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完成一项程甲本队要20天,乙队要30天,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木程的4分之3需多少天?

天啊这论文要改几遍才是个头啊~~~
_频道- 言小范文网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天啊这论文要改几遍才是个头啊~~~
天啊这论文要改几遍才是个头啊~~~
天啊这论文要改几遍才是个头啊~~~
天啊这论文要改几遍才是个头啊~~~
     百二十回本《红楼梦》莺儿形象研究 摘要:莺儿是《红楼梦》中着墨不多的一个角色,可是这个人物并不平面单一,仔细挖掘的话可以看到她性格丰富的那一面,而她的性格又与她的主子宝钗有很大的关系。宝玉与宝钗结成“金玉良缘”,莺儿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小说的后四十回,由于与前八十回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莺儿的表现也大为不同,虽然不乏出彩之处,但角色的性格独特性与完整性多少被破坏了。 关键词:莺儿
后四十回 莺儿不是《红楼梦》中着力刻画的人物,因而在众多丫鬟中她也就比较不受关注。“新红学”出现以前,对《红楼梦》的研究主要是以小说评点的方式进行,不论是手抄脂评本,或是后来的诸多刻印评本,如姚燮、张新之、王希廉等,在行文中涉及莺儿之处虽然也有一、二处评点,并且不乏独到之见解,但总体而言终归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新红学”以来,《红楼梦》的研究领域大大拓展了,在人物形象研究方面,除了小说的主人公外,一些个性鲜明的配角,如晴雯、鸳鸯等,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注目。然而,关于莺儿这个角色的研究资料却仍然不多。近几年来关于莺儿的论文,如王菊艳的《从其仆可观其主——〈红楼梦〉中莺儿与紫鹃对钗黛形象的映衬作用》,李珊的《巧结梅花络——析莺儿的从属符号作用》,也大多集中在她对宝钗的映衬与从属这一点上,对她本人的性格缺乏深入的分析挖掘,对于小说后四十回中这个人物的塑造与前八十回是否存在矛盾或差距,更是几乎没有提到。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与探讨,还莺儿一个真实面貌。 一、莺儿性格小议 《红楼梦》是人物大观园,突破了旧小说千人一面的藩篱,出场的各个人物大多都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不止姑娘们如此,就是普通丫鬟们也是如此。所以在小说第三十九回里,李纨与宝钗评论各人丫鬟,就说道:“我们没事评论起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来的。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 [1] 但是宝钗的丫鬟莺儿似乎是个例外。作为主角之一的宝钗的丫鬟,书中于她着墨不多,即使提到也基本上只寥寥几笔。小说中宝钗另一个丫鬟文杏只在第二十九、四十八两回中提到名字,此外没有其它描写。而莺儿作为宝钗最重要的也几乎是唯一的贴身丫鬟,看上去却像是一个“平面人物”。在《红楼梦》这样一个人物性格丰富的大观园里,显得有些不太合理。 其实,尽管莺儿出场机会少,给人的印象浅,然而这绝不是一个平面的简单形象。虽然如云雾中偶尔露出的一角山岩,细看时却也峥峥嵘嵘,横岭侧峰。 莺儿最大的特点就是她有一双巧手。且看小说第七回中第一次提到她,“只见薛宝钗家常打扮,头上只挽著纂儿,坐在炕里边,伏在小炕几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第二十六回又写到红玉找描花样子的笔,半天找不着,后来想到,“是了,前儿晚上莺儿拿了去了。”这两次描写,一正面一侧面,已多少点出莺儿在女红上的用力甚勤。惜乎书中没有进一步介绍莺儿的女红手艺,否则只怕也未必输给能补雀金裘的晴雯。而小说第三十五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里,作者就着重写了她的“巧”。她向宝玉仔细介绍各种络子的花样,对于各种颜色间的搭配,她的观点更是极具审美价值:“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或是石青的,才压的住颜色……松花配桃红……葱绿柳黄是我最爱的。”宝玉听了也不由得对她的审美观表示赞叹。莺儿的手艺,或许是“家学渊源”。小说第五十六回里平儿曾提到,“跟宝姑娘的莺儿他妈,就是会弄这个的。上回他还采了些晒干了,编成花篮葫芦给我玩呢。”于是小说第五十九回就又一次展示了莺儿灵巧的编织手艺。她用柳条编了一个花篮,里面放着各色花朵,“枝上自有本来翠叶满布,将花放上,却也别致有趣。”黛玉得了这个小巧玲珑的花篮,也笑道:“怪道人人赞你的手巧,这顽意儿却也别致。”