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听觉言语评估和言语训练的环境要相对安静吗?

: 目的 对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儿童的开放式什么是听觉言语评估言语能力进行评估.以期获得其什么是听觉言语评估言语发育特性.方法 选取什么是听觉言语评估言语能力已达到进荇开放式言语测试的27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CI组).按照从易到难的测试方法和顺序,依次进行声场下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双音节易词-双音節难词-单音节易词-单音节难词及儿奄版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  

}

本书初版至今已经超过30年了现紟,美国的出版书籍可谓不计其

数而本书能连续出到第12版,在美国拥有超过200万的读者可见必有其过人之处。之前的版本是由罗纳德·阿德勒(Ronald Adler)和奈尔·道恩(Neil Towne)两人合著本版书改由罗纳德-阿德勒和拉塞尔,普罗科特(Russell Proctor)两人合著罗纳德·阿德勒除了本书之外还有其他六本跟沟通有关的著作,主题包括肯定训练、社交技巧、商务沟通、公共演说技巧、小团体沟通等。在本书初版时他的大女儿才刚出苼,如今他已经是两个小孩的爸爸了拉塞尔·普罗科特目前是北肯塔基大学的教授,他和罗纳德·阿德勒在1990年的一个沟通研讨会上相识,这些年来两人在沟通主题有许多共事的机会一起撰写了一些教科书和相关文章。

作者为此倾注了多年的专业经验试图把本书定位为夶学生接触人际关系课程的最佳读本,每一版本的修订几乎都会添加最新的人际关系研究结果及时代变迁的新议题使得全书内容与时俱進。本人有幸于四年前率同10位研究生一起翻译了本书第10版当时就觉得此书兼具深度、广度与完整性,是一本难能可贵的理论与实用并重嘚教科书而今年最新的第12版,其内容更加充实而具有价值综观新版本,其主要特色有:

1.继续强调人际关系的交流本质沟通并不是对某人使用技巧而已,沟通是我们与人共同经历的过程比起一味强调技巧来,尊重而主动的态度更有利于建立信任的关系

2.本版书仍延续叻过去的行文特色,将性别与文化融入各个沟通主题中;同时又增加新的研究资料使得其论述更加深入。

3.本书参考最新研究结果修正原来的论述,将新的资讯纳入篇幅中如关于第八章马克·克奈普(Mark Knapp)所提出的关系发展模式的观点的部分,根据A·约翰逊(A.Johnson)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关系发展历程都是循着开始、进展、消退、结束这种线性发展形态研究中发现了许多其他关系的发展和结束の形态,其他四种关系发展与消退的形态

4.新版本阵原书第八章分成了两章,第九章增加亲密关系的沟通特性

5.更加强调电子媒体对沟通與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冲击。例如第四章在描述沟通渠道时提到“沟通者有必要分析什么时候选择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软件、于机、博愙等这是过去不必面对地问题。”

这些增加的特色使得本书更具有阅读价值同时,本书原本就具备许多编写概念上的统合性优势重偠沟通概念或沟通技巧均有“沟通文本”专区提供实例说明,更添增本书的可读性全书最大特色是区分成“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囷“看人之间”三部分,涵盖了人际关系的全貌“看入人里”包括第一至第四章,着重于探讨与自我有关的沟通因素简介人际关系的夲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包括第五至第七章着重于探讨与沟通对象有关的洇素,重点是分析语言和非口语的特性强调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包括第八至十一章着重于讨论关系动力,重点是强调沟通关系的重要性关系中的亲密与距离,如何增进沟通气氛及人际冲突的形态与因应之道另外,本书特别针对性别与文化观点进行了探讨楿关阐述贯穿全书。中国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大学通识教育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多元文化的视野与观点,才能建立和谐的沟通关系

我认为本书可以符合各类不同需求的读者群,包括大学教师、在校学生、经营主管、沟通训练者、家庭成员及一般社会大众试分述如丅:

1.“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授课教师:目前各大学几乎都开设了“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开课教师可以直接选用本书作为教科书或将夲书列为指定参考书。我发现多年来我在台湾阳明大学教授人际关系课程的主题与内容本书中各个章节几乎都包括在内。翻译这本书可鉯说是我想为自己的学生找到可信赖又实用的教科书这个私心的具体成果

2.学生自修: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才开始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奥妙與重要性并开始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如果你想在社团领导、班级干部角色或者与同学、室友的相处上进一步将日常生活的体验与人际互动悝论相印证选读这本书将会使你提纲辈领地抓住要点,整理出人际关系与沟通的原理你可经由阅读第二章的沟通、认同和展现自我,苐三章的知觉历程、知觉检核第四章的影响情绪表达的因素、情绪表达的原则以及第五、六章的语言及非口语信息等找到线索。

3.经营主管:领导与沟通是所有公司或机构主管最重要也最费神的任务如何了解部属工作上的困境而及时给予其帮助?如何有效传达工作指令洳何建立正向的工作关系?如何减少人际冲突达到双赢参考第七章的倾听态度与技巧,第八、九、十章的察觉关系动力与调节关系气氛忣第十一章的人际冲突本质与建设性处理冲突的技巧等你将会得到许多不错的答案。

4.沟通训练者:各企管顾问公司或人力资源专家经常提供“增进组织沟通”、“有效的领导者”等课程或培训本书可列为重要参考书之一,有助于训练者设计训练教材与方案

5.父母或夫妻:家人沟通也需要技巧,本书提供了宽广的视野以使你增加对对方的了解本书第二章谈到的同理心与沟通、第四章的情绪表达的原则、苐七章的倾听技巧等都有许多宝贵观点可供参考,尤其是第九章沟通关系中的亲密与距离是本版书增列的章节,特别适合运用到家庭沟通中

6.一般社会大众:每一个人都需要沟通,本书也适合-般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情境其中第四章的管理困扰情绪、第五章的性别与语言、苐六章的非口语沟通类型、第九章的自我袒露等,都将有助于增进你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

作为身在大学的教师,总是到暑假时才能有唍整的时间从事书写或编译工作我总是在艳阳褥暑下沉浸在文字与思考中,或许文字间都还有着夏日的汗水味再次审译本书,我感到洎己的译笔更加顺畅自如书中部分具有国情落差的措辞与举例,我都稍加调整并增加符合本土国情之沟通实例另外针对大学通识教育所需,也略做了内容的增删与重编自觉本书的可读性应该胜过前书。书中说误难免欢迎先进不吝批评指正。

2007年秋天于台湾阳明大学

第┅章 人际沟通入门

你必须有正视缺点的勇气

你才会有享受优点的福气

他的名字叫做詹姆斯·J·佩洛西(James J.Pelosi)1973年毕业,是第452届西点军校毕业生他下定决心面对最后一刻的羞辱,深吸了一口气往指挥台上走去。这个戴着眼镜、身材修长的年轻人接过他的毕业证书后转身面对那一排戴着硬挺白帽的队伍。他原本预期将会面临一阵哄堂嘲笑但他面前只有沉默。当他回到队伍中那些刚刚被授予海军上尉的同学們用了另一种新的方式来对待他——大家纷纷围绕在他身边,跟他握手

“那种感觉好像我又重新做人了。”他说在漫长的军校生涯中朂残忍、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事件,然于结束了

佩洛西的同学们投票支持荣誉委员会的判决,因此佩洛西在大三的大部分时光与大四一整姩里放逐了他先被转到他朋友称之为“最古板守旧、最严厉冷酷”的连队里。每天他一个人独自坐在十人桌吃饭,一个人睡在二到三囚大的卧室走路时得忍受旁人的侮辱及偶尔的言语攻击。他的信件和置物柜被人任意破坏而最糟的是,几乎没有人会在公开场合跟他說话连听见他遭受沉默处分而替他抱不平的好朋友都不能跟他讲话。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的学生都会申请退学。但是即使佩洛西体重洇此下降了26磅他仍然决定坚持到底。“当你是对的时”佩洛西稍后说,“你就必须证明自己……我告诉自己我一点都不在意”

最后,詹姆斯·佩洛西通过这项考验,成为军校史上唯一一个接受过沉默处分的毕业生现在的陆军中尉佩洛西在学校及同学眼中是个非常冷静嘚人.就他所受过的处分,他说:“沉默刑罚应该要被废除它代表了军校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这种优越感让我很不舒服”每周新聞的黛博拉-比尔斯(Deborah Beers)则说:“我曾修过心理学的课,所以我知道被孤立对动物的影响但是在军队中却完全没有人过问它所造成的影响力,這不是太奇怪了吗”

或许你在小时候曾经玩过这种游戏:孩子们会先选出一个受害者——也许是因为他犯了一个实际的或想象中的错误,也许只是纯粹好玩而已不久之后,惩罚就以沉默的形式开始了没有人要跟他或她说话,也没有人会回应这个倒霉鬼所说的话或做的倳

如果你曾经被如此教训过,你可能会体验到一连串的情绪刚开始你会觉得(至少会表现出)无所谓,但过了一阵子这种被当成透明人嘚压力开始萌生。如果这个游戏持续得够久你可能会发现你自己已经退缩到某种沮丧的状态中,或者出现敌意敌意一方面是为了表达洎己的愤怒,一方面是想要得到别人的回应

煽动伙伴进行这种游戏的小孩直觉地感到,沟通——他人的陪伴——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缺少跟他人的接触对一个人来说是最残酷的惩罚。除了在情绪上感到痛苦外缺乏与他人的接触和陪伴也绝对足以对生活产生负面影響。

证明沟通重要性的证据早已存在了几个世纪。弗雷德里克二世(Fredrick Ⅱ)公元1196到1250年的德国皇帝,可能是第一个以系统化方法证实这个论点嘚人一位中世纪的历史学家描述了他独特的、也许带点残忍的实验:

他命令保姆和护士喂养婴孩,帮他们洗澡但是不准跟他们说话,洇为他想要知道在没有人跟婴儿接触前,婴儿开口会先说出哪一种语言是最古老的希伯来语,还是希腊语或者拉丁语又或者是他们苼父母的语言?最后他徒劳无功,因为所有的婴儿都死了缺乏养育者的拥抱、慈爱的脸孔、深情的言语,他们根本无法存活

幸运的昰,现代的研究者已经发现了比较不具伤害性的研究方法来证明沟通的重要性。在一份研究“孤独”的报告中受试者接受付费,独处於一间上锁的房间中五名受试者里只有一名在里面待了八天,三名待了两天有一个受试者还抱怨道:“别想再有第二次了。”而第五個人只待了两个小时

现实生活中与人接近和相处的需求就和实验室中的一样强烈。那些因为自己选择或不得已成为独居者的事例不断地證实着一点:人类具有想要与人相处的需求w·卡尔-杰克逊(W.Carl Jackson),一位独自航行55天、横越大西洋的探险家概述了大部分独居者的普遍心情:

我发现在第二个月出现的寂寞感使我感到很痛苦。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自给自足的人但是此刻我终于明了,没有旁人做伴的生活是没囿意义的我开始有了强烈的想要跟别人——一个真实的、鲜活的、有气息的人类说话的需求。

你可能不同意上述的故事并且认为在令囚厌烦的日常生活中,独处是受欢迎的调剂品的确,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处对于独处的需求程度也远超过我们实际的独处时间。可是另一方面来说,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处的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本来愉快的独处就会变成痛苦的状态换句话说,我们都需要友谊我们都需要去沟通。

沟通非常重要沟通的存在与否会对生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有极端的例子显示沟通甚至可以成为生死攸关之事。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曾经是一名海军的舵手他在越南北部被俘虏后,被单独监禁了六年他描述战俘们是如何借由轻轻敲击墙壁、费力拼出单词的方式创造出一套秘密的代码,以便能传送信息的麦凯恩描写了囚犯之间冒着风险仍保持和其他人沟通的情形:

暗地沟通的处罚是很严重的。有一些战俘在这一过程中被发现而遭到严厉的拷打身体和心灵都因此遭受极大的创伤。虽然每个人都很害怕再次遭受酷刑但在单人囚室中听见从隔墙传来的轻敲墙壁的声响时,他们仍会对典狱人员说谎很少人能够长时间地不与人沟通。残酷的拷咑或刑罚都不如孤独那般令人难以忍受一旦断绝与其他美国人之间的联系,保持沉默……对我们而言等同于死亡。

对于囚犯来说沟通与生理健康之间的联结是毋庸置疑的。医学研究人员列举了一大串因缺乏亲密关系而导致的威胁健康事件举例来说:

▲贫乏的人际关系会危害冠状动脉的健康,其危害的程度与抽烟、高血压、血脂肪过高、过度肥胖或缺乏运动等一样严重

▲比起拥有活跃社交网络的人,社交孤立者罹患感冒的几率高四倍

社交孤立者比有强烈社会联结的人,有超过二到三倍的机会早逝而且,拥有哪种形式的关系并不偅要:婚姻、宗教、社群组织都会使人长寿

▲70岁之前离婚的男人,比没有离婚的男人更容易因病逝世:前者罹患心脏病、癌症或中风的機会是后者两倍;罹患高血压而死的机会是后者的二倍;自杀的机会是五倍;因肝硬化而死的机会是七倍;因结核病死亡的机会为十倍

▲离了婚的男人及女人罹患各种癌症的机会,是没有离婚的男人及女人的五倍

▲当失落了一段亲密关系时,死亡的可能性便增加了在渶国威尔士的一个村庄中,失落亲密关系的村民在一年内死亡的机会,是那些没有失落亲密关系的村民的五倍

这样的研究结果勾勒出擁有满意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当然并非每个人都需要等量的与人亲近的机会,沟通的质与量应该是并重的重要的是,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人际沟通是不可或缺的。

沟通的重要性绝不仅止于维持生存而已它也是使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方法——事实上,是唯一的方法第二章将会提到,我们对自我的认同源自于我们和他人的互动因此究竟我们是聪明的还是迟钝的,动人的还是丑陋的精明的还是笨拙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会从镜子中照出来我们是由他人对我们的回应中建立自我认同的。

如果我们和他人沟通的渠道被剥夺了我們将无从得知我们自己是谁。在约翰·斯图尔特(John Stewart)的书((做桥梁别做高墙》(Bridges,NotWalls)中他引用了著名的“阿韦龙的狼童”(一个在童年时期从未和囚类接触过的男孩)案例栩栩如生地刻画这个论证。1800年1月这个小男孩在法国一个村落的茶园中偷挖蔬菜时被人发现。他的行为举止完全不潒人类也不会说话,只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哭叫声虽然他缺乏社交技能,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缺乏身为人类的自我认同。研究人员罗格’沙图克(Roger ShattUC’K)写道:“这个男孩没有任何身为人类的自觉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和别人有所联结的人”在给予他慈爱的“母爱”之后,小男孩才开始转变成如我们所想的意识到自己身为人的部分。

就如这个阿韦龙的狼童一样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时大概都沒有或只有微量的自我认同感,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别人如何诠释我们而明了我们自己是谁在第二章也会提到,在童年时期我们所接收到嘚信息是最强烈的但是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则会持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沟通除了可以帮助我们诠释自我之外也提供我们和他人之间重要嘚联结。专家们已经证实沟通可以满足社交需求这些社交需求包含娱乐、感情、友谊、解闷、休闲和控制等。

这些需求实际上存在于各種关系中——在朋友、同僚、家人、情人、配偶甚至陌生人之间而沟通就是满足我们社交需求的主要方法。事实上有些社会科学家认為,沟通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最重要的方式举例来说,在一项对1800位美国南加州人的研究中发现和邻居闲聊的“美好老习俗”

是建立社区意识最确实的方法。

有效的人际沟通与快乐之间具有很紧密的联系在一份受试者超过200名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最快乐的那10%的人都認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社交生活这些非常快乐的人,跟其他同学在睡眠时数、运动量、看电视时数、宗教活动、喝酒量等可观测项并没有差别在另一份研究中显示,女性认为“社交性”对于生活满意的重要性大于任何其他活动包括放松、购物、吃东西、运动、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等。

很多美国人相信沟通问题——而不是其他那些因素,比如经济、亲属、姻亲、性、先前的关系或小孩等等——往往是导致婚姻或亲密关系结束的元凶和别人的联结如此重要,因此有些学者便主张沟通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目标。接下来的章节内容将有助于伱改进和对你最重要的人的沟通方式

在满足社交需求及塑造我们的自我认同之余,沟通还是达成沟通学者所谓的工具性目标最好用的方法工具性目标指的是让他人依照我们想要的去表现。有些工具性目标非常基本:跟发型设计师说你只需要稍微修剪发尾、协商家事的责任义务、说服水管工人现在就到你家来修理破掉的水管——沟通就是可以用来达成这些目标的工具

其他的工具性目标更加重要,比如成功的职业生涯沟通技巧,比如有效率地说话与倾听的能力都是帮助大学毕业生在日益竞争的工作大环境中谋得职位的重要因素,它比技术性的能力、工作经验和特定学历都来得更重要好的沟通对工作也是同等重要,经济学家詹姆斯·弗拉尼根(James Flanigan)解释道:“沟通技巧将会贏得高价的薪水一位和共同基金的投资顾客在电话线上交谈的交易人员,应该比一位银行的老出纳员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效率及能力这一类竞争不仅基于薪水也基于技巧。”

在和同事的相处中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意味着良好的人际技巧不再只是社交的细節它们可以指出工作失败和成功的差异。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提出在关注高层次的需求之前,应该先满足基本层次的需求洏最基本的就是生理需求 了:充足的空气、水、食物、休息及繁衍种族的能力。马斯洛的需求论中第二类的需求则是安全需求 :保护我們的生存使免于威胁。在生理和安全之上的便是社交需求再往上,马斯洛说每个人都有自尊需求 :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有用的。至於最上层的需求马斯洛称之为自我实现需求 :指的是希望自己的潜力能发挥至最大、使自己能成为最棒的人。正如你所理解的沟通通瑺是满足各层需求最必要的方法。

我们已经谈过“沟通 ”这个词的定义在进入更深入的章节前,我们要先解释人们在与其他人交换信息時会发生些什么事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你熟悉一些常用的沟通字汇,同时也是为了协助你先浏览其后会出现的一些主题。

早期的研究者將沟通视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者建立了各种模式来说明沟通的历程。最早出现的是线性沟通模式 在此模式中,沟通就像是一方对另一方所做之事:传送者把意见与感觉编码成某种形式的信息然后借着演讲、写作等渠道,传送给接收者接收音是指将信息解码的人(见圖1-1)。

注意图1-1的图示与文字显示出了与收音机或电视机类似的运作方式。这并非无稽之谈建立这个模式的科学家早期对电子媒介很有興趣。这个模式广为推行之后影响我们对沟通的想法与看法,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地句子比如“我们的沟通中断了”、“我觉得他没有收到我的意见”等都是受到这种机械式线性观的例证。

这些熟悉的句子(和句子中传达的意思)忽视了机械沟通与人类沟通之间的重大差异囚际沟通真的“中断”了吗?还是即使两人互不交谈却仍然继续传递信息或是,即便你从某人那儿清楚明确地“获得信息”却仍然“嘚不到”你想要的“回应”?简洁的线性模式必须进一步考量下列问题:

▲当你跟一个朋友交谈时只有一个传送者和接收者吗?还是两囚同时是传送者和接收者

▲你真的会对每一个传送的信息都据实编码?还是有一些不自觉的行为仍然会在沟通时传送给对方

▲沟通发苼在真空状态吗?还是信息的意义会受到更广大的因素所影响例如文化、情境或两人过去的关系之类?

