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音乐不按快速关机快捷键键不唱下一首

从用户角色、使用场景上分析,主流音乐 APP(QQ 音乐/百度音乐/虾米/网易云音乐等)在体验上存在哪些问题?
任选一个APP说明,用户侧或商业侧均可,并给出改进建议。
按投票排序
这次为梁静茹的粉丝出口气!!!!!!吐槽一下手机QQ音乐!!!!看到这个专辑封面,是不是震惊了?那么,原图应该是怎样的?那么,在QQ音乐中为什么情歌女王的照片就变得如此没有底线?难道是腾讯的美工故意PS的?当然不是,问题出在设计上。看明白了吗?所以,在QQ音乐中,你还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图片可怜的小萝莉…………=======强壮的分割线=====================================================
谢谢支持,这种情况对于用户来说可能就是一笑而过,但对于一个设计团队来说,对产品中的这种细节问题必须严肃对待。
下面,给一些知友答疑。 :“实际上是你用mx2的悲剧吧,底栏的存在导致计算高度错误又没有适配好”看到这位知友是移动设备app设计师,看来对安卓设备还是不够了解。于是有了如下作品:《vivo君、红米君、原生君、索尼君、三星君、魅族君眼中的梁静茹》上图可以发现,手头上的几款安卓手机都出现了镜像的问题,这些手机屏幕都比较大,我个人的猜想是这个版本的QQ音乐UI最早出现在3:2屏幕的IOS设备上,后来适配到各种不同比例的安卓设备中就采用了镜像的方式来填充超出3:2的部分,这个猜想应该靠谱吧。
再送上几张梁静茹。
管理:当你拥有大几千首音乐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itunes可以帮你条例清晰的管理。从专辑、表演者、作曲者、年代、播放次数、分类ooooo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选集。乔布斯真的是一个音乐爱好者。这点上列举的几个app确实还有差距。界面:如果喜爱古典音乐的话。打开看到各种花花绿绿的明星图片啥的确实挺倒胃口。而且qq音乐三巨头什么的,总有一种被强奸的感觉。总的来说就是大都没有考虑小众的音乐使用者。其实如果给更多可自定板块、颜色、风格。也许会得到更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的。
最近正好在研究移动设备的音乐播放器,主要是从架构、关键界面分析、主要功能、特色功能,改善点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目前音乐播放器的系统架构分为两种,T字架构和侧边栏+单页的页面架构,采用T字架构的音乐播放器有QQ音乐、百度音乐、酷狗、酷我、网易云音乐、虾米,采用侧边栏+单页的页面架构的只有多米,后面主要以QQ音乐和多米音乐进行分析一:QQ音乐QQ音乐页面架构T型结构:QQ音乐在一&二级界面都有采用此结构,此结构在水平、垂直方向都具有扩展性2.关键界面分析2.1标题标题形式,1. 二&三级界面都高度统一,2.箭头+居中文字显示;3.标题栏右边为操作按钮文字标题形式,1. 二&三级界面都高度统一,2.箭头+居中文字显示;3.标题栏右边为操作按钮文字2.2 操作栏操作栏展示方式:1.如果有多个功能,会用3个点符号表示,只有一个功能,直接在右边显示文字;2.点击3个点,功能列表直接在3个点下边展开;3.点击menu键,在能呼出更多的界面底部都显示设置、听歌识曲,退出 3个功能操作栏展示方式:1.如果有多个功能,会用3个点符号表示,只有一个功能,直接在右边显示文字;2.点击3个点,功能列表直接在3个点下边展开;3.点击menu键,在能呼出更多的界面底部都显示设置、听歌识曲,退出 3个功能2.3 编辑界面编辑界面:1.“关闭”统一位于标题栏右侧;2.其它操作位于底部操作栏;3. 歌曲列表界面点击更多,音乐播放器界面点击空白区域或下载图标,从底部弹出更多操作编辑界面:1.“关闭”统一位于标题栏右侧;2.其它操作位于底部操作栏;3. 歌曲列表界面点击更多,音乐播放器界面点击空白区域或下载图标,从底部弹出更多操作2.4 新建界面新建界面:1.“保存”统一位于标题栏右侧;2.点击“新建”,另起一个页面全屏幕显示,并自动弹出键盘新建界面:1.“保存”统一位于标题栏右侧;2.点击“新建”,另起一个页面全屏幕显示,并自动弹出键盘2.5 搜索搜索:1.“搜索”单独列一个TAB,很容易找到;2.搜索历史记录最多可保存10个,超过会覆盖最早的搜索历史;3.输入一个”王”字,列表显示歌手(3名热门歌手)+热门歌曲(8首)搜索:1.“搜索”单独列一个TAB,很容易找到;2.搜索历史记录最多可保存10个,超过会覆盖最早的搜索历史;3.输入一个”王”字,列表显示歌手(3名热门歌手)+热门歌曲(8首)2.5 弹出框弹出框:1.弹出框统一出现在屏幕中部;2.弹出框只有“确定”和“取消”时,点击外部区域等同于取消;3.弹出框有输入或者更新提示选择时,点击外部区域不可以进行取消操作;4.“取消”功能放在左边,“确定”功能放在右边弹出框:1.弹出框统一出现在屏幕中部;2.弹出框只有“确定”和“取消”时,点击外部区域等同于取消;3.弹出框有输入或者更新提示选择时,点击外部区域不可以进行取消操作;4.“取消”功能放在左边,“确定”功能放在右边2.6 刷新&信息刷新:1.刷新图标(绿色圆环)和文字(正在载入)统一;2.进入,上拉,下滑刷新各个节目统一定义刷新:1.刷新图标(绿色圆环)和文字(正在载入)统一;2.进入,上拉,下滑刷新各个节目统一定义2.7 交互反应触摸:1.使用颜色作为触摸的反馈,由黑色变为绿色;2.通过颜色的变化暗示那些操作能用,那些操作不能用触摸:1.使用颜色作为触摸的反馈,由黑色变为绿色;2.通过颜色的变化暗示那些操作能用,那些操作不能用二:主要功能1.本地音乐1.支持导航条的定位查找(缺点:一个字母超过屏幕显示的歌曲,查找会比较不方便);2.导入歌曲不支持查看歌手、专辑功能;3.管理本地歌曲列表界面不支持收藏到歌单的功能1.支持导航条的定位查找(缺点:一个字母超过屏幕显示的歌曲,查找会比较不方便);2.导入歌曲不支持查看歌手、专辑功能;3.管理本地歌曲列表界面不支持收藏到歌单的功能2.音乐馆推荐:包含新歌、巅峰榜.摇滚、MV精选、热门歌单、爱上夏天的N个理由、音乐下午茶、轻弹浅唱好民谣、专栏—根据季节、时间更换推荐排行榜:包含QQ音乐巅峰榜、全球榜(各国或地区公告榜单)歌单广场:包含主题(19种)、流派(11种) 、语种(6种) 、场景(17种) 、心情(14种) 标签分类电台:包含推荐(6种) 、语种(7种) 、情感(11种) 、年代(3种) 、乐器(6种) 、主题(38种) 、曲风(16种) 3.播放界面1.第一页显示歌手、专辑、收纳此歌曲的歌单2.第二页显示专辑封面,主界面会随着专辑封面的背景色变化,有MV的资源的会显示MV,点击可观看MV视频3.对非国语的歌词可以进行翻译显示(特色功能)4.可以把好听的歌曲通过QQ/微信、空间/朋友圈进行分享给朋友4.特色功能1.歌手专题,可以谈、听、说(评论)、顾(往期列表),用户可以参与互动2.手机连接电脑,可以把电脑上的本地音乐导入到手机;3.把常听的音乐形成扩展图,形成自己的音乐基因1. 猜你喜欢—根据听歌历史、以及收藏的歌单的歌曲来推荐你喜欢的歌曲(这个功能比较赞,听的越多会觉得很懂你)2. Qplay—Qplay将QQ音乐的音乐内容通过wifi连接,无线推送到音响、电视等多媒体设备上进行遥控操作(需要Qlay认证的设备,用户实际用的不多,价值不高)5.改善点全部歌单—不可以对列表进行编辑(改变顺序、重命名)Qplay选择界面—取消功能点击无反应登录界面—点击返回上一级箭头还是停留在当前界面总结一:应用架构QQ音乐在一&二级界面都有采用T字结构,此结构在水平、垂直方向都具有扩展性,通过点击TAB切换,相对滑动切换操作效率较低,但可以扩展内容的操作二:应用规范标题操作栏右边都只有一个操作按钮,底部操作栏都位于屏幕底部,弹出框居中显示三:特色功能1.手机通过USB与电脑连接,可以把电脑本地的歌曲导入到手机2.根据听歌历史以及收藏歌曲的歌单,推荐你喜欢的音乐给你3.歌曲分享给好友4.支持歌词把外语翻译成中文,很方便理解歌词意思四:改善点全部歌单—不可以对列表进行编辑(改变顺序、重命名)Qplay选择界面—取消功能点击无反应登录界面—点击返回上一级箭头还是停留在当前界面
我比较看重搜索功能。那就举个栗子,输入“林忆莲”,看看腾讯、百度、网易、虾米四个音乐app的搜索功能都是什么样的。上图是腾讯的上图是百度的。上图是百度的。上图是网易的。上图是网易的。上图是虾米的。上图是虾米的。我的感觉是:1、搜索结果一定要根据歌手、歌曲、专辑等类别(甚至还可以包括标签)进行分类。从这点来看,腾讯和百度选择一锅乱炖,搜索结果还十分相像。而网易和虾米做得很不错,如果考虑到我这个普通用户眼中的“美观”,我更喜欢虾米的设计——网易的标签有点太朴实了啊。2、搜索“林忆莲”后,虾米调皮地把“李宗盛”也作为搜索结果展示出来,很是可爱,彰显了一个音乐app应有的情怀和取向。
&分析维度& 基本功能发现音乐:扫描本地和搜索听歌:播放、切歌、循环模式、歌曲信息、查看列表音乐管理:分类、增删、排序、收藏、分享高级功能(个性化与偏好)账户信息设置(头像签名封面etc.)个性主题和自定义皮肤自定义歌词(颜色、延迟)音质选择和音效调整易用性导航功能模块布局功能的可识别性(是否过于隐晦)功能的可发现性(是否隐藏过深)设置默认开启选项(省流量等)反馈提示用户学习成本&使用场景&一人独处时为音乐而听:日常起居活动等待时走路、乘车途中静呆休息工作学习时为心情而听:伤心难过时生气愤怒时开心喜悦时与人互动时分享音乐:喜欢的、不喜欢的营造气氛:约会、聊天、讲故事、闲坐、散步&具体应用分析&
