沈从文回到了旅馆,一个人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满脑子尽是张兆和的音容笑貌。
三妹回来后,允和把她骂了一顿:你假装用功,明明晓得他今天要来。兆和说:我就是用功,哪晓得他这个时候来啊。允和让妹妹大大方方地把老师请到家里来,兆和终于鼓起勇气回请了沈从文。心潮澎湃的沈从文回到青岛后,立即给二姐允和写信,托她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
他在信里写道: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兆和的父亲开明地答:儿女婚事,他们自理。
带着这份喜悦,两姐妹便一同去了邮局,给沈从文发电报。允和拟好的电报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很简单。兆和的则是: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白话文电报了,但邮局没有收,而收下了允和的。
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与沈从文订婚之后,张兆和为了和心爱的人靠得更紧,只身来到青岛,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专心于写作的沈从文在生活上一塌糊涂,一次洗衣服时,兆和发现了一张揉碎了的当票。原来沈从文把兆和的一只戒指当了,却忘了取回。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当时的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但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新居是北平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子,这个媒人是允和做的,所以沈从文一看见二姐允和就叫她“媒婆”。
沈从文小说里面的青衣女子其实就是沈从文的婚外恋的女主角 :高青秀。不过很有意思的是 他们的相遇是在沈从文和张兆和订婚以后,结婚以前。这个时候产生的感情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不幸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没有放过沈从文。一次又一次来势汹涌的打击,使忧郁过度的沈从文陷入了病态的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这些难忘的经历使他的心灵产生了对苦难的免疫力,使他和妻子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日,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把无限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妻子,就如同留给了人间无限柔美的湘西。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作家和学者沈从文的一段经典文字。[编辑本段]沈从文与丁玲的恩恩怨怨
丁玲沈、丁两人都是近代有名的作家,尤其是沈,现代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但对他两人的事迹,我都不熟悉,看过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丁玲的看得很少。忘了在哪本书上看过一个掌故,就是鲁迅误会丁玲是沈从文的事。事程是这样的,丁玲初到北京,举目无亲,生活无著,走投无路之下,就给鲁迅写信,希望鲁迅给她找到一份工作。那时,丁玲那没有走上文学之路,从没有写过,更没有发表过作品,鲁迅当然是没见过这个名字,就问一个朋友,朋友看了说:这笔迹看上去像休芸芸(沈从文笔名)。于是鲁迅误以为沈从文换一个女性的名字来骗自己,不但不理,还在写给友人的信中对沈从文作了讥刺和挖苦。鲁迅是无形的文坛领袖,对人作褒贬,影响都极大。后来,才弄清确有丁玲其人,鲁迅对此事颇为自责,觉得丁玲回乡是因为得不到自己的帮助之故,却忽略了此事对沈从文做成了伤害,对一个初闯文坛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受到一个前辈的指责,打击一定不少。鲁迅只是在日记中说了句&即不是休芸芸的鬼&,没有表示歉意。从此,两人一直保持著一定的距离。
这事在鲁沈固然是憾事,但在沈丁却在一种特别的缘分将两人拴在一起,这也许也是一种暗示,暗示两人几十年恩恩怨怨的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开头。我初听这段掌故时,还以为是沈从文拿著丁玲的信去找鲁迅,原来不是。事实上,发生误会事件时,沈丁只见过一次,是胡也频介绍的,而几天后,丁玲就跑回湖南。
我以前也隐约觉得沈丁应是朋友,却没想到,沈从文与丁玲,胡也频的交情竟然是这样好,远超出我的意料之外。从认识到1930这五年间,除了短暂的分开,三人似乎朝夕相处。那时沈胡是好友,胡丁是恋人,丁玲和沈从文自然也成了好友,且是同乡的关系,总是有说不尽的话,甚至有时两人用家乡话说得热火朝天,胡也频一句也插不上嘴,只好在一旁发呆。沈丁的关系这样好,以至胡也频也曾怀疑过他们,而外面更是谣言满天飞,说三人出即同行,睡就同眠,对三人同住,关系亲密作了许多暧昧的猜测。其实,沈从文和丁玲从没有男女之情,更没有过什麼出轨的事,由始至终两人都异口同声说只是朋友的普通关系。这是可信的。胡丁是恋人,胡也频怎能容忍沈丁在自己的眼皮下,当著自己的面有私情?胡沈一直无比信任,也就反证了沈丁的纯洁。那时大家都是文学青年,有共同话题,而且年轻人有梦想,有希望,有热情,总是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讨论,所以,即便沈丁的性格完全不同,当时却能聊得来。
后来他们三人还共同办过一份叫《红黑》的报纸,出了数期,因为亏损才办不下去。不久,胡丁加入左联,从事革命工作,而沈从文却一边写作,一边教书,从此,胡丁和沈各奔东西,各自走上各自的道理。1931年,胡也频被捕,沈从文不畏危险,多方奔走营救不果,不久胡被杀害,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左联五烈士。胡也频从狱中写信求救,就是写给沈从文的,可见对沈从文的信任和两人感情的深厚。胡被害不久,为了安全计,丁玲决定把儿子送回故乡给母亲抚养,也是沈从文护送丁玲回去的。为此沈从文还掉了教席。1933年,丁玲失踪(过了好久,才知是被捕),沈从文多方呼吁,八方打听,还多次文提醒各方对此事件的关注和重视,不久误传丁玲被害,悲愤之余,沈从文继胡也频遇害后作了四万字的《记胡也频》,又创作了十一万字的《记丁玲》。后来才得知丁玲是被国民党软禁在南京,沈从文闻信,携著新婚妻子张兆和,带著丁玲儿子的相片,探望丁玲。丁玲此次被捕,疑是被同居的男友名冯达者出卖,同时被捕的还有潘新年---是姓冯的带著便衣摸到他和丁玲的同居处。
胡丁为革命献身精神让人钦佩,沈从文的侠气仗义也叫人敬佩,而沈胡丁三个的友谊,更让人感动。要是故事一直是这样发展下去,这将是一段让后人心仪的故事:近代两位大作家感人的情谊,高尚的情操(当然,后来的破裂,只是有损情谊,未必损及情操)。但遗憾的是,结果竟然是大出人意料之外,四十多年后,两位曾很要好的朋友,不但彻底破裂,而且破裂的方式是这样让人遗憾。
建国初年,丁玲过了一段颇为风光的日子,但56年,当了右派后,更在文革期间,饱受催残的丁玲,在1980发表了《也颇与革命》一文,文中对沈从文在五十年前创作的《记胡也频》,突然作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书中提到胡也频和我与改革命的关系时,毫无顾忌,信笔乱编。。。类似的胡言乱语,连篇累牍,不仅暴露了作者对革命的无知,无情。。。&甚至不惜漫骂:&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市侩。&,真的让人敢不相信,丁玲骂的是沈从文,不知情者还以为作者在义正词严正痛骂一个汉奸走狗。
越看越让我难过。或者,对错,不是我可以评定的,更有可能对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十年的酷劫对人性,灵魂的催残和造成人与人间的信任的极大破坏。但我个人还是较倾向和同情沈从文,丁玲的指责实在过火、过分,也是不合情理。就算他们当年确实存在政见的不同,沈从文对新民主义革命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毕竟只是个人的倾向,他并没有从事什麼敌对的工作和进行破坏,事后的追究及大义除了借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又有什麼作用?造成丁玲后来政治失意难道是以前的朋友沈从文?作为朋友,沈从文对胡丁是人至义尽,而丁呢?49解放后,沈从文因一直和左联不合,处景甚艰,那时的丁玲却是高官,沈携次子访丁,想丁玲一施援手,但丁玲不但对故人冷冷冰冰,对请求也置若罔闻。绝望的沈从文惶惶不可终日,曾经一度神经出现问题,甚至自杀。要不是沈从文自杀,丁玲还不会亲自回访呢。
唯一让我觉得好过一点的是,对这种横加的指责和辱骂,沈从文一直沉默,没有发表过任何回应,只是在给朋友的信中,流露出不平的心情----这些信件沈从文死后,才由友人公开发表。沈从文用大度包容了一切,没有让遗憾变得更遗憾:昔日的好友,相互指责,口诛笔伐,情何以堪?从此,沈丁彻底破裂,形如陌路人。
据说,沈丁的友情,自从丁玲的被软禁期间就出现了裂纹。1935年,沈母病危,沈从文回乡探母,途经丁玲的家乡常德,因心急如焚,只住了一晚,来不及看望丁玲母亲,而一到家又逼於因当地的情形,不敢久留,三天后就直接返回北京。后来就有人自称是第二师范学校的学生告诉丁母,说当晚沈从文住在第二师范学校,该校学生建议义沈从文从文去看沈母,而沈从文拒绝,因为当时沈从文的《记丁玲》当在报纸上连载。但事实上,当地根本没有所谓的第二师范学校,而沈从文当晚在常德也不是住学校,而是住在一个朋友开的旅馆,事见於当年所作《湘行散记》中的《一个带獭皮帽的朋友》。丁母听信谣言,后来又告诉丁玲,于是产生了误会。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有其事,沈母病危,沈从文有如到奔,心急回去,来不及看丁母,也是人之常情。丁玲是求全责备了。还有就是丁玲误会沈从文拒绝出面营救自己,又加深了误会。
据后人分析,光这些还不足这样,主要原因可能是《记胡也频》《记丁玲》中,沈从文作为旁观者,对一些事实的记述可能有些偏差,甚至是错误,让丁玲觉得感情受到伤害。而且作为朋友,就事论事,沈从文对胡丁两人没有太多过高的称赞,让五十年后的丁玲觉得不快。而且,后半生苦於政治的丁玲,却更在意政治上的定位,最不愿意人们提到她和冯达的事,沈从文的纪实,也就等於揭人创和私隐一样。而且经过三十年苦难的丁玲,变得草木皆兵,也许是需要找个突破口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也许是压抑了太多的愤慨,也许是出自对前夫的爱护,就这样《记胡也频》成了罪状。。。。
掩卷无言。我真的没想到《沈从文与丁玲》这样一个温情的题目,内容竟是两人的恩怨,沈丁两人在别人的误会中结识,最后却在彼此的误会中反目,直到双方去世。看著两个同是时代的受害者,都是善良的人,发生这样的误会,倍令人心酸。不尽的思念
