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分析来写月季花的

查看: 2958|回复: 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854679主题精华908帖子
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练习,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练习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了解;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并列段。即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课文中这种段式较多。如《漂亮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共四句话,分别写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晨雾、阳光和野花。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小兴安岭夏季的漂亮景色。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说说全段共几句话,每句写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段话主要写什么。教后可指导学生观察校园秋天的梧桐树、宝塔松,花坛中的美人蕉、月季花。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即抓住植物的干、枝、叶和花的外形、颜色观察,让学生对这些植物有一定的感性了解。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了秋天高大粗壮的梧桐树上那巴掌般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有的一半黄一半绿,树枝上挂着的小绒球由绿变黄了;宝塔松仍然碧绿碧绿的;美人蕉火红火红的,在浓碧的、又宽又长的绿叶衬托下十分鲜艳;月季花有粉红的,有深红的,也有淡红的,有的花刚开,从羽毛外形的红绿色的叶子里张开了笑脸,有的花快谢了,花朵搭下来,像做错事的小姑娘低下了头,还有圆鼓鼓的花骨朵,被几片花萼紧紧包着,里面是红色的花柱。学生有了感性了解,才能转为精确的表达。这时可以让学生以《校园的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总分段。即由总叙和分叙的句子组成的段。这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课文中常见的段式。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共四句话,第一句总写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然后从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三个方面具体分述。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找总起句,再说说课文其它三句是怎样具体分述的。课后指导学生观察花坛中的菊花,重点指导观察菊花的花瓣、花蕊的外形、颜色,用鼻子闻花的香味,再以“花坛中的菊花盛开了,多么漂亮啊!”为总起句,要求学生按观察顺序把菊花的形、色、味具体写出来。
因果段。即由表明原因和结果的句子组成的段。如《蝙蝠和雷达》第二自然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首句用“怎么能”提出问题(即结果),第二句用“原来”进行解说。这种段课文中也常见,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第二自然段,《五彩池》中的第四自然段都是因果段。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读懂段句后,指导学生观察班上同学迟到的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一段班上同学因病(或因事)上学迟到的情景及原因的片断。
方位段。即按一定的方位或地点的变换顺序写的段落。如《三味书屋》的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写书屋北墙正中挂的画,第二句写画前先生的座位,第三句写先生座位四面是学生书桌,第四句写鲁迅的书桌在东北角。《南京长江大桥》中第二自然段也是这种段式。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表明空间方位的词,读懂句段的意思,再指导学生按教室前方,教室正中,教室两旁,教室后面的空间方位顺序说一说自己的教室。然后指导学生用《我们的教室》为题写一段话。课后让学生按课文中学到的写作顺序观察自己的卧室或客厅,以《我的卧室》或《我家的客厅》为题,按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以事情发展为序或以时间先后为序,组合成句与句的承接关系。这种段式在写人记事的课文中常见。如《做风车》中第三自然段,可以先指导学生自学填空:第三自然段写牛顿天天放学过了些日子他的心情。这些句子是按顺序连在一起的。学生读懂这段话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亲手教学生做风车,板书词语,“首先、接着、最后、裁、剪、折、钉”指导学生观察、口述,然后让学生回家按老师做风车的方法、步骤亲手学做风车,再以《做风车》为题写一段话。
上述几种段式的读写结合,从作文的角度来说,可以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然而,言之有物却是个要害的问题。因此教师根据课文段的特点设计一些小练笔时,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如教《翠鸟》一课后,先应教给学生观察动物的方法,即抓住动物本身的特点,从外形、颜色、动态等方面观察描绘。再让学生回家观察大公鸡,最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抓住大公鸡的羽毛、鸡冠、尖嘴、脚描写一段大公鸡外形的片断。教了《课间十分钟》后,可组织学生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在游戏前要告诉学生留心观察做游戏时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语言。游戏后引导学生将游戏的过程具体口述,教师将重点词语“飞来、扑向、怕极了、叫着、张开、保护、猛扑、躲、闪、窜、佯装、扑、捉”写在黑板上。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丢沙包”一段的写法,先交代做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再将凶狠狡猾的“老鹰”怎样捕捉“小鸡”,勇敢机灵的“鸡妈妈”怎样保护自己可爱的“孩子”这一游戏过程具体写出来。Wan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教育部审定2013年版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试卷PPT课件教案作文,右边中间有分享按钮,喜欢本站,请点分享到自己的博客空间微博等。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X2五年级下册语文14课仿写第1自然段|五年级下册语文14课仿写第1自然段作文 - 作文库
没有作文库帐号?
