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重点知识

高一对数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高一对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一对数函数知识点总复习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简介
当前位置:>>>>>>>>>>>>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是描述现实中某些变化规律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三类重要且常用的基本初等函数,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本章中,学生将在第一章学习函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具体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学习用函数模型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
  一、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的学习目标:
  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7.知道指数函数y=ax 与对数函数y=loga x互为反函数(a & 0, a≠1)。
  8.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x, y=x2, y=x3, y=1/x, y=x1/2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二、内容安排
  全章分为三节,教学时间约需15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2.1 指数函数&&&&&&&&&&&&&&&&&&&&&&&&&&&&&&&&& 约6课时
  2.2 对数函数  &&&  &&&&&&&&&&&&&&&&&&&&&&& 约6课时
  2.3 幂函数  &&&&&&&&&&&&&&&&&&&&&&&&&&&&&&& 约1课时
  小结&&&&&&&&&&&&&&&&&&&&&&&&&&&&&&&&&&&&&&&&&& 约2课时
  本章知识结构如下:
  1.本章首先涉及指数幂的扩充。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数的开平方、开立方以及二次根式的概念,又学习了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学习了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有了这些知识作准备,教科书通过实际问题引出了分数指数幂,说明了扩张指数取值范围的必要性,由此先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扩充到n次方根,将二次根式的概念扩充到一般根式的概念,然后进一步探究了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最后通过有理指数幂逼近无理指数幂,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无理指数幂的概念,将指数的范围扩充到了实数。
  2.指数函数是高中新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因此,教科书先给出了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然后对指数函数概念的建立、指数函数图象的绘制、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发现与指数函数的初步应用,作了完整的介绍。指数函数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3.教科书从具体问题引进对数概念。从对数概念的建立过程可以看出,教科书是从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的互逆关系来建立对数概念的(这与历史上对数的发明先于指数不同),这为学生学习时发现与论证对数的运算性质提供了方便。与传统教科书另一个较明显的区别是,这里加强了对数的实际应用与数学文化背景。
  4.对数函数同指数函数一样,是以对数概念和运算法则作为基础讲授的.对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也同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一样,目的是让学生对建立和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方法有较完整的认识。在学习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后,以两个底数相同的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介绍了反函数的概念。对一般的反函数概念,教科书根据《标准》的要求没有作更多的介绍,这也是与传统教科书有区别的另一个地方。
  5.幂函数是实际问题中常见的一类函数,教科书是从具体问题中归纳了以1、2、3、 、-1这五个数作为指数的幂函数y=x, ,并通过它们的图象归纳出这五个幂函数的基本性质。
  三、本章编写中考虑的几个问题
  1.以适当的问题带动学生的学习,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知识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与新知识的种子。课程内容“问题化”,实际上是将那种从定义到概念到定理,再用概念和原理解决问题的“演绎式”教材体系,转化为问题引导的,体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从大量的、丰富的具体事例中通过归纳概括而获得数学的概念与法则的“归纳式”教材体系。这样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本章充分关注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明显增强的特点,强调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带着问题学习。例如,在“指数”与“指数函数”的内容中,教科书先给出了两个实际例子:GDP的增长问题、碳-14的衰减问题。前一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回顾初中已经学习过的整数指数幂,体会其中的函数模型;后一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激发学生探究分数指数幂、无理数指数幂的强烈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又如,在2.1.2的“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学习中,教科书安排了问题“例8 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人口约13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约为多少(精确到亿)?”在学习“对数”概念时,教科书首先提出的问题是:“在2.1.2的例8中,我们能从关系中,算出任意一个年头的人口总数。反之,如果问‘哪一年的人口数约为18亿,20亿,30亿……?’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看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研究源于社会生活、生产的需要,可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
  2.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中归纳和发现知识与结论,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落在实处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科书充分重视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与主动参与的机会。例如,在“无理数指数幂”的学习中,不仅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表格,观察无理指数幂是怎样用有理指数幂来逼近的,同时还安排了“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制表、观察并说明无理指数幂的含义。又如,在绘制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的过程中,教科书没有提供完整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值表,而是留空让学生自己填充。再如,在“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处理上,教科书设计了如下活动:
  探究 观察图2.3-1,将你发现的结论写在下表内:&
&  3. 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适当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理解数学本质提供有力的认知工具,本章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如“用有理指数幂逼近无理指数幂”中的近似计算,利用“碳-14”含量测定生物体死亡时间等。特别是在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发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中,教科书安排了以下的内容:
  探究 选取底数( )的若干个不同的值,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相应的指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探究 选取底数()的若干个不同的值,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相应的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上述探究活动,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发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了机会,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构建的动态环境下,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的连续变化,发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4. 重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关注数学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是自然的并且是有用的
  为了使学生感受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现实和数学背景,使学生感到引进和研究它们的必要性,在本章的每一个概念的产生过程中,都注意了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理解不同的变化现象应当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来描述。同时,在例题、练习、习题与复习参考题中,安排了较多的实际应用问题,如人口问题、碳-14考古问题、增长率问题、细胞分裂问题、地震震级计算问题、溶液酸度的测量问题、臭氧层保护问题等,以加强本章研究的基本初等函数与现实的联系性。
  四、对教学的几个建议
  1.突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数学模型,强调它们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
  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要求结合实际问题,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三类不同的函数增长模型,这是本章学习要求的重要变化。因此,要加强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实际背景的教学;要利用适当的事例,让学生体会、认识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的增长含义;另外,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收集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实例,去了解这些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2.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结构的严谨性。
