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款新手游,叫翻脸,icon是一个彩条布规格的方形,上面有一个笑脸,谁知道哪里可以下载?或者下载了

我的手机搜狗输入法没有颜文字了,以前有个笑脸的图标现在没有了,求大神指点,iPhone5 ios_百度知道
我的手机搜狗输入法没有颜文字了,以前有个笑脸的图标现在没有了,求大神指点,iPhone5 ios
我的手机搜狗输入法没有颜文字了,以前有个笑脸的图标现在没有了,求大神指点,iPhone5
提问者采纳
下拉键盘试试
(≧∇≦)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颜文字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心灵茶馆——点击右下部qq头像免费咨询你的烦恼!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温馨提示各位朋友!我目前打理新浪博客,请您关注!
&&&&&&&&&&&& &&&&&&&&&&&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失意与困惑的时候。如果不及时疏导自己,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此时,外界的帮助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自我解救,因而应学会一些心理困境自救法。&
中国锦州家长成长联盟是我们分享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推广全新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家长交流学习平台,建设中国家长学校,让千千万万家长学做家长,做好家长!。每天花五分钟关注【“哥们干杯”新浪博客】,并加入中国锦州家长联盟qq群:,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每天前进一小步,人生向前一大步。?&你可能把它看成是“命运”、“天意”、“缘分”……纠结、难过、开心一会儿就过去了,生活仍在继续。如果你想一探究竟,望揭开潜意识的面纱,我们很乐意为你开启探索潜意识的大门:潜意识是什么?潜意识是我们身上的一个自动化运行的机器,被我们的愿望驱使着,比如,无法言说的愤怒和爱,难以表露的依恋他人的渴望,埋藏心底的被看见的需要等等。为什么每个都希望被别人看见或注意?这是因为,在婴儿时期,如
马斯洛早期的需求层次理论只要对管理学,心理学稍有接触的人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很多人还能很快地说出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爱于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
中国锦州家长成长联盟是我们分享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推广全新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家长交流学习平台,建设中国家长学校,让千千万万家长学做家长,做好家长!。每天花五分钟关注【“哥们干杯”新浪博客】,并加入中国锦州家长联盟qq群:,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每天前进一小步,人生向前一大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剧情:“我为这个家庭付出那么多,他/她却背叛了我”。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当代陈世美的新闻出现:
&心理强大需要放下的东西 1、放下面子 ------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最终死在面子上。
2、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r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3、放下过去 ------
中国锦州家长成长联盟是我们分享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推广全新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家长交流学习平台,建设中国家长学校,让千千万万家长学做家长,做好家长!。每天花五分钟关注【“哥们干杯”新浪博客】,并加入中国锦州家长联盟qq群:,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每天前进一小步,人生向前一大步。?&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艾尔伯特·埃利斯将焦虑分为
中国锦州家长成长联盟是我们分享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推广全新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家长交流学习平台,建设中国家长学校,让千千万万家长学做家长,做好家长!。每天花五分钟关注【“哥们干杯”新浪博客】,并加入中国锦州家长联盟qq群:,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每天前进一小步,人生向前一大步。?&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可以找到一个具有以下六个特色的人:
&中国锦州家长成长联盟是我们分享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推广全新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家长交流学习平台,建设中国家长学校,让千千万万家长学做家长,做好家长!。每天花五分钟关注【“哥们干杯”新浪博客】,并加入中国锦州家长联盟qq群:,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每天前进一小步,人生向前一大步。?
中国锦州家长成长联盟是我们分享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推广全新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家长交流学习平台,建设中国家长学校,让千千万万家长学做家长,做好家长!。每天花五分钟关注【“哥们干杯”新浪博客】,并加入中国锦州家长联盟qq群:,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每天前进一小步,人生向前一大步。?对妻子们的一些提醒
&中国锦州家长成长联盟是我们分享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推广全新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中国家长交流学习平台,建设中国家长学校,让千千万万家长学做家长,做好家长!。每天花五分钟关注【“哥们干杯”新浪博客】,并加入中国锦州家长联盟qq群:,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每天前进一小步,人生向前一大步。?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具有人际界线不清和“分裂”(把妈妈分裂为好妈妈和坏妈妈)两个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界线渐渐清晰(分离),分裂的妈妈合而为一,这个过程叫“分离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模块内容加载中...
父亲的土陶
模块内容加载中...
联系我、友情链接
模块内容加载中...
& 性格:乐观、开朗、幽默。 品格:诚信、善良、正直。 格言: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追求:博友分享,我最快乐! 宗旨:传播土陶技艺,广交天下朋友! &
QQ 博客等级
最后登录加载中...
this.p={b:2,ua:44, ub:'http://img.bimg.126.net/photo/C5w5C2Zh8R4reNL47UXEMQ==/153569.jpg',us:'他', friendstatus:'none',followstatus:'unFollow',hmcon:'1',aShowT:'1',guideId:6};
积分 ${data.totalScore} 分,距离下一等级还有 ${data.nextGradeNeedScore}分
我想对你说
模块内容加载中...
& & & & & &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汇聚2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list x.l as y}
{/list} {/list}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if}icon-de / Wiki / Home
Error: CSS did not load.
This may happen on the first request due to CSS mimetype issues.
Try clearing your browser cache and refreshing.
A Small Linux Desktop Environment (DE)
Brought to you by:
Welcome to your wiki!
This is the default page, edit it as you see fit. To add a new page simply reference it within brackets, e.g.: .
The wiki uses
Project Admins:
以上网址有详细介绍。
注意:有多个DEB包,不要直接点“Download Now”按钮,请点击上面的“Icon-De”进入项目“Summary”页,然后点“Files”或者“Browse All Files”,再分别下载安装。不要只下载其中一个,否则可能运行不正常。
icon-DE发布了3.0.8!!
