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组浮力调好后去不同地方钓鱼钓箱是否只找底就可以了

分析找底误区
悬坠钓法其核心就是通过浮漂的浮力与铅坠的重力的平衡,加减配铅来控制钓组的状态,使之达到需要的状态。——这个‘需要的状态’就是最适合那池子鱼的钓组状态。选漂、用漂以前我写过专门的‘文章’,这里就略过,现在假定你用的是合适的漂。那么首先用做的就是调漂;以前大家都是半水调漂,其实这就是产生误差的一环节。因为现在用的主线一般都是沉水线,半水调完后,底钓时会相差1目左右呢。那么最切合实际的应该是接近池底来调;这样就可以解决这部分误差。比如我们要把漂带钩调成3目,那么我们就要小心的用剪刀往下剪铅皮,当漂露出1目时,我们就要更加小心了,甚至用锉刀挫也都不过分。达到三目后还不算完事,我们还要反复抛几次,在漂稳定后还要把漂压进水里看看,漂能不能恢复到三目,如果恢复到三目说明这漂是调好了。在这一步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钓时是把主线压进水里钓,那么我们调漂时就要把主线也压进水里来调,如果钓时不压线那么我们调时就不能压线,压和不压主线在漂目上一般应尾漂相差2~3目呢。这步完成后,我们把双钩去掉,看看漂是几目,这时一定要记住无钩的目数和多出来几目!这样调漂工作就算初步完成了。
接着就进入了钓鱼的最关键的一步:找底。这时我们上推浮漂,不用上饵,只要浮漂多出你的调目就说明钩已经到池子底了,如果漂露出或超过你无钩时目数,那么就说明你的铅坠到底了。这时只要向下推相当于你子线和多出调目的的长度就可以。这样浮漂的调整程序可以告一段落。下面就进入本文的重点:找底钓鱼时烟雾现象。现象1、调几钓几,就是没到底。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大棚或水很稳的池子里,用的钩很小,饵很轻。当出现很乱的口时我们上推漂,发现推了一大块了,还是那目。遇到这事很多人会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是水面的张力在和你开玩笑呢!张力是什么东西咱们不去过多地解释了,这里说一下简单的处理方法:首先要洗漂尾,就是拿一点你的钓饵,在漂尾上反复擦几遍。这样可以提高尾与水的‘亲和’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张力的作用。其次,在漂稳定后略微压一下,这时如果没有回到你的调目,那么就知道钩饵可能还没到底。这样操作,如果达到你的调目,至少可以认为你的上钩已经到底了。为什么只是可以认为是上钩到底了呢?下面就是答案。现象2、调几钓几,上钩不一定到底。
这种情况在用3号以上的钩子找底垂钓时,多有发生这样的事。大家在垂钓时,总是在把漂推过调目后才感到口相对实些,这是因为你的钩的重量比你的饵重才造成的,尤其在用拉饵时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具体的处理方法就会用到前面调漂过程中,去掉钩看漂目变化的作用了。去掉钩后多出来的目数是两钩的承重,那么一半就是一个钩的重量,我们正常拉上一个饵,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饵是不是比够重了,甚至细心点连差多少都可以看的到。那么你在漂调目以下露出一个钩的重量减去一个饵的重量后的长度,这时你的上钩就是轻触底了。这部分说起来复杂其实操作很简单的,有时自己用熟悉的钩、漂、饵,这部分都是可以省略的了。现象3、调几也钓几,钩陷淤泥里。
这是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在陈年老塘,或没清理过池子里,都会有淤泥、浆泥。开始可以看到鱼星四起,就是没口,后来会出现很夸张的口。垂钓时间长了还会发现水变得深了。这都是由于饵陷入泥层,与找不到饵,在窝里乱穿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钓底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有时由于饵过重,即使是调5钓2,也一样是这样的情况。那么遇到这样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解决的方法就是带饵调1~2目,钓2~3目。发现口还是那样,我们还得把钩饵向上提了。现象4、乱底要灵敏,光底略迟钝。在池底有杂物的地方垂钓时,一定要调高钓低,经常看到鱼友在垂钓时总是为挂底而烦恼,饵鱼还偏偏就爱在那些地方。我们的钩饵只要落进杂物中就会挂底,不是断子线就是丢钩,真是忍无可忍。那么我们可以试着把钩饵离开底或轻触底,这样就回减少上挂的机会了。在很光滑的硬底钓位垂钓,我们钓底时就应该适当地钓迟钝一点。比如在沙坑、河道内垂钓,由于水面很大,转水是难免的,再有几条小杂鱼,我们相对迟钝点更有利于上鱼。即使没有上面的因素,这样钓吃口也会更准确。现象5、不分鱼情,固定模式。
