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折是生肖或数字

&&&&&汉武大帝生肖 汉武大帝生肖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汉武大帝生肖爱奇艺视频
汉武大帝生肖
汉武大帝之卫子夫
聆听汉武大帝主题曲最后的倾诉笛子版
汉武大帝片尾曲等待
《汉武大帝》11月10日不删档 宣传视频今日曝光 百游旗下,五星网游《汉武大帝》11月10日不删档测试。今日,宣传视频曝光,全面解读“五星网游标准”:五星团队、五星玩法、五星国战、五星承诺、五星推广。
最后的倾诉 韩磊 电视剧《汉武大帝》片首歌曲 高清 最后的倾诉 电视剧《汉武大帝》片首歌曲
同屏1000hold住 《汉武大帝》最稳定国战网游 今日,网上一部关于《汉武大帝》同屏测试的游戏视频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视频内容为游戏针对同屏人数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游戏完全超过1000人同屏,并且流畅非常。看得网友直呼:“真是太强大了,每次都给它hold住了!”
歌曲-等待 (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尾曲)-韩磊 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尾主题歌
【超清版】严宽杜若溪——《汉武大帝》网游微电影预告片 西汉,中原大地抗击匈奴,名将辈出 百草荒处,挥剑问月 朱红窗下,红颜尽逝 严宽、杜若溪代言网游《汉武大帝》 严宽亲自参与执导、创作 情侣档穿越演绎 大漠将军、烽火红颜 前世今生之旷世奇缘
星光大道 包文科 汉武大帝主题曲《最后的倾诉》 菏泽单县的农村教师包文科演唱的《最后的倾诉》,浑厚有力、音色高亢富有感染力。自从16岁开始参加各种形式的声乐比赛,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执着坚持了13个年头,希望有一天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为更多的人歌唱!
国战网游《汉武大帝》六大职业全揭秘 在视频中,玩家可以看到六大职业的精彩战斗视频,乐师的优雅、弓手的犀利、武士的彪悍、刺客的诡异、天师的咒术、医师的治愈,相信给大家带来了很深的印象。在国战中,通过职业搭配,还可进行不同的战术部署,结合《汉武大帝》独树一格的装备无限制特色,更能将国战艺术演绎到极致。
《汉武大帝》明日内测 劫镖玩法视频首曝 以国战为核心的《汉武大帝》在内容上十分丰富,圣城保卫战、帮派争霸赛、勇者试练、押镖劫镖等活动在之前的测试中深入人心,其中押镖任务更是以激烈刺激、经验报酬极高而受到玩家热赞,一起来分享这位玩家的押镖之旅吧。
公会必看!《汉武大帝》五星帮战视频曝光 视频中为我们展示了《汉武大帝》四大国战玩法之一——荣誉帮派战。该玩法以构思巧妙的战争地图、腥风血雨的战争场面、平衡竞争的战争规则完美体现了帮派的配合默契程度,不但可以让帮派玩家获得丰厚的奖励,更赢得至高无上的帮派名声与地位。
《汉武大帝》游戏试玩2 《汉武大帝》游戏视频
国战网游《汉武大帝》六大职业全揭秘 在视频中,玩家可以看到六大职业的精彩战斗视频,乐师的优雅、弓手的犀利、武士的彪悍,相信给大家带来了很深的印象。在国战中,通过职业搭配,还可进行不同的战术部署,结合《汉武大帝》独树一格的装备无限制特色,更能将国战艺术演绎到极致。 目前,影视红星严宽也签约百游,成为五星级网游《汉武大帝》代言人,各位玩家将与严宽一起,穿越时空,来到汉武时期,一同领略最庞大最激情的国战。
新游前哨站《汉武大帝》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款历史题材网游 ,这款游戏的基础资料,游戏名称《汉武大帝》,游戏类别是一款角色扮演类游戏,游戏画面是2.8D,由百游研发及运营,在7月8号进行首次封测。 《汉武大帝》是百游最新推出的2.8D MMORPG历史战争网游。游戏的背景故事取材于中国汉武帝时期,展现了西汉时期,中原大地抗击匈奴的那个名将辈出的年代!并在此背景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将中国历史与虚构的故事背景完美结合,使玩家体验游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华夏文明的浩瀚和无穷魅力。
《汉武大帝》角色创建 《汉武大帝》游戏视频
《汉武大帝》试玩 《汉武大帝》游戏视频
汉武大帝 千古君臣 BY心晴
汉武大帝主题曲-等待-阿旋演唱 汉武大帝主题曲-等待-阿旋演唱
《汉武大帝》宠物与坐骑 《汉武大帝》游戏视频
严宽独唱版汉武大帝OL主题曲——只愿再续千年时光(配燕师MV) 《只愿再续千年时光》歌词:      昔日一别百草荒   今生今世不能忘   长安远举头望看叶落几场   拂须叹挥剑问月光      换戎装只一心刻画你的模样   风吹过烟消云散场   烽火映边疆空悲伤   多少将士千古流芳      闽越殇匈奴亡谁能与我相抗   揽尽江山共饮一场   汉武帝称王繁华沧桑   只愿再续千年时光   (终回到初见的地方) 京剧念白: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百游《汉武大帝》网博火爆 严宽现场送祝福 网博会第二日,《汉武大帝》代言人严宽送来现场祝福。
“一会两节”大型演唱会—等待(韩磊)汉武大帝
“一会两节”大型演唱会—等待(韩磊)汉武大帝 首届中国灵璧奇石文化博览会暨首届钟馗文化节、首届虞姬文化节
等待 哈工大 刘京 校园好声音 汉武大帝陈宝国 2012年8月 等待,哈工大刘京,2012年8月翻唱。本片背景视频选自由陈宝国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部分片段。在此谨对词作者葛根塔娜、曲作者张宏光和原演唱者韩磊以及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导演、摄像和演员陈宝国,表示我们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汉武大帝》弓箭手跑任务 《汉武大帝》游戏视频
766游戏网走进百游探访汉武大帝项目组 百游已经发展为集网络游戏、单机游戏、网页游戏、移动互联网游戏等多产品、多类型的专业化数字娱乐运营团队。公司坚持一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做好的游戏”为核心理念,致力于为广大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互动娱乐体验。 “766游戏网”于2005年成立,历时六年时间迅速发展为国内首屈一指互动型游戏门户网站,致力于业内新 闻咨讯、产品推广、游戏下载、论坛交流方面,以更加互动的方式表现,为玩家提供更便捷、全面的服务 。同时,“766游戏网”长期为国内外大部分游戏厂商长期提供形象广告、游戏评测、宣传及策划活动, 为客户迅速提升品牌形象。 766网站标志 近年来“766游戏网”发展迅猛,旗下完整庞大的游戏咨讯体系下辖大型版块多达数十个。据2010年最新“766 游戏网”日均独立访客均值2,500,000,日均PV均值10,000,000。我们拥有新游、页游、视频、下载、图片、活动、知道、小游戏等15个频道、拥有521个游戏专区和超过500万的论坛注册用户,同时已成为百度、淘宝网的重要合作伙伴。“766游戏网”的原创新闻在业内广泛流传发布,每天发布的新闻量是同等网站的3倍 以上。并保持365天不间断更新。
2012新福克斯 DVD导航 2012新福克斯 DVD导航
断桥残雪刘敬伟 断桥残雪刘敬伟
【拍客】草根歌手演唱汉武大帝插曲。韩磊《千百年后谁还记得谁》 工地哥QQ
汉武大帝之石门二中聚会筹备(终稿) 仅以此片献给湖南省石门县第二中学20周年同学聚会所有童靴们(高72班,高73班,高74班,高75班),感谢组委会所有的成员,因有你们的付出,才更精彩!
汉武大帝生肖其他推荐发布时间: 来源: ()
& & &&我是湘西人,注定烙上深深的湘西印,醉在浓浓的湘西情。&湘西是什么?湘西是黔中郡、洞庭郡、武陵郡、溪州、苗疆。湘西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响亮的称谓,湘西为中国历史写下了不俗的奇迹和惊叹。历史煅铸了湘西灵魂,也熔成了湘西精神。&湘西有什么?湘西有古老的传说,有古艳的神话,有神奇的民俗,有斑斓的风情,有茶芽、织锦、楠木、丹砂、苞茅诸如此类的贡物,有里耶秦城、四方城、老司城、凤凰城、黄丝桥、乾州城一批各具特质的古城,有里耶秦简、溪州铜柱、苗疆边墙、矮寨大桥,也有羊峰毓秀、八面临风、武山矗峻、酉水涛映、武水环青,人文自然,活色生香。湘西固然欠缺,却也殷实,实在自信自足,实在山青水秀。&湘西在哪里?湘西既在沈从文书里、黄永玉画里、宋祖英歌里,更在每位湘西人的眼里、手里、心里、梦里,湘西归于自然,属于未来,湘西梦才刚刚开始。&湘西表情不是习惯意识中的蛮烟瘴雨,蛎擅粒乜辔碇兀衩丶吕酰嫖鞯囊磺姓跃怂俣孺颖渥牛嫖骼返暮裰赜胂嫖飨质档淖非笳仔醋乓磺ぴ奖继谏幌⒌睦终隆&我正肩负行囊,走在湘西的路上,我幸运,我欣慰,我能在苦旅中偶遇湘西山水的良辰美景,我能切身感受山水湘西的春华秋实。& &我愿意一路觅寻,我愿意一直苦索。&
&但凡穿越过湘西矮寨的有心人,在饱览一番崔巍瑰丽的高山峡谷奇观之后,都会倏尔萌发一丝奇想――亿万斯年前,矮寨一定有过一次骇浪排空石破天惊雷霆万钧的裂变。
任何裂变都是一次对原生状态的撕裂和毁灭,任何一次裂变都伴随着一阵不可名状而又不得不独吞的痉挛和灼痛,任何一次裂变都将会在燃烧熔化中获得新生。矮寨就是在亿万年前那次喜马拉雅运动中经历了裂变,赢得了新生。
武山、崇山、吕洞山这三个在造山运动中诞生的婴儿还没有来得及褪去一身热浪逼人的雾水就已联手托起矮寨这块谷地。随之而来,漫天豪雨的侵蚀,惊天动地的崩塌,又在武山、崇山、吕洞山周遭裂隙间恣意切割,发育成两个险峻幽邃的峡谷群――德夯峡谷群和双龙峡谷群,两个谷群各抱地势肆无忌惮又毫不留情地挤压着矮寨对面坡地,占尽地利后,各自落落大方的伸出一条迂回的狭道,在矮寨谷地把手言欢,融为一体。
轰轰烈烈的裂变往往都有刻骨铭心的泪水滂沱,漫天飘舞的豪雨就是灼热的泪水,豪雨般的泪水在抚慰伤痛的天荒地老中渐渐汇流成峡谷中两条激荡奔流的溪河,峒河自西,德夯溪从北,径自沿着峡谷甬道奔涌而出,在群峰簇立的矮寨不期而遇,合二为一。
矮寨素来矜持,却非凡大度,敞开胸襟接纳了来自万古千年的幽谷、溪河、峰林、峭壁、飞瀑、流泉……这些都是饱经沧桑的自然派大师,毫不遮拦袒露着一身豪气,早已反客为主,才思泉涌,挥洒自如,联袂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千古峡谷名曲――矮寨天险。矮寨憨态可掬,笑看大师们纵情,任风弹奏,任岁月高歌。
最先莅临矮寨天险的是湘西苗族的先辈们,苗族史诗《古老话》里清晰地记载了几支苗民辗转迁徙至此的情景。多灾多难的苗胞自从洞庭湖决定西迁武陵山区时就有了一个约定:面朝大山,按支系和宗族迁徙,每个宗姓各置一面大鼓,敲鼓而行,彼此照应。当一群群筚路蓝缕的苗胞,牵父携子,引哥带弟,溯武溪接踵来到矮寨时,几乎不约而同的被眼前突兀的天险震住。多年的经验多年的习惯使然,每逢生死存亡之际,都得合鼓立社,椎牛祭神。我们可以想象当初合鼓祭神的场景,那一定是一场最虔诚最肃穆的盛会:掌控祭祀的巴代面向矮寨天险伫立,手持司刀,摇晃铜铃,喃喃而语,召请诸神,巴代身后是一片黑压压长跪不起念念有词的苗子苗孙。法事礼毕,锣鼓齐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着一根硕大的五花柱轮番刺牛,踏歌而舞,竟然乐此不疲长达九天九夜。
一场鼓乐便是一种坦诚的祈拜,一次鼓会便是一次与神的沟通。苗胞们顿然醒悟,豁然开朗,重结鼓社,除一部分苗民留住矮寨外,其余大部分成两股沿河击鼓开进,一股往峒河上游,经大兴直奔崇山峻岭;一股沿德夯溪而上,赶赴吕洞大山。
恐怕谁也不曾料想,就是留下的这一面大鼓与矮寨天险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鼓乐长鸣,积年累月吸日月之精华,聚山川之灵气,竟然把仅当作联络的鼓声演绎成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体如游龙、袖如青霓的独树一帜的苗家鼓舞,竟然把偏处一隅的矮寨、德夯苗寨渲染成乐鼓铿锵高亢激越的“天下鼓乡”。至今“天下鼓乡”已产生五代新中国苗鼓王,矮寨土生土长的第一代苗鼓王龙英棠在1957年还应邀参加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苗族田野调查经典之作《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出于对湘西苗家鼓舞的百般怜惜,竟把苗家鼓舞分作槌舞、拳舞两类36种,不惜笔墨附图加以详解。苗鼓花样之繁多,变化之无穷,无不体现苗族的智慧与浪漫,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苗鼓这支奇葩既融进了苗族生命的吟唱,也融入了矮寨奇山异水的大合唱。矮寨奇险为苗鼓注入了刚健和雄浑,苗鼓又为矮寨的天险和峻拔和声呐喊。
矮寨苗胞千百年来面山而居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欢快的鼓乐也似乎维系了这习惯了的平衡和宁静。但“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行路难的苦衷一直在压迫着困扰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代苗民,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险峰中云遮雾绕的平衡和宁静。
矮寨在紧蹙的环境里热切呼唤着毕力平险通达三江的英雄,并且越来越渴望一个开天辟地英雄时代的到来。
大清道光年代也许不是一个英雄时代,一个衣着打着补丁的道光皇帝,一群竞相效仿身着破旧的朝臣,能奢望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么?若是一个英雄得志的时代,还能容忍签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吗?
