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届广交会会有石头展吗?各种石头,奇石,宝石等?

自然金 矿晶标本彩宝金子原石石头彩色宝石 奇石收藏品 天瑜矿物
现&&&&&&价
运&&&&&&费
约送12675个
看会员等级,最高多25%
该商家不支持优惠券与集分宝同时享受
新人首次购买加送0个集分宝
用手机一淘&&购买此商品
手机一淘扫码购买
自然金 矿晶标本彩宝金子原石石头彩色宝石 奇石收藏品 天瑜矿物
当前商品价格详情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什么是”优惠购“?
「一淘优惠购」为用户提供最优惠的购买方案,帮您了解商品价格趋势、商品详情、买家点评等信息,您只需点击“优惠购买”即可享用一淘提供的如下优惠:
1)优惠券:自动匹配该商品可使用的优惠券,点击“优惠购买”即可领取,在商家下单时享受抵扣立减;
2)集分宝:当您完成下单并确认收货后,一淘会返还相应的集分宝,至“我的一淘-我的集分宝”查看;
3)促销:同步该商品参与的促销活动,在商家购买时会自动享受相应优惠;
4)优惠码:当您得到优惠码,请先在优惠购页面兑换,再使用支付宝付款,即可享受相应优惠扣减。
什么是“到手价”?
1)到手价=商品现价-优惠券优惠金额-促销活动优惠金额-优惠码优惠金额-返还集分宝;
2)以上优惠并非在您点击“优惠购买”时立即生效,而是逐步享受的;其中,优惠券及促销优惠在下单时享受扣减,优惠码在支付宝付款时享受减免,集分宝在您确认收货后返还至您的一淘和支付宝账户。
优惠券相关问题
如何查看和使用优惠券?
1)领券成功后,您也可在“我的一淘-我的优惠券”查看已领取的优惠券。
2)B2C商家优惠券:点击“优惠购买”领券成功后,会得到相应的卡号/卡密,在商家选购提交订单前,复制您在一淘领取到的优惠券卡号/卡密,如果满足满减条件,即可享受相应的抵扣立减;
3)淘宝/天猫优惠券:点击“优惠购买”领券成功后,会绑定到您的淘宝帐号,当订单金额满足满减条件,在提交订单页面可匹配优惠券,直接抵扣立减。
优惠券为什么不能使用?
1)有些优惠券有满减条件的限制,如果您选购的订单金额不满足优惠券的限额,优惠券将不能使用,您可以挑选该商家其他商品凑单满足限额后即可使用;
2)根据商家设置,部分特价、秒杀、团购商品无法享受优惠;
3)使用优惠券下单后未付款,或者发生退款,该优惠券将无法使用。
集分宝相关问题
集分宝什么时候返还?
不同订单的集分宝返还时间有所不同,一般规律如下:
1)淘宝和天猫订单,在确认收货7-15个工作日后到账;
2)B2C网站订单,将在确认收货后4-8周到账,如遇节假日可能会有所延长;
3)您可以在“我的一淘-我的集分宝”查看集分宝返还情况。
同一店铺不同商品加入购物车,是否也能获得集分宝?
不同订单的集分宝返还时间有所不同,一般规律如下:
1)淘宝和天猫订单,在确认收货7-15个工作日后到账;
2)B2C网站订单,将在确认收货后4-8周到账,如遇节假日可能会有所延长;
3)您可以在“我的一淘-我的集分宝”查看集分宝返还情况。
优惠码相关问题
为什么优惠码会验证失败?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能享受到优惠,对于优惠码的使用做了以下限制:
1)您的账户需要通过支付宝实名认证;
2)在一淘、淘宝、天猫有作弊行为的用户无法使用;
3)若同一时间验证用户过多,也可能会导致验证失败,请稍后尝试。
为什么优惠码验证成功,却没看到有优惠?
1)优惠码验证成功后,在支付宝付款时,可以看到相应的优惠提示;
2)支付完成后在交易记录金额右侧点击感叹号,即可看到该订单金额由实付金额和优惠码金额构成。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石文化经典:
一石一世界,一景一菩提。
奇石无言最可人
天赋奇石,人赋妙意。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兼者乐石。
品石清心,观石怡神,读石明志,赏石悟道。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
奇石文化 陶冶情操
今天,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在田东县正在筹建的右江奇石文化馆里,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然和艺术相融合的新领域。
&&& 右江奇石文化馆于今年2月开始筹建,共分为两层展馆,总面积约200平米,一楼展馆主要以图案石、形象石为主,目前已筹集到200多件奇石作品,大多是田东县奇石收藏爱好者在右江流域田东河段采集到的,同时展出的还有在右江流域出水的部分历史物件。
&&& 据了解,右江奇石文化馆建馆预计投资10多万元,展馆设在十里莲塘横山古寨,旨在与横山古寨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营造古朴典雅、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展馆将于田东芒果节举办期间对外开放,迎接各方宾客。
广西奇石产地:
产地资源系指从奇石原生地开采打捞出来就地销售的奇石商品资源。从事产地资源开发的有当地的石农、外来的开发者以及从当地石农手中购买奇石的当地的经营者。
柳州,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资源出产地之一。其资源产出的构成一方面来自于广西境内的红水河、融江、柳江、黔江、左江、右江、邕江、郁江、浔江等江河流域的奇石,如来宾水冲石、石胆石、古铜石、纹石、大湾石、彩陶石、福禄石、黑珍珠、摩尔石、大化彩玉石、梨皮石、邕江石、百色彩硅石、三江彩卵石、金纹石、黄蜡石、彩蜡石、紫袍玉带石、棋盘石、龙壁柳砚石,以及产于山上土中的墨石、化石、旱石胆等旱石,等等;另一方面来自于周边省分尤其是西南地区的重要河流产出并汇聚柳州的外埠奇石,如乌江石、金江芙蓉石、长江图纹石、绿泥石、盘江石、贵州青……等等。此外,内蒙古、新疆等边远地区的主要产地著名石种也强势登陆柳州。然而,经过多年穷凶饿极的毁灭性开发之后,境内资源已消耗殆尽;外埠资源的开发方式虽然原始落后,群众性的捡拾活动如飞蝗所过,地表资源也荡然无存。在各地石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做为集散地的柳州,吸引外地资源汇聚柳州已不再具备绝对的优势。因为各地石友与玩家对精品奇石的价值认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柳州产地资源告急!
