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手抄报里那个老奶奶是谁

当前位置: &>&
梁维月简历 梁维月照片简介 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 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视频
梁维月简历 梁维月照片简介 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 最美孝心少年梁维月视频
父亲瘫痪,母亲出走,奶奶多病,弟弟又聋哑。环县南湫初级中学学生梁维月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一个不幸家庭。洗衣、做饭、按摩、打工&&8年来,他一边读书一边仔细照顾着家人,用坚强和毅力诠释着人间大爱
6月18日下午五点,中考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结束了。
今年16岁的梁维月匆匆离开考场,急奔车站。已经离家三天了,她要赶回家照料家人。虽然在来县城赶考时,她连夜做了足够家里人吃3天的面条,但是他还是担心他们挨饿。
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奶奶告诉维月,晚饭已经吃过了。她放心了。怕瘫痪10年的爸爸肌肉萎缩,她顾不上自己吃饭,开始给爸爸做腿部按摩。
这样的生活,梁维月已经坚持了8年。
梁维月1998年出生在环县南湫乡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5岁时,母亲不堪清贫,远走他乡,离开了这个家。年幼的她和弟弟跟随爷爷奶奶与父亲继续生活。在她6岁那年,弟弟因青霉素中毒变成聋哑儿童。祸不单行的是,在她8岁时,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在一次下山取水时,骡子受到惊吓,使他摔下悬崖,在抢救后,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瘫痪在了床上,生活无法自理。
在巨大变故面前,8岁的梁维月不得不勉强地撑起这个家。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患有脑血栓的奶奶和聋哑的弟弟。家里没有任何收入,所有的开销全靠乡政府给的低保。
&这娃娃把罪受了,家里所有的活她都干了,特别是伺候他爸,接屎倒尿从来也不嫌脏。&奶奶说起维月,满是愧疚。 人物档案资料库
刚开始学做饭,她个头小,在奶奶的指教下,踩着小板凳站在锅台前剁面;一桶水吊不上来,她找来小桶分几次提;家里没钱买煤,一放学,她就拎着筐拾牛粪、捡柴禾。慢慢地,维月学会了所有的家务活。
2011年9月,维月离开村学,到十里外的南湫初中就读。随之聋哑的弟弟也转入乡中心小学上学。姐弟2人每星期回家一趟,给奶奶和爸爸准备好足够一周用的水和柴禾,再返回学校上学,这样一直持续了两年时间。上九年级时,为了不影响学业、又能照顾家人,维月和家人商量后,她变卖了家里的房子,在临近学校的半山腰上,以每年700元的价格租了一孔窑洞。从此,维月就带着家人上学。
窑洞不足20平米,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更没有什么家用电器,只有一个土炕和锅台,维月一家四口就住在一起,小家虽然简陋却被维月收拾的很整洁。
为了能给家里挣点零花钱,维月每逢周末和假期,都要到街道上打零工。刚开始工地不收她干活,当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同意她干活。&这个娃娃吃苦性好得很,晌午不休息,顶着日头勾墙缝子。&一同打工的耿惠梅这样说。
维月中午收工回家,还要给家人做饭。一年四季家里只有米、面和土豆,一年也吃不上一回肉。尽管打工累的她浑身酸麻,但她还是想方设法的给家里人做可口的饭菜。
做好饭菜,维月要趁热先给爸爸喂,爸爸因为高位瘫痪,经常是吃了就吐,维月就等着爸爸吐完接着喂,直到爸爸吃饱后自己才吃。&学校里的营养餐,她自己不舍得吃,每次都带回去给家人吃。&班主任殷艳艳老师说。
因为爸爸常年卧病在床,脸上很少能看到笑容,维月就变着法的让爸爸开心。她把在学校得的奖状都贴在爸爸对面的墙上,让爸爸经常难看到,爸爸爱听戏,只要附近有庙会,她就早早的过去,不是为了玩,而是用姑父给她的买的手机录下戏曲,拿回来给爸爸听。爸爸常对人说:&我们这个家,全靠维月过活着呢,没有她,这个家早就完了。&
平日里,除了上学、照顾奶奶和爸爸,忙家里家外的活。她还要帮聋哑的弟弟补课,自己经常熬到后半夜睡觉。为了和弟弟沟通,也能让弟弟在学校和老师同学能进行简单的沟通,她还自己编了一些手语教给弟弟,让弟弟学会用手&说话&。
喜欢画画的维月在闲暇时间,用铅笔画出了他想要的生活,一个本子满满当当的画着她心中的梦想。画中她憧憬着爸爸能够站起来,能扶着她他到处走走看看,弟弟能像平常的孩子一样,能够说话,自己能上大学,奶奶能吃上好点的药,能看上电视&&
中考结束,暑假来了,维月又开始在家附近的街道上打临工。她计划着多挣一点钱,因为下个学期,她还想带着全家人去县城读高中
------分隔线----------------------------&&&&&& & 正文
淮阴区渔沟中学夏倩倩同学入选全国第二届“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
  今年,淮阴区渔钩中学夏倩倩同学,作为全市唯一的“最美孝心少年”推荐人选,已入选全国第二届“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
  8月25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走基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栏目播出淮阴区渔沟中学夏倩倩带着奶奶去上学的感人事迹。
  该报道用近4分钟详细介绍了淮阴区孝心少年夏倩倩。10岁的夏倩倩,从上3年级开始,到镇里上学后,一直把奶奶带在身边上学,年过八旬的奶奶身体不好,她每天上学前都叮嘱奶奶多休息,家务留给她放学后回来做。现如今15岁的倩倩明年可能要到城里读高中,86岁的奶奶为了不影响倩倩学习决定一个人回老家。倩倩坚决不同意,为此奶孙俩之间因为“爱”发生了第一次争执,充分展现了倩倩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
  面对倩倩既要学习又要照顾奶奶,奶奶过意不去常常落泪,夏倩倩安慰奶奶:我已经长大了,我能照顾您,以后无论我到哪里,我都要把您带在身边,给您幸福!