这个现象多发生在刚入门的朋友身上,不论在什么地方,也不论什么季节,更不论钓什么鱼,都是一个调、钓模式。上周我去大江钓鱼,早上鱼口不错,拉饵就可以钓到比较大的鲫鱼,中午时小鱼开始闹开了,那漂跳得让人心烦。我就选了这大漂,调了平水,然后又加进去一块相当于4~5目的铅。这回漂就不跳了,送起来,黑下去都是目标鱼。再看**鱼友,大蚯蚓都落不下去了。其实悬坠钓法不一定非得用坠悬起来,我们需要的是在不同的场合调、钓出最佳状态来。现象6、读不懂浮漂,一头雾水。浮漂是钓鱼人看清水下面鱼用的眼睛,那么我们在钓鱼时水下所有信息都要提高浮漂来认知。浮漂在水里给你出现各种莫名的信号,你无从下手,那么你一定会是一头雾水了。这时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认真分辨和思考。其实这才是垂钓最有意思的地方呢。当你能分辨出各样信号出现时,下面是什么鱼,如何吃饵的。你就不一般了。也再没有什么虚假的东西能欺骗得了你了。比如,浮漂突然窜入水里,那是小鱼在冲抢,咱不理它。当出现一阴,或缓慢上顶时,那是大鱼在吸饵。这样一来不就不乱了么!现象7、饵落水井,纹丝不动。
钓鱼最怕的是没口,这情况大家可能都遇到过,抛竿进水,如同落到井里一般,什么也看不到,抛开**因素,就调、钓方面来说,是我们把漂用大了或调高了。这情况一般发生在早春、深秋或受到惊吓的池子里。解决的方法就是尽量用细的线小的钩,小的漂。调得尽量低。钓得尽量低。不信你就试试。
天下钓鱼官博
天下钓鱼客户端
the free app
关注天下钓鱼微信
邀请你的好友台钓调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户外钓鱼网钓鱼技巧文摘
相关钓鱼技巧
台钓调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引述:
悬坠钓法风靡大陆已经20来个寒暑。其间,各种调钓理论,可谓五花八门
凡尝试过悬坠钓法的朋友,不论涉足深浅,其实无意中都已经在运用一种最基本的调钓方法,那就是控制钓组钩饵的水下状态来应对变化的鱼情,即所谓――状态调钓法。以往大家所喜闻乐道的所有调钓方法中,不论其着眼点在哪,最终都会用到[状态调钓]的简单内涵。只不过有人意识,有人巧合,有人直接运用、有人愿意绕弯儿罢了。
以往诸如"双钩离底、一触一悬、一拖一触、双钩拖底、8字环触底、活坠走线等等"形容底钓状态的一般叙述,都属于[状态调钓]的本质范畴,也有钓友认为:不同情况下的调钓,实际上是掌控双钩饵水下的"摆放位置",来对应实际的鱼情,道理应该是一样的(所指调控区域大概不同)。可以说,[状态调钓]是大家根据不同鱼情水情实践,及中鱼效果等方面的探求,所采取的最直接、也最惯用的实战思路方法之一。求教矶竿悬坠钓的钓组配制和连接的方法,和钓法
今本人斗胆,想就[状态调钓]的整体轮廓,原理步骤等方面,作一集中探索,希望能对感兴趣的钓友有所帮助。
二、影响状态调控的系统参数:
1、浮标:
浮标是浮体,入水后所受浮力除克服自身重量外,还具有不同的[承载浮力],随材质、体积、标型等不同,池钓成套浮标一般分1-8号不等,最常用的是1-5号,号数越大,固有[承载浮力]越大,配铅越重。台钓浮标的讯号
浮标稳定钓二目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这是最典型的鱼讯,不管下顿幅度有多大,均应立即扬竿。此时如果中鱼,而且钩子钩在上嘴唇,表明浮标调整状态十分理想,可以持续钓下去。如果下顿不中鱼连续达到四五次,可能是:a、鱼小饵大,应挂小饵;b、浮标钓得太灵,把浮标往上推一目……
但我们钓鱼时控制钩饵状态所使用的,基本是经过钓组配铅初设调目后,浮标的[剩余浮力]部分,其大小,就是浮标水上剩余标尾的纯排水量!因为"调标"后,浮标整体已经处于平衡失重状态,不需要再考虑标尾的密度和自重问题了。换言之,调整状态所用的[剩余浮力],一般仅与标尾的体积、直径相关,而与标号大小无关!标号大小影响的是系统动态参数,对应的则是不同钓组和鱼情水情,不在静态分析范畴,所以,可留稍后陆续加谈。前几天去水库钓鱼,有好几次浮标缓慢下沉,是小鱼干扰还是大鱼动作呢,反正我一次都没钓起来
