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史中有句话让我血脉贲张:敢有辱汉者,虽远必诛。 谁说的 俄语歌曲?

上下五千年 中华历史(上)[有声文字版]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
Store review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囊括了古今中外五千年来历史故事的有声精品集萃。《上下五千年 中华历史(上)》、《上下五千年 中华历史(下)》为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完整版,包含332个中华历史有声故事,从盘古开天辟地、神农尝百草、武王伐纣到辛亥革命的枪声,从秦始皇吞八荒筑长城、汉武大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王羲之《兰亭集序》、白居易《琵琶行》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从刘备三顾茅庐、周瑜赤壁大战、杨家将一门忠勇到朱元璋大战鄱阳湖...
这里有腥风血雨的征战、英雄人物的浮沉、惊心动魄的历史战争、波澜壮阔的朝代更迭、社会历史的变迁、科学与地理发现...
《上下五千年》几乎涵盖了有文字记载以来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本书去繁为简, 化深入浅, 完全为中小学生量身制作, 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 完整再现世界及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之精髓, 是广大学生朋友和少年儿童、家长朋友学习历史, 了解历史, 增长见识的绝佳课外读物!
跟随历史的脚步,回首五千年辉煌过往;遨游历史的长河,探求五千年世界变迁;穿越历史的隧道,倾听五千年人类文明...
《必听儿童故事大全》,包含6000以上在线儿童故事,其中包括睡前故事、童话寓言、历史故事、西游记故事等等,不断更新中,适合各年龄段儿童收听。(1)免费版,大约30%故事可完全免费收听/cn/app/id?mt=8(2)VIP版,已包含3月VIP服务,VIP周期内可收听全部故事/cn/app/id?mt=8(3)钻石尊享版,已包含永久VIP服务,可收听全部故事/cn/app/id?mt=8
【故事列表】001盘古开天辟地002神农尝百草003涿鹿大战004尧舜禅位005大禹治水006后羿夺权007商汤讨伐夏桀008盘庚迁都到殷009奴隶为相010姜尚钓鱼011武王伐纣012周公辅助成王013共和行政014骊山烽火015鲍叔牙荐管仲016一鼓作气017老马识途018唇亡齿寒019秦穆公广招人才020宋襄公愚不可及021重耳流亡异乡022晋文公退避三舍023商人弦高救国024崤山大战025楚庄王一鸣惊人026搜孤救孤027晏子出使楚国028伍子胥过昭关029孙武严格治军030孔丘周游列国031仲尼授徒兴学032子贡生财有道033老子留下五千言034勾践卧薪尝胆035属镂宝剑杀功臣036墨子主张兼爱037三家分晋038西门豹破除迷信039扁鹊起死回生040商鞅立木041孙膑智斗庞涓042孟轲讲“仁”043庄子逍遥自得044苏秦合纵联六国045张仪瓦解齐楚联盟04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047屈原投江048孟尝君广罗门客049田单巧布火牛阵050李冰修建都江堰051完璧归赵052负荆请罪053范睢远交近攻054赵括纸上谈兵055毛遂自荐056信陵君窃符救赵057甘罗十二当上卿058图穷匕首见059韩非发愤著书060秦王吞并六国061秦始皇筑长城062张良博浪沙行刺063密谋沙丘064陈胜吴广揭竿而起065项梁拉起子弟兵066项羽破釜沉舟067刘邦约法三章068项庄鸿门宴舞剑069萧何月下追韩信070暗度陈仓071四面楚歌072高祖回家乡073白马盟誓074萧规曹随075周勃夺军印076缇萦救父077张释之严格执法078周亚夫治军079晁错削地080马邑伏击战081飞将军李广082卫青和霍去病083张骞探西域084苏武牧羊085董仲舒引经断案086桑弘羊关注盐铁087司马迁忍辱著《史记》088霍光受托辅政089昭君出塞090王莽复古称帝091绿林赤眉起义092昆阳大战093刘秀重振汉王朝094马援老当益壮095“强项令”董宣096汉明帝天竺求佛097班超投笔从戎098王充宣扬无神论099王景治水显才能100许慎编著《说文解字》101蔡伦发明造纸术102张衡测报地震103梁冀连立三帝104宦官迫害党人105范滂临祸别慈母106“医圣”张仲景107黄巾军起义108王允巧施连环计109曹操煮酒论英雄110官渡之战111孙氏兄弟踞江东112刘备三顾茅庐113周瑜赤壁布火阵114华佗救人难救己115刘备夺取益州116关羽败走麦城117曹丕废汉称帝118陆逊火烧连营119诸葛亮病死五丈原120司马懿装病篡权121司马昭之心122阿斗乐不思蜀123王濬楼船破东吴124石崇王恺斗阔125呆头呆脑的晋惠帝126贾后专权127李特收容流民128匈奴贵族称汉帝129祖逖闻鸡起舞130中流击楫发豪情131司马睿重建晋朝132石勒重视文化133陶侃搬砖头134王羲之写《兰亭集序》135顾恺之画作有情136桓温带兵北伐137扪虱谈天下138苻坚一意孤行139谢安镇定自若140晋军淝水大捷141陶渊明辞官归隐142刘裕智摆却月阵143檀道济以沙代粮144高允实话实说145祖冲之推算圆周率146贾思勰与《齐民要术》147郦道元撰写《水经注》148范缜不信鬼神149魏孝文帝迁都行改革150梁武帝出家为僧151侯景屡当叛将152陈后主骄奢亡国
【AppStore更多故事】 《2014 必听儿童故事大全》包含6000以上在线儿童故事,适合各年龄段少年儿童。 《上下五千年 中华历史(上)》、《上下五千年 中华历史(下)》、《上下五千年 世界历史(上)》、《上下五千年 世界历史(下)》全套共650离线版故事,适合广大中小学生。 《儿童吧 幼儿睡前故事(1)[有声版]》、《儿童吧 幼儿睡前故事(2)[有声版]》、《儿童吧 幼儿睡前故事(3)[有声版]》全套约200故事,适合0~7岁婴幼儿。《童话故事大王》62个经典童话故事,适合0~7岁幼儿睡前收听。《幼儿好习惯》83个好习惯故事可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Store rating
12 reviews
Last update帖子主题:“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真实的另一面
共&11846&个阅读者&
军号:2853053 工分:254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真实的另一面
