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狗来小猫钓鱼是什么意思思

施与后悔。
施与后悔。
【解释】布施给他人之后,心里又后悔了。
【分析】施与这件事,要建立功德最为快速,然而必须乐善不倦,才会有所进步,即使是财力不够,也一定要常存此心,更何况可以把心念转为吝啬,而丧失自己的初发心吗?还没有布施就后悔,就不会果敢地布施;已经施与了却又后悔,就不会再施与。这种贼仁害义的行为是心病的根本,所以太上不写施与的善举,而只摘录后悔的过恶。因为圣人所最称许的莫过于迁善改过,所最厌恶的莫过于为善不终;在布施之后会感到后悔,推究他的初心,毕竟不是真心喜欢做善事,只不过是一时高兴求个好名,希望得福罢了!一开始既然已经错了,怎么会不后悔呢?若是真心布施,做到了‘人我皆空’,内不见能布施的我,外不见接受布施的人,中不见所布施的财物,这样就不会有布施之后又后悔的情形发生。所以行善的人,不可以不用心观察自己行善发心的念头。
【故事】奚百三本来是个贫穷的人,偶然见到一位道人到一个店家化缘,店家却不施与。奚百三摸摸腰间,只剩下一文钱,就布施给道人。当天晚上,就梦到道人帮他除去赘肉;等到醒来时,脸上的赘肉果然脱落了。一文钱的布施,竟然让他脱离病苦,可见施与不在于有多少能力,而在于存心,世间人应该要一心去力行;劝他人一起来做尚且还嫌太慢,更何况做了以后可以后悔吗?
假借不还。
【解释】借用财物却不肯归还。
【分析】假借,是用来通有无、舒缓济急的,本来是一件好事,受到的恩德已经不小了,怎么可以倚恃强势,用狡诈的手段来推托不还呢?他哪里知道没有了却的债务,死后仍然要偿还,欠得少的就当他的奴婢,欠得多的就当驴马牛狗来偿还,这也是相当可怕的事。凡是向人家借用东西,必须要加以爱护,若非不得已就不要去借,借用完了就要马上归还;这样别人就不会感到厌烦,而自己也无愧于心。至于向人借钱,更要清清楚楚地偿还;现在的人常常借了钱就不还,却未想到这个钱不是我的,就算据为己有,到最后钱财也是会不见,只会徒增债务而已,这样究竟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故事】清康熙戊午年秋天,北京居民张元畜养了一头驴,一天能走两百里路,可是却很喜欢踢人、咬人;唯有张元父子三人骑它时,它就非常地驯服,他人都没有办法骑。偶然有一个姓杨的人,姑且试著借驴来骑,却非常驯服地让他骑,于是就骑著它行走;回家之后,杨某梦到穿著黑衣的人告诉他:‘我是张家的驴,前世向你借用三百钱不还,现在应当补偿你;你昨天骑著我走了二百八十里,乞求你再骑二十里,我欠你的债就可以了结。’杨某问:‘你欠张家多少钱呢?’黑衣人皱著眉头说:‘多多多,不可说。’杨某醒来后果然又借驴来骑,去的路程稍微远了一点,驴子忽然跳起来把杨某摔在地上,推算一下路程,果然是二十里。杨某更加感到惊异,祈求说:‘我明白原因了!但现在离家十里路,如果不骑你,怎么能够回去呢?我回家后就拿十文钱来买草料喂你,怎么样呢?’驴子站著看了他很久,又驯服地上路。尔后杨某故意试著要骑它,但是才刚接近驴鞍,驴子就踢咬长鸣。
分外营求。
【解释】不依本分而一味钻营求取。
【分析】世人之所以不依本分的原因,只是认为钻营求取就会有益罢了!应该思考人生的富贵贫贱都有定数,不容易改变,阴司有所注定的,阳间才能享有,这都是过去的业,可以分外地去营求吗?如果妄心贪图、侥幸希求,不但毫无益处,而且恐怕会因为妄情而折福。然而何不体会孟子所说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道理,和六祖惠能大师说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的要旨呢?
【故事】刘颃颇能写作文章,自认为年轻时就能高中科第。当时翊圣真君在终南山降言,刘颃因此前去叩问。真君说:‘你的文章虽然好,但是命运却太浅薄,若能安分自守,还可以安度余年;如果过分营求,必定会折损寿命。’刘颃未能听从真君的劝告,最后一事无成而死。
力上施设。
【解释】竭尽自己的力量施威设法去求取。
【分析】力上施设,就是自己能力所及之处,就尽力去施展威势,设法达到目的,不再为自己留一点余地,势力如果不把它使尽,就不肯停止,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扯满一帆风,又添八把桨’的意思。居于上位的人施威设计百姓,富贵人家施压设计贫贱的人,这些本来就是违犯太上的戒条;至于以人类的力量来施设畜生,也是不可以的。例如耕田的牛驴、骑乘的马骡,不是我前生修来的,就是它们欠我的债,应当爱护它们、体恤它们;使用它们时,非但不能用尽它们的力量,又怎么可以认为畜生是异类,就可以为所欲为呢?
