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兵8号遥25卫星发射中心在什么地方发射的?

中国航天突发力 发射遥感卫星8号内幕曝光
·本帖位置:
·本帖由网友上传,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转帖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如相关单位或相关个人发现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传真电话:010-)。
值班斑竹:
中国航天突发力 发射遥感卫星8号内幕曝光
11:29 发表
  1、自12月9日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七号后,中国航天再发力:热烈祝贺我国09年一年三发遥感卫星!
  今明两天,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CZ-4C),择机发射“中国遥感卫星8号”。
  本次发射还将搭载发射的我国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提供服务。
  我国星星又要上天去“普查”了,顶中国航天。
  内幕:今年4月发射的遥感6号,是颗技术突破星,意义重大,标志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是为后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7、8等)做好技术储备的一颗重要卫星。说白点,遥感6号是我国第一颗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侦察,中间研制难度只有参与的人能体会。举例,2000年,yanliang,某型机起飞,雷达马上能对三门峡大坝成像,9年后,遥感6号发射,技术参数自己推算。
  附录:遥感卫星发射记录
  日 长征-4B遥感1号(尖兵5号FSW-5) 太原 合成孔径雷达侦察
  日 长征-2D遥感2号(尖兵6号FSW-6) 酒泉 数字成像光学侦察
  日 长征-4C遥感3号(尖兵7号FSW-7) 太原 合成孔径雷达侦察
长征-2D遥感4号(尖兵6号FSW-6) 酒泉 数字成像光学侦察
长征-2C遥感5号(尖兵7号FSW-7) 太原 合成孔径雷达侦察
长征-2C遥感6号(尖兵7号FSW-7) 太原 合成孔径雷达侦察
长征-2D遥感7号(尖兵7号FSW-7)
**********
  2、今天下午,北京时间北京时间18时38分,俄质子-M成功发射3颗格洛纳斯-M全球导航卫星。
  格洛纳斯全球导航系统目前在轨卫星总数为19颗,其中16颗正常工作,另外2颗临时进行技术维护,还有1颗即将退役。此次发射,是为了增加系统在轨卫星数量。“质子-M”运载火箭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生产,运载火箭为三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射重量约700吨。
  北斗加油,中国航天加油,预祝过几天北斗二号(代)发射成功!
  3、发射遥感卫星7号的长征二号丁火箭原计划今年8月份发射另一卫星。但由于今年卫星发射计划作了一定的调整,长征二号丁火箭就和遥感卫星7号作了“星箭配”。
( 11:29) 1098字 (回复2/点击1009)
( 11:32) 1字 (回复0/点击5)
( 20:19) 769字 (回复0/点击9)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009 个阅览者
请选择要上传的图片或音视频文件(小于600K):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如果您希望发贴,请输入您的用户名和口令;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请点击。[转载]中国最新型军事侦察卫星分辨率达0.5米
中国“遥感四号”卫星于昨日(12月1日)发射升空,美国中央情报局就立即声称,“遥感四号”地面分辨率达0.5米,就是用于军事侦察的“尖兵8号”卫星。中国航天从来都是用于和平目的,而美国却一直别有用心地猜测中国卫星的用途,以此来制造“中国威胁论”。据外界称此次在酒泉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的“遥感卫星四号”,其实就是尖兵八号(YG-4),属于光电成像数据传输型详查卫星(数字成像光学侦察
)。明年,还将要在太原使用“长征-4”火箭发射“遥感卫星五号”,即“尖兵九号”,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
  遥感四号
  日12点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四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13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四号”称为“尖兵8号”。
  遥感三号
  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三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4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三号”称为“尖兵7号”。
  遥感二号
  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9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二号”称为“尖兵6号”。
  遥感一号
  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9次飞行。美国称“遥感卫星一号”是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并称为“尖兵5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类的方舟(一):监测全球变暖的尖兵--遥感卫星 - 大众科普信息资源平台
第三届智博会开幕 市...
&>& & 详细
人类的方舟(一):监测全球变暖的尖兵--遥感卫星
全球变暖带给航天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 2012在向我们走来,面对可能的大灾难,人类的&诺亚方舟&在哪里?
