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全中国一共找到了几种矿物加四年后毕业还能找到工作

编者按“大学很轻松的。”这也许是个骗局,但也许就是真相。充满未知数的大学生活,探索仍是正道,但听听“过来人”的意见,搞不好就有很多意外之喜。本文分享了6位知名学者、4位毕业生大神、3位业内大佬的看法,希望能帮助大家过好这四年。

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电系主任、副教授

希望新闻学专业的同学们都能有开学三问:

一、做记者还是做学者?

关乎你的生涯定位。最晚研究生入学就要明确自己要做实务还是做学术。

二、什么是我的内心冲动?

如果对这个世界有着以具象的记录、解释和叙述的方式进行媒介化处理的持久冲动,你可能是想做一个记者或讲真实故事的人;如果渴望以理论化的方式描述、阐释与新闻生产和消费相关的诸多难题,你可能是想做一个学者。

唯有高阶训练:做记者,要读新闻的名作、学最新的技术、写作或者拍摄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作品,毕业之前,去公共平台上发表,没作品就玩完;当学者,至少要攻读博士,要多读新闻学名著和至少C刊的论文,给名刊投稿,不发表就出局。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高级讲师

对于刚刚步入校门的新传本科生来说,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如何享受大学生的生活。不但要刻苦学习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业余活动,借此机会结识不同学科的同学,而这些人可能就是你毕业后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最佳人脉资源。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媒体实习机会,因为新闻媒体行业需要经验积累,每一个实习机会都会为你带来宝贵的经验。

此外,新传学生们也应抽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那些有需要帮助的人,培养自己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因为新闻媒体人不光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有一颗炽热的心。

现在许多行业都需要跨学科人才,新闻媒体行业也不例外。因此,新传本科生除了要钻研本身的专业知识外,一定要尝试涉猎其它不同领域的知识,努力发展成为一个技能多元化的新闻传媒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教授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作为一个学生,这的确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但作为一个传媒人,却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往前走,你就会遇到凛冽的北风,甚至在温暖的人间四月,你也会碰到料峭春寒。

不要把传媒当作一个谋生的职业,因为它总是奋斗在黎明前的最黑暗里,甚至也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可能成功的事业,因为它总是行走在雾海夜航的最前沿。所以,它几乎不会给你带来鲜花和掌声,你今后所有的人生满足感,都只能来自于你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情怀!

你不能只读所谓传媒专业的书,那些东西,更多的只是一种技术和手段。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寻遍天下济世书,行尽人间坎坷路,炼就胸中浩然气,才能永远鼓动你心中的风帆。文史哲经,科学自然,鲸吞蚕食,随遇而安。因为你将要面对的就是你生活在其间的整个世界,谁也无法预料你未来的对手,它会是何方魔障?哪路神仙!

人们往往欣赏着雨后的彩虹,但却往往忽视了奔向彩虹的路上也有雨后的泥泞。所以,作为一个媒体人,你需要时时脚踩着泥泞的土地,却又要抬头遥望着美丽的星空……

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行路,在这个激烈动荡的社会转型期,请用你一双年轻的眼睛紧紧盯住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用你那一双匡扶正义的双手,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干预这不平的人间;用你那一颗常常悸动的心,寻求着、探索着人类前行的路!至于在这个过程中,你究竟需要些什么,我相信,你自己会比谁都清楚,而且会越来越清楚!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大学四年做一个发现自己的人。从高中生变身大学生,从他人管束到自我管理,从禁锢到自由,2018年的9月你开始了新生活了。对于自己的认知在这四年逐渐多起来,我们开始了与自己相处的人生阶段。到底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呢?

第一:生活中遇到的事?去发现自己的生存能力。

第二:感情上遇到的事?去发现自己的情感把控力。

第三:实习中遇到不公之事?去发现自己的判断能力。

第四:社会中发生的事?去发现自己的社会认知力。

最后,自己迷茫、郁闷的时候,去发现自己自我矫正的能力。

大学四年,你打算怎么过?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关乎人类沟通与交往的学科,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新闻传播学正在经历从大众传播学向网络泛媒体传播的剧烈转型,也使得这门学科充满魅力。建议同学们利用大学时光:

一是勤阅读,特别是系统的深度阅读,沉潜下来,积累自己的知识谱系,淬炼自己的思想深度;

二是宽视野,除了新闻传播学,可多社会学、心理学、数据科学等的理论与方法;

三是多实践,无论是报道新闻、呈现真相,还是创意传播、挖掘数据,新闻传播是“手艺活”,活要漂亮;