3.X.X是最新版,2.X、1.x版本全面停止维护
1、编写了一个“程序启动器”,鼠标中键(点击滚轮)点击panel激活。或者用命令“icon-menu main_menu”打开。
2、优化了日历的显示效果。
关于日历的说明:
1、日历的配置文件是/etc/icon-de/ccal.rc,里面有节气列表,可以修改。
2、置文件~/.icon-DE/panel.rc里面,也有一行日历有关配置,需要手动修改一下。
cal_cmd:icon-ccal
3、日历是icon-de风格的,界面颜色由配置文件~/.icon-DE/icon-de.rc中以下两行决定:
tag_color:255 215 0 255
font_color:0 0 0 255
一、开发初衷和适用人群:
众所周知,DE的作用就是把特定软件组合在一起,然后提供一些部件,实现:打开、关闭、切换、布局。
我这个DE的开发,原因是我用过的DE和WM太多了(先后使用过40多种),发现几乎每一种都有喜欢的,但也有不喜欢的,所以就想把喜欢的部分集中到一个环境中了,于是就开始逐步开发和完善了。现在已经做到了以下部分:
1,把afterstep的wharf重新实现(因为我喜欢它)
2,学习Unity/Gnome-shell风格,让wharf可以贴左边列示,可以有folder按钮,也可以有unity那种直接打开程序的按钮,还可以插入wmaker和afterstep的dock,也能像unity一样来控制程序窗口。
3,解决了Unity/Gnome-shell的3个缺陷:(1)不能人为改变图标;(2)不能手工添加项目;(3)只有一列icon,容量小。
4,提供基本的“窗口平铺”功能,并且不用背诵记忆快捷键(喜欢awesome的平铺,但是不喜欢背快捷键)。
5,喜欢Wmaker的桌面方块图标,和Dockapps,就为他们也实现了一个“容器”。
6,喜欢“神之天气预报”脚本,就也把这个重新实现,集中到一起了。
7,借鉴了Gnome-shell“戳左上角”的做法,让桌面图标平时隐藏,“戳左上角”后再出现,解决掉Wmaker的桌面图标占空间大,遮挡视线等问题。还解决了Gnome-shell“戳左上角”后杂乱的出现很多程序现象,只允许出现指定的程序(更多程序直接打开文件管理器到/use/share/applications目录下面去找。)
8,为低端显卡用户(特别是集成显卡)提供基本的桌面特效(阴影和半透明),同时又不能干扰compiz功能(给高端显卡用户留有余地)。
适用人群:
1,对Unity、Gnome-shell有点意见,希望改善的人群。
2,机器上运行Unity和Gnome-shell不稳定,同时不喜欢Xfce4,需要一种可以稳定运行的类似Unity的桌面的人。
3,用过afterstep和wmaker,对其有好感,但又感觉其不够时尚,希望改进的用户。
4,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事物的用户。
5,用kde时间比较长,已经开始厌倦其桌面,但不想使用臃肿的Unity和Gnome-shell的用户(可以继续适用kwin和kde软件组合,只是改变桌面环境)
6,机器配置比较低,又想有漂亮界面的人。
二、软件特色:
独有“WM虚拟机”功能,可以让多套DE或WM同时启动,同时工作。
3层icon设计,容量大。方便分类查找打开软件,且解放桌面。
支持图标拖放操作,可以通过拖拽来添加、删除、移动icon、和改变主风格和布局。。
提供一个灵活的初始化配置脚本,实现了“既能给懒得折腾的人封装好,又能给喜欢折腾的人选择的权利”。
通过配置文件来设计icon所打开的程序,可以将网页、文件目录、单个歌曲、没有图形界面的命令等,设计进起动器里面,方便灵活。
可以设置icon的大小。可以人为设定包括主icon在内的所有icon(由配置文件决定)。可以自定义背景图片(通过覆盖图片文件,png文件,支持透明背景)。
可以重新调入配置文件(右键点击主icon/右键点击时钟)。
支持“图标主题”,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的图标主题,可以快速改变图标风格。
通过以上主icon、2级icon隐藏/展现方式的组合,可以形成3种主要风格:1,长期隐藏;2,仿unity侧边栏;3,仿afterstep。
主icon有3种隐藏方式:不隐藏、贴左边全隐藏、贴左边半隐藏(由配置文件决定)。
2级icon(包括dock插件)也有3种隐藏方式:不隐藏、贴左边全隐藏、贴左边半隐藏(由配置文件决定)。
可以鼠标划过即打开2级icon、3级icon,也可通过点击来打开(由配置文件决定)。
实现了简单的“平铺”功能,可以消除窗口标题边框并平铺。(在“时钟”上操作,平铺方式通过配置文件决定)
支持“阴影”“透明”等桌面特效(自带,不用装其他软件,不与compiz、mutter冲突)。
特有的“无边框”模式,去除窗体边框/标题栏,释放屏幕空间,而且不影响使用。
实现了对wmaker、afterstep的dock插件的支持,可以借用他们的插件来丰富界面和功能。
支持“戳左上角”来打开天气预报。
指向主icon,会出现一个提示窗口,显示现在的系统信息(cpu、内存、进程状况),离开后消失(可通过配置文件取消)。
打开程序和切换窗口用同一个界面,可以快速将程序窗口提升至上层并获得焦点。
本DE配备有面板,面板集成有托盘(tray)。而且托盘特意设计在面板左边,使鼠标活动区域集中在左侧。
切换程序窗口方式多样:窗口直接轮转(主icon滚动鼠标)、窗口间接轮转(2级floder的icon滚动鼠标)、直接快速定位(2级独立icon和3级icon滚动鼠标)、单击面板活动窗口列表来切换。
实现了程序快速打开、快速切换、快速关闭(鼠标中键点击主icon)
可以自动通过(在wharf图标上面)滚动鼠标、和鼠标划过主icon,来自动调整窗口位置和大小。
主icon旁边显示一个小数字时钟。
鼠标中键点击面板(panel),会打开一个“启动器”
三、主界面展示:
这个DE偏重鼠标操作,而且大量用到鼠标“滚轮”,请尝试在不同位置(主icon,2、3级icon,时钟,等)滚动鼠标滚轮。具体看下面的说明。
这是登陆界面。
下面这几张图,是“无标题边框、半透明、平铺”的效果:
共有4个核心部件(主控程序wharf、面板panel、桌面desktop、时钟clock),5个主要配置文件(icon-de.rc、wharf.rc、panel.rc、desk.rc、clock.rc)。
四、“WM虚拟机”的介绍。
linux有多种DE、SHELL和WM,有时用腻了了一种,想换另一种时,会担心换了不适应,或者把配置搞乱。本“WM虚拟机”可以
使两种以上WM(甚至是DE环境)同时启动,同时工作(一种是主WM,另一种WM或DE则存在于虚拟机的窗口中),如下面这些图片:
参考:八,重启,进入DE环境,或者使用WM虚拟机来试用
五、安装方法:
在这里下载: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icon-de/files/
本文附带的openbox是一个修改过的特殊版本,针对icon-de做了适应性调整。现在3.5.0的版本已经不能在ubuntu13.10里面安装,安装3.5.2的版本才可以。
首先,需要到sourceforge下载安装包(本论坛附件受限,无法上传了)
32位的ubuntu下载这些文件(X.X.X指版本号):
icon-de_X.X.X_i386.deb
openbox-icon-de_3.5.2-1~ubuntu1_i386.deb
32位的debian则下载以下文件:
icon-de_X.X.X_i386.deb
openbox-icon-de_3.5.2-1~debian1_i386.deb
64位的ubuntu下载这些文件:
icon-de_X.X.X_amd64.deb
openbox-icon-de_3.5.2-1~ubuntu1_amd64.deb
64位的debian则下载以下文件:
icon-de_X.X.X_amd64.deb
openbox-icon-de_3.5.0-1~debian1_amd64.deb
以下是另一种WM,也可以与icon-de配合使用,供选择。
pekwm-icon-de_0.1.13-1~ubuntu1_i386.deb
pekwm-icon-de_0.1.13-1~ubuntu1_amd64.deb
debian不能使用DE附带的这个pekwm。
如果用pekwm,注意一定要把配置文件~/.icon-DE/wharf.rc修改一下。
找到以下内容:run:openbox &
改成:run:pekwm &
下载到对应的包后,用“sudo dpkg -i ....”来安装(请根据你下载的软件包,自行调整命令),比如:
cd &你的下载目录&
sudo dpkg -i openbox-icon-de_3.5.2-1~ubuntu1_amd64.deb
sudo dpkg -i icon-de_2.1.3_amd64.deb
sudo apt-get -f install
debian不能使用DE附带的这个pekwm。
如果用pekwm,注意一定要把配置文件~/.icon-DE/wharf.rc修改一下。
找到以下内容:run:openbox &
改成:run:pekwm &
3.0以后不再支持Arch用户。2.X版本的也提供了安装包。通用安装方式是:
arch_install_from_source_2.1.3.tar.gz [713.57 KiB]
被下载 7 次
下载Arch安装包,内有“PKGBUILD” 和“icon-de.install”等文件。解压,进入解压目录,然后分别执行:
sudo pacman -U &上面命令生成的安装包&
有时出现登录icon-de后,屏幕闪一下马上回到登录界面的现象,这时可以尝试去修改一下/usr/bin/icon_de这个脚本文件,里面有一句“sleep 6”,请尝试将6改成更大的数字。
针对Arch用户,3.x未提供安装包,2.X提供了安装包。通用安装方式是:
sudo pacman -U &上面命令生成的安装包&
六、初始化:
六、初始化:
1.3.9版本以后,有2个初始化工具:一个图形界面的(推荐使用),一个脚本(不推荐使用)
图形界面的用法如下:
sudo icon-init
注:图片259,是选择不自动安装的提示。如果自动安装软件,则会打开一个终端,并安装软件。
以下是配置脚本的使用方法:(不推荐)
要在图形界面下,打开一个终端模拟器,执行以下命令:
icon_de_init
初始化脚本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回答,然后根据答案自动安装软件,和修改DE的配置文件。
现在初始化脚本已经多次优化,实现了“既能给懒得折腾的人封装好,又能给喜欢折腾的人选择的权利”。
比如以下几个选择:
请选择你的个人性格习惯
**注意:严重洁癖者,请慎用本脚本**
0. 我严重洁癖,我要退出!