巧手之称,莺儿当之无愧。 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都处在天真烂漫的年纪,莺儿也不例外,因此她的性格里也不免就有一些孩子气。小说第二十回里写到宝钗等三人赶围棋做耍,贾环也来凑趣,于是与莺儿因为输赢彩头的钱而争执赌气。贾环掷骰子的时候,“莺儿拍着手只叫‘幺’。”此处庚辰本有侧批“好看煞”,双行夹批“娇憨如此”。 [2]宝钗让莺儿将钱给贾环,“莺儿满心委屈,见宝钗说,不敢出声,只得放下钱来,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在“赖我们这几个钱”一句旁庚辰本又有侧批“酷肖”。 [3]这“酷肖”二字,既是指惟妙惟肖写出贾环输钱耍赖的样子,也是指莺儿“娇憨”神态的栩栩如生。诚如脂批所言,这些句子,分明写出一个小姑娘受了来自尊长的委屈时,又不满又不敢反驳,于是只有孩子气地在嘴里小声抱怨的样子。在“巧结梅花络”一回中,宝玉让她每种络子都打几个,“莺儿拍手笑道:‘这还了得!要这样,十年也打不完了。’”亦是小女儿的娇憨神态。 莺儿性格里带有孩子气,可她并非真像孩子一样什么也不懂。一旦与他人发生矛盾而宝钗不在场时,她也会展示出一点尖锐的锋芒。小说第五十九回是“柳叶渚边嗔莺叱燕”,就写了莺儿与人的另一次争执赌气。事情起因在于莺儿折了柳条鲜花编花篮,而此时大观园在经过探春、宝钗等人的的“改革”以后,园圃花木是众婆子的经济来源,莺儿这样做,不免就触犯了人家的利益,于是双方吵了起来。偏生这次争执还包括几个婆子们和藕官等几个小戏子丫鬟们此前的矛盾,因此就更是纠缠不清。婆子们不知事理、只重蝇头小利固然是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但这个架之所以吵起来,应该说直接原因还是在于莺儿。在她编花篮时,春燕已经告诉过她之前发生的事,并且警告了她,可是莺儿却蛮不在乎,自认“别人折掐使不得,独我使得”;婆子来了骂春燕,莺儿不但没有马上解释,反倒还说了句极具火上浇油效果的“顽话”:“姑妈,你别信小燕儿的话。这都是他摘下来,烦我给他编,我撵他,他不去。”这一次没有宝钗在旁边“断喝”,莺儿的赌气终于使小事情变成了大矛盾。假如我们仔细分析起来,莺儿与婆子的争吵,固然有孩子气的赌气成分,却也不单是孩子气这么简单。她并不怎么把这些婆子们放在眼里,以顽话戏弄她们,最后还把采下的花柳掷入河中。小说中写到那婆子的心理,“深妒袭人晴雯一干人,早知道凡房中大些的丫鬟,都比他们有些体统权势。”像晴雯骂坠儿,麝月羞婆子,司棋闹厨房,这些都是奴仆间仍然有高下等级之分的体现。而莺儿的这种表现,何尝不是自觉比普通仆佣有“体统权势”的一种流露呢? 然而,作为宝钗的丫鬟,莺儿的这种优势心理通常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宝钗为人的原则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她肯定也是以此来要求自己的丫鬟的。凤姐曾说宝钗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宝钗自己都不管别人的闲事,必然也不容许身边的丫鬟是嘴碎传闲话之人。在小说第六十七回“闻秘事凤姐讯家童”里,最先由莺儿口中说出“刚才我到琏二奶奶那边,看见二奶奶一脸的怒气。”对此,宝钗的回答是:“各人家有各人的事,咱们那里管得。”她是一个“冷美人”,不像黛玉与自己的丫鬟紫鹃那样有着深厚的情感;她自觉恪守礼教,也不像宝玉那样纵容自己的丫鬟晴雯张扬锋芒。对宝钗来说,丫鬟就是丫鬟,主仆尊卑的界限是十分严格的,所以在莺儿与贾环争吵时,她立即就骂莺儿“越大越没规矩”。她对莺儿的严格管束,宝玉也知道,因而才会在让春燕母女去向莺儿赔罪时特意交代:“不可当着宝姑娘说,仔细反叫莺儿受教导。”在“巧结梅花络”一回里,莺儿与玉钏同到怡红院去,小说写道:“玉钏便向一张杌子上坐了,莺儿不敢坐下,袭人便忙端了个脚踏来,莺儿还不敢坐。”蒙府本在此处有一句侧批:“宝卿之婢自应与众不同。” [4]这与众不同,其实正是宝钗对莺儿严格管束的最突出表现。因此,我们与其说,莺儿与其它个性鲜明的丫鬟们比似乎稍嫌逊色,不如说,作为“冷美人”宝钗的丫鬟,她是不被允许表现得过于出色的。 二、莺儿与宝钗的“金玉良缘” “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是《红楼梦》里爱情、婚姻故事的重要象征,除了宝黛钗三人,他们的丫鬟们也都在各自施加着合力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力量。黛玉的丫鬟紫鹃希望能促成“木石前盟”,宝玉的丫鬟袭人通过与王夫人的关系在悄悄左右着“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天平的倾斜,而宝钗的丫鬟莺儿也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着“金玉良缘”的发展。 “金玉良缘”的情节第一次正式出现是在小说第八回(第五回的判曲《终身误》里有“都道是金玉良姻”句,但就小说情节结构来说前五回是一个引子,判曲又带有总结性质,故此处将之忽略)。