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ppt》课文小组发言知料

六年级二班小组建设资料建设,资料,小组,六年级二班,小组建设,年级六,六年级班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六年级二班小组建设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稿&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语第九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德育价值观,三个方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3、情感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既是本课难点,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突破口,采用多种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语言文字感染力,拨动学生情弦。 (五)、教材处理 本课安排两课时,本堂课是第二课时,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突破。&二、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 2、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3、利用图片与课件,今昔圆明园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三、教法、学法 新《课标》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课拟认启发式和讨论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本文中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只有通过学生的反复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故又拟认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词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启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同频共振。 利用多媒体教学,实施探究性学生的教学模式,同时融入情景教学法。&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因本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故引入课题开门见山。 (二)、质疑问难,自主学习。 苏赫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引入新课之后,就质疑问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问题,请抽出来。”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组学习,进行多形式读,整体感知,选择2、3、4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再让学生交流体会:看看从自己喜欢的那一段里体会到了什么?这既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又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通过读、思、勾、画等多种方式,抓住重点,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既培养了学生快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形成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知识、主动质疑的习惯。 (三)、品读交流,协作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绘画、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情景和协作对学习成功至关重要。”。今天,教科书不应该,而且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在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文字难词之后,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理解体会圆明园风格各异的景观。为了突出这些景观各自的特点,让学生练习朗读,使他们在读中学习表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生对语言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再映出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图片,配上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解说,使课文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相信此时此刻的学生已完全置于人间仙景般的世外桃源之中,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通过想象具体表达出来。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昔日圆明园的布局和景观之后,师再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去研读、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通过默读画出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来说明圆明园的文物多,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激情让他们谈感受:“作为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就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师话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掠、毁、烧”等词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就是这样的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夺、毁坏、烧毁之下,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突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此时此刻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深切领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以想象此刻的课堂,学生的情绪会是多么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师进行激情升华,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实践延伸,培养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师课前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惧资料,收集资料,了解从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所经历的时间及圆明园大大小小景点的数量。