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生涯学院表示名气很大的词语是做什么的 口靠吗 ?

您所在的位置:
丁祖诒去世了吗,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去世
19:34:23 &&&&来源: 湖北招生考试网
3月12日下午,西安翻译学院网站发布讣告:我国著名民办家、中国民办教育开拓者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祖诒教授于日13:50在西安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3岁。
丁祖诒是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院长。日生,1964年六年制高压电器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85年,他受命西安市科协创建了西安地区大型学术团体“西安翻译协会”,并当选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87年,丁祖诒创建了西安翻译学院。1992年晋升为讲师,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1998年被破格评为教授。 2001年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2001 年10月陕西省高教协会授予民办教育家称号,年底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中文名: 丁祖诒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日 职业: 教授 信仰: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主要成就: 创办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 代表作品: 《英语常用词用法手册》《经济英语》《外贸函电》《计算机基础》
影响事件: 丁祖诒事件
丁祖诒同志自1997年起至今,任陕西省政
协第十届常委(教育组)。
  1999年、2000年,近百位驻华使节两度专程来陕西参观该院并座谈,在全国引起反响。陕西省长程安东盛赞“西译”是陕西社会办学的楷模。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陕西省省委书记李建国、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和陕西省省委副书记袁纯清等领导陪同下,视察了该院并听取了丁祖诒院长的汇报。
  1996年、年,国家人事部、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和人民日报社等单位,先后三次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召开了“丁祖诒教育管理模式高层研讨会”、“西译现象高层研讨预备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雷洁琼、铁木尔,全国政协副主席汪锋和老将军李德生等国家领导人分别出席,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发表了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王光英、吴阶平等国家领导人均题词鼓励。
  我国著名民办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开拓者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祖诒教授已于日13:50在西安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3岁。
  此外,丁诅诒还翻译刊出了近百万字译文,80年代主编了30万字《英语常用词用法手册》,90年代中期参与编写出版《经济英语》、《外贸函电》、《计算机基础》等10多部陕西省指定教材,90年代末期主编出版。
  丁祖诒教授于日13:50于西安病逝,享年73岁。
  丁祖诒,一个靠自学成材的落榜生,为落榜生创办了一所全国规模最大的民办大学。这是一所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民办大学,一所家喻户晓享誉华夏的民办大学―――西安翻译学院。
  艰难困苦,对弱者来说是一场灾祸,而对丁祖诒却是一笔财富。
  46年前的一个夏天,18岁的丁祖诒以优异被国内名牌大学青睐,但却因“政审”不合格而“落榜”。他发誓:今天我没能跨进大学的门槛,总有一天,我要登上大学的讲台。
  40多年来,他由工人到助理工程师,由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由过去的“黑五类”到今天的省政协常委,由过去的“牛鬼蛇神”到如今中国民办教育界屈指可数的“东方之子”……他被众多国家研究机构聘为高级研究员,被国务院授予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被省高教协会授予民办教育家称号。
  或许是与他落榜生的经历有关,丁祖诒对落榜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落榜生就像烧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给他们添上一把柴,让他们在民办大学进行深造,他们同样会成为高等专业人才,他们同样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这应该是第二个希望工程。
  怀着这样的心情和愿望,年近半百的丁祖诒在自己落榜的30年后,面对一群像他当年一样向往大学殿堂的落榜生,开始了人生的拼搏。1987年,他创办西安翻译学院。1993年10月,他断然买下一家国营大厂的旧址,在全国率先摆脱了民办学校靠租赁为主的初级办学格局。
  16年来,丁祖诒在15平方米的院长办公室里至少睡了10年。他节衣缩食,但他会花几千万元建网和图书馆,花几千万元为学生配置专业实验室,花几亿元建教学大楼和公寓楼。他办学严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严格得让学生叫苦,但又和蔼到可以与学生共同嬉戏。
  桃李不负园丁苦,如潮赞叹满乾坤。16年来,西安翻
译学院依靠学费自我滚动,凭借拼搏进取,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1500亩校园和49万平方米校舍,成为拥有6.5亿元净资产、年收入2亿元的全国民办大学;它与美、英23所知名大学一次性签约联袂合作;它有98%的就业率,它的学生被世界500强和北京各大企业所青睐;它有3万名全日制住校生,为国家输送了2.6万名有用人才…… 丁祖诒的魅力在于他对民办教育的执著。在西译,丁祖诒一反普通单一专业的常规,创造并实践了“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大学后继续教育融为一体;把专业深造与现代技能合二为一,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涵。
  丁祖诒说,民办大学的兴起,为非国家财政的人力资源开发开辟了一条非常规跨越式发展之路。对于民办大学立法的基点问题,他也有独特的观点:民办教育立法基点应从办学者转向以200万民办大学学生为主体,变管理为保护和扶持。
