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钻豆腐的卵黄鳝的精液人工受精会怎样。。做过实验前辈来说说

黄鳝泥鳅养殖技术精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黄鳝泥鳅养殖技术精讲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word】 5种配方和5种糖类对大鳞副泥鳅精子保存效果的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word】 5种配方和5种糖类对大鳞副泥鳅精子保存效果的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黄鳝繁殖育苗--养殖一点通
养殖一点通&&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选好场地
在黄鳝池里种植水草,如:水稻莲、水花生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形式利于亲黄鳝产卵。
2、调好水质水位
亲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水的酸碱度PH值应在6.2-7.8,水位深20-30厘米,新鲜的水池还要进行脱碱处理。
3、放养密度要适当
作者:羊倌 发布时间: 点击:
黄鳝和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黄、青、赤、黑、白几种,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青、黄两种,脊侧和劲部黄色的也为优良。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优去劣,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
作者:特种养殖 发布时间: 点击:
一、受精卵的胚胎发育
黄鳝卵的胚胎发育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从受精卵到仔鱼出膜,在水温29℃-31℃时,需150小时左右;水温25℃-27℃时,需要168小时左右。
黄鳝卵的卵径3.3℃-3.7毫米,卵粒重 35 毫
作者:兔爷 发布时间: 点击:
鳝苗的来源:鳝苗可自己繁殖,也可以外购,无论自己繁殖,还是外购,都要有经验的黄鳝养殖户或专家指导、参谋,否则容易繁殖失败,或上当受骗。所以,一般刚开始进行黄鳝养殖的养殖户不要养鳝苗,最好进行成鳝养
作者:倒骑驴 发布时间: 点击:
1、成熟系数 成熟系数通常是指性腺(卵巢或精巢)重量与体重之比,即:成熟系数(%)=性腺重量(克)&鳝体空壳重(克)其实质是说明黄鳝性腺发育的程度。黄鳝的成熟系数随季节而发生变化(表3-1)。由表3
作者:水晶宫 发布时间: 点击:
  一、驯养前的准备工作:
收购鲜活河蚌置于池塘暂养贮存。黄鳝专用配合饵料,冷柜。河蚌肉使用前,先进行冷冻处理。绞肉机(大号)。配二副模孔(6.7毫米随机售,另需自制3-4毫米规模模孔一副)。1.5千单相电机
作者:兔爷 发布时间: 点击:
黄鳝在雌性阶段时的生长速率只有变成雄性阶段的30%左右。在商品鳝的催肥中,采用提前雄化鳝苗措施可取得良好效果。
1、雄化对象
鳝苗自腹下卵黄囊消失的夏花期即可开始施药雄化,此时进行雄化周期
作者:兔爷 发布时间: 点击:
1、自然性比:黄鳝生殖群体在整个生殖时期是雌性个 体多于雄性个体。7月之前雌性个体占多数,其中2月雌鳝 占91.3%,8月雌鳝逐渐减少到38.3%,因为8月之后产 过卵的雌鳝性腺逐渐逆转,到8一12月,当幼鳝长大成
作者:水晶宫 发布时间: 点击:
黄鳝属底层鱼类,为长圆筒体型、营穴居生活,广泛分布于河道、湖泊、池塘、沟渠及稻田等浅水水体,白天隐匿在水底泥沙之洞穴中,夜间外出觅食。黄鳝喜生活于静水及微流水中,其适宜生长温度为l5℃-28℃,最适生长
作者:倒骑驴 发布时间: 点击:
一、材料与方法:
1、网箱设施
60目聚乙烯网片人工缝制:亲鳝培育箱4只(2.5米&2米&l米)、产卵箱70只(2米&1米&1米)、孵化育苗箱19只(1.5米&1米&0.4米)、孵化格56只(0.