这样的设计,既遵循了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又勾通了课内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语文学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五、板书设计这样的设计,既表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再现了侵略者如何把它化为灰烬的变化,也体现民学生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但是,设想付诸实施,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的5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 通过新闻记者,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2、 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激情谈话,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它是清朝政府耗费巨额资产,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多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我们这篇《圆明园的毁灭》讲的就是这段历史。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 品读课文,感悟理解(一)&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二)& 汇报交流。1、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1)引导理解“举世闻名”,展示圆明园结构示意图,体会“众星拱月”。(2 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学生交流受。(3出示第三自然段2——4句。A、 园中景观多而优美,风格各异,学生自由品读。B、出示资料,欣赏圆明园有代表性的景观,教师激情介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景观,抒发情感。C、学生谈感想。师小结:圆明园真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智慧与才能的结晶。(4)出示句子:“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A、 漫步在圆明园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读出这种感受。B、总结第三自然段:先后写了什么,理清写作顺序;让我们把这些优美的语言积累起来,把圆明园的美景常留心中。2、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细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 1 )小组交流意见。(2 )有感情朗读。通过感受圆明园的确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过渡语:圆明园真是太美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经过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双手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是谁毁灭了这举世闻名的圆明园?3、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是怎样被动毁灭的?出示句子:“他们把……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1)找出你认为最能揭露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谈谈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出示圆明园被动毁灭图片。看后有什么感受?(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回顾总结,升华认识出示句子:A、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C、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与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1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注意两个“不可估量”的作用。(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你用具体事实说一说。(3 有感情地朗读。总结全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前面提到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谈一谈感受。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二课时一、熟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读后交流)二、拓展延伸1、 召开辩论会: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2、 教师指导学生辩论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A 、正反方分别在组内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整理意见。B、组织正反方表述各自的观点。C、正反方驳斥对方观点。3、教师肯定双方观点,要求双方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整理材料,写出书面总结。三、完成课后作业&圆明园的毁灭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并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认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教学本文时,通过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去感受昔日圆明园的精美、壮观。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之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圆明园真的太美了”学生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教学一开始,我从课文的题目入手,要求学生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并激情导入:看到“圆明园”这三个字在你的头脑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学生想到了它昔日的辉煌,想到了它被毁后的废墟,这样一座完美著名的皇家园林却被侵略者无情的毁灭了,正像文中所说,“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采用这样激情的导入,首先使学生一开始就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迅速融入到课文内容中去。顺利的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圆明园这么美,但却被无情地毁灭了,在感受了圆明园的美之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再次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最可恨,在学生畅谈感受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最后回归第一自然段。面对强盗的无耻行径,面对清政府的昏庸无能,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学生心中升腾起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给学生时间朗读,体会作者怎样表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三个方面进行了精读、精讲。注重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突破了难点,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和影视资料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圆明园离我们非常遥远,不管是它的辉煌,还是它的毁灭,仅仅借用文字资料激发不了学生的情感,但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奇珍异宝、辉煌建筑复原图来引导学生理解辉煌部分就容易多了。看到图片后学生们都震惊了,此时,播放圆明园在大火中被焚烧的影视资料,学生的惋惜、愤恨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部分的感情朗读就无需过多指导了。因为在教学时拘泥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体验没有充分拓展开。在课上如果安排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上一篇:下一篇:? ? ? ? ? ? ? ? ? ?本类热门热门群组