QQ音乐&虾米音乐QQ音乐 Android[挑刺] 扫描本地歌曲时没有提供动态有效的反馈,只显示正在扫描,缺少进度和成果信息展示让用户陷入枯燥的等待过程。
[这样或许更好] 用实时变换的数字显示扫描到的歌曲数。用户可以知道扫描进度看到成果而非被动等待。[点赞] 根据输入智能显示搜索结果,展示更多关联信息。比如输入歌手名称,搜索结果出了会显示匹配的歌手之外,还会在歌手后面显示该歌手的单曲,下拉列表可以不断加载曲目。因为用户有时候搜索歌手名可能是因为忘了歌曲名字,像这样将相关的歌曲信息也显示出来,用户就不用点进去歌手主页才能看到歌曲信息,可以直接从结果中选择想听的歌曲。
用虾米音乐搜索艺人时,也会在艺人结果后面显示该艺人的单曲,并统计搜索到的单曲数。不过QQ音乐做得比较好的是会在结果项提前显示该艺人有多少单曲和专辑,让用户提前知晓。[挑刺] 播放列表无法自动跟踪到当前播放歌曲位置,打开之后列表默认从头显示,需要用户自己定位当前位置。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查看播放列表是想知道相邻曲目是什么,列表里面都有哪些歌反倒显得次要,如果无法自动跟踪所处位置,播放列表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挑刺] 操作菜单和被操作项目之间缺少对应关系提示。点击歌曲列表条目右侧的下拉展开按钮,操作菜单会从屏幕底部弹出显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问题在于这割裂了操作菜单和被操作项目的对应关系,如果用户走了神很容易就不知道自己正在对哪个列表项进行操作。
[这样或许更好] 将操作动作菜单改为嵌套面板,当点击下拉按钮时,操作面板插入显示在列表项下方。
虾米app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同样也是弹出action sheet,不过虾米以歌曲名称作为操作面板的标题,这样就能提示对应关系,不至于让用户迷茫。[挑刺]
正在播放页面的歌曲信息编排容易让用户误解, 用歌曲名作为标题,在下面的控制面板显示艺人和专辑名称, 把相关联的信息安排得太过离散。如下图,如果只看下面的面板很容易让人以为正在听的是《去旅行》。
[这样会更好]
关于这一点的改进可以参照虾米,把歌曲名、艺人和专辑名称统一放在标题栏显示,或者用书名号将专辑名括起来,避免用户误解。[点赞] 将常用功能以卡片列表形式显示在首页,让用户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音乐并管理。对于主页该着重呈现热门推荐还是已有音乐库模块,这里涉及到需求优先级问题,考虑到很多用户会在行走、乘车途中使用APP,这种情况下主要目的是快速找到音乐然后收听,所以将【我的音乐】作为主页或许更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用户可以快速查看音乐库曲目列表然后听歌。至于【推荐】【排行榜】【歌单】【电台】之类功能模块更适合淘歌这个情境需求。[挑刺] 【音乐馆】下方二级tab栏功能启示糟糕,实际上不可滑动操作,并且由于比较窄小,用户在点击的时候可能会不小心碰到上方的一级tab。
[这样或许会更好]
为二级tab提供滑动手势操作。[改进建议] 登陆时自动检测手机上的 QQ登录信息,让用户直接授权使用QQ登陆,省去输入账号密码步骤。虾米音乐[点赞] 扫描本地歌曲时的动态效果反馈。[点赞] 搜索时根据情境提供辅助信息。输入关键词前显示热点推荐,点击输入框后则变为显示搜索历史,这样用户在搜索前和准备搜索时都有供参考的信息,可以省去一些输入步骤。[点赞] 搜索结果分类显示,以tab展示多个关联标签项,包括【歌曲】【专辑】【艺人】和【精选集】,用户可以切换查看不同分类结果,这样就能让一次搜索得到更多的信息。[点赞] 指明操作动作面板和被操作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点赞] 播放歌曲时可滑动切换查看播放列表、歌曲信息和歌词,方便用户进行常用操作。
虽然QQ音乐也采用这种形式,但虾米音乐做得比较好的是把播放列表也作为一个独立的标签项,而不是需要另外点击打开。并且虾米音乐会在播放列表自动定位当前位置,这一点就比QQ音乐要好。[点赞] 将当前播放(或上次离开时播放的曲目)始终置于界面底部显示,用户随时可以点击查看播放信息并实施播放、暂停、切歌等操作。现在很多音乐或者电台类产品都采用这种形式。[挑刺] 标签命名与分类排布逻辑不恰当。在我的音乐,音乐文件被分为【本地歌曲】和【下载管理】两个目录。本来【下载管理】是用APP下载的歌曲,而【本地歌曲】应是用户存在手机里面的音乐文件,但这里【本地歌曲】却包含了【下载管理】里面的文件,如果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那么就不应该用并列标签的形式排布,而【本地歌曲】也应该改为【全部曲目】会比较恰当。
[或许这样会更好] 另外由于用户对本地歌曲文件和下载文件可执行操作有所不同,所以将它们放在一起会显得有些混乱,建议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全部曲目】&【本地歌曲】/【下载管理】
自问自答——应该算一篇博文,但个人没博客,就以这种方式发到知乎上;想着这里达人也多,如果有人感兴趣看下,欢迎碰撞、拍砖~
如有叨扰到知友,深表歉意~ 因为经常用,出于个人兴趣(可能也有职业习惯的因素),也一直想总结下音乐类APP的体验点。正好待业中,空闲时间也较多。在网上搜了下,发现已有达人写了篇关于百度音乐的博文 (链接:,博主 @马之舟 好像也在知乎上),仔细读过,蛮受启发,也促使自己更想把零碎的想法总结成文字。 近两周,泡在图书馆和星巴克,看看书之余,也用百度音乐为例,断断续续地完成了这篇体验心得——一些共性的方面,也涉及了其他的音乐APP。(以百度音乐iPhone客户端现有V 3.6.2版本做体验对象,后面提到“百度音乐”时,除特别说明,均默指此APP)
主要写了下用户角色、典型使用场景、产品体验改进点,最后也附上了优化手稿(另试着总结了下音乐产品商业模式);有些是之前在使用一些音乐类应用时的体会(随手记在Evernote中),这次一并整理到这里——难免成了长文。先纪念下这段时间按来按去的音乐类APP(手机空间吃不消,大部分得删了):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一、
先说两点粗浅的理解: 1.1
我们为什么需要音乐?
你在音乐中寻求感情的共鸣,在这种共鸣中让你情绪中或喜悦、或欣慰、或沮丧、或悲伤的因子达到最大值,并得以找到出口,完成疏导和表达。疏导有助于你对自己的调节,表达则让外界更了解你,形成社交。
我们与音乐的接口?
用耳听,用眼看,用口唱。耳听:最基本和普遍的需求,在移动环境中也最易得到满足。目前大多数的音乐类APP(国外的音乐服务大多用不了,撇去不谈;国内的如百度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等)设计,也主要是针对这一点;眼看(当然也必须以听为基础):影视配乐,MV等常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画与声的融合让音乐更具象,加快被接受的过程(相应的,也要求我们消耗更多的资源来接入)。这类的APP代表有音悦台,爱奇艺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等也加了MV内容);口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和便捷的表达。这类的APP代表当属前段时间很火的“唱吧”;另外,还有一些仿真乐器类APP,需要动用你的手指来“弹奏”。这里针对百度音乐iOS手机客户端来展开,所以主要集中在“听”上。=================================================================
百度音乐定位的目标用户群估计很广泛,所有用iPhone、有听乐习惯的人,都是应该争取的,这也决定了百度音乐不可能走豆瓣FM那种“酷”的路线。年龄层上,iPhone用户跨度较大,大致分布在18-55岁(个人估计,没有数据支撑)。再加上习惯用手机听音乐的条件限定,推测目前18-35岁应是较活跃群体——本人26岁,算正处在活跃用户群的平均年龄。=================================================================
用户角色及情景剧本
用户角色:就以本人为例(会尽量剔除我的一些特殊行为): 87年生,2012年小硕毕业;广东电信移动互联网运营中心工作一年,已离职;2011年暑假在腾讯CDC做过用研实习;手机用的iPhone 4S;碰到有趣的应用会安装试玩,如果觉得不太好,会删掉;因未越狱,对iOS的安全机制还是放心的,不会担心有APP吸流量或恶意扣费,所以我删应用是出于避免视觉空间的干扰,和节约存储空间的考虑(估计有些用户,即使未越狱,也会很关注流量资费安全)。以前上班时,住在广州市天河区,工作在越秀区;坐地铁或公交上下班,单程大概1小时(没有选择坐班车);8:30上班(和互联网企业不同,运营商是早上班早下班),闹钟定在6:39,一般再赖床几分钟,6:50之前起来。
情景剧本 A.