作者:水晶宫 发布时间: 点击:
一、材料与方法
1、网箱设施
60目聚乙烯网片人工缝制:亲鳝培育箱4只(2.5米&2米&l米)、产卵箱70只(2米&1米&1米)、孵化育苗箱19只(1.5米&1米&0.4米)、孵化格56只(0.3米
作者:兔爷 发布时间: 点击:
人工孵化:鳝卵的相对密度大于水,在自然繁殖的情况下,鳝卵靠亲鳝吐出的泡沫浮于水中孵化出苗;人工孵化时,无法得到这种漂浮鳝卵的泡沫,鳝卵会沉入水底。因此,人工孵化时,可根据产卵数量选用瓷盆、玻璃、小
作者:水晶宫 发布时间: 点击:
最近几年黄鳝养殖发展较快,自然捕获的苗种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特别是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很难凑齐所需的批量苗种,即便是能凑齐苗种,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并且要分批多次购进,往往直接影响生产,因此,黄鳝的
作者:水晶宫 发布时间: 点击:
1、催产药物的种类及其剂量
黄鳝的催产药物可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鲤、鲫脑垂体(PG)。注射剂量须根据水温、亲鱼的成熟度和亲鱼大小等情况灵活
作者:水晶宫 发布时间: 点击:
目前鳝鱼养殖苗种主要来自于野生,由于野生苗种资源有限。炒苗倒苗现象日益频繁,导致病害传播蔓延,养殖者往往买到携带病原体的苗种,严重损害了养殖者的经济利益。现特将我省养殖户对鳝鱼自然产卵人工孵养的方
作者:水晶宫 发布时间: 点击:
商品黄鳝近年的售价居高不下,引起了众多养鱼朋友的养鳝兴趣,但养殖黄鳝首先得有种苗。鉴于目前还没有上规模的鳝苗人工繁殖基地,因此鳝苗主要仍依靠采捕资源量有限的天然野生苗。下面将自己掌握的野生鳝苗采捕
作者:水晶宫 发布时间: 点击:
野生黄鳝被大量毁灭性捕捉,数量日趋减少,越来越满足不了人工养殖的需要,开展黄鳝自繁自养是黄鳝人工养殖的必然趋势。自行繁殖的鳝苗生长快,一般个体达到10克以上后,在整个养殖期内其成活率几乎可达100%。自
作者:特种养殖 发布时间: 点击:
野生黄鳝种苗的采集方法共有三种,养殖一点通()分别来做介绍:
1、直接从野外捕捉野生黄鳝种苗。每年4-10月份,可以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或雷雨后,出来活动的黄鳝
作者:特种养殖 发布时间: 点击:
网箱养鳝一般大多集中在7月份收苗,成活率高,养殖风险小。但是集中收购苗源少,价格高,而且增重倍数低。如果提早收购,又因气温不稳,鳝苗死亡率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进行了鳝苗大棚早育试验,现将试验情
作者:倒骑驴 发布时间: 点击:
一、种鳝选择
种鳝可从自养的鳝中选择。在繁殖季节(5~9月) 挑选个头较大的黄鳝放入繁育池中作种鳝。若有大小不一的两批或多批种鳝,则可从较小的鳝群中挑选雌鳝而在较大的鳝群中挑选雄鳝。
作者:兔爷 发布时间: 点击:
页次:1/1&每页25&总数20&&&&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转到:第 1 页
微信扫一扫养殖一点通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泥鳅不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一种美味佳肴,还有补血益气、壮阳利尿等药用价值。不仅为国内各地消费者所喜欢,还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价格一直看好。
一、苗种繁育1.亲鱼选择。  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份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鳅作亲鱼。雌雄的识别方法是:雌鳅胸鳍宽而短,末端较圆,繁殖期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鳅胸鳍大而窄长,末端尖微弯,第2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生殖期挤压腹部有精液流出。  2.催产孵化。  