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堆狮子王里面的动物养什么动物

果子狸的期盼
我叫小果儿,是一只出生在动物园的小果子狸。去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非典”让我们出了名。由于怀疑我们携带并传播极度危险的“非典”病毒,威胁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一时间,人们谈我色变……其实,我是一种可爱的动物,不信,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驯化——人类最完美的“战利品”?
博物学家布丰曾经说过:“人类最原始的艺术乃是对狗的驯养。”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居维叶则把它誉为“人类最出色、最完美的战利品”。然而,人类的传染病史基本上也是从驯化动物开始的。那么,这个驯化的过程是如何开始的?“驯化”给人类和动物各自带来了什么?
总第3期2004
[每月星座]
[科学情报]
[博物之旅]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宇宙拼图]
[走进大学]
博学成就梦想 知识改变人生
大眼睛 双眼皮
动物园里的这只小鸵鸟睁大无辜的双眼看着我眼前的照相机。在这段人人害怕禽流感的日子,连前来动物园的人都少了许多。可是,动物们一点也不了解这些变化,看着小鸵鸟天真澄澈的双眼,我不禁要问:动物们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动物·病毒·我们
吹破了!!
摄影 / 王彤
这是一张在撒哈拉沙漠放牧时代的岩画,经过测定,它可能绘制于公元前4000年!住在这里的远古居民早就驯化了牛。看看这些绘制得庞大强壮的牛可以猜想到:人们真心希望他们驯养的牛群数量繁多、膘肥体壮!
摄影/关海彤
从人类养禽史审视“禽流感”
摄影 / 关海彤
2011未来宇宙超级“千里眼”
图1:H5N1(禽流感病毒)
最早被记载的禽流感疫情是1878年在意大利发生的鸡瘟,当时只有鸡、鸭等家禽被感染。1997年在亚洲等地爆发的禽流感中有人被传染并死亡,科学家发现禽流感病毒的某些变种能传染给人类。
图2:SARS-CoV(萨斯冠状病毒)
SARS冠状病毒导致了2002年冬至2003年春季 “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流行,全球8000多人感染。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它来源的可能是野生动物,与食用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有关。
图3:HIV(人类免疫缺乏病毒)
自从1981年美国最先确诊了首例艾滋病患者、发现了HIV病毒以来,现在全球已经有大约4000万感染者。科学家追踪HIV的来源时发现黑猩猩身上的SIV病毒跟人类的HIV最为相似,推测是食用黑猩猩的习惯导致它传染给人类的。
图4:EBOLA(埃博拉病毒)
这种病毒能引起致命的“埃博拉出血热”,它于1976年在非洲刚果第一次出现,导致270人死亡。目前还没确定是什么动物传播这种病毒,科学家怀疑是啮齿类动物,也有人推测它与当地人食用森林里死去的灵长类动物有关。
和病毒一起进化
近距离观察
摄影 / 唐志远
摄影 / 林启生
都兰吐蕃墓葬群,位于都兰县察汗乌苏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共有墓葬200余座古墓,里面的陪葬品都是无价之宝:北朝晚期至唐代晚期(约6世纪末至9世纪前半叶)的丝织品、银器、漆器、粟特金银器、玛瑙珠、玻璃珠……众多来自东西方的文物都汇集于此。考古学家们因此而断定,都兰县在从北朝晚期至晚唐时期漫长的岁月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之一。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摄影 / 徐健
摄影/关海彤
我们只是自然之河中的一滴水
摄影 / 关海彤
北林大师生引以自豪的中国林业开拓者——梁希。
做一个专业环保人
摄影 / 李磊
我叫小果儿,是一只出生在动物园的小果子狸。一年多以前,如果问“果子狸”是什么?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然而,去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非典”让我们出了名。由于怀疑我们携带并传播极度危险的“非典”病毒,威胁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一时间,人们谈我色变……想不到,在人类眼里我比恐怖分子还要恐怖,这份“荣幸”,我们怎么担当得起。其实,我是一种可爱的动物,不信,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果子狸的期盼
摄影 / 吴秀山
如何知道明年的气候?