在这样一个猥琐没落的时代,矮寨却出现了英雄战天斗地的行为,苗鼓变成了英雄开路的号角。清永绥厅下十里芷耳寨――矮寨北部的一个苗寨――苗千总石文魁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多次捐资或邀约乡民助力,开凿了鬼者坡悬崖梯路和德夯冲悬岩要道,其中鬼者梯路工程尤为浩大艰险,长700余丈,岩工坐在悬崖垂吊的箩筐里凌空作业,每凿出一升岩屑,石文魁就付资一升铜钱。清乾州厅同知王玮途经此地发出了“层层叠叠蹬如悬,蜀道之难莫浪传”的钦佩之叹。蹬道虽险,毕竟有了出路,毕竟免却了乾州永绥两地行人绕道跋涉之苦。
石文魁,蕞尔之地一苗民,凿岩丁丁,凿崖当当,以北山愚公的身份向一个没落枯朽的清政府传递了一个古老至伟的愚公精神。于是,矮寨合唱曲目中又注入了愚公移山的古典色彩。
国民政府时期显然也不是一个英雄时代,一个英雄时代绝不会任由一个泱泱大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更不会束手无策把孱弱无力的国民置于一个东瀛岛国任意蹂躏的境地。在那样一个积弱积贫备受欺凌的时代里,湘西民众却像大山那样坚定在矮寨豪迈书写着抗日爱国激情――修筑湘川公路。
湘川公路是连接湘桂线、粤汉线通向重庆的唯一通道,是国际援华物资骨干运输线,与滇缅公路和甘新公路一样被国人视为抗日生命线。全长886公里,1935年开建,1937年竣工。线路横穿武陵山腹地,翻山越岭,险象环生,其间以矮寨路段为最险。矮寨险路长6.2公里,水平距离不及1公里,高差440米,用15道回头线弯道和一座立交天桥连通,最大坡度为13%,弯道最高护墙达30米,在崎仄的山间形成了26截几乎上下层叠的路面。公路地势之险,施工难度之大,工程设计之巧,堪居当时中国筑路之冠,而矮寨至花垣茶洞段公路修筑工期仅为半年。湘西为抢筑此路投入民工近40万个,前前后后死于工地的民工达200多人。湘川公路的提前开通为国民政府安然移驻重庆赢得了时间,为中国8年抗战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量。
&所有的艰险,所有的博大,所有的壮烈,都已熔铸成一道矮寨公路奇观,“开路先锋”铜像、死难员工纪念碑、巧夺天工的立交桥年复一年的向每一位行者暗示着矮寨天下奇观的蹒跚。从此,矮寨的奇幻乐章中倾注了波澜壮阔的爱国激情,苗乡的鼓舞越发跌宕起伏。
矮寨在翘盼英雄时代的日子里始终不曾放缓奋斗打拼的步履,机遇总在不是一味的等待中悄然来临。
在矮寨德夯苗鼓越来越鼓舞世界的时候,一个彻底改变矮寨交通险阻状况的时代已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也是真正的英雄时代。一个真英雄的时代首先必定是一个激发国人挺直脊梁敢于做梦的时代,必定是一个淡化英雄崇拜而处处尽显英雄本色的时代,也必定是一个英雄无畏大胆挑战生命极限的时代。
与湘川公路基本保持一个走向的湘渝高速湘西段于2007年开建,工程的艰难又一次聚焦到矮寨天险,矮寨又一次迎来创造奇迹的良机。四年之后,一部前无古人震撼中外的桥梁杰作――矮寨大桥,在矮寨峡谷上端凌空而立。
矮寨大桥为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雄跨矮寨大谷,桥面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米,主跨长度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在现代桥梁建设日志上自负地写下4项世界第一:大桥主跨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创世界第一;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创世界第一;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创世界第一;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创世界第一。
彩虹飞跃穹谷,天堑变通途。一眼望去,何其伟哉!两座银白色金刚似的索塔雄踞峡谷坡头,轻巧地对拉着两道呈弧形由169根索股构成的主缆,从主缆上笔直垂下的72对吊索,把长达1000米的橘红色钢桁梁紧紧扣住,专家称每个索塔均承担6万吨压力,每根主缆要承担3万吨拉力。这简直就是一个力量搏击的组合,就是一次数字精准的运算,力量和数字为中国创造和中国力量做出了响亮的诠释。其实大桥承载的又何止是一种物理重量,而是山里人百年梦想的寄托;其实大桥展示的又何止是一种力量的剽悍,更喻示着新时代新速度的腾飞。矮寨大桥不仅仅直接缩短了矮寨危蹬层累山道盘桓的时空距离,更拉近了武陵山区山里与山外的距离,拉近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拉近了湘西与世界的距离。
悬崖梯蹬、盘山公路、悬索大桥已在这里际会,谷韵、路韵、鼓韵已在今天合拍。从矮寨历史深处冉冉响起的旋律爽爽朗朗地吸入了现代力量和大山梦想,愈加高昂振奋。
&矮寨似乎少了几份矜持,多了许多沉稳和底气,愈益像一座魔力无边的吸盘,强力吸引着一批批猎奇探险者慕名而来,又精心地呵护着一群群远道而来播下奇迹的创造者。&
“中国高空王”阿迪力来了,在矮寨大桥旁一条悬空350米长1432米的钢丝上,他与徒弟沙特尔、阿衣夏木古丽首次成功创造了3人高空对走钢丝的世界纪录,他的“我的生命不重要,我的事业更重要”的艺术誓言在矮寨如山花般的绽放,使新疆古老的“达瓦孜”生命艺术又一次在矮寨大桥高空中闪耀着奇丽的光彩。
17个国家41位极限跳伞队员来了,他们将站在矮寨大桥中央伞车伸出的350米高跳台上进行低空跳伞。低空跳伞危险性远大于高空跳伞,从来没有备伞,生死只有一次机会,开伞时间要求极短,6秒钟不打开伞包,便生命不保。在充满诸多变数和悬念的挑战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不出任何差池,优雅地完成了比翼双飞、空中后翻、湘女下凡、自由翱翔、巧踩气球、10人齐飞等各种设定的动作,就是曾跳伞1000余次失去双腿和左臂功能的加拿大朗尼坐着轮椅也实现了安然着陆。生命在自信中显得格外楚楚动人,生命在极限中闪烁着无限荣光。
&挪威“平衡超人”埃斯基尔?洛宁斯巴肯也来了,在不带任何保护装置的情形下,他在矮寨大桥观光通道边从容上演了一场峡谷高空平衡芭蕾――徒手倒立、滚筒平衡、叠椅倒立、平衡梯平衡,最后以热气球“高空蒙眼荡秋千”的惊人绝技把极限挑战推向高潮,无不令围观者惊心动魄,击掌叫绝。埃斯基尔的泰然自若和罕俦平衡在空荡的山谷留下了绵绵的回响。
应该说这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矮寨鼓舞催人奋翅,矮寨天险依然是激励创造奇迹的航标。矮寨越来越属于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磨炼人生,在这里锦上添花,在这里脱颖而出,在这里实现梦想。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甚而或多或少地触摸到。
百年公路奇观,千年苗寨奇俗,万年峡谷奇景,当代大桥奇迹――矮寨正以“奇”字梳理珍藏着往昔,也将以“奇”字精雕细刻着未来。
&雨后初霁的吕洞山&
&苗疆秘境:吕洞山
在湘西州府吉首西北部一大块高山台地上,只要你任择一高点,你都会看见一座耸入云霄青黛崭削的峰t,那便是湘西苗疆最高峰――吕洞山。
吕洞山既是一座山峰,又是一个山系,海拔最高处1227米,绵亘苗疆300多平方公里;吕洞山既是千里苗疆无出其右的大山,又是世代苗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圣山。盛传已久的湘西神秘在这里几乎都可以找到某种实证。当你一旦走入吕洞山之时,一幅生灵活现的山水图便映入你的眼帘,一袭裹挟着山花清香的谷风顿时悠然拂来,不由你遐思,你就已自然而然地融入这片秘境之中。
初闻吕洞山,人们总会由山名引发联想,附会到八仙中的吕洞宾,其实不然。但吕洞山确确实实深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道家玄机。本地苗民起初称吕洞山“格剖格荨保馕鞍⒐桨⑵派健保疽馐敲缱濉跋茸娴纳健薄!肚迨犯濉贰睹绶辣咐馈返裙俜轿南兹次街蓝瓷剑饕且蛏教宥ザ肆礁隽谴┒葱嗡坡雷侄妹灿兴担蓝瓷接砂⑵派降谋鸪啤袄坠健北湟舳础
且不深究山名的由来,但山体穿洞形似吕字是不争的事实。一些考究的苗学家们从中大获灵感和启示,认为吕洞山两个穿洞实写为“吕”,虚写为“日”,应与苗族太阳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12年,西南四省苗学会特地在吕洞山召开了吕洞山太阳历学术研讨会,专家们一致认定,吕洞山及周边苗寨是苗族远古太阳历的推演和传承圣地,吕洞山就是苗族神圣的奥林匹亚山。这一突兀乍起雷贯吕洞的学术论断,或多或少激起了一些社会疑惑,难免会被视为一种炒作贴金的行为。无论是谁,你尽可以大胆质疑,你可以把它当做一段传说来聆听,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种民族文化现象的偶合,你也可以广征博引纵谈高见;但你绝对不可以不以为然地当做笑谈。只要你有兴趣有耐心在湘西苗疆呆上时日,你自然就会收获不少神奇。
大家熟知,苗族创立太阳历至少可达一万年以上,比古埃及太阳历要早3800多年。苗族太阳历以十二生肖“授时历”,同时还用所住房屋的相应方位与十二生肖辅助记时、日、月、岁,以日影在房屋内外的位置变化来区分一天的时辰变换,体现了“一分为三、三位一体”的苗族生成哲学观和“九卦”立体思维观。
&最早提及苗族太阳历的是《山海经》,其他早期史料鲜有记载,唯有《永绥直隶厅志》《乾州厅志》《古丈坪厅志》等属于湘西并反映苗疆历史的地方志记述颇为翔实。史载乾嘉苗民大起义商定时间为乾隆六十年二月初六(农历)就是苗族太阳历一次巧妙的运用,这日恰好是苗年的正月初一,把起义日子定为这天,意在去旧还新。起义失败后,清廷还特地下诏禁苗年。
&如果有了对苗族太阳历的基本认识,你就不难想象吕洞山与苗族古历暗合的奥妙,你也不难理解苗族从观测房屋日影位移到观测吕洞山阴影变化是苗族大迁徙中历法观测记时的一次升华。
围绕吕洞山,苗家先辈们精致地布局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苗寨(夯吉村为金寨、梯子村为木寨、吕洞村为水寨、大烽村为火寨、十字坪为土寨),把太阳历与五行苗寨和世居于此的吴龙廖石麻苗族五大族姓完美的实施了对应,这种对应还熟练地应用到苗寨内部的构建,金寨、水寨的苗家建筑最能直观的体现苗族古历“道”的原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里的苗寨房屋几乎没有一幢是砖混结构,都是清一色的木瓦房,木瓦房多为四排三间三层结构,并且布局讲究,要么沿着向阳斜坡分两边有序排列,要么面朝溪流紧贴山隈而建,要么独立于梯田中央裸露的岩石上,房子几乎不挤占一分上好耕地,不侵占一丝溪沟便利,一条条溪流欢快地袒露着宁静清澈,一层层梯田优雅地舒展着曲线,一丝不漏地把适宜耕作的土地勾勒在熟透的金秋里。这种山与时、山与寨、寨与房、房与水、水与土的搭配结合大写了吕洞山的旷达和唯美,若不是苗族古历“道”的巧思运用,又何来一川禾黍和一方钟灵毓秀?
