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谁知道能量湖北经济学院?能不能简单说一下?有没有相关的书?

今日: 0|昨日: 0|帖子: 867|会员: 10925|欢迎新会员:
主题: 13, 帖数: 29
主题: 19, 帖数: 37
主题: 51, 帖数: 120
主题: 6, 帖数: 553
主题: 4, 帖数: 13
主题: 1, 帖数: 1
主题: 1, 帖数: 56
主题: 9, 帖数: 21
主题: 4, 帖数: 18
主题: 18, 帖数: 18
主题: 1, 帖数: 1
- 总计 7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308 于 .
Powered by道理是这样的,当债券发行的时候,债券的到期日以及票面利率就已经是固定不变的了。当银行利率上升的时候,意味着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上升,因此资金会从债券流向银行,从而使得债券价格下跌。理论上,当债券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使得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可理解为名义利率和无风险利率的差额)回到发行时的水平的时候,债券价格达到均衡。&br&&br&再回到债券回报率的问题。我们假设债券发行的时候,面值100元,一年后到期,年利率5%。而当时银行存款利率是3%。因此我们发现,这张债券的回报率高于无风险利率2个百分点。假设发行了 2个月以后,现在银行利率涨到了4%,而债券由于票面利率无法更改,依然是5%,由此可见这张债券的回报率只高于无风险利率1个百分点了(不考虑折现率),但是债券内在的风险不变,因此这样一来等于是在同样的风险条件下,债券的回报率下降了。&br&&br&回报率下降以后,由于相应的风险无法得到利息的补偿,因此这张债券在市场上的价格会下降,比如降到99元左右,而到期以后依然可以拿到本息和105元,这样6%左右的利率比当前市场利率(4%)依然高2个百分点左右,和发行时的情况一致,假设当前债券的内在风险依然和发行时一致的话,债券价格达到均衡。
道理是这样的,当债券发行的时候,债券的到期日以及票面利率就已经是固定不变的了。当银行利率上升的时候,意味着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上升,因此资金会从债券流向银行,从而使得债券价格下跌。理论上,当债券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使得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可理解…
日本的医生和律师的收入也高,但高得并不离谱。全国平均工资400来万日元,为医院工作的医生是1000多万,自己开业的医生和律师是2000万左右。相对于他们的能力和经受过的考验来说,这个价位不过分。&br&&br&和欧美不太一样的是,日本的国公立医学院的收费并不贵,和其他学科一样,一年五十多万日元,约等于普通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不存在读不起的问题。但是和中国从北大到三本专科有许多个档次的医学院不同,所有的国公立医学院都不比东大的其他专业好考。最优秀的理科生先被医学院收割一遍,次优秀的或是实在不想学医的才去考好大学的其他学科。鬼子是这样认为的,作为修理“人体”这台机器的“工人”,标准当然是越高越好。就算是私立医学院的学生,如果不是名牌私立医学院出身,往往也就是接爸爸的诊所的班,治治感冒发烧,治大病的国公立医院不太容易进去。想当医生的学生要实现梦想比国内要难不少,但作为潜在患者是比较放心的,拿手术刀的不会是野鸡大学毕业靠关系进来的,比较安心。&br&&br&律师这边不光法学部是文科各专业中最难考的,要成为律师还有个极难的司法考试在把关。旧司考是日本最难的考试没有之一(近几年实行了新司法考试,难度有降低,但法律界主流人群仍然是旧司考制度下出来的)。据说三大国家资格:律师、会计师、不动产鉴定师的考试难度如果律师算10,另两个分别是3和2.会计师也是很难的考试了,只是律师更加难得变态。旧司考的通过率只有1%,东大的法学部的学生去考也不过7%左右能合格。哪个学校的学生通过率能有4%就很厉害了。有些国家是官员说了算,日本作为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法律最大,首相犯法也得吃牢饭。而法律案件的参与者:法官、检察官、律师,全都需要通过司法考试。想在法庭上说话,先来考过这个。&br&&br&医生和律师在日本均是要通过极严格的筛选才能从事的职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匹配的收入。实际上日本由于是个贫富差距比较小的国家,这两个职业无论收入数字,还是相对于普通职业的收入差距,和欧美同行比还算是低的。400多万是全国平均收入,那些和他们同等学力的学生,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们平均一下也有八九百万日元,相当于他们的一半到七八成,也没差多少。日本的人均寿命连年世界最高,法治状况也算是世界前列,他们缴出的成绩单对得起这份工资。
日本的医生和律师的收入也高,但高得并不离谱。全国平均工资400来万日元,为医院工作的医生是1000多万,自己开业的医生和律师是2000万左右。相对于他们的能力和经受过的考验来说,这个价位不过分。和欧美不太一样的是,日本的国公立医学院的收费并不贵,和…
我是来说明positive analysis和empirical analysis这两个概念的,这是中国学界普遍混淆了的两个概念。&a data-hash=&81b5ed5da3f54e67301f1& href=&/people/81b5ed5da3f54e67301f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魏紫豪& data-tip=&p$b$81b5ed5da3f54e67301f1&&@魏紫豪&/a&的答案没有区分这两个概念,或者说也存在着这种混淆。 &a data-hash=&61aec83cec3f0& href=&/people/61aec83cec3f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冯晗& data-tip=&p$b$61aec83cec3f0&&@冯晗&/a&的答案指出了这个混淆,解释了positive analysis和normative analysis的含意,但没有说清楚这个混淆是怎么回事。&br&&br&positive analysis(实证分析)和normative analysis(规范分析)是相对应的一对概念,而empirical analysis(经验分析)与theoretical analysis(理论分析)是另一对相对应的概念。国内学界常把empirical analysis也译作“实证分析”,结果导致了positive 和empirical都叫作“实证”。实际上这是错误的。&br&&br&先说positive/normative analysis这一对概念。 &a data-hash=&61aec83cec3f0& href=&/people/61aec83cec3f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冯晗& data-tip=&p$b$61aec83cec3f0&&@冯晗&/a&解释的很清楚。positive analysis描述事实,normative analysis进行价值判断。从思想史上说,positive/normative的区分,来源于大卫·休谟关于事实与价值的区分。&br&&br&再说theoretical/empirical analysis这一对概念。这一对概念在思想史上的来源是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的区分。笛卡尔开创的理性主义强调从抽象前提出发进行逻辑演绎并推导出结论,培根开创的经验主义强调从经验现实出发进行归纳从而获得知识。这也是theoretical和empirical analysis两者的区别。到了现在,在经济学中,这两种方法实际上就是理论模型(初中高级经济学所讲的那些模型)和经验验证(运用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对理论进行检验)的区别。&br&&br&用题主提到的吉芬商品作为例子。&br&(1)价格与需求负相关。这个是一般的常识,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理论分析(从抽象前提进行逻辑演绎),即根据人的一般心理推论出的结论(价格上升,买得就少了)。&br&(2)吉芬发现爱尔兰土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这与人们的常识相违背。这就是一个经验研究(通过观察现实对理论进行检验)。&br&(3)有了经验上的反例,就需要对这种反例进行解释,因此理论就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学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区分解释了吉芬商品存在的原因。首先吉芬品是一种低档品,收入与需求负相关;其次吉芬品的出现要求这种商品在人们的消费构成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因此价格变动造成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吉芬品那种价格与需求正相关的状态就会出现。