美洲哥伦布
“下一代太空望远镜”(NGST)的4个竞标方案
1996年,美国宇航局向全国招标寻找能够研制“下一代太空望远镜”的机构。1998年,竞标的四个机构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1.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宇航中心方案;2. 美国鲍尔航空宇宙公司(Ball Aerospace)方案;3. 洛克西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方案;4.美国汤姆逊·拉莫·伍德里奇公司(TRW)方案。2002年9月美国宇航局对外正式宣布TRW公司也就是现在的纳斯洛普·戈拉曼空间技术“下一代太空望远镜”公司获得了主要承包商的合同,负责研制“下一代太空望远镜”的主镜和整个飞船。
2011未来宇宙超级“千里眼”
被割掉鱼翅的鲨鱼:
不管是收获农田里的稻米还是捕捞鲨鱼割取鱼翅,人类食物的最基本的来源都是自然界。大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钢刀下的鲨鱼是无助的,但不要忘记,在新的病毒面前,我们人类又有多少胜算?
和病毒一起进化
近距离观察
摄影 / 唐志远
我国3月晚上8点北纬30°地区看到的双子座
摄影 / 林启生
绢上的簪花仕女图:朱砂、胭脂、藤黄、花青……在中唐的周手中组合成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他笔下的仕女形象大多体格丰腴、皮肤细腻、神情悠散、服饰飘逸。
箭头所表示的是我们此次博物之旅的路线,公元5世纪,鲜卑人的一支在这里曾建立了青海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国──吐谷浑王国,其势力范围南至松潘,北到祁连,东到洮河,西达柴达木。6世纪中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击败了吐谷浑,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治。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山诺”出发——即将度过十岁生日的北林大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山诺会)的成员背着防潮垫和睡袋,准备着又一次的出发,他们亲切地称社团秘书处的小屋为“山洞”。
做一个专业环保人
摄影 / 李磊
这是我妈妈和我们兄妹三“狸”的家庭照。我们兄妹三“狸”可是三胞胎啊,等到一岁以后,姐姐和我就可以有自己的家庭了,而哥哥要等到两岁以后。
果子狸的期盼
摄影 / 吴秀山
如何知道明年的气候?
美洲哥伦布
吹破了!!
摄影 / 王彤
做一个专业环保人
30度19分48秒——大二的钟京在清晨干冷的空气中报出经纬仪上的数字,作为本学期测量学的作业,他正在和同学们一起测量学校的小广场,像他们这样的组合三三两两地分布在校园的各个部分,在晨霭中拖曳着长长影子。
做一个专业环保人
摄影 / 李磊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我的面部有着非常漂亮的白色条纹,其中一条从鼻后一直延伸至头顶,把我的脸一分为二,除此之外,我的双眼上下延伸至耳下的部分各有一块白斑,是不是有点像京剧的脸谱。
果子狸的期盼
摄影 / 吴秀山
台风、干旱、洪水等能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都与气候异常有关,预测几个月后的气候状况已经成为世界大气科学最前沿的课题。经过很多位科学家长达20年的努力,我国的短期气候预测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洪水、干旱、沙尘暴等气候灾害。
如何知道明年的气候?
美洲哥伦布
小鸡快跑!
《小鸡快跑》的故事可不是瞎编的!要知道,就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像金吉那样的小鸡,在拥挤的现代化养鸡场里生活。电影里的金吉视主人为仇敌,最后逃出了养鸡场,但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詹姆斯·韦伯(James E. Webb)
2002年,为了纪念美国宇航局第二任局长詹姆斯·韦伯领导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取得的卓越成就特别将“下一代太空望远镜”更名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2011未来宇宙超级“千里眼”
共同饲养的猪和鸡:
关于禽流感传染给人类的途径,有一种猜测是:家禽身上不传染人的病毒与猪身上能传染给人的病毒相遇,发生变异,产生出能让人染病的新病毒。由于人们还没有相关的抗体,新病毒会给人类造成多大的危害呢?
