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见天气的变化先是梦到树上的叶子全部打卷开始掉落最后周边的树叶在树上扩句也是这样散播开了,我就往家里跑跑着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文/顾城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力里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西方爱情是强烈开放的花朵,东方爱情是两朵花之间微妙的芳香。
  自由并不是你不知道干什么好,也不是你干什么都可以不坐牢;自由是你清楚无疑你要干什么,不装蒜,不矫揉造作,无论什么功利结果,会不会坐牢或者送死,都不在话下了。对于惶惑不知道干什么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存在的;对于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可及的。
  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 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贾宝玉是真性情,鲁智深也是真性情;鲁智深一句唱词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贾宝玉眼泪就下来了,顿时就有了感觉。可是你让贾宝玉抡个棍子去打,那无疑是找死。他们爱好不同,性情很不一样,但是呢,都是真性情,它就通了。
  从叶到花,或从花到叶,于科研是一个过程,而于生命自身则永远只在此刻。花和叶都是一种记忆方式。果子同时也是叶子。生命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
  中国人只创造了两个理想,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一个是墙里的大观园。我的笑话不过是把大观园搬到了山里,忘了林黛玉的药锄是葬花用的。
  我到了新西兰一个小岛上,把身体交给了劳动。四年之后,有一天,我忽然看见黑色的鸟停在月亮里,树上的花早就开了,红花已经落了满地。这时候我 才感到我从文化中间、文字中间走了出来。万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你的心里,一阵风吹过,鸟就开始叫了,树就开始响了。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
任何人的归宿都是自己
&文/周冲&前些天看到赵格羽发在新浪的文章,《文艺女青年的归宿是什么》,这文章真的不聪明,之所以认为它不聪明,是因为作者狭隘而保守。在她的笔下,女文青是否幸福只有一个标准:男人。&更准确点说,是嫁一个有钱有貌有才有地位的单身男人。&如果做不到其中的任何一点,女文青就是一个自作孽不可活的怨妇。枉你诗书满腹,枉你貌美如花,枉你著作等身,枉你足遍五川阅人无数,枉你尊贵为所有雄性动物的女神,枉你富有如盖茨、逍遥如老庄,全没用。&只有嫁了一个白璧无瑕、根正苗红、无懈可击的男人,你才有用了。&她举了柴静、安妮宝贝、胡因梦、张爱玲、刘若英等为例。柴静嫁人生娃,但因为嫁的是一个二婚男,惨不忍睹;安妮宝贝嫁了一个二婚男人,惨不忍睹;胡因梦和李敖离婚,习佛修行,惨不忍睹;张爱玲被胡兰成抛弃,嫁了赖雅,赖雅先她而去,惨不忍睹;刘若英呢?先是当了第三者,后来也嫁了一个二婚男,惨不忍睹。&按此标准,天底下有哪个女人的归宿能称得上圆满?不被弃,不遇人渣,不被辜负,不嫁二婚男,想嫁的时候,正好就有一个高富帅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在万众瞩目之下来娶她,并且老公一定不提早咽气,两人老到都敞着一口牙花子了,还拼着老命打kiss&&你遇见过吗?可惜我没那眼福&&除了冻结了结局的童话,这种完美现实从来就没有和我打过招呼。&和赵格羽不同的是,我相信柴静、安妮宝贝、胡因梦、张爱玲、刘若英都是幸福的。因为她们聪明。而一个女人聪明,便会明白该如何获得,以及如何舍弃。明白如何获得,会让她的生命有尊严和意义;明白如何舍弃,会让她的生命自由和幸福。&简&奥斯汀一生未婚,留下诸如《傲慢与偏见》、《爱玛》等旷世名著,临终时说,&我选择了自由&&我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这是上帝给我的安排,我比我自己想象中快乐很多,多过我应有的快乐。&&弗吉尼亚&伍尔芙嫁给了伦纳德,他养着她,尊重她,支持她,为她开出版社,给予她最好的照顾。伍尔芙也感叹,&最亲爱的,我想告诉你你给了我最彻底的快乐,没有人能和你相比。&然而她还是溺水自杀。&可见幸福与男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人这一辈子,山迢水远走到最后,都只是自己两个字,而能对你的幸福负责的,也只有你自己。&我今年30岁,没有结婚,外表布尔乔亚,内心波希米亚,我厌恶为结婚而结婚的婚姻,不愿意屈从,不愿意苟合。但和大多数这个年龄的剩女一样,我们一点儿也不慌张,旅行、读书、写作、学车、处理工作及家事,一掷千金地为自己买华服和胭指,在KTV里骚气逼人地跳艳舞,和满场陌生男人调侃笑闹,周末开车去深山,拜托敬重的学者和诗人,心血来潮时可以下一秒就飞到另一个城市。我们享受当下,存足够的钱,也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男人的有无,渐渐变成了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我有一帮同样恬不知耻地不愿结婚的朋友,用某种流行的度量衡来归纳,她们都是四有女人,有房有车有钱有相貌,还有好头脑和好口才,在滚滚红尘花花世界里和男人斗智斗勇,玩得不亦乐乎。所以她们不寂寞,也不相亲,从没觉得自己是销售不出去的外贸尾货。他来,我快乐地活;他不来,我照样开心地过。世界如此精彩,为什么非要放弃自由,与一个低档次不入流的男人绑在一处?&有一回,在东海的一个小岛,我和闺蜜在旅行。那是夏天的夜晚,我们坐在沙滩上,听着海浪的喧响,远方海港的灯火明明灭灭,我们聊到男人。&我说,我们努力修炼,就是为了嫁一个更好的男人?&她说,不,我们努力修炼,是为了不需要一个男人。&我真想为她的话拍案叫绝。&后来蒋方舟在《为什么要成为妖孽》中,写过一句类似的话,看到文章时,我特地给女友打电话,说,有人盗用你的话了。&她笑,挺好挺好,看来我们并不孤独,同类还挺多。&当然,从前的我们可不是这样。&更年轻一点的时候,我也活得很慌张,和许多女人一样满世界找男人,一听说哪里有一个单身青年,无论优劣,两眼都能泛绿光。现在想起来,那才是真正地惨不忍睹&&人生梦想是男人,追求是男人,希望是男人,彼岸是男人,幸福是男人,结局是男人,归宿是男人,生活的全部是男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正上下找男人。&那样仓惶失措,和一只饥渴的、急需交配的雌性动物没什么不同。于是有许多男人围在身边,周旋于各种爱恨,每一个节日都能收到三四束玫瑰和一两句&我恨你&,但是,纵然如此热闹,我仍然没有觉得幸福。&而今,年纪渐长,渐渐活明白了,我的幸福与柴米油盐酱醋茶,与孩子的尿片、丈夫的性爱、超市的采购、酒桌上的互吹互捧、周末的麻将扑克毫无关系,我只想设置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一个自由的、不剧透的、充满创造力的、不囿于成见的人生,在这个人生里,我生存着,而且生活着。&有些人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活得好看,而另外一些人,却是为了活得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无论选什么,都无可厚非。但我只想做后一种&&不凌驾他人的意志,也不努力讨好和取悦,更不轻易投身于第三人制定的评价体系,自由地孤独,温柔地叛逆,然后,获得自我的饱满,丰饶,深沉和慈悲。&罗素有一句名言,我一直奉为圭臬: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我想,赵格羽应该没有读过,如果有,她就不会傻到给他人制定生活准则和幸福模式。幸福原本就是一种私人的感受,任何局外人与旁观者,都无法替代当局者去感受和思考。&蠢文章都有大市场。果然,那篇文章在朋友圈中转载很多。整个下午,我的手机上一直在重复着这个追问,文艺女青年的归宿是什么?&文艺女青年的归宿是什么呢?&我想对赵格羽说,任何人的归宿都只是自己。无论文艺女青年,还是文艺女中年,抑或者文艺女老年。只有寄生虫和菟丝花,才会一心一意地想要去攀援他人,将他人当作自己唯一的支柱、结局和依靠。
《普希金》
&假如你不在我身旁我的世界会是怎样就像那河流静静流淌我的爱它失去了方向
假如你不曾让我悲伤我怎会感觉昏暗无光也许你可以随处流浪我却不能将你遗忘
假如我不曾为你悲伤 就不用原谅不用失望 不用再一次到处流浪 像这河水一样流向远方 回忆是冲不淡的时光 我还在一样地渴望陪你踏上飞驰的列车 追随这粼粼的波光
假如我不再为你悲伤就不用原谅不用奢望相爱的人啊不要伪装转眼一切就是过往
曾经匆忙地奔赴外面的世界,现在明白过来,远方的风景与美好其实身边就有,只不过是赶路人忘记了停下来。我们急切地要去看看别人的草原别人的树林,从未闭上眼看看自己心灵的样子。
假如格陵兰冰盖永远消逝
地球上现存的两个大陆冰盖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约占全球冰川总面积的97%,总冰量的99%。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规模仅次于南极洲的格陵兰冰盖,距离寒冷的极地要远得多,冰盖南端几乎与苏格兰东北部设德兰群岛处于同一纬度,所以更为脆弱。&
近几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格陵兰冰盖在大面积消融,仿佛是在向人类发出警告。那么,格陵兰冰盖究竟又有何新的动向,对地球以及气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冰盖正以百年最快速度消融&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特拉华大学和加拿大极冰署的研究人员7月发现,一块两倍于美国曼哈顿岛大小的冰岛从格陵兰彼得曼冰川折裂。而该冰川是格陵兰岛里巨大格陵兰冰原通过浮动冰架与海洋连接的两大冰川之一。&