目前,赏石界所指“石文化”仅仅是指天然形成的“奇石(赏石、观赏石、雅石)”的文化。 “石文化”于1998年5月首次提出,以石为本并与石有关的文化及其衍生、外化的文化统称“石文化”。“石文化”研究内容主要有:(一)考古类: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新时期时代磨制玉石器(玉石斧;玉石铲;玉石锛等)、穿孔石器等。(二)赏石(观赏石、奇石、雅石)类:天然形成的奇石等。(三)矿物晶体类:各种矿物晶。(四)古生物化石类:动物、植物化石等。(五)园林石文化(包括人为加工创作的山水盆景石)与自然景观石文化。(六)造型艺术石(如石雕、玉雕、石刻、石建筑、石工艺美术品等)。(七)民族、民俗民风有关的石质品:如石秤砣、石权、石圈、石鱼网坠、石制劳动工具、一切石制品、石制文化用品等民俗石制品类等。(八)原始宗教文化与崇拜石文化。(九)石文化的衍生与外化:与石文化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等文化现象。
广西红水河流域、邕江流域等流域史前文化遗址十分丰富。大量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邕江流域以及左江、右江流域一带已经有了人类居住,有了原始农业和渔猎生活。红水河流域、邕江流域等发现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以及历代各种石斧、石铲、石锛精品、史前穿孔石器以及各时代各种石秤砣、石权、石圈、石鱼网坠、石制劳动工具、一切石制品、石制文化用品、民俗用品以及各时代各种玉石、玉器、造型艺术石、宗教崇拜遗风石的精品,也出产各类天然赏石、奇石精品、各类古生物化石、各类矿物晶体精品等,所有这些都是自然、科学和艺术的宝贵资源,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灿烂的宝贵财富和文化瑰宝。为弘扬中华石文化艺术,保存中华石文化艺术瑰宝,挖掘石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促进石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指导石文化艺术研究、交流、保存、收藏、传承、传播工作,传授与继承中华石文化艺术,引导石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繁荣石文化艺术交易市场,广西东方石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应运而生。业务范围:开展石文化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展销培训、咨询服务;制定石文化评比评级及鉴定标准;编辑信息资料。性质:经过合法登记的非营利石文化学术研究法人机构。主体资格:1、广西民政厅颁发《(法人)登记证书》,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2、公安机关批准《公章准刻证》;3、《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4、《(国家)税务登记证》5、《(地方)注册税务登记证》;6、广西物价局核发《收费许可证》;7、中国人民银行《开户核准通知书》;8、广西版权局颁发《作品登记证》。
目标:“保存交流石文化,历史底片荟萃传世瑰宝;研究传承石,历史文化遗产承载华夏文明。”将全力打造21世纪合法规范的真正意义的石文化权威学术法人机构。归纳起来十二个字:“合法规范、权威引领、保存永恒”。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供石,石玩,日本称之为水石,韩国称之为寿石,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包括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奇石具有观赏、收藏及科研价值。
&&&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
十二个方面,更主要是要从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去把握奇石之美。
&&&& 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千百年来,国人的爱石、搜石、藏石、品石之风源远流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赏石文化。并进而影响到海外诸国家和地区,时至今日,赏石渐成国际潮流。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天然奇石爱好者,并成立了国际爱石协会,国际自然艺术石爱好者协会等国际性赏石团体。
奇石溯源:
&&&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人类的祖先从旧石器时代利用天然石块为工具、当武器,到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从营巢穴居时期简单地利用石头为建筑材料,到现代化豪华建筑中大量应用的花岗岩、大理石装饰材料;从出土墓葬中死者的简单石制饰物,到后来的精美石雕和宝玉石工艺品;各种石头始终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时代,逐步定向现代文明,直至久远的未来。古今一切利用石头的行为及其理论,就构成了石文化的基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文化现象不分古今、中外,是全人类所共有的。
&&&&赏石文化则是人类石文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块(而非石制品)为主要观赏对象,以及为观赏天然奇石而,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原则与方法。因此,其发展历史要比广义的石文化史要年轻得多,晚得多。而且由于东、西方民族在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显著差异,东方赏石文化与西方赏石文化是分别经历了各不相同的发展道路而形成的,其内容和特色在许多方面也截然不同。一般来说,东方赏石文化比较注重人文内涵和哲理,有比较抽象的理念和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其观赏主体(自然石种、天然石形)往往丰富多彩,甚至可随心所欲、因人而异;而西方赏石文化则比较注重科学和历史的内涵,有比较直观、明确和科学的理念,其观赏主体常以各种动植物化石和多姿多彩的矿物晶体与标本为主。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东方赏石文化实际上是东方民族传统文化(感情、哲理、信念和价值现)在现赏石领域中的反映与延伸;而西方赏石文化则主要是某些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在具观赏价值的自然物(石头)方面的展示和印证。
&&&&中国是东方赏石文化的发样地。在以自然奇石(而非石制品)为现货对象的话动方面,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据《阔子》载:“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现焉。”其实,远在此前的商、周时代(公元前廿世纪),作为赏石文化的先导和前奏——赏玉活动就已十分普及。据史料载:周武王伐封时曾“得旧宝石万四千,佩玉亿有万八”。而《山海经》和《轩辕黄帝传》则进一步指出:黄帝乃我国之“首用玉者”。由于玉产量太少而十分珍贵,故以“美石”代之,自在情理之中。因此,中国赏石文化最初实为赏玉文化的衍生与发展。《说文》云:“玉,石之美者”,这就把玉也归为石之一类了。于是奇石、怪石后来也常跻身宝玉之列而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上贡物品。《尚书·禹贡》曾载:当时各地贡品中偶有青州“铅松怪石”和徐州“泗滨浮磐”。显然,这些300O多年前的“怪石”和江边“浮磐”都是作为赏玩之物被列为“贡品”的。很可能这就是早期的石玩,即以天然奇石(而非宝玉或石雕、石刻制品)为观赏对象的可移动玩物。
&&&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园圃(早期园林)的出现,赏石文化首先在造园实践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秦、汉时代古籍、诗文所描述的情景得知,秦始皇建“阿房官”和其他一些行官,以及汉代“上林苑”中,‘点缀的景石颇多。即使在战乱不止的东汉(公元一、二世纪)及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代(公元三一六世纪),一些达官贵人的深宅大院和宫观寺院都很注意置石造景、寄情物外。东汉巨富、大将军梁冀的“梁园”和东晋顾辟疆的私人宅苑中都曾大量收罗奇峰怪石。南朝建康同泰寺前的三块景石,还被赐以三品职衔,俗称“三品石”。南齐(公元五世纪后叶)文惠太子在建康造“玄圃”,其“楼、观、塔、字,多聚异石,妙极山水”(《南齐·文惠太子列传》)。1986年4月,考古学家在山东临肪发现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魏威烈将军长史崔芬(字德茂,清河东武人)的墓葬,墓中壁画多幅都有奇峰怪石。其一为描绘古墓主人的生活场面,内以庭中两块相对而立的景石为衬托,其石瘦峭、鼓皱有致,并配以树木,表现了很高的造园、缀石技巧。这幅壁画,比著名的唐朝武则天章怀太子墓中壁画和阎立本名作《职贡图》中所绘树石、假山、盆景图,又提早了100多年。可见,中国赏石文化早在公元二世纪中叶的东汉便开始在上层社会流行;到南朝(五、六世纪),已达相当水平。