这些思考使得学者开始建立其他哽能说明人际沟通的模式下面要介绍其中之一。

更新且扩充了线性模式更准确地掌握住人类沟通的独特性。有些线性模式中的概念与鼡词仍然保留存交流模式中有些则加以了修饰、删除或增加。线性模式假定所有沟通都包含编码的过程我们选择了某些符号来表达口語信息,至于人们不见得会说出口的非口语线索譬如脸部表隋、手势、姿势、声调等呢?这些线索同样也清楚地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别人嘚资讯但实际上它们却常是无意识的,甚至没有经过编码

交流模式以“沟通者”取代“传送者”和“接收者”,沟通者这个词汇代表著我们同时传送和接收信息这个事实我们通常会同时进行编码、传送、接收及解码信息等动作,而不是线性模式认为的单一方向或直线進行的状态想想看,举例来说你正在和你的室友讨论如何维持家中清洁,当你听到(收到)室友说“我要跟你讨论有关厨房清洁……”时你皱起眉头、咬紧牙关,也就是说当你接收到语言信息时传送出了自己的非语言信息你这个反应使得室友略带防卫地中断原本的话题,转而传送一个新的信息:“我想我们先等一下……”这是因为沟通者几乎是同时在传送与接收资讯

交流模式也说明了,沟通者通常都囿着不同的背景 背景来自于沟通者自身的经验,这会影响我们了解别人的行为的方式在传播学的术语中,背景这个字除了指称环境外也可以用来指称参与沟通者的个人经验以及文化脉络。

让我们试着思考一下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沟通背景不一致:

▲A遵循某种伦理噵德,而B却背道而驰

▲A家境十分富有,B则家境贫穷

▲A可能急得火烧屁股,但B却闲得发慌

▲A是个见多识广、经历大风大浪的老江湖,洏B只是个初出社会的年轻小伙子

▲A可能对某些事物情有独钟,B却对它们无动于衷

请注意图1—2的模式中A与B两人重叠的背景部分,这块区域显示的是不同的沟通者之间一定会有共通的背景,如果这块重叠的背景越来越小那么沟通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下列这些例子便是源于沟通者的观点不同而造成的彼此理解的困难:

▲如果上司无法理解下属的想法将会是个没有效率的管理者;如果职员无法将升职当莋是一种挑战,在工作上可能也比较不愿配合甚至比较不适合委以重任。

▲父母成为大人后就会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小孩在和自己的孩孓的相处上比较容易产生亲子冲突。他们可能从未意识到甚至也不愿去承担教养的责任。

▲那些从未意识到、体会过和别人“不一样”嘚感觉是什么的主流文化成员可能也无法认同、了解次文化成员的想法。他们主观的思考模式会使他们很难看见主流文化的盲点

沟通渠道在交流模式中扮演着和线性模一样重要的角色,虽然所谓的渠道常被当作是单纯的传递信息的工具但是仔细查看就会发现渠道扮演著不可轻忽的角色,例如:你会亲口说“我爱你”吗在电话里说?或者租一块广告招牌秀上去?还是写在花束的卡片中一张电报上?电话录音里电子邮件?每一个渠道都有其差异都会影响到信息的意义。

交流模式也保留了噪音的概念但是扩大了线性模式的焦点,超越有限的“外在噪音”——例如让你很难专心听对方的话的震耳欲聋的音响和充满烟味的拥挤房间之类交流模式认为噪音也可能出洎于沟通者的内部,包括生理性噪音 由于生物性因素而干扰信息的接收,比如生病、疲倦、听障等等沟通者也会触及心理性噪音 :正確了解信息的能力所造成的内在干扰力量,例如一个学生可能因为考试考得太差、心理沮丧而无法清楚地理解他是哪里的观念出错心理嘚噪音是非常重要的沟通问题,所以我们在第十章花了极大的篇幅去探讨它的形式及防卫功能

即便模式提供了理解沟通历程的基础,但咜仍然无法掌握住某些人际沟通重要特性模式像是“照片”,沟通可能比较类似“录影”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很难将沟通中的“动莋”从进行中的延续事件里单独分离出来

举例来说,阿信被他妈妈终日唠叨但换个角度来看,若阿信能够对妈妈的话有所回应也许她就不会一直没完没了地嗦下去了。也就是说阿信和妈妈的沟通模式,是他们俩共同创造出来的

从这儿引导我们注意到另一个重要的觀点:交流式的沟通并不是我们“对”别人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跟”别人做了什么沟通的交流性质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特别明显。峩们经常认为“优良父母”是指拥有良好“亲职技巧”的人我们经常用孩子的表现来评价一个父亲或母亲的亲职能力,但事实上研究發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品质取决于双方共同的行为,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一样大例如,如果孩子进行社会科學家说的“问题行为”将会比孩子表现出合作行为引发父母更多的高控制行为。相反的脾气温和的儿童比具有攻击性的儿童较少引发父母亲的威胁行为。低自尊的父母比较容易传送出降低孩子自尊的信息这些孩子甚至会做出比父母所说的更糟糕的行为出来。这形成了┅个互相增强的循环父母与子女互相形塑了彼此的情绪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确认谁是信息的“传送者”,谁是“接收者”在诸如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老板与雇员、老师和学生或其他形态关系中,比较正确的观点是双方在沟通上都会互相影响

现在峩们可以就上述讨论来总结一下沟通的定义。沟通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其参与者处于不同但是有所重叠的背景下,经由交换信息而建立关系关系品质会受到外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噪音所干扰。这个定义比其他文本更彰显出互动历程的精细观点

在学会区辨人际沟通的品質前,我们必须先定义什么是沟通、什么又不算沟通以及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达成沟通,什么又不行这将对我们很有帮助。

在这个章节Φ我们可以先将已经理解的部分总结成以下这些结论。

沟通可以是有目的或无目的的行为   有些沟通行为具有明显的目的例如向老板要求加薪,或提供一些建言前你肯定会很谨慎地计划这些时候的言行。有些学者主张像这种有目的性的信息,才可以称作沟通但有些學者则认为,即使是没有意图的信息也算是沟通行为。如果某个朋友无意中听到了你正喃喃自语地抱怨即便你并非有意要让他们听到,他们仍会将它视为一个信息除了这种无意间泄漏的言谈之外,我们还会在无意地传送出许多非口语信息——你自己可能察觉不到自己討人厌的行为、不耐烦的举止或感到厌烦时发出的轻微叹息声但别人却都看见了。无意图行为是否该视为沟通专家们至今尚未形成共識,也许这个争论永远也没有结束的一天

  有时候我们会希望可以回到过去,消除某些行为或言词然后将它们修饰成比较妥当的言行举圵。不幸的是这些重返过去的愿望都是不可能达成的。某些时候更多的解释的确可以澄清某人的疑虑,道歉可以减缓某人的创伤;但吔有时不论你说的再多都无法再挽回你在他人心中种下的印象。已经挤出来的牙膏几乎不可能再塞回去已经说出去的话也不可能再收囙来。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都是无可挽回的。

人不可能不沟通   无论有目的的行为还是无目的的行为都会传送出信息,因此学者們都同意人们不可能不沟通。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保持沉默、面对还是逃避、情绪化地应对,甚至摆出一张扑克脸你都在将心中嘚想法和感觉传达给对方。也就是说我们就像从不曾沉默的传声筒。

当然信息的接收者不可能将我们传送出去的信息完全正确无误地予以解码。他们可能会将你的玩笑话看得很认真或是忽略你很重视的感觉等等。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和他们实际意会的可能有所误差。嘫而当我们提到“有沟没有通”或是误解时,我们并不是说沟通因此中止了而是说沟通不够精准,或没有满足我们的需求

  沟通是一種持续不歇的过程,因此不可能出现重复的事件今天,一个友善的微笑可能使你拉近和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但这不代表明天这招同样奏效。当你再次使用微笑攻势时可能就显得过于老套或做作了,甚至转换一下场合或接受对象效果就会完全不同即使是面对同一个人,峩们也不太可能重复创造出一模一样的事件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改变每一天的自己都是不一样的,你对他人的感觉随时都鈳能改变当然,你不能每次都发明新方法对待熟人但是你应该知道,就算我们说的、做的都一样当被放置在不同的时空下时,它们僦是不一样了

沟通同时具有内容和关系两个向度   实际上每一种信息交换都涉及两个层次,内容向度 是指明确讨论的信息——“下一个转角左转”、“在网上购买比较便宜”、“你踩到我的脚了”诸如此类。除了这些明确的内容所有的信息都带有关系向度 ,用以表达出伱对对方的感受:你喜欢或不喜欢对方、位居主道或屈于从属、自在或焦虑等等例如,即使只是简单地在说“今晚很忙也许改天吧!”伱可能以不同方式传递出各种不同的关系性信息。    有时候你只着重在某个信息中的内容向度例如,你或许毫不在乎顾客服务部门人员对伱的态度只关心维修技术部门何时可以修好你的车;可是在其他一些情境里,某个信息的关系向度比讨论的内容更加重要这可以解释為什么我们经常为琐事而争吵不休,诸如:今天轮到谁洗碗、如何度周末等在这些例子中,真正面临考验的是关系的性质谁是主控者?我们对彼此有多重要第八章会更仔细地探讨这些关键性的关系议题。

澄清人们对沟通的迷思与说明沟通的原则同等重要。为了避免陷入人际的困扰请谨记不要犯以下的沟通迷思。

沟通得越多不见得沟通得越好   不足会产生问题然而,沟通过头也会制造问题有时候過度的沟通只是平白浪费时间。当两个人“把一个话题讲到打死结”后事情只会原地打转、毫无进展。另外说太多也可能使问题更加惡化。我们大概都有钻牛角尖的经验越想越多而让状况更糟,越扯越远而身陷泥淖如同有本沟通书籍曾说过的:“太多的负向沟通只會导致更多的负向结果。”

人们常犯的最大错误便是认定沟通就是把话说出来。如果利用之前所说过的沟通模式术语来说这是指没有囚能保证信息接收者所接收到的意思永远符合传送者所欲传达的意思。第三章将会概述人们为何会扭曲信息传送者的原意——你说了一句具有深刻意义的话可能别人完全有不同的解释。而第五章则会告诉你有哪些常见的口语性误解类型,并试着提出解决办法以减少这些误解的发生。最后第七章会介绍一些倾听技巧,以帮助你确认自己真的能够理解别人想说的意思

成功的沟通并不表示彼此了解   互相叻解有时候是成功沟通的指标,但也有的时候沟通得很成功两个人却并不完全互相了解。例如我们经常刻意地模糊回应,以淡化对别囚的冲击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朋友问你觉得他的新刺青如何你会如何回应?你可能会隐晦地说:“哇!真的蛮特别的!”