文章提交者:金光清风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崇古是中国最“优秀”也最古老的传统,当下的很多国人也不例外。他们总是对"强大"的汉帝国心向往之,动辄一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似乎离我们约2000年的那个古老的帝国在对抗周边国家时永远是不可一世的。那么,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呢?“犯我强汉,虽远必诛”是一句给自己壮胆的大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源自陈汤陈给汉元帝的一篇疏奏,疏奏这玩意大伙儿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无非是夸大其词,以表己功。这种事在中国古代太寻常了(在当下也是如此),例如宋朝的贾似道,明明大败,都准备乞降了,他还上书给宋理宗,报大捷,竟然混了个右丞相的官位。而根据史料记载,陈汤对匈奴一个小部落发动突然,杀1518人,擒1000余人,姑且不论其中的水分,这在“强大”的看来,已经算是天大的胜仗了,于是上书皇帝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类似于小痞子打完架的场面话:敢跟我过不去?老子打得你不知道爹妈叫什么!在因不孝罪差点入狱声名狼藉的陈汤看来,这场胜仗真是太及时了。PS: 中国古代的边疆将士喜好拿别人普通百姓的人头充数,这样paper work会好看一些。所以陈汤的战功也是很值得怀疑的。解释完犯我强汉,我们来看看汉帝国与匈奴帝国的交战史。最早的一场战争是汉高帝发动的,当时高帝率30万大军发动偷袭,结果被冒顿大军反偷袭,高帝差一点被俘虏。于是,所谓的“强汉”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媾和。媾和协议如下:1、定期献上美丽的公主。2、定期献上金银珠宝以及匈奴人所需的丝绸、酒、稻米。3、汉与匈奴是兄弟之国。4、不得以长城为界擅自展开。从这个协议里,哪里能看到一丝半点的强汉气息呢?公元前192年,冒顿向吕后求婚了,这吕后是谁呀?刘邦的老婆!一个野心勃勃,大权在握的女人。一个蛮夷之人竟然敢向天丅朝的皇后求婚,这不是痴心妄想么?可吕后再气愤,也不能得罪洋大人啊,她只能答复说,我年纪大了,没什么姿色,连头发和牙齿都掉了,你何苦要娶我呢?这种卑躬屈膝的媾和制度,竟然一直延续了70年,也就是说,在整个东汉的三分之一时间,所谓的强汉一直像乖孙子一样给匈奴大人送钱,送女人。一直到公元前129年,汉朝突然对汉匈的集贸市场发动袭击,4万骑兵一夜之间践踏了这个和平的集贸市场,这给匈奴带来很大损失,因为当时匈奴人最优秀的商人和学者都定居在该市场附近。按照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行为是很卑劣的,与恐怖袭击无异。在恐怖袭击之后的约第十年,中国人吹嘘的千年一遇的军事天才卫青、霍去病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再次对匈奴不宣而战,创造了伤敌8万,自伤8万,战马损耗11万的“辉煌”战绩。千万别笑,敌我伤亡比例1:1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对匈奴的战争方面,除了对双方共同的集贸市场发动恐怖袭击之外,“强汉”几乎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这个虽远必诛简直就是大话,因为马匹缺乏,“强汉”几乎不可能发动远距离战争。想倒是想诛,可怎么诛?用嘴吗?(这和小愤愤经常说的“核平日本”一样可笑)那么,为什么匈奴会远走他方呢?这要从匈奴的政治制度谈起。简而言之,就是匈奴当时是以王为行政首脑,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王尾大不掉,后来都自立为单于,于是匈奴帝国出现了五位单于,互相厮杀,消耗了大量的实力,最后,剩下两个单于,其中一个被打败后投降了汉。另一方继续内乱,最后离奇的被陈汤杀了。就是前面说的那场战争,连抓带杀一共不到3000人,可见匈奴帝国由于内耗衰落到什么程度。投降汉的那一支得到了大量的赏赐(可悲的汉)。在平定王莽之乱时,“强汉”恳求匈奴出兵,消灭了王莽,匈奴王得意的说:王莽的祸乱是我出力平定的,你们应该继续尊崇我。可是,还是由于匈奴帝国的制度问题,很快又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北匈奴惨的很,被南匈奴打,被鲜卑打,被西域的侵略者打,唯独“强汉”不敢打他们(还敢提虽远必诛吗?),相反,“强汉”给了他们很多礼物,根据后汉书记载,“靶縻之义,礼无不答。谓可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也就是说,“强汉”对如此贫弱的北匈奴也不敢怠慢,北匈奴送多少礼物,“强汉”就多加一点回赠给他。北匈奴在几方的包夹下,最后沿着伏尔加河西迁,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鞑靼共和国,一部分在匈牙利。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帝国一支终于消失在世界的版图上。所以说,匈奴远走他方,是因为内部分裂和鲜卑的武力打压,与“强汉”的军事行动没有一丝关系,所谓汉赶走匈奴完全是一句玩笑话。而且,走的也只是北匈奴,南匈奴还好好的呢,南匈奴的刘渊后来灭掉了中国王朝西晋,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从另一面证明“虽远必诛”是句屁话。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真实的另一面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11857 工分:1770
左箭头-小图标
嗯,对啊,楼主,凡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赏,对吧,瞧瞧我大清,多大方啊,没有跟俄国人打过一仗,就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送人,还让俄国人控制住了蒙古和东北,嗯,确实牛!还有,八国联军侵华赔偿,奶奶的,居然赔了十一国,请问,那三个没有参战的国家送给他们钱,是为何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6325 工分:771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褪毛加菲猫
在第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北方勇士
在第1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褪毛加菲猫
在第13楼的发言:......