  西安翻译学院优质的生源群体、良好的校园氛围、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她当之无愧地摘下了《中国高校网》评出的“最佳民办高校之首”等桂冠。世纪老人冰心曾拉着丁祖诒的手,勉励他要将“第二希望工程”的希望延伸。国学泰斗季羡林教授在丁祖诒受北大特邀前往讲学期间热情地约见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约见你并不因为你是校长,而是因为你为两万多名落榜生播种了希望。”
  丁祖诒掌管着数亿元的资产,却抽着1元钱一包的廉价香烟。他说,自己白手起家创业的6.5亿元资产没有一分属于他个人私有,那全是国家的。
  丁祖诒心中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
人的拼搏和努力,建立一所东方最好的民办大学,就像美国的私立大学“哈佛”那样。因此,西译一开始就注重走向世界。目前,西译有2000多名毕业生出国深造。西译公派美国杜布克大学的大专生冯君、顾莉娅和余卓涌均已取得硕士学位。
  近日,中国国情网、国家文化网、国家中西部网在推介了丁祖诒和他的西安翻译学院之后,互联网上掀起了探讨中国民办教育发展之路的热潮。人们纷纷通过网络电话表达自己对丁祖诒和他所献身的“第二希望工程”的赞叹之情,西译的咨询电话也几乎被打爆。
  如今的西译,正在实现由“落榜生”向“线上生”和3年大专向4年本科的转化,向“东方哈佛”的目标挺进。“东方哈佛”的梦是美好的。丁祖诒说,但那毕竟需要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的拼搏才有可能实现。
  丁祖诒教授于2012 年3月12日 13时50分不幸逝世,享年73岁。
  06年2月9日,西安市副市长黄省身将“2006年度西安经济领域
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奖牌颁发给了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教授。 “2006中国西安经济影响力颁奖典礼”由《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主办,西安市副市长黄省身、西安市政协副主席李广瑞等领导和众多西安地区有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了此次颁奖盛典。西安市领导相继给西译丁祖诒院长、西凤酒、伟志西服等颁发了“中国西安最具经济影响力的人物”、“中国西安最具经济影响力的品牌”、“中国西安最佳和谐企业”等大奖。
  丁祖诒院长在发表即兴获奖感言时说:“今天能够荣膺‘2006年度西安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我很荣幸!这项大奖是我们西安人民自己评出来的,美不美家乡水,这代表着西安人对我们西译的肯定!今天评选出西安10名经济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这使我想起‘安得广厦千万个,让天下寒士尽开颜’的千古绝唱,陕西应该有千千万万个经济领域的精英,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将陕西建成西部经济强省,三秦父老才能沐浴真正的和谐,这是我的美好愿望!我们西安翻译学院是公益性事业,比不上同台获奖的大企业家,你们为国家和地方创造了利税,而我们翻译学院只是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西译20年的办学和西安晚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西安晚报是品牌媒体,全国民办高教硅谷中的西译也是全国民办高校的品牌,我代表西安民办高等教育向《西安晚报》的媒体同人表示衷心的感谢!”2010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
  这个成绩的取得,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
这就是被许多专家谓之"西译现象"的一个大课题,1996年、1998年和1999年先后三次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召开的"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教育模式高层研讨会""西译现象高层研讨预备会"和"全国民办高教研讨会"就对我们这个模式和现象进行了探讨。
  我认为素质教育是我们学生一双翱翔在市场经济的翅膀,这是一双任何风雨也折不断的翅膀。为什么这样说呢?当素质教育十年前还处在一片空白的时候,我们就大胆地提出并实践了素质教育,这种奥秘恰恰在于推行了使许多人听起来挠头的素质教育。在办学之初,我们学院就面临着一个办学方针的严峻选择,一穷二白的民办学校用什么来吸引生源?因为这里没有"清华"、"北大"的金牌加身,只能去奋斗一张还没有被社会普遍接受的"自学考试"毕业证来取得国家承认的承认的大专学历(当然, 我们现在被批准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 拥有了1/3的出题考试权),即使是这样一张毕业证书,也是需要翻译学院竭尽全力、亦步亦趋地跟着"自考"的指挥捧转,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学生有一门课通不过,拿不到这张铜牌。然而,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一开始就横下一条心一改旧的教育体系。创造与市场经济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体系。我们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发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包括旅游、贸易会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我们果断地提出了"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的复合型教育模式,将拿学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不拿学历而拿上岗证的大学后继续紧密结合,将专业理论学习与现代化实践技能融为一体,以培养复合实用型的人才为目标的崭新教育体系。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在入校后的一年半内,首先学习英语大专的全部课程,打牢坚实的外语基础,继而在后一年半除保留英语长线科程外加开学院设立的各种选修涉外专业,如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旅游、计算机应用、涉外秘书、市场营销等。同时,在校期间还必须学习多种现代化技能,如外文打字、微机应用、礼宾礼议、现代公关外贸函电、书法、小汽车驾驶。
  正像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21世纪有三个通行证,一是外语、二是微机、三是汽车驾驶。我们用超前长远的战略眼光创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专业和现代化技能培训
