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地下水大量成洪灾原因分析自己没有危险

您的位置: >
> 中国地面沉降继续 如何控制地下水过度攫取成难题
中国地面沉降继续 如何控制地下水过度攫取成难题
中国低碳经济网
  地面沉降之困
  当中国的城市正竭力向上发展,农村正拼命追求高产的时候,却没想到脚下的土地,已不堪重负,正悄无声息地下降。华北平原在下降、长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汾渭盆地也在下降,地面沉降的范围还在扩大。不能承重的土地之下,是急遽下降的地下水水位。而如何控制地下水的过度攫取,又牵涉到多个部门,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难题。与各种突发性灾害相比较,人们也许很难察觉到这种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缓变性地质灾害”,然而,如果不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中国大地将来不仅无水可采,还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与环境危机。
  华北沉降:地下水危机调查
  在华北平原,许多城市由于没有足够的地表水可用,而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得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危机,其根本原因是与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的。有人甚至认为,严重缺水的华北平原已经不适合再发展农业。
  上升的经济和下沉的地面,是河北沧州的两个标签。
  新建的高铁沧州站造型像一艘扬帆的大船,将这个渤海边上地级城市的野心彰显无遗。站前马路即是当地政府要打造的“沧州长安街”,双向8车道新铺设的道路,并没有太多的车辆往来,但路两边已经矗立起一座座新落成和尚未完工的庞大建筑。
  “十一五”期间,沧州经济在河北省内从中游水平冲到了前三名。但承载这个正在扩张和上升的城市的,是在沉默中缓缓沉降的土地从1970年代以来,沧州地面平均沉降了2.4米,是中国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引发地面沉降的罪魁祸首,是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水位下降。
  沧州是华北平原上缺水城市的代表。水文地质研究人员把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黄河以北的这一片土地称为狭义上的华北平原。在这片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下,几十米至几百米深处所埋藏的地下水,维持着北京、天津、石家庄3个人口千万级的大城市,和以它们为核心的华北城市群的运转,并满足着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庞大用水需求。
  水都到哪儿去了
  在沧州东部的王大本村,村民黄平荣拿出准备好的一截旧电线,将两只灌满水的大桶固定在三轮车上,防止它们在路上歪倒漏水。老黄如此小心翼翼,是因为这两只大桶里装的,是他们一家四口3天的饮用水。
  王大本村所在的黄骅市,是整个沧州最缺水的地方。这里不仅河道干枯,且由于靠海,地下水全部都是咸水。几年前,村子里建了苦咸水淡化站,对从200米深井打上来的咸水进行处理,以解决吃水问题。
  尽管地名里有个带水的字,可是沧州现在最缺的就是水。40岁的沧州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崔英龙记得,在他小时候,沧州还发过洪水,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沧州地界的所有河道就已经都没有水了。
  不仅沧州,实际上,从1980年代开始,整个华北平原上的所有河道里几乎都没有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彦俊的电脑上,保存着1980年和2010年的华北平原卫星地图。两张地图上,该地区所有的河道都显示为白色,即为干涸。
  为什么会没有水?崔英龙给出的一个答案是上游修建了很多水库,将水都拦截了。建国初期,华北平原曾多次发生洪灾,于是,政府决定在此大修水利。到今天,华北平原上共有大大小小的水库2000多座。
  就以滹沱河为例,该河发源于华北平原西部的太行山脉,一路蜿蜒向东,在沧州入渤海。它的上游,有两个大型一类水库,分别为库容量12亿立方米的黄璧庄水库和15亿立方米的岗南水库。滹沱河流到太行山脚下的石家庄时就已经没有水了,更不用说地处最东端的沧州。
  而即使是值得称道的蓄洪作用,在黄平荣的眼里也并非如此。沧州地质属于河流冲积平原与海积平原,东部沿海地区全是盐碱地。过去,海河与黄河的多次泛滥,给沧州带来大量的泥沙沉淀,改善了土壤,反而利于耕作。如今,且不说洪水,就连地下水也越来越少,地里的土层越来越薄,不利于耕种,并有海水入侵的风险。
  自然原因也无法回避。华北平原一直存在一个20-30年的干旱周期,上世纪90年代时期,整个华北经历了一个枯水期,沧州的年降水量也从原来的600毫米一度降至300毫米-400毫米。不过这两年,沧州的雨水比较充沛,又回到了往年平均水平。
  但更重要的还是人为因素:城市的发展与工农业用水的增长。在1900年,石家庄不过是几个大村庄的联合体,1950年,也不过30万人口,但到了2011年,石家庄的总人口已暴增至1000千万。
  而就在黄平荣家这片极度缺水的地方,竟有个规划占地5000亩、号称河北省最大的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场一直被人称作“抽水机”,一个标准18洞的球场,平均每天耗水至少2000立方米。有媒体披露,沧州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并未得到国家审批。然而,在该球场所属公司、河北盛泰集团的官网上,却可以看到沧州市与河北省领导前往视察的新闻。显然,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黄平荣家所处这一片,属于沧州市正着力发展的渤海新区。以黄骅港为依托,渤海新区下辖3个产业园,聚集了众多的炼油与化工项目。而为了给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在开发区建高尔夫球场,几乎是全国的惯例。
  根据崔英龙的描述,沧州的发展策略,是要引导产业往东部沿海地区靠拢,以发挥港口优势,同时也能更多地利用海水淡化。但实际上,截至目前,渤海新区只有一个日产淡水3万吨的海水淡化项目,这对于庞大的产业园来说,少得可怜。而据当地知情人透露,政府实际上默许企业在园区里打井。地面沉降监测数据也表明,自2005年沧州市区封停自备井以来,地下水漏斗的中心已开始向沧州东部转移。
  就像华北平原的任何一个区域一样,农业用水,在沧州更是消耗地下水的“大户”。
  农业能少用地下水吗
  1934年,统治华北的伪满政权曾对华北农村做过一次大规模调查,并写成《华北农村惯行调查》一书在日本出版。书中描述,当时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小麦、谷子和大豆,耕作制是两年三熟。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粮食产量,华北平原的作物熟制变成了一年两熟,冬天种小麦,夏天种玉米。
  农业产量的提高,除了品种的改善,更多与水肥的大幅增加有关。而在降雨并不充沛的华北,提高灌溉量的唯一途径,就是大举开采地下水。