蒙古强盛时,草原游牧民族多半成为其附庸;同样,当年匈奴强盛,草原游牧人也成为匈奴附庸。
成吉思汗死的时候统计蒙古大军十多万,是指当时被认为算是“蒙古人”的数量,突厥等并并未算进。日后金帐汗国,根据一些史学家估算其中蒙古人不过4千,你不能据此就说金帐汗国只能动员4000兵力,因为其鞑靼,保加尔,切禅,突厥,甚至来自罗斯的附庸军数量非常庞大。
顺便说下,史学界对于所谓成吉思汗的遗嘱是存疑的,因为遗嘱中有分配给木华黎三万人用于中原的作战,其实当时木华黎早已死了。成吉思汗不能无知到这个地步。
要知道在冒顿的时候,匈奴只不过刚称雄于北方的各游牧部落,情况最多也就和成吉思汗刚统一蒙古时相似,甚至可能还不如,所以不能拿匈奴和后来称雄欧亚的蒙古大帝国相提并论。以匈奴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绝对支持不了多达40万的骑兵。这40万骑兵如果全部集结在一起,应该是多大的规模呢?想象一下,这么多骑兵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和草料呢?每个骑兵配备一件武器的话,就需要40万件武器,匈奴能生产出这么多武器吗?所以我还是认为这肯定是夸张得数字,甚至可能夸张了不止十倍。匈奴的军事优势并不在于其军队数量,而是匈奴人以游牧为生,具有天然的机动性。
你对草原情况不太理解呀。
1,四十万士兵不用集中在一起。草原游牧政权其军事实力平时不集结,只有在战事才会召集,而且召集也不用统帅供应粮草补给,而是而各分队自己携带而来。而战斗期间的军队的补给解决更简单----作为补给品的牲畜群吃的是草,草吃光了换一个地方,游牧不会呆在一处跟你打持久战的! 因此汉代霍去病的远征,北魏对游牧人的征讨和唐代对突厥的远征,都是定居人得到部分游牧人的支持后,学会了游牧人的作战原则,争取在游牧政权集结大军前即对其王庭进行致命一击的措施。这其实就是草原上作战的一个基本手段;
2,草原游牧政权的实力,和农耕民族的有多少经济实力供养多少部队的原则不同,而是以统帅的号召力决定部队的数量。草原部落对于统帅不是绝对的忠诚,只是出于权益考虑跟随统帅,所以王汗,札木合强大时能召集大量军队,一旦失败,身边随从也不剩几个。这也导致草原政权不能长期稳定的一个根本因素。成吉思汗的父亲曾经是个强大的部落酋长,但是其被毒死后,铁木真及其家人就被整个部落遗弃。因为草原上的牧民永远追随强者。所以冒顿单于自己绝对不会去供养40万大军,而当匈奴势力强大时,可以向草原各部落征集处数十万大军而已。
所以,烦请你不要把农耕民族的思维模式生搬硬套到草原游牧人头上,可乎?
游牧经济所能支持的人口数量是非常少的,当时草原上一个游牧部落的人口才只有多少呢?根本就没有可靠的统计数字。冒顿时期还并非匈奴鼎盛时期,当时匈奴刚夺回河套并击败东胡,还没有击败大月氏,还没有将势力扩张到西域,属下有几个游牧部落呢?要动员出四十万军队并全部集结到白登山一带,按你说法又是全靠统帅个人的号召力,在这种情况下会有这么高的动员效率吗?如此庞大的骑兵部队摆开来,想象一下又该是什么样的场面呢?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又是如何有效地指挥调动如此庞大的部队呢?这些都是有的疑问的。关于匈奴的人口,史记里的说法是“不当汉朝一郡”。汉朝一个郡是多少人口呢?最多应该不会超过一百万,就是说匈奴人口要少于一百万。可是,史记里却又声称围白登山的匈奴骑兵就有40万,不觉得自相矛盾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6325 工分:771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青叶书生
在第2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北方勇士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阿萨
在第4楼的发言:灭了一个万把人的小部落,直接打死了匈奴单于。
西汉开国时匈奴单于能率40万铁骑南下,到西汉末期匈奴单于就只能带着万把老弱病残四处游荡了。楼主能做到这点么?