1. 我轻微洁癖,而且很有耐心,我要手动选择软件(慎选!!)
2. 我比较有耐心,请自动选择软件,但要经我确认才能安装。非自动的步骤我会全部手动选择
3. 我耐心有限,请自动选择软件,无需确认自动安装即可,非自动的步骤尽量用默认值,关键步骤我手动选择
4. 我很懒,我不愿意去选择和确认,请全部用默认值去安装和设置(慎选!)
你选择了:我很懒,我不愿意去选择和确认,请全部用默认值去安装和设置(慎选!)
请再次确认:0 返回重选 1 确认选择。
请选择你的软件使用习惯
比如:你选择了KDE优先
** 则下面的选择中如果有KDE软件
**会自动替你选择上,以便节省时间**
0. Gnome软件优先
1. KDE软件优先
2. Xfce软件优先/Gnome软件其次
3. Lxde和独立软件优先/Xfce、Gnome软件次之
经过上面两步,后面的提问就会发生变化了。可能大量用默认值,也可能很繁琐的让你一步一步的去选择。
关于配置脚本的“反配置”,或者说“卸载”,即配置后不满意怎么恢复原状,暂时不能提供卸载脚本。不过已经提供了一种方案:
脚本中有一个选项,如下:
请先选择是否自动安装软件
如果是第一次调用本配置脚本
建议选择“自动安装所有软件”
0. 将安装指令保存到脚本,不自动安装
1. 自动安装所有软件
可以将这个选项选“0. 将安装指令保存到脚本,不自动安装”,然后按照你上次配置的选项,再运行一遍脚本和选择一遍参数,就会形成一个shell文件(~/icon_de_install)。你打开它,把里面的语句从“sudo apt-get install”改成“sudo apt-get remove”,再执行,就可以实现卸载软件回复原状了。
安装编译环境(可跳过):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gcc libimlib2-dev libxmu-dev libglib2.0-dev libxft-dev libexif-dev libxinerama-dev libxfixes-dev libxcomposite-dev libxdamage-dev
七、修改配置文件
运行“初始化”脚本以后,“修改配置文件”这一步,可以跳过。
为了方便大多数人阅读此文档,这部分内容独立到一个新贴子进行维护了。新帖子链接:
八,重启,进入DE环境,或者使用WM虚拟机来试用。
做完上面几步后,注销,在“登陆”界面,选“ICON DE”登陆,即可进入。
第一次启动可能速度稍慢,甚至有时花屏,一般第二次启动即可正常使用。
也可以使用本DE自带的WM虚拟机来试用。WM虚拟机可以使两种以上WM(甚至是DE环境)同时启动,同时工作:
1,要使用WM虚拟机,需要先建立一个新用户(如果想同时启动多个虚拟机,则需要分头建立多个):
sudo adduser ubuntu
sudo addgroup --system admin
sudo echo "%admin ALL=(ALL:ALL) ALL" && /etc/sudoers.d/ubuntu
sudo chmod 0440 /etc/sudoers.d/ubuntu
sudo usermod -G ubuntu,admin,plugdev,audio,video ubuntu
2,注销,用新用户登陆,在里面安装新的WM/DE。
3,注销,进入主用户,打开一个终端,
sudo icon-wmvm
会出现以下界面:
也可以用完整参数的命令行:
先执行一下这一个命令:
然后在里面执行下面的命令之一: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icon_de"" #启动icon-de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startkde"" #启动kde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gnome-shell"" #启动gnome-shell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startxfce4"" #启动xfce4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unity"" #启动unity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konsole" "e" "select_wm" " #启动konsole终端,然后在里面手动选择WM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sakura" "x" "select_wm" " #启动sakura,然后在里面手动选择WM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gnome-terminal" "e" "select_wm" " #启动gnome-terminal终端,然后在里面手动选择WM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icon-tiling"" #用icon-tiling产生简单的平铺布局效果。3.0.2以后支持。
“su -l ubuntu”:意思是用新用户“ubuntu”来启动“WM虚拟机”
“-c "icon-wmvm 0 0
”:意思是虚拟机窗口(位于0,0,大小,代号是 6 ),代号是大于0的整数,启动多个虚拟机时,代号不能重复。
最后面双引号里面的:是启动虚拟机后,执行的的WM启动脚本。其中“select_wm”是本DE自带的通用启动脚本,可以用来选择启动40多种WM。
九,使用方法
1,wharf使用方法:
wharf是afterstep应用程式的停靠站,以驻列的icon来表示即将想要执行的程式,按滑鼠的左键来启动应用程式,按滑鼠的右鍵可以将整排驻列收成一个icon。按键列上的每一个button也可以是一个folder,也就是说,当你点选这个button之後,实际上是内含了一排button可以点选,就有如抽屉一般。
这个Wharf由4部分组成:主icon(图中的那一个“笑脸”图标)、2级icon(竖直排列的方形图标)、3级icon(水平排列,图中未展示),和dock(小鸭子那个)。
(1) 主icon上的操作(由配置文件设置,会有所变化):
a、软件启动起来以后显示的只有主icon,
b、鼠标(点击/划过)他可以(显示/收起)竖直的那一列icon,
c、鼠标(划过),当前活动窗口移动到(配置文件指定的)位置和大小。
d、右键点击重新调入配置文件。
e、中键点击关闭当前程序窗口。
f、中键滚动,轮转切换当前窗口。离开主icon时,将窗口摆放到最优位置,调整到最优大小。
g、鼠标指向并停留,可以出现一个提示,展示系统情况(内存、cpu、进程信息,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关闭)
h、主icon旁边显示一个时钟。(这不单单是个时钟,还有其他功能,下面有说明。)
(2)2级icon上面的操作:
a、(点击/划过)后可以展开对应的 3级icon,或者直接打开对应程序(由配置文件决定)
b、右键关闭2级icon(由配置文件决定)。
c、独立icon上滚轮,将图标对应文件提上到最上面并激活,并在鼠标离开icon时将窗口摆放到最优位置,调整到最优大小。同时有可能关闭2级icon(配置文件决定)。
d、独立icon单击,会打开对应程序。(并根据是否是“无标题”状态,来决定是否去除窗口的 边框/标题栏)
e、folder上滚动鼠标,可以轮转切换显示窗口标题,离开这个icon是,切换到指定窗口。
f、滚动鼠标滚轮,或左键点击,执行完其他操作后,有可能顺便关闭2级/3极icon(由配置文件决定)
g、鼠标中键点击,将使“活动窗口”获得“半透明”效果,而且每一个2级icon的“透明度”是不同的,分别从上到下,从90%透明,按照10%幅度递减。再点击则回复“不透明”状态。