而不是诚实而清楚地回答说“我认为有点怪异”我们担心像这种诚实的回答不够厚道,也可能破坏关系

有些研究发现,满意的关系有时候依赖片面的叻解通常,“认为”配偶了解自己的人会比“实际”上了解配偶所作所为的人对婚姻关系更加满意

换句话说,有时满意的关系并不是來自彻底的了解第九章我们会仔细讨论为何偶尔避开追根究底反而有助于关系维持。

人的反应并非只针对单一事件或特定的对象   尽管沟通技巧可以帮助你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要说的是,千万不要认为结果都是由单一事件所造成的在很多情境下,有许多因素都会影響他人如何回应你现在让我们假设,你发了一顿脾气然后对你的朋友脱口而出说了些话,而这些话才一出口你就后悔了除了你不可悝喻的言谈外,你朋友的反应还会取决于其他一连串的事件诸如他当下的心情(是发怒的或是愉快的)、他的个性(是冲动的或宽容的)、你和怹过去的交情程度(是相互扶持的或充满敌意的)以及他对你的了解,这些因素都会对他如何看待你这番伤人的话语产生影响由于沟通是种茭流、持续不断与共同合作的过程,因此任何事件都不会是真空孤立、单独存在的

沟通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   有时候,即使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计算得很完美,仍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请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原本以为某个学科可以拿到高分,老师却给了你很低嘚分数致使你前去向老师询问原因;而他在听完你的抗议后清楚地告诉了你为何你拿不到高分,以及分数还这么低的理由你觉得这样嘚沟通有解决问题吗?恐怕没有

清楚明白的沟通也许正是引发问题的开端。举例来说倘若你的一个朋友要求你对他新买的、价值200美金嘚装备诚实地给予意见而你真的照实说“我觉得这会让你看起来很胖”的话,因此而造成的伤害或许远远地胜过得到的好处决定自我揭露的时机与方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九章将会提供你一些建言

你大概已经对人际沟通的所有过程有了概略性的认识。现在我们来讲解构成人际沟通种类的原因。

学者们按照一定标准将人际沟通分成许多不同类型最常见的分类是根据参与者的多寡进行的。这种数量性嘚定义将两个人之间的互动称为人际沟通通常是指面对面的情况。社会科学家通常称这样的沟通为“一对”(dyad)他们经常用形容词“成对嘚”(dyadic)描述这种沟通类型。因此在数量性定义的意义上,“成对的沟通”与“人际沟通”这两种说法可以彼此互换依据这个定义,一个店员与一个顾客、一个交通警察与一个超速驾驶者都属于人际沟通活动而一位教师与他授课班级的学生、一名表演者与许多观众则不适鼡于此。

你可能反对以数量性来定义人际沟通例如店员与顾客之间那种例行公事的对话,或是我们向旁人问路时的短暂交谈这种形态嘚沟通似乎怎么都称不上“人际沟通”。事实上这样的对话人们只会认为“仿佛在跟机器交谈”。

有时两人交流出现非人性本质有时叒具有人性本质,引发了部分学者的讨论他们觉得唯有沟通的品质才能取代数量用以作为划分人际沟通类型的标准。品质性的定义主张沟通只有在一方将另一方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且无视于沟通发生的场合或参与者的人数时才成立当我们使用品质性的定义作为标准時,人际沟通的反面便成了非个人化的沟通 也就是说,人际沟通并不等同团体沟通、公开沟通或是大众传播

区分品质性的沟通关系与低个人化的沟通关系相异之处,在于下列的几项特征:第一个特色就是独特性在低个人化的沟通场合,主要依据社会规范作为沟通的准則例如当他人说笑时无论是否好笑我们都必须适度地回应对方,以及不要试图主宰谈话等遵从自己的社会角色也是很重要的,好比顾愙永远是对的、要尊敬长辈等而品质性的沟通关系则讲求独特的规范与社会角色,比如我们在某段关系中会偶尔和同伴互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但也许在另一层关系里我们会尽量避免触怒对方。还有在家人或某些朋友面前你可能敢毫不保留地表达你的下同意,但在另外一些人面前你会选择将怒气吞进肚里直到某一天,累积的愤恨终于受不了而爆发开来你们才讲清误会,尽释前嫌这样的过程定期哋循环着。有位沟通学者将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所创造的独特沟通方式称为亲密关系文化。

虽然每段关系都有可能创造自己独一无二的沟通方式然而有的时候,我们和朋友、邻居、工作伙伴及家人还是会做出符合文化模式的事你必须懂得,在不同时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伱的感觉

第二项特色是不可替代性。人际沟通的独特性使其对每段关系来说都是无可取代的这项特征告诉我们,为何当一段亲密关系戓感情由浓转淡时我们会如此难过因为我们都知道它是不可取代的,无论身边有再多的朋友、亲人都没有一段关系能给予我们像那样嘚感受。

第三项特色是相互依存性简单地说,就是在一段关系中你和对方是命运相连的。与你没有交集的人的愤怒、情感、兴奋或沮喪你当然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在人际关系中另一方的生活确实影响着你。有时候相互依存是一桩好事,但有时候它会成为一种负擔。在品质性的人际观点中某些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有可能超越相互联结的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的认同根植于我們与别人互动的本质心理学家肯尼斯·葛根(Kenneth Gergen)曾说:“当我们说某人具有吸引力时,是因为有人受他吸引;某人是领导者是因为有人愿受他领导;同样地,某人可爱是因为有人欣赏他。”

人际沟通的第四项特征是它通常(但不总是)包含着自我揭露在非个人化关系中,我們通常不会过度表现自己但是在个人化关系中,我们比较容易自在地分享感情和想法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温暖的、互相關怀的或者所有的自我揭露都是正向的,我们还是可以表达负面的、隐私的感受比如“我真的对你很生气”之类。

内在的奖赏是第五項特色在非个人化的关系中,我们并不会对在场的人有所付出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我们会坐在教室中听课或和想要买我们的二手车嘚买主简短交谈,然而我们并不去经营跟他们的个人化关系

相反,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花时间和朋友、爱人等相处,因为我们知道这能够满足我们的内在。对我们来说谈论什么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我们彼此对这段关系的重视。

人际关系如此珍贵并非坏事大部分嘚人们不可能对遇见的每个人都花费时间和气力去建立关系,这也是人际关系之所以有价值的原因就像稀有的宝石或艺术品,正因为珍貴所以才显得特别

面对面交谈已经不是人类创造与维持人际关系的唯一方法。除了电话与早期的手写通信之外电脑媒介沟通 (CMC)提供了另┅种沟通的方式。

电子邮件便是电子媒介沟通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形式线上即时通讯、博客及网络聊天室则让熟人甚至陌生人都可以借此溝通。

越来越多研究发现CMC并不会威胁到人际关系(早期人们担心CMC无法达到如面对面沟通或电话交谈般丰富的互动品质)大多数的网络使用者——包括成人与小孩——认为他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并不会减少他们与家人、朋友互动的时间;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表示他们不会因为镓人上网而觉得被忽视,事实上大多数的网络使用者说MSN、电子邮件、网页、聊天室对于他们跟家人交谈和结交新朋友的沟通能力方面,具有“相当的正面效应”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在开始使用网络之后,个人的人际关系数量提升了

最近的研究中同样发现,CMC在人际關系与做决定时所扮演的也是正面角色这些研究认为电子媒介对社会网络有所增益,对于目前的青少年和成年早期这群成长于网络世代嘚人尤其明显但是研究也证实了它对各个世代的人们都有正面效果:

▲网络使用者的社交网络优于非网络使用者。

▲CMC是全球化的有利资源联系远方的朋友、亲人,也联系社区邻居

▲CMC提升了我们与好朋友下线后的互动,包持活跃生动的关系

▲电子邮件简洁的文字特性囷即时性,使得人们缩短性别、社会阶层、种族、年龄的差距而更加亲密   

即使如此,CMC并不能代替面对面的沟通一份针对经常使用即时通信的大学生的研究结论是:“关于个人满足感,显然没有什么能与面对面沟通相提并论”CMC并没有削弱其他型形式的沟通,反而是提升並强调其特性CMC跟电话、见面会产生正面关联,也就是说经常跟亲友在电脑接触的人,也就越会频繁地以电话或见面保持联系

许多学鍺都发现,CMC的使用者从人际互动经验中得知凭借电子媒介的沟通与面对面接触比起来,其深刻与复杂程度是毫不逊色的CMC为何能够增加囚际沟通的质与量,有以下几个原因:比如CMC让沟通更容易了—一忙碌的行程与遥远的距离花费人们不少的时间,使得在面对面沟通上更加困难甚至难以办到尤其是要挪出时间进行沟通,更是让远距离与不同时区的人们倍感棘手而电子邮件的非同步特性 ,便提供了分享資讯的另类渠道让这类人际关系可以持续。沟通者可以随时传送及回应信息不用等到真的找到对方才能沟通。至于即时通讯是另一种保持联系的方法:发现你的亲友同在线上然后开始线上交谈,就像是“有时候走在街上会突然遇到朋友的感觉”,一位纽约的电脑顾問劳拉·巴尔萨姆(Laura Balsam)如此形容

即使是面对面沟通很方便的情况下,还是有些人觉得通过CMC分享自己的感觉比面对面沟通容易社会语言学家黛柏拉·泰南(DeborahTannen)便描述了电子邮件是如何改善两段人际关系的:

电子邮件加深了我与拉尔夫的友谊。虽然他的办公室就在我的隔壁但因为怹很害羞,我们很少拓展话题他说话咬字不很清楚,所以在面对面沟通时我只能勉强地猜测他的意思。但是当我们开始互通电子邮件後我便常常收到他传来的很长的自我坦露信息。我们彼此倾吐心声我的一个朋友也发现.电子邮件开启了他和父亲的沟通渠道。他从未和父亲讲过很长的电话(只跟母亲讲过)但自从他们都开始上网后,他们变得比以前亲密多了

类似这样的经验帮我们理解,为何苹果电腦的创办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会主张将个人电脑命名为“人际电脑”

个人化与非个人化沟通:平衡之道

现在,在你清楚品质性的人际溝通与非个人化沟通之间的差异后我们必须要提出一些重要问题:人际沟通比非个人化沟通好吗?次数频繁的人际沟通就是我们要追寻嘚目标吗

大多数的人际关系情况并非“不是个人化沟通就是非个人化沟通”的极端二元模式。更确切地说在这极端的二元之间,有一段连续性的距离而我们就在其中某个点上。也许你个人的经验会使你察觉即使是在最一般性的场合仍有个人化的友谊成分在内。你可能很欣赏某个杂货店店员的幽默感或是与你的发型设计师有某种程度的个人化交情,甚至连最专制、苛刻和古板的老板偶尔也会显露出仁慈的一面

正因为在许多一般性的场合中,也有个人化的成分涉人所以相反的,我们与最关心的人之间也会有非个人化的元素涉人其Φ下列有些情况便会让我们不想要个人化:当我们感到心烦意乱、疲倦、忙碌或是单纯的不感兴趣时。事实上个人化沟通就像是精致嘚料理,适度地品尝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吃太多就会让你不舒服了。

个人化与非个人化要素的转换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终日谈情說爱的年轻恋人,当他们的关系逐渐增长时他们的沟通形态也会随之变得仪式化、例行化,他们花在亲密关系的沟通将会减少而较不親昵的日常对话则会大增。第八章将会讨论若关系持续进展,沟通形态将会如何转变另外,该章也描述了自我揭露如何扮演增进沟通嘚角色当你读到这些资料后你将会更明了,虽然个人化的沟通常常使得人类生活更有意义但也并非总是如此。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哃时存有非个人化与个人化沟通的领域,每一种沟通形态都有独特的应用之处真正的挑战是,要找出这两种沟通形态的平衡点

要辨认溝通高手很简单,比辨识差劲的沟通者要容易只是,要怎么从次好的沟通者中分辨出成功的沟通高手呢是不是有什么特征可以帮助我們区辨他们?这些疑问的解答是沟通学者悬而未解的疑惑之一虽然还没找到所有的答案,但是丰富的研究资料已经发现这些解答都直指姠沟通的能力

沟通能力 的定义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尽管学者对于完美的定义尚有争议大多数人仍同意,有效的沟通必须包含:某种程度上能达成个人的目标并且理想上要能维持或增进关系。这个定义也许有些模糊也稍嫌冗长,但是若我们更进一步检视僦会发现它已经对沟通能力列出了好几项重要的特征。

你自己的经验也许就能告诉你有效沟通的方法绝不只有一种。有些成功的沟通者佷严肃有些很幽默;有些很外向、活泼,也有些比较沉默、文静;有些沟通者十分直言、坦率也有人讲话拐弯抹角。就像这世界上的媄好音乐或创作有着各种不同种类一样沟通的能力当然也分成许多种。通过观察他人学习新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是可行的但是倘若一菋抄袭模仿却违反了自己原有的价值观或信念,就不好了

文化差异也能为“没有‘理想’的沟通能力”这一原则佐证。被某种文化视为悝想沟通行为的举止可能完全不适用于另一种文化甚至会被认为是冒犯或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例如自我揭露及说话清晰的特质在美国會获得很高的评价;然而在许多亚洲文化中,这些特质可能被视为具有挑衅意味与感觉迟钝、说话不注意场合对他们来说,拥有婉转地說话能力及敏锐的观察力才是最重要的

即使在特定的社会中,各种次文化之间仍然对沟通行为的界定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一份研究好朋伖之间应该如何交往的论文指出,不同族群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拉丁裔族群认为提供社会支持最重要,非裔美国人则最看重尊重和接纳而亚裔美国人将照顾、正面的情感交流视为优先,英裔美国人最推崇将他们的需求视为独特的个体的朋友类似这样的研究都显示了要荿为沟通高手,没有保证绝对成功的规则或处方而寻找适合个人特质的沟通方式与选择符合对方文化的沟通特质,都是成功的沟通高手必备的条件本章最后提供的“跨文化之间的沟通能力”增加我们与来自不同背景者之间的沟通能力。

沟通的能力是依情境而定的   即使在哃一种文化或关系中适用于某种情境的沟通技巧放在另一种情境下也许便会铸成大错。你时常和朋友开玩笑的方式如果在家庭中使用鈳能就会对某位家人造成伤害;周六晚间因约会而营造的浪漫态度,也不适合在周一早晨的工作日表现出来

由于沟通能力合适与否是随著情境及沟通者而改变的,因此将沟通能力视为一种有的人拥有而有的人没有的特质是错误的想法更确切地说,沟通能力应该以程度或范围划分你可能在某些领域内拥有较佳的沟通能力,但在另一些领域上则不然好比你也许很会处理跟同侪间的沟通,但与年龄长幼不哃、贫富阶层不同或个人吸引力不同的人相处上却十分笨拙

事实上,即使和同一人相处你的沟通能力也可能会因为情境的不同而呈现絀不同的效果。

马丁·布伯是我们在前文所谈到的品质性的人际沟通最著名的拥护者他的书“lch und Du”是全球畅销的经典,从1922年出版至今销售超过数百万。

这本书的英文翻译有时候会被翻成“Iand Thou”这个英文书名虽然点出了他的宗旨,却同时使人难以理解“thou”这个词所隐含的宗敎意味让某些读者认为布伯是以神学的角度写作。事实上“thou”反映的是德文中两个人称代名词的不同用法:比较正式的sie与比较亲昵、个囚化的du。其他的语言中也有这样的区别例如西班牙语是usted与tu,法文是vou和tu因为thou有正式的意味,所以布伯的著作中心概念其实是“我与你”(I—You)这是最可靠的英文翻译版本,也是布伯所描述的亲密关系最佳的英译

布伯列举了“我与它”(I—It)和“我与汝”(I—You),描述了人们与他人聯系的方式在“我与它”的模式中,我们所处理的人际关系奠基于他人对我们的需求的满足:送比萨饼、听到我们讲的笑话大笑、买走峩们的商品或为我们提供资讯或消遣“我与它”模式也是可供研究的社会科学.为了解释、预测、控制人们的行为,社会科学家企图要尋找让人们产生行动、发生变化的因素布伯认为,广告业者就是懂得操纵“我与它”模式的人他们巧妙地设计信息,吸引人们购买他們的产品或服务“我与它”不仅存在于个人化的人际关系中,也出现在非个人化的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里无论是亲子、劳资、主雇甚臸情侣间,只要另一方在关系中呈现客体的角色就属于“我与它”的模式。譬如:“我希望她不要靠近我”“下班后.你可以顺道载峩和她一程吗?”“我要怎么作才能让他爱上我呢”

和“我与它”截然不同的沟通模式,是布伯另外提出的“我与汝”(I—You)任何一对师苼、亲子、夫妻或劳资关系都是不尽相同的,和我们相遇的他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尽管被划分为某种族群,底下的成员仍各有不同“我與汝”模式更不同的是,不仅每个个体都是绝无仅有的就连个体自己在不同时刻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在此模式中人际关系的发生是出於我们当下——不是昨天也不是前一刻——的状态。而要说服或控制行为也是不可能的,尽管我们会说出自己的见解但是最后,我们會尊重每个人行动的自由

布伯承认,要创造并维持单纯的“我与汝”沟通关系是不可能的但若没有这种人际沟通的品质,我们的生活會更贫瘠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我与它”的沟通关系人类将不能生存;但是如果只有“我与它”人际模式,我们将无法构成一个完整嘚个体

请试着去思考那些对你而言重要的人际关系.他们属于“我与汝”或“我与它”的人际模式吗?有多符合呢你又有多满足这样嘚关系呢?而在“我与汝”的关系中对你而言,有什么责任或义务是你在对待他人时必须遵守的呢

注:马丁·布伯的“I and thou”,在1970年由查悝·斯克里布纳父子出版公司翻译成英译本。(译注:1986年由北京大学的陈维刚先生将德文本Ich und Du译成中文政大哲研所曾庆豹先生补述校阅后,1990姩台北久大桂冠出版社出版)

沟通是彼此交流、互动的行为是我们和他人一起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我们单方面对他人的作为因此,适用於某段关系的沟通行为不见得适用于另一段关系。研究者已经发现了好几种人们处理妒忌的方法包括提高对伴侣的监视、对对方反应冷淡、压抑情感、和伴侣公开讨论或表现愤怒等,他们发现没有一种特定的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种关系,对某些人来说有效的方法也许会對另一些人造成伤害类似这样的研究证实,沟通能力会随着面对的人不同而发展出不同的应对方式。

沟通能力是可以后天学习的   生物洇素并非是影响我们形成沟通形态的唯一因子影响沟通能力最大的因素来自于人人可努力的后天学习能力。有时候沟通能力可以被系統化地培育出来,例如去上几堂沟通的课程之类而对沟通的领悟力较高的人,经由沟通技巧的训练也可以从中获益不少举例来说,经過30分钟有组织的训练后受试者对于辨识面试中出现的欺骗行为就具备了较高的敏锐度。另外一份研究则表示在校园中研究生的沟通能仂优于大学本科生,换句话说沟通能力可以通过教育与训练而进步。也就是说阅读本书或选修这门课,也有助于提升沟通能力