40万铁骑肯定是夸张的数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蒙古只有十几万骑兵。就是今天的蒙古国,也只有200多万人口,要他搞出40万铁骑出来也是不太可能的,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匈奴。所谓40万很可能是指当时匈奴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全部人口。
成吉思汗时期光是纯蒙古人就10万以上了,加上其它民族,整个蒙古草原的动员能力绝对在20万以上.匈奴那时是鼎盛时期,还有其它领地可以征兵,40万有什么稀奇?冒顿时期并非匈奴的鼎盛时期。当时,冒顿刚刚击败东胡,还没有击败西边的大月氏,更没有将势力扩张到西域。匈奴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就是汉武帝对匈奴开战之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28814 工分: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蛟川无伊
在第3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一把沙子
在第15楼的发言:lz纯sb!
首先,“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强调的是“远”,陈汤的奏章前面说的是“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大夏以西看见没有?说的就是郅支以为自己跑的远了,汉朝就管不到了,结果还是献头于北阙之下。大夏在今天新疆和田一带,你有空去卡一卡这里离长安的距离,再来说陈汤。
其次,什么汉高祖偷袭匈奴?刘邦起兵是为了平定韩王信的叛乱,结果这家伙勾结匈奴,反过来偷袭刘邦。刘邦征伐韩王信之前还派人出使过匈奴,冒顿故意示弱,刘邦轻敌冒进,这才有平城之围......
确切地说,陈汤阵斩郅支的地方,就在唐朝高仙芝和阿拉伯人打仗的怛罗斯附近。离长安那可不是一般的远!嗯,作战地点是康居,按汉书西域记记载:“康居国,王冬治乐越匿地。到卑阗城。去长安万二千三百里。不属都护。至越匿地马行七日,至王夏所居蕃内九千一百四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万,胜兵十二万人。东至都护治所五千五百五十里。与大月氏同俗。东羁事匈奴。”大约位于今填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而且康居不属都护,而且陈汤这次作战是矫诏发兵,动用的是西域屯田的部队和胡兵,没有知会中央政府,也没有调动中央军。也就是说陈汤和甘延寿在汉朝中央政府不知道的情况下,调动地方部队,跑到国土之外灭了一个国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4329 工分:6614
左箭头-小图标
不过,楼主身份可以,言辞很有偏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4329 工分:6614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比较清醒。嫁公主、修长城、送礼物,奇耻大辱。但是看张骞、霍去病、班超......这些伟人,还是让人豪情万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41917 工分:43373
左箭头-小图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句话有不同的作用,是不是呢?在现在,这句话一样可以成为一句壮我大汉民族之豪气的豪言壮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886 工分:5046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把沙子
在第15楼的发言:lz纯sb!
首先,“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强调的是“远”,陈汤的奏章前面说的是“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大夏以西看见没有?说的就是郅支以为自己跑的远了,汉朝就管不到了,结果还是献头于北阙之下。大夏在今天新疆和田一带,你有空去卡一卡这里离长安的距离,再来说陈汤。
其次,什么汉高祖偷袭匈奴?刘邦起兵是为了平定韩王信的叛乱,结果这家伙勾结匈奴,反过来偷袭刘邦。刘邦征伐韩王信之前还派人出使过匈奴,冒顿故意示弱,刘邦轻敌冒进,这才有平城之围......确切地说,陈汤阵斩郅支的地方,就在唐朝高仙芝和阿拉伯人打仗的怛罗斯附近。离长安那可不是一般的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90009 工分:1641
左箭头-小图标
我是被标题吸引进来的,看了下内容当然很气愤,然后看了下作者,一看原来是这个建奴,就释然的笑了,这位鞑靼人写出多荒唐的文章,我都习惯了,按他的道理,当然是满清最好,其实情况如何大家都清楚,何必给其做口舌之争?一个鞑靼人而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7265 工分:7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说了这些观点的目的是神马?给我们传授历史知识还是想告诉中国人其实我们的祖先净是些吹牛X的自大狂?如果说为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这个话题显然小了点儿,应该多说说最近几十年的国内外风云。。。按照楼主的理论,恐怕古往今来世界上就没几个真正的强国——巴比伦?被西亚小部落亚述灭亡之,不值一提;波斯?No, 高加米拉战役二十几万波斯大军被四万马其顿军队打得落荒而逃;亚历山大帝国?也不像,号称征服欧亚的长胜军居然面对落后的印度土著兵一筹莫展;罗马?不是,先是跟迦太基人苦缠了许久,后来又被几乎是原始社会的高卢人和日耳曼人搞得焦头烂额,最后被白匈奴和西哥特杂牌军一举灭亡。阿拉伯帝国?还不是,哈里发后来简直就是突厥禁卫军的傀儡,最强盛时期在中亚的怛罗斯以二十万大军对阵仅仅三万人的唐朝杂牌军,也是苦战了三天三夜才侥幸得胜,战后就再也不敢提越过葱岭征服东方的中国。。。。。。以楼主的思路想开来,我只能哀叹,全世界人类都有一个通病——原来我们都爱吹牛啊!治史最忌讳的就是轻信传言而不加以考证,以偏盖全、武断偏激更是大忌,误人误己,窃以为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29547 工分:73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首先我认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人数与现在相比不会太少,虽然现在的生产力高了,但是古代草原沙漠化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适合游牧的地区更广,人口不会少到哪去!其次我虽然不是汉粉,但是我还是比较肯定西汉前期对匈奴的政策的。在冷兵器时代,汉人和北方游牧名族的生活方式注定了以步兵为主的汉军(汉族的军队,不单指汉朝军队)在对阵北方游牧名族的时候特别是野战的时候具有先天的不足!