&&&&公元六世纪后期开始的隋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又一个社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赏石文化艺术昌盛发展的时期。众多的文人墨客积极参与搜求、赏玩天然奇石,除以形体较大而奇特者用于造园,点缀之外,又将“小而奇巧者”作为案头清供,复以诗记之,以文颂之,从而使天然奇石的欣赏更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这是隋唐赏石文化的一大特色,也开创了中国赏石文化的一个新时代。曾先后在唐文宗李昂、武宗李炎(九世纪初、中叶)手下担任过宰相的牛僧孺和李德裕,都是当时颇有影响的文人墨客和藏石家。李德裕建“平泉山庄”,其中的怪石与奇花异树在当时就极负盛名,号称各地奇石“靡不毕致”,而奇石品种之多,仅有名号者既达数十余种。李德裕“平泉山庄”和诗人王建的“十二池亭”在造园艺术和景石,点缀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大诗人白居易不仅有许多赏石诗文,他的《太湖石记》更是反映唐代赏石盛况及文化水准的代表作之一。白居易在文中最早介绍了古代赏石品级的分等情况。他首先记述了好友、逐相牛僧孺(封号“奇章郡公”)因“嗜石”而“争奇聘怪”,以及“奇章公”家太湖石多不胜数而牛氏对石则“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情形,接着称赞了牛僧孺藏石常具“三山五岳、百洞千整……尽缩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的妙趣;最后还介绍说:“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于石阴。曰:‘牛氏石甲之上,乙之中,丙之下’……等。在白居易眼里,牛僧孺实为唐代第一藏石、赏石大家。
&&&&宋代(十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末)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代,北宋徽宗皇帝举“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由于皇帝的倡导,达官贵族、绅商士子争相效尤。于是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的时尚。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如米带(字元漳)、苏轼(号东坡)等赏石大家,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舜钦等文坛、政界名流都成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收藏、品评、欣赏奇石的积极参与者。宋代赏石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许多赏石专著,如杜绍(字季阳)的《云林石谱》、范成大的《太湖石志》、常懋的《宣和石谱》、渔阳公的《渔阳石谱》等。其中仅《云林石谱》便记载石品有 116种之多,并各具生产之地、采取之法,又详其形状、色泽而品评优劣,对后世影响最大。又据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录集·怪石辨》载:“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足见当时以”怪石”作为文房清供之风已相当普遍了。
&&&&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的北宋米带(字元肆)是11世纪中叶中国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他不仅因爱石成癖,对石下拜而被国人称为“米癫”,而且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长期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皱”四字诀。其实当时癖石者甚众,米带只是其中之一罢了,“爱石而癖”绝非米氏所独钟者。据文献载:“米尝守涟水,地接灵壁,蓄石甚富,一一加以美名,入室终日不出。”当时有位监察使叫杨杰的,“知米好石废事,往正其癖”。但正当他老先生振振有词地教训米带时,“米径前以手于左袖中取一石,其状嵌空玲珑,峰峦洞穴皆具,色极清润。米举石宛转翻复以示杨曰:‘如此石安得不爱?!’杨殊不顾,乃纳之左袖。又出一石,叠峰层峦,奇巧更胜,杨亦不顾,又纳之左袖。最后又出一石,尽天画神楼之巧;又顾杨曰:‘如此石安得不爱?!’杨忽曰:‘非独公爱,我亦爱也!’即就米手攫得径登车去。”这个故事十分生动有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米家奇石多小巧玲咙、富于山水画意的天然特色,和当时上层社会爱石、藏石的浓厚风气。
&&&&元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均处低潮,赏石雅事当然也不例外。大书画家赵孟 (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是当时赏石名家之一,曾与道士张秋泉真人善,对张所藏“水岱研山”一石十分倾倒。面对“千岩万壑来几上,中有绝涧横天河”的一拳奇石,他感叹“人间奇物不易得,一见大呼争摩娑。米公平生好奇者,大书深刻无差讹。”这一时期,在赏石理论上无大建树。
&&&&明清两朝(十四世纪中叶以后)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从恢复到大发展的全盛时期。在这数百年间,中国古典园林从实践到理论都已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明代著名造园大师计成(字无否)的开山专著《园冶》;明·天年间王象晋的《群芳谱》;明·李渔的《闲情偶记》;明·文震亨的《长物志》等相继问世。他们对园林堆山叠石的原则都有相当精辟的论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长物志》)之说,至今仍是‘小中见大’的典范。明·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异石论》,张应文的《清秘藏·论异石》,尤其是万历年间林有麟图文并茂、长达四卷的专著《素园石谱》等,更是明代赏石理论与实践高度而全面的概括。林有麟。不仅在《素园石谱》中绘图详细介绍了他“目所到即图之”、且“小巧足供娱玩”的奇石一百一十二品;还进一步提出:“石尤近于掸”、“芜尔不言,一洗人间肉飞丝雨境界”,从而把赏石意境从以自然景观缩影和直观形象美为主的高度,提升到了具有人生哲理、内涵更为丰富的哲学高度。这是中国古代赏石理论的一次飞跃。
清·沈心(乾隆年间人,自号“孤石翁”)的价怪石录》,陈元龙的《格致镜原》,胡朴安的《奇石记》,梁九图的《谈石》,宋的《怪石赞》,高兆的《观石录》,毛奇龄的《后现石录》,成性的《选石记》,王的《石友赞》,诸九鼎的《石谱》和谷应泰的《博物要览》等数十种赏石专著或专论,共同把中国传统赏石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长篇小说《石头记》(即《红楼梦》) 的出现,北京圆明园、颐和园的建造,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赏石文化在当时社会生活与造园实践中的生动反映。
近代中国的赏石专著以民国初年章鸿钊的《石雅》和三、四十年代王猩酋著《雨花石小记》,张轮远著《万石斋灵岩大理石谱》最为著名。其中章氏《石雅》首次应用了近代科学的一些观点,对我国传统赏石文化与西方赏石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比较和分类论述;张轮远的《万石斋灵岩大理石谱》虽然主要论述的对象只限于雨花石和大理石两类石种,但其“灵岩石质论”、“灵岩石形论”、“灵岩石色论”、“灵岩石文论”、“灵岩石象形论”,以及其等次、品级划分与理论,实为各类观赏石种所普遍适用的原则,与今人论及天然奇石的四大现赏要素“形、色、质、纹”一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代中国赏石文化在海峡两岸近年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主要的标志是各种赏石展览、专业展馆、学术团体和专著书刊的大量出现;其势有如雨后春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专门经营石头的生意也应运而生并空前繁荣起来,在许多地方还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产业。
  据笔者估计,全国各地现有各种爱石、赏石、奇石、石玩、石艺、山石、雅石、盆景方面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大大小小当在1000个以上;许多省(市)还形成了省(直辖市)、市(地区、州)和县(区)三级学术团体网络,如广西、广东、湖北、江苏、浙江、上海、河南、四川等等省(市)。台湾省内几乎各县、市都有这种团体。南京、武汉、广州、上海、柳州、桂林、南宁、梧州、宜昌、洛阳、郑州、北京、天津等一百余个城市,都有许多官办或民间的专业石展馆,其中尤以南京中华奇石馆(以雨花石为主),武汉中华奇石馆和柳州八桂奇石馆、柳州鱼峰石玩精品馆等三十余家专业石展馆最有影响。赏石专著、画册、报刊和资料汇编等多达数十种。其中影响较大者,有桑行之等编辑的《说石》,李雪梅主编的《中国古玩辨伪全书·石玩篇》,贾样云撰写的《中国收藏与鉴赏·中国观赏石之收藏篇》,刘水编著的《南京雨花石》,袁奎荣等编著的《中国观赏石》和赵有德主编的《柳州石玩精品》(共三辑)以及刘翔编著的《石玩艺术》等。台湾省内近年赏石著述颇丰,在大陆可见到的以蔡丁财的《石之美》、《台湾石头的故乡》和张丰荣的《雅石铭品欣赏》较有影响。