四是培精神,特别是服务于公共利益与社会福祉的精神底色,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预祝同学们的大学不虚此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学四年是大学生最宝贵的时间。有网友总结,在大学阶段最遗憾的事,排列首位的就是“没有把握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时间”。因此,珍惜四年的宝贵学习时间,把专业知识学精学好,才会不负自己,不负时代。今后走入社会才能应对自如。

在多种可能性中认识自己

“贯穿四年的主线应当是‘认识你自己’。”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清华大学硕士、博士

三年前刚刚本科毕业时,我跟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时,讲的大都是GPA有多么重要、双学位是一件多么有用的事情、如何抓住对外交换的机会、参加怎样的学科竞赛,因为拥有这些“闪光点”,才能在四年后的保研、出国中获得更好的出路。

但是三年之后的我更想说的是,虽然追求指标性的优秀很重要,但是大学四年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在新传这个广袤领域中的兴趣点,是喜欢跟不同的人采访沟通?还是喜欢激扬文字成为评论员?也可能你甚至会发现自己是个技术宅,喜欢剪辑视频、做可视化新闻甚至喜欢计算机编程。通过不断的尝试,锁定兴趣点并提高相应的技能点才是最长远的规划,不要被学长学姐可复制的路线局限住,也不要因为内心的胆怯畏惧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复旦大学硕士

首先,“多读书”,或者把它拆解为“多求知+多体验”。“多读书”可以让你了解未知领域的知识,也可以提供思考问题的理论视角,新传专业需要一种向外的、开放的探索精神和包容心态,而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方式。当然,作为求知的一种手段,阅读有很多替代选项,但作为一种有利于训练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的体验,尤其在当今充斥着各种即时反馈短时激励的环境里,是非常独特而珍贵的。

其次,读什么?作为传媒专业的学生,筛选信源和辨析信息的能力不可少。积累稳定的求知渠道,带着目的去获取信息、积累知识,与本专业联系紧密的学术著作和期刊、国内外刊发高质量内容的媒体、乃至欣赏的博主和公号,以及至关重要的与老师和同辈的交流等等。再就是勤思考,大多数信息,可能并不是单纯地用对错、真假等二元对立的标准就能简单评判的,包括我提出的这些建议,其实也有我的偏好和立场的影响。可以从一开始就训练自己作为观察者和分析者的思维,多想想被直接打上某种标签、或者看似理所应当的事物,背后都有什么。

另外,多积累一些小技巧和技能,比如怎么让电脑/手机变成趁手的生产力工具,举几个栗子:Onenote归档笔记、MindManager画思维导图、扫描全能王应用汇总拍下来的PPT、云盘备份每学期课程资料、微软To-Do整理待办事项、怎么寻找资源和科学上网(划掉)、以及绕不开的PS/PR……

最后想说,贯穿四年的主线应当是“认识你自己”,发掘自身的兴趣偏好和独特之处。愿我们都能拥有对于“什么是值得、我该如何选择”的鉴别力和忠于自我的勇气。

南开大学本科,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

刷绩点、做项目、考语言、写文书,对于打算出国读研的同学来说,留学这条路好像是按图索骥,一步步往前走就可以了,现在网上也已经有很多的论坛、攻略来帮助大家做这些事情。但是,仅仅把“成功出国”当作大学四年的唯一目标,实在有些狭隘。培养学术和实践能力、探索自己的研究兴趣、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其实是比留学本身更加重要的任务。

而对于有志于传媒研究的同学,有三件事情需要在本科阶段多加注意。

第一是经常性地思考和总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然后尽可能地深入探索;

第二,传媒研究是一个研究范围较广的领域,它涵盖了权力、语言、符号、资本、技术、认同等不同社科领域的问题,因此,同学们也应该具备跨学科的视野,注重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可能拓宽知识面

第三,通过上课和参与研究项目来学习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为以后的学术生涯打基础。

湖南大学本科,利兹大学硕士,外研社工作

大一到大二,我从日语转专业到新闻传播,当时的我一门心思想要在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对其他的工作岗位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本科毕业后,自己找到了一份央媒广告部的工作,而“记者”的初心也早已在求职的浪潮中被拍得稀碎,但其实现在细细想来,当时的自己可能也是以“理想”为由头遮掩住了对未知事物的逃避心理,所以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可能会趁着大学四年的时光,多看、多了解、多实践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至少不要在“采编”一件事上给自己画地为牢。

工作大半年后,我选择到英国读“新媒体”,此时的自己也终于不拘泥于“记者”和“采编”,想要给自己更多的选择。这一年自己可真是很努力了,不想要浪费这一年所花费的费用和好时光,最终以专业第一毕业,并获得了学校的毕业奖学金,可谓给自己的学习生涯划上了还算完美的句点。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其实就知道自己的未来方向了,一切也都朝着目标努力。现在的自己正在一家大型出版社工作,在北京也落了户,看起来生活也算过得如意,但心里也没有放弃探索其他事物的机会。总而言之,学弟学妹们,趁着读书的时候多想、多看,给自己多一些可能性,但心里要明确自己在未来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并为之做好准备。

