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泵11千瓦40立方的流量供回水管为76,大连冷冻机厂设备主供回管120上有4个40的管子,这样系统能满足水流量吗?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从事中央空调、换热水处理设备生产业务
LOFTER精选
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规范规定,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盥洗室厕所不应低于12 ,浴室不应低于25 然而,有的公共建筑的厕所盥洗间(设有外窗外墙)住宅建筑的卫生间(冬季有洗澡热水供应,应视作浴室)未设散热器,很难达到室温不低于12 和25 的要求还有的住宅建筑的厨房不设散热器,笔者以为不妥,住宅厨房室内温度亦应按不低于12 的要求设置散热器 设计规范规定,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按该规范附录二采用按该附录二,北京地区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除延庆密云外应为-9 而有的工程地处北京近郊区,却取用-12 ,显然是不妥当的 1.2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设计规范规定,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包括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但有的工程在计算供暖热负荷时却未计算这部分耗热量,致使供暖热负荷出入较大;设计规范对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各朝向修正率做了明确规定,北0~10%,东西-5%,南-15%~30%,而有的工程却将各朝向修正率变为北20%,东西15%,南-5%,有悖于规范要求 1.3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设计规范规定,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宜采用铸铁散热器然而,不少工程的卫生间采用钢制散热器,亦未加强防腐措施,这是不妥当的笔者曾看到有些办公楼的厕所采用钢制闭式散热器,但没使用几年,散热器的串片就被腐蚀了,剩下的两根光管也锈蚀严重实践证明,此类场所最好采用铸铁散热器或铝制散热器 1.4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设计规范规定,楼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然而,有的工程将楼梯间散热器与邻室供暖房间散热器共用一根立管,采用双侧连接,一侧连接楼梯间散热器,另一侧连接邻室房间散热器,而且散热器支管上设置了阀门这样,由于楼梯间难以保证密闭性,一旦供暖发生故障,可能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甚至冻裂散热器
1.5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规范规定,供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热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然而,有的工程供暖供回水管坡度只有0.001~0.001 5当然,如确因条件限制,热水管道甚至可无坡度敷设,但此时应保证管中的水流速不得小于0.25 m/s 1.6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对厨房操作间通风作了明确规定:(1)计算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35%;(2)排气罩口吸气速度一般不应小于0.5 m/s,排风管内速度不应小于10 m/s;(3)热加工间补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左右,房间负压值不应大于5 Pa然而,有的工程的厨房未设排气罩,仅在外墙上设几台排气扇;有的虽然设置了排气罩,但罩口吸气速度远小于0.5 m/s,选配的排风机风量不足大多工程未设置全面换气装置,亦未考虑补风装置,难以保证室内卫生环境要求及负压值要求 1.7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92)规定,高位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的连接管上不应装设阀门这里所说的连接管是指膨胀管和循环管此条对空调冷冻水系统也是适用的但有的空调冷冻水系统高位膨胀水箱的膨胀管接至冷冻机房集水器上且安装了阀门,这是不允许的一旦操作失误,将危及系统安全 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高规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高层建筑,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另外,有些工程防火阀的位置设置不当按要求防火阀应紧靠防火墙设置,且连接防火阀的穿墙风管厚度1.6 mm,防火墙两侧各2 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保温但有些工程通风空调风管上的防火阀随意设置,远离防火墙,其间的风管既未注明加厚,亦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存在着隐患