来源:淮阴报&&
作者:张红梅&&
编辑:淮阴文明办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江苏文明网 版权所有威海市塔山小学 >> 常规管理 >> 德育纵横 >> 送你玫瑰 >> 正文
最新公告:
当前没有任何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我也争做最美孝心少年
我也争做最美孝心少年
[ 作者:邹雪莉&|&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83&|&更新时间:&|&文章录入: ]
今天,我们班组织观看了“”
在这部短片中,我看到了黄凤、赵文龙等少年的感人事迹,他们的家庭都不富有,并经受着这样或那样的挑战,然而孝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
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位十二岁的少年--邵帅捐骨髓救母亲的事迹。邵帅小时候父母离异,母亲独自在北京打工,却突患白血病,生命垂危,需要骨髓移植,可骨髓库里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这时邵帅毫不犹豫地只身赴京要给妈妈捐骨髓,他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妈妈给了我生命,我要救妈妈,永远跟妈妈在一起。起初母亲不同意,后来在儿子的坚持下,终于同意了。手术后,邵帅独自一人给妈妈做饭、送饭,每天坐公交车往返80公里,还要在路上经过一片漆黑的小树林,虽然怕黑,但为了壮胆,就自己编了一首歌:为了我的妈妈什么都不怕,不怕不怕不怕啦......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最难得的是,邵帅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绘画,他想长大当画家,做义工,回报社会,他认为这是人生的历练,让他在挫折中勇敢地站起来。
今天,我在教室里观看《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几个哥哥姐姐的孝心事迹很让我感动。
最让我感动的人有黄凤、吴林香等,我印象最深的的人是黄凤,黄凤的爸爸外出打工一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因此黄凤的爸爸再也没有站起来,妈妈也离家出走了。当时黄凤才六岁但是她决定撑起这个家。有一天,乡亲们说上海的医院比较好建议她去,于是她跟乡亲们借了一张床推着爸爸去上海。她们走了五百多千米,终于,她们走到了上海,她把爸爸推进一家医院,可是医生对爸爸的病情束手无策,黄凤不甘心五百多千米的路都走了。终于,黄凤的爸爸在别人的帮助下得到了救治。我觉得黄凤年龄很小却非常的勇敢。
我应该向黄凤学习,在家帮妈妈做家务,常去看看爷爷、奶奶,陪他们聊天。
&&&&&& &&&&&&&&& &
&&&&&&&&&&&&&&&&
我也争做最美孝心少年三年二班 &&&&&&&&&&&&&&&李涵&&&& 今天班队会上,老师带我们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节目开始,白岩松叔叔说:“孝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一个字就给中国人定下了做人的规矩。我听了以后,一下子就明白了孝字的意思。节目中讲的少年有:龙花、赵文龙、吴林香、邵帅……他们的事迹太感人了。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不仅我激动妈妈也在流泪。&&& 节目中印象最深的是邵帅哥哥,他妈妈得了白血病,他为了让妈妈的病好起来把自己的骨髓献给了妈妈。自从妈妈得病,家里就剩下他和姥姥。为了照顾好妈妈他每天往反9个小时的路程,途中还经过一段树林,邵帅夜间为了给自己壮胆编了一首小诗,诗名叫《不怕》。不知这首诗陪着他走了多少夜里的树林。他是一个多么勇敢、善良、坚强的小哥哥呀!我佩服他。&&& 比起他们,我觉得我太幸福太幸运了。我有父母的爱护,老师的关心,有同学的帮助。从今天起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勇敢坚强。成为一个人人喜欢的有孝心的优秀少年。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
?&[<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
?&[<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Powered by:Free Powered3.62 SQL&&&&执行时间:15.63 毫秒 | 查询数据库:15 次&&&&当前模版:[51DSN XP Sp2]十天内免登录
最美孝心少年 七岁持家照顾奶奶