  沧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项目办主任付学功回忆说,30年前,当地农村一亩玉米的产量不过两三百斤左右。可现在,由于灌溉水量和化肥用量的增加,一亩地的产量就高达1000斤。
  数据显示,在华北平原,农业用水占到地下水开采量的70%以上。由于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尽管华北的粮食绝对产量仍在增长,但已接近增长的天花板。在其它地区粮食产量大增的情况下,华北的粮食产量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所占份额却在下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黄淮海平原的粮食产量曾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0%,到近年下降到约22%,已经下降了10%。
  根据沈彦俊的研究,华北平原的农业一年耗水量高达870毫米,而多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这多出来的370毫米,都依赖地下水的补足。如果能够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适当地少浇点水,对保护华北平原地下水将意义重大。此外,发展农业节水设施与技术也是重要途径。
  “用地下水浇地,这实际上是在拿极为珍贵的地下水来换取一些极为廉价的粮食。”沈彦俊再三地说。他算了一笔账,打井抽水所耗的电费、化肥农药的成本,再加上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的各种生态影响,以及长期使用过量化肥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用这些代价只换来粮食的高产量,是极为不合算的。
  而令沈彦俊心生无奈的却是,由于分散的小农经济体制,像喷灌、滴灌这样的节水技术,很难在农民中推广下去。“人们一般只关心眼前利益,觉得我用井水浇地挺好的,为什么还要多花钱来铺设这些管道?而农业主管部门只关心粮食产量,对水资源保护问题并不感兴趣。”
  “要让农民改变灌溉方式,搞节水农业,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提高用水价格,包括地下水的价格,但这会抬高粮食价格,因此需要政府给予农民补贴。因此,农业节水实际上是个系统工程,很琐碎,也很复杂,却长期不受重视,可以说是地下水保护环节中是最难的一环。”沈彦俊这样认为。
  有人直言,严重缺水的华北平原已经根本不适合再发展农业。对此,沈彦俊也指出,眼下华北平原应当放弃一年两熟的耕作制,让土地有喘息的机会。小麦是高耗水作物,不应再继续耕种,而应选取某个高产玉米品种作为主要的作物。“但问题是,且不说粮食安全如何保障,华北地区的农民有种植小麦的悠久传统,你让他们自己不种麦子,其中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改变了他们不啻面的习惯,这也令他们很难接受。”
  下沉的地面如何修复
  由于是粘土地质,沧州的地面在均匀地下沉,而不是塌陷,因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平日里并不会感觉到太多的异常,但稍一留心,还是会发现许多细节:穿过城区的京沪铁路,由于地面沉降,铁轨下面需要年年垫石,现在轨道已高出地面500毫米;市区里,新修的街道路面要比旧马路高出一截;市郊佟家花园村的一口机井,井边的水泥台面已经开裂、下降了十几厘米,露出了包裹在里面的水管;每到下雨时,城区里到处都是积水,必须用排水机排水。
  付学功介绍说,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沧州人还能依靠地表水和少量的浅层地下水过活。当时,由于沧州农业的水利化程度极低,农业产量低,且不稳定。1966年,国务院召开了北方8省(市)抗旱会议。会后,沧州提交了合理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的规划报告。在这种形势下,沧州各县成立了打井队,掀起了打井热潮。而整个华北地下水的开采历史也与此大致相同。
  付学功说,地下水的分布,就像多层夹心饼干一样,第一层土是第Ⅰ含水层,下面是一层粘土,粘土之下是第Ⅱ含水层,第二含水层下又是一层粘土,粘土之下是第Ⅲ含水层……依此构造,沧州地下共有5个含水层。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当地的第Ⅰ、Ⅱ含水层即浅层地下水,多为咸水或微咸水,只有200米以下的第Ⅲ含水层的水才是淡水。因此,根据沧州水文局2005年的统计数据,尽管浅层井的数量比深层井多出两倍,但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量高达8.7亿立方米,是浅层地下水的2.4倍。
  随着开采量的增加,井越打越深。尤其是沧州东部,由于浅层地下水都是咸水,所以大部分都是深井,最深的打到500多米。深井成本昂贵,一口200多米的深井就要20多万。
  有数据表明,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年间,华北平原地下水位以将近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
  由于地下水开采过度,沧州地下已经形成一片巨大的地下水漏斗区。据资料显示,与40年前相比,沧州地区地下水水位已经平均下降了80米,其中最深的漏斗位于市区,达到负100米。
  在华北平原,像沧州这样完全没有地表水可用的城市,还有天津。而北京由于开发过度,地下水水位也下降迅速。除京津两地外,河北省内还有保定、衡水、任丘、南宫、霸州等9个主要地面沉降区。
  深层地下水的水位下降,是引起地面沉降的真正原因。这等于把夹心饼干的第3层夹心给抽薄抽空了,上面的粘土层就会自动下压,形成地面的大面积沉降。
  为防止地面继续沉降和挽救深层地下水,沧州市于2005年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关停了市区里的282眼自备井。这一措施很快取得成效:到2009年底,沧州市区地下水位比2005年平均上升了18米左右。
  但地面沉降已然不可修复即使深层地下水的水位恢复了,地面也不能恢复到原状。打个比方,如果将一个水桶装满富含水的沙子,再在底下开一个小洞,将水放走,把洞补上后,再重新往桶里浇水,沙子也不能恢复到原先的高度。
  更何况,即使现在完全停止开采深层地下水,沧州深层地下水的水位也难以恢复到原先的水平。对此,付学功解释说,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跃流补给,即由浅层地下水渗透到下一层;另一种是侧向补给,即由旁边的同一含水组来补给。而沧州浅层地下水也开发较多,已经没有余力补给下一层地下水,因此,当地深层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依靠后一种方式。由于华北平原西高东低,地下水的整体补给趋势是由太行山的山前平原区向东部平原区流动。而到了最东端的沧州,由于坡度减缓,补给的速度也非常缓慢。
  实际上,沧州2005年开始的封停自备井之所以取得了显著效果,与地下水的这一补给原理也不无关系。由于沧州深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厉害,就像是一块全干的海绵,将周边同层地下水都给“吸”了过来,因此,实际上是加快了侧向补给的速度。而随着深层地下水恢复到一定程度,相当于海绵趋近饱和,吸水的作用也减小了,侧向补给的速度也会减慢。
  因此,要使深层地下水完全恢复到开采前的水平,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至于究竟需要多少年,付学功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感叹了一句:“现在沧州有的地方用的甚至是1亿年前积累下来的地下水啊!”
