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美国美联储退出qeE会影响央行独立性吗

资料来自于网上相关资料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中国的影响。QE政策(Qua..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美国QE政策及其退出对中国的影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 & &|& & |&
当前位置: &
梁海明:美国退出QE有三大玄机
&&&&&&&美联储最终决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不少人以为美国经济转好,失业率已下降,就不再需要继续依靠美联储实施QE政策,以狂印钞票的方式为经济保暖了。  这种论调非常错误,简直是在误导,就连美国人自己也不相信。美国欧洲太平洋(行情,问诊)资本公司副总裁、高级经济学家MichaelPento就指出,量化宽松退场将导致美国楼市、股市资产价格崩溃,以及严重的经济衰退。  美国投资公司TheLindseyGroup首&席&市&场&分&析&师PeterBoockvar指出,“美联储过去&(实施QE政策)自然是帮助了股票市场振作反弹,而当他们收手撤出的时候,也同样地将让股市指数骤跌。”他还预测美国股市由此下跌的幅度将高达15%~20%。  美联储退出QE政策不但对美国经济有负面影响,对全球各国的冲击更是巨大。为什么这样说?由于美国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当美联储推行QE政策美元被大量印刷出来后,随即会流向世界各地寻找投资对象,把许多国家、地区的股市、楼市及货币汇率等资产价格炒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泡沫。  美国退出QE政策,退出这个创造货币的游戏后,许多资金会迅速流回美国,被炒高的各个国家、地区由于资金流出,资产价格出现下跌,甚至泡沫出现破灭,一些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资和经常出现逆差的新兴市场国家,其经济严重的还将遭受毁坏性冲击,后果难以预料。新兴市场经济受到重创,冲击波当然也会影响同处地球村的美国。  既然美联储退出QE政策&“损人”,也不“利己”,那么,美联储为何急着要结束这个政策呢,其中玄机何在?  玄机之一,结束QE是为保住美元地位。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汇率需要长期坚挺,才能使各国对其放心持有,各国民众手中所持的美元及美元资产才不会贬值,才有利可图。但是,自美联储实施QE政策以来,由于大印美元导致美元供应增多,因此相对其他国家的货币,美元汇率近6年来一直处于贬值状态。  如果美联储继续实施QE政策,美元长时间贬值的话,各国民众越来越不愿持有美元及美元资产,长此以往,美元有可能失去国际货币的地位,也将随之失去数量庞大的铸币税。  因此,美联储只有尽快退出QE政策,降低美元供给量,让美元重新恢复升值至少不再继续贬值,以提高美元资产吸引力,国际资金将重新流入美国,重新保住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对美国而言,保住美元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实际上美联储的QE政策,只是成功帮助美国度过一半危机,就是将个人和企业债务转移到政府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后一半危机则是美联储、美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必须缩减债务。  对于这鲜为人知的后一半危机,要成功解决的前提是美元必须继续作为全球结算和储备货币。假如美国的国债没人要或少人要,美国会迅速被债务危机淹没,面临远比欧债问题严重得多的美债危机。一旦如此,美国的噩梦将开始。  玄机之二,结束QE是为防止下一次危机。  美联储的QE政策,为拯救金融业保了“底”,但却没有对实体经济保底。QE政策大印钞票所产生的流动性未能抵达实体经济,基本上在金融市场打转,导致契约松散的高风险垃圾债券发行增加,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却连创新高,而且,QE政策还将“祸水”引向了世界各地,尤其是吹胀了新兴国家的资产价格泡沫。  对此,以准确预测美国次贷危机而闻名的“末日博士”、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就警告称,如果美联储继续推行QE政策,未来两年有可能形成信贷和资产、权益泡沫。如果不趁泡沫还不是很大时停止QE政策,加上美国垃圾债券发行过快,很可能将重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覆辙。及早停止QE,虽然同样会造成对新兴市场的冲击,但伤害显然比全球金融危机要小得多。  玄机之三,结束QE是为挽救美联储声誉。  QE政策是世界货币政策史上的异类,也是极富创意的超常规货币政策,会否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制造出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相信,美联储自己都没有答案。  在充满未知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推行QE政策,美联储即使“夜行人吹哨子”,自己给自己壮胆也起不了作用,反而越走下去越害怕。还不如在情况看起来还可控的时候,停止QE政策,避免像美国电影&《星际迷航》那样,“进入未知的领域,面对未知的后果”。  而且,推行QE政策的主要风险之一是令美联储的政治独立性遭受质疑。美联储成立100多年来,尽量避免政治影响其政策的独立性。  但这次美联储的QE政策,购买美国政府的国债,等于借钱给政府,这即是所谓的债务货币化。这无疑令外界怀疑,美联储是在政界的威胁或诱导下购买国债的,或者二者之间有私下交易。