这就是一个理论分析。&br&(4)有了新的理论来解释吉芬品,需要进一步来对这个新的理论进行经验检验。 &a data-hash=&81b5ed5da3f54e67301f1& href=&/people/81b5ed5da3f54e67301f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魏紫豪& data-tip=&p$b$81b5ed5da3f54e67301f1&&@魏紫豪&/a&在&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吉芬商品(Giffen good)是否存在?为什么?&/a&问题下的回答提到一些论文认为中国部分地区大米和小麦疑似吉芬品,这就是一个基于前述理论分析的经验研究。&br&&br&无论是theoretical analysis还是empirical analysis,都是在描述事实,都是positive analysis。不同的是,theoretical analysis描述的是各种相互影响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而empirical analysis则是要通过观察现实来检验理论上所描述的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对这种关系进行定量研究。&br&&br&仍然拿吉芬品作例子。theoretical analysis强调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通过相对价格影响需求,一是通过影响实际收入进而影响需求;因此当两种影响相反并且后者大于前者时,出现吉芬品。这是一个theoretical analysis。现实中是不是有吉芬品,会不会出现吉芬品都与这个分析无关;只要逻辑上或现实中这两种影响途径都是存在的,那么这个理论分析就是成立的。而这两种影响在现实中是否都是存在,后一种影响究竟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导致吉芬品的出现,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有没有可能存在,这些才是经验研究要做的工作。
我是来说明positive analysis和empirical analysis这两个概念的,这是中国学界普遍混淆了的两个概念。的答案没有区分这两个概念,或者说也存在着这种混淆。 的答案指出了这个混淆,解释了positive analysis和normative analysis的含意,但没有…
泻药。&br&&br&05年的时候,受网络和盗版的影响,电影市场一度低迷,广州部分影院率先试行半价制度,企图通过优惠活动来刺激市场。到了2005年6月份,中国电影放映协会、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向全国影院发起将每周二定为电影院票价半价日的倡议。据统计,7月,全国有27个省市44个城市的168家影院实行周二半价日。&br&&br&政策出台后,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吸引了全国各大影院的追捧,确实,周二半价曾一度带来影院爆棚的局面,观众争先排队买票,上座率大幅提升。然而这项政策,并非强制性政策。凡是该协会会员,各地影院均有选择支持权,以及改变优惠权。并且,周二半价日的政策内容主要是针对票价五折售卖,没有规定必须是哪一天。&br&&br&所以,影院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如果情人节恰好是周二,没有影院会降价支持。原理参照「肯德基很多优惠活动,火车站店一定不支持」。所以就有如下乱象:有的影院选择在周三全天半价,有的则选择每天上午12时之前半价,还有的选择只针对专场半价。&br&&br&而随着影院的大幅建设和团购业务的兴起,周二半价日活动逐渐唱衰,并且,如果你能掌握影院的优惠活动,大可不必集中在周二买票观影,有些影院,会分时段增设不同的优惠活动,来进行观众分流。&br&&br&至于为什么选择周二。资料显示如下:&br&&br&“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有了电视广播,首先是北京电视台(即现在央视的前身),各地先后建台后,大多是转播央视的节目,插播一些当地的新闻。那时央视就是周二下午进行设备检修,各地方台没有了央视的信号,也就安排周二下午检修设备,这样就一直延续下来。”&br&&br&没有电视节目可供娱乐,那电影伺机钻孔,我想就是这个原因。&br&&br&&img data-rawheight=&264& data-rawwidth=&354& src=&/c17cda77faddf6dba8d4d3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4&&
泻药。05年的时候,受网络和盗版的影响,电影市场一度低迷,广州部分影院率先试行半价制度,企图通过优惠活动来刺激市场。到了2005年6月份,中国电影放映协会、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向全国影院发起将每周二定为电影院票价半价日的倡…
&strong&2月12日简要更新奥派和芝加哥学派&/strong&&br&&br&&img src=&/9dcb8c6fadbcabb1d26f98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9dcb8c6fadbcabb1d26f98_r.jpg&&&br&&br&&br&&br&先上一张我做的图吧……更详细的图请参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662c28e2f8df62a65280& data-tip=&p$b$662c28e2f8df62a65280& data-title=&@石顺长&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662c28e2f8df62a65280&&@石顺长&/a& 的答案,ppt作图实在画不下……&br&&br&我理解题主说的经济自由主义主要包括三个阶段&br&&br&1、反对重商主义式国家贸易的阶段——古典&br&2、反对马克思主义集体计划的阶段——边际、新古典&br&3、反对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阶段——新自由主义奥派、芝加哥学派等。&br&不知对不对?&br&&br&这简直是小论文的题目嘛……只大概说一下吧。&br&&br&1、古典主义&br&主要就是反对重商主义&br&(1)价值论&br&财富即生产结果,价值取决于生产成本(价值客观,取决于社会整体),即生产三要素的成本:劳动(及劳动的变体,如管理)的[工资]、生产资料(如土地)的[地租]、资本的[利润]。&br&结论——财富增加的唯一途径是生产,国家治理的目标是扩大生产;&br&反对——重商主义认为财富是货币,国家治理的目标是以国家支持式的贸易,增加货币积累。&br&(2)货币论&br&货币没有价值,只是财富的载体(车与车轮)&br&结论——货币中性论,任何货币政策都是不应该存在的;&br&反对——同上&br&(3)流通分配论&br&在理性、公平(等价)的前提下,由经济人逐利主观能动性促使下的自由交换是社会生产资料、资本及财富的最佳流通分配方式(“看不见的手”理论)&br&结论——①通过私有制,激发通过经济人的主观能动性。&br&②参与经济的个体应在自我道德的约束下进行逐利。(即在等价的前提下进行交换;不顾道德,只逐利的不公平贸易对社会整体都有害)&br&③国家不应对生产资料、资本及财富的流通(即交易)和分配进行干预。应该做的事情是应局限于社会需要,但个人没有动力或没有能力去做的范围,主要包括外部保护、内部监督、公共设施运营三点。 &br&反对——重商主义国家干预下的贸易,以及英国对殖民地单边获利的贸易。&br&&br&2.1 边际主义&br&部分反对古典,全盘否认马克思主义&br&(1)价值论:认为价值取决于消费者主观判断的边际效用(价值主观,取决于个体),应重视消费。&br&——反对古典,具体见上一条。&br&——反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对李嘉图等部分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发展(古典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取决于成本,而成本仅应包括劳动,生产资料及资本不应具有价值),提出了资本及生产资料的价值为“剩余价值”,全部来自于对劳动者劳动价值的剥削。而边际主义通过指出“时间”作为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了“资本”及“生产资料”本身存在价值的合理性。&br&(2)货币论:认为货币不是绝对中性的,应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使货币在经济中保持中性,从而稳定经济。&br&——反对古典和马克思。马克思的货币论其实和古典主义本质上差不多。&br&(3)流通分配论:延续古典。&br&——反对马克思集体按劳分配理论(基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①资本和生产资料持有者得到的剩余价值全部来自于对劳动者的剥削,因此是不公平的、应该被消灭的,消除方法是将生产资料公有化,以及消灭资本利得,完全按劳分配;②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个人的逐利性造成的短视,在技术升级及科学生产规划的成本大于短期收益时,私人持有资本及生产资料会反而会延后技术升级及科学的生产规划)。