  本章中,指数幂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的拓展内涵了数学研究中对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合理性、严谨性的要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是在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基础上,先将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然后在有理指数幂逼近无理指数幂的思想指导下,再将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了实数范围。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每一次推广,都需要考虑严谨性的要求。
  3.充分发挥函数图象的几何直观作用,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教学。
  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本章学习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它们对于理解本章的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例如增长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信息技术又使得函数作图变得方便、快捷,并且可以构建一种动态环境,为学生利用图象直观研究函数性质提供了有力工具。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发挥函数图象的作用,让学生自己作出函数图像,通过观察图象变化规律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4.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教科书虽然没有明确提示利用信息技术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但本章中有许多内容适合使用信息技术,例如指数、对数值的计算;借助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增长的差异;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它们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等等。因此,只要条件允许,教学中就应当充分使用信息技术。
  5.注意把握教学要求
  与以往教材比较,本章在内容、要求以及处理方式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以往教材要求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不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指数幂,不要求用有理指数幂逼近无理指数幂;本章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并体会“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
  (2)以往教材在对数换底公式上没有要求;这里要求学生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3)以往教材要求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这里要求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以往教材要求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这里对反函数的处理,只要求以具体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只通过比较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说明指数函数y=ax和对数函数y=loga x互为反函数(a & 0,a≠1),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
  (5)以往教材不要求学习幂函数;这里要求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x, y=x2, y=x3, y=1/x, y=x1/2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6)以往教材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这里要求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体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及其在刻画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中要切实关注上述变化,把主要精力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通过实例体会、认识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的增长含义,以及了解这些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上,而不要过分地追求那些细枝末节(如求定义域、值域,讨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
【上一篇】
【下一篇】当前位置:&>&&>&宁波新高一数学寒假课程
宁波新高一数学寒假课程
课程模式:1对1
学习科目:数学
所属年级:高一
所在城市:宁波
宁波新高一数学寒假课程
复习初中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预习高一课程,重点学习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等知识
同步学习高一课程,重点学习集合(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等知识
同步学习高一课程,重点学习集合(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等知识;以及三角函数和向量的把握系统复习整个学期的课程
基本掌握新学期课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系统的练习,夯实基础
掌握所学课程,体验转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习题训练,理清知识脉络,备战期中考试
掌握所学课程,初步养成类比推理的能力、灵活运用数学模型的意识;通过系统的练习,梳理整个学期的知识,冲刺期末考试
巩固初中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预习高一课程,重点学习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等知识
同步巩固高一课程,重点学习集合(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等知识
同步巩固高一课程,重点学习集合(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三角函数和向量等知识;巩固整个学期的知识
掌握新学期课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灵活的实际问题;通过针对性的练习,熟悉解题技巧
熟练掌握所学课程,培养转化思想,具备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技巧训练,掌握解题技巧,备战期中考试
熟练掌握所学课程,进一步培养类比推理和构建应用数学模型的能力;通过提升训练,巩固整个学期的知识和解题技巧,冲刺期末考试
提升初中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预习高一课程,重点学习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等知识
同步提升高一课程,重点学习集合(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等知识
同步提升高一课程,重点学习集合(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三角函数和向量等知识;提升整个学期的知识体系
熟练掌握新学期课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能进行知识迁移;通过拔高练习,提升解题技巧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转化思想,能够应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提升训练,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备战期中考试
灵活运用所学课程,具备类比推理的能力和应用数学模型的意识;通过点拨,突破学习瓶颈,冲刺期末考试
新高一数学教学大纲
一次函数的再认识及应用
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学会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学习根据已知一次函数的值求对应自变量的值
3、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1、复习二次函数解析式基本求法
2、熟练掌握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集合与元素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3、集合的分类
4、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与集合
1、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2、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函数及其表示
1、函数三要素
2、函数的表示方法
函数的基本性质
1、指数函数性质
1、对数函数性质
2、对数函数运算
1、幂函数性质
2、幂函数运算
1、函数与方程
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所在城市:南京
授课学科:数学
学习中心:南京南大学习中心
授课年级:高中
所在城市:苏州
授课学科:数学
学习中心:苏州干将学习中心
授课年级:高中
所在城市:杭州
授课学科:数学
学习中心:杭州市庆春中都学习中心
授课年级:初高
提高分数:30分(数学)
入学分析:数学成绩基础较弱,未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提分较困难。
提高分数:14分(数学)
入学分析: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导致学习没目标性。
提高分数:40分(数学)
入学分析: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做作业慢,家长平时工作比较忙。
拨打 400-601-3566 即得
1课时免费试听+阶段性试卷分析 +学科测评!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_高一数学_中学数学网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6:11:30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辅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而对数函数是高中阶段所要研究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对数及反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教材的安排,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意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初步利用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养成积极合作、大胆交流、虚心学习的良好品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的意义、图像与性质.