加拿大极冰署的学者特鲁迪首先注意到这一断裂。该发现经由搭载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泰拉和阿卡卫星上的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再处理数据后得以证实。&
这个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的最新冰岛是从两年前发生过断裂的同一个冰川上掉落的。日,格陵兰岛彼得曼冰川出现大面积崩塌,70公里冰架损失1/4,致使一个相当于四倍美国曼哈顿面积的&冰岛&形成,可能是史上记录以来从冰川上崩离的最大一座浮冰岛。而这种消融一直都在进行着,并且正在以近百年以来最快的速度融化。&
2010年9月,科学家研究进一步发现,丹麦格陵兰岛上的永久性冰盖正在加快速度融化,尤其是在夏季。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气候学家默尼尔德说,当年夏天格陵兰岛融化的冰盖体积高达540立方千米,比正常年份高出25%到50%。在最近10年到12年,格陵兰岛夏季气温逐年上升。计算显示,目前夏季融化的冰盖体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他指出,1972年夏天格陵兰岛只有17%的冰盖融化,而当年夏天这个比例高达52%。&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的气候学家经调查也得出结论认为,格陵兰岛冰盖的融化速度是1873年以来最快的。&
显然,2012年,这种状况正在加剧。&
年损失冰量达150立方千米&
几个世纪以来,格陵兰冰盖的消减保持着平衡:夏天,冰川崩裂冰块,融水汇入海洋;冬天,冻雪补充冰盖。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覆盖格陵兰岛大部分区域的冰盖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融化。据2006年的卫星观察,冰盖移动,最后崩落在海水中形成巨大的冰山,仅以这种方式,格陵兰岛的陆地冰盖每年损失的冰量达150立方千米。&
由于冰雪自身的重量,陆地冰盖不断地向海岸方向移动,这种移动深沉缓慢而又无可阻挡。格陵兰岛内陆冰盖的年平均移动速度是几米,而在沿海则可达100米至200米。至于那些巨大的冰川,运动速度就大得多了。西格陵兰的一些冰川,如雅各布港&伊斯伯依冰川,每年流动速度达7000米,是世界上流动最快的冰川。&
格陵兰岛南部的冰川正不断融化和移动。事实上,从1996年到2005年,其中一支移动的冰川正以每年14公里的速度向海洋移动,成为世界上移动最为迅速的冰川之一。根据最新的研究,格陵兰岛海岸的所有冰川已经历或即将经历这样的移动加速。&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冰川学家格诺特表示:&冰原的形成和融化,都要经历漫长的岁月,不过冰川能迅速对温度的变化作出反应。格陵兰岛冰川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要比当前模型研究作出的预测更为严重,幅度更大,速度也更快。&&
研究人员进一步断言,格陵兰岛北部的冰川也在移动之中,而且在短短10年内,这些冰川失去的淡水总量翻了一番还要多,从每年90立方千米增加到224立方千米。而洛杉矶一年的用水总量是1立方千米。200多立方千米的淡水显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冰川融化衡量地球变暖尺度&
NASA于日前发布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自2003至今,南极、美国阿拉斯加以及格陵兰岛冰川融化超过2万亿吨,这是全球变暖的又一个例证。&
由于冰川的融化,格陵兰周边地区的气温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地区的温度可能要上升3摄氏度以上。英国气象网海德利气象研究中心的哥利格里博士指出:&格陵兰冰川的融化将极大地改变全球的气候,海平面将会明显地升高。格陵兰的冰川与北极的冰川有很大不同,北极的冰川融化后还可以自我再生,而格陵兰的冰川如果融化了,就意味着永远的消失,这样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格陵兰拥有北半球最大的冰川,面积达772000平方英里,并且有1.9英里厚,当然它们大部分还是埋藏在海水里。哥利格里说:&如果我们现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地球目前的温度会慢慢地冷却下来,格陵兰冰川也会停止融化。但是即便这样,消失的冰川也无法找回。&&
最近科学家宣布,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不能得到扭转和控制的话,格陵兰岛的冰川将大面积地融化,那时将导致海平面的大幅度上升,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果目前的状况持续下去,不出1000年整个格陵兰的冰川将会全部消失,那时候海平面将升高7米,许多的陆地将被海洋所覆盖,像英国伦敦以及亚洲的孟加拉国等人口稠密的地区将被彻底淹没。&
气候变化对森林产生复杂影响
水流和积雪的变化影响着森林中的植被和野生生物。&&
在刊登于新一期《生物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科研人员描述了在一片森林里,地上和地下对春季变暖的响应是如何变得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科学家指出,这种效应和气候变化的其他间接效应可能对该地区的主要树木和其他植物以及生活在这里的野生生物产生影响,也很有可能影响当地产业和旅游业。&
之前关于气候变化的生物学研究大多把重点放在了大面积地区的变暖和降水变化的影响上。如今科研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他们应该在局部尺度上通过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土壤、植被和水流路径的模式,从而理解气候变化的效应。&
Peter M. Groffma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来自美国新罕布什尔Hubbard Brook实验森林的结果,这片森林已经被研究了50年。&
气候变暖在这里意味着春季的提前和秋季的延后。再加上雨雪的增加,这已经导致了冬季和夏季的水流量增加,以及冬季积雪减少。研究人员指出,正在减少的积雪可能有利于鹿而不利于驼鹿&&这种影响看上去正在发生。而且融雪时间提早意味着土壤在春季更早变暖。值得注意的是,在融雪和全面树叶生长之间的时间已经增加&&在50年里增加了8天。&
在这个过渡时期里,土壤的营养物可能更容易被冲刷掉,而且土壤冻结也可能发生。这反过来可能威胁某些树种,包括黄桦和糖枫&&糖枫糖浆的主要来源。并且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也会被土壤冻结杀死,因此以它们为食的鸟类将很可能受到影响。&
这些观测也可能成为其他地方森林变化先兆。Groffman和同事强调说,关于气候变化可能效应的研究还应该检查一大批地貌,包括那些受到生物入侵者影响的地貌。未来的研究还应该利用不同海拔的温度范围,从而探索预期变暖的效应。&
WMO: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
11月20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最新一期《温室气体公报》,称2011年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当年所有长期温室气体的总辐射强迫相当于473ppm的二氧化碳当量,比1990年的水平增加了30%。公报数据显示,作为大气中人类活动排放的最主要温室气体,2011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90.9ppm,是工业革命前水平的140%。&
2011年,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等的大气浓度也创下新高。其中甲烷浓度为工业革命前水平的259%,氧化亚氮浓度为工业革命前水平的120%,而氧化亚氮对气候的影响长达百年以上。(选摘自:11月23日联合国网站)&
北极冰层正以空前的速度融化
北极的冰层在以空前的速度融化。覆盖着&地球顶&的冰层面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减少了将近一倍。 &
北极冰层面积和厚度在九月份测量。这个月是冰层融化的高峰期。如果过去冰层在冬天能全部恢复,现在己不是这样。而且它的缩小那么快,任何一种气候模式都不能预测。世界野生大自然基金会&气候和动力&计划协调者科科林说:&大概类似情将继续下去。约每五年冰层都有最大的缩小。说二十年后北极会没有冰层,那是过激,也不很可能。可是,沿北方海路没有冰块是可能的。&&
可是,不能以为北方海路会没有冰块,可以全年通航,在陆架开采石油天然气容易些也便宜些而高兴。冬天仍将寒冷,而春天和夏天难于预测的冰块融化会带来意料不到的新问题。生态和进化问题专家奥夫祥尼科夫说:&例如,尽管今年是极端性的,楚克奇海和东西伯利亚海中的弗兰格尔岛地区的冰层并没有全部离开陆架区。那里仍有碎小的冰块。这就是说,问题在于冰层的分配,在于融化的碎冰流向何方。&&
冰块的减少对北极栖息的动物也是大问题。每个夏天冰层都更接近北极点,损害生态系统。科科林说:&白熊栖居在存在它的主要食品-海豹的地区。而海豹则栖居在生态系统良好,多鱼的地方。如果冰层向北极后退,部分白熊也会北移,但很大部分将留在脱离冰层的岸上或者岛上,这样,它们会饥饿,会对人袭击,甚至自吃其子或雌熊。&&
世界野生大自然基金会资料表明北极冰层的融化主要是因为大气层的温室瓦斯,主要是碳酸气增多。不过,对它们影响气候的程度,科学家们还有争论。暂时谁也不能准确回答冰层融化的原因。&
南极!南极!极地巨变折射地球危机
逐渐消失的企鹅&&气候变化使南极Torgersen岛上的阿德利企鹅不断减少。&
在詹妮弗&布鲁姆看来,Torgersen岛上的空巢是厄运的征兆。Torgersen岛是南极半岛上阿德利企鹅最大的栖息地之一。但是目前阿德利企鹅正在快速减少,只有不到2000对可以配对繁衍,是20世纪70年代数量的1/4。布鲁姆是美国蒙塔纳州一个非营利组织&&极地海洋研究中心&&的鸟类学者。&我们每年都会发现很多新的空巢。&她说,&这种持续的变化是惊人的。&&
