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土豆一个月才出苗和15天出苗有啥区别?

河北省薯类产业创新团队二作区马铃薯高效技术集成岗位专家团队,通过对河北省二作区部分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企业进行了电话、微信等调研,团队总结并提出了2021年疫情期间二季作区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关键技术,供参考。

1.尽快准备春季播种的早熟马铃薯脱毒种薯150 kg/亩,马铃薯专用肥(15-10-20)100 kg或平衡肥(15-15-15)75 kg+硫酸钾25 kg、0.008 mm地膜、0.01 mm棚膜、滴灌带等农资;做好农机调试、结合整地施用腐熟农家肥等工作。

2.根据土壤墒情的实际需要酌情进行洇地造墒工作。如果墒情不足,沙土地播前7天左右、沙壤土地播前15天左右、黏土地播前20天左右进行浇地造墒。

3.根据不同覆盖模式,播前将种薯放在15-20℃左右的室温下催芽;人工播种提前30天左右,芽长0.5-1㎝;机械播种播前10天左右开始催芽,芽长0.2㎝;发好芽的种薯放在散射光下晾芽7天左右切块。切刀用75%的酒精消毒,切块大小25-30 g为宜。切好的芽块拌种或摊开晾干刀口,8-24小时内播种,不能长期堆放切好的芽块,防止烂种。

根据天气预报情况,2月25日以后(正月十四),当地最低气温连续5天在0℃以上,马铃薯就可以播种。河北二季作区地膜马铃薯土壤化冻后播种越早越好;保定以南地区播种在3月1日-10日,不能晚于3月15日;唐山、秦皇岛播种在3月10日-15日,不能晚于3月20日,否则结薯期容易遇到高温,严重影响产量。

地膜马铃薯播种后20天-25天,田间出苗1%-3%时,地膜上直接培土2 cm-3 cm。可以不用破膜引苗,幼苗可以自己拱破地膜和培土,节省人工、防冻又防烫苗。出苗前不浇水,4月初马铃薯80%出苗时浇一次齐苗水,以后每隔5天-7天浇一次水,第一水和最后一水浇水较小,结薯期和膨大期浇水偏大,但每次浇水都不漫过垄背,收获前7天-10天停止浇水。结合第一次浇水追尿素5 kg-10 kg/亩,现蕾期结合浇水亩追速效冲施钾肥15 kg/亩。株高50 cm以后注意控制徒长,用烯效唑30 g/亩对水30 kg/亩喷洒控上促下,株高控制在65 cm左右为宜。以后每隔7天用磷酸二氢钾100 g-200 g/亩喷洒营养叶面,并促进薯皮老化;6月中下旬收获。

2.两膜覆盖(地膜+冷棚)马铃薯

1月10日-20日扣棚增温、种薯开始催芽,2月10前造墒。2月10日-20日播种(正月初五-初十),播种后马上覆盖地膜,注意封严大棚和防冻保温;出苗前不放风,不浇水。3月10-20日出齐苗后,揭掉地膜。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4℃以下;超过25℃,上午10点后放风降温,下午4点前关闭风口;晚上温度不能低于8℃。4月5日逐渐加大放风口,晚霜过后根据天气预报可以揭掉棚膜或晚上不再关闭放风口。出齐苗后根据植株长势每5天-7天浇一次水,第一水和最后一水浇水较小,结薯期和膨大期浇水偏大,但每次浇水都不漫过垄背,浇水时最好使用滴灌;结合第一次浇水亩追尿素5 kg-10 kg,现蕾期结合浇水亩追速效冲施钾肥15 kg,株高50 cm以后注意控制徒长,亩用烯效唑30 g对水30 kg喷洒控上促下,株高控制在65 cm左右为宜。以后每隔7天用磷酸二氢钾100g-200g喷洒营养叶面,并促进薯皮老化。5月中下旬收获。

3.三膜覆盖(地膜+小拱棚+冷棚)马铃薯

三膜覆盖马铃薯,1月30日-2月5日前将种薯催好芽,棚内整好地、施足肥、造好墒,2月1日-10日播种(腊月二十至二十九)。播种时保证棚内低温在5℃以上,播种后马上覆盖地膜和二层膜,做好防风、防冻工作;出齐苗及时揭掉地膜,晴天揭开二层膜增加光照,晚上盖好二层膜;当夜间低温高于10℃时,揭掉二层膜;4月5日以后管理同二膜覆盖马铃薯。5月上中旬收获。