难点:对数函数性质中对于在 与 两种情况函数值的不同变化.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研究了对数及常用对数、指数函数的基础上,研究的第二类具体初等函数,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鉴于这种情况,安排教学时,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学法分析
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类比学习:与指数函数类比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探究定向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建立的情境下,通过思考、分析、操作、探索,
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四、教辅手段
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启发引导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
& 根据新课标我将本节课分为下列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加深理解&;讲解例题,强化应用;归纳小结,巩固双基;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是从在指数函数一节曾经做过的一道习题入手的。这样以旧代新逐层递近,不仅使学生易懂而且还体现了指对函数间的密切关系。我的引题是这样的:
引题:一个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依此类推,
(1)求这样的一个细胞分裂的次数x与细胞个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256个细胞是这个细胞经过几次分裂得到的?那么要得到1万,10万…个细胞呢?
第一问学生很容易得出是指数函数:y=2x。再看第二问,通过思考学生分析出这是个已知细胞个数求分裂次数的问题即:已知y求x的问题,即:x=log2y,紧接着问学生:这是一个函数吗?将知识迁移到函数的定义,即对于任意一个y是否都有唯一的x与之相对应,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可以借助指数函数图像加以解释。得出x=log2y是一个函数,但它又和我们平时所见过的函数形式上不一样,我们习惯上用x来表示自变量,y来表示函数,所以可将它改写成y=log2x,这样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这便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这样设计不仅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虽然在过程中没有用反函数的概念,但却体现了求指数函数反函数的过程,这为后面学习反函数的概念做了铺垫。由于有了之前学习指数函数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就可归纳总结出: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y=logax(a&0且a≠1),并求出定义域(0,+∞)。由于对数函数是形式定义,所以让学生记住这个形式是由为重要的,可以让学生观察解析式的特点并可归纳总结出三条:1、对数符号前系数为1;2、底数是不为0的正常数;3、真数是一个自变量x的形式。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我这里安排了一道辨析题: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对数函数:
这样学生就对对数函数的概念有了更准确的认知与理解。
(二)探究新知,加强理解
得到了对数函数的解析式,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该研究它的图像了。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方面描点法画图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一类重要的画图方法,而且学生对自己画出的图像和归纳总结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所以我决定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然后同学间互相讨论,并根据图像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另一方面,研究对数函数图像主要是研究底数a对图像的影响,以及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所以我将所研究的问题分为以下3组:第一组:和 第二组: 和 第三组: 和。并且我将全班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由组长负责分配,每个学习小组要把这3组图都画出来,画完后,组内讨论各组图像间的关系或特点并归纳总结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1、可以大大节省画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2、这样相当于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对对数函数的这三组图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3、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归纳总结及交流的能力。讨论完后,让几个组的学生代表将本组所画图像及归纳总结的规律用实物投影一一展示,教师将学生归纳总结出的共性的规律提炼出来,并问学生:这是通过具体的对数函数总结出的规律。那么是否适用于一般的情况呢?这时就需要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来辅助教学了。我是用几何画板做了一个底数a变化时图像也随着变化的课件。通过底数a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对数函数图像,学生会发现无论a怎样变化,图像的特点与由特殊函数总结出的规律一样,所以可以由特殊推出一般结论。还可以得出对数函数图像其实分为以下两类:a&1和0&a&1时。然后让学生观察图像,类比指数函数的性质,自己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并总结在学案上。
&&&&&&&&&(0,+∞)
&&&&&&&&&& R
在&上为增函数
在&上为减函数
&&&&&&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值的分布
恒过(1,0)点
当x&1时,y&0&&&&&&&&&&& 当x&1时,y&0
当0&x&1时,y&o&&&&&&&&& 当0&x&1时,y&o
至此,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就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来。下面就是应用性质来解题了。
(三)讲解例题,强化应用
在这一部分我安排了2道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的大小:
例1是对对数型函数定义域的考查。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形如:的函数求定义域只需f(x)&0即可。例2是比较两个对数值大小的问题。前两道题是直接利用函数单调性来比较,第3道题是为了让学生注意当底数不确定时,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第4道题是更上一层,底数真数都不相同时应如何处理,这四道题是层层深入,逐渐加深难度,通过这种变式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解题积极性,调动他们的思维。
(四)归纳小结,巩固双基
归纳小结是巩固新知不可缺少的环节。本节课我让学生自主归纳,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做简要的回顾。然后教师再将学生的发言做最后的小节。可以总结为:
在知识方面:(1)学习了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2)会应用对数函数的知识求定义域;(3)会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思想方法方面:体会了类比、由特殊到一般、分类与整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五)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 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这是一节课提高升华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关键。本节课我安排了两个作业。必做题和思考题,其中思考题是让学生思考既然本节课我们一直是通过指数函数来研究对数函数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 不仅学生掌握了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还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与人合作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六、板书设计
1、对函数概念
多媒体投影屏幕
教案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没有了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