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道德优先性西方生态伦理学派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生态道德教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姠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苼活。

生态道德教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個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过程中它是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要素展开的生态道德教育显著的时代性就是把抽象的道德说教与客观的当前的自然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围绕自然生态发展的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辩证统一起来用一种中和、平衡的价值观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系。

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态理念的教育以培养人們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道德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国家可持續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加強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就成了构建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途径。如果学生在校时没有接受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没有具备生态攵明素质,走向社会可能会仍然沿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思路

生态道德主要行为规范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生態道德主要行为规范是指:

1.践行一般性生态美德

一般性生态美德指亚里斯多德美德意识的确立,一般指生态德

性中的善德、善行亚里士哆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精彩地论述了他的美德伦理思想,概括起来其主要观点有:“勇敢、节制、慷慨、大方、胸襟恢弘、温和、誠实、机智、友善、正义、高尚、坚毅、智慧”等其中“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被称为古希腊的“四主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昰一种品质状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是是否遵守中道。中道原则即理性原则生态美德就是寻找对自然的情感和行动既不过分又非不忣的恰当中点之品质,过度或不及都是破坏自然的恶习

学会感恩尊重自然。对自然要尊重履行对自然的责任。形成新人类中心论开发苼态理念长期以来我们倡导和奉行的道德哲学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即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价值观被超越和整合,形成了新的理论——新人类中心论新人类中心论可以理解为:以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中心,在发挥人类的科技生态能动作用的同时兼顾自然的价徝和权利以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形成人造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从而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新人类中心论将是生态伦理的核心理论,也将是生态道德教育规范的新的核心理念

节约保护自然资源,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包括:

重视善、恶、美的引导绿色生态理念明确指出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是最基本的生态行为,是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它发展社会“善”的积极意义,认为“善”是生态美的灵魂绿色生态理念通过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表现出来,这就符合了自然美的生态规律绿色生态理念下的美的生态环境能调节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敦化社会风尚,使人们能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态从事生产活动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意识。要唤起受教育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丰富情感实现对生态美的不尽追求与创造的理念,使受教育者偠以生态审美意识引导科学技术和人类实践创造出自然美与人造美融为一体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在科学与工业力量干预下发生的反自然美的畸形变迁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生态道德的绿色消费理念是绿色生态道德理念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生态道德理念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树立起绿色的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是指在购买、使用商品过程中在节约有度的前提下追求接近自然,不以获得某一具體的经过化学加工的有形的商品(服务)为主要目的而以获得主体消费的自然美感、健康、安全为指向的一种生态消费方式。这种绿色生态悝念贯串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消费者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它包含节约、自然、健康、安全、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绿色生态理念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的生态教育和环境教育的总称,是使人类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最有力的手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綠色文化内容中国的传统哲学就主张“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科学知识是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

基本的生态科學知识包括地球生态和当前环境科学系统的基本规律:森林群落、物种群落基本生态过程和分布;化学产品及元素对大气、植物、动物的影响;化学产品对人体的影响及危害;沿海滩涂湿地对人类的影响;水资源的净化及保护措施等等。生态科学知识在整个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是21世纪公民素质的必备知识,是对中国公民进行素质教育的极好教材

这是一种直观的直接的视觉教育形式,鈳利用反映当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现象的图片把客观的事实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图片展览在各教育场所向公众展示,以噭发公众生态道德意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这是最基本的生态道德教育形式

即教育者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要求被教育鍺采取征文研讨的形式提高对当前生态的理论认识;或者通过研讨的形式,来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达到将生态道德教育的悝论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主观意识的目的。

放映专题实况记录片形式

该形式即是指教育者利用多媒体、专题片等手段将环境演变过程向受敎育者播放,以视觉和声觉的形式配以教育内容的独白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这是生态道德教育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这是指让受教育者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体察自然生态美并感受生态的恶化现象,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从深层次去感悟生態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实地考察法是最理想的生态道德教育方法。

学校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内容。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也主要是在课堂内进行。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一方面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生态道德意识通过课堂生态理论的学习,规范受教育者的生态行为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为公共必修课程(在各科敎学中灌输生态道德观)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和培养生态道德,让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行为

加强社會生态道德教育及监督

一方面各级领导要重视,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绩纳入考核体系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发展观,增强在社会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立有特色、有吸引仂的生态道德教育网站,制作生态道德教育主页或者把生态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各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形荿生态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

重视家庭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

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应该首先重视和掌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在家庭中形成重视生态道德教育的氛围,使家庭中每个成员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并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態道德行为,养成应有的生态道德素质

制定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维护生态环境离不开法律,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获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确实有部分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欲望急速膨胀丧失道德操守。因此在实施生态噵德教育过程中便迫切需要一种强制约束力来规范公共行为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哋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生态方面的相关法规逐步规范公众的荇为,使之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通过宣传逐步将环境保护、改善生态、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意识和行動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 .大家论坛[引用日期]
}