【故事】刘宋时的奚显度,担任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孝武帝曾命他监督领导工役,他却严苛暴虐不讲道理,动不动就加以捶挞扑打,不管是炎夏或雨天,寒冬或下雪,都不让工人暂时休息。工人们受不了,有些人因而自杀,奚显度后来也因案被处死。
净空老法师法语:
1 真正想学佛,真正想入佛境界,第一个条件,就是要看破。什么是看破?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清楚了,叫做看破。
佛教给我们看破,要怎样才能看破?多听经,多读经。经论经典字字都是无量义,听经、读经的时候,只要你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一切法的真相就都在眼前,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完全了解了。
3 一切法的真相,你明白了、了解了,你再也不会执着,再也不会分别,表现在行为上,你决定是“放下、自在、随缘”。
你看破了,你就会彻底放下,你在生活上,你必定会抱着这样的态度,一切随缘。一切随缘,绝不攀缘,你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和自在。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给诸位说,放下是太容易了,真正难是看破。看破难,放下很容易!看不破,实在讲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是因为看不破。
看破,用佛在《金刚经》上的话,非常容易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真的看破,你就不执着了;你真的看破、真的放下,你一切都不计较了。
你要是碰到一个人,他今天把你的钱骗去了,或者偷去了,你一点也不会忧愁苦恼,你会若无其事,没事!你今天得到了什么东西,你也若无其事,你的心不会被外面境界转了,为什么?得到的,空的;丢掉了,也是空的。“得无所得,舍无所舍,没有得失”,这才是事实真相。
真看破了,你立刻就放下,为什么?事实真相你彻底明了了,决定不会有妄想分别执着,不可能有的;如果还有这个,换句话说,你还是没看破,佛所讲的这个理,你没有真正体会到!
南无阿弥陀佛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之后,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
  世尊!
  一、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
  二、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是大富大贵?
  三、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卑贱?
  四、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高贵?
  佛陀开示说:「胜鬘!女人面容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容易发怒,有人稍微说她不是,就心怀怨恨,气愤憎恶;同时她也不以吃的、用的、以及各种财物,或是香花之类布施沙门(出家修道的人)、婆罗门;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物、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就生妒忌,因忌生怒。
  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她就生气、怨恨、愤怒、憎恶,可是她却常以吃的、喝、用的,及一切财物、建地或房舍,以及香花水果等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且又没有妒忌之心,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能随喜赞叹。
  胜鬘!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但很贫苦,身世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有人讲她坏话,也不生气,又能忍让,可是他对沙门及婆罗门却不肯作任何供养布施,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就生妒忌,常自傲慢。
  胜鬘!女人长的端庄美丽、清秀,品行高洁,多财富且福德高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又能忍让,人说她非,毫不计较,亦不生气,她又能以一切财物建地舍宅香花水果饮食医药,恭敬供养布施沙门及婆罗门,并广行善事,对别人不生嫉妒之心,言行谦逊有礼,而且对他人之好,时常随喜赞叹。
  胜鬘啊!这就是妇女们贫富贵贱和美丑的缘故了。
  胜鬘夫人听了世尊的开示,很惭愧而又欢喜的说道!「世尊!我听了你的开示,完全明白自己长得丑陋而身世尊贵的原因,好比从黑暗中得到光明,从荒野中发现了康衢大道,这道理实在太奇妙了。
  我从今天起,纵然有人说我坏话,也不生气,对别人更不生妒嫉之心,常随喜赞叹他人之善,并要以一切财物、饮食、医药、建地屋宇、香花供养沙门及婆罗门。
  归我统制的妇女很多,我也要教她们如是学,如是行。请世尊收我为弟.子吧!我要皈依佛、法、僧三宝,直到终身。
  结后语:
  听完了佛陀的回答,胜鬘夫人的心灵已经得到光明;聪明的读者您是不是已经把握到兼具美丽与富贵的要诀了呢?首先要培养温柔的性情、谦虚忍让、不计较、不忌妒,并且能够随喜赞叹别人善行的美德。其次要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香、花、舍宅、财物广行布施,恭敬、供养出家的修行人。今生种下的种子,来生就可以收获了;如是因、如是果,佛陀的真理让您永远离贫穷、丑陋与卑贱
[PS 脾气好点]
有人说,微笑是绽开在脸上最美的一朵花。所谓:“拳头不打笑脸人”,微笑的表情总是楚楚动人,令人愉悦,使人感觉亲切。最主要的是,微笑不仅给人的外在美感,还在于微笑的表情所传递的信息,是一种怡人和美好的感情。微笑总是给人带来欢乐和幸福,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常把笑意带在脸上,把善意传达给所有人,完全不用任何成本却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可是最方便又有效的美容妙方。
好话,谁都爱听,而且不仅仅是人。佛在《楞严经》上早已说过:“宇宙万物皆能闻觉知”,而科学家从对水的实验中就发现,水的结晶是如何随着外在的声音而改变它的形状。江本胜博士依据水会受物体振动而起变化的原理进行试验。当他播放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名曲时,在显微镜下,他看到水的结晶随着优美的旋律不断产生美妙的变化。
对水说好听的言语,水结晶成漂亮的图案;对水恶言恶语时,水结晶混乱无章。这个震撼人心的结果也反应了人的精神对物质的影响。我们还进一步看到,善念能够让物质变得美好,而恶念则令物质变得丑陋。看看这些图片,做父母的可能就会明白,若是自己对孩子多些鼓励与赞美,孩子会更加聪明漂亮。对别人多赞美,口出善言美语,自己听得多了也自然更加美丽。
3、多忍辱,不生气
多忍辱,少生气的人脸色自然好看。《佛说罪福报应经》记载:“为人丑陋,喜嗔恚故。”说明长得丑陋的人,是由于前世喜欢生气怨恨之故。“为人端正,颜色洁白,辉容第一。手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说明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
4、忆佛,观想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世尊那日因为忆佛、念佛,受到阿弥陀佛神力的加持,使他当日的相貌特别好看、庄严。当他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十方一切诸佛跟释迦牟尼佛融合成一体,释迦牟尼佛当下就变成一切诸佛,佛相貌之庄严可想而知。即使连最庄严的佛陀在念佛都会得到诸佛加持而面目变得更为庄严,若是我们诚心忆佛、观想佛,我们的面目怎么会不变美好呢?