  现代中国赏石文化与活动,海峡两岸当前都面临着商品化和传统赏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两大课题,并且围绕着这两大课题,正在赏石界引发着一系列的争论。
  其一是:奇石(或雅石、石玩)是否应该商品化?反对者说:商品化动轨为钱,已属不雅,更有悼于赏石的传统和本意,赞成者则以为:只有商品化才能使赏石文化及活动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交流与发展,这是大势所趋。
  其二是:一些人认为:中国传统赏石理论“太抽象”、“太玄”、“不够科学”,因而主张向“国际”(实指西方)赏石理论靠拢,促其实现“科学化”。而反对此说者则指出: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和背景本来不同,中国传统赏石理论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含蓄、浪漫、富于想象力为特色,与欧美西方以各种矿石、化石等科学标本为主要观赏对象的直观性赏石活动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两者根本不能互相取代或“靠拢”,就如油画理论不能取代国画技法,西医无法理解中医的阴阳、气血、性味、经络、脉象理论一样,大可不必把人忧天或妄加褒贬。
  上述这种分歧,加上赏石者各自知识结构和经历的差异,反映在观赏石的分类这一重大问题上,当前国内大致有三种基本主张:一为传统的以产地和观赏特性为分类依据,如太湖石、黄河石、灵壁石、英德石、墨石、黄腊石、彩霞石等称谓;持此论者多以园林工作者为代表。二为按现代地质科学的岩石分类理论来划分观赏石种,如石灰石、方解石、砾石、沙岩、页岩、玄武岩、花岗岩等等,持此论者常以地矿部门人士为代表。三为按美学、画论标准来划分观赏石种,如景现石、象形石、抽象石、造型石、图案石、工艺石等等;持此论者多为文化界和受文化界人士影响较大的准文化界人士。此外,还有许多人常持混合型的分类方法,即信手拈来,各取所好,随意性更大;持此态度者不仅人数不少,且社会成分复杂。这种“论出多门”的状况,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赏石理论正处在一个继承与发展的激烈冲突、并逐步走向自我完善的新阶段。
  广西是中国当代赏石文化比较普及、比较发达的省(区)之一。柳州市在某种意义上,又是广西赏石活动的先驱。当然,这主要得力于柳州附近的奇石资源特别丰富,石种较多,而且在历史上起步较早。唐代著名文学家、想家、政治家柳宗元在“山多人少”的柳州任刺史期间,整日“与木石为徒”,就曾发现柳州近郊龙壁山“有秀石可砚”,并将其馈赠远在千里之外的好友刘禹锡。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看到柳州的山川怪石,也十分为之倾倒,在其《游记》中记述甚详。解放后,早在六十年代初期,柳州园林部门便开始以当地盛产的山石为材料制作盆景,经广州交易会出口国外。七十年代初又较早克服“文革”的干扰,在国内率先恢复生产,把当地盛产的类太湖石、花石和钟乳石等加工、配座,制成“石玩”产品参加广交会,并因连创佳绩而轰动一时。随着园林部门在本市陆续举办的一系列石展和比赛,柳州市民赏石活动也逐渐蔚然成风,终于在八十年代走向全国,并先后到香港、新加坡、日本、泰国等地举办展览。柳州市现有石玩爱好者近万人,自发组织了四个全市性的群众学术团体和十余个单位级的基层团体。其中以园林部门领导的“柳州市奇石研究会”会员人数最多、实力最强、影响最大,并曾主持评选、认定了柳州市首批石玩艺术名家、藏石名家和一百余件地方名石。在1994年“第二届中国赏石展”中,全国23个省(市)133个代表团参展,柳州市就有480件作品获奖,占获奖‘总数的63%,充分显示了它的实力和水准。在赏石理论方面,柳州人根据他们对天然奇石“形、色、质、纹”四大观赏要素的认识,提出“一个完整的石玩作品,必须做到‘形、色、质、纹、座、名’六者互相协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同行的认可。
  柳州仅仅是当代中国赏石文化大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通过柳州市民赏石活动的普及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测到全国赏石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和态势:即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逐步创新和完善;但任何创新和发展都绝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或背弃。
奇石命题的作用与意义在于点化主题,表达情意,拓宽境界、升华神韵、加深印象。关于奇石命题的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有题与无题
&&&&有题,命题得好,可体现上述作用和意义。命题不好,会损坏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歪曲其内涵,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无题可使欣赏者不受作者“先入为主”的限意约束,可任由想象,驰聘遗思,也利于作品意蕴的再发现和形象的再创造。其实,题还是有的,只不过在欣赏者各自脑子里不标出来而已。从这个意义来说,无题即有题。
2.有法与无法
&&&&命题无定法,大画家石涛说的“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也适用于奇石命题。意即不要有什么规定性的框框。顺其作品的内涵及观赏者的审美心理及作者在整个创作过程的思路等规律去命题是无法之法。
3.有限与无限
&&&&作者若仅限于作品外露形象和限于作者所发现的内容和意蕴,那么命题的容量是有限的。若着意在深入发掘作品的社会内涵,让其抽象化,以及汇集广大观赏者的观感,综合其意见去粗取精之后,所命之题境界就可以是无限的了。
4.含蓄与晦涩
&&&&命题贵在含蓄,即情在意中,意在言外,使观赏者通过深思、联想,能够领会到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及作者意图的。晦涩就是迷离恍愧,捉摸不透,百思不解,偏离主题,故弄玄思的代名词。
5.贴切与牵强
&&&&贴切就是作品等于命题两者吻合无缝。做到了这点,就体现了作者对命题的严肃认真、对欣赏者负责的态度。牵强就是牵鹿充马的敷衍作风和自以为是的主观意志及离的放矢的低能“箭术”。
6.引导与填鸭
&&&&引导式的命题是相信和尊重观者的智慧的一种做法。利于观者和作者的思路交流。有如浏览溶洞,观者在导游的前引下,用自己的“脚”即经过自己动脑,进入作品意境,就会平添无穷兴味。“填鸭”则反是。
7具象与抽象
&&&&奇石作品造型有具象的有抽象的。命题时往往容易具象作品命具象题。如象鹰题鹰,似狗题犬。命题是可以逆向思维的,即具象作品命抽象题,抽象作品命具象题。如象狮,虎,可题“雄风”,一块卵状红石,可题“酒过三巡”。
8.应时与随俗
&&&&这里说的应时,是指的命题要反映时代精神,而不是那种低庸的时鬃。这里说的随俗,是指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要考虑群众的欣赏能力和习俗,而不是随和市井陋习。如在奇石商品化时,港商喜欢一些带吉庆兆头的,就不要题带政治术语的命题了。
9.字少与字多
&&&&命题的字数,在能切题达意的前题下,一般凝炼些好。对字数的提炼也就是对作品意蕴的高度概括。既要含蓄,又要简明,是须要“捏断几根须”的。为此,必须学习古文、古典诗词。命题的字多少,也要看情况,不是凡多都不好。当多则多,只要能达意而不伤意,也是可以用的。
10.共性与个性
&&&&奇石艺术作品的命题与其他艺术的命题大都有共同之处。就必须刻意追求奇石命题的特殊性即个性。奇石艺术作品以自然美、抽象美见长,是高层次艺术。知音者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都比较高,因而提名时要从朴实、概括、古雅上下功夫。
东方奇石的文化渊源
奇石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课题中永恒的母题。无论从哪个角度涉足,再往哪个方向延伸,总有千丝万缕的说法把奇石与各种文化现象联系到一起。
奇石世界林林总总,文化表像形形色色。西方人思维严谨科学,因而偏爱矿物晶体与化石。东方人讲究情调浪漫,大多喜爱观赏石。在观赏石(包括日本的水石,韩国的寿石)这个大家族中,文化走向最为奇特的,莫过于磐石,灵石与禅石了。
磬石在早期是被人作为乐器使用的,当着奇石赏玩是稍晚一点的事。它给人的大致印象是“细刚脆”,即石质细,硬度高,形骨而有力道,“叩之,铿然有声”。清代赵尔丰比情它说:“石体坚贞,不以柔媚悦人,弧高介节,君子也,吾得以为师。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叩之温纯,& 良工也,吾乐与为友”。磬石恰如外柔内刚的君子,在春秋时代就被孔圣人本来与人的品德挂上了钩,叫做“比德”。它代表着文人的气节,“宁为五碎,不为瓦全”,“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寄托着儒家“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干天下的道德观念。南京旧明皇宫有一方石,相传为明咸祖朱核叔篡侄位时,大臣方孝儒不屈不服撞头而绝,血渗于石,是谓“血迹石”。想想屈原老夫子在泪罗江愤而殉国时,怀抱中与他相伴投水的那块,恐怕也是磬石吧。,当年诸葛亮独坐隆中“抱膝石”上长吟远啸,名为隐居,但“未尝颈史忘天下事焉”,“满怀幽意有谁知”?
