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兴”用天的繁体字怎么写写

chénàiguōkǎi
相关名字:
中的 ”陈“ 字的解释
陈的繁体字:陳&&&陈的拼音:chén&&&陈的笔画数:7
基本解释:陈 (陳) chén 排列,摆设:陈列。陈兵。 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姓。 旧新鲜
详细解释:陈 陳 Chén 【名】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古国名〖Chenstate〗。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陈,宛丘,舜后妫(guí)满之所封。——《说文》 陈,颛顼之族也。——《左传·昭公八年》 陈朝〖ChenDynasty〗。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战阵;行列〖battlearray〗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史记·李将军列传》 姓
陈 陳 chén 【动】 陈设,陈列〖display〗 陈,列也。——《广雅》 陈,布也。——《玉篇》 展器陈告备。——《周礼·肆师》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 陈鱼而观之。——《左传·隐公五年》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陈献(陈设供奉);陈宝(陈列宝物) 述说〖state〗 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孟子·公孙丑下》 跪敷衽以陈辞兮。——屈原《离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古诗十九首》 衡因上疏陈事。——《后汉书·张衡传》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详陈(详细述说);陈言(陈述) 陈 陳 chén 【形】 陈旧〖outmoded〗 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荀子·富国》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唐·韩愈《答李翊书》 又如:陈醋;陈迹;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陈兵 chénbīng 〖masstroops〗∶在特定地区集中部队或火力 〖deploytroops〗∶布置军队 陈兵要塞 陈陈相因 chénchén-xiāngyīn 〖dosthinaconventionalway〗仓中粮食逐年累加,久而不食,则变为陈粮。后以此比喻处理问题因袭旧法,毫无改进 陈词滥调 chéncí-làndiào 〖staleandtritephraseology〗∶陈腐的词句、概念或想法 祝贺卡片上的陈词滥调 陈醋 chéncù 〖maturevinegar〗酿成后存放较久的醋,醋味醇厚 陈放 chénfàng 〖display〗陈列放置 展厅里陈放着各种新型电子仪器 陈腐 chénfǔ 〖oldanddecayed〗∶陈旧腐朽 批判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 陈谷子烂芝麻 chéngǔzi-lànzhīma 〖pettyandstalegossip〗[方言]∶比喻过时的没有什么价值的话或事物 这些陈谷子烂芝麻,实在是没意思 陈规 chénguī 〖outworncustoms〗陈旧过时,不再适用的规矩、法度等 打破陈规,大胆创造 陈规陋习 chénguī-lòuxí 〖outmodedconventions〗∶过了时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习惯 陈货 chénhuò 〖shopworngoods〗∶存放了很久的或过去剩下的货物 陈迹 chénjì 〖athingofthepast〗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清·袁枚《祭妹文》 六朝陈迹 陈酒 chénjiǔ 〖oldwine〗∶存放多年的酒 陈旧 chénjiù 〖antiquated〗旧的;过了时的 陈旧的观点 陈列 chénliè 〖exhibit〗把物品摆放出来给人看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陈米 chénmǐ 〖oldrice〗积年的旧米。也叫“老米” 陈年 chénnián 〖aged〗积存多年的 陈年八辈子的老话 陈年旧例 陈皮 chénpí 〖driedtangerinepeel〗指晒干了的橘子皮或橙子皮,中医药有健胃、镇咳、止呕等作用 陈情 chénqíng 〖fomerfriendship〗旧情 〖express〗陈述自己的想法 晋·李密《陈情表》 陈绍 chénshào 〖oldShaoxingwine〗存放多年的绍兴酒,滋味醇厚 陈设 chénshè 〖furnishings〗陈列摆设;也指摆设的物品 陈设豪华的客厅 陈述 chénshù 〖giveanaccount〗∶有条有理地表达 被告人陈述是结庭审判的一个阶段 〖express〗∶用言词表示或表达 陈述一个意见 陈述句 chénshùjù 〖declarativesentence〗〖语〗∶用来述说一件事情的句子。在书面上,陈述句后面用句号(今年丰收了。) 陈说 chénshuō 〖express〗∶用词句表达出来 〖explain〗∶讲清 陈说利害 陈诉 chénsù 〖state〗∶诉说;详细说明 陈诉委屈 〖recite〗∶详细列举 愤慨地陈诉地头蛇们的非法行径 陈套 chéntào 〖setpattern〗陈腐过时的老一套做法 老队长还想搬陈套,几个年轻人早用话岔开了 陈奏 chénzòu 〖presentamemorialtotheemperor〗臣子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中的 ”艾“ 字的解释
艾的繁体字:艾&&&艾的拼音:ài yì&&&艾的笔画数:5
基本解释:艾 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艾子。艾蒿。艾绒。 止,绝:方兴未艾。 美好:少(sh刼 )艾(年轻美好的女子)。 姓。
详细解释:艾 ài 【名】 (形声。本义:草名) 即艾蒿〖Amugwortwormwood〗。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Artemisiaargyi),叶制成艾绒,供针灸用 艾,冰台也。——《说文》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干艾于后,承其景则得火,故曰冰台。——《博物志》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王风·采葛》 求三年之艾也。——《孟子》。 又如:艾人(用艾草结成的草人。旧俗在端午节以艾人悬挂于门上,可以避邪除毒) 老年,对老年人的敬称〖theold〗 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送鸿举师游江南引》 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郑玄注:“艾,老也。” 搜索稚与艾,惟存跛无目。——梅尧臣《田家语》。 又如:艾老(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漂亮的人〖beanlty〗 国君好艾(此指男色),大夫殆。——《国语·晋语》 积得些金帛,娶了些娇艾。——《桃花扇》。 又如:艾色(美丽;漂亮。多指女色) 小人〖personoflowposition〗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 姓
艾 ài 【形】 老〖old〗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左传·定公十四年》。 又如:艾孀(老寡妇);艾孀(老公猪) 艾草的颜色。即苍白色或绿色〖pale〗 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后汉书·冯鲂传》。 又如:艾绶(绿色的印绶);艾孀(年老的寡妇) 艾 ài 【动】 终止,断绝〖stop〗 夜如何其?夜未艾。——《诗·小雅·庭燎》 一旦运穷福艾。——明·刘基《苦斋记》。 又如:艾命(舍弃生命);艾艾(说话结结巴巴。形容口吃的样子);方兴未艾(正在发展,一时不会停止) 另见yì
艾绒 àiróng 〖moxa〗中国、日本民间医药用于灸疗的艾制细丝 艾滋病 àizībìng 〖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后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病者细胞免疫功能不全,很容易感染上对一般免疫系统正常的人毫无危险的疾病。病原体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性交、血液及血液制剂等途径传播
艾 yì 【动】 通“刈”。刈割;斩除〖reap〗 一年不艾,而百姓饥。——《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又如:艾命(舍生;捐躯) 通“乂”。治理;安定〖stabilize〗 或肃或艾。——《诗·小雅·小旻》 海内艾安,府库充实。——《汉书》 又如:艾安(民生安定,宇内承平) 另见ài
中的 ”郭“ 字的解释
郭的繁体字:郭&&&郭的拼音:guō&&&郭的笔画数:10
基本解释:郭 guō 城外围着城的墙:城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 姓。
详细解释:郭 guō 【名】 (形声。从邑,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同本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theouterwallofacity〗 郭,外城也。——《说文》 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 门闭,因逾郭而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又如:郭围(外城边沿);郭术(城墙和道路);郭郛(外城) 泛指城市〖city〗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 通“廓”。外部,外周〖outerframeorsheath〗 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后汉书·董卓传》 又如:轮郭(轮廓。物体的外周、边框) 春秋国名〖Guostate〗。在今山东省北部 皮〖skin〗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 通“椁”(guǒ)。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outercoffin〗 病甚,临卒,将无棺郭。——汉《楚相孙叔敖碑》 姓。如:郭申(后汉郭太、申屠蟠的并称);郭汾阳(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世称郭汾阳)
郭 guō 【动】 扩张;扩大〖expand〗。如:郭胸(扩胸) 通“廓”(kuò) 开拓〖openup〗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风俗通义·鼓》 空〖empety〗 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灵枢·胀论》
中的 ”恺“ 字的解释
恺的繁体字:愷&&&恺的拼音:kǎi&&&恺的笔画数:9
基本解释:恺 (愷) kǎi 快乐,和乐:恺悌(和颜悦色,易于接近)。
详细解释:恺 愷 kǎi 【形】 (形声。从心,豈声。本义:欢乐,和乐) 同本义〖merry〗 恺,乐也。——《说文》。按,豈,愷实同一字。 中心物恺。——《庄子·天道》。又如:恺悌(和乐平易,平易近人。也作恺弟,岂弟);恺恻(和乐恻隐);恺豫(和乐) 明〖clear〗 夫不勤勤则前人不当,不恳恳则觉德不恺。——《文选·扬雄·剧秦美新》
恺 愷 kǎi 【名】 假借为“凯”。军队胜利后所奏之乐〖musicoftriumph〗 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周礼·大司乐》。郑玄注:“恺乐,献功之乐。” 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杜预注:“恺。乐也。” 徐方一战收,振旅已奏恺。——张翥《后出军》 又如:恺歌(军队胜利归来所唱的歌);恺乐(战胜归来所奏的乐歌)
恺切 kǎiqiè 〖sincerely〗言辞诚恳真切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1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Undefined index:
Filename: include/session.php
Line Number: 54
主题: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人: lyk (三思而后杀),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9:28:57 星期五), 站内信件
╮(╯_╰)╭
现在就是永远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218.24.196.24]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0:22:2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辜正坤回答:
很抱歉。一直没有时间回答这个问题。
多年前,我也曾应邀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写过推荐信。
我曾多次在演讲中和课堂中说过,按实际写作水平,中国人早该获得诺贝尔奖了。中国现
当代作家中实际达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艺术水准的作家绝不会少于20个!
