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练习题,设计题。

《多一些宽容》教学设计(责编推荐:中考试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学会道理论证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学会道理论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提示点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高尚的人格修养&&宽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宽容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出示不懂得宽容的反面事例:
&小孩不明事理大人不懂忍让,家长互斗酿命案
&周瑜因对诸葛亮不宽容而致使自己兵败含恨而死
&王伦不宽容林冲和其他好汉而遭杀身之祸
&慈禧下棋因别人吃她一马而杀对方一家遭辱骂
(学生思考并交流看法)
过渡:孔子的弟子曾经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孔子所说的&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宽容呢?让我们从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中寻找答案吧!
2.速读,明确观点:
思考:本文作者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快速搜集所需信息。
过渡:人与人相处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怎样才能做到宽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3.析读,理解宽容:
思考一:人与人相处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
思考二:怎样才能做到宽容?除文中指出的几点,你还有什么见解吗?(自读勾画所需的信息,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过渡:圣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给他,这可以算是宽容的一种体现;现在如果他拿刀子在你的胳膊上捅一刀,你是不是还要继续让他在你的心脏上捅一刀?&(学生回答)作者是如何阐述的呢?
4.议读,正视宽容:学生根据作者的阐述回答问题。
思考一: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思考二: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人和事不值得宽容 ?&&&&&&&&
(学生相互讨论,并展示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学做调解员,用本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走进生活,学会宽容:
辽宁抚顺一女子驾一辆宝马车路过一个自行车修理摊,刮倒了一辆待修的自行车。女子停下车后要求修车师傅赔偿她的损失,并对修车师傅百般辱骂,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我会对修车师傅说&&&&&&&&&&&&&&&&&&&&&&&&&&&&&&&&&&&&&&&&&&&&&&&& 。
我会对那位女子说&&&&&&&&&&&&&&&&&&&&&&&&&&&&&&&&&&&&&&&&&&&&&&&& 。
小结:太阳的身上也有黑点,月亮的脸上还有雀斑。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可能犯大大小小的错误,所以我们要以律己之心律人,以恕己之心恕人,宽容他人,善待自己。
6.小组合作,设计试题:
温馨提示: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本文设计两个问题。
示例: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为文章补充几个事实论据。
7.欣赏歌曲,升华情感:播放歌曲《惟有宽容》,同时展示&负荆请罪& 、&宰相肚里能撑船& 、&仁义胡同&等故事画面。
三、教学反思
&&&&&& 本节课从宽容的重要性导入,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让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议论文的兴趣;接着通过速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明确本文中心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析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理解宽容的意义,及如何才能做到宽容,并让学生在明确作者所指出的几点之外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既掌握所学,,又超越所学;然后用圣经中的故事引入对宽容的原则的讨论,让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进而让学生理解补充论证使议论文说理更加严密,然后让学生依据作者的阐述去评判生活中不值得宽容的人和事,达到对课文更好的理解;本着课堂教学是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为核心的原则,接着我通过做调解员,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文思飞扬;然后通过设计习题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后用歌曲升华课堂,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说明:本文是由中小学语数外教学网()在网上搜集整理而得,目的是为方便网友们查找所关注的信息,如果你认为侵犯了你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如果老师和学生想在本站发表你的论文,也可联系本站.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这里的家,运用得比较贴切、形象,让学生知道我们不仅...
特色课程简介-新闻频道-和讯网...
陕西至优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招聘高中数学教师...