繁殖方法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繁殖。为了提高产卵率,使产卵集中一致,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射激素催产。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鲤鱼脑垂体0.5~1个或绒毛膜激素(HCG)100~150国际单位,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成0.1毫升的药液,雄鳅则减半。若自然产卵繁殖,注射激素后,按雌雄比例1∶2或1∶3&放入大水缸或小鱼池中,也可放入悬挂在鱼池水体中用40目筛绢制作的孵化箱内。池(箱)&中用棕片或柳树根做成鱼巢。产卵后及时捞出亲鳅,以免亲鱼吞食卵子。让粘附在鱼巢上的卵子在原池中自然孵化。若采用人工授精繁殖,注射激素后将雌雄鳅分别静养在水缸或网箱内,12小时后如发现雌鳅自动排出少量卵子,或用手轻压腹部有卵子流出,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将亲鱼的卵子和精子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到面盆等容器内,充分混合受精。受精卵可粘附在鱼巢上,置小鱼池中自然孵化。经过1~2天(水温24℃左右)即可出苗。  3.鳅苗培育。  泥鳅苗孵出3天后卵黄囊即消失,能自由游泳、摄食,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在小池中孵化的可原池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育苗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清池,并施禽畜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麸、玉米粉、麦粉、菜脚叶等植物性饵料,拌合剁碎以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总体重的2%~5%,后期8%~10%。经育苗池喂养1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开始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将幼鳅放入池塘、稻田或木箱中进行成鳅饲养。  二、成鳅饲养  1.池塘养鳅  选择房前屋后,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酸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空地方建池塘。面积一般为100~250平方米,深0.7~1米。池塘可用砖、石砌成,也可用水产养殖膜(我公司生产的一种专用塑料膜&&泥鳅养殖膜,*-*)铺设在预先挖好的养殖池内,以起到防止渗水及防止泥鳅逃跑的作用。进、出水口处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池塘砌成后,用水泥抹平,待凝固后放入肥泥25~30厘米厚,并注水30~35厘米深,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7~10公斤加水溶解,以杀灭寄生虫、病原菌,且有改良肥泥性状和增加钙肥的效能。清塘7天后药性消失,即可投放幼鳅。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3~4厘米长的幼鳅50~60尾(总体重25克左右)&,如果水能流动,放养量可适当增加。  &&&&&&&&&&&&&&&&&&&&&&&&&&& 泥鳅养殖池防渗首选养殖专用膜&&&&&&&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须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及麦麸、米糠、豆渣、粕饼等植物性饵料。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一般占泥鳅总体重的5%~10%。最好早、晚各投饵一次。当水温降至15℃以下或升到30℃以上及雷雨闷热天可不投饵。在投饵季节,还应根据水质的肥瘦进行施肥,培养浮游生物。