刚经过秦末动乱统一中国的刘邦就想打败匈奴是很难完成的。白登山之围后,刘邦调整对匈奴的政策,积蓄力量。从刘邦到刘彻这几代人的努力其实可以浓缩成一个古人----勾践。最后我要说的是,常人说的强汉不是指整个汉朝吧?应该只是指一段时间(应该就是从西汉建立到刘彻这段)包括盛唐也是,我个人对强汉的理解是一种气势,虽然面对骁勇彪悍的游牧民族我汉人显得柔弱,但是我有在“敌占区”和你开战的勇气(主动进攻)。按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化论来看,后代只要是稍微统一的朝代理论上都该比前代实力更强,比如宋在人口在经济在科技方面其实都是比汉唐强的,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现在常人的眼里宋比较弱而汉唐强盛,就是缺少这种气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1731 工分:558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北方勇士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阿萨
在第4楼的发言:灭了一个万把人的小部落,直接打死了匈奴单于。
西汉开国时匈奴单于能率40万铁骑南下,到西汉末期匈奴单于就只能带着万把老弱病残四处游荡了。楼主能做到这点么?
40万铁骑肯定是夸张的数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蒙古只有十几万骑兵。就是今天的蒙古国,也只有200多万人口,要他搞出40万铁骑出来也是不太可能的,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匈奴。所谓40万很可能是指当时匈奴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全部人口。成吉思汗时期光是纯蒙古人就10万以上了,加上其它民族,整个蒙古草原的动员能力绝对在20万以上.匈奴那时是鼎盛时期,还有其它领地可以征兵,40万有什么稀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51731 工分:558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北方勇士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阿萨
在第4楼的发言:灭了一个万把人的小部落,直接打死了匈奴单于。
西汉开国时匈奴单于能率40万铁骑南下,到西汉末期匈奴单于就只能带着万把老弱病残四处游荡了。楼主能做到这点么?
40万铁骑肯定是夸张的数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蒙古只有十几万骑兵。就是今天的蒙古国,也只有200多万人口,要他搞出40万铁骑出来也是不太可能的,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匈奴。所谓40万很可能是指当时匈奴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全部人口。成吉思汗时期光是纯蒙古人就10万以上了,加上其它民族,整个蒙古草原的动员能力绝对在20万以上.匈奴那时是鼎盛时期,还有其它领地可以征兵,40万有什么稀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43277 工分:280
左箭头-小图标
MLGBZ的,今天喝多了点儿,看了这个论点,叫我不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下一句应当就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年,大汉的铁骑从万里之外杀来的时候,楼兰们还不是吓得魂飞魄散了,那个不后悔当初不该对中国不敬。没看过历史的人,别tmd乱讲话,颠覆了我们民族这点儿仅存的血型,到底是安的什么居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68955 工分:271
左箭头-小图标
建议LZ去韩国写幻想小说,在这里有点屈才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0733 工分:724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北方勇士
在第1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褪毛加菲猫
在第13楼的发言:......
蒙古强盛时,草原游牧民族多半成为其附庸;同样,当年匈奴强盛,草原游牧人也成为匈奴附庸。
成吉思汗死的时候统计蒙古大军十多万,是指当时被认为算是“蒙古人”的数量,突厥等并并未算进。日后金帐汗国,根据一些史学家估算其中蒙古人不过4千,你不能据此就说金帐汗国只能动员4000兵力,因为其鞑靼,保加尔,切禅,突厥,甚至来自罗斯的附庸军数量非常庞大。
顺便说下,史学界对于所谓成吉思汗的遗嘱是存疑的,因为遗嘱中有分配给木华黎三万人用于中原的作战,其实当时木华黎早已死了。成吉思汗不能无知到这个地步。
要知道在冒顿的时候,匈奴只不过刚称雄于北方的各游牧部落,情况最多也就和成吉思汗刚统一蒙古时相似,甚至可能还不如,所以不能拿匈奴和后来称雄欧亚的蒙古大帝国相提并论。以匈奴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绝对支持不了多达40万的骑兵。这40万骑兵如果全部集结在一起,应该是多大的规模呢?想象一下,这么多骑兵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和草料呢?每个骑兵配备一件武器的话,就需要40万件武器,匈奴能生产出这么多武器吗?所以我还是认为这肯定是夸张得数字,甚至可能夸张了不止十倍。匈奴的军事优势并不在于其军队数量,而是匈奴人以游牧为生,具有天然的机动性。你对草原情况不太理解呀。1,四十万士兵不用集中在一起。草原游牧政权其军事实力平时不集结,只有在战事才会召集,而且召集也不用统帅供应粮草补给,而是而各分队自己携带而来。而战斗期间的军队的补给解决更简单----作为补给品的牲畜群吃的是草,草吃光了换一个地方,游牧不会呆在一处跟你打持久战的! 因此汉代霍去病的远征,北魏对游牧人的征讨和唐代对突厥的远征,都是定居人得到部分游牧人的支持后,学会了游牧人的作战原则,争取在游牧政权集结大军前即对其王庭进行致命一击的措施。这其实就是草原上作战的一个基本手段;2,草原游牧政权的实力,和农耕民族的有多少经济实力供养多少部队的原则不同,而是以统帅的号召力决定部队的数量。草原部落对于统帅不是绝对的忠诚,只是出于权益考虑跟随统帅,所以王汗,札木合强大时能召集大量军队,一旦失败,身边随从也不剩几个。这也导致草原政权不能长期稳定的一个根本因素。成吉思汗的父亲曾经是个强大的部落酋长,但是其被毒死后,铁木真及其家人就被整个部落遗弃。因为草原上的牧民永远追随强者。所以冒顿单于自己绝对不会去供养40万大军,而当匈奴势力强大时,可以向草原各部落征集处数十万大军而已。所以,烦请你不要把农耕民族的思维模式生搬硬套到草原游牧人头上,可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17755 工分:21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一把沙子
在第15楼的发言:lz纯sb!