苗族崇尚太阳,苗族古历悄然吸入了大山无尘的霞光,苗族古历又源源不断的为奔忙中苗民输送着太阳的正能量,驱赶着一次次被追剿被欺压而郁结于胸的阴霾。苗疆西北茶洞清水江畔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再一次为吕洞山点亮明灯,尊蚩尤和O兜为祖先的苗民或许一万年前就已迁徙至此。吕洞山吕字形穿洞正好西北而望,于是整个苗疆都滋润在吕洞山慈祥的目光里,都依偎在太阳历温煦的光华里。
太阳历在编制着吕洞山传奇的同时,也制作出旷世的吕洞山台地峡谷奇观。太阳历不愧是雕塑大师,朝饮木兰坠露,夕餐秋菊落英,在经年累月里把一块平淡无奇的古台地打磨成一尊崔巍霸气的吕洞山神像,从此成为苗民千百年来心中的定格和归属。吕洞山神照样是一位卓绝画师,沐雨栉风,沐日浴月,在寒来暑往里把吕洞山区渲染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图,一条条幽邃峡谷构成了山水图的骨架,一道道飞瀑流泉铸成了山水图的灵魂,一片片云蒸霞蔚留住了山水图的梦幻。
湘西多峡谷,峡谷又多集中在苗疆,而吕洞山系的峡谷最为奇特壮观。吕洞山拥有夯沙、德夯、水田、葫芦四个峡谷群,夯沙、德夯峡谷群润育了吕洞山之南峒河北部水系,水田、葫芦峡谷群发育了吕洞山之北的涂乍河南部水系。直接发源于吕洞山主峰各有两条溪河,北为金洛河,北流涂乍河,汇入酉水,南为吕洞溪,注入武水北源峒河,吕洞山自然构成峒河和涂乍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当然成为苗疆东缘南北台地的结合部。
吕洞山峡谷群形成于新构造运动时期,台原因受侵蚀溶蚀和重力崩塌等作用,沿构造裂隙发育成峡谷。这些峡谷数夯沙峡谷最长最深最宽,长34公里,深100-500米,宽100-500米。尤其是峡谷已进入壮年期,发育充分,悬崖峭壁、峰林峰丛、溶沟溶洞、溪流瀑布随处可见。曾有人约略估算过,吕洞山断崖簇拥的山峰多达20余座,峭壁、峰林沿自北向南的吕洞溪河谷逶迤耸翘,各抱地势,嶙峋古错,ぃ肴惶斐梢桓觥扒捅诙嘤谑鳎钕粕摺钡南抗壬窕笆澜纭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这是宋代诗人描写山间瀑布的诗句,用来形容夯沙峡谷瀑布是再恰当不过了。夯沙峡谷左侧斜插一条逼窄的深沟名为大烽冲,此沟瀑布堪称是最奇绝最经典。大峰冲呈三级阶梯状,冲内山势缕椋J咝嗍鞔新俨济芗笮∑俨季褂惺喔觥F渲邢碛惺⒂氖侵富菲俨肌⒗坠雌俨己弯缴雌俨肌@坠雌俨既珧粤诳眨匀嗣嫘绿焐捶陕涫祝滴彻邸d缴雌俨几甙儆嗝祝鲎酝漳穹澹崆崛崛崞拢倘舭琢菲。秩缫坏囱克克屋涌辗尚逅嗣妗W盍钊颂疚壑沟氖侵富菲俨迹皇鞔臃迓偷渲杏砍觯慷饕坏酪猓┩钢富纷吹氖郏毙罕搪痰纳钐叮纯趟τ瘢鹆Х凇=腥顺破娴牟坏サナ茄矍熬跋螅侵富菲俨夹纬傻幕恚墼臼且豢槔锊阄已彝獠阄溲业木奘灰蛐溲抑实刂旅埽捕仍对肚抗已遥灰妆凰迨矗已页つ昴涯统迨矗艽┏苫贰P溲矣胧已伊街滞耆煌宰吹难沂谡饫镎澈显谝黄穑攀盗钊朔艘乃肌
但凡大山之所以成其名,都离不开云雾的点缀和烘托。吕洞山也不例外,云雾是吕洞山爱不离身的彩衣,“暧蓊郁,四时云瑞”――古人对吕洞山云雾早有形象的描述,“云里头,天边边,有座高高的吕洞山”――童谣里吕洞山云雾天真无邪。
与黄山、庐山等名山云雾相比,吕洞山云雾自有高山峡谷风姿,吕洞山云雾不仅瑰丽多姿,变幻莫测,而且雾期特长,雾气宜人。吕洞山多辐射雾、上坡雾,云雾期似乎比黄山、庐山的都要长,达280多天,这多与峡谷纵横、悬崖层叠、峰峦林立的台地峡谷地貌大有关联。山高谷深,苗民依山傍水建寨,谷底起雾、雾锁大谷是常有的事。雾漫山腰,人在雾中,可以实时感受云雾的瞬息变幻。雾起时,烟从足生;雾去时,渺无踪影;雾重时,笼盖四野;雾淡时,薄纱轻浮。在虚与实之间、在动与静之间、在浓与淡之间,你可以随性地观雾、追雾、吞雾,纵情玩味这个迷蒙奇幻的世界。
吕洞山观雾最不能错过的是雨后初霁的早晨,你不但可以从容的从夯沙谷底起步,穿过密密层层的流雾,而且沿着吕洞山对面盘山公路,一路观感一谷浓雾如何冉冉升腾平铺成霞光照射下的茫茫云海。这时吕洞山的山水图达到了空灵通神的境界:日出东山,吕洞昂首吞曦,环周白浪滚滚,虚虚实实,峰林若即若离,隐隐约约。“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的画图在这里找到了最真实的美感。
多姿多彩的峡谷奇观长成了吕洞山的秀色和大美,而清丽厚重的苗歌又为吕洞山注入了浪漫和灵气。夯沙就是“飘满歌声的峡谷”。
苗歌不是天籁,不是仙乐,更不是乡间俚语。苗歌是记录苗族千年迁徙饱经风霜的史诗,苗歌是苗家先辈们透过历史漫道用生命唱出的“根籁”。苗歌是战天斗地的绝唱,是追求自由的呐喊,是男欢女爱的呼唤,是祈福禳灾的律动,是怀念英雄的讴歌。生产因歌而轻松,生活因歌而多彩,生命因歌而坚强,苗族因歌而自强不息。
苗歌不仅是艺术,而且是哲学。苗族崇信“一分为三”生成哲学,认为“事物生成共根源”,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搜媚若”、“各薄港搜”、“玛汝务翠”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而生成,而“搜媚若”(苗语,意为能量)是生成的第一要素。苗族大迁徙就是一种“一分为三”哲学的体现,流传在吕洞山下的吉洞、吉舍横刀夺爱的悲情传说也是一种“一分为三”哲学的流露。在生与死、得与失的对决时,苗族先觉们懂得了并选择了第三种方法,大迁徙是养光韬晦的明智,寄情于苗歌却是积极面对的觉悟。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写入歌里,没有什么方式比歌谣更能流利的表达。苗歌就是苗民生存、生产、生活的能量――一种润物无声、水滴石穿、摧枯拉朽的能量。
或许是吕洞山苗族从太阳历的记时记事中获得启益,苗歌在吕洞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苗歌分苦歌、情歌、孝歌、哭嫁歌、祭神歌、劝世歌、调笑歌、贺喜歌、扛仙歌、儿歌等,其中情歌内容最为丰富,有求爱歌、相交歌、百草歌、热恋歌、悲情歌。吕洞山苗歌已自成体系,苗歌飘荡在层峦叠嶂中的每一条峡谷,苗歌在这里奔流翻腾成歌的海洋。
圣山祭拜中的苗歌最为激越。吕洞山一年一度的8月圣山祭拜是原始、古老而神秘的祭山仪式,集祭先祖、祭神灵、祭自然为一体。四面八方苗民仰望神山汇集山前,在万人合鼓高歌中祈求祖先保佑,消灾降福,丰调雨顺;“莎草”――一种用来祈拜的圣草――在此时被一次次破开拉伸成四方形或圆形,虔诚地传递着膜拜者的心思和祈祷。
&“挑葱会”时的苗歌最为浪漫。每逢清明时节,莺飞草长,丰草绿缛,野葱鲜美,青年男女穿上盛装,成群结队来到吕洞山下的山坡上挑葱放歌,以歌传情,以葱为媒,一串串青葱成全了一对对鸳鸯。“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苗家女儿在山坡上用最朴实的挑葱表达了《诗经》的古意和激情。
&边边场后的苗歌最为缠绵。山里隔五赶集,每一次赶集都是未婚男女向往的日子,赶边边场既是古老遗风,又成现代时尚。初次谋面互有好感的男男女女,在散场后不约而同来到吕洞山情人谷――大烽冲,一时间,瀑布边,深溪旁,山坡上,草垛里,古树下,心有所属的男女自由对歌,有的眉目传情,有的打情骂俏,有的执子之手。草标成了男人求爱的丘比特之箭,男人的粗犷融化成含羞的草标。
赶秋节的苗歌最为欢快。每年“立秋”时节,吕洞山都要举行立秋祭。这天既是庆贺丰收拜谢神灵的盛会,又是苗族青年男女觅寻佳偶的聚会。五彩斑斓的苗家服饰,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的绝活,跳鼓、爬花杆、荡秋千的欢娱,踏着余音绕梁回荡山谷的苗歌,把赶秋节妆扮得分外靓丽热烈。苗疆竹枝词曰:“队队银圈载满肩,谁家娇女正蹁跹。伫听山外歌声起,天上飞来赤脚仙。”苗鼓在这天一边收获金色的稻穗,一边收获爱情的浪漫。
扛仙时的苗歌最为玄奥。山里人每遇人病、失盗或夫妻不和,多会恳请仙娘降仙。降仙时,仙娘和助手们往往面蒙青巾,手足摇摇晃晃唱歌,装作所问故人,以歌的形式回答求仙者的疑问。唱歌前,歌手们先打个呵欠,随后颤声演唱,气氛肃穆,情绪凄凉。歌声在此时为生者和仙人之间架起了一座神秘桥梁。
事实上,苗歌已成为吕洞山每个苗胞生命的历程,成为吕洞山每个春夏秋冬的脉动。苗歌变成了苗族浪漫情绪与宗教情绪的宣泄,也变成了苗家缅怀历史和向往未来的写真。
山也是歌,水也是歌,青山绿水飞着歌;风也是歌,云也是歌,云淡风轻飘着歌;爱也是歌,情也是歌,花好月圆缠着歌;茶也是歌,酒也是歌,吊脚楼上醉着歌;木叶是歌,苗鼓是歌,苗寨深处堆着歌……
吕洞山幽谷深深,踏歌声声。