许多经典都告诉我们,佛的相是最好的相!我们念佛,心里有佛,相貌不知不觉就变成佛相。我们要想相貌好,就多念佛。念佛、观想佛,身心就会逐渐变成佛的样子。释迦牟尼佛想阿弥陀佛的时候,相貌就变成了阿弥陀佛的样子,显示无比殊胜庄严。
懂得感恩的人最美。感恩自己所获得的一切,感恩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对所有一切常怀一颗感激的心,内心就时时绽放朵朵迷人的花儿。满心芬芳的人,怎么会不洋溢着如花一般的美丽呢?
6、多于佛前献花
《佛说罪福报应经》记载“为人丑黑,遮佛前光明故。”长得又丑又黑的缘故是由于把佛前的光明遮住的缘故。由此可知,如果常献花于佛前,庄严佛像,必得好相。
7、心念的力量
一个人的外貌与他的内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数是内心思想的外在显现。一个人起嗔恨心,那他肯定面目可憎,叫人厌恶。若一个人起慈悲心、柔软心,他的外貌肯定和善,叫人心生欢喜。有位西方的心理学家说:“你的心态是什么样子,你的生活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你的命运就会成为什么样子。”
希望成为美丽的人,用美丽的心念来看待世间,你不但发现一切变得美丽,连自己的外在也会越来越讨人欢欣!
8、多接近“美人”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接近“美人”,自然也会受到他们的美丽哲学的影响,自己迟早都会变成“同道中人”。“美人”不单单只是指拥有美丽的外表而已,而更重要的是指心灵美丽的人。常与“美人”接触,无形中也让自己的心灵多接触一份美丽,自然美亦由心生。
念佛号,变漂亮,是否有点无稽之谈?《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有云:“诸佛子等,若闻妙色身如来名号,能令汝等不受丑陋,诸根具足,相好圆满,殊胜端严,天上人间,最为第一。”经典就已经说明了念佛号可让一个人的相貌变化,而佛咒语其实就是提供了变漂亮的方便法门。
若是希望外表庄严,有美感,有众生缘,可以随时念: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寂音如来、南无宝莲花步如来。念这三尊佛时,可以把自己以前丑陋的“基因”(如你以前的生气、嗔恚等等的心念)去除掉。
阿弥陀佛,愿一切有缘之人生生世世拥有亮丽容颜,布施欢喜,日日心如明镜,时时自在吉祥!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
 ★希望外表庄严,有美感,有众生缘,念:"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寂音如来,南无宝莲花步如来"。念这三尊佛时把自己以前丑陋的基因(如你以前生气嗔恚等)去除掉。
                ----渴望修改命运的朋友请进
一,念佛及素食篇:
少年时代,后学读《镜花缘》,对其中描写的那个君子国印象非常深刻,那个国度里“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在交易市场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要拿次等货,付高价。没有虚无诈违,没有尔予我诈。那个国度里到处都是好让而不争的谦谦君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眼前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和忧患,对那个美好的国度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但是那个理想的地方就象一个美丽的梦,遥不可及。
直到有一天后学遇到了上净下空老法师,我的人格,理想,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06年的夏天就是在这个论坛,看到好多人都在谈论一位名叫净空的老法师,出于好奇后学便搜来他的一些视频文件,下载下来。第一部就是他老人家讲的《阿弥陀经》,随手下了三集,看完前三集,我的心里充满了难以形容的激动。
想不到除了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名为极乐净土的地方,那个国度里没有眼泪,没有烦恼,没有疾病,没有死亡,没有血腥和暴虐,没有丝毫的苦痛。到处充满了吉祥和光明,温情与爱,老法师说只有那个国度才有至真至善至美,那个地方比我理想中的君子国,要庄严神圣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
老法师告诉我,只要我们想去,每个人都可以去,只要我们相信,发愿和念佛。听着他老人家的法音,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自持,想不到我们的生命原来可以以另外一种更高级的形式继续存在,这对我这个理想主义者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是夜,后学面向西方的星空,郑重的许下一个心愿:愿我尽一生的时光,勇猛精进,在我临命终的时候,可以像古时候的圣贤大德那样,没有病苦,预知时至,由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亲自来接我,到那个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庄严国度里去。
