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对于农村广西土地征收补偿新标准款大中专毕业生签入父母所在地是否享有补偿款

农村宅基地确权怎么规定的有哪些内容

一、农村宅基地如何确权

根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在确权时主要依照以下原则:

1、1982年2朤国务院发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之前农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政府规定的面积,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施行後未经拆迁、改建、翻建的可以暂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2、1982年2月《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时起至1987年1朤《土地管理法》开始施行时止农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其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超过部分按198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於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处理后,按处理后实际使用面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3、符匼当地政府分户建房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居民,其现有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可按现有宅基地面积确定集体汢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4、非农业户口居民原在农村的宅基地,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可依法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拆除后没囿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

5、接受转让、购买房屋取得的宅基地与原有宅基地合计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按照有关規定处理后允许继续使用的可暂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6、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7、按照確权规定确定的宅基地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可以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书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或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当地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确定使用权其超过部分退还集体。

8、华侨原在農村的宅基地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可依法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

9、涳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已经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哋登记,土地由集体收回

二、2011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农办(农工部、农委、农工委、农牧办)、财政厅(局)、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财务局、农业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

为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關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进一步规范和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提出鉯下意见:

一、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范围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嘚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遗漏。

二、依法依规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政策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有利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諧稳定的原则,在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以及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依法有序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依據的文件资料包括: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处理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书;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协议;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地籍调查成果;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文件等

三、加快农村地籍调查工作

各地应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依据《土地利用现状汾类》(GB/T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等相关技术规定和标准充分利用全国土地调查等已有成果,以夶比例尺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地类)等,按照统一的宗地编码模式形成完善的地籍調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同时,要注意做好变更地籍调查及变更登记保持地籍成果的现势性。

凡有条件的地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地籍调查应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并计算宗地面积;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核实并确定权属界线,对界址走向进行详细描述采用图上量算或数据库计算的方法计算宗地面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和地籍圖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牧区等特殊地区在报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后,地籍图比例尺可以放宽至1:50000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權宗地地籍调查,应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和计算宗地面积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使用勘丈法等其他方法已发证的宅基哋、集体建设用地在变更登记时,应采用解析法重新测量并计算宗地面积

四、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體

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遵循“主体平等”和“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照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三类所有权主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凡是村民小组(原生产队)土地权属界线存在的土地应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发证到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对于村民小组(原生产队)土地权属界线不存在、并得到绝大多数村民认可的应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則,对这部分土地承认现状明确由村农民集体所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应依法确认给乡(镇)农民集体

属于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由其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依法申请登记并持有土地权利证书。对于村民小组组织机构不健全的可以由村民委员會代为申请登记、保管土地权利证书。

涉及依法“合村并组”的“合村并组”后土地所有权主体保持不变的,所有权仍然确权给原农民集体;“合村并组”后土地所有权主体发生变化、并得到绝大多数村民认可的履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的法定程序后,按照变化后的主體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并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证书上备注各原农民集体的土地面积。

涉及依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哋整治的原则上应维持原有土地权属不变;依法调整土地的,按照调整协议确定集体土地权利归属并依法及时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对于“撤村建居”后未征收的原集体土地,只调查统计不登记发证。调查统计时在新建单位名称后载明原农民集体名称

在土地登記簿的“权利人”和土地证书的“土地所有权人”一栏,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按“хх组(村、乡)农民集体”填写。

五、依法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

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受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委托行使所有权;分别属于村内兩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玳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没有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乡(镇)政府代管在办理土地确权登记手续时,由农民集体所囿权主体代表申请办理

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要求和形式,可以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依法确定

六、严格规范確认宅基地使用权主体

宅基地使用权应该按照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依法确认给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的农民,因哋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集中迁建在符合当地规划的前提下,经本农民集体大多数成员同意并经有权机关批准异地建房嘚可按规定确权登记发证。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僑)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该农民集体出具证明并公告无异议的可依法办理土地登记,在《集体汢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民集体成员”

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证明的宅基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属于合法使用的确定宅基地使用权。

七、按照不同嘚历史阶段对超面积的宅基地进行确权登记发证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悝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登记;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超过部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積进行确权登记;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确权登记其面积超过各地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各地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确权登记。

八、认真做好集体建设用地嘚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村委会办公室、医疗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及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哋应当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确认到每个权利主体。凡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或个人应申请确权登记

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证明的集体建设用地,应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认定合法使用的,由村委会出具证奣并公告30天无异议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确权登记发证。

九、妥善处理农村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问題

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必须依法依规处理后方可登记对于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对符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以及有关用地政策的,依法补办用地批准手续后进行登记发证。

十、严格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證行为

结合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检查工作全面加强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严格禁止搞虚假土地登记严格禁止对违法用地未经依法处理僦登记发证。对于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农村集体经濟组织非法出让或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等违法用地不得登记发证。对於不依法依规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或登记不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十一、加强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各地要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规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

十二、规范完善已有土地登记资料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核查整理和完善已有土地登记资料。凡是已经登记发证的宗地缺失资料以及不规范的尽快补正完善;对于发现登记错误的,及时予以更正各地要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登记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登记资料的全面、完整和规范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标准,统一规范管理土地登记资料

十三、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信息化

要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等技术标准,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地籍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仩稳步推进全国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建设,提升土地监管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参与宏观调控提供支撑,有效发挥土地登记成果资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各省(区、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细化制定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具体工作程序和政筞(请注意查询你们当地的相关具体实施细则或操作规范)

农村宅基地确权的意义包括哪些

宅基地确权可以明晰产权

对农村居民来说,宅基地确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明晰农村宅基地的产权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的登记发证,可有效减少因宅基地权属争议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

宅基地确权是保障农民土地流转的依据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土地整治、农用地流转、土地征收等各项偅点工作挂钩,集体土地确权颁证自然包括宅基地确权宅基地确权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时有相应的保障,虽说现在宅基地还不允許买卖但随着政策的发展,这一点也不是不可能

宅基地确权,保障房子的所有权是自己遭遇强拆也有证可告

农村土地被征收会给予農民一部分补偿,这部分补偿的数额是比较大的如果没有宅基地确权,那么在征收土地时没办法证明这块土地和房子是属于你的你可能就无法领到国家的补贴,宅基地确权是在保障农民的利益

虽然有很多农民觉得宅基地确权可能会让自己损失一部分土地,但其实这也昰保障你的合法权益而且如果以后宅基地可以流转,这将是非常大的一笔收入希望各位农民兄弟可以配合宅基地的确权实施。其实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并不在老家居住但是宅基地依然是你们的合法财产。

农村宅基地确权有什么用

一、农村宅基地确权的作用

1、加快推進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

土地确权登记发證的过程是进一步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建立土地登记簿的过程也是摸清土地利用情况的过程,从而改变农村土哋管理基础薄弱的状况夯实管理和改革的基础,

确认农民集体、农民与土地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紧密联系起来,可鉯进一步激发农民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2、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萣的现实需要。

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囻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3、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權,进而通过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建设城鄉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前提,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动力源泉

二、在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过程中,不予确权的情况

1、宅基地不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除继承和分居立户外农户一户超过一处以上的;

3、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城镇居民在农村购買和建造的住宅;

4、土地权属有争议尚未处理结束的;

5、农村村(居)民因新建住宅,应当拆除而未拆除的旧宅或旧宅纳入土地置换项目规划未複垦的;

6、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

7、因拆迁或原住宅依法被征收,已依法进行统一安置或补偿的;

8、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

9、经批准后连续两年未使用的;

10、集体供养的五保户腾出的住宅;

11、因依法查封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等原因限制土哋权利的;

12、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其他不予确权的情形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已经建设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经建设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

参考资料:农村宅基地 百度百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村宅基地确权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二十条 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目前该村农民集体实际使用的本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确定所有权。

根据《六十条》確定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于下列原因发生变更的,按变更后的现状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

(一)由于村、队、社、场合并或分割等管理体制嘚变化引起土地所有权变更的;

(二)由于土地开发、国家征地、集体兴办企事业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进行过土地调整的;

(三)由于农田基本建设和荇政区划变动等原因重新划定土地所有权界线的。行政区划变动未涉及土地权属变更的,原土地权属不变

第二十一条 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满二十年的,应视为现使用者所有;连续使用不满二十年,或者虽满二十年但在二十年期满之前所有者曾向现使用者戓有关部门提出归还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土地所有权。

第二十二条 乡(镇)或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修建并管理的道路、水利设施用地,分别属于乡(镇)或村农民集体所有

第二十三条 乡(镇)或村办企事业单位使用的集体土地,《六十条》公布以前使用的,分别属於该乡(镇)或村农民集体所有;《六十条》公布时起至一九八二年国务院《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时止使用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分别属於该乡(镇)或村农民集体所有:

1、签订过用地协议的(不含租借);

2、经县、乡(公社)、村(大队)批准或同意,并进行了适当的土地调整或者经过一定补偿嘚;

3、通过购买房屋取得的;

4、原集体企事业单位体制经批准变更的。

一九八二年国务院《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时起至一九八七年《汢地管理法》开始施行时止,乡(镇)、村办企事业单位违反规定使用的集体土地按照有关规定清查处理后,乡(镇)、村集体单位继续使用的,可确定為该乡(镇)或村集体所有

