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故事大全动脑筋故事1~5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一道题怎样写:你有通过自己动脑把坏事变成好事的经历吗?如果有,跟大家讲一讲吧!_百度知道
小学二年级语文一道题怎样写:你有通过自己动脑把坏事变成好事的经历吗?如果有,跟大家讲一讲吧!
提问者采纳
今语文课我篇课文名字叫《玲玲画》课文讲:玲玲画幅画要参加比赛画完满意收彩笔候水彩笔掉画画弄脏玲玲哭起爸爸安慰说:没关系想想咱画点于玲玲拿起画笔弄脏画花狗幅画显更谐第二评奖玲玲画等奖篇课文告诉我道理:事情并像我想象糟要肯脑筋坏事往往能变事我经历:我新布娃娃脏我伤哭起妈妈告诉我:没关系反娃娃已经脏想玩玩用担弄脏玩更件事情:我家楼暖气管漏水墙皮泡爸爸用串串塑料花围着墙暖气管线墙皮泡垂串花房间变比前漂亮看两件坏事都变事遇坏事候要着急要伤要脑筋想想才能让坏事变事自复制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比说做手工做错我脑筋想想改变变件新作品美术课水彩笔绘画本点想画弄脏师说我着急于我努力脑筋想弄脏画朵花师夸做范本 废物利用比说洋娃娃弄脏非伤脑筋想既脏想玩玩用再怕结坏事变事
答:有。一次上美术课,水彩笔不小心在绘画本上点了一下,想到把画弄脏会被老师说,我心里好着急,于是我努力开动脑筋,想到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朵花,还被老师夸了,当做了范本。 (有点不太现实吧?只能想到这个)
比如说,你有一个洋娃娃弄脏了,非常伤心,但是一动脑筋,想到既然脏了,就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用再怕了,结果就坏事变成了好事。
小学二年级。。
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就行了。例如:废物利用
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新的学期刚刚开始,同学们还都沉浸在假期上网玩游戏的回忆中;我的同学一下课就缠着我,叫放学后依旧上网,我告诉他说,我的家里已经吧让玩了,可他不干,还是追着不放,眼看影响到我的学习了;没办法,我把这事同时告诉了家长好老师,老师批评了他,他的家长也警告了他;这时发现他收敛了许多,但我们之间的话少了;又几乎在同时,我们俩手拉起了手:我们和好吧,以后我们俩要做最好的朋友!真的,两个孩子成了无话不说、互相帮助的好朋友。
小学二年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阅读.练笔.上网.电影.音乐.交友.旅游.锻炼.娱乐。
LOFTER精选
阅读(417)|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非常有趣的谜语故事【动脑筋想一想 想不出看答案】',
blogAbstract:'\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日期:教学目标
1. 练习给多音字组词和改写成短句子。
2. 积累关于动脑筋方面的名言警句。
3. 通过知识窗,了解动脑筋的六种方法。
4. 懂得只要肯动脑,善思考,就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难重点:
1.练习缩写句子。
2.积累名言警句和动脑筋的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动脑筋的名言警句。知识窗中故事的图片或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给多音字组词。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答案。.