遇到老法师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尽三十年的时光都虚度了,白活了。几十年的时光都是在造恶业,如果再不及时醒悟,多年以后我的果报必定在地狱里。强烈的惭愧心和忏悔心令我不敢走近佛堂,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念佛,每晚听老法师讲经,学习《了凡四训》《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刚开始念的前三天,感觉特别难受,胸闷最为明显,妄念分飞,难以自制,三天以后就好多了。又过了一个月一种困扰我好些年的心理障碍在念佛声中悄悄消失了。又过了半年多,一边听经一边念佛,开始厌烦肉食,原来的美食在我看来成为一团团模糊的血肉,一具具动物的尸体,没有丝毫的食欲,吃的稍微多一点就会恶心,听人家说,念佛200万声以后,就会自然的断除荤腥,看来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渐渐开始对素食发生兴趣,发现原来植物的种子,根,茎,叶也是这样的美味,何必整天吃些尸体呢?咱们且不从佛法的角度去说素食的好处,先看看现在的鸡鸭基本上四十天就可以杀,猪也不过四个月,全靠激素来催肥,吃他们等于在间接的吃激素,素食的利益实在太大了,一言难尽。从放弃肉食到现在,我感觉自己呼出的气都是清新的,没有污秽的味道。一年的时间里只出现了一次感冒,整个人的体制都在渐渐的发生变化,我相信素食的利益不需要用多长时间就可以在我身上得到证明。
由于是初发心,当时的确称的起勇猛精进。吃饭也念,穿衣也念,走路也念,工作只要不用脑也念,还想睡觉念佛,可惜始终做不到。说来实在羞愧,一年以后竟然出现懒散退惰现象,就像老法师说的,念佛一年佛在眼前,念佛两年佛在天边,念佛三年佛化云烟。
尤其这最近半年里我对自己的懒散和念佛不精进非常的不满意。
二,改过,修善及修改命运篇:
后学总结了几点自己这一年半来修习改过的一点粗浅的心得,由于学佛时间短,所知有限,如果有错误的地方,麻烦各位师兄大德务必指出来。
后学认为,改过本身并不难,最难的是自己不晓得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这个才麻烦。我改过的方法是用佛陀留给我们的戒律,而且收到很好的效果。后学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很像俞净意先生,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大恶事,但是意恶很重。贪婪,嗔恚,嫉妒,傲慢,痴迷,怯懦……种种恶习,别人有的我有,别人没有的我也有。
对于这些恶习,必须从起心动念处改过,才是究竟。后学对自己规定了几条戒律,第一条,即是戒电视,戒网瘾。因为这两样是我最大的障碍,感觉最难以克服。之所以把电视电脑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两种东西很大程度上扰乱我们内心的清净,现在的电视节目为了迎合人们心中的贪嗔痴,什么下作的画面都敢播放。杀,窃,淫,妄打着艺术的幌子在各大电台播放,试问有几个人看着电视可以做到心无杂念,一心念佛呢?(另外现在的电视节目都已流于恶俗,实在也是没法再看了)老法师在讲经时将电视比喻成妖魔鬼怪,丝毫不过分。后学平时念佛感觉很大一部分杂念来自电视电影,电视不戒就不可能有一颗清净心。这一戒中也包括看些小说杂志,我们的心本来已经够乱的了,怎么能够再装这么多的垃圾.
这些戒条都是为了严防染污,维护我们的清净心。这一年多的时间来,后学几乎没怎么看过电视,现在偶尔看见家里人在看,尤其看到其中有杀戮,战争或争吵的画面,就感觉特别的不舒服,惊慌,恐惧,难以形容的不适。我想可能由于念佛开始抵制种种不善吧。还有网络游戏更是可怕,这篇文章是后学半年前写下的,如果那位朋友有心戒除电视和网络游戏,不妨进来交流一下。
第二条戒律,便是意恶中最重的邪淫了,记得在中学时候有SY的恶习,由于当时接触佛法很少,不知道怎样戒除?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人的原始欲望,但是内心的愧疚感非常强烈,记的有一次自己跑到一个离学校很远,又没有人的地方,用一把锋利的小刀在自己的手臂上刻下一个渗血的“戒”字,但是依然不能彻底根除这种恶习。自从进入本论坛,我发心永远戒除邪淫,终生不犯。
从念头处改过,只要邪念一起,立刻斩断它,马上忏悔,念佛压住。口业方面,不敢再说一句淫词艳语,怕受拔舌地狱的果报,身业方面,可以用一个非常正确的态度面对夫妻生活。这篇文章也是后学半年前写下的,内容比较详细,有志戒除邪淫的朋友,可以进来交流一下。
经过一年多的戒邪淫和禁欲,我身体状态从来没有过的好,而且进入一种很离奇的状态,一方面精力极度充沛,另一方面欲望却很是淡漠,连个淫梦都没有出现过,
内心从来没有过的清凉和清净,这种快乐绝对不是男女之欲,能够替代的。但是戒邪淫这条路很是漫长,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发心戒掉就没有了,必须严于防范,不能给邪淫入侵的空隙,这也是后学为什么把戒电视,戒网瘾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再就是杀戒,从遇到老法师,后学开始学习慈心不杀一戒。因为杀业的果报最为可怕和惨烈。06年体会并不深,不过不会再去钓鱼,也严禁家里人买活的生命回来杀,07年开始吃素以后,遇到叮在身上正在吸血的蚊子,我会轻轻的将它赶跑,至于其他的小生灵,都会很小心的对它,怕伤到它脆弱的生命,我已经有两年没有摸过苍蝇拍了。也许没有学佛或初学佛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说,这人太迂腐了,没必要这样吧!说迂腐就迂腐吧,学佛是我一生的大事,哪里能够不认真呢?古大德说过,能够终生吃素才能将杀戒做到圆满,我们只要一天不吃肉,天下的杀业就于我无干。