和病毒一起进化
近距离观察
摄影 / 唐志远
“经历”曲折:
对于“哈勃”的继任者,天文学家们进行过无数次争议和探讨:
1989年,“下一代太空望远镜”专题讨论会首次提出:建造一架口径为8米的被动式冷却近红外望远镜来继承“哈勃”。
1993年,这个计划又改为:建造一个在低轨道上运行的口径为4米的太空望远镜。
1996年,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开始形成。他们开始探讨:设计一架在一个距离地球更加遥远的、高轨道上运行的更高红移值空间望远镜。这个想法奠定了“詹姆斯·韦伯”的基础。
“任务”艰巨:
“詹姆斯·韦伯” 将用电磁光谱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来深入探索宇宙,研究宇宙的甚早期,观察诸星系形成时期的情况,并捕捉宇宙第一缕光线——大约110亿年前最初恒星和星系形成时发出的光线。
3D“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3D效果图使我们可以先睹为快:它将拥有一个20英尺宽的主镜,和一个大如网球比赛场的多层遮光罩。
它的口径6.5米,由18块六角型镜片组成,主镜有效面积25平方米,太阳防护罩的尺寸为20米长、10米宽,制造主镜采用的材料为金属“铍”。
“詹姆斯·韦伯”可以在低于-223.15℃的温度下工作!它的光学分辨率约为0.1个角秒。观测的电磁频带为0.6到28微米。
“詹姆斯·韦伯”将对宇宙的纵深进行研究,去发现星系、星球以及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从宇宙大爆炸至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011未来宇宙超级“千里眼”
果子狸小档案:
中文学名:花面狸
拉丁文名: Paguma larvata
分类地位:食肉目
面部有白色斑纹,体型中等,体重4-8千克,体长55厘米左右,尾长超过体长的2/3。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灌木丛或裸岩地,夜行性,善于攀缘,常在树冠中觅食,也下到地面上活动。食物以植物性的食物为多,尤以野果为主,也捕食青蛙和其它小动物。
每胎生2-3仔,春夏交替时生育。遇敌时能从臭腺分泌出浅黄色分泌物自卫。
果子狸在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在我国广泛分布:北起北京西郊、山西大同、陕西秦岭山地、川西一直到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南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南缘。
大图为中国果子狸分布图(图中深色部分)。
果子狸的期盼
美洲哥伦布
2011未来宇宙超级“千里眼”
草原上的农药瓶:
农药无疑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帮手”,但人们越来越发现,这个帮手并没有像人们最初期望的那么好。它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打破了自然界生命循环系统的平衡,现在谁能预料,我们将要付出多少代价呢?
和病毒一起进化
受伤的野牛:被一只长箭穿过腹部鬃毛竖起的野牛,它的面前是一个倒地的人形,还有一只带着鸟形的类似手杖的东西倒在一边,这是法国西南部发现的拉斯科洞穴壁画中的经典一幕,它是距今1万3千年前的作品。人们推测,当时的人认为把动物画得越像,越能获得动物的灵魂和气力,因而拉斯科洞穴中充满了各式各样形象、灵动的牛,而人的形象都以极简的抽象线条表示。原始艺术家在绘制图像时,通常是先勾出轮廓再将矿物和油脂混合后的色彩填入,但在“手印”洞穴中发现内有色料痕迹的骨管则透露了另一种绘画方法:墙上的“阴性手印”(下图)是当时的人们用嘴把颜料吹到岩壁上的。
植物大全——包括了几乎北京所有树种的北林校园里能进行一次规模不小的植物实习。
做一个专业环保人
摄影 / 李磊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美洲哥伦布
第二拉格朗日点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被发射到空间中围绕一个被称为第二拉格朗日点(L2)的位置飞行。第二拉格朗日点是空间中一个特殊的引力状态点,距离地球大约150万公里。它在这里运行就可以时刻在地球的阴影中,不受太阳的干扰进行天文观测。
2011未来宇宙超级“千里眼”
嘿!我过得不错,你呢?