周围岛屿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布鲁姆和同事们将其归咎于气候变化。在南极半岛,年平均气温是-3℃,比50年前高2℃。这50年里,冬季的气温上升了6℃,是全球平均升温水平的5倍。几乎有9/10的冰层都在退化,岸冰每年只存在5个月,比30年前要少三个月。&
气候变暖破坏了南极半岛的食物链。但是&全球变暖只是部分原因&,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气候研究员大卫&汤姆森说。一种力量正在改变南极半岛的气流形态。融化的海冰在强风作用下和深层的海水混合,致使依赖阳光生存的浮游植物在过去30年内减少了12%。食物链上方的磷虾和鱼仔也因此减少。&
更重要的是,气流、海水和冰川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南极的气候。变幻的风态和因之改变的洋流引起了整个大陆的气候变化。&这说明了大气是如何和海洋联系的,而它们又是如何共同影响着南极的冰层。&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冰河学者罗伯特&宾德斯查德勒说。&
&以前人们认为南极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会像一个大冰块般有规律地融化。&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古生物气象学家艾米利亚说,&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
多因素导致极地变暖&
南极的气候很大程度上受吹向南大洋的西风影响。中间纬度上的高气压将大气推向极地。风到达南极后受地球自转影响改为东向。过去几十年里,南极海岸的大气压变低,使得西风带更加强烈且到了更南的地方,将较暖的空气带到了南极半岛。&日积月累,有70%的可能性会使南极半岛变暖。&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海洋学家莎朗说。&
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部分原因。汤姆森的研究队伍发现夏季西风带的变化是由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引起的。臭氧可以吸收太阳辐射,这样的冷却作用使西风变强并被推向南极。温室气体的聚集扩大了西风的影响。同时,较低的沿海气压将冷空气引向南极,南极内部变得极冷。这也解释了南极半岛整体变暖但是绝大多数地方&&除了西部的阿蒙森海&&的平均温度却没有太大变化的矛盾。&
海洋温度变化是近些年阿蒙森地区冰层减少的另一个原因。中央热带太平洋上,接近国际日期变更线位置的海洋表面温度从20世纪初就开始升高。暖流使其上方的空气变暖,上升并弥漫到南方,并被亚热带气流推动。南纬50&左右的高气压使得该团气流加入到了西风带中。&
&我们可以把西风带想象成一根紧紧的吉他弦。&华盛顿大学的大卫&巴提斯特说,&热带对流冲击吉他弦,发射出了波。&他的研究模型显示当西风加强时,暖空气在阿蒙森海上方循环分散和聚集。旋风将暖流带到南极内陆。这可以解释中央热带太平洋变暖以及南极西部冬季温度升高这两种现象的关联,巴提斯特说。&
全球的危险信号&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不只事关大气变暖。南大洋上的西风带产生了地球上最强劲的洋流&&南极绕极流。它目前有4公里深,1000公里宽,每秒钟可带动1.4亿吨水运动。&这个有巨大能量的洋流的任何变化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英国南极考察局的海洋学家迈克尔&梅雷迪斯说。&
西风带受臭氧层空洞影响移动到更南方的位置且使大气变暖,这使南极绕极流也被拖到更南方,海洋热从温暖的低纬度到达了南极。&强劲的风激起了更多的漩涡。&梅雷迪斯说,&这些有数万公里直径的洋流漩涡,非常有力地将暖流带到了南极。&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海洋表面700到1000米之间的南极绕极流的最暖点,温度上升了大约0.2&C。通过巡航研究和在帕尔默站的观测,莎朗和同事观测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极半岛大陆架的海洋热含量稳步上升。他们判断这是由大量的暖洋流涌到大陆架引起的。这种暖流涌入对南大洋来说是独特的。&当西风流在南极周围带动洋流时,表面的水由于地球自转向北流,并被深海涌上来的暖流取代。&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的生态学家达克罗说。同时,在陆地上,气象模型预测中央太平洋变暖所引起的飓风会将更多的深海暖流带到阿蒙森海的大陆架。&
南极的气候变化将会持续。科学家们最关心的是海平面: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多少。他们也想知道南极的冰水会怎样影响全球海洋的温度和气流。气候变化会使海底的盐海水数量有所变化。60%以上的南极底层水都集中在南极东面的威德尔海,洋流的变化会加速冰原融化,使海洋表层水盐度降低。&
近几十年来,暖空气、低盐度海冰和冰层融化的共同作用使得部分南极海岸的水盐度降低,华盛顿大学的海洋学家格雷戈尔&约翰逊说。通过对南大洋的海上考察,约翰逊和同事发现在过去30年里南极底层水的体积每年减少10%。底层水在全球范围内循环,和上层的暖流汇合,像是冰箱里的制冷剂。底层水变少,约翰逊说:&会影响热交换和全球的气候调节。&&
同时,科学家们忧虑南大洋储存碳的能力可能会减弱,这将加剧全球变暖。地球上被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的40%是由南大洋负责。强劲的上升洋流破坏了深层的储碳水。这会使表层水碳含量增高,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所有的信号都显示南极的未来堪忧。气象模型预示西风流会加强并转向更南方;中央热带太平洋会持续变暖;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得到控制,像威德尔海和罗斯海这些尚未变暖的海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也会遇到同样问题。不管怎么说,面对气候变化,南极半岛首当其冲&&而且很有可能这些影响无法逆转。&当地球整个系统面临最危险的时刻,南极可以作为预测者。&达克罗说,&像是煤矿井里的金丝雀,可以预警未来的地球会发生什么。&&&
美地质学家提出全球海平面上升新理论
北极海冰起着北极地区全局升温的作用,会导致格陵兰以及北加拿大地区附近的冰面消失。&
仅仅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大部分格林兰冰盖可以在几百年内消失,而不是几千年。&&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的地质学家比尔&海(Bill Hay)提出一种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在速度上比预期要快。&
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大约会在0.2米&0.5米之间。但是目前的测量发现,现在海平面已经上升到或超过了0.5米。这一点表明,到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上升会达到或超过1米。比尔&海说:&预测海平面上升速度的模型漏掉了一些使海平面上升加速的临界反馈效应。&&
比尔&海在今年11月4日举行的&美国地质协会&上介绍了一些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反馈效应,包括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以及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开采等。&
比尔&海确信北极海冰与全球海平面上升存在关系,尽管海冰的融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根据他的理论,北极海冰起着北极地区全局升温的作用,会导致格陵兰以及北加拿大地区附近的冰面消失。&
海冰的融化会导致北极地区释放更多的淡水资源,来自低纬地区高盐、温暖的海水会补充到北极海域,这种过程酷似一台巨大的热泵把热量带到北极地区。但是目前所有的预测海平面上升的模型都没有包含这中&热泵&效应。温暖的海水并不像海冰那样能够反射阳光返回太空中,而会更多地吸收阳光,这样又会导致更多的海冰融化。&
在上一次冰河间期,储存在北极格陵兰和南极的巨大冰体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了10米(没有任何人类因素的参与)。&
比尔&海说:&仅仅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大部分格林兰冰盖可以在几百年内消失,而不是几千年。更不用说再加上我们人类释放到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的促进作用了。&&
在上个夏天,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速度创下了纪录。受到冰盖底部融化水的润滑作用,冰盖移动的速度在加快。&
比尔&海说:&十年前,我们对隐藏在南极冰盖之下的水没有太多的了解,但它就在那里。冰盖之下的融化水促进了冰盖的移动。在某些地区,由于冰山的重力作用甚至能导致某些地面上升(就像把牙膏从牙膏筒里挤出来一样)。大陆冰架就像瓶塞一样封锁住所有的冰,防止其滑入海中。一旦大陆冰架融化,没有人知道这些冰块会以多快的速度滑入海中。&&
另外一个反馈因素是地下水的开采(这是全世界都在使用的用于减轻干旱的方法)。开采的地下水最终会流入到大海中。这些都会造成加速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s)。&
比尔&海说:&你也许会期望负反馈作用(negative feedbacks)潜藏在某些点上,但是在气候变化方面,每一种反馈看起来都是正反馈。原因是地球的气候有一系列稳定的状态,处于两种稳定状态之间的气候会变化迅速,人类因素的介入更是加速了气候跃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的速度。&&&
全球变暖带来冰河世纪?