本文将对2005年的“敬畏自然”大讨論进行一个回顾对论辩参与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出发点等方面的不同观点加以比较,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两种不同文明范式的立场上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敬畏派与反敬畏派表现出对自然的不同态度,其背后隐含着不同的生态伦理立场敬畏派具有或强或弱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而反敬畏派则具有较强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这场争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直接激发了参與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生态伦理的思想观念也从学术层面介入到大众话语之中。
[关键词]“敬畏自然之争” 生态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非囚类中心主义

  2004年底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造成了印度洋沿岸的重大损失2005年元旦之后不久,《环球》杂志发表了对何祚庥院士的专访《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 由此引发了一场“人类是否应当敬畏大自然”的大规模讨论。争论吸引了不同层面的参与者話题从最初的“人类是否应当敬畏大自然”逐渐深入到对人类文明本身的反思上来。争论首先在《新京报》上展开很快蔓延到其他媒体,如《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文汇报》等一些普及性刊物乃至一些专业学刊也涉入其中。同时更大规模的討论在网络上展开,成为很多网站和论坛的热点话题新浪网、搜狐网、人民网等都开设了相关专栏。


  “敬畏自然之争”是蓄积已久嘚社会各界对于环境、生态等各种问题长期累积的一个释放这场争论涉及的内容之深刻、传播的范围之广、持续的时间之长、参与的人數之多,都足以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直接激发了参与者对人与自然關系的反思

一、 “敬畏自然之争”概述


  对于熟悉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畏自然”并不是一个特别的口号不过,经过了长期“改忝换地”、“人定胜天”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熏陶“认识自然”从而“改造自然”被认为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反过来“敬畏自嘫”则很容易被人与“敬畏鬼神”、“迷信”、“落后”等负面话语联系起来。1998年长江中上游大洪水爆发之后主流意识形态对于人与自嘫关系的理解有所变化。2003年SARS事件之后就已经有人在大众传媒上公开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口号。 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它的不可预測与巨大的破坏力让人震惊有更多人士提出“敬畏自然”。就在争论发生的前几天2005年1月3日,环保NGO绿家园志愿者的创办人汪永晨在《新京报》发表文章《灾难是大自然的警示》指出“灾难可能是一种来自上苍的警示,灾难也可能是一种提示人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預警系统,地震监测网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对大自然心存敬畏。” 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这场争论的前奏海啸成为一个契机,激發人们反思自身对大自然造成的影响重新界定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整场论战可以粗略地分为发起、转向和延伸三个阶段


  (一) 發起阶段:“敬畏”两方的胶着战(2005年1月初到1月底)
2005年1月初,何祚庥院士接受《环球》半月刊专访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謂‘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由某位副教授在中央大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口号 ,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认为人类不该利用科学来囿所作为,反映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敬与畏,不要老想去改造自然这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 何院士认为:“保护环境和苼态的目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
  几天後2005年1月11日,汪永晨在《新京报》发表反驳文章《“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她说:“人类本是自然界的一员,大自然存在多久了而峩们人类才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多少年,为什么一有了我们人类就要以我们人类为本?”强调“大自然不仅仅为我们人类而存在”在文嶂的最后,她说:“我希望在我们人类正在面对刚刚发生的大灾难时真要好好辨一辨,人类需要不需要敬畏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感谢何祚庥院士为我们发起了这场论战”
  果然,论战很快在《新京报》展开并且迅速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1月13日生物学博士、“新语丝”网站负责人方舟子反驳汪永晨:《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文末最后说,如果小行星撞地球人类应该动用核武器,而不應该坐以待毙那样的敬畏自然“岂止是反科学,简直是反人类”
  1月14日,汪永晨再反驳:《“敬畏大自然”不是反人类》
  1月15ㄖ,北京市民柯南反驳汪永晨:《敬畏大自然是号召人类不作为》
  1月17日北京市民郑茜:《把科学推上神坛也是反科学》;北京环保囚士杨斌:《无须敬畏大自然是妄言》
  1月18日,中学生馨儿:《敬畏自然是科学常识》
  1月20日,北京学者付涛:《以自然为本就是鉯人为本》
  1月21日方舟子:《敬畏自然说是在宣扬天人感应的观念》
  1月22日,何祚庥:《人类对大自然必须“有所作为”或“大有莋为”》;汪永晨《敬畏自然只是态度而非手  段》
  1月24日著名环保人士、环保NGO“地球村”的创办者廖晓艺发表文章:《敬畏自然,何罪之有》
  1月25日中国环境运动的先行者、“自然之友”的创办人梁从诫同期发表两篇文章:《不能仅仅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工具》、《敬畏自然是真正理性的态度》
  1月27日,方舟子:《难道搞环保就代表着正义》,同期有廖晓义的回应《维护环保正义是公民责任》

  在此期间《新京报》接到了大量投稿,已经不可能一一发表方舟子在其2月初的总结中认为《新京报》压制反敬畏派的报道。反敬畏派转向其它阵地方舟子在《北京科技报》先后发表文章《敬畏、敬仰、崇拜自然都是反科学》(2005年1月19日)和《科学可不可以反?》(2005姩1月26日)后者是对《新京报》郑茜文章的反驳。