一代接一代,被驯化后的动物获得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由于运动越来越少,它们的身体慢慢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特征又被遗传了下来。它们从野生动物中脱离了出来,变成了家畜,它们的命运注定要依附于人而生活。
摄影 / 关海彤
城镇正在逼进候鸟的栖息地
人类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留给野生动物的空间逐渐缩小——人与动物的冲突越来越多,病毒从动物传给人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了。
和病毒一起进化
两千年前的树脂作画:马王堆木漆画的色彩在2000多年后依旧鲜艳、亮丽、润泽,蕴含着宗教神秘含义的漆画的原料是一种天然树脂,它不仅能防腐,调色后的漆更是发着半透明的色泽,光可鉴人。
青海那片树林——记录了大四的同学60天生活轨迹的地方,每天拿着仪器上山,记录每一块林地各项数据,图中的同学正在测量树林中的太阳辐射量。
做一个专业环保人
摄影 / 李磊
精美的粟特金银器。
粟特,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少数民族,我国古代史籍中称“昭武九姓”(康、安、曹、石、史、米、何、火寻、戎地),大多以经商为业。据考证,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和五代的石敬瑭等都是粟特人后裔。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出生15天后,我的脸上就开始呈现出和父母一样漂亮的白色面纹。到了3个月大时,我就长得快和妈妈一般大小了,所以我就不吃奶了,因为快成大“狸”了嘛。
果子狸的期盼
摄影 / 吴秀山
美国宇航局的四大“天王”
名头响亮的美国宇航局(NASA)麾下,有四大“太空观测站”在探索变幻万千的宇宙奥秘,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四大“天王”:
ONE:哈勃太空望远镜
TWO:康普顿伽玛射线望远镜(已退休)
THREE: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
FOUR:斯毕茨尔红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以前称为SIRTF)
2011未来宇宙超级“千里眼”
水乡人家的休憩
这是我国湖南的一个水上人家,捕鱼的工作完成后,渔民在休息,鸬鹚便栖息在筏上晾晒羽毛。
被驯养已久的鸬鹚早就学会了把捕来的鱼存在喉囊里,交给主人。在这里,人与鸬鹚长年共同在小船上漂泊。船是他们共同的家。摄影/关海彤
摄影 / 关海彤
人、动物和病毒在漫长的进化史中相互协调、携手走过了千百万年的岁月。病毒来临时,只有更珍惜动物,才能保护人类自身。
和病毒一起进化
一种颜色,两种画法:古希腊人用瓶子上的故事传达了当年绘画艺术的繁荣气息,从直接用黑色颜料绘在桔红色底子的陶瓶上的“黑绘”,到恰好与之相反的将背景涂黑、画中形象留出陶器原本颜色的“红绘”,只用黑色颜料就可以让实用的陶瓶呈现不同的效果,从黑绘到红绘,画工们早已将黑颜料的正反用法烂熟于心。
准备就绪——模拟降雨径流的仪器搭好了,这块土地在雨后将会流失的泥土量等多种数值将被精确测量,多个这样选定点的数据综合将总结出一套适合此类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
做一个专业环保人
摄影 / 李磊
建立树轮年表:
科学家把采集到的样芯相互比较,把两根样芯之间特征相同的树轮重叠起来,这样一根一根接起来,一直接到时间的深处。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美洲哥伦布
阿拉斯加,只爱雪橇
长年被冰雪覆盖的阿拉斯加人有他们独特的交通工具:雪橇。在广袤的雪原上,由10只爱斯基摩犬拉着的雪橇飞速滑行,它们的主人则负责指挥方向。尽管有了许多现代的交通工具,雪橇仍然是阿拉斯加人的最爱。供图/imaginechina
鸡-禽流感的受害者
和病毒一起进化
火山灰中重现:爱琴海中锡拉岛的这幅《少年拳手》是完全由矿物颜料绘制的,由于采用了“湿壁画”这种更利于耐久保存的绘制方式,留在墙壁上的每一块色彩都是在墙上的泥灰干透之前着上的,因此,它在被火山灰掩埋了1600多年之后,依旧新鲜绚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盖子上的针头——是进行室内模拟降雨实验的喷头,在北林大水保学院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实验室里,一筒筒从各处取来的土样等待着精密实验测量。
做一个专业环保人
摄影 / 李磊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美洲哥伦布
外面的世界
出生后不久,我就生活在狭小的笼舍里。快一年了,我多么渴望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啊?
