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批发人物、花鸟3d立体贴画画的。大约宽一尺、长三尺的小型号的。谢谢。

新中国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广东省工艺美术工业发展简史(八)——民间工艺&&发布者: 采编部 &&&&发布时间: 日 &&&&阅读次数: 3488
  广东省工艺美术工业发展简史(八)——民间工艺
  广东省的民间工艺是岭南地区的乡土艺术和民俗艺术。它是岭南地区人民按照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观点与表现手法,就地取材创造出来的。是南粤人民数千年劳动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产品有剪纸、灯彩、秋色、木版年画、香包、纱丁、狮头、风筝等。不少是我国大宗出口工艺美术品。1987年全省民间工艺美术企业共29家,总产值1.75亿元,占全省工艺美术业的23.53%;出口产值5717万元,占全省工艺美术出口值的10.9%。
一、木版年画
  (一)佛山年画
  佛山木版年画始于明永乐年间(年),以清乾嘉年间及抗日战争前最盛。产品销华南和东南亚一带。最多时年销100万对,最少也有10多万对。建国后被当作迷信品,所以,1952年佛山经营神像商店只有两家,从业11人,年产神像不到一万张,占八成供应出口。1955年为8户,从业仍是11人。1956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推动下,广东省著名艺术家杨秋人、蔡迪支、杨纳维、黄笃维、陈雨田、陈士炯等,在一次座谈会上建议要继承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以后经过挖掘、整理,创新了一批新作《岳飞》、《郑成功》等。1959年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共制作年画41.67万件。60年代初期,最高年产100万对,并有小量出口。1964年至1965年,机印年画大量生产,佛山木板年画产量锐减,“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生产,1975年再度恢复,1983年因没有出版发行权而停止生产和出口。
  (二)潮汕年画
  潮汕木板年画构图富有装饰性,丰富而不臃塞,均衡而不呆板。几片树叶就代表繁茂的森林。线条简单明快。门神、门笺多以墨骨为线,填上大红大绿,颜色对比十分强烈。丧葬用的彩纸,用木板印刷后再用手工画晕染。供潮州歌册和佛经插图的多为佛像、神像和人物绣像,供年节张贴的则为门神、灶君或戏曲故事,如《陈三五娘》、《白蛇传》等,50年代初尚有大量出口。有的画店闻名东南亚各国,新加坡、泰国、马来亚的佛堂寺庙常指定购买潮州南华别墅的佛像。建国后民俗改变,画师多改行转事彩瓷、刺绣设计,1980年以后才重新恢复出口。南华别墅也已重新开业。
  (一)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始于明而盛于清。光绪年间经营剪纸的商店约有30多家,工人300多人,产品销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地,并出口南洋。著名剪纸艺人有梁朗生、潘洁芳等。1959年佛山成立民间艺术研究所,抢救、挖掘和整理了一批作品,共生产各类剪纸26.74万件。1972年生产20.13万张;1975年生产62.16张、8.86万元;1978年生产34.53万张;1979年产值为16万元;1982年为12.15万元;1984年为12.41万元。1985年从事剪纸的生产工人有50多人,年产值21.39万元。
  佛山剪纸按制作方法可分为衬料剪纸、写料剪纸和纯色剪纸3种,使用铜箔、银箔、染色纸、蜡光纸等材料。操作时先用箔料剪刻出物象的线条骨架,衬上色纸,称为衬料剪纸。剪后如果再在空白处涂上颜色,是把剪纸和绘画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俗称写色,有铜写料和纸写料两种。木刻套印剪纸和素色剪纸,都属于纸写料。
  佛山剪纸的用途,主要用于逢年过节时张贴门窗、儿女婚嫁时妆奁上的装饰以及祭祀时祭品上的饰花。其图案有花卉、鸟兽、龙凤、八宝、吉祥、双喜等;节日张贴的剪纸内容则有人物故事等。建国后,剪纸艺人创作了许多艺术水平高、思想内容丰富的欣赏品,装在镜框、裱于画卷或绘在屏风供人观赏。
  1983年佛山举办“广东省佛山工艺美术展览会”,会上展出的剪纸《百花齐放》,直径2.5米,是全国最大剪纸;另一剪纸屏风《小鸟天堂》售价3000元,卖给香港一商人,是全国最贵的剪纸。1961年8月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赋诗赞佛山剪纸曰:“真是手巧夺天工,剪纸敲针意不穷;争为江山添锦绣,千花烂熳舞东风”。次年郭沫若也以空一字和茅盾联诗赞曰:“作字题诗,春风满座(郭沫若);剪纸斗彩,秋色迷人(茅盾)”。
  (二)潮州剪纸
  潮州地区,每当民间传统节日或有儿女婚嫁喜事,礼品上必然覆上剪纸饰花,猪头有猪头花,龙虾有虾花,果品有大团花,等等。乡村之间,逢年过节还举行剪纸比赛,优胜者奖大戏一台。故民间剪纸艺术十分普遍,老妪少女,技艺无不精巧。其制作方法有:
  纯色剪纸:用各种色纸剪出物像后,再加拼接,这类作品多供人欣赏。
  衬色刻纸:用金纸或黑纸刻出物像轮廓和骨架后,衬以多种彩纸,色彩缤纷,显得金碧辉煌。
  写料刻纸:用铜箔或纸料刻出物像轮廓线后,再用胶质色粉进行局部彩绘。这类作品除了作皮影戏和走马灯之用外,也作日用品和祭品装饰。50年代还出口南洋群岛各国。
  潮州市剪纸艺人名家辈出。李木林擅长多色剪纸,作品构思巧妙,手法概括。杨雪友作品工整挺秀,疏密有致,生活气息浓厚。江根和的作品洗炼朴素,善于用连环图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艺术成就最高,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曾经出版她的剪纸专辑。
三、麦杆贴画
  (一)潮州麦杆贴画
  麦杆贴画以广东潮州、浙江浦江、黑龙江和广西最有名。广东潮州的麦杆贴画,最初是由家庭妇女随意而作的麦杆本色布底剪贴画,内容多为南国风光之类。1948年潮州泰发号绣庄由杜进茂、陈御心和郑宏增制作本色麦杆画片,断断续续送往香港销售,数量有限。1954年陈御心、辜秋泉等人又制作黑底本色麦杆贴画在潮州展出,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55年2月成立潮州花灯剪纸工艺社,年产值二三千元,销往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并有少量出口。1956年辜秋泉又制成染色麦杆画,题材广泛,色彩鲜艳,成为雅俗共赏的民间工艺品。年产值增至三四十万元。1960年又制成贺年片、小画片和书签,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少产品被国家对外文委选送出国展览,其中黄金生的《花碟》、《毛主席走遍全国》获好评。1969年以后,该厂的副工艺师沈金炎和林利飞,又创作了麦杆装饰珍品盒、茶叶盒、小吊件和圣诞挂彩等。1978年产值突破了100万元。1980年成立了麦杆工艺厂,职工及外加工人员共1000多人。1985年产值达120多万元。
  潮州麦杆贴画是乡土气息浓厚的艺术品。各国友人对它很重视。1973年阿尔巴尼亚曾经派人到该厂参观学习。1978年麦杆大围屏《松鹤延年》(蔡瑜、汪孟浩等设计)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受到好评,并在《光明日报》上刊登。袁碧珊作的花鸟挂屏《岭南春》获广东省工艺美术优秀产品奖。1980年麦杆首饰盒获全国轻工业产品包装装潢优秀作品奖。
  麦杆贴画分本色和染色两种。本色利用麦杆天然色彩的深浅变化,贴在深色的衬底上;套色则将麦杆染色后,按图案的要求进行切贴,表现力较强,人物、山水、花卉甚至临摹复制名画和照片,均栩栩如生。1978年创作的大屏风,高1.8米,宽2.4米,以松鹤为主,两旁配以梅、兰、竹、菊等花卉,十分生动传神。1987年主要品种有屏风、挂屏、日历板、书签、贺年片、盒、圣诞玩具等1000多种。
  (二)普宁麦杆玩具
  普宁工艺厂生产的麦杆工艺品始于1965年。它以麦杆为原料,吸取潮汕香包的造型,1977年首次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获外商订货近千打,产值1.3万元。1979年生产7000打,产值11万元。197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00元,1979年提高到1800元。并在平湖、白沙、泥沟、南山、斗文等乡建立发外加工场。
  1981年从业近300人,产量4.4万打,产值44.6万元,具体品种有:
  MD2/01—12型:跑鹿、公鸡、熊猫、象等12种变形动物,采用编格和编条结合的手法,造型活泼可爱。
  ML8/10—12圣诞老人吊件。圣诞老人背着大口袋,坐在雪撬上,极富节日气氛。
  MD20/1—12圣诞吊件。有圣诞钟、蜡烛、圣诞树、教堂、小星星等。1985年产量2.17万打,产值18.11万元。
四、佛山秋色
  (一)概况