1.9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高规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作出了规定,并分情况给出了具体风量值该条附注中说明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 m/s;条文说明中规定了门的开启数量,20层以下为2,20层以上为3高规还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根据这些规定,可以推算出各层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应为L/2(20层以下)或L/3(20层以上,L为前室总加压送风量)然而,有的工程,其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却标注为L/n(n为建筑物层数),显然小了许多如某12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总加压送风量定为16 000 m3/h,但每层前室送风口风量却标注为16 000/121 300(m3/h),显然其风口配小了正确的标注应是16 000/2=8 000(m3/h),应按此配置风口大小 1.10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高规对排烟风机风量作了明确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 m3/h计算请注意,这里指的是选择排烟风机的风量,并不是指防烟分区排风量加大一倍(对每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仍然按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而是当排烟风机不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只按两个防烟分区同时排烟来确定排烟风机的风量然而,有的工程排烟风机水平方向担负面积大小不等的2~3个防烟分区的排烟,设计上错误地将排烟风机风量按其所担负的2~3个防烟分区总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而不是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 m3/h计算,致使排烟风机风量偏小,难以满足防火使用要求还有的排风机(系统)垂直方向担负两个以上防烟分区(内走道)的排烟,设计上误将各层防烟分区(内走道)的排风量按各自的面积每m2不小于120 m3/h计算了,而不是按各自的面积每m2不小于60 m3/h计算的,无形中将垂直方向各防烟分区(内走道)排风量加大了一倍,致使各层风道风口配置得偏大 1.11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高规规定,(通风空调)风管穿过防火分区的隔墙处应设防火阀笔者认为,排烟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防火墙处设当烟气温度超过280 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然而,有的工程在设计时对此有疏忽如某工程地下室一排烟系统担负3个房间及1个内走道(各房间与内走道之间的门均为防火门)的排烟,排烟总管上设有一只排烟防火阀,而各房间及走道的排烟口均为单层百叶风口,排烟管穿过各防火墙处均未设排烟防火阀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各房间防火门形同虚设,一旦一个房间发生火灾,将通过排烟管殃及其它房间正确的做法是:在单层百叶排烟口后(排烟风管穿防火墙处)增设排烟防火阀(280 自动关闭)或将单层百叶风口改为专用排烟风口(平时常闭,着火时自动开启排烟,280 重新关闭)