到了台湾,父亲又重新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
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后来因抗战,颠沛流离,只译了10本,便停顿下来,因为翻译莎士比亚是没有钱的,为了我们一家,父亲必须谋生,教书、写文章。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有计划地翻译。父亲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译两千字。台湾的天气很热,那时也没有冷气,父亲这个北方人对气候颇不适应,他又很胖,非常怕热,经常挥汗如雨。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
翻译莎士比亚,是胡适先生的建议,最初是父亲与另外两个人一起翻译,但那两位后来中途退出,只剩下父亲一人坚持。翻译莎士比亚是件苦事,因为他全部用古英文写作,我曾向父亲抱怨说,我根本看不下去莎士比亚的原文,父亲笑着说:“你若能看懂的话,那就不是莎士比亚了。”父亲每译完一剧,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打洞,然后用线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翻译莎士比亚没有收入,母亲不在乎,她没有逼迫丈夫去赚钱,而是全力以赴支持父亲。这一点,在我小时候并没有深深体会,长大结婚,有了家庭后,才能理解母亲当年的不易。
我在台湾与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独生女”。我们经常坐在客厅里,喝茶闲聊,话题多半是“吃”。话题多半是从当天的菜肴说起,有何得失,再谈改进之道,话题最后,总是怀念在故乡北京时的地道做法,然后一家人陷于惆怅的乡思之情。
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后来跟着我到西雅图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时常在汽车的后视镜里很“嫉妒”地发现,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日上午,父亲与母亲照样手拉手到附近市场购物,市场门口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了母亲。母亲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很重,需要动大手术。临进手术室前,母亲以一贯的自我克制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进手术室前,她似乎已有所预感,对父亲说:“你不要着急,治华(注:梁实秋的学名为梁治华),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父亲坐在医院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中山公园的四宜轩是他们当初定情之地。1987年,我借到北京开会之机,专程到中山公园拍了许多四宜轩的照片,带回给父亲。但父亲还是不满足,说想要一张带匾额的全景。可惜四宜轩房屋尚在,匾额早已无影无踪。后来大姐文茜又去照了许多,托人带给父亲。父亲一见照片就忍不住落泪,只好偷偷藏起来,不敢多看。就在母亲去世后一个月,父亲终于辗转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图母亲的墓地前,告慰母亲。
1981年夏,我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回到了儿时居住的庭院,却已是物是人非。临行前,大姐文茜折了一小枝枣树叶,上面还有一个小青枣,让我带回台湾,送给父亲。这棵枣树是我们在北京时老枣树的后代,老树早已被砍去。我小心翼翼地把枣叶包好,回到台湾后,把在大陆的见闻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汇报,其中包括姐姐文茜、哥哥文骐33年的经历,讲到激动处,与父亲相对而泣。那个枣和树叶后来都枯萎了,父亲把叶子留下来,放在书里,珍存着。
1986年,我最后一次赴台探望父亲。临走时与父亲在客厅中道别,父亲穿一件蓝布棉外衣,略弯着腰,全身发抖。他用沙哑的声音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叫出租车,怎么办出境手续等,那一刻,他又把我当作他的没出门的小女儿。那一次,我充满了不祥之感。
日,父亲因突发心脏病住院。当时,小量地输氧已经不够。父亲窒息,最后扯开小氧气罩,大叫:“我要死了!”“我就这样死了!”此时,医生终于同意给予大量输氧,却发现床头墙上大量输氧的气源不能用,于是索性拔下小量输氧的管子换床。就在这完全中断输氧的5分钟里,父亲死了。父亲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支持他到心脏停止,他留下的最后五句绝笔之一是:“我还需更多的氧。”没想到父亲留在人间最后的字迹,竟然是这样的求生呼号。每想到此,我便有肝肠寸断之感。(文中的父亲就是梁实秋)这是冰心简介,她的感人事迹很多,尤其是她给母亲的很多诗,都很感人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
作者简介 ? ? ? ? ? ?
  金安平(Annping Chin),一九五O年也生于台湾,一九六二年移居美国,后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中国思想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耶鲁大学历史系。著有 Children of Chian:Voices form Recent Years,并与其夫婿史景迁(Jona than Spence)合著有The Chinese Century:A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the Last Hundred Years. 目录 ??????
致谢张氏家族成员表序言第一章 婚礼第二章 发育第三章 择居? ? ? ? ? ?
致谢张氏家族成员表序言第一章 婚礼第二章 发育第三章 择居第四章 合肥精神第五章 祖母第六章 母亲第七章 父亲第八章 学校第九章 保姆们第十章 元和第十一章 允和第十二章 兆和第十三章 充和参考书目? ? ? ? ? ? 书评: 22:03:02   来自: 西泠柏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作者成功地构建了一部百年社会变迁的编年史,读者能透过人物的命运,清晰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和留下的痕迹”                      张元和,张允和,张充和,张兆和,四个名字里都有两条腿的姐妹,在乱世的中国,奔波了大半个世纪。生于合肥,长于苏州,金安平笔下的四姐妹,被置于美国传记作家实证主义考究的放大镜下,书中所述细节,皆有明确出处可寻――也算是传记里的一个另类了。有点嗜痂者的嫌疑。借一家一族中四位姐妹及其祖辈的生活境遇反映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人情风貌、时局变迁。金安平的笔,状似客观平和,娓娓道来,实则深藏着内心情感的涟漪和温度,在平淡和琐碎的叙事中,缓缓灼热读者的灵魂,唤起对过往的追忆和渴望。       四姐妹跟随父辈,离开家乡,从合肥辗转来到苏州,安家立命。时光流转,经历母亲去世,家道中衰,父亲续弦,大姐元和嫁了昆曲名家顾传d,二妹允和嫁了周有光,三妹兆和嫁了沈从文,小妹充和嫁了傅汉思。凡此种种,这些放今天,可以上时代周刊封面。在金安平的笔下,却平淡地如墙上影影绰绰的霉斑,沾染着酱醋茶的气息。多么重大的事迹,换个视角陈述,不过也就是生活中偶尔泛起的波澜而已。       为什么叫《合肥四姐妹》而不是《苏州四姐妹》或《张家四姐妹》?印着四姐妹旧日合影的封面,色调故意微微泛黄,四姐妹中唯一尚健在的充和挥毫题就“合肥四姐妹”。事实上,就四姐妹的成长轨迹而言,苏州的影响无疑相伴终生,从她们痴迷于昆曲艺术就足见一斑。合肥作为故乡,在书中,更像是一个精神上的能指,一种筚路蓝缕、开疆拓土的品格,这种品格从姐妹们的祖父张树声开始,一点点地渗透在张家子女的血脉里,成为永久的辨识符号。合肥不光光是故土,也是张家子女赖以建构其身份的指称,是他们经历人事变迁,时过境转,身上仍旧保留的最大的共同之一,无法割舍与离弃。所以,难怪金安平笔下的四姐妹,操着一口地道的合肥话了。       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文化界,在书中被具象化为几个人物之间的故事,包括胡适、沈从文、周有光、卞之琳、刘文典……只不过他们不再是高踞其上的文化偶像,而是走下神坛――沈从文对兆和穷追猛打,兆和无动于衷,胡适积极写信给她,帮沈说好话;周有光害怕自己太穷给不了允和幸福,卞之琳一直暗恋着兆和,而刘文典则是个口出狂言,不拘世俗的怪杰……其实这点,在没有看金安平的书之前就已经切肤感到,偌大的文化界,转来转去,就是那几家子,子曰无衣,与子同裳。譬如,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是林徽因的小叔子。林徽因后来跟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中间还和徐志摩相恨无门,而三十年代,林梁在北京故居经常举办的茶会上,沈从文和兆和就是常客。知识界仿佛成了大家子的大宅门,江头江尾,同饮一江水。       家即是国,国即是家,历史上,曾有许多次,政权力量借助大众传媒,大肆鼓吹舆论,营造家国情怀。这往往治标不治本,中国的民族国家认知本就起步很晚,漫长的古代岁月,百姓据田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改朝换代,一朝天子一朝臣,日子照样得硬着头皮往下过。国民,民族,国家――无论是封建皇权,还是民间舆论,往往在南北割据的乱世时期,如南北朝,宋朝,被有意识提起,治世时期则为人遗忘。可近代起外晦频仍,攘外安内呼声见高,家国情怀渐渐抬头。金安平的书中,对于张氏四姐妹,无论是其在苏州时的安逸童年,在在战乱时的颠沛流离,还是政权交接后的境遇波折,都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整体风貌和独特人情。金安平的描写如一面光滑的镜子,历历在目地重现了那个渐趋陌生与远去的传统中国,以一家反映一国,另类地重构了一个历史课本上或忽略,或刻意重释的中国。为曾国藩奋战的祖父,传统士人习气的父亲,一群来自合肥乡下的保姆,思想新潮的母亲……通过这些人,作者成功地构建了一部百年社会变迁的编年史,读者能透过人物的命运,清晰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和留下的痕迹。   
14:10:01   来自: Erich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制定者。这本书是用英文写成的他的大姨子小姨子和老婆的传记,竟然拼写不用汉语拼音!