孟浩然在襄阳西边的万山潭写道:“垂钩坐磬石,水清心亦闲”。其实他坐在具有儒家情结的“磐石”上面,心如何闲得下来’& “天下兴亡,巫婆匹夫有责”啊,他闲中有待,时时都在准各玲出山寻找一层抱负的机会呢,只是时运不济而罢。
灵石,大体说来就是展现有山水人物,& 日月星辰等等,以图纹搅胜或以造形见长的各种奇石。其中的精品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真乃鬼斧神工,天音之作。品尝此类奇石,令人浮想联翩之余,领略到大自然犀汁犀味的美感与激情苗洋的快感,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活的怡然兴趣。因而灵石颇得道家的青睐。老于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崇尚清淡无为,提倡返朴归真,喜欢超身物外。庄子梦蝶,张果老例骑毛驴儿等都反映了道家遭遇自在的风乘。大上老君守着丹妒儿,为的是长生不老。遍观道家们的活动轨迹你会发现,他们“安贫乐道”,在物敢世界,他们更看重的是,于平淡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妙。灵石以小见大,再现自然于咫尺之间,一看让人坐不住,再看使人热血沸腾,陶陶然不能自己,牵引,着人们的思绪回归自然,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调,在这一点上,灵石与道家是相通的。昔闻庞公远避宫府深居鹿门山,开岩扉栖幽洞卧石床,自得其趣,看来庞老先生身上也有道者之风啊!
禅石则又不同,它石面清纯脱俗,古朴老气,线条简练,色彩反差大,图纹干净利索。“康园石谱”的作者林有麟说:“石尤近于禅”。“芜尔不言,一洗人间肉飞苎雨境界”。”人们在赏读禅石的同时,会将五内俱存的浮躁虚气一扫而去,顿生清凉之意清醒之感,让你心定神宁脚踏实地。禅字有滴血祭坛的味道,也有镇邪猛兽的意思。禅与佛相通,弗字有用夹板匡正的本意,禅字的引,申和定义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恐怕还是禅坐禅定样机等等,说到底就是静下心来。记得原来臂见过一方很有意思的奇石叫“达摩面壁”,这个壁肯定就是石壁了为什么要面壁?想起了另外一个词“面壁思过”,思过与面壁有什么关系?原来石壁有禅性啊,它可以帮你反思反醒,帮你去除杂念呢!面对一块禅石,你读它读到妙处时,它也在读你哩。那时你感觉面对的不是石头,而是你所敬仰的严师是你所亲近的益友,你在向他倾诉向他讨教,此时的你心静如水心地坦葫,在瞬间实现与石的沟通,达到心石文融,产生豁然开朗和无比愉悦的神妙悟感。人说读石看三境:物境。意境与心境。赏石有三玩:眼玩、手玩和心玩。那读禅石就是进入了心境用心在玩,赏玩禅石也就成为赏石的最高境界。相传苏东坟当年看望米瘴路过襄阳,从汉江觅得一块“雪浪石”(今水墨石),赠与大主持佛印和尚,如今存于镇江金山寺,说明汉江水墨石的禅来是很浓的。郧县的陈伟先生干脆说,水墨石就是禅石。水墨石投佛教的缘,禅意又可文人们的口,文人与禅意的撞击,闪现出新的文化原创,难怪上下几千年“古隆中新襄樊”佛光远播文人荟萃了。
&“石,盐人多矣”。当你心态脆弱时读读磬石,心绪消沉时赏赏灵石,心情浮躁时玩玩禅石,对身心可能有所脾益。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某块具体的奇石来讲,是不是磬石、灵石或者禅石,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历。知识及心态的差异都可以引申出见解上的差别,这是很正常的。然而好石能否读出来,韵味能否品出来,最终还要在文化底蕴上见功夫。
中国奇石文化史
  中国战国时代的《尚书》中有一篇《禹贡》,专门记述各区域山川分布、交通、物产状况以及贡赋等级。内中指出泰山山谷中产怪石,并将怪石列为进贡物品之一。这说明先秦时代统治者对“怪石”就已产生浓厚兴趣,并有了一定数量的需求。有奇石,必然会出现石迷、石痴。古人“癖石者”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则属春秋时代《阙子》里面记述的这样一个亦庄亦谐的故事: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即梧宫之台。 梧宫,齐国宫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县西北)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以特牲,革匮、缇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主人大怒,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坚。
  中国战国时代的《尚书》中有一篇《禹贡》,专门记述各区域山川分布、交通、物产状况以及贡赋等级。内中指出泰山山谷中产怪石,并将怪石列为进贡物品之一。这说明先秦时代统治者对“怪石”就已产生浓厚兴趣,并有了一定数量的需求。
  有奇石,必然会出现石迷、石痴。古人“癖石者”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则属春秋时代《阙子》里面记述的这样一个亦庄亦谐的故事:
  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即梧宫之台。梧宫,齐国宫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县西北)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以特牲,革匮、缇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主人大怒,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先秦时代,民间罕有收藏奇石者,癖石者被视作“愚人”,“燕石”等同粗陶器。“宋之愚人”是因燕石之美才精心收藏的。因此,当有人将石视作不值钱的商品,他便“大怒”,骂他们有小商人的势利眼,人匠般的粗顽心。宋之愚人,大可作为后世“石痴”们真正的祖师。燕石,燕山所产石。《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晋代郭璞《注》曰:“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可见,燕石是一种有着玉一般质地和五彩纹理的美石。   先秦时代,有关奇石的记载还是零星散见的,对奇石的描述也语焉不详,但先秦诸子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却为我国的赏石理论奠定了基础,我国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受儒、道思想影响较深的国家,赏石玩石的雅事流风绵绵,历久不衰,也和这种坚实的理论基础密不可分。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论诗,主张“温柔敦厚”;论文,主张“文持彬彬(质文兼备)”;论乐,主张“雅乐”,这些理论对后人赏石追求“造型雅致”观念的形成极为重要。此外,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学说,也使得“奇石是一种缩景艺术“有了理论依据。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崇尚自然,反对雕琢堆砌,反对矫揉造作,更是后世赏石家们最为推崇的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对奇石的采治、养护等实践操作中。
  秦汉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奇石的记载,还多局限于皇家宫苑和贵族园林。如秦始皇的阿房宫,西汉王朝的未央宫、上林苑,汉梁孝王的兔园(梁园)等,都用了大量的观赏性奇石加以点缀或堆砌假山。
  值得注意的是,到魏晋南北时期,奇石从园囿中构筑假山的局限中脱颖而出,开始成为独立欣赏的对象。《南齐书.文惠太子传》介绍,文惠太子开拓园圃的同时,还在“楼观塔宇”中,“多聚奇石,妙极山水“。但这只是个别例子。