这对美联储的独立性、声誉都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压力下,美联储已经很难瞻前顾后,难以坚持要等经济真正好转、失业率改善等才会退出QE政策的原则,只好像世界银行所说的“一切按计划进行原则”,把实施6年多的QE政策结束掉。  (本文作者为香港财经评论员,最新著作《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  美联储即将宣布退出近七年的量化宽松(QE)政策。除了环球资本市场可能受到影响外,不少专家、学者更忧心忡忡,以为美联储退出QE政策之后,游资将大量撤离中国,会导致中国的房价大跌,甚至引发中国楼市崩盘。  我认为这种看法虽然骇人听闻,但却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当中的原因如下。  其一,境外热钱并没有直接流向楼市,因此即使热钱流走,对楼市影响也不大。热钱的特征是来也快,去也快,游资涌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钟情于炒股、炒汇价,但不会直接参与楼房的买卖,避免影响热钱快速侵入、快速抽离的速度。  这也是为何美国过去推出QE1、QE2之后,美国房地产市场仍旧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毫无起色的原因,这些资金根本不愿意在楼市上过多停留。直到美联储不得不推出为购买美国房地产贷款楼按债券的QE3之后,美国的楼市才因这个“私人定制”的QE3略见起色。  因此,美国退出QE政策之后,到底有多少热钱会从中国楼市上撤走,实在不应过于高估。其实,中国的楼市向来受供求关系以及中央政府的政策所主导,说白了,那就是过去这么多年中国房价的升跌主要是由中国人自己的钱说了算,并不关国际热钱什么事。  其二,美国即便收紧货币政策,对中国房价也影响不大。美国退出QE政策,并不意味很快就要收紧货币政策,即使美国未来要加息,也基本很难冲击美国的房价,更别说影响中国的房价了。  所谓数据会说话。在过去20年,美联储分别在1994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了三次加息,美联储这三次加息,美国房价不跌反升。美国的房价从1994年开始一直涨到2006年,上涨时间高达13年,涨幅约110%,每年涨幅为8%左右。  美联储加息,美国自己的房价都没有跌。而且,美联储加息的那三个年头,就连实施联系汇率,跟随美联储加息的香港,房价也不跌反升。所以,美联储加息,对美国本土的房价都影响不大,如何能实质影响中国的房价呢?  其三,观察房价的走势需要以年作为单位。即使美国退出QE政策,真的刺激中国房价出现短暂的波幅,也不意味中国的楼市从此就出现下跌的趋势。  观察楼市和观察股市不同,股市是宏观经济的领先指标,楼市则是宏观经济的滞后指标,这意味当宏观经济还没有变化的时候,股市指数已经提前反应,但宏观经济持续上涨或衰弱一年以上,房价才会缓缓上升或下跌。所以,房地产虽然与股市的走势有相关性,但有时间上的落差。不能因为房地产市场三两个月的数据变好或变差,就以为房地产市场前景出现改变。由于房地产市场一个循环周期长达数年,观察房地产盛衰的时间长度起码要以年为单位,才能确知房地产盛衰的大方向。  简而言之,美联储退出QE政策乃至加息,的确会对中国民众带来心理影响,可能会导致房价短暂出现波幅,但也仅仅是心理影响,对中国房价长期走势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何况,中国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向前发展的支持之一,不但涉及到相关近七十个行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大批民众的就业问题,假如中国楼市有出现崩盘的风险,中央政府必然及时推出救市政策,挽楼市于既倒。  (作者系香港财经评论员、盘古智库研究员)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29日宣布本月底将彻底终结资产购买计划,意味着长达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QE)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前削减购债规模的行动早已渐次推进,全球市场投资者对美联储的步调也了然于胸,故这一时点实际上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从长期看,美联储退出QE,无论对美国自身还是全球经济来说均利大于弊,应以理性思维和阳光心态对待。  对美国而言,QE可谓来得“伟大”走得“及时”。执行数轮的量化宽松政策稳定了摇摇欲坠的金融体系,又为美国经济复苏注入了巨大活力。作为事实上的“全球央行”,美联储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充分利用全球货币政策主导权,将危机治理和国家利益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美国经济复苏的短期目标并推动全球“经济再平衡”向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还捎带着将自己的救市成本和系统风险转嫁给全世界。  如今,美联储终结量化宽松政策,也是在美国经济稳健复苏背景下的应景之举:一方面展现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有足够内力,在价格稳定的前提下支撑就业市场继续改善”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表明美联储推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坚定决心。从伯南克到耶伦,以及之前的格林斯潘,都将量化宽松政策当作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从未将这剂含毒三分的猛药视为后危机时代美国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长久依赖的“新动能”。