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双氧水工业制取氧气设备实验中分液漏斗的管口是否要伸到锥形瓶底部为什么?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放入药品的顺序是______.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水+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2)某同学要想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集气瓶内的导管要伸入到______处(填C装置中的字母).但该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如果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瓶内的反应已经停止.若想要收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助他想出两种办法.①______.②___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都可以选用______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加热氯化钾+氧气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4)实验室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和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好?______,其优点是______(填编号)①生成物中只有氧气&&&&&②生成物不污染环境&&&&&③不需加热&&&&&&&&&④需加热(5)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当锥形瓶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填编号)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6)当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装置还缺少的是______.
(1)因为分液漏斗中装的是液体,加试剂应先加固体;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氧气和水;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先固后液;过氧化氢水+氧气.(2)收集氧气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但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比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纯净;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深入集气瓶底部;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但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装置漏气,或加入药品量过少,或集气瓶内根本没收集到氧气或收集到的氧气太少等;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太少或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太大,因此可通过增加过氧化氢溶液或将过氧化氢溶液适当加水稀释来控制反应的进行.故答案为:E;b; 装置漏气; ①再加入适量双氧水;②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水;(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都可以选用加热固体产生气体的A装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故答案为:A;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4)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放出氧气,不节能且装置比较复杂;而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分解生成氧气,节约能源,且装置、操作简单,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合适的方法是分解双氧水(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答案为: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②③;(5)如要减慢锥形瓶中的反应速率,应该减慢液体的滴加速率,减少反应物的量,而加热反应物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答案为:①;(6)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需在管口处放置一小团棉花;故答案为:试管口缺少一团棉花.
本题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问题解析:
本题考查固液反应装置来制取氧气.(1)加试剂的顺序失先固后液,分液漏斗中装液体,锥形瓶中装固体.文字表达式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表示,并用箭头连接.(2)根据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的优点分析,考虑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收集方法;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化学反应式;(4)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从装置和操作是否安全、简便,药品是否易得、经济、环保节能等角度进行分析解答即可;(5)反应物接触越充分、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6)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需在管口处放置一小团棉花.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H2O2 MnO2 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H2O2 MnO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H2O+O2↑2H2O22&.&2H2O+O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应选择装置______.(填字母)(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4)这种方法与实验室用KMnO4加热制取O2相比,优点是______.(填编号)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5)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填编号)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1)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固体防在锥形瓶,液体放在长颈漏斗,故答案为:H2O2;MnO2(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配平即可,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故答案为:2H2O22&.&2H2O+O2↑;D(3)如果检验时,木条不复燃,说明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故答案为:气密性不好,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没在液面以下(4)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本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故答案为:②(5)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我们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让它慢一些.故答案为:①
本题考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问题解析:
制取氧气的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本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就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收集气体时,当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再收集.如果检验时,木条不复燃,说明装置的气密性不好;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我们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让它慢一些.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2)要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_(填字母)。(3)实验前,甲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4)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5)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的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6)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选填序号)。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出现再排水集气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判断集气瓶内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导管后移灯的原因是:________。
【思路分析】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加药品时要先固后液;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不需加热,节约能源。
【解析过程】
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加药品时要先固后液,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中,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分液漏斗中;故答案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E;(3)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装置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到氧气,故填:集气瓶内根本没收集到氧气或装置漏气;(5)反应很剧烈程度可以通过通过开关调节双氧水的流速,而用体积小的锥形瓶无法控制反应,有可能会由于容积小而导致爆炸;加热反应物则会加剧反应;故答案为:A;(6)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⑤③②;(7)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是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填: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经收集满了,故填: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导管后移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1)过氧化氢、二氧化锰;(2)E;(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集气瓶内根本没收集到氧气或装置漏气;(5)A;(6)④①⑤③②;(7)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仪器的使用,装置的选择,注意事项,装置的评价,都将是中考热点,解决本题明确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选择依据、实验的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关健。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根据方程式书写步骤,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 &MnO2&.&2H2O+O2↑;(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是: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不需加热,此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H2(用锌粒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CO2(用大理石或石灰与石与稀盐酸反应);故答案为:H2;CO2;(3)用过氧化氢加少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相比较其优点是: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不需加热,节省燃料;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节约能源且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等;故答案为:&&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不需加热,节省燃料;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节约能源且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等;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北京时间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给广大灾区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损失.地震之后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在预防消毒过程中常用到过氧乙酸(其化学式为CH3COOOH&),过氧乙酸是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无色且具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与过氧化氢一样不稳定,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一种常见单质气体,并生成醋酸.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过氧乙酸由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是:;其化学性质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B、过氧乙酸中C、H元素质量比是1:2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克&& D、过氧乙酸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2%