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浮标固有[承载浮力]和调钓[剩余浮力]二者的概念区别,及其运用范围,目的是不想将钓界某些以讹传讹的模糊认识扩大化,希望钓友们理解。我有几只阴天标,绿色的。去年的十月我和同事去桂阳县钓鱼,我们到了一片水域,我观察了地形,我发现在水域的一方有一个入水口,于是我一个人搬家到了那个地方,果然在那个地方鱼请特别的好,大概有两个小时,全鲫鱼。总共钓获30多斤,是其他6人的总和,多亏了那只阴天标,当然钓点选择的好也是一个……
2、系统参数:
①线组:钓线的比重、粗细、柔软度等,对实际状态判断具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子线支撑力、母线支撑力,如果漏失考虑,则容易产生谬判。有朋友能告诉尾子线大长短对鱼种,信号有什么影响没有。
主线、子线的扭曲变形(有时子线甚至已呈"麻花"状),及风浪水流造成线组弯曲等,都会影响实际状态判别和信号传递,这一点,很多钓友都有体会。子线弯曲怎么办
因为子线太细,无论用手退钩还是借助退钩器,尤其是钓到小鱼不停蹦达,子线很容易被弄弯曲了!我也因此丢了不少钩子(惭愧得很,我一直买绑好的钩子),后来我参考了一些网上的资料,办法找到了!
将子线拉直,然后用香烟壳外面的塑料纸折几折,包住子线快速来回摩擦十几次,……
②钩重:钩重对钓组状态的掌控,非常关键!有些钓友不太重视每次对实钓钩重的秤量,甚至根本忽视钩重在平衡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在状态调钓中是不可取的。大鲫鱼(500克左右):主线:1.2-1.5号超强线,脑线;0.8-1号,浮标;4-6号,鱼钩;袖5-6号,关东3-5号。中鲫鱼(250克左右):主线:0.8-1号超强线,脑线;0.3-0.6号,浮标;2-5号,鱼钩;袖2-4号,关东1-3号。
野生鲫鱼:主线:0.4-0.8号……
简单说:我们一般所指的"调目"平衡系统,是在有双钩重量参与的情况下形成的。而底钓时,钩饵一旦触底,其"重量"即会被池底承托,钩重这一配重参数就会逐渐脱离原"调目"平衡系统,浮标会恢复所失钩重的"浮力"。钩饵触底度越大,脱离越彻底;钩重越大,对原"调目"改变越大。因此,要想清楚判别底钓状态,钩重参数不能忽视。如果调平水时有水菜容易挂钩,调四钓二时有小鱼闹,不知怎么调浮标最好?
③饵重:饵重对悬坠钓组的状态影响比较直观,所以多见分析,"台钓"引入初期,就有钓友对其"以饵代坠"方面深有探究,甚至被定义为"台钓"的主要特征之一。实际上,饵大小、比重、溶散度等,都对实钓效果有很直接的影响,是个大的变数,因此常被有经验的钓手作为辅助调整"工具"来运用。网上有许多钓友为小钩细线,还是大钩粗线争论不休,以我个人经验如果不是打比赛,最好还是根据鱼情选调组。在钓场里转一圈看看别人钓出的是什么鱼,自己的目标鱼是什么就好选择了。鱼小则用小钩细线,鱼大则选大钩粗线。初学钓鱼,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想钓大鱼却不知道如何打窝,大钩粗线却大小一条……
④8字环重:8字环的重量和它更深层的实用意义是近年来才被钓手们不断探索和运用的,很多朋友也许以为它只是个起连接和释放线扭力作用的一般物件。其实除此之外,小小8字环在实战中另有重要派场。海南的淡水鱼,以福寿、黑鱼为主,其中又以25km处的鱼质较好。
⑤系统四段论:既然提到了8字环,就会联想以前,钓技研讨中一般认为,线组系统是由浮标以上的压水风线、铅座与标座之间的母线和子线三部分组成的(把8字环与铅座看作一个整体),即系统三段论。求矶钓串钩钓鱼线是自然垂还是要硼紧线,要上浮标不。用于库钓或江钓
近年来引申和实践8字环的另类用途后,钓界又有了"四段论"的新说法。即系统可分为风线、铅座和标座之间的母线、8字环与铅座之间的主线、8字环以下的子线四部分,即系统实战四段论。前几天钓个体大的罗非鱼时,出现了子线被切.应用怎样的子线或在上渔时应怎样溜鱼才不切线?大罗非口前上下有利齿。请教鱼友门。