最新研究显示 大量冰盖融水涌入海洋 阻断暖流运动 导致气温下降
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被人们所认同,但科学家指出,全球变暖的副作用之一,却是可能把地球带进另一个&冰河世纪&。
英国《每日邮报》今晨报道称,研究发现,由于北极冰盖融水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北冰洋,导致气温下降,可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触发因素。地球上的海洋可能正在将这个星球引入灾难性的&大冰冻&。&
1万多年前冰盖融水带来大降温&
报道称,地球上一次经历这样的大冰冻时期还是在1.3万年之前,这一时期持续了1000多年,导致整个北半球的平均气温下降了10度左右。因此,准确理解该时期的成因对于理解当代及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很重要。&
当时一个冰盖融化造成大量的淡水如洪水一般突然涌入北冰洋,致使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现在科学家担心全球变暖可能会造成另一场特大洪水,并最终致使地球进入另一个大的冰河世纪。&
马萨诸塞大学教授艾伦&康德伦与阿拉斯加大学教授彼得&潘沙的最新研究成果今天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研究指出,在大约1.3万年前,位于北极冰盖南端的阿加西湖融化,这个湖泊有整个英国那么大,将大量淡水灌入北冰洋,致使欧洲发生了特大洪水。这导致给欧洲带来暖流的墨西哥湾暖流海洋环流突然停止。&
冰盖融化加速或带来新&冰河世纪&&
科学家们此前无法确认来自阿加西湖的洪水的路径,而此次最新的模拟试验在位于加州伯克利的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进行,那里有世界上最顶尖的超级计算机。这一次使用的全球性海洋-冰水环流模型分辨率比之前高了10-20倍。&
198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沃利&布勒克最先提出一种猜想,称阿加西湖水沿着圣劳伦斯河排入北冰洋。但是新模型显示,这一猜想的路线是错误的,融水直接流入北冰洋,之后狭窄的沿海边流有效的将它们汇入副极地北大西洋深层水域,使得温盐环流减弱程度超过30%。&
研究显示,短时间内冰盖融化使得大量淡水增加便会导致气温下降。原本墨西哥湾暖流像传送带一样,将海洋暖水从热带地区带到欧洲,同时使冰咸的海水沉入更遥远北部的深处。而北冰洋淡水的急剧增加可能会触发一个完全压垮墨西哥湾暖流的临界点,并使墨西哥湾暖流停止流动,同时可能将欧洲推入另一个长久的冰河世纪。
报告称气候变化将致2030年一亿人死亡
该报告发出警告说,地球的破坏性变化将会导致1亿人丧生,很多动物的栖息地消失&
研究人员称,气候变化将会导致圣保罗等城市发生戏剧性变化&
据《每日邮报》报道,由20个政府委托的一份报告称,如果无法有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到2030年将有超过1亿人失去生命,且全球经济增长将削减3.2%。&
人道组织DARA的这份报告上称,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引发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干旱和海平面上升,这种全球性影响将会危及人类生命和生活。据估计,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由气候变化及碳过度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饥荒和疾病。如果当前的化石燃料消费模式不发生改变,到2030年死亡人数将会上升到600万人。其中超过9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该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在2010年到2030年间对人类和经济产生的影响。这份报告是由20个受气候变化威胁的发展中国家所组成的&易受气候影响脆弱国家论坛&委托进行的。&
该报告称:&据估计,在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的双重危机下,从现在到2030年间将有1亿人丧生。&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已经导致全球的GDP下降1.6%,或者相当于每年损失大约1.2万亿美元,如果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到2030年全球GDP将下降3.2%,在2100年前下降幅度将超过10%。据估计,在这10年间推行全球经济低碳化的成本大约相当于GDP的0.5%。&
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今年早些时候称,投资相当于全球GDP的2%,就能有效限制、阻止并很好应对气候变化。2006年他在他的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上说,未来50年间全球气温平均上升2到3摄氏度,全球人均消费就将减少高达20%。现在全球气温已经比工业化以前升高大约0.8摄氏度。2010年有近200个国家达成共识,致力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以免气候变化带来危险影响。然而气候学家发出警告说,把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为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正在不断上升。&
全球最贫穷的国家受到的影响会最大,因为他们面临干旱、缺水、作物歉收、贫穷和疾病的风险更高。DARA称,由于气候变化,到2030年这些国家的GDP平均将会下降11%。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说:&气温上升1摄氏度,农业生产力就会下降10%。对我们而言,这意味着损失大约400万公吨粮食,折合大约25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我们GDP的2%。再加上地产和其他损失,我们的GDP总共将会减少大约3%到4%。&就连最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无法幸免。到2030年,美国和中国将面临GDP下降2.1%的命运,而印度的GDP将会下降超过5%。&&
美国一超级火山露喷发迹象 或致8万人瞬间死亡
资料图:科学家称黄石公园地下火山已经进入喷发周期。&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来有消息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一座沉睡了64万年的超级火山显露出喷发的迹象。而一旦喷发,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可能会被火山灰埋没。&
黄石公园是美国最著名的国家公园,它地跨三个州,风景秀丽,遍布峡谷、瀑布、湖泊、间歇泉等景观,美国此前的科学研究也已经表明黄石公园的成因就是超级火山,或者说方圆9000平方公里的黄石公园本身就是个巨型火山口,它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从地面上任何角度都看不明白,也被称作是超级火山。&
最近几年来陆续出现有关这座超级火山显露出一些喷发的前兆的新闻,比如最近三年来黄石公园底部海拔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再比如黄石公园核心区已经开始有岩浆溢出,随着地壳内部的压力增加一些喷泉水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还比如仅在2011年9月黄石公园地区一共监测到117次轻微地震,而这正是大火山频繁活动的征兆。&
据了解历史上黄石公园超级火山总共喷发过三次,平均两次之间的间隔为60-80万年,最近一次是在64万年前,有学者就推测下一次喷发已经临近。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如今站在美国著名的黄石国家公园里,您很难想象脚下埋着一颗超级定时炸弹,如果它喷发可能导致8.7万人瞬间死亡,足以毁掉美国大部分地区,甚至改变全世界。&&
《用什么来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肖锋
谁能告诉我怎么活?
1980年,《中国青年》刊登了青年读者&潘晓&的来信:&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
2005年,&开复学生网&收到了它的第1000个问题:&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要说收获的话,就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2010年,有年轻人在任志强发表&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的言论后,在微博反问:&您说的是有道理,但是我们不想就那么认命!我们向往大都市才会奋斗拼搏,您如果是我,您也会选择大城市吧?! &
青年的心是一个时代最敏感的温度计,也是一个国家最脆弱的神经。那些属于青春期的迷惘、热望与忧愁,与时代的前进、变革与激荡息息相关&&每一代人的青春期困惑,构成一个国家的青春期病史;每一代人的青年导师形象的改变,构成一个社会的精神进化史。
先来说说青年导师形象的改变
中国青年从来不乏指导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以笔作枪、60年代人手一本红宝书、80年代李泽厚启蒙美学、90年代余秋雨开启&文化苦旅&&&他们在一 个中国人年轻时成为青春期记忆,然后又迅速在中年时剩下极淡的身影&&正如我们的文明逐渐只指物质文明、时代赤裸裸地被称为欲望时代、中国变成急之国,也 不过30年。
青年导师在解答人生问题,也在解答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经历过青年导师与政治偶像重合的年代,经历过青年导师几近空白的年代之后,到了2010年,中国的青年导师基本形成了三大派系,其实也是我们社会的三个缩影:
一是基于& 成功动机过剩&而生的成功学老师;
一是解决情感缺失问题的情感老师;
一是来自交流即时、互动的网络&@老师&。
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这是成功学导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为着复制成功而来,但时代的成功却不可复制&&无论是上一代人白手兴家的故事还是一夜成名的经验,对下一代人来说都属于 &时不再来&的偶遇。俞敏洪发明新东方精神,把英语变成成功学,把留学变为人生拐点,但海归回国遭遇的却是低薪与失业;李阳告诉你疯狂与自信是改变人生的 力量,但朝他作出下跪姿势的年轻人,身上又何尝没有橡皮人的基因;刘墉教你如何靠平常心成功,但你在欲望社会,最找不着的就是平常心。
这是情感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要进行爱的教育,但最好的止痛药却是抛弃爱&&放手总比珍重简单:张小娴解剖男人如庖丁解牛,但女人透析男人的结果往往是 成为剩女,注定看着世纪佳缘上市与《非诚勿扰》热播;彭浩翔进行《爱的地下教育》,不时奉劝女孩子&以漫天乱箭把这贱男射个稀巴烂&;庄雅婷被称为&耳光 抽醒患者的恐怖医生&,但她的&聪明才智通常用来刻薄一切&。
这是网络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一旦过于依赖别人的智慧,自己终会丧失智慧&&当女朋友深夜接前男友电话,你都要偷偷上网问百度知道怎么办时,互联网的 &云智慧&最终让你丧失了独自思考的习惯。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唐骏学历门应了这句古训,也应了他先前说的&人一出名,最怕被人给盯上&。从余秋雨到唐 骏,近年来我们目睹了一个个老师的倒掉。
唐骏现象提出了三个问题:谁的成功可以复制;谁配当青年导师;以及他们应该教导些什么。
再来谈谈谁的成功可以复制
他们是压力最大的一代,也是最没方向感的一代。他们不想工作,他们拒绝加班,他们喜欢宠物甚于小孩。而现实是,他们又要工作又要加班,有时还要生孩子。年纪轻轻背上房贷,年纪轻轻没了理想。曾经的飘一代沦为宅男宅女,这是可悲的!