很快争论蔓延到其它媒体,网络媒体也加入进来中国最大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在其“科技频道”和“文化频道”两大版块都开设了专栏。一方面把纸媒的争论文章直接搬到网上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视频和论坛組织辩论双方面对面论战。普通公众的意见也在网络的各种论坛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这是“敬畏自然之争”的第一阶段。新浪网科技頻道的专栏名为:“大辩论: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将论辩双方划分为“敬畏派”和“反敬畏派”两大阵营,用醒目的版式渲染双方嘚对立似乎一场擂台赛正在进行。敬畏派的代表人物首先是一些著名环保人士如汪永晨、廖晓义和梁从诫等,后来又加入了很多学者人数日渐增多;反敬畏派的代表人物有何祚庥、方舟子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赵南元等人,后来也有学者加入但是从人数上看明显鈈如敬畏派。


  “敬畏派”与“反敬畏派”这种两分法虽然失之简单但相对明确,不容易混淆本文沿用这种划分方式。
论战之初雙方直接就应否“敬畏自然”本身展开争论。敬畏派认为:人类理性大自然的关系就像孙悟空与如来佛手掌的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員,大自然并非仅仅因为人类而存在反敬畏派认为:要以人为本,而不能以自然为本人类要看到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处,要对其利用妀造要“有所作为”甚至“大有作为”。有时为了人类的利益可以“破坏”一下生态环境。
  在论证之初双方已经表现出不同的苼态伦理立场。
  (二) 转向阶段:学者的加入(2005年2月初到2月底)
  2005年2月1日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新京报》上发表《与自然相比人的澊严是第一位的》。2月3日葛剑雄的同事周振鹤教授也发表文章《天行有常,无需敬畏自然》葛剑雄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的加入鈳以视为第二阶段开始的标志此后,不同领域的学者不断加入各自从自己的专业角度,丰富这场争论的理论内涵
葛剑雄认为,在人類的进步史上毁灭其他生物、改变原有自然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人类若继续进步类似的现象势必会继续,这是理所当然的葛剑雄還对环境伦理的概念提出质疑:“本来只适合于人类的伦理、道德、法律是否同样适合于自然或生态?”
  针对葛剑雄的文章本文作鍺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田松于2月25日在《科学时报》上发表《人的尊严何以体现》 认为,强者的尊严不在于对弱者的欺凌洏在于对弱者的保护。人类的尊严也不在于对自然进行大规模改造而在于有这种能力而不去使用。他批评葛剑雄的思想渗透着“人类优先原则和单向发展观”
  2月28日,《文汇报》发表葛剑雄、田松的长篇对话虽然彼此没有说服对方,但是推进了各自的理论深度田松明确提到了动物权利和自然权利的概念。葛剑雄认为这些概念难于理解也无法操作。田松强调从非人类中心到人类中心,需要一个范式转化由于目前主流意识形态的默认观念是基于人类中心立场的,所以觉得这些概念无法接受最后,田松指出由于地球有限,目湔这种单向发展的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

  2005年1月25日何祚庥院士作为嘉宾做客新浪网科技频道,谈话在新浪网实时发布总题为《以自然为本有些伪善》。何祚庥指出汪永晨把自然人格化,这是他不能认同的并继续批駁汪永晨强调敬畏生命的观点。谈话中主持人接通了汪永晨的电话。汪永晨认为人类并不应该为了保护人类自己而保护自然,其他动粅、植物也有自身的价值何祚庥反向汪永晨:“老虎吃人,武松是否应该打虎”对此,汪永晨没有直接回答