20:03:54   来自: 雪山韶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因为从小看历史故事,所以很关注收集历史故事。   在我看来,真正的历史在于民间,而不是大部头的二十四史。大概是因为发蒙时读司马迁更多吧。   史记一书最喜欢的就是列传,看到那么多人传奇人生,   只求一个奇字。   总是对所谓大家贵族生活有些好奇,这样的人生又会是怎么样。看了这本书才了解不少,很感慨,   感慨这四姐妹的人生和她们所代表的一个时代,已经化为尘土了,就是这书面的文字,这种化石都让人感慨不已。   感慨自己,如果我能读到很多书,人生就不会是这个样子。我总是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不断收集各种奇闻故事。这也害苦了我。
13:48:27   来自: 串串驴儿 (谁能寄养下这只猫啊。。)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从小学,妈妈就拿着作家文摘中的文章给我看,说看,人家的这些女孩子~我也心里暗暗艳羡,看,人家养的这些女孩子~   如果我有了女儿,一定如合肥四姐妹一般的养~
17:12:16   来自: Ariel (晴也须来,雨也须来)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我写书评就为了两件事,一件是给朋友卖吆喝,一件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看完了书,总要有点交代。      金安平是史景迁的夫人,这人人都知道。这太太比史景迁有才,这笔下有史景迁的缓慢,但比他更有贴皮贴肉的体量,不比史景迁的那薄薄一层隔阂。      这部书就是欲说还休的格调。这世上,这变迁,这喜怒哀愁,这跌宕起伏,都生生地给慢慢地磨平了,写下的都是隐隐的潮涌,没写的是暗处的波涛澎湃。没有窥视,也有横征顺牵的脉络,这枝枝蔓蔓的缠绕,不见繁琐,只有涓涓细流,如山谷雀声。      合肥张家这四姑娘,个个都是传奇。自己都是大家闺秀,嫁的都是一时才俊。四个姐妹个性迥异,样貌也不同,际遇更是不同。说她们唱戏,张张照片都一身的正气,婀娜谈不上,风流也谈不上,就两个字最适合她们:正经。      那年代的大家闺秀,规矩多,教养多。这日子长,祖上留下的荫庇多,也不愁吃喝,也不愁寒疾,能做的就是怎么在有闲太平的日子里把生活活得更精致,把时间耗得更玩味一些。唱戏,念书,练字,作画,女红,不过是消磨时光的技艺,毕竟那个年代的姑娘们,不做这么些也没什么好做的。时间总是有那么多,路毕竟就只这么一条,不做的精致点,细心雕琢雕琢,得活得像坐牢。      从小到大,咱根正苗红的小娃们都是被教育中国人勤奋吃苦,在国外也是这么说中国人。我就记得枝巢子老人曾经传述过晚清旗人的话,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连最下等的旗人都是过得这种闲适的日子。等着日晒西头,听满城鸽子的呼信。说中国人勤奋,那是被逼的。最会把日子过得奢侈的,不是哪个谁,就是中国人。乡绅都明白要摆谱,看看红楼梦里煮鸽子蛋,蒸茄子,红梗米粥,碧梗米饭,都吃食都是一式一样的,奢华不是鲍翅,是刘姥姥说的,这仗式,这规矩,这对于一品一格的鉴赏。过奢过俭都是做作,老太太三代富贵老人,最明白,这屋里太俭朴是犯忌,太奢华是俗气,桌上就摆三样,样样都是珍品,贵么?都贵?稀罕它贵么?不稀罕。稀罕它不俗大方素净。      随着农业社会解体,这种浪漫的上层社会解体,再经个十年浩劫,这千年积攒下来的东西也消失殆尽。这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自我的肯定和认同,也被摧毁。活得都不自在,自在二字都丢了。中国从世界霸主沦为第三世界,现在从谷底回升,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同印度一起自大又自卑起来。      前几天看日本的吃食,锅具,餐具,茶具,对于食材(甚至是调味品),烹调,烹饪工具的孜孜不倦的精致的追求和中国老祖宗一脉相承。中国现代的文明远远地被抛在了这小锅小碗的日本之后。都是日子活得太匆忙,忘了停下来,捡拾捡拾。      对比之下,这四姐妹前半生活得太精致,后半世各有各的繁华。这四人都没有建功立业,也无半书传世,都各自成了谁谁谁的夫人,可半个世纪之后再给她们著书立说,也是精彩纷呈。不知是时代的精彩,还是个人的风采。在战乱和旧时代的悠闲之中,人命充满浪漫和苦难,如好戏,半幕艳红,半幕素青,看得就是冲突,赏的就是黛玉之死碰上宝钗之嫁,故意之下的神来之笔。所以说,要活着,不活着,怎么知道会引发出怎样一个缤纷灿烂的掌故?      小时候最喜欢看的黑白好莱坞电影里,美丽的女主角一头乱发在炮火声中,如英雄,又如芥子,在历史里沉沉浮浮,几十年后也是传奇一段。
15:02:59 流光  你的评论写的那真叫一个好。
16:32:26 Ariel  哎呀,我真是受宠若惊。。。 10:53:47   来自: subei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起心买这本书,是在何大草的博客里看到对这本书的推荐,说它既能用博大的视野看待历史,又不乏细腻的笔法,是一本男人写不出的好书。加上四姐妹中的两个分别是沈从文、周有光的夫人,这份八卦心理一咕咚,书便入手了。   文笔确实细腻,加上以时间为轴,以人物分章,如讲故事一般,颇为可读。不消两日时间,便粗粗读完一遍。身出名门,家事显赫,新式教育,才子佳人,风云巨变,战乱四起,命途多舛,合家团圆。看看粗线条,好像已在千百部小说里泛滥过了,引不起任何兴趣。然而这不是小说,这是实在的事。这四个女子和我们一样,在这百年的尘世里从不经世的女孩走成满布沧桑的老妪,从他们的故事里你会读到名门当中亦有悲苦,显赫的背后隐藏着不堪,新式的教育不一定能走出传统的禁锢,而才子佳人的结合也未必叫做幸福,世事变化的总是很突然,命运曲折对谁都公平,团圆是人人之所愿啊,而团圆的人必定明白人生是取舍与惜福。   另外之于说“是男人写不出的好书”,我倒是不以为然。书中的视角显然的女性的,但这并非是由于作者的性别原因,而是本书主要的受访者皆为女性。比较不同的性别看待人事的不同是件有意思的事,比如说书中提到的一个人物-----九妹-----沈从文的妹妹。这个人在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中也提到过。如果你去比较两本书里这同一个人的形象,你定会诧异,咦?怎么会如此不同?我想除了亲疏等等原因之外,定还是有性别视角不同的原因的!