需要2014年民主生活会讲话材料有关文章,请加QQ群:
办公文秘1群
办公文秘2群
办公文秘3群
办公文秘4群
办公文秘5群
写作交流1群
写作交流2群
写作交流3群
中学生交流群
小学生交流群
教师交流1群
教师交流2群
48小时热门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374 更新时间:
〖其他〗〖原创〗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 〖作者/会员名〗njlhf5566〖Email〗苏轼诗词欣赏的研究性学习 李文&&&&&&&& 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词的基本知识2.能力培养目标:掌握诗词欣赏的基本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操作程序:一.确定研究课题1.准备① 资料的搜集和小组人员的确定② 初读课文,感悟作品内涵,设计课题2.论证课题的可行性首先由每组成员推荐一位同学在班上向同学介绍本课题提出的理由、意义以及操作的可行性,然后由同学(也可由其他组的同学提出补充意见)讨论课题实施的具体细则。①& 词的起源及发展过程②& 浅谈苏轼词风特点――豪放、清新③& 苏轼的旷达人格和词风的豪放④& 比较苏词和辛词的差异性⑤& 苏轼豪放词风形成的原因⑥& 浅论词的欣赏方法⑦& 关于“人生如梦”的思考3.研究方案的制订:资料搜集方式①& 利用手头资料(课本和读本)②& 利用图书室和阅览室③& 利用Intet查找资料方法4.教师指导如何开展个人研究①& 阅读方法:② 论文写作格式的指导③ 参考资料提供(部分)二.课题实施阶段(课内外结合)1.个人研究实施阶段对收集的资料分析,分门别类。初步拟定课题提纲,形成观点。2.组内讨论    此阶段主要是交流个人经验,相互补充完善阶段,并拟订发言提纲。三.研究成果展示阶段1.本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力主在课堂内,时间大约为一节课。2.方式和要求模仿论文答辩和辩论赛形式① 每一小组推荐一人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② 允许质疑,可对别组成员的课题进行质疑。③ 受质疑的小组必需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四.教师小结(一)方案一:作品欣赏方法1.知人论世法: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2.由表及里法:从诗词外在形式的文辞,来探知诗人的实在意图,使认识逐步深化。3.含英咀华法:对于诗词,要尝味、寻味、玩味、赏味,即品诗。4.择善而取法:诗词评说很多,我们要从以下几点择善而取:解说的合理性、解说的艺术性、解说的深刻性。5.朗诵吟咏法:觅取诗趣、悟出情理、获取艺术享受。(二)方案二:研究性阅读的方法一.设身处地法国作家蒙田说:“我设身处地,常把旁人的痛苦变成我亲身的痛苦,让旁人的情感篡夺了我本心的情感。”举例:联系苏轼身世、经历及所处环境,运用“设身处地”原则阅读苏轼的在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所作的一首词,进行鉴赏、创造。西江月 (之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简析: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元丰二年(1079)秋,因做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后贬到黄州;旧党执政后,升迁翰林学士,后又因反对旧党的一些做法,再贬出知杭、颖、定三州;五十九岁时,新党再度执政,又贬到惠州、琼州。被贬谪黄州,这是他生平遇到的第一次大挫折,对其人生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首次年作于黄州的中秋词,就反映了他当时真实的心情。词的上片寓情于景,感叹世事如梦,人生短促;下片借景抒怀,感叹世道险恶,人生寥落。词中充满了作者人生受挫后悲愤难抑和孤寂难耐之情,以及寻求理解的渴望之念,在牢骚和怨愤之中,还寄寓着对人生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种心态和情怀在古来怀才不遇的志士仁人中是不少见,因此千百年来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小结:尽可能地挖掘出文字所包蕴的信息,这便是创造性阅读,学会灵活运用“设身处地”原则,把自己幻化为苏轼,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揣摩此时苏轼的心态,从而把握住他创作时的真正意图。这种幻化,正是“设身处地” 的一种境界。二.知人论世因“诗言志”,故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应设法研究诗歌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作者的际遇以及情感抱负。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而如果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把握住了。因此,学会知人论世,在某种意义上,就有点 “终南捷径”的味道了。 就个人风格而言,如:李白的诗中往往流露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诗风多以浪漫飘逸为特色,而杜甫的诗中处处体现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心志,风格多沉郁顿挫。再如,陶渊明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风格多恬淡自适,而苏轼开创豪放词派,风格多豪放达观。 就时代风貌而言,例如,三国鼎立战乱频繁,才促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再如,唐朝既是封建社会最繁荣最富强的时期,也是诗歌繁荣的黄金时代,因此产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所以才有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概。再看苏轼,在苏轼的复杂思想性格中,佛道儒对他都有吸引力。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同心圆,而是一种交叉关系。其中儒家思想应是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就是功业思想是他一生的主导思想。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建功立业的激情。在其他的三首是悼念其亡妻的词作中,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去感受,并不难在其淡淡的悲伤中还夹杂着对祖国江山的美好憧憬和期望。由此足见苏轼是一位爱国诗人,即便是在亡妻的痛苦情感下,他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社稷君主的统治政策。苏轼一生,历经磨难和挫折。但他在不幸的际遇面前,却在人生处世态度上,始终不改其乐。究其原因,除去旷达豪迈的个性使然这一因素外,从思想角度分析,主要的,是儒家乐天知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感召,在其潜意识中发挥着一以贯之的主导作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处于地老天荒之地,以贬官罪臣之身,吟咏出如此旷达的诗句,这就是苏轼。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联系人物的经历、思想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就更容易创造性地作品的内蕴。