&br&&br&2.2 新古典&br&总的来说是将古典和边际揉在一起&br&(1)价值论:认为同时取决于生产和消费(供需曲线),长期更多取决于生产成本。&br&(2)货币论:发展了边际主义的看法,认为货币供应是导致经济周期的原因,认同部分货币政策调节手段。&br&(3)流通分配论:延续。&br&&br&3.1 凯恩斯主义,以及当时一些高福利国家的理论&br&因为美国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下对新古典自由市场理论的反思&br&(2)货币论:&br&凯恩斯主义:应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适度的通货膨胀),刺激总需求(解决有效需求不足)&br&(3)流通分配论:&br&①凯恩斯主义:对延续到新古典的只有市场论进行批评,认为完全自由市场的流通分配有其失灵的地方(价格黏性等),在不充分就业等情况下不适用。&br&结论——除了货币政策,还应通过财政手段(即政府通过参与生产、投资来参与分配),进行市场调节&br&②高福利国家:认为贫富分化是社会不公&br&结论——采用财政手段(高税收、高福利)(即政府直接参与分配),调节贫富分化(至于自由市场是怎么认识贫富分化问题的可参看&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既然交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为什么还会出现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a&)&br&&br&3.2 后凯恩斯时代&br&后凯恩斯时代其实比较难概况,……凯恩斯之后二三十年,一些宏观手段的运用导致的失业率、通货膨胀双升,有过凯恩斯大批判。但一直延续到目前主流的应该还是萨缪尔森等新古典综合,就是在自由主义市场的前提下,适当运用国家干预。&br&&br&自由主义阵营最主要包括新奥地利学派、芝加哥学派,有将两者统称为新自由主义的;也有将新奥地利学派称为古典自由主义,将芝加哥学派称为新自由主义的。这里取前者。&br&其中,尤其是芝加哥学派有无数细分,前后观点很多差比较多,不一一罗列了,只大概说说。&br&&br&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其实内核上还是比较一致的,都反对政府干预,奥派比芝加哥学派更为激进,芝加哥学派其实有一个缓慢掉头的过程。异同大概罗列下:&br&&strong&——在理论内容上&/strong&,主要是货币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差异,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本质上是一个问题。&br&(2)货币论:都反对凯恩斯主义为刺激而产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主张与经济相均衡的中性货币政策。但在具体措施上不一样:&br&①奥派主张商品本位货币,由银行发行,也就是说由市场自行调节供应量。&br&②芝加哥学派主要主张信用货币,由政府发行,采用单一的货币政策(货币总量模型)使之保持中性,与经济发展保持一致。&br&(3)流通分配论:奥派更倾向于无政府,芝加哥学更派倾向于小政府。&br&&strong&——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strong&奥派主张理论推导,芝加哥学派主张实证量化分析。&br&&br&先写这么多吧
2月12日简要更新奥派和芝加哥学派先上一张我做的图吧……更详细的图请参看
的答案,ppt作图实在画不下……我理解题主说的经济自由主义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反对重商主义式国家贸易的阶段——古典2、反对马克思主义集体计划的阶段——边际、新古典3、…
&img src=&/ac4dcf5d9d0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ac4dcf5d9d0_r.jpg&&首先上一张表,你能看懂这张表,就能看懂《21 世纪资本论》为什么一方面大卖,一方面又饱受批评了。&br&&br&简单的说,科技革命和现代金融为资本主义的续命已经达到极限了。贫富差距已经在现代金融的作用下和信息革命的掩盖下被扭曲到一个恐怖的地步,随着越来越接近极值,这种贫富差距所激发的社会矛盾已经很难通过货币学派们的金融高利贷来继续向后展期了。崩溃就在眼前,被欺骗的民众已经感觉到一种现实生活和舆论宣传的割裂感,他们十分恐慌和不安,他们深知现有状况存在问题,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贫富分化“,但是其所受的洗脑式教育又告诉了他们现实一切符合“真理”。&br&&br&因此,他们急需一个武器来对抗统治者们的谎言,不管这个武器是对还是错,只要它逻辑上没问题,推导的结果符合民众的预期和想法即可,恰好,《21 世纪资本论》应时而发。如果这本书在上世纪80年代,很明显,这将会是一本无人问津的书,但是恰恰在今天,这本书就成为民众们的武器,舆论上的武器。因为这本书推导出了存量资本对社会的巨大危害,其隐含意义在于,明确的暗示出了贫富分化的源头在于资本收益远远高于劳动收益,是民众进一步要求限制资本收益、惩治富人的有力理论武器。&br&&br&&br&统治者们常说:”21世纪是全人类的时代“,这句话饱含着豪迈和壮志,理想和热血,光明和伟大。但是实际、它是忽悠人的。从上图你可以看出,确切的说,21世纪只是富人们的时代,在这句话的字眼里根本就没有穷人容身的一丝空间。因为在统治者们眼中,金子塔的基石重来就不配冠上”人“这个词,也重来没有把它们当做人类的一份子。&br&&br&所以、统治者们——存量资本的拥有者们自然要压制任何可能威胁其”皇位“的言论和思想,即使这种思想和言论是在其认可的学术理论推导下的结果。就像每个共产主义国家总喜欢把敌对的同属于共产主义的其它国家冠以”修正主义“的帽子一样。&br&&br&&br&但是,趋势已经形成,大势已经扭转,任何认为能够对抗历史车轮的人总有一天要被历史狠狠的辗压。民众已经产生怀疑,这种怀疑绝不是几句轻轻巧巧的话就能够打压和欺骗的,如果嘴炮顶用,人类的史书也不会总是那么的沉重和血腥。&br&&br&&br&我们正站在大时代的路口,但是放眼望去,却是一片昏暗和混乱。未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应该不是光明、和平、正义这类无聊而又可笑的东西吧。&br&&br&——————————————————————————————————————————&br&&br&有些人没看懂表,我在这里补充一下。&br&&br&实际消费分布往往比实际收入分布更具有代表意义,因为社会存在政府和慈善的“转移支付”。&br&&br&二战结束后,穷人们的消费比就在一路缓慢走跌,这是因为有二战的教训摆在那,社会共识还能维系,富人们还不敢过分的依仗资本张扬,政府还不敢过分的偏袒富人。&br&&br&到70年代,占少数的富人们的消费分布已经超过占多数穷人们的消费分布,社会已经到了共识破裂的边缘。这就是70年代美国人“失去一代”的原因,也是滞涨产生的一个社会学因素。&br&&br&很庆幸,80年代突如其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和货币学派的金融高利贷拯救了资本主义社会。在双重的刺激下,一切欣欣向荣,现实社会的贫富扭曲被高增长的社会经济所掩盖。但是遗憾的是,政治家们并没有抓紧时间借助这短暂的机遇重塑社会,反而想当然的认为这种繁荣是永续的,进一步放纵着贫富分化的加剧。&br&&br&21世纪到来了,伴随着21世纪到来的却是穷人们的消费分布开始为负。这种扭曲的幅度之高是我在翻遍经济史也没有找到过的先例。这种状况的出现,意味着穷人们每消费一分钱,就要背负着1.2分钱的债务,穷人们已经完全沦落到依靠债务、福利、慈善、政府的转移支付过活的地步。这么一看,穷人们和罗马帝国的债务奴隶又有什么区别?&br&&br&当80年代的黄金时代终结之时,我们将怎么处理这种令人无奈的现状了?政治家们的回答是:技术进步将会一如既往迅速,经济增长亦会一如既往的高速,简单的说,黄金时代是历史的常态、而非变量。但是很遗憾的是,黄金时代终结的号角已经隐约吹响。&br&&br&有人说顶端和低端的人总是变动的,这话没错,但是却完全犯了用微观现象来理解宏观理论的错误。虽然顶端和低端的人总是变动的,人类中总有些幸运儿一跃龙门从穷人变身为亿万富翁,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毫无意义,贫民窟出现一个百万富翁并不能改变贫民窟本身依旧窘迫的现状,因为当他成为百万富翁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是顶端数据中的一员而不是低端数据中的一员。&br&&br&21实际是全人类的世纪?不,21世纪只是富人们的世纪。
首先上一张表,你能看懂这张表,就能看懂《21 世纪资本论》为什么一方面大卖,一方面又饱受批评了。简单的说,科技革命和现代金融为资本主义的续命已经达到极限了。贫富差距已经在现代金融的作用下和信息革命的掩盖下被扭曲到一个恐怖的地步,随着越来越接…