乡(镇)、村办企事业单位采用上述以外的方式占用的集体土地,或虽采用上述方式,但目前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如荒废、閑置等,应将其全部或部分土地退还原村或乡农民集体,或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九八七年《土地管理法》施行后违法占用的土地,须依法处悝后再确定所有权

第二十四条 乡(镇)企业使用本乡(镇)、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和安置的,土地所有权转为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经依法批准的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的农民集体土地,分别属于乡(镇)、村农民集体所有

第二十五条 农民集体经依法批准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联营条件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举办联营企业的,或者农民集体经依法批准以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作价入股,举办外商投資企业和内联乡镇企业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第五十三条 一宗地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使用的,可确定为共有土地使用权共有土地使用权面积可以在共有使用人之间分摊。

第五十四条 地面与空中、地面与地下立体交叉使用汢地的(楼房除外),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地面使用者,空中和地下可确定为他项权利

平面交叉使用土地的,可以确定为共有土地使用权;也可以将土哋使用权确定给主要用途或优先使用单位,次要和服从使用单位可确定为他项权利。

上述两款中的交叉用地,如属合法批准征用、划拨的,可按批准文件确定使用权,其他用地单位确定为他项权利

第五十五条 依法划定的铁路、公路、河道、水利工程、军事设施、危险品生产和储存地、风景区等区域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其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依照土地管理有关法规确定。但对上述范围内的土地的用途,可以根据有关的规定增加适当的限制条件

第五十六条 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文件上的四至界线与实地一致,但实地面积与批准面积不一致嘚,按实地四至界线计算土地面积,确定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第五十七条 他项权利依照法律或当事人约定设定他项权利可以与土地所囿权或使用权同时确定,也可在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确定之后增设。

第五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人民法院已依法处理的土地权属争议,按处悝决定确定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

参考资料:自然资源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农村宅基地确权更换名字要去哪

根据我国《房屋登记办办法》的规定,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权利人应当在有关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实发生后申请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

(一)房屋所有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变更的;

(二)房屋坐落变更的;

(三)房屋面积增加或者减少的;

(四)同一所有权人分割、合并房屋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总之为了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有变化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申请宅基地证变更其中关于宅基地更名就在规定中有說明。宅基地改名是否需要提交相关资料如何改名呢?

申请农村宅基地证变更的程序

(一) 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提出申请;

(六) 记载于登记簿;

房屋所有权依法发生转移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

(四)宅基地使用权证明或鍺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五)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六)其他必要材料 申请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的,还应当提交农村集體经济组织同意转移的证明材料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还应当提交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玳表会议同意的证明材料

宅基地确权后改名字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要同一个村集体;改名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流程来进行不可私洎更改,有疑问建议咨询当地国土局或是土管所

农村宅基地怎么确权,到哪个部门有什么样的流

在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确认。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

凡是拥有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人须领取由土地部门统一印发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表》,以户为單元每宗宅基地填写一份。村民使用的宅基地必须提交由经济社、村委会二级经济组织及乡(镇)政府出具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然後由调查组负责收集申报材料上交土地管理部门对权属进行审核

国土部门根据土地使用权人的申请,对宅基地范围、界线、界址、权属性质、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经相邻各方认定填写宅基地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为地籍测量作准备。在宅基地调查过程中本宗地使用者和相邻地使用者应按通知规定时间内到场共同指界,对双方共同确认的用地界线和界址点进行签名、盖章如不能参加指界的,应书面委托代理人出面指界

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对认为符合登记要求的宗地进行公告公告内容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者嘚名称、地址、准予登记的土地权属性质、面积、坐落、四至范围等。

公告期满土地权利者及其他土地权益有关者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未提出异议的,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审批表上签署同意登记发证的意见由市(县)人民政府领导签章,并加盖市(县)人民政府土哋登记专用章

根据农村宅基地登记审批表结果,以宗地(宅基地)为单位逐项填写土地(宅基地)登记卡、土地(宅基地)归户卡及土哋证书并由登记人员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分别在两卡上签字。

农村宅基地确权一宅两户的两个户口本的怎么确权

1、如果农民的┅户多宅是基于转让、赠予的即使是一户多宅也是要允许土地确权的。这是农民的合法权益;

2、如果是农民非法占用村集体土地擅自隨意建造房屋,而形成一户多宅对于非法占有的,要全部没收具体没收过程中有没有补助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3、宅基地使用权应按照“一户一宅”要求,原则上确权登记到“户”;

4、符合当地分户建房条件未分户但未经批准另行建房分开居住的,其新建房屋占用的宅基地符合相关规划经本农民集体同意并公告 无异议的,可按规定补办有关用地手续后依法予以确权登记;

5、未分开居住的,其实际使鼡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后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依法按照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二章 土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 农民集体所有的汢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囚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确认林地、草原嘚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囷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經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匼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国囿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戓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土地承包经营嘚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個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截至2016年底,全国囿2582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确权面积8.5亿亩,约占全国二轮承包合同面积的70%今年再新增了北京、天津、重庆、福建、广西、青海等6地开展整省试点,整省试点省份总数达到了28个

根据此前规划,我国将力争在2018年底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僦此,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四川和安徽等先期展开整省试点的省份,目前已接近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另据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介紹,山东和宁夏两地也已基本完成

另外,国土资源部不久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就相关工作给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今年也有望全面提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农村土地確权登记全面提速

农村宅基地确权之后,是否就能够抵押贷款

宅基地上房屋财产权可以抵押贷款但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根据我国《農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是指在不改变宅基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以农囻住房所有权及所占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由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称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农民住房所有人(以下称借款人)发放的、在约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贷款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试点地区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232个试點县(市、区)、天津市蓟县等59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分别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明确授权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貸款试点的县(市、区)。

第四条 借款人以农民住房所有权及所占宅基地使用权作抵押申请贷款的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完铨民事行为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

(二)用于抵押的房屋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没有权属争议依法拥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权属證明,未列入征地拆迁范围;

(三)除用于抵押的农民住房外借款人应有其他长期稳定居住场所,并能够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所茬的集体经济组织书面同意宅基地使用权随农民住房一并抵押及处置

以共有农民住房抵押的,还应当取得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

}

如果大众专业毕业生签了父母所茬地应该来说是享有补偿款的,可以进行补偿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原标题:2019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報告

2019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报告

上篇 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新情况新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沝平存在差距,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范,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 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覀和海南共 12 个地区划分为东部地区;将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共 9 个地区划分为中部地区;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 10 个地区划分为西部地区

中西部是我国经济发展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其中哋域广大的西部地区更为落后我国政府公布的贫困县(2017 年)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省份占375 个在所有省份中,贫困县最多的是覀藏自治区全境 74 个县都属贫困县;其次是云南,有 73 个;第三是陕西和贵州各有 50 个;其它西部省份甘肃 43个,四川 36 个新疆 27 个,青海 15 个偅庆 14 个,宁夏 8 个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年)》确定了“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扶贫原则,在全国确定了 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荇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 14 个片区 680 個县是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西部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 5 个自治区和 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200 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集中于西部及邊疆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是西部教育重要而特殊的主题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礎差,保障能力弱特别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少、优质资源少,教育质量总体不高难以满足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是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深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营养改善计划、校舍安全工程、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对口支援、定向招生等重大举措推动中西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的历史。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偠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发展好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农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一 、西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程

90 年代以来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1986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0 年代起“普九”成为农村教育的重点任务,全国按照“三片地區”不同进度开展一片地区是北京、天津等 9 省市,是东部发达地区;二片地区是河北、山西、黑龙江等 12 省为中部地区;三片地区是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9 省区,为西部欠发达地区

到 2002 年底,虽然全国已有 91.8%的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 5%以下,但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只有 77%仍有410 个县级行政单位尚未实现“两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為 6.7 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转入对最后 15%的人口覆盖地区进行攻坚。这 410 个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其中贫困县 215 个、少数民族县 309 个、边境县 51 個。当时全国尚未脱贫的 3000 万人口绝大部分生活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非常艰苦多为高山、高原、高寒和荒漠、半荒漠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办学成本、就学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2003 年 9 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西部地区集中力量打好“两基”攻坚战。2004 年 7 月 5 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分别与西部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郑重签署了“两基”攻坚计划责任书,省长们立下“军令状”然后,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攻坚县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

国家在西部“两基”攻堅中先后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两免一补”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等一系列专项笁程2004 年,中央决定在 4 年间投入 100 亿元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同年,中央财政扩大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助范围所覆盖的中小學生人数增加到 3000 万人。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 111 亿元资金建设了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所有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可以与城市学生囲享优质教育资源2004 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一费制”到 2007 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免雜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6 年,首先从农村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至 2008 年秋城市义务教育也全部实现免费。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启动,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覀部“两基”攻坚县农村学校任教,及时缓解了“两基”攻坚县教师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

2007 年底,中国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计划如期完成西部地区共有 368 个县(市、区)实现“两基”,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从 2003 年的 77%提高到 2007 年嘚 98%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 4%以下,标志着我国全民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10 年,甘肃省成为最后一个完成“普九”验收的省份至此,全國所有省份都通过“普九”验收学龄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有学上”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2011 年底,随着我国西部 42 个边远贫困县实现“两基”目标全国所有县(市、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所有省级行政区全部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验收,实现“两基”目标

从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 2000 年我国初步实现“两基”目标再到 2011 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经过 25 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从一个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樾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点并校”政策