⑥其它因素:如水面张力对浮标的影响、水流对风线水线的影响、风线压水与否对调钓目数的影响、虚底情况、主线伸缩性对钓目的影响、吃水性和水温变化使浮标密度改变而导致的影响等等,不再细谈。浮标稳定钓二目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这是最典型的鱼讯,不管下顿幅度有多大,均应立即扬竿。此时如果中鱼,而且钩子钩在上嘴唇,表明浮标调整状态十分理想,可以持续钓下去。如果下顿不中鱼连续达到四五次,可能是:a、鱼小饵大,应挂小饵;b、浮标钓得太灵,把浮标往上推一目,变调四钓二为调四……
三、"状态底"说法:
大家在水边一定遇到过,针对不佳钓况,有人求助,有人指点的场面。这在钓鱼人中应该不算希奇。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听到,指点迷津的"师傅"们嘴里说出同样的一句话来,那就是:"你没找到底"。奇怪了!难道那么多钓友真的初学到不懂探底的程度吗?细究起来,一种可能是那位钓友确实忽视了钩重饵重饵态等重要参数的分析判断,虽然以为是在钓底,实则晕钓。第二种可能就是师傅们所说找"底"的概念不同。常钓鱼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同一时间、同一水面、技术同样熟练的人钓鱼,收获却往往大不-样,有的水域或钓点鱼爱上钩,有的水域或钓点鱼则不爱上钩;有的地点这种鱼易上钩,有的地点则那种鱼爱上钩。这是因为各种鱼类,由于它们对食物的需求不同,经常栖息和活动于不同水层。链鱼、鳙鱼主要捕食浮游生物……
近年来,不少钓手习惯所称"找底",多数是指每次开钓之前,找准"状态底"的意思。即大家常说的轻触底(长子线钩饵拖底,短子线钩饵轻触底,即所谓一拖一触)状态。曾听有人把不同的正确底浮钓层也称作"底",这有点故弄玄虚了。本人新手,应该如何去选择主线和子线,主要是调鲫鱼
个人以为:"一拖一触"仅是底钓双钩饵的一个基准状态,并不宜牵扯理论上的"灵钝"概念,是一般鱼情水情条件下作到心中有数,稳定钓获的一个状态控制基点而已,随后才是根据鱼情的双向变化,钓目可高可低,双钩可悬可拖,甚或浮钓与底铅等等,一切依鱼情而调控。我所说的浮钓鲫鱼不像是台钓当中的那种方法,主要是以单钩挂蚯蚓在杂草丛生的水面上寻找那些吃小虫子的咂嘴鲫鱼。这种方法钓上来的鱼个体一般都比较大。
昨天我就用此方法在我们这儿的徐商公路旁的野河沟,在20多位钓友两小时无收获的情况下,我一人钓到200-300克左右的鲫鱼八九尾……
四、基本调钓原理、方法:
1、调目设定:
调目设定的方法以前有不少口诀流传,如:调4钓2、调几钓几、双饵调平水、单饵调标等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最好能够清楚理解其最初的设计思想,及实钓状态特点等,做到心中有数。钓鱼有些年头了,一直用蚯蚓。一直觉得商品饵是个很神秘的东西,没有涉足。清明小长假前,从网上购来一包野战蓝鲫,九块钱,试用了,由于经验不足,用了半袋子,是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后来干脆改用了蚯蚓。后来再逛渔具店,发现这款饵料明码标价也就七元。晕哪,还没钓上一尾鱼呢。昨天与表弟同去垂钓……
①"调4钓2"。是当年廖心阳肖春平两位前辈为配合仅有的"东峻钓饵",在大陆推广悬坠钓法时所采用的一种简单明了、行之有效的教授记忆口诀。"东峻钓饵"的比重特点是,搓饵的单饵重量约压当时时兴的7目软尾示标1~2目。如果排除用饵超大超小等特殊情况外,请教高手做拉饵的方法,因为鱼饵的问题,老是拉空钩,平常的鱼饵就是买的商品鱼食加水搓成团,加点拉丝粉。上鱼食时,就是把整个鱼食包住钩的。这样钓白条是经常拉空钩,即使白条拉着钩跑都钓不上来。
"调4钓2"底钓时,双钩饵的状态一般是在一拖一悬或一触一悬之间(即单立状态)。
光阴无情,技术演进。如今:浮标形状材质、饵料比重大小、上饵方法不同、鱼种丰富、水域环境、钓组钓法等等条件的改变,如果新钓友再不问因果,照搬"调4钓2"原始口诀来实施调钓,则底钓双钩饵的状态结果可能有:早春钓鱼,浮标要小而精,浮力不可太大,调钓要准确,调低钓低效果最佳。标型不忌。而暮春钓鱼,浮标的浮力可适当放大,尽量选择翻身到位后下沉比较慢的浮标,此时的鱼情经常会出现临底截杀的信号,需好好把握。不可错失良机。浮标可以调得相对高一些。
A、双钩离底,钓不到2目――原因是饵比重过轻(或饵型过小),双饵重不足以压下2目示标,因此挂双饵后,茫然不觉,很可能永远钓不到2目,找不到底;我爱好钓鱼,但很难配成理想的鱼饵,希望能在这里向一贯大师傅取经。不知有那种配方适合南方用野钓饵?