还有盗窃一戒,关于这一戒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小时候因为偷窃小卖部的糖果,被人家抓到,在众目睽睽下狠狠羞辱了一番,当时的感受就不说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了偷窃的念头。只要别人没有允许,我不会有一丝毫想占有的念头。现在学佛了这条戒律应该再扩大一下,如果是上班族,即使是一张白纸,一个电话都不可以随便动用,除非人家允许,买东西多找了钱要还回去,在路上捡到他人丢失的物品也不可以占为己有,这样才算个合格的佛弟子。
再就是妄语了,关于这一戒,后学很是矛盾,原来认为说句谎话不要紧,只要不伤害到他人就可以了,何况我是做生意的,不说谎生意就没法做了。但是老法师说这样的妄言也是不能说的,所以直到现在我对这一戒始终做不好,感觉很难也很无奈,不知道各位师兄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敬请指点一下。
两舌,恶口,绮语这三业,从念佛开始到现在,感觉有了明显的改变,废话脏话少了很多。尤其和朋友们在一起,即使他们说我木讷,像块木头,我也不敢应和他们而信口胡说,因为我害怕因果,《地藏经》上说“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一句恶言,其果报可能是无量劫。
再就是贪婪,后学是做生意的,而且很发财,越是这样贪心就越重,我听从老法师的教诲,用布施来度贪心,惟有通过外象上的舍离才能祛除内心对物欲的贪执。这一年半以来,用汇款的方式,不停的放生,到现在我感觉自己的烦恼几乎没有了,因为我对很多事情都看开了,放下了。记起老法师说,布施得利益最大的并不是对方,而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布施掉了贪心,同时也布施掉了烦恼,布施掉了痛苦,给予别人最终成就了自己。
再说嗔恨心,没有学佛前我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有修养,不会轻易动怒,可是一旦达到极限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现在想起来很是后悔,后悔我伤害到了那么多爱我的人,想补救都不可能了。
老法师告诉我用修忍辱来对治嗔恚,利用自己身边的环境来慢慢的打磨自己的性情。后学感觉修忍辱我有着别人没有的优越环境,因为我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有的傲慢,有的急噪,有的无理,我把他们当做我最好的老师,把我的生意场当作我练心的最佳场所。
刚开始的时候,面对一些无理的客人,只是强做笑颜,心里还会有一股无名业火,但是不会说一句难听话,表面上也看不出来。再后来遇到这种情况就暗暗对自己说:你应该感谢他,感谢他成就你的忍辱功夫。这样想立刻嗔恚心就减小了很多。
现在的我,结合四摄法中的爱语一法,对任何一个人,态度和蔼,言语柔和,不允许一句伤人的话从我嘴里说出来,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使他人不在紧张,又何尝不是一种布施呢?再说言语不让人也是大过,也是有损福报的,学习用一颗至诚的心面对每一个人,不管对方如何的尖刻,我始终保持自己的心像一个宁静的湖泊,没有一丝波澜,性格犹如河里的鹅卵石一样,没有棱角。
我很感谢这个杂乱的生活环境,我把我的家庭和生意场当做我的道场,每天在这里打磨自己的习气,祛除贪婪,嗔恚和愚痴。待人接物,学习像水一样的性格“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永远将自己放在最低位,如果和别人有不同观点,最后一句话,始终留给别人来说.老法师说,《易经》中只有一个“谦”卦是六爻皆吉,其他的卦相都不圆满。基督的教法也说,在这个世界你做最后一人,在天国里你必将是第一人.我渴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像大海一样“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没有烦恼,如何成就菩提?没有了污泥,莲花如何开放呢?
很奇怪的是,当我用真诚心对别人的时候,别人的态度立刻也变的谦恭,友好,厚道。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改变了自己,同时就改变了整个世界!
再就是愚痴了,原来总是不知道什么是愚痴,后来明白对任何一种事物执著不放,不能够看破放下,便是没有智慧,便是愚痴。这篇文章记录我多年来的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执遇到了老法师,使我看破了也放下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浏览一下,或许会有所收获!
持戒的功德是很大的,后学现在只能算是学戒,没有资格称持戒。因为大道理懂了不少,真实的修证几乎没有,种种习气还在不时的回头,很多境界只会说根本做不到,有的做的很不圆满,不过我必须把目标定的高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净空老法师法语:
菩萨法无量无边,六度是把无量的菩萨法归纳成六大类。第一类就是“布施”,布施是舍、是放下,绝对不是说一看到布施,我们就舍一点钱财,这个错了!