15:15:17 默雨  文笔真是流畅啊。非感慨深者不能办也。 21:08:59   来自: 阿蔷|生花如靥 (别问是缘是劫)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是的,我只是想看看一个顽固的女孩子跟一个诗人如何相爱,如和成婚,又如何作为他的妻子,如何度过一生。   毕竟徐志摩和林徽音纠缠了一辈子也没在一起,深度yy+放风筝式的“爱情”与真正的婚姻柴米+幻想完全不是一回事。      嗯,具体的我说不出来,只能说,和我原来设想的几乎一样,和周渔的火车有几分神似,而与普通夫妻绝对不同,至于张兆和与沈从文两人幸福不幸福,相对于其他夫妻是更幸福还是更不幸福,甚至兆和与她的三个姐妹相较,究竟谁过得更好,几乎都让人无从断论。   只能说,得其所愿,心甘情愿吧。   
01:09:55   来自: 木白 (深度很重要,快乐也很重要~~) Four Sisters of Hofei的评论 &&    我花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最初吸引我的无疑是四姐妹的传奇人生。出身官宦世家,苏州的房子,家庭教师,乐益女中,大学生活以及婚恋嫁娶,每一部分都精彩纷呈,很有看头。古老中国新旧文明的融合,在那个时代开始,造就了她们既传统又现代的生活方式。       但后来渐渐发现,每个人都不是我想的那样,完美无缺。大姐保守藏拙,二姐早年很争强好胜,兆和与沈从文的爱情也不是我读沈从文散文时所感受到的,而充和,也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       我想人生就是这样。虽说传记不可全信,但这本传记的角度可以说是客观的,就连她们的父亲,在她们看来也过于老好人,而外人更是认为他办乐益女中亏空了家产。那又有何关系?他很快乐,他也让他的子女感受到他的快乐,他至少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书中子女们认为唯一完美无缺的人是他们的母亲,但我想这一方面是母亲早逝,他们只有模糊的记忆,另一方面是母亲并没有在她们面前表现出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是完美的。       我喜欢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不喜欢歌功颂德式的做作传记。而这部传记,前半部分平和,而后半部分确实很有看头,值得细细品味。       他们各自奔天涯,为了未来,为了理想,为了爱情,或者其他。       读这本书,让人感受最深的是世事无常,很多与她们结交的大家都相继被迫害和被打倒,印象最深的是章士钊和沈尹默。沈从文很奇怪地在我的脑海里变成一个悲剧的形象,他与张兆和的爱情,其实就是情书堆积起来的虚幻而已,张兆和在他死后帮他整理旧稿时,说:从文与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选编他遗稿的现在……太晚了!为什么在他的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帮助他……悔之晚矣。       我想,这就是生活吧,每个看似美好的故事里面,都透着那么一些悲凉遗憾的成分在里面,谁也不要羡慕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因为写书的是美籍华人,所以书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有些东西,我们现在又未必全都知晓,所以读起来也增长见闻。       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而中国近代到现代的过度期里,家族的衰落又包含了太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与苦难。传统的破坏总需要代价,现代社会家族的传统几乎荡然无存,这是不幸吧?我想。留在中国的他们,子女必不能接受一如他们当年的教育,家中藏书尽毁,家风因为外来因素消失殆尽,还留下些什么?       这样一个大家族的衰落,也就是这样了吧。有时间倒是很想去合肥看看她们的老家,找找那个时代的风韵。   
19:37:09   来自: 绿窗 Four Sisters of Hofei的评论 &&     很久以前有个朋友说喜欢读人物传记,我当时就笑他层次不高。我却花了三天翻完这本《合肥四姐妹》,不禁感喟:“好的传记也真值得一看!”著者金安平的夫君史景迁应该比她更出名,尽管如此,金先生还是掀开了张家大家庭的帷幕,让我们看到了里面的风华。文实俱佳,这部英文传记通过好译笔表达出了翻译艺术的信达雅。     元和、允和、兆和和充和四姐妹的传奇故事和集体记忆活色生香着,张家姑娘的枕边人也都非常耀眼,昆曲名角、语言学家、小说家和汉学家的不同身份也点燃后来人惊奇的欲望。眼下实践徒留周有光和张充和两位老人,彼此还天各一方。书里的旧时代大家庭的繁华胜景真令人神往。    传记中的好部分当是有真实的“史”,将个人投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解读远比将个人提到单纯的专业背景下波澜壮阔,也更能深层次多角度地把握到一个“真实的人”。对于文中的主角们,金先生更是多费笔墨在那些家庭里的杂仆和佣人们,主仆上下之间的真情让人动容之真,一时半会不能忘却。元和、允和、兆和合充和虽是真姐妹,性格和脾性却各有各的。天生成其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则是长大后的境遇不同所造就的,比如元和不去戏院就不会遇到顾传d,充和不在允和的家里小住也就遇不到后来的傅汉思。     整部书中一直以“情”作为引线系穿起各层关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姐妹之间的,孩子和保姆们之间,仆人们跟主人家之间的,孩子与家庭老师之间的,主人的孩子和佣人的孩子之间的,也正因这样复杂又单纯的情感存在让整个文章显得丰沛出彩。书中说,在动乱中主人家的姑娘们生活得异常清苦,保姆家里却能过得相对安实,因为旧主之恩保姆们往往会不怕颠沛之苦给伺候过的姑娘们家里送日用品。又说保姆看到带大的孩子外出求学,哭得几乎背过气去。这样朴素的感情在如今整个世界几乎是无可想象的,但在那样复杂的时代却时常出现。对此,真的会发出时代不一样的感喟。     戏子优伶在旧时代地位低下,就算顾传d这样的昆曲名角本身也无法与周有光、沈从文和傅汉思相提并论,可见元和的选择在当时的石破惊天。元和作为祖母最疼爱的大小姐,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元和的叛逆思想可见一斑。文本中一处说到张允和晚年整理沈从文的手札,叹息自己对沈先生的误读,感慨万分。其中一章也隐伏了沈先生那一次惊惶的外遇,允和虽出身名门但却有朴素的世界观,也敢于真实地对待内心,说因身累不能随沈先生颠沛流离,较之夫君心里更看重的是两个儿子。对于沈先生死后的独自唏嘘,一方面的确说明了沈先生生时的孤独和伟大,另一方面更让人见到她其实才是真正懂得沈先生的一个人。    对于卞之琳对四妹充和一如既往的痴恋让人大跌眼镜,这样一个诗书狂人却不能再她心里激起一丝波澜,足以让人不可思议。她的傅汉思是个德裔美国人,高鼻梁蓝眼睛却不能阻隔心里的爱慕,一下子就走到了一起。跨国恋的基础大概要归原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同爱上,充和在诗书画的浸淫是四姐妹中最深的,她也是最多寿的,有幸活到现在的春天。最近三联将会出《张充和的诗书画》,一定可观。同样《合肥四姐妹》四个字也是充和提的,雅和蕴藉中时时让人想起她的恩师沈尹默的:明人学晋人书。这些年来,她一直幽居在耶鲁大学里教授书法,可见一生都住在传统里不肯出来的决心,她爱的大概是枕边人身骨里对中国文化的皈依吧,至于皮表的异国风情显然是无足轻重的。    读《合肥四姐妹》总是想到那张闺秀的团体照,静女其殊,气态雅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四个小怜人。还让人喜欢的是她们的母亲陆瑛女士,一个扬州姑娘厚嫁到合肥,当时盛况还能在书中窥到一斑。在大家庭中的她尤以擅于料理各种关系的超能力让人心折,她的理事能力几可匹敌红楼梦里的凤姐儿,但处事时的温和宽绰却是另一种风格。她唯一一帧礼服照片也真端雅素净。文中说到母亲陆瑛,我总感到她有永不抱怨的精神支撑。世界给什么就得什么,毫不奢念更大的欢欣,对仆人和保姆却从不拿主子的狠烈对待,是个有佛心的女人。大概也出于女主人的浓恩,仆人们后来都能对她的女儿们倾囊而出,道德力量真是伟大。     此书的简介中说能带你到那样一个旧时代里,认识那样的大家闺秀,那样的一群人和一些故事……读毕全书,觉得其言极是,此书能将个人史、家族史与大时代历史做内在勾连,美丽的闺秀们的命运跌宕起伏,勾人遐思。那时候,姑娘们还是黄口小儿,调皮地站在有着鸦片瘾的老先生面前一声声地冒出:“人之初,性本善……”;奶妈得知小相公明天就要出去读书,忍不住嚎啕大哭:“我知道他出去是为他好,但我不舍得呀!”;姑娘扮着杜丽娘在昆曲中表达传统文化的蕴藉美;如今,只剩下腕力依如少女的充和在异国小书房里临摹晋朝书法,剩下期颐之年的周老对着媒体说着跟四姐妹的轶事……叹只叹,那样一个产生闺秀的时代已经湮灭了,真的不再了。      《合肥四姐妹》金安平 著 凌云岚 杨早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4:40:01   来自: 子fx (ZY.S.)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ex札-小R「合肥四姊妹」》      (一)      有清一代人物,x哿幔x了先後曾作^御史、船政大臣的佩];x邵洵美,x了先後曾作^湖南巡帷⑴_逞岬纳塾彦ヅc先後曾作^招商局督k、太子m保盛宣眩蛔x《合肥四姊妹》,x了先後曾作^了V督、直'督的渎。   此外,是可以x那一鼎鼎大名的@赫人物-中堂李章。   @一李合肥,似乎是o所不在的,其小女豪罹振钭髁哿岬脑庾婺福溆椎芾钫c的女鹤髁松垆赖淖婺福渌牡芾钍章的女壕妥髁撕戏仕逆⒚元和、允和、兆和、充和的叔祖母,K且成了充和的嗣祖母。   x多了,似乎是X得,有些官宦人家的后裔,其倒是未必倚Xy、u弄簪t的,真是有些翰墨恪⒉抛R浸淫的。      (二)      “不孝有三,o後榇蟆保且l千百年碇淖嬗,o豆倩氯思碚f也好,是こ0傩碚f也好,心思毫Χ际且拥模绕涫逗戏仕逆⒚玫母改赣H-武gc英@一Ψ蚱碚f,更是如此了,要生一鹤右岳m家族宗室的香火d旺。。   渎的第四代,L房LO的子女名字椤昂汀弊州,六弟弟]有出世以前,合肥四姊妹的名字e^似乎都[[含有L祈求子嗣的心思。@般心思,蹲约撼錾HH十八天就被家四房e抱到L房e立斑^^c兄樗谩钡武g碚f,是完全可以想的。   依著@一N心思,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四女旱拿郑渴锥「儿」字:      L女元和,「元」字在部首「儿」字之上添了二P,暗喻心愿希望第二孩子是鹤印   次女允和,「允」字在部首「儿」字之上添了三P,暗喻心愿希望第三孩子是鹤印   三女兆和,「兆」字在部首「儿」字之上添了四P,暗喻心愿希望第四孩子是鹤印   四女充和,「充」字在部首「儿」字之上添了五P,暗喻心愿希望第五孩子是鹤印      “子女f他喜g文字W,喜g研究汕Ф嗄昵熬淖⑽淖值v史、原始字音和方式。在他的家e,黑板上、u地上甚至u缸上都M了y以辨J的篆字。”x^了金安平《合肥四姊妹》e^的@一段Z,武g的心思是更可以人明白了。   算,充和之後,第五孩子,老天武gc英@一Ψ蚱藿K於如愿抱上了鹤印   然而,更多知粤撕戏仕逆⒚玫囊Rc才情之後,dS,世人@N“重男p女”c“望子心切”的心思,亦大大地不以槿坏牧恕      (三)      “她姓何,印’。不知道是哪e的方言。我Q老子槭颤N什N。何很像r髦的P名:‘何若’、‘何之’、‘何心’。”哿嵩凇端秸Z》一文e^@N道。   x^了金安平的《合肥四姊妹》,哿岬囊解Q了,似乎@一NQ呼中堂大人李合肥的家e^是叫T了,s不曾告V家e^的小究竟,自然,直'督渎的家e^也不曾告V小。颖D椤」,是安徽合肥一的俗方言:      元和有一「」。   允和有一「]」。   兆和有一「朱」。   唯充和,出生才八月就^^到了叔祖母膝下,似乎不颖D椤」,身自小也有一保姆,充和一T铀哥」。      不^,在合肥四姊妹家的大宅院e^,主人c保姆似乎相檬秩谇      武g管「汪」印咐贤簟梗骸啊贤簟道:‘你在干幔俊   英管「]」印咐细]」:“@二子,l也管不了她,老]老o著她,我一c恨k法也]有。”      似乎,@一N人c人之g上下H和的PS,也自小造就了合肥四姊妹的性情c槿耍x恚デc丹青e外,雍容中得S和,真好!      -ZY.S. 2010- March -04   
14:53:11 珍妮的肖像  雍容中得S和~~~也是先生文风。:)
14:56:39 子fx  「肖像」F^了~~M愧~~ :)
19:06:10 ida  祈子的起名方法,是真的假的?