合而为一的高等教育模式,大大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这么一来,我们一批又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我们这个学院就自然而然地就造就出来。他们不仅有国家承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而且有学院颁发的专业和技能资格证书,既会外语又懂专业,还掌握多种现代化技能,走向社会,非常实用,用人单位非常欢迎,我们毕业生足不出户就被抢聘一空,这十多年来已成为事实。许多用人单位年年来要人,尤其是一些三资企业非常欢迎我们西安翻译培训学院这些多才多艺的多面手,只要一说是西安翻译学院的学生就刮目相待,我们的牌子正是在素质教育这块磨石上打磨出来的,而且越来越耀眼。就拿我院今年毕业近2000名学生来说,在临毕业前两个月的五月底,就被上门的168家三资企业聘走了97.3%。在全国就业难的情况下, "西译"连续第十年取得了推荐的满堂红。
  我国的民办教育,过去称私学,它源渊流长,从古代春秋时期的孔子一直到南宋的朱熹,再到近代的武训、陶行知等,在我国悠久的民学历史上,出现了很
多的伟大的教育家,他们曾辉煌于世界。而从解放以后,民办教育由于受计划经济及"极左思潮"的影响,一度曾被取缔,在那时即使是国办教育,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自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才使得我们民办教育得到复苏。民办教育得到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开始由起步阶段步入今天民办教育的春天,这个机遇应当说是非常难得的。当前我们发展民办教育有一个很好的背景,同时,也因为过去曾是一片荒凉的处女地,从而它就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什么说它充满生机和活力呢?因为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有近13亿人口这个大背景,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人数庞大,这个"未来的工程"单单靠国办教育的发展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这个担子必然落在民办教育的肩上。因而社会上也就涌现出一大批民办学校。我们不是沙特阿拉伯,沙特是很富有的,它的国策规定每一位家长必须把他们的孩子送进大学受高等教育,如果不接受高等教育,不送孩子上大学家长就要受到处罚。这主要是他们很富有,人口又少。而我们现在民办教育发展到今天,恰恰在这个概念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以为我们是处在"初级阶段",经济较落后,国家又没有能力拿出那么多钱发展高等教育,因此,将发展民办作为权宜之计。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国家富有了,就可以不需要发展民办教育呢?我们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家美国很发达,日本也很富有,但是他们民办教育至少是和国办教育并驾齐驱的,甚至超过了国办教育。美国最有名的是私立"哈沸"大学,它名列美国大学的榜首;在日本最有名的是私立"早稻田"大学,它也名列日本所有大学之首。这些富有的国家民办教育尚且超过了国办教育,更何况他们的人口还比我们少得多,这应该说是给了我们一个样板。我们应该从长远着眼,我们并不是因为经济暂时落后才让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必然会作为主角进入一个辉煌的时期。
  发展民办教育是人心所向。我们现在处于独生子女年代。 那么多家长,
那么多独生子女,那么多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几乎占到二分之一,这么多学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家长既不甘心也不忍心自己的子女停留在高中毕业的水平上。而未来要求我们的学生更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若还停留在中学水平,将成为"现代文盲"。现在落榜生与日俱增,长期流落社会也会对社会产生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我也相信这些落榜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应该接受未来的挑战和担负起这个造就"第二希望工程"的使命,这就是我对民办教育的看法和前景瞻望。
  我要对3部分年轻人说3句话。第一,不要因为一次的失利就认为前途渺茫,条条大路通罗马。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厄运给我们带来了痛苦、更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年我也是落榜生(主要是因为政审不合格),一时很苦闷,感到自己一下子从理想峰巅坠入到残酷深渊,但自己经过左奔右突,又选择了不断进击的路,付出了比常人艰苦百倍的代价,终于又站在大学讲台上,这些戏剧性的变化,是逃避现实的人不可能体验到的,只有勇敢地进入社会,在社会中闯荡一番,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机会是用苦换来的,不付出阵痛不可能分娩出机会。正如作家柳青所说:"人生关键时刻,就是一两步",若自暴自弃,就会失去人生的许多机会。每一位成功者在人生道路上迈出的坚实的一步,几乎都是在最为紧要的时刻,在最为风声鹤唳的时刻。正是这样,他们挺了过来,抓住机会和命运抗争,才使人生在"山重水复"之后便又"柳暗花明"了。毋庸置疑,在这个处处渲染成功充满种种诱惑和竞争的喧嚣时代,每个
年轻人心中都装着自己美好的梦想,都有一张自己构想的人生蓝图,怀揣着这梦想的蓝图,他们就会踏上苦苦圆梦的征途。我们学院只会让他们欢呼,不会让他们沮丧。因为我们有实力有信心使他们在这里成才。
  第二,广大在校生,加入了翻译学院就要把这条路走到底,坚定信念,学到知识,学会做人,就会无往而不胜,我们将学费用在改善教学条件上。
  第三,给予我们的毕业生,你们已经投入社会,要有社会精神,要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努力克服一切苦难,同时,在你们需要帮助的,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的时候,学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目前,几乎所有的民办大学都提出培养复合实用型人才的口号,作为民办大学的领头羊,西安翻译学院的‘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与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吗?你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简单的交流后,记者迫不及待地追问起西译年年创造98%高就业率的“葵花宝典”。
  丁祖诒摆摆手,笑了:“看来,我们西译的宣传还“春风不度”,我的这次“破冰之旅”就越发显得必要了!”
