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到重庆鲁能巴蜀中学网站多久?

涪陵巴蜀中学在李渡隆重奠基
来源:重庆热线-涪陵站-涪陵信息港
点击:0 次  
[导读]3月23日,承载着涪陵众多学子及家长追寻优质教育梦想的涪陵巴蜀中学破土动工,奠基典礼在李渡隆重举行。这是红星国际广场斥资2亿元的教育学区建设力作。国内一流名校巴蜀中学落户涪陵,不仅是当地乃至周边区县
& & &3月23日,承载着涪陵众多学子及家长追寻优质教育梦想的涪陵巴蜀中学破土动工,奠基典礼在李渡隆重举行。这是红星国际广场斥资2亿元的教育学区建设力作。国内一流名校巴蜀中学落户涪陵,不仅是当地乃至周边区县的福音,而且对于涪陵及周边区域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奠基引各方广泛关注
  当天上午,盛大奠基仪式在涪陵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众多当地居民和红星国际广场准业主们的见证下隆重举行。
涪陵区委常委、涪陵新区管委会主任蔡勇参加奠基仪式。他对涪陵红星国际广场和涪陵巴蜀中学落户涪陵新区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将给涪陵新区带来更好机遇。
涪陵区副区长徐瑛在讲话中称,涪陵巴蜀中学奠基开工,标志着巴蜀中学和涪陵区的教育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这对涪陵&双百城市建设&和促进涪陵区域性教育中心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涪陵红星国际广场项目总经理朱科在致辞中说,抓好教育就是抓好涪陵的未来发展,引进一流名校巴蜀中学,实现优秀人才供给,是该企业对涪陵的回馈。红星地产自从迈入地产领域以来,便以巨大商业地产发展为契机,一直致力于做一个有责任的地产企业,从而成为这一领域的典范。现在引进名校,就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项目实力与决心的彰显。
优质&学区房&备受瞩目
  &学区房&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与房地产投资市场相结合的产物。近年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叠加影响,各地房地产交易量有所下滑,但&学区房&却风景独好,成交量平稳,价格持续高位。据了解,一二线城市的&学区房&普遍比一般商品住房价格上溢20%。处于区域核心的名校地产项目更将成为未来市场炙手可热的稀缺商品。
涪陵巴蜀中学占地80亩,建筑面积约26000平米,绿化率超34%;学校将设初中班60个,硬件设施一流,按甲级学校最高标准配置;将建设一支观念新、业务精、师德高,以及科研型的一流师资队伍,配备骨干教师200余名。该校将于明年9月投入使用。
红星地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涪陵红星国际广场斥资2亿元,引来巴蜀中学落户涪陵,凡在该盘置业的业主子女均可优惠入读。
国内一流名校巴蜀中学
  巴蜀中学是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连续四届入选中国百强中学;各项综合升学指标在全市遥遥领先,近年来高中升学率95%以上,重点大学升学率60%以上,20%以上升入北大、清华、港大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全国前十重点大学和世界著名高等学府。
涪陵红星国际广场
  涪陵红星国际广场位于涪陵新区李渡太白大道,毗邻将相继迁建十余家行政事业单位,多条交通线路通达八方。本着定位于一流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项目远景,升级重庆大型&HOPSCA&的战略目标,红星国际投资数十亿元,打造总建筑面积80余万O的巨型城市综合体航母。项目分四期开发,一、二、三期产品为铂金住宅与特色商街;四期占地约106亩,汇集涪陵首个红星美凯龙第八代家居旗舰店、藏品洋房、soho产品、名品步行街、精品商业主力店等。未来将聚集逾100家中高档品牌,为涪陵市民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李玉生
记者 姚彬摄影报道)
相关推荐:
( 14:04:30)
( 11:03:40)
( 11:03:25)
( 11:02:27)
( 11:02:07)
我来说两句你眼中的涪陵是什么样子的?