所以莫言得奖,我一点不惊奇,几乎没啥感觉。当然,我不是说莫言不该得奖。是中国人
得了奖,只要是正当地获得的,我都是支持的。反正不是这个中国人得,就是那个中国人
得。总之按照中国作家的实际水平,早就该得。
当然,我不是说诺贝尔奖不值钱。按照西方人的评价标准,它还是有价值的。我曾在十几
年前的演讲中反复鼓励中国的企业家拿出点钱来自己设个类似诺贝尔文学奖的那种奖项,
条件是:奖金可以比诺贝尔奖金高一点。不出十年,自有世界各地的作家来高攀这个奖项
的。当然,
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作家的作品写得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一样好、甚至更好。这都
不奇怪。所以对于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们应该平心静气地看。能得就坦然地得它一个
。不能得,也未必就一定证明你这个作家不行。但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作品的真实水平
,糊里糊涂地得了,那倒是中国作家的耻辱。
在我的《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中,曾就这个问题有过论述。这里摘出一段(摘自其中的《
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此系演讲记录稿):
文学也是一样。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都是产生于各自特定的环境。各地的人各有一套鉴赏
文学的规律,不能把一套搬来融合掉另一套。举例来说,中国诗歌讲究“诗主情”,诗用
来抒发感情;而西方诗歌在抒情的同时,更注重“理”,要阐述一定的哲理。二者的出发
点不同,在中国诗歌中,道理说的过多了反而不好。在中国诗歌中,枯燥的说教总是不受
欢迎,所以宋朝的诗少有人喜欢,就是因为其中“理”的成分太多了。唐诗、宋词,蕴含
更多感情和形象,所以很受欢迎,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果用西方人的观点来看中国
的诗,有的西方人会觉得中国的诗简直不是诗,太肤浅,太阴柔,写的都是忧伤、快乐什
么的,全部都是娱乐性质的,没有说出一个深奥的道理来。当然中国的诗也能讲道理,但
重心不在这里。这两种诗体只能拼合共存,不能说只有某种风格是对的。但是近几十年来
,我们不知不觉接受了“西方文学理念压倒东方文学理念”这种观点,认为评价作品首先
要看思想性,再看艺术性;而在古代中国,其实中国文学家们往往首先看艺术性,然后才
谈思想性。中国文学把艺术性放在首位,看作品能否怡情,能否让人感到快乐。而西方重
心在是否讲出一定的哲理。现在中国人作现代诗,好像越是看不懂的诗越是好诗。但是用
中国文学的观点,不管你的道理讲得多么深奥,如果要让我花上三五年的时间才能看懂,
那也不是好诗,理解它的成本太高了。与其写诗来讲哲理,还不如直接写哲学论文呢。诗
可以反映道理,但不能作为最主要的追求。娱乐性是文学的主要功能。为什么大家都觉得
金庸的小说很好看?就是因为它的娱乐性很强。当然其中也有说教的成分,但是作为陪衬
出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差别很大。
意识到这一点,问题就来了:很多人会说:“中国文学不行啊,你看连诺贝尔奖也拿不到
……”中国文学如果完全忠实于自己的传统审美观念,当然得不了诺贝尔奖,如果糊里糊
涂地得了,那倒是中国作家的耻辱!道理很简单:那只不过是该作者创作符合了西方人的
审美情趣而已。中国人写东西应该首先服务于中国人。倘若你是用英语来写作,怎么写都
成。但假如你是用汉字来写作,则首先应该考虑汉字文化圈中读者的审美情趣。你在这个
中国环境中写出一篇西方人叫好的作品,那你一定是写得相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不太好。
我们当然也允许西方文学形式的存在,但是不应该融合,而应该拼合。但事实上不是这样
,几十年来,大学里讲文学理论,占压倒优势的是西方的那一套。连术语都是西方的,比
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中国文学本来应该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要,
越是艺术的,越是民族的。这一点做得最好的才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委会应
该考虑到这一点,不应该用西方文学的价值观来判断中国的文学作品。西方人也不是故意
不喜欢中国作品,比如我把元曲(元小令)翻译成英语给他们看,他们横看竖看,觉得很
奇怪:“这就是你们的大诗人写的东西吗?怎么老是写景呀景的!”他们欣赏不了。除非
他们从小受到汉字文化熏陶,才能感受到中国古诗带来的审美上的愉悦。这是审美方面的
东西,只能拼合,不能融合。用西方的文学形式和文学理论来融合中国的,往往不知不觉
就吃掉了中国的。如果采用拼合法,我们就得编成两套教材,分别讲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
文学理论。西方人只讲融合,在哪一方面都想用他们的理论来融合天下的理论。比如,西
方的哲学著作往往这样开头:“哲学起源于古希腊”;他们的哲学教科书也不标明是“德
国哲学”、“法国哲学”还是别的什么“哲学”,就标“哲学”。好像别的民族的哲学都
应该以他的为准一样,这种想法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他们的灵魂深处了。
再谈一下悲剧。西方有人说:“中国没有悲剧”,完全用西洋悲剧来套中国悲剧。中国是
个欢乐的民族,但他也有悲伤的情绪。这种情绪诉诸诗歌,就是伤情诗,如果诉诸剧本,
就产生悲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五四”时期,很多大家都受西方文学理念的影响,
认为中国没有悲剧。王国维先生站出来反击,说中国不但有悲剧,而且像《窦娥冤》这样
的悲剧与世界著名悲剧相比都不逊色。但“中国没有悲剧”说在很长时间内占了主流,这
是因为当时西方文艺理论占权威地位。如果用拼合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就能明白有西
方式的悲剧,也有中国式的悲剧。
史诗也是一样,可能有人会说:“中国多么落后啊,发展了五千年的文明,连一部史诗也
没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为没有史诗而自卑。实际上,若干年前发现,中国还
是有史诗的,并且比荷马史诗还长几十倍的史诗都有。但有史诗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史诗
不过是一种文学形式。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史诗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形式
。但在西方,它却是正宗的文学形式。中国人讲究用凝练的语言表达情感,五言、七言等
,四行、八行或者稍多一点,这才是高度的技巧。写长容易,写短就不容易了。人的情绪
有爆发性,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比如你考上了大学非常高兴,写了一首诗。但你的高兴
也只是一会儿功夫啊,不可能连续几天一直哈哈笑。中国诗歌就是要捕捉瞬时情感,因此
可以用短诗来表达。而西方的诗是叙事加说理的情况多一些。比如《荷马史诗》,实际上
是若干个故事组成,用中国的标准来衡量,它根本不是正而八经的诗。当然西方也有抒情
诗,但没有成为主流。19世纪浪漫派兴起,西方人才发现抒情诗的真正的重要性。当然,
西方诗歌符合了当时的西方人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我们不能否定它。按它自己的标准看,
也是妙不可言的。所以,我的观点是,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两种诗歌都妙,两种形式可以
并存。而中国人完全不必傻乎乎地为中国没有史诗这种形式而感到悲哀。在中国,史诗的
功能其实由史书来代替了。《史记》、《左传》等都很有文学味。曾有位先生写了首长诗
给我看,厚厚一本书,他非常高兴地跟我说:“我告诉你啊,我这首诗,哼!全中国没有