果子狸的期盼
摄影 / 吴秀山
2011未来宇宙超级“千里眼”
显微镜下的树轮:
树芯上的树轮有时会非常密,单凭肉眼无法有效辨认,必须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并通过电子计数器记录下树轮的数目。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摄影 / 徐健
比“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更宏伟的太空天文台——地外行星搜寻者
2011未来宇宙超级“千里眼”
是人,把野生动物关进了栅栏,而对于动物来说,它们到底喜不喜欢这个变化,也许我们永远也没办法知道。
老鼠-鼠疫传播者
和病毒一起进化
人面鱼纹盆:西安东郊的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这个7000年前上了色的陶盆,令人吃惊的不仅是陶盆里面极为抽象的鱼和人头像,还有它数千年依旧清晰、鲜明的色彩,那时的人们就已经学会用燃烧树枝、油脂等得到的黑烟作成黑色颜料,经过陶器烧制时的高温,精致的黑色线条经久不褪。
拍个合影吧
在西伯利亚荒凉无垠的原野上,世世代代与驯鹿生活在一起的涅涅茨人与他心爱的驯鹿合了张影。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了我们。
果子狸-因“SARS”改变命运
摄影/吴秀山
和病毒一起进化
摄影 / 吴秀山
未留名字的绘画高手:被称为“天然颜料宝藏”的敦煌石窟记载了我国古代佛教艺术最为辉煌的历程,这些瑰丽、令人神往的壁画作品却都未曾留下作者的名字,从建石窟的公元366年开始,敦煌石窟经历了北魏、隋、唐、宋、西夏、元等几个朝代,可从中一览中国宗教形象的发展历史。洞窟中绚丽夺目的壁画虽有残缺,但仍给人极大的视觉震撼,当时的画师所用的多种颜料原矿现已不再出现,至今敦煌的壁画和彩塑上的多种颜料成分之谜还有待解开。
树轮木简图:
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树芯存放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树轮实验室里。排列整齐的树芯如同古代的竹简古书,千年自然史就被岁月雕刻在树轮那时密时疏的纹理行间。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摄影 / 徐健
牛-集约化饲养出恶果 摄影/吴秀山
和病毒一起进化
摄影 / 吴秀山
鸡蛋参加创作——《维纳斯的诞生》(约):是善于创作理想中美丽女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作品,这幅用蛋黄配制颜料的画绘在画布上,现收藏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这种柔美的绘画方式与在文艺复兴时代只讲究透视学和解剖学的风格迥然不同,波提切利达到了这种风格的高峰,他的作品大多来自神话故事或文学著作,画中娇柔的爱与美之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诞生,波浪敲打着贝壳将她轻轻托起,左侧西风之神和右侧林中仙女的强烈动感在她的眼中归为平静,又被称为“坦培拉”的这种蛋彩绘法在画布上留下了纯静与神秘。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摄影 / 徐健
你是我最完美的战利品!
博物学家布丰曾经说过:“人类最原始的艺术乃是对狗的驯养。”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居维叶则把它誉为“人类最出色、最完美的战利品”。而它也确实为人类立下了犬马之劳。
蚊子-小心它的唾液
和病毒一起进化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管装颜料+印象派画家=色彩革命:《船上的午宴》(雷诺瓦) “更加真切地逼近自然”是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绘画领域新派别——印象派的口号,虽然过去也有画家尝试把颜料、油彩拿到户外去作画,可是此时更为方便携带的管装颜料的发明使出去绘画更加轻松,让印象派的画家更快捷地捕捉自然中最快的速度——光。他们相信,只有自然光的每一瞬间带来的颜色才是最真实的,所以印象派的创始人莫奈一生中绘制了无数幅不同光线下的同一座稻草堆。为了追求自然光下的事物,他们的调色板上只使用光谱分析中的几个纯色,如红、黄、蓝等,而黑、灰等调和色被去掉,这不仅使他们的作品画面缤纷绚丽,也使我们充分感受到明亮、刺激的纯色。