2)改写句子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收集关于动脑筋的名言警句的相关内容日期:[动物类] 不动脑筋别发言 一头黑驴走在前, 背上驮着一担棉。 一头白驴走在后, 背上驮着一袋盐。 途中趟过一条河, 泡了棉花浸了盐。 白驴脚步轻又快, 黑驴慢慢落后边。 问你这是为什么? 不动脑...日期:怎样收集小儿的大小便送化验? 怎样收集小儿的小便送化验? 疾病的正确诊断,除了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需要必要的化验检查作客观参考依据。各种标本要想获得正确的资料,必须掌握正确的收集方法,及时送检。标本不新鲜、受到污染、收集量不够等等,都可以影响到化验结果日期:[俗语] 妙语警句 织网是为了多捕鱼;磨刀是为了多砍柴;播种是为了多收获;学习是为了多创造。 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从一点点细微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进步是从看到自己的落后开始的;高明是从解剖自己的弱点开始的。 为了春天花朵的芳香,树根在冬天的泥土里默默地奋日期:[俗语] 妙语警句(1) 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 在所有的批语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愚者偏爱物质的珍贵;智者偏爱时间的价值。 童年时期的每一滴汗水,顶得上成年时期许多天紧张的劳动。 在时间的稿纸上,每个人都在写...日期:[俗语] 妙语警句(2) 人类的历史是用昨天的营养来滋补并用今天来孕育出明天。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原谅自己一次过失,还会有一百次过失在等着你。 历史之树会留下许多苦涩的果子。 社会是个大课...日期:[俗语] 妙语警句(3) 历史总要让昔日埋下的祸根或早或迟地长出恶果。 不敢讲公道,便是助长歪邪。 避开错误去总结经验,结果真理也被排除掉了。 不讲过去,与其说青年一代糊涂,不如说老年人糊涂。 人的幸福时代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生活。 看一个人看眼睛,看一个国家看人民精神日期:[俗语] 妙语警句(4) 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不怕慢,就怕站。 越接近顶峰山路越陡。 锅里有碗里才有。 胆敢征服死亡的英雄,永远...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二年级动脑筋故事1~5段_百度知道
二年级动脑筋故事1~5段
其他类似问题
动脑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计划课后反思1-3单元
题目: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计划课后反思1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于是,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动作和打击乐器,满足学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计划课后反思1-3单元。教材分析: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的各种活动以及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趣,热爱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演唱(1)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5)能够背唱4~~6首歌曲。2、演奏(1)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3、综合性艺术表演(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4、识读乐谱(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5、创作实践(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教学重、难点: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受并描述音乐中的力度、速度的变化。2、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情绪。教学方法和措施:1、多媒体辅助教学。2、利用各种打击乐编创音乐活动。3、及时评价学生。教学进度安排周次课题课时数123第一单元到郊外去4课时45第二单元进行曲3课时678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4课时91011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5课时121314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4课时151617第六单元童谣4课时18复习考评2课时第一单元《到郊外去》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2、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民歌《放风筝》。3、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4、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2、欣赏《出发》《放风筝》。3、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4、认识小节线和小节。5、参与“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教材分析:1、《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2、《出发》 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3、《放风筝》这是一首流传在河北南皮一带的民歌。歌曲表现了春季放风筝的民俗。从三月清明唱起,唱到姐妹的穿着打扮,唱到放风筝的动作细节、风筝飞翔的形态,直唱到姐妹收起风筝欢欢喜喜回家去。歌曲优美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4、《放牛放到小河边》这是一首流传在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草地上放牛的情形。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童融为一体。5、《郊游》歌曲为台湾儿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儿童所喜爱。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2、随音乐《出发》或《郊游》进行表演。教学难点: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张。2、学唱《放牛放到小河边》歌曲唱名,做到唱名与音高一致。3、聆听音乐《出发》或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3、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例如:1=C 4/4123 ― |1 23 ― |54 3 2 5 4 32 |1 ― ― ―‖师:呜呜轰隆隆隆隆隆隆隆 隆。生:呜呜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1、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学生跟唱:12 3 4|5 ―|1 2 34 |5 ―|啊啊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1、呼唤。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2、节奏。如:X X X ,X X . X X XX X ,等等。3、唱名音高。如:mi ― sol ― mi等等。4、旋律片段。5、歌曲片段。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反思: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运用学生进教室的音乐,让学生养成会听音乐、能听得懂音乐的良好习惯。学生知道在什么时候自己表演、在什么时候个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表演、在什么时候要站好,准备和老师问好。如果合理得运用了“音乐语言”就不需要老师去“指手画脚”地提醒学生该在哪里做什么,教师应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尝试着让学生独立“记音乐”,其实学生自己完全能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 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 ― 姐妹穿着 ― 放风筝 ― 风筝飞翔 ―回家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弱。