三.推敲“三词”诗词的语言形象、凝炼、富于表现力,需反复咀嚼,方能领略其中深刻、隽永的含义,理解炼字炼意的技巧。作家都善锤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作家锤炼语言时多在三类词上下功夫。即:形容词、动词、副词,这三类词是语言中最富表现力的。古典诗歌中的佳句就多是挂在这三类词上,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破”、“弄” 二字,皆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如苏轼的《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谁怕”“微冷”“归去”在整首词中的点睛之妙。又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词中的“独”“孤”“寂寞”等词就是理解的关键所在。由此可知,我们在阅读中,要善于去推敲“三词”,挖掘“三词”背后所蕴藏的信息。怎样推敲“三词” 呢?(一)形象感受法。将动词、形容词的意义在脑中“立体”为画面形象,细心揣摩如前文“绿”、“闹”字。(二)换词比较法。以“到”、“满”等字换取“绿”字一比较,效果全出。(三)省略比较法。省略后审读对比,高下便知。四.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置疑问难意味着否定,而否定就意味着创造。在阅读时,我们脑中时时要装着“为什么”、“怎么样”。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究竟是谁“神游故国”?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新教材只给出一种解释,但在老教材中却有两种理解:①我(苏轼)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②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苏轼)多情善感,头发早变白了。对于这两种理解,旧教材的《教学参考书》认为:第一种理解较合理。到底是谁在神游故国呢?我认为明确是谁“神游故国”,必须抓住两个词,即“故国”和“神游”。先看“故国”。课本注释说:“故国,旧国,这里指旧地。”这里的“故国”“旧地”显然是指赤壁(当然此赤壁非彼赤壁,这只是作者的推测)。那么,赤壁是谁的“故国”“旧地”呢?赤壁本不属于哪一个人所有,但词里却让它归了周瑜,称之为“周郎赤壁”。周瑜与赤壁之间的关系密切,赤壁因周瑜而闻名,周瑜也借赤壁而扬名。由此可知,赤壁是周瑜的“故国”,而不是苏轼的“故国”。再看“神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神游,感觉中好像亲游某地。”即精神魂魄游某地,而不是亲身游某地。课本注释说:“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所作。”可见苏轼是“身游”赤壁,而不是“神游”赤壁,“神游”赤壁的应该是周瑜。由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句是词人苏轼的想象,大意是:周瑜虽死而心恋故地(若死后有灵的话),精神魂魄游东吴,游赤壁,和自己相遇,将会笑多情的“我”,事业未就而华发早生。周瑜那么年轻就完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业,显示了非凡的才能(24岁为吴将,吴中称他为“周郎”;34岁指挥赤壁之战)。而此刻词人已年近半百(47岁),被贬黄州,无所事事。此时让周瑜“神游故国”,“笑”词人(苏轼),即饱含着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也带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据此,我认为第二种 理解更好,更符合语境,更符合作者的思想实际。可见,综合运用研究性阅读的方法意识,置疑问难,新颖别致的观点就会出现。五.相关比较俄国教育家别里斯基曾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的确,从不同角度比较是进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方法意识。如:《定风波》《浣溪沙》之比较:定风波&&&&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浣溪沙(之一)(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简析:这两首词都作于1082年,第一首是行于黄冈东南的沙湖道中所作。第二首是游蕲水(今湖北浠水)清泉寺而作。这两首词都是触景生情,即景抒情之作。从自然界引发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并且这两首词中构建了同一的哲学思想。作者因官场受挫,对人生社会已有所彻悟,看待世相有一种冷静的态度,能超越宠辱得失,坦然,自若面对生活,也正是这种思想,使苏轼能一次又一次迎接命运的挑战,身处逆境而创造生命的辉煌。通过比较苏轼的在黄州的所创作的一些诗词,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流露出的思想,特别是把握“人生如梦”的含义。比较要点:(1)选择相关的比较对象。(2)确定比较点。内容方面,如写作意图、主题、情感、背景、人物性格等;形式方面,如写作技巧、构思、风格等。(3)探究异同的原因,得出新见解。六.涵咏玩味在阅读鉴赏时,不能只停留在已获得的艺术初感,阅读时第一印象,最初感受,虽然这种直觉有时能帮助理解作品,但仍须多次咀嚼,细细品味,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读书诗机“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正是强调涵咏玩味的。又如朱熹说,读书“譬如饭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金代元好问也说:“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优秀的作品都是蕴含深刻的,一次漫游不可尽窥其堂奥,只有沉下心来,反复体味涵咏,方可得其精髓,方可有所创造。而且,同一作品,心境不同时,读的感受也不同;年龄不同时,理解也不同。因此,我们就更要“故书不厌百回读”了。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简析:这是苏轼元丰三年(1080)初到黄州时所作。词中一写幽人独处无人见,一写孤鸿寂寞无人省,运用双关手法,幽人、孤鸿两两相应,写鸿即是写人,鸿、人一体。作者以幽人自指,又以孤鸿自比。孤鸿甘愿寂寞,自守在冷漠的沙洲,而不愿栖息于高寒之枝,又有谁能理解它心中隐含的凄恨和苦痛呢?孤鸿高洁的形象,正是苏轼清高自守、矢志不移的自我形象的生动写照;而词中展现的清空幽绝的境界,也正是苏轼谪居时愁闷孤独、悲慨难遣的心境的生动体现。词境与心境相一致艺术上达到了精妙的境界,如黄庭坚所评:“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跋东坡乐府》)苏东坡在黄州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又他给李常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苏轼在这阙著名的《卜算子》中,就是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在反省中走向成熟。涵咏玩味往往能让我们认识一个真正的苏轼。附一:参考资料1.《秋雨散文》& 余秋雨著2.搜狐网站& 苏轼的生平及生活时代背景3.新浪网站& 苏轼的词作品37则4.《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 中国文学――诗画俱工的苏轼& 浙江教育出版社5.《全集》 序&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6.《名篇赏析》& 臧维熙撰,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4年2月7.《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版8.《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组1:词的常识一、词的特点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它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代。隋唐时期,从西域(还有外国)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燕乐与传统的“雅乐”相对而言,称为“俗乐”。