B、双饵压底――如果饵重压目过多,甚至单饵重就足以压下全部剩余示目,此时若依然采用"调4钓2"并追求"单立"状态已经不可能了。随饵重不同,短子线钩饵压底程度不一。问一下大师们,串钩的最好子线多长才合适 ?还有就是爆炸钩脑线多长?
②"双饵调平水"。这是一种根据实钓饵重来设定调目的方法,去掉双饵后则为实际调目。此法推行较早,优点是入手就考虑了饵重参量(尤其是对使用空心粗尾浮标和很大很重的钓饵而言)。假如个人上饵技术非常熟练,每次抛竿可以钓得比较"准确"。理论上其钓组一般是下钩触底,上钩悬底状态。比较适合重饵钓生口鱼等情况;缺点是:假如追求底钩轻触的单立状态(比如钓1目),钓组则显得过于"灵敏"(呈饵动标即动趋势)虽然此法被很多江湖钓友应用于重饵钓大型鱼种,据说收效也不错,但不稳定的钩饵水下状态客观来讲,并不太适合老鱼、猾鱼癖性。遇到水底不平或风浪水流情况,也不利于钓组稳定等。总之,需求不同,钓目可随机增加,状态灵活掌握为好。夏季钓鱼用哪种浮标好
夏日传统钓一般皆用粗线、硬竿、大钩。钓得远,小浮标不仅起不到浮标的作用(线的沉力大于小浮标的浮力),而且目标太小,在远处看不清,故应采用配套使用的大浮标,使浮标的浮力与线、钩饵的沉力比例相符。
  夏钓者多用单子大浮标,10~30厘米,钩砣重量……
③单饵重调标法。挂单饵调标主要是从追求轻触底基准状态而衍生出的一种实用调钓方法。一般挂单饵调3目以下,钓单饵调目高1目。此法入手简单明确,在饵重差异较大的各种钓情下基本能做到浮标[剩余浮力]恰当预留,"轻触底"状态基点找得也比较简单,且适用鱼情鱼种及各类型浮标的范围较广;缺点是每次上饵大小要尽量熟练一致,用饵重量变化后,需心中有数。求矶钓串钩钓鱼线是自然垂还是要硼紧线,要上浮标不。用于库钓或江钓
④调标尾目数的一半,钓调目的一半。此法出发点是考虑使用不同类型软硬尾浮标的一种折中调目设定方法,优点是简单易行,剩余浮力预留适中;缺点是相对粗糙,用饵方面应有一定前题。比如用一支15目硬尾标拉轻饵,显然就不能照搬了。我有几只阴天标,绿色的。去年的十月我和同事去桂阳县钓鱼,我们到了一片水域,我观察了地形,我发现在水域的一方有一个入水口,于是我一个人搬家到了那个地方,果然在那个地方鱼请特别的好,大概有两个小时,全鲫鱼。总共钓获30多斤,是其他6人的总和,多亏了那只阴天标,当然钓点选择的好也是一个……
上述四种流传的调目设定方法,"调4钓2",是根据最初的特定饵重和流行浮标,并考虑悬坠新技术推广,而采用的简单入门口诀记忆法;"双饵调标",则是优先考虑饵重参数,并倾向追求一触即发的"灵敏"钓组而设计的时尚性调法;第三种"单饵调标",是在"竞技钓"运动发展后期,针对软硬尾各类浮标、不同饵料、上法,从标尾[剩余浮力]适当利用角度,尤其状态底概念的流行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衍生出的一种实用方法;调一半钓一半概略说,是主要针对任意标型标尾所考虑的调钓入手形式,关键的运用还有待于通过观标知鱼后的灵活变化。饵重大约压目应控制在一半标尾范围,过轻找不准底,过重难以顾及状态等。近日在一小池塘钓鲫鱼,密度比较大,连续抛竿三五次就开始上鱼,而且常常是双尾,浮标轻微颤抖。反复验证这漂象准确无误。所以与大家分享。
调目设定,这一即基础、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历来是众钓友关注热点。自从浮标[剩余浮力]概念提出,并实践运用若干年后,关于调目设定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本质的实战权衡依据。如:台钓浮标的讯号
浮标稳定钓二目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这是最典型的鱼讯,不管下顿幅度有多大,均应立即扬竿。此时如果中鱼,而且钩子钩在上嘴唇,表明浮标调整状态十分理想,可以持续钓下去。如果下顿不中鱼连续达到四五次,可能是:a、鱼小饵大,应挂小饵;b、浮标钓得太灵,把浮标往上推一目……