19:14:12 子fx  “似乎都[[含有L祈求子嗣的心思”      是我@N想~~ :)
19:47:14 ida  元允兆充   允字上面是2笔,充字上面是4笔   也有可能就是简单的排序
19:54:59 子fx  有些文字F象或tD案Y,我@N想像的,好比@一篇:      /a.htm?www.douban.com/note//      呵呵~~
20:52:32 希谷  暗喻是否会让四姐妹不开心呢?求子的心理估计我姥爷深有体会,有六个女儿,却无一子。但也好在女儿们都生活得很好,并且孝顺。现在也别无他求,子孙满堂便好~ 16:54:47   来自: 大道多歧 (茫然阮籍途,更洒杨朱泣)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合肥张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门望族,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分别嫁给了顾传d(解放前著名昆曲演员)、周有光、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元和有点红颜薄命的感觉,大美人,婚嫁晚,丈夫顾传d名气大地位低、想改变却早逝。好在元和离开了大陆,免受了政治运动的冲击。   允和应该是命好。周有光从大学经济学教授银行高级职员的位置被组织弄去搞了语言,然后又让允和做了全职太太。躲过了多少凶险!   比起允和,兆和差点事,与乡下人的爱情说不上甜美,九妹添乱,丈夫自杀,等等。还好,晚年,党和政府给了丈夫应有的待遇。   充和有点神,比周有光夫妇还神。48年结婚,49年去了美国。傅汉思是耶鲁东语系的主任,充和也在耶鲁,教着书法,唱着昆曲。很优雅。傅汉思国内知道的人好像比较少,其实很牛。   历史对四姐妹还不算残酷。因此关于四姐妹的书较少血腥。想想“往事并不如烟”吧。   
14:50:52 葡石斋主  嗯,老天还是公平的~
15:27:27 duoduobuduo  去凤凰,从文书里,我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真好...
09:21:24 阿不思  在第三极看过,因为同是一地区,才看的,对她们的名字很好奇,元和我懂,其他的没研究透。作为历史它有些狭隘,作为传记,不够精彩,记录一段过去,讲述一些故事,它挺成功的。这本书,见人见智吧。
09:30:40 大道多歧  阿不思所言是对的。这本书是研究周有光、沈从文和傅汉思的一个补充。各取所需吧。 14:05:20   来自: lydia (低自由+低福利)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关乎命运,真的要从大处着手。   在人生最重要的关口,选择去留时,反倒是柔弱的人,最敏感,最正确。      元和的百无一用的丈夫,坚定去台湾,甚至宁可不要妻儿。      三三的沈从文也是,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只是晚了。(话说三三这个人没太看懂,不止冷的很,连想法也怪,不像那家人)      老四的去国是敏感,倒不是柔弱。                  
17:11:17   来自: 跑儿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其实看书如看人,见过的人,时隔一段时间,还记得名字,那么便是有个特点,有个长处的。   我完全几乎忘记这本书说了些么了。但是记得这是也斯老师书单上的,我就拿来看了,看的还算废寝忘食。就看完了。后来欠着读书笔记,没有还,后来就借到有欠费记录。   总之,走过了很多桥,看过了很多云,只遇见一个最好年纪的人。得之,是否是幸?
12:18:32   来自: 碧落羽仙 (不似少年疏朗时)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谁也没有资格用城市的名字来做大旗!   知名如三龄,也只是《宋氏三姐妹》一书。   谁能代表我合肥百万人!   无耻之尤!
12:22:00 泛宁°  = =
12:50:25 亚比煞  沈从文的粉丝路过   无语中...
22:24:36 喻素  好吧,用得著@么怒嘛      我倒是X得是合肥的光s
17:23:17 苏洛  这个。。别激动,先生是合肥人? 21:35:05   来自: 长安冷松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如果不是身住合肥,应该不会注意到这本书的,设想一下,我绝对不会去买一本什么太原、石家庄几姐妹之类的书的,估计连翻一下的心都不会起,所以这本书的作者和编者是比较自信的,很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思。      P3页:安徽北部即淮北,方志上将他们描述成既悍且惰,又好斗的一群人。“农苦而不勤。播种既毕,旱涝皆听之于天,动辄召群相斗,锱铢争较。”安徽其它地方的人和他们邻省江苏、浙江都把淮北人看成祸害。他们觉得,淮北人随处可见,这些人要不就是强盗,四处抢劫;要不就是到处乞讨,到处流浪----反正非匪既丐。      我在安徽工作生活了有10年了,皖北人的这个评述还是比较客观的,阜阳、亳州就有很多靠乞讨致富的摊子村,还有大批的贪官。皖北人的酒量也好,俗谚有云:“阜阳没有GCD,麻雀也能喝四两”      宣城以南的皖南则是另一番风色,确切的说是徽州。民风厚重,知书达理,那怪会出胡适之、胡雪岩...当然还有咱们的总书记也是皖南宣城绩溪人。浙江的湖州,江西的婺源,景德镇,当地人大都喜欢自称是徽州人,而不是浙江、江西人。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张家的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她们虽然出身名门,但却和昆曲结上了很大的缘分。元和嫁给了顾传d,一个著名的昆曲伶人。1949年他们去了台湾,因为顾传d认为大陆的执政党人全都走极端,他们必须去台湾,哪怕元和不去,他也要一个人走。允和1952年起,被贴上了反革命的标签。1964年允和烧了和丈夫的所有书信,保住了自己的一点隐私。20年后她去了美国,恢复了写日记的习惯。兆和嫁给了著名的沈从文,解放后沈好像没有再写出任何作品。充和是个才女,章士钊觉得充和与蔡文姬有可比之处。1949年充和在上海登上哥顿将军号去了美国。      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10:47:14 悍客.罗  长安县农民 不了解 淮北。。。
12:44:05 大眼  我有这本书,看了一点开头,还有一多半没来得及翻阅。不过和LZ想的类似,要不是这张家与苏州有渊源,估计我也是看也不会去看。希望能看到我想要了解的东西,从我已经读过的开头来看,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传记。
10:21:38 独行瞎  没想到这本书还讲了淮北人的性格,有意思。      阜阳,印象中这个地方的负面新闻比较多。
09:31:47 Daniel Suen  我曾买了英文版的送人 自己去还未曾拜读。   关于这四位的事迹倒还略知一些,也是从沈从文才知道这么姐妹四个人的。   但后来读了关于允和的一本传记,事情才慢慢清晰开来
14:10:44 悍武大弟  尔等非蛮即侉,也敢妄评我皖北人!
14:12:48 悍武大弟  尔等非蛮即侉,也敢妄评我皖北人!
14:31:25 悍武大弟  尔等非蛮即侉,也敢妄评我皖北人!