它在当时是传播最广、最有群众性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抒情音乐。当时的词,就是和这种新兴音乐的乐曲相配的歌词。所以最初的词,是和乐曲相配合的歌词,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填写,所以又称为“曲子词”。后来作词的人只按照前人作品字句的平仄来填写,这样,词就脱离音乐纯粹成为一种诗体了。由于配乐的需要,词的句子长短不一。这样,不但参差错落,富有乐感,而且在语言上可以文白夹杂,雅俗并用,更有利于叙事抒情。所以,词又有“长短句”的别称。许多作家的词集,都名为“长短句”。如《淮海居士长短旬》(秦观词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词集)等。每首词都有词调。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它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词调很多,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如[菩萨蛮]、[念奴娇]等。最初的词调往往和词的内容有关,后来的词调只是一种填词的格式,一般和词的内容没有关系。有的词除了词调外还有词题(即词的题目),有的词在词调下有一段小序,这序就相当于词题了。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比较短,在文人创作中盛行比较早。如[捣练子令]、〔浪淘沙令〕等。“引”和“近”一般较长。如〔望云涯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等。“慢”又比“引”“近”长,它虽在唐五代时已有,但盛行在北宋中叶以后。如〔雨霖铃慢〕、〔木兰花慢〕等。随后又出现“小令”“中调”“长调”的名称,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说“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关于词牌,有两点应当注意:(1)同一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西江月]又名[步虚词]、[江月令],[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百字令]等。反之,同一名称也可能是不同的词牌,例如[卖花声]是[浪淘沙]的别名,又是[谢池春]的别名。(2)同一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别体。这是因为最初词的创作是“由乐以定词”的,为同一乐曲写的歌词,字句声韵可能不完全一样;后来模仿一些代表作品创作的词,由于模仿的对象不同,字句也就可能有出入。这样就形成了同一词牌的不同的“体”。清代万树《词律》收集整理,得出660调,l180余体。康熙时王奕清等所编《词谱》,列出826调,2306体。除了一些字数较少的小令,大多数词都要分段。一段叫一片,又叫一阕。一般分两段,少数词分三段、四段。分两段的词,第一段叫上片或上阕、前阕,第二段叫下片、过片或下阕、后阕。不分段的叫单调,如[捣练子]、[渔歌子]、[如梦令];分两段的叫双调,如[菩萨蛮]、[念奴娇] 、[蝶恋花]、[满江红];分三段的叫三叠,如[兰陵王];分四段的叫四叠,只有[莺啼序]一调。其中以双调最常见。词的格律,即词律,其基本特征是:1、字数一定。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词调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鸳啼序]有240字。2、讲究平仄。按照宋人的严格要求,仄声还要分上去入,但有选择余地。入声字有时可当平声和去声用。上声字有时也可当平声字用。3、句式参差不齐。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至七字句都是常见。此外还有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4、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二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等等。配合句式的参差不齐,显得错综复杂。5、对仗可灵活掌握。对仗可以按照习惯运用。如果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就有用对仗的可能。词的对仗,不限定平对仄、仄对平,它服从于词调中平仄的规定。词的用韵比诗宽,押韵可以声调不同(即平声、上声、去声常常可以通押),而诗的押韵一般要求声调相同。词的平仄规定比诗严,诗在有的地方是可平可仄的,词却规定必平或必仄,而且仄声有时还要分上、去、入。每一种词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每个字用什么声调,哪个字要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写词的人都要遵守这些规定,所以作词又叫“填词”。二& 词的欣赏1、欣赏风格。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里道出了诗和词意境的不同。总体来说,“诗庄词媚”,诗刚直显豁,词柔婉隐曲。作为一种与音乐结合紧密的文学形式,词具有更大的抒情性。即使是“豪放派”的词,也重在抒发个人的情怀。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歌咏“大江东去”,也慨叹“人生如梦”。与诗相比,词的抒情更具个性化特征,读词更赏心怡情。但不同作家,不同流派的作品,所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审美情趣,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将作品放到当时的创作背景中,即有一点“文学史”的观念,对词的欣赏,是大有稗益的。2、欣赏艺术手法。赋、比、兴是中国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在词里,比、兴的运用多于赋。这一方面是词的体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抒情的需要。寄兴深微,追求含蓄、蕴藉,讲究寄托,成为词共同的艺术特点。因此,词中情和景的结合更为普通,更加密不可分,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地。如在李煜的《虞美人》中,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一江春水”,都染上了故国之思。另外,使用历史典故,或将前人的诗句文句融化在词里,以古写今,托古言志,借古抒情,也是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借用历史上北伐的故事,讽喻时事政治,抒发壮志难酬的情怀。3、欣赏语言和音韵。词起源于民间,它的“长短句”形式,更接近口语。即使在文人创作中,调的语言也保有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特点,具有口语化倾向。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两句,以如话家常的口吻,将三国时代的历史画卷拉近,给人以亲切之感。调的音韵有严格的规范。词牌不同,句式长短和音韵平仄也不同,调律与诗律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但词的体式更多,音韵的乐感也更丰富。 组2:关于“人生如梦”的思考我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丰碑式的文化巨人的形象。王国维把苏轼和屈原,陶渊明,杜甫并称为中国四大诗人,日本学者将他与秦始皇,康熙并称为中国历史名人的评价。审视其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生如梦”,人们见仁见智,至今无约定成俗的权威定论。查阅资料,大致有两类意见:其一,认为这是封建文人思想局限性的典型体现,其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根源于老庄,影响到后人,甚至可以视之为现代资产阶级及时行乐,纸醉金迷人生哲学的滥觞,基于对古代作品要体现批判继承的原则,应予以否定和批判。不宜论者认为,此词“人生如梦”作于贬官黄州期间,其时苏轼思想心归僧佛,故物我两忘,身心皆空,所以“人生如梦”是对追求功业思想的否定,寄托了仕途虚幻的思想,意味着已扬弃对功业的追求。其二,认为苏轼之“人生如梦”,并非是意志归于消沉,情感沦为颓丧的表达,是作者遭逢大变故后的大彻大悟,是能入能出,随造化进退的悟性使然,是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下,故作达观,是作者对二十多年仕宦过程的概括,表示不作具体计较的旷达态度。