科目:初中化学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及季节性流感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防止传染病疫情发生,必须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环境消毒,下列有关常用的消毒剂及对应的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
A、漂白粉有效成份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为+l价B、过氧乙酸结构式:,其化学式为:C2H4O3C、过氧化氢(2O2)中,氧元素为-l价D、熟石灰的化学式:CaOH
科目:初中化学
地震之后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在预防消毒过程中常用到过氧乙酸(其化学式为CH3COOOH).过氧乙酸是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无色且具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与过氧化氢一样不稳定,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一种常见单质气体,并生成醋酸.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过氧乙酸由3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12,相对分子质量76,为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为31.6%.(2)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是:无色且具有辛辣味;其化学性质是:消毒、强氧化性、受热易分解.(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A.过氧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过氧乙酸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3C.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针头D.过氧乙酸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2%
科目:初中化学
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集气瓶.(2)用上图中的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填a、b或c)ab.用上图中的装置B来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填a、b&或&c)c.(3)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中;在结束实验时要先将导管撤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4)已知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请完成下列问题:①酒精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②计算酒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O、Cl、Na、Ca、Cu、Fe中的元素组成.(1)利用图一进行实验①若B为不溶水的白色粉末,将A溶液滴入后产生气泡,则B的化学式&为CaCO3;②若将蓝色D溶液滴入到E粉末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Cu+FeCl2;(2)利用图二进行实验挤压胶头滴管将F溶液滴入到盛有H的锥形瓶中,可观察到气球胀大,得到K溶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3)利用图三进行实验──“发射火箭”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则锥形瓶中的固体和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可能是:碳酸钠和盐酸或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或氢氧化钠固体和盐酸等.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符号表示):(1)双氧水(H2O2)是无色液体,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H2O22&.&2H2O+O2↑.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在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简述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末端插入盛水的水槽中,用手捂热锥形瓶,片刻后,导管口末端产生气泡,松开手后,末端导管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2)KClO3在MnO2作催化剂时,加热也可以制得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3)为了验证MnO2在KClO3分解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我们要把反应后的产物分离,提取出MnO2并验证其的确是催化剂.分离出MnO2的操作有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称量.为证明MnO2是催化剂,还需要知道的一个数据是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分析:(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反应装置;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完成;(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反应需要加热进行判断;(3)先将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解,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固体的质量数据;把加入的二氧化锰与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质量进行对比,判断二氧化锰是否是催化剂.解答:解:(1)用双氧水正确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使用装置B制取氧气;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为: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末端插入盛水的水槽中,用手捂热锥形瓶,片刻后,导管口末端产生气泡,松开手后,末端导管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催化剂;B;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气管末端插入盛水的水槽中,用手捂热锥形瓶,片刻后,导管口末端产生气泡,松开手后,末端导管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2)由于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反应,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装置A,故答案为:A;(3)根据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氯酸钾都能够溶于水,所以将反应后的固体物质通过溶解、过滤等操作,可以分离出二氧化锰,并且称量出二氧化锰的质量,然后与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进行比较,判断出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否有变化,从而得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故答案为:溶解;过滤;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备及装置选择,实验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一般分为两种:①固体与固体反应生成气体,反应需要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②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气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本题难度中等.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二中高一9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14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符号表示):(1)双氧水(H2O2)是无色液体,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在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简述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KClO3在MnO2作催化剂时,加热也可以制得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3)为了验证MnO2在KClO3分解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我们要把反应后的产物分离,提取出MnO2并验证其的确是催化剂。分离出MnO2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洗涤、烘干、称量。为证明MnO2是催化剂,还需要知道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一9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4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符号表示):
(1)双氧水(H2O2)是无色液体,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在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简述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ClO3在MnO2作催化剂时,加热也可以制得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为了验证MnO2在KClO3分解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作用,我们要把反应后的产物分离,提取出MnO2并验证其的确是催化剂。分离出MnO2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洗涤、烘干、称量。为证明MnO2是催化剂,还需要知道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里可用干燥纯净的氨气还原氧化铜来制取氮气。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是&&&&&&&&&&&&&&&&&&& 。(2)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到的氮气中除了含有少量水蒸气外,还可能含有的气体是&&&&&&&&&&&&&&&&&& ,确定是否含有该气体的实验方法是&&&&&&&&&&&&&&&&&&&&&&&&&&&&&&&&&&&&&& 。
科目:高中化学
(9分)实验室里可用干燥纯净的氨气还原氧化铜来制取氮气。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是&&&&&&& 。(2)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到的氮气中除了含有少量水蒸气外,还可能含有的气体是&&&&&& ,确定是否含有该气体的实验方法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氧水制取氧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