从这个角度看,此番送别QE,身子骨日渐硬朗的山姆大叔应是满心欢喜才对。  对于全球经济来说,美联储退出QE要分两个层面来看,不能单纯强调政策转向引发市场动荡等负面“溢出”效应。从根本利益出发,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退出QE无疑有助于世界经济更健康更稳定地复苏,也有助于全球商品市场逐渐“退烧”,阻止资产泡沫进一步膨胀。事实上,过去几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全球资金泛滥之下屡攀新高,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脱轨,全球投资者对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依赖程度也有目共睹。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本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所言,如果美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势头,货币政策正常化对新兴经济体及其他国家带来的总体影响也是积极的,因为美国经济活动提速,可以促进相关国家的出口,从而抵消这一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然,美联储退出QE乃至未来加息,不可能是无痛的。从历史经验上看,主要发作于外汇储备低、经常性账户赤字严重、过度依赖外部资本和大宗商品出口的新兴经济体身上。去年5月,美联储首次释放退出信号,就曾令全球市场剧烈震荡,一些新兴经济体遭遇股市暴跌、货币贬值、资本外流加速,几个月后方站稳脚跟。与它们相比,中国经济运行稳健,财政状况良好,外汇储备充裕,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自然更强,因此更需留意由QE退出引发的一些次生“灾害”。  总之,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标杆意义的政策试验,而美联储在放与收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超强的驾驭力和灵活性,非常值得其他央行借鉴,当然,机械的模仿只会是东施效颦的结果。摆在眼前的一个翻版是,大西洋(行情,问诊)另一端的欧版量宽渐近成形,但能否拯救欧元区,还要看欧洲央行的修为和悟性了。&  ■沈明  长达近六年的量化宽松马拉松终于跑到了终点。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量化宽松政策将于11月份结束。巴菲特曾说过,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现如今,美国创造的全球范围内的宽松货币浪潮即将退去,对中国经济,进而对中国股市将有怎样的影响?  美国解除货币刺激的做法直接推高了美元汇率,这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生产直接带来三方面利好:一是使得我国3.31万亿元外汇储备的保值压力得到缓解;二是以美元计价的包括石油、基础金属和一些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使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大减轻,而以大宗商品为生产原料的企业成本的直接降低则是给这些企业带来的最大实惠;三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减轻,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困境难度减小。从稳增长的角度来看,对于恢复中国出口经济大有裨益,对于国内出口企业将带来实质性利好。  退出QE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一是美国经济好转和升息预期使得获利资本有流出中国,流向处于技术革新前沿的发达国家的冲动;二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弱,对其生产企业利润带来冲击,而对于前期热衷投资黄金的“中国大妈”来说,后果可能相当残酷;三是对资金需求大户房地产业的冲击。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把海外当作了资金补给的重要来源,据数据研究供应商Dealogic的统计,2014年前8个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总计在海外市场上发行了524亿美元的债券;而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房地产企业同期在海外银行获得的贷款总额高达59亿美元,同比增长39%。也就是说,今年前8个月,中国房地产企业在海外发行债券、向海外银行贷款形成的合计债务规模已经接近590亿美元。一旦QE退出,海外资金流动性发生变化,房企海外融资难度将大大增强,融资成本和汇率风险也随之增加。  任何一个政策的出现都会是双刃剑,目前A股能否保持平稳向上的态势,主动权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在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只要我们能够抓住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良好时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能扩大对美国的贸易出口,修复疲软已久的出口数据,拉动经济增长;还有就是继续在税收、融资等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帮助实体经济尽快摆脱困境,整个经济复苏的步伐也就会大大加快。