上班途中,使用场景:步行+公交起床洗漱完后,随手挂上耳机,打开音乐APP,选首已存的歌,出门往公交站走。7,8分钟后,到了公交站。因为是始发站,一般5分钟内就能等到来车,而且有座。今天也不例外,上车落座后,打开电子杂志,看了4,5分钟,考虑到阅读效率和手机电量,关掉了音乐APP,继续看电子杂志,之后刷下微博。早上精神本就不大好,这么半个多小时过后,感觉有些头晕,眼睛也疲劳了,再加上路程已过半,离公司已不远了,于是退出阅读,再次打开音乐APP,选了首柔和的轻音乐,闭目养神,放松自己,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工作。8:15左右到达公司,15分钟用过早餐后,一天的工作开始。(个人感觉:早上,在拥挤和有些颠簸的公交里,即使有座位,边听歌边阅读也易让人变得混沌;若融入太强情绪的歌曲,某种程度上还会分散注意力,影响一天工作的状态。所以,在早上,我会选听偏柔和的歌曲,听歌时间上也较短,并尽量避免同时操作其他应用。倘若下午下班坐公交,此时一天的工作已结束,心理上相对放松,就没那么多顾忌,一般会边听边玩其他应用——IM/SNS/阅读/游戏都可能涉及,听爽玩爽为先。)B.
工作中,使用场景:公司办公室内公司工作时间是不提倡听音乐的——如果你工作处理完了,想听小会儿提提神,当然也没问题。移动互联网运营中心,在整个处于转型期的电信集团,氛围是属于蛮开放的一路。午休时间是12:30—下午2:00(包括吃饭)。吃完饭和同事一起坐会儿,聊聊天后,1:15回到办公桌。还有时间,可以休闲会儿,于是用PC上上网,同时打开百度新首页上的“百度随心听”,找个台开始播,也省去了选歌的纠结。一边惬意地上着网,一边听着歌,碰到好听的,点“红心”收藏。休闲的时光真是快,一转眼将近半小时就过去了。赶紧打住,午休15—20分钟,接着开始下午的工作。C.
下班途中,使用场景:步行+地铁上班早,下班也早。下午5:30就下班了,加班情况基本不多,如果你有坐班车,一般到点儿了就可以走。因为没坐班车,我呆到6:30,感觉饿了,下楼找个快餐店搞定晚饭,然后回住的小区。这时公交人多、车堵,果断步行去地铁站。步行途中是蛮惬意的,不单是工作完成后的轻松,还因为可以动动筋骨,当然,戴上耳机享受下音乐那也是必须的——中午听的那首歌蛮不错,想再听听。点到“百度音乐”,发现收藏里没有——哦对了,中午是用“百度随心听”收藏的,于是点到首页的“电台”,找到红心电台,提示我要消耗流量(“百度音乐”APP里的电台无法离线收听之前已缓存的歌曲,而单独的“百度随心听”APP是可以选择“收听离线红心”的),但那首歌着实不错诶,没事儿,这个月流量还多,于是继续播放,可电台的气质是无播放列表,只能单向操作,连着切了几首已经听得有些发腻的旋律后,终于遇到了中午收藏的那首歌。幸福地听完一遍后还没过瘾,正想再听,电台又自动切到下一首歌,还没法返回。无奈,退出电台,回到本地音乐,选了首喜欢又有些新鲜感的歌听着。将近20分钟后,到了地铁站。坐地铁咱是不指望有座位的了,站着呗,人够多够挤,想看看电子杂志或刷刷微博也比较困难,音乐不关,一路继续听。D.
回到住处,使用场景:某小区室内晚上8:15回到住的房间,先舒服地躺在床上伸个懒腰。室友还没回,再次调出百度音乐,拔掉耳机,打开公放,让旋律环绕。抽出一本最近看的书,闻着墨香,听着音乐,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1个章节后,倦意又慢慢袭来。于是合了书,拿起手机躺床上玩。Q群里大家正讨论前两天“我是歌手”的林志炫,说那“烟花易冷”唱得老赞了。白天上网时也曾注意到有这么个节目,看来挺火的。室内有WiFi,按捺不住好奇心,打开手机百度视频,首页上正好就有推荐,点击观看林志炫演唱的这段视频,第一遍就被小小地惊艳到,之后又看了两遍,愈发喜欢,随即“赞”了一下这个视频。同时感慨:以前只听过他的口水歌“单身情歌”,再有就剩“蒙娜丽莎的微笑”,现在才发现志炫童鞋是被这两首歌坑了啊有木有?好奇心又起,打开百度搜索APP,在百科下查了查志炫童鞋的辉煌履历,对他的敬仰更甚,已有粉丝倾向。对偶像的猎奇继续,打开手机微博搜到志炫童鞋的主页,发现好多粉丝早在围观和祝福,很多早期的忠实粉正大力推荐他的其他歌,于是再次切到百度音乐,搜索“林志炫”,先下载刚听的“烟花易冷”,然后继续翻他的热门单曲和专辑,结合百科上的介绍和微博上粉丝的推荐试听了几首,觉得不错的都下载下来,欣喜最近又有好歌听了。趁着下载间隙,索性打开电脑,用百度指数和微博指数搜了搜“林志炫”,最近那人气,呼呼往上窜,心中不禁也为偶像感到高兴。未几,室友回来,听到我在放的歌,笑道:“哈,大家都听这歌啊,林志炫,这逆生长,又逢第二春~”。说完跟着曲子哼了起来。——平时我俩儿都比较注意,晚上电脑或手机一般较少放外音,以免影响到另一人的休息或工作学习,今天不同了,以这首歌为引子,吹水了好一阵子才罢休。睡前,躺床上又用百度音乐反复听了刚下载的几首歌,想到“烟花易冷”这首现在已火,估计很多好友的网络信息流上已有,为了不给好友Timeline增加重复内容,也为了凸显自己的格调,选了首志炫童鞋还不太流行但感觉也蛮好听的歌,加上几句略显文艺的评论,果断分享到SNS——一条小具逼格的UGC就此诞生了,于是满意地放下手机,睡觉。故事到这里讲完了。回头再来看看:
操作场景分析: A.
室外嘈杂的移动环境中:如公交、地铁上,或室外步行时,倾向于选择播放已知的本地歌曲,比较在意流量和电池容量。听音乐作为一种打发无聊(如下班途中站在地铁里,不便做其他事情)、放松心情(如上班途中,坐公交上听音乐闭目养神)的途径。习惯听歌时随手锁屏,利用物理键调节音量。(关于线控,一般用户可能不知道、或不太会、或不习惯用,更可能会解开屏幕后直接在APP上操作切歌、暂停、调节音量等——音量调节可能还是用物理键的多;而且很多时候,摸摸手机已成为打发无聊和消除尴尬的下意识行为模式。但一旦用户成长,了解并学会了使用线控后,用的意愿应该会很强)。这种环境下,主要是听熟悉的歌曲,能有心情去探索未知歌曲的情况较少。B.
工作室内环境中在公司时,听音乐可以舒缓压力、调节心情,提高工作和休息效率。为了不影响工作状态,要求播放器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电台”会是较好的选择。个人感觉,如果听太熟的歌,就像接收一些物理符号序列,会让人变得机械;如果听最近很喜欢听的歌(新鲜感还保持得很好),则易让人陷入歌中的情绪,进而影响工作。因此,在工作中“与歌曲情绪保持必要的距离”就显得有必要。从这点来讲,听“电台”,尤其是曲风清新柔和的频道,也是比较适合的。(这段是个人粗见,存疑。也排除了那些本身就要求激发自身情绪的工作,如艺术创作、职业游戏对战等)。C.