  佛山秋色始于明永乐年间(年)。最初是一种儿童游戏,孩子们用茭白笋壳扎成小龙形状,龙身插遍香火,以竹杆为把手,游舞街巷,口呼鼓乐之声,直到深夜方罢。以后逐渐被发展成民间有组织的庆祝丰收的祀神活动。石湾、澜石、深村、叠教、镭冈、平州、张槎等乡均流行,以佛山最盛。活动内容也发展到有表演艺术和手工艺术两大类。表演艺术有民间音乐、舞蹈、竞技和游戏等;手工艺术则有起马、开路队、大灯笼、唢呐色马、头牌旗幡、罗伞、舞龙、灯色、台面、担头、车心、陆地行舟、十番、八音锣鼓、化装杂剧、高跷、大头佛、舞狮等等。这众多的项目也称为车色、马色、飘色、水色、地色、灯色等六色。每当所谓“太平盛世”,当地耆绅便举行秋色会景活动。鸦片战争后停止多年。陈济棠统治广东时期,为了粉饰太平,曾于1931年10月举行过一次盛大的秋色活动,并将各种秋色艺术品在广州中央公园(今人民公园)展览,此后再度中断。1949年以后,曾经举行过小规模的秋色游行和秋色展览活动。
  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佛山成立了民间艺术研究社,内设秋色车间,请了老艺人林汝、杨洪、林牛、林新、梁次、叶秋等师傅,挖掘、整理和创作了一批传统产品,当年春节在中山公园举办的“佛山秋色剪纸盆栽观赏会”,观众有10万多人次。同年中秋节,广州文化公园也举办“佛山秋色观赏会”。1957年春节佛山市又举办秋色大游行。1956年至1959年,佛山、广州和江门等市前后共举办过8次秋色艺术展览,共展出秋色作品14350件,参观人数达115.8万人次。每次均向群众供应秋色工艺品。1982年11月举办的规模最盛大、最具有现代科技色彩,参加游行的队伍有1300多人,海外游客50多万人,十分热闹。诗人刘逸生曾赋诗赞美曰:“长街十里火龙驰,箫鼓喧扬万彩姿。秋色远比春光好,更知人巧夺天机”。董必武、郭沫若、陈毅、贺龙、彭真、邓子恢、薄一波、李富春等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过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参观视察,给该社艺人很大的鼓励。董必武题词曰:“心灵手巧,推陈出新,促进民间艺术发展,发扬传统精神”。1962年2月郭沫若题诗称赞曰:“凭将秋色千张纸,夺得乾坤万象春,神似人贤神已废,而今百姓尽为神”。1973年该社创作的香胶纸朴小雄狮,开始出口美国等地,受到外商欢迎。1983年至1984年,每年销售产值约32万元。
  (二)秋色的门类和特色
  秋色艺术品主要有扎作、裱贴、雕刻、粘贴、针刺等5种:
  扎作 在秋色艺术中占主要地位。有彩灯、龙、狮、旱龙船、花舫、彩车、采莲船、罗伞以及人物、动物、图案(如佛教八宝)等。以头牌灯最有特色。1982年的头牌灯由著名的灯色艺人邓威设计,高3米,宽两米;灯座为花篮形,灯身为六角和八角形,灯盖为宫殿式亭宇宝盖,配以大小宫灯和人物、动物等造型的彩灯,饰以绒球、流苏、彩绘图画,十分富丽堂皇。队伍中的舞龙、狮、画舫、彩车也十分精致,在灯光照耀下,非常绚丽多彩。
  裱贴(俗称纸朴) 它包括纸朴、布朴和漆朴等,以纸朴最为出名。其作品多为仿古铜器、铁器、玉器、石刻、陶器人物和动物等。
  雕刻 多以红萝卜、白萝卜、小木瓜、竹笋、冬瓜,雕削成杨桃、柿子、荔枝、甘蔗、金橘以及牡丹、菊花等花果;还有泥塑、粉塑和蜡制的人物、动物、仿古器玩、农副产品、水族类和酒席佳肴,等等。作品几可乱真。所制作的“佳肴”,往往由酒楼假手用来作广告的。
  粘贴 艺人用瓜子、通草、稻杆、豆、蚕茧、芝麻、鱼鳞等,粘贴成各种图案,装饰在秋色工艺品上,或是缀成灯彩、罗伞、假山、盆景等等。如用灯草制成兰花、水仙花、菊花,用蚕茧制作梅花、吊钟花。以及芝麻制作宝塔、芝麻灯、通花罗伞和鱼鳞制作的罗伞等等。
  针刺 艺人用大小不同的针,在秋色产品上,一针一针刺出各种图案和画面,最著名的作品有《针口灯》等。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看后十分称赞,为其命名“万口灯”。1957年新西兰友好参观团看后也非常称赞,把它收集在纪录片《中国的奇迹》中。1961年8月,赵朴初题诗赞曰:“追真看妙夺天功,剪纸敲针意不穷,争为江山添锦绣,千花烂熳舞东风”(注:此诗与第二节“佛山剪纸”所录略有不同,今两存之)。
  (三)秋色工艺品的原料
  佛山秋色工艺品所用的原料,多为工农业的下脚料和废料,如:废旧纸、香胶、毛线、白蜡、鱼鳞、蚕茧、陶泥、旧毛毯、白蚁巢、水松树头、碎砖、明瓦片、竹壳、刨花、螺壳等等。此外也使用一些农副产品如芝麻、稻谷、豆、糯米、芋头、萝卜、木瓜、凉粉草、南瓜、冬瓜。这些物品在庆祝活动结束以后,仍然可以回收,很少浪费。
  (四)历代秋色代表作品
  《醉红吐白胆瓶》 杨洪作。参加澜石秋色赛会,都以为是石湾真作。
  《瓦胎鸭》一对 杨洪作。参加南海上边乡秋色赛会展出,一位曾在当铺做过朝奉的老人也认为是清时石湾名师黄炳的真品,用手摸后大吃一惊,连声说不敢再做朝奉了。
  《天津鸭嘴梨》 余华作。1929年参加观音堂赛会,与真鸭梨放在一起,评选人员竟无法辨别真伪。
  《龙泉釉乳钵》 邓仲作。钵身有半透明花纹,参加1929年展出,被认为是最优秀作品。
  《龙泉釉滚龙樽》 杨洪作。该鳟盘龙扬首吐气,头角峥蝾,鳞甲毕现,被誉为“台面王”。
  《李铁拐和吕洞宾》 潘玉书作。用香胶粉塑成。吕洞宾背剑负手而立,潇洒脱俗;李铁拐腰系葫芦,脚踏草鞋,蹲在地上绑鞋带,侧首仰视,目光炯炯有神,形象十分生动。
  《大龙樽》 为纸朴佳品,梁次作,仿石湾绿釉龙戏水,龙口向上喷水,龙身盘绕水中作为盘的底部。
  《花木兰》 纸朴作品,叶秋作。花木兰身着甲胄,携弓背箭,涂五彩釉,与陶瓷无二。
  《乳钵》 邓仲、陈潮、陈钊合作的纸朴制品。钵的口径一尺,高六寸,涂龙泉绿釉,钵身露出半透明花纹。在丰宁铺秋色赛会上获好评。
  《罗汉》 叶秋作,纸朴制品。罗汉手持宝珠,垂手低眉,神态慈祥敦厚。涂腥红色釉,显出乳白色缎纹。
  《大头牌灯》 邓威扎作。1978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获好评。
  《东方巨龙》 邓威扎作。长92米,在澳大利亚街头表演时,当地电台和电视都专题作了报道。
五、佛山狮头
  (一)概况
  佛山狮头始创于清乾隆年间。传说当时城乡瘟疫流行,群众相信狮子可以治邪,纷纷成立狮子会,并选出有武艺的人,逐家逐户去舞狮驱邪。此后相沿成俗,每逢年节即舞狮游行,鸣炮竞技,采青戏珠。佛山狮头也越扎越精彩,成为远近知名、很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除佛山狮头外,还有鹤山狮头。鹤山狮头为鹤山人陈斗、冯更长根据猫头形象创作,故又有陈斗狮之称。
  佛山除了扎大狮头外,还有扎小狮头、杂技团的狮子头、麒麟、龙、大头佛以及“睡佛引狮”的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等面具。建国前有黎祥兴、黎祥泰、黎祥新、忠诚泰、德泰祥、麦荣记等扎作店,以黎家扎的狮头质量最好,1959年黎华扎的狮头获金质奖章。黎勤、黎海、黎伟等人,现在是佛山狮头的主要传人。其作品销省内外和东南亚、欧洲、美国和港澳地区。1951年产大狮头300只,1956年为1000只,1972年产大狮头528只、小狮头5368只,1986年增加到大狮头1585只、小狮头1.88万只。1985年从事狮头生产的人员有48人,产大狮头5146只、小狮头3.3万只,销售收入为71.56万元,利润8.86万元;出口为8853只(1984年出口为2.22万只)。
  (二)工艺技术
  佛山狮头造型吸取了广东石狮子的精华,结构写色别具一格,与北方狮头和潮汕、鹤山狮头也不相同。其工艺流程大体是:扎作—朴纸—写色—装配(饰)。扎作:先定好中心线,扎出狮胚(筋),突出形象特点:后枕企,额高且窄,眉粗、眼大、口阔带笑;杏鼻,面颌饱满,双腮突出。行内有所谓“刘备面”、“关公面”和“张飞面”等区别;“刘备面”宽圆,显得纯朴;关公和张飞面突额、梳子眉、额头有筋,显得凶猛好斗。狮背宽,中弓约1.4尺高,内有藤后垫。狮口长1.2尺,适合舞狮人表演采青吃椰子等活动。狮角有犀牛角、鳌鱼角、尖角、象鼻角、星角、羊头、虎头、牛头角等区别。
  佛山狮头扎作牢固结实,扎作竹筋时,纱纸的节口1000多步,每只狮头可承受体重100多公斤的压力而不会变形。所以要求采用清远产的大立青竹篾和广宁南街竹篾。每个狮头重为3—4.5公斤。
  纸朴:扑纸以纱纸、纱绸为原料,共扑6层纱纸,一般用柿胶为糊料,扪在竹篾框架上,纸要贴平正、接口不打皱,工艺要求很严格。
  佛山狮头的图案色彩参照戏曲人物脸谱造型,如红狮关公面、黑白狮张飞面、还有黑地二花脸、五彩二花脸、七彩二花脸几十个品种。艺人们用夸张的手法,一笔一笔在狮头上画出图案,再选用白兔毛、马尾鬃毛、五彩绒球、金属镜片、胶片等装饰在眉、眼、额、鼻、腮、唇等地方。青面狮为张飞脸谱,用黑色铁角配上牙刷须,饰以黑色的绒球,显得骁勇善战;红脸狮为关公脸谱,彩球白须,配大红绒球5个,梳仔眉,金鼻金角,显得义勇威武;白面狮为刘备脸谱,色调以白为主。近年来,艺人们创造了所谓“雄鹰展翅”狮髻,“双鱼戏珠”狮眉,“双龙争珠”和“双凤朝阳”的狮腮,眼珠内装上小灯泡,舞起来闪闪有光,眨眉弄眼,十分逗人。
  狮身称为狮被,以绸缎为原料绣制,饰以五彩排穗、小铜镜等饰物,并用黑布扎成一节一节的“脊骨”,造型十分夸张。
  (一)潮州花灯
  潮州花灯素来闻名中外。清宣统二年(1910年)艺人杨云楼、杜松创作的《红楼梦》、《白孟玉》两座灯屏,参加南洋劝业会后获奖;1928年林乐笙等艺人又创作了《凤仪亭》、《打金枝》等灯屏到新加坡展出;以后又创作《长板坡》、《水漫金山寺》、《昭君和番》、《甘露寺》、《丛台别》等10座灯屏送往伦敦展出;1935年为香港潮州八邑会馆制作《三气周瑜》、《九曲黄河阵》等灯屏,展出后大获好评,香港盛利洋行向其定做《皇姑考察》、《狄青取旗》等五座灯屏送加拿大展出。都一一获得好评。