日至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93个国家的领导人,长达十几天的会议,围绕&全球变暖&这一话题,讨价还价,争夺本国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和时间。
与这次会议形成呼应的是一部名为《2012》的美国灾难片在会议开幕前全球公映,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展示了预言中地球大灾难令人恐惧的一面和美国人一如既往地&救世主&角色----带领世界各国打造&诺亚方舟&,成功逃生。
2012在向我们走来,面对可能的大灾难,人类的&诺亚方舟&在哪里?
&&& 监测全球变暖的尖兵&&遥感卫星
受到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地形等影响,全球变暖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简单的全球气温均匀升高,它具有时空上的不均匀性。全球变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引起冰川融化、降水变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增加等。而这些后果又会通过非线性反馈机制对全球变暖及人类和动物的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在地球上,不仅是气温,而且是整个气候系统都在发生变化,包括大气成分、海洋、土地覆盖、生物等。在这基础上,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提出了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这一概念,并从1984年开展了一系列科学计划,对全球变化问题进行研究。
过去几十年来,各国发射的数百颗气象、环境、海洋和陆地卫星,在监测全球大气、环境、生态和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观测结果揭示了诸如臭氧空洞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南北极、珠峰冰雪融化速度和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现象。例如美国航宇局发射的地球观察系统(EOS)系列卫星对于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研制的地球静止轨道环境卫星(GOES)已用于美国的气候监测。在2005年,GOES-12卫星成功地拍摄到最強程度的卡特里娜飓风。正在研制的下一代环境卫星GOES-R系列卫星,将携有一台先进基线成像仪,它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图像,其高保真的数据输出速度,是前一代GOES卫星的25倍以上。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要想真正有效地实施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各种措施,首先就要掌握气候变暖的准确情况,这就需要测定世界各地区温室气体的浓度及其升降变化。在开展全球变暖对策研究时,把握城市、森林、海洋等地的温室气体变化状况,显得十分重要。目前观测温室气体浓度分布,主要依靠地面观测站以及从飞机上进行观测,目前地面观测设施以欧美和日本等为中心,只有约280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当前,航天大国越来越依赖卫星监测大气、海洋和陆地的环境与生态变化,并希望利用卫星能够大尺度、全天时、长周期、连续监测的优点,分析研究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并为各国定量或定性监测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为发展低碳经济作贡献。2009年日本成功发射的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the Greenhouse gases Observing Satellite,GOSAT)&呼吸&号和美国NASA发射失败的&轨道碳观测(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 OCO)&卫星以及欧洲正在研发的&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系统(GMES)&,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特别研制的。
&&&  日,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从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用H-2A火箭发射升空,它的主要使命是从太空中观测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布。&呼吸&号卫星卫星由日本太空探索机构和日本环境省共同开发,长2.0米、宽1.8米、高3.7米,加上左右两侧的太阳能电池板后可达13.7米。&呼吸&号上搭载有高精度的温室气体监测传感器,其监测通道多达1.85万个。&呼吸&号可从太空观测太阳发射并经地表反射的红外线,以及地表和大气自身放射的红外线,然后推算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呼吸&号还安装有特殊的传感器,可观测云层和气溶胶,这二者是造成温室气体测定误差的主要物质,因此&呼吸&号可以帮助提高温室气体观测的精确度。&呼吸& 号有别于传统卫星搭载多个扫瞄仪,它只搭载一个扫瞄仪,主要是避免系统不要太复杂,引起意外故障。另外,这枚人造卫星有两个太阳电池,即使其中一个发生故障,卫星也能继续观测。这颗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它将在近地点高度约667千米、远地点高度约683千米的轨道上运行,绕地球一周约需100分钟,每3天就可以收集到全球约5.6万个观测点的最新数据(包括CO2、CH4、水汽和大气温度等)。并通过互联网免费对外公布,除了供日本的研究所应用之外,预计也将供给各国做研究分析。另外,各国公布的温室气体排量也可通过&呼吸& 号卫星的数据进行检验。
美国航宇局为了研究全球变化,已经发展了系列的&Aqua&卫星,它包括已发射入轨的&水&卫星、&太阳伞&卫星、&气&卫星、&云&卫星、&卡里普索&卫星和在今年发射的&轨道碳观测&卫星和尚未发射的另一颗研究温室气体的&光荣(Glory)&卫星。由于每颗卫星经过升交点的时间都是在下午,这个系列也叫做&下午&系列。
由此可见,发展监控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应用卫星,将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变暖的战略高地。
&&& 链接: 《哥本哈根协议》