  在南北朝之前,“奇石”收藏,还只能说是处于一个朦胧时期。如:被后世文人尊奉为赏石祖师陶渊明,也不过拥有一块“醒石”而已。相传陶潜宅边赏菊之余,便诗兴大发。他见此石有醒脑提神之独特功效,就给它取名为“醒石”。此举引得后人艳羡不已。其实,严格说来,此石跻身于供石之林还是勉强的,它是能归在较为广泛的奇石范围之内。
  形成期
  隋唐时代开始,收藏奇逐渐形潮流。帝王贵族以奇石装缀宫苑之习未变。
  唐代藏石形成潮流的主要标志是,那些具有艺术家气质的文人雅士或官宦,取代了帝王贵族,成为赏石界主流。他们将奇石引向民间,引进书房客厅,闲时面对奇石,流连不已,并由此勃发诗兴。
  唐代也是赏石理论开始成的时期,其要点如下:
  1、 始评品奇石的高下等次。白居易评石,以太湖石甲等,罗浮石、天竺石次之。牛僧孺将其石按石之大小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每等按其品第之高下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将品第结果铭刻于石之背面。
  2、 赏奇石的一些术语开始出现,并作了阐述。
  3、 在与顽石交流,要爱惜敬重它。牛僧孺对奇石的态度就是“待之如宾,亲之一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
  4、 通过养石、赏石,提高自身的修养。白居易就提倡所谓“爱石十德”:养情延爱颜,助眼除睡眠,澄心无秽恶,草木知春秋,不远有眺望,不行入岩窟,不寻见海浦,迎夏有纳凉,延年无朽损,弄之无恶业。
  中国的奇石文化从唐代开始,还影响到了周边国家,与唐代关系密切的新罗国(今韩国)就直接借鉴了唐代园石布置法。及至今日,韩国仍保留着不少唐代流行的“峰石”,陈列在年代久远的宫殿和寺庙里。
  繁荣期
  宋代,国势长衰,丧失了汉唐社会蒸蒸日上、开放甚至扩张的优势,加以朋党之争愈演愈烈,文人、士大夫的心态,也由唐人之向外投射型为主转为内省型为主。这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影响甚巨。气势较收敛,技巧更细腻,是宋代文艺的重要特征,宋诗、宋文如此,赏石、藏石的情况也如此。由于奇石艺术是一种内省型、发现型、赏玩型的艺术,所以在宋代发展较快,而且终于造就了宋代奇石艺术这样一个黄金时代。现有资料表明,至晚在北宋,中国的奇石文化已影响、远播及日本,启迪了日本“水石”玩赏的思想。至今,日本较著名的寺院仍保存着历史悠久的名石。
  鼎盛期
  明、清是我国古代奇石文化集大成的时期。其表现为,一是品石专著层出不穷,赏石理论更为完整严密。二是收藏奇石已不再是士大夫阶层的专利,一些将校士兵、贩夫走卒、农夫工匠、乃至未成年的学生,也走进了这个高雅的行列。
  明、清流传至今的石谱、石录、石赞在十种以上,这还不包括多种专谈印章石、砚石的专著。
奇石,天地山川之精华,遍布中华千岭,藏于神州万壑,为文人所叹慕,令游人所向往。而大凡饱览过音乐石、臭石、晴雨石、香石、笑石这些令人费解奥秘的人,无不为之惊叹。&&& &&& 音乐石:在湖北省神农架朝阳乡西坡村,其形如粗柱。每年年初至7月这段时间,常常从石缝中传出锣、鼓、唢呐等乐器的演奏声,7月以后乐声停止,次年初又开始“演奏”,年复一年。&&& &&& 臭石:明代嘉靖年间由射洪人杨最在云南做官时,从云南带回后放在金华镇江南街一小院内。解放后,射洪县文化馆将此石收藏于金华山。这块石头形如人脑,表面微光,色泽青灰,若以铁器击之,臭气顿出,因此而得名。&&& &&& 晴雨石:在重庆马武乡安田坝,它能准确预告方圆几十里天气变化的情况,据当地人讲,当水珠汇集于该石表面的某一方时,就预示那一方将要下雨;当水珠布满该石时,就预示四面八方都要下雨;若石头冒蒸汽,则预报多云有雾,十分准确。&&& &&& 怕痒石:在四川石柱县新乐乡的拗石湾,有两块上下相连、耸立于地的巨石,游人只要触摸到它那“痒处”,它便会发出“咯咯哈”的笑声,10米内都能听见,还可以看到它那笨拙的“摇头”样。这两块巨石均成燕尾形,上面一块有4立方米,下面一块露出地面5立方米,两石衔接处约1米宽。有6个成年人曾试图摇动它,它却纹丝不动。但只要用一个手指按在上石一个小眼中,上石便会左右晃动,并随即发出似笑的声响。
奇石的颜色与健康
奇石可分为“无彩色奇石”和“彩色奇石”两种:“无彩色奇石”是指黑色、白色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灰色奇石;“彩色奇石”,是指以上三种色之外的各种颜色奇石 。这其中的红、黄、橙、紫属于暖色奇石,而绿、蓝、黑、白、灰则属于冷色奇石。不论是暖色奇石还是冷色奇石,它除了能增添人的审美情趣外,还会对人的心身起 到疏导和医疗的作用。
&&& 奇石的颜色之所以能在人的心理上起作用,是因为不同的颜色不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且还会使人的“脑垂体”分泌出一系列“甾体类”的化学物质,它们进入血液后,会对人的情感、行为和健康产生影响,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 奇石的颜色均是天然形成,处处流露出一种自然、古朴美,特别容易贴近人的心灵。红色奇石,可使你兴奋、亢扬,令人充满喜悦和希望;它还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特别适宜心理上受到挫伤、对前景心灰意冷之人。橙色奇石可征服不安定感或压抑的心情,有助于胃口大开。黄色奇石有温暖感,能增强人体的活力和欲望;遭遇感情不幸的人,观此,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紫色奇石神秘感很强,它能发挥你的想像力,提增直觉,增进灵性;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增长。它可使孕妇心情愉悦,从而为胎儿创造极佳的发育环境。绿色奇石能除烦躁,有同情和亲切感;它会使“心猿意马”之人逐渐变得宁静、平和。它能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起到护眼的作用。蓝色奇石较罕见,它除了有清爽、恬静之感外,还有使心胸开阔和治疗、预防感冒之功。它尤适宜思维呆滞,悟性欠佳之人。白色奇石有一种明快感,能熨平心中的郁结,使心情舒适。而黑色奇石则能让浮躁的心态趋于沉静,又显肃穆、庄重之情。很多时候,我们凭着直觉所选择某种颜色的奇石,这恰恰正反映出自己身体内所需要的特质;而当我们对某种颜色的奇石产生厌恶时,这也反映出自己的心理曾受到过某种暗伤;这自然要引起当事者的注意。
&&& 虽说奇石的颜色有疗效,但使用不当也会代来负面影响。红色奇石过多或观之过久,则会使你神志紊乱;紫色奇石过多常常产生压抑和不安,使人嗜睡;蓝色奇石过多或颜色过重,则会呈现冷酷和悲伤之情;白色奇石过多会让人感到苍白和茫然;黑色奇石少则静心,多则会产生烦闷、恐怖之感。两种颜色以上的奇石,虽说斑斓绚丽、多生梦幻之情,但颜色过多、过杂,主题又不突出的画面,往往会导致人们过度兴奋和烦躁,容易引起“口舌之争”。
&&& 所以说,不论是暖色奇石或冷色奇石,在室内摆放多少,应以恰到好处为宜;少许的色块也能给居家带来宁静、和谐、舒适和温馨。冷色奇石适宜摆在向阳房间,而暖色奇石可摆放在背阴房间;老年人或体弱者的房间宜摆放暖色奇石,而年青人的房间宜摆放冷色奇石;家庭人口多,宜摆放冷色奇石;而人口少、易感寂寞的家庭,宜摆放暖色奇石。因为暖色属阳,除了能增加热烈气氛之外,从古自今一直被推崇为吉祥、富贵之色;人们期望这些颜色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祥和;而冷色属阴,它对过度的激情可以起到镇静作用。这其中的黑色、白色和绿色、蓝色在中国古代被贬为“凶色”和“贱色”,为人们所禁忌。
&&& 奇石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瑰宝,其价值不单单体现在浑然天成的艺术造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给人类带来的喜悦、吉祥和安康,要远远胜过其艺术价值。这是我们的奇石收藏者所始料未及的。
奇石的颜色与健康&&& 奇石可分为“无彩色奇石”和“彩色奇石”两种:“无彩色奇石”是指黑色、白色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灰色奇石;“彩色奇石”,是指以上三种色之外的各种颜色奇石 。这其中的红、黄、橙、紫属于暖色奇石,而绿、蓝、黑、白、灰则属于冷色奇石。不论是暖色奇石还是冷色奇石,它除了能增添人的审美情趣外,还会对人的心身起 到疏导和医疗的作用。