  建国后,福建、江西、四川、广州、韶关等省市都曾经到潮州定制花灯,1953年林乐笙、林汉彬还制作了《水淹金山寺》、《荷花舞》参加武汉举办的中南地区民间艺术工艺品观摹展出获好评。1961年刘敬之为电影《荔镜记》制作4座灯屏,同年中秋节制作《陈三五娘》、《狄青平南》等灯屏,参加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的全国灯会展出均获好评。
  1972年潮州工艺二厂艺人张家泰参考上海灯罩的造型,以潮州彩灯的传统工艺制成台灯罩、吊灯罩、落地灯罩等36种产品,灯罩的外层为乔其纱,内层为白素纺,纺上画花鸟山水,十分素雅,销路很不错。1985年产值为33万元。
  (二)佛山灯色
  佛山灯色由来以久,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载:“上元开灯宴,普君墟为灯市,灯之名状不一,其最多者曰茶灯,以极白纸为之,剔镂玲珑,光泻于外”;“曰树灯,伐树之枝,稠而密平者为灯干,缀莲花枝头,多至百余朵,燃之如绛树琼葩。曰八角灯,中作大莲花,下缀花篮八面,环以璎络。曰鱼灯、曰虾灯、曰蟾蜍灯、曰香瓜灯,则象形为之。曰摺灯,可摺而藏者。曰伞灯,可持而行者。自元旦为始,他乡皆来买灯,擎灯者鱼贯于道”。当时有首竹枝词曰:“履端六日趁墟期,灯市繁华色色奇;最羡鱼灯成比目,树头花底缀双枝”。
  1927年佛山仍有13户生产灯色,并有行会组织通明行,1956年这13户制灯户成立了生产组。所产的灯色有三大类,一是竹织灯,一是纱灯,一是开合伞灯。竹织灯用石花菜糊面,纱灯用铁丝制,伞灯象伞把能开合。竹织灯名称比较多,规格不一。纱灯制作的规格较灵活,没一定的限制,伞灯即现在象伞形开合的天安灯。1985年佛山民间灯色扎作以民间艺术社、工艺总厂、乐器厂3个单位为主。著名灯色艺人有吴球、邓威、陈棣祯、欧镇洪等。他们长于扎作彩龙、人物、动物、彩灯以及各种秋色特艺灯。主要销往香港或转口到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近几年又发展装饰灯罩生产,有34个规格,主销本省。1982年灯色产值为55万元。1985年为香港太古城商场扎制了一座8米高、5米直径的特大龙凤彩灯,号称彩灯扎作之最。
  工艺总厂生产彩灯始于1970年,当时工人只有14人,外工156人。产品种类有:中秋灯、年宵灯等。1972年有工人20多人,产量20.84万只,产值44.22万元;1982年产量57.98万只,产值70.54万元。1984年发展了电镀走马灯,用塑料注塑成型,经过真空镀铝而成。这种灯仿金属材质,具有耐用、价廉、轻便等特点。还有龙凤灯、龙梅灯、龙鹿灯等灯色产品。
  中秋灯造型有橙灯、四方宫灯、六角灯、鲤鱼灯、蝴蝶灯、龙凤灯、莲花灯等数百个花色,用各种颜色的玻璃纸和丝绸锦缎,印上各种花纹图案扪制而成。还将铜铝箔剪纸衬在彩灯之上,显得色彩斑斓绚丽,金碧辉煌。此外还有绸孔雀、绸小兔、吉庆鱼、飞马等40多种动物灯色。
  年宵灯原来的造型比较简单,只用竹篾织壳,扪上薄纱即成。现在发展成绸灯为主,作工精细,有龙柱灯、福鼠龙柱灯、绸彩凤灯、绸古狮灯、绸麒麟灯等。均使用铜衬剪纸、五彩绒球、排穗缨络装饰,并绘上各种图画纹样,十分好看。香港客户订货颇多。
  佛山灯色曾经赴美、英、日、法、新西兰、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等国展览。1979年澳大利亚从佛山订购90米长的一条彩龙灯,表演后,反映十分热烈,当地报刊及电台均作了专题报道,称赞为“龙身再造,保存国粹”。
  佛山灯色在历届产品评比中都获好成绩,1959年全省工艺美术品评比时,《四方走马灯》获一等奖。1972年和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入选产品有30件,1979年《双龙戏珠灯屏》获三等奖。1978年被评为广东省轻纺工业系统名牌产品。
七、彩扎工艺
  (一)佛山彩扎工艺
  佛山民间扎作品种繁多,宋代已有制作彩龙和举办秋色的活动。当时已有“纸马火龙”的记述。宋时这种彩扎属于家庭手工业,明时技艺迅速发展,“搭棚之技甚巧,外国人恒称之。盖其未尝测量绘式,而空中楼阁……即成”,“狮头,制品精良,全省及外洋均来定购。作坊多在石路铺”,“扎作极有名,人物、故事尤精,外乡多来购之。又有不倒翁,为行酒令之具,外省销流极广”。
  (二)潮州彩扎
  潮州彩扎有各色花灯,如宫灯、挂壁灯、花篮灯、龙凤灯、莲花灯、瓜果菜蔬灯、花鸟虫鱼灯、走马旋转灯和各种几何形体灯。还有人物灯屏、纱灯、舞龙、舞狮、舞鲤的道具;节日张灯结彩用的纸花条、纸花篮;戏剧歌舞中用的纸蝴蝶和花朵等道具,以及庵埠的棉鸟等。其制作方法一般用竹、木、铁、纸、泥土等捏成架子,扎上绸缎、金银纸箔和塑料膜等装饰材料。彩扎的整体形象精致,装裱平正,再彩上花纹图案,极有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产品除供应省市工艺美术公司出口外,还为广州、成都、北京、泉州、武汉、南京等城市数十次灯展提供展品。彩扎艺人刘敬之、林汉彬还多次到广州等地制作大型作品,享有一定声誉。
八、瓶内画
  鼻烟壶是中国独特的工艺品,以内画壶最著名。艺人制作时用一根长约20厘米的竹签,顶端弯成钩状,醮上颜色伸进鼻烟壶中,在沙壁上绘以人物、禽兽、花卉及书法,成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其壶用水晶、玉石、珊瑚、金银等材料制成,壶体造型千姿百态,有圆、扁、椭圆、连体、琵琶、天球、棒槌、胆状、萝卜、梅花、鱼尾、高、矮、肥、瘦等式样。清时以内廷造办处的古月轩制作的珐琅彩鼻烟壶款式最好,收藏家视为珍品。
  汕头的内画壶是汕头市特种工艺厂工艺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吴松龄于1972年始创的,有圆壶和扁壶两类。圆壶分为大、中、小三款。大号瓶有梅瓶(高13.5厘米,直径6.5厘米)、胆瓶(高13.5厘米,直径6.5厘米);中号瓶有梅瓶(高7.9厘米,直径3.5厘米)、胆瓶(高7厘米,直径3.5厘米)、棒槌瓶(高7厘米,直径3.5厘米)、观音瓶(高7厘米,直径3.5厘米)、鱼尾瓶(高7厘米,直径4厘米)、盾型瓶(高7厘米,直径4厘米);小号瓶有萝卜瓶(高5厘米,直径2.5厘米);橄榄瓶(高5厘米,直径2.5厘米)、梅瓶(高5厘米,直径2.55厘米);扁瓶有老灯牌和新灯牌二种,老灯牌瓶(高6.8厘米,宽4.5厘米)、新灯牌瓶(高7厘米,宽4.8厘米)。这些瓶型取材于我国瓷器造型的佼佼者,结合内画的运笔绘画而设计,显得优雅别致。
  汕头瓶内画鼻烟壶以中国工笔画技法为基础,山水、花鸟、走兽、人物,用笔纤细,运笔行线如毫发,刻划传神,重彩重墨,层次分明。瓶壶外观有本色与用金线、珐琅彩绘两种。本色的内画壶由于有乳白的底色,所以多用淡墨淡彩,显得高洁典雅;用金线、珐琅做外装饰的内画壶多用重墨重彩,和瓶身金碧辉煌的图案外装相映生辉,十分华贵绚丽,成为汕头瓶内画鼻烟壶一大风格。内画山水画面山峦重叠,烟波缭绕,小桥流水,高阁重台,艺趣横溢;花鸟走兽,生动有致,千姿百态;而人物则刻划传神,百鬓千丝,笔笔清晰,仙姿秀逸,扑朔迷离。小小方寸,胜似大千。
  十多年间,吴松龄的壶内画《百鹤图》、《百马图》曾获全国第二次艺代会二等奖和广东省民间艺术展览会优秀创作奖。汕头壶内画作品还有:《达摩面壁图》、《史湘云醉卧芍药衾》、《八仙过海》、《江山如此多娇》、《黛玉葬花》等,均获广东省二轻工业产品创新二等奖。
九、刻瓷工艺
  广东瓷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半成品的瓷胎上刻出花纹,有“法花”、“划花”、“暗花”3种,然后上釉入窑高温烧成;一种是“取景德镇素瓷,以针或刀刺成种种花纹,花成,以墨填之,俗称刻瓷”。其源始于明末。建国后发现的瓷刻上,有明和清的“御制诗”;当时它只是一种弥补性的艺术。乾隆时内廷设立造办处后,才开始成为独立的瓷刻作品。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中国开办了第一个工艺专科“北京工艺学堂”,瓷刻被列为学习科目。
  瓷刻画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鸟、图案装饰、博古以及诗词歌文等。构图讲究形象、疏密、空白以及点、线、面的有机组合,诗文常结合画的需要而作。
  瓷刻画是以刀代笔,在瓷器上镌刻画,溶中国画、书法和金石为一炉的独特艺术,表现方式较为多样化,可以作线刻白描,线条淡雅、秀劲,也可作兼工写意、粗犷凝炼,体现用笔的的力量和镌刻刀法的质感。还可以作纯水墨清光漆封闭,花纹图案刻成后,用墨或彩色渲染出浓淡、层次,然后用清光漆或蜡涂盖于上面,画面以外不加其他装饰。作品古朴、明快。或者作墨底淡彩、堆彩、堆金等釉彩绘再烧成,这种工艺较复杂,难度较大,烧成后釉彩会发生变化。凿刻的画面经高温再烧后也容易破坏瓷件。但用这种工艺烧成后却有墨彩永久、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此外还可以作精巧的微刻或盈尺以上的大作。80年代中期,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曾小量制作刻瓷工艺品,其中33厘米瓷碟《松鹤延年》被选作叶选平省长赠给访问广东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礼品。
十、潮州木偶