  沧州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崔英龙坦承,地下水的事情不好说,“说了恐怕会影响沧州市的招商引资。”北京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苗则直言:“地面沉降与地下水的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与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2009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占到整个城市用水量的50%以上,尽管石家庄市政府在当年就宣布要关停市区自备井,但却阻力重重,至今进展缓慢。如今,石家庄人的饮用水主要依靠岗南水库。紧挨水库边上的,是中国著名的红色圣地西柏坡。一个最新的消息是,西柏坡镇所在的平山县宣布要建设一个14万人口的“西柏坡市”。
  对此,沈彦俊表示,“一旦西柏坡建市,当地用水量肯定大幅增加,再加上污染问题,到时岗南水库的水还够不够、能不能吃,就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地下水的开采,就更难以控制了。”
  华北平原的沉降,还在悄无声息地继续。
责任编辑:
已有000留言
品牌推荐区
产品推荐区
中国各地现状... 河流泛滥主要由强降水或数日甚至数周大面积连续降雨造成,有时伴..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洪水风险= 灾害事件× 暴露程度× 脆弱程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75年河南水灾:滔天人祸令十万人葬身鱼腹ZT
33年前的8月8日,并不值得庆祝,而是应该举国哀悼的一天。史实日凌晨1时,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大型水库板桥水库垮坝。八亿立方米的大洪水,以雷霆万钧之势汹涌而出,在黑夜中咆哮 嘶叫,吞噬村庄、桥梁、工厂, 骨牌效应下,造成下游十余座水库同时崩溃。与此同时,另一座大型水库石漫滩水库,竹沟、田岗两座中型水库,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结果, 滔天洪水淹没了有30个县市、1780万亩农田被淹,1015万人受灾,六百八十万间房屋倒塌,一百公里的京广铁路被毀,铁轨变成麻花狀,其威力绝不下于南亚大海啸。此次灾情一直讳莫如深。直到一九九九年由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大洪水》,才披露部份灾情:死亡人数为二万九千人。但这个数字似乎并不准确。关于1975年河南水库垮坝死亡人数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孟昭华和彭传荣编的中国灾荒史中载录,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垮坝失事,约有10万人当即被洪水卷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蔡则怡和赵思雄说,死亡近10万人;著名的气象学家陶诗言写到,死亡人数达数万人;板桥水库重新修建碑文中刻有,卷走数以万计人民的生命财产;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水利词典记载: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垮坝,死亡2.6万人;在由水利部组织和委托编写的中国水灾史一书中,有一章节是关于1975年淮河洪水的,书中写道:1975年水库溃坝事件的死亡人数为2.6万人。但是同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执笔者:南京水文研究所骆承政)写道:1975年水库溃坝事件的死亡人数为85600人;比较震撼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常委乔培新、孙越崎、林华、千家驹、王兴让、雷天觉、徐驰和陆钦侃揭露,死亡人数达23万人。日,美国《Discovery》栏目播放一期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节目。它们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化工厂泄毒事件等。而,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居然就是中国河南省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堤。据《Discovery》节目报导:1975年8月,河南板桥水库因暴雨发生垮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现场打捞起尸体10万多具,后期因缺粮、感染、瘟疫又致14万人死亡。24万余的死亡人数直逼次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当然,这个24万的死亡人数,包括垮坝当晚熟睡中的直接受难者,也包括几天后爆破泄洪、分洪的受难者,以及灾后瘟疫、饥饿等致死者。水库由来为什么要修建板桥等水库?目的只有一个治淮。而且是毛泽东御笔亲批。1949年夏,淮河流域发生水灾,河堤多处决口,受灾面积2500万亩;1950年夏,淮河流域再次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水灾,27个县受灾,受灾人口990万,受灾面积31000万亩,被冲毁和破坏的房屋达80余万间,死亡人数489人。1950年中共中央治淮委员会成立,1951年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之后,淮河流域上的一大批水库工程开始兴建,其中大部份工程在1956年和1957年又经扩建和加固,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就是这个年代的产物。至五十年代末,在淮河上游建造了佛子岭、梅山、磨子潭、响洪甸、南湾、薄山、白沙、板桥和石漫滩共九座大型水库和无数的中小型水库,其目的就是蓄水,当时把这个水利策略叫作“满天星”和“葡萄串”。至此,治理淮河的水库技术措施已经是全部实施了,再找不到适合建水库的坝址了。当时人们遗憾的只是在淮河流域上找不到一个象三峡水库一样的,能称雄世界的工程,一个能把淮河洪水卡住的工程,一个能一劳永逸的工程。台风强降雨,崩堤日,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8月7日,台风进入驻马店地区。在台风尚未到达时,驻马店地区就已经普降暴雨。8月4日至8日,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8月5日至7日3天的最大降雨量为1605毫米,相当于驻马店地区年平均雨量的1.8倍。4日至8日,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 19410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8月5日晨,板桥水库水位开始上涨。8月7日19时30分,驻守在板桥水库的34450部队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称:“板桥水库水位急遽上升,情况十分危急,水面离坝顶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库就有垮坝危险!”