这一回回目各本有所不同,如甲戌本是“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大醉绛云轩”,庚辰本是“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程甲程乙本则是“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若甲戌回目,似宝钗、宝玉二人各自在房中,绝无关系,遑论黛玉;程本特于回目中强调“金玉良缘”,为后四十回中宝玉宝钗成亲伏线,然于宝黛之“木石前盟”则毫不提及。相较之下,诸版本中以庚辰本回目为最佳:“金莺微露意”从而引出宝钗金锁,“黛玉半含酸”则是宝黛爱情初露端倪。 宝钗金锁,自清代以来论者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成为了《红楼梦》中一桩难解的公案:有些论者认为金锁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物件,有些则认为金锁是薛家伪造以便与贾家结成“金玉良缘”。而小说中关于金锁的一段文字也确实写得有几分扑朔迷离,引述如下: 宝钗看毕,又从先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的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央道:“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呢!”宝钗被他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錾上了,所以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着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字,两面八个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金锁正面(略) 音注云:不离不弃。 金锁反面(略) 音注云: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第八回) 认为薛氏母女作伪的,大多从这段文字中找出疑点来印证。如清人洪秋蕃在《红楼梦抉隐》的第八回评文中言道:“通灵奇玉,钗应早看,何以今始索看?盖前此金锁未曾造来。” [5]再如红学家李希凡,也持这样的观点。他指出:“(薛姨妈)在来到荣府不久,就‘对王夫人等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而据宝钗的丫环莺儿说:癞头和尚所送的,又并非金锁,只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八个字的‘吉祥话儿’,并且也只是说:‘必须錾在金器上’(未指明非金锁不可)。”李希凡认为,薛家人这种前后矛盾的说辞,是一种“不高明的攀附伎俩”。 [6] 其实,抛开金锁到底是否作伪不谈,我们单从莺儿在这个事情上的表现——迟迟未去给宝玉倒茶,反而一直旁听宝玉与宝钗对话并插嘴——也能看出一些不寻常来。在宝玉刚进到房中时,已有宝钗“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的交代。但奇怪的是,直到宝钗问了贾母、王夫人、众姐妹安好,让宝玉摘下玉来她细看,将玉上八个字反复读了两遍,这么一段时间过去,莺儿却始终也没有去倒茶。“倒茶”在《红楼梦》里是经常出现的一个命令,接待客人的最基本礼节。我们可以对比看看小说第二十六回里另一个“倒茶”的情节:宝玉到潇湘馆看黛玉,“二人正说话,只见紫鹃进来。宝玉笑道:‘紫鹃,把你们的好茶倒碗我吃。’……黛玉道:‘别理他。你先给我舀水去罢。’紫鹃笑道:‘他是客,自然先倒了茶来再舀水去。’说着,倒茶去了。”宝黛二人两小无猜,但紫鹃仍然要说宝玉是客要先给他倒茶。相比之下,莺儿这样怠慢宝玉就显得很没有规矩也很不合情理了。何况我们在前文已经说过,宝钗对莺儿的管束是极严格的,主仆尊卑间界限分明,而她居然没有责怪莺儿,甚至还容许她旁听并插嘴,也实在不能不让人感到蹊跷。宝钗“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这根本不像是责怪,反而更像是一种暗示,好让莺儿说出关于金锁的来历与“金玉良缘”来。宝钗的金锁到底是不是作伪,这一回到底是不是一出预先排演过的“好戏”,我们也许还不能断言,但“金莺微露意”,毫无疑问,她露的正是薛家人不好亲自开口的欲结“金玉良缘”之意。无怪乎清人王希廉说:“二宝合,借莺儿在开国元勋之列。” [7] 莺儿出现在回目中的另一次是第三十五回的“黄金莺巧结梅花络”,而我们认真看就会发现,这一回里莺儿仍然与“金玉良缘”有某种程度的关系。宝玉请莺儿去帮忙打络子,宝钗过来看时就说:“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并且建议,“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那才好看。”