  中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发展于唐宋而盛于明清。古时候的傀儡其实是木偶剧。广东的木偶戏,大约在元代由闽西传入潮州。明清两代,粤西的吴川、电白、高州、化州、廉江一带,木偶戏相当盛行,因此人称粤西地区是广东省的木偶之乡。
  木偶的体形和操纵技术各不相同,一般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四种。广东以布袋木偶和铁线木偶较多。
  潮州铁线木偶戏与布袋木偶戏和吊线木偶戏不同,它靠表演者操纵木偶背部及两手背的铁线来演出。一台木偶戏人数不多,但生、净、丑、末俱全,加上音乐和锣鼓,就是一台小型的戏剧,成为潮汕和闽南地区群众喜见乐闻的民间艺术。每逢婚寿喜庆、迎神赛会就有演出。
  潮州铁线木偶集潮州著名的民间工艺泥塑和钉金绣于一身。木偶的脸谱是按照戏剧程式描绘的,单花脸就有青红白灰、日月星辰几十种。生产泥塑脸谱的为澄海浮洋大吴乡。该乡生产公仔泥塑已有800年的历史,家家户户都懂得这种手艺。成为潮汕、闽南和东南亚一带喜爱的民间工艺品。
  木偶的服饰虽小,但是都由著名的潮绣艺人制作,一针一线毫不马虎。木偶头上戴的盔帽,只有半个鸡蛋壳大小,却用金银线、玻璃珠、绒璎等材料制成,台上一动便熠熠生辉。其服饰运用潮绣中垫高钉金技艺绣制,色彩斑斓。如花脸武将肩上两条金龙和胸前的蟠龙,龙首垫高浮凸,鬃毛用五色绒线绣制,龙身鳞片则采用潮绣中独特的二针企鳞针法、用金线绣成漩涡状,其余裙甲也绣满各种几何纹样,充分体现潮绣垫高立体、丰富瑰丽的艺术风格。
  潮州木偶的道具也十分小巧别致。整座戏台用3幅竹帘为幕,摆上小桌椅、披上小绣幕便成。因为戏台小,人员费用也少,行动方便。清末民初,汕头就有元香、老赛玉、三正顺、玉顺香、玉梨等几十台木偶戏班在全区流动。1954年潮州元香木偶剧团到北京参加全国木偶戏调演获得好评。以后由于电影的普及,个体木偶剧团纷纷“下马”,“文革”期间更是消声匿迹。1978年以后有所恢复。如今潮州、池湖、浮洋等地,演出盛况不减当年。1983年潮州市刺绣研究所制作了包括有生、旦、净、丑在内的《刘备招亲》10个木偶,送往在朝鲜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展览会”展出,获得有关部门的好评。
十一、民间玩具
  (一)潮州浮洋泥塑
  潮州浮洋泥塑产于浮洋镇以南四里的大吴村。很受东南亚地区华侨的喜爱。相传其生产始于南宋末年。当时福建彩塑艺人吴静山为避战乱,举家迁来大吴村,平日塑一些简单的泥玩具度生。从此世代相传,技艺益精,成为群众喜见乐闻的民间工艺品。光绪年间最盛。著名艺人吴潘强还独出心裁,用粘土掺豆腐捏塑“猴群”,施以彩绘,经过发酵,长出“猴毛”,十分逼真,在元宵赛会上被评为绝品。
  潮州彩塑按制作工艺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称为粗货。用模印制,产品有喜童、脸谱、神象等。喜童的品种最多,有胖娃娃、单童、双童、和鲤鱼童等。造型简炼、夸张,多用红、黄、蓝、绿等对比色调。脸谱多属潮州木偶和纱灯公仔的配套产品,小不盈寸,大至两尺。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如梁山泊108将、和合二仙、钟馗、观音等,每年都出口东南亚等地。
  第二类是用手工捏制的精品。从事创作的都是一些技艺高的名师,面对买主当场捏就,神态活现。第三类称为细货。模印和手捏兼施。内容多为群众喜见乐闻的潮州戏剧故事,艺人抓住戏中最精彩的情节和人物最复杂的内心活动,塑造出一组组塑像,每组三五尊;丑角贼头贼脑,旦角脸如桃花,尊尊生动传神,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潮州粉塑
  粉塑是用油料或胶料拌石膏粉进行堆塑的工艺品。潮州称为“捏凸”,闽南称为“漆线雕”。用于彩塑神佛塑像的服饰,也用于饰制神器、家具、戏剧头盔、道具,图案纹样有龙、凤、狮、麒麟、云水等等,塑后上彩贴金,显得颇为生动。抗日战争以前,潮州城内经营该业的作坊有五六家,其中有海如、松盛、月盛、章英记、万顺等。建国后,潮绣厂常运用这种工艺为戏服、头盔和道具进行装饰。工艺师蔡宝源用粉塑创作的《九龙屏》和《狮子戏球》屏风,参加各种展览会展出后均获好评。潮州市文化用品厂用粉塑制作的装饰漆盒,内外销路也不错。1985年开始被运用到潮州彩瓷的堆金工艺上。
  (三)潮州香稿塑
  用香稿树碾成碎末,原是制作神香的原料,掺水后调成泥状,有很强的可塑性。清时已有人用来塑成人物、龙凤、花鸟,贴在大神香上作为装饰品。1960年潮阳县工艺美术厂艺人黄星阁、黄斯毅始制作了《二老弈棋》,发表在《羊城晚报》上,受到好评。70年代,该厂又有10多人从事香稿艺术创作,作品有《牛郎织女》、《李陵》、《十五贯》等摆件和木偶头、京剧脸谱、彩童等,因价格低廉,年销量不过1万元。1980年秋,该产品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引起美国商人的兴趣,订货10万元。1984年和1985年两年,每年生产总值均在3.5万元左右。
十二、现代玩具
  (一)佛山玩具
  1982年初,佛山市工艺服装工业公司与香港宏基玩具有限公司签订来料加工毛绒玩具的合同,并引进高速平缝车40台和四柱冲床等设备,成立了佛山市玩具厂,职工60人,当年2月生产AC/—1毛绒玩具300打供出口试销。1985年1月,该厂改名为佛山市玩具总厂,职工增加到260人,另有发外加工人员180人,产品有猫、狗、熊、鼠、兔、象等长绒动物玩具,电动车、船玩具和塑料玩具等;共设9个车间年产值为195万元。其中高档玩具还装有录音机和电脑。毛绒玩具经过裁剪、车缝、填充、整形和严格检验后才出厂。1985年该厂的“华宝”牌长绒玩具获广东省儿童优秀四新产品称号;同年9月又获广东省优秀产品称号和全国少年儿童生活用品金鹿奖。
  (二)澄海晴纶绒玩具
  澄海县城东剪纸工艺厂,1984年开始生产晴纶绒玩具,产品有龙、狮、狗、猫、兔等动物玩具和狮头、灯笼等,销全国各省市和世界各国,尤以东南亚一带最为欢迎。1983年仅销0.344万件、产值1万元,1984年增加到2.9万件、13.13万元;1985年达9.08万件、32.51万元。
  (三)潮安塑料玩具
  潮安塑料玩具厂生产的塑料玩具,1985年产值170多万元,品种有19种,其中有婴儿玩具琴不倒、音响锤等;幼教玩具,地滚球、测智器等;模型玩具篮球游戏机等;发条玩具摇翼飞机、小驴车、幸运狗、小天使等;电动玩具大篷车、快乐狗、吉普车、小猪上市、爱畜闲游等。产品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安全卫生,很受各地欢迎。1984年篮球游戏机获广东省优质产品称号;快乐狗获广东省二轻四新产品奖;幸运狗获1985年全国儿童生活用品新产品金鹿奖和广东省儿童生活用品优秀新产品奖。
  (四)广州童车
  建国前,广州只有几家生产儿童三轮车和兼营修理的作坊,1956年加入了文星玩具社,开始小批量生产童车,1965年并入广州玩具厂。1975年陆续增加了专用机械,先后生产了202型、204型和206型靠背童车交出口公司收购出口,1985年改名为广州童车厂,吸收了国外童车造型的优点,车架用薄钢板成型,并采用冲花压型车轮代替单车钢线型车轮,车身油漆,镀锌光洁度好,造型美观多样。1987年,广州童车厂已能生产三轮车、小轿车、手推婴儿车、婴儿学行车等20多个系列产品。其中206型靠背童车获1980年全国童车评比高档童车第一名和1981年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奖;802型靠背童车获1984年全国童车质量评比优秀设计奖。1987年该厂有职工275人,年产童车22万辆。
十三、潮州香包
  宋时,潮州民间就有用香木雕刻后,裹上绸缎,随身佩带的“辟暑笼”。据称可以辟邪避暑。后经民间艺人不断改进,把香木改为香料,逐步演化成为现在的香包。姑娘出嫁都要预先绣制一批作为嫁妆,有的赠给新郎、街坊邻里和亲戚朋友,有的布置新房。人们也根据香包的手艺评论新娘贤否;香包绣不好,新娘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它和潮绣一起逐步发展成潮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明时有出潮剧《香囊记》,说的就是男女用香包作为爱情信物的故事。民间每逢结婚当日,新房之中,厅堂之上,喜幛幡幕,到处都挂着各式各样的香包、灯彩、吊坠,争奇夸胜。其品种大体上有如下几种:
  香囊 以绸制成,分有底和无底两种。香料装在布层中间,可闻可佩。辟暑笼、菏包、平安袋都属于这类作品,是香包中比较高级的礼物。
  针包 用绸布扎成一圆团形,用于插针,故名。或配上小型香包,成为日用装饰品种。
  粽球 自宋以后为纪念屈原而制作的工艺品。它先用厚纸折成三角形,内垫棉花,外以五彩丝缠绕,饰以五彩珠,下垂一束五彩绒线;或用蛋壳、算盘珠、铜钱彩扎组合,造型十分古朴有趣。
  瓜子鸡 以晒干的瓜子缀合成鸡的羽毛,一头缝上红绒布剪成的鸡冠,另一头插上几根小羽毛,用铜丝扎成鸡脚便成。
  此外,还有纽缄、结带等,虽是艺人随意而作,但都十分夸张概括,妙趣天成,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装饰纹样,繁简适当,常用散花、散叶作为点缀,每有神来之笔。
  潮州香包用料主要有绸、缎、布、绒、纱、金银线、棉絮、镜片、珠子等等。制作时要经过刺绣、剪样、贴底、盘金、缝合、塞棉絮、装香料和穿珠等10多道工序。清末商人开始收购经营,其中比较有名的如潮州永成行,每年组织出口1万多件。