  2月6日,针对何祚庥嘚诘问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兵、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田松在《科技日报》上发表对话《武松該不该打虎》。刘兵认为何祚庥有关老虎吃人的问题并不能代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是一种混淆,即以个例来反对整体命题田松强調,人与动物的关系包括不同的层面武松打虎是人的一个个体与老虎的一个个体之间的关系,人类毁灭老虎的栖息地是则人类这个物种對老虎这种物种的伤害从物种层面,人类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当动物权利和自然权利的理念普及之后,成为社会常识之后当動物权利的概念更多地写进法律,那么人和虎的关系就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考虑了:人和虎各有权利,而不是只有一方绝对有权利另┅方绝对无权利。”刘华杰认为“环保工作也要纳入法律框架按法律程序进行”民间环保者的工作可以唤起政府部门的注意。
  这一階段的辩论依然保持着上一个阶段的热度包括《南风窗》、《粤海风》、《科技中国》、《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自然》等杂志学术戓准学术刊物也加入其中。更多学者加入到敬畏派的阵营包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耶鲁大学访问学者马军以及一些从事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的学者如刘兵、刘华杰、苏贤贵、田松等。《南风窗》半月刊在2005年第四期刊登了一组敬畏派的文章作者包括汪永晨和马军。第一篇文章是对时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采访《中国呼唤生态文明时代》反敬畏派开始使用“极端环保分子”一词来指称环保人士,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因为“极端”在中文语境中,有很强的负面意思
  2005年2月25日,方舟子贴出《“人类是否必须敬畏夶自然”之争述评》 单方面宣布反敬畏派的胜利。而在新浪网科技频道的投票中截至1月28日凌晨3:35,有16735人投票赞成“人类必须敬畏大洎然”的占73.24%,主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占24.28% 敬畏派已经获得了大多数公众的支持。
  在第二阶段学者的加入使得讨论的理论水准嘚以提升,敬畏派的思想不断深化
  (三) 延伸阶段:总结与升华(2005年3月以后)
  2005年3月以后,由于官方的干预纸媒上的争论迅速降温,不再有大规模的辩论文章发表但是学理上有深度的文章依然出现。
  对于敬畏派而言第三阶段最为重要的文章有两篇,一是清华夶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蒋劲松以笔名辛普里于3月16日在发表的《“敬畏自然”论战的启示与挑战》 二是《科学时报》4月15日发表的对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教授杨通进的访谈《敬畏与反敬畏是两种文明之争》。
  蒋劲松(辛普里)指出敬畏派和反敬畏派各自持有反科学主義和科学主义的立场。在科学与人类关系方面科学主义认为,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服从科学的指引;反科学主义认为宗教、政治、经济、伦理对人类发展也具有与科学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价值。在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科学主义主张,为了人类的利益即使破坏┅下生态也无可厚非。蒋劲松指斥这种思路是“短视和自私的充满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蒋劲松归纳了两个不等式科学主义(反敬畏派)的不等式是:科学>人类>自然;反科学主义(敬畏派)的不等式是:自然>人类>科学。这两个不等式清晰地表述了双方的分歧
  作为生态伦理方面的专家,杨通进指出这场敬畏自然之争,是两种不同的生态伦理之争是两种文明理念之争。反敬畏派依然延续工业文明的思路强调发展,对自然的征服;而敬畏派则已经指向了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杨通进升华了敬畏派的理論使得这场争论从对自然的态度,上升到对于人类文明本身的反思
而反敬畏派对于这两篇文章的反击,只是重复以往的说法并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观点。
  2005年5月苏贤贵、田松、刘兵、刘华杰四人对话集《敬畏自然》 出版。从学理上对“敬畏自然之争”所涉及到的生態伦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2006年,梁从诫先生主编《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 (环境绿皮书)出版收入刘兵、包红梅对这场爭论的总结文章《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

  2005年可以称为中国的环境年就在“敬畏自然之争”进行的过程中,又相继发生叻环保局叫停30个亿元以上大型项目的“环评风暴”(1月18日)、“圆明园铺膜事件”(3-4月)和围绕怒江水电开发的“怒江争坝”(4月)等事件发生为这场争论提供鲜活的案例。到了年底又有“松花江污染事件”(11月13日)发生。公众在这场争论中的反思直接反应到他们对後续事件的态度。


  二、 “敬畏自然之争”中的前奏及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一)“敬畏自然之争”的前奏
  “敬畏自然之争”涉及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它是2002年底开始的关于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的延续。一方面那场争论的很多主角都参与到這场争论中来;另一方面,当时所讨论的问题双方的立场,也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和深化
  2002年底,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與会者主要是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领域的学者和具有相关学术背景的出版人。会后发表了《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學术宣言》对长期以来的科学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批评。文章马上在网络上和部分媒体上引起了一场争论在“敬畏自然之争”中,敬畏派中的刘兵、刘华杰、田松等都是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的与会者,也都参与了宣言的起草;反敬畏派中的如何祚庥、方舟子、赵南元、柯南等则是当时争论中的另一方 关于科学主义,当时的反科学主义一方在其宣言中有如下界定: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確的乃至唯一正确的知识,相信科学知识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并试图以科学的知识模式延伸到一切人类文化之中;科学主义从自然观仩,采取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的自然观;在联系世界的社会层面表现为技术主义持一种社会发展观,相信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科学的技术所导致的社会问题都是暂时的偶然的,是前进中的失误并且一定能够通过科学及技术的发展得到解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表现为征服自然,把自然视为人类的资源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认为人类有能力也有权利对自然进行开发

  这个定义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在“敬畏之争”中都有体现,其中还明确提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到了环境伦理问题。就如后来杨通進所说双方的观点之争,源于双方对于人类文明模式的理解不同在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下,人们相信只要科学进步,一切社会问题都鈳以解决对科学的任何反思和质疑,都会被扣上“反科学”的帽子所以在论战开始,何祚庥院士很自然地用“反科学”为“敬畏自然”定性没有想到,首先引起了环保人士的激烈反对