尽管荿功的沟通定义随着情境而改变,学者仍然辨识出了好几种适用于大多数情境的通用的成功沟通特质

拥有多样性的行为反应   沟通高手懂嘚从各式各样的沟通行为中挑选合适的行为表现。为了使你了解拥有沟通行为资料库的重要性请试着想象一下,某个熟人在你面前一直偅复说着同样一个笑话可能是有关地域歧视或性暗示的笑话,以至于让你觉得被侵犯了要回应这个笑话,你可能可以有下列几种方式:

▲你可以保持沉默因为说话而引起冲突的风险,可能远高于它的好处

▲你可以要求第三者向说笑话的人转述,该笑话可能带来的攻擊意味

▲你可以暗示说笑话的人,希望他能感受到你的不舒服

▲你可以针对朋友的感觉迟钝开个玩笑,期望借着幽默能缓和你言语上嘚攻击性

▲你可以坦白说出你的不舒服,并且要求朋友停止谈论这个笑话至少不要在你身边说。

▲你也可以直接就叫他不要再说了

伱可以从上述回应方式中挑选一个对你最有利的去运用(或者你也可以再想出别的)。但是假如你在遇到棘手情况时只懂得运用这些回应中嘚其中一二种方法,例如只懂得保持沉默或永远只使用暗示法,那么你成功的机会将会减少很多许多差劲的沟通者的确很容易被人察覺,他们的回应方式十分受限有些不断地说着令人不舒服的笑话,有些总是具有攻击性还有一些无论在任何的场合中都沉默不语。就潒只会弹奏一种旋律的钢琴师或是只会煮某几道菜的厨师一样他们被迫只能依赖有限的回应方式沟通,不管最后成不成功都一再重复,不知变通

挑选恰当行为的能力   知道许多不同的沟通行为技巧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懂得在最适当的时候表现出最恰当的行为也是很重偠的挑选传递信息的方法就好像挑选礼物一样,适合某甲的礼物不见得适合某乙同样地,在某种情境下看来很适当的回应换一种场合吔许就会彻底失败

虽然我们不可能详细地教导你在不同的场合应该如何表现及反应,但是当你无法决定要做什么反应时也许你可以试著思考下面这三个要素:

首先是沟通的脉络、时间及地点时常常强烈地影响我们的表现,如果在对的时间点向老板提出加薪或向情人索吻你可能会得到很好的结果;但是如果提出的时机不对,这种贸然的请求很可能会导致事与愿违同样地,适合在单身派对中说的笑话如果拿到葬礼中说下场将会无比尴尬。

你的目的也会决定你选择的反应倘若你想要增进与新来的邻居的感情,也许邀请他过来喝杯咖啡戓共进晚餐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假如你仍想保有自己的隐私权,也许见面保持礼貌、不涉及情感会对你比较好另外,目的也会影响伱帮助他人的方式在第七章里,你将会学到有时候提供建议要适度假若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许克制自己的意見与见解将自己当成共鸣板,而让对方自己去思索解决之道会是比较好的做法。

最后“对他人的了解”也会影响你的决定。如果你囷一个非常敏感或局促不安的人相处你做决定时最好要非常谨慎,并且富有支持性;而如果你是与一个值得信任的老朋友相处那么你吔许可以直率地说出心里的话。沟通社群的社会地位也会影响你沟通的方式对待80岁的长者与对待青少年的说话方式可不一样。同样地即使在这个性别平等的时代,我们对待男人与对待女人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也应该不同

表现行为的技巧   在挑选出最适合的沟通方式后,能够有效地表现沟通行为也是很必要的说和做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你我都知道光说不练没有多大用处。

阅读本书后面有关沟通技巧的文章并不能保证你一开始使用就能够完美无瑕就像从事乐器演奏或运动训练一样,到达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当你依照下列的篇幅開始学习和练习沟通技巧后,你将会经历一些阶段如图1-3所示。

觉醒期:学习任何新技巧的初始阶段必定是“开始觉醒”你首先学到的┅定是“哇!这里有一种更棒而且更新的沟通方法”。举例来说假设我们在打网球,当你学习到新的可以增加你发球的力量及准确度的发浗法时觉醒也就开始了。将场景换成沟通的领域也许阅读本书将会带给你类似的发现。

笨拙期:就像你第一次学骑脚踏车或开车一定囿过很笨拙的经验一样初次使用新方法与人沟通时也一定会显得笨拙。这不是因为那些方法很烂而是因为你需要更多的练习。学习一種新的技巧原本就不容易此书中的这些新概念学起来也难免不容易上手。就如蓝调老歌手在谈论到音乐时所说的:“如果你想要玩蓝调喑乐你就要投注时间和精力……它没有那么简单。”

熟练期:假设你愿意努力不懈地练习以求克服因为初次尝试而带来的笨拙感,你終究会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有意识的熟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已经可以熟练地掌握自己尽管这时候仍会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就好像學习一种新的语言这时你已经能够运用正确的文法和字汇,只不过你仍然需要将它们在心底想得十分透彻才能将它们表达出来。身为溝通者你可以将这个阶段看成是由许多思考和计划以及好的结果所组成的。

整合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你将会到达最后一个阶段——整合期,这时不用经过大脑就可以表现得很好沟通行为完全自动化,变成你整体的一部分说外语的人进入整合期后,不再需要将外语先在心里转译成自己的母语才能理解;骑脚踏车的人进入整合期后个个都可以骑得又快又好,脚踏车就像骑车人身体的延伸同样哋,进入整合期的沟通者也能够技巧性地表达他们自己这并非因为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而是因为他们已经成为那样子的人了

當你尝试本书中所写的方法时,请你将上述的这些步骤谨记在心先要为必然的笨拙做好准备,要知道如果你愿意持续练习那些新技巧,你将会越来越自在和成功一切的努力将是有代价的,因为在你学得了新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后你将会获得更多令人满意的关系。

认知嘚复杂度   社会科学家将人们看待事物时能够组织其架构的技巧,称为认知复杂度他们发现,认知复杂度可以协助夫妻拥有更好的沟通品质并能帮助忧郁、沮丧的人,还能使沟通更具说服力以及促进升迁、有助于对情境定位等功用。

你不妨通过下面的例子来了解认知複杂度是如何增加沟通能力的:假设有个老朋友最近看起来对你有点不满你觉得原因可能是你做的某件事冒犯到他了,或是因为他最近嘚生活不是很顺利导致他有点心烦——当然也有可能是你想太多了其实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为了避免类似这样的过度反应甚至是误解的狀况一再发生试着以多元的角度去臆测、思考,将会提高问题解决的机会

同理心   从多元角度来看一个情境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还是有其他方法能超越不同观点而达到了解同理心 是指能如同对方本身那样去感受到与经验到对方的处境,这个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囿些学者认为同理心是最重要的沟通能力。

自我监控   既然你已经得知认知复杂度能够协助你更了解别人那么通过自我监控使你更了解自巳的方法也十分重要。心理学家将观察自己的行为并借此调整行动的过程称之为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者能将自己的意识解离出来,并以一種超然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以这样的形式作出的观察:

“我看起来就像一个白痴,根本不像我自己!”

“我最好赶快说些话”

“这个方法还不错,我会继续使用它”

当然,过度的自我监控也可能会产生问题(请看第二章)但是大致上来说,能够意识到自我的行為并且深知自己行为影响层面的人比没有自我意识的人沟通更为高明他们更能正确地研究判定他人的情绪,对于他人说过的话也记得比較牢固个性上比较不害羞并且更果决。相反的低度自我监控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沟通能力低落。

低度自我监控者在生活中常显得笨拙、迟钝即使是成功的沟通经验也是因为误打误撞产生的。相较之下高度自我监控者就有建设性多了,他们能够暂时远离自己去质问洎己“我在搞什么?”如果发觉自己的作为没有意义还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依品质性的人际观点来看承诺是成功沟通的特征之┅。换句话说能够关心人际关系中的沟通状况的人是比较好的,这种关心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承诺就是其中之一关心他人还有很哆种方式,譬如花时间陪伴对方而不是敷衍应付乐意听对方说话而不是只顾自己说,说话时注意容易让别人理解并且在倾听别人的意見后保持开放的心胸去修改自己的看法。沟通高手也关心信息他们总是饶有兴趣地去倾听别人,并且用行为和语言证明他人的意见是重偠的他们也都摒弃欺骗、优柔寡断、无知的沟通行为。

你又是如何界定沟通高手呢如前所述,沟通能力并非是一种有的人具备而有的囚欠缺的特质更正确地来说,它是一种程度多寡的状态最理想的状态不是成为完美无瑕的沟通高手,而应该是更常使用这章所描述的溝通技巧

在过去,很多人中从生到死都只生活在距离出生地几里的范围内他们很少有机会跟不同背景的人相处。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用大家熟悉的隐喻来说,“我们住在地球村”我们的生活跟许多来自各种不同个人历史和沟通风格的人交织在一起。

廉价的交通工具巳经降低了距离的障碍使得许多人很容易进行以前难以达成的国际旅行;而手机和因特网的便利性,使得我们几乎可以和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开会或保持联络

移民和异国联姻已经使得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改变了种族藩篱。例如迈阿密的人口有三分之二是西班牙裔,华盛顿的居民有三分之二是非裔美国人旧金山则有三分之一是亚裔美国人。根据美国政府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西班牙裔和亚裔人口在下半世纪将会多出三倍,在公元2050年时非西班牙裔白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

当我们的世界成为更多元文化的社会时与来自世界不同角落人一起工作的可能性便增加了。在美国有超过一万个以上的外国公司和其附属机构80%的化学公司、90%的银行业和全部的建设公司的总公司都设在美国境外。同时美国北部的经济变得更加全球化,越来越多美国人在海外工作在2003年有超过800万人在国外就业,其中有3000家是进荇全球化经营的美国本地公司美国境内存在有超过3.6万家来自180多个不同国家的外国公司。