  见到记者的迟疑,丁祖诒告诉记者:“不是我们的模式与他
们有什么不同!而是说,全国几乎所有民办院校凡‘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教育模式,都是‘照’我这个‘猫’画成‘虎’的!早在10多年前的1996年3月,我就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民办教育管理模式高层研讨会》上提出了这一模式。与会的老教育部副部长杨海波现场发表了‘丁祖诒教育管理模式值得向全国普通高校推广’的感言。这一模式的本质在于西译大胆地摈弃了公办高校长期以来奉行的‘单专业’教育模式,走了一条民办高教自己‘复合实用型’的双专业特色之路。公办高校进去是这个专业,四年毕业了还是这个专业。我就是利用‘三个半瓶子醋’将‘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这三个“半瓶醋”合三为一,造就西译学子“一瓶半醋”的就业竞争能力,在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我们采取的‘复合实用型’双专业涉外人才教育模式,就是着力培养社会和市场所欢迎的‘万金油’。”
  丁祖诒举了一个典型事例:“1997年,新加坡银行系统在西安要30名‘劳务’做新加坡的银行职员,要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先到公办外语类院校招了30人,结果全部被退了回来,因为他们一点‘国际金融’专业知识也没有,然后又到财经类院校要了30人,结果也被退了回来,因为他们多为听不懂说不出的‘哑巴英语’。最后试着来到我们这所民办西译院,我们的学生既能连续讲半个小时的英语,又是将“国际会计”作为专业方向的应届毕业生,结果全被录用了,月薪7000元。‘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是我们西译对中国民办高教的金色奉献。”丁祖诒如是说,脸上洋溢着骄傲。
  “公办高校连续扩招了8年, 让半数的民办高校因生源枯竭而过早‘夭折’,而西译却将‘一年招一个万人大学’的民办大学扩招神话,演绎了8年。我们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20年传统,我们的‘无私奉献’学生有目共睹,就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个灵魂,我们民办西译院才能久盛而不衰,就能将学生培养成才。”丁祖诒满怀信心而道。
  西译于2003年打造的五年专修英语无学历“敢死队”,目前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名声鹊起。这是一个“五年不拿国家学历”、培养准“同声传译”的翻译研修生院。在这里,五年不准讲汉语,只准讲英语,连校警都要讲英语,如果食堂大师傅不会,就拿手比划,人为地创造了一个小外国独特的全外语氛围。 丁祖诒介绍说,进入研修生院的学生高考基本上都在500多分,有的完全可以进入“二本”而“改玄易辙”,他们几乎都可以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国家的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为什么叫敢死队?苦读5年不拿国家学历,毕业后自主创业,家长学生都要写保证,风险很大,当时我的心都有点悬
  “最初有很多新闻媒体也发出了同样的疑问,西译此举是‘吃螃蟹还是撞南墙’?现在不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还没撞南墙,而且,最近来我院视察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掌新胜也现场赞扬我们的这一实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丁祖诒说,经过四年实验,一年只收一百个(四年总共四百人)的“自愿兵”,目前个个成了“黑马”。不但在全省几乎包揽了所有英语讲演大赛的冠军、亚军或季军,还在多场全国性大赛上与名牌大学选手并驾齐驱连获冠军、二等奖和三等奖。“现在,我根本不用担心招生的问题和就业的问题。”丁祖诒说。
  “其实,敢死队的意义不仅在于这几百个人成为紧俏人才,也不是哗众取宠吸引更多生源,而是对社会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和变革。”丁祖诒表示,在他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带领西译“创东方哈佛”。