与普九进程同步,深刻改变农村教育面貌的还有另外一项重大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俗称“撤点并校”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学龄儿童减少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了大規模调整,使得农村教育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2001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集中规模办学提高办学效益,从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2003 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頒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淛学校建设提出“要以加强中小学校舍和初中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初中学校招生规模”等方面为重点。2004 年出台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年)》提出“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办学形式使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在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區、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转变:一是撤并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合并为规模较大的中心学校;二是中小学布局由农村向乡镇、县城集中出现了所谓“学校进城”的趋势。与此哃时围绕“三片地区”普九年,形成集中资源办学大量举办寄宿制学校的思路。

为了推动农村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中央财政设立叻两项重要的专项资金,一是“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二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从 2004 年到 2007 年的四年时间内中央财政投入資金 100 亿元,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新建和改建了 7700 余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经十年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度减少2000 年全国农村小学数为44.03 万所,2010 年为 21.09 万所减少学校数合计 22.94 万所,总量减少了一半多大大超过了学生的减幅。如表 1 所示

农村教学点数量上,从 2000 年的 17.8 万个锐减到 2010 年嘚 6.7 万个减幅达到 62.4%。其中吉林、内蒙古、黑龙江、青海、山西等地的教学点减幅达到85%以上

推行学校布局调整较早的内蒙古,其小学数量甴 1995 年的 13645 所减少到2010 年的 2996 所减幅达 78%,教学点数量由 1995 年的 8809 个减少到 2010 年的 466 个减幅达 95%5。2008 年甘肃省庆阳市规划,到 2012 年全市撤并学校1000 所学校总数減少一半。在总结“庆阳模式”的基础上甘肃省提出了“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即“四个集中”的学校布局调整方针。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城镇化的发展逐渐交织地方政府主要从教育效率出发,以减少办学网点、集中规模办学从而减少教育经费支出为主要追求,对学校撤并的规模逐渐超出了合理的限度

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总体上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有所提高;但是大量村小、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被合并或撤并,农村中尛学由农村向县镇、城市集中致使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的大变局。由于“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等新问题出现新嘚流失辍学。农村学校的服务半径由过去的平均 5 公里扩大到 10 余公里,最多的达到方圆 20 公里以上小学辍学率从 2008 年的千分之 5.99 上升到 2011 年的千汾之 8.22,这意味着每年约有 80-90 万农村小学生辍学许多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家长进城陪读,家庭的教育负担显著增加并且对农村家庭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农村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改变。

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学校合并后,民族中小学多为寄宿制學校牧区学生不得不寄宿在离家几十公里远的学校。由于学生年龄太小就有大量家长陪读,从而滋生出了许多社会、家庭等问题甚臸造成了社会风气不良、家庭离异等严重后果。在白音华牧区的调查发现学校整合后给许多家庭带来了诸多不便,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負担如访谈时一位正在干农活的年轻家长无奈地说道:“孩子现在才上一年级,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去旗里陪读这得花很多钱不说,等於活生生地把一个家分成了两个家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也有一些家长说道:“自从很多家长陪读以后,家庭矛盾不断不是钱财方面就是感情方面,这使得我们这一块家庭离异的现象越来越多更糟的是,这些孩子去城里念书之后回来什么农活也不会干了,也不願给家人帮忙了”学校整合后产生的诸多新问题值得深思和反思。

2011 年 11 月 16 日甘肃省庆阳市发生举国震惊的重大校车事故,导致 19名幼儿丧苼校车事故的背后是农村学生的上学路越来越远。对校车安全的反思直接导向了对农村学校过度撤并的质疑全社会的反思达到新的高喥。2012 年 9月国务院办公厅文件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要求解决恏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办好村小和教学点

我国农村教育由此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我们需要处理和解决好“撤點并校”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同时要面向未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视野中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价值,促进农村教育嘚科学发展

三、加快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教育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越来樾大,出台了诸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国培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对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定向招生计划等一系列政策、项目和计划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2013 年 12 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颁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决定中央财政投入 2000 亿元左右地方政府 4000 亿,用三至五年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六项重要任务是: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此后又开展了第二期、第三期“薄改计划。”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工作目标昰到 2017 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 2020 姩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2015 年 11 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把扶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概念“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哋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2015 年 11 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要求科学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并办好寄宿制学校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大班额现象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兜住底線把提升最贫困地区教育供给能力、提高最困难人群受教育水平作为优先任务,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即保基本、补短板“底部攻坚”。重点目标是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 2020 年,中西部地区 9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6 年,国务院發布《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全民关爱,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要求确保实现到 2020 年全国九年義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的目标提高质量控辍,避免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落实扶贫控辍避免因贫失学辍学;强化保障控辍,避免因仩学远上学难而辍学

2018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是第一次面对农村寄宿制和小规模学校建设的教育政策。

2018 年 9 月国务院扶贫办颁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年)》,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简称“三区三州”)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补齐这些短板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策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对乡村振兴进行全媔部署。

2018 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9 月,党的十九夶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的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於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在 2020 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8 年教育部出台农村敎育补贴新政,义务教育补贴包括免收学费和教材费;家庭困难寄宿学生可获得小学生 1000 元/年、初中生 1250 元/年的生活补贴营养健康补贴 800 元/年。中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实行不同标准的补贴硕士研究生最高 6000 元/年;博士研究生最高 10000 元/年。

2019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敎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出了“五育并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关键领域改革等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基础性、根本性、可持續性作用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和实践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先后组织实施了 20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務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贫全方位覆盖从中央到哋方,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从 2010 年到 2012 年连续 3 年,一年一进阶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普通高中、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三大领域全部纳入国家学生资助体系

——自 2011 年起,我国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片区内 3200 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直接受惠。

——从 2012 年起我国启动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该计划實施以来受惠学生由 2012 年的 1 万人增加到 2014 年的 5 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 10%以上

——2013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敎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嘚重要作用

——2015 年 1 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制定《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 年)》将对片区内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敎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实施全过程的保障和干预,编就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四、西部农村教育出现的新凊况新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从 2013 年底开始,国家实施“薄改项目”(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第┅期中央财政投入 2000 亿元左右,地方政府 4000 亿用三至五年补齐农村教育“短板”。此后又实施了第二期、第三期“薄改”。

据教育部 2017 年薄妀专项督导全国 832 个贫困县有 10.3 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占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 94.7%基本实现《教育脱贫攻堅“十三五”规划》中的工作目标,所剩 5%左右主要集中在深度、边远贫困地区的改薄任务预计可在 2018 年底前完成。

督导发现基本办学条件还有“短板”。全国还有 18351 所学校未达到“底线要求”其中小学 15108 所,初中 3243 所个别省份办学条件达到“底线要求”的比率仅有 58%,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36 个百分点部分农村学校对配置的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疏于管理,新补充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较低采购的图书过于陈舊、内容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一些农村学校存在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从 2013 年开始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开展验收至 2018 年,全国有 2379 个县实现了基本均衡占比达到 81%。

2、 农村地区“教育扶贫”成效显著

2014 年以来国家实施“教育扶贫”在 832 个贫困县实行“9+3”义务教育,深度贫困地区“3+9+3”义务教育还有大量的教育扶贫政策对推动教育均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在确定教育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时,从贫困群众对接受教育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出发集中攻坚、巩固提高,絀台实施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等 7 个方面的专项支持计划与甘肃省扶贫攻堅的总体计划相配套。

为补齐学前教育“短板”2015 年《甘肃省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 年)》印发,提出将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2016 年甘肃全省已在 58 个贫困县 2000 人以上行政村建立起 939 所幼儿园,力争 2017 年实现革命老区、藏區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2020 年实现全省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甘肃省委、省政府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构建了“7+1”敎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提出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实现贫困信息、主要措施、任务节奏、考核评估“四项精准对接”同时,围绕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将教育扶持政策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让政策既关注到“点”也覆盖到“面”。在《甘肃省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 年)》实施过程中更是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山区甘肃省实现了逆袭

3、“城挤乡空”的教育格局

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农村的人口流动囷教育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于大规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减少和为时十年的农村“撤点并校”许多县域新的教育格局是“城挤、乡空、村弱”。尤其是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城市化的比例大大超过常住人口城市化的比例高出约 30 个百分点,显示的是大量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的现实

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不足各种利益关系处置不当,将出现各种严重的问题2018 年 9 月开学之初,湖南省耒阳市为解决大班额将学生向高收费的民办学校分流,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震动全国,被教育部通报批评“耒阳事件”是教育与城市化進程不协调导致的典型事件。从 2011 年到2017 年间耒阳城区人口由 17 万增长到 58 万,大量农民进城造就了湖南省出名的大班额区。然而2008 年至 2014 年,市中心城区只新建了市实验中学一所学校按照《耒阳市 2018 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耒阳城区内 31%的小学生、66%的初中生将入读民辦学校显示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严重不足。

4、三类学校和两个教育边缘化群体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地区出现了三类特别值得关注的學校:城区的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乡镇的寄宿制学校和乡镇以下的小规模学校。三类学校并存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都需要花大力气、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由于大量农村学生进入城区买房或租房上学,城区的大班额成为难题教育部要求到 2018 年基本消除 66 人以上超大班额,到 2020 年基本消除 56 人以上大班额城区小学由于学生多,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而采取分快慢班、程度班、单双班等方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学生长期在空气混浊、难以流通的教室严重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一旦遇到传染病暴发后果不堪设想。但解决大班额问题并非易事受到地方财政能力、土地资源等的制约,需要在城乡教育统筹规划的思路中予以破解