一个人看完过。”为什么没人看完过呢?那是他写的太长了,成了又长又臭了。
【 在 lyk (三思而后杀) 的大作中提到: 】
: ╮(╯_╰)╭
【 在 lyk (三思而后杀) 的大作中提到: 】
: ╮(╯_╰)╭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 修改:·guzhengkun 於 02月22日10:32:55
修改本文·[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0:39:0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上学期我没有来不及讲授《中西文学比较》(6课时),但我安排大家阅读《中西文化比
较导论》的中相关章节。只要读懂了那一章,上面的问题也就自然有了答案。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9:43:1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这个话题可以在以后的课堂讨论中稍稍展开一下。欢迎大家发表看法。
【 在 guzhengkun (辜正坤)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学期我没有来不及讲授《中西文学比较》(6课时),但我安排大家阅读《中西文化比
: 较导论》的中相关章节。只要读懂了那一章,上面的问题也就自然有了答案。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FurudeRika (古手梨花),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02:49:52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辜老师您好!我看了您的这段文字很有启发.
不过正如您所说的中国也有宋词这样注重说理的,而西方的抒情诗实际上也为数不少.您对
于东西方在这方面的比较有什么看法?
【 在 guzhengkun (辜正坤)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 辜正坤回答:
: 很抱歉。一直没有时间回答这个问题。
: 多年前,我也曾应邀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写过推荐信。
: 我曾多次在演讲中和课堂中说过,按实际写作水平,中国人早该获得诺贝尔奖了。中国现
: 当代作家中实际达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艺术水准的作家绝不会少于20个!
: 所以莫言得奖,我一点不惊奇,几乎没啥感觉。当然,我不是说莫言不该得奖。是中国人
: 得了奖,只要是正当地获得的,我都是支持的。反正不是这个中国人得,就是那个中国人
: 得。总之按照中国作家的实际水平,早就该得。
: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99.12]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09:09:5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辜老师您好!我看了您的这段文字很有启发.
不过正如您所说的中国也有宋词这样注重说理的,而西方的抒情诗实际上也为数不少.您对
于东西方在这方面的比较有什么看法?
辜正坤答:
你提的问题,我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及《中西文化比较概论》中的“中西文
学比较”一章中进行了解答。
注意:我说的是宋诗(不是宋词)注重说理;宋词其实刚好相反,说理的成分较少,形象
思维成分较多。故我曾在书中断言:宋词的抒情味最浓郁,就这点而言,达到了中国整体
诗歌艺术的高峰(与一般的认为唐诗是高峰的看法不同)。
至于东西诗比较,我目前没有做。我侧重的是中西诗比较。
西方的抒情诗当然也不少,例如古希腊的萨福就算得上西方的李清照。但是西方诗歌的主
流相对于中国诗歌来说,叙事诗和说理诗的成分明显要大得多。所以我说:西方诗重事理
(当然也有情理,但是相对少些);中国诗重情理(当然也有事理,但也相对少些)。这
样中西诗歌的整体倾向性就是个侧重程度问题。抓住了这个侧重程度,就抓住了中西诗歌
的本质性差异。
【 在 FurudeRika (古手梨花) 的大作中提到: 】
: 辜老师您好!我看了您的这段文字很有启发.
: 不过正如您所说的中国也有宋词这样注重说理的,而西方的抒情诗实际上也为数不少.您对
: 于东西方在这方面的比较有什么看法?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quasar (已对刺激无反应╮(╯▽╰)╭),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1:41:3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中国诗词传统上应该是可以入乐的,但是西方的诗似乎就完全没有这个功能。
【 在 guzhengkun (辜正坤)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 辜正坤回答:
: 很抱歉。一直没有时间回答这个问题。
: 多年前,我也曾应邀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写过推荐信。
: 我曾多次在演讲中和课堂中说过,按实际写作水平,中国人早该获得诺贝尔奖了。中国现
: 当代作家中实际达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艺术水准的作家绝不会少于20个!
: 所以莫言得奖,我一点不惊奇,几乎没啥感觉。当然,我不是说莫言不该得奖。是中国人
: 得了奖,只要是正当地获得的,我都是支持的。反正不是这个中国人得,就是那个中国人
: 得。总之按照中国作家的实际水平,早就该得。
: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219.14]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2:52:30 星期六), 站内信件
辜正坤答:
您说得对,中国诗词的音乐性确比西方诗的音乐性更强。诗不必都可入乐,但词曲大多要
求能够入乐。下面是我自己十多年前在北大所填的一首旧体词。现在为练书法,聊陈于此
。请批评指正。
此词基本上是按《满庭芳》词牌的调子所作。古人谓之依声填词。这样的词作是可供音乐
家们演奏弹唱的。所以音乐性极强。元明的散曲也是这样。草书多以繁体字为据,下面列
出此词的简繁两种版本。
《滿庭芳》
龍戰玄黃,
風摧雲亂,
赤縣驚對沉淪。
百年科判,
故苑苦離春。
多少奇芳異草,
枝斷葩分。
寒煙數縷,
何處繞朱燈?
夷梟亂舞,
洋曲歐聲。
歎太學經壇,
後繼無文。
此怨何時斂也,
風卷殘塵。
京城望斷,
新版舊乾坤。
《满庭芳》
龙战玄黄,
风摧云乱,
赤县惊对沉沦。
百年科判,
故苑苦离春。
多少奇芳异草,
枝断葩分。
寒烟数缕,
何处绕朱灯?
夷枭乱舞,
洋曲欧声。
叹太学经坛,
后继无文。
此怨何时敛也,
风卷残尘。
京城望断,
新版旧乾坤。
【 在 quasar (已对刺激无反应╮(╯▽╰)╭)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诗词传统上应该是可以入乐的,但是西方的诗似乎就完全没有这个功能。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附件列表 (使用WWW方式可以查看附件):
1: 辜正坤作词《满庭芳》.jpg (41.251千字节)
发信人: yueop (潜身听越),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3:27:09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对辜老师的书法很感兴趣。
中国书法向来以真迹为上等,而书法真迹又通常为白纸黑墨(当然可能是黄纸黑墨,或者
其他颜色的纸)。在书法史上,刻碑刻帖主要是为了文字性的纪念或者为了易于书法的复
请问辜老师,是在什么传统习惯以及审美趋势下,在展示自己书法作品时把一幅本身为墨
迹的作品通过电脑调色的方式转化为碑帖拓片的形式?