按投票排序
我家乡在和涪陵相邻的城市,姨妈在涪陵定居,不过我上一次去涪陵也是1990年的事情了。中国像涪陵这样的内陆三线城市有几千个吧,个性虽然有,但更多的是共性。在三峡移民搬迁之前,涪陵应该是步行一个半小时可以从城市这头走到那头的,公交车只有个位数的线路,每个人都熟知城里每个地方。最好的小学只有两三所,最好的中学只有一所,没有像样的大学(大专)。九十年代应该没有太高级的馆子,没有麦、肯、必,后来有了乡村基和德克士。在当时城里最高级的宾馆可能只有一家三星,也许是四星。商场可能没有自动扶梯,若哪家率先有了,定会吸引好奇的小孩去反复体验。有一家市电视台,白天转播央视或四川台,晚上播二十分钟本地新闻然后是点歌然后放港片或港剧录像。(以上是我对涪陵及相似城市的九十年代状态的记忆及回溯式想象,不一定反映它的真实面貌。)
1、小山城,山势落差程度毫不亚于重庆。我老婆去走了几趟就再也不愿意陪我回老家了,走路嫌太累,坐车嫌太颠。2、经济上貌似重庆内排第二,王鸿举虽然在重庆混得不咋样,但为涪陵的经济发展确实是有很大贡献的。烟厂、药厂、娃哈哈引领了涪陵的经济腾飞。在此之前,涪、万、黔是川东最穷的地方。我们那有民谣:养儿不用教,涪万黔走一遭。其中,更穷的黔江地区是88年从涪陵地区划分出去的。3、榨菜,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乌江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国光榨菜(现在的太极榨菜)。榨菜几乎每家都种,我小时候还去镇上的榨菜厂当过”童工“。八一个卦:涪陵榨菜太过于出名,以至于看到同样也以榨菜出名的浙江余姚某个厂家生产的榨菜,命名为“培陵榨菜”的时候,我的眼睛有突然被亮瞎的感觉。4、著名的“山城棒棒军”,在涪陵也存在,不过一般叫做“老(扛)扁担的”,简称“扁担”。我有好些亲戚在农闲季节,就会去涪陵城里当“扁担”,或是去码头上当挑夫。5、白鹤梁,三峡蓄水之前,白鹤梁是没有隔离保护的,枯水期可以走到白鹤梁上去随便耍。题字的名人中,名气最大的应该是涪翁黄庭坚。6、在“8小时重庆”计划之前,涪陵是没有高速路和铁道(南川县貌似有)的,上重庆最快的交通设施叫快船,可惜我只乘坐过客轮的三等舱。在高速公路和铁路都通了之后,快船就慢慢消失了。7、跟重庆类似,涪陵也是两江汇:长江和乌江。乌江又被叫做“小河”,在乌江汇入长江的口子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清澈的乌江水把浑浊的长江拦腰截断。因为家里的安全管教,我至今以没能下江游泳为憾。8、涪陵长江大桥97年才建成,之前人、车过江都需要靠渡船。现在涪陵城区已经有两座长江桥,两座乌江桥(不包括李渡长江桥和铁路桥)。9、教育上,在我生活的那个年代,涪师专是唯一的大专院校(《江城》何伟支教的地方)。中学上,涪五中、实验中学比较有名气,不过都比重庆主城区的中学落后太多。在我小时候的乡下,大学生是及其稀有的,能考上涪师专的学生,都可以算是跳出农门的天之骄子。我的许多中学老师,都是从涪师专毕业的。在我初二的那个暑假,一辆满载的班车在涪陵回我们县城的路上不慎滑入湖中,淹死20多个乘客,其中就有好几个刚考上涪师专的大学生,我在现场看到他们的父母伤心恸哭。已经过去快20年了,但记忆中的那种感觉,似乎比这次韩亚飞机失事更让我震撼。10、好吧,我真的没认真看过《江城》,虽然我很想看完(英文原版),所以我不知道何伟到底记录和展现了怎样的涪陵。严格来说,我的老家不是涪陵,而只是涪陵下属的县城。但我从小对涪陵的憧憬比重庆更大(当时涪陵和重庆是并排的,都归四川,区号分别是)。自从96年我哥去涪陵工作并安家后,涪陵就成了我假期必去的地方(包括现在回家省亲)。虽然在重庆上了四年大学,但我对涪陵这个小城要更为熟悉,也更有亲近感。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老了之后,可以回到涪陵,跟我哥一起坐在院子里摆龙门阵,聊那些我们曾经共同畅想过,却永远没有实现的梦。