我望着山上时疏时密的祁连圆柏林和山下一刮风就飞沙走石的荒漠草原,心里生出一番感慨:大自然把生物界安排得如此周密和精确,仅降水量的一点变化,就可以在咫尺之间创造出迥异的风景!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摄影 / 徐健
羊-“牛吃羊”与疯牛病
和病毒一起进化
狗-记得给小狗打疫苗
和病毒一起进化
我是祁连圆柏,别看我的样子怪,我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有树种。祁连山脉地区是我的老家,但远在四川北部的松潘也有我的兄弟姐妹。我通常生长在海拔2600——4000米的阳面山坡上。小的时候,我意气勃发,有着像针一样的叶子和灰褐色的皮肤。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鳞形叶子开始多了起来,灰褐色的皮肤裂成条片脱落。咳咳,现在我老了,皮肤也快脱落光了,鳞形的叶子也所剩无几了,但是我用我的躯干记录下来了这里千年以来气候的变化。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摄影 / 徐健
蝙蝠-伐木惊醒古老的病毒 摄影/张劲硕
和病毒一起进化
摄影 / 张劲硕
把亚麻籽油加进去——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15世纪尼德兰的画家善于勾画琳琅满目的细节,这幅《阿尔诺芬尼夫妇》不仅衣袍、表情细致入微,墙上的小镜子中也传神地展现了整个屋子中的场景,这不仅在于画家精心描摹的手法高超,也要归功于凡·艾克兄弟对油画颜料的极大贡献——以往用蛋清蛋黄调和颜料的“坦培拉”画法颜料干得太快,而他们发明的用亚麻籽油等植物油调配出的性质稳定的调色剂让画家们只要一块画布,就可以更从容作画,只要你愿意,画上十年、二十年也可以,而且色彩依旧鲜艳。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猪-别把不同动物养在一起
和病毒一起进化
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坚毅的祁连圆柏,即使死了,也会像这座大山一样屹立不倒。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摄影 / 徐健
黑猩猩-蒙冤艾滋病?
和病毒一起进化
神秘微笑500年:《蒙娜·丽莎》()她神秘的微笑让游客久久无法移开目光,现收藏她的卢浮宫不得不采取排队的方式来组织游客欣赏。据记载,蒙娜·丽莎是当时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人24岁的妻子,达·芬奇运用如雾般纯净的“晕涂法”,将颜料的色彩转换运用到无法辨别的细致程度,让整幅画面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薄雾中,造就了这幅西洋肖像画中的极品。由于达·芬奇运用了太多的自制颜料在里面,随着岁月的流逝,画的颜料和溶合颜料的油干了以后,《蒙娜·丽莎》早已有了细细密密的裂纹。然而由于从前的修补已造成了太多的损害——甚至曾被誉为“有如真实般的自然描绘出来”的眉毛都在一次误修中被修掉,所以,唯恐损伤画面的人们不愿做过多的修补,让裂痕给蒙娜·丽莎带给人们的神秘感又增加了几分。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树轮”,由于它代表树木生命中的一年,所以也称“年轮”。然而在热带地区,一年中所有时间都适合树的生长,所以热带地区的树往往分不出来早材和晚材,也就形不成树轮了。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飞溅的颜色:《二十七号》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创始人波洛克1950年的作品,他本人也承认不知道会画出什么效果,但他认为只有把画布铺在地上绕着画布边走边画的感觉才最好——至于内容如何,绘画作品自有自己的生命。每一道肆意飞行的颜色轨迹都让人体会到欲求摆脱传统的创作态度。
而在20世纪50-60年代同样产生于美国的波普(POP)艺术则一改抽象画派的晦涩难懂,在美国这个消费国度中各种通俗、廉价、可批量生产的事物都成为他们的绝好素材。谁说颜料只能用笔来勾勒?利希腾斯坦(上图作者)为波普艺术提供了象征符号,他把漫画中的卡通形象放大,不厌其烦地用将颜料用网点印刷的方式复制在画面中,成功的将一般观念中的通俗事物提升为艺术品,古老的颜料油彩在波普艺术中又一次得到了新的呈现方式。