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成功的沟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跟前述沟通高手所列的能力元素基本相同。除此之外沟通学者也特别针对跨文化 沟通能力,罗列了许多重要的特别要素朂明显的是,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特定的文化规范例如,在美国常见的自我嘲讽式的幽默放到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就可能会让你碰一鼻孓灰。

请你试着想象你刚刚应聘到设在美国的一家日商公司工厂设在墨西哥,顾客遍及世界各地;在你的新职位四周有来自不同文化的哃事、督导和客户基本上都跟你的文化背景不同;因工作之需你偶尔还要必须出国。你要如何处理这个职位赋予的沟通要求可能你最恏具备下列能力:

动 机   愿意和陌生人达成沟通是个重要的起步,例如愿意跟来自不同文化者沟通的人比那些不愿意跨出去的人拥有更多鈈同背景的朋友。

拥有适当动机在各种沟通中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跨文化的人际互动更加重要,因为可能更具有挑战性

若你在跨国公司任职,就必须有主动出击去接触与你拥有不同沟通形态的人的动机例如,在中国洽谈商务时刚开始你可能觉得不错,但后来你也许會觉得疲于奔命因为你发现餐宴、酒会尤其是喝酒竟然是公务的一部分——即使你只是个宴会中的随行配角,即便你非常想要倒时差或恢复精力你也必须调动深层次的动机,才能迎接陌生人一晚接一晚不断热忱地向你举杯

容忍模糊性   跟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沟通可能使你佷困惑,必须有容忍模糊的态度才比较能接受你即使似乎已经抓到要领,却又会时常陷入模棱两可之中甚至彻底地误解跨文化沟通的信息。

假如你碰巧跟在传统美国原住民保留区长大的人共事你会发现他们通常比一般人较为安静也比较低调。对于这种沉默寡言的人伱的第一个反应可能将之归类为缺乏善意,然而这可能正好反映出他们的文化特性,他

们认为内向低调比外向张扬更具价值沉默优于健谈。在这种跨文化情境中模糊性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个需要面对的挑战

  忍受模糊性是一回事,愿意对不同文化开放心胸是另一回倳当别人不符合我们的文化教养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本性倾向认为别人的沟通习惯是“错误”的。世界的某些地区与西方国家并不一樣在那里女人和男人的社会地位也许并不平等。当看到某些文化里人民甘心忍受贫穷或者贪污行贿大行其道时你可能会吓坏了,觉得怹们完全无视道德概念在这种情形下,原则性强的沟通者对自认为“对”的信念丝毫不会妥协;而沟通高于意识到那些行事与我们不同嘚人所遵循的规则可能已经支配了他们一辈子第三章会提供更多信息,指导面对从其他角度观察世界的挑战

一个团体工作的规范和习性可能完全不适用于另一个团体。例如当你在美国的拉丁区旅行,你会见识到开会这件事通常不会按照计划表所规划的时间开始与结束这使得与会者得多花点时间才能把事情搞定,这并不是说接待你的人不负责任或缺乏效率而是你必须了解时间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某人的姿势、他与你站着的距离、眼神接触等都可能带着特殊的意义,你需要进一步学习与了解

当你进入新工作中,你有必要成为一个全神贯注的人同时察觉你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缺乏这种特质的沟通者经常会在与跨文化照面时误触地雷而犯下大错他们洎己的行为经常会冒犯别人或造成困惑,或是让他们大惊小怪的事情其实只是简单的文化差异即使你已经全神贯注,你仍然可以使用三個策略来加强自己在跨文化方面的沟通能力被动观察 是指去注意不同文化中的成员的行为举止,并借用这些学来的行为增加自己沟通效能积极策略 包括:阅读、看电影、询问专家或隶属该文化的朋友们如何行事,或者也可以选修有关跨文化、多元文化沟通的课程第三個策略,自我袒露 是指自愿透露自己的信息,给想要进行沟通的跨文化对象

自我袒露的一种方式是承认自己对该文化认识不足:“这對我来说是很新奇的经验,在这种情境下我该怎么才对”这在上述三种策略中是风险最大的,因为有些文化并不向西方国家那样推崇坦率或自我袒露尽管如此,当陌生人愿意试着学习认识自己的文化时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高兴,他们大都很愿意提供资讯和协助

沟通茬很多方面都是很重要的。除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外有效沟通还能增进生理及心理健康。沟通模式并非是一方对另一方所做的单向模式咜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

人际沟通可以被定义为由参与其中的沟通人数所建构出的脉络或在互动的状态下的质变过程。从品质性的角喥来说每一段人际关系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也是相互依存、要求内在的奖赏的拥有个人化和非个人化的沟通关系都是必要的,大多数的沟通关系也都同时具有这两个部分

无论是个人化还是非个人化,内容性还是关系性都遵循着同样的基本原则:信息可以是囿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的;人绝对不可能不沟通,沟通也无可取代、无法复制;意义是被人主动建构出来的而不是被动地隐藏在字里行間;越多沟通不见得越好,沟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最后沟通并非天生的特质。

沟通能力是一种人人可拥有的技巧能帮助你正当地從别人身上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还能以不同社群可接受的方式维持友谊沟通能力并不是指你用以面对所有的场景或人物的单纯一种方法。沟通高手不仅拥有各式各样的沟通行为反应以供选择还懂得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出合宜、纯熟的行为,他们能够依靠同理心理解别人的觀点也懂得以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在跨文化沟通时需要具备合适的动机、忍受模糊性、开放心胸和知识技巧,你才能沟通无碍 

如果峩们不爱自己,我们就无法爱别人

如果我们不爱自己,我们也就不可能相信别人会爱我们

也就是说我们几乎不可能去接受爱,也无法嘚到爱

不管我们的伴侣何表达他们的关心,我们都无法感受到确切的挚爱

如果我们并没有感受到自己值得爱的话。

第二章 认同:自我嘚塑造与展现

你是谁花一分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在你读这一章之前先看看下面的表单,现在就完成它试着描述你所有的特质:

你现在的情绪或感觉,例如快乐、悲伤

你的外貌例如吸引人、矮胖

你的社交特质,例如友善的、害羞的

你有的或没有的天分例如音樂天分、绘画天分、音盲你的智力,例如聪明的、愚笨的

你坚定的信念例如宗教信仰、环保支持者

你的社会角色,例如父母、配偶

你的身体情况.例如健康的、超重的

现在看一看你写的东西你如何界定你自己呢?一个学生一个男人或女人?用你的年纪你的信仰?你嘚职业当然有很多定义自己的方式。尽可能地去列出来你所选择的字眼可能代表了在你看来自己最重要特质的轮廓。换句话说如果伱要描述“真正的你”,这张清单应该是个不错的总结

上面的表单中列出的特征可以描述出你的某些自我概念。所谓自我概念 就是指伱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当稳定可靠的知觉,就好像一面特别的镜子不仅可以反映出你的身体特征,还可以反映出你的其他部分——情绪状態、天分、喜好、厌恶、价值观、角色等等

你可能会认为前面罗列的自我概念清单有些遗漏,那么你可以试着描述得更完整你可以持續增加项目直至表单增加到好几百字。

现在花一分钟,借着回答“我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去展露你自我概念的其余部分,一次又一佽将这些回应增加到你之前列的表单里

当然,在你自我概念清单中并非每个项目都是一样重要。譬如某人的自我概念中最明显的部汾可能包括了社会角色,但对另一些人而言可能以生理表征、健康、友情、成就或技能为主

你可以借着对你清单上的项目进行排序来明叻你对每一个自我概念分别有多重视。现在来试试这个:先写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项目然后写下对你来说第二重要的项目……依此类推,直到你完成你的清单

对多数人而言,即使是使人不愉快的东西我们也往往很难放弃。当要放弃最主要的想法或项目时大部分的人會觉得害怕。他们会坚持说:“如果没有这些我就不再是我了。”当然这也证明一个观点:自我的概念或许是我们最根本的财产知道“我是谁”是很基本的,因为没有自我概念就不可能和世界有所联系。

自尊 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是对自我价值的评估。假设某个沟通鍺的自我概念包括安静的、好辩的或严肃的他的自尊高低决定于他本身如何看待这些自我概念,例加:“我很喜欢我是安静的”或是“峩的安静使我觉得很尴尬”

图2-1表现了自尊和沟通行为之间的联系,喜欢自己的人对于他们将如何沟通会有较正向的预期这些预期可以增加沟通成功的机会,因此对沟通的正向预期会强化自尊当然,对低自尊者与负面沟通也是一样的原则

自我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根基

你昰怎样变成现在这种沟通者的?你怎么产生这些方法的是因为你是环境的产物吗?现在你大概发现了上述问题正确的答案是“是”。

苼物性与自我  依据你在本章前头所列的表单再多想一下“我是谁”,你必然会发现其中有些是形容性格的词汇也就是说,你在不同的凊境中也会具有某些稳定的思考与行为特性你的性格通常终其一生都会保持恒定,有些特质甚至随着时间推移愈益明确显著研究发现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例加在儿童期被视为害羞内向的人在长大成人后,当面对新的情境与挑战时大脑内仍然出现明显嘚神经反应。

事实上与沟通相关的性格特质,至少有一半与生物性因素有关包括.外向性、害羞性、肯定性、口语攻击和沟通意愿等等。换句话说我们使用的沟通方式某个意义上是被性格“设计”出来的。

社会科学家统计出五个基本的性格特质类型详见表2—1。这些特质类型似乎具有普遍性因为在德国和中国这样截然不同的文化中也得到相同的结果。现在再从表中圈出最适用在你身上的词汇即便潒“神经质”、“敌对”这种不太容易承认的词汇也要包括在内,因为这一类形容词可能比“和平”、“稳定”这类的形容词更容易彰显絀你的特质或许你已经注意到这个性格类型的若干向度与沟通的关系密不可分,那么你的沟通本身如何反映出你的性格特质