&从来大山出佳茗。吕洞山这块云遮雾罩烟光凝翠的福地最适合奇花异木的生长,吕洞山自古盛产黄金茶。《明世宗嘉靖实录》记载: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农历四月,湖广贵州都御史陆杰巡视兵防,途径保靖辖区的鲁旗(今保靖县葫芦镇)深山密林时,随行中有多人感染瘴气,不能行走,幸得苗族向姓家老阿婆相助,采得百年老茶树叶,沏汤饮服后,瘴气立愈。陆杰庆幸,当场答谢老阿婆一条黄金,还将此茶上报为贡品。自此伊始,该茶在市场上就有了“一两黄金一两茶”的尊贵身价,黄金茶由此得名,老阿婆所在苗寨也因黄金茶而更名为黄金寨。黄金寨西离吕洞山主峰10余里,该寨附近至今还保存着龙颈坳、格者麦、德让拱、库鲁、夯纳乌、团田、冷寨河等明清时期七大古茶园,百年以上古茶树有3570棵,面积逾千亩。其中黄金寨石巧平家一株老茶树最受关注,栽植于明神宗年间(1607年),树龄现达407年,树高4.5米,地径30厘米,冠幅21平方米,目前依然长势遒劲,枝繁叶茂,一树青翠,被人爱称为“可以拿来喝的文物”。
&从黄金茶的由来可以看出,吕洞山产茶历史悠久。吕洞山下数个寨名隐藏的玄妙也说明了吕洞山茶史久远,夯吉苗寨的苗语本意就是“长满茶树的山谷”,排吉就是“长满茶树的坝子”。其实,有关记载并非仅限于此,南朝齐刘澄之《荆州土地记》云:“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唐代杜佑《通典》称:“溪州等地均有茶芽贡。”南朝时的武陵郡b阳县、唐代溪州都涵盖了当今吕洞山区。因而吕洞山产茶历史至少还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远不止几百年。
&吕洞山雾浓茶香,种茶制茶已成为吕洞山苗民世代传承的家业。保靖夯沙、葫芦、水田,吉首的己略、马颈坳,古丈的默戎等乡镇现已广泛种植黄金茶,总面积达5万余亩。就连吕洞山主峰边都已开辟一块颇有规模的茶园,曾经一度是供销社时期湘西的产茶基地。
&历经终古不息的大山云雾浸润,久经年年岁岁的阳光雨露沐浴,吕洞山黄金茶已生就独一无二的品质――品稀质优、香高味甘。行家们无数次验证,黄金茶氨基酸高达7.47%,为一般绿茶的2倍;水浸出物含量近50%,茶多酚含量20%。不少“茗家”越来越对黄金茶特有香味酷爱有加,黄金绿茶香呈板栗味,红茶香多为蜂蜜味,形成了其他茶叶无法替代的味道。有专家称黄金茶为中国最好的绿茶,就其品种稀缺性、品质独特性而言,确是一种实在的说法。
随着湘西文化旅游的兴盛,吕洞山宛若一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已渐渐褪去那份朦胧的面纱,清清爽爽,停停当当,正款款地走出大山。吕洞山的峰林、飞瀑、云雾、苗歌、太阳历、黄金茶……这些景致、民俗、风物天然生成了吕洞山的特色和闲美,也自然增添了吕洞山的底气和自信。
紧贴潮流的吕洞山九张特色名片已悄然出炉:一座圣山写沧桑,一条峡谷歌飞扬,一道奇瀑景独秀,一片云海胜天堂,一幅古画绘苗寨,一杯黄金贡品茶,一台歌舞独龙戏,一席苗家百虫宴,一处风情边边场。不管怎样,这些名片都聚焦了特色,糅合了自然,融入了梦想,值得期待。
上为祭拜山神
上为400多年的古茶树
上为指环瀑布
上为吕洞山苗寨
武山,一座湘西历史文化名山,究竟缘于何故止于何时悄然消失于人们视野湮没于苗疆荒野,一直是一个颇为蹊跷令人不解的悬念。
在如今现行的任何一种版本的地图上,恐怕再也无从查找武山之名。但我始终以为这丝毫不会撼动武山在湘西历史上的地位,丝毫不会黯淡历代苗民对武山的虔诚。因为它毕竟的的确确长时间存在过且永久性的存在,在并不厚实的湘西历史记载中,在融入苗民骨髓的民族信念中。无论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还是基于现实的感触,武山都与苗族起源息息相关,与苗民生息紧紧相连。它是真正的苗族圣地,是真正的苗疆圣山。在湘西莽莽大山中,任何一座大山都无与伦比。
最早记载武山的当是南齐武陵人黄闵的《武陵记》,这是一部专门记载武陵地区的历史专著,但原本已散佚已久。现在之所以还能钩沉起《武陵记》的一鳞半爪,之所以还能从浩瀚史海和千里苗疆溯源武山,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后汉书》的“章怀注”――这是被武则天流放巴州冤死异地的大唐章怀太子李贤20多岁时亲自点评的注解。&《后汉书》注云:“今辰州泸溪县西有武山。黄闵《武陵记》曰:‘武山高可万仞,山半有盘瓠石室,可容数万人。中有石床,盘瓠行迹。’今案:山窟前有石羊石兽,古迹奇异尤多。望石窟,大如三间屋,遥见一石,仍似狗形,蛮俗相传,云是盘瓠像也。”
我国古代最具权威的地理名著《水经注》记载:“有武溪,源自武山,与酉阳分山,水源石上有盘瓠迹犹存矣。”&
自此以后,无论是正史还是地方志,无论是地理专著还是单篇诗文,应该说对武山都多有载录。离今最近的记述是1931年出版的臧厉和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武山,在湖南乾城县西三十余里,武溪所自出。”其中记载最为翔实莫过于清代李涌的《武山赋》、清乾州厅贡生张先达的《渖娇肌泛凸庑鳌肚萏尽贰
清朝乾隆年间在泸溪为官的李涌曾特意作《武山赋》,盛赞武山之险奇,慨叹武山之不幸。“沅湘之东,酉阳之西。矗高峰于北极,介长壤于南溪。左控彪金,右摄竭提。后拱崇岭,前插头梯。作边徼之雄镇,表轩昂于武溪。屹乎其所谓武山者,尔乃i岌亚,m襻揍荆弗郁,岚册酷伞!
清代乾州厅贡生张先达的《渖娇肌范渖骄环档乜贾ず螅衔拔┐松剑ǚ锘巳付浇呱剑┦嗬锿夂鋈桓叽螅侄嗳础I礁固煨嵌矗拖饔淖瑁缛俗嫔铰粗髁魑仙较晌髯⒛现恋檬び蛉芙簧侥衔艄俪逑蕉槌逑奖蔽讲砗印⒕帕担曰阌谇菸髂希骶窍隆S嗄斯恼菩υ唬蛞纱宋渖剑窆灰印:菏匪褪矣檀妫蛑舅樵戳骶咴冢胖瞬挥杵垡病!
光绪《乾州厅志》叙述更为详尽:“武山,城西南五十五里,高万仞,跨占乾、凤之界。乾属之岑头坡,凤属之雀儿寨、鸭堡寨,皆其腹地。乾属之骒马峒、贵鱼坡、背子岩、犁口嘴、九十九洞、麻狗坡、岩人坡、大塘坡,及凤属之天星寨、唐寨、地良坡、欧阳坡,皆武山之麓也。武溪发源于此。旧志武山离乾城十二里,乃其麓也。”
顺着古人古书描绘的坐标和指称的地名,我颇费周折,反复询证和比对――因为古代许多地名现今已不再沿用,比如地良坡现称屯粮山、岑头坡现叫齐心寨等等,对武山地理位置渐渐明晰,如今被统称为腊尔山台地的凤凰与乾州之交的东部隆起地区就是史称的湘西文化名山――武山。老山溪、麻冲溪、强虎溪三条水系覆盖的区域就是武山广袤山地。武山东西宽30余公里,南北长50多公里,整个山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凤凰所属的鸭堡寨、雀儿寨、排云、吉云、夯来、红土坡、高高丛山、高武山、果仁麻雀山、莲台山,吉首所属的齐心寨为武山的腹地,凤凰地域上的天星山、大斗山、屯粮山、欧阳坡,吉首区域内的九十九洞、麻狗坡、大塘坡、观音山、五龙山、马鞍山等均是武山之麓,其中最高峰为凤凰的高武山,海拔高度1018米,此山分别从属于凤凰的禾库、柳薄、米良三乡镇,登其山巅,极目远望,远近数百里群山乱叠,北见花垣崇山,东眺保靖吕洞,南瞻泸溪巴斗,历历在目。
从武山历史记述很容易看出,武山之所以称得上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山,全在于它一开始就因与苗族族源有关而载入史册。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我国堪称最古老的第一部历史文献《尚书》老早就有苗族的记载,苗族族源古来就是一个莫衷一是而又不能绕开的历史悬案。苗族族源与土家族一样存在多种说法,有九黎说、三苗说、九黎三苗说、O兜说、盘瓠说、古代“人”说、夜郎说、武陵蛮说等等,而其中盘瓠说很大程度上可在武山上得到某种印证和启示。
盘瓠在湘西一直被苗族奉为始祖,盘瓠传说的雏形出自《山海经》,但最完整成型记载盘瓠传说的应始于东汉泰山太守应劭的《风俗通义》: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境,人迹不至。……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诸子,衣裳斑斓,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
史称南山就是武山,武山天生盘瓠石室。对于盘瓠石室的确切方位,除了黄闵《武陵记》形象描述外,还有多篇文献存有精确的表述。
北宋《太平御览》记载:“武山,高可万仞,半有盘瓠石窟,中有石狗形,云是盘瓠之遗像。又有班蛇,四眼,身大十围,山有水出,谓之武溪是也,在县之西。”
就是对盘瓠之说置否的南宋史学家罗泌所作《路史》对盘瓠石室的方位也有间接的指称:“有自辰沅来者云:泸溪县之西百八十里,有武山焉,其崇千仞。遥望山半,石洞罅启。一石貌狗,人立乎其旁,是所谓盘瓠者。
相比之下,清人李涌的《武山赋》对盘瓠石室描述更为凝炼:“洞则石门幽敞,石径曲蟠。石室深邃,石坛平宽。石乳涓滴而滋润,石笋倒悬而簇攒。怪石类盘瓠,形容狰狞。”一连七个“石”字把盘瓠石室境况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凭史籍记载,可见武山盘瓠石室既是一个极神秘的圣地,又是一个极幽僻的险地。怀着一颗寻祖的朝圣之心,同样揣着一份涉险的忐忑之虑,在一个骤雨初歇的下午,我们总算有幸初识了这座圣山、这方灵地。