表面上看新生代们要比前辈快乐得多,但那是虚假繁荣。无论80后90后,他们在随心所欲的表象下,是某种严重的不安全感。他们被斥为最无责任感、历史感的一代,他们是史上包袱最沉重的一代。
请看看这样的事实:中国飞奔进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呈现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421&结构。老的仍未老去,十年后将呈现&8421&结构,&养儿防老&成为空话。调查中九成80后反映无法承担养老之责。
大学生得过且过,在学校都有很强烈的挫败感,一出校门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所谓理想自然就简化为公务员、房子、车子等等。想当年,改革之初,深圳一位母亲对儿子说,要再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配做公务员。三十年后的今天,相信这位母亲再也不会发出这样的议论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古人的命运方程式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还有六名七相八敬神。还有呢:九交贵人十养生。当下九交贵人要比前八个变量重要得多。或者有一个舍身为你的老爸也很重要,正如牛人所言,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传统社会是所谓先赋社会,一切皆已安排,一切皆由天定。现代社会是所谓自致社会,白手起家打天下。改革开放三十年,自致社会复又堕回到先赋社会。找工作就是比爹。
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事实上,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复制。因为成功的社会背景变了,况且我和你也不是一类人。
新生代面临的大问题,不是哪个青年导师能回答得了的。这是时代的结症,不是新生代的问题。
最后谈谈,谁配当青年导师?
俱往矣,青年导师们!
做青年导师的前提,是言行合一。孔子门徒三千,足可敌国,却安于游走布道。他的青年导师范儿,为万世表率。中国还有王守仁的门徒,鲁迅的门徒,各有各范儿。
再后来,即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过一拨 德育导师,李燕杰、曲啸、彭清一曾在改革开放前沿蛇口与当地青年辩论过一场,并引发了所谓&蛇口风波&。德育导师将&淘金者&与&创业者&对立,认为淘金 者&为了个人利益,特区不欢迎&,引发青年反感乃至当场反驳。再后来,在王朔小说中,在电影《顽主》里德育导师被彻底解构了。时代变了,年轻人只接受《编 辑部里的故事》中&知心大姐&那样的朋友。
学生们会说,&老师,您说的豪气干云,让我们热血沸腾,但一走进社会全不是那个意思&。对的,一入社会就是另一套规则,无能为力的感受迎面而来,导师们的话总被雨打风吹去。
严格地说,失去人格力量的人不堪为老师。过往的青年导师,无不以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为大旗。今天的青年导师没有范儿,他们只会兜售《成功学》及显摆殷实的银子&&这便是他们的导师资本了。值此三千年未遇之变局下,青年导师又能向新世代灌输什么?
中国青年需要的青年导师,其实不过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位朋友。他不是改变时代气候的人,但他会告诉你如何适应这个雨季;他不是你的指路人,但他会告诉你大路 边仍有羊肠小路可走;他不是大义的布道者,但他会告诉你闻所未闻的人生价值&&他教你常识,教你独立,教你反思;他让你不再随波逐流,让你学会自我救赎; 找到他的方法和找到自我的方法一模一样。
所以,从来就没有什么成功人生可以复制,要改变命运只有自己摸索。马克&扎克伯格没有复制比尔&盖茨,没以谁为榜样,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校园生活搬到网上。中国青年当羡慕扎克伯格,这位Facebook的创始人,凭简单的想法就成功了。而钱,是顺带的结果。
&后喻社会&中儿子尚能教老子新技术新玩法,老子辈又能教儿子辈什么?潜规则、厚黑学吗?若把这个世界搞得这么糟,环境污染、社会不公、腐败盛行,有何脸面教导下一代、做其导师?
这样的导师不要也罢。新生代只需要同龄群的共鸣与相互学习。韩寒说,方圆几公里都找不到一个励志故事。你只有快快让路,为年轻人腾地方。&&
《生命是用来挥霍的》——池莉
&&&大约是在三年前?或者四年前?或者五年前?我记不清楚了。自从离开学校的数学考试之后,我再也不去记忆任何数字。岁月、金钱、年龄&&所有阿拉伯数字,在我这里,一律都是含糊不清的符号。对于我来说,所有数字都没有重要意义,数字记载积累,提醒囤积,而我的生命就是用来挥霍的。
&&&文字才是我的钟情,是我自童年以来唯一属于自己的玩具,因此,文字对我意义远远不只是表达,更是我自身的一种生命性质。比如,早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挥霍&这个词语。我以为&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动作,这动作简直就是洒脱轻盈果断大方的化身,例如大笔一挥,挥金如土,挥汗如雨,挥泪,挥师,都是这样的绝顶豪放。而&霍&,又是这样的迅捷,闪电一般,还掷地有声。
&&&我相信,如果与人有缘,许多文字还会是一种神秘的昭示,一旦相逢,你就会如盲人开眼,突然看见你自己的生命状态。正是一个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某一天,我翻开词典,劈头看见&挥霍&一词,耳朵里就响了一记金石之音,我便会意地微笑了。我相信,我的生命性质正如我的故乡和命运一样,先于我的存在而存在,早就隐藏在文字里。而我对于它的认识与服从,也一如认同我的故乡和命运,面善得无法陌生,亦无法选择。有一些古人于某些文字的特殊敏感,让我也觉得这可能就是一种人类经验的传承。郑板桥的文字大约就是&难得糊涂&,苏轼可能就是&一蓑烟雨任平身&,而李白也就是一个&酒&字了。
&&&我是怎样挥霍生命的呢?
&&&最典型的例子要慢慢说起:大约是四年或者五年吧,看过的一部电影。美国片,中文译名叫做《海上钢琴师》,英文片名是《 1900的传奇》。故事说的是1900年的某一天,一个新生男婴,被遗弃在了一艘往返欧美之间的大型客轮上,船上的一个锅炉工收养了他,并用年份为他取名。在客轮无数次的往返之中,1900慢慢长大并无师自通地成为轮船上的钢琴师。在三十多年的人生里,1900从来没有离开过这艘客轮。仅有一次,因为爱情,他终于决心在纽约下船登陆,去寻找那位年轻姑娘以及寻找属于一个天才钢琴师的世俗名利。全体船员集中在甲板上,为1900隆重送行。这个名叫1900的男人,缓缓地走下长长的跳板,然而,他却缓缓地停留在跳板的中间了。面对纽约的高楼大厦,他把崭新的礼帽毅然抛向大海,返身回到了船上,多年之后选择了与被淘汰的客轮一同炸毁的人生结局。
&&&十分记得,我第一次观看的时候,影片深深吸引了我。那个夜晚,成为我生命中少有的不眠之夜,我放弃了我一向认为非常重要的睡眠,还放弃了工作。目如寒星的消瘦男子1900,在影片的最后,用这样一段话夺走了我的理智:&我不是害怕我的所见(纽约的高楼大厦),而是害怕我的所不见!这城市太大了,大得似乎没有尽头!我怎么可以在没有尽头的键盘上演奏我的音乐呢?&立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之后,想也不想就把整个夜晚的时间全部消耗在回味、体会与联想之中。
&& 几年以后的前日,很偶然地,我女儿在钢琴上随手弹奏起《海上钢琴师》的一支钢琴曲,蓦然勾引起我重温这部影片的念头。这一重温不打紧,我却发现,看电影的人已经不是曾经的我了。现在的我,面对影片,根本看不下去。怎么是这样做作和矫情的一部电影呢?首先它纠合了太多好看的因素,因此失去了合情合理的生活逻辑,露出了明显的编造痕迹。曾经让我潸然泪下的那一段台词,具有典型的大话哲学的肤浅与煽情,尤其还配上了拙劣的镜头:1900毅然抛开礼帽以后,镜头以夸张的特写,将礼帽一次次多角度地抛向大海。这不还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简单套路吗?我是那么惊讶与惭愧。我自嘲地笑笑,然后连眼睛都不眨地抛弃了这部电影,同时,也把自己被感动的那一个夜晚抛弃了,还把此后的许多生命经历&&推荐,联想,回味&&统统否定并完全抛弃。
&& 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无情。我经常否定自己的生命经过,从不寻求任何理由保存往日不再美好的&美好&记忆。我是自己生命里一个没有负担的记忆者。我不相信时间,不相信青春,不相信历史,不相信传言,乐于相信的是自己的醒悟与亲睹,我是一张连自己都深感淡漠的脸。
&& 前一段时间,我在法国,因出版事务要去一趟南方的阿尔勒小镇。事先的行程计划,是在阿尔勒停留一天,居住一个夜晚。但是到了法国以后,忽然想起了凡高,想起了凡高著名的油画&向日葵&以及许多油画的光和色,于是我决定在阿尔勒多呆一天。真正到达阿尔勒小镇之后,我立刻背弃了自己的初衷,有了另外的故事。阿尔勒小镇的阳光就是与众不同,格外灼亮又光照时间极长,气候在一日之内,由凉爽至温暖至寒冷,色色植物因此都格外鲜艳。原来,凡高画的向日葵就是阿尔勒的向日葵,凡高油画的光与色,就是阿尔勒的光与色,一个有天赋的画家怎么能够不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和生活的秘授呢?顿时,凡高不再神秘,不再是我的名胜古迹,而是一种切实的理解了。
&& 我甚至连大街上的&向日葵&明信片和旅游T恤衫,都没有走近看看。我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古罗马的断壁残墙,在小镇的最高处久久留连,坐看日出日落之下的阿尔勒。晚饭时候,我去一家北非餐厅,吃一种叫做&酷丝酷丝&的北非饭,慢慢地吃到很晚很晚,一边观赏着阿尔勒小镇的人们,一个姑娘,低胸丝绸连衣裙,外套的却是皮大衣,长长的,是冷峻的黑色;硕大的耳环在她颈项侧畔摇曳不停,与她的多条镶流苏的长围巾交相辉映;脚却是赤脚,足登艳丽的高跟拖鞋,染葡萄紫的指甲油,这就是难忘的阿尔勒小镇风情了。
&& 多呆一天的时间,依然与凡高以及其他著名画家无关。无论是在大街小巷漫步还是静静坐在旅馆喝咖啡,都是因为阿尔勒本身。原来,阿尔勒小镇从古罗马时代就阳光格外灿烂,就颜色格外鲜艳,就人与物都具有格外的风情。我居住的旅馆,是阿尔勒最古老最优雅的旅馆之一,旅馆的好几段墙壁,依旧还是古罗马的城墙。约百年前,法国一个著名女歌唱家,退隐来到阿尔勒,创办了这家旅馆,把它变成了全欧洲的艺术博物馆和艺术沙龙。度假的艺术家们纷纷下榻这里,喝酒,歌唱,吟诗,看斗牛,他们顺便带来了自己的绘画和摄影作品。而每年,在斗牛节获胜的斗牛士,也把自己五彩斑斓金光耀眼的斗牛服挂上了旅馆咖啡厅的墙壁。阿尔勒明艳的夕阳,一直到晚上10点才变成夜幕,几乎每一个黄昏,都是纵情的享受。