由此可见,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对整个中国经济乃至中国股市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良机。  美联储在10月的议息会议上,决定正式结束量化宽松。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来说,QE的结束可能带来市场的再度波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过去几年中不断膨胀的外债仍然是最大的风险点。  尽管美联储结束QE的举动符合预期,但会后的声明仍然被认为颇为“鹰派”。美联储被认为具有“双重职责”,一是控制核心通胀率在2%以下,另一个则是保证“充分就业”。美联储的会后声明涉及到了这两个方面,首先美联储表示经济正以温和速度增长,劳动力市场状况进一步小幅改善,就业稳固增长的同时失业率下降。更重要的是,美联储表示,整体而言,一系列劳动力市场的指标表明,劳动力资源利用度不够的问题在逐渐消退。此前,尽管美国的失业率出现明显下降,但很多观察人士表示,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劳动力参与度同时下滑,在基数变小的状况下,失业率下降被认为并不是最佳状况。在本月的声明中,美联储表态劳动力参与度出现改善,事实上表明美联储认可整体经济的表现开始走出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市场对于美联储的这份利率决议的态度相对温和,议息决议公布后,美元指数上升了大约1个百分点,但并未创出新高,股票市场则出现微跌。市场普遍认为,未来美元指数仅一步走强的可能性将大幅上升,这意味着未来的市场波动将随之出现。  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美联储何时升息。目前来看,市场多数预期美联储将在明年中期加息,存在的争议是美联储会否在3月前后加息,一旦美联储的加息时点早于预期,那么一场更大的市场波动将难以避免。短期来看,美国整体利率曲线仍然可能出现抬升,尤其是短端利率,这是因为目前市场实际的利率与美联储的预期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而这样的差距可能逐步收窄。  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退出QE的风险点在于中国企业在过去数年积累的美元负债。按照外管局的统计,由于美元利率长期处于低位,中国的整体外债水平自2008年以来出现了成倍增长,到今年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80%为短期外债。这样一种状况表明,一旦美元利率提高,中国企业的债务负担会显著上升。但这样的风险并非不可控,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每年仍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作者系澳新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  美联储29日正式宣布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自二战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国家,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一直对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和资本流动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次自然不会例外,其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这一转折是否会开启新兴市场动荡分化之门?  美欧收紧货币政策,通常会导致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西方成熟市场。而多数新兴市场不仅自身经济社会存在众多薄弱环节,且不具备足够调控能力,西方收紧货币政策的结果往往是新兴市场的经济金融危机。最突出者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席卷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集团的债务危机。当时,由于保罗·沃尔克执掌的美联储一手制造了“耶稣以来最高的实际利率”且长期居高不下,债务融资条件急剧恶化,1982年墨西哥无力偿债引爆了世界性债务危机,众多发展中国家相继陷入“失去的10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剧变历程也由此启动。  那么,这一次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是否会导致上述历史重演?  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此前10年表现优良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其经济增长仍然高度依赖初级产品部门,是2002年以来的这一轮初级产品“超级周期”推动了他们的经济增长。而与制造业驱动的经济增长相比,初级产品行业驱动的增长具有一系列无法克服的弱点:经济波动性强、加剧收入分配失衡和两极分化、资产泡沫严重、加剧社会矛盾,等等。即使是那些对初级产品行业依赖性不甚高的新兴市场,其中许多经济体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存在深刻、持久的国际收支失衡压力,这些都构成了威胁这些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性的痼疾。  