&&& 奇石的颜色之所以能在人的心理上起作用,是因为不同的颜色不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且还会使人的“脑垂体”分泌出一系列“甾体类”的化学物质,它们进入血液后,会对人的情感、行为和健康产生影响,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 奇石的颜色均是天然形成,处处流露出一种自然、古朴美,特别容易贴近人的心灵。红色奇石,可使你兴奋、亢扬,令人充满喜悦和希望;它还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特别适宜心理上受到挫伤、对前景心灰意冷之人。橙色奇石可征服不安定感或压抑的心情,有助于胃口大开。黄色奇石有温暖感,能增强人体的活力和欲望;遭遇感情不幸的人,观此,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紫色奇石神秘感很强,它能发挥你的想像力,提增直觉,增进灵性;有助于抑制肿瘤的增长。它可使孕妇心情愉悦,从而为胎儿创造极佳的发育环境。绿色奇石能除烦躁,有同情和亲切感;它会使“心猿意马”之人逐渐变得宁静、平和。它能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起到护眼的作用。蓝色奇石较罕见,它除了有清爽、恬静之感外,还有使心胸开阔和治疗、预防感冒之功。它尤适宜思维呆滞,悟性欠佳之人。白色奇石有一种明快感,能熨平心中的郁结,使心情舒适。而黑色奇石则能让浮躁的心态趋于沉静,又显肃穆、庄重之情。很多时候,我们凭着直觉所选择某种颜色的奇石,这恰恰正反映出自己身体内所需要的特质;而当我们对某种颜色的奇石产生厌恶时,这也反映出自己的心理曾受到过某种暗伤;这自然要引起当事者的注意。
&&& 虽说奇石的颜色有疗效,但使用不当也会代来负面影响。红色奇石过多或观之过久,则会使你神志紊乱;紫色奇石过多常常产生压抑和不安,使人嗜睡;蓝色奇石过多或颜色过重,则会呈现冷酷和悲伤之情;白色奇石过多会让人感到苍白和茫然;黑色奇石少则静心,多则会产生烦闷、恐怖之感。两种颜色以上的奇石,虽说斑斓绚丽、多生梦幻之情,但颜色过多、过杂,主题又不突出的画面,往往会导致人们过度兴奋和烦躁,容易引起“口舌之争”。
&&& 所以说,不论是暖色奇石或冷色奇石,在室内摆放多少,应以恰到好处为宜;少许的色块也能给居家带来宁静、和谐、舒适和温馨。冷色奇石适宜摆在向阳房间,而暖色奇石可摆放在背阴房间;老年人或体弱者的房间宜摆放暖色奇石,而年青人的房间宜摆放冷色奇石;家庭人口多,宜摆放冷色奇石;而人口少、易感寂寞的家庭,宜摆放暖色奇石。因为暖色属阳,除了能增加热烈气氛之外,从古自今一直被推崇为吉祥、富贵之色;人们期望这些颜色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祥和;而冷色属阴,它对过度的激情可以起到镇静作用。这其中的黑色、白色和绿色、蓝色在中国古代被贬为“凶色”和“贱色”,为人们所禁忌。
奇石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瑰宝,其价值不单单体现在浑然天成的艺术造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给人类带来的喜悦、吉祥和安康,要远远胜过其艺术价值。这是我们的奇石收藏者所始料未及的。
奇石收藏===收藏奇石,一是可陶冶情趣,将自我融入到大自然中,物我一体,天人合一;二是通过繁荣的市场经济,在贸易中,提高自己的赏石、藏石质量,增加收入;三是育人育己,奇石的文化内涵和自身的美,不仅自己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能令更多的人在其美的艺术氛围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寓教于乐,收藏奇石不仅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奇石收藏多含有个人的好恶和观念,收藏奇石虽无定法,但也有规律可循,从造型:有方圆、大小、抽象者、具象者;从石质:有细腻、光滑者,质地纯净者,粗犷松软者;从色彩:有单色、混合色、五彩色;从图案:有形象藏露,有虚实相兼,有形神兼备;石之内容与主题,全露者会一览无余,全藏者使人莫测。收藏奇石,应全方位、多侧面、对每块收藏品,应做到形有尽而意无穷,切不可拾到篮子里都是菜。====此外,奇石进入市场后,若想有较好的收益率,除了考虑个人爱好及其它条件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第一,选择藏品的最佳时机。在经济不景气时,往往是购入的好时机。第二,藏石在质、形、色、纹、韵几方面越完美,经济价值越高。第三,该藏品是否具有现在未被重视,而在将来被重视的特质?如果有,那么现在购进其增值空间就大。第四,这种藏品的需求热一旦形成,其市场供应量是否会迅速增加?如果是,其盈利的上升空间就很小。另外,品牌意识、名人效应、系列收藏等因素也很重要。社会承认名家,市场则承认品牌。所谓品牌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社会知名度和历史知名度。那些在电视、书报、画册、展评中经常露面并获过大奖或被历史上的名人收藏过的奇石,其增值的空间就大。由于藏石是属于非必需的消费品,其消费量往往受到个人收入增减的影响。因此经济不景气会削弱藏家的实力,限制他们的购买欲望。但中国的奇石市场有些特别。就高档奇石而言,总供应量是不会增加的,而需求人数却迅猛增加。不光中国大陆,凡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连欧美人士也青睐中华赏石。上品石价格长期稳步上升也就理所当然,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在经济滑坡时,精品、名品石价格不降反升。
奇石养护之我见
奇石是需要整治和保养的,这恐怕是玩石入门的人都知道的。但是如何对奇石进行整治和保养却不是所有的奇石爱好者都知道或者说知者甚多的。
&&& 奇石的整治,主要是指对刚采到的原石进行表面处理。如一块新挖出来的石头表面既有泥砂,又有钙质包皮,还有浸泡的杂色,苔藓等。有的江河石、海石则附有青苔水垢、海藻贝类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表面的整治处理。特别是灵壁石,更需要进行整治。据杜绾写的《云林石谱》介绍,人们多以铁刃遍刮。凡两三次,既露石色,即以黄蓓帚或竹帚兼瓷末刷洗。由此看来,多数奇石在上座之前都需要进行表面的整治清洗和处理。
&&& 奇石整治清洗干净后,就可以进入日常养护。日常养护包括对石伤的养护、室外养护和室内养护等。石伤养护主要是指有些奇石在采集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小心碰破损伤石肤石肌的事。如果石伤较明显,可先用金刚石或砂纸进行打磨修理,然后再将原石放置于露天经受日晒雨淋,并定期浇水,时间一长石皮就会自然分化,自然变色,直到整块奇石在质感、色感方面完全调和为止,再上座迁入室内观赏。室外养护主要是指有些奇石新采集来后也最好先在室外供养半年左右,并每日浇水一二次,经常翻动日晒面。室内的养护实际上就是对奇石的永久养护。适应水养的奇石可以两天上水一次,使其经常保持湿润而有生气。不宜喷水的奇石也应经常用手摸或用干布擦试,使其保持清洗和逐渐增加包浆程度。除了水养之外,有的人还喜欢用石油养护。石油可以保持石之光泽,避免石肤气化、风化。一般人们使用的保养油有凡士林、油蜡、上光蜡等。但笔者认为,上油或蜡对长期保养来讲弊大于利,应该避免上油蜡。虽然这样做在短期内可以使石之质地、色感更为突出,但是它相对阻隔和妨碍了石头的“呼吸”,堵塞了石头的毛细孔,阻碍石头呼吸空气中的养料,使石头久久不能显得老气。而且上油上蜡后的奇石有一种造作感,掩盖了石头的本来面目。所以,油养不值得提倡。
&&& 奇石的价值高低与其出土流传年份有极大关系。时间越久,石头色泽越古朴归真,石体会发出成熟的幽光,这种难以用确切语言描述的石表形象,行话称作“包浆”。石头包浆越凝重越好。包浆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长期精心养护自然形成,养护越到位,包浆越凝重。俗语说:“养石即养心。”有奇石置于茶几桌案,在平时喝茶、写作、阅读、看电视的闲暇时经常用双手抚摩,使手气、手润通过毛细作用渗入石肤、石体,久而久之,包浆日渐凝重,石头愈加可爱喜人。
收藏奇石要会养护