17:23:34 Daniel Suen  非也 皖人在浙耳 21:26:13   来自: 菜菜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合肥四姊妹》这两天读到兆和部分,昨夜里读到建国后的沈从文,心里难受极了。看到他因为被政治环境的打压抑郁于心,竟然自言自语地疯了起来,继而又因为承受不了各种压力而自杀,于是就哭了……我看沈从文是个对美好事物极其敏感的人,他爱美,也追求美。终其一生,他过得不算舒畅,总是有着许多的人因为他的小学出身而对他指指点点,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如此,后来内战左翼作家的批判也是如此,及至到了郭沫若大批其“桃红色作家”之后,他就崩溃了……文革平反后,更在1981年被丁玲,这个他曾经视为最珍贵的朋友的批判和谩骂……沈从文这一生从来没有辩驳过什么,他一直都只是说:“我是个乡下人……”       历史留给大家看到的仍然是那个带着腼腆微笑的儒雅瘦弱的文人,胡适说他是个天才,鲁迅骂他,然而却也承认他是排名第一的小说家。可是他终究这样去了。我过去不曾了解他,我只知道他所描写的翠翠和傩送二佬的爱情,那纯朴的湘西的生活,即便在战乱中也仍然悠扬着满是爱意的山歌以及那沧桑的白塔……沈从文笔下的世界,是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在那里,我能看到的是一派祥和的乡土情怀,是战火纷飞中的世外桃源。于是,在十年后重新看到和沈从文相关的文章时,我就又忆起他来了……       大一时和上铺在一次聊天时谈起沈从文,她感慨着为什么这么有才华的作家在1949年以后居然搁笔,不再创作了?我当时虽已读过《边城》,对这位作家的才华很是佩服,但仍因为阅读面太窄,并不知道这位大师后来搁笔不再创作。直到现在读书,才知道其中一二。有些唏嘘感慨。我只记得他在压力极大的时候满嘴胡话,不断说着自己是个湖南人,是湘西人,要回家;又记得他不断重复着:“生命真是太脆弱了,美好的生命真是太脆弱了……”之类的话。金安平的记叙里引用了大量沈的信件以及文章,我们从中看到的就是“美”,我于是知道他对美好的事物是情有独钟的。也因为这种美好不论从现实还是从意识形态中都被破坏了,他才开始失落起来,找不着自己的位置,以至于嚷嚷着要回到家乡,在那里,他的印象中始终是美的,也在那里,他有着自己的归属感。       我于是又忆起我的上铺来了。她也是个极追求完美和理想的孩子,这种固执甚至到了癫狂的地步,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她是个极有才华的女孩,喜欢思考,对于终极关怀的思考把她一步步引入哲学的殿堂,于是在大二下学期,她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毅然转到了哲学系,又来又考上了P大的西哲系。然而谁也不曾料到,仅仅因为一次感情的伤害,重重地将她击得粉碎,她对于理想爱情的破灭甚至会延伸到了她对哲学的爱来了。于是,在入校不久后,她终于还是选择了休学/退学的决定。于是,那个曾经说“如果哲学消失了,我的世界也毁灭了”的女孩就这样消失了。       这其中的过程当然是复杂曲折的,只是我看着她由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慢慢退缩,直到回了小县城甘于待嫁,放弃学位,放弃学术追求的过程,惋惜、无奈,也为着她的退缩感慨。再看沈从文,又想起她,这才知道她一步步的退缩不能说不是一个逃避的过程。她过分的追求完美和理想,以至于觉得现实的生活似乎永不能实现的了,所以就开始混乱、迷茫,以至于后来的放弃。我仍然记得她过去曾和我说过沈从文的事,大概是沈从文说过突然一下子可能写不出什么好东西,然而只要不断写下去,终究是能写出好的东西的。具体的话我是忘却了,当时却是为她那种倔强和执著给震惊了。可是她到最后也终究没能这样,而是选择了像沈从文搁下心爱的笔,躲进古物里去研究那满是尘埃的古旧陈物一样,放下书本,回家过上只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了。       人生是不能预测的,我不知道她将来会对今天的决定有怎样的感想,只是我知道,接受这样的决定,其实她一直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她心底的阴霾仍然在。只是,我希望她能够健康起来。人的一生,没有什么比健康、平安更重要的了。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他们容不得半点瑕疵。可是生活总该是继续的,所以也许我们能怀抱着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周遭一切,其实也是对自己尽极大的宽容了罢。   
14:50:09 whitea  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他们容不得半点瑕疵。可是生活总该是继续的,我极其同意! 15:35:59   来自: 留白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读完这本《合肥四姐妹》,困扰我的问题也有了结果。这几年,我养成了一个新习惯,凡是遇到我想不通的问题、就读书。有时两日不眠不休,读掉一大本书。读别人写的文字,可以分散我对自己难题的注意力,让我稍稍好过些,同时也并不影响我思考。    大家都说我是读书读得比较多,变得比较理想化、或者说不谙世事、不善于原谅别人。我想这确是我的缺点,可是每次一有问题还是躲到书籍的世界里去寻求平静。比如小时侯迷恋沈从文,迷恋他的写作和传奇,去年读他和妻子张兆和的书信集《与二哥书》还觉满纸风流,羡慕不已。我想别人笔下的爱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爱情观和爱情生活。以至于我这样自命多情的人,每次真正面对一个男人,都束手无策。《美丽上海》里的丹丹对小妹讲她没有结婚的原因,说:“你又不是不知道,男人的世界,幻想是幻想不来的。”我想我是太执着于这种幻想的人,也不肯接受别人的世界。    而这本《合肥四姐妹》里却明明白白地讲:“兆和婚后的生活说不上快乐或不快乐,她常常失望。兆和关心的是实际问题:诸如丈夫的消费习惯,她怎样才能用那么一点收入度日。正是与沈的夫妻生活把她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这种转变来得何等的迅速。”    陶醉在沈从文为自己编制的缪斯形象里,是张兆和唯一的虚荣心;而沈也最乐于把兆和当作女神,把她当作完美的化身。虽然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两人四目相对,免不了紧张、不满、互相批评。然而两人却始终陶醉在来往书信中如胶似蜜的柔情里。这种精神生活远远地高出了现实生活,以致兆和觉得和沈生活在一起还不如分居两地收到他的书信来得甜蜜,最后连沈都察觉到了,觉得妻子爱自己的书信胜过爱自己。    而如我一样陶醉在这种缠绵悱恻的爱情中的人,却无法知晓这柔情背后的真实。    正如兆和自己所言:“六十多年过去了……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    太晚了!为什么在他的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为我描绘童话的人,用这段话结束了她的童话。原来传奇的传奇就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传奇的传奇就是完美的爱情背后有大量的不完美。我们听传奇的人,往往只听到传奇的一部分,或者选择只听信其中的一部分。   
10:16:37 Asura  在柴米生活里保持精神恋爱,这就是传奇。
18:21:19 一一(哎呀)  妹妹悟“道”了……      上回看你满脸幸福,羡慕之余,亦下定决心开始寻找自己的幸福。
20:48:28 留白  呵呵,亲爱的,有时幸福就在你身边,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09:56:37   来自: 静时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合肥四姐妹》这本书看完以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遗憾!如此好的一个题材,如此多丰富的人物角色,结果被作者写成了这样一本干瘪且无趣的书。真是可惜啊!    这四姐妹,无论哪一个拿出来都可以成就一个精彩的传奇故事。可是看完此书,甚至对这四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很清楚。作者占用大量篇幅在向读者普及中国知识,对于人物的描写、刻画反倒忽略了。    真是遗憾啊!简直快要点燃我给她们四姐妹重新写传的想法了。只是手头资料有限。我在想若是让陈丹燕来写这四姐妹,那这本书一定精彩。《上海的红颜遗事》里的主人公,其实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物,可是因了陈丹燕的巧笔,这个人物在读者心里那么生动、丰富,让人怜爱。可能也是因为看了这样的一些好作品,以致对合肥四姐妹这样的一个题材的期望值变高了。    等待吧,也许某一天有人能重新对这四姐妹的故事进行精彩的讲述,让她们不要被历史的尘埃埋没了。
16:33:15 燕七  我同意你的观点 写的很无趣 真枉费这四个美好的女子
19:37:03 Ariel  陈丹燕就是那个写了《我的妈妈是精灵》而让我的童年以及少年时期一直有阴影的那个女作家么???      她编故事简直是一绝啊。。。我的妈妈是精灵,我是到去年才知道,原来是小说假滴。。。orz...