尤其不可忽视的是,经历了跨越式经济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存在社会矛盾上升的软肋,经济转折很有可能引起其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乃至爆发。正因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存在上述众多严重经济和社会弱点,近两年,在美联储缩减、退出量化宽松的风声之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经济运行就数次出现大面积剧烈波动:经济增长急剧失速,资本大规模外逃,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贸易收支恶化。这回“狼”真的来了,他们又会如何?  在更高层次上观察,100多年来,经历过一段时间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虽多,但能够修成正果从发展中国家跻身发达国家者微乎其微。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折的冲击下,在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问题考验下,前些年迅猛发展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出现剧烈分化。  由于经济结构与其他新兴市场区别很大,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性远远好于其他新兴市场和多数发达国家,单纯的经济冲击不可能倾覆中国,中国依然能够保持全球经济大国中相对良好的状况,但我们不可忽视社会矛盾激化的风险,不可忽视贸易伙伴危机将给我们带来的冲击。  在全球性债务危机的上世纪80年代,崛起了东亚模式;今天,美国退出量化宽松也并不意味着所有新兴市场都一定会遭遇灭顶之灾,关键在于各新兴市场能否正视自身不足,开展刮骨疗毒般的改革调整。勇于改革,冲击就会成为凤凰涅槃的契机;怨天尤人,就只能被动深陷危机。面对冲击的考验,各国将向历史交出怎样的答卷?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美联储正式宣布结束QE,FOMC声明同时释放鹰派信号。美国股债齐跌,美元指数走强,黄金下跌,油价受库存影响略有反弹。  QE退出以及货币政策常态化,有三大影响。首先,美元将在中长期走强。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始坚定去杠杆,制造业回流形成外部再平衡,经济强势复苏。而新兴市场增长放缓,地缘政治风险加剧。QE退出,将使得美元更加强势。  其次,黄金进入熊市。去年的国际黄金价格大跌可以视作黄金中长期熊市的起点,目前仍未结束。而美联储收缩货币,美元走强是当时金价大跌的最重要原因。QE退出将延长黄金熊市。  最后,大宗商品价格将持续低迷。虽然在地缘政治的冲击之下,大宗商品会间歇性反弹,但在全球需求疲弱复苏、美元走强的大背景下,价格难有趋势性上行。  美联储退出QE给新兴经济体造成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发达经济体。短期来看,美元走强将造成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相对贬值,形成美元回流的态势。国际收支不够稳定的新兴经济体可能会爆发危机。这些国家之所以如此脆弱,主要是因为其特殊的国际收支状况:  首先,从资本和金融账户来看,总外债和短期外债相对外汇储备的规模较高,更容易发生资本外逃。这些国家在过去十年的全球流动性扩张中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资本是以外债形式流入。由于经常账户逆差和相对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外汇储备的增长却相对缓慢,这导致总外债的规模普遍超过了外汇储备。尤其是印尼、南非、墨西哥等国家,短期外债的比率相对较高,如果短期内货币大幅贬值,很容易引发货币危机。  其次,从经常账户来看,大部分国家长期保持逆差,且逆差占GDP的比率相对较高,对资本外逃的缓冲能力有限。这些国家虽然出口依存度相对较高,但由于产业水平发展滞后、能源独立程度低等原因,其进口规模更大,导致大部分时期经常账户保持逆差。在当前全球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这些国家以大宗商品和加工贸易产品为主的出口需求遭遇了更大冲击,导致经常账户逆差进一步恶化。  最后,资本账户管制相对宽松,不利于防控资本流出。有人认为关键时刻可以加息或加强资本管制,亡羊补牢,但事实证明,一旦发生资本外逃,加息和加强资本管制不仅难以缓解资本外流,反而可能使市场对东道国的国际支付能力产生更大的质疑,成为加剧市场恐慌的催化剂。  长期来看,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都难逃QE退出、全球货币再平衡带来的慢性危机。QE的退出虽仅是全球货币政策常态化的一个前奏,当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央行开始结束超低利率转向加息时,全球流动性紧缩的影响才会真正体现。简单来说,如果QE退出标志着全球流动性扩张开始放缓,那加息则真正意味着流动性从扩张转向紧缩,这将通过资本和贸易渠道对整个新兴市场产生结构性冲击。  从资本渠道来看,新兴市场的长期资本流入将结构性放缓,新兴经济体以往依赖外资的发展模式将面临挑战。21世纪头10年,受益于全球央行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新兴市场吸引的私人资本从2000年的2000亿美元左右一路飙升到2012年的1.1万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投资&(FDI)。FDI不仅为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资金基础,而且还通过大量的外资企业为新兴市场带来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全球流动性从扩张转向紧缩,这种动力将逐步减弱。  