信息技术有着极其强大的功能,它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使...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第十三册 人美版美术教学参考书 第十三册 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浅谈初中数学问题设计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设计
作者:李娜&&&&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921&&&&更新时间:&&&&
&&&热&&&&&
【字体: 】
&&&&& &&&&&&&&&&&&&&&&&&&&&&&&&&
△ABC AB=ACAB=AC∠B=∠C∠B=∠C∠A
文章录入:教务处&&&&责任编辑:教务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07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站长:&陈应平(遵义市第十一中学,贵州遵义563000)
&&&&&&&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思维的机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突显其活性与灵性。因此,提供丰富多彩的充满生活情趣的数学问题,非常值得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思考。那么,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哪些策略和方法呢?以下是笔者自拟的几个问题设计,与各位同行交流和探讨。
&&&&&&& 一、生活情景类
&&&&&&& 1.电线长度
&&&&&&& 如图,小明的新房间长为6 米,宽为4 米,高为2.8 米。小明要求装修时在天花板中心O 点装一盏漂亮的吊灯,并在离地1.6 米,距右墙面0.6 米的A 处设置这盏吊灯的开关(开关与门在同一个墙面)。从开关A 到吊灯O 点需要多少米电线(不考虑墙面厚度等其他因素)?设计点评:本题考查直棱柱表面展开图的应用,试题命制与杜登尼的&蜘蛛和苍蝇&问题类似,其实质是求灯头线的长度,是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个真实问题。
&&&&&&& 2.设计开放型应用题
&&&&&&& 例如,设计这样的应用题:某初一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 千米,摩托车速度为45 千米/小时,运货车速度为35 千米/小时, 。&请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并列方程解答。
&&&&&&& 设计点评: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数学文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实例、新闻等生活现象,瞄准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化&冰冷&为&火热&,让学生体验到身边&熟悉的风景&中蕴涵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内容的&生活化&。
&&&&&&& 二、票据标签类
&&&&&&& 生活中往往会接触到许多票据,比如银行单据、包装说明标签、出租车票据、电费收据、手机账单,等等。这些票据或标签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数量关系,而能否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票据,往往就能体现一个现代公民的数学素养。
&&&&&&& 1.出租车计费
&&&&&&& 如图为小明一次乘出租车的车费发票。已知该市出租车的起步价为8 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x 千米,都需付8 元),超过x 千米,除收取起步价外,超出部分的里程另需收费。请你根据小明的出租发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⑴求问题中x的值。
&&&&&&& ⑵若出租车行驶路程s 不超过10 千米,试求所付车费w(元)与s(千米)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 设计点评:票据是常见的一类生活素材,更是现代公民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实际问题中辨析分离出数学问题,然后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并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这正是&大众数学&所倡导的一个方向。
&&&&&&& 2.包装盒标签
&&&&&&& 如图为新希望学生饮用奶包装盒的标签说明部分。下列主要成分(每100 克内含)蛋白质及脂肪的含量,符合标准的是( )
&&&&&&& A.蛋白质2.3 克,脂肪2.3 克
&&&&&&& B.蛋白质2.3 克,脂肪2.4 克
&&&&&&& C.蛋白质2.4 克,脂肪2.4 克
&&&&&&& D.蛋白质2.3 克,脂肪2.5 克
&&&&&&& 设计点评:现代生活经常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包装,许多包装都附有说明性标签信息,而能否正确解读这些信息,并作出合理的解析判断,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本题考查的不等式知识虽然简单,但问题所透露的数学应用意识较强。
&&&&&&& 三、时政元素类
&&&&&&& 纵观国际国内,每年都会发生许多较有影响的事件。如重大科技发明、国际性的大型活动、新闻事件,等等。紧扣这些生活素材编拟数学问题,是常见的一类命制方法。
&&&&&&& 1.2010 年上海世博会
&&&&&&& 如图为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她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设计理念,充分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你认为下列哪个图更接近于中国国家馆的俯视图( )
&&&&&&& 设计点评:本题以2010 年国内重大事件&&&上海世博会为命题背景,以中国国家馆造型为素材命题,既考查了三视图知识,又融爱国主义教育于无形中,问题设计自然亲切。
&&&&&&& 2&. 天河一号&速度
&&&&&&& 国际TOP500 组织于2010 年11 月14 日在网站上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前500强排行榜,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以实测运算速度每秒2570 万亿次雄居第一。2570 万亿次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 设计点评:本题以2010 年世界计算机500 强排名为素材,考查科学计数法知识。另外,问题设计中隐含了学科的德育教育,即:提倡学生关注世界、关注国家发展,从而在解题中体验民族自豪感。
&&&&&&& 综上,教学中既可以将现实问题数学化,也可以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问题设计应该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这一理念,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折射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一数学竞赛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