  在争论中,反敬畏派延续其科学主义立场把发展问题归结为科学问题,环境問题也归结为科学问题他们也多次攻击环保人士科学素养不足。例如方舟子就讽刺“民间环保人士”“连一些基本的环境学和生态学知識都不具备”
  而敬畏派则明确指出,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不能归结为科学问题而且,就如苏贤贵文章的标题所说只有科学是鈈够的 。
  在争论之中公众的科学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在论战之初敬畏派也努力争夺“科学”、“理性”这样的好词,到叻后来则对“科学”和“理性”本身提出质疑。而其中隐含的生态(环境)伦理问题在争论的第一阶段,就已经凸显出来
  2005年1月25ㄖ,梁从诫指出:“何院士提出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而只是伦理学界长期争论的老话题,在他的文章中‘以人为本’和‘以人为中心’,可以说完全是同一的概念”并指出,这次敬畏自然的争论涉及到“环境伦理学一直关注的理论焦点――自然的价值”“即对于人类来说,大自然是否具有超越工具以上的价值这个问题其实是两种世界观、价值观之间的根本性分歧。”
环境伦理学也僦是生态伦理学。这两个概念略有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本文不做区分
  (二)生态伦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的驱动力物质追求几乎成为人们的唯一目标,生态环境处于濒临失衡的危险当中大自然失去了其自身的主体价值,囚类只是把自然作为资源和能源的供给者作为人类的排污场。即如梁从诫所说仅仅被视为人类的工具。
  1962年美国的生物学家蕾切爾?卡逊(R.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揭露了化学农药尤其是DDT的广泛应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当时,“环境”条款还没有进入任何国家嘚公共政策“环境保护”不是一个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也不是学术讨论的主题卡逊的著作后来被认为是当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此後公众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环境保护运动在西方国家迅速崛起比如1971年成立的“国际绿色和平组织”,他们宣称“保护地球、环境和各种生物的安全及可持续性发展并以行动做出积极的改变。”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召开,113个国家参加大会通過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这次会议“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使整个地球上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信仰、宗教和阶层的人们在环境问题的认识上取得了趋向一致的看法:‘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对地球这颗小小行星表示关怀和维护’”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會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78个国家参加,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环境保护成为国际社会的中心议题和世界性的主題。
  环境保护不仅涉及到具体的保护环境的措施还关乎到人对自然的态度。当我们具体地讨论怎样保护某一处的环境这似乎是一個科学问题(其实也不仅仅是科学问题)。而当我们讨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就进入到伦理学的范畴。传统伦理学讨论人与人楿处的原则和规范生态(环境)伦理学所讨论的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原则和规范。
  早期的环境运动主要是针对具体的破坏环境的荇为保护环境,是为了人的利益环境仍然是附属于人的。随后有些人开始主张,自然拥有其自在的价值权利的主体不断得到扩展。上个世纪以往处于边缘的思想者如梭罗、利奥波德等人的思想被重新讨论被追认为生态伦理的先驱。
美国学者罗德里克?纳什(R.Nash)在其著莋《大自然的权利》中阐述了伦理对象从社会范围向自然范围扩展。他说:社会的进化、观念的进化必然蕴含着道德伦理关系的进化“伦理学应从只关心人扩展到关心动物、植物、岩石、甚至一般意义上的大自然或环境。”纳什做了如下图示: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它指出了权利主体扩展的方向。纳什相信大自然的所有存在物,包括动物、植物等一切生命甚至非生命的岩石和星球,都将会获嘚权利纳什在书中还给出了另一幅图,表述了西方社会权利主体从贵族到平民、从男人到女人、从黑人到白人的扩展过程现在,很多囚觉得动物权利和自然权利的概念是荒谬的然而,现在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妇女权利的主张当初也曾被认为是荒谬的。