水温达到30℃时,要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当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翌年2月可不投饵,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2.稻田养鳅  凡泥质弱酸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饲养泥鳅。放养前,适当加固田埂,进、出水口要加设金属网栏,以防泥鳅外逃。在田中开挖1个或几个面积为2~3&平方米、深60厘米以上的坑。与坑相通,开纵横数条沟,沟宽、深均30~40厘米。坑和沟的总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5~2%。这既作稻田水浅或热天水温太高,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  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耕田后为宜,尾重0.4~0.5克的幼鳅,每亩可放10公斤左右(2~2.5万尾),稻田养鳅要与种稻紧密结合,一般靠水稻施肥时增植的天然饵料为食,再适当投喂些糠麸、粕饼、蚯蚓、蚕蛹粉、动物内脏及生活下脚料等,开始每天每亩投喂0.3~0.4公斤,以后逐渐增加到4~5公斤,饵料要投放在沟、坑中。水稻中耕追肥时,最好在阴天进行,以球肥深施为宜。尽量少用农药,必须用时要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并应在阴天喷洒。防止因投喂过量,以免高温缺水冲灌时水质变坏。经常检查拦塞进、出口,以防泥鳅逃逸。  3.木箱养鳅  木箱规格一般为1&1&1.5米,空间容量为1.5立方米。一侧或两侧设直径3~4厘米的注、排水口,并安装金属网目。箱底填入20厘米厚粪肥、泥土,最上层为泥土,保护箱内水深30&50厘米。木箱可放在向阳光水处,使水可从一只孔流进,另一只孔排出。几只箱可联在一起,搞联箱养鳅。每箱放养体长3~4厘米的幼鳅1~1.5公斤(2500~3500尾)。放养后,每天可投喂糠麸、蚕蛹、蚯蚓等做成的团状饵,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1.5~2%,分早晨、中午、傍晚3次投喂。在下雨时要防箱水外溢,而致泥鳅逃出,还要防止农药等污染水源进入箱内。  三、疾病防治 &(一)赤鳍病  1.症状 此病多在水质恶化、蓄养不当时,由短杆菌感染引起,均在夏季流行。病鱼体表或鳍部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肛门发红,接着在腹部和体侧出现红斑,并逐渐变成深红色,肠管糜烂,进而在皮肤溃疡部位寄生水霉,引发水霉病。病鱼在水池注水部或近池边水面悬垂,不摄食。  2.防治方法 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痢特灵水溶液或1克漂白粉水溶液,全池泼洒。或用每毫升含10毫克~15毫克氯霉素、土霉素或金霉素的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每天浸洗1次,1天~2天即可见效,4天~5天痊愈。  (二)出血病  1.症状 此病是近年来出现的,具体是由哪种细菌引起感染还有待证实。早春至10月易发。病鳅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出血,内脏也有出血,呈败血症症状。  2.防治方法 用漂白粉或二氯异腈尿酸钠全池泼洒,或每公斤泥鳅用10毫克~15毫克环丙沙星拌料投喂。  (三)肠炎病  1.症状及病因 水温20℃以上易流行,是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病鳅肠壁充血发炎,腹部膨大,有红斑,体色变黑,肛门红肿,肠道紫红色,有黄色粘液。此病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2.防治方法 全池泼洒漂白粉或口服呋喃唑酮。  (四)烂鳃病  1.症状及病因 养殖密度大、水质差、水温15℃以上时鳅体感染柱状屈挠杆菌,引起鳃组织腐烂所致。病鳅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鳃上有污泥,多粘液,严重者会&开天窗&。  2.防治方法 用漂白粉泼洒消毒或口服氟哌酸。  (五)打印病  1.