作文库帐号直接登录
共找到621230篇作文,用时秒
&年级作文导航
&作文类型导航
来吧,到我们广东粤西来吧,来和我们粤西人一起欢度独特的年例!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准备了鱼肉,我要让你美美地享受一番粤西的特色美食。我为你搭好了戏台,我为你请来了戏团,我会让你感受到粤西的传统文化。我为你买来了烟花,我为你连好了爆竹,我愿和你尽情地倾听粤西的声音。来吧,到我们广东粤西来吧,来和我们粤西人一起参加这独一...
http://www.zuowenku.net/734384.shtml&
日星期五天气:晴语文体会新学期,新气象。一个崭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昨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那就是本册语文书的第一课《窃读记》。故事中写了主人公喜欢读书却没有钱买书,于是就去书店偷偷地读书,但又怕书店老板发现。于是就小心翼翼的看。因此,她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看书时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作者非...
http://www.zuowenku.net/742560.shtml&
我喜欢春天的桃花,那粉红的花朵引人注目,像害羞的小姑娘,在树上尽情绽放。我喜欢夏日的骄阳,它炙烤着大地,在这样酷暑的季节里,我可以吃冰棍,吃西瓜。树上的叶子翠绿翠绿,在树下乘凉时便是享受。我喜欢秋季的果实。那又大又红的苹果,金黄的鸭梨,酸甜可口的葡萄以及红红的大石榴,都令我垂涎三尺。我喜欢冬天的雪花。那雪花落在地上,便...
http://www.zuowenku.net/745418.shtml&
我喜欢冬天的雪花,在迷茫的晨雾中缓缓降落。我喜欢它落在地上的声音,轻而温柔。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迎春花像个精致的小喇叭,唤醒了春天,唤醒了大地,眼前一片生机勃勃。我喜欢低头俯视那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草,嫩嫩的绿色里散发着一阵阵泥土的清香。我喜欢夏天蝉的歌声,我喜欢在没有阳光的树荫下悠闲地坐在摇椅上。彩霞像太阳的一...
http://www.zuowenku.net/747797.shtml&
我喜欢春天的生机勃勃。嫩绿的小草从那软绵绵的土壤了探出头来,树尖长出了极嫩的绿芽儿。我喜欢夏天里那一把又一把的&大绿伞&,为我们人类送来了一片片阴凉,让我们无忧无虑的在下面尽情的嬉戏、看书、下棋&&我喜欢秋天的硕果累累。弥漫着一种果香,看那苹果红得像一位害羞小姑娘的脸...
http://www.zuowenku.net/753733.shtml&
阅读语文,仿佛淌漾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阅读语文,仿佛飞翔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上;阅读语文,仿佛奔跑在豪迈辽阔的大地中。阅读《落花生》,让我感受到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仅要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内在美,还要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美。读《落花生》让我学会了要默默奉献。阅读《...
http://www.zuowenku.net/754846.shtml&
我想(仿写我想把小手,安在蒲公英上,带着一丝好奇,撑开万只小伞,飘啊,飘飘向远方探索春的奥秘。我想把脚丫放在春天的世界里。奔跑在柔软的草地上,让脚丫沾上春的气息。跑啊,跑跑出优美的音符。我想把眼睛,装在白云上,瞧柳絮欢快舞蹈,看小鸟自由飞翔,望啊,望白云是我飞翔的翅膀。我想把我自己,接在柳树条上,带着一丝喜悦,感受风的...
http://www.zuowenku.net/755370.shtml&
《经历·书》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本书,至于写得好与坏、厚与薄、精彩与平庸,全看你自己如何下笔,别人没有办法代替。爱情以微笑开始、以吻生长、以泪结束;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生命的尽头,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哭着。《微笑·修养》微笑是一种修养,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应对生活...
http://www.zuowenku.net/768506.shtml&
哎!我已经一个多月没玩电脑了,今天没什么事,于是我去请求妈妈让我玩电脑。可一想妈妈生气时的样子,又有些不敢,我考虑了一下,不行,我不能失去这次机会。于是我走到妈妈身边,胆怯地问:&妈妈,我可以玩一会儿电脑吗?&&不行!你写完作业了吗?&妈妈表示有些怀疑。&写完...