在该急电未被回应的情况下,7个小时后的8日零时20分,水库管理局第二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请求动用飞机炸掉副溢洪道,确保大坝安全。这两封急电均如泥牛入海,没有半点回应。40分钟后,高涨的洪水漫坝而过。水库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告急电,并紧急开启尚能移动的五扇闸门,但此时水库已经开始决口。8日凌晨,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板桥水库的决口,以每秒6米的速度铺天盖地向下游冲去。据记载,溃决时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81万立方米每秒,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至遂平县境内时,水面宽10公里,水头高3—7米。昔日人欢马叫的遂平县城,顷刻之间一片汪洋。沉睡在梦乡中的人们,在浑然不觉中变成沉溺水底的冤魂。溃坝洪水进入河道后,在大坝至京广铁路直线距离45公里之间形成一股水头高达5—9米、水流宽为12—15公里的洪流。 石漫滩水库5日20时水位开始上涨,至8日0时30分涨至最高水位111.40米、防浪墙顶过水深0.4米时,大坝漫决。入库洪水总量2.24亿立方米,在5个半小时内全部泄完,最大垮坝流量3万立方米每秒,下游田岗水库随之漫决。沙河、洪河下游泥河洼、老王坡两座滞洪区,最大蓄洪量为8.86亿,此时超蓄4.50亿立方米,蓄洪堤多处漫溢决口,失去控制作用。驻马店地区的主要河流全部溃堤漫溢。全区东西300公里,南北150公里,60亿立方米洪水疯狂漫流,汪洋一片。因老王坡滞洪区干河河堤在8月8日漫决,约有10亿立方米洪水串入汾泉河流域。9日晚,洪水进入安徽阜阳地区境内,泉河多处溃堤,临泉县城被淹。据了解,8月5日17时,水库上游猛降暴雨,板桥水库管理局院内积水已逾1米,库区内电话中断。管理局与水库上游龙王庙、桃花店等雨量站全部失去联系。8月7日19时30分和8日零时20分,水库管理局用当地驻军的军用通讯设备两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请求用飞机炸掉副溢洪道,确保大坝安全,可是,均未能传到上级部门领导手中。8日1时40分,水库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报告水库已经决口。4时,水库当地驻军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步话机天线移上房顶,又将垮坝情况通知驻马店军分区转报地委。同时,水库驻军用信号弹向下游群众报告险情并紧急转移,但由于没有事先约定而未能如愿。在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近60亿立方米的肆意横流。劫后余生的人回忆,板桥水库高24.5米的大坝溃决时,出库洪峰声如山崩地裂,形如倒海翻江。所到之处,建筑、树木一瞬间消失了踪影。干流水面上,人头攒动,拼命挣扎、呼救。遇难人的尸体和猪、羊、牛、马、鸡、鸭等动物尸体,顺水漂流。石磙碾盘被冲下沟河,链轨拖拉机、重型机械车床等随水翻滚。遂平火车站50吨的火车车厢被冲走5公里,铁轨被扭成麻花形……洪水过后,只留下一片灰蒙蒙的大地。河沟里、淤泥里,人畜尸体,横七竖八,惨不忍睹。板桥水库东4公里的大路陈村村民后来形容:“远看白茫茫,近看空荡荡,进村没有路,只剩一棵树。”水库是大跃进时代产物,质量低劣“治淮大战”中,洪河上游修建了石漫滩水库,汝河上游修建了板桥水库。据介绍,当时水文资料很少,设计洪水及工程标准很低。工程运用中,板桥水库被发现输水洞洞身裂缝和土坝纵横向裂缝,于是,年分别对板桥、石漫滩两水库进行了工程扩建。1958年,河南总结了漭河流域地区兴建山区水利的经验:“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当时的水利厅总工程师陈惺当即反对:在平原地区以蓄为主,重蓄轻排,将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地表积水过多,会造成涝灾,地下积水过多,易成渍灾,地下水位被人为地维持过高,则利于盐分聚积,易成碱灾。涝、渍、碱三灾并生结果不堪设想。然而“以蓄为主”的经验被大范围推广,很快便推及到安徽。在安徽境内,不仅丘陵地区涌现大批小水库,淮河流域的河道也被一道道“水坝”分割闸起,造成淮河流域在后来数十年间致命的“肠梗阻”。宿鸭湖水库施工时正值大跃进,河南省水利厅原某领导认为原设计过于保守,擅自作了几处关键的改动。例如:他认为“闸门设计太大”,便将原设计的12孔排水闸门砍去7门,仅剩5 门。同此遭遇的是淮河豫皖交界处的班台分洪闸:该闸闸孔原按800秒立方米排水量设计,共为9孔,但由于“以蓄为主”的思想指导,水文数据被人为减小,只建造了7孔;1959年水闸建成后,在1961又人为堵闭2孔。在1961年开始的“纠偏”中,河南省对全省的水库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对一部分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较差、存有隐患的水库,包括一些大型水库予以废弃。但是指导思想的失误并没有真正被扭转,重蓄水灌溉、轻河道治理、重兴利轻除弊的倾向依然顽强存在。到1960年代末,驻马店地区新增水库100多座,与此相对照,洪汝河的排洪能力非但没有增强,反而一年年递减。爆破泄洪,下游民众毫无准备,又导致大量死亡垮坝引起的冲击性灾害给洪汝河流域迅雷不及掩耳的毁灭性一击,河道宣泄不畅、洪水居高不下所造成的浸泡性灾害,更加重了这场灾难的损失——水利建设指导思想上陷入的某种误区,无疑成为这场灾难的另一个源头。当时,由于宿鸭湖水库尚未脱险,水利专家陈惺提出,用爆破手段炸开阻水部位,加速行洪。建议获得国家相关领导的批准后,8月14日,爆破正式开始,全部工作完成共用了整整两天时间。爆破之后,河南境内的大量洪水向下游倾泄,致使淮河中、下游形势紧张。淮河多年受重蓄轻排指导思想之害,行洪道上早已围堰丛生,泄洪能力下降30—40%,沿途淮河河道平堤流水,险象环生。
本贴相关帖文
&以下是引用关山月明1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xxxxkp
在第14楼的发言:造谣者是没有好下场滴,楼猪!
没有任何证据滴污蔑别人造谣的人,更没有好下场滴~~~上大学时看过此次事故的记录片,绝对惊魂动魄,骇人听闻,主要是给学水工的看,拍的有点不清晰,可能是现场条件太恶劣;说来很巧,我去洗手间从讲堂过瞥见了,就进去蹭课,那部记录片里讲了很多水利事故,但我对楼主提的事印象最深刻
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了吗?恐怕换个地方还是当中共的大官吧
&以下是引用冰山太阳
在第23楼的发言:我父母是搞电的我也是搞电的,文革时的电源插座,用料皮实,现在粗制烂造,也有好的但很贵,那你上网求购,多买些自己永不完,留给后代继续用啊!
&以下是引用电力工程师
在第31楼的发言:发完大水,我随父母回过老家驻马店和去了遂平亲戚家,看到钢轨扭成麻花状,火车头冲到很远的地方,惨不忍睹!无耻的马甲人
好像这个帖子又要沉下去了哦,加油。哪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得,赶快呀。不然没有机会了。另:现在有2个专业人士在,就是要看看你们怎么办。。。嘎嘎嘎
&以下是引用sonofthesea
在第15楼的发言:我是驻马店人
遂平县城当天有一半人牺牲
我们村死了几百号
我估计10万不止你们村死了几百好人?那你们家有几口?怎么那么巧你没摊上!遗憾,生事的人!