腊尔山东部盘瓠石室所在的这方山地,人们早已习惯称之为屯粮山。盘瓠石室位于屯粮山北缘的神犬山,此山之西为小补顶寨,山之北为桃花坳,山之南为补甲和麻冲寨,山顶海拔高776米,三面为深谷,垂直高差近500米。山巅为岩体,壁立拔峰,直插霄汉,中间有一长约30米宽近6米的天然石洞纵穿岩体,险峻中凸显奇绝。山之四侧溪流纵横,遍布灵泉瀑布,最为叹观的当数象鼻山瀑布和桃花坳瀑布,象鼻山瀑布临崖飞泻,一水五折,从形似象鼻的峭壁中奔涌而出;桃花坳瀑布蓄势于山坳,从数百米的辛女崖喷薄而下,如蛟龙饮涧,乱花溅玉,訇然声数里之外可闻。恰如诗云:“苍藓翳瀑如匹练,珠玉喷溅碧流寒。”使人顿时觉得犹若进入一种幽翳玄冥的世外异域之境。
盘瓠石室就在神犬山海拔600米处,背西朝东。通向盘瓠石室自古只有一条盘山蜿蜒的羊肠小道,离石室越近越窄,有一段几乎是贴着悬崖的栈道,宽仅有尺余。由于常年无人问津,遍山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山道上早已覆盖一层厚厚的腐殖质。走在这条道上,只要一联想到古文记载石室附近曾有头嵌四眼身大十围的班蛇出没,谁的心里都不由得一阵阵发憷。或许是我们的虔诚和执著感化了圣灵,我们竟在提心吊胆中有惊无险的朝拜了藏在悬壁幽洞里的盘瓠石室。
盘瓠石室洞口开阔,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宽约10米,高约20米,进深约30米。洞口外有两道护墙,全由青石块干砌而成,护墙之间有一长约20余米的廊道连接。一道护墙现仅残留一截,尚存缺口,可供攀爬者进入。二道护墙相对完整,长约25米,高约2米,只开一个石门,仅容一人可进。进入二道护墙后便是一块斜坡地,不知名的杂草野花遍生一地,尤其是石墙边一蔸粗约8公分的古藤突兀冒出,沿着洞口石壁攀沿而上,郁郁葱葱,似乎暗示着这里曾经就是盘瓠石室的前庭花园。沿缓坡而上10余米处便是传说中的盘瓠石室,石室分外室和内室,内室又由一巨大钟乳石隔开为左右两室,三室总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确如史籍所载石室“大如三间屋”。外室地上有一怪石,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视,犹如蹲地而坐的神犬,犬身还被热心之人缠上一块红色布料,以示吉祥,这大概便是苗民敬拜的盘瓠神像。内室中的钟乳石高约3米,有水长年自洞顶贴着钟乳石滴滴答答,环绕钟乳石形成水槽,饮之纯润甘冽。左室有一根破土而出的硕大石笋,高2米余,形状极像一阳物。最令人叹为观止最予人想象空间的还是右室,右室较左室更为宽大,洞顶悬吊着大大小小石钟乳,千姿百态,四围乳黄色的石幔层层叠叠,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室内有石桌、石壶、石羊、石虎、石蹬、石台,更有石床,石床长3.3米,宽2米,俨然一派天造地设的龙宫景象,仙风神韵,雄奇壮美。
遥望圣山,石洞高悬。如此离奇如此凄美的远古传说,如此清幽如此传神的盘瓠石室,不能不触发后人的遐思,也不能不激起后人的悬疑。
古来对盘瓠帝辛之说质疑辩驳的代表人物有唐代史学家杜佑、南宋史学家罗泌、近代基督传教士陈心传。杜氏《通典》曰:“按:黄金,周以前为斤,秦以二十两为镒。三代以前分土,自秦汉分人。又周末始有将军之官。其吴姓,宜自周命氏。晔皆以高辛之代,何不详之甚。”分别以黄金计量不同、分封方式有别、将军吴姓后出为由,加以论驳。终生不仕一世漫游的罗泌在其《盘瓠辨》中认为高辛之事纯属袭谬承讹,“盖因本《风俗通》,然亦不谓蛮人之祖。”“木石之像物,厥类多矣!偶然唤作木居士,岂特一盘瓠而已耶!”传教士陈心传在补编《五溪蛮图志》中撰述:盘瓠之事实为乌有之事,皆由传闻而得;各地苗人语言各不同,不可能全是盘瓠之裔;传闻实属古人鄙视苗缡游炖嗟慕峁
这些认为盘瓠之说荒诞不经的辩言似乎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我以为苗族是盘瓠之遗的由来更要令人信服:一则,犬为人祖有其更深远的文化渊源,《伯益经》云:“卞明生白犬,是为蛮人之祖。”二则,苗为盘瓠之后,此谓最初源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而不是范晔的《后汉书》。《风俗通义》是一部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的博物专著,本身对保留下来的两汉民间古代风俗就已经过审慎的研究和严格的筛滤,并非无稽之谈,“女娲造人”的古老神话照样记录其中。《魏略》《水经注》《南史》《唐书》《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御览》《方舆胜览》《元史》《明一统志》《清一统志》等诸多史书之所以能保存大量的有关盘瓠的种种论述,并不能简单定论为信以传信、枝叶其说,而是因其恰恰恪守了“君子入境问俗”的传统美德。三则,信奉盘瓠是湘西地区流传至今的古老遗风。吉首、泸溪、麻阳、凤凰各地至今盛传盘瓠传说,泸溪上堡乡附近于今保有辛女像、辛女岩、辛女崖、辛女溪、辛女潭、辛女桥、辛女滩,麻阳、泸溪境内保存的盘瓠庙、盘瓠祠遗址多达数十处,沅水中上游地区仍常有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乡民扶老携幼椎鼓踏歌祭祀盘瓠的习俗,苗族史诗《古老话》里不乏盘瓠的说辞:这一切足以证实盘瓠之事是湘西地区世世代代沉淀下来的古风,盘瓠形象在湘西地区已经形成定格。明代沈瓒的《五溪蛮图志》称五溪“悉盘瓠子孙所居”,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云:“五溪之蛮,皆盘瓠种也”,这些均是作者深入五溪实地对湘西民风民俗耳濡目染所作出的最真实的评述。四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沅水出土的黄帝时代犬图腾塑像,从一个侧面旁证了盘瓠氏族在五溪地区确实存在。
大量的史籍记载,千年的民族遗风,形象的盘瓠风物,都说明了盘瓠并非空穴来风的怪诞之说,盘瓠属于五溪,属于武山,属于湘西。任何轻言诞妄者都有失偏颇,一叶障目;任何自视屈辱者,都难免是孤陋寡闻,妄自菲薄。
武山古时因盘瓠而称奇,素来又以奇险而著称。
清朝段汝霖任永绥同知时所作的《楚南苗志》曾形容苗境诸山“大而崧,小而岑,锐而峤,毕而扈。”清人阿琳编纂的《红苗归流图说》更是直截了当指出苗山险峻所在:“山势险阻,何地几有未若苗地,丛山叠嶂,高可参天,峭临天地,莫能综纪者也。其幽翳处,数百里折杳无穷极,而险要最著者有腊尔山、地良坡、琴头坡、高岩、龙蛟洞、劳神寨、九十九洞、麻托坡、天星寨、猴儿屯诸寨。”而其中属于武山的险峰险境就有天星寨、地良坡、琴头坡、龙蛟洞、九十九洞、老神寨、麻托坡、猴儿屯,其中最为险要的又是天星寨、地良坡、琴头坡。
天星寨即为今日的天星山,天星之险,可谓是武山之最,“险绝天星寨,扪星直上天。”我曾在《天星山》一文有过描述:
天星山奇险,首在高险,孤峰独耸,高出云表,《凤凰厅志》谓“高约四十丈,周围千余步”。天星山海拔并不高,巅峰不过758米,然从谷底垂直高耸的高度竟高达300余米,居东瞻望,峥嵘,崔巍嵯峨。二在形险,光绪《湖南通志》称其“周围如削,石壁千寻,上广下敛,形如张盖”,行在山道,下临断崖,危石压顶,欹斜欲坠,悲凹兮。三在势险,天星山地处两条深涧之交,幽涧旁起,左为官母溪,右为鱼井溪,两涧呈人字形发散,逶迤十余里,偏北又有小天星山相连,双峰并耸,绝险相等。天星山周遭岩崖插涧,峭壁崭削,越发映衬出古错嶙峋,逼仄幽翳。四在路险,自古天星山上一条道,《辰州府志》说“惟近北处稍有层级可以梯登”,这条峤道越过小天星山,沿着官母溪南侧山脊径直可通早齐苗寨。峤道盘纡险束,宽不过40公分,几乎是五步一曲十步一折,绝大多数路段不是錾凿出来,而是将就山体凹凸层层垒石而成,结构松散,稍有不慎,就会顺着滑石坠入崖谷。
由于险僻无比,天星山每每成为苗族抵御封建王朝征伐的最后持险负固阵地。历史上究竟在此发生过多少战事不得而知,但在康熙二十四年、康熙四十二年、乾隆六十年,史书清晰记载了康乾二帝对天星山的大举用兵,三次征讨中,一次以招抚而善终,两次以武力征服而结束,数千苗民惨遭杀戮,足以见证当年战火惨烈的古城堡、古城墙、古碉堡、古战壕、古栈道遗址至今明明可辨。
地良坡今称屯粮山,离乾州城十余公里,处凤凰三拱桥乡麻冲村内,最高处海拔676
米,石山簇拥,绝壁环绕,如一道横梁阻隔在乾城通往贵州松桃要道之间。清朝辰州知府刘应中的《平苗记》记载:地良坡“岂以其地之良而名乎?或曰递粮坡,岂自昔征苗粮运必由于此,因其高峻必递而后得上乎?自上山而下视,其顶平,故谓之坡。然自坡下仰视,则兀然直立也。登者手足并行,如蚁缘壁。三里许,则直上无路矣。复折而左,横步山腰,亦三里许,上悬绝壁,下临深谷,径路石如锯齿。雪湿泥滑,蠕蠕而前。回念战士之苦运夫之艰,不觉凄然欲泣也。”对湘西苗疆用兵始自东汉,及至明清,愈演愈烈。武山之地即为苗疆腹地。乾城经地良坡至松桃之路自古就是官军追剿苗民的运粮要道。朝廷为开辟这条粮道可谓是付出了沉重代价。明初为招谕竿子坪“生苗”还在地良坡下设置了竿子坪长官司。在今天看来,地良坡改名为屯粮山,其取义也相差不远。时过境迁,屯粮山往昔的一线羊肠早已代之为通畅的柏油大道,绝壁千寻之险,象鼻山瀑布之奇,盘瓠石室之幽,已成为如今屯粮山一道绮丽的景致。