两小时,走访我在《江城》里读到的涪陵江东2013年我是一名长江上的船员,在冬季停航前的最后一个航程,游船按包船计划额外停靠涪陵,以至于我一整个航程都相当激动。我是何伟的读者。在短暂的小半年里,长江上来来往往几十趟,我只能透过舷窗去看涪陵。即便经过涪陵很多次,可每次相见我依然心动。因为会有雨雾黑夜错过,因为认真读过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船员生活那会儿,长期漂在江上远离家和原来的生活,见一个处自己熟悉的地方——涪陵,那心情真的是堪比远航的商船驶回威尼斯看到圣马可广场的钟楼。即便那会儿我还没有真正的到过涪陵。第一次在船上见到这座城市时,它的外表没法给我任何深刻印象,除了长长的防洪堤。后来的接触,就是那次登岸。船就停泊在我所说的长长的防洪堤边的一处码头,爬上台阶就上到防洪堤顶上。防洪堤顶部就处理成了滨江布道和广场,每隔一段就会有一块特殊的地砖,地砖上会有拓印的白鹤梁题刻。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何伟也在一个冬天乘摆渡船到白鹤梁上游玩,并遇到几个文物工作者,好像有习惯性的递烟,起码他自己写的中国经历叫我觉得他总会这么干。接着好像写到了一位跑货的船老大,他渺小的命运和宏大的三峡工程。白鹤梁与乌江牌榨菜比起来,估计还是榨菜更出名一些。汉子“丁”是我理解的涪陵城市布局,“横”是自西向东的长江,“竖”是由北向南的乌江。江西一直要比江东繁华一些,连接乌江东西的有一老一新两座桥梁,新桥和上海的南浦大桥一样有多层的引桥。打车从江西码头去江东,过桥,江东基本就是在山坡上。当然江东也是在半山上,或者说占领一整坐山。如果说重庆的山城是三层,那涪陵至少有五层。插旗山匿在雨雾中,师院的台阶冒着青苔,教堂据说拆了,涪陵的空气可能还是老样子,江东路上是泥,依然不及西城。江东师院、涪陵师专、长江师范学院,现在是一个地方。江东师院是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硬件设置一般。不知图中的地方与书里还有多少是一样的,但至少在操场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里一定出现过何伟的身影。何伟估计穿着连帽衫一边在操场上跑圈,一边学习那围墙上的汉字。很多日子后,汉语学好了也会喊墙上的口号了。这幢楼大概是师院里最有历史的建筑了,不知道何伟有没有进去过。我从靠山的侧门进去,从面江的正门出来。江东师院正门外已经没有街了,推土机把泥巴铺往乌江中,原是黄小强面馆的地方该是要建起高层住宅。在与《江城》相差十五年的时空里,我的探访似乎没有找到多少书中的痕迹。我是带着书去的,在学校侧门的邮局盖上了邮戳,邮局里年轻的姑娘并不知道这本书和过去这里的故事。一次探访过去的经历,大概就是这种的感觉。一张留影的江上日出,总叫人想起《江城》。第一次答题,有图缩小:-D