医生不应该拿回扣。&br&1. 医生和饭店老板的角色有本质区别。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饭馆千千万,食客可以随便选,一个菜是怎么做出来的,也能猜个大概。嫌难吃或者怕有问题,直接拒绝吃就是了。医疗资源却很有限,医疗知识非常多且艰深,一般人没有专门学习过,是不会懂得什么药才是最合适的,也就不知道如何辨别。&br&另一方面,是后果的严重性。一顿饭吃的不好,对健康的损害有限,毕竟大部分人不是顿顿都在同一个饭店吃吧。但是治病的药选得不好,可能会危及性命,或造成不可逆的损害。&br&而且,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也和饭店老板与顾客的关系不同。病人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医生,是给予医生很大信赖的,正因为信息不对称,病人需要医生为其着想,因为以病人自己的能力做不到。可是如果医生会损害病人健康来交换自己的利益,病人还如何信赖医生?但是病人本身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病人可以拒绝治疗,但是这不意味着病人就可以得到应有的治疗啊,得罪自己的主治医生,又对病人有什么好处呢。&br&2. 有本质区别。我去过这种会议,所有的材料都是第三方审核过的,不能带有明显的宣传色彩,不能单独宣传某个药品,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有证据支持。而且大型的会议都是有多个药厂赞助的。这和直接拿钱差很多。最关键的区别是,医生开A药,还是开B药,医生都拿不到额外的钱。所以,医生开药的理由,就基于哪个最有效,而不是哪个最贵了。&br&3. 广告费当然算在成本里面。当然最后也还是消费者买单。这两者不矛盾啊?&br&&br&医生不应该拿回扣的最根本原因是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因为这是人命,而病人往往是非常弱势的。医生和病人之间需要形成信赖的关系,但是这个前提是,医生能够以病人的利益为优先,而不是自己的利益。做不到这一点,病人是无法信任医生的。而医生拿回扣本身,就代表医生把病人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后。如果我知道我的医生收受回扣,对于他开给我的每个药,我都会打个问号,自己查一查的。&br&当然,没人是活雷锋,如果医生的利益和病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也难以保证每个医生都会以病人利益为优先。所以,制度就要起作用了。在北美,药厂已经无法给医生任何直接形式的回扣了。在比较大的诊所还有医院,医药代表连见医生一面都困难。人性总是趋利避害,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所以,靠医生自己的道德约束是不可靠的,实际上即使医生自己声称不受影响,研究证明任何形式的回扣都会影响医生的开药行为。所以只能从根上禁掉这个。&br&&br&Update&br&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对于医生和药厂之间的互动对开药的影响有很多研究,只不过回扣是老皇历了,90年代的时候就给禁了,在那之后就没什么研究了。而药代依然和医生有其他接触,还有其它的好处比如礼物,所以这方面总体上的研究和guideline很多,我就贴出来几个吧。我只有英文资料。&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http://www.who.int/medicines/areas/rational_use/drugPromodhai.pdf&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who.int/medicines/areas/rational_use/drugPromodhai.pdf &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policybase.cma.ca/dbtw-wpd/Policypdf/PD08-01.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olicybase.cma.ca/dbtw-&/span&&span class=&invisible&&wpd/Policypdf/PD08-01.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下面说连药厂请吃饭都会影响医生开药:&br&&a class=& external& href=&http://journal.publications.chestnet.org/data/Journals/CHEST/.pdf&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journal.publications.chestnet.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data/Journals/CHEST/.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下面这篇看不全但是提到了美国联邦的反回扣法,看来是立法禁掉了。&br&&a class=& external& href=&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lim042229&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ejm.org/doi/full/10.10&/span&&span class=&invisible&&56/NEJMlim04222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dopt=Abstrac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cbi.nlm.nih.gov/pubmed&/span&&span class=&invisible&&/?dopt=Abstrac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下面是个FAQ,总结的不错&br&&a href=&http://www.nofreelunch.org/faqs.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AQ's&i class=&icon-external&&&/i&&/a&&br&总之医生拿回扣会影响开药行为已经是共识了。现在研究都针对目前合法的宣传行为,还有药厂赞助的会议,送的小礼物,等等。这些行为都被证明是有影响的。这还只是些小恩小惠。回扣那种级别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br&&br&还有,回扣的问题并不在于某个医生怎样怎样。并不一定每个医生都会受影响,但是最关键的是一旦病人知道医生收回扣,这信任就没了,哪怕医生可以不受影响的,病人如何知道?这也是为什么要全部禁掉,
唯如此病人才能信任医生。何况,病人哪里知道医生到底受不受影响,开的药是不是最合适的,(很多时候回扣也不是医生会瞎开药,只不过不是最合适的罢了),
这个都不知道,又如何影响医生的名声,工作?很多时候,病还是治好了,只是花了多一些的钱,这钱本来可以不花的。病人很难分辨这种情况,也没法去根据这个指责医生。&br&&br&补上一段上面FAQ的内容 :&br&&blockquote&My friends in the business world are wined and dined all the time. Why should doctors be held to a different (higher) standard than business people?&br&&strong&A&/strong&.
Because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unlike many (but not all) business relationships--but like that between a lawyer-client or congressperson-citizen, is a &em&fiduciary relationship&/em&. A fiduciary is someone with specialized holds the trust and
is accountable and obligated both e who is held to a higher standard of conduct, and who therefore avoids conflicts of interest. All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pertain to physicians. Though some may see medicine as “just a business,” clearly—at the present time at least—patients, and society do not see it this way: Patients rightly expect their physician to act in their (the patient’s) best interest. Patients do not enter the examining room &em&caveat emptor&/em&.