  丁祖诒激动地表示:“我在历次的访谈当中都一再声明,我们是在‘创’,是通过几代人或者十几代人的努力,这是我们心中的理想。我们13亿人的中国应该有一二所民办大学能代表中国走向世界,这是我们良好的愿望。我们从来就没有说过我们现在就已经‘是’东方哈佛。有些人闭着眼睛批判我们,对我们不理解,他是因为不了解我们全面的表述,这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嘛。好在,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日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讲:‘建世界一流大学,还应该包括高职和民办高校’,我如释重负。他要是早讲十几年,我们也少挨十年骂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就是和创东方哈佛同一概念吗?这两个等意啊,这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志气、一个理想,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湖南的考生多以“高分段”为主,一直被誉为全国高校的“兵家必争之地”,西译对湖南却似乎“看不上”,丁祖诒解释说,忽略湖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湖南已经有了一所比较大的民办高校――涉外经济学院,再者是由于湖南的近邻江西也是民办高校的“重镇”,那里的学校收费便宜,考虑湖南学子的实际情况,所以无意和江西争夺生源。他表示,目前高校开学在即,西译的招生全线飘红,此行已与今年招生无关,但是他们非常看好湖南的高分段考生,今后不再忽略湖南生源,并希望湖南一行成为开发芙蓉之国的“破冰之旅”,为明年招收湖南考生做准备。
  针对贫困生的入学问题,丁祖诒肯定地表示,他们将不折不扣地按照国家规定,拿出学费的6%,也就是1000万用来支助贫困生。“作为一个办学者,应该有这样的气度,爱心和深情!”丁祖诒感慨。
  《名人眼里的丁祖诒》:七个章节,24万字,文章集纳了社会各方名仕贤达为丁祖诒先生各种文章和人格的经典评述。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有世纪老人冰心的殷殷希望,有国
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正义呐喊,有冯亦代、黄宗英的援笔飞文,有李瑛、邓友梅、周而复、张胜友、陈忠实、雷抒雁、李西凡、张契等近百位文艺、教育、思想、社科的各界名人对丁先生的文论的洒落起风霜的评介和激励。
  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名人眼里的丁祖诒》一书,于3月16日在《西安嘉汇汉唐书城》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和签名售书活动。
  二十年风雨兼程,中国规模最大的民办西安翻译学院缔造者丁祖诒,用他20年的生命历程、激情梦想,谱写下中国民办教育鸿篇巨制,给中国大地增辉添彩,而他以西译办学实践,也极大丰富和拓宽了中国高等教育内涵,他为之而践行“创东方哈佛”狂想,更令世人瞩目。
  为民办教育拓荒的中国民办教育家――丁祖诒,在他缔造的西安翻译学院20年的生涯中,他凭借着自己不屈和智慧,制造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曾牵手北大、进军博鳌、相约哈佛、赴俄申奥、使节专访、频现论坛,援笔西班牙,智斗方舟子……
  3月的西安,草木吐绿,春意盎然。书香飘古城,汉唐汇名人。《名人眼里的丁祖诒》首发暨签名仪式在西安嘉汇汉唐书店隆重举行。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教授
来到热心读者中间,签名交流、合影留念,共话中国民学灿烂明天。
  3月16日下午一点半钟,在西安嘉汇汉唐书店四楼会议厅,《名人眼里的丁祖诒》一书首发暨签名仪式隆重举行。在开场前,由西安音乐学院的音乐家演奏了《梁祝》。早早地赶来参加《名人眼里的丁祖诒》首发暨签名仪式的嘉宾著名评论家、作家李星和丁院长攀谈起来。
  一曲优美的歌曲过后,西安音乐台主持人文瑾琳登台主持首发暨签名仪式。
  接下来是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对丁院长非常敬佩,非常尊敬。丁院长为了民办教育,为了争取好的政策不惜牺牲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事业中去,为了学生能上学,为了民办教育到处奔波。中国是教育大国,陕西是教育大省,一提丁院长的名字,就知晓是中国民办教育龙头。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办教育,了解丁院长。再次对《名人眼里的丁祖诒》一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
  太白文艺出版社的副社长致辞,我们太白文艺出版社能为中国民办教育龙头西安翻译学院丁院长出版本书很荣幸,同时对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本书责任编辑党晓绒在发言中说,我和丁院长没有见过面,今天一见丁院长是风度翩翩的智者,学者。我对丁院长很敬佩,也很荣幸编辑本书。
  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星高度评价本书主人公丁祖诒和本书的出版,并在发言中幽默风趣地说:“丁院长的勇敢、坚强、实践、聪明正是我本人作为一个男人缺乏的,我一直以来以丁院长为榜样。”
  丁院长在最后讲话中说:
  “本书真正的主人公,应该是生花妙笔的名人诸子大家、编者、出版社甚至是投身于民学的广大学子和家长,是他们,倾注了对中国民办教育的真情和眷恋。
  我只不过是一块为民学破土发芽而生就的铺路石,一员为民学呐喊呼号的司号手,一个甘愿弓起脊梁让万千有志青年攀登成材的人梯,一把为民学公平性而勇于出鞘的利剑”!