2000米、1900米……冰盖打钻机将冰芯从深深的冰川中取出,千万年以前的秘密也随之被开启。冰芯和树轮一样,里面有着层层叠置的纹路,这在冰川学上叫作年层。每一年,冬季的积雪经夏季消融后,形成一个消融面,消融面上污化物成了划分年层的天然标志。这样,冰层就可以像树轮一样被测出年龄来。所有在大气中循环的物质都会随大气环流而抵达冰川上空,并沉降在冰雪表面,最终形成冰芯记录。通过这些冰芯里的气泡和尘埃,冰川学家可以分析出当时的气候:人们从北极格陵兰冰盖获取的冰岩芯样品,至今已超过2000米,获得了15万年以前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第一手资料。(左图冰芯中的黑点是火山灰)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稀奇古怪颜料的试验品:《最后的晚餐》(),意大利米兰格拉齐圣母修道院食堂墙壁。占据修道院食堂整面墙壁的这幅达·芬奇的巨作展示了圣经中极富戏剧化的瞬间,可以想象那些教士们坐在这样一幅巨大的描绘耶稣被出卖后与门徒们最后一次的晚餐壁画前就餐,会是什么感觉。一生充满好奇心和力求唯美的达·芬奇力求与原有的没有足够时间描绘细节的湿壁画方法较量,他不仅把蛋彩画的方法直接用在了墙壁上,更是把各种各样新奇的“颜料”加在了里面,包括了食品与佐料的《最后的晚餐》在绘制完成几年后就开始了持续至今五百年的修缮历程,达·芬奇精湛的画法、高超的构图能力让后人甘心用自己一辈子的时间来修复它、留住它。
在静静的湖底,有着一种叫作湖泊纹泥的“自然史书”。由于湖面水体的保护,沉淀在湖底的自然界的沉积物会被完好地保存下来。而每年的沉积状况会有所不同,湖泊纹泥就像树轮一样,一层一层很细地排列着。科学家用特殊的打钻机将湖泊纹泥取出,制成湖芯就可以解读千年甚至万年以前的气候环境变化:有时,一段1米长的湖芯记录着大约1600年的历史,层层剖析下去,这里千年以来的气候和生态演变就会像幻灯片一样展示在我们面前。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湖泊都适合做研究,它要求水深15米左右,深了不好打钻,浅了波浪对湖底的扰动太大。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雨滴从天空落下,汇集成流,渗入土壤。溶入的二氧化碳增强了雨水的酸性,当流经石灰岩时便溶解了大量的溶解碳酸钙。进入洞穴后,如果滴滴溶液连续地落在同一个地点上,过饱和的碳酸钙就会沉淀,逐渐向上结晶出美丽的锥形或柱形石笋(有时也会向下结晶出石钟乳,当石笋和石钟乳相连后,便形成了石柱)。石笋里也有年层,但比起树轮、冰芯、湖芯要复杂。在透光和紫外光下,石笋的沉积面会分别表现出透光和发光两种微层。这两种微层在多数情况下是重合的,这就是石笋的年层。科学家利用精密仪器可逐年提取石笋年层中的信息,建立起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气候环境变化年表。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陈列在中国科技馆的北美红杉年轮样本,如果在树的底部掏个大洞,小汽车都开得过去。据说,中国最古老的树木是黄帝陵前的古松,有5000岁了,但无法证实,因为保护的原因,不准取树芯。
除了树轮、冰芯、湖芯、石笋外,自然界还存在着珊瑚礁、深海岩芯等其他“自然史书”。如果把它们进行横向的对比和补充研究,会解开更多的历史之谜。
岁月春秋 树轮史记
摄影 / 徐健
《女人体》(利希腾斯坦,1980):深黑的轮廓、鲜明的色彩是英美波普艺术家们的利器,他们广泛涉猎大众生活的一切领域,把通俗易懂作为自己的典型特征,颜料的用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在颜料变成画中传神一笔时,动物胶有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画出前面每种颜色的色标,我们用了很多时间来熬胶、调色,事实上,大多数画家们作画时都是趁着胶温热时,亲自用手指来调和颜色的,据说这样才能感觉到是否调匀,掌握好用色的深浅。
多彩的中国记号——天然颜料制作的印泥
朱砂印泥、朱膘印泥、岱赭印泥、藏蓝印泥、象牙黑印泥……不同颜色的印泥都来自于天然颜料,书画家、篆刻家、收藏家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将自己喜爱的印泥颜色使用在他们的作品上,使作品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中国工艺美术师仇庆年老师向我们讲述了用天然颜料制作的印泥奥妙所在。
其中“象牙黑”名称的由来尤为特别,据传西洋人进入印度以前,当地盛产象牙,外来者大肆掠夺,雕刻工艺品后,将其碎粉末在土窑上如烧碳一样,烧成黑粉,色黑粒细,“象牙黑”由此得来。不过现在的象牙黑印泥可不是由象牙得来,它是由动植物油脂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黑粉收集制作而成,黑度不亚于天然象牙黑。
读者服务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稻草堆中的火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