&以下是引用zhgjm
在第52楼的发言:
我是河南省遂平县阳丰乡人(当时叫公社)。75.8(日)大洪水时,我10岁---当时只有摇把子电话,信息不灵,灾难来临的很突然;下午18点通知到村委知道汹涌的洪水来临也没任何人通知(村委6人分头通知,大雨磅礴、道路泥泞、根本来不及);
我们村有126口人,死亡33人(32女人,一个男孩8岁),算较轻的;房屋无一幸存;较结实的砖瓦房也被大麦桔跺撞毁;我们村南面2公里汝河边上的梅庄死亡人数过半(600多人,在后只有200多);我姥爷的堂弟一家6口全部被洪水吞噬..........老乡啊!说的太对了事实就是这样!
宁愿相信是楼主年轻,不会思考才信此说法。我是七十年代后期就看过上面所说得记录片。其中还演出了被洪水冲离铁路8公里的油罐列车车厢及其碾压的痕迹,还有挂在电线杆头的杂草。死亡人数不记得了,只记得该片中说受灾1000多万,重灾人口约300万。溃坝情况基本如文中所属,我补充的是两座大型水库的溃坝也与其上游水库的溃坝有关。所以,不是“此次灾情一直讳莫如深。直到一九九九年……”。当时还是现在,我一直是个工人。如果了解历史的话,就会明白“1951年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完全表达了当时淮河流域人民的心声,完全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无可指摘。“水库是大跃进时代产物,质量低劣”一说不知道根据是什么。不要以为大跃进时代的产物都质量低劣。北京老十大建筑都建于那个时期,半个世纪过去了,看看其中完好的现在是多少。知道为什么吗?设法去了解了解就会知道,那个时候对于这种大型工程完工后对其负责人审查的严格程度,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只能用严酷来形容。如果当时出了北京新客站那种情况,几个负责该站建设的人不知要判多少年徒刑。知道1000多毫米的降雨是什么意思吗?就按你文中说的“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 19410平方公里”数据自己去计算一下其总降水量是多少。有多少貌似言之凿凿的论调经不起细思。把真假相掺,把特大暴雨造成的自然灾害归结于人祸,然后售其私,这种伎俩见多了。美国?哼,美国说的假话还少吗?做人不要太CNN。
我是河南省遂平县阳丰乡人(当时叫公社)。75.8(日)大洪水时,我10岁---当时只有摇把子电话,信息不灵,灾难来临的很突然;下午18点通知到村委知道汹涌的洪水来临也没任何人通知(村委6人分头通知,大雨磅礴、道路泥泞、根本来不及);我们村有126口人,死亡33人(32女人,一个男孩8岁),算较轻的;房屋无一幸存;较结实的砖瓦房也被大麦桔跺撞毁;我们村南面2公里汝河边上的梅庄死亡人数过半(600多人,在后只有200多);我姥爷的堂弟一家6口全部被洪水吞噬......75.8洪水的主要灾区在遂平县,当时人口60多万;据说(无惧可查)死亡超过3.5万(应该可信),死亡人口主要集中在文城乡、阳丰乡;其他相邻的县较重的是上蔡县,但洪水到上蔡已经不是很湍急啦,因为安徽大坝炸掉的太晚致使洪水到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遂平县的洪水才开始慢慢退去。最惨烈的就数遂平火车站了,2列火车被冲走,在下游30--100米处扭成麻花状,其惨烈状不忍目睹;车内人可想而知(估计超过2000人)。洪水退后直升机及时进行了消毒,基于当时现状主要手段是喷洒666粉(化学名称不知道),没有瘟疫出现;灾后重建本来进行的很好,后因76年7月的唐山大地震进展十分缓慢,我家的砖瓦结构的房子是1979年才建好(补助房款632元),砖瓦要自己动手做泥坯统一烧制的。灾后的疾病防治及治疗、应急恢复建设还是解放军为主,我们村委住了一个营的官兵--我终生感谢、尊敬、厚爱她们!!很激动---写的杂乱无章,请见谅。希望对大家了解那段悲惨的历史有所帮助本文内容于
11:34:02 被zhgjm编辑
形容这场暴雨有个新词:多暴雨中心汇集。意指是多个暴雨本应该下在不同的地方,但因气象的气压等其他变化,前面的受降雨云发生逗留,后面的及左右的降雨云也向该地集中。过程你就了解得不够。这次暴雨是由于台风登陆后,因故没有减弱所形成得低气压一直往北移动到河南后才停了下来,加上多种气候环境而形成得。
?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 板桥原水库总库容9000万立方,不足1个亿。另外是3天的暴雨,经测算入库量3亿多立方,按概率算超过万年一遇洪水标准。即使没有水库也将淹没两岸。万年一遇是什么概念,人类有记载才多少时间,所以也就造成当时的设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经过这次以后,在80年代全国的水库都进行了保坝安全复核。另:万年一遇是暴雨频率,洪水频率也是差不多。
&以下是引用加拿大解放军
在第3楼的发言:居然就沒看過報道!
完了。歷史的怪圈是不會改變了不管你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什么的,都能让你回到你老家。
&以下是引用柳钱江
在第40楼的发言:楼主利用洋人的错误,在这里胡说八道的人!! 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我参加了板桥复建工程。那里的事听当地和当时幸存的水库管理局的人员说过那时的事情。
首先,复建时,左岸揭示出的大坝(土坝)不存在质量问题!土坝是不允许发生溃坝的!
其次,75.8大洪水是特大暴雨造成!特大暴雨是什么概念?说了大家可能不明白。换个角度,我告诉你,那是三天内下了当地三年的总雨量。上游来是量是水库容量的3倍以上!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不可避免将发生溃坝!