家庭室内环境中在家里时,状态一般比较放松,时间上也充裕,这时,听,要求听得爽,操作复杂性的可容忍度较高;探索新歌的意愿增强;一旦找到了喜欢的,与大家去分享这份喜悦的意愿也会大大增加。在线搜索、试听、下载,甚至于分享、评论等社交功能的使用机率都会大幅提高。
操作习惯总结: 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倾向于听熟悉的曲子+懒得操作+担心流量(守旧、懒惰和畏惧心理——这里作为中性词),我们常会从本地歌曲中选择几首最近喜欢听的来反复播放(对歌曲的喜欢是有时效性的,个人感觉,一个“最近播放”的列表还是需要的),也会直接将本地歌曲顺序播放或随机播放。在特定情况下,由于环境的限制,我们会主动选择接收软件的推荐:如上面角色剧本中,工作时选择听电台。在充裕的时间,放松的心理状态和满意的网络条件下,经某一或某些导火索的引爆,我们会选择主动去探索音乐,进行深度操作。如上面角色剧本中,晚上下班后呆在房间里时,经QQ好友的推荐、包括白天网络媒体覆盖所留下的印象,以及借助视频这种丰富表现形式的吸引力,我观看并迅速喜欢上了“烟花易冷”这首歌,并主动去百度音乐进行搜索下载,之后通过百科、微博、指数等如愿以偿地八卦到了歌手信息,随即进行了其他相关歌曲的下载,再然后,与室友以这首歌为切入点有了一次面对面的愉快聊天——这有益于我现实生活社交关系的保持与发展,并最终促使对分享内容比较“挑”的我,主动完成了一次线上音乐的分享。整个过程中,“SNS好友的推荐”、视频“华丽展现形式”的先声夺人、百科和微博这种标准知识媒体或社交媒体上“专业信息的获取”,包括一次好友间的线下对话(这个对话也是由线上话题引起的),综合起来引导我最终完成了“搜索--下载--讨论(互动)--分享”这样一个对用户来说很麻烦,对产品发展(或者说“对互联网公司”)又非常有益的高级流程。(目前的百度音乐还不支持用户间的讨论/互动)当然,如果你“手机里已存的歌实在听厌了,而且你还想继续听”,想必也是会去找新歌的。================================================================= 四、
百度音乐iPhone手机客户端体验(优化设计稿请直接翻到最后的“附2”):
“在线音乐” 4.1.1
搜索现在是移动和社交流行的时代,但搜索仍是重要一环,对百度来说,更应细致做好搜索体验,这也是展现产品差异化竞争力比较容易达到的途径。4.1.1.1
语音搜索视觉上,“百度音乐”将语音搜索的小图标与搜索框分开(语音搜索图标排在搜索框的后面),造成了画面的割裂。(见下图淡绿色高亮区)建议将语音搜索的icon移到搜索框”内”右端,这也与“百度搜索”APP的设计相统一。经测,语音搜索目前还不支持英文搜索,如对着麦喊“My heart will go
on”,搜索结果给出“买哈涂料高工”- -! QQ手机音乐APP是能准确识别的,所以这里基本可断定本人的发音是没问题的。另外,一旦点击“百度音乐”APP首页上的搜索框后,即激活了文本搜索,而在当前界面无法直接转换到“语音搜索”,需要点击“取消”返回后才能重新进行语音搜索。
——语音搜索应无处不在。长远看,理应鼓励用户使用语音搜索。(用户操作上,更方便;技术上,更多的用户语音请求数据有利于语音搜索的优化;另外,还能耗用户一点点儿流量的说- -!)即便目前的技术不能达到精确理解用户的水准,室外的网络状态和嘈杂环境有时也会影响到搜索体验,但个人认为,它仍应和搜索框同时出现。建议仍和“百度移动搜索”APP的设计保持统一(如下图),即在点击搜索框、进入输入搜索关键词页面后,也能通过键盘顶端的语音按钮一键转换到语音输入。4.1.1.2
搜索历史目前只提供“一键删除所有搜索历史”。但在手机上,改为“逐条删除”可能更合理:在手机输入时,较易出现用户输入出错(软键输入易错,语音输入也易出现理解偏差)后未察觉,而习惯性去点击“搜索”,导致这个错误的搜索关键词成了有效的搜索历史记录,而且还位于搜索历史建议词的首位(顶部),若仅提供“一键删除所有”,在它之后的有用搜索历史也不得不被删除,这明显不符合用户的期望。手机屏小,用户愿意保留的历史记录肯定也不多(经测,百度音乐APP最多保留9条历史搜索记录;而百度搜索APP最多保留10条;为什么要相差1个?)。若有全部删除的需求,一条条删也不麻烦。个人认为,某种程度上,对普通用户来说,逐条检查自己的搜索记录还能提供一种回忆的情结,逐条删除也能体会到一种完成任务式的快感(就像划去TodoList上的一条条记录一样)。另外,在滑动屏幕查看历史搜索记录时,软键盘未折叠,导致每屏只能显示3条历史记录,留给用户滑屏的空间也很小,操作上较别扭——百度移动搜索APP在滑屏查看历史记录时,会自动折叠键盘。百度音乐-搜索历史百度搜索-搜索历史百度搜索-搜索历史4.1.1.3
其他(关于搜索)a)
融合网页搜索百度音乐APP内搜索集成了“网页”搜索,挺好——就像上面角色剧本中描写的一样,在试听了林志炫的几首歌后,我对歌手本身产生了兴趣,因此如能在APP内就完成非音乐资源的信息搜索是蛮好的体验——当然也包括音乐内容库中没有用户搜索的资源时,通过网页搜索来获取。b)
搜索结果能否按照“歌曲”、“专辑”、“艺术家”、“歌单”等进行标签分类。c)
是否需要加上“本地歌曲搜索”的功能?4.1.2
关于首页的“6个分类按钮”:先上图:4.1.2.1
关于电台这里的“电台”是把“百度随心听”APP合到“百度音乐”APP中。但“电台”是一种相对“有个性”的存在:不提供播放模式(单曲循环等)的选择、没有播放歌单、只能顺序前播,以极简的功能和界面“强迫”用户去习惯少操作软件,避免频繁的操作打断对音乐的聆听,将选歌的纠结留给电台算法,引导用户去放松心情、真正享受到音乐中,强调随性的态度,也因而能在用户邂逅好音乐时,放大那种惊喜,使用户发出“你真懂我”的感叹~(参考前面“情景剧本B“中提到的使用PC电台的场景)好的电台(如豆瓣FM),能培养出一些忠实的粉丝;而以百度在行业里的角色,“百度音乐”这个品牌应该是希望囊括越多的用户越好(见“二、用户群”);另外,在iPhone逐渐变为街机、大众听乐习惯还在引导培养的情况下,个人感觉,对相对“个性“的经典”电台“做一些改变再融到百度音乐里可能会好些。百度音乐现在对电台的处理是:直接把电台(或者说“百度随心听”)“链接“到“百度音乐”里(做了一些视觉上的改动,但产品结构是完全一样的);点击“电台“后必须先选台才能播放(而不是直接进入播放界面)——从用户来说,选择听电台需要的就是一种随性简单的态度,每多一步都可能让他们感到厌烦。
另外,存在两个比较别扭的地方:电台和普通播放模式用了两套不同的播放界面,同时,“红心电台”和“百度音乐”里“我收藏的单曲”不能合并,也就存在两个“红心歌曲”目录(见前面“情景剧本--&场景C“)。——估计这是在时间上有些仓促的情况下推出的版本。改进建议:方案一:1.
将“电台“中的“私人频道“剥离出来代替现在的”电台“(假设称为“私人电台”,播放操作仍延续经典电台模式)。并将原电台各频道曲目改为百度音乐的分类曲库。2.
在百度音乐的播放器界面(指“非电台”的那个播放器)加一个“扔进垃圾箱”的功能icon,并将“上一首“、”播放模式”和“歌单(当前播放列表)“做”灰显“(以表示这3个功能在”私人电台“模式下无法使用),以此构成”私人电台“的播放界面。(参考了一些目前主流的播放器,自己设计了一款播放界面,以求在满足大众听歌需求下,尽量保持界面简洁、有趣,并统一两种产品性格——”电台“和”普通音乐播放“下的界面,后面有手绘图)3.
打通原电台(“百度随心听”)和百度音乐APP,实现“红心电台”和“我收藏的单曲”两个“红心歌单”的同步。这么做的理由:提供且仅提供“私人电台“(即原来的”私人频道“)以满足那部分确实喜欢电台的用户(其实这个”私人电台“就相当于”猜你喜欢“),同时将”私人电台“提高了层级,直接放在原来首页”电台“的位置,用户进入首页,点击”私人电台“后,就能马上进入播放器界面听歌,而不像原来,需要经过两次点击”电台-&私人频道(有的用户还要再纠结下选哪个频道)“,才能开始听歌。原电台其他的各频道歌曲改为各分类标签曲库,以迎合大部分仍旧习惯传统音乐播放模式(能进行“返回上一首“、能看到当前播放的歌单/列表/专辑 等)的用户。(如用户将某一分类标签下的歌单随机播放,其实也可达到和听某一电台频道相似的效果)。打通原电台的“红心“和原百度音乐“我收藏的单曲”,能方便用户将喜欢的歌曲随时放在唯一的“红心歌单“下。方案二:仍保留原电台的全部频道,但点击“电台“后直接进入播放器页面播放(默认选择”私人电台“,可在播放界面调台),”播放界面风格的统一“和”打通两个红心歌单“同”方案一“。另外,允许进行”上一首“的操作。4.1.2.2
关于“6个分类按钮”的排序个人认为,用户对各推荐的接受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好友推荐&偶像推荐&猜你喜欢(私人电台)&编辑(或专业DJ、热门用户)推荐&榜单推荐。百度将“榜单”排在首位,推测是为突出其在搜索上的优势。但在社交方面有些太低调了——“网易云音乐”、“多米”等突出在线歌单、强调关注、评论、分享等流行社交操作;百度音乐目前的社交功能暂限于将站内内容分享出去,还不鼓励线上UGC的生产和用户间的互动。建议将“新碟上架”和“新歌速递”的内容合并在同一目录标签下。综合商业端和用户端的考虑,个人认为排序上这样更合理些:1.
新声速递(由“新碟上架”和“新歌速递”合并)2.
私人电台(即原电台的“私人频道”)3.
精选专题4.
热“度”榜单(即原“榜单”)5.
我是歌手(即原“歌手”) 6.