【 在 guzhengkun (辜正坤) 的大作中提到: 】
: 辜正坤答:
: 您说得对,中国诗词的音乐性确比西方诗的音乐性更强。诗不必都可入乐,但词曲大多要
: 求能够入乐。下面是我自己十多年前在北大所填的一首旧体词。现在为练书法,聊陈于此
: 。请批评指正。
: 此词基本上是按《满庭芳》词牌的调子所作。古人谓之依声填词。这样的词作是可供音乐
: 家们演奏弹唱的。所以音乐性极强。元明的散曲也是这样。草书多以繁体字为据,下面列
: 出此词的简繁两种版本。
: 繁体字版
: 《滿庭芳》
: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80.172]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6:08:32 星期六), 站内信件
yueop (潜身听越):
中国书法向来以真迹为上等,而书法真迹又通常为白纸黑墨(当然可能是黄纸黑墨,或者
其他颜色的纸)。在书法史上,刻碑刻帖主要是为了文字性的纪念或者为了易于书法的复
请问辜老师,是在什么传统习惯以及审美趋势下,在展示自己书法作品时把一幅本身为墨
迹的作品通过电脑调色的方式转化为碑帖拓片的形式?
辜正坤答:
你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啊。不过,我还想补充一点,重真迹的取向不独为中国书法所锺,
乃一切艺术的主流取向。我之所以好取拓片形式,正是意在跳出传统的审美习惯,改变人
们欣赏书法艺术的视觉背景、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冲击。白纸、黄纸、灰纸、红纸,固然也
可作黑字的衬托,但我个人更看重以黑底或深色为背景衬托白色字体。白日中的浓重色块
固然醒目,但与黑夜中的火光相比,其效果无疑略逊一筹。此中有很多道理可说。未便一
【 在 yueop (潜身听越)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辜老师的书法很感兴趣。
: 中国书法向来以真迹为上等,而书法真迹又通常为白纸黑墨(当然可能是黄纸黑墨,或者
: 其他颜色的纸)。在书法史上,刻碑刻帖主要是为了文字性的纪念或者为了易于书法的复
: 请问辜老师,是在什么传统习惯以及审美趋势下,在展示自己书法作品时把一幅本身为墨
: 迹的作品通过电脑调色的方式转化为碑帖拓片的形式?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 修改:·guzhengkun 於 02月24日08:27:39
修改本文·[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09:42:4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FurudeRika (古手梨花):
辜老师您好!我看了您的这段文字很有启发.
不过正如您所说的中国也有宋词这样注重说理的,而西方的抒情诗实际上也为数不少.您对
于东西方在这方面的比较有什么看法?
辜正坤答:
补充一点。前面我说没有对东西诗进行比较,是指近十多年来我往往偏重中西诗歌的比较
。其实,对于整体性的东西诗歌比较,我在23年前曾做过一些研究。主要观点发表在《世
界诗歌鉴赏五法门》中(见辜正坤主编《世界名诗鉴赏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将世界诗歌从整体上以阴阳性质来加以划分,是我个人的提法。我在文中还把这个观
点再进而扩张成世界文化也具有阴阳性,即东方文化是阴性重于阳性,而西方文化是阳性
重于阴性。文章摘要拷贝如下(文字未经仔细修订,仅供参考):
《东西诗阴阳对立七大潮》
纵观世界诗歌史,我们会发现东西方各民族心灵的钟摆总是在禁欲与纵欲、古典与浪漫、
理性与非理性等二极对立之间作有规律的减幅振荡。趋向于纵欲(这里的“纵欲”只是相
对于禁欲而言,并非指对各种欲望毫无节制。彻底的纵欲只会导致人类的加速灭亡,这是
不言而喻的。但过度的禁欲则会使人类萎靡不振,社会停滞不前。我认为,在一定的意义
上,欲望的释放量和社会进程的速度成正比。欲望主要分为食(物)欲,情(性)欲和权欲
,它的科学依据是俄国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立者、诺贝尔奖获得人巴甫诺夫等有关婴儿
的三个与生俱来的先天性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和防御反射)、浪漫、非理性的
这一极可以称之为阳极;趋向于禁欲、古典、理性的这一极可以称之为阴极。与此相对应
,趋向阳极的诗叫阳性诗,趋向阴极的诗叫阴性诗。这种阴阳二极振荡效应是历时的又是
共时的,即是说,从宏观上看,世代与世代之间有阴阳之别;从微观上看,各时代(甚至
更小的单位时间)内亦有阴阳之别。
用阴阳概念来解释文学现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十分常见。最早者当推曹丕 ,后来的刘勰
、钟嵘、严羽、司空图等都曾从艺术风格角度探讨过这个问题,即阳刚阴柔之美问题。但
论述最全面者似应推清朝桐城派的伐表人物之一的姚鼐。姚在《复鲁挈非书》中说: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
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
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
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
如火,如金鎏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
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
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
,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姚鼐在这里讲的是文章的阳刚阴柔之美,但也适用于解释诗歌。他之谓阳刚之美指的是雄
伟壮阔、刚劲有为之美;阴柔之美则指的是柔和幽远、纤秾、明丽之美。这种观点和我所
说的阴阳两性诗有很多相通处。但姚的说法尚嫌笼统,且只在风格上绕圈子。我所使用的
阴阳诗概念则明确指出须以纵欲与禁欲、古典与浪漫、理性与非理性等二极对立倾向来划
分。同时,本书5.2对阴阳诗作了更为具体的界定,可参看。
按照上述观点,迄今可以为我们比较确切地把握住的东西方诗歌发展史可以大体划分为七
大阶段(或七大潮)。第一阶段是远古(古埃及、古巴比伦)时期(前40世纪—前5世纪
),第二阶段是古希腊、罗马诗歌发展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5世纪),第三阶段是中
古诗歌发展时期(公元5世纪—15世纪), 第四阶段是文艺复兴诗歌发展时期(14世纪—
16世纪);第五阶段是古典主义诗歌发展时期(17世纪—18世纪),第六阶段是浪漫派诗
歌发展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第七阶段是现代诗歌发展时期(20世纪)。经过研
究,我们发现这七个阶段以阴阳二极对立的模式递进循环发展着。简言之,第一阶段阴性
诗发达,第二阶段阳性诗发达,第三阶段阴性诗复兴,第四阶段阳性诗复起,第五阶段阴
性诗再勃起,第六阶段阳性诗又成主潮。第七阶段是现代,阴性诗泛滥。图示如下:
(图示见附件)
阴阳两极诗有规律地交替成为诗歌发展的主潮,图示出来,则是一条比较规则的波状振荡
曲线。它实际上是世界诗歌嬗变更新的简图,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的缩影。值得注意的是
,振荡曲线的振幅在不断减小,这意味着,越接近现代,阴阳两性诗更替的频率越高,人
们社会生活形式的更替频率也越高。如果这的确是一条规则的减幅增频振荡曲线的话,它
还意味着,愈住后,阴阳两性诗潮之间的极性距离愈来愈短,最后几乎成一条直线,阴阳
诗成为一体,从而宣布阴阳二极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诗歌本身的消失,诗歌本身的消失
则又意味着文学本身的消失。因此,黑格尔所谓文学在未来将被哲学所取代而消失的观点
是值得人们深思的。这个观点和当代学术界流行的耗散结构和熵的观念有相通之处。(从
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引出的耗散结构和熵的概念,广泛地渗透到我国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中