(3)3级icon上面的操作:
a、点击直接打开对应程序。(并根据是否是“无标题”状态,来决定是否去除窗口的 边框/标题栏)
b、右键关闭3级icon(也有可能关闭2级icon,由配置文件决定)。
c、滚轮,将以前打开的对应程序窗口,提上到最上面并激活,再滚动则将窗口调整为指定大小和位置(配置文件指定)。再次滚动则关闭3级icon。
d、滚动鼠标滚轮,或左键点击,执行完对应操作后,会关闭3级icon(也有可能关闭2级icon,由配置文件决定)
e、中键点击,所有窗口按照配置文件指定的“半透明”程度,重新设置透明度,再次点击回复不透明。
(4)黄色时钟上面的操作:
a、左键点击去除所有窗口的标题和边框(进入“无边框模式”,并重新调入配置文件。从此以后在wharf打开的程序,都没有标题栏,而对话框和其他方式打开的程序,继续有标题栏)。
b、右键点击恢复所有窗口的标题和边框(退出“无边框模式”,恢复正常状态,并重新调入配置文件)。
c、滚轮,轮转出现:窗口水平平铺---&竖直平铺---&平铺方式3---&全屏(只支持2个窗口、3个窗口、4个窗口,由配置文件决定平铺方式)
d、中键点击,临时给当前窗口:去掉标题栏和边框---&使窗口置顶---&恢复标题栏和边框,并取消置顶。
e、最多可以定义3个闹钟提醒。
f、鼠标划过,“时钟”会自动上下小范围移动(防止遮盖有用信息)
(5)panel上面的操作:
a、panel最左侧是系统托盘,支持鼠标左/右键点击操作。
b、托盘右侧是切换虚拟桌面的区域,支持鼠标左/右键点击操作。
c、再向右是窗口切换区域,支持鼠标左键点击切换/最小化/恢复对应窗口。鼠标右键调出icon-nemu菜单。
d、panel最右边是日历区域,显示日期,(小括号内显示的是星期几),鼠标点击调出日历程序。(暂时需要自己选择日历程序,并将日历启动命令写入配置文件“panel.rc”。具体见“七、修改配置文件”)
e、鼠标中建(点击滚轮),会打开一个启动器。
(6)dock插件上面的操作:
a、如果处于自动隐藏状态,鼠标指向dock插件的右边缘,可以显示/隐藏dock窗口。
b、鼠标指向/点击dock,则执行dock本身的正常功能(控制权交给dock程序)
c、本软件实质是启动dock进程,然后“抓住”dock窗口的id,把他“装进”我的框架里面,让dock程序听我的智慧。由于dock程序不是自己开发的,所以不一定每一次都能“抓住”dock窗口的id,并封装成功。如果失败,本程序会反复尝试(最多尝试10次,必要时请右键点击主icon来重新调入配置)。
d、自动隐藏/显示dock窗口稍微有点迟钝,有时需要多实验几次才能有反应。
e、DOCK插件是排列在主icon的上方的,有多个时,会继续向上面排列。
(7)“戳左上角”的操作:
通过配置“desk.rc”文件,可以定义独立的桌面icon和天气预报信息。平常他们会隐藏到“左上角”,鼠标“戳”一下会出来。
2,wharf的特色:
(1),3层icon设计,容量大。方便分类查找打开软件,且解放桌面。
(2),通过配置文件来设计icon所打开的程序,可以将网页、文件目录、单个歌曲、没有图形界面的命令等,设计进起动器里面,方便灵活。
(3),可以设置icon的大小。可以人为设定包括主icon在内的所有icon(由配置文件决定)。可以自定义背景图片(通过覆盖图片文件,png文件,支持透明背景)。
(4),可以重新调入配置文件(右键点击主icon)。
(5),依赖少(imlib2、glib、xlib、xmu),可以独立运行于绝大多数主流WM和DE环境。
(6),可以在2级icon中直接放进去独立icon。
(7),主icon有3种隐藏方式:不隐藏、贴左边全隐藏、贴左边半隐藏(由配置文件决定)。
(8),2级icon(包括dock插件)也有3种隐藏方式:不隐藏、贴左边全隐藏、贴左边半隐藏(由配置文件决定)。
(9),可以鼠标划过即打开2级icon、3级icon,也可通过点击来打开(由配置文件决定)。
(10),主icon旁边显示一个小数字时钟。
(11),指向主icon,会出现一个提示窗口,显示现在的系统信息(cpu、内存、进程状况),离开后消失(可通过配置文件取消)。
(12),打开程序和切换窗口用同一个界面,可以快速将程序窗口提升至上层并获得焦点。
(13),本DE配备有面板,面板集成有托盘(tray)。而且托盘特意设计在面板左边,使鼠标活动区域集中在左侧。
(14),切换程序窗口方式多样:窗口直接轮转(主icon滚动鼠标)、窗口间接轮转(2级floder的icon滚动鼠标)、直接快速定位(2级独立icon和3级icon滚动鼠标)、单击面板活动窗口列表来切换。
(15),实现了程序快速打开、快速切换、快速关闭(鼠标中键点击主icon)
(16),可以自动通过(在wharf图标上面)滚动鼠标、和鼠标划过主icon,来自动调整窗口位置和大小。
(17),实现了简单的“平铺”功能,可以消除窗口标题边框并平铺。(在“时钟”上操作,平铺方式通过配置文件决定)
(18),实现了对wmaker、afterstep的dock插件的支持,可以借用他们的插件来丰富界面和功能。
(19),特有的“无边框”模式,去除窗体边框/标题栏,释放屏幕空间,而且不影响使用。
(20),支持“戳左上角”来打开程序。
(21),支持“阴影”“透明”等桌面特效(自带,不用装其他软件,不与compiz、mutter冲突)。
3,关于clock时钟“平铺”功能的说明:
a,“平铺”功能,发现我水平实在有限,反复写语句也不出很好的效果,窗口的位置总是算不准。后来于是我偷懒了,直接把窗口位置写到了配置文件的参数里面,通过调整配置文件来修改“平铺”的位置和效果。
只要配置文件写的好,也可以出很好的效果了。这就为配置文件增加了难度。并有可能需要反复实验。(主icon上右键点击来调入新配置文件,配置文件是~/.icon-DE/clock.rc)
b,由于水平问题,现在只能在同时打开2-4个窗口时,实现“平铺”。超过4个窗口,“平铺”功能将不会起作用。
4,关于“桌面”功能的说明:
a、桌面上面有一个“天气预报”,请在配置文件里面定义你的省份和城市。
b、桌面“图标”也有背景文件,可以替换成你喜欢的大小和样式(替换图片、修改配置文件)
c、可以自动换壁纸(写配置文件)。注意壁纸长宽比例要选取和你的屏幕一致的,否则“天气预报”区域可能会显示错乱。
d、为了增加通用性,10秒以后,桌面上的东西会隐藏到“左上角”,鼠标“戳”一下还会出来。
5,关于“阴影”和“半透明”
(1)、鼠标中键点击2级icon,将使“活动窗口”获得“半透明”效果,而且每一个2级icon的“透明度”是不同的,分别从上到下,从90%透明,按照10%幅度递减,直至完全不透明。再点击则回复“不透明”状态。
(2)、中键点击3级icon,所有现有窗口按照配置文件指定的“半透明”程度,重新设置透明度,再次点击回复不透明。
(3)、通过wharf打开的程序,一般会自动按照配置文件设置透明度,自动变成“半透明”(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一个程序打开多个窗口,或者打开速度特别慢的,有可能自动设置失败,可通过上面两中方法手动设置)。
6,关于鼠标拖拽的说明:
(1)从文件管理器把.desktop文件(一般位于/usr/share/applications目录下)拖放到2级icon,则在2级icon下面,自动创建3级icon。
(2)拖动主icon到新位置并释放,可以改变主icon(及其他icon)的起始位置。并且会根据主icon位置自动改变风格:
a,拖动到最左边(严密贴近屏幕左边缘),则主icon自动贴左边隐藏,2级icon划过主icon出现,点击打开程序(或右键点击2/3级icon时)自动关闭(不占用空间的风格)。
b,拖动到临近左边(离屏幕左边缘5--64像素),则 主icon和2级icon贴左边半隐藏,2级icon不会关闭(一直呈现,仿unity风格)。
c,拖动到离左边较远的地方(65像素以上),则点击主icon呈现2级icon、再次点击则收起(仿afterstep风格)
(3)拖动3级icon,会根据拖动方向决定行为