调目设定越高,浮标剩余浮力预留越大,牵控实钓钓组的能力越大,信号跳跃反弹趋势越强。如果结合一定的钓目,抗非鱼口下行干扰信号的效果越好,比如"调高钓高"时,鱼游动干扰水流和乱鱼盗饵蹭线等假信号,在足够的上浮力牵制下,浮标不致轻易下沉,而所配合的较高钓目,却可以把子线张度释放,钩饵比较自然,也不会影响鱼吸饵时有效信号(一般是小顿口)的显示等。1、长视标、枣核型(大肚)标身、短脚-----适合钓浮;
2、长视标、标身细长、短脚-----适合钓底;
3、短视标、标身细长、短脚-----适合钓底(小杂鱼多时下标快);
4、长视标、斜肩标身、短脚-----适合钓底滑鱼;
5、长视标、枣核型(大肚)标身、长脚-----……
而调目设定越低,上浮牵引力越小,浮标下行相对容易,这在鱼口信号较小时可以起到"放大"下行幅度的作用。另外,当今标尾不论空心实心,下粗上细的锥形尾居多。因此调目越低,剩余标尾的直径越小,相对动作幅度会相对放大,且标浮标轻点轻触。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
尾受表面张力影响越小,也是原因之一。但调目越低,配铅越多,钓组克服静止惯性启动越难。对于轻弱口鱼情来说,浮标回弹力小,"动感"弱化的同时,有时信号会显得软弱无力甚至看不见了。而鱼游动碰线撞饵等下行假信号反而会被夸张放大,所以有经验的朋友一般情况不把标调得过低。另外,钓点虚底、大风水流淹没标尾等情况,调目低都不太适宜。台钓浮标的讯号
浮标稳定钓二目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这是最典型的鱼讯,不管下顿幅度有多大,均应立即扬竿。此时如果中鱼,而且钩子钩在上嘴唇,表明浮标调整状态十分理想,可以持续钓下去。如果下顿不中鱼连续达到四五次,可能是:a、鱼小饵大,应挂小饵;b、浮标钓得太灵,把浮标往上推一目……
综上所述,调目设定基本遵循浮标[剩余浮力]与实际鱼口尽量构合之思想主脉,再根据实际鱼情水情经验灵活把握系统配置如:不同水深(水较深时,为加强线组上浮力牵引保证信号传递,可适当增设调目或换大号标);不同鱼情(如冬季()小标钓弱口鱼,线组牵制力太小,适当选调目或换细线克服;而夏季()生口鱼情,为速度或制乱等需要则可用大号标等);线组粗细(根据线组粗细选用合适的标号来保证线组的张度很关键!比如很粗的线用小标,母线张度不足信号衰减待尽便是个大忌);表面张力(水面污浊或低水温导致的张力影响,可以适当降低调目或用其它办法改善标尾亲水性)等等。早春钓鱼,浮标要小而精,浮力不可太大,调钓要准确,调低钓低效果最佳。标型不忌。而暮春钓鱼,浮标的浮力可适当放大,尽量选择翻身到位后下沉比较慢的浮标,此时的鱼情经常会出现临底截杀的信号,需好好把握。不可错失良机。浮标可以调得相对高一些。
总之,调目设定至关重要!面对的客观因素往往是综合的,所以调目设置不能机械!感悟原理,减少盲目,经验积累及系统配合等方面,都与实践密不可分。
2、秤重与找底:
①探底:以硬尾10目浮标为例:可先配重铅直接探底(浮标出水多少随意),此时铅坠是触底的。此法的好处:一是在不能参考周围钓友水线大概长度的时候,可以做到尽量快速;并能借机在钓点周围多抛几竿来了解水底大致情况。利用重坠击底探察钓点"地形",即快且准。(注意别把钓点周围的鱼砸跑)夜钓浮标由于我们加上了夜光棒的原因,重心会有所上移,在立水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稳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竹脚孔雀羽等,小的由于浮力不够,大了的灵敏度又太差,夜光棒可以使用塑料管固定,而塑料管只取三分之一就够了。调标方法是标尾露出5目左右,但是要让夜光棒占两目,当鱼吃饵的时候,浮标……
②调标:下拉浮标约1.5~2倍子线长度(这样可做到尽量趋底调标,减少因调、钓水深不同所导致的误差),逐渐减铅调标,假设空钩调至4目。上星期到水库钓鱼,一钓友用大号空心尾浮标能连连上鲫鱼,而我用小号硬尾浮标都没有信号,本人有点迷惑。
③秤钩重并了解无钩调目:去掉子线双钩,看浮标目数。假设是6目,则说明两钩"这种调目情况下"压两目,或单钩压一目(有的标尾目数长短不均,粗细不同,最好不笼统认定压目),[无钩调目]是6目夏季钓鱼用哪种浮标好