形容这场暴雨有个新词:多暴雨中心汇集。意指是多个暴......终于来了个明白的人。
&以下是引用文刀笔剑生
在第33楼的发言:无独有偶,由于人为失误致使水利工程酝酿出水患灾难的类似事件,在国内外也时有发生。
1979年盛夏,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也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水灾。地处我国河西走廊终端的敦煌县历来气候十分干燥。那里是群山环抱的盆地,石块砂砾遍野、沙丘绵延,年均降水量仅20毫米。当地人只愁干旱,不知洪涝,为了解决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问题,建造了一座以高山冰雪融化水为补给的水库——党河水库。然而,1979年我国甘肃等西北地区气候异常,瓢泼大雨让平日里经常存水不足的党河水库暴涨,水位一下子突破警戒高度,库存水......讲的话有点人样,可惜的是这次的大雨实在是太大,不是一些所谓的失误所能挽回的,只能是多挽回一些多挽救一些罢了。
&以下是引用电力工程师
在第31楼的发言:发完大水,我随父母回过老家驻马店和去了遂平亲戚家,看到钢轨扭成麻花状,火车头冲到很远的地方,惨不忍睹!请问贵庚????还tmd电力工程师
&以下是引用baal1860
在第30楼的发言:我听到的最高数目是20多万,分析说是当时各地基础建设建设小水坝(估计有些大跃进时建),大体形成村村有的情况,而质量又不合格为增加库容大家想尽一切办法,罕见的连续降雨,一条小河的一个水坝垮了下面的水坝就难以抵抗,无数的小水坝在小河里汇成大洪水,小河里的洪水汇入大河,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的大水库一下就垮了,酿成这一惨剧!我问过很多人但是都对此事一无所知不知为何!看过《平凡的世界》大概还记得村民为抢水修水库,并偷放上游水库里的水导致垮坝的事吧!又一个小白来了,雨下到什么大,你知道不?
&以下是引用jzw0226
在第27楼的发言:板桥水库管理人员二次向上级紧急反映水库危急情况竟然没人理睬,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啊,就这样没了等你到下那么大的雨的时候,我也让你去发电报看看。无知的小白。
&以下是引用sxxxxkp
在第14楼的发言:造谣者是没有好下场滴,楼猪!没有任何证据滴污蔑别人造谣的人,更没有好下场滴~~~
&以下是引用加拿大解放军
在第3楼的发言:居然就沒看過報道!
完了。歷史的怪圈是不會改變了貌似南方周末曾经报道过,记不清哪年哪期啦~~
“8日凌晨,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板桥水库的决口,以每秒6米的速度铺天盖地向下游冲去。据记载,溃决时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81万立方米每秒,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至遂平县境内时,水面宽10公里,水头高3—7米。昔日人欢马叫的遂平县城,顷刻之间一片汪洋。沉睡在梦乡中的人们,在浑然不觉中变成沉溺水底的冤魂。 ”7.81万立方米每秒?如何得来?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 板桥原水库总库容9000万立方,不足1个亿。另外是3天的暴雨,经测算入库量3亿多立方,按概率算超过万年一遇洪水标准。即使没有水库也将淹没两岸!-----新水库就是按此标准新建,加大了泄洪能力,而且泄洪坝段采用混凝土坝体,坐落在主河床。水库是凌晨1点发生溃坝。由于洪水淘刷坝体下游河床,导致大坝坝体逐步坍塌,最终完全溃决!造假只会胡编乱造。板桥水库失事,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后面建的水库都提高了防洪校核洪水标准。
楼主利用洋人的错误,在这里胡说八道的人!! 用心险恶,其心可诛!!!我参加了板桥复建工程。那里的事听当地和当时幸存的水库管理局的人员说过那时的事情。首先,复建时,左岸揭示出的大坝(土坝)不存在质量问题!土坝是不允许发生溃坝的!其次,75.8大洪水是特大暴雨造成!特大暴雨是什么概念?说了大家可能不明白。换个角度,我告诉你,那是三天内下了当地三年的总雨量。上游来是量是水库容量的3倍以上!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不可避免将发生溃坝!形容这场暴雨有个新词:多暴雨中心汇集。意指是多个暴雨本应该下在不同的地方,但因气象的气压等其他变化,前面的受降雨云发生逗留,后面的及左右的降雨云也向该地集中。林庄是这次暴雨的中心,距板桥水库仅1~2km。第三,不是什么报上级后没有反应,而是暴雨导致通讯中断。暴雨时,伸手不见五指。--------------不能以现在的通讯水平去评价当时的情况。第四,板桥水库爆破泄洪当时的确进行过,但不是领导的决定,而是水库技术人员为保大坝而独自采取的最后努力。而且爆破不是要炸大坝,是因为洪水上涨太快,闸门无法提起,技术人员计划将闸门的混凝土支撑牛腿炸掉,以便利用水压力推倒闸门而行洪。但由于暴雨特大,操作极端困难,爆破只炸掉牛腿的部分混凝土,闸门仍嵌在原地,努力失败。---------这些技术干部可亲可佩,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这次爆破作业的。那时的气象预报也没有现在先进。水库养鱼是事实。那个水库不养鱼???
现在这个社会有些人,把什么问题都指向毛 主席 就差还没扣上 叛徒
这些骂名了
真不明白 现在这个社会
&以下是引用zjq18
在第1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猫王1971
在第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w0204
在第2楼的发言:灾难却是灾难。但是这笔帐究竟怎么算,造成灾难的原因还有待商榷。
这些水库至今依然是河南省的主要水库,至今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我父母是那场大洪水的亲历者,我是河南水文的亲历者,此问题大可讨论。
电话?住址?你父母?
不然不信您,当您是来为马甲张目的!
你不觉得可笑吗?问别人地址等时请先说出自己的,别那么没教养!
水坝出事了就说是大跃进时的伪劣产品.你咋不说98年九江长江决口也怪毛时代.
汶川中学震死的1000余师生死在一栋建于97年的大楼里,而旁边一栋建于60年代的大楼纹丝不动,使数百师生生还.至于桥坚强,98雪灾没倒踏的电杆大多是50/60年代建的等等就不说了.
支持 有道理
&以下是引用幻之羽翼
在第25楼的发言:别的我不说,能在这里发贴的谁经历过那场滔天洪水的?没经历过就只能拿别人的数据出来说事,你能说GCD的数据是假的,你能保证你拿出来的数据是真的?
你去联合国里发言试试.我保证所有的与会国拿看白痴的眼神来看你.毕竟现在GCD政府才是国际承认的政府,一切数据还是以GCD发布的为准的.不信别人的可以,但绝对的相信政府的数据,可见你也很弱啊!
此是天灾,由于当时正逢四人帮横行,指挥系统失灵或者决策失误导致这样的重特大事故发生,本并无批判之意,但是随后的官方报道有严重水分,掩盖事实真相,确实是中国的一贯特色!远的不说,就拿非典疫情时当时的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新闻发布会上辟谣说中国没有非典一样!