&& 在纵情的享受中,女歌唱家慢慢地衰老了,她丈夫去世了,她再也打理不动生意了,终于有一天她咬牙卖掉了旅馆,在卖掉旅馆的两天之后,女歌唱家悄然离世。这不是写在旅游指南上的故事,是我下榻旅馆的历史由来以及沿袭到今天的装饰风格。我老老实实地坐在陈旧的老沙发上,背靠一段古罗马的墙壁,长久地注视一张上世纪30年代的摄影作品:北非的一个夜晚,一名裸体的非洲女子,伸出她的手臂,喂食一只生活在他们村庄的长颈鹿。裸女与长颈鹿是如此惊人的和谐与美丽,把我看得无言以对,我的心一刻一刻地变成一个幽深幽深的潭&&平静的水面其实在颤动密密麻麻的涟漪。
&& 原来阿尔勒最著名的是斗牛。它是全法国唯一保持了西班牙式斗牛的小镇。每年斗牛节来到的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阿尔勒,与葡萄酒、咖啡、酷丝酷丝一起,与吟唱一般的聊天和神奇的阳光一起,度过美好的生命。
&& 一切都与中国制造的凡高神话没有太大关系,可我并不后悔以前花了多少时间在凡高身上,时间并不是我生命的唯一价值,我时时刻刻都乐意成为新生婴儿,让世界在我眼中重新诞生。
&& 一再地删除,一再地重新开始,决不美化和流连于过去的一切,耗费了多少生命时间都无所谓。许多个深夜,有月光,我到户外散步。我心静如水,听得到万籁的悄吟。每当这种时刻,我几乎看得见自己对于自己经历的否定、覆盖、删除和抛弃。我反反复复,无法停止,以至于我的生命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过任何一个完美的故事。连一个完美的人生故事都不曾发生,也许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看上去比较残忍,因为今天女人正在老去,因为明天女人还将老去,因为时间是一个恒定物,它使得老去的生命无法反复。问题的实质在于:那又怎么样!
&& 我是这样欣喜于自己的善变。欣喜于新印象新思想如野草般丛生。我的否定与变化越多,我感觉自己生命的本质越有生机。我的感恩正是在这里:生命有限但可以无限挥霍。而每一次挥霍都是一次裂变,都可以发生巨大的能量转换,甚至无事生非到让你喜极而泣,总之世界上所有的良辰美景,比比皆是你的意思。如此,我的人生还需要什么完美故事呢?我还需要什么数字来说明生命的丰富抑或贫瘠呢?曾经读到过一段吉普赛人的歌谣,真是很好,他们唱道: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肉体是用来享乐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心灵是用来歌唱的。而我的歌谣,只有一句:生命是用来挥霍的。这一句可以反复咏叹,直到永远。&&
碎月雨中奏
碎月消乌啼 霜渐晰 孤卧江舟梦相依 眼迷离 灯火渐熄 残影醉拥泪滴 心中情 泪中忆 梦中人 已消逝远去 欲寻觅 一朝残梦空悲喜 霞光映江际 叶露滴 梦醒愁容泪湿衣 止悲泣 灯火吹熄 残影渐行逝去 风扶衣 水扶堤 花扶心 替我意凋零 不寻觅 悲喜哀愁随涟漪
不寻觅 悲喜哀愁随涟漪 碎月照我心 一朝思绪沉江际
墨迹留指间
最难留白衣卿相掌上流年
最恨酒醒杨柳岸边
最伤晓风残月
多情留人间
最难留白衣卿相写一纸风华三千
唱华星明灭
歌好景好天
看你凝眸深处的繁华人间
怀你心中雪
读你心中念
碧落黄泉为你朝暮尽飞雪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都在你笔尖
从别后 暗负了 良辰美景几点
两三烟树 一轩明月 都在你眉眼
最无情 望月人 辞明月
清风来 打碎池中明月哭三变
夜雨来 滴答檐下银铃哭三变
飞雪来 半城尽着缟素哭三变
声声弦 声声慢 哭三变
自你一去驻足天阙 天下哭三变
长街头 小巷尾 歌声忽然停歇
捧杯冷酒斟与黄土 只为哭三变
最无情 再转眼 旧人间
最肯忘却千般虚名 求一世清闲
我欲问 尘中客 浮生能有几年
最愿将那万种风情 皆遥寄江月
共看那 长流水 送流年
看上去两三步的距离,也许一辈子都走不完
晚饭时,新来的同事一边吃饭一边跟我讲他来这里之前在投资公司的故事,讲他跟着前老板出入一些高档场合的见闻。可惜后来,公司干不下去,老板把他打发走了。按说,那些见闻是能提升一个人层次的。不过应当明白,所有的&按说&都不会成为现实。虽然他曾和前老板走得很近,经常一起进出各种私人会所和高尔夫球场之类的地方,可后来一拍两散之后,他的前老板换了别人跟班,而他依旧合租在廉租房里每天挤公交上下班,过一个典型蚁族的生活。&
杨千嬅《处处吻》里唱到:你爱路过去索取见闻,陌路人便特别有份好感。时过境迁,慢慢发现,有些阅历,实在对人生起不到多么重要的作用。只是一些点缀,一味佐料,它一时刺激你的感官,让你觉得曾经有过繁华天上的美好体验。但是这些体验就像一场春梦,醒来之后,你依然是一无所有。你可以&北京一夜&,北京却不会因为这一夜而属于你,但你很可能会因为这一夜而恋上北京。&&分不清真与幻,把很遥远的距离,看得近在咫尺。就像屌丝每次都以为很快就能泡到手一个妹子了,殊不知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我爸跟我说,他刚20岁刚出头的时候,和一个刚成为公务员的朋友一起喝酒聊天,朋友说:我把这辈子的目标定到省委书记,这样,即使干不到省委书记,最差情况下也能混个市长吧。20多年过去了,我爸的那位朋友现在是个局长,县里的局长,正科级。现在,他们仍然经常一起喝酒,不过再也没有谈过人生理想之类的话题了。我想,那个故事也许他们谁都没有忘记,但谁都不会再提起,就像大家都忘记了一样。因为那些话题永远都是属于年轻人的,是奢侈品。&
生活的残酷之处在于,看上去两三步的距离,也许一辈子都走不完。而生活的迷人之处恰巧反过来: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距离,却能给你一种看上去两三步就能到达的错觉。&
譬如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那些从农村考上北大清华的孩子,父母亲戚总以为他们毕业之后就能立刻飞黄腾达,他们以为,北大清华的毕业生都进了中央办公厅了,混得最次的也去了各大部委了。说起他们只是在公司里拿着几千元的工资,苦逼地为资本家打工,老家的亲戚们打死都不肯相信。&
可以理解。老家亲戚们看到的只是他们所在的山头。离开了这座山头,他们能看见的就是天空和月亮。在他们的眼里,月亮离山头的距离,也许比他们自身离山头的距离还要近。于是,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如果你能从这里走到山头,那你够到月亮还不容易吗?&
一个网友让我推荐国学方面的书,我告诉他&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读下去&。做任何一件事情,最困难的都不是你怎样去做,而是你一直在做着不曾停下来。只有这个时候,你所理解的尺度,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尺度,你才不会把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看做一个筋斗那么近,才不会把自己看做孙大圣。&
我推荐了几本书,他都不太满意。我说:那你先把四书五经读熟吧。他信心满满地说:好!等我读完之后,我们再做交流!我看着他打出的两个感叹号,有点说不出话的感觉。因为我知道,几乎没有可能。但我不忍打击他的积极性,回他说:好的。虽然看上去四书五经字数还没有盗墓笔记多,但真的读下去你就知道完成没那么容易。&
每一个小孩,都有过看见月亮离自己很近很近的时候,近到似乎爬上树就能够到。哪一天,当他知道自己离月亮有多远的时候,说明他真正长大了。&&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莎士比亚剧作《暴风雨》著名选段
伦敦当地时间7月27日晚21时,举世瞩目的伦敦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体育场隆重举行,在第一章《绿色而愉悦的土地》中,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演员扮演英国工程师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朗诵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的一段优美台词。(布鲁内尔发明了蒸汽船、桥梁、隧道,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加速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
正文如下:&&
不要怕 这岛上充满了各种声音,&
使人听了愉快 不会伤害人 &
有时成千的叮叮咚咚的乐器在我耳边鸣响&
有时在我酣睡醒来的时候&
听见了那种歌声 又使我沉沉睡去&
那时在梦中便好像云端里开了门&
无数珍宝要向我倾倒下来&
当我醒来之后 我简直哭了起来&
希望重新做一遍这样的梦
Be not afeard. The isle is full of noises,&
Sounds and sweet airs that give delight and hurt not.&
Sometimes a thousand twangling instruments&
Will hum about mine ears, and sometime voices&
That, if I then had waked after long sleep,&
Will and then, in dreaming,&
The clouds methought would open, and show riches&
Ready to drop upon me, that when I waked,&
I cried to dream again.&
《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
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从我的居室到达我所描述的风景点,只需三五分种。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坦坝,或沿着河岸行走。如果在堤坝上行走,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啃响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我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