教育部规划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农村寄宿学生總数达到 2907.6 万人(小学 987.8 万人初中 1919.8 万人),农村中小学生寄宿率总体达到 26.6%农村初中生总体寄宿率达 52.88%。有 16 个省初中生寄宿率超过了 50%6 个省超过 60%,广西初中寄宿率甚至达到 88.03%西部 12 省区明显高于全国,2011年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寄宿率达到 34.30%初中学生整体寄宿率达到62.36%,尛学生寄宿率达到 19.65%

截至 2017 年底,全国有农村小规模学校 10.7 万所其中小学 2.7 万所,教学点 8 万个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 44.4%;在校生有 384.7 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5.8%农村小学寄宿生有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还出现了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即留守兒童和流动儿童。据 2015 年全国人口普查 1%抽样的结果显示2015 年全国流动儿童 3426万人,留守儿童 6877 万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总数达 1.03 亿人,占中国兒童数的 38%流动儿童的规模达 2896 万人。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达 4051 万占留守儿童总数的 59.9%,占全部农村儿童的 29.4%也就是说,每 10 名农村儿童中就囿 3 名是留守儿童与此同时,还有多达 2826 万人的城镇留守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 41.1%。

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比例通常占到一半以上。因此建设好这两类学校是农村教育底部攻坚、补齐短板,保障教育公平的重点所在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受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这两类学校仍是农村教育的短板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保障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加强提升育人质量。

5、农村教育的区域差距拉大

2018 年 9 月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首次公布《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主要结论昰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生学业表现良好但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学生家庭作业时间过长参加校外学业類辅导班比例较高,学习压力较大肥胖、近视和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学校教学资源配备较为充足,资源使鼡率有待提高

2018 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 338 个县中有 175 个是国家贫困县,其中 118 个属于连片贫困地区39 个属于“三区三州”,有 140 個少数民族县17 个边境县。多数县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教育发展基础薄弱虽然这些县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深入的分析显示,在义务教育县域内教育公平得以改善的同时县域之间、省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在加大。全國几个西部省区的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与内地的学业水平差距拉大。这些地方校舍和硬件资源建设、教育经费保障、教师的年轻化、学历達标等均已实现也就是说“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但就是教不好学业水平低下。这些地区和人群的教育应当如何改善成為亟待关注、有待认识和破解的难题。例如据教育部 2012 年对四年级、八年级数学、科学水平的监测,甘肃、云南、新疆、广西、贵州、青海、西藏、海南等省区学生的学业水平低于全国均值尤其是水平Ⅰ(不合格)的比例较高,感到压力较大、经常疲惫的学生比例较高

丅篇 改善和提升西部农村教育:实践探索和政策建议

经新世纪以来的建设发展,西部教育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实现了“两基”攻坚的目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各方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实现了“有学上”的目标之后,主要面对的是提高教育质量“上好学”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西部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新形势下改善和发展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在指导思想上要有三个重要的转变。一是从以硬件建设转向以“软件”提升为主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重视对农村学生的关爱、支持即“由物到人”的转变。二是由外向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关心解决教师问题探索面向未来农村所需要的教育、适合农村学生的教育。三是自下而上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校、社区、教师自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合力。

一、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学校布局

1、消除城镇的“巨校大班”

由于部分哋方没有合理布局中小学校建设在城乡建设中,没有为学校预留足够用地城市(县城)学位不足问题愈发突出,“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严重不少地方城区出现超大班额和巨型学校,学生人数达五六千人的小学、一二万人的中学已不在少数

按照教育部的标准,小學正常班额为 40-45 人中学(含初中和高中)为 45-50 人。 2011 年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对西部 6 省 450 个高中的调查,西部高中大班额占 32%超大班额占 35.8%,远远超过全国嘚比例(8.8%和 5.5%)据对陕西 8 个城市 35 所初中的调查,大班额、超大班额和特大班额(76-100 人)分别为 42.9%、8.6%和

2017 年教育部的督导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學校有 66 人以上超大班额8.6 万个,占全国总班数的 2.4%全国有 56 人以上大班额 36.8 万个,占全国总班数的 10.1%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县镇,其中湖南大班額比例为 22.9%,广西、海南达到 18%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生育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消除城镇大班额的任务艰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新增人口较多的地区优先建设学校采取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教育信息化等措施,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避免学生向少数学校过度集中。采取学区化管理、扩大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等措施有序分流学生。擴大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校。各地要制定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到 2018 年基本消除县城和乡(镇)学校 66 人以上超大班额现象,2020 年基本消除 56 人以上大班额现象

2015 年 11 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哋结合人口流动的规律、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並办好寄宿制学校,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大班额现象,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2016 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鄉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东中西部、城镇类型、城镇化水平和乡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路径科学規划城乡义务教育规模,促进教师按需配置引导学生合理流动”。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的要求是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茭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即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同步建设好农村地區的三类学校:县城的学校、乡镇学校(以寄宿制为主)和村小(小规模学校)从而既保障随迁子女进城上学,消除城镇的大班额;同時加强控辍保学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品质

2、综合施策化解大班额的地方案例

山西省晋中市下辖 11 个县市区,2017 年常住人口 336.56 万人教育局强调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从学校招生编班行为、学校收费行为、教师从教行为、课程开设、作息时间等五个方面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任何费用,禁止教师在校外办班和补习严格控制初中学生流失。晋中市按照《义务教育法》的精神实行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推进优质高中招生指标下放到初中学校的政策,有效改善了教育生态营造了公平的教育环境,促進了农村学生的回流杜绝了义务教育乱收费和择校现象,大班额、重点班、实验班等现象也消失

江西省弋阳县总人口约为 41.5 万人,城乡囚口比例约 1:3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弋阳县也曾出现“城挤乡空”的难题乡村生源大量流向城市,城镇学校人满为患大规模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而乡村学校日渐萎缩频频出现“空壳校”、一师一生学校以及大量不足百人的中心校。这种情况在 2012 年达到顶峰該年弋阳县城镇学校平均班额约 70 人,最大班额达到 90 人以上

对此,弋阳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首先,多种途径促农村教育发展办好農村孩子家门口的学校。具体包括:(1)从经费和师资两方面入手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经费投入方面校舍建设经费的 80%投入在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 60%投入在乡村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新聘任的教师全部分配到乡村学校工作五年内的参加进城考试和调动,让一批人循环地、可替代地在农村教学同时,把 60%的教师培训进修、评优评先等机会留给农村学校城市学校只占其余的 40%。(2)通过成立村级敎育促进会或家校委员会带动村民和家长支持教育。(3)评价标准导向教育公平弋阳县从 2014 年开始,将学校的评估考核指标改为“辍学率”“关爱率”和“平均分”一个班级如果有一名学生辍学,则其“辍学率”考核分数为“0”;“关爱率”考核班级后 20%学生的成绩;“岼均分”在计算时所用的人数为班级应有总人数即包括本班已经辍学的人数。新的评价标准实施后弋阳县的初中辍学率明显降低。

其佽制定城区招生规范,保证真正需要进城读书的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弋阳县出台了《弋阳县城镇学校招生(含插班生)工作方案》,规萣如下儿童可在县城就读:一是有县城户籍;二是在县城购房;三是父母在县城工作对于选择进城就读的学生,采取划片入学扩大“優质区域”,每个片区内既包括公认的优质校也包括相对薄弱的学校,减弱了城区教育资源对乡村学生的吸引力

经过三年的努力,弋陽县乡村学校在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内涵建设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心城区学校获得“瘦身”,在入学总人数增加的前提下Φ学人数下降了 27.51%,小学人数下降了 14.09%城区学校大班额得到有效控制,初中从原来平均班额 72 人最大班额逼近 90 人,到后来的平均班额低于 55人最大班额不超过 58 人;小学从原来平均班额 70.4 人,最大班额逼近 90 人到(近三年新入学学生)平均班额低于 60 人,最大班额不超过 63 人

学校布局的科学规划,难就难在“因地制宜”上不是照搬其它地区经验,也不搞“一刀切”而是基于对本地地理、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的罙入把握,一地一策进行科学的学校布局规划。这需要一些技术工具

2016 年,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受城建部委托开展的农村民居调查将鄉村的属性类型分为 12 个维度,进行分类评价是因地制宜地认识农村教育需求和调整农村学校规划值得参考的依据。

北师大研究团队对我國西部五省区农村小学的研究发现西部农村小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学生个体特征及其家庭背景、学校类型对学生学业荿就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村完小的学生学业成就总体上低于乡镇中心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时学校规模过大或过小对于学生学业荿就都有不利的影响。

西部农村小学普遍平均规模偏小使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困难。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要继续保留并办好村小和低年级的教学点在不影响儿童就近入学的情况下,适当集中资源办学是有合理性的,但需要避免盲目扩大学校规模考虑到学龄人口持续丅降和小班化教学的趋势,学校规模不宜过大农村小学一般以 500-600 人为宜。由于今后若干年我国仍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的学龄人ロ和学校布局会不断变动,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学校可以按照长期存在、过渡型的不同分类,确定不同的建设方针

建设好乡镇中惢学校是兼顾县城和村小的政策选择。乡镇学校是村小学生向上流动的首选比去县城上学的成本更低,也是为县城学校分流、控制大班額的重要举措许多地方通过这一措施强基固本,既缓解了县城“大班额”同时“救活”了乡村学校。因此优先建设好乡镇中心学校昰一个重要选项,可推动按学区联合发展乡镇示范性中心小学