日至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193个国家在这次会议上,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系列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分歧,哥本哈根会议最终仅仅只通过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协议。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了达成公约规定的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最终目标,应把温度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要加强长期合作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协议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排放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有限共识。根据有关规定,协议应交由各国立法机构审核签署,并在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上得到批准,成为一项法律文件,于2013年开始实施。
这一切说明了国际社会对应对全球变暖的迫切程度,但又说明了为此而进行的减排行动,却十分艰难。由此可见,为了全面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除了继续加强国际协商和合作外,还必须大力提倡技术创新,特别是航天技术的创新。
[字号:||]
已有0条评论()&&社区主版&&军事&&拍客&&贴图&&国际&&时政&&秘密&&生活&&休闲&&女人&&娱乐&&视频&&财经&&情感&&文学&&站务&&城市&&爱心&&校园&&汽车&&旅游&&科技&&游戏&&体育&&文化
阅读(182740)回复(75)跳转到
&&&&转自(笑谦)军事山寨
&&&&8月10日6时49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十号&送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升空的&遥感卫星十号&和&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的。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27次飞行。
&&&&遥感卫星
&&&&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通常,遥感卫星可 在轨道上运行数年。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行和工作。
&&&&我国遥感卫星
&&&& &遥感系列卫星就是中国的侦探卫星,分光学和合成孔径雷达2种型号,代号尖兵(FSW),其中FSW就是&返回式卫星&的拼音简写。当然现在有数字成像技术,卫星就不需要返回了,但还是沿用原来的名称命名。 遥感九号&
&&&&北京时间日12时55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九号&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遥感八号&
&&&&北京时间日15日10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八号&送入太空,搭载火箭升空的我国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此次&一箭双星&方式发射的卫星,是我国第一次发射轨道高度达1000公里的近地卫星。
&&&&&遥感七号&
&&&&北京时间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九日十六时四十二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七号&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遥感六号&
&&&&日10时5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六号&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的&中国遥感卫星六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
&&&&&遥感五号&
&&&&日11时22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五号&成功送入太空。美国把&遥感卫星五号&称为&尖兵9号&。
&&&&&遥感四号&
&&&&日12点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四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13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四号&称为&尖兵8号&。
&&&&&遥感三号&
&&&&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三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三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4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三号&称为&尖兵7号&。
&&&&&遥感二号&
&&&&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9次飞行。美国把&遥感卫星二号&称为&尖兵6号&。
&&&&&遥感一号&
&&&&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9次飞行。美国称&遥感卫星一号&是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并称为&尖兵5号&。
&&&&此帖被十五国风于 16:59:00编辑过我知道了,下次不用再提醒个人签名:【(笑谦)军事山寨】:军迷朋友的乐园!
给本帖评分:12345678910&平均得分:10.0分, 共6人评分
回复置顶区
...或者对本帖发表其他观点:作者:发表于: 19:00:19
&&&&有了枪杆子里的政权,才迎来枪杆子里的崛起,枪杆子里的崛起才会真正拥有真理!!!
&&&&自古以来强大才会拥有真理,伟人毛主席上世纪已看得很清楚枪杆子才会出真理,所以建立了绝对服从党指挥上得了战场打得了硬仗的军队,今天这支军队还将肩负崛起中国的重大责任。
&&&&支持我中华崛起者别忘了
&&&&单击本贴右下角的〔&顶〕 按钮
作者:发表于: 13:59:14形势逼人,,,有可能要进行战略武器实验了&&
作者:发表于: 16:08:33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顶
作者:发表于: 14:38:06
真的在准备了! 个人签名:山巅一寺一壶酒 作者:发表于: 16:09:12严阵以待,作好打狗准备!
作者:发表于: 13:58:20
好多火箭&& 个人签名: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故国虽大,好战必亡。 作者:发表于: 15:25:08
作者:发表于: 15:41:03
是侦察的叫遥感& 预警的叫灾害?&
作者:发表于: 15:45:31
作者:发表于: 16:03:01战前准备吗?
作者:发表于: 16:13:46
DDDDDDDDD 个人签名:在世界上有个千年不变道理,那就是耶稣爱你!! 作者:发表于: 16:13:54
为航天人喝彩
作者:发表于: 16:26:00
中国灾害频繁,我们需要发卫星是来搞灾害预警的!
作者:发表于: 16:40:35 引用:以下是盼统 在& 16:26:00&发表的:
中国灾害频繁,我们需要发卫星是来搞灾害预警的!