Patients should be confident that the drug being is prescribed is the best, the most cost-effective, not the best promoted.&/blockquote&这里把医患关系的特殊性解释的比较清楚。类比就是律师和客户,公务员和公民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中,一方拥有特殊的知识和技能,拥有另一方的信任,在道德上和法律上为对方负责,行为有更高的规范,从而避免利益冲突。有些人认为医学亦不过是一种“business”,但是病人和社会并不这么看。病人希望他们的医生以他们的利益为优先。病人应该可以信任他们的医生开的药是最好的,性价比最高的,而不是宣传最多的。&br&&br&update: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不错:&a href=&/news/magazin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BC News - Should drug firms make payments to doctors?&i class=&icon-external&&&/i&&/a&&br&值得一看。
医生不应该拿回扣。1. 医生和饭店老板的角色有本质区别。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饭馆千千万,食客可以随便选,一个菜是怎么做出来的,也能猜个大概。嫌难吃或者怕有问题,直接拒绝吃就是了。医疗资源却很有限,医疗知识非常多且艰深,一般人没有专门学习过…
&p&记得经济学老师在课堂上说过一句话:不赚钱的企业都是在犯罪。&/p&&p&马云也说过一句: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a href=&/08yaowen/sdfx/587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马云:不赚钱的企业不道德&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财富达到了一种程度,便不再仅仅是个人的资产,而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而存在。&/p&&p&企业贡献社会靠的不是储蓄,而是消费和投资。&/p&&br&&p&(截图后发现马云的表情特具喜感,都可以弄一个表情包了。)&br&&/p&&img src=&/6dfc791eaef55ff693b287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6dfc791eaef55ff693b287_r.jpg&&&img src=&/a248ab23c51d2ab70ee7df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8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a248ab23c51d2ab70ee7df_r.jpg&&来源:几年前的一个视频&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http://player./631f8f32c3a73e1fda9b3bf671e665b8-tvId=-autoplay=0&&&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image//uv__m_601.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激励视频】查理罗斯访谈录:对话马云!&/div&
&div class=&video-url&&/w_19rr8eolup.html&/div&
&/div&&/div&&br&&br&&br&&p&主持人:现在你是世界上最富的人,阿里巴巴也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除了阿里巴巴,你还想要什么? &/p&&p&马云:过去三个月,我真的很不开心,总是听到有人说现在马云是中国首富。 &/p&&p&主持人:也有人说是世界商界明星。 &/p&&p&马云:但,我好像不是。十五年前,在我的公寓里,我的妻子也是最初创业的十八人之一,我问她:“你希望看到自己的丈夫变成富人,当然是杭州的富人而不是中国的富人,还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呢?”她回答:“当然是受尊敬的人。”因为那时候我俩都觉得我根本没有机会成为富人。当时我们想到的都是如何让企业生存下来。&b&我认为,如果你有100万美元,这是你的钱,如果你有2000万美元,你会有许多问题,要考虑通胀要考虑买什么股票之类;但如果你有10亿美元,这已经不是你的钱,这是社会投给你的信任,社会觉得你能比其他人更好地支配这些钱,因此我觉得,我现在手里有资源做更多的事情,可以利用现有的影响力和金钱,我们应该对年轻人投入更多精力。&/b&现在我觉得,或许有一天,我还会回学校教书,跟年轻人在一起。告诉他们一些事情,跟他们分享一些经历。所以这些钱不是我的,我只是恰好在管理这些资源,我希望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p&&p&主持人:告诉年轻人你的故事 &/p&&p&马云:对,要告诉他们我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可能不会有很多人有被拒绝三十次的经历。&/p&&p&来源:&a href=&/01717_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5冬季达沃斯论坛:查理·罗斯对话马云(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p&最新视频:&/p&&p&&a href=&/a//.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BS名嘴查理·罗斯对话马云45分钟完整版:7年后重返达沃斯 阿里巴巴将服务20亿消费者&i class=&icon-external&&&/i&&/a&&/p&
记得经济学老师在课堂上说过一句话:不赚钱的企业都是在犯罪。马云也说过一句: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财富达到了一种程度,便不再仅仅是个人的资产,而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而存在。企业贡献社会靠的不是储蓄,而是消费和投资…
来自子话题:
明明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怪什么计划生育。
明明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怪什么计划生育。
来自子话题:
我强你弱自由经济,你强我弱民族主义。
我强你弱自由经济,你强我弱民族主义。
&p&毛时代干了三件事,修水利,种子改良,四三项目。这三项直接改变了粮食最重要的基础——水,种子,化肥。尤其是四三项目,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直接搞得,所以不上历史书。从七二年开始到八十年代中期全部完成,中国化肥产量从几十万吨到了一千几百万吨。&br&
这三件事的特点是投资大,回报期长。所以虽然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搞,到八十年代才真正开花结果。&br&
小岗村的事就好理解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加之那时国家有点家底了,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自然从贫困温饱。&br&
其实跟分田单干没关系,同时期没分田的也都逐渐脱困了。&br&
反之,恰恰是分田之后,个体农民无力继续投资基础设施。毛时代的水利,种子,化肥,到了九十年代,新世纪以后,逐渐落后。国家投资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挑重点。分散的土地又妨碍机械化作业。整个农业无法继续升级,当然不能从温饱到小康了。&br&
分田单干,相当于把规模作业变成手工作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同时倒退。虽然中国很多地区,地理条件不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但可以通过改变人员组织结构提高生产率。&br&
小岗村当年的成功可以理解为——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到了。&br&
和所有制关系不大,到是如今,所有制却很重要。因为需要重新的土地集中,以推动农业升级。所以现在要加快土地流转&/p&
毛时代干了三件事,修水利,种子改良,四三项目。这三项直接改变了粮食最重要的基础——水,种子,化肥。尤其是四三项目,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直接搞得,所以不上历史书。从七二年开始到八十年代中期全部完成,中国化肥产量从几十万吨到了一千几百万吨。