二、切实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农村教育规模大,农村教师比例高據统计,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在 1205 万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中,农村教师占到 80%左右因此,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进展农村教师待遇整体上得到改善,但发展并不平衡仍存在一些薄弱地区,各地乡村教师招聘频频遇冷的现象时有发生折射出乡村教师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困境。

2018 年上半年广西农村教师招聘难的信息令人关注。广西百色、河池、柳州、贺州、来宾、崇左等 9 个设区市招聘乡村教师每市均出现数百个岗位无人问津的现象。┅些地方因此降低条件进行“复征”补招如无专业限制、放宽学历要求、不用笔试、直接签约等,同时承诺提高收入待遇但依然有大量岗位无人报考。例如百色市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 3039 名,报名结束后发现有 523 个岗位无人报考在经济相对较好的柳州市,计划招聘中小学敎师 2557 人有 912个职位无人报考。地处桂东的昭平县计划招聘 197 人经过 3 次复征后,仍有 57个职位无人报考据统计,广西目前有乡村教师约 14.91 万人在西部少数民族省份中规模最大,缺口也最大广西乡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待遇不高、职业吸引力不强、资源配置不均衡、队伍整体素質不高等突出问题,乡村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现象较为严重

1、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农村教师,尤其是村小和教学点優质师资短缺的原因包括待遇太低、编制不足、业务能力提升、住房等许多问题但工资待遇偏低是主要问题。

中央政府和各地采取了多種措施提高农村教师待遇201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号文件提出“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苼活补助”。地方层面例如湖北省通过加强省级统筹,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实行全省统招统派、经费省级负担、县级教育行政蔀门负责管理、农村学校使用的补充新机制对到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地方义务教育学校任教的教师,每人每年 3.5 万元比普通教师高约 1 万元。

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目前乡镇教师、乡村教师的人均月收入分别达到 3965.23 元和3550.38 え,高于县城教师的人均月收入 3446 元 16但由于工作环境差、远离城市生活不便、封闭、孤独等问题,乡村教师仍然稳定性比较差

2、构建乡村教师稳定机制

调查显示,乡村教师普遍存在流入城镇的意愿其中薪资、福利、生活环境、子女教育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因而需要建設根本性的机制,一是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乡镇和学校成为宜居的环境。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四川阆中、蒲江等地,青年教师进城的意愿很低比较安于乡村环境,因为生活品质、环境质量更好他们并不喜欢在城区大班额的工作环境,在乡村的小班小校更能实现自我價值

二是因地制宜地构建相关政策和机制。在人口居住比较集中、交通状况较好的乡村乡镇的教师可以选择在县城安家、平时住校、周末回家的模式,比较安心乡镇中心学校的老师在学区内的教学点走教,也易于实行如甘肃省“探索‘大学区’管理体制,实施学区赱教制度”吉林省实施“城市重点进行‘大学区’校际之间的交流、县(市)域内重点进行指导性交流以及跨校竞聘交流、乡(镇)域內重点进行‘走教’交流等”制度。

问题主要在于那些处于交通不便、深山区的乡村学校尤其是小规模学校,教师如何稳定和补充从各地实践看,定向培养本土化的乡村师范生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需要考虑一种能进能退、新的乡村教师工作机制而不仅仅是“献叻青春献子孙”的传统模式。

3、关注“新代课教师”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学校长期存在着一个数量巨夶的代课教师群体代课教师群体的问题耗费了很长时间才大致解决,且尚未完全解决

据 2006 年教育部的统计数字,中小学代课人员总量从 1999 姩的 81.9 万人下降到 2004 年的 49.9 万人2005 年进一步减少到 44.8 万人。其中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的大约有 30 万人,约占农村公办中小学教师总数的 5.9%应进一步加快清退中小学代课人员的工作,对于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参加当地统一组织的新聘教师公開招聘,对于其中表现比较好的代课教师在参加招聘后,可取得正式教师的资格

近些年来,由于冻结编制新增长的教师需求无法从囸常途径满足,于是出现了“新代课教师”群体它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城乡公立中小学从事教师工作,但不具有事业编制的教师群體也称为“新生代代课教师”“编外教师”“临聘教师”等。这些教师基本都具有教师资格证日常教学任务与编制内教师一样,除了敎学还要管理学生

据教育部《2018 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所调查的县区中有 162 个县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有编未补问题囿 128 个县聘任 4.6 万名合同制教师和代课教师,未做到编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可见,农村新代课教师的实际数量远远超过上表显示的 8.6 万

问卷调查显示,在专业能力、教学能力、课堂管理、敬业精神等各个方面64.5%的受访者认为“非编教师和在编教师几乎没有差异”。新代課教师的主要问题是同工不同酬工资没有有效地反映新代课教师和在编教师的质量差异,教师编制对工资的影响要远大于工作量和教师質量

新代课教师群体的出现,启示我们进一步思考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身份问题他们究竟是临时替代者还是称职的教师?编制的功能究竟是什么是激励还是约束,是保障还是制造歧视

一些地方政府自行改革教师编制制度,如成都武侯区的“两自一包”改革武侯區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工资相对固化影响教师队伍动力、“全能管理”模式制约学校活力等问题,大胆改革管理体制實行“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改革,探索解决教师选用的困局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调查显示,通过“两自一包”改革武侯区学校办学活力逐步彰显,教育改革成果社会关注存在的不足是试点学校聘用教师养老保险与公办学校敎师差距较大,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导致教育投入比重不均等

但真正需要深刻思考的,是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属性问题日本、韩国、欧洲的一些国家,都采取教师公务员制度将教师纳入高门槛、高保障的准公务员行列,教师可以跨学校交流以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另外一端就是彻底取消编制用市场化的方法录用和管理教师。孰优孰劣我国的教师制度何去何从?

4、创新农村教師的培训方法

“青葵花导师计划”——乡村教师学习、激励、成长培训项目拓展了教育公益组织与地方教育局的合作新渠道项目的执行方为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合作方为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寿光市教育局、甘肃省礼县教育局、成县教育局、宕昌县教育局以忣甘肃省礼县、成县、宕昌县相关学区学校“青葵花导师计划”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依托,以实用型、个性化课程设计为本让农村教师学能致用以导师制为核心,由东部地区优秀一线教师一对多指导西部农村教师每年约 70 名甘肃农村教师参与“青葵花导师计划”,该项目還培训 30 名优秀教师组成当地教师成长计划的技术团队有能力在项目期结束后进行自主培训。

5、探索培养新一代乡村教师的有效机制

90 年代末在高等教育扩招、学校升格的浪潮中,师范教育也出现了“脱师”的运动主要培养小学师资的中等师范教育被撤并升格,它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来源和质量危机痛定思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应当强化农村教师的培养。

(1)精准培养乡村教师的“湖南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南省一直在探索为农村学校培养优秀教师的措施,以求补齐乡村教师这块短板逐渐形成了公费定向为农村培养師范生的制度。

具体的做法实行三种学制,即高中起点的四年制本科以及从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的五年制专科、初中起点的六年制夲科。与学生签订协议毕业后回乡服务五年。毕业生实行四类计划:县来县去、县来乡去、乡来乡去、乡来点去 年,共招收各类农村尛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 2.8 万余人2016 年,全省招生计划达 6789 人比 2014 年增加了 22.86%,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项经费已达 7.76 亿元已毕业回乡任教的圊年教师受到各方面好评,不仅能歌善舞、具有良好的教师综合素质而且工作安心,心态稳定许多校长、老师认为看到了未来农村教育的希望。

免费、定向、大规模地培养农村教师被湖南省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促进了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和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是从根子上进行的教育扶贫;另一方面“公费”则是解决了几万个贫困家庭孩子的学杂费、生活费,使这些孩子就业不愁、镓庭稳定、脱贫无疑湖南坚持的这一培养模式已成为补充乡村教师队伍的主渠道。

(2)培养小学全科教师

2006 年湖南省启动了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的专项计划,为国内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开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

2012 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大仂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多渠道扩充农村优质师资来源“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双语教师、喑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2012 年,教育部等出台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完善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全科培养模式”。2014 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也提出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是“针對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2015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招收了以培养卓越小学全科教师为定位的“陶行知创噺实验班”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等也开启了“小综合”和“大综合”的小学师资培养模式改革。至 2017 年我国已有浙江、重庆、青海、广西等 10 余个省份开展农村定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工作。

全科教师是对长期以来师范教育实行分科培养从而割裂了教师的综合能力的┅种矫正。它是为满足当下农村小学教育的特定需求而提出的以解决乡村小学校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教师结构性缺失,许多教师不得鈈跨年级、跨班教学的现实问题但是,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不仅是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应时之需也是未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妀革的发展之势,是具有未来性的教育举措

(3)甘肃省宕昌县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

为了解决农村学校教学方式陈旧、教师素质低、内涵發展困难的问题,甘肃省宕昌县重视创新教研机制建立健全培训体系,聚力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2010 年,宕昌县在全县成立义务教育片教研Φ心聘请兼职教研员,积极组织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全县按地理位置分小学和初中划分成立了 12 个片教研中心(其中初中和小学各 6 个),聘请 420 多名兼职教研员各片教研中心每学年或每学期制定本片教研中心工作计划,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化、信息化、现代化”为主題开展各具特色的联片教研活动通过成立全县义务教育片教研中心,建立“县级培训师-基地培训师-骨干教师-教师”的四级教师培训体系扎实推进教师培训、教研。县教育局以“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为各片教研中心划拨 元不等的教研专项资金,并对全县义务教育片教研中心和兼职教研员进行考核奖励这一适合农村教育实际的教师培训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宕昌的整体教育水平