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微风是通过水波来渲染画面的,微风吹皱了河水,那些涌起的水波就顺势将河面的夕阳、云朵和树木的投影给揉碎了,使水面的色彩在瞬间剥离,有了立体感,看上去像是一幅现代派的的名画。
我爱看这样的画面,所以各果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的活,我会弯腰捡起几颗鹅卵石,投向河面,这时水中的画就会骤然发生改变,我会坐在河滩上,安安静静地看上一刻。当然,我不敢坐久,不是怕河滩阴森的凉气侵蚀我,而是那些蚊子会络绎不绝地飞来,围着我嗡嗡地叫,我可不想拿自己的血当它们晚餐。
在书房完蛋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止的,白看上去有如一只只来自天庭的白象。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去的云。云不仅形态变幻快,它的色彩也是多变的。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如果天空是一张白纸的话,云彩就是泼向这里的墨了。这墨有时浓重,有时浅淡,可见云彩在作画的时候是富有探索精神的。
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洒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似乎在为它午夜的隆重出场做着昭示。
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就像百万大军一样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也许是经过了白天雨与雪的洗礼,它明净清澈极了。我躺在床上,看着它,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好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又一批云彩出现了,不过那是一片极薄的云,它们似乎是专为月亮准备的彩衣,因为它们簇拥着月亮的时候,月亮用它的芳心,将白云照得泛出彩色的光晕。彩云一团连着一团地出现,此时的月亮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蜜橙,让人淇觉得它荡漾出的清辉,是洋溢着浓郁的甜香气的。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胡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趟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直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了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
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月日落泪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样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为河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在最动情的触点。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我不惧怕苍老,因为我愿意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寻丝相融为一体。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月光。
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凶,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捍。
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这点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我想成为“我”,拒绝成为“他们”
&你以后是想留在美国呢还是回国?&&
坐在对面的第一次见面的某同学还没咽下他点的lemon pancake,就抬起头来,特别自然的问。&
&啊,果然。&我心里想。&
每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人,彼此见面稍微聊了几句姓名、工作、今天天气很不错之类的开场白后,就一定会jump到这个问题。几乎上升到了&To be or not to be&的哲学高度,又好像是一群卧底于资本主义美利坚的无产阶级之间拷问对方革命忠诚度的切口。&
我总是回答:&最终肯定是要回去的,但是现在不行。&&
只不过语气从最初的切切到现在的寥寥。&
我还知道其实不用继续下去,提问者就会特别&善解人意&地为我列出一系列的原因。我归纳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1、体贴入微型:&也是,国内太乱了。空气又差;吃的东西没一样放心,地沟油毒牛奶;北京上海嘛房价贵的要死;不去北京上海嘛又没有地方可去;应试教育孩子又很苦&&&看见了没,连我那还不知道在哪个星球上漫步的娃娃,都替我考虑到了。&
2、战略规划型:&是啊是啊,等拿到了绿卡再回去,好歹为自己留条后路。&呃,还没走就留后路,走得远吗?&
我唯有坚韧地沉默着、和蔼可亲着,以至于我有时候想,其实他们根本不是真的在乎我的去留,他们不过是想再次给自己做一个心里暗示,温习一遍不回去的理由罢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亲身体会祖国人民的水深火热就没有发言权。&
事实上他们所说的凡此种种,莫不有根有据。&
4月中的时候有朋友从北京飞纽约,去9大道的restaurant district吃饭。面对一溜的各国餐馆,他就一个要求:&咱们坐在外面吃吧。&我穿着个小丝裙裹着皮衣犹觉料峭春寒,他却欢欣鼓舞:&哎呀,纽约空气太好了,他妈的在北京根本不敢坐在室外。&&
我于是裹了裹皮衣,美丽冻人地满足了首都人民的愿望。我用这个事实想说明,确实,没有呼吸过PM2.5严重超标的人,就不懂得干净空气的可贵。同理可证,很多矛盾因为我的隔岸观火,而没有切身感受到狰狞。&
可是以上种种理由都不足以支撑我背井离乡、一年只见爸妈一两面、错过各种活色生香的日子!&
那为什么我现在还在曼哈顿滞留不归呢?我想先讲一个从经济学教授朋友那里听来的实验。&
1、研究人员把3只猴子关在笼子里,顶上吊着香蕉。但凡有一只猴子去摘香蕉,三只猴子统统被电击。几次之后猴子们就学乖了,对香蕉漠然了。&
2、研究人员于是抓出一只老猴子,代之以一只新猴子。没被电击过的新猴子自然去摘香蕉。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老猴子对他一顿胖揍,虽然研究人员并没有对他们施以电击。胖揍几次之后,新猴子也对香蕉漠然了。&
3、研究人员于是又抓出一只老猴子,代之以一只新新猴子。当新新猴子去摘香蕉时,第一批的老猴子和第二批的新猴子都对他一顿胖揍,且第二批的新猴子揍得比老猴子还卖力。&
4、研究人员抓出最后一只老猴子,代之以一只新新新猴子。它去摘香蕉自然也没有逃脱挨揍的命运。讽刺的是,这时候的笼子里,没有一只猴子亲身体会到过电击的惩罚。他们对于摘香蕉这一行为自发的严惩,已经不是直接来自于体制,却是体制压抑下养成的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力量比体制本身更持久、更令人恐惧。&
这就让我想到了国内,想到了回国后人多势众的&他们&。&
&他们说,读金融多好啊,出来以后赚钱多。&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吗?我的兴趣爱好幸福感都无所谓吗?&
&他们说,考公务员好呀,公务员嘛又稳定又清闲。&你是要我20岁一直喝茶看报纸到60岁退休为止吗?&
&他们说,女孩子嘛就应该早点稳定下来,要不然好男人都被人挑光了。&男人都像白菜似的躺在那里等你去挑的吗?&
&他们说,房子嘛肯定是要买的,要不然没有个家的感觉。&你知道北京一个厕所的房钱都够我环游世界一圈了吗?&
&他们&就像苍蝇一样在你耳边嗡嗡嗡嗡,阴魂不散,直到你因为疲倦而放弃了辩解的勇气,继而一点点的妥协,最终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对着更年轻的朋友说:梦想是不能当饭吃的。你悚然惊觉,你也成为了&他们&。&
而身在美国,伴随着异乡人的孤单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的压迫感要小很多。一个在纽约待了6年的朋友对我说:&你知道我最喜欢纽约什么吗?就是大街上有那么多的怪人,你走在其中,根本没有人管你有什么不一样。&&
我不能更加赞同了!作为一个典型移民国家中的移民城市,纽约习惯了文化的多元性。说得直白点,就是各国的猴子济济一堂,什么花色的都有,什么口味的都有。你想去摘香蕉,没有别的猴子来揍你;哪怕你吃腻了香蕉想捞个月亮玩玩,其他猴子也没有意见,指不定还会在SOHO给你安排个展厅什么的。&
正因此我现在不想回国。&
我想要有更多的时间,从容的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成为&我&,从而有一天更有勇气拒绝成为&他们&。&&
《葬我》——朱湘
葬我在荷花池内,&&&
耳边有水蚓拖声, &
在绿荷叶的灯上&& &
萤火虫时暗时明&& &
葬我在马缨花下, &
永做芬芳的梦&& &
葬我在泰山之巅, &
风声呜咽过孤松&& &
不然,就烧我成灰, &
投入泛滥的春江, &
与落花一同漂去& &
无人知道的地方。 &&
《夜歌》——朱湘
唱一支古旧,古旧的歌&&&
朦胧的,在月下。&
回忆,苍白着,远望天边&
不知何处的家&&&
说一句悄然,悄然的话&&&
有如漂泊的风。&
不知怎么来的,在耳语,&
对了草原的梦&&&
落一滴迟缓,迟缓的泪&&&
与露珠一样冷。&
在衣衿上,心坎上,不知&
何时落的,无声&&
《扪心》——朱湘
人间世皆已入睡的时光,&
我才能与心相对,&
把人人我我细数端详。&
白昼为虚伪所主管,&
那时,心睡了,&
在世间我只是一个聋盲;&
那时,我走的道路 &
都任随着环境主张。&&
人声扰攘,不如这 &
一两声狗叫汪汪── &
至少它不会可亲反杀,&
想诅咒时却满口褒扬!&
最可悲的是 &
众生已把虚伪遗忘;&
他们忘了台下有人牵线,&
自家是傀儡登场;&
笑、啼都是环境在撮弄,&
并非发自他的胸膛。&
这一番体悟 &
我自家不要也遗忘&& &
听,那邻人在呓语;&
他又何尝不曾梦到?&
只是醒来时 &
便抛去一旁!