一条鲜花与荆棘并生之路

从校媒到市场化媒体,尽量多历练。”

我对好记者的最初印象,来自研究生导师。那时我在日本读书,老师提醒我如果不学好中国政治和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在中国是做不了一个好记者的。后来读研的两年多,我基本都在补这两门课。

研究生读书期间,老师常提醒我们几点:

一、带着好奇心多观察社会;二、 有质疑精神,独立思考;三、多读书,哪怕少睡觉也要每天读书,少花钱吃饭也要买书。后来我参加工作,有一次给老师发邮件聊工作近况,他回信中又嘱咐了我几点,直译如下:

要经常读书学习,不学习、不读书的记者不会成长。

要谦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可能要花5年或10年的时间,要谦虚地向优秀的前辈学习。

多社会弱势群体,记者不要成为权力的附庸者。

再不起眼的问题,写作时也要做到准确。时常警戒自己:这是一份有很多“陷阱”的工作。

工作进展顺利时,也要反省下:是不是有些自满了?

工作后的第一堂课是澎湃副总编上的。一个我觉得并不重要的细节,他跟我反复核实,提醒我做调查报道,每一个字都要准确、谨慎,因为一句话可能杀死一个人。

澎湃人物栏目主编说,一个记者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这句话我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新闻伦理的界限模糊,记者报道的标准,还是要回归做人的标准。

以上是师长的教导,也是我认同的观点,下面几点是我从业以来的感悟:

1.优秀的记者要有新闻理想,这是新闻工作的“根”。牢记新闻的使命是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要浪费公共资源。

2. 要专业。采写的每个环节操作严谨,多方求证,引用可靠信源,准确客观写作、恪守新闻伦理等。

3.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采访前的案头功课、采访、写作,每一步做不好,都会影响报道质量。静态采访可做功课,突发采访则考验经验、抗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除此之外,采访靠的可能是真诚、韧性和运气了。

4. 要自律。记者时间比较自由,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不拖延,不让自己在截稿日期前产生巨大焦虑,最好的解药可能就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5. 学会排解各种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排解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6. 说到底,什么样的记者会做到优秀,我的编辑说:“没有什么敌得过真正的喜欢。”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思考,是自省,也与君共勉。

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候选人,原南方周末记者

想送给你们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指的是,希望你们能思考:学新闻传播,到底是为了什么?显然,如果是为了升官发财,那你多半选错了专业。传媒行业的“性价比”并不体现在物质收入上,而是体现在它的社会影响:能够担当监督者和瞭望者,能够传递真相、减少蒙昧,能够促进社会的沟通和共识,能够提供更好的娱乐……总之,你需要是一个关心这个世界的人,新闻传播可以提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手段。

在北大读新闻的时候,我一直将传播学创始人之一威尔伯·施拉姆的这句话放在自己的博客页面顶部:“新闻学院所要造就的学生,将是整个大学中最适合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我想,理解和讨论之后,新闻学院所造就的学生,也应该是最有勇气和能力来改变世界的学生。

脚踏实地指的是,你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样的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信息的输入(辨别信息真伪优劣、快速查找信息、追溯一手信息)、处理(快速学习、批判性思维)和输出(文字、口头与视觉)。练好这些能力,你才能让理想落地。

这个时代的媒体仍然处于变动之中,此前的很多东西都坍塌了,大家还在探索新的模式。这是容易让人迷茫的时刻,但也是激动人心、孕育了许多可能性的时刻。期待你们几年之后能带着高远的理想、过硬的能力、开放的心态、实验的精神,进入和改造传媒行业。

虎嗅、36氪等认证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7年度作者

新闻传播是个重实践的学科,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大多还是从理论知识开始,比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这是意识和认知培养的阶段。

但我自己是在报纸、杂志(Vista看天下)、门户网站(凤凰网)、纸媒转型新媒体(澎湃新闻)、音频(蜻蜓FM)、短视频(梨视频)等媒介形态实习和工作过程中,才深刻理解曾经那些看起来很深奥的“把关人理论”、“分众理论”、“消费社会”、“仿真、超真实、内爆”等概念。所以,重要的课程还是要好好钻研,但该实习一定要实习,从校媒到市场化媒体,尽量多历练。

另外,新闻传播又是很边缘的学科,很多时候需要从业者具备文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心理学的视角。所以,多看一些杂书也是必要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要培养一种迅速切入一个领域、迅速学习的能力,然后内化成自己的表达,再以合乎逻辑的方式传播出去。