  1962年潮州手工业局组织艺人对香包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1964年潮州工艺研究所成立香包研究组,艺人杨雪友结合潮绣盘金钉珠工艺。创作了《飞禽走兽》立体香包摆件,在当年的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被外商誉为“东方艺术明珠”。1965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潮州香包《小兽》;1973年杨雪友的《花篮吊坠》被收录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型画册;1984年5月和7月,叶天津的《双凤吊坠》被发表在《人民日报》和《广东画册》上。
  1968年汕头工艺日用品厂生产绣香包玩具5.8万件,1981年增加到53.3万件,1982年被评为轻工业部和广东省优质产品。
十四、纱丁
  纱丁是潮汕地区民间独特的彩扎工艺品,作品有的供厅堂陈列摆设,有的只作拜祭焚烧之用。建国前,潮汕民间喜用彩扎娃娃为新婚人家祝贺,生育男婴的人家,正月祭祖时也要制备纱丁放置祖先神座,以求保佑。所以彩扎纱丁生意多在年末才兴旺。供陈列摆设的纱丁,有3寸、5寸、7寸、12寸数种,泥头纸胚,绸缎制成袍服,二三尊为一组;多表现潮州戏剧情节,并以玻璃罩罩住。供拜祭用的纱丁一般高为两尺,人物头部为纸脱胎,竹篾扎成身躯,糊纸制衣服,拜祭完毕即予焚化。纱丁公仔和其他彩扎工艺品一样,深受潮汕地区人民喜爱,并出口泰国、新加坡、印尼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十五、果印饼模
  (一)佛山饼印
  清末民初,佛山已有饼印行,专事饼模雕刻。产品有中秋饼模、色饼模、佛公饼模等。各种饼模刻有动物和花卉图案以及糕饼名称、制饼的店名(如“佛山”、“双喜”和“莲蓉肉月”)等。雕刻刀法简炼,粗劲有力,纹路深滑,故所印饼纹清晰,脱模时不粘粉垢。雕刻饼模的材料多为荷木,纹理细腻,雕刻方便,不易爆裂,深受港澳和东南亚一带饼家的欢迎。同治年间,佛山有个官员陈金就,字萃良,号丽川,由国学选授州同知。其父和壁,以制饼模为生。金就为官后,仍“躬承父业,刻意雕镂,巧夺天工,其门如市,乃节俭自处,遂以起家”。
  建国初期,佛山市仍有冯碧山两家专业饼印作坊,1956年组成佛山图章社,1965年改名佛山雕刻工艺社,有职工36人,每年生产中秋月饼印和色饼印六七百个,销珠江三角洲一带饼家、酒店和民家,也销香港、澳门及南洋等地。1975年饼印雕刻艺人创作了《双龙云片》、《和合二仙》、《宝鸭穿莲》、《荷蝶八仙》等中秋月饼印以及“鱼仔”、“佛公”等色饼印,颇受各界好评。1980年共生产饼模126个,1982年产130个,1984年产80个,1985年产64个。
  佛山的饼模和果模,所刻图案与北京、苏州的饼模稍有不同,作品有猪,身长7厘米,头占三分之一,肚大腰凹,臀部肥壮。青蛙,两腿粗大,作跃跃欲跳状。鱼,长10厘米,以平槽刀法雕刻,鳞片、尾鳍极为宽大。
  (二)潮汕果印
  潮汕民间果印的形状多为桃子形、圆形和梅花形,内刻“喜、寿、福”和吉祥花卉纹样;食品店的果印则有兔、羊、龟、鱼、莲花、石榴、佛手杂锦印等。糖果店中还有一种六角形的糖塔木模,专门用于印制迎神赛会的六层糖塔。建国初期,潮州南春路的时昌、中华模印店,所产果模销潮汕、梅县和福建一带,也出口新加坡等地。1957年与潮州市木雕厂合并。
  揭西县工艺厂也是潮汕果模生产的重点企业。1956年有社员28人,年产果模8672个,销潮汕各县和出口东南亚各国。1965年产量大增,产品有糕印、桃印、杂锦印和龟印等4个品种、124个规格。以优质柯木雕刻,花纹有鸟兽虫鱼和水果等图案,雕刻的线条流畅,深沟平底。当年为4.66万个。1978年生产7.29万个,由汕头土产公司收购后出口东南亚。
十六、木屐
  (一)概况
  木屐是广东民众常用之履,它起源于春秋战国。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载称:“桴木产江溪中……身坚,类桐,惟恨软不胜刀锯。今潮、循多用其根匏而为屐。当未干时,刻削如割瓜;既干之后,柔韧不可理也”。又云:“或油画,或漆,其轻如通草,暑月著之,隔卑湿地气”。晋时逐渐流行民间,有很多人以制木屐为生,《南齐书?江泌传》载:“泌少贫,昼日斫屐,夜读书随月光”。宋时新会东莞一带,女子出嫁需有漆画彩屐作嫁妆。明末清初屐多由杂货店经营,民国时才有专营木屐的商店。建国初期广东人穿木屐仍很普遍,1964年塑料拖鞋问世后才逐渐被淘汰。广东用苦楝木和松木制作的木屐以前大量出口南洋等地。
  (二)大良木屐
  木屐是顺德大良传统产品之一。顺德是水网之乡,群众喜穿木屐,因木屐穿着方便,价钱又低廉。20世纪40年代,大良木展业比较兴旺,产品不仅内销,还大量出口港澳和东南亚一带。当时木屐商有3家,最大的是“程沃记”,次之是“伍义记”,又次之是“黄萧”。当时木屐生产人数达300—400人,每人平均日产40双,年产量达400多万双。
  大良木屐品质优良,在香港享有盛誉,深受香港居民喜爱。木屐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木制的,是名副其实的木屐;二是竹制屐,展底钉有胶板,也统称为木屐。
  木屐用松、榕、元等杂木制成。竹屐则以竹子为材料做成。木制屐为主,竹制屐只少量风行一时,60年代后期基本绝迹。木屐花色品种繁多,主要有夏威夷、安南庄;规格有高蹭、半高蹭以及油漆和白身屐等,规格有100多种。
  木屐的制作工艺,由选料开始,分为锯木—作胚—造型—油漆—成品等。均由手工操作,工人体力负荷重,收入低微。1956年以后开始使用机械锯木,其余仍是手工操作。
  建国前木屐工人生活比较艰苦,抗日战争时尤甚。建国前夕,从事木屐生产的人数剩下30人左右。自产自销,就地销售,勉强维持生计。
  1953年人民政府组织生产自救,把个体手工业初步组成祥号和联号两间联营合作企业,1956年转为木屐生产合作社,社员39人。由顺德县手工业联社与出口公司挂钩,组织木屐生产及出口外销。1957年大良镇木屐年产5.63双,1959年全县发展到56万双。以后由于木材供应紧缺和涨价,收入下降,因而转产,1965年基本停产。
十七、风筝
  中国风筝,古称“纸鸢”,江南称“鹞”。“南海之佛山,岁九月十日为放鹞会。先期,主者悬式于鹞场。鹞皆以白楚纸为之,凡两翼,一竿一弓。翼广一尺,以平为上。竿长三尺,弓两尺,弦为竹根片或铜片,以薄为上。主者察之,嵌以印”(《岭南丛述》)。清代,广州在九月初九重阳登高时放风鸢,而琼州则在五月,因为“南风盛时”也。大的风筝,截竹为骨,上捆以布,以藤条为绳,上面还带响器,放之,声闻数里。
  建国后,广东各地放风筝的活动已经大大减少,只有阳江的风筝仍然十分活跃。阳江县群众性的放风筝活动,也在风和日丽的重阳节举行。是时,县城的风筝都集中在城郊望疗岭或北山上放飞,仰望天空,千姿百态:有奋翼冲霄的老鹰、飞机以及蜈蚣、沙燕、双桃、灵芝、蝴蝶、八角、白鲳等等。
  1986年重阳节,阳江县首次举行风筝邀请赛。城东望疗岭上人山人海,观众近10万人。报名参加比赛的有百多架,没有报名参赛的自由放飞者数百架,场面十分壮观。
  风筝大致可分为适于较大风力放飞的和适于微风放飞两个品种,造型则可归纳为:八卦类和八角类、硬翼类、软翼类、串活儿类和筒子类5种:
  八卦类 用四根一样长的竹条,扎成两个一样大的方框相错结在一起,糊上纸即成。左右两角用线在背后结起,使风筝成瓦片状,下面安上尾巴。
  硬翼类 上下两极与翼鲦左右两端结成直角,糊上纸翼子形成风兜,能蓄风又能泄风,风起变化,鸢能稳定自如。
  软翼类 只有上翼条,没有下翼条,擅远不起高,只拴一根提线,便于盘旋。
  串活儿类 作品以蜈蚣为风筝之王,气势最大。由若干节圆圈连缀起来;扎制时用竹条绑成圆圈,再横着绑一根扫把枝即成,每节距离相等。蜈蚣头多为立体的,每节的连缀有用三根线,也有用4根线的。
  筒子类 为立体风筝。有圆的,也有方的;还有三角的。制作时先把大小相同的两个竹圈,一上一下,用两根小竹连结绑起来,四周糊上纸,即成单个筒子,底是空的。提线绑成45度角。也可扎成双筒的。这种中空的立体风筝,1980年以后国外很流行,有扎成特大筒子的风筝,能载人上天空滑翔。
  除阳江外,潮州也有少数放风筝的活动。每当秋天风和日丽时,潮州群众就到凤凰台沙滩举行赛风筝的活动。民谣云:“九月九,风筝断线满街走”。所放风筝种类和题材很多,有神话人物、动物、龙凤、鱼虾、器皿等等。不但式样美观,飞得也很高。其中有长两丈的蜈蚣,不用飘带,便可直上云天。
十八、神纸业
  民国元年(1912年)神纸已是汕头的大宗出口产品。梅县松口、潮州庵埠、汕头澄海,不少人以制神纸为业。澄海莲阳铺从事此业的商号70多家,有3万多人赖此为生,每年出口三四百万元。主要销香港、天津、青岛、烟台和出口暹罗、安南及新加坡等地。
  佛山染纸业,清同治光绪年间最盛。有操作工人3000多人,家庭辅助工二三千人,大小染坊数百间。产品有年红、杂色、花红、蜡笺4种;以年红和杂色的销量最大。所用的原色纸多来自福建、赣南和粤北等地。1921年前,广东省厘金局规定外地运粤的纸都到佛山集散,故佛山该业特别发达。以后集散地点改在广州,香港、澳门随后开设了主华昌、广达源、万盛、福荣、新源发等染纸厂,采用洋纸洋颜料和广东产品竞争,佛山染纸业生产稍减。1938年佛山沦陷后,只有黄永合、永贞、天安、永吉昌等几家染馆能够勉强维持生产。其他染馆和染店纷纷停业或迁往后方城镇经营。抗日战争胜利后,佛山从事染纸生产仍有500人左右。1951年生产1048.66万张;1952年降为794.68万张;.3万张。1956年以前,全市染纸业有45户、287人。1958年成立佛山市制染色纸厂,职工共528人。以后由于迷信纸销路逐渐缩减,1980年生产工人进一步减为34人,辅助人员也减至70人。市郊东升乡的乡办企业遂起而代之,有生产人员200多人。当年,佛山全市染色纸的产量为1000万张。1982年继续降为600万张左右。
十九、扇、檀香扇、骨扇