这个情节带有一种象征意义——通过莺儿的手,“金”把“玉”络上了,即《红楼梦》研究学者曹立波所言,“‘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其实含有把宝玉拴住的意思。不过拴住宝玉的不是粗糙的绳索,而是灵巧的莺儿所打制的精美的络子。” [8] 宝钗对宝玉的态度,在曹雪芹笔下始终显得十分微隐。她的目的,似乎更多的是指向“金玉良缘”的婚姻。当然,我们不能说宝钗看中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名份,却对宝玉没有感情。但即使有并且偶尔流露出来,她也很快地就克制住了自己。她恪守并维护着那个时代最正统的一切礼仪规范,以此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最高准则。在宝钗看来,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是可耻的“奸淫狗盗”之事。然而,门当户对的条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加上带有一点“姻缘天定”的神秘色彩从而结成的婚姻,却是为正统所允许并大力提倡的。对宝钗而言,争取结一桩这样的婚姻无可厚非。当代学者王昆仑认为:“黛玉只以心上的血、眼中的泪向着宝玉一个人倾泻,而宝钗却只以智慧与手腕向着宝玉周围做工夫。” [9]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黛玉、宝钗各自争取“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时的不同方式以及二人在性格上的不同特点。 借莺儿来保持与怡红院的某种似有若无的联系,这也是王昆仑所谓的宝钗“做工夫”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看到,莺儿去宝玉的怡红院借描花样子的笔;她认了宝玉“宝玉第一个得用的”茗烟的妈作干娘;一边打络子的时候,她一边就对宝玉说:“你还不知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其次。”莺儿的这些行为,是否出于宝钗的授意未可知,但必然是她察言观色揣摩了宝钗的心思并获得宝钗默许的。否则以宝钗“总远着宝玉”的表现以及“各人家有各人的事,咱们那里管得”的处事哲学,莺儿与怡红院的频繁往来,她岂会不置一词? “巧结梅花络”一回里写到莺儿告诉宝玉本姓黄,宝玉笑道:“这个名姓倒对了,果然是个‘黄莺儿’。”洪秋蕃引唐人金昌绪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并云:“(金诗)谓夫妻不能会合也。莺儿游扬宝钗之好,即隐以拆散宝黛会合之缘,故曰黄莺儿。” [10]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确是如此。“金玉良缘”的发展,正是“木石前盟”的消解,莺儿推动着“金玉良缘”的发展,她的名字多少也就带有洪氏所言“拆散宝黛会合之缘”的象征意味了。 三、后四十回之莺儿 曹雪芹没能完成《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续成的,为这部伟大的著作添上了一个结局,稍微地弥补了一些遗憾。然而,从“五四”时期新红学诞生以来,一直有诸多红学专家撰文指出,不论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还是主题思想上来看,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莺儿在前八十回已是着墨不多,在后四十回里被提到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基本上都是“莺儿去回了薛姨妈”、“宝钗恰好同了莺儿过来”这样蜻蜓点水式的顺带一提,对她的直接描写仅有三处。但就是这三处对于个人物性格塑造有帮助的描写中,莺儿的表现也与前八十回大不相同。她变得既有点像紫鹃,又有点像袭人,但却不太像前八十回中的莺儿了。 说莺儿有点像紫鹃,是因为她居然也敢说起宝钗的不是来。小说第九十八回中写到宝玉问为何是宝钗取代了黛玉与自己成亲,袭人不敢直言黛玉已死,却被宝钗一口道破真相,引得宝玉又是一场大哭,于是连贾母王夫人也怪宝钗造次。“袭人起初深怨宝钗不该告诉,惟是口中不好说出。莺儿背地也说宝钗道:‘姑娘忒性急了。’”可是这样的话,在小说前八十回里莺儿是从来也没有说过的,我们看到的只有宝钗对她的管束,和她对宝钗命令的遵从。莺儿与宝钗,她们二人之间的主仆界限,比起贾母与鸳鸯、凤姐与平儿来要严格得多,更不必说跟黛玉、紫鹃相比。黛玉、紫鹃二人的感情深厚,名虽主仆,情同姐妹,因此紫鹃敢于指责对黛玉说“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但是这样指责的话从莺儿口中说出,因为与此前的人物性格设置不相符,所以显得很不合理。 