就像我现在在做一个互联网观察的微信公号,要研究BAT以及各种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模式和内容模式,这些在教学书本上是没有的,唯有不停采访和交流,归纳和总结。

个人体会是,先要广泛阅读和尝试,而后在一个垂直领域深耕。从事传媒行业的路径越来越多,你仍然可以去传统媒体,成为一名记者,也可以在科技、时尚、旅行甚至美食等领域进行内容创作,闯出一番天地。

本文原载于全媒派,原标题《传媒专业新生入学指南:这些字字恳切的建议,足够你踏实过好4年》,财经记者圈经授权转载。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公众号:刘念Lewis | 正在连载《亲密关系…

不,是暗恋了好多年的女神。(补充解答:在公共场合,大方让别人感觉你喜欢TA。在私下场合,让TA觉得你对TA好像没什么兴趣。此乃暧昧绝招之一,男女通杀。很多人栽在这个上面,搞不清楚这个人到底喜不喜欢自己,越陷越深。)update :很多人问反过来做行不行…

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
原文: 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异地恋真的更难以维持吗?

在对关系的满意度,亲密度,信任度和忠诚度数据上,调查显示,

异地恋和近距离恋爱没有差别。
一起用计算机玩转金融~

必须是《走近科学》,无出其右。下面是网上摘的: 1、某一集说某个村子每天半夜三更都有怪叫声,把全村人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战战兢兢地失眠到天亮。采访了一大堆上了岁数的村民,传说这里出没野兽,每天夜里到村子作怪,闹得人心惶惶……音乐配的那叫…

}

王序教授1912年生于江苏无锡,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36年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获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后担任浙江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1950年到北京医学院任有机化学教授,并先后担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药学系主任,药物研究所所长等职。他还历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北京市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化学学报,药学学报的编委和化学通报主编等。 王序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中草药成分化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在有机合成方面也造诣很深。早在国外期间,他就曾在植物成分的有机结构分析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回国后,在抗战期间和国民党统治下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进行中药天然成分的分析和合成研究。解放后,继续进行中药成分,核酸化学及药物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研究中药的作用和药物合成,探索新路。他一贯主张科研要勇于创新,要为国民经济服务。他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委,卫生部和北京市的奖励。在药学教育方面,他学风严谨,忘我工作,道德高尚,身教言教,为我国培养我国药学专门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葆仁 王葆仁教授是江苏省扬州市人,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获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博士,1936年回国,曾任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1941年至1951年任教于浙江大学,1951年以来,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兼副所长,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王葆仁教授学识渊博,专长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1952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高分子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卓著的成果,并参与负责制定有关高分子科学发展规划,参与组织全国性和国际高分子学术交流活动。他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和石油化工学会副理事。1957年负责创办高分子通讯学术刊物,并一直担任该刊中英文主编,是该刊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195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负责筹办高分子化学系。王葆仁教授晚年,虽体弱多病,仍奋力著作,完成了逾二百万字的有机合成一书,被认为是有机化学方面的重要参考著作,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王葆仁教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在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尤其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的摧残,但丝毫没能动摇他对事业的信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焕发了他为四化多作贡献的热情,以七十多岁高龄带领研究生,积极探索有机化学的新领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为鼓励中青年化学工作者从事高分子科学基础研究,他将稿费和平时节约的一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中国化学会,设立了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金。 吴承洛 吴承洛字涧东,1892年出生在福建浦城县。1915年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理海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和深造,以化学工程为主,理论化学为辅,兼学机械工程和工业管理。 1920年回国后,曾在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兼化工系主任。以后又担任过全国度量衡局局长、中央工业实验所所长、经济部工业司司长等职。他多年从事度量衡及其历史的研究,1929年,他主持制定的“一二三”市用制在全国度量衡统一工作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放后吴承洛历任国家财经委员会技术管理局度量衡处处长、全国科普工业建设宣传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秘书长和北京市科联常委等职。1951年,吴承洛组织筹备了中国化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六解3年会。 吴承洛是中国化学会的一位创建人和组织者,曾多次被推选为中国化学会的书记、总干事、会长、理事长。他按照理事会决议,在发展学会、组织年会、创办刊物、化学普及等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1955年3月21日,吴承洛因患癌症不幸逝世,享年63隋岁。 吴学周 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学周教授,因患多种疾病,长期医治无效,于1983年10月31日在长春逝世,终年81岁。吴学周教授是江西省萍乡县人,生于1902年。1924今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及东南大学,193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32年赴德国从事光谱研究。1933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医学院教授。 解放后,吴学周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尔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五、六届全国入大代表等。 吴学周教授学识渊博;致力于分子光谱及化学反应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矿物加四年后毕业还能找到工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