。按照该理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较低的
物体而不能沿相反方向转移,在摩擦中机械功被耗散而变为热,但摩擦所发生的热却不能
反过来再转变为机械功。这意味着一个不可逆的,能量愈来愈少,终至衰竭的过程,也是
测量混乱程度的熵愈来愈大的过程,熵的增大打破了切秩序,也就是淹没了一切事物的区
别和特点而使一切趋于单调、统一和混沌。按科学家罗伯特•维纳的观点,则“熵
增大时,宇宙及宇宙中所有封闭的体系都自然地趋向退化,并且失去它们的特性,自最小
可能性的状态移向最大可能性的状态,从差异与形式存在的组织与可区分的状态到混沌与
相同的状态” 。这正如女作家苏珊•松塔《死箱》中描写的情形:一切事物都在瓦
解衰竭,趋于最后的同质与死寂。社会学家拉默尔认为:“社会的运作趋向于统一化。”
不过,在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中强调了大量物理现象的不可逆性,这里的世界诗歌阴
阳二极减幅衰减却存在着可逆性,只不过这种可逆性是递减的,因此也终有一天会成为一
条直线。)不过我们这里不打算探讨这个哲学问题, 而只想就阴阳二极诗潮在东西方诗歌
发展中的演变模式作些介绍、借此勾勒出世界诗歌发展的概貌。
第一阶段属阴性诗潮。这一诗潮的代表作有古埃及的《亡灵书》,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
什》和古希伯莱的《旧约圣经•诗文集》。《亡灵书》中对自然神(尤其是太阳神
拉和尼罗河神奥西里斯)的毫无节制的赞颂以及对生死轮回的绝对信奉都表明这时的人类
精神处于一种极度压抑的状态,随着时代的进展,自然神日渐转化为社会神,对太阳神的
赞颂逐渐等同于对国王的赞颂,王权神授成了后期《亡灵书》中的基本主题。个人无足轻
重,只是命运和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吉尔伽美什》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主人公与命运
搏斗的悲壮,但终究离不开宿命论:“人的死期,天神注定。”对超自然超人力的天神、
妖魔的屈从反照出人类的渺小。虽然这部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比《亡灵书》多了一点阳性味
,但整个说来,仍是阴性诗。《旧约圣经•诗文集》是稍后期的产物,它是远古期
阴性诗的最高峰,是禁欲性最强的作品。在渊源上可推到古埃及的《亡灵书》。对上帝的
无休无止的歌颂和自我的无休无止的负罪感是它的基本内容。世界诗歌最大的渊源在东方
,东方诗歌的这种阴性色彩自始至终都比西方诗歌浓烈,但当它后来进入西方诗歌界时,
竟造成西方中古期一千年的阴性诗潮,其影响之巨大空前绝后。
第二阶段属阳性诗潮,其代表当然首推西方世界的诗圣荷马的史诗,进而又当推萨福和品
达等大诗人的作品。荷马史诗中种种前无古人的宏伟场面,绝世美人海伦被掳走的故事背
景,以及史诗中勇敢、自私、冒险、纵欲的诸多英雄人物,构成阳性诗的典型特征:纵欲
性、浪漫性。这种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马克思语)具有永久的魁力。到了萨福,阳性诗
趋于个性化,更多内心世界的表现。如果说荷马在用粗线条描摹人类的狂放激情方面达到
了一个顶峰的话,萨福则在用精巧的工笔细致地表达人类如火的情欲方面达到了另一个顶
峰。阳性诗在经过萨福、阿尔凯奥斯、品达之后,势不可免地渐次向阴性诗转变。随之而
来的罗马诗人维吉尔、贺拉斯等的诗歌创作标志着阳性诗向阴性诗的过渡。维吉尔、贺拉
斯等注重技巧,开了欧洲“文人史诗”的先河,算是古典主义的滥殇,其诗作中的教谕性
十分露骨。此期的另一大诗人奥维德的一些作品虽仍属阳性诗(如《爱经》、《古代名媛
》),然已如强弩之末,力挽狂澜而不得。奥维德本人也在五十岁时被罗马皇帝屋大维放
逐到黑海之滨,后来客死他乡。阴性诗此时的崛起已不可逆转。
第三阶段是中世纪诗歌,阴性诗终于占统治地位,时间长达1000年。禁欲成了中古文学中
压倒性的主题。其主要成就是宣扬基督教教义的教会文学,亦可称圣经文学。此期以拜占
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诗歌具有罗马晚期文化和叙利亚、古埃及为中心
的东方文化的特点,东西诗潮合流,但东方色彩十分浓厚,其思想内容不外是崇拜帝王和
宣扬基督教精神,在很多方面与古埃及《亡灵书》中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其他的诗歌创
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主要风格,仍属阴性诗,虽然各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诗风味。此
类诗如法国的骑士抒情诗(法国普罗旺期抒情诗),骑士传奇诗,英国的亚瑟王故事诗、
英雄史诗《贝奥武甫》,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冰岛的诗体《埃达》,芬兰
的英雄史诗《卡列瓦拉》,法国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西班牙的英雄史诗《熙德》,
德国的英雄史诗《尼贝龙根之歌》,俄罗斯的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等。阴性诗在此
期的基本特点表现为禁欲性,是迄今为止整个世界诗歌发展中阴性特点达于颠峰的诗
歌。虽然如此,阳性诗因素仍然在中世纪内寄居于民歌、谣曲、城市文学、骑士抒情诗、
骑士传奇等诗体内,虽然发展十分缓慢。这种端倪尤见于法国城市文学中的长诗《玫瑰传
奇》(写于13世纪30年代),其中已开始批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难怪15世纪初,围绕
该诗爆发了持续三年的论战。以巴黎大学主事瑞松为首的教会攻击它的后半部“不道德”
,“不敬神”,叫嚷“与其加以桂冠,不如付之一炬”。然而阴阳衰盛律是难以抗拒的,
阳性诗兴起的周期已经到来。随着但丁、乔叟、维庸等大诗人分别崛起于意大利、英国和
法国,阴性诗过渡到阳性诗的最后一步终于迈出,于是世界诗歌走到了第四大转折点。
第四阶段的阳性诗勃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彼特拉克、阿利奥斯托、塔索,法国的
龙沙、杜贝莱,英国的莎士比亚、斯宾塞等伟大诗人扬起了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的大旗,
重科学,反禁欲,弘扬人性,歌颂爱情,代表着自古希腊以来阳性诗的第二个高峰。与这
个高峰相呼应的,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文艺复兴的浪潮来势之猛是极为惊人的,它那
摧枯拉朽的雄威席卷了大半个欧洲,使得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的生产力便
“超过过去世世代代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 。文艺复兴之猛烈恰与中古的禁锢状态之深
重成正比,对人性压抑得越重,其反抗力也爆发得越大。但文艺复兴的浪潮似乎太猛烈了
,涨得快,消得快,它汹涌澎湃了不到三个世纪便不可避免地走向自我调节式的自我压抑
。就诗歌发展本身而言,内容的驳杂无羁,情感的奔泻无余,似乎也必然要求某种整一性
和含蓄性,于是对形式严谨性的追求又成为新的风尚,阴性诗由是卷土重来。
第五阶段以古典主义为旗帜代表的阴性诗急遽上升为主潮。古典主义崇尚理性,追求形式
上的典雅谨严,事实上是古罗马时期维吉尔、贺拉斯一派诗风的重现。古典主义似乎并不
太费力气就登上了此期世界诗坛的盟主地位,其主要标志在法国有盛行一时的巴罗克诗风
和马莱伯、布瓦洛、高乃依、伏尔泰等古典主义诗人,在英国则有德莱顿、蒲柏、弥尔顿
及玄学派诗人多恩等。需要指出的是,古典主义诗歌只是阴性倾向大于阳性倾向的诗,而
不是中古时期那种阴性倾向占压倒优势的诗(愿那样的阴性时代不会重演),这时阴性诗
和阳性诗之间的振幅已远不如古埃及时期至古希腊时期或古希腊时期至中古期之间的那种
阴阳两极振荡的振幅大了。在古典主义时期,阳性诗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着。英国的
感伤主义和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已经预示着阳性诗将再次成为主潮。
第六阶段以浪漫主义为旗帜宣告阳性诗重登舞台。随着德国的歌德、荷尔德林,英国的布
莱克、彭斯等大诗人的出现,世界诗坛上的钟摆明显摆向了阳极。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