从贸易渠道来看,全球的需求扩张可能会显著放缓,新兴经济体以往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也难以为继。经过第一波银行业危机和第二波主权债务危机的洗礼,全球经济已进入私人和公共部门同步去杠杆的漫长周期。但近年来受益于中心国家央行史无前例的宽松货币政策,去杠杆造成的需求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对冲。随着货币和财政政策接连进入紧缩周期,中心国家的复苏可能会被打回原形。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去杠杆阶段,增储蓄,减消费,经济内生性恢复。发达经济体通常为资本输出国,其受QE退出、美元趋势性回流影响相对较弱。由于黄金价格、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性下跌,发达经济体进口这些商品成本降低,有助于加速其内生性复苏。  QE退出以及货币政策常态化,将使得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更加分化。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而发达经济体乘着大宗商品、黄金价格下跌的“东风”加速复苏。新兴经济体应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增强抵抗风险能力,由依靠外部力量转向内部力量驱动增长,才能在这波浪潮中,转危为机,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作者管清友为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奇霖为宏观研究员)  不要太担心美联储退出QE,应该担心的是全球低迷的实体经济。  根据美联储6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如果美国经济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它将于今年10月终止其规模庞大的资产购买计划。目前看美国的经济数据非常&“正确”,退出的可能性很大。  美联储退出QE,说明美国经济在全球最抗摔打,由于升息预期,全球投资者心理会受到巨大冲击,但对全球市场实际影响不会太大。  美联储继续保留QE只是安抚市场的象征性动作,用羽毛搔市场的痒。两年多以前启动QE时,美联储每月购买850亿美元资产,目前每月购买规模仅150亿美元,相对于数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和成交量,只是九牛一毛。关键是美国财政部是否会同步退出,看来可能性不大。  量化宽松、压低债券收益率主要是为了增加流动性,压低借贷利率,全球央行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近一个月收益率虽然略有上升,但依然处于低位。北京时间10月27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2.2783,一年期国债收益率0.1006。既然金融市场已经恢复了流动性,已经成功地将存款利率降到0,不需美联储强行撬动市场。  全球量化宽松使得国债收益率大跌,形成巨大的债券市场牛市泡沫,目前没有一家央行吃了豹子胆敢主动挑破这一泡沫。主要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如下:日本0.462%;德国0.890%;美国2.285%;英国2.229%;澳大利亚3.291%。就算美联储退出QE,其他国家将继续维持量化宽松政策,债券牛市不会轻易消退,考虑到欧亚等主要经济体市场低迷,美联储在行动之初不取得兄弟们支持,是不可思议的。  美联储已经进行了一次实战演习,美国不会也不敢大刀阔斧地提升利率。10月15日,由于公布的经济数据不佳和埃博拉病毒造成避险情绪,加上如影随形的美联储加息预期,投资机构纷纷进入债市避险,导致债券市场价格大幅上升30BP以上,由于空头头寸被挤爆,为了弥补空头头寸的资金,投资者不得不出售流动性强的股票,导致股票市场在15、16日两天在谷底上下乱窜,标普500指数在10月15日在谷底走出一个如针尖般的收阳十字星,16日又走出收阴的十字星。  市场惊魂会让任何一家央行胆战,美银美林研报指出:如果美国股市进一步下跌10%,美联储恐怕真的就得实施第四轮QE政策。  美国房贷利率可能上升,以防止新一轮房地产泡沫,但美联储的低息计划不会改变。日,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0~0.25%的超低利率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现在市场已经认可了贷款支持证券(MBS)和各类债券,美联储可以通过回购金融机构的抵押品等方式创造流动性,而越来越火爆的市场通过质押回购资产也能创造出流动性,美联储退出QE,不会影响市场流动性,低息政策仍可持续。  从长期来看,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全球经济版图必将重构。  美国率先摆脱次贷危机的阴影,美元进入牛市,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欧元区处于艰难的重整期,各国之间的财政协同、监督等方面如一座座互相撞击的冰山,欧元区成立后第一期红利消失,目前还处于亏损期。只要各国之间的制度互相撞击,欧元区长期前景就不被看好。  对于制造业国家来说同样如此,全球制造业如何重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印度、斯里兰卡,高端制造业转移到美国本土,中国怎么办?与其担心美国退出QE让资金回流美国,还不如担心中国制造业转型不力造成的影响。  正是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经济的未来与美国退不退出QE关系不大,而与中国的法治市场改革关系更大。  