http://www.zuowenku.net/773377.shtml&
我见过香气扑鼻的薰衣草,欣赏过色彩艳丽的月季花,但我更喜欢坚强不屈的白梅花。白梅花真洁白啊,白得像一只雪白的天鹅;梅花真美丽啊,美得像一只翩翩起舞的彩蝶;梅花真坚强啊,像一个勇敢的战士在雪地里坚守。我要向他学习。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第二小学五年级一班五年级:林子博...
http://www.zuowenku.net/775771.shtml&
•&&&获得:0.60元
•&&&获得:1.20元
•&&&获得:1.20元
•&&&获得:1.20元
•&&&获得:1.20元
•&&&获得:1.20元
•&&&获得:0.60元
•&&&获得:0.60元
•&&&获得:1.40元
•&&&获得:1.30元
•&&&获得:0.90元
•&&&获得:1.30元
•&&&获得:0.70元
•&&&获得:1.50元
•&&&获得:1.20元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4、微笑着承受一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感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来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联系全文内容桑兰不屈的精神。
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4课《微笑着承受一切》。
2.师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承受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微笑着来承受呢?我们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解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出示:
省体操队& 训练& 入选&
技术& 摔下来&
询问& 治疗& 脊椎&
配合& 毅力& 瘫痪&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3)去掉拼音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
(1)读正确、流利。
(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3)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
4.检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
(1)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2)提出不理解的词,同学们当场解答,答不出的共同查字典解决,或教师解答。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6.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可以
用笔画出有关句子。交流。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回答。
7.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并提示下节课的目标
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那么,她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齐读。
操 省 选 际 赢 届 摔 固 套 询 疗
2.指导,明确注意点:
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是“。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最后一笔为“竖钩”;“疒”不要写作“广”。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导入:17岁的桑兰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1)指名读课文。
(2)分组讨论。
2、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她的美好人生是什么?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很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
优秀& 跨入& 入选&
多次参加& 赢得荣誉
4、可当桑兰摔下后,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自由讨论、发言。
5、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轻读4-7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6、再读第4-7自然段,画出具体措写“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一贯的身长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讨论交流7、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呢?
指导朗读,品味。
8、通过朗读,我们到,桑兰真是个——坚强的小姑娘。
三、课堂练习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造句。
四、小结提升情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桑兰因为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所以,当她面临天大的不幸时才能微笑着承受,这种惊人世间毅力不屈的精神不仅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做出了表率。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细细品味、感受。
作业设计:
一、巧填词语
)的人生&&&&
)的毅力&&&&
)的不幸&&&&
二、对号入座
1、小朋友们正在向交警(&&&&
)交通安全知识。
2、我急切地(&&&&
)我班的比赛情况。
意外&&& 故意
1、昨天,我(&&&
)地收到了一份礼物。
2、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我(&&&
)把送她的礼物藏起来了。
&&&&&&&&&&&&&&&&&
天大不幸&&&&&&
&&&&&&&&&&&&&&&&&&&&&&&&&
微笑着承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雪儿
(板书:注意“雨”字头的写法,齐读,注意“儿”读轻声)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媚 敷 弧 喃 剩 鸽 捡
哀 悠 阻 忠 递 盼 线 慰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明媚的春天 美丽的弧线 艰难险阻 飘飘悠悠 &&&&&&&&
千山万水  轻轻捧起 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带回,我为雪儿,盼望。
②听爸爸说雪儿是,我更盼望。
③雪儿展开,我望着心里。
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范写,明确注意点。重点指导“剩、慰”
2、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复习第一自然段。
2、过渡:我一个人在家是多么孤单,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这时,爸爸 给我带回来一只鸽子。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就是这只鸽子,它长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你们喜欢它吗?
可是在爸爸刚带回家的时候它没这么可爱,也没这么漂亮。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交流。
爸爸带回来一只怎么样的鸽子呀?(看图)
这只鸽子是怎么受伤了?
(2)&如果你看到这只受了伤的鸽子,心里会怎么想?(生答)
“我”和爸爸也是这么想的,那他们是怎么样对待这只可怜的鸽子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我和爸爸怎么对待鸽子的语句)(相机板书:同情 洗澡 敷药 取名)
(3) 想象: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 经过我和爸爸的精心治疗,这只鸽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看图)
 它变得雪白雪白的,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 (引说)。
想象:看到这么美的雪儿,你想说什么?
我也越发喜爱它了,所以我疼爱地对它说--(出示“我”说的话,生读)
指导用疼爱的语气读好“我”的话。
(5)&师生接读: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你们能给“飘飘悠悠”换个词语吗?(自由自在)
想象:看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和雪儿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我们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我和雪儿对大自然的向往,还希望自己的伤势快点好起来!