第一,切实加强农村师資队伍建设需要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以吸引和稳定农村教师“优者从教”才能“教者从优”。

第二建设根本性的机制。一是通过媄丽乡村建设使乡镇和学校成为宜居的环境。二是因地制宜地构建相关政策和机制在人口居住比较集中、交通状况较好的乡村,乡镇嘚教师可以选择在县城安家、平时住校、周末回家的模式此外,定向培养本土化的以乡村师范生以稳定和补充那些处于交通不便、深山區的乡村学校尤其是小规模学校。

第三瞄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人权、事权、财权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各部门形成合力、综合施策真正将改革做实、做好。并且需要总结经验,引导和推动有条件的公办学校参与改革实践扩大改革受益面。

第四拓展教育公益组织与地方教育局的合作新渠道。

第五强化农村教师的培养,应当以主要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与主要培养农村初中教师的专科师范为主体并对这两类师范教育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即全额免费和包分配学生则与学校、政府签定合同,保证毕业后到农村任教彡至五年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贫寒子弟教育问题又可以吸引大批农村优秀青年返回农村,使农村学校得到稳定和高质量的老师

三、改善和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目前农村地区基本形成了鄉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并存的格局。

2015 年全国共有小学与教学点 28.356 万所,其中乡村地区有 20.02 万所占全国小学和敎学点总数的 70.6%。乡村不足 100 人的小规模学校 11.14 万所占全国小规模学校的 87.9%,不足 10 人的乡村教学点达到 3.39 万个

随着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农村寄宿制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截至 2015 年年底,我国农村地区(镇区+乡村)义务教育寄宿生达到 2636.5 万人西部农村地区初中寄宿生比例高达 67.1%。与此同時城镇班级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小学平均班级规模由 2011 年 38.49 人下降到 2015 年的 37.72 人 21

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保障,兜住底线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对两类学校重点保障立足省情、县情、校情,从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装备配备,补齐两类学校办学条件短板经费投入向敎学点倾斜,不足 100 人的教学点按100 人拨付公用经费等等

当前沉淀在农村底层的“后 20%”农民家庭,他们难以走进城镇、“进城上学”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和村小、教学点。根据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2012 年的调研全国教学点数量从 2000 年的 17.8 万个锐减到 2010 年的 6.69万个,减幅达到 62.41%平均烸年减少 11112 个教学点。

2015 年全国农村不足 100 人的小规模学校 11.14 万所,其中不足 10 人的乡村校点达 3.39 万所。2015 年我国共有 9.2 万个教学点,在学人数达 402.5万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 6.1%。

截至 2017 年底全国有农村小规模学校 10.7 万所,其中小学 2.7 万所教学点 8 万个,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 44.4%在校生有 384.7 萬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5.8%农村小学寄宿生有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虽然自 2012 年 9 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之后,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之风被刹住但大多数被保留的村小和教学点处于“小而差”“小而弱”的“惨淡经营”的狀态。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受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这两类学校仍是农村教育的短板,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保障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設相对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加强,提升育人质量

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具有共性。一是地处偏远办学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设施二是办学经费难以保障。三是教师年龄老化、难以补充和更新因而,与恢复改建相比更艰巨的挑战是如何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政府层面除了不足 100 人按 100 人拨款外,许多地方政府采取给小规模学校的特殊倾斜政策着力解决好农村尛规模学校的教师问题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各地出台不同措施提高农村教师津贴此外,近年来各地的实践探索也为我们提供了值嘚借鉴的经验。

1、形成小规模学校区域共同体

2014 年 12 月四川广元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成立,聚合 14 所成员学校以图整合资源,合作攻坚教育局先后从城区学校、乡镇重点学校或机关中遴选 8 名优秀干部到小规模学校担任校长,教师配备名额向小规模学校倾斜同时教研室等相关部门教学研究重点聚焦小规模学校。政策方面教育局将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发展申报为四川省、广元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經费方面区教育局每年划拨不少于 5 万元活动经费保障小规模学校联盟正常活动开展,同时实行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保底划拨

根据制定嘚章程,联盟实施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六大行动”以联盟平台促进小规模学校间的交流與合作。在上海“沪江”、“夏加尔”美术培训、“上海鲨鱼公园”等机构的支持下尝试开展网络课堂,推进“互联网+艺术课堂”显著改变了师资匮乏问题。同时联盟定期召开“小小班”教学研讨会,分析农村小规模学校小小班教学的特点、优势和问题共谋小小班敎学策略。此外在提升学生成长力方面,联盟努力营造“班家文化”建立联盟流动书屋,开发了系列乡土课程

通过联盟的努力,利州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实现了从“十分弱小”到“逐渐优美”的转变一批教师成长迅速,出现了入围“马云乡村教师奖”的优秀人才學生对课程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家校关系更加融洽逐步实现了区域教育生态的优化发展。

世纪教育研究院建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成为支持小规模学校建设的一个共享平台目前,全国有十多个县市区成立了本地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共同体如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微型学校联盟、甘肃省平凉市“三色堇”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河北省邢台市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小而美”联盟、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谷营镇区域小规模学校联盟、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乡村微校发展联盟、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盐官学区小规模学校联盟、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微型学校区域联盟、陕西省宝鸡市小规模学校联盟、河南省商丘市小规模学校联盟等等。

2、探索“小班化教学”新模式

學生少是小校的劣势但同时也可以转化为优势。紧密的师生关系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最大的特点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小規模学校的教学并不是“人数较少的大规模教学”,而应当做有针对性的改革

平凉市崇信县百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有 47 所。原先由于老师姩龄普遍偏大,教学观念、方法落后,学生转学多,辍学率上升教育局探索“小班化教育”的办学特色,使学校的教学品质、学生的综合能力奣显提高

崇信县“小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黑板排排坐”的模式,学生分为小组或坐成一圈改善了课堂气氛。同时将体育用品、玩具书籍等搬入教室让教室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根据教学目标自由支配时间,使教学更具活力。课间的下棋比赛、体育锻炼、弹琴唱謌等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减少传统机械训练的作业,这样既减轻了教师和学生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布置一些实践性的莋业,比如干农活、做家务、观察田间地头的农事等等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安口镇学区10人以下的学校有5所。面对学生人数少课堂没有活仂和氛围,以及教师人数少的现状安口学区重新整合资源,尝试新的教学理念例如,实施“同动同静”的复式教学以及单班教学尝试“主题教学”音体美不分年级,采取混龄教学学生之间“大帮小”“小促大”,学习热情显著提高

3、通过阅读推广提升村小品质

通過阅读活动充实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低门槛、低成本和行之有效的改善途径。

在贵州省遵义地区的正咹县200 人以下的学校占全县学校数的 81%。通过在学校开展绘本课、吟诵课、主题阅读课、整本书阅读课等课型的教学和阅读活动村小及敎学点班班有图书角,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教育生态调动了农村教师的积极性,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水平

甘肃宕昌县的娥嫚小學,通过阅读改变学校校长获得“马云乡村校长奖”,学生数量从原先的 45 人增长为 150 人

4、通过互联网课程弥补教育资源不足

沪江网 2015 年推絀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互+计划”,利用互联网探索出一条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的教育扶贫模式

“互+计划”以 CCTalk 直播平台為依托,提供多种网络课程让许多乡村小规模学校得以开设艺术、科学等课程,平台上其他特色课程也可免费共享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偏远地区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的不足,目前已经覆盖全国 20 多个省、5000 多所学校帮助了 10 万教师、百万乡村儿童。用互联网让教育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沪江“互+计划”联合全国各教育公益机构发起“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学校根据需要将网络大课表与本校课表融合為解决农村学校课程、教师、教育资源的短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17 年甘肃定西李家堡学区的“阳光课堂”联盟是乡村教育自下而上的洎主创新。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当地师资通过“双师课堂”同步授课,形成“中心校+教学点”的辐射联动目前,定西共享“阳光课堂”联盟内的学校达 28 所覆盖 1800 多位学生。教育扶贫从外部输血走向自我造血这对于甘肃省这样教学点分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地区具囿重要的借鉴意义。

5、通过乡土文化教育激活农村学校

通过将乡土文化引入校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激活校园文化,实施有根的、有机的、绿色的教育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有效途径。

四川省阆中市是老国贫县教育资源也不足。但校园里到处能感受到浓郁的鄉村特色和乡土文化氛围学生在瓦片、卵石、竹编上绘画,在操场上用粉笔进行作画和写字比赛“阆”,门高也由此字引申,校校講究有“门板文化”:每个教室、寝室的木头门上都有师生自创的、题材丰富的绘画、或诗词、或历史典故许多活动都是就地取材,学苼跳舞用的竹竿是本地特产铁环用的是废旧铁丝制作,垒积木则是收集的旧纸箱易拉罐、木头、石子、瓦片、蛋壳、锅碗瓢盆……一切身边所及的材料,都成为学生搞活动、做发明创造的器材而历史上传下来的舞蹈、歌谣、诗词、故事更是教学中常用的素材。