美国QE3的彻底退出,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兴经济体的衰退,但不会触及新兴经济体的命脉。&  日前,据摩根大通最新预测,在10月28-29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QE3(第三轮量化宽松)或许彻底终结。&  QE3的彻底终结(尽管低利率仍将维持一段时间),基本表明美国持续5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进入转轨阶段,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进入正常化。&  毫无疑问,对于全球唯一强势货币的美元,美联储任何货币政策的转向,均会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这对于货币话语权较弱的新兴经济体尤甚。或许,正因为此,在摩根大通这一预测发布之后,对美股市场并未构成压力,却引来部分新兴经济体人士的担忧。&  担忧的核心理由无非有三:其一,QE3的彻底终结,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的撤离,因为,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预示着美元将进入阶段性的升值区间,国际资本回撤美国或可赚取美元的升值收益,而这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或将意味着廉价资本时代的谢幕,这会对高负债、以及对外资高依存度的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  其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或将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新一轮震荡,新兴市场经济有可能发生新的金融危机,特别是资产泡沫比较严重、外汇储备规模较小以及资本流动管制力度较弱的新兴经济体。&  其三,由于在流动性充足期间,部分新兴经济体的改革不够充分,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导致大量的热钱外流时,新兴市场将会措手不及。同时,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相对贬值,使得他们出现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的局面,或者增加那些以美元为货币单位债务的成本。&  但是,QE3的彻底终结,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对于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而言,却没有必要过度担忧,某种程度上,由其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甚至是利大于弊。&  这是因为,我国无论与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相比、还是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一者拥有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且资本项下尚未完全放开,故而即使热钱大规模流出,也不会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二者对于有10多亿人口且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的我国,经济具有相当强的自循环功能,这是过度依赖能源和资源出口的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不可比拟的。故而即使QE3彻底终结引发美元的阶段性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不会由此过于被动。&  如果更为全面地看,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对我国经济而言反而是利好。一方面,美元停止贬值,势必将大大减轻输入型的通胀压力。美元进一步进入升值区间,包括石油、铁矿石、农产品(行情,问诊)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跌,对于资源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我国而言,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可以降低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美元进一步进入升值区间,人民币相对贬值的话,反而会使我国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对振兴我国的外贸出口将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这也可以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拓宽空间。&  最后,对于美国QE3的彻底退出,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兴经济体的衰退,但不会触及新兴经济体的命脉。我们更相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能够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夯实我国的经济基础,并协同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共同迈进新一轮可持续增长之境。