监视美国在西太平洋活动地 个人签名:中华军备-网罗天下名器
磨砺中华亮剑 作者:发表于: 16:46:51
& 个人签名:中华军备-网罗天下名器
磨砺中华亮剑 作者:发表于: 16:47:23
& 个人签名:中华军备-网罗天下名器
磨砺中华亮剑 作者:发表于: 16:48:52
& 个人签名:中华军备-网罗天下名器
磨砺中华亮剑 作者:发表于: 16:49:29
&&&&主宰西太平洋的利器,中国星载分钟级合成孔径雷达
个人签名:中华军备-网罗天下名器
磨砺中华亮剑 作者:发表于: 16:56:54
好 个人签名:中 华 帝 国 作者:发表于: 17:40:41好!!1
作者:发表于: 18:10:12贺电
作者:发表于: 18:13:18 引用:以下是十五国风在& 16:40:35&发表的:
引用:以下是盼统 在& 16:26:00&发表的:
中国灾害频繁,我们需要发卫星是来搞灾害预警的!
监视美国在西太平洋活动地
心里明白就行了!
作者:发表于: 18:42:51
射多了,有人终于不快乐了。
作者:发表于: 18:49:10祝贺!
作者:发表于: 19:18:55中国这几年天灾确实不少,嘿嘿,确实需要大量遥感卫星来&检测&一下那些&不安定&因素嘛,哈哈。。。
看到越来越多的&遥感&卫星的成功发射真的好欣慰,在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希望质量也能跟上,嘿嘿,分辨率也不要太高,光学成像么,0.1差不多了,合成孔径雷达么,0..5凑合吧。哈哈
笑着路过,MD还有小鬼子,你们等着被TG看光光吧,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发表于: 19:25:01
个人签名:职业:专门骗人的家伙,文化:高中++,能力:专家-- 作者:发表于: 20:42:02 引用:以下是盼统 在& 16:26:00&发表的:
中国灾害频繁,我们需要发卫星是来搞灾害预警的!
外敌逼近,也算灾害,而且是最大的灾害。 个人签名:生命,就是一个挣扎的过程。挣扎停止,生命结束。 作者:发表于: 21:16:45顶!加油!!!
作者:发表于: 22:12:20
1-10都有哇,赞一个
作者:发表于: 22:15:38
&遥感 真够含蓄的
作者:发表于: 00:26:19
作者:发表于: 00:36:19
作者:发表于: 03:46:54
1-10号了,好
北斗星也要加快射啊&
作者:发表于: 05:39:17
作者:发表于: 08:45:41
&满天都是小星星!
作者:发表于: 09:11:25
好的,这个~
作者:发表于: 10:11:52
&&&&祝贺!
作者:发表于: 10:19:34
作者:发表于: 11:01:09
好,让我们在天上多几只眼晴!!干掉美国佬的航母!!!!!!!!!!
作者:发表于: 11:35:24
作者:发表于: 11:36:10
不知道分辨率如何
作者:发表于: 11:37:29顶
作者:发表于: 11:40:54向航天科学工作者致敬!
作者:发表于: 12:31:18
作者:发表于: 12:41:00
作者:发表于: 12:55:14
干掉美国的老母 个人签名:虽然已经进城了,可骨子里我还是属于原野 作者:发表于: 13:24:33
作者:发表于: 13:35:37
作者:发表于: 14:22:23好
作者:发表于: 14:34:39
向一线辛勤工作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作者:发表于: 14:46:28埋头做事,等待时机!
作者:发表于: 14:48:35加快步伐!!!
作者:发表于: 15:10:11
好! 个人签名: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此走上繁荣富强!!! 作者:发表于: 15:10:44
中华站内短信
(中华网社区)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中华站内短信
对&&添加关注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
&图片加水印
仅支持JPG、GIF、PNG图片文件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385)|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1064',
blogTitle:'中国“遥感卫星六号”升上太空',
blogAbstract:'& \r\n\r\n\r\n\r\n\r\n\r\n北京4月22日电:日10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六号”送入太空。 \r\n  这次发射的“遥感卫星六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r\n  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17次飞行。 \r\n  据介绍,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停用1年的老发射塔架经过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升级后焕发新活力,并成功投入使用。今天,“遥感卫星六号”从这个塔架顺利发射升空。 \r\n  这个塔架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发射工位,曾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4,
publishTime:9,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1,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