更多(即由原电台其他频道重构成的标签分类乐库,包括后续可能扩充的内容。这里提供“更多”按钮,供用户自己定制喜欢的标签分类)(见最后附2:设计稿)题外:jing.fm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给予推荐,多乐电台通过输入场景给予推荐——这种通过向机器输入自己听乐需求并结合微博等社交网络分享的模式,感觉蛮新鲜的。本质上应该还是标签化、搜索化(提供可用的标签给你,节省思考和输入关键词的操作)。只是用户要向机器“汇报”自己此刻心情或所处场景以“发现”音乐,操作上要经常输入(虽然是按按钮,易于打字,还是比较麻烦),感觉不够人性化——“输入“心情的这个行为某种程度上就已经破坏了我现在的心情。当然,“心情”和“场景”肯定是影响听乐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机器能自动“识别”这些状态(将其考虑到推荐算法中,比如频繁切歌代表用户心情烦躁?时间在下午6点,并刚使用地图APP定位了一家体育馆,代表用户即将进入“运动”场景?),而不是要求我去“输入”,应该会是很棒的体验。
其他的不再赘述了。4.2
“我的音乐”4.2.1
关于本地已存音乐:虽然叫“本地音乐”,但实际上,个人理解,“本地”就是“本人”,她就是用户在音乐认知方面的“阿凡达”,即用户在“音乐认知”这一属性上的数字化“化身”,就像“本身”一样,她也会新陈代新,并随着时间不断成长。比方说,现在的你,和半年前的你,相貌、认知上,都会有差异,对于大多数人,这种差异可能并不明显;但,现在的你,和3年前的你,相貌和认知上的差异应该会比较明显。而同样,我现在的“本地音乐”,比如说有150多首,和半年前相比,大概增了20首新歌,删了10首旧歌,相对于150的基数而言,过去和现在有变化,但变化不大(你半年前愿意留存在你手机上的歌曲大部分现在也都还躺在那里);但和3年前我手机里(记得那时在学校,用的还是功能机)的歌差别就比较大了。我愿意留存下来的歌曲,是随着我对音乐的认知逐渐变化的。在PC、功能手机时代,大家一般都是用PC下完歌后导到手机里,“本地”的概念耳熟能详;现在移动互联了,3G了,WiFi了,“云”了,很多人习惯直接用手机“下载/离线”或在线听,因此,“边听边存”、“WiFi下缓存”等等说法随之出来。(个人感觉,以后更强调“在线”、“离线”;“本地”、“下载”可能会成为历史概念)尤其在封闭的iOS系统中,还涉及到“iPod歌曲”的“同步”——又多了个概念。至少在刚接触时,作为本硕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我,也是花了些时间才弄明白“全部音乐”、“本地音乐”、“iPod歌曲”、“我喜欢的音乐”、“在线听歌”、“离线缓存”、“边听边存”、“下载歌曲”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真心请求各音乐软件尽量减少这些术语的出现,对于难理解的可否给出必要说明?用户不是逻辑人,没我们想象的那么了解这些知识。
“QQ音乐”的设计一直比较喜欢,但在歌曲分类方面也弄得很复杂。4.2.2
关于“iPod歌曲”这个概念
在iOS 5之后iPhone自带音乐播放器就不叫“iPod”,而直接称作“Music/音乐”,那“iPod歌曲”也应成为一个历史概念吧?我想会有很多用户并不太了解也不想去了解苹果的产品历史(尤其是现在iPhone价格降低的情况下,存在不少初次使用苹果产品的用户涌入),看到一个专业的英文词,他们难免会疑惑(iPhone用户对iTunes、App Store相对熟悉——毕竟学用iPhone时都会涉及到,但对iPod可能就比较陌生了,尤其是现在iOS系统自带音乐播放器也不叫iPod的情况下)。同样还有“同步iPod”这个按钮——“同步iPod”?从哪里同步?要耗流量吗?建议如果“iPhone自带播放器中存的歌(也就是所谓的‘iPod歌曲’)“发生了变化,提供自动同步,并告知用户即可,不要求用户去手动更新。
理由:如果在iPhone自带播放器中删掉了某首歌,百度音乐中对应的歌曲名即使还存在,也无法播放了,所以不如自动同步,还避免了用户去点击这些空链接。4.2.3
关于“我收藏的单曲”(或者说“红心歌曲”、“我喜欢的歌曲”)其本质就是一个“网络歌单”,突出用户当前的喜好特征。建议明示这一块区域属于“我收藏的歌单”,而不是让用户自己去揣摩为什么收藏的歌单会紧挨着排在“我收藏的单曲”下面。此处有个BUG,对于同一网络歌单,可收藏多次(见下图,3个“夏日来临,清爽一夏”):4.2.4
关于“本地列表”和“查看百度云音乐”:先上图:4.2.4.1
“本地列表”在手机上创建“本地歌单”是用户会用的操作吗?现在PC端也已逐渐弃用“本地”歌单,强调“在线”的概念,手机作为用户的贴身管家,更应如此吧?——即使目前,由于流量和网速的限制,我们常选择听本地音乐,但如果仅能创建自己可见的本地歌单,而不是可与好友分享的在线歌单,对于操作成本较高的手机端,感觉比较“鸡肋”。建议:将“创建本地歌单”升级为“创建网络歌单“。(能往歌单中添加网络歌曲,可被分享。当然这也要求首先要建立好用户网络歌曲社交体系。)4.2.4.2
“查看百度云音乐”经测,这里的云音乐是指——收藏的网络歌单里所有的歌曲,都会存在百度云上。“云音乐”应成为标准概念,整个“百度音乐”本身就该融入云中。推测这里是作为一个短期宣传的吸引点。“网易云音乐”现在允许用户选择将本地歌曲和网络歌曲进行指纹匹配,尽可能将本地歌曲都转化为网易自家曲库里的网络歌曲,形成资源闭环和云同步4.3 歌曲列表的操作各歌曲列表页面下每首单曲的“更多”操作,设计上不好:从右边划出的按钮割裂了屏幕,又因为对不同来源的歌曲(如“本地歌曲”、“在线歌曲”,或者“来自百度曲库的歌曲“、”非百度曲库“的歌曲),可进行的操作不同,这就导致弹出的按钮菜单不统一(有的是两个按钮,有的是三个,有的提供”删除“,有的提供”下载“),容易让用户感到混乱和不知所措——为什么菜单总在变化?为什么这里没有”分享“按钮?建议采用由屏幕底部滑出包含操作按钮的模态对话框(屏幕下半部比上半部更易被手指触摸到),在给予更多展示空间的同时,提供统一的按钮菜单选择——不可用的操作予以灰显,同时告知用户不可用的原因。QQ音乐目前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如下图),只是没在对话框中指出正被操作的文件名,用户可能会担心是不是点邻近的“更多“按钮了?是针对我选的歌在操作吗?最好将对话框设置一定的透明度,并对被操作的歌曲项在色彩上做些强调,让用户更放心地操作。另外,这种设计也与iOS手机端在处理“删除确认“、”分享到…“等功能时相一致。再进一步,这种比较大的展示空间也能容纳以后可能逐渐扩展的VIP会员功能;对比展示免费功能和会员功能,能让“特权“得到体现,吸引用户付费。4.4.
1. 分享页面没有附上歌曲缩略图(见下图),而实际分享时,会连同图片一起分享。2. 从百度搜索APP的搜索结果中点击歌曲,或在手机微博中点击他人的歌曲分享链接时,都是打开WAP网页来播放的,若能检测和调用已安装的百度音乐APP播放更好。3. 加上一个“最近播放清单”,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对歌曲的喜爱都是有时效性的)4. 听歌识曲(最近常在星巴克泡着,已用QQ音乐的这个功能,收藏了好几首店内播放的歌曲。百度音乐安卓端也已有)5. 打通百度视频,加入MV资源6. 在线音乐歌单体系的建立7. 和运营商合作推出专项流量套餐8. 本地歌曲搜索9. 可否尝试在歌手页面加上此歌手百度贴吧和百科的入口?(也算形成一种差异化竞争)10. 视觉上偏稳重,主题采用“蓝”和“黑”的中色调,有高光效果,个人感觉这样显得有些旧(好吧,我喜欢扁平些的设计)。播放界面比较拥挤。=================================================================
附1:音乐产品商业模式总结广告:现有的广告模式都选择当用户点击“暂停”时予以展现,以保证在尽量不打断用户操作的情况下,抓住用户将注意力从“听”切到“看”的这宝贵一瞬:如豆瓣FM,百度音乐WEB端(PC屏幕大,百度音乐WEB端也有侧栏广告的展示)。MV在商业广告这方面应该更具优势;(另:国外的YouTube可通过“指纹识别系统“扫描出视频中包含的音乐来源,据此评估给到版权方的广告分成,同时也规避了版权问题)增值服务(VIP会员)增值服务强调用户特权:1.
更好的在线音乐服务:如音质提高、音效增强、云空间扩容;2.
寻求公司其他产品线的联合:如QQ音乐绿钻可设置QQ空间背景音乐,可获得音乐类相关游戏的经验加成,可在易迅优惠购买耳机、音响等(百度音乐如果弄个百度空间背景音乐设置估计用户不买账;PC上允许VIP用户在贴吧设置音乐签名——以Mini网页播放器展现?);3.
线下活动特权:演出/演唱会的信息通知、购票优惠;4.
音乐周边产品:如偶像歌手的主题T恤、海报、珍藏CD等;5.