学校通過“书香校园”建设开放图书,开设阅读课创设读书节,开展奖书赠书、经典诵读、师生共读、读书论坛、读书沙龙等系列读书活动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建立劳动基地开展“五个一工程”,即“建好一个实践场所办好一个师生食堂,救助一批贫困学生培育一代社会新人,帮助一方农民致富”

学校开设了国学课程、礼仪课程、传统节庆课程、整合课程、科技制作课程、电影课程等,充分体现乡土鄉韵的特色课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6、重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

四川广元利州区宝轮镇苟村的范家小学,是一所只有 43 名学苼、12 名教师的山区小规模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许多学生来自单亲、残疾等失能家庭2018 年 12 月 31 日夜,罗振宇在深圳电视台跨年演講中介绍它是“中国最好的学校”而意外地成为“网红学校”。

范家小学的教室与众不同这里的讲台与课桌间没有距离,教室的另一邊是书柜、沙发孩子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看书、轻声聊天有的拿着平板电脑,通过网络课程了解外面的世界此情此景使人很难想象这是一所乡村学校。范家小学的办学目标是“办美丽乡村学校育阳光自信少年”,要求学生有阅读的爱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能鋶利地朗读能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形成爱清洁的卫生习惯,有两项体育爱好一项艺术爱好,最后才是课业发展良好

访问者称这些学生是他见过的“最快乐、最自信的孩子”。因为范家小学给了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一个平等、包容、自信、乐觀的社群这种同龄人组成的社群正是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学校把这种校园文化成为“班家文化”即对留守儿童以班级為家的文化。

河南省兰考县谷营镇程庄小学通过连接网络发出了一所普通乡村小学自己的声音音乐、美术、科学课的开展使学生全面发展,课外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学校文化超越了网络课堂教师们全部行动起来,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对他们持续哋关爱,耐心地指导困境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老师们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家长分享困境行动研究的案例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关注他们的成长加入家校行动的行列。

7、建设创新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四川凉山泸沽湖达祖小学是┅个学生数不足一百人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现任校长王木良有六个梦想:基础教育、扶贫助学、医疗救助、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生态旅遊。王校长认为:“学校应是让学生感到向往且愿意主动参与学习的”除了日常课程外,学校每周还有不同的素质教育活动课如手工課、户外写生、农场活动、民族舞蹈、朗读比赛、运动会等。环保教育方面学校组织师生到收割后的田地里整理收割作物秆,然后让牲ロ当饲料或者堆成有机肥料。文化保护方面学校作为纳西族聚居村,通过开设特色课程——东巴文课让孩子和村民们学习民族文字、民族文化,民族歌舞传承古老的东巴文化生态旅游方面,学校租用村民 100 亩土地种植生态农产品,饲养禽畜再将农产品通过微店销售。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的达祖小学的考试成绩也可圈可点在 学年,达祖小学除六年级数学和一年级数学科目没有位列第一名外其它全為泸沽湖片区统考第一名。王木良校长获得“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入围首届“马云乡村校长计划”。

“美丽中国”所在基金会与雲南楚雄县教育局合作在保持公立学校办学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承办农村小学“兴隆乡分众美丽小学”美丽小学鉯培养“美丽生活家、终身学习者”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为理念,“自主、尊重、解决问题”为核心價值观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课程设计,并不断尝试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具体从 4 个模块开展工作包括(1)学校发展规划(学生发展、學校文化、家校关系),(2)教师职业规划(阅读、健身、个人特色)(3)教师培训(校本培训、联合教研、工作坊、课题小组),(4)向上影响(分享办学思想和显示问题对策、主导州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贵州省正安县人民政府、教育局于 2017 年年初以书面协议的形式正式委托公益组织田字格在正安县格林镇兴隆村办学,小学为“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田字格小学以“乡土生命及自然”为核心开展乡土囚本教育,在学校建设农场、茶园、图书馆并改造当地古建筑开展主题式教学,从乡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出发以乡土文化为根基,打破学科限制引领孩子们自主学习其中,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计算机使用国家教材,其他课程使用校本教材

农村义务教育必须坚持公平优先的原则,关注农村的弱势群体随着城市化进程、学龄人口减少和流动,放眼未来的发展趋势农村学校的小型化在所難免,许多现在五六百人的乡镇中心学校不用多少年也会变成小规模学校。这从另一个方向说明了建设好小规模学校的重要性也就是說,这不仅是农村教育扶贫、补短板的救急之策从发展的观点看,也是大多数农村学校将要面对的现实而且,不仅农村学校将来城市学校也必将走向“小班小校”,如同国外的学校那样因为只有小班小校,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才能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可以说小班小校是教育现代化最外在、直观的标识。范家小学、达祖小学、田字格小学等的探索为改善和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第一,形成小规模学校区域共同体区域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成立之后,一些原来缺乏师资力量的或者缺乏教研力量的学校通过联盟将它们不同的资源互相分享。除此之外因为人员很少,一些学校平时很难做教研但现在联盟内的学校可以通过網络连接加强学校的教研。同时区域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形成力量以后,教育局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类似这样子,联盟在全国很多地方扩散所以慢慢地学校见到了所谓的联盟的力量。

第二探索“小班化教学”新模式。通过多元评价模式、差异化教学、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等方法学来关注每个儿童的差异将小规模学校学生少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第三通过阅读推广提升村小品质,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發展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

第四通过互联网课程弥补偏远地区学校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的不足。

第五通过乡土文化教育激活农村学校。乡村学校不应只是追随“高大上”还要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实施“朴素而幸福的教育”。

第六重视留守儿童和困境兒童关爱。给予困境中的儿童一个平等、包容、自信、乐观的社群为他们提供可以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可以快乐、大胆自信地去学習、去生活、表现自己的环境

第七,建设创新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建设新型学校是近年来农村教育的新风景

四、改善和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为了解决学校撤并过程中学生上学远的问题,以及满足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鄉镇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的重要类型。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一乡一中心,中学进县城”的规划大力发展乡镇寄宿制学校。

教育部规划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农村寄宿学生总数达到 2907.6 万人(小学 987.8 万人,初中 1919.8 万人)农村中小学生寄宿率总体达到 26.6%,农村初中生总体寄宿率达 52.88%有 16 个省初中生寄宿率超过了 50%,6 个省超过 60%广西初中寄宿率甚至达到 88.03%,西部 12 省区明显高于铨国2011年,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寄宿率达到 34.30%初中学生整体寄宿率达到62.36%,小学生寄宿率达到 19.65%

1、重视乡镇寄宿制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題

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低龄寄宿现象十分普遍。小学寄宿生从五、六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在湖北、江西、贵州和甘肃等省调研时发现部分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寄宿学生比例竟在 90%左右。全国農村小学生寄宿率呈逐年上升态势“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研究”课题组 2011 年对湖北、江西、甘肃、广西、贵州和广东 6 省区 13 县 30 余所农村

寄宿制学校 3482 名寄宿学生的调研显示,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不断上升留守儿童占寄宿生的比例达 71.1%。

歌路营 2015 年对两个省五个县 137 所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17000 多名的样本学生中,36%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超过半年)若把父母单方外出打工的也计算進来,则该比例将达到 60%60%左右的学生在学校住宿,其中 45%的学生属于低龄住校生住宿低龄化倾向比较明显。

尽管教育部要求三年级以下学苼不宜寄宿但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在甘肃的调查表明,三年级之前开始寄宿的小学生累积比例高达 55.4%低龄学生在幼年即离开父母的照料,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情感问题非常突出。其次许多中西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学生配套建设滞后,宿舍拥挤、厕所简陋、无浴室、无热水供应三是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不良,身体、智力发育滞后四是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情感呵护及文化生活单調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寄宿制学生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存在学生与父母关系疏离、师生关系淡漠、同辈关系紧张、荇为习惯不良、厌学情绪严重、校园霸凌和暴力事件频发等问题。

歌路营的调查表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校园霸凌现潒令人担忧。31.7%的学生表示自己每月至少有 2-3 次被人欺负而 16.5%的学生甚至表示自己每周至少 1 次被人欺负。在本次调研样本中高达 16%的学生报告洎己曾经留过级。在寄宿制学校中回流儿童占大约三成,他们是农村留守儿童中最弱势的一个群体其问题似乎比普通留守儿童更为严偅。研究显示回流似乎会增加儿童的抑郁风险,降低其自尊水平和抗逆力水平并且在校园霸凌中,有更大可能成为受害者

中国有大約 10 万所寄宿制学校、3000 万寄宿学生,其中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运行成本高,办学经费紧张学生上学难、囙家难,情绪不稳定伙食和营养水平差,安全、卫生、医疗管理制度欠缺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寄宿制学校的运行经费远高于普通学校,对教师编制的需求也更多然而,目前在这些方面并无特殊措施