11:42:54 静时  yes,就是那个陈丹燕。她以写少年作品起家,《一个女中学生之死》是她的成名作。 22:58:18   来自: 夏树森林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充和是有纯粹属于自己的“小世界”的人   所谓纯粹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是随着一个人的降生被赋予的特殊的礼物   人们有权自己打理,照料   然后,也许,遍地都是只有自己才享有的体验和愉快   它会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私有财产   我一直相信在一个人生命的最初几年   就是,还没有学会什么人类社会规则的那些日子   每个人都享有着这样的世界   因为刚刚成为人类,也许还能时不时回忆起前世   或者是,在等待降生为人的过程中,在天空里飘忽不定的体验   而这种体验,又造成极度精密的结构,无法轻易被打破   就像一滴雨水落到地面之前的样子,它自成格局,结实丰满   等到这滴雨落到地面上之后,水依然是水,只是完全不同于空中的自己   随着介入者和混合物的越来越多,雨最初的世界,也就变成最被接受的样子,混沌不堪   这是很多份人生中被忽视的浅浅轨迹   但是有部分人偏偏天赋异禀   属于他们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茁壮   这些私人世界显现出健康的静态或者友好的动态,无论怎么样它们都充盈着水分,显得潮润而又生机   可能水分的来源是一种自信   主人们对这个世界有自信,但不轻易展示   也许在那儿有一块草地时属于客人的   但是更为磅礴的玫瑰园   从未有人进入   充和始终保持着这股潮润的自信   她的想法不那么容易被改变   并且总是选择平滑和温柔的方式做到对自我意愿的尊重   原谅我不放什么“案例”上来吧   能够证明我所做出的结论的事情我回忆不起来了   我脑子里想的是一个清早坚持临帖的固执少女,和一个雨天照料花园成癖的老太太   她们俩的样子   我们知道充和市在没有姊妹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也许这让她在以后的人生中   多多少少带有一点儿孤独   这样长大的孩子往往如此   但是“孤独”在她这里似乎成为一种优美的精神状态   她顺水推舟地成为她世界里笃定而自在的女王   我只是隐约感到在她的草坪深处有一座玫瑰园   可是在比玫瑰园更深的深处   一定还有山川,湖泊和城堡   那不是一个幻觉世界   它真实存在于每一个   生来被赋予一大块隐匿空地   并且知觉到它的存在的人们那儿            
10:10:54 Eva.Jie  我脑子里想的是一个清早坚持临帖的固执少女,和一个雨天照料花园成癖的老太太     她们俩的样子     我们知道充和市在没有姊妹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也许这让她在以后的人生中     多多少少带有一点儿孤独     这样长大的孩子往往如此     但是“孤独”在她这里似乎成为一种优美的精神状态     她顺水推舟地成为她世界里笃定而自在的女王         我常S想在每他人刃牡纳钐加幸俚淖约海@自己做事聿樗说囊庵舅尤荨   孑然立活在自己的世界怡然自得。       13:09:07   来自: ziyou (豆瓣越来越没意思了)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毫无疑问,这样的家族、这样的女子,再也不会有了,读来唯有深深的叹惋。   但是说实话,本书没有什么新材料,对于关注沈从文的人来说,兆和一章的材料基本上都可以在凌宇的《沈从文传》中读到。读完《张家旧事》《最后的闺秀》之后,看《合肥四姐妹》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还有一点就是感觉书中描述了张家那么多人,都有点蜻蜓点水。   本书的有点在于将关于张家四姐妹散见的材料整合到一个叙述脉络中来,对于不了解四姐妹的人此书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
15:58:54 玄芝  《浪花集》应该更好,但看过的人似乎不多。张家10位姐妹兄弟,每个人都有文章收录;而且是横跨岁月的,这个岁月之漫长艰辛,我们知道却无法想象。 20:13:36   来自: F.M. (Chengdu)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老大元和嫁给了著名昆曲演员顾传d:      顾传d的赞助人问元和为何愿意嫁给顾传d。元和的回答是:那是因为他志气轩昂。。。顾传d为了自己的抱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天赋。允和曾说:“戏剧浸润了他全部的生命。他的性格或许不无缺陷,但他演戏可真没话说!”顾传d的表演,评论家说:“一回视听,令人作十日思”,擅长演皇帝,戏里戏外都是悲剧英雄。元和对他们的婚姻一声叹息是:将顾传d这块美玉葬在了戏台之外。。。       老二允和是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       相对于元和和兆和的人生的戏剧性,允和更享受生活,执着于世俗生活,从不装出心如止水的样子,而且喜欢娱乐消遣。她会坚持自己只是“家庭妇女”,是“一个最平凡的人”,她的奇迹在于经过强烈的政治风暴,她的情感和身体没有留下任何创伤。喜欢允和的本性,感觉她的生活很丰富。。。却又没什么。。。   有金刚经的禅意: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老三:兆和,沈从文先生的夫人      兆和,沈从文先生的夫人。沈从文先生追求未果,请老师胡适作伐,胡适先生自己爱情生活比较残缺以致非常同情那些为情所苦的人,兆和拜访胡适以表明自己拒绝的态度。两人的对话大致是:   胡适先生夸沈从文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天才,兆和表明不爱这样的天才,胡适才停止唠叨,问可否做朋友,兆和说不可以,沈非其他人可比,做朋友会一直误解下去,还会有纠纷。胡适又说,这样的天才,人人应该帮助他,使他有发展的机会。胡适说:“他崇拜密斯张倒是崇拜到了极点。”这样的话反复了许多次。兆和说,这样的人太多了,如果一一应付,简直没有读书的机会了。于是胡适再沉默着。   临行时,胡适说:“你们把这些事找到我,我很高兴,我总以为这是神圣的事,请放心,我绝不乱说的。”神圣?放心?乱说?我没有觉得已和有名的学者谈了一席话。(兆和的日记)   面对胡适,兆和的反应如斯。。。。。。结果当然,胡适的反应也好不到哪去,   写信给沈从文并将副本邮寄给兆和:我的观察是,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了情,我那天说过,\"爱情不过是人生的一件事(说爱是人生唯一的事,乃是妄人之言)我们要经得起成功,更要经得起失败。“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胡适更不了然的是,兆和居然觉得读书比嫁人重要,居然瞧不起他认为的天才。即便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对妇女的态度,。。。。   那天我劝她不妨和你通信,她说,“若对个个人都这样办,我一天还有功夫读书吗?”我听了怃然,   此人太年轻,生活经验太少,故把一切对她表示过爱情的人都看作“他们”一类,故能拒人自喜。你也不过是“个个人”之一个而已。   兆和读了胡适的信后,也撰文反驳。。。   辨来驳去,兆和倒是真的嫁了沈从文,达成了胡适先生的,这样的天才人人都应该帮助他,以致于帮助了他一辈子。帮助的方式是,选择两地分居,书信往来,经常写信说这个天才这也不对,那也要改。。。搞得经常沈先生压力连连。。。写信过去,恩威并施。也唤不过来夫人同居一室。。。沈从文先生的两地书,情书写得甚为缠绵。。。好像兆和认同的就是他的信写得好而已。。。倒是兆和自己的文字也非常优美。。。可惜固执了些,倒掩盖了绝世的才华。。。。   作者认为,沈从文先生倒是了解兆和的,如这样的句子“我愿意你的幸福跟在你偏见背后,你的顽固即是你的幸福”,沈从文对兆和个性的了解证明了他的确是个天才,其他人都没法了解,遑论胡适先生。。   兆和的一生的遗憾来于,当他整理沈从文先生的遗稿时发现,她是如此的不理解他,没能真正的帮助他。。。这倒是和胡适先生最先的看法一致。。。。   文学界对沈从文的评介真的是很高,聂华苓说:“沈从文在我心目中,在我所读的作品中,现代文学史上是最伟大的小说家。”“大陆也好,台湾也好,说到要拿诺贝尔文学奖,就会想到沈从文,他的小说不是随便能够比的。”   好像沈从文先生的千古的知音是:胡适先生,兆和的妹妹充和。   沈从文去世时,弟子问他还有什么遗言,这位毕生倔强的湘西人说:“对这个世界,我已无话可说。”   沈从文墓碑上正面刻有他富有哲学内涵的语句: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老四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充和是最有才华的人,因学识渊博而颇有名望。后来一直在耶鲁大学教授中国书法。作者自己觉得实在太过浅薄,无法领略充和的渊博。沈尹默先生称呼其为“充和女史”。她自己觉得像蔡文姬嫁给了胡人。充和将技能和学识转化成了艺术。。。一直生活在学者的自信中。。。   我喜欢充和的智慧,她将她的学识融入了她的生活,变成了一体。   倒是发现理解沈从文先生的是充和。沈从文去世的时候,她送了他一副挽联: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倒头来还是: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2:00:20   来自: shizi0105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作者是金安平女士是我很喜欢的史景迁先生的太太。两个人写这种中国文化的书籍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在遣词造句以及对中国民情的了解上,金安平女士不输其先生。很喜欢这种以小见大。用小人物的家族展现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用横断面解析纵观 读起来也是兴趣昂然      书里描写的四姐妹 都很迷人。个人比较喜欢充和 老大神秘,老二冲动 老三呢 比较独立,唯老四最安静 而且国学功底最深厚,并且最具有现代独立女性的独立意识。      并且金安平女士也是最先认识的充和,喜欢她们的妈妈 她们的爸爸,她们爸爸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母言传身教的温柔大方,不喜欢后来的那个继母。书的前半部分还讲了这个家族的祖父 曾祖,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啊 ,与曾国藩同朝为臣的武官 叱咤风云。在地方上作的也很突出 还有其高于同时代人的,对中学 西学的 认识 很有现代感。      
01:34:28   来自: 十二公主 (静心忍耐 盛装以待)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我新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听他/她讲自己家的事。无它,因为那是烙印,以及了解一个人最快的方式。   合肥四姐妹,她们的母亲陆英以及父亲张武龄,都是值得景仰的人。      在这本书中,我目前看到的更多是那个时代的道德与伦理。而这些是我们现在业已抛弃的。      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社会,没有了这些,太容易混乱。   有些枷锁,戴着累,砸了却未必会更好。
03:01:04   来自: 亦?团团 (现实的不肖之徒)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史籍艰深,世界轻脱。卷宗中去大海捞针寻故事,多少望而却步。戏说笔墨的史书解读版受欢迎,不是枉然的:都知道鱼翅好,但倘若不发好再加料处理,也淡然无味。   《合肥四姐妹》说合肥张家四姐妹故事,却没走拣选凉拌的路数。以十二章《兆和》为例,八卦些的人都知道张兆和与沈从文的缘分中,胡适大有撮合之功;诸家温情小文、逸事集选,都会浮光掠影的提及鳞爪。但金安平女士考证得却细致周到。张兆和初见沈、二见沈、日记、书信、与胡适对谈,自己心绪的打磨,娓娓铺来。传说中皮影戏般的人儿形象,被细节堆叠成浮雕。你称我三三,我呼你二哥,信笺尺素,缝得细密,于是简约的故事成了一幅动态具全的苏绣。   我们都知道讲故事,尤其是虚构故事,并不太难,因此写小说的大师很有玩弄手段的爱好。轻脱飘逸的游戏文笔论史,占了自由潇洒的便宜,也不需太着力。难的是对往昔故事,横宽侧纵,都融会贯通于胸中,吐纳起来丝毫不乱,自有规章,这其实是很有些自讨苦吃的:说得不好,故事细节便冗杂得沉赘,犹如老夫子叨叨的训教。幸而这是本女人写女人的书,做学问的女人写起女人故事来,笔锋当然不至于肃杀,偏又温情慰藉,自然从容得体。或者是因了金安平女士的海外背景,下笔时烟火气全消,她确是诚心想写几个女人的传记,因此会远道跋涉,去到合肥观看小姐们当初的闺楼,两棵梧桐,在故纸堆中拣选出保姆阿姨们的背景。因此,这本书似乎野心甚小――然而,其中无数日记、信笺、诗歌、杂志和访谈,梅花间竹、穿插如意,又暗示着,这甚小的野心下,书的不平凡处。   若要分段,书大致可分两大部分。前九章乃是四位女士――元和、允和、兆和、充和――的家庭、时代、教育,是树根与干。此后四章,是四大片分别张开的枝叶。元和那作为昆曲艺人妻子的生活,允和作为斗士的生活,兆和那因为丈夫沈从文而闻名天下的小说家伴侣的生活,充和那那作为学者的生活,时代将四个人推向不同的前端,而终于绘制出不同的样貌。这本是一个可以用来讨论时代、社会的大话题,然而,如此书卷首所引史蒂文生诗所语:“在那条河中,冥河此岸的远处,水的流动也充满愉悦。”四个女人的传记由另一个女人写出,最后浮华尽洗,这是难得的平和。   又或者,如金安平女士自己所言。这本书中,她尽力所求的乃是张充和欣赏的“悬”之境界。书法大家善用手腕表达“悬”,那是一种似有意似无意、凭虚凌空、自然而然的,富有中国古典意味的所谓“化境”:举重若轻是也。设想流水粼粼,其间波光流转目不暇接,仍不碍其平稳安静:我所读到的,就是这么一本书。(新京报旧书评)
19:53:43 脱花贼  不好不好   怎么你一点儿也不神彩飞扬?