夏日传统钓一般皆用粗线、硬竿、大钩。钓得远,小浮标不仅起不到浮标的作用(线的沉力大于小浮标的浮力),而且目标太小,在远处看不清,故应采用配套使用的大浮标,使浮标的浮力与线、钩饵的沉力比例相符。
  夏钓者多用单子大浮标,10~30厘米,钩砣重量……
④秤8字环重:剪掉8字环,看浮标出水目数(或提前在家里用调标桶大概秤出钩重和所用8字环压目范围也行)。比如美式8号8字环,一般可压细尾标4~5目左右,其"重量"不可轻视的!到此,调标工作基本完成。装好8字环和双钩(钩距假定两目标尾长度),即为"心中有数"的"调4目"接下来:先将鱼饵拌好,然后开始调标。
一:空钩半水不到底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标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后,在双钩中的任何一钩挂粒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发现浮标往下沉没,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粒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标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切记,……
⑤秤饵重:不动浮标,趋底情况挂实战单饵或双饵,看悬浮饵重压目;假设双饵共压2目前期准备工作则全部完成。台钓浮标的讯号
浮标稳定钓二目时,出现短促有力的下顿,这是最典型的鱼讯,不管下顿幅度有多大,均应立即扬竿。此时如果中鱼,而且钩子钩在上嘴唇,表明浮标调整状态十分理想,可以持续钓下去。如果下顿不中鱼连续达到四五次,可能是:a、鱼小饵大,应挂小饵;b、浮标钓得太灵,把浮标往上推一目……
⑥找底:上推浮标约0.5~1倍子线长度,下钩挂较黏的包钩圆饵抛至钓点,移动浮标直至调目(即4目)。此时,下钩基本落底"失重"。接下来,上推浮标两目(是记忆的钩距长度),挂实战双饵开钓。此为下钩拖底、上钩轻触底――即状态底基点的找法钓法之一。可再归纳为:"下钩单饵找底钓调目,上移浮标钩距距离,双饵实钓"。(注意:此方法饵重压目应在剩余标尾范围内,饵过重此法不宜)小鱼淘宝店地址:/
浮漂的选择:
在选择浮漂时如要灵敏度高一点的就选择硬尾短漂身的浮漂;入要稳定性高一点就选择软尾长漂身的浮漂。当然这也不是绝对不变的不变的选择浮漂应根据当时所垂钓的水域、鱼情、季节、鱼种和天气来选择……
状态底找法钓法,不限一种(单饵重调钓法也是一种),初期训练还可以根据钩重饵重来进行状态的分析预断。(即:一拖一触状态=空钩调目+单钩重-单饵重)比如本例:下钩完全落底"失重"后,原"调4"系统便会恢复一个钩重(1目)的升力,变成"调"5目。而上钩的饵重也正好是下压1目,则可预估出一拖一触状态时,实际钓目应在4目,即上钩饵重把下钩脱离系统后"调"5的标尾又压下一目的位置,上钩正好轻触(以上分析,没有考虑长子线支撑力的因素影响)。如此,随便一找,只要钓目在4目周围,即为轻触底基点状态附近。大师用的子线是多长的,水库一般用多长的子线。请大师指教。
大多数情况下,状态底没必要一定非找得特别准,完全可以根据实钓条件和系统参数随机把握。其中,经验也占很大的比重。说白了:熟练之后,调钓应是一种非常随意的自我感觉,因鱼而变,才能越钓越轻松。
3、根据鱼情的双向状态变化空间:
前面说过,钩饵一拖一触状态,只是个调钓基点。标座两边外侧设置的两个太空豆,就是为了倒换记忆不同位置的工具。根据鱼情,浮标随机上下移动,都可以靠外侧的太空豆来记住各点位置,必要时改回原状态或进行反向变化。传统钓是粗放型的,而台钓、竞技钓是精细型的,不能说孰是孰非,只是针对的水情鱼情不同而已。钓鱼无定式,随机应变才是法宝。野钓如何才能钓得好,除了饵料的针对性强以外钓技也要有应变能力才能制胜。
先说这鱼的大小与钩的关系:秀1-秀3适合钓3两以下的小鲫鱼,子线0.2--0.5,由于细……
①"钓低"的变化空间:
假设遇到生猛鱼情:说不定在您正试图找"底"时就已经连口吃上了,怎么办?没那么多讲究!开钓!一般生口鱼情,只要不是太密太乱,经验的说法是钓"灵"点好。比如从状态底位置来说,可采取适当下拉浮标,改钩饵为一拖一悬(钓4~2目之间)、一触一悬(大约在钓2目附近),甚至两钩离底(上述假设条件:当钓到2目"以下"时,双钩饵已经开始离底了)。另外还可以根据浮标下拉距离来掌握双钩离底高度,即使您只顾钓鱼时间一长忘记了现在到底是在钓哪个层,也可以通过观察基点太空豆和目前锁标太空豆之间的距离,随时明了所钓水层。先将鱼饵拌好,然后开始调标。
一:空钩半水不到底将铅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标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后,在双钩中的任何一钩挂粒鱼饵,再往钓区抛出。此时发现浮标往下沉没,修剪铅皮,重新挂一饵抛出。如此反复,修剪铅皮,直到量出一粒鱼饵悬停在半水的状态,标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状为止。切记,……
由基点到"钓低"的变化过程,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鱼情逐步确定的。比如:从基点钓起,吃口很猛,提竿后发现有中途跑鱼现象,则可先下拉浮标一目两目试验,如果情况好转了,证明判断对路。接下来为求速度,可以根据经验逐步提高钓层,或者直接钓浮。而当您下拉浮标试验时,跑鱼率或提空率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甚至口也稀了,则说明鱼大概比较认底,这时可以往反方向(即推高钓目方向)试验寻找。各种浮标用途
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一二下摆间隔慢、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
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
从状态基点开始逐渐"钓低"的过程,实际上是水下双钩饵状态从一拖一触,向一拖一悬、一触一悬、直至双钩离底的变化过程;即双子线越来越绷紧(将钩饵逐渐提离水底)的牵引过程;结合浮标信号反映时机而言,也就是钓组从"钩动标后动"逐渐过度到"钩动标即动"(不管是不是鱼口所为)的信号传递速度提升过程,简单明了,没什么多余弯子可绕。目的则是为了适应即时的鱼情鱼口,或提高钓速、克服假底等方面的需要。假如手上的浮标一共11目,那么钓离底应该调几目,钓几目,钓浮一般调几目
上述生猛鱼情,只是特例。慢鱼、摸不着口的猾鱼等,有时也需要钓低寻找,生口鱼也并不一定次次钓"灵"就好所以"变化"二字,说起来冠冕堂皇,而实践中,说不定就是"试探、搜索、瞎找"的代用词罢了。试对了您就小爽一把;试错了也是经验。
②"钓高"的变化空间:
"悬坠钓法"钓高的变化空间可以说更为广阔无限!意义也不象某些"规矩"派钓友想象的那样死板、教条。
有钓友习惯把"调几钓几"规定为"不灵不钝"状态。然而一旦明确了状态调钓的基本原理之后就会发现,随每次所用钩重饵重和钩距等参数的不同,调几钓几会有多种状态存在:比如饵料重了双钩压底;钩重饵轻则容易一落一悬等!实践中显而易见:"理论灵钝"与状态调钓及实战鱼口配合理念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理论灵钝只是人为的两极定义,而实战调钓则是动态和综合的客观体现!不应混淆春季塘钓饵料如何配制?请教高手我生活新疆
中国户外钓鱼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3
广告征订与站务: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钓鱼怎么选钓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