  他动情地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和我的战友们还要继续为中国民办教育鼓与呼, 直到实现教育领域中民办与公办真正平等的‘共产主义’!”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刘远和梅花奖得主、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共同为本书出版发行揭幕亮牌。
  丁院长与参加首发仪式嘉宾合影留念。
  快到下午二点钟时,丁院长才从汉唐书局四楼,参加完首发仪式,刚来到一楼大厅外临大街的门前小广场,等候签名的热心读者已经左三层右三层地将广场围了个水
泄不通,乱中却又自动地排成了几条长龙,他们纷纷对签名售书的主角丁祖诒鼓掌致敬,丁院长更是向热心读者招手致意。 待报幕员的高音喇叭响起,宣布我国著名民办教育家丁祖诒签名售书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丁院长挥洒起手中的浓墨为第一名读者签上了既钢劲有力又龙飞凤舞的名字,接着一个个,有序地进行着。
  分分秒秒从笔尖划过,这一刹,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人生褒扬的礼赞。
  几乎每一位热心读者拿到丁院长的签名后都以崇敬的眼神、会心的微笑和亲切的问候来表示心中由衷的钦佩,其中不少来自公办大学、如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的学生以及欧亚和西京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学生,他们纷纷对丁院长说:“我们好多人都是您的粉丝,我们崇拜您!”
  赶来首发和签名仪式的,不乏有西译学子、学生家长、西译历届毕业生和慕名专程而来的热心读者。
  3月31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联合主办的《丁祖诒文集》首发暨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瑛,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邓友梅、张锲,全国政协文教卫委员会副主任王巨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长舒乙,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等出席,阎纲、周明、何西来、雷抒雁等众多评论家、作家以及多家媒体也悉数到场。同时,李瑛、邓友梅为文集首发揭幕,中国文学馆常务馆长李荣胜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馆接受了丁祖诒的签名赠书,该书已被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 
  丁祖诒系西安翻译学院院长,陕西省政协常委,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于60年代翻译刊出了近百万字译文,80年代主编了30万字的《英语常用词用法手册》,90年代中期参与编写出版了《经济英语》、《外贸函电》、《计算机基础》等10多部陕西省自考指定教材,90年代末期主编出版了20册1280万字的“全面素质教育手册”等多部巨作。 《丁祖诒文集》收集了他创办西安翻译学院20年来所撰写发表的各种体裁的作品,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的坎坷和辉煌,可以说是对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系统性总结。文集全面论述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态势和未来方向,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建树的观点和实践论证,处处洋溢着一代教育家高远的人格风范和敢为天下先的英雄豪情,以及对对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推动中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不懈追求。
  研讨会上,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踊跃发言,对《丁祖诒文集》的出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丁祖诒及其西安翻译学院成功的办学实践表示肯定,认为他的文集是一部“记录教育、记录社会、记录历史”的大作。
  作家 崔道怡
  丁祖诒先生是我的老乡,我们都是共饮湖水的人,基于这种情况我一定要发言,尽管你现在已经在陕西落户了,但是你的根还在江苏,还在苏北,我也感到苏北人到陕西的西安,而且做出这样的事业,而且能够引起这么多的专家,这么多的朋友重视,我也感到光荣。
  我觉得丁祖诒同志他的爱心促使他做出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业,因为我们长期在关注中国的教育,我们感觉它存在很多的弊病,好多的学子由于考试差几分结果不能够摆脱自己那种不幸的命运,还在原来的地方挣扎,丁祖诒同志用他自己这样一种爱心,他就说我给你加一把火,差几分加一把火。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北京市的高考率,就是高中毕业生75%要录取,可是我们江苏是什么呢?江苏我遇到的是40%,同样都是高中生,但是录取率不一样。这是不平等,但是这种不平等也没有办法,他是在天子脚下,在北京城,我们那里是远离北京,当然那是没办法跟北京相比了。但是这种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你明明知道,但是又没有办法解决。但是丁祖诒同志他用自己的努力,而且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我觉得丁祖诒同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特别是很多贫苦孩子的命运,让他们能够摆脱这种在贫困的条件下生存的状况。我还有一点希望,希望丁祖诒同志把你的爱心能够折回到我们的家乡去,回到我们江苏,关心这些落榜的青年,能够得到你爱心的滋润,能够为他们铺一个很崭新的道路。
  作家 邓友梅
  尊敬的丁祖诒同志,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一进来,就有人说,这里好像开“文代会”!在北京,专家们要想凑得那么齐都很难,今天我一看这么多老师都来了,一个原因是周明他人缘好,但是他人缘好也召不了那么齐,什么原因呢?就是丁祖诒同志他的人格魅力! 
