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神秘生物选择。

怎样做高中生物选择题?
怎样做高中生物选择题?选择题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文字、图表、图片等表达出来的。具有知识面广,题小量大,诊断功能强,评分方便且客观公正,多年来一直是生物高考的主干题型。本篇对高考单项选择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作一些阐述,期待有助于提高同学们解题能力和答题的正确率。
一.组合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指在题干下面有多个叙述选项的内容,而每个供选答案中一般包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叙述选项内容的选择题。此类选择题涉及内容较广,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这类题型是多项选择题的一种变形,在不设置多项选择题的试卷中常被广泛使用。
例1.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右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一道双选题,可用基点法解题。如果考生能确定①正确,那么以此为基点,观察选项可知,只要辨别③和④的准确性即可;如果考生能确定④错误,以此为基点可直接选 A。在神经元细胞之间,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轴突传向树突或胞体,不能逆传。本题是考查兴奋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某药物能阻断神经元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为验证这个结论应该设置两组实验:①将药物放在神经元纤维上,看兴奋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能否进行;②将药物放在神经元细胞之间,看兴奋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能否进行。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选择题可采用基点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其次,有的题干中有“分别”“依次”等顺序之词出现时,要注意对号入座。
二.分析推理式选择题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的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和原理。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在平时备考中注重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原理等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并能定性或定量分析以各种问题为背景的生物学试题。这类试题在高考中占的比例比较大,属基础题型。
例2.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人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解析: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之后,所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当中,其中有一条染色单体含32P,另一条染色单体全部含31P,不含放射性的DNA分子,这样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增加,还是原来的20条染色体,因为其着丝点并没有分开,而此时含放射性物质染色体数也是 20条,在分裂的后期,随着着丝点的一分为二,染色体的数目加倍,由原来的20条增加为40条,而此时上述不含32P的那一条染色单体,变成了一条染色体,所以40条染色体当中是有20条是含32P 的,有20条是不含32P的.
解题策略:解答这类题可采用分析推理法(顺推法或逆推法):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的相关规律和原理,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此方法常用于解答原理类和规律类选择题,包括计算型选择题。
三.比较式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生物学概念或生理过程等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3.夏季,在晴天、阴天、多云、高温干早四种天气条件下,猕猴桃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变化曲线不同,表示晴天的曲线图是(  )
解析:在夏季,晴天、阴天、多云、高温干旱的四种情况下植物的变化是:①在夏天晴天的时候,中午因为光照强,温度高,植物体为了防止水分过多的蒸发,气孔会关闭,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此时二氧化碳的吸收也会减少,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光合速率下降,光合作用强度也就下降了。所以,在夏季晴天的时候,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应该有两个峰值,根据这样的知识,我们很容易会选择B选项。这道题当中还有阴天、多云、高温干旱另外三种条件,跟这三种条件相比,晴天植物光和效率应该是最强的,它最高的峰值应该也是最高的。通过这个知识点,我们也能够选出B选项来。②阴天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比较差。而此时呼吸作用的强度还是比较高的,这样进光合的强度相对来说比较低,应该是D选项。③多云时,气孔开放的程度比较大,二氧化碳吸收比较高,这样往往不会出现两个峰值,符合C选项。④高温、干旱时,植物体气孔长时间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影响到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所以光合速率是比较低的,只有到下午一段时间以后,气孔逐渐开放,光合速率才有可能增加,这样符合A选项中变化的情况。
解题策略: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这类试题多以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为目的,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对书本上具有可比性的知识点多采用筛选淘汰法,以加深印象,加深理解。
四.材料信息选择题
材料信息往往以文字、图像、表格等形式呈现。此类题目是一类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新题型。试题一般在题干中给出解题所需的新知识、新情境、新方法等新信息,要求考生在考场上独立完成现场学习,接受新信息,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联想、类比等处理,并与原有生物学知识衔接,进而迁移、创造,解决新问题。此类题主要测试考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所以是试卷中的难题。
例4.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的自交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②过程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③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析:含过程①的是杂交育种,在F2中选择高蔓抗病植株连续多代自交,可提高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含过程②的是单倍体育种,由于F1的不同植株的基因型都是相同的,都会产生四种类型的花粉(其中有一种是高蔓基因和抗病基因组合在一起的花粉)。含过程③的是基因工程育种,其中过程③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图中的筛选过程是个人工选择的过程,淘汰非抗病植株而保留抗病植株,会提高抗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解题策略:解答材料信息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阅读理解发现信息:认真阅读题干,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题干创设新情境中的新知识。第二、提炼信息发现规律,结合提出的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第三、运用规律联想迁移:充分发挥联想,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的旧知识进行链接,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来。类比推理解答问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创造性解决问题。