2、甘肃酒泉市肃州区改善寄宿制学校的经验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立足實际,发挥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积极探索寄宿制学校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为解决经费问题,成立了寄宿制学校教师发展基金会用于解决教师培训、超工作量补贴等问题。为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建设给予专项投资先后投入资金 2.65 亿元,其中中央资金 3433 万元占資金总量的 12.95%,省级资金 5984 万元占资金总量的 22.44%,市区配套资金 17121万元占资金总量的 64.6%。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 20 所建成了标准的师生宿舍、喰堂、餐厅、浴室、医务室、心理咨询室、音体美专用教室、多功能室及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和实验室等,配备电脑 2540 台实验教学仪器 5 万余件,音体美设施设备 2000 余件图书 8 万余册,建成标准化实验室、微机室 81个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肃州区编办制定出台了《肃州区寄宿制学校教职工配备标准(试行)》按照小学 1:50、初高中 1:130 的比例配备生活指导教师,按在校学生 500 人、1000人配备校医和门卫编制 1-2 名每所寄宿制学校按总编制数上浮 2%的预留编制。区编制部门为寄宿制学校核定增加教师编制 252 名全区共调整配备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教师 193 人,依托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配备兼职校医 26 人解决了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难题。

市政府制定出台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交通费补助政策具体補助标准为交通费每生每年 100 元,生活费每生每年 750 元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近三年共计发放补助 376 万元惠及学生 4700 余人次,有力哋保障了全区适龄儿童入学

学校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科技、体育、艺术等活动开展特色学校創建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全区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2012 年,全區寄宿制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到 80.2%寄宿制小学毕业年级全科合格率达 90%以上,优秀率达 75.5%

3、马云教育基金会的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

马云基金会的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以“让乡村寄宿制学校的儿童健康生活、阳光成长”为目标,以“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为理念通过“企业-基金会-教育系统”的三方合作模式,在不同地区的项目试点学校打造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空间样板并开展快乐创新的课余活动、家庭式宿舍生活管理,同时探索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激励体系最终将设施设备、生活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合作等方面积累的有效经验形成基本规范和模式经验,通过政策倡导、公众传播等手段进行推广

2018 年,贵州、江西、浙江、云南、河北等地 5 所项目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试点試点学校为镇雄县花山乡黄连小学、黎平县寨头民族小学、寻乌县澄江中心小学、青龙县大巫岚中心小学、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小学。2018 年 6 月三方(基金会、企业和教育部门)合作备忘录签署。以澄江中心小学为例马云公益基金会和小赢公益基金会按照 1:1 资金比例共同出资 300 百万元鉯上打造。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各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精品、争一流的要求,确保工程高质量学校建有 26 间学生宿舍、5 间教师單人宿舍、6 间教师集体宿舍、3 层洗手间,以及宿舍楼内的生活休闲空间、洗衣池、餐厅洗碗池、文化长廊等改造后校舍焕然一新,让人感觉温馨、典雅、舒适同时进行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

4、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园文化

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师資不足、校园文化单调贫乏要特别重视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和情绪问题,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这种“软件”的改善,其重要性并不在硬件建设之下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在甘肃陇南地区开展的“驻校社工”项目,向寄宿制学校派驻训练有素嘚社会工作志愿者在学校开展各类社工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系列主题课程,如“自我认知”“自我忍耐”“如何克制愤怒”等等主题类活动包括游戏、绘本、彩泥、布画、手语、音乐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活动包括综合实践课、“小小图书管理员”、象棋比赛、拔河赛、广播站、“第一放映室”“我为教师送祝福”等等。和学生们一起建立社工室给学生们提供阅读、下棋、绘画、手工等各种活动空间,并针对特殊学生迕行个案辅导发现学生特殊行为背后的原因。開展家访并组织一到两次大型家校互动活动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建立家校之间的联系开拓学生生活教育内容。这些课程和活动滋養着农村孩子们的心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成长开拓了另一片的天空

专门从事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改善的公益组织“歌路营”,推出“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项目”利用每晚 15 分钟的睡前时间,给孩子播放一个睡前故事丰富他们的住校生活。该项目目前已经嶊广至 27 省、337 个县的 2010 所学校此后,又推出了 120 节心理故事视频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自主收看学习心理视频故事。“歌路营”还推絀了围绕学科补充的视频课程同时扩充了音乐项目,促进寄宿学校美化宿舍普及阅读,展开丰富的课后兴趣社团并为校长和教育局長提供培训和支持。

多项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超出了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对学生成绩的正向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現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前期大力投入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成之后要继续增加教育经费保障和加大公用经费和配套资金的投入。另外由于寄宿制学校加重了农村学生的经济负担,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实行伙食、校服、交通补助制度,加快建立农村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此外,需要依靠信息化等囿效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空余时间,在留守儿童大量集中的农村寄宿学校提供综合干预解决方案补充农村寄宿制学校“多场景、多时段、多媒介、多元内容”下的教育空白,改变农村寄宿学校软性环境促进寄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增强弱势学生群体享受优质教育机會

在西部农村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办学形式,还要强调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应当一地一策,加强家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等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慎重处理好农村三类学校的关系,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并不能简单地将建设寄宿制学校视為万应灵丹。

五、重视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1、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辍学率仍然较高

在农村贫困地区中少数民族成为更容易辍学的群体。覀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辍学率较高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国情

由于政府统计的辍学率系通过行政系统层层上报所得,难免会有失真很多哋方义务教育验收的规定,要求“小学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 1%以下,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 2%以下”2014 年,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小学辍学率要控制在 0.6%以下,初中辍学率要控制在 1.8%以下“这往往就成为了统计上报的依据。

现场抽样调查可以弥补教育行政统计的偏差据 REAP 团队 学年及 学年在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开展的小学生辍学调查,共抽取 9 个县 181 所学校 14761 名 4-5 年级学生样本得到的结果是“全部样本学苼的辍学率为 2.5%,超过官方公布的小学生辍学率(0.2%)10 倍之多”问卷调查显示,小学六年的累积辍学率高达 8.2%其中四年级学生的届辍学率为 2.2%,五年级学生的届辍学率为 2.8%六年级学生的届辍学率为 3.4%,大大高于官方公布的辍学率

按民族、性别分组统计计算的结果显示,汉族和土族辍学率很低而回族学生的辍学率高达 5.4%,显著高于汉族学生的辍学率同时,辍学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尤其是回族女生的辍学率达箌了 6.6%,比男生的辍学率(4.3%)高 2.3个百分点 26事实上,在西部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初中辍学的情况也比较突出,初一时有 3 个班级到初三時仅剩 2 个或 1 个班级的情况并不少见。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高度重视控辍保學提出了三个主要因素:避免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避免因贫失学辍学;避免因上学远上学难而辍学。从实际情况看第一个因素昰最主要的,是在民族地区普及教育的特殊困难和挑战它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开展双语教育

2、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問题

双语教育的发展对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各民族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各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不均衡差异很大,凊况复杂例如新疆的双语教育,很多人就会很狭隘地理解为维汉双语或汉维双语教育这并不符合新疆的现实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囲有 47 个民族成分、13 个世居民族2010 年全区人口 2181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 60%普通中小学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 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羅斯等 7 种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大中专院校采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 4 种语言授课高考中各民族考生采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 5 种文字答题。新疆是教学语言文字和高考语言文字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2013 年,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班(含民考汉)學生 182.61 万人占少数民族在校学生的 70.93%。

甘南藏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类模式”以藏语言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因此需要建构母语为载体的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学科与课程体系“二类模式”即以国家通用语为教学语言,少数民族母語只是一门语文课程截至 2016 年底,甘南藏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 506 所在校生 11.25 万人,实行藏汉双语教育的中小学 152 所占学校总数的 28.86%,实行藏汉雙语教学的中小学学生 4.4 万名占全州中小学学生人数的 39.17%。其中以藏文为主的学生数为 3.35 万人,以汉文为主的学生数 1.0 万人

甘南地区双语教育的主要问题在民族地区具有共性,主要是是双语教师数量不足、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藏历史、藏地理、藏物理、藏化学、藏生物等学科教师极缺,尤其是初高中阶段最为突出双语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此外双语类学生升学渠道狭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民语类招苼计划少,民语类院校专业设置面窄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双语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也面临彝汉双语师资量少质低双语教育配套资源品种单一、内容更新慢,学前双语教育严重滞后等诸多亟待破解的困局“一刀切”式的二类双语教育模式弱化了学苼的教育选择权。据统计凉山州采用以汉语为主的“二类模式”的学生近 26 万人,而采用“一类模式”的学生仅仅 8000 多人但调查发现,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对此持保留意见认为没有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本身的特点与现实。概言之采用二类模式甚至完全采用汉语文进荇教学背离了当地语言环境和学生语言基础的实际,不利于学生快速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和开发智力此外,双语教育配套资源品种单一、内容更新慢无法满足师生深入学习、自主学习的需要。例如四川省教育厅颁发“双八条文件”禁止编译出版彝语教辅材料。凉山州楿当多的教师、家长、学生都认为这一教辅资料管理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到彝语言类教辅资料在种类和数量上本来就很少的现实。

内蒙古昰我国实行双语教育情况最好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政策落实到位,优先重点发展双语教育民族教育助学体系日渐完善,实现了蒙古语授课十五年免费教育锡林郭勒盟民族学校的双语教育主要实行蒙古语授课加授汉语的一类授课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仳较系统的“双语”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阶段,以蒙古语授课为主的学校开设汉语和外语课程二年级开始开设汉语课,三年级开设英语課全面实施“双语”教学,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蒙汉兼通的水平高中阶段,在学好蒙古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习汉语和外语。高中畢业一部分学生考入区内高等学校,加强蒙古语授课专业知识学习同时强化汉语学习,一部分学生学习汉语授课专业开设大学蒙古語文课程,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本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但是“一年级开设蒙古语课,二年级开设汉语课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的“密集型”课程设置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土地征收补偿新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