a,向上拖动,会把3级icon拖入上面的2级icon内。
b,向下拖动,会把3级icon拖入下面的2级icon内。
c,向左拖动,3级icon向左移动一格。
d,向右拖动,3级icon向右移动一格。
e,拖动到屏幕最左边,会删除3级icon。
(4)拖拽桌面独立icon:icon位置被会移动。释放后,新位置会被写入配置文件。
拖拽时的注意事项:
(1),由于开发水平有限,所以拖动时反映的有点慢。需要先按下鼠标,等鼠标指针有变化后再开始拖动。
(2),拖动时会修改配置文件(wharf.rc等),为了安全,最好先备份文件再操作。修改时会留下副本(wharf.rc~),必要时或者出错时可以尝试用副本来恢复。
(3),自己控制3级icon的拖动:比如已经是最上面一行3级icon了,就不要再向上拖动了,等等,防止出现不可估量的情况。
(4),拖入的.desktop文件,生成的3级icon,可能需要手动修改配置文件优化一下(~/.icon-DE/wharf.rc),主要是.desktop里面有类似“kate %D”和“firefox %U”这种格式,但在配置文件里面,“%d”和“%u”其实是多余的,需要去手动删除。另外,配置文件的“窗口标题”一项,也可能需要修改(比如“新标签页 - Chromium”,需要改成“ - Chromium”,即要去掉明显多余的标题描述)
(5),拖动icon完成后,wharf会重新调入。
7,关于“触摸”设备:
本icon de并非为触摸设备设计。从1.3.0开始,逐步为触摸设备优化。触摸设备用户注意以下几点:
(1)wharf里面的icon,按住鼠标左键1秒,会呼出“虚拟鼠标”,按照提示,可以实现对这个icon虚拟鼠标“右键、中键、滚轮上滚、滚轮下滚”操作。
(2)配置文件wharf.rc的“baseconfig:..... ”这一行,建议写成“baseconfig:0 100 64 0 64 0 1 0 0 0 ”,即最后3个参数写成“0 0 0”
十,已知缺陷
1,轮转切换窗口等,依据的是配置文件中指定的窗口“标题”,碰上那种一个程序多个窗口的(gimp)、和窗口标题经常自己改变的(konsole终端),就无法快速定位了。
十一,关于WM
这个DE自带的是一个改版的openbox,和一个改版的pekwm。
如果不使用icon-dock,本DE至少可以在kwin、oroborus、icewm、jwm、openbox、sawfish、pekwm、mutter、compiz、blackbox、fluxbox、fvwm、metacity里面稳定运行。
通过修改wharf.rc里面:(run:openbox &)这一行来修改WM。
对于openbox,建议安装obconf,然后如下设置:
十二,其他
本DE的各种部件可以单独启动,启动命令分别是:
icon-wharf INIT #启动,同时执行配置文件里面run:参数指定的程序。
icon-wharf RESET #启动,但是不执行配置文件里面run:参数指定的程序。
icon-panel
icon-clock
其中,启动wharf会附带启动clock(除非配置文件中禁止)
dock(icon-dock)也可以单独启动,启动命令是:
icon-dock x y width height lower/raise(0/1) autohidebutton(0/1/2) dock_title dock_cmd dock_opt x2 y2 skip_win_class try_times
还有以下两个命令:
icon-bord "title" "skip_win_class" kill_bord(0/1) trans(0-1) &MOVE_X MOVE_Y="" RESIZE_WIDTH="" RESIZE_HEIGHT=""&
这个主要用来去除指定窗口标题栏,(虽然也能同时设置他的透明度,但是设置透明度对应窗口不准确,会设置成当前活动窗口的透明度。)后4个参数则用来移动窗口和改变窗口大小,相当于对窗口手动“平铺布局”。
icon-trans:
这个是用来设置窗口透明度的,需要在带“桌面效果”的情况下才有效(kwin、mutter、compiz、xfwm4、xcompmgr、cairo-compmgr、icon-desk之类),可以带一个参数,或2个参数。
第一个参数是透明度,是0-1之间的一个小数。如果只有一个参数,则鼠标光标变成“+”形状,等待用户自行选择“半透明”应用到哪个窗口。
还可以再加上第2个参数,第二参数可以选择0/1/2,代表起作用的窗口范围:0---包括dock内的所有窗口;1---不dock,其他所有窗口;2---当前活动窗口。
icon-tiling:
这个命令没有参数,也几乎无法单独使用。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icon-tiling""
这样通过icon-wmvm调用icon-tiling,而icon-tiling则调用“~/icon-tiling”脚本,用来在WM虚拟机中产生一种自动平铺布局效果。他提供一个图形界面(屏幕右下角的5个小按钮),点击则切换布局效果,或者关闭程序。具体见http://forum./viewtopic.php?f=24&t=378223
十三、版本更新记录
见下面的wiki。&
Last edit: ljj_jjl-21
If you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omment somewhere else in this project,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link:
If you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omment somewhere else in this project,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link:
版本更新记录:
更新说明:
更新到RC1.5,做了以下功能更新:
1,配置文件(wharf.rc)增加了一个选项:
have_title:0
#have_title:决定是否开机立即进入“无标题边框”模式,0为有“标题边框”,1为“无标题边框”。
2,主icon、2级floder切换窗口后,窗口自动移动到配置文件指定的位置和大小。
3,“无边框”状态下,通过wharf打开的窗口,自动去掉 标题/边框(其他方式打开的窗口,和对话框,不会自动去掉)。
4,由中键点击“时钟”使时钟移位的功能,改为中键点击时钟“去掉/添加”活动窗口的标题栏。
5,鼠标指向“时钟”,然后离开,时钟会小范围移位(30像素)。
(注意:中键点击主icon来关闭当前活动窗口)
更新说明:
更新到RC1.7,做了以下功能更新:
1,修正icon-dock的一些列错误。
2,由于发现桌面icon、桌面天气这两个插件,在很多WM里面不能实现“长局底端”,窗口经常自动浮到顶端,遮盖视线。
现在干脆把他们做了自动隐藏处理,10秒后自动缩小成很小的方块,放到桌面左上角。鼠标移动到那里,则回复原位。现在鼠标可以戳“左上角”了。
3,对icon-panel轻微调整,在“task”的不同活动窗口之间,增加了一个“|”分割。
如果不使用icon-dock,本DE至少可以在kwin、oroborus、icewm、jwm、openbox、sawfish、pekwm、mutter、compiz、blackbox、fluxbox、fvwm、metacity里面稳定运行了。
小版本更新。
小版本更新,增加了“桌面特效”,这是一个过度版本,“桌面特效”的功能还在继续开发和完善中。
更改成了透明水晶图标。
:主要更新,“桌面特效”已测试,已经“代码静态测试”。也重写了安装用的脚本。正式版发布前,不会再增加新功能,只是调优和排错。
:增加了一种配套的WM(pekwm功能删节版),主程序发布RC2.1版本(为适应新的WM,做了一点微调)。
:正式版发布。64位打包完成,增加了“WM虚拟机”功能。