【孝贤档案】姓名:张俊年龄:13岁家庭住址:嵩县德亭镇杨湾村南沟组孝道感言:我知道奶奶不容易,从不在吃、穿、用上给奶奶提要求,我最大心愿就是长大做一名医生,不但可以治病救人,还能挣钱养活奶奶和弟弟。每周末,张俊带着弟弟挑水、砍柴,足够奶奶用到下个周末他们回家;奶奶腿不好,他带着弟弟上山采药,贴补家用还可以给奶奶治病……七岁时,父亲离世,母亲离开。从此张俊开始了与奶奶、弟弟相依为命的生活。6月19日,东方今报洛阳读本以五个整版报道了这个自强不息的家庭。近日,在央视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中,张俊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东方今报记者&寨建雷/文李新华/图周末把奶奶的活儿全包了平时张俊和弟弟住校,中午偶尔回家吃饭。到了周末,张俊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开始打扫卫生。随后弟弟也会起床和他一起打扫庭院,等奶奶起床后,他和弟弟已经把整个家打扫得差不多了。“奶奶你别干了,等下让我来。”看到奶奶干活,张俊就会去夺奶奶的扫帚。只要张俊在家,他就不想奶奶干活。家里要挑水吃,周末他和弟弟一起把家里的水缸、水桶都打满,足够奶奶用上一个星期。家里的柴火,张俊和弟弟每周都要上山砍够一个星期用的,下周末回家他们再去砍柴。奶奶的左腿患有骨质增生,行走不方便,他就和弟弟上山采药,贴补家用的同时,给奶奶熬药治病。地里的玉米该收了,奶奶把玉米掰下来,他和弟弟一点一点背下山,不让奶奶插一下手。冬天,睡觉前张俊都要给奶奶用热水洗脚;阴雨季节,奶奶的腿疼了,她就赶紧给奶奶揉揉;每次奶奶干活回来,张俊都会赶紧上去给她揉揉腿,捏捏背。“哥,你看咱奶又洗衣服了。”一次放学回家,张俊看到院门口绳上晾晒的十余件衣服,脸就拉了下来。“跟你说了不让你洗,你还洗。”张俊一进家门就对奶奶说:“以后不准洗了,留着我回来再洗。”“嗯,好。”看着孙子小大人的样子,奶奶笑了笑应承着。立志学医为奶奶治病在张俊和弟弟的卧室,墙上贴了一张纸,纸上分为“老师表扬”、“奶奶表扬”、“做家务”、“奖状”四项内容。这是张俊为了鼓励弟弟专门设计的评比表。兄弟二人每一项有成绩了,就在自己的名下那一项画个星星。对于未来,张俊没想过那么多,他想做一名医生,因为他要治好奶奶的腿,让奶奶不再吃止疼药,不再害怕阴雨天,想去哪就去哪儿;他还要治好奶奶的胆囊炎,这样奶奶就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也能吃胖点了。要学医就要先考上大学,张俊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一直很苛刻,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学期考试必须得奖,每学期被老师批评不能超过一次。除了干活,他把其余时间全部用在学习上。下课时间,同学都在外面玩耍,他就在教室看书,要么趴着眯一会儿,张俊的成绩在年级一直都是前十名以内。张俊对自己当前的任务很明确:照顾好奶奶,帮弟弟完成学业。张俊说,自己和弟弟要多得奖,少受批评,多受表扬。因为每学期他和弟弟得奖的时候,是奶奶最开心的时候。奶奶每次看到他们得奖时开心的笑容,印在了张俊心中。每日一孝
建议人:洛阳外国语学校校长&段华松行孝建议:“孝顺”就是要先顺着老人的意思,再去孝敬。我的老父亲八十多岁了,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回南阳老家看看他,跟老人说说话,听他唠叨唠叨。他喜欢给我讲年轻时候的事情,我觉得耐心倾听也是对父母的孝。报眉题字:洛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洛阳书院院长&王鸣
(原标题:最美孝心少年 七岁持家照顾奶奶)
本文来源:东方今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父亲病逝母亲出走 孝心女孩背着奶奶上学_新华网河北频道
父亲病逝母亲出走 孝心女孩背着奶奶上学
新闻热线:7
来源: 新华网-扬子晚报
  夏倩倩。来不及充煤气时,夏倩倩会用土灶做饭。朱鼎兆摄
“房子好坏无所谓,只要有奶奶就行,因为奶奶在家就在”,面对已经到来的初三繁重的学习任务,每当有人建议今年15岁的夏倩倩把她87岁的奶奶送到乡镇敬老院时,她都会这样回答人家。31日上午,在淮安市淮阴区渔沟镇中学旁边两间不足30平米的房子里,正在整理开学书本的夏倩倩告诉扬子晚报记者,10多年来,她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只要奶奶活着一天,她就会把奶奶带在身边:从她到镇上读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一直带着奶奶上学。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她口中的那个家其实是当地乡镇府从一废弃工厂协调给奶孙俩免费居住的两间不足30平米的职工老宿舍,因为她的孝心,她获得第二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今年,她又成为央视开展的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候选人。
作 者:  责任编辑: 樊小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美孝心少年手抄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