说莺儿像袭人,是因为她也像袭人那样稳重起来,被委以伏侍宝玉的生活起居的“重任”。在小说第一百零八回里,众人行酒令,宝玉不在,贾母问起时莺和上来回话道:“我看见二爷出去,我叫袭人姐姐跟了去了。”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只是很平常的一次回话,但是又似乎不止如此。在小说前八十回里,不管是宝玉摔了茶杯(第八回),还是悄悄出门去悼金钏第四十三回,贾母问话都是由袭人负责出面回答的。小说第五十四回中过元宵节时袭人因为有孝在身没有上来伏侍,只有麝月、秋纹等人,贾母就道:“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儿出来。”可见在贾母看来,袭人是宝玉房里的“第一责任人”。而莺儿这一次在贾母面前的回话,则隐隐代表着,她在宝玉房中地位的已经和袭人不相上下了。到了小说第一百一十八回,袭人对宝钗说:“如今算来,只有莺儿二爷倒不大理会,况且莺儿也稳重。我想倒茶弄水,只叫莺儿带着小丫头们伏侍就够了。”莺儿被正式任命为宝玉房中的“第二责任人”。这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宝玉在抄检大观园后对袭人说的:“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麝月、秋纹)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有什么该罚之处!”我们可以推想,也许跟着宝钗陪嫁到了宝玉房中,莺儿就是袭人的另一个教育对象了。何况莺儿身为宝钗的丫鬟,她一直也就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现在更加“稳重”:显然,这样的教育成果令袭人感到很满意。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袭人主张由莺儿伏侍宝玉,除了“稳重”外,“只有莺儿二爷倒不大理会”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袭人一直担心宝玉因为与女孩子们太亲近而坏了声名品行。正是因为袭人的这个主意,才有了后四十回里对莺儿最长的一次描写,她与宝玉谈“造化”。我们且看第一百一十八回末尾这段: 宝玉自在静室,冥心危坐。忽见莺儿端了一盘瓜果进来,说:“太太叫人送来给二爷吃的,这是老太太的克什。”宝玉站起来答应了,复又坐下,便道:“搁在那里罢。”莺儿一面放下瓜果,一面悄悄向宝玉道:“太太那里夸二爷呢。”宝玉微笑。莺儿又道:“太太说了,二爷这一用功,明儿进场中了出来,明年再中了进士,作了官,老爷太太可就不枉了盼二爷了。”宝玉也只点头微笑。 莺儿忽然想起那年给宝玉打络子的时候宝玉说的话来,便道:“真要二爷中了,那可是我们姑奶奶的造化了。二爷还记得那一年在园子里,不是二爷叫我打梅花络子时说的,我们姑奶奶后来带着我不知到那一个有造化的人家儿去呢。如今二爷可是有造化的罢咧。”宝玉听到这里,又觉尘心一动,连忙敛神定息,微微的笑道:“据你说来,我是有造化的,你们姑娘也是有造化的,你呢?”莺儿把脸飞红了,勉强道:“我们不过当丫头一辈子罢咧,有什么造化呢!”宝玉笑道:“果然能够一辈子是丫头,你这个造化比我们还大呢!”莺儿听见这话,似乎又是疯话了,恐怕自己招出宝玉的病根来,打算着要走。只见宝玉笑着说道:“傻丫头,我告诉你罢。”未知宝玉又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莺儿在这次对话里的表现,与袭人称赞她的“稳重”可谓是大相径庭,反而处处透着暧昧。她先是“悄悄向宝玉道”,宝玉微笑没有回答;她“又道”,宝玉还是没有回答;她第三次挑起话题,谈到“造化”。宝玉终于给她引得“尘心一动”,反问她:“据你说来,我是有造化的,你们姑娘也是有造化的,你呢?”听到这话,莺儿的反应是“把脸飞红了”。她这一连三次的没话找话,以及欲盖弥彰的脸红,哪里有一丝“稳重”的样子?王希廉此处批语甚至说她:“莫要袭姑娘又说是狐媚子……只问得二个字,把莺儿一生积愿都激到脸上来。” [11]王希廉的批语似乎在暗示着,莺儿努力促成“金玉良缘”,其目的正是为了能在宝钗嫁给宝玉后,自己也争得一个姨娘的位置名份。这当然是有点过了,但是莺儿这一次的表现,启人疑窦之处实在太多。我们可以回头看看当年宝玉与她谈“造化”的情景: 在当时,她是多么镇定自若、落落大方,不露痕迹地就将宝玉的话题引向了宝钗(即“金玉良缘”)去。而在“金玉良缘”终于结成之后,她反而脸红起来,回答也是“勉强”,这种反应前后差别未免太大。可是假如我们说,莺儿促成“金玉良缘”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当上宝玉的姨娘,在小说前八十回里又找不到哪怕丝毫的暗示或伏笔。即使在后四十回看来,也显得非常突兀。 也许,后四十回中写莺儿写得最好的,恰恰是宝玉迎娶宝钗时让莺儿“消失”的不写之写。雪雁代替莺儿送宝钗出嫁,而宝玉“见了雪雁竟如见了黛玉的一般欢喜”。作者所写的这一笔表面上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却巧妙而大有深意。