比较“草根“但也“实用”的一种,借”音乐“之名,行两性社交之实:通过虚拟物品(花/钻石)的购买实现货币化。典型的有PC上的”YY音乐社区”,”多米DJ”;手机上的”唱吧”,”听我”等。用户在上面秀歌声(如“唱吧”)或者秀歌曲品味(如“多米DJ”)来吸引人关注,但大家更在意的或许是你的性别、照片、居住地、微信号/QQ号…(百度的“百度美拍”有类似气质,百度音乐是否尝试融入?)直接交易内容,即音乐电子商务。目前的各音乐人平台(豆瓣音乐人、微博音乐人,包括最近上线的虾米音乐人和百度音乐人),在为创作者提供推广和分发渠道的同时,也为数字时代愈发强调个性化需求的听众提供了发现好音乐的便捷平台。音乐人平台还处于积累创作者和用户的阶段,大部分都只提供试听,唯一提供有偿下载服务的是虾米音乐人,据说收入也全给到版权方。短期内网站估计还较难从歌曲买卖交易中直接分成,虾米音乐人目前是将下载作为VIP会员的一项特权功能。但这种“扁平化“(借用最近产品设计很流行的一个词)的音乐发布趋势貌似已定。另外,抛开直接产生买卖的销售不说,在线上音乐人平台得到的推广,也可以在线下转化为合作机会或收益(如让音乐人参加选秀节目、签约唱片公司、现场演出、商业代言等。)。或者直接为用户提供线下演出的线上订座购票(O2O,如腾讯的“QQ看演出”)。比较关键的还是在用户侧,培养用户习惯去主动找非口水歌+付费,估计是个较漫长的过程。最好在产品上,能让音乐人平台产生的内容通过当前网民主流听歌渠道(PC/WEB/手机各端的电台、音乐播放器等)得到智能推荐。游戏玩得不多,不赘述了。直接介入到内容生产:前面几种都有现成或即将成的例子,这个算是自己“瞎想”吧:一方面鼓励用户生产(UGC):“唱”这部分“唱吧”已经在做了——可不可以在“看的制作”上下功夫?允许用户对正版MV进行改编,或者,为还未出MV的歌曲制作MV,择选优质的放在百度视频专栏上供用户观看——视频加广告大家能接受吧?另一方面自己生产,视频网站可以自制电影,音乐网站可否自制选秀节目?内容和版权归属自己,录播/直播的渠道交给百度视频/PPS。(跑远了,赶紧拉回来~)最后再说点儿体会:现在,视频、游戏以更炫的体验侵占了人们更多的时间,包括我们的流行乐也处在选秀节目的轰炸下;音乐,可能也需要在一定的尺度内委曲求全,寻求与视频/游戏的融合共赢。
但愿意留下来、享受“听”的人还在,而且音乐作为一种更具想象空间、更健康可持续、更简单纯粹的放松方式,总会有让人重新记起她、需要她的时候。把“听”的体验做到极致,相信人们也会愿意为她付出更多(时间也好、金钱也罢)。================================================================= 附2:设计稿(图画得烂,求达人们忽略视觉。欢迎拍砖~)================================================================= 知乎传大图很流畅哇,赞~THE END
一句话,你们现在没用过网易云音乐的都弱爆了一句话,你们现在没用过网易云音乐的都弱爆了这设计界面,刚推出,各种音乐软件马上模仿网易的软件一般很不错包括手机APP
高音质下载 收听比QQ音乐什么的好的太多可以生成歌词图片 我也是无意发现的如下图另外请注意,手机APP左边封面是像 以前老唱片一样,可以转动的第一次看到的是感觉特别有爱,惊为天人。虽然没什么用处,但看起来很舒服,我想没人会排斥这种东西对不对高音质,可下载。不花钱,你们还打算要什么要求的软件- -看QQ音乐什么之类的,永远那副模样,千千静听十年前就那界面!现在百度收购还那样用点心吧都!----------------------------------------------------还是希望没用过网易云音乐的 建议去用一下虽然不说完爆所有市面上的软件但总是稍微有点不太一样的体验----------------------------------------------------另外网易音乐是我见过最有诚意的当初反映bug什么的及时回复,不像某些石沉大海·······-----------------------------------------------------现在网易云音乐APP出了很多年前的,可以调节所谓的 流行 爵士等各种音色调节像复活了当年千千静听最早的功能 其实不错
就一句——这些APP的本地音乐管理都非常糟糕透顶
谢邀,没有太深入的使用过这些.....等有心情研究的时候再来回答吧,嘿嘿。
我用的最多的是虾米 主要在电脑端用 当然虾米的手机端也不错 下面来说说我喜欢虾米的原因一
歌曲很全这一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 它真的很全很广 而且更新应该是国内音乐网站里面最快的一个 举个例子 13年10月29日金在中发WWW 在韩国好像是上午11点正式放出完整音源 而在11点前虾米已经有了WWW 当然是未发布状态 是不能听的 但是歌名都有了
待我刷了会儿贴吧 大概下午2点的时候 虾米已经正式发布了 是完整音源 而且首页肯定已经宣传了~~~同一时间我还关注着QQ音乐 豆瓣等等,发现都还没有出来 QQ好像是晚上还是第二天出来的 豆瓣,,,,,,不想说了 让我足足刷了差不多3天才出来
当然豆瓣有点高姿态 不是所有的碟它都会放的
我搜过一些就没有 但是虾米真的是海纳百川 你可以搜到各种奇葩歌曲 动漫歌曲 二 会员的个性化培养做的好虾米是我觉得音乐网站里面 对我想要的东西那种给予感是最强最全面的 主要就是有这么几个特色 1一个是“听过这首歌的人还听过”不要小看这个 这里面的质量挺高的 随便点几首 发现真的跟自己想要的那种风格很像
这一点我觉得很有特色 因为它让我发现了很多新歌手和好歌2另一个是“你可能会喜欢的精选集” 相比别的网站的精选集 我更喜欢虾米的 别的网站的精选集 你真的是要碰运气才能发现一首你喜欢的好歌 大多是精选集的作者自己喜欢的 但是总号称是最抓耳的最经典的 但是不一定和你的口味
总之就是精选集的描述跟实际放出的歌不对称 给不到你想要的或者看运气
而虾米 是对每一首歌都会给出一系列的精选集 就是收录这首歌的精选集 举个例子 我在听东方神起的hello again
就会有这样几张精选集比如 “东方神起日文精选” “东方神起只是倾听”等等 单凭标题我就能满足 第一 精选集里肯定是东神的歌 第二 精选集里肯定是东神的日单 或者是日单抒情类的歌
当我点进去 “东方神起日文精选” 精选集 恩 正式我想要的 明天将近 eternal 时间停止 等等东神经典的日文抒情就都在里面了 不过这也要看作者的喜好 比如作者就是很讨厌 时间停止 这首歌 那么他肯定不收录这首 但是 我可以从他这张精选集下面看到其他类似的精选集 然后就再看看嘛 一会儿就找到 时间停止 这首歌了 所以说 精选集这个东西 基本上不会让你错过你应该会喜欢的歌 也不会让你错过经典 我就是今年才开始认真听东神的歌 就是虾米一步步指引我哪些是东神的好歌
我可以这么说 我收藏的精选集比我收藏的专辑要多 因为精选集有时候会很全 不用我自己费劲再搜某些歌了 因为我在逛音乐网站的时候不喜欢打字 就喜欢点。。。。。3 还有一个个性化培养是 相似艺人一开始就是这个让我觉得虾米很不一样 一看就是很了解流派 或者很了解歌手的风格吧
我是从搜索草莓救星 知道了 甜梅号 安妮朵拉 薄荷叶 little airport 等等
他们是一个系列的
但是要是搜苏打绿 出来的就会是陈绮贞 张悬 蔡健雅 五月天等等 知名度较大的
但是 搜索张悬 出来的结果又会不太一样 会出现tizzy bac这样的乐队 还有魏如萱 范晓萱 杨乃文 但是搜苏打绿可是没有的哦 按这个线路发展 我再搜tizzy bac 会出来一些我不认识的 会更小众 但是这个小众跟我搜魏如萱出来的小众 是不一样的小众
额。。。。说不清 总是就是 每个歌手都是一个主线 也是一个支线 看你要哪一种吧 要说谁是那个中心节点 这个真不好说 但是可以试试能不能从周杰伦搜到万能青年旅店
但是我曾经试图从魏如萱那里搜到蔡依林 好像没有成功
呵呵呵呵。。。。。我想说我用俩仨月的时间就把韩国男团女团认识的差不多了 之前我就认识东神 sj 少时 bb 的 我连宋茜都不知道是哪个团的因为姐不看快奔好多年。。。。。4收藏歌曲 歌手 专辑 精选集这个我不多说了 哪个网站都有这个功能 只是收藏歌曲这个不怎么区分你要放到音乐库啊还是放到我喜欢还是放到精选集里
我个人喜欢这样 反正都是我喜欢的 马到一起就好了嘛~~~播放我的音乐库是件很好的事
它不仅播放我收藏的歌曲 还播放我收藏的歌手里面的其他歌或者类似歌手的歌 三 评论很有趣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选一首我自己很喜欢的但又不是很红的歌 然后看看评论 总能发现一堆知音 评论里面有写得好的可以赞可以给他评论 有时候你会发现这首歌里面你没听出来的亮点 在评论里有人告诉你了 当然评论里面肯定有水的 确实很烦很没营养 但是呢 虾米的长篇乐评一般般 比较少 要看长篇乐评 还是要找豆瓣音乐 要看长篇影评也一样四 外观电脑端的界面我觉得还行 比较简单明了 能让你找到重心重点在哪个区域 不像有的音乐网站 给你的感觉是哪里都很重要 哪里都是大图 哪里都有达人推荐的感觉 我个人很讨厌达人推荐 我觉得那非常非常不客观