2 你把钱财舍掉,你能成菩萨吗?你能成佛吗?你能明心见性吗?不可能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误会。
3 布施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烦恼舍掉,布施掉、舍掉,放下,把你的习气舍掉。
《华严》第六回向品给我们讲了七十多种布施,讲得非常详细,那七十多种是提纲挈领,还不是细说。第六回向这一章,我整整讲了一年。
5 修行,诸位一定要晓得,我们自己哪一种烦恼最重,哪一种习气最重,先从这里下手。
就跟治病一样,你身上害很多种病,不止一种!哪一种是要命的病、致命的病,先把这个治好,然后再治其他的,再治轻的。先对付最重的,这才是办法。
如果你本末颠倒,先治轻的,重的还不要紧,轻的还没治好,重的发作,已经呜呼哀哉,你没法子治了,死路一条!一定要先找到自己最重的毛病,从这里下手,从这个地方先舍掉。
所以,要把烦恼布施掉,把生死布施掉。烦恼布施掉,你就没烦恼,生死布施掉,你就不生不灭。这两样你都舍不得布施,你天天生烦恼,你还有生死轮回!
为什么不把生死轮回放下?能把这个放下,佛门叫大丈夫,这个了不起!这些东西都放下了,何况身外之物?身外之物那都是鸡毛蒜皮,哪一样放不下!念佛堂里面,佛七里头主七师常说:放下身心世界。这就是真正的布施。
要放下,你心里才得清凉自在;换句话说,你心里面有忧虑、有牵挂,这都是病,都是六道轮回的病根,你要把一切牵肠挂肚的东西统统舍掉,舍得愈干净愈好。
六祖说,你的清净心里头“本来无一物”,那才是你的真心、才是你的本性。你要不舍得干干净净,你的真心本性就透不出来。禅宗讲明心见性,你决定明不了心,也见不了性,为什么?你不肯放下,你没有把这些东西舍掉。
可见得菩萨法门里,这个法门叫根本法,菩萨修什么?自始至终,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就是修布施,也就是修的放下。你说佛法繁琐,佛法不繁琐,简单的很!
我当年见章嘉大师,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给我开示的就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就是布施,看得破就是般若、就是智慧。
智慧从哪里开?必须放下,智慧才开。智慧开了,你就真正肯放下了,所以这两个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愈肯放下,智慧愈增长,智慧愈增长,放下愈彻底。
菩萨跟我们不一样,菩萨知道这个道理,他认真地在做;我们凡夫不晓得这个道理,也不肯做。初学的人说业障重,重在哪里?晓得这个道理也不肯做,真的业障重!
道理晓得,这就是现代学说所谓“知易行难”。其实真正的道理是“知难行易”,知道难,做不难!知道这个原理原则、事实真相,这个很难,佛要不出世,我们怎么会知道?
真正知道这个道理,这个人马上放下,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个屠刀是比喻,屠刀是造业的,就是你放下一切的造业,这就成佛了,是这个意思。
这个实在讲,还不能不略说说,总希望大家明白。我们的确要把佛法用在生活上,我们才真正能离苦得乐!换句话说,使我们这一生的生活真正的幸福美满。
19 如果学佛的人这一点都做不到,其他的不要谈了,极乐世界你决定没分,你现在学,学得苦的这个样子,你还能到极乐世界去?
20 极乐世界都是欢欢喜喜去的,没有一个是愁眉苦脸去的,所以一定要觉悟,就是要修六度,首先要懂得放下,要懂得舍。
21 “持戒”,就是守法。大家不要死在戒条里面,那个没用处的。戒就是法,国家的宪法、法律我们要遵守,决定不犯法。
除了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这些法律,我们要遵守之外,还有一些不成文的法、没有文字的法,这什么?风俗、习惯、礼貌,这个也要守。
诸位要晓得,持戒并不是“我守个五戒、十戒”,这么呆呆板板地做,你这个佛法学了之后没用处!在你生活方面,家庭、事业,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不上,换句话说,佛法的利益你都得不到。
“忍辱”,忍辱就是培养自己的耐心,世出世间法,你要没有耐心,你就不会有成就。“忍辱”,也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恒心、毅力。你要有恒,“有恒为成功之本”,忍辱波罗密就是培养恒心。
佛法的修学要相当长的时间,绝对不是短时间能成就的。现在一般人学佛,说实在地,比不上前面一代,绝对不是说我们这一代人聪明智慧不如古人,你这样说法就错了。
现代人比过去人决定聪明,为什么成就不如古人?方法错了,自作聪明,不肯依照传统的方法来修学,自己另外去创一个方法,这就是所谓“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可惜了!
27 古人老实,他能遵守老师的教训,能遵守从前人的经验,他很容易成就。
28 以前人,实在讲没有别的本事,他的本事就是专。《三字经》上说“教之道,贵以专”,教是教学,教学的道理就是个“专”。
29 现在人出了花样,现在教之道是“贵以博”。一“博”,一切都完了!
现在学校里,一天要上好几堂不同的课,一个学期要学好多样东西,这是古时候没有的。古时候教学,天分非常高的人同时只能学两样,两样还不同时,顶多是隔一天换一样。
31 譬如一天读经、一天读史,他这一天心是专的,他不分心。第二天才换一个科目,绝对不会在一天里面去学两个科目,不可能的。
如果中等以下的天分,不可以同时学两样,只能学一样。这一样东西学好了,才可以再学一样,专!这是中国几千年教学的经验、心得,成果摆在面前。
现在人不相信,他要搞博,实在那个博就是杂、就是乱,说博好听一点!现在是杂乱,杂乱就无章,怎么能成就得了?所以忍辱就是个“专”,就是这个意思。
34 “专”,那就要忍,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看到人家学那么多,心里很难过:“你看他学那么多,我就学一样,枯燥无味!”