  对于他这本书,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埋头苦干,能够开创这样的成绩,得了成绩以后大家说著名教育家怎么怎么样,这个并不惊人,惊人的是在著名教育家之前,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有什么苦自己咽在肚子里,这个精神我觉得是伟大的。而且我觉得在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应该这么说,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代文人最优秀的东西。这个特点,大家都各自有一点,但是光各自有一点不行,还要把它集中发挥出来。
  我觉得首先我们敬重的是丁祖诒的为人。他的事业的成功,包括他这本书的出版是他事业的一个说明,而且这个说明非常完美,我觉得他本人用行动所创造的“作品”,不是文字的“作品”,我觉得不仅仅要感动我们这一代人,而且要感动几代人,太不容易了。
  我看了以后,我老实讲,像我们这样的人,写点东西,这个虽然难度不大,他这样困难的把学校办下来,办好了,被国家和世界承认了,这些要没有全力的牺牲,把整个精力投入进去做这个事业,没有这种精神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觉得今天无论如何我也要参加这个会,表示我对丁祖诒的同志的敬意,我觉得他的人品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本来我今天是想听各位老师的发言,好好学习学习,很不巧,今天是我们八一起义80周年,是抗日战争60周年,咱们诗坛组织了一个活动,我今天下午去井岗山,2点多钟去机场,所以我也回去做一些准备,非常的抱歉,下边各位同志的发言我还是要学习,所以委托周明把下面主要的发言记下来,回来以后我再好好的学习。
  著名评论家 萧云儒
  非常感谢会议的组织者能把北京这么多知名评论家,我的兄长,我的朋友还有很多我的老师能够请过来讨论丁先生的著作。
  我在这里作为陕西方面来的人,我讲讲自己的读后感。
  我觉得丁祖诒先生他年龄比我略大一点,他的命运是很曲折的,是那个时代造成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给他提供了很大的历史环境,使得他的生命发出了我们这代人很少见的光彩。
  我读他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丁祖诒先生实际上写了“三”本书。
  丁祖诒是教授,能够在实践当中培养出这样的组织能力和精神上的号召力,这的确是传统知识分子所没有的,所以我觉得这两个主角在他的书里面交融的非常好。
  最后我想说一点,这本书具体文字写的是反映了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发挥到什么程度!他的文笔,咱们看奥运会这几篇文章,真的是使我震撼,他的情怀,他的实践能力,还有他的意志,中间有很多的坎坷,他一往无前的意志,还有他对自己实践的过程,实践生命的那种形而上的关注和思考。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在各个层面都做了尽可能大的发挥,不说这些文章具体怎么样,我只说一个人能够使自己活到这个程度,发挥的这么极致,我自己是非常敬佩的。所以我在这里也向我尊敬的丁祖诒先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大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作家 舒乙
  我很高兴来参加今天这个文集的首发式和研讨会,很高兴认识祖诒先生,另外也多日不和各位文人见面,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聚会。 
  我在办文学馆期间,还办过两个学校,都是私立学校,受尽了苦难,所以我今天非常崇拜祖诒的成功,他是办民办教育的一个成功人士,我是办民办教育的失败人,所以我对他第一是表示非常的祝贺、表彰,也表示非常的羡慕。今天我看来的差不多都是文友,社会上的人和教育界的人来的很少,事实上我们在谈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在谈一个广泛的教育问题,我觉得他这个文集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值得研讨,第一个问题社会在关注什么,社会在向社会要求什么,家长的要求是什么,要上学的人的要求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我知道很多家长由于我们的社会机制有问题,比如说我们的保险事业不行,我们的卫生教育、医疗这方面都不行,所以到老年的时候,很多进入老年的人觉得没有保障,没有社会保障。我们刚开完“两会”,今年的“两会”大会发言有几个亮点,其中第一个亮点是一个院士代表9个院士就医疗卫生的问题做了发言,居然赢得了19次掌声,这个人说话调子很低,他并不是说要招大家的掌声,他一上来就提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台上都坐着国家领导人,他说你看,我们自称搞社会主义,搞了几十年,卫生事业健康的情况搞到这个样子丢人,搞到什么样子?就是有病看不起,没地方看,健康情况很糟糕。他举了一个联合国的统计数字,就是我们的健康情况和卫生情况排名世界第188位,倒数第4。这个数字说出来非常惊人,他的意思是说你搞社会主义,按道理讲医疗卫生都应该是公家包起来的,怎么搞到现在看病没地方去,交不起药钱呢?像话吗?当时掌声雷动,不得了。提了非常尖锐的问题,这个就反映了社会机制问题,我们还得改善,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的余地。其中就包括到老年的时候,谁来养?那么现在这种机制只能是靠子女,那么靠子女怎么个靠法呢?他就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高中,高中以后能进大学,大学以后能找一个比较像样的饭碗,然后自己的老年靠他了。这是家长们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非常现实,因为他没有别的办法。