五.图表图像选择题
高考试题中的图表图像,往往是教材中原有图形的改编,或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通过整合后,将文字以图形的形式反映出来,考查考生的图文信息转换能力,在这类试题中,信息的方向性较明显,而且和教材内容多有联系。
例5.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解析:从题意及甲图中可知,栉毛虫以在草履虫为食。在培养液中加入沉渣后,沉渣成为草履虫的隐蔽场所,增加了栉毛虫捕食的难度,将乙图与甲图对比,沉渣的加入对草履虫和栉毛虫的种群数量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大草履虫的能量除了用于自身代谢外,有一部分流入栉毛虫,其余的最终被分解者所分解。由于草履虫是原生动物,所以,草履虫和栉毛虫都是消费者;如果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生产者或者由培养基(人工生态系统)来提供能量。
解题策略:信息转换:①认真深入剖析、挖掘出图示、图像、表格等所包含的内容,如坐标曲线图的纵横坐标。曲线的起点、拐点、顶点、终点、斜率等。② 充分联系图示所涉及的有关生物学规律和原理。③看曲线、图示、图像、表格、文字等能否发生彼此间改选可转换,以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④避免思维定势,先入为主。
以上便是关于怎样做高中生物选择题的讲解,上述选择题是理科综合考试中生物部分常见的选择题类型,学生掌握了这些类型的选择题的解题策略,既节约了时间,为物理和化学争得了宝贵的时间,又能提高正确率,为获得理综高分打下了基础。
编辑推荐:
本文关键词:     
已有(0)条评论
3秒钟快速注册
文明上网,登录发帖
精选内容新闻排行校园热点
各地课程推荐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苏州天津更多&&&常年开课详询&&&&天河区常年开课详询&&&&天河区更多&&&常年开课¥2800&&&&黄浦区常年开课¥2980&&&&黄浦区常年开课¥2980&&&&黄浦区常年开课¥1800&&&&虹口区更多&&&常年开课¥800&&&&朝阳区更多&&&更多&&&更多&&&更多&&&待定¥10000&&&&和平区待定详询&&&&和平区待定详询&&&&和平区常年开课¥800&&&&和平区更多&&&
12-1012-1012-912-912-912-5
12-1012-1012-912-912-912-5八下生物选择专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2页2下载券6页免费4页免费6页免费5页1下载券 6页1下载券17页免费16页免费4页2下载券3页免费
八下生物选择专题|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若处于细胞分裂时期的一个细胞内染色体上共有10个DNA分子,则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是(D )
A.该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且移向细胞两级的核基因相同
B.该细胞会形成遗传物质和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C.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为5条或10条
D.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先明白一点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如果D正确那么细胞一定是发生减数分裂。先假设是减数分裂,那么又分两种情况,第一个姐妹染色单体还没分开,则染色体的数目是5,不可能;第二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则第一次分裂已经完成,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所以该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下次不要给这么多分了,互相帮忙而已)
回答数:311提问:级别:六年级来自:长城宽带
回答数:2浏览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含有核糖体、DNA、RNA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③因为绿叶中的色素不吸收绿光,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
④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⑤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详细解答!
&提问时间: 00:42:31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级别:七年级 14:13:51来自:河北省邢台市
1, 除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有细胞结构就必须能产生维持其生命的必需生命物质,比如:蛋白质、遗传物质等。而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霉菌是真核生物,水绵是单细胞生物(也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核膜包裹的遗传区域,所以呢,这三种生物都具有核糖体、DNA、RNA。
3,植物都长有叶子,这些叶子大都呈绿色,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叶肉里有一颗颗绿色的小粒,人们称它为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色素。在通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占有绝对的优势,它把其它色素都掩盖了。色素对阳光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说来也怪,叶绿素对红光和蓝光吸收较多,而对绿光却不吸收,还要把它反射出来。因此,我们看到的植物叶子,在一般情况下是呈绿色的。
1.3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D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回答:级别:二年级 20:03:59来自:吉林省
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都有细胞结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核糖体、DNA、RNA。
所以 ①正确。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好养细菌),含线粒体的细胞在缺
氧时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所以②不正确。
③绿叶中的色素不是不吸收绿光,只是利用绿光较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
现绿色。 所以③不正确。
④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
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 所以④不正确。
⑤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的化
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所以⑤正确。
总回答数2,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
同类疑难问题
最新热点问题生物选择,_百度知道
50题第23对染色体两个不一样,其他的各对基本一样,故应测24,为22+XY,望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生物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50.2条性染色体不同
学习进步!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生物选择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