&  □杨国英(学者)欧亚  从货币面看,是美国退出QE接近尾声,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市场流动性趋近有关。在上述因素中,货币因素是相对主要,即美联储恢复正常货币政策,而美国经济和股市已经对QE吸“毒”上瘾,一旦戒毒当然会难受。如今,全球央行已经对QE上瘾,除了美国QE1-4之外。英国、日本也非常严重。中国也高度依赖QE。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全球市场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美国将导演欧亚大动荡。  贫富分化会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冲突,这已经表现为美国的“占领华尔街”—按照瑞信的调查,香港10%最富有人拥有77.5%的社会财富,在全球经济体中排行第三。  美联储新任主席耶伦也认识到这个危机,17日,她在波士顿的公开演讲中谴责美国的贫富差距。  然而,贫富差距有赖于近期金融股市的动荡,世界货币的不稳定性。  正像笔者之前预计的那样,美股大跌。近日,标准普尔指数最低跌到1820.66,距离前期高点2019.26点已经跌去了近10%,市场出现恐慌性抛盘。  美联储官员坐不住了,纷纷发言安抚市场,有委员表示将最后一个每月100亿美元的QE退出延迟到12月,甚至有委员声称要推出新一轮的QE。  在美联储重新宽松的安抚下,美股报复性反弹,标准普尔指数从低点大涨3.63%,17日至1886.76点收盘。  美股此轮下跌,从技术面上看,是过度上涨,各项主要技术均已经超涨,特别是阿里巴巴的超级上市,透支了市场主力多头的能量,回调势在难免;  从基本面上看,与埃博拉疫情传播至美国有关;  从地缘政治来看,是与乌克兰民众需要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过冬,乌克兰冲突将进入暂时缓冲期,欧洲局面相对稳定,国际热钱流入美国减缓有关;  从货币面看,是美国退出QE接近尾声,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市场流动性趋近有关。  在上述因素中,货币因素是相对主要,即美联储恢复正常货币政策,而美国经济和股市已经对QE吸“毒”上瘾,一旦戒毒当然会难受。  如今,全球央行已经对QE上瘾,除了美国QE1-4之外。英国、日本也非常严重。  中国也高度依赖QE,过去一直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而进行大规模QE,在今年7月以来外汇占款减少乃至负增长的情况下,不得不直接进行QE,已经分别对国开行、四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注资1万亿、5000亿和2000亿元人民币。  最新加入QE行列的则是欧洲央行,它从10月17日开始购买抵押债券;并将从四季度开始购买资产支持证券(ABS),购买计划将持续两年。  对于全球央行吸毒上瘾的程度,花旗债券产品策略师Matt&King认为,一年来全球央行如果零刺激,特别是美联储减少流动性支持,投资级债券利率增扩50个基点,股票的季度跌幅约10%。全球央行每季度要投入约2000亿美元才能保证市场不会出现抛售。  按照最基本的货币规律,央行印钞将带来通货膨胀。然而,现实中通胀仍然很低,甚至向通缩的方向发展。  最新的中国通胀率仅1.6%,美国1.5%,英国1.2%,日本1.1%,欧元区仅0.3%。更有学者称,统计名义通胀常比真实通胀高0.6%。显然央行印钞努力是事倍功半的。  这是各国央行的失败吗?不仅仅是,更准确的讲是全球资本主义生了“癌症”。  美联储新任主席耶伦女士虽尚未证明她控制市场的水平,但她已表现出比前任更大的政治勇气。她在波士顿的公开演讲中谴责美国的贫富差距。  她指出美国贫富差距在大萧条时代之后的40多年间持续缩减。而过去几十年贫富差距却在持续扩大。因此,她“极其担忧”持续扩大的收入和财富差距。她还质问这是否与美国价值观相兼容。  美国贫富差距在大萧条后的40年的持续缩减的动力来自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压力。  它们让西方国家备受威胁,并成为增加社会福利缩减贫富分化的动力。  然而,前苏联解体以来,据瑞信的财富报告,俄罗斯已经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最富有的10%的人拥有的财富占比84.8%;  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贫富差距扩大最迅速的国家之—&,10%最富有者拥有的财富扩大了15.4%的份额,使得他们拥有的财富达到了全民的64%。  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无所顾忌,贫富分化也在加剧,美国和德国这一比例分别增高到74.6%和61.7%。  而那些在这个排行榜上较低的国家,比如,51.5%的意大利和55.6%的西班牙,它们正在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自由竞争中被淘汰,发生了债务危机,并不得不消减国民福利和公共开支,贫富差距正被迫拉大。  贫富差距会导致西方经济学家最头痛的“通缩”,因为富人消费率低,而穷人无钱消费,必然导致消费的萎缩,如果这种萎缩速度超过了央行印钞速度,则是名义“通缩”。  其实,如果央行不印钞,早就通缩了。&&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 18:35:12&&【】&&【】
上一条:&&下一条:
文章排行榜
扫一扫 更多惊喜
联系人:张赢
邮箱:think_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盈科广场A座28楼
友情链接: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联储宣布退出q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