&p&谢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在规模、设立方式、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适合不同需求的投资者。在选择公司形式时,应考虑发起人的财产能力、经营能力、长远需求。&/p&&p&总体特点上,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规模较小、私密性高的公司形式,保护股东之间的信任关系,是人合性与资合性的结合,公司运营上具有灵活性,其设立、运作步骤简单;&/p&&p&股份有限公司则规模庞大,公众性强,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往往股东人数众多,公司的决策也按持股票数量掌握话语权,是典型的资合公司。出于保护公众的目的,无论从设立条件还是设立程序上说,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比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都更严格、更复杂。两种公司形式具体差异表现在: &/p&&p&1、股权表现形式差异:有限责任公司里,权益总额不作等额划分,股东的股权是通过所认缴的出资额比例来表示,股东表决和偿债时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比例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而股份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数额较小、每一股金额相等股份,股东的表决权按认缴的出资额计算,每股有一票表决权。&/p&&p&2、设立方式及流程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集资,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也不能发行股票,不能得上市。设立流程为 :订立公司章程——股东缴付出资——验资机构验资——设立登记;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可以使用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式外,还可以向社会公开筹集资金并上市融资,但设立流程比较复杂:订立公司章程——发起人认购股份和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验资——召开创立大会——设立登记。&/p&&p&3、股东人数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多于50人,保护了公司的封闭性;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2-200发起人,股东人数无限制,上市公司拥有上百万人的股民都是公司股东。&/p&&p&4、公司资本规模:除了上海自贸区内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取消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外,其余地区的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三万元,股份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五百万元,上市公司五千万元。目前国务院已经开会要求全国推广取消最低注册资本制度,貌似各地尚未执行细则。&/p&&p&5、组织机构设置规范化程度不同:有限公司比较简单、灵活,可以通过章程约定组织机构,可以只设董事、监事各一名,不设监事会、董事会;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高,必须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定期召开股东大会,而上市公司在股份公司的基础上,还要聘用外部独立董事。&/p&&p&6、股权转让与股权的流动性: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出资额。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股东会过半数股东同意,因而股权的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公开发行,转让不受限制,上市公司股票则流动性更高,融资能力更强&/p&&p&7、社会公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只需按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向股东公开,供其查阅,无须对外公布,财务状况相对保密;股份有限公司,并且要定期公布财务状况,上市公司要通过公共媒体向公众公布财务状况,相比较更难操作,公司财务状况也难于保密,更容易涉及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等问题。&/p&
谢邀。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在规模、设立方式、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适合不同需求的投资者。在选择公司形式时,应考虑发起人的财产能力、经营能力、长远需求。总体特点上,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规模较小、私密性高的公司形式,保护股东…
来自子话题:
看這個問題的一些答案可以瞭解到,很多人把自由市場等同爲無政府主義了。&br&&br&不應該允許坐地起價。因爲暴雨天一個人在外面,這是一種危急狀況,不能套用市場經濟那一套——市場經濟的規則沒有錯,但不適合用來解決危急問題。&br&&br&如果在這種危急時刻都要被要挾,會讓人失去對社會的歸屬感。&br&&br&這時候就是政府該幹活的時候了。不是有應急機制嗎?不是制定了警報分級的體系嗎?再制定一套出租車補償機制,跟警報級別聯動就行了。比如一旦發佈橙色警報,這個補償機制就自動觸發,司機出車拉活可以得到高額補助。這等於是政府幫人民僱車,是全社會對這些大雨天困在外面的人的救助。&br&&br&一旦建立了這個補償機制,雨天漲價的出租車要嚴懲。&br&&br&更新:&br&這次颶風桑迪襲擊美國,出租車服務 Uber 漲價了,在 Quora 上有相關討論(&a href=&/Hurricane-Sandy-October-2012/Was-Uber-right-to-raise-rates-during-Hurricane-Sand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urricane-San&/span&&span class=&invisible&&dy-October-2012/Was-Uber-right-to-raise-rates-during-Hurricane-Sand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Uber 的服務跟一般在路上攔出租車不是一回事,並不需要放入緊急應對的範疇內。
看這個問題的一些答案可以瞭解到,很多人把自由市場等同爲無政府主義了。不應該允許坐地起價。因爲暴雨天一個人在外面,這是一種危急狀況,不能套用市場經濟那一套——市場經濟的規則沒有錯,但不適合用來解決危急問題。如果在這種危急時刻都要被要挾,會讓…
来自子话题:
路过该问题,看到楼上很多喷林毅夫的,比如 &a data-hash=&84a64f4be61aa6e54eeecc& href=&/people/84a64f4be61aa6e54eeec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龙一& data-tip=&p$b$84a64f4be61aa6e54eeecc&&@龙一&/a&&a data-hash=&47ac2b6c06195cbcf970a6a0ddf62e9f& href=&/people/47ac2b6c06195cbcf970a6a0ddf62e9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瓦尔哈拉& data-tip=&p$b$47ac2b6c06195cbcf970a6a0ddf62e9f&&@瓦尔哈拉&/a&&a data-hash=&730e28d91a5d21ba74cca9& href=&/people/730e28d91a5d21ba74cca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Bryant Kobe& data-tip=&p$b$730e28d91a5d21ba74cca9&&@Bryant Kobe&/a&
~忍不住上来说几句。正如 &a data-hash=&bb3fb94da504128daeaaa4& href=&/people/bb3fb94da504128daeaaa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程步一& data-tip=&p$b$bb3fb94da504128daeaaa4&&@程步一&/a&所说,如果仔细看一下林毅夫发表的研究成果,确实是很丰富的,在发展经济学界有相当高的国际地位。他发表在AER上面关于中国农业的文章,数学工具用的挺浅,但逻辑条理极其清晰强有力,引用率极高,基本上是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小经典。您&b&可以心平气和的反对林毅夫目前的观点,但抹去他所有的成绩,用一些侮辱性的词汇恐怕不是知乎的水平吧。&/b&&br&&br&&br&&b&我个人也认为林毅夫要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挺难,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目前所在的这个领域&/b&,发展经济学已经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当中,方法论和工具长期得不到更新。国际上新生力量不多。国内做发展经济学的,例如林的弟子姚洋,最近发的文章也就是集中在用数学模型去构建中性政府,玩一些制度经济学数学化的工作上。短时间内,诺奖应该 不会考虑这个领域吧。猜测&br&&br&
最后,插句题外话,国内媒体也特别没节操, 我自己上林毅夫老师开的中国经济专题,感觉他说话思路清楚,不是那种爱出风头和乱说一通的人。很多时候林毅夫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做出的预测和对理论的说明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没节操的媒体特别喜欢扯出一句话,或者几个字来加粗,72号字体!&br&
什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啊,什么政府最重要啦,媒体最喜欢。&br&&br&
问题是,人家往往后面带着,在某某某前提下,如果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顺利,某些问题得到解决。这些话,都被那帮无节操的记者和编辑全部砍掉,于是乎网民和群众开始乱骂。摊手
路过该问题,看到楼上很多喷林毅夫的,比如
~忍不住上来说几句。正如 所说,如果仔细看一下林毅夫发表的研究成果,确实是很丰富的,在发展经济学界有相当高的国际地位。他发表在AER上面关于中国农业的文章,数学工具用的…
典当行估价师
&br& 破产与重组律师
&br& 心理医生 &br&移民顾问
典当行估价师 破产与重组律师 心理医生 移民顾问
&p&飞机只是‘A到‘B,高铁在‘AB间夹了很多点点点。&/p&
飞机只是‘A到‘B,高铁在‘AB间夹了很多点点点。
来自子话题:
如果可以自由兑换,并不需要通过物价。&br&现有有两个国家货币是A和B,0年汇率1A可兑换2B,记作1A=2B,A所在国利率若为5%,B所在国利率若为10%,并作如下假设:&br&a.存贷利率相等且不变&br&b.货币可完全自由兑换&br&c.利率为无风险利率,且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响&br&则可通过下述步骤套利:&br&1、借入A,假设1000单位A&br&2、兑换为B,得到2000B&br&3、B存入1年得到2200B&br&4、兑换为A,得到1100A&br&5、归还1050A,净得50A。&br&由上可以看到,如果利率和汇率不变,则存在无风险套利手法。而根据“免费午餐不存在”这一基本法则,可以看到两者间如果存在利差,则A需求较B为少,则会从实际中促进A、B两者1年后汇率发生改变,如果市场是完全高效的,则到到期日,A、B的汇率变为B,即刚好无风险套利所得为0。此处假设利率已经锁定,在实际中,活期利率和汇率会同时受到影响而改变,最后趋向于一个平衡状态。凡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利率/汇率都在理论上存在套利机会,但并非无风险,因为假设c实际上不成立。&br&&br&天朝的情况需要通过物价,因为假设b不成立,此种情况下无法通过利差来平衡物价,需要引入购买力的概念。“购买力平价比”代表的是这两种货币潜在的汇率预期。我们假设市场上仅有一种商品C且两者都能生产,汇率依然是1A=2B不变,并作如下假设:&br&d.假设商品可以自由流通&br&e.两地以当地货币计价的商品C价格相等,为1A或1B,且两者消耗的资源也相等。&br&f.两者都可以生产超过两者总需求之和的C,且C的标价不变&br&g.货币总量不变&br&则我们发现在A所在国,产品C的价格是1A,若出口到B所在国标价是2B,但当地生产只需要1B,因此根据替代原理,A生产的C销量是0,而反向从B所在国进口C,标价仅需0.5A。此时相当于B在补贴A,A所在国的消费者获得了更好的价格,而B的资源被相对低估了。从而在原理上,两者的资源应当是同等价值的。那么A所在国将必须大量用A兑换B来购买C,使得A相对B贬值,最后两者趋向于相等。&br&而目前,为了获得资金,我朝即B,将上述的修正机制短路,通过不断购买A货币债券将A返回到A所在国,并在固定汇率下发行B使A可以兑换B购买商品C,其结果就是B获得了大量A债券资产和B现金,A获得了商品C,但大量负债。
如果可以自由兑换,并不需要通过物价。现有有两个国家货币是A和B,0年汇率1A可兑换2B,记作1A=2B,A所在国利率若为5%,B所在国利率若为10%,并作如下假设:a.存贷利率相等且不变b.货币可完全自由兑换c.利率为无风险利率,且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响则可通过下…
来自子话题:
首先,感谢羊村哲学黑店!&br&&br&其次,在这个答案里我将援引一些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相关问题的答案,包括我的和其他答主的。在此先向其他答主致谢。&br&&br&「马克思主义过时」和「马克思主义错误」也许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大体上而言,这是非常常见的批评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进路。而我认为,在论证合理的基础上,这两者都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批评,但也都是可以反驳的。在这里我想把二者都稍微谈一谈。&br&&br&&b&一、「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观点&/b&&br&&br&社会科学界不存在一个既成的天然的理论等待学者将它发掘出土。一种理论的提出,其作用是模仿,模仿一种能合理描述和解释发生了的社会现状的机制,可能也运用这一机制对未来进行推论。&b&故而,一种理论的过时,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它丧失了(曾有的)对现实的解释力,甚至也丧失了对现实的描述力。&/b&「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观点是常见的,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内。我认为&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这件事,在国外已经变成常识了吗?&/a&这个答案是我在知乎上所见的所有试图对整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进行盘点的理论中,做得最好的一个。在这个答案的基础上,推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过时」是不奇怪的。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确实远在主流经济学范畴之外。现代主流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在模拟当代的现实问题上更先进,做得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好。这点上,现代经济学当然也做得比斯密、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要好。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评,我认为是可以欣然接受的。&br&&br&但一个问题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作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驳斥——探讨了很多实际上并不属于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故而有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观点,也是我持有的观点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是纯粹的Economics,而是Philosophy of Economics。按照现在的学科划分方法,这块内容应该属于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他所探讨的「交换在何基础上得以合理进行」、「价值是什么」等一些问题,&b&是他哲学研究和哲学立场所推论出的不可避免的结果。&/b&而这些问题,不全然是现代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就好像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关心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同一样。至于这块Philosophy of Economics的理论过时没有,我自己的想法还非常粗浅,我看到的从这个层面上切入的讨论还是太少,在这里难以展开。&br&&br&&b&村长 &a data-hash=&e92e1b7c15b3bdae500aa371d66ed8f9& href=&/people/e92e1b7c15b3bdae500aa371d66ed8f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oldgoat& data-tip=&p$b$e92e1b7c15b3bdae500aa371d66ed8f9&&@oldgoat&/a& 指出,「当代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哲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比如讨论社会科学理论的结构、数学模型的适用性、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判定以及实在性、解释和实证检验的有效性等。当然因为一些社会科学独特的性质,所以也有一些特性,比如(相对于自然科学的)复杂性和规范性等。这个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好像不太像“狭义”(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哲学。或者说它更关注社会科学中的独特性质那个部分,在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领域好像一般把这种进路叫做批判进路或诠释进路。 」&/b&&br&&br&所以请大家暂勿轻信我的这个进路。&br&&br&但马克思主义不是只有经济理论(也不是只有共产主义理论)。他的一部分理论,甚至直观上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还有现实的描述力和解释力,比如商品拜物教理论。其他的理论在很多领域里也还发挥着作用。例如社会科学里的国家形成理论(State Formation Theory)领域,进路繁多,包括环境进路(参见Jared Diamond等)、组织结构进路(参见Acemoglu and Robinson等)、韦伯主义文化进路(太多了),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式的阶级进路(例,参见Barrington Moore, &i&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i&, Beacon Press, 1966)。再比如随着经济危机和占领华尔街运动而再次复兴的危机理论和阶级理论(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关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几个问题?&/a&,第七条)。&b&这些无非说明,很多时候,理论会有波峰和波谷,也会有晚辈从长者的理论中继续挖掘,为长者续命。&/b&这也无非说明,马克思理论中的很多东西未必已经过时。&br&&br&&b&二、「马克思主义错误」的观点&/b&&br&&br&如上所述,即便是马克思本人的文本,涉及的领域也太多。在这里只能从最宽泛的层面上来谈一下认为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几种常见驳斥进路:&br&&br&(1)攻击结论&br&&br&这通常意味着在接受前提和论证过程及论证方法的情况下驳斥结论。这种进路相对其他进路来说并不常见,因为马克思的前提和论证方法都有够独特,大部分反对者不会走过前两步来攻击结论……故而就算有这样的攻击进路,也更可能来自马克思主义者内部的理论调整,不在这里展开。&br&&br&(2)攻击论证&br&&br&尤其是攻击论证方法,即攻击辩证法。