  中国扇子种类繁多,有纸扇、羽扇、纨扇、葵扇、蒲扇、麦杆扇、竹丝扇、檀香扇等。分平面扇和折扇两类。平面扇以团扇最古老,其扇用绫绢制成,故又称绢扇、纨扇和宫扇;又因古代女子见到生人时,害羞时往往以扇遮面,故又有“纨面”和“便面”的别称。折扇舒展自如,携带方便,南北朝时士子已经广泛持用。唯当时制作较为粗糙,直到北宋时传入朝鲜折扇以后才日趋精致。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的制扇作坊,不但以绫罗、鸟羽、宣纸、骨片以至象牙、檀香等高级材料制扇,还在扇的装饰、造型、绘画、题款等方面争奇斗胜,近百年间,苏州的团扇和檀香扇、杭州的黑纸折扇和湖州的羽扇,都是国内久享盛名的地方特产。广东则以广州的象牙织扇和檀香扇、新会的葵扇、佛山和兴宁的纸扇、肇庆的牛骨扇最有名。
  (一)广州檀香扇
  广州的檀香扇,以檀香木制成,摇动时幽香四溢,辟秽怡神,素有“扇在香存”的盛誉。檀香木品种甚多,但香味和木质适合制扇的只有印度贡香、印尼的地扪香和澳大利亚的雪梨香3种。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将这些檀香木输来中国,广州艺人得天独厚,首先用它拉花制成工艺折扇,返销东南亚和欧洲各国。上海、杭州等地的扇庄也到广州采购转口。当时广州的扇坊和扇庄都设在大新路、状元坊、德星路、长寿路一带,所以这些地方也成为文人雅士经常聚集的地方。
  当时广州生产的檀香扇,扇面只有9页,页面较阔,每页雕刻一眼,用丝带胶粘。扇的胚形一般为平顶直身,此外还有比较精美的如意顶和连环膊股等。清末民初,扇页增加到为20根,胚身比原来窄;抗日战争时又增加到30根,扇眼也雕刻为三眼。这种样式一直沿袭到今。
  当时,各个制扇的作坊各有生产和经营的范围,分别为拍扇胚的扇仔行、拉花的贡牙行和刨骨料的牛骨行,互不争夺。道光年间曾经发生一次“越行争食”的事件,后由南海县翰林裴景福调停,重新订立行规,并立石为记。后石碑失。
  抗日战争后,制扇艺人生活很不安定,不少人改行或回乡下种田;广州剩下的制扇艺人寥寥无几,常用“朝种树,晚锯板”自嘲。
  1955年广州有30多个制扇艺人首先成立了第一骨木扇社,1958年改名为艺华檀香工艺厂,同年5月,广州又成立清风扇社和雄鹦羽毛扇社。1960年这3个社合并,先后改名为清风扇厂、广州扇厂和红城扇厂,生产较为稳定。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转产,技术力量流失,生产受到一些损失。
  1972年檀香木缺乏,开始用本国木材生产枣檀扇。1981年制成仿象牙扇和烫花扇,受到国内外客户的欢迎。1978年该厂与艺光象牙工艺厂合并,1985年改名为艺光象牙檀香工艺厂,有职工100人。
  广州檀香扇传统的图案有花卉、佛手、福、禄、寿、蝴蝶、通菊、琴花、秋蝉等,以特制的锯条拉花,每扇页拉花洞的目数由原来的20目增加到100目,高精产品达到200目以上。近年来还发展通雕人物故事和花鸟图案,受到各方的好评。1956年产量3万把,产值6万元;1986年产量为15万把、产值75万元;销西欧、北美、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国内各旅游商店的销售情况也很不错。获得各种褒奖的产品有:
  12寸《武汉长江大桥》檀香扇,获1959年广州市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奖。
  11寸《嫦娥奔月》檀香扇,获1959年广东省工艺美术品一等奖。
  12寸通雕《三打白骨精》檀香扇,获1976年广州市工艺美术品奖。
  11寸《吹箫引凤》和9寸《麻姑献寿》檀香扇,获1979年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庆祝建国30周年展览优秀工艺作品奖。
  12寸通雕《八仙过海》檀香扇,获1980年广东省旅游工艺品奖。1981年获全国四大檀香扇评比第二名和广东省优质产品称号。
  11寸《梁祝》枣檀扇和11寸仿牙烫花扇《英雄花》,获1983年广州市花评比优秀奖;仿牙烫花扇《贵妃赏花》获全国国际旅游会议表扬奖。
  1984年广州艺光厂生产的仿牙系列扇被评为广东省优质产品。
  (二)肇庆牛骨扇
  肇庆扇类产品有檀香扇、香木扇和仿牙扇等。以仿牙牛骨扇最有地方特色。该扇洁白润泽,片薄如纱,呈半透明状。而且经过药物处理后,骨片坚韧耐用。艺人在扇面上雕刻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显得玲珑剔透,古雅大方,被誉为中国名扇之一。
  该扇是1949年建国前夕才开始生产的。当时,大批高要籍的制骨扇艺人从广州和香港回到家乡,参加“土地改革”,后来留在当地生产骨扇和檀香扇,1957年合作化时组成了肇庆市骨木扇生产组。
  1984年该扇获广东省旅游产品优秀创作设计奖。1986年获广东省第三届专业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创作设计奖。
二十、潮汕嵌瓷
  潮汕嵌瓷俗称“聚饶”、“贴饶”或“扣饶”。不管岁月流逝,风吹雨打,颜色始终如新,是潮汕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和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艺术。始创于明万历年间而盛于清代。初期只用碎陶瓷片在屋脊上嵌贴简单的花卉和龙风等图案,清末才由瓷器作坊烧制瓷碗并加以彩绘,由嵌瓷艺人剪裁后,镶嵌成平贴、浮雕或立体圆雕,装饰于祠堂、庙宇、亭台、楼阁和民宅屋脊或照壁等建筑物上。其制作方法是:用石灰、红糖和草纸调成浆,然后将钳剪好的彩色瓷片按设计画稿镶嵌。如属立雕则先用铁丝扎好骨架,用灰浆塑好雏形,再用瓷片镶嵌。庙宇、祠堂屋脊上的作品一般为《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等,气势雄伟,色彩绚丽;脊头屋角的作品则多为《嫦娥奔月》、《三星》、《红楼梦》和《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屋檐墙壁则多为花卉、鸟兽、鱼虾、昆虫等;照壁上最多见的是《麒麟吐书》、狮、象、鹤、梅、鹿等图案。室内挂屏和摆件,更是精工细作,填色描金;有的还用玻璃珠、胶片点缀,十分光彩夺目。
  1951年普宁县占陇区陇头乡的王永正,将许梅洲、陈云龙、陈文红、钟玉俊、陈如逊、黄启籍等组成普宁县文联陇头美术组,首先制作了《方十三罪行录》嵌瓷群塑,受到好评;1956年又为工商、农林、银行等单位制作《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立体瓷塑,该作品有人物50多尊,每尊高30厘米。1958年该组升格为国营工艺厂,厂址设在白塔秦乡,生产人员8人,处女作为嵌瓷挂屏《荆轲刺秦王》和立体摆件《和平鸽》,深受当地华侨喜爱。1961年该厂与皮革厂合并后,生产人员增加到12人;1962年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接到外商一批订货任务,生产了挂屏《巾帼英雄》、《四美仕女》、《三星图》和观音、关公、伯公等神佛贡牌,年产值1万多元。随后,许梅洲被授予汕头地区艺人称号,陈云龙被邀请到广州美术学院协助制作嵌瓷壁画。1964年该厂增加到20多人,年出口嵌瓷830屏,产值3万多元。1965年人数增加到30多人,产值近4万元,销美、英、法、日、泰、加拿大、新加坡及香港澳门等地。1966年为新加坡一慈善机构制作《西游记》人物72屏、《二十四孝》人物24屏,受到广泛称赞。
  1968年嵌瓷生产工艺进行改革,用电动研磨机代替手工研磨色料,用喷色代替人工刷色,以瓷代灰塑造人物头面,提高了产品质量和艺术效果。1972年瓷嵌作品《八仙》受到新加坡客商的欢迎,订货400屏,产值2.4万多元。当年许梅洲创作的80厘米高的立体嵌瓷《郑成功》和陈介然创作的挂屏《三打白骨精》,被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1974年吴家祥创作的150×100厘米大型嵌瓷挂屏《大闹天宫》成为古今嵌瓷之最。1977年王春潮等人创造了分块镶嵌青花浮雕《三星》插屏新品种,嵌瓷制品产量达1200屏,产值7万多元。1983年因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出口减少至不足1万元,部分人员转搞农村建筑装饰。1985年剩下4名艺人为揭西棉湖古庙修复嵌瓷装饰,又为清远飞霞洞制作了22米长的《梁山泊108好汉》浮雕。著名嵌瓷艺人苏宝泉在修复潮州开元寺大雄宝殿、观音阁和地藏阁屋脊上的瓷嵌中,工艺受到广泛的赞扬;其中大雄宝殿屋脊上的《双龙抢宝》,龙头高两米,龙身长10多米,被誉为嵌瓷杰作。
  1980年工艺师王春潮为在香港举办的中国特种手工艺展览会制作了嵌瓷挂屏《鸡菊》。他用洁白晶莹的瓷片剪成雄鸡的白羽,用朱红瓷片饰成鸡冠,尾巴用黑瓷片,塑造了一只振羽欲鸣的雄鸡,与弯曲伸展的花辫相映成趣,第一天就被客商购去。以后他又创作了《三星高照》新作,产品用瓷塑烧成,人物神态更加生动,产品质量更加稳定,所制瓷片“白如玉,薄如纸,光如镜”,艺术更加完美。
二十一、灰塑