1.春雷轰隆.轰隆.轰隆.轰隆.…2.春风呜―呜―…3.春雨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4.山泉叮 咚叮 咚叮 咚叮 咚…5.布谷鸟布谷 O布谷 O布谷 O布谷 O…6.…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五、教师总结本课。反思:本节课学生开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踊跃的发言,师生互动很融合,对于老师教唱的歌曲,能很好的在聆听中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并通过对比欣赏,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其中的情绪与感觉的不同;在学唱歌曲中,学生整体表现突出,能在听中学,唱的准确,情感丰富,使教师也从中受到鼓舞。因此对于我来说,这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也为本学期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2、学唱歌曲的歌谱。3、认识小节、小节线。教学过程:一、复习活动《春天交响曲》。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1、教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2、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3、完整地演唱歌曲。4、教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并纠正。三、学习小节线、小节。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四、结束本课。反思:对老师的提问和讲解能做出积极的反应,并通过音乐小知识,让学生自己找歌曲中的衬词及民歌的小特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学唱过程中,虽然能较快的找我歌曲演唱,但在个别字所表现的民歌韵味上还是欠火候,经过教师指导和多次范唱,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首歌曲的情绪。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郊游》。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二、学唱歌曲《郊游》。1、听录音,教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计划课后反思1-3单元》。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3、跟琴演唱。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五、结束全课。反思:学会演唱本歌曲,能随音乐表演郊游情景。第二单元《进行曲》教学内容:1、唱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2、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3、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4、少先队鼓号队演奏。5、进行曲的初步总结。教学目标:1、学会《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第一段歌词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2、听赏《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能随音乐列队行进或击出节奏。3、在《出旗》这一音乐活动中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4、能区分X X 、X X.、X ― 、X XX 、XXXX XXXX 等节奏。教材分析: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首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原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2、《出旗》这是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曲中的一首。3、《小号手之歌》这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黎汝清作词,金复载作曲。4、《土耳其进行曲》这是贝多芬为德国剧作家科策布的剧本《雅典的废墟》所作配乐的片断,后被改编成钢琴曲,成为家喻户晓和学琴者必弹的世界名曲5、《进行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年。5、《米老鼠进行曲》这是1955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米老鼠俱乐部》的主题歌,由此奠定了米老鼠在美国动画片中的特殊地位。教学重点:1、在唱歌和听赏音乐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继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难点:1、随录音学唱《队歌》有一定困难,因为《队歌》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演唱,低年级学生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2、随《土耳其进行曲》作队列行进时,要求按课本上的图示作队列变化会有一定困难,且场地难以保证。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3、由于《进行曲》兼有舞曲特点,中段音乐形象有所改变,音乐语言也不为学生所熟悉,故听赏时会有一定困难。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2、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教学目的:1、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2、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3、大致了解少先队队歌的历史变革。教学过程: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 1 3 5”四个音。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师。反思:在二(2)班的一节音乐课上,欣赏了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根据大队部现有的鼓号队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各种打击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学校的鼓号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当然,有所得也有所失,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美上,由于参考材料准备不是很充分,在模仿主题中队会时,还没有大的突破。上课的语速有点偏快,语言应该更慢些。今后我会不断地学习探求总结。i$P^|^6 Tz1_mQ+yY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小号手之歌》。2、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教学目的:1、学唱《小号手之歌》的歌词,并能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来。2、在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表演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并具有一定创造性。教学过程:1、听赏《小号手之歌》,提示这是一首雄壮有力的进行曲。2、简介革命老区人民当年艰苦斗争的情景和儿童团员们机智勇敢斗敌人的小故事,使学生对当年的儿童团员产生亲近感。歌词中提到的“白匪”是指当时的地方反动武装。3、随录音轻声学唱《小号手之歌》。4、引导学生注意歌谱中的休止符,并用对比的方法讲述休止符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唱时注意将这些休止符“唱”出来。5、随《小号手之歌》的录音分组列队前进,并一边即兴表演各种动作。6、复习少先队《出旗》的音乐。7、加入大小队鼓几镲的演奏,可分步骤按课本中出示的节奏进行教学。 少先队的出旗号声可用先期的录音代替。8、分组进行列队表演,边唱《出旗》旋律,边演奏各种打击乐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反思:针对这节课,我觉得我的提前预设做的还是不够充分,我把教材内容想象的太难了,把学生的水平低估了。