在宝玉的眼中、心里,始终只有黛玉,只有“木石前盟”。同样的,尽管薛贾两家的长辈对“金玉良缘”寄予厚望,并通通种种手段实现了这一目的,然而他们也深知“木石前盟”不可抹杀,“金玉良缘”不得不披着“木石前盟”的面纱才得以实现。莺儿是推动“金玉良缘”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但在“金玉良缘”取得最后胜利、二宝完婚这个如此重要的仪式上,她被取代了。我们可以说,莺儿在这一时刻的消失,正是对那些要努力促成“金玉良缘”的人们的深刻讽刺,同时也是“金玉良缘”的深刻悲哀! ⑴曹雪芹著,邓遂夫校,《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1 ⑵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影印,沈阳出版社,2006 ⑶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影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⑷曹雪芹,《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⑸曹雪芹、高鹗著,冯其庸纂校订定,《八家评批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⑹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 ⑺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⑻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4 ⑼王国维等,《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4 ⑽曹立波,《红楼十二钗评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⑾曹立波,《红楼梦版本与文本》,中华书局,2007 ⑿孟晖,《漫话“巧”莺儿》,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⒀王菊艳,《从其仆可观其主——〈红楼梦〉中莺儿与紫鹃对钗黛形象的映衬作用》,殷都学刊,2006/03 ⒁李珊,《巧结梅花络——析莺儿的从属符号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08/07
  [1]本文所引小说原文,均源自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的《红楼梦》,该书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程甲本为底本,由启功、张俊、武静寰、周纪彬、聂石樵、龚书铎整理。
  [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影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5页。
  [4]《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9页。
  [5]冯其庸纂校订定,《八家评批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页。
  [6]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版,第345页。
  [7]《八家评批红楼梦》,第197页。
  [8]曹立波,《红楼十二钗评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39页。
  [9]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4版,第231页。
  [10]《八家评批红楼梦》,第856-857页。
  [11]《八家评批红楼梦》,第页。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
最新总结范文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号 |一项公程甲单独做18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现甲乙合作但甲中途请假4天那么完成任务后甲实际做了多少天
一项公程甲单独做18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现甲乙合作但甲中途请假4天那么完成任务后甲实际做了多少天 25
(1-4/15)/(1/18+1/15)=6
的感言:谢谢你帮了我大忙!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