  灰塑是流行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城乡的建筑艺术。明清两代最盛,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佛山祖庙如今仍到处可见到清代的灰批作品。现存的“郡马梁祠”牌坊作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已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至于清代和民国时的灰批作品,在佛山建筑物的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几乎随处可见。艺人用石灰在上面进行浮雕、半浮雕和圆雕,创作了许多精美的作品,题材有四时花卉、山水树木、文房四宝、吉祥如意的图案以及《三顾茅庐》、《八仙过海》、《刘伶醉酒》、《万花楼》等民间故事。制作时先以开边的瓦筒和铜铁线作为人物的躯干,用根灰或纸筒灰进行立体造型,然后在壁上批塑背景饰物,最后才把塑好的单个人物安装上去。突出故事主题和层次。半浮雕灰批作品工艺较为简单,艺人先在壁上钉好铁钉,糊上根灰,批好模型,雕塑完成后,加以彩绘便成。惟要求线条粗大,色块要大。人从地面仰视时效果极好。
二十二、化州橘红雕
  化州橘红,其果如橘,有清香,可入药,对支气管炎、咳嗽、胃寒等疾病有疗效。清时被列为贡品。以化州城内赖家园、李家园所产最出名;“相传橘树下有礞石,每年结实后,州官循例验明,遣役驻守,熟后派员督采,入贡者长须七寸。咸同间粤寇扰乱,州署被兵,树为火逼,大株遂枯,仅留孙枝,结实不及贡式”。
  嘉庆年间,赖氏家人利用橘红的可塑性开始进行艺术加工。每年农历七八月果熟时,选择果形圆正的果实,通过揉搓、去瓢、绷扎、烘晒和雕刻,制成十八珠镯、108珠链等产品,以后技艺逐渐发展,制成了茶叶罐和烟盒等。1912年李家园的黄淑英用挤压的方法,在制品上面刻印出花木山水和诗词等图案花纹,使其更具有观赏价值。1918年以后开始出口香港及东南亚,年产二三百件。
  1955年赖李两家制作橘红的人参加化州县手工业棉麻生产合作社,成为橘红生产车间,对橘红的造型、雕饰更加精心,在烟盒、茶业罐、仿古瓶、烟斗等制品上面,雕刻《宝山积翠》、《碧波风帆》等图画和诗词,有的则刻有龙凤花鸟等图案,并生产传统的橘红珠链,每年产量为1000件左右,最高时达2000多件。
  由于橘红容易受潮变质,难以长久存放案头玩赏,销售量不大,价值也不高,1962年该车间转产石雕。以后除少数爱好者业余仍有制作馈赠亲友外,已经很少有人生产了。
二十三、大良梳篦
  顺德梳篦原用乌梅木、东京夹木、坤甸或麻木制成,后改用竹制作,称为竹篦。形如“非”字。梳齿边疏边密,密者清除头虱效果最佳,极受民间欢迎。其创始人为清朝乾隆时大良镇人谭为。该镇篦业最盛时,东关城基就有篦店40多间,全镇从业五六千人。广州长寿里也有篦店40多家,经营仰光、吕宋、泗水、爪哇、新加坡、吉隆坡以及秘鲁小金山等地出口业务。
  以后产品工艺日趋精美,篦身油漆雕花,甚至镶上骨片,刻有《六国封相》等图画。清初著名学者罗天尺在《五山志林》中称:“粤篦以予城造者最良”。日寇入侵时出口停止,生产下降,抗战胜利后,从业有130人。
  1961年全县产量为23.72万只,1963年为43.61万只,1974年为70—80万只,职工由36人发展到170人,厂外加工人数有800人;1978年产量达99.94万只,是顺德竹篦业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以后由于油漆、竹子价格大涨,工厂生产100只竹篦亏损6.9元,1980年产量降为69.6万只,1981年降为30.91只,1982年再降到17.5万只,1983年停止生产。
二十四、广州篆刻印章
  广东省篆刻印章的技术,汉时就已经很高明。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龙纽金印“文帝玉玺”字体端庄,布局典雅,刀法遒劲。其质量和精致程度比汉朝玉玺还胜一筹。当时印章雕刻工艺极为讲究,它集中了书法、绘画、雕刻技艺于一身,方寸之地,变化无穷,故后代刻印工匠都以师法汉印为正途。元时画家王冕用花乳石篆刻自己的印章,始开文人篆刻之端。明时南海县刻印名匠朱未央,“所摩秦汉印章亦古雅。于晶玉上作蝇头真草字体,遒媚如二王,迅疾如风”。篆刻材料也越来越多,一般有铜、牛羊角、象牙、晶、玉石、木,近代还有塑料等。
  广州红印刻字厂现有职工335人,篆刻人材颇多,工艺名师何作朋(年)的技艺最为人所称道。他是书法家吴子复的弟子,《篆刻艺术选集》和《当代篆刻》收编其作品甚多,并作了较高评价。
二十五、 玻璃工艺
  广东的玻璃工艺清时就颇为出名。清廷造办处玻璃厂开办时,就从广东抽调了多名工匠前去效力。康熙末年,广东工匠程向贵制作的“雨过天晴”刻花套杯和周俊制作的“雨过天晴”素套杯,都非常有名,受到雍正皇帝的嘉许。
  1893年有一个姓黄的四品顶戴外交官,在美国学到玻璃刻花的技术,回广州定居后,平日常制作玻璃刻画送人,受到各方的好评。黄死后,他的徒弟郭志泉继其衣钵开了一间成业公司,专营玻璃刻画和镜画,生意颇为兴隆。1918年又分出一班人,成立永绍玻璃镜画公司。当时年仅20岁的谈弼也在这间公司学艺。很快掌握了各种技术,能够将岭南画派创始人居廉和居巢以及冯序东、何祖椿等人的作品入画,把广州的玻璃刻画艺术推上高雅之堂。成为当时厅堂的时髦装饰。以后20年中,广州市就发展起六七家玻璃刻画公司。从业近100人,抗日战争期间,各公司相继倒闭,只剩明光公司勉强维持到1949年底也宣告倒闭。
  1958年泮溪和北园两大酒家装修,由谈弼制作了一些玻璃刻画安装,显得十分古朴典雅,受到各方面的好评。1962年陈郁省长应港商的要求,指示广州市恢复这项工艺。6月,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把谈弼从荔光制镜社调入,并招收5名青年艺徒,开始接受港商定货。在研制过程中得到城建规划专家莫俊英、蔡德道,著名书画家秦咢生、马国权、李国华以及工艺美术专家梁纪、李廉、张尊生、陈少芳等人的指导和帮助,制作了许多名作,如白云山双溪山庄别墅装设的套红片花鸟画及仿徐悲鸿水墨画《奔马》,兰圃嵌饰的银光磨砂刻画《金鱼戏水》和《丰收渔影》,海珠花园镶挂的大型镀银上彩刻画《水乡》以及珠岛宾馆、爱群大厦、电信大楼、广州酒家、广东迎宾馆等的各款玻璃刻画,都是这个时期大放异彩的作品。
  1965年秋,广州市二轻半工半读学校成立,设有玻璃刻画专业班,由何国洪担任该班专业技术课的老师,系统教授美术理论,形成了广东省独具一格的工艺装饰品。
  1972年5月,玻璃刻画并入广州市南方玉雕厂,并增加了18名艺徒。同年10月,创作了大型玻璃刻画座屏《海珠春晓》,赴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购作长期陈列。1973年又为新建的广州火车站贵宾厅复制一座。接着,国家建委、广交会新址也分别定制了几批玻璃画,先后参加1978年至1979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和广东省工艺美术展览并获奖,其中有一批产品为东方宾馆、白云宾馆、北京饭店等重点装修工程选用。
  1979年8月,玻璃刻画人员并入广州红木小件工艺厂(即现在的红棉雕刻工艺厂),为桂林的榕湖饭店、旅游总公司制作了大量的玻璃刻画,作品受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师生的称赞,有的还创作画稿,制品均被新加坡和港澳商人购去。
  1984年以后,玻璃刻画在楼堂馆所和园林建筑上的装修应用越来越广,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原料辅料全部使用国产。
二十六、有机玻璃纪念章
  广东佛山市工艺厂的有机玻璃纪念章,是很有纪念意义和宣传价值的产品,1987年除西藏及台湾省外,畅销全国各省市,1981年获全国旅游工艺品优秀产品奖;1983年获中国国际旅游优秀产品奖;1984年获广东省优秀旅游产品奖。1978年至1979年制作了大量的彩色珠光热压民航纪念章,1980年至1981年采用铝牌双面感光染色工艺制成彩色图案的铝牌真空密封有机玻璃纪念章,获1980年广东省科技成果先进奖二等奖。年产值200多万元。以后又采用有机玻璃体内封藏特制的微型寒暑表纪念章工艺品,外出旅游随身携带,观察气温变化极为方便。1984年产520万个,产值300多万元。
二十七、木屑工艺
  木刨花片和锯木糠,历来被人们当作燃料使用。1978年潮州市工艺研究所黄金生与潮州乐器厂将其制成木花墙纸,销往北美、西欧各国,同时,创制出木花贴画、画扇和盒类等内销。开始时,木花墙纸因不适应异国干燥严寒气候,销路不广。1981年潮州工艺一厂把它应用到麦秆贴画中。随后,又将锯木糠作为原材料研制木花墙纸和木屑聚花工艺新品种。
  木刨花工艺 以木刨花片为原料,经过防蛀、漂白、热熨等工序处理之后,进行工艺粘贴制成墙纸、扇子、套盒、贴画等。与麦秆草片配合使用,艺术效果更佳。艺人利用木片纹理,表现花卉叶脉、花瓣、山水、翎毛线条,独具特色。用于制作墙纸则多数拼成几何图形。具有自然原料的质朴美,受外商重视。
  聚花工艺 是将木糠按规格筛选后拌以色料,根据设计的图案和色彩要求,均匀地洒在上胶的厚纸上滚压成为墙纸,也有用硬纸板作为底基的,可制作茶盒、镜框,或直接在上面作画。具有质地古朴,稳重大方的特色。
  1982年林飞利创作的木花茶盒和木花镜框获广东省工艺美术代表大会作品观摩创作设计奖。1985年《木屑聚花工艺品》获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二十八、工艺画
  (一)广州工艺画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是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来到广州的外商多喜欢购买一些描绘当地风景的绘画作纪念。于是,在广州同文街及靖远街开设了不少专门售卖油画或水彩画的画店。最早以卖画为生的是南海人关作霖,还有庭呱的作品,皆为树胶水画,所绘题材多是广州近郊风景、行商豪华别邸、各式小贩及各类船艇等。此等作品甚为畅销,乃至许多店采用分工复制方法生产。