一个普通的三县小城市(不知能不能算三线),城市还算有活力,体育场的酒吧,滨江路的烧烤和夜店,泽胜的餐厅,新世纪的购物等,可以满足平日所需的基本要求;只有一所普通大学,俗称“江师“(长江师范学院),两所不错的高中(涪五中,涪实验),几所不错的初中(十五中,十四中,不错高中的初中部);有特产,榨菜,油醪糟;有景点,白鹤梁,大木花谷;有企业,太极集团,娃哈哈,卷烟厂;有资源,焦石页岩气;虽然只是从量化和物质指标描述了涪陵,但是这远远不能概括我对家乡对认知。非常不同意县城青年无乡愁这一说法,这座城市小但是有人情味,这座城市陡峭但是有韵味,这座城市欠发达但是有我父母亲人。90年出生,算起来在涪陵就完整呆过15年,在外求学近10年,无论在重庆,成都,深圳,和在国外短期学习我内心还是对于家乡有着一种原始的依赖和想念。这里没有地铁,但是可以和父母坐公交一路用着家乡话侃关于涪陵的发展;这里没有7-11,因为回家再也不需要他家的关东煮;这里没有星巴克,因为回家你不会疲惫和焦虑;这里没有快时尚,因为这里不需要穿得如此光鲜和潮流。同意”三线城市有的更多是共性”, 叫一个涪陵人谈涪陵,当然不会客观,因为家乡有情感有记忆,再不好也容不得其他人指指点点。我记得有一次在重庆到涪陵的大巴上,一外地人略带轻蔑的语气 “这城市好烂,我得赶紧回去”, 我直接开呛 “再烂也出了个尹明善,再烂也出了个金科地产,再烂也出了个太极集团,再烂也容得下所有对他友好的朋友”。这个城市有缺点,所有中国小城市共有的缺点,居民素质低视野窄,道路不宽生活很慢,旧城改造缓慢,但是它真实啊,所有好的不好的都在你面前赤裸裸的展示。可以短滞不适合长居,尤其不适合有梦想的年轻人。故乡是一种情怀埋在心底,在外面承受的大压力与责难无疑会将故乡的好感放大,我想这就是我对涪陵这座不起眼的城市的看法。
我就在涪陵读书,何伟的《江城》就是写的到我们学校。可惜早已物是人非咯,老校已经沦落为专科学生的教学楼。
榨菜之乡,宜居小城,没有一环二环直接从三环开始。
大木花谷,榨菜,成渝经济区重要区县。
重慶只去過一次都在城區轉悠周圍的縣市不熟涪陵麼,只知道——涪陵榨菜烏江牌當然,還有著名的,何偉的《江城》。
三峡蓄水以后,江面很宽,水比稍下游的重庆要清很多,碧绿色的很漂亮。
县城青年是没有乡愁的,日久他乡是故乡,如今涪陵于我只剩下一种遥远的味觉。它是何伟笔下的江城,也是廖亦武《证词》里的涪陵,是黄庭坚别驾的涪州。从教室里看不清河对岸的山顶,中间隔着厚重潮湿的雾,码头、趸船与水中的灯火,在深夜的汽笛声里,水腥气从城市上空落下。这个城市依山傍水,但如今已看不到山水。倾倒进下水道的火锅底油是它在闷热中奔突跳动的黏糊的血液。这城市太快,长江用了千年也追赶不上他。而我需要用一生来逃离口音,逃离父亲,逃离殴斗的噩梦般的青春,逃离曾经被我伤害过的女孩们,不知如今她们是否已为人母。其中那个,被我伤得最深的,很多年前的某个下午,坐在礁石上,看到她衬衣缝隙间露出的白得刺眼的皮肤。我曾以为我会娶她。那时候,我们在早晨吃豆花饭,喝一种叫泉陵的啤酒,抽一支叫做宏声的烟,在书包里装砖头,在黑夜里撸管,穿着校服走进任何一家城乡结合部的色情录像厅,在黑暗中头破血流,唱县城少年最爱的BEYOND,走在大街上心里发下宏愿,以为未来和世界都在外面等着。那时候,白鹤梁还在水面上,我还可以赤条条横渡长江,以为青春像那条熟悉陌生的大河一般漫长而蛮横,结果一转眼,这个城市已经不再认识我。
看来在知乎上的涪陵人不多呀~小城,节奏不快,适合生活,叫个朋友吃饭什么的,一说我在哪个巷巷的哪个馆子大家基本就找得到..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就有个太极集团和宏声烟草,所以想要有啥发展在涪陵很难...