4.四膜覆盖(地膜+小拱棚+三层膜+大冷棚)马铃薯四膜覆盖马铃薯,1月20日-31日播种,施足底肥;如墒情不足,可以播前先浇半沟水,然后播种。播种完毕,立即覆盖地膜、拱棚和三层膜,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防风、防冻工作;出苗前不放风,80%出苗时揭掉地膜(2月底3月初),夜间温度8℃以上时揭掉小拱棚,夜间温度10℃时去掉三层膜。4月5日以后管理同二膜覆盖马铃薯。4月底5月初收获。

早熟脱毒马铃薯在二季作区病害较常发生的是早疫病黑胫病和炭疽病。当马铃薯出齐苗后,用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预防。出苗后当幼苗株高15-18 cm时,易发生细菌性病害—黑胫病;田间发现黑胫病中心病株应及时挖除带出田外掩埋,用春雷霉素或恶霉灵等细菌性杀菌剂全田喷洒、并为中心病株周围植株灌根2次。4月底用代森锰锌全田喷洒预防早晚疫病一次;5月上中旬用苯醚甲环唑预防早疫病的发生;5月中下旬用吡唑醚菌酯、咪鲜胺或戊唑醇交替预防炭疽病2次。危害脱毒马铃薯最严重的虫害是蚜虫和地下害虫,苗期发现蚜虫必须及时杀灭。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播种时每亩沟撒3%辛硫磷颗粒3至5 kg或出苗后用50%辛硫磷800倍液田间傍晚灌杀即可。

(1)浇水,根据天气预报,如果夜间有强降温,白天可进行灌水。

(2)熏烟,于凌晨气温最低时在棚内点暗火生烟,借助烟来隔绝霜冻(注意:以放烟为主,不产生明火、防止火星燃着薄膜)。

(3)于霜冻来临之前叶面喷施溶液如0.2%的磷酸二氢钾、白糖液或天然芸苔素等叶面肥。

(1)轻微霜冻:只是部分叶片受冻,喷施叶面肥+甲霜霜脲氰,连喷2次(叶面肥:尿素0.6%+磷酸二氢钾0.5%)。

(2)严重冻害:植株冻死,应施肥浇水。亩施尿素10 kg、硫酸钾20 kg,然后浇水。(整薯播种或切大块播种、生理年龄健壮的种薯有利于受冻后重新发芽)。

(3)受到冷害后早晨不要让棚温急剧上升,也不要通风太大,以防止植株迅速失水。有条件的应适当遮阴,让棚温缓慢上升,同时进行叶片喷水洗霜。(张淑青)

}

土豆这东西大家都熟悉,但它有个更加专业的名字——马铃薯。顾名思义,就是和马铃铛那样大小的地薯作物。又名洋芋。还有的地方叫山药蛋子。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山药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平日里见到的土豆,人称山药蛋子。还有一种东西也被称为山药,那就是薯蓣,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m,薯蓣面白色,富粘性,干后白色粉质。在个别地方,人们为了便于区分,就把这种山药称之为长山药。

在农村,尤其是个体农户,传统的土豆种植,就是在开春的时候把土豆切成块状直接点钟进去,进而滋生土豆芽,生长为植株。但是,近年以来,一些农业好手却在积极推行一种新的土豆种植方法。那就是先将土豆切块,埋入一方土壤中,等待土豆发芽和出苗,这样一来,等土豆苗长到一定长度,一般为两到三寸的时候,将土豆苗整体移植,栽种到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农田里边。这种方法,看似和传统的种植方法一个道理,但是,却在中间多了一个移植的过程。众所周知,农业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细微的环节,由原来的直接长苗到后来的移植,会对土豆产生许多影响,那到底是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当地有位老农民闲来好奇,在去年的时候就亲自尝试了一下。


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第一,移植栽种的土豆可以比传统的成熟期早上近半个月。具体怎么说呢?培苗的过程中,土豆幼苗是在一个很容易就全面管理的小区域内,甚至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区域,这样就给农民提供了照看幼苗的便利,均匀的补充水分,适当的改善光照,处理腐苗烂苗。这样,在充分照料的前提下,土豆的生长环境就好了很多,出苗率高,生长时间变短。也就大大提前 栽种和土豆成熟的时间。成熟期大约估计下来,会比传统的种植方法提前半个月左右。