你要没有耐心,怎么行?你这一样如果学个三年,你就出人头地,为什么?专家一个。他学三年学了很多样,他样样都懂一点,样样都半通不通,他没办法出来,你学一样可不得了!
譬如,这么多的佛学院,哪个佛学院出人才?为什么出不了人才?因为他所学的杂乱。我过去也办过佛学院,之后我觉悟了,我才晓得这个毛病,对不起学生!
以后再不敢办了,不但不敢办,佛学院请我去教学,我都不敢去,我觉得到那里去上课是扰乱学生。已经那么多人在扰乱他,我再去扰乱他一下,于心何忍!所以我就不去了。所以一定要专,专学。
我劝诸位同修,要在佛法上真正把基础奠定好,基础打好之后,不但在佛法上贯通,世间法也通了,为什么?你有定有慧,你在世间做任何行业都是第一,都是出人头地。
你遇到任何一个境界,心里有主宰,不动心,你的看法、见解就比别人高明。修学的方法就是三年到五年,你去念一本经书,就这个办法,多简单,非常管用。
40 你要是信了,那你有福;你不信,那是你没有福报,你还要搞杂搞乱,那就没法子。就这么容易,这么简单!
41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非常之好,如果你要想长一点,你就念净土五经,那分量就够了,这个对你决定有好处,这叫忍辱。
42 唯有忍辱才叫“精进”,进是求进步,进步里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纯而不杂。
43 我天天念,这就是进;天天念一种,就是精。我念很多种,虽然进,精没有了,进要精进。
后面这两种,禅定、般若,就是你的收获。前面放下、守法、耐心、求进步,精进,你会得到定,你会得到智慧,后面“禅定、般若”自自然然得到。
45 我这样跟大家解释六度,你就好懂多了,不至于看这六度,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情?也不晓得怎么修法?
46 好像看到布施,赶紧到庙里送几个钱。如果这个庙不是佛法的,你帮助他造恶,你这个钱舍了之后还要背因果,将来还要堕落。
47 你不舍这几个钱还不堕落,舍这个钱还堕落,为什么?帮凶,帮他做坏事!
48 看到持戒,就赶紧想到我要不杀生、不偷盗。虽然天天那么想,一样也做不到,这是不了解它的意义!
南无阿弥陀佛
按八因三缘来修福德,决定全方面转变命运
选自益西彭措堪布讲授的《菩提道次第》
如果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今生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现世八法,而是为未来更广大地修持大乘道,做好准备。
八因、三缘,实际上是修圆满的福德身,作为大乘利他的所依身,在寿命、相貌、出身、财富、威信、名声、根性、力量各方面,都应当具备上等的条件,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成熟众生。
这八因,包括了世间一切的圆满,虽然人人都想获得,但是没有辨别业果的智慧,就不知应从何处下手来创造。圆满的人身,实际是从平凡起步而修得的,只要在生活中修好八因三缘,就可以现前圆满的福德身。
八德之身,分别而言:
第一,寿命长,能很长时间修行,因是爱护众生;
第二,相好,能让人欢喜而愿意接近听受教言,因是佛前供养明灯和新衣;
第三,出身尊贵之家,能让人们敬奉采纳自己的言教,因是身口意修恭敬,自己处在低位,象仆人一样;
第四,自在,既有大财富,又有好人缘,就可以摄持众生,令他成熟,因是修布施;
第五,信言具足,说话别人尊重信任,具足这条功德就能以爱语、同事、利行摄受众生,因是不说妄语、离间语、粗恶语和绮语;
第六,具有大势力,这样做事业就有大能力,能由此摄持众生,令众生很快接受教化,因是发愿和供养;
第七,丈夫身,能成为一切殊胜功德之器,在修法上有许多方便,因是欢喜丈夫功德,厌离女身等;
第八,大力具足,对自他二利的事业没有疲厌,心力坚固,能得智慧力、发神通,因是帮助他人,替人分担,别人不能做的事,自己代他做,别人能做的事,自己充当助手,还有布施饮食。
懂得这些之后,就可以不离开自己的生活,修积未来的圆满人生。
照顾病人、老人、爱护动物、放生,这些是修长寿健康的因;
在家里在单位里,把环境布置得整洁美观,这样来供养如来,将来会得相好;
对人恭敬有礼貌,事事肯让人,把别人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就是修种性尊贵;
每个月领工资时,拿出一部分钱救济身边经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修自在,将来一定会富裕有人缘;
注意修好口业,说话不伤人、不骗人、不讲无意义的话,不破坏别人的关系,语言很和善、很真诚,别人就会信任你,喜欢听你的教导;
常常发愿能摄持种种功德,对上师三宝、父母等殷勤供养,将来有大威势;
爱丈夫性,做人行事正大光明,将来会得丈夫身;
乐于助人,见到弱者就主动去帮助,对于上者也愿做他的助手,这样放下自己成全别人,身心的力量就会提升。
做这些善行,唯一是回向无上菩提,而且待人做事,都是用纯厚的心。这就是心清净。
每天都这样不间断地作、认认真真地行,就是加行清净。
有了这两个清净,自己的相续成为妙田,做什么都能出生大福德。
这是在生活中修好八因三缘,把佛法贯彻在现实的人生当中。
反之,一天大多数时间都不和修行结合,只是形式上做一做,得到的实际利益就不大。
如果能真正去行,不要到来生,今生就会转变,行得猛利,三年就会见大效果。从更近的角度,下半生比上半生增上,一年比一年增上,一月比一月增上,甚至上根者一天比一天增上。
自己可以做试验,在家里对父母、眷属修好这个法,在单位里也这样实修,看看自己的身心、人际关系、事业,各方面是不是在增上。
所以,业果这个法贵在实践,真正按八因三缘来修,决定可以全方面转变命运,不在这里实行,恐怕学佛修道很难有坚实的基础。
抵触顶撞父母的人,工作差,姻缘烂,什么都求不到,万求也枉然!