《梦》——朱湘
这人生内岂惟梦是虚空? &
人生比起梦来有何不同?
你瞧富贵繁华入了荒冢;&
作到了好梦呀味也深浓!
酸辛充满了这人世之中,
美人的脸不常春花样红,
就是春花也怕飞霜结冻;
梦境里的花呀没有严冬!
水样清的月光漏下苍松,
山寺内舒徐的敲着夜钟,
梦一般的泉声在远方动:
月光里的梦呀趣味无穷!
酒样酽的花香熏得人慵,
蜜蜂在花枝上尽着嘤嗡,
一阵阵的暖风向窗内送:
日光里的梦呀其乐融融!
茔圹之内一点声息不通,
青色的圹灯光照亮朦胧,
黄土的人马在四边环拱:
坟墓里的梦呀无尽无终! &&
《在我行走很久很久的路上》——安布洛斯.莱尔
我一直相信,没有任何理由的,我是一个在行走的人。天空的安静,脚步的行走,静静的望着天空。
光景流失,回想很多。
记忆是根长长的线,在我走过的路上缠绕。我沿着它的痕迹,一路往回,看见琐碎的自己,安静的走在岁月的大马路上。
走,脚步懒散,身后的影子模糊。像老旧相机下的记忆。
沿途有许多陌生的人,三三两两,他们看我,我也看他们。我们彼此都是对方视觉里的路人,可以是路人甲,也可以是乙。表情
上,笑,疑惑,烦躁,抑或是讨厌。
路人甲乙丙丁,或许都是一样的。
我是个喜欢行走的人,无聊侵袭,我便会拖着看似疲惫不堪的身体,在大街上摇晃。
日子,有晴,有雨,有风,有雪,有白天,也有黑夜。
时光总是不断的交替,只是依然不变的是,路人仍是路人,来去匆匆,是种单调的风景。
也许,我是喜欢旅行,喜欢一个人的旅行。所以我才喜欢一个人穿行在城南城北。所以我才敢一个人冲向陌生的城市。
我想我会是一个奇怪的路人,总是一副倦容,低着头,哼着别人从没听过的小调,就那么走。会因为看到掉落的树叶停下脚步,偏着头思索半天,也会在雨天悠闲的扬起头,任凭雨点打在脸上。
路人,总是陌生的。
甲走了,乙刚来,丙还未来。
丁是未知的。
我记得我在旅途的路上碰到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人,我们一起快乐的说许多话,最后一句是再见,再也不见。
我记得傍晚夕阳落下,蹲在街角的乞丐。
我记得有个女孩坐在广场的长椅上,泪如雨下。
我记得雨声静谧,一对情侣撑着伞幸福的走过。
我记得,十几年如一段简单的旅程,时光流转消逝,我回头看看自己,才发现我是个行走在路上,寻找路的人。&&
[宋] 张升《离亭燕.怀古》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破碎的美丽》——乔叶
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我喜欢断树残根,枯枝萎叶,也喜欢古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倾斜玉栏折裂,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根竭茎衰柳败花残,喜欢一个沉默的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捡拾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背着花布块拼成的旧书包去上学。
我甚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瓶或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滚动,然后静止。每当看到这些零星琐屑的人情事物时,我总是很专注地凝视着它们,直到把它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
我不知道它们曾经怎样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象它们的美丽。
也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它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
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垠的苍凉啊!
我喜欢看人痛哭失声,喜欢听人狂声怒吼,喜欢人酒后失态吐出一些埋在心底发酵的往事,喜欢看一个单相思的人于心爱者的新婚之夜在雨中持伞默立。
我喜欢素日沉静安然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苦难,一向喜悦满足的人忽然会沮丧和失落,苍老的人忆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
我喜欢明星失宠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时忍痛回首,官场失意者独品清茶,红颜逝去的佳丽对镜哀思。
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东西,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
每当这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这个人拥有一个曾经非常美好现在依然美好的灵魂,他经历的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触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只有等他破碎的时候,他才会放出这些幽居已久的鸽子,并且启窗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
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人生的梦想和真谛啊!
我知道,没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样享受这种别致的幸福和欢乐,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破碎的美丽,是如何细细密密地铺满我们门前的田野和草场,如同今夜细细密密的月光。
是谁说过: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想想六月漫长的白天,
还有野草莓、一滴滴红葡萄酒。
有条理地爬满流亡者
废弃的家园的荨麻。
你必须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你眺望时髦的游艇和轮船;
其中一艘前面有漫长的旅程,
别的则有带盐味的遗忘等着它们。
你见过难民走投无路,
你听过刽子手快乐地歌唱。
你应当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想想我们相聚的时刻,
在一个白房间里,窗帘飘动。
回忆那场音乐会,音乐闪烁。
你在秋天的公园里拾橡果,
树叶在大地的伤口上旋转。
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和一只画眉掉下的灰色羽毛,
和那游离、消失又重返的
《那些眉清目秀的日子》——七堇年
世界太大,生命这样短。
要把它过得尽量像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才对。
我也总算是懵懵懂懂地尾随着别人的轨迹,拼命踉跄追逐了些路,
才最终停下来,
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英语谚语说过,一个人的牛肉可能是另一个人的草。
我以前不懂,常追着爱吃牛肉的人跑,气喘吁吁,以为牛肉很好,
后来发现,我其实喜欢吃草。
幸好我发现得早。
我喜欢走路去街市买便宜的蔬果。我喜欢节俭带给我的生活感受。
那么的踏实:因为节俭意味着,快乐可以来自很小的事情。
我喜欢遥远的旅行。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
喜欢母亲的饭菜。
喜欢夜晚来临。
喜欢黄昏时一座空旷的公墓,而不是所谓的香榭丽舍和折扣奢侈品。
我明白自己将会,而且能够,自由而安静地写字,并活着,
有良好的独立性和方向感用于旅行,和生活。
每一天醒来,看到自己都是健康的。
每一天睡着,都知道自己想要的已经得到。
冰箱里有面包,苹果,牛奶,柜子里有衣服和书,桌上有电脑。
每次回家母亲都能为我做好饭菜。
刷牙的时候看到镜子里的脸依然很年轻。
明日仍有太阳,且明日在自己手中。
在知道了人间会有那么多苦难之后,
你不会懂得我多满足。
如果活得高尚些其实更容易,为什么不呢。&
242394人关注
242394人关注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树上的树叶怎么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