16:23:57 亦?团团  难道我曾经飞扬过
15:22:18 宁波陆小凤  老亦的文字好啊
23:19:19 脱花贼  你和娘亲勾肩搭背时很飞扬
00:57:58 空中的白袜子  说到保姆,汪干干最是可爱。性格特点太鲜明抓人。      那时候的女人啊,听天由命的样子,让我对那个时代心惊胆战。      可惜大多数干干们死的很可怜,不声不响的,就从这个世上消失了。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大概也不会有太多的留恋吧。
18:27:19 吕蕤冰  e曾经靠谱过,哪怕是今年上半年的时候
20:54:37 亦?团团  我现在也很靠谱,只不过不是编辑要求不会主动贴出来罢了 18:25:58   来自: 弱水三千 (不为思考所阻挠) 合肥四姊妹的评论 &&   日      这周总算能按计划行事,周二就将下周的课备好,余下来的三天里,得以专心读些书,想些问题。于是也终于将拖了良久的两本书读完:Gail Lee Bernstein所著之Isami’s House,和金安平所著之《合肥四姊妹》。两书皆为家族史,又都是大学教授所写,所以我以为会对我想写的项目有所启发。启发倒确实是有的,但基本是负面的提醒和教训。Bernstein一书不在此多说,总之无甚可取之处。只讲讲《合肥四姊妹》。   金安平何许人也,耶鲁的大概知道。不知道她是谁的,无论如何也知道她的夫婿史景迁是谁。她搞的是历史和东亚研究。我以前从未读过她的任何作品,这本书也是在书店中偶尔得之。当初只看到题目及概述时很为之兴奋,这是多好一个题材。但看了之后,失望透顶。从头到尾,她看来就没有想清楚过这本书是要写给什么人读的。于是乎,一会儿是传记,一会儿是文艺评论,一会儿是历史考证,一会儿是经典解读,一会儿又做小说家言,全无条理,只会让谁读了都不耐烦。(我特地到AMAZON上查了一下这本书的英文版,只有两个读者留言,评价一致――枯燥无味,不知所云,蛮好一份料,被炒成了一锅粥。)这里还不光是缺乏技巧的问题,还有一种对读者和对传主的不负责任――这是一本为了自己好玩而写的书,而不是为了建立起读者与传主之间的联系、了解。她但凡涉及自己所感兴趣的昆曲,就一准要离题万里,不仅把与情节并无关系的曲目、唱词详尽记述下来,还牵扯进来些无关的人物事件,写得来兴致盎然,动不动还炫耀一下自己的常识,全然是没有想过读者为什么要看这些东西的。在关于大姐元和的一章里,居然有整整12页不见元和的踪影,而全在写些关于昆曲的习俗和历史。I 服了you!   另一大问题就是叙述结构上,一团乱麻。放着四姐妹生动有趣的人生故事不仔细讲,偏要扯出左一个右一个的祖母来,还把全无关系的皖军将领刘传铭的政治生涯长篇大论地讲了一通,真是匪夷所思。时间顺序上也是,本来好好地讲着四姊妹的出生,家庭的变迁,突然又跳回去讲祖父祖母和家里的一众佣人。再回到四姐妹时,也不按时间顺序讲,而分开来变成四个散断独立的篇章,完全掩盖了家族这一层联系。之所以这么乱,我以为还是因为对材料没有个取舍,凡是搜集到的信息,不加挑拣全堆了上来,自然是连自己也找不出其中的逻辑所在。不知道这本书是要写给谁看,写成什么样的书,自然也就无从取舍。   这两本书都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学术身份对写作者心态的破坏。这两个作者都是有博士学位、在大学教书的,大概觉得,不管写什么书,不掘地三尺找出点鸡毛蒜皮的历史陈迹,或旁征博引牵扯些学术作品来讨论,而只是认认真真象写小说一样地讲人生故事,会丢了学者的身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小说家了。结果写出来的东西比最庸俗的小说还难看,而学术上也全无价值。这一点在金安平身上真是个irony。她家史景迁先生写的东西极少牵扯什么学术讨论,只是认真地讲故事,却讲成了美国历史学会的主席、耶鲁的头牌教授。她怎么就一点都没学到呢?   我现在算是想清楚,这一类history as lived experience的书不要指望在学术上有什么贡献,那不是目的,自然也不是能吸引人的地方。这种作品的目的就是讲出感动人的人生故事来,而这些故事要能讲得感动人,就非得放在历史情境和社会环境中来讲,否则读者无法理解人物所面临的命运与性格之间的冲突、矛盾,所以才采取这种写法。而要想把感动人的人生故事写出来,就非得有具体入微的素材,且通过对话、心理、和场景的描述来表达出来才行。象这两本书一样,只用概述或引用这两种叙述方式,是不可能做到的。   《合肥四姊妹》实在是个好题材。所以即使经金女士这样子一番折腾,终究还是能找到引人入胜的地方。全书最精彩的就是关于老三张兆和和沈从文的这一段。倒不是因为沈从文是名人,故事就一定有趣,而是因为一则两人的故事确实蹊跷,二则两人之间的通信留下了诸多的材料让我们能了解他们的故事。   沈、张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一出好戏,充满了矛盾。一边是名声鹊起、被当时最有地位的文化人胡适奉为“天才”的大学老师,一边则是被胡适说成“年太轻,生活经验太少”的一介籍籍无名的小小学生,似乎这优势全在沈从文这边。但换个角度看,却是另外一副情景:一边是来自湘西边城、连中学都没读过的土豹子,而另一边则是曾祖父官至两江、两广及直隶总督、从小在世宦家庭锦衣玉食长大的富家千金,优势又全在张兆和这边。所以,一个是盛名之下的自卑,一个是平常身份之后的高傲。(沈的自卑是一辈子也未曾摆脱的,郁达夫就说,沈的古怪浓烈的文字也是对这自卑的弥补。)   可以想象,当张兆和第一次离开那个象个茧子一样,一直把她呵护得精精细细的家,来到上海的中国公学,不多久就遇上这么个古怪兮兮的乡下来的老师,还动不动流鼻血(不是夸张,沈确实有这个毛病),没日没夜地给她写言辞赤裸的情书,会是如何的惊异。谁知道,沈从文这一写就写了三年多。(其中我最为感触的――实在忍不住要引用一下――是:“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最终,张兆和在并没有真正和沈恋爱的情况下,居然就跑到青岛,答应和沈结婚,让这个“乡下人”终于可以“喝杯甜酒了。”直到现在也没人真知道是什么使张兆和发生了转变。对我们来说,无需管那么多了,反正因为这婚姻,才有了沈从文在返湘途中写给三三的那些信,才有了《湘行散记》。 (当然,也有了后来两人之间的很多不快,这倒是我以前所不知的。总之,他们俩的故事足可以演出蛮好一部戏了。)   金在书中大段地连续引用《湘行散记》,结果一本书下来,我读得最认真也最有趣的就是那些《湘行散记》的片断,虽然从90年在军校开始到现在已经不知是第几回读了。这又勾起了我早有的一个想法,什么时候我也当好好回一趟湖南,也当写一个我的湘行散记。等再老一点吧。   最后,看完此书还给了我一个遗憾:在耶鲁那么长时间,虽听说过张充和就生活在附近,却没有想过去见识一下。当然,也不是说我想见就见得到的,但不管怎么说,在耶鲁算是我离这四姊妹最接近的机会了,而终究还是错过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从文 湘行散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