首先,“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强调的是“远”,陈汤的奏章前面说的是“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大夏以西看见没有?说的就是郅支以为自己跑的远了,汉朝就管不到了,结果还是献头于北阙之下。大夏在今天新疆和田一带,你有空去卡一卡这里离长安的距离,再来说陈汤。
其次,什么汉高祖偷袭匈奴?刘邦起兵是为了平定韩王信的叛乱,结果这家伙勾结匈奴,反过来偷袭刘邦。刘邦征伐韩王信之前还派人出使过匈奴,冒顿故意示弱,刘邦轻敌冒进,这才有平城之围......太佩服你了,给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00305 工分:1143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本帖作者一不理解什么叫强,二不懂历史,三不像个中国人(从其中英夹杂的语言中更像假洋鬼子)。不要盯着汉朝初期,就如不要盯着爱因斯坦三岁不会说话九岁结巴,爱迪生小时候被称低能儿逐出学校一样,这样有意思吗?历史,需要动脑子的,刘邦的部队被围在白登,历史记载是几万的先锋部队被围(大部队还在200里之外),而匈奴人是40万主力骑兵包围着,可以说是十倍于汉朝的兵力包围着,当时天下大雪,汉朝硬是粮草断绝之下以少抗多挡住了七天,因为刘邦还想着外围樊哙20万军队来解围呢。当时条件艰苦啊,刘邦部队已经是杀马充饥了,可是匈奴骑兵在这种天气下估计更难熬,马的饲料就是个大问题了,何况在这还耗了七天,匈奴眼看一时也拿不下白登的刘邦部队,而外围的汉朝援兵就要赶到,在这么耗下去对匈奴而言绝对也是没好处的,弄不好可能会被汉朝内外夹击了,到时候一片混战之下搞不好还会被汉朝给灭了,而约定的汉朝叛徒韩王信也没来,变数很大,不过真要混战起来了那时在包围圈最内部的汉朝皇帝估计也凶多吉少了!所以,匈奴想脱离这种尴尬的状况,汉朝想救出危险地带的皇帝,各取所需议和了,结果双方主力都全身而退,这是英雄惜英雄之举,高手之间的对决,稍微一接触就知道实力相当,没必要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了!这一战双方谁也吃不掉谁,只有谁在乎谁的,匈奴在乎的是长期保持一种对汉朝的心理压力,汉朝在乎的是皇帝能不能救出来,其实本质上就是一次强者的对话,两强之间妥协!要是汉朝是个软蛋,早已经被火烧未央宫和什么什么园了,还真以为是野史里面说的陈平精准的找到匈奴老婆睡觉的地方然后轻易的找人进去贿赂,然后冒顿被老婆在床上吹耳边风这么绘声绘色啊?只不过呢,后来汉朝是更强了!哈哈……至于和亲,那是后来匈奴人背弃兄弟盟约,数次骚扰汉朝边境,汉朝谋臣娄敬提出的,就是说和亲不是匈奴人提出的,而是汉朝在白登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主动提出像美人计一样的方式放出的,目的是让匈奴单于后代成为汉朝外甥(后来汉室女子生的儿子也的确被立为匈奴太子),这样就不会再骚扰汉朝边境了,短期目的是让两国皇室联姻,换取边境暂时的和平,当然每次和亲必然会赔过去很多嫁妆,什么丝绸、药、酒什么的,都是以公主(事实上汉朝从没有送过真公主)需要的名义送过去的,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就是苦了那些汉朝女子了,不过她们要是自己国家以后这么更强大,也是欣慰的!她们要是知道因为自己,匈奴贵族后来都改姓刘,估计会更欣慰的,刘渊拉着汉的旗号联合各族灭西晋,之后建立汉国,追刘邦以下汉朝二十四帝为先祖进宗庙祭祀,本质上已经是借着汉朝的威名,把自己当汉人看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14945 工分:21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最后一句话让我费解半天。第一次?西晋没了,东晋还在啊!还有半璧江山,汉人也没被征服啊!如果算都城被灭,那西周最后一个国君烽火戏诸侯的那个被犬戎灭的才是第一个啊!不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17755 工分:2167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你要是有本事,你别说汉语,别用汉字,别姓汉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17755 工分:2167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一向就这B德行,大家淡定就好,别被丫搞坏了心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28814 工分: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lz纯sb!首先,“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强调的是“远”,陈汤的奏章前面说的是“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大夏以西看见没有?