我在先前的一个回答中谈过这个问题,现在看来答案质量太差,不贴了。在那个答案里我重点提到了波普尔。波普尔对辩证法的批判(参见Popper, &i&What is Dialectic&/i&, &i&Mind&/i&, New Series, Vol. 49, No. 196. (Oct., 1940), pp. 403-426.)是非常著名而有力的,&b&他至少迫使辩证法家直视这样两个问题:(a)辩证法能不能和形式逻辑兼容,以及(b)辩证法是一种论证方法还是一种描述方法。&/b&当然,对波普尔的还击也比比皆是,在知乎里就有不少能一定程度上回答波普尔质疑的好答案,&b&如 &a data-hash=&953f26f8a5cc3dce952c97& href=&/people/953f26f8a5cc3dce952c9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黑色笔记本& data-tip=&p$b$953f26f8a5cc3dce952c97&&@黑色笔记本&/a&的答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辩证法是否科学?&/a&。首辅大人 &a data-hash=&07f28e0212bdbf17e3abd5ad& href=&/people/07f28e0212bdbf17e3abd5a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殷守甫& data-tip=&p$b$07f28e0212bdbf17e3abd5ad&&@殷守甫&/a& 的&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辩证法是否科学?&/a&则是对辩证法极好的澄清。&/b&崔颢题诗,我就不多谈了。&br&&br&但是,请不要自降身价,拿什么《辩证法与放屁》之类的垃圾文章来批评辩证法。&br&&br&(3)攻击前提&br&&br&诚然,在马克思主义者内部,关于何者才是马克思整套理论的基本前提的争论还在进行。例如,阿尔都塞式的划分(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阿尔都塞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的影响?&/a&)会导致前提问题变得难以解答。非阿尔都塞主义者中,有坚持将辩证法作为(一种结构主义的)基本前提的(参见Bertell Ollman等);有将人类本质作为基本前提的(可参见Mehmet Tabak, &i&Dialectics of Human Nature in Marx's Philosophy&/i&, Palgrave McMillan, 2012)。我正在翻译这本书,对最后一个观点熟悉且支持,仅以此举例。&br&&br&&b&Tabak认为,马克思整套理论的基础是辩证的人类本质——辩证意义上的两种层面的人类本质,以生产劳动凸显的自由自觉的人类本质(参见《巴黎手稿》)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类本质(参见《费尔巴哈提纲》第六条)。&/b&从自由自觉的人类本质这一层面来说,生产活动是人成其为自由自觉的人的根本活动。通过生产活动,人实现主体的客体化,在客体中实现主体的本质。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类本质立场,它跟现存的大量社会科学理论对人类本质的理解都截然不同。主流的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将人还原成利己的、被趋利避害的动机所驱动的个体。如果站在Rational Choice Theory的立场上,可以攻击马克思对人类本质的理解不知所云。&br&&br&但是,前提不同的人,更多的情况下是不进行交流,因为并无交流的必要。&br&&br&&b&三、其他&/b&&br&&br&以下全是诛心之论。在知乎上,我遇到过若干次被指责为马克思「洗地」。事实上,我很少在知乎上为马克思洗地——我根本不会把我为马克思洗地的文章贴到知乎上来。这里本来就不是进行学术讨论的地方,故而我并不很乐意表述自己的观点。我所做的工作,大部分是澄清,例如阐释一下相关的论辩都是如何进行的。如果有人连澄清都接受不了,那恐怕态度上问题不小。换言之,如果有人对马克思的理论已经有了不愿改变的答案,坚定地认为它过时了或者是错误的,那也请不必评论,点反对即可。&b&不打算变更的答案的问题,就不必再寻求讨论了。&/b&&br&&br&&br&另外,论辩是理论家的基本工作,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这一点。如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马克思主义真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吗?真的没有任何反例或漏洞吗?&/a&里提到的一样,一套理论如果无人批评,并不能说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是说明这套理论只是烂得无人问津而已。所以不要看到一个批评,就认为被批评者已经死了。否则,马克思批评了那么多人,把几乎所有影响过他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都批评了一通,怎么没见这些人被大众宣告学术死亡?&br&&br&事实上,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我从不在意马克思主义会不会很快终结。相反,我希望它早日终结,哪怕我因此丢了饭碗——因为这说明,马克思所批判的一切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都已化解。人免于异化,重新取回了人类本质。若是如此,丢几个马克思主义者的饭碗,算什么大事。&br&&br&也许,我们未必需要「前后五百年老马平欺所有哲学家」的英雄主义哲学史观,也未必需要「马克思和共产主义实践早就一起死了」的阶级主义哲学史观。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恐怕都比这二者要来得强。&br&&br&但是,让马克思做一个安静的学术的男子,就是这么难。
首先,感谢羊村哲学黑店!其次,在这个答案里我将援引一些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相关问题的答案,包括我的和其他答主的。在此先向其他答主致谢。「马克思主义过时」和「马克思主义错误」也许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大体上而言,这是非常常见的批评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进…
答案是:沙特比俄罗斯更强。&br&&br&&br&1、单纯的成本:&br&由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成本问题也得把美国拉进来。&br&&br&油价刷新四年新低,美国页岩油行业是否会在油价大跌中衰败呢?彭博社给出的答案是,不然。即使油价跌破80美元,Bakken和Eagle Ford等最重要页岩油产区的页岩油仍然能盈利。尤其是Eagle Ford地区的部分页岩油,哪怕卖50美元也能盈利。&br&&img src=&/dfe679ade1bcd995aba1_b.jpg& data-rawheight=&392&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fe679ade1bcd995aba1_r.jpg&&&br&&br&&br&&br&科威特石油部长近日表示,OPEC目前并没有通过减产来提升油价的考虑。随着冬季原油需求的回暖,原油价格有望反弹。76-77美元将是市场价格的底部,因美国和俄罗斯的成本就在该范围内。&br&&br&&br&2、最重要的是石油输出成员国财政收支平衡原油价格。&br&&br&&img src=&/8ddeca8b09da3a0ede2c90_b.jpg& data-rawheight=&1200& data-rawwidth=&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8ddeca8b09da3a0ede2c90_r.jpg&&&br&&br&这个更直观&br&&img src=&/4bf44cd936efa03bb5551e2_b.jpg& data-rawheight=&1063& data-rawwidth=&10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3& data-original=&/4bf44cd936efa03bb5551e2_r.jpg&&&br&&br&&br&沙特等和美国关系相当好的国家的平衡价格比俄罗斯的平衡价格不知道低了多少。&br&&br&哦对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查韦斯所在的委内瑞拉的财政收支平衡价格是168美元。(德银近期数据,与上表有出入)中国人民真的是......富有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答案是:沙特比俄罗斯更强。1、单纯的成本:由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成本问题也得把美国拉进来。油价刷新四年新低,美国页岩油行业是否会在油价大跌中衰败呢?彭博社给出的答案是,不然。即使油价跌破80美元,Bakken和Eagle Ford等最重要页岩油产区的页岩油仍…
来自子话题:
公司政治特征:&br&1.表面都很和气,背后都很恐怖.&br&2.都擅长争功.&br&3.都擅长撇清问题.&br&4.不能太努力.&br&5.不能太积极.&br&6.不能当众发表太多个人意见和建议.&br&7.和上级搞好关系.&br&8.做事不分对错,只要领导说的.&br&9.无论大事小事,表现出特别积极,结果不重要.&br&10.能力强,性格直的无法在公司生存.&br&11.时刻和领导保持同样的意见.&br&12.记得领导的生日.&br&13.&口才好&针对溜须拍马,争功...!&br&14.给上级领导批评自己的机会,让领导有成就感.&br&15.任何事情流程都要特别复杂.制度规矩特别多.&br&16. 公司只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能解决问题的人.&br&17......
公司政治特征:1.表面都很和气,背后都很恐怖.2.都擅长争功.3.都擅长撇清问题.4.不能太努力.5.不能太积极.6.不能当众发表太多个人意见和建议.7.和上级搞好关系.8.做事不分对错,只要领导说的.9.无论大事小事,表现出特别积极,结果不重要.10.能力强,性格直的无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