武山东北部距乾州15公里处的犁口嘴,有一道急剧爬升像犁口般的山脊将一条自乾州蜿蜒而上的沟谷切为两半,山脊南侧为九龙沟,山脊北侧是骒马峒,山势隆升把九龙沟、骒马峒挤成两条绵延数十里的幽谷大壑,峡谷两面均是鹰飞折翅、猴不攀缘的陡崖峭壁,谷底都有山道上溯,其中骒马峒峡谷自古就是楚地经乾州通往黔川的盐道。这条山脊的顶部就是琴头坡,又名擒头坡、岑头坡、齐心寨。琴头坡东离乾州20余公里,乾嘉苗民起义首领吴八月的家乡坪垅――现叫坪云――正处在两地正中,西通凤凰吉云、禾库,直至贵州松桃,占尽地利的琴头坡自然成为历代征苗战争中争夺的要冲。
琴头坡顶海拔880米,山上有一极具特色的苗寨,也是我见过的最具原生态的高地苗寨。这座山寨几乎就是石头砌成的苗寨,山寨现居苗民78户300多人,竟有石头屋55栋,多为明清时所建,石屋结构极为讲究,一般高5-10米,墙后60-80公分,后面全封闭,两侧各留一个窗户,前面有两窗一门,与其说是居室,倒不如说是一座碉堡。石屋的最大优势就是防抢防盗,夏日纳凉,冬季避寒。有石街石巷7条,总长1500米,最宽处达三米,最窄地也一米有余,石巷随坡就势,弯弯曲曲伸向各家各户,把家家户户抱成一团,把如火如荼的岁月连成一线,蹭亮溜光的石板街巷折射出的是当地苗民从一次次历史碎片中捡起的日子。有石碉楼及遗址6处,其中完好无损有两座,长方形,高三层10余米,可容纳数十人,既是苗民自卫的堡垒,又是避难的庇护所。有石洞两处:一为“编硝洞”,洞宽约两平方公里,有三个出口,洞内三股清泉终年长流,洞内硝酸钾矿丰富,故而一度成为乾嘉苗民起义吴八月义军熬土硝、炼火药、造土炮的兵工厂;二为“库打滚”,此洞离“编硝洞”仅200余米,洞深数百米,也有地下水潜流,曾经是吴八月的军火库。有“八月路”,这是一条吴八月为抗击清军下岩槽钻孔穴从十多里岩壁上凿出的战备路,上至琴头坡悬崖顶端,下至骒马洞峡谷岩板坪,长约两华里,接近寨子有天险南天门,高达20米,这条从岩缝中凿出的小路在后来阻击清军领侍卫内大臣额勒登保偷袭包抄时发挥了极大作用。此外,还有石炮台4座,明代石门17个,更有随处可见的石桌、石凳、石碾、石磨……本地盛产的青石板奠定了整个山寨别具特色的基石。吴八月就是凭借这些基石给予骄横跋扈盛气凌人的清军以毁灭性痛击。在乾嘉苗民起义战役中发生在琴头坡的战役可谓是历时最长,战况最为惨烈,指挥清军作战的就有福康安、和琳、勒保三位总督,领侍卫内大臣有额勒登保、德楞泰,乾隆还临时加派了20名巴图鲁章京――皇帝钦赐的勇将,又多次增兵,总兵力达三万余人。战役耗时5月之久,清军始终没有跨过这道山脊,被乾隆垂髫豢养骄奢成性的福康安始终没有实现他“欲先取坪垅后拿乾州的计划”,反而在忧愤中因染瘴成痢死于琴头坡东侧的贝子岩,所谓的乾隆“十全武功”中的军国巨柱就是这样阒然地倒塌在山高沟险的苗疆。
武山之险是显然的,险得狰狞,险得任性,险得绝妙,以致于一个王朝在此重重摔了一跤,由此一路趔趄走向衰落,以致于湘西地区一段时期历史因此而变得格外凝重。武山山势层叠,偏居遐荒,险阻万分,既成了苗民安居乐业的渊薮,又成了苗民负固御敌的屏障;既成了历代统治者寝食难安的心头之患,又成了官军征伐一次次失利冠冕堂皇的籍口;既成为武山渐次淡出人们视野的不幸,又不失为武山地区至今还保全一片原生态风貌的理由。
如果不是这片荒野,真不知道今日是否还存在高悬绝壁的盘瓠石室,是否还存在天星山的古城墙、古栈道,是否还存在地良坡的古粮道,是否还存在琴头坡的石头苗寨?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说过:“荒野是一种只能减少不能增加的资源。”现代文明的最大缺陷就是不可避免的任意吞噬着荒野。其实,我们最应该慨叹惋惜的倒不是武山的荒野,而是隐隐担忧武山仅存的一片荒野最终还能存续多久。许多遗憾、许多悲剧都是从人们盲目改变荒野的那一刻开始的。
至于武山作为一座纯自然的山脉,是否需要重新识别,在现今的各种地图上加以标注,那只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地理概念的修正问题。然而,武山作为一座蕴涵深厚的湘西文化大山,是否能够理性的唤醒,这主要取决于我们对它是否具备足够的认识。&
上为武山的神犬山,有盘瓠石室
上为盘瓠石室的神犬、石门及辛女崖
上为地良坡及象鼻山瀑布
上为去武山腹地琴头坡的山脊和峡谷
上为琴头坡苗寨的石屋石巷
上为琴头坡苗寨保存完好的两座碉楼
上去为武山腹地鸭堡寨
上为琴头坡下的骒马洞大峡谷
上为乾嘉苗民起义领袖吴八月的故乡坪垅
上为武山最高峰高武山
上为武山东北部的山峦
&水泽万物是河流千里之德,缘水而居是人类生息之需。武水――一条在湘西腹地盘桓回旋的河流,老早就被历史、地缘、情分烙上苗家印记。水绕着山,人缠着水,滔滔汩汩,缠缠绵绵。&
&武水又称武溪、⑿『印⑽淞晗鞘肥橄俺凭酶菏⒚摹拔逑敝弧N渌茉缇驮厝胛夜糯乩砻端贰N渌芫镁徒朊缱宓纳睿缱濉豆爬匣啊防铮渌嘶ǚ山Γ缱濉豆爬细琛防铮渌谟颗炫取
&武水没有“万里长江水”那么绵长,却有过“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的苦旅。苗家先民正是沿着这条水道溯流而上,从洪荒大野的蚩尤九黎,从雄踞长江的三苗国,来到山高水急、岚雾蒸腾的武陵山地,武水因成为苗民大迁徙中链条一环而显得格外源远流长。
&武水没有“江入大荒流”那般气势,却有着“武溪南下水如奔,化石山头迹尚存”的湍激。武水滩流盘曲,涌濑翻涛,历代苗民就是凭着武水这道屏障,一次次抵御统治者无休止的驱赶、征伐和杀戮,越陌度阡,在f岩夹缝中,在风口浪尖上,险求生存。武水已成为苦难深重苗民心理上的长城。
&武水无疑是一条紧贴苗家心坎汤汤流淌的圣河。&
&武水何以这般溶溶荡荡,奔涌不止?何以这般曲水回滩,源泉喷石?全在于它源头巍然耸立着两座大山――武山、崇山。“澄源本千仞,h峰忽万荣。”武水西源出自武山,因武山而得名,北源发自崇山,因崇山而蓄势。武山位居腊尔山台地之东,i崴嵬,m襻揍荆馥郁,岚册酷伞3缟降卮岸教ǖ刂保吡胝咸欤暄哑獒吻途俨既衾住N渖接氤缟接纳钇嫦眨俺乞●Υ允敲州钣簦俾芫廊疲捏虼陨亓肺㈥郑禾溲嘤铩N渌乃缗隆⒋菘堇唷⒓ぷ茄锴逭谴游渖健⒊缟降母呔钐[中源源不断获得灌注,攒积能量。
&我曾有幸溯源登临二山,居高眺望,顿有心旷神怡、胸罗万有、目空太清之感,下瞰武水,潺浚飞饺舸挥沙磷碛凇安ü龉龆替铺咸隙,经千里之曲折,入九江而无际”的武水环青景象之中。
&也许还来不及吟赋感喟,倏然又因武山、崇山深藏的传说和故事而陷入玄思。几乎可以这么说,走进了武水两个源头,也就走进了苗族两个不同族源的深处。
盘瓠在湘西一直被苗族奉为始祖,盘瓠传说起源于武山,几千年来已经深深融入武水萦绕的苗家山寨。盘瓠传说的雏形出自《山海经》,完整成型的描述应始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但真正载入史籍的却是范晔《后汉书》。传说梗概是:上古时期高辛氏以盘瓠杀犬戎吴将军有功,因妻以女。盘瓠喜得辛女,携妻远走险境南山,辛女在南山石室生下六男六女。而六男不堪其父为狗之辱,将盘瓠杀死,继而兄妹配对成亲,后代滋蔓,被称为蛮夷。
对于盘瓠之死,《五溪蛮图志》描有风俗图,诗曰:“六男问母谁为父,母谓父兮指盘瓠。操戈弑逆同一心,辛女崖头冤莫诉。”盘瓠被儿子打死后,辛女痛断肝肠,泪如雨下,慢慢汇成一条溪水,流成今天的辛女溪;辛女思夫成疾,日日伫立在武溪边的崖石上,望穿秋水,泪干气绝,化为今日的辛女岩。
&武山就是南山,高悬在武山绝壁上的盘瓠石室至今完好如初。黄闵《武陵记》云:“武山高可万仞,山半有盘瓠石室,可容数万人,中有石床,盘瓠行迹……山有水出,谓之武溪是也。”
&如此离奇如此凄美的传说,不能不触发人的遐思,也不能不激起人的悬疑,古往今来以为荒诞之说激情辩别的又何止是少数?遥望半山,石洞罅启。我虽有瞬间的匪夷所思,但更多的是惊奇惊叹,我更相信盘瓠之说是苗族最真实的祖先崇拜,是苗族先民远古时代遗存的“童年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搜神记》《魏略》《水经注》《南史》《唐书》《元和郡县图志》《溪蛮丛笑》《元史》《明一统志》《清一统志》等史书经籍有关盘瓠的种种论述,荆蛮及至五溪蛮皆系盘瓠之后并非简单的附会赘述,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实地感受在吉首、泸溪、麻阳、凤凰各地至今盛传盘瓠传说、随处可见盘瓠形象和定期祭祀盘瓠并非一种荒唐不经的乡俗,而是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盘瓠遗风;只有这样,才能更清醒地释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沅水出土的黄帝时代犬图腾塑像,盘瓠氏族在武陵地区确实存在。
&苗族始祖为神犬,如同匈奴始祖为老狼,侗族始祖为花蛇,鄂伦春族始祖为黑熊,民族祖先崇拜更多的是精神,又何必拘泥于身形?羞从何来?何以不信?