我只喜欢看系统根据用户的数据生成的自然分类 这才是科学的~~
还有就是颜色啦 就是很简单 能让你不眼花缭乱 很快熟悉怎么利用这个网站找到自己要的东西 不是给你一种不知道怎么玩的感觉
相比起来 我觉得QQ音乐越来越花哨了 如果不是因为我用它下歌下了好多年 我会很反感它 QQ音乐原来做的很好啊 因为简单明了 重心突出 给人的感觉就是搜索感强 现在越来越不是那个感觉了 或者说加了一些炫目的东西 我觉得没必要 五 播放速度快我用的几个里面 在线播放 虾米是电脑端最快的 我觉得百度最慢 豆瓣第二慢 QQ现在也慢了 恩 说完了我爱虾米的种种原因 我再说说他的缺点吧一 下载不行高品质的付费这个我就不说了 普通的品质 下载还要安装一个应用 很烦人
因为我一般就用网页版的虾米 我觉得很快 而且用它下载好慢啊 下载我用的是QQ 万年用它 二 手机端有点卡对 这要看你是什么机子了 但是 我就是觉得卡。。。。。。界面往下走的速度不快
还有就是闪退
曾经有一个版本我很喜欢 是黑色的底 很省电 但是老是闪退
升级了之后倒是不闪退了 老是退不了 或者退的时候不方便 而且界面变白色底了 大晚上真的很晃眼。。。。。三 老是要登录这个好烦。。。。过一段时间就要登一次 跟豆瓣一样烦人 相比之下 tweeter从来没让我再登过 因为我讨厌输入邮箱和密码 好吧
缺点就说到这里 下面说说其他几个软件 我对他们的感觉一 QQ音乐优点是 下载快
歌曲数量也不少 对艺人专辑的收集也做的不错
缺点是 对艺人专辑的收集有点杂 对
没有区分EP 单曲 和 专辑 专辑里面也没有区分现场专辑和录音室专辑 这对搜索来说不太有利 可能我找到了想要的一首歌 但是是现场版的 那么除非我对这个歌手很了解 我知道某首歌在哪张专辑里面 否则我找起来很麻烦 因为一首歌真的有很多版本~~另外一个缺点是 找不到的歌词太多了。。。。。当然虾米也有找不到歌词的歌 但相比QQ少一点 其实这个吧 永远难不倒度娘二 豆瓣音乐优点
乐评写的好 也有“相似”这种项目 但相似的是专辑 不是歌手 缺点
过于高冷。。。。。好吧 豆瓣本来就这样嘛
只是近几年首页的本周流行音乐人我是越来越不认识了
最近甜梅号发了专辑 本周流行音乐人里面就出现了甜梅号 是最近里面我唯一认识的还有 点开一张专辑 歌曲摆在那里 却不能点开直接听 往往一点就跳到别的页面了 对 跳到的就是收藏者的页面 这一点是很烦的 因为我要看下面的乐评啊你让我怎么看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过于高冷 有些歌手是不受待见的 所以没什么乐评 其实吧 那个歌手就算很烂 或许有那么几首歌质量还是不赖的 但是豆瓣的某些小文青往往爱一棒子拍死
相比之下 虾米虽然也有文青 但是由于就是短评 大家参与的多 所以包容性强一些 一个很恶俗的歌手 也有那么一两首歌下面是大家中肯的评价 三 百度音乐这个。。。。姐用的少,姐不喜欢他就是因为他播放速度不行。。。而且 有的歌百度音乐真心没有 吴虹飞出事那会儿 百度把吴虹飞音乐人给取消了 姐觉得这格外不专业 四 多米音乐 天天动听这两个好像在手机端更受欢迎一点
我用的不是很多 给我的感觉就是长得不太好看 有点乱 有点花 找不到重点 给人的感觉很碎五 酷狗这个知名度高 用的也多 我记得之前我也挺喜欢的 因为能搜到一些现场录音的歌曲 就是粉丝录的那种 还能搜到一些不完整的歌
但是不喜欢他就是他的首页某些板块给我一种KTV热门曲的感觉 感觉格外不美好。。。。对 酷狗就是太杂了 杂乱的屌丝赶脚最后 我想补充几点1
虾米有点像韩国一个音乐网站melon 给我的感觉是 melon是韩版的虾米2
我还喜欢的一个音乐网站是 音悦台~~虽然这个是主打MV
不过音悦台强大的就是小编和旁白君很有意思 最近的特别策划是亮点~~~另外就是对于哈韩哈日的人来说 这里是最权威的国内打榜机构 相当于日本的o榜
韩国的ment榜 很多日韩的歌手都在宣传期来录个打榜视频啥的 但是音悦台好像日韩味越来越浓了 这个从他的重磅推荐和特别策划里就能看出 最近的口袋偶像更是那啥~~一水的韩团
音悦台另一个好处是 木有广告~~~当然现在也稍微有一点啊 但是还好啦 无非是开发周边商品 为新推出的服务做做宣传 看来音悦台想往O2O的方向发展 也开始玩专辑订购了 目标顾客肯定是韩粉没错~ 这让贴吧里面专门弄代购的人怎么活。。。。
自从用了网易云音乐把其他的都卸了界面简单大气不花哨有MV有歌词有专辑封面音质320k够清晰能导入本地音乐匹配也有旋律识别功能多平台都有版本并能同步最主要的还是歌曲推荐功能好啊歌单什么的很有特点,还能从豆瓣导入还有智能推荐好友之间可以互动还有歌曲评论有几次跟云音乐小秘书报错或有疑问都很及时回复了感觉很用心的推荐大家试用哦最近又多了个私人fm感觉也很好的,很对口味
谢邀,的回答太详细了,我都不好意思答了~虾米APP:电台质量很高。其中一个客户端有50首下载量的限制。豆瓣APP:相当方便,选择也很简单:喜欢里的就是听过的喜欢的歌;随便听听是跟喜欢风格类似的歌;其他的为电台。缺点:离线中的歌就我累积听过3395首,红心620首的量,重复率依然很高,高到半小时的路程一定有一首以上的歌是重复播放的。不知道他们离线是个什么标准。酷我APP:做的不错,但是目前存在BUG,印象闪退发生过几次后就卸了。百度音乐APP:离线听歌的时间很多,但是我的下载的列表的最后显示,我的音乐列表有很多,每次都要拉到最后才能点,不太方便。另:清除重复歌曲(不同列表和相同列表)——这个功能暂时没见有客户端实现过。13/10/02附加:虾米安卓的版本存在严重BUG,在切歌时卡屏甚至程序挂掉……13/10/16:虾米安卓2.4版本切歌问题已经解决。运营@陌小尚很负责~【鼓掌】
很早之前就看到这个题目,仔仔细细的看了 的答案和他在答案中贴出的博客,真心学习了,恭敬的点了感谢。最近校招季,一直努力的找着交互设计的工作也一直被虐,都怪自己太弱呀,老老实实做点分析提升自己吧。贴上热乎乎的网易云音乐的分析…字多…可以省略着看…
从初中就开始追星的我,算是我们那最早一批接触mp3的人了,每天挂着耳机,那时候不讲究音质,就只要我能想听就听就已经很满足了。用安卓后,从酷狗音乐到多米音乐到百度音乐最终留在了网易云音乐,其实吧网易云音乐音源版权还是少了点有些歌没有我得跑去百度音乐下载了在进网易云音乐听,可是我抵挡不住云音乐的高big呀,也舍弃不了高质量的歌单呀,一直算用得顺手,今儿打头阵权当我对你的爱吧。网易云音乐安卓2.0.2版本分析用户目标/需求:目标:随时随地的享受喜欢的音乐,最好是能发现喜欢的音乐,操作方便,界面友好。需求:1.
随时随地享受喜欢的音乐。意味着无论是手机app、pc端、web端的体验是一致的,喜爱的音乐,收听记录等的同步性。2.
发现喜欢的音乐。1)
自助的搜索歌曲,此时用户期望是能准确并快速的找到搜索的音乐,要求搜索匹配准确操作简单,对体验的复杂度容忍度低2)
用户对偶然发的喜欢的音乐是很欣喜的,若没有发现也不会表现出对app的不满,对体验的复杂度容忍度高。3.
操作方便。手机音乐app的使用环境多为嘈杂的街道、地铁、公交等环境下,用户处在随时被打断的情境中,而且有可能是单手操作app,所以要求音乐app关键路线的操作是尽可能简单便利的。4.
界面友好。好看、布局清晰、信息表达清楚的app谁不喜欢呢。用户角色:互联网公司普通职员,25岁,上班时间较自由,但工作压力较大,常加班,住处离公司较远,需要乘坐地铁和步行才能到达公司;拥有一部安卓4.4系统的手机,喜欢试玩各类app,对用户体验较为敏感;热爱生活,热爱运动。情境场景剧本:1.
上班途中。坐在地铁上拿出手机播放音乐,因为担心流量问题选择了下载好的音乐。之后打开微博刷新微博,突然发现现在听的歌不喜欢,就切换至了下一首歌。地铁上突然接到同事的电话,此时音乐停止,接完电话后音乐继续播放。2.
工作休息期间。办公室有wifi,打开手机在线试听感兴趣的新歌或者一些歌单,遇上喜欢的歌曲就收藏并下载,以便使用电脑时也能听,若是特别喜欢的歌也会分享给好友;突然想起同事提及的一首歌,搜索出来后开始试听。3.
午休时。选择了一个舒缓的歌单,在办公桌上趴下养养神。4.
下班途中。地铁上很多人,只能站着,打开音乐客户端听本地音乐,并把手机放入口袋中。使用场景:1.
街道、地铁、公交等嘈杂的环境。此时用户一般不会停留在音乐app的界面上,使用耳机,选择歌曲后后台app关闭屏幕或进入其他的app,操作主要是切歌和调节音量。2.
家中等安静舒适的环境。此时用户一般有兴趣去发掘新的歌曲,对app推荐的音乐要求也相对高,使用耳机或者直接外放。网易云音乐组织架构:测评:启动:单说启动速度较快,但添加广告后需4s左右。进入主屏:信息架构问题:1.
图标不适合。顶部“在线音乐“的图标其实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在线“这个概念,有点迷惑人。2.
重要性混乱。内容大而全,有歌单、DJ节目、活动等等,但重点不突出,多次使用后可以看出网易云音乐中是以歌单为主的,但是在信息的架构中重要性反而放置排行榜之后。3.