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设置供暖入口时,既要考虑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又要考虑与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性,不能只图室内系统设计方便省事,而不顾及室外管网系统然而,有的工程供暖入口设置过多如某7层综合楼,室内供暖系统分为10个环路(1~2层4个,3~7层6个),供暖入口设置亦达10个之多,同外线衔接点过多,几个方向均有,不仅给外线施工造成麻烦,也给将来室内系统调节带来不便 2.2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供暖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有的供暖系统由1条主立(干)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有的供暖管道布置不合理,与建筑专业不易协调,或供暖立管直接立在窗子上,既影响使用,又不雅观;或者供暖水平管道敷设在通道的地面上,既影响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有的供回水干管高点漏设排气装置,一旦集气,难以排除,影响系统使用有的供暖系统为同程式,一个环路单程长300 m,致使供回水干管坡度很难达到规范规定的不小于0.002的要求有的供暖系统为双侧连接,两侧热负荷及散热器数量相差悬殊,而两则散热器供回水支管却取用相同管径,两侧水力不平衡,难以按设计流量进行分配 2.3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如某工程地下室的暗厕(卫生间)等若干个生活用房和设备用房设一排风系统,水平风管长60 m,断面只有200 mm×200 mm,风阻较大;选用屋顶风机排风,却将风机安装在外墙上,显得很不协调还有的工程的地下室设若干个包间(均为暗房),各包间均采用吊顶排气扇,排风经数十 m长的水平风管排出室外,风管断面仅有150 mm×150 mm,阻力大,排风效果差
2.4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如某工程设有指挥大厅会议厅计算机房等,此类性质的用房,理想的空调系统应是低速风道系统,而设计却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且未设新风补给系统,显然是不合理的又如某工程甲方要求部分房间室内设计参数为:冬季tn=18~22 ,=55%±5%,夏季tn=25~26 ,=60%±5%;另一部分房间tn=22±2 ,=40%~60%,洁净级别小于10 000级,新鲜空气40~60 m3/(h*人)对这两类性质的用房,设计上统统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且未设新风补给系统这样的系统满足不了甲方所提的要求 2.5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厕所内既要满足温度要求,又要排除臭味,保证卫生要求然而,有的工程的厕所既无排风,又无新风补给,单纯采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供冷供热,造成臭气自身循环,这是不妥当的 2.6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空调冷冻水系统宜设置平衡阀,一般应设在回水管上而有的工程新风机组冷冻水供回水管上均设置了口径与管径相同的平衡阀笔者认为,供水管上不必设置平衡阀,仅在回水管上设置即可平衡阀口径应通过校核计算确定
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3.1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说明应包括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设计说明应有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供暖热负荷及耗热量指标,系统总阻力;散热器型号;空调冷热负荷;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消声隔振防火防腐保温;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要求;系统试压要求等然而,有些工程的设计说明内容很不完整 3.2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平面图要表示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规定然而,相当多的工程设计未完全按规定绘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暖平面图,有些未标注水平干管管径及定位尺寸;有的立管未编号;有的虽标注了立管号,但却将立管漏画;有的二层至顶层合画一张平面图,散热器数量亦分层进行了标注,但却未注明相应层次;有的仅画有首层供暖平面,而未画二层至顶层供暖平面通风空调平面图,有些未注明各种设备编号及定位尺寸;有的未说明冷冻水管道管径及定位尺寸还有的公共建筑设计,将厨房部分的供暖通风空调等内容留给厨房设备生产厂家去做,这是很不合适的 3.3系统图深度不够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系统图绘制有明确要求但有些工程设计未按规定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暖系统图,有的立管无编号,而以建筑轴线号代替;有的管道号注了坡度坡向,但未注明管道起始端或终末端标高;有的管道变化处(转向处)标高漏注;有的甚至未画供暖系统图或立管图空调通风设计,有些工程未画空调冷冻水系统图和风系统图(如果平面图完全交代清楚,可以不画系统图,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通风空调设计,单靠平面图是难以表达清楚的) 3.4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设计深度规定对锅炉房施工图设计作了详尽的规定然而,有的锅炉房设计,仅画了一个平面图,无任何剖面图和系统图,许多应该交代的内容未交代,距设计深度要求相差甚远