  所以这样就给教育提出了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是干什么的,我们的教育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教育又遇到了自己的问题。教育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应试教育,因为我办过这两个学校我都知道,学生要求应试教育,他不反对应试教育,老师和校长要求应试教育,咱们这些文人和理想主义者说不要搞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糟糕了这三方面人的一致反对,比如我在那儿当理事长也好,当名誉校长也好,我讲演说你们要愉快的读书,你们要玩,你们要这个,你们要那个,由校长到老师到家长到学生,一概反对,你说的根本不行,我们要考大学,独木桥,我要逃离农村,逃离农村我只好走这个独木桥,我只好去考试,考试以后上大学我就逃出来了,我们就是要念书,我们就是要背书,我们就是要考试。学生、家长、老师、校长就为这个,这是现实。所以学校到底怎么办,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有严重的冲突,这是教育存在的社会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到底是公立还是私立?公立因为有数,学生多,所以就是刚才曾老师说的,开立一部分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没有录取的人来上学。但是又不重视这个私立学校,给它设置了无数的框框,无数的禁区,又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你看公立学校,我们国家连年教育经费增长,增长的应该是绝对数相当多,玩命的往重点学校和有名的学校放,一个学校能放好多个亿,北京四中、北京二中这些特有名的学校,放好多个亿,我们北大、清华甭说了,不得了的巨大的投资。但是这个私立学校一分钱不投,非但不投,很多的限制,这里面就说了很多的限制,我看了以后觉得这是怎么回事?一方面私立学校客观上有很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教育思想搞了很多的限制。
  所以他的这个西安翻译学院的很多情况具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他里面提的很大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和带有共性的东西。所以是有意思的一个文集。我相信这个文集在教育界会引起很大的轰动,会引起很大的震动。因为我知道办教育的人早就知道有这么个学校,早就知道有这么个丁院长,他的很多教育理念在教育界是引起很大兴趣的。比如说他的“三个半瓶子做理论”非常棒,就是新进去学两门外语,取得一门专业了,后两年比如说是学外贸,学金融,学电脑等等,除了这个之外,教开汽车,教开电脑,教开办公自动化等等,掌握好多技能,而且毕业的时候,身上带着好多本,持证上岗的那个证带着,这个不得了,这个就比一般的外语学院的学生受欢迎,那个外语学院的学生水平可能比西安学院的水平高,别的学生可能不会熟练的搞电脑,办公自动化,不会金融,不会外贸,不会这个不会那个。是一个虚的,他这个虽然这三个方面都是半瓶子,但是不得了,加起来比别人还多。这个就很实用,所以教育到底怎么办,就包括我们现在高中怎么办,就变成很大的问题。高中毕业了,说起来一共上了12年,了不得,什么都不会,洗衣服不会,晾衣服不会,最基本的技能全都不会,回家就是小少爷。所以很多问题,他们就走出了一条让别人很羡慕,看起来非常闪光的东西,这是他们的精华。
  我们的教育到底该怎么办,到底出来那些人应该是些什么人,花那么多学费,他升学以后的就业率很高,现在大学扩招了以后,找不到该去的地方,他们98%以上大家抢着要,包括很多外企抢着要,这个了不起,我看慢慢这个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矛盾,就是公立私立的矛盾快解决了,就是北大清华开始不包分配了,私立一下子站住了,如果北大清华所有的公立学校继续包分配,私立学校永无安宁之日。现在一扩招就业难了,北大清华不包了,再过一些年,私立学校的学生如果办得得当,像他这样,就可以和公立学校的学生竞争了,那个时候即使再大的投入也没有用,就是私立学校万岁了。所以他这个是有启示性的,是有带头作用的,可以解决我们教育的问题,公立私立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他的作为在全国各地有示范作用,他的名气很大,他在教育界是很有名的,都知道那是三万学生,那儿出来的人会开车,那儿怎么怎么样,知道很多。所以这些东西,对全国都有启示作用。我一是祝贺他,二是很佩服他,对他表示敬仰。
[责任编辑:湖北招生考试网]
【&&】【】
加入收藏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站务及广告: 建议及投诉邮箱:webmaster@(娱乐类除外)
ICP备案号:鄂ICP备号&网监备案号:
分流站&湖北唯一PR8的教育门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局生涯学院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