:1.0.1发布,debian测试通过。
:1.0.2发布,完成“初始化脚本”,和代码优化、界面美化。
下面是以前BATE3版本以前的更新和说明,供参考。
:1.0.3发布,修改了一些附属文件名称(原来是中文名称,特定环境下会出错,现在改成英文和拼音了。),并且为Arch做了优化,做了pkgbuild和install脚本。
:1.0.4发布,初始化脚本安装更智能(可判断已经安装了什么程序),程序更少错误提示。
:1.1.0发布。支持鼠标拖动,配置脚本支持默认配置。
:1.1.1发布。配置脚本实现了““既能给懒得折腾的人封装好,又能给喜欢折腾的人选择的权利”,鼠标拖拽已经过测试。
:1.1.3版本发布。(跳过1.1.2版本),提供了makefile,和源码大量优化。彻底脱离了对feh的依赖。
:发布长期支持稳定版1.2.0。
经过反复测试,和不停优化代码,已经做到:
1,开机占用内存30-60M(优化前是60-100M)
2,软件包大小700K以下(优化前大约800-900K)
3,倚赖关系减少,除了imlib2、wqy-zenhei、xphyer,其余的都是系统默认安装的(原来还倚赖feh、wmctrl、libpng、giblib、liburl,现在彻底脱离对他们的倚赖了。)
4,初始化脚本错误减少,而且添加了一个选项(“完整初始化/只处理界面风格相关”)。现在这个脚本有4700多行语句。
5,更加稳健,错误更少。
个人认为可以发布稳定版了。所以版本号锁定:1.2.0,这是一个长期支持的稳定版,以后1.2.X系列版本只处理BUG,不再增加新功能。并且在下载位置长期保存不删除。
而新功能会在1.3.0以上的版本开发。
:针对arch编译,添加了一个编译参数。
:1.3.0,修改了一个可能引起“段错误”的BUG,而且为“触摸设备”做了初步优化。具体表现为:在wharf的任何icon上面按住鼠标左键一秒,都能调出一个“虚拟鼠标”,然后可以用左键点击“虚拟鼠标”,针对这个icon完成鼠标“右击、中键、滚轮上滚、滚轮下滚”几个功能。
:1.3.1,优化减少了CPU使用率,并且为icon图标加上了一种“光影蒙版”的动画效果。鼠标指向icon时会出现光影动画。
:1.3.2/1.2.2同时解决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内存泄露。
:同时发布1.3.3/1.2.3,1.2.3解决了一个潜在的“段错误”。
1.3.3做了重大改动,重写了代码,把iconrun1的代码合并倒了icon-wharf中,将iconrun3、iconrun2的代码合并倒了iconrun中,将iconrun4的代码合并到icon-desk中,并且实现了“单进程“,程序占用内存大大减少。
:1.3.6、1.2.6同时发布。1.3.6修改了1.3.5一个段错误,为天气预报增减了对“小雨-中雨”、“中雨-大雨”、“大雨-暴雨”三种天气的支持。1.2.6增加了对这3种天气的支持。
:1.3.7发布。
1,开发了一种仅依赖xlib和imlib2的“交互界面”,并用之改进了“WM虚拟机”(尚显简陋,还需完善)。
2,修正了初始化脚本的一个bug。
3,对“iconweather”(天气预报)做了一点改进(修改了几个天气icon,和支持“阵雨”了)。
4,对“时钟”增加了一种使窗口“永局顶层”功能。
1.2.7:对天气预报做了一点改进。修正了初始化脚本的一个bug。
其他:接受 careone的建议,对软件包名称做了修改,使之更加规范。
1,改进了了一种仅依赖xlib和imlib2的“交互界面”,并用之改进了“WM虚拟机”(现在可以支持光标、支持 插入/覆盖 ,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2,应用“交互界面”,拖动.desktop文件进入icon菜单,增加项目时,会提示修改生成的“配置文件行”。
1.3.9:有重大改进
1,做了一个有图形界面的“初始化”模块。
2,花大力气开发,初始化时将更多选项、更多内容、更多软件纳入wharf菜单中。
3,因为改动较大,从1.3.8以下版本升级到本版本,需要重新初始化一下(sudo icon-init)
1,修正了若干错误。(主要是icon-init里面的,包括:桌面icon是否显示选择“否”也有图标、初始化后4窗口平铺位置不准确等。)
2,修正了icon-dock显示wmaker apps时,有时画面闪烁的bug。
3,修正了拖拽.desktop到2级icon时的规则算法。
4,将一些“提示、帮助、个人感悟”写到了tag提示里面,方便大家学习和使用本DE。
5,因为改动较大,从1.3.9以下版本升级到本版本,需要重新初始化一下(sudo icon-init)
1,修正了若干错误。(主要是icon-init里面的,包括:Debian里面openoffice菜单指向错误,arch和Debian里面chromium菜单错误等。)
2,开发了一个DM(Display Manager),可以替代kdm、gdm等(但现在很不稳定,注销时容易崩溃,慎用!请看下面相关说名)
3,开发了一种menu(参考dmenu开发,暂时也有bug,也请看下面相关说明)。主要用来配合自己开发的DM使用。
4,修订了几个“内存溢出”错误,减少了“icon-clock”和“icon-panel”的崩溃几率。
5,因为改动较大,建议重新初始化一下(sudo icon-init)
1,修正了若干错误。包括:(1)在虚拟机和特别慢的机器,icon-de不能登录,登录后马上退回登录界面(2)登录后是英文locale(3)自带的dm注销时有时会崩溃。(3)修复自带的menu的若干bug。等等。
2,开发了一个DM(Display Manager),可以替代kdm、gdm等(界面比2.1.0难看了,但是不崩溃了,具体看下面说明)
3,因为改动较大,建议重新初始化一下(sudo icon-init)
4,提供了自带的DM的配置文件范本(各字段含义和写法)。
关于2.1.1的说明:
注意:icon-de的DM现在有bug,表现为:在Debian里面,似乎不能注销,注销后会退出界面。
而在arch里面,则无法自动启动xserver,需要手动启动X后,再执行icon-de命令来启动DM。而且arch里面,现在其实不能登录,因为现在提供的“/usr/bin/iXsession”这个登录脚本,可能写的不对。但是我对arch实在是不了解,无法写出正确有效的脚本,需要arch用户去自行编辑这个脚本。这个脚本的写法,应该和slim的相同。相信这个其实难不住arch里面的各位高手的。
如果想换回其他DM,则在(ubuntu或debian的)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并选择其他DM为默认DM。
1,修正了若干错误。包括:(1)panel刚启动时,是灰色,不显示已打开的窗口(2)icon-panel不能ctrl-c结束(3)上一个版本的打包,没有包含makefile文件。(感谢tusooa指出bug)
2,icon-panel增加了两个功能:(1)在panel上面鼠标右击,可以调出菜单。(2)在panel的日历区域鼠标左击,可以调出日历(需要自己选择日历程序,并将日历启动命令写入配置文件“panel.rc”。具体见“七、修改配置文件”)
3,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可以将panel移动到屏幕上方(注意:移动位置后,需要用icon-init重新整风格/参数)。
4,调整了icon-init,以适应永中2013的发布,和panel位置的变化。
5,优化了makefile(感谢tusooa)
6,优化了arch安装包,现在源码直接放入arch安装包了,下载了安装包就可以直接本地编译安装。
1,将“日历”程序的调用集成到icon-de中,现在鼠标点击panel右侧的日期区域,就会调出日历了。
2,调整了icon-init,以适应panel功能的变化。
3,优化了makefile(感谢tusooa)