(6) 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和雪儿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我还从爸爸那儿知道了关于雪儿的其它事情。我到底了解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面一个自然段。
(1) 学生自读。
2) 学生讨论。
&雪儿是一只信鸽,它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能飞越千山万水,忠诚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是“蓝天信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们应该真诚地保护它们,真诚地帮助它们。
(出示图片,并相机板书:盼望、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
(3) 指导朗读。
3、指导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师述:雪儿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我的愿望能实现吗?当终于有一天,雪儿又能展开双翅飞起来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出示雪儿飞翔图)你会说些什么?
(2)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板书:欢呼)
(3)(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及时评议.(谁能将高兴心情读出来?)
(4)师范读第3句,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想像雪儿在空中是怎样飞翔的。
雪儿在空中是如何飞的?谁能表演给大家看看?
大家想和雪儿一起飞吗?全班一起边读边表演第四自然段。
(5)&雪儿终于又能飞翔了,它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雪儿虽然能飞翔了,可它也十分舍不得离开。第五自然段中哪句话反映了此时雪儿的这种心情?请大家读读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雪儿咕咕直叫”,它想对照顾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学生练习说话。
(6) 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的雪儿就要走了,“我”的心里会怎样想?“我”会怎样说?指导朗读,小结。
4、学习第六自然段。引读,并出示句子,理解“快慰”一词。
指导朗读。
三、,并指导背诵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哪一段最感人,你能把它记下来吗?(学生自由练背。 指名试背。)
作业设计:
一、巧填词语
)的弧线&&&&
)的春光&&&&
传递(&&&&&
)的眼珠&&&&
充满(&&&&&
二、你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愿意把它写下来吗?……
            受伤 同情
5、雪儿 是信鸽 盼望
      康复 快慰
6、花瓣飘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
第二天早晨(11)
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
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
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4、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想不想再去细细地读读。
(一)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
1、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出示段落2,指名读,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样?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
2、交流摘花的动作。
3、谁来把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演演。都想演,恐怕花瓣摘光了,咱们商量一下,就请一位同学来演。学生上台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4、学生评价。
5、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小心)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多美多香的花呀!)
 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双手捧着)
 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一片小小的花瓣包含了小女孩对妈妈的一份真情。)
 (怕花瓣上的露珠滚掉。)
6、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二)探究问题2,学习第3-5段。新 课 标第& 一网
 1、“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请你把3-5段连起来读读,
⑴指名答,板书:舍不得,怎么说的?(低着头不好意思)为什么?
⑵知道摘花瓣是不对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不知所措、惶恐),想象当时小女孩被我叫住后的情形。(很突然,来不及反应;感到惊慌害怕)
⑶知道了,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
⑷我理解她吗?哪儿看出来?(我轻轻地问)(读读,她知道自己错了,我当时不忍心责备她,)
⑸分角色读好3-5
(三)探究问题3,学习第6-9段。
1、摘花瓣做什么?出示6-9段,指名回答
⑴送给生病的妈妈。
⑵为了让妈妈高兴。(板书: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
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花瓣柔软舒服散发出淡淡清香,心里什么感觉?
2、再读读还有什么原因?
⑴爸爸是一位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
⑵小女孩肯定会经常给爸爸写回信,在信中会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板书:听妈妈话,不惹妈妈生气)
(爸爸远在千里,照顾不到妈妈,她不但不惹妈妈生气,还要让妈妈高兴;不但听妈妈的话,还听爸爸的话。)
⑶小女孩想起了爸爸心里会怎样呢?(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又生病了,小女孩很难过)
 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爱妈妈,懂事)
⑷分角色读好6-9段。
三、升华,体验感情。
1、读到这里,三个问题都理解了,此时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生齐读)板书:懂事的好孩子
2、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配乐朗诵,字幕滚动)
3、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情境、这么可爱的女孩,课后自己再去读读把感受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4、最后,请同学们给老师帮个忙,今天,老师特意买来了这一束美丽的月季花,课也结束了,这束花该怎么处理呢?老师想请你们出出主意。
⑴送给课文中的小女孩
⑵送给老师的妈妈
⑶送给同学们。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
    &&&&&&&&&&&
 &&&&&&&&&&&&&&&&&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一、导入课文
  在作者的家门口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十分美丽。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板书: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读: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  双手捧者)
  心里急(飞快地  穿过  跑)
  师相机指导朗读
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出示4—10自然段
(1)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
(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
(2)、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3、指名读,分角色读
4、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有没有体会到?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自由读4—10自然段,思考
  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5、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2)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
(3)听歌曲《妈妈的吻》
(4)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
(5)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读得真感人啊!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要求:熟读对话,练好对白)
板书:用心、用情
总结: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书:孝心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吗?(受了感动,激发了孝心)
  板书:买花
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作者的母亲,你看见了月季花,你又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1、虽然我们手中没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我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2、现在让我们听完歌曲《妈妈的吻》在歌声中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
  (闭上眼睛,双手握十靠额头。)
作业设计:
一、连一连
飞快地&&&&&&
轻轻地&&&&&&
惶恐地&&&&&&
小心地&&&&&&
二、我把花送给小女孩时,我们会说些什么?我把花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时,我们又会说些什么呢?选择一个情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情、动作等。
板书设计:
          小女孩     摘花
    花瓣飘香  (孝心)    送妈妈
          “我”     买花
习作要求:
1.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同学、老师、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2.介绍画中的人物,用文字为别人画张像,写一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要求:
1.观察例图,学习例文,揣摩例图和例文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写作的。
2.仿例,为同学、老师、家长和想象中的人的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任务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难点: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1.请一位同学走出教室,师问:刚才走出教室的是谁?