&三苗O兜说照样是苗族族源的主源之一。《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O兜,O兜生苗民。”《尚书?舜典》载:舜“放O兜于崇山。”而崇山究竟位居何处?历来多有争议。对此我以为无须无谓的争辩,仅凭直觉,崇山应在苗民栖居的核心区,应在奉O兜为祖先的苗民区,而今花垣雅酉、吉卫就是极吻合的地区。《乾州厅乡土志稿》载:崇山在乾城西六十里,蜿蜒高峻,山顶瀑布声闻若雷。《清一统志》进一步作解:崇山顶当在黄瓜寨苗村高处,由黔梵净发脉。向来这一带就是苗民聚集的核心地带,至今在吉卫境内还流传着诸多O兜的神话传说,传说O兜墓在吉卫之郊的“麻料剖”(苗语,山名)。泸溪武溪口也据说遗有O兜墓。吉卫乃至湘西和黔东全境的石姓苗族,现今犹称“仡O”,湘西《古老话》说“O兜O柔是它的强宗,O兜O柔是它的大姓。”再说,崇山下雅酉与吉卫间大坪大坝紧密相连,良田沃土弥望无际,面积达数万亩,元明时期称之为夜郎坪。这般地理条件不正是谙熟稻作农业的民苗向往的乐土么?凡此种种,足以说明舜放O兜的崇山就是花垣县境的崇山,崇山迄今仍然铭记着开荒拓土的远祖――O兜。
&盘瓠也好,O兜也罢,固然都在武水两支伸向万山深处的源头落下苗族起源的胎记,但两条源流绝非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恰恰相反,两个学术流派在武水激流中已经渐行渐近。盘瓠蛮原本是九黎集团的一个支系,O兜族在迁徙中也融合了盘瓠蛮……诸如此类的学说不一而足,也许是年代过于久远诸事难以厘清的缘故,也许是当今苗人心里不断拉近客观需要一个说法。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武山、崇山既是武水的源头,也是苗族发祥的源头,武水是苗族的圣河当之无愧。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更是一个不停迁徙的民族。这一点,清瘦难解的甲骨文可见一斑,晦涩不全的古文《尚书》可以释绎,翔实浩繁的苗族史诗可以见证。如果把九黎三苗说视为苗族起源主导的话,那么苗族来到武陵山来到湘西正是尧舜禹时代第二次大迁徙的结果,这次迁徙意味着苗族已由平原氏族变成了山地移民,而武水便是承接这次苗民大迁徙的大通道。
&苗族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民族,涿鹿之战后,九黎族败北于炎黄而南徙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又如春笋般的壮大起来,形成三苗国。然而,好景不长,灭顶之灾又一次突兀降临命中多舛的苗胞。自“尧战于丹水之浦”伊始,经舜伐三苗,“放O兜于崇山”,至禹率众多邦国攻苗,河山带砺,尧舜禹三代以“苗顽弗即工”的籍口对三苗连连实施扩张攻击。夏禹是华夏子孙十分敬仰的治水英雄,但在征苗中却不见丝毫的仁慈。夏禹伐苗更是惨烈残酷,致使三苗亡国。
&《墨子?非攻下》云:“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
&《金匮》曰:“三苗之时,三月不见日。”
&《论衡》也称:“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
&此类记载虽不乏夸饰之词,但足见三苗地区遭受夏禹剿灭时的杀戮之极,血流遍野,几无人烟,苍天易色,万物同悲。
一个远古时代的泱泱大国就此消亡,一个上古时期极为强盛的大族就此衰微。但是,三苗族并没有就此灭亡,留下的余部除极少数融入当地华夏族外,绝大部分被迫连父带子引哥带弟,向西南方的荒凉僻偏山区迁徙,定居于武陵山深处的五溪。
湘西苗族《古老话》真实地记述了这次迁徙的历程:“从那黄水浑水上来,从那绿水浊水上来。”“从那小溪上来,沿那大河上来;从那川谷上来,沿那川冲上来。……沿着峒溪,理着峒河;出自泸溪,起从辰溪;上来河溪,来到潭溪;沿河上到乾州,沿江上到吉首。”
&湘黔边区苗家妇女百褶裙上平行的三条大花边暗示了苗民苗众千里迢迢含辛茹苦趟过的三条大河。
&武水之滨的吉首河溪教场遗址、峒河北岸的吉首大田湾肖家坪遗址、沅水之侧的泸溪浦市遗址――这些陆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清晰地说明武水流域相对稳定地居住过古人类,遗址上遗留的磨制石器、兽骨、骨器、陶片、铜镞或多或少显露出这次迁徙留下的痕迹。
显然,武陵山腹地的武水敞开胸怀接纳了这批饱尝战争虐待的三苗难民,是武水的木筏、武水的竹篙把一批批长途跋涉者扶上了新生之路,送到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不及的山地世界。这个山地世界或许不是苗族先民觅寻要去的良美之地,可是他们硬是凭着一双勤劳之手、一腔感恩之情、一种顽强意志、一个美好愿望把这个山地世界建成了一个令人钦羡的“天国崇山”。青青乐园,苗父苗子尽情青草踏歌,翠岚击鼓,狂野椎牛,苗子苗孙又一次新建家园,又一次放飞梦想。
流行于湘西、黔东苗乡的苗族长篇史诗《巴玛》曾形象地描述过“天国崇山”:“泉水潺潺,绿树茵茵,伸手可以揽月,张嘴可以咬星,驴马自由奔跑,男女歌舞不停。”
&《五溪蛮图志》对苗族新栖之地有过更加唯美的比喻:“亮比东方紫微,光比西方太白,子孙茂述如天星,后裔众多如海沙。”
&南朝刘敬叔《异苑》也特意描绘过“武溪石穴”的迷离幻境,武溪蛮人谢鹿误入武水边一个石穴,缘梯而上,突现异境,“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
&这个桃花源式的美境充分展示了一个落难民族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天国崇山”要比苗民原初故园遥远得多,但毕竟远离了欺侮、远离了仇视、远离了苛扰,亦如美国作家梭罗所言:“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的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确实,地处边徼的湘西苗胞曾经有过安宁、有过诚恳、有过富庶。
&应该说,两汉时期,中央王朝的精力主要是疲于应对北方强大的匈奴,基本无暇顾及已融入五溪遁入山林的苗民,五溪地区难得出现过短暂的兴盛时期,《后汉书》称“光武中兴,武陵蛮夷特盛”。包含苗民在内的武陵蛮一度处于不输赋税自给自足的化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任何一个封建帝王在其王权圈内都不会长时间容忍化外生界的存在,只要机会来临,就会倾力消除。东汉王朝在招降南匈奴后,即刻腾出精力征讨五溪。自此,苗族再次陷入漫长的没完没了的被驱逐、被讨伐、被剿杀的苦难境地。
&武水因其水急滩险、支系纵横自然成为苗民自卫御敌的天然屏障。同时,在乾隆王朝没有修筑通往湘西的“官马大道”之前,武水也不容选择成为官府长年征讨苗民的输兵运粮大道。“水之利害,自古而然。”官府挖空心思开山劈水,填塞河坝,截水归溶,凿石通舟,架木为梯,斩木架桥,大肆掠夺武水之利。苗民原有阻险负固的优势渐渐丧失,武水在完全失去屏障作用之后,便成为苗民又一次避祸求生远走他乡的长征路。
&从此,武水失去本色,武水流淌着千万苗民的血泪,武水的涛声已变成苗民无奈的呻吟、呐喊、咆哮。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有征伐就有抵御,有盘剥就有抗争,有歧视就有愤怒,有成见就有刷新,有圈闭就有击破。自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率众起事至民国湘黔“跳仙会”运动期间,发生在五溪区域的苗民反抗斗争竟多达60余次,恰如史书所言苗族“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反抗频率之高,规模之大,斗争之激,损失之惨,在中国乃至世界民族斗争史上都属于罕俦。
1895年,从公元47年至1942年,逝者如斯。
――这是东汉马伏波讨伐武陵蛮相单程与国民党镇压湘黔“跳仙会”运动的历史里程。
&――这是湘西苗族反征服反压榨反盘剥反歧视的斗争历程。
&――这是湘西苗民追求自由爬山涉水适彼乐土的千年征程。
这其间要谨记的事件似乎很多,但我认为最应该铭记的当是东汉武陵蛮相单程起义、明嘉靖湖贵川苗民起义、清康熙镇m红苗起义、清乾嘉苗民起义和民国革屯抗日聚义。五次声势浩大的苗民起义有力痛击了当朝统治者,也锤炼成湘西苗族勤劳朴实、柔韧包容、悍勇顽强、团结诚信、自由图强的民族性格。
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率众起事。武威将军刘尚全军覆没后,老将马援主动请缨率领4万大军征讨武陵蛮,依旧走沅水、武水水道,一度受阻壶头山,进退维谷,最后染瘴疾病死于壶头山军中,战事以监军宋均招降置吏而告终。
&马援固然死已明志,践行了他“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诺言,但死后境遇十分凄惨,马援一生北出大漠,南渡江海,为朝廷征战22年,死后反遭奸臣梁松陷害,新息侯印信被缴,草草葬于城西,宾客故人莫敢吊会。最后在妻儿反复上书鸣冤和群臣冒死进谏下,马援棺柩才得以葬回祖坟。真是“河山誓远英雄丧,岭徼名高草木知。”经此一战,湘西的武水得以扬名青史,马援曾在征战中作歌《武溪深》,曲曰:“滔滔武溪深复深,鸟飞不能度,兽游不能临,嗟哉&!武溪多毒淫!”此曲悠悠,是马援生命之绝唱,是武水幽邃之长叹。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以腊尔山区为中心,爆发了龙求儿、龙许保、龙黑苗领导的湖贵川三省边区苗民大起义。明廷遣派朝廷大员都御史万镗、总督张岳率兵会剿,先后调集湖贵川三省汉土兵10余万人,进攻腊尔山。终因力量悬殊,嘉靖三十一年,最后起义被扼杀。但这次起义持续时间最长,前后达14年之久;先后出现龙求儿、龙黑苗自称“苗王”,打破了苗族“无君长不相统属”的局限。这次起义从骨子里触动了明王朝对苗疆的刮目相看,朝议增设三藩总督,由张岳镇抚,更设一十二哨,以汉土兵万余人戍守。直接逼使万历年间修筑边墙三百余里,不断强化对苗疆的军事封锁隔离。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镇m红苗暴动,出击麻阳、泸溪诸县。素有“一代名将,千古文人”之称的湖广提督俞益谟,奉命与尚书席尔达、总督喻成龙、巡抚赵申乔等,督师进剿。诸苗以武山之麓的天星山为犯汗痰挚埂G寰炙穆范驴兀诠ヌ煨巧健O喑质拢6锴茁蚀缶蓝希テ粕蕉フ洌甭久缑翊4000余人。清军由此征服苗寨300余座,并乘势增设凤凰、乾州二厅,分治苗疆。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湘西苗疆因不堪忍受欺凌和盘剥,坪垅寨吴八月、大寨营石柳登、黄瓜寨石三保、苏麻寨吴天半“合款”发起了湘西、黔东北的苗民大起义,响亮提出“逐客民、复故土”起义口号,参与民众达三十余万人,起义军曾攻下乾州厅城,先后包围松桃、永绥、凤凰厅城,多次凭借武水水系中的狗爬岩、乌巢河、九龙沟天险重创清军。清朝采取剿抚兼施,滥用德楞泰建议的“犁庭扫穴之计”,共征调7省18万大军,进行血腥镇压。嘉庆元年十二月,起义失败。但起义余波一直延续到1807年,前后达十二年之久。&
&乾嘉苗民起义影响深远。首先是起义重创清朝国力,人才和经济上都损失惨重。征讨中清朝参与指挥的总督就有福康安、和琳、福宁、毕沅、孙士毅、勒保六人,巡抚和提督有8人,领侍卫内大臣额勒登保、德楞泰为首的巴图鲁章京达100余人,骨干战将50余人,乾隆、嘉庆二帝可谓是倾注血本。乾嘉铁血征伐,义军血债血还。清廷自食其果,因猝染苗疟,闽浙总督福康安死在武水源头九龙沟背子岩,四川总督和琳亡在武水支流强虎溪,湖广总督毕沅病卒于辰州任上,折损都司、游击以上将吏200多人,阵亡士兵近万名。仅前两年耗费白银2500万两,动用军粮100万担,大大超出乾隆“十全武功”中收台和平藏支出。魏源《圣武记》云:清朝“国家极盛于乾隆之六十年。”但经此一役,大清犹如一个失血过多的巨人,虽有一幅孔武皮囊,却已奄奄无力。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大清由此步步衰落。其次,战争破坏巨大,烧杀无度,惨绝人寰,起义失败后,原凤凰、乾州、永绥三厅四千苗寨近40万人口,已锐减至苗寨一千二百个11万人,千里苗疆,十室九空,支系遍布苗疆的武水到处充斥着窒息的腥味,一片死寂。最后,起义加重了清朝对苗疆的锁控,善后处理中,“总理边务”的辰沅永靖道道台傅鼐大力推行“碉剿法”,“屯田养勇,设卡防苗”,修复边墙150余公里,修建碉堡、哨卡1100余座,挑习屯练8000人,均屯田土15万多亩。腊尔山的生苗被一张网严严罩住,被一道墙紧紧捍蔽。
&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傅鼐炮制的屯田制度不仅掠夺了苗民田土,而且压制了苗民自由,苗民不堪重负,民怨沸腾。永绥县苗民梁明元、石维珍、吴恒良等人率先揭竿而起,武装反抗屯田制度。凤凰苗民首先组建“湘西革屯抗日救国军”,占领乾城,泸溪、永顺、古丈以及贵州松桃、四川秀山等各县纷纷响应,起义队伍快速壮大到10万人,义军提出了“抗日救国”口号。日益高涨的形势迫使蒋介石采取“招抚”政策,同意“废屯”。1937年,革屯运动取得胜利,义军与湖南省主席张治中达成“废屯升科”和“改编抗日”协议,八千湘西苗民革屯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暂五师、暂六师,开赴抗日前线。至此,意味着140多年的湘西屯田制度彻底废除,湘西苗疆以一种新的眼光和精神走入新的时代。
这些只是数千年来发生在武水流域湘西苗疆的苗民起义大事件,根本未曾触及黔东南苗疆的血雨腥风和悠悠万事。但确确实实够刿目怵心了,我们足以明见官府对苗民的处心积虑、心思猥琐、恣意掠夺、麻木不仁、冷酷残暴,也足以感受苗民大众苦难深重、万般无奈、嫉恶如仇、顽强挣扎、大气凛然。
我们知道,苗族是一个根深枝繁的古老民族,几乎终古不息都在颠沛流离、风雨飘泊、险中求生。自秦汉以来,历史上庶几就未曾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更没有立国的壮举。然而,它却在战战栗栗中见证了一个个强悍民族风风火火的兴盛,又轰轰烈烈的倒下。
&匈奴,北方的老狼,两汉拼尽国力,历经近300年时间终将底定;突厥,西方的猎豹,大唐运筹帷幄,历时37载将其消弭;准噶尔,草原大漠的雄鹰,大清康雍乾接力追剿,旷费70年把其剿灭。
&相形之下,苗族显然没有那些强宗大族的跋扈、张扬、野心,却似乎又比他们都幸运,幸运的一次次力挽狂澜,一次次绝处逢生,且不断蓄积能量,滋长繁衍,而今人口已近一千万,跃居第五大少数民族,成为名符其实的少数民族中大族。这其中究竟潜藏怎样一种生命赓续的秘诀?这其中究竟隐含怎样一种民族兴旺的玄机?这其中究竟孕育怎样一种民族精神?这确是一种值得琢磨深思的民族现象,而今确有不少贤达之士在为此孜孜以求。
&我同样一直在不断地探寻究竟,总觉得这种现象至少与苗族的秉性和环境有关。一是柔韧,水性至柔,“金以刚折,水以柔成”。湘西林深箐密,千溪万沟,苗族性格从“水性”中汲取了充足养分,“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委曲求全,避其锋芒,忍辱负重,转转迁徙,漂浮不定中成全了安身立命;二是负固,湘西大山嵯峨,险僻幽翳,岚雾昏冥,苗疆数千苗寨有几家不是重岗复陇不在白云深处?“官有千万军马,我有千万山峒”,苗民持险负固,占尽地利,官军往往知难而退,多少战事不是以求和而善终?三是顽强,苗族识“水性”,水至柔也无坚不摧,“水激则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就是苗民血性悍勇的写照,中央王朝哪次征战中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湘西苗疆年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四是抱团,苗族古歌说“生要生在一起,活要活成一家”,苗族史上有过叛徒,但始终没有分裂,抱团打拼使苗族无懈可击无坚不克;五是散居,苗民地处大江南北,家居五湖四海,大范围散居是历代穷兵黩武的结果,又是历代鞭长莫及的软肋,更是历代苗民英雄虎胆的底气。
千山万水自然生成的环境,千辛万苦玉汝以成的个性,铺成了苗族生存生长的深厚基质,苍天岂有不眷念之时?生苗岂有不茁壮之机?