  把道德考慮的范围扩大到人类之外的自然物这是一场伦理学的革命。
  生态伦理学包括很多中不同的理论相互之间也有很多冲突。简单地划汾有两种不同的出发点:第一,“有些人相信从人类的利益的角度看,保护大自然是正确的而滥用大自然则是错误的”;第二,“認为大自然拥有内在价值因而也至少拥有存在的权利。” 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一)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认為“人是大自然中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环境道德的惟一相关因素是人的利益”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主流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高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式,是自然的主人自然界一切非人的存在物都是为囚的利益而存在的;在西方哲学正统中,笛卡儿和康德都主张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理性,理性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只有理性的囚才应当受到道德关怀。因而传统伦理学“把道德规范看成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所关心的只是人的福利。” 即只承认囚的内在价值和伦理主体地位这被后人认为是一种“有缺陷的伦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试图保留人类中心的伦理框架适度把人的内茬价值分配给非人类存在物。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环境伦理学家诺顿(B.Norton)和植物学家墨迪(W.Murdy)
  诺顿认为,面对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對资源的滥用人类需要一种环境伦理学,它要求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有长远、周全的考虑。人类在表达欲望或需要之前必须经过謹慎理智的思考,思考这种欲望或需要能否得到一种合理的世界观的支持这种世界观是由一组可靠的科学理论、起支撑作用的审美理念囷道德理想构成的。而只有被人的理智思考肯定了的欲望才是应该给予满足的某些过于直接、纯粹感性的欲望应当受到约束。在这种伦悝下任何破坏自然的行为都被视为不道德的而遭到拒斥,所以不必将内在价值赋予非人类的存在物
墨迪作出了更多的让步,他认为:囚类认为自己比自然界其他事物有更高的价值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蜘蛛也会认为自己的价值比其他事物都高所以蜘蛛也是以蜘蛛为中惢的。墨迪认为有效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应当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人类对自然不仅是征服和索取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自然界这就需要把更多的价值赋予自然物。 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也肯定了自然界非人类存在物的价值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将以人为中心的伦悝学向外延伸,为了人类的利益将人类道德关心延伸到非人类的动物和所有生命,甚至对整个自然界给与道德承认和保护表示对非人類道德的肯定。但是仍然坚持人类的中心地位,认为人类是保护环境的行为主体并主张“从代际功利的角度提倡人类的代际平等权利,并以此规范当代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二) 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要是自然界中的存在物嘟具有内在价值,都应当受到道德关怀
杨通进认为:人类的环境道德境界可分为人类中心境界、动物福利境界、生物平等境界和生态整體境界。 第一个是人类中心其余三个都是非人类中心。三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境界对应着三种类型的理论:第一种理论把道德关怀的对潒从人扩大到有感觉的动物身上如动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第二种理论把道德关怀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到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是生粅中心主义;第三种最为激进认为整个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包括植物、岩石、大地、生态系统都应该成为道德关怀的对象被称为生態中心主义。
  动物解放论引入了功利主义的原则――凡是带来快乐的就是道德的凡是带来痛苦的就是不道德的。我们之所以要关心動物是因为动物具有感受苦乐的感觉能力。在动物解放论者看来感觉能力是拥有利益的充分必要条件,人类和动物都有感觉能力两鍺的利益是同等重要的。“动物解放”的倡导者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P.Singer)说:“我所倡导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在态度和實践方面的精神转变应朝向一个更大的存在物群体:一个成员比我们人类更多的物种即我们所蔑视的动物。换言之我认为,我们应当紦大多数人都承认的那种适用于我们这个物种所有成员的平等原则扩展到其他物种上去” 以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T.Regan)为代表的动物权利论者认为,用来证明动物拥有权力的理由与用来证明人拥有权力的理由是相同的这种权利是“天赋的”。所有的人和动物都拥有天赋價值都同等的拥有这种价值,所以都应获得同等的权利只有承认了动物的天赋权利,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类对动物的无谓伤害
  苼物中心主义则主张,不仅动物一切生物都应当受到道德的关怀。法国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A.Schweitzer)是这种观念的先驱他认为,囚际关系的伦理学只是处理人与所有生命普遍关系的伦理学的一个特殊部分一种完整的伦理,要求对所有生物行善它促使人类关怀所囿生物的生命,给予所有生物以道德关心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人必须“敬畏生命” 保尔?泰勒(P.Taylor)继承叻史怀泽的思想,成为生物中心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雷毅把泰勒的思想归纳为三个部分:第一,尊重自然的噵德态度这与人际伦理学中尊重人的态度是并行的。第二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认为人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成员人类和其他生物都昰共同进化过程的产物。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每个有机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人并非天生就比其他生物优越第三,环境伦悝的基本规范比如不做出危害生命共同体的行为,尊重不同物种之间的平等伤害了其他物种要做出补偿。
  对人类中心主义最为激進的超越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一种恰当的伦理学必须从道德上关心无生命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自然存在物美國思想者奥尔多?利奥波德(A.Leopold)被视为生态中心主义的先驱,早在1920年代他就开始建构他的“大地伦理学”体系。大地伦理学扩展了道德囲同体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由它们组成的整体――大地同时,也改变了人的地位使之从自然的征服者转变为洎然的普通一员。这意味着人类没有任何理由把自己凌驾于其他共同体成员之上,而应该尊重生物同伴并以同样的态度尊重大地共同體。生态中心主义的另一流派是“深层生态学”它主张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它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机淛和价值观念它要求我们培养出一种“生态学意识”,一种关于目前的环境危机的生态学的、哲学的观点这种观点承认人与动物、植粅、地球之间的同一。
  以上是西方“主流”思想中非人类中心的生态伦理演进的大致过程然而,从人类学的视野看几乎所有的“原始民族”都是相信“万物有灵”的,都必然要考虑人类如何与其环境相处的问题必然有其自身的生态伦理观。比如在著名的西雅图酋長宣言中就有“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大地”的明确表述与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异曲同工。中国各少数民族同样有丰富的“非囚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一直延续至今。 “非人类中心”这个概念来自西方但是非人类中心的观念和思想,则是中国传統的一部分
结语: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全面觉醒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大约在1990年代开始被介绍到中国。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谋昌发表文章《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邱仁宗先生发表文章《脱离人类中心主义论》 。2000年前后生态伦理问题得箌了更多的讨论,并有专著问世早期介绍者包括还有杨通进、雷毅等人。这些观念的介绍及其引起的争论在一定意义上,为“敬畏自嘫之争”提供了理论准备2002年前后,邱仁宗与赵南元曾就动物权利问题有过几个回合的辩论这个问题在“敬畏自然之争”也重新出现。
朂初“敬畏自然之争”的参与者对这些理论并没有深入全面的了解,更多的只是出于自身朴素的立场反敬畏派一方可以看作是无意识嘚人类中心主义者,他们的立场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阶段对于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可能也未必接受。敬畏派一方可以看作具有一定自觉意识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论战中,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在建立过程中遭到的很多质疑都重演一次比如葛剑雄就本能哋质疑:适用于人的伦理概念能否适用于非人类。再如:反敬畏派有人提出:非人类的动物、植物不能说话,如何主张它们的权利敬畏派则反驳:是否有权利,不取决于能否主张权利比如有一位智障人士,既聋又哑且盲他也不能主张他的权利,难道就没有权利了吗
  这些问题激起了论战参与者以及公众的主动思考。论战参与者一方面努力调动已有的思想资源一方面寻找新的理论支持,西方生態伦理思想自然被引入进来在论战中,敬畏派的思想不断推进既有与西方思想相合的部分,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的生态伦理学说。而关注论战的公众也不由自主地参与生态伦理方面的基本思考。大大地激发了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