  民国时期,比较著名的画家有40人之多。他们组成社团,进行艺术交流及作品展销,如“丹丽画社”等。画家们定期即席挥毫,作品由商人买下,其中有以卢子枢等组成的国画院(画界称为旧派),有高剑父、高奇峰等组成的国画院(画界称为新派),又有陈树人、高剑父和黎葛民等组成的“清游会”等等。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市内生产和销售工艺画的店铺分布在:长寿里(今长寿路),多售迷信用画幅,每幅约40×60厘米,内容多以花鸟虫鱼。稻谷仓(今百灵路),主要销售扇面(也向外批发)。店内有专职工绘制山水、花鸟等大小扇面,扇面画幅最大的有70厘米左右。这些扇画多由串街小贩购去沿街叫卖。惠爱路(今中山五路)的晶华商店也经营檀香扇画,广州沦陷期间先后倒闭。珠玑路一带的工艺品店则被日军烧毁。大新路为写真画店,除卖工艺品外,兼为顾客描绘寿像,画内可按订制者要求添上婢女供茶等内容。作品裱成中堂留作后代供奉用。
  1957年,广州市市长朱光就广东省陶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发展国画贸易问题阐述了三点意见:1.宣扬祖国艺术;2.为国家增收外汇;3.向画家们收购作品,画家们可增加收入,于国于民都有利。同年,由著名画家黎葛民、卢子枢、冯曼硕、梁占峰和陈子毅等6人首先绘制一批水平较高的国画,广东省陶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对外试销很畅销。以后,绘画人员发展到30多人,除了绘制现代画外,还有仿古画和竹帘画等。1958年成立了越秀工艺美术社,除绘制领袖像外,还绘制国画供外贸出口。1978年以后,广州工艺装璜厂、大新象牙工艺厂和南方玉雕厂也先后成立了国画组、画室和美术工场,除自销外,还为广州的各大宾馆、旅游商场和外贸部门提供大量国画产品。
  广州工艺装潢厂国画组于1978年开始组建,有绘画人员7人,装裱工两人,1979年增至12人。产品多为山水、花鸟和人物。1984年6月,新加坡一商人订购国画《四季山水》800幅(200套),并由该厂制作古雅的宋式锦盒装潢,合人民币两万多元。同年12月,双方又以同样形式续订200幅(50套),合人民币4万多元。
  广州大新象牙工艺厂国画组1978年创办之初仅有5人,后发展成有30人的画室。国画作品的内容有故事传说、名人轶事和俗称为“好意头”的一些特定内容的山水、花鸟、人物和走兽等。年产值在15万元至20万元之间。
  南方玉雕厂接待室1983年6月开始也设有绘画人员。
  (二)潮州工艺画
  潮州历史上的画店和裱画店多为个体或小作坊,世袭相传。清康熙年间,福建画师冯竹漪到潮州授画,学成者不少,形成闽南画风,对宗教画、民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清末民初,潮州市区有庄淑余、陈典等名师,形成家10家专业画店和17家裱画作坊。其中有位于南门的南华别墅、泽古轩、宏和居、周进利、王松;位于西门的周利发、永古、仰利;位于竹木门的宣和斋、醉力轩;位于府巷的茹古轩、大新居、温力昌、多宝斋、良利等。还有一些在家从事绘画或裱画加工者。这些画店作者除了绘制粤东一带佛堂民居的书画、佛像外,还绘制纸扇、篷扇、刺绣稿、花灯、脸谱等,并且接受东南亚一带庵堂寺庙的佛画。抗日战争前,潮州从事绘、裱画专业者有50余人。
  (三)佛山工艺画
  佛山工艺书画因对外贸易出口及旅游的需要,1972年由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国画家陈士炯、书法家林君选为主,组成10多人的国画组。70年代末,日本商人来该社加工手绘日本和服绸,于是发展成为60多人的国画车间,分为书画、和服、装裱3个小组。后来分出一个“春生组”。国画车间以画中国画为主,和服组以画日本和服绸及旅游T恤(针织文化内衣)为主。春生组以国画行货为主。作品有工笔画、写意画、仿古画和现代画,艺术欣赏和实用性并重,分中堂条幅、屏风、扇面、册页、篆刻印章等。欣赏性国画多供外宾参观选购,或即席挥毫,现写现卖,1979年最高产值达26万。80年代初,和服停止生产,1985年书画生产只有7人,年产8000多元。
二十九、人造花
  (一)佛山人造花
  佛山造花业有悠久的历史,民初《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清末民间通花行,专营造花手工业,“为我乡重要工业……”。所造之花均为纸花、通花、绢花等。民国时期较著名的店号有黎民记(生街)、罗富记(太源横巷)、赵源记(水巷大街)、永生(福禄街)、陈镜记(良巷)、麦灶记(胜隆街)、黄江记(金钱街)等。建国初从事纸花业有24户,1954年减至13户,从业41人,其中个体户35人,总产值1.48万元。后因人造花日渐盛行,纸花业渐衰,至60年代,代之以绢花为主,以后又发展为塑料花、涤纶花、尼龙花、金属胶串花等人造花。
  1979年,佛山工艺总厂开始生产人造花,产品有丝绸花、涤纶花、金属胶拉花、绢花等。这些人造花逼真生动,色彩明快和谐,浓艳而不俗。
  1983年11月,佛山市工艺厂与香港北都公司签订了生产圣诞花、涤纶花丝绸花、干枝花(即野生植物干藤蔓)制品的合同(简称“三花一干枝),由北都公司提供工模、生产技术和设备,产品全部来料加工后返销出口。1985年“三花一干枝”的产值达700多万元,盈利33万元,换取外汇225万美元。
  1985年,佛山市工艺总厂人造花生产工人110人,技术人员24人,有各类机械设备457台,其中注塑机60台、绕松机25台、热压定型机100台、切松机36台、搅松机73台等。人平均年劳动生产率1.88万元,人平均月收入140元。产品销往香港、东南亚、西欧、美洲等,以美国市场销量最大。
  (二)汕头人造花
  汕头人造花的生产甚盛,主要产品有:
  绢花 用绢丝、绸缎经浆料、剪花瓣、染色、捏花型、烘干、拈花心、串扎成花,分瓶花、胸花、簇叶、盆景等。花的品种有牡丹、芍药、菊、万年青、松、竹、梅等。建国前多为民间作坊生产。
  塑料花 用聚乙烯热注成型。60年代在港澳兴起,1974年汕头市工艺厂继上海、武汉之后开始生产;1979年成立汕头制花厂。1987年陆丰、揭阳、和潮安等塑料行业也先后进行生产。
  涤纶花 又称尼龙花,1978年汕头市制花厂从香港引进生产设备开始生产,1986年产量达25万打。创外汇折合人民币150万元。产品有花枝、花束、圣诞花环、花篮、藤类等500多款,销往香港和欧美市场。
  蜡纸花 纸拉花用纸竹为原料,经剪贴、染色、上蜡,串扎成花或拉成花串,为潮汕地区民间早期人造花,供节日拜祭或张灯结彩之用,造型简朴,富有乡土特色。
  通草花、木片花 用东南亚和日本的通草块茎卷刨成薄片,材质洁白如纸,然后剪贴、捏型染色,制成各种花型。60年代汕头工艺厂纱灯艺人林兆光所制通草梅花、菊花、虎耳草最精致,栩栩如生。木片花是近年潮州、澄海等地创制的新产品。用木材刨片、卷制粘贴成花,花型不很考究,靠发挥木纹的自然色泽和装饰感强取胜。
  干花、果实 用松树、苦楝树、木麻黄的果实晒干后上油漆,贴成花型或圣诞花环、吊件,出口国外,很受客户欢迎。干花则用花朵或山草晾干,经防腐、浸色后保持花草原形,掺插于人造花中间,使其自然朴实,真假难分,从而丰富了制花工艺。
  羽毛花和贝壳花 70年代汕头各地开始生产,工艺简单,效果良好,采用羽毛经防腐浸色晒干卷贴成花,用铁线扎枝叶,曾盛销一时。
  三十、佛山银朱
  佛山银朱素以色泽鲜艳、久不褪色著称于世。有名的“正朱纸”就是以银朱、苏木膏等原料染制。以银朱制成的印泥,印色可保持几百年不变,故为书画家所乐用。西泠印社曾经向佛山订货,用来装饰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纪念堂。
  佛山银朱清初便很出名。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用德国颜料,以大红粉代替银朱,价虽廉而色泽不及银朱耐久。民国时佛山仍有制银朱作坊10多家,建国前夕只剩隆华、泰华和义行3家。1949年产量为2.78吨。1978年以后有较快发展,1986年产量达到24吨,增长近9倍。
  佛山银朱制作方法世代相传,技术秘不示人。其制法是用汞与硫磺按比例置大铁锅中,其上以不规则瓷碟砌成拱形,加盖密封,以猛火烧炼,使之升华。开炉时附于瓷碟上层者辰砂(俗称朱砂)。把辰砂捣碎成粉状,用水漂洗,质轻上浮者为黄标,色丹黄,中间一为漳标,色较红;底层为银朱,色红紫;烘干粉碎,即为成品。除辰砂外,诸品种均叫银朱。
  建国后,这种古老的制作方法已经作了多次改进,以前有些故弄玄虚的技术被废除,比如一直宣称要用山水才能“埋盒”(凝聚),60年代改用自来水也不见质量受影响。现在全国生产品银朱的厂家甚少,市场上仍以销佛山化工厂的银朱为主。
  三十一、棉鸟
  棉鸟是广州玩具厂的传统产品。它利用棉花纤维幼细、可塑性强的特点,以纸、羽毛为辅助材料加工制成。先用染料将棉花染色,然后依鸟形用浆糊粘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各种棉鸟座件,立体感强、欣赏价值高。1958年开始生产时只有16人,品种较单调。1966年打入国际市场,广交会上年年都有成交。此后建立了加工场和发外加工点,增强产品的设计工作。1985年品种增加到50多种,产值30多万元。
 广东省志——二轻(手)工业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布艺贴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