3.5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设计计算书应包括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然而,相当一部分工程设计没有暖通空调设计计算书有些供暖空调设计虽有计算书,但内容残缺不全有的供暖设计,仅有耗热量计算,而无水力平衡计算和散热器选择计算;有的高层建筑集中空调和防排烟设计,仅有夏季冷负荷计算,而无空调风系统及水系统水力计算,无制冷空调设备选择计算,无防排烟计算有的空调设计,不管房间大小朝向层次所处位置(中间或端头)均按同一指标来估算夏季空调冷负荷与冬季空调热负荷,并以此来配置空调设备,这是不妥当的 3.6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制图标准规定,供暖通风空调的设备部件零件宜编号列表表示,其型号性能应在表内填写齐全清楚,图样中只注明其编号然而,有的暖通空调设计未按此规定执行,而是将各种设备部件的名称型号甚至性能均写在图面上,图面上文字繁杂,既费功夫,又注写不全不清 3.7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暖通空调设计中,平剖面图与系统图中相应部分的设备尺寸等内容应完全一致,否则将给施工安装使用管理带来麻烦但有的供暖设计,散热器数量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供回水干管管径,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管道连接,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有的空调通风设计,风管尺寸,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设备部件位置尺寸,平面图与剖面图不一致;设备编号数量,图纸与设备表不一致;还有的空调设计选用的空调制冷设备型号,平面图系统图与设备表注写不一,让人无所适从 3.8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暖通空调设计,所有设备管道部件的选择均是通过计算确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图纸即是计算书的体现,所以设计图纸与计算书应完全一致但有的供暖设计,散热器数量立干管管径等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甚至差别相当大,计算书没有的,图纸上出现了,计算书小的,图纸上放大了,计算书大的,图纸上缩小了计算完毕,绘制图纸时发现不合理之处,允许调整,但应有调整计算书或调整说明,使设计图纸与计算书最后统一起来
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4.1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学习不够,贯彻执行不够,因此应加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的学习,提高贯彻执行设计规范的自觉性 4.2设计过程中缺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随意性较大应像建筑方案设计一样,进行多方案比较,作出合理的设计 4.3图纸审查不严甚至流于形式应坚持三审(自审审核审定)制,确保设计(含图纸计算书)质量,杜绝出现差错
冷却塔设计参考 (1)选型:各型冷却塔的冷能力(即x t/h)是指该塔在设计工况和气象参数条件下的名义流量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地方的气候条件及塔的服务对象确定塔的工作流量及台数,并留有适当备用系数选用冷却塔时除应考虑其冷却效率电耗噪场价格等因素外,还应根据防炎要求及环境条件优先选用阻燃的冷却塔 (2)安装位置:做初步设计时,对冷却塔的位置即应予以慎重的考虑冷却塔的噪声较大,故其安装位置应尽量选择避免影响其他房间与住宅及办公楼应保持一定距离,使冷却塔的噪场衰减到:白天55dB(A),夜间45dB(A)且不宜设置于中间的屋顶上或地上,最好放在建筑物的最高层如图2.8.6-1
冷却水循环泵的位置不对 现象:某工程地上10层,地下4层,屋面上还有塔楼3层5层上有一计算机房,采用了水冷机组,冷却塔设在塔楼顶上,水泵设在屋面下的塔楼内,且水泵装在冷却塔的进水管上,结果循环不了,而且还产生严重振响 原因:水泵:的吸入扬程小于管网的阻力一般来说,冷却塔的出水管最好是靠重力流入水泵冷却水泵的吸入扬程约3~4m米水柱 对策:将水泵由冷却塔的进水管上改到冷却塔的出水管上之后,一切就正常了,