&武水与苗族一样古老,亿万斯年不曾断流,不曾改道。武水只在湘西万山群峰间盘旋,只在苗疆勾勾叉叉里迂回。武水从不流出苗民的视野、苗民的心田,也从不流出男人的臂弯、女人的裙摆。武水是苗民的食之所依、心之所系、魂之所托、乐之所在。
&管子《水地篇》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武水不舍昼夜浇灌着苗疆,从荒芜中浇灌出一片沃土,更从荒野中浇灌出一片丛林――苗民的游侠者精神。沈从文先生在《凤凰》一文中说过:“个人的浪漫情绪与历史的宗教情绪结合为一,便成游侠者精神,领导得人,就可成为卫国守土的模范军人。”“这种游侠者精神既浸透了三厅子弟的脑子,所以在本地读书人观念上也发生影响。”这种游侠者精神的精髓就是:重情重义,豁然大度,勇鸷剽悍,侠肝义胆。就是这种游侠者精神一直支撑着无数苗家子弟一次次战胜征服者的暴行,一次次拯救生命于倒悬,最后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吸取营养,在苗民大众心中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心忧天下、精忠报国、血洒疆场、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时任浙江处州镇总兵凤凰厅人郑国鸿与定海总兵葛云飞、安徽寿春总兵王锡朋誓死坚守定海,抗击英军。弹尽粮绝之时,郑国鸿单枪匹马冲杀敌阵,挥刀斩敌,举家赴难。郑国鸿以一个老者老骥伏枥的志气和一个游侠者“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气度大写了一个湘西人的“忠节”。&
&1841年1月,英军大举进军广州。湖南镇m总兵祥福临危受命,率领乾州、凤凰、永绥、保靖等厅县苗土士兵600余人捍卫广州门户乌涌。祥福抱以“不成功,誓成仁”的游侠者胆气和无畏,募民开挖壕沟,用鸟枪击敌,与英军展开殊死决战,毙敌500余人,最后山穷水尽,与500壮士一道凛然成仁。&
&1883年12月,中法战争开始。台湾军情告急,乾州厅人原陕甘总督杨岳斌奉诏在乾州、凤凰、永绥三厅招募苗兵6000人,组成“乾军”,忍痛割别病重危笃的老母,马不停蹄率师驰援福建,仅率卫队百余人不惜身命夜渡台湾海峡,与台湾巡抚刘传铭所部协同作战,大败法军。重情重义的杨岳斌毅然舍孝报国奔赴疆场,无不流露出一个游侠者的大义气魄和一个儒家君子的谦谦风范。
&1900年5月,八国联军猖獗,妄图占领天津,进逼北京。湖南乾州厅人新疆喀什葛尔提督罗荣光执意请留镇守京津门户大沽口炮台。当联军敌舰乘夜炮火突袭时,罗荣光慷概陈词:“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从容坚守主炮台,奋勇还击,壮烈殉国。罗荣光浑身喷发出游侠者的豪气和霸气,犹如雷霆万钧,伏波横海。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国军128师临时奉命守卫浙江嘉善防线。这只军队的前身是“湘西王”陈渠珍所部34师,全是湘西子弟,总兵力7000余人,其中素有“无m不成湘”之称的凤凰“m军”约占半数,师长是顾家齐,副师长是戴季韬,都是凤凰籍,沈从文六弟764团团长沈岳荃也在其中。而128师阻击的正面之敌恰是日本一支以凶顽冷血闻名的王牌之师第18师团,是后来制造南京大屠杀主要元凶之一,在缅甸战场上号称“丛林作战之王”。大雾中两军狭路相逢,战争异常激烈。128师从师长到士兵,个个剽悍,人人威武,湘西的大刀鸟枪与东瀛的大炮飞机较量,苗民游侠者精神与日本武士道精神对决,全师以前仆后继的血肉之躯和视死如归的浩然之气与日军喋血鏖战七昼夜,歼敌数千,重伤日军陆军少将平冢省三,创下淞沪大撤退的阻击战之最,为整个战略转移赢得时间。恶战结束后,全师只剩下3000余人,“m军”只剩下20多人。沈从文特地撰文称赞“m军”:“用对外流血来证明自己,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为湘西人争了一口气”。&
&1939年,紧随128&师,由湘西苗民革屯军改编的暂5师、暂6师相继投入抗日战斗,先后参加三次长沙会战、华容战役、常德战役和衡阳战役,连年浴血苦战,至1944年底,两师八千之众折损大半,余部均编成一个团,番号撤销。正如南社诗人田星六诗云:“纵横剑气纵横血,道是湘西子弟兵.”
&抗战期间,仅湘西就有三个师至始至终参战,其中兵力主要是苗民,苗民中又主要是“m军”。镇m者,凤凰也。沈从文称凤凰为“小点”,正是这个“小点”却为抗战做出了大牺牲,经过八年殊死征战,到抗战结束时的1945年,凤凰青年男丁死伤惊人,至少有三千少妇守寡,上万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无所依。青山为之含悲,武水为之呜咽。正是这个“小点”却给了蒋介石大面子,嘉善一役,是被蒋介石蔑称为“湘西土匪”的凤凰“m军”成功的为国军主力撤退担当了主力前卫。
&武水流淌哺育的这块土地已被历朝统治者挤榨得所剩无几,已被战火蹂躏得瘦骨嶙峋,已经是贫瘠不能再贫瘠了,孱弱不能再孱弱了。可是往往积弱中藏有大善大爱,这里的民众尤其是苗民几乎是倾其所有支援抗战,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苗民惜家更爱国。这里的苗民就是那么的无私无畏,抗战了八年,湘西兵源也输送了八年,共补充兵源5300人,加上抗战之初投入的三个师,湘西投入抗战总兵力达2万多人。这里的苗民又是那么的大度大气,再穷也要把最后一粒粮食从牙缝里挤出来,再苦也要把最后一块遮风挡雨之地腾挪出来,去接纳一批批从沦陷区和抗战前线迁移而来的避难机构和流亡难民。不完全统计,在武水流域的乾城、泸溪、凤凰、永绥四县境内,前前后后疏散迁至的军工厂有2座,职工600人;迁入的学校有国立八中等来自江苏、安徽、长沙、常德的各类学校9所,师生近6000人;设立战时儿童教养院2处,安置儿童2000人;设置难民收容所6处,收容难民8315人。国难当头、山河破碎之时,是武水穷乡僻壤、苗疆边民为新中国保留了一份血脉,蓄存了一份元气。共和国第五任总理朱F基当年就在国立八中永绥分部求学。
&看到这一组组数字,宛如看到了当年一群群苦苦挣扎筚路蓝缕的湘西苗胞,我的眼眶早已噙满泪水,凄然无语!
&仅从上述罗列的战例,完全可以使人真真切切感触到在祖国近现代抵抗外敌主要战争中几乎都可以找到湘西苗民的影子,而且在并不多的那么几次彪炳千秋足以告慰国人的壮举中都少不了湘西苗民的不凡表现。这绝不是一次次自发行为的偶然,也不是一次次政令动员的使然,我始终觉得是湘西苗民朴实善良心灵的流露,是湘西苗民游侠者精神升华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湘西苗民延续古老神话捍卫自身尊严的展示。
&这一切都无须回报,因为历史原本就亏欠苗民太多;这一切都无须特写,因为历来上苍都是一叶障目视而不见;这一切都无须安抚,因为素来苗民都有极强的自我疗伤能力。但我仿佛又觉得全社会对苗族苗史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认识、更多的理解、更多的谛思,因为苗族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因为中国梦的实现犹需众志成城。也越来越热切祈盼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群可否屈尊俯下身来,静心看看这块曾经伤痕累累至今亟需怜惜的土地,因为这方山水一直蕴涵着血性和骨气。
&真的历史是一条长河,真的长河是一部史诗。
&林木森茂的湘西,一条长河浩浩怀山,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滔滔武水从湘西万山层叠中奔涌而来,从湘西峥嵘岁月中奔湍而来,从湘西椎牛踏歌中奔放而来,又从湘西万丈烟霞中带着湘西梦洋洋奔腾东去。
&“水绕青山十万重。”武水环青,是古典湘西、文化湘西的一道旖旎景致,又是现代湘西、绿色湘西的一片绮丽风光。
江南忆,最忆是武水,危崖幽谷千古事,九曲激荡竟风流。
苗族理学大师吴鹤往昔寄情武水,在樵何嫖鞑ハ铝恕爸浦袷橇贾⑽迫ザ袷歉裎铩钡摹靶难А敝肿印
“民国第四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辞任回乡,在武水之湄幡然明悟,绝意仕途,毅然迈上慈善教育之路。
一代文豪沈从文坐着小船走出武水,壮游湘西,纵情写下了《边城》里万千心思。苗族歌唱家宋祖英武水飞歌,背着《小背篓》,唱出了湘西的《好日子》。
&艺术大师黄永玉别出心裁在武水支流凤凰沱江上架起了风、雪、雨、雾四座景桥,又独运匠心在武水吉首峒河边捐建了四座艺桥――肥、爱、花、醉。
历史夙愿,庶民所盼,武水北岸,德夯峡谷石山耸峙,矮寨大桥已然横空飞架东西。
“峻岭回滩杳无路”已成湘西苗疆的古老传说,“天堑变通途”已是开放湘西的天上人间。
武水潺潺,武水盈盈,武水青青,我不由醉在这片葳蕤葱茏里。
1、2、3、4、5、
沐雨栉风比喻什么生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农尝百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