从小在涪陵长大,生活了十多年。在我眼中的涪陵,小小的,不是特别安静,也没有太吵。有很多好吃的街边摊。宜家坝附近的夜烧烤都不错,但特别辣,地下商场的凉面也很好吃。小学中学门口都是特别出名的小店,什么幺妹羊肉米粉啦。此外还有巷子牛肉面等等一些小店,只有涪陵人知道。滨江路江堤永远是我的最爱。江风湿湿凉凉的,走下阶梯,在窄窄的路上一直走。还可以坐在阶梯上和朋友喝酒聊天。虽然涪陵是一个典型的小山城,到处上坡下坡,但是小小的,出门我一般不喜欢坐车。我眼中,涪陵不是豪华大别墅,也不是什么很雅致的庭院阁楼,就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亲切安全的小家。
我严重的涪陵就是榨菜,但是作为一名重庆人,我却很不喜欢吃涪陵榨菜。
其实感觉有点偏。要说特色……和重庆每个区县木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目前长期呆在潼南。之前即在涪陵。
我眼中的涪陵,就是火车经过那里会停一会儿的地方。
重庆呆过几年。未开发状态吧——你非说成景色好的话,这也是客观的。几届领导过去了,变化不大。可能是属于那种谁来都会注定遗忘的地方。
除了专业领域,好久没写点其他的东西,今天一个初中同学分享了这个话题,令我回想起很多往事,颇有感慨,忍不住想聊一聊。我从小在涪陵长大,师院附幼,七小,涪九中,从幼儿园到初中都在涪陵,后来高中去了重庆一中读住校,大学在成都,现在也一直留在成都创业,所以上高中后基本也就暑假寒假回涪陵,而现在只有春节才回了。小时候的印象,师院(江东老校区)好大,我爷爷还是学校老领导,所以我从小就在师院长大,偌大的校园,漂亮的绿化,各种各样的教学楼,实验室,食堂,宿舍楼,运动场,简直是小时候玩耍的天堂。由于涪陵属于山城,仅在一个大学校区内,就有各种各样的地形起伏,山坡,长下坡,平路,悬崖等,我小时候又爱骑自行车,所以在师院骑自行车成了小时候最大的乐趣。还有爬树,抓小动物,在池塘、树林等各个地方玩耍,很美好的一段回忆。当然还有婆婆爷爷的溺爱,总会满足我一切要求,可惜都去世太早,小时候不懂事做了不少让他们伤心的事,后来长大了懂事了,现在也有经济能力去回报他们了,结果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记得小时候听大人说爷爷由于是领导,文革被批得很惨,我婆婆是旧社会地主家的童养媳,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于是自己逃跑参加了红军,就是我婆婆在文革时,拿着菜刀跟红卫兵拼命,才保住了我爷爷活过那段最艰苦的时光。我那时很小,爷爷具体做啥我也不知道,反正差不多是学校一把手之类的领导,品德优良,学识渊博,毛笔字很好,待人非常好,可惜被整得太惨,疾病缠身,60岁左右就走不动路,全身上下都是病,爷爷去世的时候,是我从未见过的场面,好多从来不认识的人来到追悼会现场,热泪盈眶,告诉我,爷爷对他们有多大的恩情,是多好的一个人,是多么好的领导等等等等,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也跟着哭了起来。这是我小时候第一次受到那样的震撼,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人格魅力,所以我也从小发誓要做跟爷爷一样的好人。婆婆在红军文工团当兵,退伍后跟爷爷在学校工作,她洗衣做饭,吹拉弹唱,还有针线活,什么都会,简直是那个时代的全才,婆婆在去世前给晚辈们做了很多很多双鞋垫,都是婆婆用缝纫机和手,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我至今都仍然在用,我现在穿的皮鞋里就是我婆婆亲手做的鞋垫。脚踏风琴,手风琴,口琴,笛子,还有其他我不知道的乐器她都会,唱《南泥湾》好像还获了全国级大奖,家里经常会响起婆婆优雅的琴声和歌声,在那个年头简直是风华绝代。