4,配套的openbox优化版,升级到了3.5.2。
1、优化了与awesome配合时的几个BUG。
2、开始支持“icon theme”,使图标的显示更丰富美观。
3、调整了icon-init中的几个BUG。
4、优化了icon-wmvm虚拟机。
5、解决了icon-dm在14.04注销时崩溃问题(但是界面变得简陋了)。
6、后台程序icon-bord(用来消除程序边框的)功能加强,现在支持移动窗口并调整窗口大小。
1、优化了与awesome配合时的几个BUG。
2、调整了icon-init和icon_de_init,现在可以支持屏幕左边预留64像素空白了。
3、优化了icon-wmvm虚拟机,防止同时打开多个虚拟机时互相干扰。
4、后台程序icon-bord(用来消除程序边框的)功能加强,现在支持移动窗口、调整窗口大小、和关闭指定窗口。
5、写了一个icon-tiling ,实质是为icon-bord和icon-wmvm服务的“前端界面”,可以更方便的调用wm虚拟机,并通过icon-bord产生“平铺布局”效果。(需要手动编写shell格式的启动脚本,脚本具体写法见下面的示例)。
su -l ubuntu -c "icon-wmvm 0 0
"icon-tiling""
这样通过icon-wmvm调用icon-tiling,而icon-tiling则调用“~/icon-tiling”脚本,用来在WM虚拟机中产生一种自动平铺布局效果。
1、重点加强了对全屏的游戏的支持:现在wharf和panel在打开全屏游戏时,会自动隐藏,不会再遮挡视线。
2、修改了桌面图标显示德 一个错误。
3、优化了icon-dock对鼠标的不灵敏的bug。
关于3.0.3的说明:相对于3.0.2,3.0.3主要是加强了对全屏游戏的支持,但是在实际测试中偶尔有崩溃现象。所以如果你没有全屏游戏,可以不用升级3.0.3。
1、解决了3.0.3易崩溃的bug
icon-DE发布了3.0.5!!
软件包也上传到sourceforge.net了。请到sourceforge.net下载。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icon-de/files/
icon DE发布3.0.5了!!
3.X.X是最新版,2.X、1.x版本全面停止维护
1、重写了icon-desk模块的混合特效,修订了许多BUG,支持更多特效。现在支持:阴影、淡入淡出、半透明效果。而且在配置文件desk.rc中增加了很多参数,用于控制和调整以上特效(其实是使用了compton的大量代码,重复造了一个轮子)。
2、微调了时钟的位置。
3、调整了icondm登陆管理器。
4、去除了对“桌面图标”的支持(这个功能其实很鸡肋,现在干脆去掉了)。
关于3.0.5的说明:
1、配置文件desk.rc有大改动,所以建议运行icon-init做一次完整配置,或者参考/etc/icon-de/desk.rc手动修改~/.icon-DE/desk.rc。
2、最近ubuntu14.04更新了显卡驱动,然后icon-dm变得特别容易崩溃了。虽然调整了以下,但是没有解决根本。如果崩溃,请用以下命令换回其他DM:
sudo dpkg-reconfigure icon-de
1、重写了icon-dm(登陆管理)模块,彻底解决了崩溃问题(至少我分别用2个计算机,反复重启了上百次,一次都没有崩溃),而且做了一些美化,也调整了对应配置文件的一些参数。
关于3.0.6的说明:
1、配置文件icondm.conf有部分改动
1、编写了一个日历组件icon-ccal:支持公历、农历、节气和节日。
2、对应微调了icon-panel的日历区功能:现在是单击打开日历,再单击则关闭日历。
3、调整了icon-init和icon_de_init(这两个是初始化程序),以支持icon-ccal。
关于3.0.7的说明:
1、日历的配置文件是/etc/icon-de/ccal.rc,里面有节气列表,可以修改。
2、置文件~/.icon-DE/panel.rc里面,也有一行日历有关配置,需要手动修改一下。
icon-ccal)
cal_cmd:icon-ccal
3、日历是icon-de风格的,界面颜色由配置文件~/.icon-DE/icon-de.rc中以下两行决定:
tag_color:255 215 0 255
font_color:0 0 0 255
1、编写了一个“程序启动器”,鼠标中键(点击滚轮)点击panel激活。或者用命令“icon-menu main_menu”打开。
2、优化了日历的显示效果。
3、修正了几个BUG&
Last edit: ljj_jjl-21
If you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omment somewhere else in this project,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link:
下面有3个努力的方向(有人提出的要求)
1,把美工处理一下,让图片更漂亮一些。
2,做个“开箱即用”的脚本,一键安装软件和修改配置文件,实现傻瓜安装和配置。
3,给arch也打个安装包。
都有点超出我现有能力:
1,我的美工确实很差,没有艺术细胞呀!
2,我的kde为主的配置,自己用的很顺手了。可是,估计按照我现在的软件组合,不会有几个人喜欢的。
3,从来没有用过arch,更别提打包了。
可惜没有别人帮忙。还要自己一个人忙活,并且即使忙活了,估计也没有人去用。
现在的进度是:
美工已经处理。
正在做“开箱即用”这个东西。
是一个shell脚本。
做的不但有“开箱即用”,也有“自主选择”。
做的好头痛。
这几天要歇班。
歇班回来会出差。
时间有些紧张。
进度会比较慢。
但一定能够做出来。&
If you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omment somewhere else in this project,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link:
1.0.2发布,完成界面美化,和初始化脚本。&
If you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omment somewhere else in this project,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link:
1.0.3发布,现在在Arch中,也能安装和使用了。&
If you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omment somewhere else in this project,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link:
全新安装的Arch系统,独立安装和配置我开发的icon-de,并快速配置系统。
今天用了一下午时间,实现了全新安装的Arch,只安装我的icon-de,并配置到基本可用。
首先,当然是安装Arch。请按照下面的wiki来安装。
(%E7%AE%80%E4%BD%93%E4%B8%AD%E6%96%87)
注意几点:
1,图形用户界面(安装 X)一步,我是用“pacman -S xorg”安装的完整的xorg。因为按照wiki步骤,安装的驱动总是不对。
2,WM我安装了一套openbox。这里注意:我的DE自带一套openbox,我对openbox源码做了一点修改。不过我的openbox没有Arch安装包,所以只能安装原生的openbox了。(pacman -S openbox)
3,需要安装登陆管理器(DM),我安装了lxdm。
(%E7%AE%80%E4%BD%93%E4%B8%AD%E6%96%87)
4,安装sudo,和建立一个sudo权限的新用户。请按照wiki步骤建立。并注销,用这个用户登陆(注意呀!!)