以浪漫主义为标志的阳性诗达到顶峰。此时英国有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及三
个少年天才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德国有以诺瓦利斯、艾兴多夫为代表的德国耶拿派和
海德派,意大利有莱奥帕尔迪,法国有雨果,俄国有普希金,美国有惠特曼,匈牙利有裴
多菲等。浪漫派诗人注重主观抒情,喜用夸张的手法,崇尚个性自由,讴歌爱情与大自然
。抛开微妙的差别不论,浪漫派诗风可说是古希腊萨福式阳性诗风的重现。浪漫主义宛如
一个纵情喊叫的歌唱家,他可以任凭泪水挂在眼睑上面不擦拭它,以表示情感的热烈与真
诚。但是歌唱家的嗓子也有喑哑的时候,到了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的钟摆走过了极点,
又转而往阴极方向振荡了。
第七阶段的振幅比以往的任何一次振幅更小,但是阴阳两性诗间的距离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七大诗潮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宣布阴性诗重执世界诗坛牛耳。完成这种阴性诗的过渡
期的标志是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诗歌的出现。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涅克拉索夫,法国的戈
蒂耶,英国的丁尼生、勃朗宁,美国的坡,法国的波德莱尔,印度的泰戈尔及中国的徐志
摩等大诗人,实际上标志着浪漫派诗风的余波,正逐渐向高度含蓄性过渡。晦涩很快成了
此期诗歌的特点。兰波、魏尔伦、马拉梅进一步使钟摆靠近阴极,叶芝、格奥尔格、吉皮
乌斯、瓦雷里、里尔克亦是推波助澜者。拉丁美洲的现代派诗坛领袖人物达里奥及与之遥
相呼应的欧洲现代派诗人希梅内斯等亦值得一提。以庞德为首的意象派亦在诗坛上掀起不
大不小的风波,与苏联以叶赛宁为首的意象派交相辉映。马雅可夫斯基则作为未来派的代
表唱出了反传统的战歌。法国的超现实主义和西班牙极端主义等先锋派迭次粉墨登场,阴
性诗越来越有声势。戈吕雅、阿拉贡、聂鲁达、帕斯等都不同程度地卷进了这一大潮。值
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此时对文艺起着划时代的影响,但是反禁欲的弗氏
理论孕育出的很大一批文艺作品却是一种奇特的果实:主观思想方面反禁欲,其作品的客
观效果对大众来说却是禁欲性的,其原因在于艺术形式和风格自身的含蓄性和怪诞性已趋
极端。当诗人们醉心于非理性王国的时候,更多的读者却仍然宁愿看到清醒的自我,诗歌
和普通人民渐渐拉大了距离,如果人们不能真正领会这种诗,那么这种诗就必然是阴性诗
,尽管它们实际含有纵欲性内涵。到了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艾略特,则现代世界阴性诗发
展到迄今为止的最高峰,这个最高峰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神秘性和象征性,连艾略特
的同时代人、诗人兼批评家的阿伦•塔特也声称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一个字
也看不懂”,艾略特本人亦否认其诗有什么社会含义,只不过是“一种意念的音乐”。不
过,由于我们离20世纪太近,说艾略特是阴性诗的高峰还需后代来验证。然而有一点可以
肯定的是:至少到现在为止,艾略特无疑是这种神秘风格的阴性诗的最大代表,以后是否
有出其右者,尚需拭目以待。这里还需着重指出的是,由于庞德、威利和洛威尔等诗人的
大力译介,以含蓄著称的中国诗在二十世纪像惊雷一样震撼了西方诗坛。中国诗代表着东
方诗歌的最高成就,这是它代表东方诗歌第二次和西方诗歌碰撞、合流,第一次碰撞、合
流发生在东方的古埃及、古希伯莱诗歌进入世界诗歌大潮时。由于地理和文化上的隔绝,
中国诗歌一直在一种封闭状态中自生自长,它也一直是以阴阳两极对立转换的模式发展,
但相对于西方世界诗歌,中国诗歌作为一个整体又是阴性重于阳性。数千年来它几乎和域
外世界诗潮不发生联系。这种彻底的封闭状态对文明发展来说,固然是坏事, 但对于诗歌
本身来说,又有值得庆贺的一面:在相对长的一段时期内,极度的封闭性意味着极高的独
创性。中国诗歌由是成为世界诗园中一枝最奇特、最难摹仿的奇葩。《诗经》、楚辞、汉
赋、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中国诗发展的脊梁。大体上说来,《诗经》中的《风》为阳性
诗,《雅》、《颂》为阴性诗;楚辞为阳性诗,汉赋为变体阴性诗;唐诗、宋词为阳性诗
,宋诗为阴性诗,元散曲为阳性诗。明、清以来,阴阳交错,二极振幅愈来愈小,已是中
国诗歌发展的末流;诗歌理论极为发达,诗歌创作却萎靡不振,似是阴阳二极衰减振荡的
必然现象。故鲁迅以为中国的诗歌到唐时已经做完,持论虽有偏颇处,却是有见地的看法
,与上述阴阳二极衰减振荡的说法有暗合处。此时中国诗的出路除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大力借鉴外国诗歌技巧之外,似别无他择。 这种借鉴的结果便是五四时期的白话诗。由
于中国传统诗的年代延续得太久了,所以五四白话诗对传统诗的反叛也最彻底。然而诗歌
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本身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白话诗在语言形式上与传统诗距
离太大,这就与中国人几千年来传统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冲突,所以白话诗一开始就失
掉了很大一部分读者,加上白话诗事实上在很多方面是西方诗的翻版,欧化味很浓,因而
自其诞生以来,虽然是用明白如话的形式写成,却和中国说着白话的老百姓变得隔膜起来
,真正读它们的,只是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中国新诗实际上处于一种二难境地:退不能
恢复到旧传统,进不能使其形式真正为群众喜闻乐读。这几十年来,白话诗一直在死命挣
扎,盲人骑瞎马似地左冲右突,和别的文学形式如电影、小说之类比起来,不免自惭形秽
。不少白话诗作者于是更多地看外国,抄外国。如前几年风行在白话诗作者之间的朦胧诗
,就是艾略特一派诗风的续演,然而艾略特一派诗风实际上在很大程度内是中国诗传入西
方诗坛后生出的杂种树,中国人却又从这杂种树上采摘些枝条回来嫁接在不大景气的白话
诗上,殊不知这种晦涩之风正是咱们的不少老祖宗惯用的手法。奇就奇在中国诗传到西方
,可以卷起“意象派”之类的旋风,可以长出庞德、艾略特之类的怪树,而西方诗传到咱
们中国,却迄今未育出大木来,这虽是遗憾之事, 却又为中国当代诗人们提供了无穷的希
望, 因为当最伟大的诗章尚未诞生时, 每一个当代诗人都有摘取桂冠的机遇。
到此为止,我们总算对世界诗歌的概貌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我们发现东西方诗歌总以阴
阳二极交替振荡的形式发展着,形成一个不断肯定和否定的诗歌发展的链条。虽然阳性诗
和阴性诗都有各自的魅力,但一走入极端就必然转化。阳性诗发展到极端是放而无节,阴
性诗发展到极端是收而过紧。过度阴性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要么成为标语口号,成为纯
粹宗教伦理思想的传声筒;要么脱离人民大众,成为文人书斋里的摆设,成为只有诗人自
己才懂(甚至自己都不懂)的文字游戏。对怪诞形式和技巧的追求成了阴性诗人自夸自耀
的资本。当然对阴性诗人也要区别看待,一种是迫于某种社会压力而趋于阴性,谓之被动
阴性诗人;一种是自发地只追求形式美所带来的快感而趋阴性,谓之主动阴性诗人。两种
阴性诗人只要各得其所,都各有存在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我还想进一步指出的是:当前世界诗歌的主潮是阴性诗, 这一主潮很可能已
经越过了顶峰,阳性诗潮势必将要兴起。 这一兴起需要多少时间还难以逆料,但绝不会
长于以前任何一次阳性诗主潮周期所需的时间, 因为从整个世界诗歌史来看,阴阳诗潮
更替的周期似乎在以几何级数递减进行, 阳性诗潮的到来很可能为期不远了。我们期待
-------------------
辜正坤附注:
因为文章发表时正处于当时中国的过度西化风强盛时,故本文的观点也多少受了点过度西
化风的影响,在措辞方面有待修订处。
【 在 FurudeRika (古手梨花) 的大作中提到: 】
: 辜老师您好!我看了您的这段文字很有启发.