分组不清。用户账号主页中“最近常听“与“歌单”并没有归属关系,这并不属于用户的歌单。4.
命名突兀。DJ节目页面打开后分为“推荐频道”、“主题频道”,用户需思考“DJ节目去哪儿?”“频道是把DJ节目分类收集起来的意思么?”等这样的问题,或许思考过后才会理解设计者自以为的奇妙命名。交互设计问题:播放中的交互:1.
返回逻辑乱。当查看某歌单列表时进入“正在播放”的界面,点击进入“正在播放列表”,返回到“正在播放”界面,再点击返回时(app的“&”键或安卓手机返回键),不再是查看的“歌单列表”界面而是“歌单列表”界面的上一界面。2.
歌单中“全部播放”与点击播放差别不大。选择一个歌单后,“全部播放”被理解成播放整个歌单,而点击某首歌应是播放该歌曲,但发现点击播放的歌曲播完之后还会继续播放歌单中的其他歌曲,这样和“全部播放”又有多大差别呢?3.
下载还需选择歌单。用户遇上很喜欢的歌会下载至本地,他们的目的就是“下载”为什么还要在下载的过程中添加一步“下载到歌单”打断用户操作呢,“下载到歌单”和“添加到歌单”两者是不是重复了?4.
缩小的播放器没有“上一首按钮”。当退出“正在播放”界面时,app底部出现一个缩小的播放器,但是为什么删除了“上一首”的按钮。试想用户在浏览app中其他页面时发现歌曲调至下一首,但还想在听一次上一首很喜欢的那首歌,用户还需要点击进入“正在播放”界面点击“上一首”,本一步就能完成的操作被分成两步,且在下拉栏和锁屏时的小部件都有“上一首”按钮,相比之下这样的做法是不是理由很不充分了。5.
正在播放“我喜欢的音乐”时,取消某首歌的“喜欢”并删除下载文件后,再继续播放该列表时依然会循环至以踢出“我喜欢的音乐”的歌曲,数据同步小bug?歌单的各种交互:1.
“添加”与“收藏”名称不一致。将歌曲添加至自己的歌单是很正常的逻辑,但是有些页面的此操作的名称是“收藏”,点击后跳至“添加到我的歌单”,收藏和添加在app中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要用两种表达?2.
歌单介绍位置有待考虑。自己建立的歌单是有一定逻辑、分类的,同样其他用户也是根据自己的逻辑或想法去制作歌单,很多时候歌单的名字被用户取得过于含蓄,并不能从名字就能明白该歌单的主要内容,而点击进歌单后用户只能看到一串歌曲列表,歌单介绍被收在了一个小按钮中,用户会迷惑“这是什么的歌单?”,为什么不能直接显示让歌单自我介绍而不是被动发现呢。另,歌单信息有时候会bug,显示不全还不能下滑查看完整的信息。3.
创建的歌单中删除操作重要性不对。删除操作应是用户在制作维护自己歌单中很常用的操作,但是在歌单界面中关于歌曲的操作删除放在了MV之后,(有MV时)被放在“更多”中。排行榜的各种交互:1.
排行榜界面不应与歌单界面一致。用户关注排行榜是关注歌曲/歌手等等的排名,关注点在“排名”,而在网易云音乐中排行榜界面基本与歌单界面一直,仅仅只有前面小小的数字和上下标能显示这是个排行榜,不突出也不易发现理解,不能单纯为了视觉的一致和美观而影响信息的有效表达。PS:为什么排名和歌手的字号一样大= =2.
用户排行榜说明的交互方式不一致。明星用户榜和音乐新人榜的说明都是以提示条通知,这种显示方式是暂时的,一般用来提示软件后台操作情况,因为不需要用户确认且仅仅是提示的作用,而用户点击查看排行榜的说明是抱着理解排行榜的心态去操作的,用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消失的提示条用户会匆忙去看就怕要消失了,就像个定时炸弹一样。其他方面的交互:1.
左右滑动手势不当。在“在线音乐”中有很多小的tab,左右滑动的操作能实现很方便的在不同tab中切换,可是此处左右滑动的手势是用以在“在线音乐”“我的音乐”“账号”三个顶部导航中切换的,不符合用户心理不说,包含的关系也应该是小的先动大的在动(当小tab滑到边界时再滑动则是切换顶部导航)。2.
“每日歌曲推荐”/专辑界面/本地音乐中不能多选歌曲。在“每日歌曲推荐”/专辑界面中不能多选歌曲添加至歌单,要么单选要么全部,是否有测试或其他数据说明用户一般只单选或全选呢?而本地音乐中对歌曲进行多选操作是用户很常用的功能,试想用户将之前下载的音乐挑选至自己的某个歌单这样的操作是不是很常见呢。3.
第一次进入“本地音乐”时应主动扫描。第一次进入“本地音乐”时app是提示没有任何音乐,用户此时会迷惑“我本地没有音乐么?”,因为app说“本地音乐”中没有音乐啊,其实这时只是app没有扫描而已,而音乐并不涉及用户的隐私,app自动扫描不会引起用户反感。4.
搜索歌手不能播放全部歌曲。用户搜索感兴趣的歌手后试听他的全部/部分歌曲是用户的目的,而云音乐中只提供收藏全部歌曲不提供播放全部歌曲的原因是什么呢…5.
搜索后被其他应用打断再进入时退出了搜索结果界面。搜索后的结果是用户关注的,但手机app是处在一个随时会被其他app打断的环境中,当跳转到其他的app再跳回来时发现搜索结果没有了回到了搜索前的界面,被app判断为搜索结果用户不在乎了么?但往往用户还要再搜索一次。6.
搜索歌曲播放能选择播放顺序。搜索某歌曲点击播放后,在播放的界面依然还能设置播放的顺序,但其实此时不存在播放列表(播放列表按钮变灰不能按)何来的播放顺序呢。7.
歌手界面“收藏”含义不明。歌手界面中有一个“收藏”的按钮,点击后仅有“收藏成功的提示”,此处的“收藏”是指收藏歌手的所有歌曲还是收藏歌手呢?但是在之前的界面中看到的全是关于歌曲的操作,所以用户会认为是前者,而当回到“我的音乐”界面时发现出现了新的一栏“我的歌手”,既然有这一项功能则应在没有收藏歌手时就显示“我的歌手”一栏或者干脆不提供这个功能。类似于收藏DJ节目,也是怪怪的逻辑。8.
我的账号界面中的“好友”定义不清。我的账号中“好友”下还分为“认识的人”“明星用户”“音乐达人”,这三类的名称更接近与“关注”而不是“好友”。完。希望有人和我交流交流就好了。PS:网易云音乐输入时是wangyyyy,这么多y好累…
不觉得是找工作要面产品的同学在偷懒求答案?
虾米离线下载的歌曲管理简直是一坨
我前几天正好把这里提到过的app都下载过体验了一遍。只有QQ和虾米的app做了睡眠模式的自动关闭,而且QQ音乐HD版本的只要音量在三个格以上还会在接近关闭时间的时候声音逐渐减小至第三格。这点是最棒的交互提醒了,要是我还想听就在音量逐渐减小时马上加时。但是考虑到大多数情况是听歌想睡觉时候,即使设置了睡眠模式的关闭,我也会把音量调节到三个格或者三个格以下的音量,因为这样轻的音乐声才更舒服更容易帮助睡眠。所以,音量小了,就没有减弱音量的交互了。但是总的来说,QQ音乐的体验还是强过其它几款音乐app的。
虾米的歌多,十分多,在感叹一句真的好多,整理的也完整。如果听的歌小众,也没强迫症,不会听歌非要搞顺序,看心情看天气看场合看风格那样什么的,虾米很好,歌词也比较全而且基本不出错。
你们真的没用过多米音乐?高品质资源多,下载分类特别详细,界面清新,从塞班时代就开始用了,直到ios还在用。百度,酷狗,酷我就不做评价,ui看着就没有打开的欲望,虾米各有所好反正我不喜欢,qq现在下高品质免费而且新版界面看着挺舒服,现在尝鲜在,常用的就是多米。
工具类的主流音乐app 太过迎合听者的掌握欲。毕竟,是个爱听歌的人发现一首好歌时候会迫不及待的扑上去。问题是,对于听者来讲,本身具备找歌能力的人不多,尤其是听得越多,惊喜越少;而对于APP 来讲,都在尝试 SNS、附近、猜你喜欢这类的推荐,无感。所以说,即便迎合了听者过于旺盛的掌控欲,听者未必用得好。一人在家闲得无聊想掏耳朵爽爽,你给人一瑞士军刀。就这感觉。BUT,云音乐的明星歌单和电台是个很好的尝试。工具类推荐网易云音乐。而场景类的 app,问题出在信任感上。午休、看书、发呆、XX 时候,只要有一首歌不合心意,这个 app 估计就得被打入冷宫了。而遇到喜欢的歌的几率不多,加之这类app 本质是服务于场景,导致场景类 app 的音乐不咸不淡,whatever。场景类没特别喜欢的,LAVA 的名字好听一点,推荐这个。再说下两 FM。豆瓣FM,容易进入死循环,老是红心几首或者这些类型,需要引入新的刺激,就像 XXOO 你不能老是那几套。 JingFM,玩标签自由组合很有意思,标签运营得好的话,其实就是文艺版本的场景 APP。不过自由组合的问题就带来了高预期,「阴雨天漆黑的北京末日」,恩,你得放什么呢才能让我听得爽呢...BTW,我比较喜欢它听歌中的一些注释,会说这是某电影的主题曲,会说这是谁和谁用了什么乐器。
把听音乐的App做成一个看图的App,都是失败的。我只想一打开就听到戳中心底的音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8关机快捷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