5,请安装中文字体(sudo pacman -S wqy-zenhei)
6,请完成以下命令,在出现的xterm窗口里面,开始执行安装和设置icon-de的命令。
sudo pacman -S xorg-twm xorg-xclock xterm
这时应该能看到一些可以移动的窗口,鼠标也能够工作。
请在xterm的窗口上按住ctrl键,再点鼠标右键,选择large,(变大的xterm窗口上就可以正常显示中文)。
然后执行以下命令(安装icon-de的依赖)
sudo pacman -S wmctrl
sudo pacman -S feh
sudo pacman -S xorg-server-xephyr
sudo pacman -S libpng12
再按照这个wiki,来安装yaourt:
(%E7%AE%80%E4%BD%93%E4%B8%AD%E6%96%87)
在pacman.conf添加源:(本社区的仓库)
[archlinuxcn]
Server = $arch
接下来就能安装我的icon-de了:
sudo pacman -Sy
sudo yaourt -S icon-de
然后务必要:
icon_de_init
这是一个脚本,会出很多选择题,然后根据你的选择来安装软件,和生成配置文件。
这一步的脚本,还不是很完善。有的软件,特别是yaourt编译安装的,可能会失败。
所以选择时,建议选择kde、gnome里面的软件组合,这样不容易出错。
另外,如果有些软件已经安装,这个脚本却还会提示是否重新安装。这时建议选“否/N”。
根据网速和选择的软件源,安装过程最快半小时,最慢无法估量。
安装完成后,注销,用新用户登陆,就能使用全新界面的icon-de了。
这个DE依赖鼠标操作,记得:要有一个好用的滚轮鼠标呀!!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更详细的请看:http://forum./viewtopic.php?f=168&t=372366)&
If you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omment somewhere else in this project,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link:
下一步的开发目标:对鼠标拖放的支持。
1,将desktop文件拖到wharf的2级icon上,则自动添加icon项目。
2,通过托拽调整wharf里面3级icon,调整排列顺序,
3,将3级icon托拽到2级icon,则删除3级icon。
正在努力开发中。
到1.1.0时(下一个大版本)时实现。
又是超出个人能力的工作。边学习边开发吧。&
Last edit: ljj_jjl-11
If you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omment somewhere else in this project,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link:
过来报告开发进度了:
1.1.1版本发布。
1,开始支持“图标主题”了。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新启用了一个配置文件,~/.icon-DE/icon-de.rc,这个配置文件是全局性的一些设定,在里面可以指定7个图标主题的路径,并可以调用gtk3、gtk2的默认图标主题。(还有其他一些配置)。这样在wharf.rc等其他配置文件里面,图标名称就可以不写路径,只写名字,甚至可以不写扩展名。
而且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的图标主题,可以快速改变图标风格。
这个是ubuntu论坛qy提出的建议,谢谢他的建议。
2,开始在支持图标拖放操作了。
(1)从文件管理器把.desktop文件拖放到2级icon,则在2级icon下面,自动创建3级icon。
(2)拖动主icon到新位置并释放,可以改变主icon(及其他icon)的起始位置。并且会根据主icon位置自动改变风格:
a,拖动到最左边(严密贴近屏幕左边缘),则主icon自动贴左边隐藏,2级icon划过主icon出现,点击打开程序(或右键点击2/3级icon时)自动关闭(不占用空间的风格)。
b,拖动到临近左边(离屏幕左边缘5--64像素),则 主icon和2级icon贴左边半隐藏,2级icon不会关闭(一直呈现,仿unity风格)。
c,拖动到离左边较远的地方(65像素以上),则点击主icon呈现2级icon、再次点击则收起(仿afterstep风格)
(3)拖动3级icon,会根据拖动方向决定行为
a,向上拖动,会把3级icon拖入上面的2级icon内。
b,向下拖动,会把3级icon拖入下面的2级icon内。
c,向左拖动,3级icon向左移动一格。
d,向右拖动,3级icon向右移动一格。
e,拖动到屏幕最左边,会删除3级icon。
3,配置脚本大量优化。实现了:“既能给懒得折腾的人封装好,又能给喜欢折腾的人选择的权利”
比如以下几个选择:
请选择你的个人性格习惯
注意:严重洁癖者,请慎用本脚本
0. 我严重洁癖,我要退出!
1. 我轻微洁癖,而且很有耐心,我要手动选择软件(慎选!!)
2. 我比较有耐心,请自动选择软件,但要经我确认才能安装。非自动的步骤我会全部手动选择
3. 我耐心有限,请自动选择软件,无需确认自动安装即可,非自动的步骤尽量用默认值,关键步骤我手动选择
4. 我很懒,我不愿意去选择和确认,请全部用默认值去安装和设置(慎选!)
你选择了:我很懒,我不愿意去选择和确认,请全部用默认值去安装和设置(慎选!)
请再次确认:0 返回重选 1 确认选择。
请选择你的软件使用习惯
比如:你选择了KDE优先
** 则下面的选择中如果有KDE软件
**会自动替你选择上,以便节省时间**
0. Gnome软件优先
1. KDE软件优先
2. Xfce软件优先/Gnome软件其次
3. Lxde和独立软件优先/Xfce、Gnome软件次之
经过上面两步,后面的提问就会发生变化了。可能大量用默认值,也可能很繁琐的让你一步一步的去选择。
注意事项:
1,由于开发水平有限,所以拖动时反映的有点慢。需要先按下鼠标,等鼠标指针有变化后再开始拖动。而且移动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可能崩溃。
2,拖动时会修改配置文件(wharf.rc等),为了安全,最好先备份文件再操作。修改时会留下副本(wharf.rc~),必要时或者出错时可以尝试用副本来恢复。
3,自己控制3级icon的拖动:比如已经是最上面一行3级icon了,就不要再向上拖动了,等等,防止出现不可估量的情况。
4,拖入的.desktop文件,生成的3级icon,可能需要手动修改配置文件优化一下(~/.icon-DE/wharf.rc),主要是.desktop里面有类似“kate %D”和“firefox %U”这种格式,但在配置文件里面,“%d”和“%u”其实是多余的,需要去手动删除。另外,配置文件的“窗口标题”一项,也可能需要修改(比如“新标签页 - Chromium”,需要改成“ - Chromium”,即要去掉明显多余的标题描述)
5,拖动icon完成后,wharf会重新调入。&
Last edit: ljj_jjl-16
If you would like to refer to this comment somewhere else in this project, copy and paste the following lin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彩条布规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