现象:水泵停止后冷却水由于吸而倒流某建筑物第二层为公室,采用了水冷整体空调器,作为夏天降温用机组冷却水的冷却塔设置在室外地面上,停泵时经常由于倒流而跑水满地 原因:冷却塔的位置低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冷凝器,停泵后管内冷却水落入塔中而造成管中真空,产生虹吸,将整个冷却系统中的水吸上而流出 对策:将冷却水的顶端设一个防止真空的阀,破坏管中真空度,当水泵停止时即不再会生产虹吸现象,使水流失量
现象:某工程制冷机的冷却塔安装在30m高的屋顶上,地下室中设有一水池,制冷机,冷却水泵均在地下室中冷却水泵的扬程为60m水柱,水量为300m3/h,水泵的电机容量为75KW,共3台运行后觉得耗太大,要求改造 原因:因冷却水系统开式系统,设了地下水池所以水泵的扬程既要满足送水高度(30m)又要克服系统阻力,即水泵的场程为管道阻力设备阻力与提升扬程三者之和所以水泵的动力较大,运行耗电多如图2.8.3-6(a) 对策:改造管道,不再使用地下水池(实际上冷却塔有集水盘,没有必要设水池),将冷却塔的出水管直接接到泵的吸入口,则水泵的扬可以减少到30m水柱因为提升扬程由H变为h,而系统阻力不变水泵的电机容量减小为40kW,运行能耗一年可节省20多元万,如图2.8.3-6(b)
冷却塔水位控制不好 现象:多台冷却塔与机组对应设置并联运行在实际工程中常发现塔溢水量过大,造成大量补水 原因: 1)分析原因,首先是由于连接管道及阀门的阻力不平衡,冷却塔进出水均匀,出水量小的塔就会溢流,而大的塔却要进行补水 2)只在供水管上装自动阀门,则水盘中的水位在使用的那个塔中就会降低而引起溢水,但同时其他几个不同塔中水位出现补水 对策: 1.设计时考虑冷却水系统的管路布置及水力平衡 2.关上一对阀可以减少塔的容量与冷冻机相适应,而这种阀应为慢关式以防水击 3.在各塔之间加一根平衡管此时可以省去回水管上的控制阀若无法接管时,可以将出水管径的联箱比接至水泵的管子管径放大几倍也可起到平衡水们的作用 有自动控制时,必须在供回水管上都装自动阀门,两个阀门同时开,同时关 一边溢流,一边补水 现象:多台并联的冷却塔,采用自动控制运行时,在冷却塔的进水管上装自动调节阀,而塔的出水管上未装当冷却塔单台运行时,用的那台冷却塔水盘中水位上升,引起溢流,而其他不运行塔的水盘中则需补水 原因:冷却塔的进出水管道全为并联,进水管上装了自动阀门,出水管道上未装在单台塔运转时,由于运行的塔出水少,进水多故溢流,不运行的塔进水阀关闭,但出水管连通,照样出水,所以水位下降而需补水 1.各出水支管上装控制阀,与进水管上的阀成对动作 2. 在各塔之间的加平衡管,并加大出水管的共用管段的管径 现象:并联的冷却塔中水位不一样高一个冷却塔补水,而另一个冷却塔溢流,浪费严重也可由于水位不一样高,水泵中吸入了空气,引起管路系统的失败,造成运行时,水击振很大,甚至使设备移动 (1)当几台冷却塔有大有小连在一起时,设计的塔座一样高,但塔的各部分尺寸不同而造成塔中水位不一样高如图2.8.2-1AB两塔,基础高度均为200mm,但A塔为300m3/h,其水盘高度为614mm;而B塔为50m3/h,水盘高度为445mm该两塔并联使用,B塔必然溢流 (2)由于冷却到水泵的接管中阻力不平衡,造成塔的水盘水位不一样,一个冷却塔中要补水,而另一个冷却塔中却外溢水 现象:冷却塔集水盘中的问题 (1)停泵时有水溢流,开泵时系统水击严重 原因:集水盘的容积过小,不足以接收水泵停止时打入塔中的水,而将一部分水溢流当运行时泵会吸入空气,造成系统中水击 对策:有一工程出现了这一问题,后来将吸水的积水坑加深,并将水泵的位置降低,使空气吸不进系统,消除了水击,避免了停泵溢水 (2)另一个系统是有一个远离的水池,不进入水池时产生搅动,造成大量空气被泵吸入,产生水击,破坏水泵出口管系统将管道固定,结果将固定架弄坏
吸入管段堵塞 现象: (1)由于过滤器脏而造成空化,水泵不能正常运转 (2)某制装置的冷却水泵起动后其出水压力上不去,无法开机 原因: 1吸水管中阻力太大,管道返上返下窝气 2管中未冲洗干净,泥砂甚多 对策: 1)将水平吸入管道的坡度改好,使其坡向水泵,取消上下返的弯头 2)及时清除污器 3)最好在塔底装一个滤网 水击 现象:不少工程中用离心制冷机,冷却塔与机组对应设置并联运行,水击声严重,管道振动,甚至使周围设备移动 原因: (1)并联冷却出水管路系统中的阻力差虽过大,引起存水盘中水位不等,有的水盘中已该补水,而其它水盘中可能还溢流,以致从水位低的水盘中将空气吸管网,管道系统中带有空气,引起严重的水锤,拉坏吊架,推动设备 (2)水盘的容积小,不足以容纳水泵停止时流入其中的水,而将一部分水溢流,待再次起动时,又水量不足,吸入空气造成水锤 (3)塔的水盘与泵水平距离太远,空气混入水中,进入水泵并压入管道中,产生水锤使用水泵出水管损坏,如将管固定则支架损坏 对策: (1)设计冷却塔的管路时,第一条必须要记住的是水泵在任何时候必须有水充满水池至水泵的管道必须是自流的,即水平管必须坡向水泵,流速放低,管径加大,防止泵的空化 (2)加大水池或降低水泵 (3)水泵吸入口的过滤器要经常清洗,特别是试运行期间
1.8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高规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有工程,大商场无分隔,中间一道变形缝愣是在一个敞开的同一防火分区里面设了一边一个防火阀,好傻,但是也没办法,规范要求