: 不过正如您所说的中国也有宋词这样注重说理的,而西方的抒情诗实际上也为数不少.您对
: 于东西方在这方面的比较有什么看法?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附件列表 (使用WWW方式可以查看附件):
1: 东西诗阴阳对立波形衍进图.docx (35.896千字节)
※ 修改:·guzhengkun 於 02月24日10:03:10
修改本文·[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Artest (我有总冠军戒指了),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0:43:1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那是莫言同学是随了西方文学还说诺贝尔认可了中方文学呢?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23.124.21.90]
发信人: kestrel (米+/电灯泡),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3:03:1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辜老师您好,您的评论给我很多启发,非常感谢!
但您最后一段提及中国史诗的方式却让我始料未及,愿与您探讨一下我的困惑。
当您提到中国有史诗时,我满心以为您将要举《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为例
,但没想到您并未提及这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史诗,而且评论道“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审
美观,史诗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史诗的功能其实由史书来代替
了”。您说的“中国人”是否包括这三部史诗的创造者和阅读者?您说的“中国”是否是
这三部史诗创造者的栖身处?
当您提及“西方人只讲融合,在哪一方面都想用他们的理论来融合天下的理论”时,应该
有着强调中国理论、中国文学独立性的涵义吧。可是您在提及中国史诗时,是否也有用单
一的中原视角融合多元中国的一面呢?
学生不才,言辞过激、不实之处,望老师包涵、指正。
【 在 guzhengkun (辜正坤)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 辜正坤回答:
: 很抱歉。一直没有时间回答这个问题。
: 多年前,我也曾应邀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写过推荐信。
: 我曾多次在演讲中和课堂中说过,按实际写作水平,中国人早该获得诺贝尔奖了。中国现
: 当代作家中实际达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艺术水准的作家绝不会少于20个!
: 所以莫言得奖,我一点不惊奇,几乎没啥感觉。当然,我不是说莫言不该得奖。是中国人
: 得了奖,只要是正当地获得的,我都是支持的。反正不是这个中国人得,就是那个中国人
: 得。总之按照中国作家的实际水平,早就该得。
: ...........................
风吹到这里就是你,曲终人不散就是你。
-----By《生死线》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36.118]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3:06:3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我想两种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要让西方人完全认同中国文学还早。
翻译障碍固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西方大众对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别还相当陌生。凡
是比较深刻地研究过中国文化的西方学者,往往最终会迷上中国文化,当然也有例外。不
过这需要时间,急不得。
【 在 Artest (我有总冠军戒指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莫言同学是随了西方文学还说诺贝尔认可了中方文学呢?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4:34:2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kestrel (米+/电灯泡):
辜老师您好,您的评论给我很多启发,非常感谢!
但您最后一段提及中国史诗的方式却让我始料未及,愿与您探讨一下我的困惑。
当您提到中国有史诗时,我满心以为您将要举《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为例
,但没想到您并未提及这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史诗,而且评论道“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审
美观,史诗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史诗的功能其实由史书来代替
了”。您说的“中国人”是否包括这三部史诗的创造者和阅读者?您说的“中国”是否是
这三部史诗创造者的栖身处?
辜正坤答:
你读得很仔细。问题也提得很有水平。
当我提到中国有史诗时,我确实想到《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还有《黑暗
传》等。不过没有举例也不构成什么遗憾,因为在这儿我只需要提醒读者认识到中国确实
也有史诗这个事实。
请注意“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这句话,我在措辞上漏掉了“占主流的”这几个字眼
(就像我前文用过的一样)。准确点说,我的意思是:“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占主流的审美
我的这种论述方式,我在讲授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时的第一节课就讲了。我说,在进行学术
对话时,我需要同学们和我有一个默契,即当我说西方文化或中国文化的某个方面好或不
好时(是或不是时),往往是就其主要倾向或程度较高而言的(我为此提出了程度临界值
概念),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好或坏,而是指大体、或至少是正向超越了程度临界值的意义
上来说的。有了这个默契,我们可能更方便交流。如果我们在提到任何一件事物时都要补
充说,我指的是“在大多数的场合”、或加上“在很大的程度上”等等限定语时,就会使
交流变得啰嗦。在这网上交流时,也往往需要双方有这种默契。
当我们使用“中国人”这个概念时,有的人是作为一个全称性用语,即指“全体中国人
”。但是更多的人往往指的是“大多数的中国人”或“有的中国人”。比如说“中国人比
较谦虚”;“中国人好面子”。其实,这里的“中国人”前都省掉了“大多数”或“绝大
多数”这样的限定语。因为大家都知道,也有中国人不谦虚,不好面子。省掉限定语的原
因,是对话的双方都有个默契,即承认特例的存在。
kestrel (米+/电灯泡):
当您提及“西方人只讲融合,在哪一方面都想用他们的理论来融合天下的理论”时,应该
有着强调中国理论、中国文学独立性的涵义吧。可是您在提及中国史诗时,是否也有用单
一的中原视角融合多元中国的一面呢?学生不才,言辞过激、不实之处,望老师包涵、指
辜正坤答:
对。我是在“强调中国理论、中国文学独立性”。
我提及中国史诗时,正是避免用单一的中原视角来融合多元中国状态中产生的中国史诗。
如果真正用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中原文化视角来看古代的史诗的话,我会对史诗不屑一顾
的,因为它们(史诗、神话)都属于儒家所谓“怪力乱神”一类,是孔子根本不想谈论的
东西。但我给它们一定的地位,承认它是一种有用文学形式(其实它还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等)。但我同时强调,其地位不可拔高,只能从相对意义上肯定它。我觉得这样更实事求
我没有发现你有任何言辞过激、不实之处。我觉得你很用心思,措辞也很谨慎。是个好学
【 在 kestrel (米+/电灯泡) 的大作中提到: 】
: 辜老师您好,您的评论给我很多启发,非常感谢!
: 但您最后一段提及中国史诗的方式却让我始料未及,愿与您探讨一下我的困惑。
: 当您提到中国有史诗时,我满心以为您将要举《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为例
: ,但没想到您并未提及这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史诗,而且评论道“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审
: 美观,史诗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史诗的功能其实由史书来代替
: 了”。您说的“中国人”是否包括这三部史诗的创造者和阅读者?您说的“中国”是否是
: 这三部史诗创造者的栖身处?
: 当您提及“西方人只讲融合,在哪一方面都想用他们的理论来融合天下的理论”时,应该
: 有着强调中国理论、中国文学独立性的涵义吧。可是您在提及中国史诗时,是否也有用单
: 一的中原视角融合多元中国的一面呢?