症状及病因 此病流行于7月~9月,是由嗜水气单胞杆菌引起的,病鳅在肛门附近出现溃疡红斑。2.防治方法 使用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或口服环丙沙星。(六)水霉病  泥鳅苗孵化中,遇有低温和阴雨天受精卵易发此病,可用1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进行预防和治疗。受伤的泥鳅也易染此病,严重时会引起死亡,可用2~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防治。  (七)腐鳍病  由杆菌引起,症状是背鳍附近肌肉腐烂,严重时背鳍脱落,鳅体内侧浮肿,并有红斑。防治可用每毫升含30~40微克的土霉素或金霉素、氯霉素溶液浸洗8~10分钟。  (八)寄生虫病  有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寄生。可在池内泼洒0.7ppm硫酸铜杀灭车轮虫和舌杯虫,泼洒0.5ppm晶体敌百虫杀灭三代虫。(九)生物敌害  泥鳅的生物敌害较多,蛇、鸟、鸭等都吞食泥鳅,均应予预防。孵化期间蛙类、夹子虫、水蜈蚣吞食和夹死泥鳅苗,影响育成率,可将蛙捕移于其他池中,用95%&晶体敌百虫5ppm全池泼洒,也可用煤油灯诱捕夹子虫和水蜈蚣。四、适时捕捞  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钻入泥土中的习性,给捕捞带来较大困难,造成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晚秋当水温降至15℃~12&℃时捕捞最为适时。捕捞方法:&&& & 1、&笼捕泥鳅&&&& &笼捕泥鳅是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将笼设置在养殖泥鳅的池塘、稻田、浅水沟等水体中,在笼内放上泥鳅喜食的饵料,诱惑泥鳅进到笼内而被捕获。笼捕泥鳅的工具有须笼和黄鳝笼,方法简单,效果好。须笼是一种专门用来捕捞泥鳅的工具。它与黄鳝笼很相似,用竹篾编成,长30cm左右,直径约10cm。一端为锥形的漏斗部,占全长的1/3,漏斗部的口径2~3cm。须笼的里面用聚乙烯布做成同样形状的袋子,袋口穿有带子。黄鳝笼里则无聚乙烯布。在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季节笼捕均可作业,但以水温在18℃~30℃时捕捞效果较好。捕泥鳅时,先在须笼、鳝笼中放上有可口香味的鱼粉团,炒米粉糠、麦麸等做成的饵料团,或者是煮熟的鱼、肉骨头等,将笼放入池底,1~2小时后拉上笼收获一次。拉须笼时,则先收拢袋口,以免泥鳅逃跑,后解开袋子的尾部,倒泥鳅于容器中。这种捕捞方法,晚上的捕捞效果比白天好。一般一个池塘多放几只须笼或鳝笼,连捕几个晚上,起捕率可达60%~80%,捕获泥鳅的质量好。如果在作业前停食一天,捕捞效果更好。另外,也可利用泥鳅的溯水习性,用须笼、鳝笼冲水捕捞泥鳅。捕捞时,笼内无需放诱饵,将笼布设在进水口处,笼口顺水流方向,泥鳅溯水时就会游入笼内而被捕获。一般半小时至1小时收获一次,取出泥鳅,重新布笼。&&&&& 2、&敷网捕泥鳅&&&&& 敷网捕泥鳅是将网布设在养殖水域中,可预先在网内放人诱饵,也可直接采用冲水或使用驱赶等方法,使泥鳅进入网中,然后突然迅速向上方提起网具而将泥鳅捕获。敷网捕泥鳅有两种方法。&&&&& ⑴罾捕泥鳅&&& &罾捕泥鳅一般在水温18℃~30℃,泥鳅活动、吃食良好的季节里进行。罾的网片方形,面积1~4m,用聚乙烯网片做成,网目1~1.5cm;捕捞泥鳅苗,则用聚乙烯网布。四角用弯曲的二根竹竿十字撑开,交叉处用绳子和竹竿固定,用以作业时提起网具。罾捕养殖泥鳅有二种作业方式。一种是罾诱,预先在罾网中放上诱饵,如鱼、肉骨头,田螺肉或炒香的米糠麦麸等,将罾放入养殖水域中,一般每亩放8~10只左右。放罾后每隔0.5~1小时迅速提起罾一次收获泥鳅,捕捞效果较好。另一种方法是冲水罾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布设好罾,罾的大小可依据进水口的大小而定,一般为进水口宽度的3~5倍。然后从进水口放水,以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待一定时间后,即将罾迅速提起而捕获泥鳅。&&&&⑵敷网食场捕泥鳅&& &在泥鳅摄食旺盛季节可用敷网在食场处捕泥鳅,敷网大小一般为食场面积的3~5倍。作业时要先拆除食场水底处的木桩,然后布好敷网,在网片的中央,即原食场处,投饲引诱泥鳅进网摄食,待绝大多数泥鳅人网后,突然提起网具而捕获泥鳅。