有论者更引申一步,认为:是不平,是呼天,是控诉,哪里会是什么消极?“人生如梦”的渊源,一般认为在庄子那里,庄子感叹人生短促,认为“人生如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因为这个奇怪的梦,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蝴蝶梦。庄子悲观厌世,恶生乐死,对社会人生充满着失望,哀伤,痛苦。由蝴蝶栩栩然飘忽之状,折射人生社会之无从捉摸把握。于是以齐万物,等生死,同是非求得心态平衡。庄子并进而由蝴蝶之梦推论出:圣人大觉大醒之后,就会明白一辈子忙忙碌碌,原来不过是一场梦而已。庄子这种对待人生的消极态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消极影响,自不待言。但是必须看到,即令同出一个源头,其具体情况却是大不相同的。如李白写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古风》李商隐则写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白之诗,表面上感慨人生无常,骨子里蕴含慷慨不平的悲愤情绪。李白之“人生如梦”的感慨,决不同于庄周之“人生如梦”的初衷。故杜甫以佯狂解读李白,是基于对李白的深刻理解得出的恰切判断。李商隐的诗,则是以庄周梦蝶比喻锦瑟奏出使人感到舒适的音调,进而说他的诗也有蝴蝶栩栩自得之貌那样舒适开怀的。所以,对苏轼之“人生如梦”,我们有理由认为,不应简单的生发出联想,判定为庄子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的再现。他不过是借庄子的瓶装自己的人生体验的酒。这瓶酒,应有苏轼个性独具的品味。“梦”字,其原始含义为人睡在床上以手指月,表示睡眠中目有所见。故梦,有时也是一种理想的诗化,一种美好的希望和憧憬,一种慰藉人的心灵的浪漫,有时梦还是萦绕着人生主旋律的一个有生气的变奏,即令是在虚幻的梦境里自在的飞翔,未尝不是一种精神空白的补偿。有时,梦还是人生投入与超脱的一个很适当的中介和支点,是执着沉迷与挣脱困惑这二者辩证纺一的得体的契合。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不能没有这样的梦。更何况作为文化巨人的苏轼。理解苏轼之“人生如梦”的真实含义,首先应对其思想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苏轼的思想,其显著特点是杂。佛道儒对他都有吸引力。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叉关系。其中儒家思想应是占据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就是功业思想是他一生的主导思想。苏轼一生,历经磨难和挫折。但他在不幸的际遇面前,却在人生处世态度上,始终不改其乐。究其原因,除去旷达豪迈的个性使然这一因素外,从思想角度分析,主要的,是儒家乐天知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感召,在其潜意识中发挥着一以贯之的主导作用。正确理解苏轼之人生如梦,还应该结合其极富个性的人生态度。后人评价苏轼的人生态度,以旷达副之,自成共识。苏轼作为一个智者,修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东方的智慧。在打击下精神不会陷于崩溃,在艰苦曲折甚至在一时看不到光明的境遇中,不会选择某种简单的斗争方式,即令身处逆境,却仍然能以平和的心态,主动参与社会,去实践自己的理想。《赤壁怀古》一词,为苏轼黄州贬官期间的代表作。在乌台诗案中几乎掉脑袋的苏轼,贬官黄州在一定程度上离开了京城政治漩涡的中心。从心理的角度说,放逐边城,回归自然,在心理承受能力上经历了一个由不适应到适应,由激愤到冷静的心理过程。加上丰厚的文化修养,相当的人生阅历,使他具备了应对坎坷的能力,从而度过了心理上的不应期,创作《赤壁怀古》时的苏轼,已从思想精神危机中站起来,精神的解放,带来了创作的丰收,四十七首黄州词从笔阍心头流淌出来。以如此的精神状态写成《赤壁怀古》,其人“人生如梦”,似不应为颓废沉沦的人生态度的表述。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苏轼的“人生如梦”,并非放弃对功业的追求。这其中,既有平衡心理的需求,也有借发牢骚抒发不满情绪的因素,其间流露出作者在困苦境遇中寻求精神解脱,维护遭受损害的人格尊严的种种复杂心态。从词作本身来看苏轼之“人生如梦”的思想内涵:在作者眼中,浩荡江流,激励着奋进的人生。流逝的江水,透视着岁月的推移。江天万里,折射着吸纳百川的胸怀。英雄美人,辉映着多彩绚丽的美景。“所谓有第一等胸襟,方有第一等词句,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作者取象雄浑,遣词自然壮丽。这是因为,苏轼作为一个曾立志以身许国,政治上有所作为的诗人,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政治家,眼前美好的自然景物,自然形成一种人文景观,在感情上受到强烈的冲激,从而产生丰沛的诗情。一个不能忘情的诗人,怎么可能同时又是一个归诚僧佛,六根皆净的方外之士呢?苏轼在《赤壁怀古》中一反词作只限于风花雪月的情思,而是破天荒在词的这种形式中介入了历史人生的思考。在《赤壁怀古》中,上半阕万里江天壮阔风景的生动描绘,正是基于一种健康,成熟,乐观,积极的人生思考。一个悲观厌世的人眼中的长江,是不可能这样惊心动魄,令人如此赏心悦目的。在苏轼眼中,风景如此美好,英雄如此可爱,心中涌动着如此汹涌的激情,如此六根未净的人,怎么可能会是心归僧佛,扬弃功业呢?正是有了豪情,才产生了壮景。综上所述,苏轼之“人生如梦”:这是作为政治家的苏轼人生的百味交织。这是作为思想家的苏轼丰富复杂内心世界的剖白。这是作为一个学者的苏轼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的人生沧桑感。组3:苏轼豪放词风形成原因浅析宋词,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一朵常开不谢的奇葩,被后人奉为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其文化底蕴可见一斑。关注时,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重量级的作家――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王国维把苏轼和屈原、陶渊明、杜甫并称为中国四大诗人,日本学者将他与秦始皇、康熙并称为中国历史名人。独领风骚数百载的领袖苏轼,作为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其文学思想和创作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广泛的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词作境界恢宏,豪迈奔放,开启了一代风气。以下从几个方面,试着探索苏轼豪放词风形成的原因。一& 作为一个文人学者,他刻意突破前人的束缚,努力探求适合自身情感抒发的文体。苏轼早期所写的短调明显是受欧阳修词的影响;如他过七里滩所写的一首《行香子》:一叶舟轻,双浆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面,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苏轼的长调则受柳永的影响;如他写的一首《》: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漓锦,朝露专专。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防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词中写他回忆当年弟兄二人初到汴京时,名震京师,满怀抱负。不可一世的气概,和初尝仕途坎坷后的感慨。而且从他的《与鲜于子骏书》:“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指密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这封书信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词风是以柳永风味为代表。但苏轼着意突破欧词、柳词,改变一代词风,正是他的这种努力,开创一个新境界,而且在词律上有所创新,扩大了词境,改变了词风,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他的“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之度”,以词抒写豪情状态,屡示宏阔境界。同时引进了不少慷慨豪迈的曲调。他的努力促使一种新的词风的形成。以后,苏轼一直实践着自已的理想。