: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 修改:·guzhengkun 於 02月24日14:47:24
修改本文·[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vYv (夢吹稀粥),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6:51:3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辜老师很博大心细
忽然觉得中国史书传记更像史诗的精选版,如果有古人系统写出大禹全传,应该就是史诗
了吧,中国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包括后期项羽,曹操,每个人都是一部史诗。。即
使不谈神怪的孔子,他的游记本身也是史诗的素材。我想庄子、韩非子那些零散的故事,
应该也算史诗的一部分吧,因为它不是历史又似历史,而且有一定的诗性。拘于中国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汉字凝炼的原因,还有比如地理位置大概也有影响,所以没有奥德
赛漂流大海那样的题材,中国从古到今基本是陆战队,牧野之战应该也死了不少英雄,可
惜没人杜撰记载,呵呵,直到明初才出现三国、水浒这样非主流的史诗(那些语言应该称
得上诗吧?)……而且并无借鉴西方文艺之嫌,足以说明中国人不缺史诗的情怀,只是孔
教的士大夫们太贪逸,懒得费大力气。。但中国古代文化依然足够璀璨,不落后于西方,
有无史诗应该不是文学水平的主体。。
抛板砖引玉,希望老师多指教。。
【 在 guzhengkun (辜正坤) 的大作中提到: 】
kestrel (米+/电灯泡):
: 辜老师您好,您的评论给我很多启发,非常感谢!
: 但您最后一段提及中国史诗的方式却让我始料未及,愿与您探讨一下我的困惑。
: 当您提到中国有史诗时,我满心以为您将要举《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为例
: ,但没想到您并未提及这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史诗,而且评论道“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审
: 美观,史诗实际上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史诗的功能其实由史书来代替
: 了”。您说的“中国人”是否包括这三部史诗的创造者和阅读者?您说的“中国”是否是
: 这三部史诗创造者的栖身处?
: 辜正坤答:
: 你读得很仔细。问题也提得很有水平。
: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23.112.70.85]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7:56:3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你的体会是对的。
我在前面也说过:“在中国,史诗的功能其实由史书来代替了。《史记》、《左传》等都
很有文学味。”
顺便说说,古代中国的许多散文,其实也是诗歌,只是没有分行排列而已。
【 在 vYv (夢吹稀粥) 的大作中提到: 】
: 辜老师很博大心细
: 忽然觉得中国史书传记更像史诗的精选版,如果有古人系统写出大禹全传,应该就是史诗
: 了吧,中国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包括后期项羽,曹操,每个人都是一部史诗。。即
: 使不谈神怪的孔子,他的游记本身也是史诗的素材。我想庄子、韩非子那些零散的故事,
: 应该也算史诗的一部分吧,因为它不是历史又似历史,而且有一定的诗性。拘于中国社会
: 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汉字凝炼的原因,还有比如地理位置大概也有影响,所以没有奥德
: 赛漂流大海那样的题材,中国从古到今基本是陆战队,牧野之战应该也死了不少英雄,可
: 惜没人杜撰记载,呵呵,直到明初才出现三国、水浒这样非主流的史诗(那些语言应该称
: 得上诗吧?)……而且并无借鉴西方文艺之嫌,足以说明中国人不缺史诗的情怀,只是孔
: 教的士大夫们太贪逸,懒得费大力气。。但中国古代文化依然足够璀璨,不落后于西方,
: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vYv (夢吹稀粥),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8:12:0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嗯,以前没有这方面的思考,看到您之前说的史书和史诗的代换然后想到这些。
受教了,谢谢辜老师!
邮件里关于诗体小说的问题,请老师有空解惑吧
祝您元宵节愉快!
【 在 guzhengkun (辜正坤)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体会是对的。
: 我在前面也说过:“在中国,史诗的功能其实由史书来代替了。《史记》、《左传》等都
: 很有文学味。”
: 顺便说说,古代中国的许多散文,其实也是诗歌,只是没有分行排列而已。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23.112.70.85]
发信人: guzhengkun (辜正坤),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18:18:21 星期一), 站内信件
vYv (夢吹稀粥:
我的问题是,你觉得现代中国(主要从现代汉语和现代社会性而言)可以有诗体小说(可
能包括叙事、历史或魔幻小说类的文体,最重要的是有诗性的存在)吗?现代题材应该是
不合实际的,如果叙事背景是古代,或民国时期,借以表达没有年代区分(包括现代人想
法或人类根深蒂固的东西,比如宗教)的思想内容,您觉得可行吗?
辜正坤答:
可以啊!诗体小说要写好,很不容易。现代中国诗人尝试这种题材的人也有不少。田间的
《赶车传》就有点诗体小说的味道。不过民歌味太强。
我自己在文革时期一直在写一本诗体小说,书名是《瘦黄花》,是用现代汉语写的,但是
只写了大约1千行,一直没写完。稿子曾在朋友中流传过。我只是尝试,压根儿就没有发
表它们的念头。以后是不是接着写,很难说。因为这只是写给自己或朋友欣赏的诗歌,是
一种游戏,也是一种心灵的倾诉。向社会公布了,有点像是把自己的灵魂全曝光了,人就
可能变得空虚了。
不过,我不反对您尝试写、并且去发表它们。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
vYv (夢吹稀粥:
因为我只是一点想法,没有具体操作的概念,所以可能表达的很笼统。我很喜欢"诗应该
戴着镣铐的舞蹈"这种说法。比如西方诗有十四行、各种经过试验的诗体可以直接用,而
中国现代诗似乎没有规则可言,自由、紊乱。想找一种形式和内容最好的结合,感觉加大
辜正坤答:
是啊。我一直在鼓吹让中国新诗戴上应该有的镣铐。最近在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上我
还专门发表过这样内容的一篇文章《简论诗歌翻译与语言艺术问题》。该文同时是台湾商
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英美抒情詩新譯》的序言。
我在文章中引用了歌德的四行诗,表达的是同一个观点,即应该让诗歌具有一套比较系统
的规矩。歌德说:
非限制难见作手,
惟规矩予人自由。
若徒有放任习性,
则永难至境遨游。
In der Beschr&nkung zeigt sich erst der Meister,
Und das Gesetz nur kann uns Freiheit geben.
Vergebens werden ungebundne Geister
Nach der Vollendung reiner H&he streben.
没有一套艺术规矩,完全信笔涂鸦,也能有所创获,但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大师。
开学了,实在没有很多时间。抱歉只能简单说这么几句。
【 在 vYv (夢吹稀粥)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以前没有这方面的思考,看到您之前说的史书和史诗的代换然后想到这些。
: 受教了,谢谢辜老师!
: 邮件里关于诗体小说的问题,请老师有空解惑吧
: 祝您元宵节愉快!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62.105.196.10]
发信人: vYv (夢吹稀粥), 信区: culturestudy
题: Re: 好想听听辜老师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怎么评论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日01:31:58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辜老师,您好,谢谢您的指点。我会认真读您的书。
祝您工作愉快!生活愉快!
【 在 guzhengkun (辜正坤) 的大作中提到: 】
vYv (夢吹稀粥:
: 我的问题是,你觉得现代中国(主要从现代汉语和现代社会性而言)可以有诗体小说(可
: 能包括叙事、历史或魔幻小说类的文体,最重要的是有诗性的存在)吗?现代题材应该是
: 不合实际的,如果叙事背景是古代,或民国时期,借以表达没有年代区分(包括现代人想
: 法或人类根深蒂固的东西,比如宗教)的思想内容,您觉得可行吗?
: 辜正坤答:
: 可以啊!诗体小说要写好,很不容易。现代中国诗人尝试这种题材的人也有不少。田间的
: 《赶车传》就有点诗体小说的味道。不过民歌味太强。
: 我自己在文革时期一直在写一本诗体小说,书名是《瘦黄花》,是用现代汉语写的,但是
: 只写了大约1千行,一直没写完。稿子曾在朋友中流传过。我只是尝试,压根儿就没有发
: ...........................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dwm.net·[FROM: 123.112.70.85]
快捷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的繁体字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