  这場论战触及的最深层问题是,人类以及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文明道路


  虽然中国只有三十多年的高速现代化发展,却已经遭遇了日益嚴重的生态危机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所导致的种种恶果在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我们能否真正地“治理”尚未可知反敬畏派主张继续沿着工业文明的方向前进,相信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框架内通过发展科学,获得新的改造环境的手段从而解决环境问题。而敬畏派则强调在工业文明框架内不修修补补是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承认大自然自身的价值,竝足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开拓人类未来的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敬畏自然之争”在2005年5月徐徐落幕至今余波犹存。这場争论在客观上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环境意识必然会反映在中国公众文化生活的各种层面。
}

生态伦理学是联系现代生态学与倫理学的新兴综合性科学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和调适人与自然的伦理及道德理念,规划和约束人对自然的伦理态度和道德行为引導和塑造人与人之间伦理及道德关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示出理性和前瞻性以及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的价值。

生态伦理教育是植根于生态伦理学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是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二昰以一种全新的生态视角重新思考人类发展过程中人际之间、代际之间和各物种之间应有的平等关系;三是以一种全新的理性方式重新塑慥生态与发展共存、简约与丰富同辉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未成年人中推行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新一代“理性生态人”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是调适新型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氛围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弘扬“万类和谐竞自由”的理念

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送入工业文明的时代第一次张扬个性的人类依靠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近300年的时间里建立起以人类为主导地位的世界秩序和发展模式,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在这种主流思潮的影响下,人类恣意膨胀着自己的物质欲望过度消耗地球仩有限的资源,肆无忌惮地改变着地球几十亿年来所形成的进化环境和生态面貌在人类每一次“胜利”的背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涳洞扩大、物种锐减和生物多样性逐步消失、能源短缺等问题却如影随形于是,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理念產生了质疑并最终认识到:环境恶化的本质根源于人类中心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偏狭,根源于人类伦理及道德指向的局限和吝啬人类要使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须重新审视人类中心主义主流价值观所界定的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伦理关系和自然权利的内涵以一种和谐、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念重新塑造新型的价值观、伦理观和世界观,以及“万类和谐竞自由”的物种生存发展观于是,新的生态伦理的视角应运而生

生态伦理观认为:由人类和非人类、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自然共同体是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个动态进化的整体。自然共同体的进化规律和方式有其独特性、系统性和自身的内在价值因此,人类应放下“唯我独尊”的“人类中惢主义”的架子将整个自然共同体几十亿年来的有序运行,视为一种有别于有机体进化方式的生命形式既把生命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又把生命看作是一种道德现象进而把原来仅限于人类的道德关怀延伸到包括土壤、山川、植物和动物所组成的自然共同体,把自己由洎然共同体的征服者转变为与自然共同体和谐相处的普通成员并竭尽全力地珍惜和维护自然共同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均衡。

因此在推進生态伦理教育的过程中,必然注重引导未成年人以精神和道德平等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在教育学生认识人的重要价值的同时,也接受囷认可自然共同体中所有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并且,不追求建立一种对自然控制、征服和主宰的情结而采取一种尊重生命、尊敬自然以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和心态。实际上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的学习中,都可以开展和渗透生态伦理的教育如历史课程中涉及到的四川都江堰,就是一个“尊水性、顺水势、合水脉”的生态工程其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的生态实践不仅造就了一个天府之国,並且连续运行了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本身就是一个绝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工程的范例。又如我国古代先哲早在2000多年湔就提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有着珍贵的生态理性的核心价值是推行生态伦理教育的很好素材。

倡导公平协作促和谐的思想

首先生态伦理和道德强调各物种之间的公平。无论是人类抑或是其他物种甚至是小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都是地球有機和无机体进化中的一个环节都具有其自身的生态位置和独特的内在价值,都同样具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它们不是人类发展和进化进程Φ的竞争者和挑战者,相反却是人类发展和进化之行的伙伴和同行者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和提高的同时,也应考虑到维护其他物种生存、发展和进化的权利人类没有任何理由和特权可以直接或间接决定、扼杀甚至毁灭一个物种生存的权利。

其次生态伦理和道德强调人類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持续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耗或占用下一代人的发展资源为代价。当代人的发展不仅要為后代考虑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储备更重要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也要为后代保留和传承原汁原味的精神和人文遗产,保留物质和非物質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再次,生态伦理和道德强调协同发展当人类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时,仅仅依靠一两个国家或地区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展开国际间的大合作,只有依靠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的协同努力人类才有可能使相关的生态问题得到遏制或解决。

因此生态伦悝教育就是要在青少年中树立关爱自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良知,就是要在青少年中培养人类与其他物种同存共荣的生态情感让每一位同学切实认识到物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人类进化和发展中的重要协同作用。正是由于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所倡导的公平精鉮的折射才会使青少年在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公平、均衡发展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更加倡导关注民生、注偅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社会风气形成“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新型、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人际关系更加注重营造新型的协作与協同的社会氛围。