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词风。即使是写以思念为题材的词,也透出与众不同的意境,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婉约中透出豪放,与李清照和柳永的词有着明显的区别,又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把酒问青天”,到“欲乘风归去”,再到“起舞弄清影”,真是空灵蕴藉,不知身在人间。进而写月照无眠之人,抒发中秋之夜时对弟弟的挂念和人世的感叹。天上人间,虚实并写,飘逸空灵,疏宕洒脱,以浪漫主义手法展示了开阔的胸怀和坚定的生活信念。最能突现他豪放风格的词是题为“赤壁怀古”的《念奴娇》。其气势磅礴,视野阔大,胸次之高,在古代诗词中是空前的。在作者眼中,浩荡江流,激励着奋进的人生,流逝的江水。透视着岁月的推移。江天万里,折射着多彩绚丽的美景。所谓“有第一等胸襟,方有第一等词句,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作者取象雄浑,遣词自然壮丽。这是因为:苏轼作为一个曾立志以身许国、政治上有所为的诗人,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革命家,眼前美好的自然景物,自然形成一种人文景观。在感情上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产生丰沛的诗情,一个悲观厌世的人眼中的长江,是不可能这样惊心动魂,令人如此赏心悦目的。风景如此美好,英雄如此可爱,心中涌动着如此汹涌的激情,正是有了豪情,才产生了壮景。结尾又联想到自己志不得伸,早生华发,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这与曹操《短歌行》同样苍凉悲壮,作者不平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视野高远,气势感情奔纵而郁愤,显示出一种积极乐观而又苍凉悲壮的格调。又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因为他的理想无法实现,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词里流露出来。在《行香子•清夜无尘》中,作者“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但继而又自我解脱:“且陶陶乐尽天真”。“天真”是指不受礼欲影响的性格。此词说露出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困扰的意愿,基调是开朗的。但毕竟理想越来越渺茫,对一个封建文人来说恐怕只好“何辞更一醉”了。二& 苏轼豪放词风形成的原因是思想意识的复杂性儒道佛的思想意识对其词风形成影响深远。苏轼的词风、思想和性格三者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他的豪放风格,革新解放精神与浪漫主义情调都是感情喷火口,其底蕴乃是现实生活态度的体现。而他的这种态度,明显是受到儒道佛的影响。出世与入世,无为与有为的矛盾,使的他的思想显著特点是杂。尽管他的思想复杂,但又形成一个和谐的矛盾统一体。他平生倾慕贾谊、陆贽,在政治上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然而老庄的无为而治思想又同他的“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政治主张有其一致之处,他少年时就爱好《庄子》,后来又喜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体,则无所往而不乐”,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两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以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所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但儒家乐天知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感召,使他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处于荒夷之地,以贬官之身。吟咏出如此旷达的诗句,只有苏轼。苏轼借佛老思想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这虽有着消极的一面,但这主要是使苏轼遇事达观、超脱,心胸旷放开阔,他不管受到多么沉重的打击,面临多么险恶的环境,都没有被压得抬不起头。如《定风波》词形象地体现了这种旷达的襟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何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突然而来的风雨袭击下,苏轼逍遥自得,安之若泰。果然微寒驱散了醉意,前进迎来了日光。他在旅途上如此,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亦是这样坦然自处,这种旷达胸襟,简直可以傲视一切磨难艰危,而达到谈笑生死,履险如夷的境地。佛门禅理在苏轼的文章中已被变通,成为一是肯定天地变化,无一瞬停滞。二是肯定生命绝对的价值,无限延续。三是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享受生命,随缘自适,达观透脱。正因为苏轼还有这么一股不畏“风雨”的精神,所以他不甘受困厄摆布。他见到黄州的兰溪竟是从东向西流的,便高兴地唱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前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对命运发出的吼叫声,流露出积极乐观我进取精神。儒家功业思想应是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无狼。”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建功立业的激情。三& 继承和创新,扩大词境,改变词风,形成清新与豪放的新风格,开一代先河。由于苏轼凡诗文所能写的内容均可入词,如南宋刘辰翁所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使其词风多样,他的《浣溪沙》五首,第一次把农事写入词里,如其三“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而“捋春捣 欠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则反映了民间的疾苦。又如其四:簌簌衣中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可以看出苏轼在词中展示了普通的农村生活画面,读来清新可爱。他对传统的爱情词的创作,亦多佳制。他的咏物词,如《水龙吟》虽咏杨花而意在言情。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索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泄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上阕前四句是杨花形态,后六句写望杨花人的情绪。下阕情景交融,复用议论,神意更远。“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为人称道。全词幽怨缠绵,清丽舒徐。又如《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首词上阕伤春光的流逝,“枝上柳绵”二句是佳句,传说苏轼的妾朝云唱到这里泪满衣襟。而下阕,行人多情,佳人无情,寄托失意沦落之感,极有理趣。 总之,苏词突破原来词的规范,在用调上引进不少慷慨豪放的曲调,如《》,《永遇乐》,《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在词律上也创新,他的词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影响到后世曲的创作。如他的《哨遍》:“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完全与散曲风味相同。他的豪放风格,革新解放精神与浪漫主义情调都是苏轼感情喷火口,其底蕴乃是现实主义精神。组4:苏轼的旷达人格与其豪放词风之关系苏轼复杂的生活经历形成了独特的人格――旷达。也正因为他的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人格特征,使得他能开一代豪放词风的先河。苏轼作为一个智者,修炼成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旷达是一种东方的智慧,只有以旷达为底蕴的这种豪放才能称其为真正的豪放。