2.讨论:说一说他的外貌以及穿着打扮。
3.请这位同学走进教室,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师问:你能把他画下来吗?
4.教师指导:我们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二.画像指导
1.(出示武建设同学的画像),你们看,这就是赵建设为他的朋友武建设画的画像,谁来说说武建设的外貌?(这是他的外貌特征)
2.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武建设有什么爱好吗?(这是他的特点)
3.我们在画的时候,要把人物的特点画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4.学生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别人画像。
三.例文引路
1.小作者是怎么介绍武建设同学的这些特点的呢?我们来看看赵建设同学写的作文。
2.指名一生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想,想一想:小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武建设同学的特点?
3.学生讨论,指名交流。
4.教师小结:介绍画像中的这个人,可以写他的外貌,也可以写他的性格和爱好者,但都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5.学生分别练说自己画像中的人物。
6.集体交流。
7.教师评点指导:为抓住人物的特点,在介绍他的性格、爱好时,可举一两个例子。
四.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画中的人物,要抓住他的特点,写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也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语句要通顺,要把话说清楚。
2.习作顺序: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爱好。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然段,要有条理。
3.练习成稿,修改评议。
教学目标:
1、认真读短文,找出其中表示颜色的词,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学会简单的运用。
2、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熟背八条成语和古诗《清明》。
4、分组讨论“关于春游的建议“,并推荐代表发言。
5、学写毛笔字:笔画“撇折”。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1)在学生明白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各自认真地读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想这两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并找出文中表示色彩的词,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指点、评议。
(3)读一读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试着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师进行指点。
(1)同桌相互讨论,试着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读第二篇短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话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在印象中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②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在这个季节里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呢?
③在括号里填上表示色彩的词,并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1)教师巡视学生,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
(2)发现好的练习,放在屏幕上让大家观摩学习。
(3)请同学完整地读一读短文,体会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给文章带来的美。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老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三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老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驾”字。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习描写“驾”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一、熟记成语
①指名读题。
②讨论弄清题目要求。
①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
②老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大体上能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练习背诵。
①集体背诵。
②指名背诵。
二、背诵古诗《清明》
①指名读题目要求。
②师生谈话: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在清明时节人们一般会做什么呢?
①学生自己试着读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或问问同学。
②读诗的前两句,讨论:在清明节人们都要凭吊死去的亲友。诗人此时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哀伤苦闷的心情。
④于是诗人想到用酒来排解此时的忧愁,可是,找了半天没找到。恰巧遇到一位放牛归来的小牧童。诗人会问他什么,他又会怎么回答呢?读诗的后两句,结合插图说一说。
⑤看到远处飘扬的杏花村酒家的招牌,诗人的心情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①学生自读、自背。
②指名背诵。
三、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关于春游的建议)
(1)指名读读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师生明确题目要求。
(1)分组讨论题目中的三个问题:这次春游去哪里?可以安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每人在小组里要谈自己的建议。
(3)小组里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①小组里选出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②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说得有问题的同学给予纠正与指导。
作业设计:
一、我是小判官
1、桑兰得知自己的伤(势、事)后,表现的非常(坚定、坚强)。
2、雪儿的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拖)起,在(蓝、篮)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二、连一连
惊人的&&&&&&
美丽的&&&&&&
动人的&&&&&&
鲜艳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季花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