也正是受爷爷和婆婆的影响,他们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爸爸是老二长子,我自然而然就是家里的长子长孙),也都是品行优良,毛笔字钢笔字写的也非常好,也都是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在最不容易的年代都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大学生真是天之骄子,很难得,当然他们也都吹拉弹唱样样都会,每人都会好几样乐器。后来上了小学,那真是我现在都觉得很高大上的小学,涪陵七小,我们小学每个教室都有一台大彩电,这在那个年代绝对很少,不仅如此,我们学校还有自己的校园电视台,我还记得我去竞选大队委,手臂上带三根杠的时候,就是全校直播大队委竞选实况,每个人到摄像机前现场演讲,然后全校同学看直播。还记得我们小学有加餐,上午第二节课上完,10点左右开始加餐,门口会有一大桶豆浆和各种面包蛋糕等点心,虽然味道不是很喜欢,不过确实待遇很好,当然我们小学也有逸夫楼,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了电脑,从而为现在码农程序猿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做量化交易就是码农程序猿,天天写程序改BUG什么的……小学周围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店铺,很多好玩的玩具店文具店,当然还有一大帮现在都关系很好的小学同学。小学值得回忆的一是打乒乓球打得很爽,还有升旗仪式各个班轮着来,我是我们班的旗手,所以我手把手的升过国旗,那感觉还不错,要伴随着国歌慢慢升旗,不能太快不能太慢,音乐结束,升旗同时完成才行。还有游戏,当年很火的三国战记,拳皇什么的,各种街机我都会,特别是拳皇,每一代我都玩得特别好,在游戏厅偶有对手,我跟一个好朋友有时候放学了或者周末回去游戏厅包机,那时候5角钱两个游戏币,我们跟老板达成协议,2块钱一个小时,随便投币,两个人就这样不停的对打,真爽!想起来电脑游戏当时还是以沙丘2000,帝国时代,极品飞车,红色警戒,星际争霸为主,特别是星际争霸,火的不行。当然那时候虽然才小学,四五年级左右班上已经有好几对情侣了……我估计现在的小孩应该早熟得更快……而我的话,也算情窦初开吧,但没啥具体的进展,傻乎乎的,哈哈。初中学习任务就重得多了,大家都被中考压得喘不过气来,那真是比高考还蛋疼,初中的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猛地长个,食量很大,铺盖面半斤,烤鸭一个,葡萄三斤,都是在这么吃。初中很多时间都淹没在题海战术中,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伤心,我的孩子我一定让他在那个年龄玩高兴,做自己最爱做的事,不要天天重复做应试教育的习题。当然也有很快乐的时候,比如那时候最火的是CS,只要有电脑的地方,到处都是砰砰砰的枪声,沙漠雷电仓库,爆头甩狙盲狙,AK沙漠之鹰,手雷闪光什么的,简直玩疯了。当然后来高中最流行魔兽世界,大学最流行DOTA,现在最流行LOL了,哈哈,时代在变啊。当然传奇最火的时候也是基本上网吧每台电脑都在玩,是啥时候火的我都忘了,好像也是初中。初中还有最深的印象就是周围同学都是学霸,中考我们学校包揽了全区(重庆市涪陵区,行政地位等于某某省某某市)前几名,学校让前三名去领奖合照的时候,我旁边桌的同学他考了全区第二,结果重庆巴蜀中学把他挖走了,学费全免,还给奖学金,还让他们全家去北京旅游(重庆的一三八巴蜀等几个重点中学,都是在这样在各个区县挖尖子生的),结果他去北京旅游了,我就很苦逼的去代替他领奖,因为我身高身材什么的跟他差不多,然后我去跟全区第一名和第三名照相,再把我脑壳P掉换他的脑壳,就可以发新闻了……最后校领导还塞给我两百块红包,说辛苦了,我……至于后来,回涪陵的机会就很少了,现在回去就三个感觉,一是路修的都找不到了,特别是南门山和滨江路一带,全都变了;二是交通好堵,坡陡、弯急、路窄、人多、车多,行人乱穿,交通混乱;三是房价好贵,市区普通房价5,6千,滨江路和高笋塘的双塔要8,9千,跟成都市区差不多了……至于吃的么,七小附近的各种零食摊,人民西路的川北凉粉和牛肉面,人民东路的麻辣鸡块和不二家李烧腊,涪陵第一家快餐店德克士,九中和人民广场(原来的易家坝)也有很多吃的,原来的铺盖面,锅盔,现在主要是去吃龙湖鸭肠王和男方鸭肠王,还有烧鸡公,瓦片鱼,哪里的都忘了,现在滨江路也有很多好吃的,都很不错。