旷达不是对人世的游戏和放纵,不是可笑的疏狂和玩世的态度。它往往是一种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积极参与的反映,并不止于偏激和悲悯。苏轼的成功就在于旷达,苏轼的伟大就在于旷达。因为旷达,就不会在打击下精神陷于悲溃,因为旷达,就不会在艰苦曲折的甚至在一时看不到光明的境遇中,只选择某种简单的悲壮的斗争方式。因为旷达,就可以高视点大境界地观照人生,从而获得一种再度崛起的精神力量。因为旷达,就可以暂时不理会隐害和来自四面八方的误解和嘲讽。在外部世界黑暗的氛围中营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光明,进而从中吸取走向光的勇气和力量,甚至可以在与广阔的空间和悠远的历史对话中,得到愉悦和轻松。因为旷达,即令身处逆境,却仍然能以平和的心态,主动参与社会,最大限度地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苏轼一生经历磨难和挫折,但他在不幸的际遇面前,却在人生处世态度上,始终不改其乐。在黄州形同囚犯,但报国济民建功立业的思想并未减退。多次表示“虽废弃,未忘为图也。”就是这种旷达的性格,使他能在黄州形成一个文学创作的高潮。不幸的放逐,却使他回归自然,从而获得了思想精神的解放。尤其是他在此期间写成的《赤壁怀古》,更是对他旷达思想的注解。词中提到的人生如梦,并非是他放弃了对功业的追求,而是流露出作者在困苦境遇中寻求精神的解脱,在非常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的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之一。苏轼是一部写不尽读不完的书,一个扑朔难解的谜,只有注意对作者极其丰富、复杂、宽阔的内心世界的透视,才有可能切近作者的心灵深处,进而把握其词的内涵和风格。 组5:苏词风格――清新、豪放一提到苏轼,我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势,马上会想到两个字:豪放。其实,苏轼的词风除了豪放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清新。苏轼之所以被称为诗坛奇才,就是由于他的那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诗词赋如:《前后》、《赤壁怀古》等不朽佳作都以其坦荡磊落的词风,首开豪放派之先河。《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尽显凛然正气,和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他所抒发的情感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和憧憬,而不单单是对现实的抱怨。他在展现豪迈的情感时,用的手法也很特别,大多选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词手法。文中并没用多幺沧桑的言辞,只运用了怀想昔日三国时期周瑜赤壁之战时的盛况,来赞颂今朝的英雄豪杰。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巧妙的把长江之水的汹涌和英雄的风姿相联系,其效果则不言而喻了。在形式上,他突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改变了世人认为“诗庄词媚”的看法,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如:《水调歌头•中秋》其实作者当时很想念其兄――子由,但这种情怀并未被写得优柔寡断,而是用“把酒问青天”这种萧萧洒洒的大器风范来代替。虽未说出一个念字,但在月圆之夜看到的朱阁、圆月,想到的月宫境况,都充分的说明了作者的念兄之情。而作者在最后,有给予自己以安慰,此处是最见他的大手笔之处。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排遣了思念情和离别的苦闷告诉世人天下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只要能够同在一片天下,彼此心相连共同欣赏这同一轮圆月,就足以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苏轼的词风的另一个层面――清新。我原以为生在宋代的诗人,定会以忧郁、悲观、或沧桑的诗句闻名于天下,但却万不曾想,苏轼的诗词,竟如一股清泉,无论观之,亦或饮之,都倍感清新觉爽,因此我决定用清新来命名苏词的词风。什么叫清新?即清爽而新鲜。由于苏词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再加上那种华而不俗、艳而不娇的含蓄美,读来,自然有清爽之美。又由于东坡先生有着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和豁达的胸怀。因此其写作题材可谓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如绘景、记游、言志、说理、咏史、感今、赠别、悼亡……如此多的题材怎能不给人以新鲜之感呢?因此,清新一词用在苏轼的作品上,可谓是恰到好处了。当我们欣赏幽雅、委婉的苏词时,定要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浸沉到作品的意境中,去体会再铿锵韵律之外的几分悠扬婉转。“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之所以选择此词为典范,是因为它其中的广为传诵的爱情名句。苏轼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用看到的美景,或是联想到的俏佳人,来表达用文字难以表达的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情。花退残红、燕子飞时,正是春去秋来之季。一阵清风吹过,树枝上的棉絮被分分吹落,飘散、棉絮落到任何地方都会生根、发芽,就像君子无论在天涯或海脚都会找到合适他的伴侣。一座高墙之内,有一架古老的秋千在随风摆动。墙外是匆匆的过客。墙里佳人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笑声渐渐的消散了,然而这种多情却被无情的冷酷情感所烦恼。如此幽雅又带点哀愁的词,在鸟语花香俏佳人的美妙组合下,使人觉得美只能用心去感受。苏词的韵律感很强,有利于我们读出语境,以便更深入的理解其内在含义。如《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通过我们有感情的诵读,才可感觉“谁怕”“微冷”“归去”在整首词中的点睛之妙。其实,我对一些书评对苏词的解析,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书评说:苏词的豪健与清新表现的十分明显,但我认为,他的词大多数词完全是将委婉和铿锵相互容为一体,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他写的《江城子》这套词中,共有四首,其中有三首是悼念其亡妻,一首是抒发其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但是在前三首诗中,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去感受,并不难在其淡淡的悲伤中还夹杂着对祖国江山的美好憧憬和期望。由此足见苏轼是一位爱国诗人,即便是在亡妻的痛苦情感下,他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社稷君主的统治政策。苏词是美的,美在词人的满腔的爱国热血,美在词人的脉脉儿女情长。千年风霜纵是无情,但词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却依旧生动,使我在月下读词时,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寄托,词的美丽是永恒的,正像亿万年动听如初的雨声。读苏轼的诗词,应该有很高深的文学素养,如若不然,即便自以为读懂,定是略知皮毛而已。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在线投稿 如要咨询或获取点数,请加QQ免费获取,请注明会员名。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文章录入:szf98&&&&责任编辑:oldq&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备课中心导航
热 门 文 章
相 关 课 件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明园的毁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