说的就是郅支以为自己跑的远了,汉朝就管不到了,结果还是献头于北阙之下。大夏在今天新疆和田一带,你有空去卡一卡这里离长安的距离,再来说陈汤。其次,什么汉高祖偷袭匈奴?刘邦起兵是为了平定韩王信的叛乱,结果这家伙勾结匈奴,反过来偷袭刘邦。刘邦征伐韩王信之前还派人出使过匈奴,冒顿故意示弱,刘邦轻敌冒进,这才有平城之围,韩王信今天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汉奸,大概能和lz成亲密战友。第三,东汉的三分之一?你确定你看的是正版历史书?第四,公元前129年即元光六年,这年汉朝取得了龙城大捷。谁告诉你龙城是什么集贸市场了?那是匈奴人每年集会祭天祭祖的圣地,还学者商人,lz你家的祖坟是出租给别人当门面房做生意用的?还有,四万人有三万没有到达龙城战场,扫了龙城的就是卫青那一万人,lz还有脸质疑陈汤的战绩,就您这夸大敌情的本事,匈奴一辈子不洗脸,脸上也挂不住您的夸夸其谈和断章取义。第五,“在恐怖袭击之后的约第十年,中国人吹嘘的千年一遇的军事天才卫青、霍去病走上了历史舞台”,元光六年后的第十年即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大战,卫青霍去病率两路大军共十万骑兵出击匈奴,这一次光霍去病就获首虏七万五千左右,减员一万人,卫青的斩获超过一万,减员大致相当,不知道lz这个杀敌八万自损八万是哪里得出来的神结论?另外,抹去河朔战役、河西战役、河西受降等汉军大胜的战役是什么意思?是不是lz就算颠倒黑白也找不出匈奴在这几场战争中有什么闪光点?、第六,匈奴为什么会分裂?因为在汉朝的持续打击下,匈奴的日子已经不过下去了,此时漠南和河西的水草丰美之地都已经落入汉朝手中,匈奴不敢南下逐水草,而且汉军自从卫青以后就有个习惯,杀人还抢粮,匈奴人养的牛羊牲畜,能抢多少是多少,匈奴人的生活日益困窘,乌桓等部族逐渐强大,攻击匈奴,匈奴才会有后来南下内附汉朝的想法。第七,“靶縻之义,礼无不答。谓可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又一个不敢引全文的。要我把全文列出来给你看么?二十七年,北单于遂遣使诣武威求和亲,天子召公卿廷议,不决。皇太子言曰:“南单于新附,北虏惧于见伐,故倾耳而听,争欲归义耳。今未能出兵,而反交通北虏,臣恐南单于将有二心,北虏降者且不复来矣。”帝然之,告武威太守勿受其使。二十八年,北匈奴复遣使诣阙,贡马及裘,更乞和亲,并请音乐,又求率西域诸国胡客与俱献见。帝下三府议酬答之宜。司徒掾班彪奏曰:臣闻孝宣皇帝敕边守尉曰;“匈奴大国,多变诈。交接得其情,则却敌折冲;应对入其数,则反为轻欺。”今北匈奴见南单于来附,惧谋其国,故数乞和亲,又远驱牛、马与汉合市,重遣名王,多所贡献。斯皆外示富强,以相欺诞也。臣见其献益重,知其国益虚,归亲愈数,为惧愈多。然今既未获助南,则亦不宜绝北,靶縻之义,礼无不答。谓可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明加晓告以前世呼韩邪、郅支行事。报答之辞,令必有适,今立稿草并上,曰:“单于不忘汉恩,追念先祖旧约,欲修和亲,以辅身安国,计议甚高,为单于嘉之。往者,匈奴数有乖乱,呼韩邪、郅支自相仇隙,并蒙孝宣皇帝垂恩救护,故各遣侍子称籓保塞。其后郅支忿戾,自绝皇泽;而呼韩附亲,忠孝弥著。及汉灭郅支,遂保国传嗣,子孙相继。今南单于携众南向,款塞归命。自以呼韩嫡长,次第当立,而侵夺失职,猜疑相背,数请兵将,归扫北庭,策谋纷纭,无所不至。惟念斯言不可独听,又以北单于比年贡献,欲修和亲,故拒而未许,将以成单于忠孝之义。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殊俗百蛮,义无亲疏,服顺者褒赏,畔逆者诛罚,善恶之效,呼韩、郅支是也。今单于欲修和亲,款诚已达,何嫌而欲率西域诸国俱来献见?西域国属匈奴,与属汉何异?单于数连兵乱,国内虚耗,贡物裁以通礼,何必献马裘?今赍杂缯五百匹,弓鞬韥丸一,矢四发,遣遗单于。又赐献马左骨都侯、右谷蠡王杂缯各四百匹,斩马剑各一。单于前言先帝时所赐呼韩邪竽、瑟、空侯皆败,愿复栽赐。念单于国尚未安,方厉武节,以战攻为务,竽瑟之用,不如良弓利剑,故未以赍。朕不爱小物,于单于使宜所欲,遣驿以闻。”帝悉纳从之。二十九年,赐南单于羊数万头。三十一年,北匈奴复遣使如前,乃玺书报答,赐以彩缯,不遣使者。谁强谁弱,谁主谁臣,只要不是lz这样屁股决定脑袋的,大概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6325 工分:771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褪毛加菲猫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北方勇士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阿萨
在第4楼的发言:灭了一个万把人的小部落,直接打死了匈奴单于。
西汉开国时匈奴单于能率40万铁骑南下,到西汉末期匈奴单于就只能带着万把老弱病残四处游荡了。楼主能做到这点么?