(周理)如今,奇石收藏已不算冷门了。奇石也和其他收藏品一样需要养护。如何养护奇石呢?有人喜欢给石头涂一层油漆或者油脂。认为可以使纹理更加清晰,使石表增加光泽。这种养护方法是错误的。奇石之美贵在天然。石头罩上一层漆膜,等于罩一层人工强加的外衣,使石头天然之美丧失殆尽;石头涂上一层油脂令人手不敢触,徒增一种距离感;至于希望通过涂料增加石头光泽,那更为错误。诚然,某些石头要有一定光泽,但人们欣赏的是石头那种天然、温润的光泽。油漆、油脂的光泽闪闪发亮,有人叫“贼光”,为藏石者大忌。
  石头养护,正确的方法是给石头上蜡。上蜡既能使纹理图案清晰,又能使石头更加温润,强化石头的天然之美。
  上蜡之前要先将石头清洗干净,再把石头加热。加热方法是,体量小的可放在锅里煮沸,体量大的可放在蒸汽锅里蒸,也可放在铁板上用火烤,夏天可放在烈日下暴晒。火烤、日晒法应注意石头表面加热均匀;水煮、汽蒸法要注意离开热源后,待石头表面水干才可上蜡。用一块固体石蜡接触热的石头表面,石蜡熔化即可在石头表面涂上一层石蜡,石头冷却,熔化的石蜡也凝固了,上蜡便完成了。
  上蜡时的石头温度以能使石蜡熔化为准(烫手即可),温度过低蜡液不易渗入,冷却后表面起皱,所以温度宜高不宜低。涂蜡量以冷却过程中蜡液能全部被石头表面吸收为度,若发现涂蜡过多,应在冷却之前用干布擦去过多的蜡液;若冷却后才发现涂蜡过多,则要加热去蜡,然后重新上蜡。
  表面粗糙或吸附性强的石头不宜上蜡,如姜黄石、松多石等。
收藏奇石有价值
大自然天然形成的赏石、奇石,是众多收藏品的一类。但是赏石、奇石与其他能用人工制造、生产、制作的收藏品、艺术品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自然界演化历史的象征。  一块天然形成、独一无二的赏石、奇石,是来源于亿万年日月山河的地质变化和作用而形成,它代表和象征着大自然的演化历史,收藏赏石、奇石就是在收藏自然的历史。我们常说人类要回归自然,而拥有一块天然赏石、奇石,就是回归大自然的最直接的体现。
  ◆◇鬼斧神工的“艺术”创造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人们常把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称赞为“鬼斧神工”之作。其实也是经过艺术家创作加工出来的。而天然赏石、奇石的形状、造型、色彩、纹理、质地等,是真正意义上的“鬼斧神工”。它的这些特质是艺术家永远无法复制、创作出来的。因此,天然赏石、奇石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而且带给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哲理思考也是深邃而强烈的。
  ◆◇丰富的文化与科学内涵。  赏石文化起源于中国,历经数千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中国赏石文化。藏石可以激发人们去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热情,激发人们去了解地质科学知识,探索自然、探索宇宙无穷奥秘的热情。
  ◆◇现代文明与文化交流的需要。  藏石不仅成为现代生活中的收藏品、装饰品,而且更成为人们进行礼尚往来中的珍贵礼品。美国总统克林顿于一九九八年访问桂林时,有关单位就以广西珍贵的天然赏石精品赠送克林顿总统,拓宽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新领域。“黄金有价,奇石无价”,收藏奇石,不仅可自娱自乐,玩石增志,还可以馈赠亲朋好友,与其享受自然的乐趣。
  ◆◇投资价值。  尽管不少藏石家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但其藏品的增值可能是客观存在的。一般地讲,奇石所含的美学价值越高,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就越高。当然,奇石收藏的保值、增值有自己的独特性,应遵循“长期持有、高抛低吸、以藏养藏”的基本原则。
真正的收藏是大俗而求大雅
以165万元成交的吴昌硕《花卉屏风》,以693万元成交的陆俨少《杜甫诗意册》,在短期内出现“井喷”行情时,有人似乎顿悟:收藏实在是太赚钱了!于是乎,一时趋之若鹜者众。
&&& 然而,笔者总以为,只将目光盯在收藏品的价钱上、增值上,那是很浅薄的,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经营行为。真正的收藏,是大俗而求大雅,精神的境界通过物质的直观得以承载,物质的价值因丰厚的文化内涵得到体现。
&&& 贾平凹先生说得好:“我们收藏物,同时也被物收藏。”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物的生命相对人类而言,要漫长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藏欲首先是一种心情,收藏的过程本质上是放飞心情的过程。不是吗?当收藏成为对历史的诠释的时候,它也同时进行着对收藏者人生的修补——冲动的叫你冷静,偏颇的让你全面,狭窄的让你宽容……
&&& “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著名文物鉴赏家杨鲁安先生,六十多年前就开始收藏了包括陶瓷器、青铜器、钱币、玺印、书画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然而,他却认为:“文物是国家的财富而非私人财产,为国家为民族保存收藏文化遗产是一个文物收藏者的天职。”他收藏文物的原则是只买不卖,他在捐赠大量文物的同时,又在内蒙古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开设了藏品博物馆——“杨鲁安藏珍馆”。
&&& 无独有偶,鲁迅先生亦曾经是个收藏迷。他主要收集邮票,每每从国外寄木刻图片来的外国邮票中选取一部分。有一时期,为使收集到的邮票不致散失,还备了个纸袋,发现信封上有新颖邮票,就剪下来藏在袋里。鲁迅喜爱邮票,并且关心和支持集邮活动。得到鲁迅邮票最多的要算同乡许寿裳了。在收藏、交流、赠予间,鲁迅其心情的宽慰,其性情的陶冶,不是洋溢其中么?
&&& 收藏只惟钱不懂审美乐趣,那是很可悲的事。作家刘心武曾经撰文指出,有人“拥有一张名家书画,一件古代好瓷,或者一套多年前的特种邮票,竟很少摆脱掉其‘价钱几何’的意识,难得平心静气地对其做纯粹的艺术鉴赏,所热衷的只是‘又升值到了什么价位’的讨论。”可谓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 旧时的玩家玩物丧志,玩却人生。有的为藏而藏,只藏不用,最后也只是聚聚散散,空留一柜一屋一楼而已。为探求渊源而积淀知识,为一件东西而去翻一部历史,为一个人而去寻觅一件东西,此乃收藏之要旨也。笔者虽不能算收藏家,但多少沾过收藏的边,华君武的题词、刘文西的人物画、韩美林的紫砂壶、谢晋的书信、吴冠中的签名本、黄源的修改稿手迹等,皆在我的收藏之列。收藏于我,并未有升值之奢望,更多的是为了收藏一段与名人交往的情与景。不是吗?每当把玩韩美林大师赠送的紫砂壶时,除了欣赏壶身造型的典重质朴、周正严谨,泥色的湿润如玉、入手可鉴,题铭刻款的精致老到、隽永传神而外,我便会回味艺术家非同寻常的坎坷人生。
&&& 自古有云:“衣食足,知荣辱。”当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已经达到满足,进一步需要的是精神和文化上的满足。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增加,收藏升温,该是不可阻挡之势。我想,收藏之于收藏者,首先便是一种精神活动,其次才是物质的。有人喜欢收藏石头,很是玩出了名堂。石头是什么?《石经五训》中总结说:“奇形怪状,无音能言,石也;沉着而有灵气,埋于土中成大地之骨干,石也;雨打风吹寒暑,坚固不移者,石也;质坚而能完成大厦高楼之基础,石也;默默伫立山中或庭院,增加生活趣味,并能抚慰人生者,石也。”难怪有人说,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石文化”,亦是民族精神的写照与见证。& (虞舜客)
【】【】【】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
 桂ICP备号 更新时间: 06:38:52
旗下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交会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