这种捕捞方法简便,起捕率高。&&&&& 3&、张网捕泥鳅&&& &&⑴笼式小张网捕泥鳅&&& 它是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将网具放在养殖泥鳅的水域中,并在网中放上诱饵,引诱泥鳅进入装有倒须(或漏斗状网片装置)的网内,使其难以逃脱而捕获。笼式小张网一般呈长方形,用聚乙烯网布做成,四边用铁丝等固定成形,宽0.40~0.50m,高0.30~0.50m,长1~2m,两端呈漏斗形,口用竹圈或铁丝固定成扁圆形,口径约10cm。作业时,在笼式小张网内放蚌肉、螺肉,煮熟的米糠、麦麸等做成的硬粉团,将网具放入池中,一般一亩大小的池塘放4~8只网,过1~2小时收获一次,连续作业几天,起捕率可达60%~80%。捕前如能停食一天,并在晚上诱捕作业,则效果更好。笼式小张网也可冲水捕捞。将网具放在进水口处,进水时水流冲击,在网具周围形成水流,泥鳅即溯水进入网内而被捕获。&&&& &⑵套张网捕泥鳅&&& &在有闸门的池塘可用套张网捕捞养殖泥鳅,将方锥形的网具直接套置在闸门内,张捕随水而下的泥鳅。方锥形的套张网由网身和网囊两部分组成,多数用聚乙烯线编织而成,从网口到网囊网目由大变小,网囊网目大小在1cm左右,网口大小随闸门大小而定,网长则为网口径的3~5倍。套张网作业应在泥鳅人冬休眠以前,而以泥鳅摄食旺盛时最好。作业时,将套张网固定在闸孔的凹槽处,开闸放水。若池水能一次性排干,则起捕率较高;若池水排不干,则起捕率低,可以再注入水淹没池底,然后停止进水,再开闸放水,每次放水后提起网囊取出泥鳅,反复几次,则起捕率可达50%~80%。如是在夜间作业,捕捞效果更高。&&&& &4、&拉网捕捞泥鳅&&&&& 仲春后到中秋泥鳅摄食旺盛,可用捕捞家鱼鱼苗、鱼种的拉网,或专门编织的拉网扦捕养殖泥鳅。用长带形的网具包围池塘或一部分水域,拔收两端曳纲和网具,逐步缩小包围圈,迫使泥鳅进入网内而被捕获。作业前。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如食场木桩等,然后将鱼粉或炒米糠、麦麸等香味浓厚的饵料做成团状的硬性饵料,放入食场处作为诱饵,等泥鳅进食场摄食时下网快速扦捕,起捕率更高。5&鳅袋捕泥鳅&&&&& 用麻袋、聚乙烯布袋,内放破网片、树叶、水草等,并放上诱饵,定时提起袋子捕获泥鳅。此法多用在稻田内。选择晴朗天气,先将稻田中鱼溜、水沟中的水慢慢放完,等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回鱼溜、水沟,同时将捕鳅袋放入鱼溜中。在袋内放些树叶、水草等,使其鼓起,并放入饵料。饵料由炒熟的米糠、麦麸、蚕蛹粉、鱼粉等与等量的泥土或腐殖土混合后做成粉团并凉干,也可用聚乙烯网布包裹饵料。作业时,把饵料包或面团放入袋内,泥鳅到袋内觅食,就能捕捉到。这种方法在4、5月作业,以白天为好;而入冬前、8月后捕,应在夜晚放袋,翌日清晨太阳尚未升起之前取出,效果较佳。&&&&& 6、&干塘捕捉泥鳅&&&&& 干塘捕捉泥鳅,一般在泥鳅吃食量较小,而未钻泥过冬的秋天进行;或者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剩余时,则只好干塘捕捉泥鳅。干塘捕捉若有少量泥鳅残留,则可找到泥鳅钻泥所留的洞,翻泥掘土将泥鳅捕获。泥鳅钻入淤泥中的洞,圆形或椭圆形,洞径视泥鳅大小而定,一般成鳅洞径1~2cm,洞深随泥鳅的大小、淤泥的厚度、水温等变化。一般夏天洞深20~30cm,冬天30~50cm。掘洞时手指并拢,双手各距洞左右20~30cm,相对垂直插入到适当的深度或碰到硬的底泥时,双手手指向内弯曲,各前进一掌距离。然后两手用力向上翻开所掘泥土,泥鳅即在该块裂开的泥土中而被抓获。有些稻田中的泥土已硬,可直接寻洞用锄头、铲子等翻土挖泥鳅。&&&池塘、木箱中养的泥鳅,可在捕捞前3天把水慢慢排干,将池(箱)底划成若干小块,中间开排水沟,使泥鳅往沟中集中,然后用手抄网捕捞。对潜入泥中的泥鳅,可翻泥捕捉。稻田中养的泥鳅,可用晒干的油菜秆,浸没田侧沟道中,待油菜秆逸出甜质香味来,泥鳅闻味而聚,此时可围埂捕捞。泥鳅养殖专用膜产品咨询电话:<font color="#ff88818*-*泥鳅,泥鳅养殖技术,泥鳅人工养殖技术,泥鳅养殖池的建设,水产养殖膜,养殖膜,泥鳅防逃,泥鳅养殖
上一篇:下一篇:
请输入53客服系统代码...沪ICP备XXXXXX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鳝泥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