40万铁骑肯定是夸张的数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蒙古只有十几万骑兵。就是今天的蒙古国,也只有200多万人口,要他搞出40万铁骑出来也是不太可能的,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匈奴。所谓40万很可能是指当时匈奴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全部人口。
蒙古强盛时,草原游牧民族多半成为其附庸;同样,当年匈奴强盛,草原游牧人也成为匈奴附庸。
成吉思汗死的时候统计蒙古大军十多万,是指当时被认为算是“蒙古人”的数量,突厥等并并未算进。日后金帐汗国,根据一些史学家估算其中蒙古人不过4千,你不能据此就说金帐汗国只能动员4000兵力,因为其鞑靼,保加尔,切禅,突厥,甚至来自罗斯的附庸军数量非常庞大。
顺便说下,史学界对于所谓成吉思汗的遗嘱是存疑的,因为遗嘱中有分配给木华黎三万人用于中原的作战,其实当时木华黎早已死了。成吉思汗不能无知到这个地步。
要知道在冒顿的时候,匈奴只不过刚称雄于北方的各游牧部落,情况最多也就和成吉思汗刚统一蒙古时相似,甚至可能还不如,所以不能拿匈奴和后来称雄欧亚的蒙古大帝国相提并论。以匈奴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绝对支持不了多达40万的骑兵。这40万骑兵如果全部集结在一起,应该是多大的规模呢?想象一下,这么多骑兵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和草料呢?每个骑兵配备一件武器的话,就需要40万件武器,匈奴能生产出这么多武器吗?所以我还是认为这肯定是夸张得数字,甚至可能夸张了不止十倍。匈奴的军事优势并不在于其军队数量,而是匈奴人以游牧为生,具有天然的机动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0733 工分:724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北方勇士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阿萨
在第4楼的发言:灭了一个万把人的小部落,直接打死了匈奴单于。
西汉开国时匈奴单于能率40万铁骑南下,到西汉末期匈奴单于就只能带着万把老弱病残四处游荡了。楼主能做到这点么?
40万铁骑肯定是夸张的数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蒙古只有十几万骑兵。就是今天的蒙古国,也只有200多万人口,要他搞出40万铁骑出来也是不太可能的,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匈奴。所谓40万很可能是指当时匈奴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全部人口。蒙古强盛时,草原游牧民族多半成为其附庸;同样,当年匈奴强盛,草原游牧人也成为匈奴附庸。成吉思汗死的时候统计蒙古大军十多万,是指当时被认为算是“蒙古人”的数量,突厥等并并未算进。日后金帐汗国,根据一些史学家估算其中蒙古人不过4千,你不能据此就说金帐汗国只能动员4000兵力,因为其鞑靼,保加尔,切禅,突厥,甚至来自罗斯的附庸军数量非常庞大。顺便说下,史学界对于所谓成吉思汗的遗嘱是存疑的,因为遗嘱中有分配给木华黎三万人用于中原的作战,其实当时木华黎早已死了。成吉思汗不能无知到这个地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60570 头衔: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工分:307052
/ 排名:2166
左箭头-小图标
通篇胡说八道,完全是一派胡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7201 工分:19016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纯属瞎扯 整天搞这些有意思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6325 工分:771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阿萨
在第4楼的发言:灭了一个万把人的小部落,直接打死了匈奴单于。
西汉开国时匈奴单于能率40万铁骑南下,到西汉末期匈奴单于就只能带着万把老弱病残四处游荡了。楼主能做到这点么?40万铁骑肯定是夸张的数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蒙古只有十几万骑兵。就是今天的蒙古国,也只有200多万人口,要他搞出40万铁骑出来也是不太可能的,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匈奴。所谓40万很可能是指当时匈奴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全部人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6325 工分:7714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也很反对某些人过份夸大汉朝的实力,把北匈奴远走西方都归功于汉朝。但是,楼主的说法也有造谣的地方,王莽政权明明就是被绿林军推翻的,和匈奴没有什么关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88091 工分:8288
左箭头-小图标
连东汉西汉都分不清楚,还敢在这里放P。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60570 工分:166372
/ 排名:5831
左箭头-小图标
总比我大秦修筑一圈破墙龟缩防守好一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670 工分:38410
左箭头-小图标
灭了一个万把人的小部落,直接打死了匈奴单于。西汉开国时匈奴单于能率40万铁骑南下,到西汉末期匈奴单于就只能带着万把老弱病残四处游荡了。楼主能做到这点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47117 工分:31340
左箭头-小图标
认同:古代很多牛话:不是空谈书生叫出来的,就是丫Y派自慰搞出来的?(这篇帖子是通过手机发表,请参与手机体验 wap.tiexue.net)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3条记录]&分页:
&对“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真实的另一面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的微粒说是谁提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