北方地区民用空调的新风处理系统不加温不行 现象:某办公大楼地处北京,高度100多m,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气调节系统,冬季室内湿度小,时有静电产生,更严重的是有的家具表面油漆出现裂缝室内工作人员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所以用户纷纷反映,室内太干燥 原因:冬季时,新风机组及空调机组只有加热设备,无加湿的手段;室内的风机盘管也是只能加热而不能加湿,所以造成室内相对湿度很低,采暖期间约在20%左右 对策:改换空调机组,增加了加湿段该楼采用的加湿段是循环喷雾加湿,使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40~50%照明负荷大时,冬季直接将室外空气送入室内;但在办公室内采用分散的小型加湿器使室内湿度能维持在30%以上
第六篇 不能忽视回风口的传声 现象:某旅馆门厅和大堂为集中低速空调系统,顶部散流器送风,侧墙集中百叶回风门厅的回风口面积为4m2,大堂为2m2,回风口的平均风速约为2m/s,大堂内有嗡嗡的噪声,见图2.5.1-1 原因:回风机噪声大,而且离回风口近,风道内又未考虑消声措施,故机房的噪声从回风口传入大堂内
对策:机房内回风管外包隔声材料,使机房噪声传不进回风管内;大堂门厅的回风口内加作长为500mm的玻璃棉保温消声筒,如图2.5.1-2,这样处理后,低频噪声可降低15dB左右 现象:排风口噪声大某饭店厨房,用轴流排烟风机兼作排风,试运转时发现,厨房内与排风口噪声均大,影响使用 原因:轴流排烟风机本身噪声就大,约在85~90dB(A),且厨房排风管风速采用了12~13m/s左右到排风口处未加以变径扩大,就直接接到建筑百叶上而该百叶的叶片间距很紧,净面积还不到其外框面积的50%,使排风百叶处的风速大到20~30m/s气流噪声,百叶振动噪声相继产生,排风口处噪声高达106dB(A) 对策:对已建工程只能更换净面积大的百叶,扩大管道出口,降低排风管风速,加了两个消声弯头,并作吸声处理,结果降为65~70dB(A) 对今后的工程,厨房排风最好采用离心风机,风管风速控制在8~10m/s,排风口风速不得大于6m/s火灾时该离心风机即可作为排烟风机,安全可靠除非万不得已,厨房排风不要采用轴流风机因为它本身噪声高,长期排高温气体,效率也差
经验:暖通工种与建筑工程对各种送回风口及排风口的大小,净面积,安装位置及做法在互提资料时,应详细交待清楚在建筑详图画好之后,暖通人员应校核其净面咱们是否满足要求,千万不要疏忽 现象:某会议室送风系统消声处理好,而回风口未处理,结果会议室噪声大机房在其后部上方,用整体式空调机机组噪声&80dB(A),喷口送风,送风管做了消声器,但会议室内噪声很高,达70dB(A)之多 原因:系统采用无风道回风,即回风直接由回风口回至空调机房,再被机组吸入机房内的噪声,由回风口(三个大孔洞)传入对策:在每个回风口内做消声处理,装了一个消声弯头和一般消声器,风速按3~5m/s考虑,结果良好,会议室正常使用
----------------------------一键转贴,快速捕捉生活精彩,赢每周好礼!
阅读(3229)|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7069',
blogTitle:'空调施工、设计时常见的问题(供参考) ',
blogAbstract:'\r\n\r\n\r\n\r\n一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对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以下简称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 114-88(以下简称制图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以下简称设计深度规定)等有关规范规定标准,发现目前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贯彻执行现行规范规定标准方面,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管网布置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将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综述如下 \r\n\r\n&\r\n\r\n\r\n\r\n\r\n\r\n',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6,
publishTime:1,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1,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从事中央空调、换热水处理设备生产业务',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水循环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