如果在教学中我改变一下教法和教学策略,比如说让学生可以先通过听、反复跟唱,让其对音乐有个完整的把握,这样降低难度的来教,或许效果要好得多。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小号手之歌》。2、欣赏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3、节奏听辨练习。教学目的:1、能背唱《小号手之歌》。2、初步熟悉《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并随音乐行进。3、在听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熟悉节奏谱,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要求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最后背唱歌曲。2、按课本的插图为小号手的五个动作配上象声词,这一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可适当作些提示,注意每个动作都可有几个象声词,不要搞标准答案。3、教师可根据五个动作的节奏创作五段短小的音乐。吹号:1=G 2/4 5 55 3 3│5 55 2 │5 55 6 │2 22 5 │走步:1=G 2/4 1 5│1 5 │1 5 │5―│3 1│3 1 │2 5 │1 ―│打枪:1=G 2/4 111111│挥刀:1=G 2/4 5 5 .│6 6 . │7 7 . │i i . │刺杀:1=G 2/4 5―│6 ―│3―│5 ―│2―│5 ―│3 ―│1 ―│4、让学生熟悉这五段音乐,再强化对这五种不同节奏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动作,将这五段音乐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来。5、教师任意弹奏五段音乐中的一段,要求学生听辨边表演。6、简介《土耳其进行曲》,同样曲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有两首最为有名,一首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另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写的。7、简介土耳其在我们亚洲的最西边,与欧洲相连,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国家。他们的国旗是在红旗上画一弯月亮和一颗星星。8、听赏《土耳其进行曲》,听第二遍时可请学生随节拍拍手或原地踏步,还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9、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10、随音乐进行列队行进的练习,先是方队进行,再是菱形队进行,最后是旋转十字形的进行,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反思: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我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再去掌握、体验、理解进行曲,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成效。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进行曲》。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教学目的: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教学过程: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2、《进行曲》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 XXX X │X X X0│和X.X X.X X.XX.X 的节奏。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5、简介芭蕾舞剧。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7、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反思: 鼓励学生用身体律动表现歌曲。学生们兴趣盎然。最后通过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米老鼠,这样不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从视觉方面加深对米老鼠印象,在进行演唱时就更唱出了《米老鼠进行曲》活泼,欢快的感觉。最后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上来演唱并展示他们的画,学生的情绪会更好地被调动起来。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内容:1、演唱:《劳动最光荣》、《理发师》、《风车依呀呀》。2、欣赏:《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猴子蒸糕》。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4、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教学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能较正确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风车依呀呀》《理发师》。2、理解《劳动最光荣》的词意,熟悉歌曲旋律,能初步模唱歌曲。3、欣赏乐曲《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感受音乐活泼、乐观的情绪和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积极展开想象。教材分析:1、《劳动最光荣》这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1954年“全国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赞美了“劳动最光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带变化的两段体。2、《风车依呀呀》这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3、《狩猎波尔卡》这是著名作曲家―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1875年的管弦乐作品。4 、《森林中的铁匠》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 5、《理发师》这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歌曲为大调式、单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6、《猴子蒸糕》这是一首根据壮族民歌音调编曲而成的叙事性表演唱歌曲。教学重点:积极创设、营造教材主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逐步领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在创设的情境中欣赏器乐作品,积极展开想象,感受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教学难点:歌曲《风车依呀呀》第11-16小节音区偏高,容易出现喊唱的毛病,应从情感表达和美感的角度加以引导。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歌曲《劳动最光荣》。2、歌曲《理发师》。教学目标:1、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熟悉歌曲音调,初步模唱歌曲。2、能较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并随伴奏进行表演。3、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之意识;培养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劳动最光荣》。1、播放范唱录音。2、按歌曲节奏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词意。3、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再次完整倾听后,组织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跟唱。4、学生随伴奏录音轻声演唱,教师在必要时加入提示性的演唱。5、小结、谈话导入《理发师》。6、创设情景,观看表演:以小品形式作《理发师》范唱表演。7、组织讨论,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境。