为什么工作不顺, 姻缘,办事不顺呢?
马上反省自己是否还在抵触顶撞父母师长有没有在言语行为上抵触顶撞父母, 言语行为上割伤父母的心.
有的话, 工作,姻缘,办事必然不顺.
这是真正会天怒鬼神怨的
他们要怒要怨, 就是大事小事阻碍你, 绝不让你遂心容易, 因为他们瞧不起你的为人, 连父母师长都不敬,
你这个狂妄就让他们讨厌.
有什么话, 可以好好的说出来, 切不要用抵触顶撞嗔恨的方式向自己的父母, 上司, 长辈表达.
大多数都是赢个口舌, 赢个文字, 你到底又赢了什么呢?
抵触顶撞父母, 对父母起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毁灭一千个大劫的功德;
不顺父母师长的人, 不管大事小事,
周围的大鬼小鬼就是要来故意挪揄他.,事事绝不让你遂心如意,因为他们看不起不孝顺父母的人.
你做事不顺, 就要知道你已经引起鬼神怨愤, 好好检查自己是否抵触顶撞父母,已经长期的引起天地鬼神的愤怒.
没福的人, 因为善根少, 所以常会做损福事, 所以常会做抵触顶撞父母这种损大福的事
很多人身上都旋绕着戾气, 有这个戾气, 命运就不会通达,事与愿违.
戾得大事小事就是不顺, 因为众鬼神讨厌, 所以都想来阻碍挪揄, 别人来做就是顺, 你来做就问题百出, 非常不顺.
并且戾气是伤害身家性命的, 就像一把白刃, 不但会伤自己, 还会伤到至亲, 乃至一切靠近自己的人.
大家知道怎样消戾气吗?
逆的反义词就是顺.
所以要消掉戾气, 必须要从顺父母, 敬先贤, 尊上司, 敬长辈, 礼平辈开始.
如果一个人不顺亲长, 他身上的戾气, 永远消不掉.
如果一个人肯用一年的时间, 顺父母, 顺上司, 顺先贤长辈, 顺一切众生, 他三十年的戾气也能灭除干净.
没有戾气, 做事就没有阻碍.
从现在开始悔改, 完全来得及, 一年就可以消灭这个业.
自己以后也是要生baby的, 如果你的baby从小就抵触顶撞嗔恨你, 耍脾气不理睬你, 你难过不难过?
有这样的baby, 自己的每一天都容易生嗔心, 烦躁, 心里哪有顺意呢?
如果不悔改, 继续抵触顶撞父母, 你生活中的各种工作,姻缘,办事上的痛苦会一直持续. 还会有一个抵触顶撞你,
高声大气吼着和你说话的baby, 他成长的三十年, 你会快乐吗?
但是只要你从此柔顺的对待父母, 好话哄着父母开心, 幽默一点, 柔软一点, 高兴一点, 那么你将来的baby从小就很爱你,
每天都是你的开心果, 你看到baby都开开心心, 烦恼走光光
三代孝顺师长, 那么这个家族官气丰隆, 自己和子孙必定会因为工作做得好,必定要做官.
随喜时拿钱多少,与功德大小有关系吗?
上师解答:随喜的时候,心一定要纯。随喜不是收费用,不是让你捐款。这是让你种福田,给自己做功德。没有条件,不方便,你可以一分钱也不拿,心里随喜就行,不要勉强。拿得少,拿一角钱、一元钱,也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怕人笑话。别人笑话你,那是他不懂因果,他不懂佛理,他自己造业。你因为怕笑话,就不随喜,这是你自己不懂因果,不懂佛理,你自己造业。
也有的人拿很多钱随喜,却只是为了面子,心里不想拿那么多钱,但是不好意思,怕别人笑话,怕别人看不起。为了面子而随喜,这是不如法的,没有功德。我希望你们不要这样。如果你发心清净的话,你随喜得越多越好。如果你发心不清净的话,拿多少也没有用。
自己看看,能不能发自内心地随喜,能随喜多少就随喜多少。这都是真正的存款啊!阿赖耶这个银行,利润特别高,将来你可以取很多。根据自己的条件,不要太执着,不要太勉强。你太执着、太勉强地,去做供养布施或者随喜,这都不是纯善,没有多大的意义,甚至还会造业。不要这样,一切随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到钓鱼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