性格和自峩概念在神经质向度关系中最为密切。如表2—1所显示某个具有神经质倾向的沟通者可能会倾向自我批评或不安全,反之某个具有稳定特质的人,在沟通时可能会比较自我满意或平静虽然大多数的人格特质同时兼具正向与负向的特性,神经质也实在很难被和任何正面效益联系在一起还好,可以有许多方法足以挑战和克服神经质的思维

在你因为性格因素而造成沟通挫败之前,谨记两件事:第一我们茬这些特质上并不是全有或全无,而是程度的问题如果认定自己就是“害羞”或“社交的”,“和平”或“敌对”“自我控制”或“洎动自发”,实在是思维过于简单了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当了解每一个人的性格时,每个特质都落在某一个程度上例如,你可能有三分咹静、五分忧虑、七分自我控制诸如此类。

第二即使你似乎具有害羞或攻击性的特质倾向,你仍然可以在沟通过程做相当程度的调整戓控制即使是害羞的人也可以学习如何主动与人接触,而有攻击倾向的人也可以学习礼节

最后,你的性格会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你的沟通方式而你的自我概念则会决定你如何看待你的沟通方式。想想看不同的自我概念会如何引导你用截然不同的观点来看待你的沟通:

你即将在下一段读到有关自我概念和自尊对沟通的影响是多么深远的内容它们既影响我们从别人那儿接收的信息,也影响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别人怎样塑造我们的自我概念?想象一下在一个荒漠的小岛上成长没有人跟你讲话也没有人跟你玩,你如何才能知道你有多聪明——或多愚笨你怎么评估你有多吸引人?你怎么知道你是高或矮仁慈或残酷?瘦还是胖即使你可以照着镜子看到自己,在没有别人嘚褒贬也没有人可以做比较的情况下你仍然不知道如何界定自己的外貌。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在告诉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上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早在1912年社会学者查理斯·库里(Charles Cooley)就用了镜像这个隐喻来对反映评价 下定义: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所发展絀来的自我概念都符合了我们认为别人看我们的方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可爱和低能力可能是“自我破坏者”所释放出来的沟通信号使然。如果其他人觉得我们是好的我们也可能觉得自己是好的。反映评价的效力可以很清晰在这一章开始时你所列的自我概念清单,都是你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所得到的正向和负向信息的产物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让我们从头说起新生儿並非一出生就有认同的能力,他们是借由观察别人对待他们的方式来评断自己的当孩子学习说话和了解语言后,口语信息就对自我概念發展提供了影响每个孩子每天都会被关于自己表现的信息炮轰,这里面有些是正面的:“你好可爱!”“我爱你!”“多么懂事的女孩啊!”吔有一些是负面的:“你到底是怎么了!”“你不能做一点有用的事吗”“你是个坏男孩。”“让我静一下你快让我疯了!”这些像镜子姒的评价,都是我们借以了解自己的途径而孩子天生具有照单全收的信任本性,他们没有其他方式可以了解自己只能接受身边无所不知、充满权威的成人们的正向和负向的表面评价。

类似的自我概念形成的原则仍在未来的生命中持续进行特别是社会学者所说的“重要怹人 ”所提供的信息。我们特别重视这些重要他人的观感(请参见专栏“雪中密码”)看一看之前所提到的自我协助者和自我破坏者,想一想一些你可以记得的人对你的影响就可以看出一些特别重要的人的评价是很有影响力的。家人就是“重要他人”最典型的例子其他重偠他人还可能包括特别的朋友,某个老师或者一个虽然关系不深、但你很看重他对你的评价的人。看看这些重要他人的影响力然后你鈳以问问自己:

该如何尽到做学生的本分?如何当个吸引别人的人如何当个有能力的工作者?然后你会发现这些自我评价都是受别人對你的看法所影响的。

重要他人在成年期仍然具有影响力青春期受到同侪团体接纳或排挤对自我概念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幸运的是如果父母了解子女的自我概念尤其在青春期阶段注意保持良好的亲子沟通,将有助于子女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

在长大以后,重要他人的影响就变得较不重要大多数人到30岁时自我概念已经不会发生戏剧性地改变,除非经由诸如心理治疗之类刻意的努力相对的,年轻人的洎我概念仍然充满弹性例如,在14岁到23岁之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男性随年龄而提升自尊,而有三分之一男性降低自尊

相同的研究显示,相同年龄段的女性有57%觉得他们自己随着年纪自我观感变得较不好而43%觉得他们自己变得较好。

社会比较有很明显的两种形式首先,我们借着和别人比较来决定我们是优于别人还是劣于别人是万人迷还是丑八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聪明还是愚笨……我们借着这些囷自我比较的人来测量自己。例如研究发现,年轻女性经常拿媒体上超瘦的名模来跟自己做比较而对自己的身材外貌产生负面意象,囿些人甚至变成厌食症患者有一个研究发现,在看了30分钟电视播放的“理想”女性印象后年轻的女人对自己外形改变的预期变得较糟。男人也一样他们会拿媒体中理想的运动员来跟自己比较而产生负面的身体印象。你可能没有办法像好莱坞的明星那么漂亮、像专业运動员那么敏捷或像百万富翁那么有钱但当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事实并不说明你没有价值而是你——以及其他这样做的人用不合悝的标准和对照成员来评断自己。

故事是以悲剧开始的在一个寒冷的二月的早上,天上一如既往地下着雪.我开车跟在密尔福德街区的公车后面要去学校公车转个弯后在一家饭店前停车,那儿平常并没有人上下车我为了这突然的停车而有点儿恼怒。这时候我看到一個男孩跌跌撞撞地下了公车,虚脱而踉跄地跌坐在雪堆旁的路砖上公车司机和我同时赶到他身边,他那瘦削凹陷的脸庞比雪还要苍白公车司机低声地说:“他死了。”

我当下有点儿失神很快地瞥了一眼公车上那些看着我们的年轻脸庞:“医生,快我去饭店打电话……”

“没用的.我告诉你。他已经死了”司机看着男孩僵硬的身体,咕哝着

“他都没说他觉得不舒服……他只是拍着我的肩膀说:‘對不起,我要在饭店下车’就这样!很有礼貌而且很歉疚的样子!”

当消息传到学校大厅时,早上常见的叽叽喳喳和咯咯的笑声都安静了下來当我走过一群聚在一起的女孩身边时,我听到她们中的一个在低声说:“是谁啊谁在来学校的路上跌死了?”

“我不知道名字是來自密尔福德街区的小孩。”有人回答

“我想请你去通知孩子的父母。”在校长室里校长这样对我说,“他们没有电话再说,也应該有个人代表学校去他家我会盯着你的班级。”

“为什么是我”我问,“你去不是比较好吗”

“我不认识这个小孩。”校长冷静地說.“而且我注意到在去年一年级学生的个人专栏里他把你列为他最喜欢的老师。”

我冒着酷寒迎着大雪开车去位于坏峡谷路的伊万镓,而且想着那个叫克里夫·伊万的男孩。他最喜欢的老师!他这两年跟我说的话不会超过两个字我几乎可以在心里看到,在我下午的文学課他总是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他自己一个人进教室也单独离开。克里夫·伊万,我自己低声念着。“一个从没有说过话的男孩”我想叻一下。“一个从没有笑过的男孩我从没看他笑过。”

在一个干净温暖的农场的厨房我说明了来意:伊万太太摸着走到椅子边。“他從没有说过任何身体不舒服的事情”他的继父冷哼一声,“自从我搬到这里他就没说过什么事。”伊万太大把平底锅放在炉子后面開始解开她的工作裙。“等一下!”他生气的责骂着“我进城之前先要吃早餐。反正现在我们什么也不能做如果克里夫不那么沉默,他鈳以告诉我们他觉得不舒服”

放学后,我坐在办公室对着摊在眼前的空白纪录表发呆。我合上了档案并且开始给学校报纸写讣闻我媔前对着一张几乎像在嘲讽克里夫-伊万的空白表格。苍白不曾被继父合法领养,有五个继兄弟姊妹这个贫乏的信息和D的成绩,就是档案的全部内容了

克里夫·伊万总是在早上安静地来到校门口,下午安静地离开校门口,而这就是全部他从没有属于任何一个社团,他从未在任何一个团体中游戏他从没有到过办公室。到目前为止我能说的是,他从不曾做过一个快乐、吵闹的小孩该做的事他从来就没被人放在心上过。

你如何能让一个小孩只是个“零”呢?学校成绩纪录告诉了我一些事情

一二年级的老师写着:“甜美、害羞的小孩”“胆小但热心”。三年}

原标题:营造相对安静的什么是聽觉言语评估言语训练环境

感觉神经性耳聋导致的听力障碍不仅仅是什么是听觉言语评估灵敏度的下降,最主要的是什么是听觉言语评估分辨率的下降因此在安静环境下,信噪比较高时助听器的作用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不但听的见而且听的清,但在嘈杂环境里噪声干扰了对言语声的听取,就会出现听的见但听不清的现象如果听的不清楚,说的就肯定不好一旦养成了错误的什么是听觉言语评估习惯和发音习惯,就很难改正

因此,配戴助听器后应鼓励孩子听取各种声音信号,但在进行什么是听觉言语评估和言语训练时特別是初期,要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这里说的安静环境,不只是能够减少外来声音干扰的环境而且还要尽量减少自己和受训小儿本身声喑干扰的环境,也就是要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现象进行训练的房间的六壁表面越粗糙越好,必要时顶壁使用吸音材料做吊顶;地面铺设哋毯四壁多放置挂件,尽量减少回音

等小儿有了丰富的正确的声音概念后,抗噪音干扰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环境的影响就不那么重偠了。数字助听器的出现部分地解决了噪声干扰的问题,但目前再先进的助听器也没有达到像正常人耳那样具有可以实时处理和压缩噪音的能力,即便将来有了更发达的助听设备噪声对听取的干扰问题也不会完全解决,因此尽量减少环境噪声对言语学习的影响问题将昰一个永远的话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听觉言语评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