8、教师朗读歌词一遍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9、用稍慢速度伴奏,学生轻声唱词两遍。10、跟随伴奏带演唱。11、引导学生作表演唱。反思:音乐的丰富多彩决定了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堂,必须学习课外的内容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为使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有更深层次的拓展,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劳动是可以带来快乐的,从而感悟到这样的劳动是十分的光荣。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领悟到劳动还具有很多作用,如劳动可以锻炼身体,劳动可以创造财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风车依呀呀》。2、用自选的乐器或效果声模仿风车声插入演唱作伴奏。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唱《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教学过程:一、随伴奏复习《劳动最光荣》《理发师》演唱。1、联系上两首歌曲表现的内容,设计话题导入《风车依呀呀》。2、播放歌曲范唱录音。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绪,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4、再次播放录音范唱。5、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找答案、谈感受。6、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两遍。7、随伴奏琴声,分句模唱歌词二至三遍。8、随伴奏轻声、完整地演唱歌曲。9、结合歌曲情绪,指导唱好结束句。10、启发思考,让学生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入“模仿的风车声”。11、小组商量,设计表演唱的方案后,以小组形式分别上台随伴奏作表演唱。反思:通过老师课上的积极引导,有的孩子要求上台表演,并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其他动画片音乐。通过这种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在平时能主动、自觉接受艺术审美教育,顺利地捕捉、判断、处理、接受音乐美的信息。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伴随人们终身,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狩猎波尔卡》。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2、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3、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狩猎波尔卡》的欣赏。1、结合乐曲标题,给予必要的提示。2、组织讨论、引导思考。3、让学生将自己听赏中的感受和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后,请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教师给予鼓励,并作引导性小结。4、引导聆听,再次听赏。由于本曲中模仿猎枪的射击声很鲜明,学生在讨论中往往容易抓住此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射击声拓开想象,进而引发学生对乐曲力度变化产生的效果进行体验,在此基础上,完整地作第二遍听赏。5、随音乐作即兴律动。可倡导学生用肢体语言作适当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感受与想象表现出来。6、引导听赏,导入《森林中的铁匠》第一遍欣赏。根据乐曲表现的意境和描绘的形象,简介下面将欣赏的另一首乐曲:作曲家用管弦乐队塑造了森林里的情境。 提示:这首乐曲有五个段落,请大家听完后,分别给五个段落命名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标题。7、组织讨论,学生介绍自己为五个段落所设想的标题。8、作第二遍完整听赏。9、引导学生着重对音乐的感受、想象作表述,并可出示主题旋律,带领学生唱唱。10、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编几个简单的动作随音乐作表演。反思:《狩猎波尔卡》是享誉世界的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兼指挥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可能是在我心里对这位“大家”就充满了崇拜之情吧,所以这节课中我用了大部分时间来讲这首《狩猎波尔卡》,学生的情绪也一直都很高涨,可能跟乐曲有极大关系,有的学生甚至能跟音乐进行模仿表演,通过情境创设,使整个教学始终在轻松活泼,愉快合作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培养了学生参与劳动,参与创作的能力。但因为前面有些情绪太高涨了,也因此,在接下来欣赏《森林中的铁匠》时有的学生就显得有些坐不住了。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猴子蒸糕》。2、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内容,熟悉这首壮族民歌的曲调,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2、能大胆创编,主动参与合作表演。教学过程:一、观看动作、激发兴趣。由于本课歌曲的内容具体明确,学生极易理解。而根据歌曲内容让学生创编,并合作表演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可对此作必要的铺垫。提出问题,引导听赏。通过简短谈话,导入本课欣赏,并引导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歌词、听录音演唱。组织讨论后,让每组派一名同学归纳歌词的大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趣,作第二遍完整听赏。二、设计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歌曲塑造的角色形象、性格、态度的体验,并商量创编表演动作。问题方向:歌曲中有几个角色,分别是谁?猴子自己去磨米时,心情怎样?猴子自己去蒸糕时,应该是什么表情?小狗见糕蒸好、想猴子讨吃时,可能是啥模样?猴子对小狗的讨吃是什么样的态度?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表演动作向大家逐个展示,并引导大家作评论。完整听赏歌曲,组织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构思自己的表演设计。随音乐演唱,分组上台表演。反思:《猴子蒸糕》这节课用小故事导入,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通过认真的聆听,将歌曲的性格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不仅掌握了歌曲中出现的不同小动物的性格,还总结出了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对壮族音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绘声绘色的课件所吸引,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课堂氛围非常好,特别在以小组单位进行角色故事表演时,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如果能配上小故事的课件,这节课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计划课后反思1-3单元〕【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范文题目: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计划课后反思1猜您还喜欢:
特别服务:&&&&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学聚网提供的所有范文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二)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学聚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学聚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学聚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数学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