玩的么,小时候除了去森林公园、望洲公园春游,在学校打乒乓球,其他时间基本都泡在游戏厅和网吧了,哈哈……哦,还有,游泳!涪陵处在长江乌江交汇处,我们家就窗口望出去就是那个交汇处,一江黄水和一江绿水相交,上面是几座跨江大桥。长大后偶然跟人聊天才发现,居然没有几个小伙伴在长江里游过泳,我小时候长江水质还不错,乌江那就更清亮了,而我爸爸特别擅长游泳,所以我小时候没到夏天就去河里游泳,而且不光是在河边泡脚什么的,那是真的横跨乌江,我爸爸带着我从江这头游到那头,再游回来。一般要斜着30度游,不然要被江水冲很远……一次单边,大概要游半个小时,才能过江,中间如果有船只经过,卷起阵阵波浪,那感觉,比现在在海洋公园里感受人造海浪爽多了,那个力度跟三亚的海浪差不多。我爸爸经常带着我,花1个小时游一个来回,再花半个小时自己去游一个来回……现在回去,去了滨江路新开的muse,高笋塘的双塔,歌剧院,白鹤森林公园,两江广场,金科世界走廊,滨江路还开了五星级的两江大酒店,突然发现,家乡什么时候也走起了高大上路线了,当然春节回去,各类豪车也是云集,看来现在中国任何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市区都不缺豪车……还有好几座新的大桥也通车了,高铁也通了,老城区太拥挤直接修新城区了,沿江高速通车了,从成都回涪陵再也不用从长寿绕了,还有其他各种高大上的项目正在建设中。比如有次看股评,才知道涪陵有个全国最大页岩气油田正在开发什么的。至于比较出名的,企业有太极集团,涪陵榨菜,卷烟厂,建峰化工,娃哈哈等;特产有涪陵榨菜,油醪糟,红心萝卜等;景点有白鹤梁,点易洞,武陵山,石家沟等。其实重庆一直宣称的三大名片美景美食美女,恰恰也是涪陵最值得称赞的,美食很多,跟重庆差不多,美景的话,比较有特色的就是两江汇合的江景,山城的地形,至于美女的话,我真觉得涪陵的美女比例真心很高,至少在我心目中全国第一,甚至高于成都重庆,更不用说北京上海……理性来讲,涪陵在全国范围内来比较的话,经济水平一般(虽然在重庆各区县内排第二第三),文化底蕴一般,地理位置一般,交通便利一般,消费水平一般,物价水平一般,房价水平一般,空气污染一般,工作机会一般,宜居程度一般,教育和医疗水平一般,旅游资源一般,很多三四线城市估计都这样,当然美食美景美女相比于其他城市,还是要出众一些。但不管怎样,这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对于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因为我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而且有很多亲戚,朋友,同学生活在这里。涪陵,一个陌生人来了不容易记住,家乡人走了不容易忘记的城市。
第一次到涪陵是我上班报到的日子,高速路两旁全是低矮的覆盖着茂密植被的小山,看不到远处,对于从小生长在西北平原地带的我来说很不习惯,总觉得自己视野被囚禁着,加之涪陵天气多以阴天为主,总也见不到太阳让我心情雀跃不起来。之后的几个月里,首先是各种不适应,和当地人语言沟通有障碍,饮食不习惯,体内聚集湿气身上开始起小痘痘,衣服晒不干,被子总觉得潮潮的,真的好不习惯啊。但后来,会慢慢发现这里的好,当地人总体幸福指数都比较高,都乐于助人,我是外地人尤其受关照,还有火锅真的很好吃(一开始也不习惯),火锅店服务员都特别热情周到,街上火锅店很多也很火爆,尤其到周末的时候。这里的街道很干净,虽然有旧城没有改造,但相信不久后会有所改善,白鹤森林公园山顶的空气很清新,大木花谷的花很漂亮,冬天都有很多人在乌江冬泳,让人钦佩。还有世界上唯一的水文博物馆,江坝上雕刻的石鱼,自己就看过一次。榨菜之乡,托单位的福亲自去砍过菜头,很有趣的经历,目前能记起来的地方有白涛,龙潭,蔺市,李渡~想想还是蛮想念的,女孩子在这样的地方待久了皮肤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巴蜀中学校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