无独有偶,由于人为失误致使水利工程酝酿出水患灾难的类似事件,在国内外也时有发生。1979年盛夏,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也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水灾。地处我国河西走廊终端的敦煌县历来气候十分干燥。那里是群山环抱的盆地,石块砂砾遍野、沙丘绵延,年均降水量仅20毫米。当地人只愁干旱,不知洪涝,为了解决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问题,建造了一座以高山冰雪融化水为补给的水库——党河水库。然而,1979年我国甘肃等西北地区气候异常,瓢泼大雨让平日里经常存水不足的党河水库暴涨,水位一下子突破警戒高度,库存水量远远超出设计库容。必须开闸放水了,可是当地人民群众惜水如命,决策者迟迟不舍得放水。结果,库坝决口,形成了当地史无前例的大洪涝灾害。经那场大水浸泡毁坏的泥屋高达4000余间,造成灾民7000余人。这是天有不测风雨超出了人们的预知,加上不按科学规律处理水库存水量,于是水利工程酿成了水患灾难。国外水利工程酿成水患灾难的例子也有不少。例如,日夜间,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区因连日暴雨形成山体滑坡,体积庞大的山体岩土一下子泻向山下的巴瑶恩水库,激起大量的库水冲击巴瑶恩大坝,大坝因此溃决。决坝洪水携带着从山坡滑落的泥土石块一起,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泥石流。这起由于水库选址不当而酿成的水患灾难,仅用了6分钟时间,就把附近有2600多居民的伦葛村整个湮没了。又如日,印度西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古吉拉特邦下了一昼夜滂沱暴雨,降水量高达525毫米,该地区的马丘河水库因此暴满,必须开闸泻洪。可是,这时闸门因锈蚀而不能开启,结果由于管理不善而使水利工程酝酿出了水患灾难。马丘河大坝溃决酿成的洪水咆哮奔腾,所向披靡,一路扫荡到下游。弹指一挥间,把地处下游的有7万人口的小城镇莫尔维冲得无影无踪,从此地图上再也没有这个城镇了。
据日,国家保密局、民政部联合宣布的相关解密资料所述,在这场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竹沟、田岗两座中型水库,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河南省有30个县市、1780万亩农田被淹,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http://www./mfbinfoplat/platformData/infoplat/pub/shmf_104/docs/200607/d_42555.html其它的就不说了,反正,这事儿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炒的很热。。。数据是05年解密的。之前不太可能知道。
发完大水,我随父母回过老家驻马店和去了遂平亲戚家,看到钢轨扭成麻花状,火车头冲到很远的地方,惨不忍睹!
我听到的最高数目是20多万,分析说是当时各地基础建设建设小水坝(估计有些大跃进时建),大体形成村村有的情况,而质量又不合格为增加库容大家想尽一切办法,罕见的连续降雨,一条小河的一个水坝垮了下面的水坝就难以抵抗,无数的小水坝在小河里汇成大洪水,小河里的洪水汇入大河,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的大水库一下就垮了,酿成这一惨剧!我问过很多人但是都对此事一无所知不知为何!看过《平凡的世界》大概还记得村民为抢水修水库,并偷放上游水库里的水导致垮坝的事吧!
&以下是引用半月男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onofthesea
在第15楼的发言:我是驻马店人
遂平县城当天有一半人牺牲
我们村死了几百号
我估计10万不止
你怎么估的,用脚指头???小白一个。绝对扯淡,我是遂平的,也就是有几个乡受到了第一波次的大冲击,主要集中在文城,楮堂,常庄等几个沿岸乡镇,边地势高的乡,比如关王庙乡水也不过腿 加上后来在安徽省内泻洪,没有楼上的一天一般那么恐怖,加上后来全国在生活和生产上的支援,在第二年也取得小丰收,估计楼上是经过遂平南关大桥看到了被冲毁的老桥估测的吧!应该没有59年饿死的多,大家也知道的世界第二个,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在这里,后来浮夸风很厉害,到了 一农户家中挖了几公里地道,私藏粮食几十万公斤的地步了!但死亡人数也不好确定,毕竟不是一个短时间内的问题!
板桥水库管理人员二次向上级紧急反映水库危急情况竟然没人理睬,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啊,就这样没了
哎,毛泽东没有事指示把淮河修好干什么?应该就那么放着还省钱省力,最重要的是没有会在你身后往你身上泼粪。应该花钱好好的收买一批笔杆子,好在你身后给你歌功颂德。费心费力的治理淮河还要被人骂你犯得上吗?
别的我不说,能在这里发贴的谁经历过那场滔天洪水的?没经历过就只能拿别人的数据出来说事,你能说GCD的数据是假的,你能保证你拿出来的数据是真的?你去联合国里发言试试.我保证所有的与会国拿看白痴的眼神来看你.毕竟现在GCD政府才是国际承认的政府,一切数据还是以GCD发布的为准的.
我遇到过当年的一个幸存者,刚好去公社里开会,回来后全村房子、人什么都没了,只剩他一个人。
我父母是搞电的我也是搞电的,文革时的电源插座,用料皮实,现在粗制烂造,也有好的但很贵,
爆破泄洪,下游民众毫无准备,又导致大量死亡垮坝引起的冲击性灾害给洪汝河流域迅雷不及掩耳的毁灭性一击,河道宣泄不畅、洪水居高不下所造成的浸泡性灾害,更加重了这场灾难的损失——水利建设指导思想上陷入的某种误区,无疑成为这场灾难的另一个源头。当时,由于宿鸭湖水库尚未脱险,水利专家陈惺提出,用爆破手段炸开阻水部位,加速行洪。建议获得国家相关领导的批准后,8月14日,爆破正式开始,全部工作完成共用了整整两天时间。看来决策确实是很慢???但是呢。。。。爆破泄洪,下游民众毫无准备,又导致大量死亡
洪水过后,只留下一片灰蒙蒙的大地。河沟里、淤泥里,人畜尸体,横七竖八,惨不忍睹。板桥水库东4公里的大路陈村村民后来形容:“远看白茫茫,近看空荡荡,进村没有路,只剩一棵树。”知道不知道什么是冲击波?