第二,移植栽种的土豆,生产的数量会减少。注意,这里仅仅是说数量。其实这种情况,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土豆由原来的直接切成块点种,到后来的移植,其实已经让它伤筋动骨了,而土豆数量,主要取决于根系。正是在移植过程中,对土豆幼苗的根系造成一定的伤损,所以,在成熟的时候,这种土豆要比原来的传统方法下种出的土豆的个数要少。

第三,移植栽种的土豆,产品的质量水平要高。关于质量水平,一是看土豆的个头,而是看土豆的营养价值以及病害情况。虽然在上文说到,土豆的数量变少,但是在人为的干预之下,移植栽种的土豆的个头会比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土豆大,再就是土豆的病虫害率被降低,土豆的整体色泽也改善了许多。简单来说,就是美观,大方,质量还高。


土豆在东北一般在春季种植(4月中下旬-5月初)、秋季收获,通常一年只能种植一季马铃薯,首先把将要育芽苗的土豆放在温暖光亮的地方进行催芽,将发芽的土豆切块儿,大土豆可以多切几块,每块上面保证有两到三个芽眼。

为了让土壤更加适宜土豆生长,要在里面混入一些有机肥,先挖一条10厘米宽、15厘米深的沟,然后隔开几十厘米再挖一条同样的沟,将切块的土豆伤口抹上草木灰,不抹也可以,然后放入土壤中,互相间隔大概15cm左右。

在土豆上盖10厘米厚的土,但是不要把沟填满,种土豆的地方应该是陷下去的,然后浇水,土豆要经常浇水,但也不能过多,土壤应当经常保持有点潮湿的状态,浇水要在早晨,这样叶片上水分就能在天黑前蒸发掉了,否则土豆就可能生病。

土豆长起来可以不用施肥,但可以适当的撒些钾肥,不适合用发酵的人畜粪尿或者尿素,这种肥料会让土豆变的难吃。


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坏死性、卷叶型和花叶型。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

1、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

2、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3、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4、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3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1.5%植病灵K号乳剂1000倍液。


在马铃薯种薯选择上,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的优良性状,无各种病虫害,贮藏良好没有腐烂和过分萌芽的优质脱毒种薯。如尤金、早大白、荷薯、延薯4等。

在播种前10天至15天把种薯放在铺有禾草的室内或堆积装筐(箩),室温保持17℃至22℃左右,6天左右要翻动一次,待芽眼萌动后可切块待播。且切块时不宜过大或过小,掌握在1公斤种薯切50块左右,要块块有芽眼,切后还要用干净的草木灰或生石灰粉粘过切口,以防病菌浸入,或者用多菌灵或农用链霉素200-300克/公顷兑水喷雾消毒,然后晾在通风冷凉处,切记切薯时或薯块保存应避免阳光暴晒。

一般当土壤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5-7℃即可播种,播种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即播上垄(把种薯播在地平面以上)、播下垄(把种薯播在地平面以下)、平播后起垄或者机械播种。栽培方式有以下几种,60公分均匀垄、80公分大垄、120公分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播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在5-6.5万株之间,应掌握栽培水平高宜稀、栽培水平低宜密,早熟宜密、中晚熟宜稀,瘦地宜密、肥地宜稀的原则。播种深度,如果是覆土种植,一般5-6厘米,不覆土种植10-12厘米。


马铃薯生长期间管理的重点是:前期中耕除草,追肥、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带动地上部茎叶快速健壮生长成强大的同化系统即地上部茎、叶。后期注意排、灌及防治病虫害,延缓茎叶枯萎期的到来。

中耕培土具有抗旱防涝、抑制杂草滋生,促进生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在出苗前也是播种后20天左右,用木捞子耢一遍,将垄顶耢掉一层复土,利于提高地温、保墒情,并有除草作用,以促进早出苗,壮苗,齐苗。齐苗后进行深铲,深耥(松土),出苗后20天左右,苗高15-18cm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出苗一个月左右即开花初期,结合追肥进行第三次培土。

如应用化学除草,最好选用苗后施用的除草剂,因它不受土壤湿度而影响除草效果。在苗前耢、拖得基础上,齐苗期后进行深耥,待封垅前,开花初期杂草2-3叶期可用杜邦宝成进行喷雾,公顷用药45代(2.5克/代),杂草大、田地较荒应公顷增加到55代。喷药时,公顷兑1000克洗涤剂作展着剂,其效果更佳。喷药时一定在晴天、无风、无雨的傍晚或夜间进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月要还2万有什么好办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