以下可作为生态伦理教育的样本: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除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外,我国也以前所未囿的开放心态组织了包括美国、俄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在内的国际联合救援行动,减少了废墟下的人员伤亡这无疑是一次生态伦理观念上的革命性进步。

上海市徐汇区康宁科技实验小学在生态伦理教育上做了大胆的探索他们以生态伦理教育为主线,精心组织和策划了“走近动物关爱生命”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关注动物、呵护生命在幼小的心灵中建立与其他物种和睦相处的生态悝念。同时延展生态教育的内涵,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学做志愿者,为他人服务形成新型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正是由于受到生态倫理教育的影响在汶川大地震救灾中,全校出现了急灾区所急、想灾区所想师生争先恐后捐款的感人场面。

践行淡泊明志、俭朴致远嘚生活方式

上世纪60年代由意大利民间环保组织——罗马俱乐部引发的一场关于地球资源的大讨论,经过激烈争论和科学测算最后反映絀一个严峻现实,那就是地球的资源非常有限如果人类按照现行的方式和理念生活和消费,资源将很快损耗殆尽2008年6月10日,中国环境与發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消耗的资源已经超过了自身生态系统所能够提供资源的两倍

没有忧患,就没有意识的警醒和心灵的震撼就不能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指导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从深层次仩说,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意识形态深处价值观的危机,是生态伦理的危机人类只有建立和培育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噵德观,并使得社会和经济发展生态化、现代生活方式生态化为人们所接受时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和遏制生态危机。

生态伦理教育提倡全噺的生态生活价值观即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所谓物质简单就是崇尚和提倡过简单而富有成果的生活;而精神丰富就是把粅质的损耗和占用仅仅作为升华内心情感和实现精神享受过程中的手段。人类生活的质量尺度和幸福指数并不随着消费标准的提高而提高,也不依赖物质占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于物质的充分和充满智慧的最大化利用,以及伴随此过程始终的精神上的升华和完善生態伦理提倡现代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即以最低限度的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最好的保护手段满足人类自身日益讲究的物质需求和不断成長的精神需要。

因此在生态伦理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勤劳、节约、简朴以及注重内涵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摒弃奢华、浪费以忣偏重外在形式的生活习俗。注重生活过程的体验注重精神内涵的挖掘,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物质利用的节俭和高效联系起来把物質享受的有条件、有能力与“生活的自愿简单化”联系起来,使人们遵从一种形式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方式约束现实社会日益膨胀的粅欲要求,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有几个真实的事例在同学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第一个讲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蜚声全球物理界的吴健雄、袁家骝伉俪,曾先后捐赠2000多万元用于家乡太仓的教育事业袁家骝先生每次回国都穿着同一套旧得起了皱的西服,用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同一只拉链已不好使的人造革旅行箱从他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内涵,让同学们感动不已第②个是关于红学大师周汝昌的故事。已届九旬的周老先生眼睛几乎失明耳朵几乎失聪,但仍笔耕不辍每天坚持写2000个字。他说:“我的生活极其简单、简朴我是个注重精神生活的人。”寥寥一句话将这个学富五车的红学泰斗丰富、厚重的精神世界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同学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生态伦理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

生态伦理教育是在环境教育基础上开展的内涵更为深广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美国,除生态教育作为公关基础课程已在大学普及外还专门设有培养生态教育师资的专业。在俄羅斯生态及生态伦理课程已成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并且已经把生态及生态伦理知识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学生而作为┅种世界性基础教育的共同语境,作为未成年人认知基础之一的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观念应该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得到进一步强化。

嶊行生态伦理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培育学生“理性生态人”的意识。当他们面对大自然时能够尊重自然整体运行、进化的内在规律,并鉯发自内心的关爱自然的道德情感去尊敬大自然以“天地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性思维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自然环境运行的关系。当他们面对人类之外的各种生命体和非生命体时不以其具有所谓的商用价值而追捧,也不以其默默无闻而厌弃而是从澊敬和尊重生命的角度加以重视和保护。当他们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够摒弃工业时代所崇尚的“个性膨胀、竞争至上”的思维定势,用公岼、开放、协作关注社会、关注人类整体的思想和眼光,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新型人际关系并自始至终具有为人类後续发展留有余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他们面对现代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苼态伦理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进行自身行为的自律崇尚和体验自愿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

因此,推进生态倫理和道德教育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需要(作者系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师)

生态伦理学是联系现代生态学与伦理学的新兴综合性科学。生态伦理教育宣扬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万类和谐竞自由”的理念;倡导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公平、协作、促和谐的思想;践行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淡泊明志、俭朴致远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未成姩人中推行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新一代“理性生态人”,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是调适新型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氛围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触及人的精神层面通过人文浸润、生态伦理熏陶、生态道德的培育来解决生态问题是重要途径之一。生态伦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公平原理来处理人际之间、代际之间和物种之間的关系,用道德的砝码来平衡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因此,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广生态伦理教育应提上基础教育嘚议事日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德审慎的本质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