这两封急电均如泥牛入海,没有半点回应。40分钟后,高涨的洪水漫坝而过。水库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告急电,并紧急开启尚能移动的五扇闸门,但此时水库已经开始决口。你tmd懂不懂工程管理
看看这些字眼:“滔天人祸”为什么要修建板桥等水库?目的只有一个治淮。而且是毛泽东御笔亲批。当时人们遗憾的只是在淮河流域上找不到一个象三峡水库一样的,能称雄世界的工程,一个能把淮河洪水卡住的工程,一个能一劳永逸的工程。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库就有垮坝危险!”8月7日19时30分和8日零时20分,水库管理局用当地驻军的军用通讯设备两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请求用飞机炸掉副溢洪道,确保大坝安全,可是,均未能传到上级部门领导手中。
&以下是引用sonofthesea
在第15楼的发言:我是驻马店人
遂平县城当天有一半人牺牲
我们村死了几百号
我估计10万不止你怎么估的,用脚指头???小白一个。
我是驻马店人遂平县城当天有一半人牺牲我们村死了几百号我估计10万不止
&以下是引用绥远将军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040422
在第7楼的发言:"日,美国《Discovery》栏目播放一期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节目。它们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化工厂泄毒事件等。而TOP.1,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居然就是中国河南省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堤。 "
这是一个令人惊醒的事故,希望能对目前的经济发展起警示作用。
对楼主来说,以后在引用的时候,请别拿美国的报道说事。
用美国人的话来说,美苏对抗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是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
的确啊
美国人怎么一个个数的死亡呢?
而且这次实数不该是人祸,那么大的降水量
就是放到现在 恐怕也难免出问题不只是放在现在,就是放在100年后的将来,碰到这种这么大的洪水,任谁也无法躲过的。
&以下是引用040422
在第7楼的发言:"日,美国《Discovery》栏目播放一期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节目。它们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化工厂泄毒事件等。而TOP.1,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居然就是中国河南省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堤。 "
这是一个令人惊醒的事故,希望能对目前的经济发展起警示作用。
对楼主来说,以后在引用的时候,请别拿美国的报道说事。
用美国人的话来说,美苏对抗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是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的确啊美国人怎么一个个数的死亡呢?而且这次实数不该是人祸,那么大的降水量
就是放到现在 恐怕也难免出问题
&以下是引用040422
在第7楼的发言:"日,美国《Discovery》栏目播放一期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节目。它们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化工厂泄毒事件等。而TOP.1,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居然就是中国河南省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堤。 "
这是一个令人惊醒的事故,希望能对目前的经济发展起警示作用。
对楼主来说,以后在引用的时候,请别拿美国的报道说事。
用美国人的话来说,美苏对抗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是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你是在说正话还是在说反话?????还引用数据。。。
&以下是引用猫王1971
在第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w0204
在第2楼的发言:灾难却是灾难。但是这笔帐究竟怎么算,造成灾难的原因还有待商榷。
这些水库至今依然是河南省的主要水库,至今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我父母是那场大洪水的亲历者,我是河南水文的亲历者,此问题大可讨论。
电话?住址?你父母?
不然不信您,当您是来为马甲张目的!
你不觉得可笑吗?问别人地址等时请先说出自己的,别那么没教养!水坝出事了就说是大跃进时的伪劣产品.你咋不说98年九江长江决口也怪毛时代.汶川中学震死的1000余师生死在一栋建于97年的大楼里,而旁边一栋建于60年代的大楼纹丝不动,使数百师生生还.至于桥坚强,98雪灾没倒踏的电杆大多是50/60年代建的等等就不说了.
tmd又有人要来找抽,上次还有个加拿大的被我骂得不敢出来,现在风头过了,又有人急不可待地跳出来。没事慢慢抽。呷呷。。。。。
"日,美国《Discovery》栏目播放一期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 10》的专题节目。它们包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印度化工厂泄毒事件等。而TOP.1,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居然就是中国河南省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堤。 "这是一个令人惊醒的事故,希望能对目前的经济发展起警示作用。对楼主来说,以后在引用的时候,请别拿美国的报道说事。用美国人的话来说,美苏对抗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是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而印度搞核试验时,化工厂泄毒事件又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人为灾难等。请记住,舆论是为政治服务的,美国人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可以随便操纵对事件的舆论。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板桥水库位于淮河支流汝河上游泌阳县板桥镇,风光秀丽的白云山脚下。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城市供水、水产养殖及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始建于1951年。1956年扩建加固。1975年8月流域普降特大暴雨,6小时降雨860毫米(大于美国宾州密士港782毫米)为世界最高记录。8月8日凌晨1时,因入库洪峰远远大于水库下泻水量,造成漫坝决堤。洪水卷走数以万计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为祸惨烈。1986年板桥水库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工程项目,确定淮河水利委员会为建设单位,在全国大型水利建设史上,首次采用招投标机制,确定由葛洲坝工程局为施工单位。复建工程于1986年底开工,日通过国家验收。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68平方公里,最大库容6.75亿m3 。兴利水位111.5m,相应库容2.56亿m3,可养殖面积3万亩,水电站装机3200kw,坝顶高程120m,最大坝高50.5m,水库总泄量15000m3/s,大坝全长3720m。1995年水库首次参加全省大型水库管理达标晋级评比,荣获三级管理单位;1996年荣获省人事厅、水利厅联合授予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97年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1998年荣获市水利经济十强单位称号;1999年全省水库达标晋级评为二级管理单位;2001年晋升为一级管理单位;2002年被授予河南省水利系统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11月被授予河南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水库主产的鲢鱼、鳙鱼获农业部金奖。水库连续多年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先进党委、先进单位称号,实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高的目标。
&以下是引用ww0204
在第2楼的发言:灾难却是灾难。但是这笔帐究竟怎么算,造成灾难的原因还有待商榷。
这些水库至今依然是河南省的主要水库,至今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我父母是那场大洪水的亲历者,我是河南水文的亲历者,此问题大可讨论。电话?住址?你父母?不然不信您,当您是来为马甲张目的!
灾难却是灾难。但是这笔帐究竟怎么算,造成灾难的原因还有待商榷。这些水库至今依然是河南省的主要水库,至今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我父母是那场大洪水的亲历者,我是河南水文的亲历者,此问题大可讨论。
|||军迷有话说|||经典军事|||环球风云|||老照片
||争议话题|||社会万象||男人情感||天天贴图||网友实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渠县特大洪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